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学导学提纲

管理学导学提纲

管理学导学提纲
管理学导学提纲

《《管管理理学学基基础础》》学学生生自自学学与与教教师师导导学学提提纲纲

一、《管理学基础》课程性质: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二、管理学科的课程结构体系(中国目前观点)

所有学科分为十二大类:

1哲学、

2经济学、

3法学、

4教育学、

5文学、

6历史学、

7理学、

8工学、

9农学、

10军事学、

11医学、

12管理学

管理学这一学科门类下面可以分为:

5个一级学科,

14个二级学科,

N 个三级学科

(每个三级学科里面又可以设立多门课程,每门课程又可以采取多种版本的教材)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

1202 工商管理

120201 会计学

120202 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120203 旅游管理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1203 农林经济管理

120301 农业经济管理

120302 林业经济管理

1204 公共管理

120401 行政管理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

120404 社会保障

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

1205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120501 图书馆学

120502 情报学

120503 档案学

管理学的部分三级学科名录

三、本教材特点:

1.名实不符

本教材,从名称上看,应当是研究管理学一般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但是从实际内容看,偏向工业企业管理学,而且,只是探讨部分管理学基本内容即管理的基本职能,而没有研究包括管理原则、管理过程、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管理评价等在内的所有管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适宜自学

因为每章都有学习目标、本章小结、思考题;还配发了一本导学教材,而且导学教材编得不错,有:每章有教学进度与学时、内容框架图、内容提要、自测练习等等。

四、学习程式导向:

①首先通读主教材———②结合导学辅教材理解消化———③打开“桐乡电大”等网站上的辅导材料———④完成平时作业(网上有作业提示)———⑤期末复习(搜集整理复习材料加以巩固)———⑥参加考试,不用全部死记硬背,重于理解把握!

五、本教材的结构分析:

第一篇:管理学概论(管理、管理学、管理学史三部分)

(从管理的职能角度引出下列四篇)第二篇:计划(要干什么?)

第三篇:组织(谁来干?)

第四篇:领导(如何促使干好?)

第五篇:控制(如何防止干坏?)

六、学习要求的标识说明

要掌握的内容:☆

要熟悉的内容:△

要了解的内容:(没有任何符号)

第一篇总论(管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

一、管理

○管理的古汉语解释:管(竹管——钥匙串——看管)

理(玉石纹路——打磨——琢磨)

1、管理的含义☆(有四层含义)P3

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这个概念包含四层意思: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3.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4.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2、管理的性质☆P4

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二重性理论认为,管理一方面具有同生产力、社会

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同生产关

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

但又不能照搬)

(中国有个故事:和尚喝水——没有管理者出来管理)

管理的科学性: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

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管理是一项不是谁都能干好的高级而复杂的脑力劳动)管理的艺术性(实践性技巧性):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

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即便是管理学理论专家却不一定能实际管得好)

3、管理的职能△(职能即职责和功能)P4--6

管理职能有一般职能与具体职能之分

管理的一般职能源于管理二重性,即合理组织生产力和维护生产关系

管理的具体职能:

计划与决策计划是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它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组织与人事组织是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其主要内容是:设置组织部门;确定各部门的工作标准、职权、职责;制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及联系方式和规范等等。

领导与激励领导职能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中。组织的高层、中层和基层领导都担负着领

导职能。

控制与协调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

4、管理的主体——管理者

①管理者的二种分类 P6-7

按所处的层次划分,管理者可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按所处的活动领域划分,管理者可分为企业管理者、政府部门管理者、其他部门管理者②管理者的三类十种角色△(加拿大学者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

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归并三大类,实际到人,三类十种角色各有侧重) P8-9

③管理者的三类技能△P10-11

技术技能(业务操作技能)——基层管理者更侧重

人际技能(与人打交道技能)——中层管理者更侧重

概念技能(分析概括、判断拍板技能)——高层管理者更侧重

5、管理与组织环境的关系(组织环境构成、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对环境的管理)☆

两者的关系:环境必然影响管理活动,所以,管理者要了解分析理解环境,以更好地去适应环境;但管理也可以改变环境,既可以让环境变得更糟,也可以改善不良环境。

(盲目聘用外来管理者也有弊端;环境影响生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然,人类也可以改变现状,改天换地)

二、管理学

1、管理学的概念P16: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2、管理学的学科性质P16

(管理学是一门横跨文、理、工的综合学科!奇特现象:领导干部专业出身)

3、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4、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管理学理论发展简史

管理活动的产生与发展P21:

管理活动的经典之作:金字塔、长城、……

管理实践——管理经验管理思想——系统的管理理论。

古代:管理理论萌芽(古代管理思想):中国博大精深但不成理论系统(六点: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对策、法治);外国则几乎空白

近代:管理理论形成(古典管理理论):P24-30☆

诞生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

三大代表派别: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韦伯行政组织理论

共同特点(优点与缺陷):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把员工当作经济人、赚钱工具。

(三大派别的名称、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主要观点、名誉称号)现代:管理理论发展P30-34-37☆

(梅奥的霍桑实验引发人际关系学——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丛林)梅奥等人通过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人际关系学说主要内容是:(1)职工是“社会人”。(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二战后,科技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管理思想得到丰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学派。这些理论和学派相互影响和联系,形成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美国管理学家孔茨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主要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

当代:管理理论发展趋势P37-41

三大代表理论: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企业再造

企业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由三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精神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是呈观念形态的价值观信仰及行为准则,如企业经营理念等)、制度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如企业规章制度等)和物质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外围层,如厂容厂貌厂旗厂标等)。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企业文化发源于美国、首先实践于日本、后骏马迅速风靡于世界的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思潮。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成功的核心。企业文化具有塑造企业形象、凝聚激励和约束员工的功能作用。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圣吉教授出版了他的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引起世界管理学界的轰动。从此,建立学习型组织、进行五项修炼成为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热点。

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即:系统思考、超越自我、改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

第二篇计划

第三章计划是本单元的中心;

第四章目标管理是本单元的基础;

第五章战略管理是本单元的指导思想;

第六章是本单元的核心。

第三章计划

一、计划工作的概念与内容☆P45

概念: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三个环节在内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指制定计划。

内容:(5W+1H)为什么做?做什么?谁去做?何时做?何地做?如何做?

二、计划工作的重要性P46

协调性、预测性、依据性

三、计划工作性质P47☆

目的性、主导性、普遍性、效率性、灵活性、创造性

四、计划类型P48-50☆

六种分类:

1.根据计划广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战略计划和作业计划。

2.根据计划所覆盖的时间跨度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3.按计划的明确性程度不同,可分为具体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4.根据组织管理职能的不同,可以将计划分为市场营销计划、研发计划、生产与运营计划、财务计划、人力资源计划、供应计划等。

5.根据计划内容的不同,可以将计划分为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两种。

6.根据计划内容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宗旨、目标、策略、政策、程序、规划、预算等几种类型。

五、计划工作程序P50-54☆

(八步程序)

1、机会分析(情况分析)

2、确定目标

3、明确计划的前提条件(研究计划的假设条件)

4、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5、评价各种备选方案

6、选择方案(拍板)

7、计划分解

8、编制预算

六、计划工作一般方法P54-△

1、预测技术(前期方法)

2、滚动计划法(定期修改计划)

3、计划评审技术(寻找关键路径以最少时间最小代价实现目标的方法)

4、线性规划法(合理分配,寻找最佳方案——直线间距离最短嘛)

第四章目标管理

一、目标

1、目标的含义P63

目标是期望的成果。

2、目标定位P63:

利润最大化——适当利润满意利润——创造顾客——综合目标

3、目标的性质P64-66☆:

多重性、层次性、变动性

4、确定目标的原则P67☆:

现实性、关键性、定量性、协调性、权变性

二、目标管理

1、含义☆P67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

2、目标管理的产生P68

20世纪5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一书首先提出目标管理思想。

3、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P69-74☆

分四个阶段:目标建立——目标分解——目标控制——目标评定

4、目标管理的应用P75

最早却在日本的一家玻璃厂里得到应用,1965年后才在美国迅速普及,现在这种管理制度已在全世界广泛流行。

5、目标管理的评价☆P75--77

利弊分析

优点:

①提高管理效率

②有助组织机构改革

③激励员工完成目标

④有效监督控制

缺点(局限性):

①目标制定较难

②目标制定分解中员工费时费力

③目标成果考核与奖惩难以完全一致

④员工素质差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

第五章战略管理

一、战略

1、战略的涵义P80☆

战略是指组织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在综合分析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做出的一系列带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

2、战略的实质:P103

是谋求外部环境、内部资源条件与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3、战略的特征P80-81☆:

全局性、长远性、纲领性、客观性、竞争性、风险性

4、有效的组织战略的构成要素P82-85☆:

战略远景(经营理念与宗旨)、目标与目的、资源、业务、组织

5、战略体系构成三层P87

公司层战略——总体性的宏观战略

业务层战略——业务性的竞争战略

职能层战略——操作性的实施战略

二、战略管理

(一)含义☆P87

是指对企业战略的管理,即为了实现组织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在对组织内部资源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战略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有效战略,并将战略付诸实施和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价的一个动态过程。

(二)过程(六阶段三方面工作)P88-94

1、战略分析(确定战略远景、外部环境分析、内部条件分析)

2、战略制定(确定战略目标、制定战略)

3、战略实施及控制

三、总体战略(公司层战略)

(一)分类及其特征、利弊、适用条件☆P94-99

1、稳定型战略保持现状、市场变化不大、风险较小

2、发展型战略分三种形式:密集型发展战略、一体化发展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

3、收缩型战略分三种形式:抽资转向战略、调整性战略、放弃战略

(二)最著名的选择方法:BCC矩阵法P99

由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提出。与增长率、市场份额二个指标相关

四、竞争战略(业务层战略)又分三种战略P101-103

1、成本领先战略追求低成本,以经济规模总量获胜。

2、差异化战略追求与众不同,以高质、优性、服务、设计、品牌等获胜,

3、集中化战略集中有限资源和能力以获取竞争优势,如格力集团

第六章决策

一、决策的概念及其五点含义☆P106

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具体含义: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2.决策要有可供挑选的可行方案。3.决策要作分析评价。4.决策具有科学性。5.决策要遵循满意原则。

二、决策在组织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P107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问题,具体可从三方面分析:一是决策正确与否决定着组织的前途命运;二是决策不仅是一个分析判断过程,也是一个集思广益发动群众的过程;三是合理的决策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

三、决策的类型(四种分类)☆P108-110

按决策的重要性分为战略性决策、战术性决策、业务性决策

按讲卫生条件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按决策的重复性分为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

按决策者人数分为个人决策、群体决策

四、现代企业管理决策的新特点P110-112四点

五、决策过程七大步P112-116☆

1、识别问题

2、确定决策目标

3、拟定可行方案

4、分析评价方案

5、选择方案

6、贯彻实施

7、追踪检查

六、决策方法☆

(一)定性决策方法P117-119☆

1、德菲尔法:分别函询、反馈然后再决策

2、头脑风暴法(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请专家当场讨论、争论后再决策

3、其他方法(如哥顿法、淘汰法、环比法等)

(二)定量的决策方法☆P119-128

(1)确定型决策方法:例如盈亏平衡点法(重点掌握)

某公司生产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50万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10元,单位产品售价为15元.其盈亏平衡点的产量为多少?

解:根据已知条件和盈亏平衡点公式,得:

Q产量=F固定成本/P单位产品售价-V单位产品可变成本

=500000/10-15

=100000(单位产品)

答:该公司生产的量为100000单位时,盈亏平衡。

移用此法,求可变成本、求利润、求利润要求下的产销量、盈亏额、判断经营安全状况等,详见P121---122

(2)风险型决策方法

例题:某企业在下年度有甲、乙两种产品方案可供选择,每种方案都面临滞销、一般和畅销三种市场状态,各种状态的概率和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试用决策树法选择最佳方案。

依据已知条件,绘制决策树

甲方案的期望值=20×0.2+70×0.3+100×0.5=75

乙方案的期望值=10×0.2+50×0.3+160×0.5=97

乙方案的期望值大于甲方案的期望值,所以选择乙方案。

(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例:某企业计划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不同设计方案制造成本、产品性能各不相同,在不同的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也不同。试用冒险法、保守法、后悔值法和折中法选择最佳方案(取最大值系数=0.7)。有关资料如下:

97

75 97 20×0.2 70×0.3 100×0.5

10×0.2 50×0.3 160×0.5 甲方案 乙方案

①冒险法(大中取大) 最大值{70,90,100}中的最大值为100,所以选择C 。

②保守法(小中取大) 最小值{10,0,-10}中的最大值为10,所以选择A 。

③后悔值法(最大期望值与选中的其他某种方案期望值的差,然后取最大后悔值中的最小后悔值所对应的文案)

因此,最大后悔值中的最小值是10,故取方案B 。

④折中法(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按加权系数后取最大值所对应的方案) 最大系数为0.7,则最小系数为0.3。

各方案的加权平均值为:

方案A :70×0.7+10×0.3=52

方案B: 90×0.7+0×0.3=63

方案C: 100×0.7+(-10)×0.3=67

各方案的加权平均值{52,63,67}中的最大值为67,所以选择C。第三篇

组织

第七章组织结构设计是讲组织的框架问题

第八章人员配备是讲这一组织框架中的人事问题(人力资源配备问题)

第七章组织结构设计

1、组织的二个层面含义P133(静态的组织结构、动态的实施过程)

2、组织结构的含义与分类P133—134(含义有不同观点,以下是本人括号)

含义:指拥有纵向的上下层级(管理层级)和横向的组合部门(管理幅度)以及组织成员之间的上下级关系、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分工与协作关系等的组织框架。

分类:可分为严密稳固的机械式组织与松散灵活的有机式组织二大类。

3、组织结构设计的含义:P134

指一个正式组织为了实现其长期或阶段性目标而设计变革组织结构体系的工作。

4、组织结构设计的六大原则☆:

一是精简高效原则、二是分工协作原则、三是责权利对等原则、

四是分级管理原则、五是协调原则(前二原则重复?)六是弹性结构原则

(每条原则的具体含义和要求!)

5、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P136--138

一是战略因素(如要完成的目标任务及其难易程度等不同就会影响到组织设计)

二是环境因素(环境相对稳定情况下的组织结构可机械式,反之则倾向于有机式组织)三是技术因素(如不同的行业、任务所需的技术要求有差别,必然会影响组织结构设计)四是组织规模(如规模越大,上下管理层级就多,横向部门也多,反则少)

6、几种代表性的组织结构形式

①直线制结构的特点与利弊、适用范围☆P138-139

②职能制结构的特点与利弊、适用范围☆P139-1141

③直线职能制结构的特点与利弊、适用范围☆P141-143

含义: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是现代工业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被称为“U-型组织”或“单一职能型结构”、“单元结构”。

特点:以直线为基础,在各级行政主管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从事专业管理,并作为该级行政主管的参谋,实现主管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这种结构下,下级机构既受上级部门的管理,又受同级职能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各级行政领导人逐级负责,高度集权。这是一种按管理职能划分部门,并由最高经营者直接指挥的体制。

优势:它既保持了直线型结构集中统一指挥的优点,又吸收了职能型结构分工细密、注重专业化管理的长处,从而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缺陷:(1)它属于典型的集权式结构,权力集中于最高管理层,下级缺乏必要的自主权。(2)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较差,容易产生脱节和矛盾。(3)这种组织结构建立在高度的“职权分裂”基础上,各职能部门与直线部门之间如果目标不统一,则容易产生矛盾。特别是对于需要多部门合作的事项,往往难以确定责任的归属。(4)信息传递路线较长,反馈较慢,难以适应环境的迅速变化。

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单一、销量大、决策信息较少的企业,大中型企业也较普遍采用。

④事业部制结构的特点与利弊、适用范围☆P143-144

含义: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亦称M型结构或多部门结构,有时也称为产品部式结构或战略经营单位。

特征:事业部制是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一种形式,即一个组织按地区或按产品类别分成若干个事业部。从产品的设计、原料采购,一直到产品销售,均由事业部及所属工厂负责,实行单独核算、独立经营,公司总部只保留人事决策,预算控制和监督大权,并通过利润等指标对事业部进行控制。

优点:(1)总公司领导可以摆脱日常事务,集中精力考虑全局问题;(2)事业部制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更能发挥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更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实现组织的内部协作;(3)各事业部之间有比较、有竞争,有利于组织的发展;(4)事业部内部的供、产、销等职能之间容易协调;(5)事业部经理要从事业部整体来考虑问题,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全能型管理人才。

缺点:(1)总部与事业部的职能机构重叠,构成管理人员浪费;(2)事业部实行独立核算,各事业部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影响事业部之间的协作;(3)由于科研资源的分散使用使得深层次研究活动难以开展。

适用范围:事业部制适用于规模庞大、产品品种繁多、技术复杂的大型组织,当总部的无形资产有巨大吸引力、管理能力很强,同时分公司又有独立的市场和独立的利益时适宜选择事业部制。

⑤矩阵制结构的特点与利弊、适用范围☆(建筑业内的组织有点类似)P145-146

含义:矩阵制结构是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项目)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员工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项目小组的工作。

特点:矩阵制组织的特点表现在围绕某项专门任务成立跨职能部门的专门机构。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是固定的,人员却是变动的。

优点:(1)将组织的横向与纵向关系相结合,有利于协作生产和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2)针对特定的任务进行人员配置有利于发挥个体优势,集众家之长,提高项目完成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3)各部门人员的不定期的组合有利于信息交流,增加互相学习机会,提高专业管理水平。

缺点:(1)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大于权力,没有足够的激励手段与惩治手段;员工面临双重的职权关系,容易产生无所适从和混乱感;

(2)由于项目组成人员来自各个职能部门,当任务完成以后,仍要回原单位,因而容易产生临时观念,对工作有一定影响;(3)员工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技能并接受高强度的训练;(4)耗费时间,需要频繁开会以讨论冲突解决方案。

适用范围:(1)拥有中等规模和中等数量产品线的组织适宜采用矩阵结构;(2)当环境的

不确定性和部门之间存在高度依存关系时,适宜采用矩阵结构。

⑥网络型结构P147-1348

7、组织变革的缘因、三种类型(适应性变革、创新性变革、激进性变革)P148-149

8、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的关系(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P149

9、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的关系(组织文化支持组织变革)P150

第八章人员配备(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一、人员配备

1、应考虑的因素☆P153-1454

一要考虑知识、能力、忠诚度以及人员储备情况;二要考虑如何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以及人的成长发展。

2、人员配备的程序:六步P154

制订用人计划—确定人员来源—考查待聘人员—培训备选人员—调配备选人员—业绩考评

3、人员配备的原则:四个P155

1.因事择人的原则

2.量才使用的原则

3.人事动态平衡

4.程序化、规范化

二、管理人员的选聘☆P156----163

1、需要量的确定(定量):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到底需要选聘几名管理人员

1.组织现有的规模、结构和岗位。

2.管理人员的流动率。要考虑自然的和非自然的管理人员减员情况。

3.组织发展的需要。考虑预测和评估组织发展与业务扩充的要求。

2、管理人员的来源(定源):

二大来源(内部提拔与外部招聘)及其各自优劣

1.内部提升

内部提升,是指组织内部成员的能力增强并得到充分地证实后,被委以需要承担更大责任的更高职务。

内部提升制度具有以下优点:有利于调动组织内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

内部提升制度也存在弊端,具体表现为:引起同事之间的不团结;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的现象,并抑制组织创新力。

2.外部招聘

外部招聘,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从组织外部的众多候选人中选拔符合空缺职位工作要求的管理人员。

外部招聘的优点是:被聘干部具有“外来优势”,没有“历史包袱”,如果他确实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便可迅速地打开局面;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能够为组织带来新的管理方法和经验。

外部招聘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外聘人员很难迅速打开局面;组织对应聘者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外部招聘会打击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总之,一般说来,高层主管多招聘,中层基层多提拔;开创时多招聘,稳定期多提拔

3、管理人员的选聘标准(定标):八条

1.管理的欲望。

2.正直的品质。

3.创新精神。

4.决策能力。

5.沟通能力。

6.组织协调能力。

7.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水平。

8.健康的身体素质。

4、管理人员选聘程序与方法(定法)P161---163

五步程序:一是制订选聘计划;二是初步筛选;三是测试;四是聘任;五是使用。

三种方法:第一种是笔试,包括智力测验、业务测验、人格测验;第二种是面试;第三种是情景模拟训练,其中又包括文件篓测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管理竞赛、角色扮演、即席发言等

三、管理人员的考评☆

1、管理人员考评的作用:P164

四点(为人事调整、人员培训、自我激励、薪酬待遇提供依据)

2、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P164

贡献考评与能力考评二大方面(也可德、能、勤、绩、性,重点是绩)

3、管理人员考评的程序和方法☆:P165---167

五步程序:制订考评计划;考评前技术准备;实施考评;分析考评结果;反馈考评结果。四种方法:自我考评;上级考评;群众考评;专家考评

四、管理人员的培训(人力资源的开发)P167---169

1、管理人员培训的作用:四点:提高水平、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增强后劲

学校管理学提纲

学校管理学提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学校管理学概述 1.学校管理是伴随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为了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而 对学校资源和事务进行组织安排的活动。 2.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揭示学校管理规律的学科。 3.理论界对学校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有不同的看法,基本可以概括为教育性质 论、管理性质论和边缘性质论三种 4.学校管理学的性质和功能决定它具有应用性、理论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第二节学校管理学的发展 1.现代意义上的学校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美国最早的关 于学校管理的论著,是1875年问世的威廉·佩恩的《论学校管理》和1882年问世的罗伯的《学校管理》。1908年,达顿与斯奈登出版了《美国公共教育管理》一书,该书的问世是学校管理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2.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性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组织理论 以及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3.古典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一是注重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 2)二是把科层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组织基础。 3)三是宣示一种新的管理观念。 4.1927~1932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George Elton Mayo)、罗特利斯伯 格等人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 5.人际关系理论与学校管理中的民主管理思想相结合,大大改变了学校管理理 念和管理方式,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重视学校中的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把非正式组织看作学校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通过沟通来协调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冲突与目标; 2)重视并改善教师人际关系,满足教师的各种社会需求与心理需求,提高教师 士气; 3)重视教师参与学校教育管理,改善学校中的上下级关系,共同决策; 4)重视教学民主,充分相信教师,对教师的教学不做过多的干预,有意识向学 生灌输合作意识,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5)教师对管理者拥有民主监督的权力。 6.行为科学对管理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几点: 1)强调管理中人的因素的重要性,强调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对劳动效率的影响, 主张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管理;

管理学原理复习大纲

管理学原理复习大纲 第一章管理概述 掌握管理的概念及其要素、管理的职能、管理的内容、管理的原则、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重点掌握管理的概念、管理的职能和管理者的十种角色。第二章管理理论形成与发展 掌握古典管理理论中的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观点,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核心是提高工作效率;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提出了理性-合法式权威。掌握梅奥及其所领导的霍桑试验的基本发现,如社会人、非正式组织;麦格雷戈的X-Y理论的基本观点。掌握组织文化的结构和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的内容。重点掌握法约尔提出的管理的五大职能、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的内容。 第三章决策 掌握决策的概念、决策的类型、决策的影响因素、决策程序;掌握头脑风暴法的概念、德尔菲法的基本含义和特点;掌握盈亏平衡分析法、决策树法和非确定型决策方法的原理和求解思路。重点掌握决策程序、决策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计划 掌握计划的概念、计划的形式分类;掌握计划的特征;掌握计划的编制程序;掌握计划工作的原理;掌握滚动计划法的特点、目标管理的概念和特点。重点掌握计划的特征、计划的编制程序。 第五章组织与人事 掌握组织的概念;掌握组织设计的程序;掌握管理幅度、管理层次的概念;掌握各种部门化的特点,能够区分是那种类型的部门化,如许多企业按照早、中、晚三班制安排生产活动,属于时间部门化;掌握组织职权的类型、集权与分权的含义;掌握各种组织结构的含义、特点和优缺点;掌握人员配备的原则、主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掌握组织变革的内容。重点掌握组织设计的程序、各种组织结构的含义与特点和优缺点。 第六章领导 掌握领导的概念;掌握领导活动的要素;掌握领导的功能;掌握领导职权的

管理学案例题含答案

?《管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题得测试就是对考生相关理论掌握、系统思考与分析、观点组织与 文字表达等综合能力得检验。 ?解答这类问题,不仅要求考生拥有广阔得知识面,熟悉管理学极其相关学科得基 本理论,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要求考生具有系统思维能力,在多方位、深层次地思考与分析问题得基础上,明确提出自己得观点,并以严密得逻辑、清晰得层次以及流畅得语言文字表述与论证自己得观点。 ?由此可见,要想取得案例分析题得高分并不就是一件很容易得事。 ?《管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题旨在测试考生对现实中出现得管理问题给予有针对性得、较全面而 深入得分析与解决得能力。分析题一般都给出了篇幅较长得仿真得情景材料。材料就是经过命题者加工处理得,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认为编排得,但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就是对实际管理问题得概括提炼、 ?案例分析题得出题与作答方式很有特点,它只针对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要求学 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给出自己认为就是合适得答案,就是一篇完整得管理、策划、咨询报告、因案例分析题就是开放式得无明确标准答案得主观题、其解答也可以就是千姿百态。 ?《管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题得基本特点: ?1、针对综合能力考查,要求分析详细,主观性较强。 ?2、答案要求:抓住本质,分析透彻,要有逻辑性,层次分明,语言流畅,文笔优美,规范整 洁。 ?3、按一定得步骤解答。 ?案例分析题得解题步骤及注意事项?? ?案例解题步骤 ?(1)、先瞧案例要求解决得问题 ?案例分析题最后提出要解决得问题一般比较简短,可先瞧问题,这样在阅读案例时就 能有较强得针对性,容易抓住重点,提高效率。审题要认真,要抓住问题中得关键词,弄清问题要求分析得到底就是什么。 ?(2)、认真阅读案例 ?带着问题读案例,发现案例问题得本质就是那一类大问题,如就是企业成长发展过程 中得问题、企业领导得用人问题、企业发展战略得确定问题、企业得内部管理问题等,这就是解题得关键,不能被具体细节问题所迷惑。 ?(3)、确立答题得整体框架 ?阅读背景材料以后,不要急于动笔、应先花几分钟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与思考,套 用解决问题所需运用得相关理论,确定答题思路与要点,先在头脑中或稿纸上构筑起答题框架,这样才能有一个清晰得思路、 ?案例分析题得解题步骤及注意事项 ?(4)、问题解答 ?案例分析题得回答宜分为三部分: ?1)、明确分析出案例所反映得类似企业得共性问题就是什么,并用鲜明得语言表达出 来,针对这种共性得问题,应该从哪些大方面、大视角着手解决。 ?2)、针对第一步发现得共性问题,针对案例提出得问题,从宏观角度,高层次方面提出 治理解决得原则性意见与建议,即提出具有本质性得提议、措施,不必纠缠于具体公

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全

《学校管理学》本科复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 提纲: 第一节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管理和学校管理的概念 二、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学校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第二节学科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学校管理学的萌芽阶段 二、学校管理的形成阶段 三、学校管理学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学习、研究学校管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的意义 二、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的原则和方法 思考题: 1、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为了实现学校的育人理念和目标,遵循管理科学和人的身心发展 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活动来规范和实施学校内部的管理活动,以达到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有程序的活动过程。 2、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是专门研究学校内部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学校管理学的性质是什么? 1)学校管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既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 支。 2)学校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其实践性和政策性很强。 4、学校管理学的构建原则 1)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2)综合研究与分解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3)“硬”管理研究与“软”管理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5、研究学校管理学的现实意义 1)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有助于快速培养大批学校管理人才,提高整个学校管理队伍的 素质。 2)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有利于促进教育管理学科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3)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有助于指导学校管理实践活动,改善学校的管理现状,提高学 校的管理工作水平。 第二章学校管理理念 第一节学校管理理念概述 一、理念和管理理念的基本释义

二、学校管理理念的基本释义第二节人本管理理念 一、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 二、人本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中的实现 思考题: 1、理念的概念 “理念”是一个精神、意识层面上的上位性、综合性结构的哲学概念,是主观(认知、观念)见之于客观(规律、存在)的科学反映,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观点的抽象概括,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简言之,所谓“理念”,是指人们对于 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 2、学校管理理念的内涵是什么? 学校管理理念是指人们对于学校管理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管理思想 观念和管理哲学观点,是学校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学校管理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学校管理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 3、什么是人本管理 以人为本或人本管理的“本”是“本位”、“根本”、“目的”的意思,人本管理是指以人 为本体,以人为根本的管理思想。 人本管理主要包括如下几层涵义: (1)依靠人一一全新的管理理念 (2)开发人的潜能一一最主要的管理任务 (3)尊重每一个人一一企业最高的经营宗旨 (4 )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一一组织成功的基础 (5)人的全面发展一一管理的终极目标 (6)凝聚人的合力一一组织有效运营的重要保证。 台湾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把人本管理的核心提炼为三句话: (1 )点亮人性的光辉; (2)回归生命的价值; (3)共创繁荣和幸福。 4、如何实现人本管理 1)科学地看人 2)科学地用人 3)科学地培养人 5、什么是公正? 公正或正义是指制度的道德、制度的德性,是指称社会基本结构的属性是否道德的一个概念。公正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 6、如何体现公正? 从管理哲学和管理伦理学的角度看,公正是人、社会和组织相互关系的合理状态。它所反映的是个人和组织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利益关系。 一是表现在人身关系上,公正反映的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正首先是人身权利的正当 占有和维护,以及对自我和他人基本权利的承诺。 二是从个人与社会(包括各种群体、集团、民族、组织机构等等)的关系来看,公正代表社会的合理利益分配尺度(包括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尺度)和正当秩序的安排。 公正在实质上是一种使个人、组织与社会能够公平、合理、友好相处的基本原则。 7、学校管理公正理念的体现

银行管理学复习大纲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银行管理学》复习大纲 一、单选题 1. 下哪项性质使商业银行区别于一般工商企业:() A. 公司性 B. 金融性 C. 商业性 D. 盈利性 2. 传统上一般将商业银行的功能概括为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四项。在这四项功能中,商业银行最基本的功能是() A. 信用中介 B. 支付中介 C. 信用创造 D. 金融服务 3. 信用创造功能又称货币创造功能,是在商业银行在信用中介功能和支付中介功能基础上产生的。以下不属于商业银行信用创造制约条件的是:() A. 现金准备率 B. 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C. 中央银行贴现率 D. 贷款付现率 4. 下列关于商业银行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商业银行只有保持必要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盈利原则的顺利 实现 B. 盈利性与流动性、盈利性与安全性之间是对立的,但流动性和安全性之间总是 一致的 C. 盈利性是安全性和流动性的最终目标和重要保证 D. 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之间既有矛盾的一 面,也有一致的一面 5. 商业银行财务报表,是商业银行依据会计准则编制的反映商业银行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以下关于商业银行财务报表说法正确的是()

A. 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银行在一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 B. 利润表反映的是银行在某一特定日期的经营成果 C. 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一定期间内银行现金(及其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 D. 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一般包括资产重组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 变动表和附注五个部分 6. 杜邦模型是一项运用传统绩效管理工具来衡量、分析企业当前收益的管理工具,它所用到的传统财务工具有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其核心是通过分解()来分析影响企业赢利水平的各种因素。 A. 资本利润率 B. 投资收益率 C. 盈利留存率 D. 资产利润率 7. 信用评级结构对商业银行的个体评级主要分析影响银行信用质量的外部环境、运营因素、财务实力和内部风险管理四方面的因素。资本充足性属于()。 A. 外部环境 B. 运营因素 C. 财务因素 D. 风险管理 8.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可以在市场上转让的存款凭证。以下关于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说法错误的是() A.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发行对象为城乡居民个人和企业、事业单位 B. 对城乡居民个人发行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面额为1万元、2万元、5万 元。对企业、事业单位发行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面额为50万元、100万元、500万元 C.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采用不记名方式发行 D.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不得提前支取 9. 贷款是商业银行出借给贷款对象、并以按约定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为条件的货币资金。中期贷款期限是指:() A. 1年以上5年以下 B. 3年以上5年以下 C. 1年以上3年以下 D. 3年以上10年以下 10. 银行在一定时期可以发放的贷款金额,受制于其资金来源、内部经营管理的能力和需要,以及外部经济状况和企业的贷款需求。下列哪一项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不符:()

管理学案例题含答案

?《管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题的测试是对考生相关理论掌握、系统思考与分析、观点组织与文字 表达等综合能力的检验。 ?解答这类问题,不仅要求考生拥有广阔的知识面,熟悉管理学极其相关学科的基 本理论,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要求考生具有系统思维能力,在多位、深层次地思考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以密的逻辑、清晰的层次以及流畅的语言文字表述和论证自己的观点。 ?由此可见,要想取得案例分析题的高分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管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题旨在测试考生对现实中出现的管理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较全面而 深入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分析题一般都给出了篇幅较长的仿真的情景材料。 材料是经过命题者加工处理的,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是认为编排的,但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是对实际管理问题的概括提炼。 ?案例分析题的出题和作答式很有特点,它只针对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要求学生 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给出自己认为是合适的答案,是一篇完整的管理、策划、咨询报告。因案例分析题是开放式的无明确标准答案的主观题。其解答也可以是千姿百态。 ?《管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题的基本特点: ?1、针对综合能力考查,要求分析详细,主观性较强。 ?2、答案要求:抓住本质,分析透彻,要有逻辑性,层次分明,语言流畅,文笔优 美,规整洁。 ?3、按一定的步骤解答。 ?案例分析题的解题步骤及注意事项 ?案例解题步骤 ?(1)、先看案例要求解决的问题 ?案例分析题最后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比较简短,可先看问题,这样在阅读案例时 就能有较强的针对性,容易抓住重点,提高效率。审题要认真,要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弄清问题要求分析的到底是什么。 ?(2)、认真阅读案例 ?带着问题读案例,发现案例问题的本质是那一类大问题,如是企业成长发展过程中 的问题、企业领导的用人问题、企业发展战略的确定问题、企业的部管理问题等,这是解题的关键,不能被具体细节问题所迷惑。 ?(3)、确立答题的整体框架 ?阅读背景材料以后,不要急于动笔。应先花几分钟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思考, 套用解决问题所需运用的相关理论,确定答题思路和要点,先在头脑中或稿纸上构筑起答题框架,这样才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案例分析题的解题步骤及注意事项 ?(4)、问题解答 ?案例分析题的回答宜分为三部分: ?1)、明确分析出案例所反映的类似企业的共性问题是什么,并用鲜明的语言表达出 来,针对这种共性的问题,应该从哪些大面、大视角着手解决。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标准答案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请从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每小题2分,共20分。)1.D;2.A;3.A;4.B;5.D;6.A;7.D;8.A;9.A;10.B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强调(D)的重要性。 A.组织B.预测C.预防D.计划 2.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其中“理想的”是指现代社会( A )组织形式。 A.最有效和合理的 B.最符合需要的C.最经济和合理的D.最先进科学的 3.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A)。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 A.管理系统B.评估工具C.指标体系D.激励手段 4.在预测过程中,如果缺乏或难以获取足够数据的资料,而主要运用个人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这时需要采用(B)。 A、时间序列法 B、定性预测法 C、定量预测法 D、简单平均法 5.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本年度产品定单为10000件。据此,单位可变成本降到(D)元/件时才不至于亏损。 A.300B.130C.60D.30 6.企业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A)。 A、权责利关系 B、实现企业目标 C、分工合作关系 D、一项管理职能 7.在管理人员选聘的测试办法中,考查人员事先不拟订谈话形式和内容的框架,而是以漫谈形式让备选人员自由发挥的方法是(D )。 A、即席发言 B、无领导小组讨论 C、结构式面谈 D、非结构式面谈 8.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A)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保健因素 B、激励因素 C、成就因素 D、需要因素 9.全面质量管理体现了全新的质量观念,它强调(A)。 A.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B.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也是检验出来的 C.产品的服务质量D.产品的最终检验过程 10.协调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主要指的是(B)。 A.正式途径内的关系B.正式途径外的非正式关系 C.上下级之间的关系D.工作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二.判断正误(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对的划√;错的划×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专项计划是为完成特定任务的计划,是某项重要项目的特殊安排,所以在拟订时不必考虑综合计划。× 2.在目标设立过程中,目标要略低于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能力,保证企业经过一定努力能够实现。目标过高,会因无法完成任务而使职工丧失信心。×2.×在目标设立过程中,目标要略高于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能力 3.当能够收集到足够可靠的数据资料时,运用时间序列法是可取的。√ 4.管理幅度越大,需要的管理人员越多,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越难做。×4.×管理幅度越大,需要的管理人员越少,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越难做 5.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5.×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关系 6.组成领导班子的成员,应该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即由不同的知识水平的人,按照一定的比

学校管理学

渤海大学2017级专升本(教育学专业) 第四学期《学校管理学》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学校管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基础;________;方法论基础;教育学的理论;心理学理论;管理学理论。 2.学校管理目标是学校管理主体的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效果及其_______标准,其功能主要体现为是:导向聚合作用、________控制作用和管理依据作用。 3.教学质量管理是指为保证培养目标而对教学_________和效果进行组织、协调、指导和控制的活动。它与_______质量共同构成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4.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包括四部门内容:评价的________体系;评价的测量、统计;评价结果的检验、________;对评价结果的________和处理。 5.环境卫生管理是指学校___________、教育和教学设备、校园等方面外在物质设施符合卫生要求。进行环境卫生管理:学校管理者要保证学校建筑布局合理;要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创建优美校园环境;要保证_________和教学设备符合卫生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学校管理思想的一般特点包括:( ) A.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B.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C.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D.教育观念与管理观念的一体化 E.领导意志与群众思想水平的统一 F.民主与法制的统一2.学校目标管理9项工作所贯穿的环节有:( ) A.论证决策 B.目标确定 C.定责授权 D.目标考评 E.目标实施 F.目标分解3.德育管理特点,除管理力量的综合性、管理活动的开放性、管理效果评价的模糊性之外,在管理方式和手段方面,具有多样性,即:( ) A.主要运用说服教育的方法 B.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刺激为辅 C.运用规章制度约束人D.德育管理方式和手段具有灵活性 E.德育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具有探索性 F.德育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具有政治性 4.校长素质的基本结构包括:( ) A.思想政治素治 B.专业知识素质 C.业务能力素质 D.自律素质 E.文化素质F.身体素质5、如何加强体育卫生管理() A.体育工作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主 B.建立健全体育与卫生工作管理机构 C. 体育锻炼与安全卫生相结合 D.制定体育卫生管理目标和计划 E. 巳制定体育卫生管理制度F.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改善体育卫生条件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学校管理常用研究方法有哪些? 2.如何理解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 3.德育管理的原则有哪些? 四、综合论述题(共2题,45分) 1.请结合实际,分析活动课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与方法。(20分) 得分阅卷人 得分阅卷人 得分阅卷人 得分阅卷人 第 1 页共2 页

北邮《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含答案

2017秋季学期《管理学》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此范围涵盖了100%的题型,涵盖了80%以上的考试范围。 由于本课程考题答案全部都在教材中,所以不提供标准答案,而且管理类学科考题也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答案,只提供答题要求及答题方法。 请同学们务必认真提前准备! 请同学们务必认真在网上做好阶段作业,阶段作业占总评成绩40%,往年考试不及格的同学,都是因为作业没做或者作业成绩太差! 一、填空题(期末考试时10个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大于互联网。 5.

6. 7 8. 9 10. 11 12. 等。 15 16. 17

18. 19.精细化管理的内容有 20.组织生命周期的阶段包 括。 二、名词解释(期末考试时4个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决策树法76 决策树法是风险型决策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决策树方法能够形象地用分支、节点等将各种条件发生的概率、各方案的相应的结果以及最终的期望收益表示出来,从而令决策方案的选择一目了然。决策树的形式如下图所示,它的构成有四个要素:1. 决策结点,用方框□表示。2. 方案枝, 3.状态结点,以带有编号的圆形结点①②等来表示。4. 状态概率分枝。 2.亚当斯公平理论222 美国心理学家史坦斯?亚当斯在1965年首先提出公平理论,亦称社会比较理论。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是社会人,一般会通过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平而被激励的。当一个人作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而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他今后工作的积极性。公平理论的模式可以表示为:对自己所获报酬的主观感觉--对他人所获报酬的主观感觉对自己所作投入的主观感觉--自己对他人所作投入的主观感觉 (二)公平理论的比较横向比较; 纵向比较: 亚当斯的调查和试验的结果表明,不公平感的产生,绝大多数是由于经过比较认为自己目前的报酬过低而产生的;但在少数情况下,也会由于经过比较认为自己的报酬过高而产生。

管理学原理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00054 1.[答案] (2P37) (1)矿冶工程师们对法约尔所说的管理重要性应是十分有认同感的。管理的职能不同于企业的职能,在一个企业里,下属人员的主要能力是具有企业特点的职业能力,但随着地位的上升,管理也越重要,最上层的人员主要能力就是管理能力。而技术、财务、供销仅是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也不能代表管理。 (2)法约尔在演说中对管理职能侧重于管理中的计划、组织、向通,而法约尔后来提出的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在演说中的管理职能则没有强调指挥、协调、控制的作用。 (3)同意。管理是普遍的、重要的,但不同时期的管理的重点不同。 2.[答案] (3P73) 此案例说明了认识管理与环境互动关系的重要性。现代管理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受环境影响,同时也影响环境,它在环境相互影响中达到动态平衡。但是,森达服装厂厂长金东鑫集权式的领导方式,使得该厂既没有注意国家采取紧缩性政策这种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生产服装的影响,又没有注意市场变化这种微观经济环境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最终使企业被依法宣告破产。 3.[答案] (3P81) (l)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企业的社会责任涉及诸多方面,如提供就业机会、资助社会公益事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社会保障体系等。此外,企业还要对股东、媒介、社区、政府、交易伙伴、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负有特定的责任。

(2)过去企业负担过多,是指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政企不分,企业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职能,导致企业应有的经济职能无法充分发挥,使得企业没有活力。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独立法人和市场竞争的主饨,保证了企业作为经济组织所应有的经济职能得以充分发挥。 (4)赚钱是企业作为经济组织的首要目标,但并非惟一目标。 (5)按照社会责任的概念和涉及的内容,不能说赚钱就是企业承担了应有的社会责任。因此,案例中该 管理者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4.[答案] (5P100) (l)梅总经主的目标主要错在这几方面:①没有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调查,目标缺乏依据; ②有的目标太容易,注有激励作用,有的目标太高,又难于实现;③目标之间相互矛盾。 (2)实行目标管理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组织内部上下左右各自都应有具体目标。在目标体系中,目标应有主次轻重之分,要注意目标之间的协调,避免相互脱节。目标既可以由上级部门提出,又可由下级自行提出,但要上下协商。目标不直过多,尽量使目标具体化、定量化,便于检查和考核。 1 5.[答案] (3P107-110)

《管理学基础》试题1及答案

试卷代号:?座位号□□安徽电大芜湖分校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计算机应用专业《管理学基础》试题 2004年1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资源和一一一。 A分配资源 B组织劳动 C组织活玫 2、马克思认为,管理活动的性质是二重的,就是一一一。 A技术属性和人文属性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C科学属性和社会属性 3、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有的学者认为,该学派实质上是传招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被称为一一一。 A经验教学 B案例学派 C案例教学 4、经济活动中,指明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在决策和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卖的方针和一般规定,这就是一一一。 A策略 B目标 C政策 5、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从形式上看,它是一种程序和过程。 A管理系统 B指标体系 C指标管理系统 6、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作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常采用一一一的方法。 A市场预测 B定性预测 C定量预测 7、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具有差异化的特点,常常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对企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技术权利要求分散,适于采用一一一组织形式。A集权式 B职能式 C分权式 8、激励方法得当,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美国学者在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一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至一一一。

A 70—80% B 80—90% C 90%以上 9、着眼于发现工作中出现的偏差,根据偏差探究原因,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使之改进工作的控制活动,就是一一一。 A直接控制 B间接控制 C现场控制 10、管理幅度、管理层次和组织规模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当管理幅度既定时,一一一。 A组织规模越大,需要设置的管理层次越多 B组织规模越大,需要设置的管理层次越少 C组织规模的大小,对管理层次的设置没有影响” 二、判断正误(请指出正误并改正。每小题4分,共20分) 1、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资源的最优西“置和最优利用,其手段都是管理。 2、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其代表作是《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3、反馈控制是控制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努力促使整个管理过程不发生偏差的控制方法。 4、两个企业力争夺同一个市场而在价格、技术等方面发生的冲突,属于竞争。 5、事先对未来行为所做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管理 2、计划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942 教育管理学》考研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942教育管理学》考研大纲 一、考试性质 教育管理学是我校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二、考察目标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名词解释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论述题3小题,考生任选两题作答,每题30分,共60分 四、考试内容 (一)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 1、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 从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出发,了解该学科产生的背景和条件,把握教育管理学内容的三个层次。 2、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 管理、教育管理、教育管理现代化。 3、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流派 首先明确理性化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并掌握各个理论流派(行政学、法学论;“科学管理”理论;科层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系统理论;新公共管理论;行政伦理学)对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影响。 (二)教育行政 1、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管理体制内涵及其类型,区别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了解我国80年代以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比较我国和西方主要国家教育管理体制的异同。 2、教育政策与法律 明确教育政策的含义、教育政策的特点、教育政策的社会制约基础、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教育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把握法与教育法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明确我国现行的教育法体系、教育法的制定与实施以及保障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教育法规建设。 3、教育督导与评价 明确教育督导的含义、意义、任务、职能、机构设置、原则等;掌握教育评价的含义、教育评价的分类、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掌握我国教育督导评估的改革发展趋势。 4、教育财政

大一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提纲

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提纲 第一章、管理学概述 一、管理的过程(四个) 1、计划工作(目标、方案) 2、组织工作(分工、协调、部门) 3、领导工作(指导、奖惩、指挥) 4、控制工作(标准、检查或考核、纠偏) 二、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的区别 从本质上说,管理者需要为别人所做的工作负责即承担后果;作业者只需要为自己所做的工作负责即承担后果。(此答案为老师口述内容,详情参阅各自课堂笔记!) 三、管理者的技能 1、概念技能(抽象逻辑思维) 2、人际技能(对各层管理者都很重要) 3、技术技能 四、管理者的分类或管理者的角色(三大类十种) 1、人际方面的角色(头面人物、领导者、联络者) 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者) 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企业者、纠纷调解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五、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客观规律性,反对经验论 管理的艺术性——实践性,反对模式论 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反映了管理活动自身的特点和客观规律性。 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者在管理实践活动中对管理原理运用的灵活性和对管理方式和方式选择的技巧性。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进 一、古典理论: 科学管理——泰勒 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 行政管理理论——韦伯 1、科学管理——泰勒 泰勒制的内容: 泰勒的管理思想和理论,总的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观点: A、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B、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的管理方法 C、实施科学管理要求精神上的彻底变革 根据以上观点,泰勒提出以下六个管理制度:

A、最佳动作原理 B、合理的日工作量或恰当的工作定额原理 C、第一流工人制 D、刺激性付酬制度 E、职能管理原理或职能工长制 F、例外原理 对泰勒制的评价: 贡献: A、泰勒制提出科学操作代替传统的个人经验 B、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 C、管理职能与执行的分离 局限性: A、泰勒把人看成是纯粹的经济人 B、泰勒制是资本家最大限度压榨工人血汗的手段 C、泰勒强调科学管理会产生劳资双方的精神变革 PS:科学管理原理的四个实验(具体内容见PPT) A、动作时间研究 B、搬运生铁的试验 C、铁锹的试验 D、金属切削试验 2、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 管理的十四项一般原则: 法约尔认为,管理的成功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管理者要能灵活地贯彻管理的14条原则: (1)劳动分工 (2)责权对等。 (3)纪律严明。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合理的报酬 (8)适当的集权与分权。 (9)等级链(常考) (10)秩序。 (11)公平。 (12) 人员稳定。 (13) 首创性。 (14) 团结精神。 管理的五项职能: A、计划: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和制定行动方案。 B、组织: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 C、指挥: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 D、协调: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 E、控制:控制就是注意一切是否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

管理学复习题答案

《管理学》复习题(10道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美国联合邮包公司的效率(见课件) 问题1、什么就是管理 2、UPS用了什么管理理论 3、请对此理论进行评述 ?管理,从根本意义上讲,意味着用智慧代替鲁莽,用知识代替习惯与传统,用合作代替强制。 ?在人类历史上,还很少有什么事比管理的出现与发展更为迅猛,对人类具有更为重大与更为激烈的影响。 ———彼得·德鲁克 什么就是管理 组织具有三个共同的特征。 第一, 每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第二, 每个组织都就是由人组成的,这意味着组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 第三,每个组织都建立了一种系统性结构,用以规范与限制组织成员的行为。 组织就是指一种由人组成的、具有明确目的与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西方学者对管理的定义 1、科学管理学派认为:管理就就是效率。 2、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就就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3、行为科学学派认为:管理就就是对人的管理。 4、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就就是决策。 5、管理科学学派认为:管理就就是用数学模式与程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答案,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6、系统学派认为:管理就是根据一个系统所固有的客观规律。 7、著名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将管理定义为: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8、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就就是设计与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 我国学者对管理的定义 1、《现代汉语词典》 管:管辖、负责、约束 理:整治、协调、清理 管理:约束、治理 ?在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管理一词有三种解释: (1)负责某项工作使其顺利进行,如税收管理、工程管理等。 (2)保管与料理,如图书管理、设备管理 (3)照管并约束(人或动物),如罪犯管理、宠物管理等。 可见,“管理”一词的三种语义对应着三类完全不同的管理对象: (1)人类的某种群体活动或工作 (2)人类能够支配的某种物品。 (3)人类需要调理的某种人或动物。 ?2、我国学者南京大学周三多教授认为:管理就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目标,以人

所有分类管理学基础练习题

管理学基础练习题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管理 2.管理学 3.归纳法 4.试验法 5.演绎法 二、填空题: 1.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具有以下特点:()、()、()、()。 2.管理学在研究生产关系时,主要研究()。 3.管理学在研究生产力时,主要研究()。 4.管理学在研究上层建筑时,主要研究()。 5.管理学和其他许多社会科学一样,其研究和学习方法基本上有()、()和()。 三、简答题: 1.如何深刻理解管理的基本概念? 2.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各是什么? 四、问答题: 什么是管理的两重性?掌握管理的两重性有何重要意义?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自古以来,人类的经济、政治、军事、宗教及其他一切社会活动,都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点:()、()、()。 2.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和微观管理的(),主要 包括如下要点:()、()、()、()、()、()、()、()()。 3.“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的(),他创立的管理制度称为()。 4.组织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 5.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将需要分为五级()、()、()、()、()。 6.赫茨伯格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激励的双因素理论,这两类因素分别是()和(),前者是以()为中心,后者是与()有关。 二、单项选择题: 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这5个层次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生理、安全、感情、尊重、自我实现 B.安全、生理、感情、尊重、自我实现 C.生理、感情、安全、尊重、自我实现 D.安全、生理、尊重、感情、自我实现 2.在下列各因素中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A.监督;与上下级的关系;工资;工作安全 B.提升;责任;工作安全;工资 C.监督;责任;与上下级的关系;提升 D.监督;工资;与上下级的关系;提升 三、判断说明题: 1.回顾我国的管理史,可以发现学会管理、加强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2.X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并非天生懒惰。因此管理者应创造一个能多方面满足工人需要的环境,使人们的智慧、能力得以充分的发挥,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的和个人的目标。而Y理论正好相反。 四、简答题: 1.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有哪些内容? 2.“行为科学”学派中“需要层次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教育系统后备干部考试复习提纲

教育系统后备干部考试复习提纲 1. 21 世纪的学校领导者的最基本要求是: 2. 创新性学习的两个主要特点是:一是预见性,二是参与性。 3. 校本管理的两个基本特点是: (1)学校是决策的主体,即决策应在学校范围内作出,游离于学校之外的行政组织的作用应当减弱;(2)学校是改革的主体,即有效的学校改革不仅依赖于外在程序,更依赖于校内参与者分享决策的制定 4. 学校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安全第一” “珍惜生命” “预防为主” “科学管理” “协调治理” 5. 才能和学识是非权力型影响力的重要基础。对于学校管理者,需要具备的才能和学识有哪几方面? (1)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指精通或熟悉一个特殊的或专门的业务领域,具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即具有所管理的具体业务的知识、技能。平时下属和群众常用“内行”和“外行”来表达这层含义。 (2)人际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包括:沟通的技能,激励方面的技能。处理人际冲突方面的技能。校长是同人打交道的,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包括内部、外部的,人际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提升校长的管理才能是非常必要的。 (3)观念和视野。正确的观念和开阔的视野,可以保证你做正确的事情。许多时候,校长看问题看得不远、不深,问题出在其缺乏一种总揽全局的能力,这往往与其观念和视野有关。有时候,事情做不好,不是具体的方法不对头,而是在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时就不对头,这往往也是观念上出了问题。 6.21 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挑战? 生存环境恶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互联网的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7. 研究21世纪的学校管理需要解决哪几个层次的问题? 一、做好恰当的学校定位 以往的管理很少关注学校定位,对学校缺乏一个整体的盘点,推着干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也是学校缺乏特色、缺乏生命力的致命原因之一。新课程理念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即只有从实际出发,找到促进自己发展的“第二曲线” ,才能使管理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这就需要对学校进行准确的定位。 二、实施真正的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并不是新生事物,虽然被经常提及,但它没有真正地在管理过程中生根发芽,在现实中往往是流于形式,有名无实。究其根源是受传统的管理观念束缚太深,习惯于权力支配、无条件服从这样落后的管理方式,极大地扼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 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驰。其实,教师不仅仅是被管理者,同时也是管理者,具有双重身份。要实现真正的民主管理,必须充分体现以教师为本的主体思想,营造一个宽松的管理和心理环境,唤醒广大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三、追求“人本”的管理极致 “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基于此点,关注教师的成长,立足于发现人、培养人、促 进其专业化发展应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正象有人说的那样: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 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促进人不断发展的文化场所,它应该追求一种文化品味,体现一种特有的文化气息和文化底蕴,从而达到时时引导人、塑造人、实现自我超越的教育目的,进一步地推动学校的发展。 五、重建“绿色“的管理制度 制度管理是一种常规而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我们不难发现,旧的制度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甚至起了反作用,所以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已迫在眉睫。 8. 塔形结构的科层型组织具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科层制的主要特征是: ①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 ②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 ③组织成员都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 ④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 ⑤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 ⑥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关系只是工作关系. 科层制作为一种组织和管理方式,是对无规则低效率的传统管理方式的一种进步。它可以推动、保障组织和机构的顺利运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科层制的最大优点在于高效率。 但是,韦伯的科层制不是现实的,而是纯粹理想型的。实际上,社会组织的环境与加入 组织的成员都在不变化,预先的详细规定往往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从而束缚了人的积极 性,影响组织效率. 由此看来,科层制一方面具有提高组织效率的功能,另一方面又产生降低组织效率的负功能。这就要求尽量发挥其功能而避免其负功能,即通过组织内部的分工和制定规则来促进组织运行,但又不造成对组织成员积极性、主动性的限制。 9. 在管理理念上校本管理与传统的学校管理的最大区别是:校本管理与传统的学校管理是不同的,传统的学校管理是外部控制管理,而校本管理则是学校主体的自主管理。可以通过对校本管理理论和外部控制管理理论的比较分析,来说明校本管理的基本理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