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必修三文言文单元重点句子翻译

(完整版)必修三文言文单元重点句子翻译

(完整版)必修三文言文单元重点句子翻译

第三单元重点句子翻译

【注意】复习时应特别关注有语法现象的语句,翻译时要注意画线词语短语,能直译的尽量直译。

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粮食与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可以使百姓对供养活着的人、为死去的人办丧事没有什么不满的了。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3.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七十岁的人穿上丝织衣服吃上肉,百姓不挨饿不受冻,这样却不能称王的,不曾有过这样的事。

4.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5.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在这个时候,商鞅辅佐他,对内制定法律制度,致力于农耕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采用连衡的策略来使诸侯们互相争斗。

6.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向南夺取百越地区,把它们设置为桂林郡和象郡。

7.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自认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坚固的城池,是子孙称帝称王的万代的基业呀。

8.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砍下木棍做兵器,举起竹竿做旗帜,天下的百姓像云那样聚集,像回声一样应和他,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随他。

9.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被征发戍守边疆的士卒,不能和九国的军队匹敌。

10.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可是秦国凭借那狭小的地盘,达到兵车万辆的强盛国势,招致八州来归,而使六国诸侯来朝见,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1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一人起事,天子的宗庙就被毁掉了,自己也死在别人手里,被天下人耻笑,为什么呢?

1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优秀的将领手拿强劲的弓弩守卫着要害之处,可靠的大臣领着精锐的士兵携带锋利的兵器,来缉查盘问过往行人。

1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擅长游水,却能够横渡长江黄河。

1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1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向上吃泥土,向下喝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它心思专一。

1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那么就智慧明达并且行为也没有过错了。

17.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人的最高的智慧自然就会得到,圣人通明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18.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我是向他学习道,哪用得着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19.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因此无论地位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2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不明白文章断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智之处。

2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

2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士大夫们看不起,现在他们的聪明才智竟反而赶不上人家,多么奇怪啊!

23.不拘于时,学于余。

不被时俗限制,向我学习。

2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2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且拜他为师。

必修三文言文翻译(1)

必修三·文言文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 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多,这是为什么呢?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咚咚咚地敲着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3.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有的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借自己跑了五十步而嘲笑别人逃跑了一百步,那么怎样呢? 4.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便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意的。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意的,这就是王道的开端。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的衣服、吃上肉,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这样却还不能使天下百姓归顺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

我也,岁也。” (诸侯贵族家)猪狗吃人所吃的东西,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济百姓。百姓死了,却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 8.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种说法与拿刀子把人杀死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只要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就都会来归顺了。 《劝学》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所以木材用墨绳量过(再经过加工)就笔直了,金属刀具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验、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水,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

完整word版,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岳阳楼记》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2.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译:太阳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迹。 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译:沙鸥时而飞翔,时而栖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香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在朝做官就担忧他的人民,不在朝做官就担忧他的君主。 6.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译: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忧之后才乐"吧。 《醉翁亭记》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醉了能和他们一块快乐,醉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呀! 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这就是酿泉。 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上面,这就是醉翁亭。(临,靠近)。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并寄托于酒。 6、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7、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译: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8、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苍老的容颜,雪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9、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呀! 10、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呀。 1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译: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1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湖心亭看雪》 1、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湖上的影子,只有隐隐露出一道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片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湖上哪能有你这样(闲情雅致)的人。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译: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了。 5、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人教版必修1至必修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及答案汇编

人教版必修1至必修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及答案汇编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4.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6?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7?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必修一《鸿门宴》) 8?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必修一《鸿门宴》) 9?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必 修一《鸿门宴》) 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必修一《鸿门宴》) 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必修二《兰亭集序》) 1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又何羡乎!(必修二《赤壁赋》)1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必修二《游褒禅

山记》) 14.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必修二《游 褒禅山记》) 15.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 16.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 17.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必修三《劝学》) 18.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 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必修三《劝学》) 19.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必修三《过秦论》) 20.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必修三《过秦论》) 21.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必修三《过秦论》) 22.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王秦族矣。 (必修三《过秦论》) 23.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必修三《过秦论》)

必修三古文重点翻译句子

必修三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 ≡: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咚咚地敲着战鼓,战争开始了,(战败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密网不进池塘,鱼鳖之类的水产就吃不完;按一定季节进入山林砍伐,木材就用不完≡: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把桑树种植在它上面。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蓄养鸡、狗、猪,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 ≡: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热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老百姓听,头发花白 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猪狗吃掉人的粮食却无人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救济,人饿死了,就 说:“不是我的罪过,而是年成不好的缘故。” ≡: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只要)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就都会来归顺了。 ≡: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 ≡: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这样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不曾有过。 ≡: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刺人,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 《劝学》 ≡: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 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后(一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动也没有过错了。≡: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马车远行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非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堆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从这里兴起;汇集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 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蜀道难》 1噫,哎呀,好高啊好险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和鱼凫是古蜀国的帝王,他们开国的事业何等茫然。从古到今四万八千年,秦蜀二地从不通人烟。西面太白山上只有鸟飞的路线,可以通往峨眉山巅。多少壮士在地裂山崩中死去,然后才有一条天梯似的栈道互相钩连。上有那驾着六龙的日车也要回头的高峰,下有那奔腾澎湃的激流也要倒退的回川。连高飞的黄鹤也不得过啊,猿猴要过也无法攀援。青泥岭上路,盘旋又盘旋,百步九折绕山峦。抬起头来不敢出大气,手摸星辰头顶天。只好坐下来手按胸口发长叹。 2问那些入蜀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这可怕的蜀道,实在难以登攀!只听见鸟儿在古树上哀号,雌的跟着雄的飞绕在林间。又听见子规在月下哭泣:“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一声声,愁满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听一听也会使人失去青春的容颜。山峰连着山峰,离天还不到一尺远,千年枯枝倒挂在悬岩上边。激流和瀑布各把神通显,冲得山岩震,推着巨石转,好一似雷霆回响在这万壑千山。蜀道是这样的艰险啊!可叹(你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人,不知是为了什么? 3剑门关气象非凡,但也格外高险。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把关的人若是不可靠,他反而成为祸患。行人来到这里,早上要防备猛虎的袭击,晚上要警惕长蛇的暗算。它们磨快了牙齿,时刻要摆人肉宴。被它们杀害的人啊,密密麻麻,成千上万。锦城虽说是个好地方,倒不如早早回家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当我踏上归途回身西望,还止不住连声长叹。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1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2巫峡里面波浪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3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4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咏怀古迹(其三)》 1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 2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 3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 4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登高》 1天高风急,猿啸声声似乎蕴含着无限的悲哀,孤洲沙白,只有沙鸥不时地回旋。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答案

※准确翻译文言文,必须注意三点 1.正确地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即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在文中的直接意义和隐含信息 2.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做到文从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畅。 3.在翻译时要注意句意表达的完整和关键实词、虚词的用法。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如下: 一、《桃花源记》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渔人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感到十分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译:(看到)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见。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率领妻子儿女同乡的人来到这个跟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渔人一五一十把自己所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他们。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个朝代了。 二、《陋室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这间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没学问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可以弹奏朴素的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公文使身体劳累。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三峡》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即使是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人教版重点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并序)》 我家境贫困,耕种田地不够用来供给自己(生活)。孩子生了一屋子,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亲戚朋友经常劝我出去做个小官,我自己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求官又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我的叔父因为(看到)我贫困艰苦(就加以推荐),于是就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在那时,战乱还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彭泽县距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请命要了下来。(但)没几天,思念田园,就产生了归乡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是勉强做作所能够改变的;饥冻虽然是切肤之痛,但违背自己本心(更会)使我受到双重的痛苦。我曾经做过一些事情,(但)都是为了口腹的需求而勉强驱使自己;于是烦恼得愤懑不已,感到自己非常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可是)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心情悲痛,希望立刻就去奔丧,于是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在官位上做了八十多天。趁着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写了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1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2望见家乡的陋屋,我高兴得往前直奔。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着庭院里的树枝真使我开颜。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觉得身居陋室反而容易心安。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拄着手杖或漫步或悠闲地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3回去吧,我要断绝与外人的交游。既然世俗与我乖违相悖,我还驾车出游有什么可求?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藉以解闷消愁。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我将要到西边去耕耘田亩。有的人驾着篷布小车,有的人划着一叶小舟。时而沿着婉蜒的溪水进入山谷,时而循着崎岖的小路走过山丘。树木长得欣欣向荣,泉水开始涓涓奔流。我羡慕物得逢天时,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罢休。 4算了吧!寄身于天地间还有多少时日!何不放下心来听凭生死?为什么还要遑遑不安想去哪里?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寻觅仙境不可期冀。只盼好天气我独自外出,或者将手杖插在田边去除草培苗。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长啸,面对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姑且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走向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值得怀疑! 《滕王阁序》 1这里是过去的豫章郡,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物类的精

必修三四重点句子翻译00

《烛之武退秦师》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4.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参考译文: 1.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2.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哪里要用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变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3.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也没有什么害处。 4.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将从哪里得到(他所求的土地)呢? 5.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却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

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廉颇蔺相如列传》 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3.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4.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5.何者?严大国之威以(来)修敬也。 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7.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参考译文: 1.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2.现在您竟然从赵国逃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那种形势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 3.赵国给秦璧如果秦国不给赵国城,理亏的是秦国。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承担理亏的责任。 4.但是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而且因为一块璧的缘故拂逆强大的秦国,使其不高兴,不应该。

必修三古文重点翻译句子

必修三古文重点翻译句 子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咚咚地敲着战鼓,战争开始了,(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2、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密网不进池塘,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季节进入山林砍伐,木材就用不完。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五亩住宅的场地。把桑树种植在它上面。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4、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蓄养鸡、狗、猪,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热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老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 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如今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百姓的粮食却无人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救济, 人饿死了,就说:“不是我的罪过,而是年成不好的缘故。” 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只要)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就都会来归顺了。 《劝学》 8、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

所以木材经墨线校正后(一加工)就直了,刀剑等金属放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 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动也没有过错了。 9、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 也,善 假于物也。 借助马车远行的人,并不是脚步快,却能达到千里;借助船只的人,并非会游泳,却可以横 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10、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堆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汇集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 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1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骏马跳跃一次,(毕竟)不能超过十步远;劣马拉车十天(也能行千里),(它的)成功在与 坚持不懈。 《过秦论》 1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 山河。 秦国有足够的力量乘他们困敝来制服他们,追赶逃兵败将,倒下的尸体上百万,流出的血可

必修五文言文句子翻译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2、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4、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5、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6、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7、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8、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9、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10、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1、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1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13、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14、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15、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 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16、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17、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1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19、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20、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21、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2、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zhài). 23、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24、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2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26、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27、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28、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9、去以六月息者也。 30、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3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32、之二虫又何知? 33、彼且奚适也? 3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3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36、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37、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8、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39、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40、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不完全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指南录后序》 ★1、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我被任命(或“被授予”)右丞相兼枢密使,统领各路军马。 ★2、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元人邀请(我朝)主持国事的人见面,众人认为我去一趟是可以解除(国家)祸患的。 ★3、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我不能顾惜自己的生命,估计(或“料想”)元人也还可以用语言打动的。 ★4、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 不幸的是,先是吕师孟在元人面前说(我的)坏话,后又是贾余庆在元人面前献媚讨好,我被扣押不能回。 5、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我估计自己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责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列举吕师孟叔侄叛国投敌的罪行,只想求得一死,不再考虑个人安危。 ★6、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我)改了姓名,隐蔽行踪,在荒草间行走,在露天里睡觉,每天(都可能)与元人的骑兵在长淮一带相遭遇。 ★7、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我)困窘饥饿,没有依靠,(元军)悬赏捉拿又很急,天高地远,呼喊无人回应(或“叫天不应,叫地不应”)。 8、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我面临死亡,不知有多少次。 9、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 (我)经过元人舰船往来的地方有十余里,被敌人巡逻的船只盘问,差点葬身鱼腹而死。 ★10、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在贾家庄差点被元人巡查的军官欺侮逼迫而死。 11、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我)用小船在巨浪里出没,实在是没有办法,(我)把生死本就不放在心上了。 12、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死亡,是早晚间的事情。死就死了,但是环境如此危险凶恶,反复出现,不断发生,实在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 ★13、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我能活下来是庆幸的,但是我幸运地活下来是为了什么? ★14、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戮;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罪。 要求忠臣的是,如果自己的国君被侮辱,臣子就是死了也是有罪的;要求孝子的是,如果用父母赐予的身体去做危险的事,就是死了也是有罪的。 15、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先驱。 依赖上天的神灵和祖先的庇护,整治我的兵器,跟随国君去打仗,让我做(冲锋陷阵的)先锋。 ★16、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之谓予何! 以前,假使让我抛尸在荒野中,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在君王和父母的面前无法掩饰自己的过错(或“但是无法掩饰自己对国君和父母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看我呢? ★17、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 (我)实在没想到能活着回到大宋朝,重新见到皇帝皇后,如果自己早晚死在故国,又有什么遗憾的啊! 《五人墓碑记》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4.《蜀道难》 噫吁嚱(yī xū 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sài)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zhàn)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o)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yíng)岩峦。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xié)息,以手抚膺(yīng)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zhuǎn)石万壑(hè)雷。其险也如此,嗟(jiē)尔远道之人胡为(wèi)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fēi)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shǔn)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jiē)。 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蜀道难行赛过攀上遥遥青天!蚕丛、鱼凫这两位古蜀国的帝王,他们建国的年代已多么邈远茫然。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长安西面太白山阻挡,峰峦起伏只剩一条飞鸟的路线蜿蜒曲折,一直飞越巍峨的峨嵋山巅。山崩地裂,埋葬了五位英雄壮士,这样以后高险的山路和栈道才相互勾连。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冲向天空纡回曲折的大川。善于高飞的黄鹄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可以摸到参、井星叫人仰首屏息,用手抚胸不已徒来长叹。 西行的游子啊,请问你何时回还?险山恶水,可怕的蜀道实在难以登攀!只看到古树丛中传出鸟儿阵阵悲号,雄雌相随飞翔在荒凉的山林之间。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蜀道艰难啊,难于攀上遥遥青天,听后也会使人生愁,吓得脸色突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水石相击转动像万壑鸣雷一般。蜀道哇,竟是如此的艰难;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了什么要来到这个地方? 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也难攻占。驻守的官员若不是自己的亲信,就会变成叛乱者。早晚既要提心吊胆地躲避老虎,又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你胆寒。锦官城虽然说是快乐的所在;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

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高考课内文言文重要句子翻译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3、夜缒 ..而出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5、焉.用亡.郑以陪.邻 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7、吾其.还也 8、若亡郑 .. ..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行李 害

10邻之.厚,君之.薄也 11、微夫 ..人之力不及此 12、既东 ..,若不阙.秦..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13、夫.晋,何厌之.有 14、阙.秦以利 ..晋,唯君图之 《荆轲刺秦王》 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2、仆所以 ..留者,待吾客与俱 3、愿大王少假借 ..之,使毕使于前 4、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5、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 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8、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9、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12、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 臣,臣乃.得有以 ..报太子 13、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14、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鸿门宴》 1、旦日 ..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料大王士卒足以 ..当.项王乎? 3、吾得兄事 ..之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 项王 6、臣与将军戮力.. 而攻秦 7、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8、臣死且.不避,卮酒安. 足辞! 9、杀人如不能举.,刑人.. 如恐不胜 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11、今行而. 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12、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 13、道.芷阳间. 行。 14、吾属.今为. 之虏矣! 15、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16、常以身翼. 蔽沛公 17、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 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18、沛公旦日从. 百余骑来见项王

必修文言重点句子翻译讲解

必修一到必修五重点文言文句子翻译 《劝学》(必修一,P35)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借助小船的人,不一定是会游泳的人,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水,这是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青色是用蓝色调成的,但比蓝色来更蓝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马的人,不是走的快,而能到达千里之外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师说》(必修一,P37) 七、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学习的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所以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译文: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惑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闻知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赤壁赋》(必修一,P84) 八、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白茫茫的水气横贯江面,江水反射的月光与天际相连。我们任凭小船儿随意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译文: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鱼砍柴,以(与)鱼虾为

必修三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咚咚地敲着战鼓,战争开始了,(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密网不进池塘,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季节进入山林砍伐,木材就用不完。 ≡: □>鸡豚狗彘之畜,无矢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鸡、狗、猪的畜养,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 ≡: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热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老百姓听, 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如今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百姓的粮食却无人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 却不知道开仓救济,人饿死了,就说:“不是我的罪过,而是年成不好的 缘故。” ≡: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只要)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就都会来归顺了。 ≡: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 所以木材经墨线校正后(一加工)就直了,刀剑等金属放到磨刀石上磨 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就能 智慧明达而且行动也没有过错了。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马车远行的人,并不是脚步快,却能达到千里;借助船只的人,并 非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堆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汇集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 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 的思想境界。 ≡: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骏马跳跃一次,(毕竟)不能超过十步远;劣马拉车十天(也能行千里),(它的)成功在与坚持不懈。 ≡: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秦国有足够的力量乘他们困敝来制服他们,追赶逃兵败将,倒下的尸体 上百万,流出的血可以漂起盾牌;(秦国)乘着有利的形势,宰割天下诸 侯,分割各国的土地。 ≡: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收缴天下的兵器,聚集到都城咸阳,销毁兵刃箭头,熔铸成十二尊金人≡: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然后凭借华山作城墙,凭借黄河作护城河,占据着亿丈高的城墙,下临 不可测的深渊,把这当作坚固的屏障。 ≡: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他们砍来木棍做兵器,举着竹竿做旗帜,天下百姓像云那样聚拢来,像 回声那样应和着,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他)。 ≡: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 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劝学》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用心一也。 《师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赤壁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始得西山宴游记》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指南录后序》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予羁縻不得还。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间以诗记所遭。 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五人墓碑记》 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 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烛之武退秦师》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谏太宗十思疏》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高二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及翻译

高二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及翻译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 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 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 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 “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 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 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

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 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 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 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 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 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 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 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 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 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 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要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 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 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 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 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 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 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 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 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