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地理复习可持续发展专项试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复习可持续发展专项试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复习可持续发展专项试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复习可持续发展专项试题(含答案)

2019-2019高考地理复习可持续发展专项试

题(含答案)

可持续发展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以下是查字典地理网整理的2019-2019高考地理复习可持续发展专项试题,请考生及时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9湖南常德高三检测)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厂,茶园面积600亩,每年4月、7月、11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茶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据此回答1~2题。

1.茶园三次锄草中,导致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4月

B.7月

C.11月

D.4月和11月

解析:7月为长江流域的雨季,锄草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答案:B

2.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

B.枯枝落叶少

C.表层土壤养分被大量冲走

D.微生物缺乏

解析:茶园消瘦与锄草有关,主要是锄草造成水土流失,土

壤养分被大量冲走。

答案:C

(2019安徽皖南八校)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3~4题。

3.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A.夏季高温多雨

B.城市化水平高

C.水资源丰富

D.重化工业基地

解析:右图中所示为德国鲁尔工业区,为重工业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水土流失较轻,城市化水平高;左图所示为山西省,城市化水平不高;两地均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重化工业均为主要工业部门之一。

答案:D

4.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

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解析: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为山西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但不适用于德国鲁尔区;建设水运网,对河道较少的山西不适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但不能根本解决环境问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适用于老工业区的改造,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两地共同的措施。

答案:B

(2019福建高中)土地覆盖是植被、土壤、河湖、沼泽及各种建筑物等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图中O点为198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它相对于中国大地坐标原点(34N,109E)向正西偏531 km,向正北偏448 km。P1、P2分别是仅考虑单一因素影响所形成的2019年土地覆盖重心。据图回答5~6题。

5.O点所处区域在土地利用中引发的最突出生态问题是()

A.沼泽大面积萎缩

B.土地荒漠化

C.森林面积锐减

D.生态用水紧张

解析:从中国大地坐标原点向正西531 km,相当于5到6个经度,即102E附近,向正北448 km,相当于4个纬度,即38N附近。根据以上坐标可知O点大致位于我国甘肃河西走廊,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答案:B

6.关于1980年到2019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从O点移到P1点是东北地区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B.重心从O点移到P2点是西北地区生态退耕的结果

C.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

D.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北方向迁

解析:重心向P1点移动是因为气候变暖,东部地区降水增

多引起的,而向P2移动不仅是西北地区生态退耕,还有其他的人为影响因素,如南方地区的封山育林等;由图可知,气候的影响强度大于某种人为因素,在这两者共同作用下,重心将向东北移动。

答案:D

(2019黑龙江哈尔滨)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雨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近些年却遭到严重破坏。读图回答7~8题。

7.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A.能够吸纳和调节大量降水

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D.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解析: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雨林光合作用影响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答案:B

8.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有关系

D.热带雨林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解析:热带雨林为大气提供丰富的水汽,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答案:A

(2019吉林高中检测)读下列材料,回答9~10题。

从2009年11月上旬开始,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范围气荒席卷中国部分城市和地区。一些城市的天然气汽车出现加气困难,还有一些城市为了保障居民用气,不得不停掉工业用气,一些企业被迫停工、停产

9.作为城市的燃料,天然气比煤炭()

①开发利用难度小②燃烧效率高

③使用方便④对大气污染严重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解析:煤炭是固体,开发利用难度小,对大气污染严重;而天然气的燃烧效率高,使用方便。

答案:B

10.能源安全是我国目前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问题,下列措施能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是()

①参与国际能源开发,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②加大能源战略储备,提高能源供给安全性③大量开发使用新能源,以此全面替代煤炭④倡导绿色消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根据我国国情,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不能用新能源全面替代。

答案:C

(2019山东潍坊)甲图是某著名湖泊,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1~13题。

11.影响该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风沙

C.降水

D.气温

解析:由图可知,1、4、7月咸海的水位有明显的变化,这与入湖水量有直接的关系,而入湖的河流水的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气温。

答案:D

12.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

B.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减少

C.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D.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

解析:夏季(7月)因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多,河流的水量较大,入湖水量多,所以咸海的水位较高,但由于近年来沿湖地区的农业发展,大量引河水灌溉,使入湖水量大幅减少,导致②线与①线逐渐靠近。

答案:D

13.该区域不可能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次生盐渍化

C.沙尘暴

D.水土流失

解析:图示地区是干旱地区,主要存在的环境问题与风力作用直接相关,而水土流失是由大强度降水引起的,在本区发生的可能性最小。

答案:D

(2019安徽芜湖)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图甲)和该地区1976年2019年产业结构变化图(图乙),回答14~15题。

14.有关图甲所示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地区地形以低山为主

B.该地区聚落主要沿交通线分布

C.乙城市可发展为交通枢纽城市

D.甲城市适合发展钢铁工业

15.从图乙中无法看出的是()

A.第二产业比例变化最小

B.第三产业比例增速最快

C.第二产业比例最大

D.第一产业产值下降

解析:从图中等高线分布看出,该地位于沿海,海拔均不足百米,属沿海平原;从该地产业结构变化中只能看出其产业结构的比例变化,但无法看出各产业产值的变化。

答案:14.A 15.D

(2019浙江金华)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演

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读某城市空间分布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①④③②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分布,属于中等难度题。解题关键是搞清城市的发展阶段与社会、经济关系密切,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并形成了一些卫星城,故C项正确;A、B、D错误。

答案:C

17.图中发展阶段表明()

A.①阶段以农业为主体,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明显

B.②阶段区域以小城镇为主,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

C.③阶段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

D.④阶段区域内部差异继续加大,区域处于不平衡状态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空间分布各阶段的特点,属于较难题。解题关键是明确各阶段城市空间分布的特点,②阶段为离散阶段,对应于自给自足式,是以农业为主体的阶段,以小城镇发展为主,缺少大中城市,没有核心结构,构不成等级系统。故B正确;A项①为扩散阶段,对应于工业结构高度化阶段,中心城市的轴向外扩散带动中小城市发展,点轴系统形成。C项③为强化阶段,对应于工业化兴起、工业迅速增

长并成为主导产业的阶段,中心城市强化,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开始形成。D项④为成熟阶段,对应于信息化与产业高技术化发展阶段,区域生产力向均衡化方向发展,空间结构网络化,形成点轴网络系统,整个区域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化区域。

答案:B

(2019海淀5月)湖泊是河流重要的调节中转站。特别是一些大江大河,中途流经湖泊的水流调节作用更为重要。像鄱阳湖、洞庭湖等对于减缓长江洪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明清以前,人们对湖泊的开发利用较少,湖泊水面大,水量多。八百里洞庭,水天相接。近代,人口的快速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大,人们纷纷开发洞庭湖边的垸子,围湖造田,使湖泊的面积缩小,湖泊的蓄水功能大大降低,长江下游受洪水灾害影响的次数增多,灾害加重。随着人们的认识提高,退田还湖、退田还林已成为洞庭湖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据此回答18~20题。

18.洞庭湖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经济压力

B.人口压力

C.环境需求

D.政策变化

19.从洞庭湖区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在一定阶段经济的影响很重要,但最终影响区域发展的是()

A.人们的观念

B.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C.国家政策

D.经济效益

20.洞庭湖对长江水流量的调节作用一度下降很多,主要的原因除了围湖造田导致湖面的缩小,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A.长江流域降水量逐渐增大

B.洞庭湖区人口增多,污水排放量大

C.长江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在河湖中淤积

D.洞庭湖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量大

解析:第三个阶段指的是现在的生态环境建设,是人们在吸取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主动改变自身行为的举措,可维持区域的持续发展。洞庭湖调节作用的下降,是指湖泊的容量变小,湖面缩小之外,湖底淤积、水域变浅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上游丘陵山区人口压力大、大量砍伐林木引发水土流失而造成的。

答案:18.C 19.B 20.C

(2019江苏盐城模拟)读2019~2019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图,回答21~22题。

21.针对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②减少石油战略储备,降低

对外依赖性③加强国际合作④积极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由图知,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总趋势增加,但能源消费总量大于能源生产总量,所以要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加石油战略储备,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开发新能源。

答案:D

22.2019年以后图中两条折线的变化出现差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煤炭出口量增加

B.原煤价格高导致消费量减少

C.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D.煤炭利用率提高

解析:2019年以后,我国原煤生产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与原煤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差距拉大,可能原因是煤炭出口量增加,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或煤炭利用率提高,不可能是原煤价格高导致消费量减少。

答案:B

读我国某区域喀斯特地貌分布图,回答23~24题。

23.图中岩溶平原所占比例最高的省区是()

A.贵州

B.云南

C.广西

D.重庆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岩溶平原所占比例最高的省区是广西。

答案:C

24.下列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对发生石漠化的地方全部实施生态移民②加大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力度,大力发展畜牧业③制定石漠化治理有关法规,建立石漠化治理的长效激励机制④加大替代能源建设,如以电代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①全部实施生态移民不符合实际,②大力发展畜牧业可能会破坏植被;③制定有关法规治理石漠化是必要的,④措施可以减少对植被的破坏,防止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答案:B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据我国20192019年的相关数据统计表,回答25题。年份20192019201920192019

能源消费增长率(%)-4.1-1.69.915.415.2

GDP增长率(%)7.87.18.39.39.5

25.表中所示几年间,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我国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有上升趋势③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趋于合理④汽车拥有量大幅上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读表中数据可知,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而GDP增长率呈缓慢增长趋势,说明我国能源消费增长快于GDP增长,可能的原因是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有上升趋势,汽车拥有量大幅上涨。

答案:D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3分)(2019山东日照模拟)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求。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归纳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判断A地与B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C地粮食生产的特点,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地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请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地是我国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请依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下图,描述该地荒漠化的演变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与距海远近、地形等因素有关。第(2)题,C为我国东北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该地粮食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分析。第(3)题,秸秆燃烧、自然腐烂比重较大,资源浪费严重且污染环境。第(4)题,注意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是做此类题目的关键。

答案:(1)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A地降水量大。原因:A地距海更近,受海洋的影响更大;地处山地迎风坡(或者B

地距海远,受海洋的影响小;地处山地背风坡)。(2)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等。

(3)不合理。秸秆燃烧、自然腐烂比重较大,资源浪费严重且污染环境;秸秆作饲料、肥料比重较小,会使土壤有机肥力降低。(4)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增加,农作侵入牧区,过度开垦使得草地变成旱地;草场面积缩小,导致牧场进一步超载,并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荒漠化进一步加剧;农作区需要较多劳动力,又会造成新一轮的过度垦牧。

27.(12分)(2019北京西城模拟)我国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9%。我国的西电东送工程已经全面启动。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工程三大通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与火电相比,分析水电作为能源的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C、D两地作为能源输出地共同的地理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紧张的环保压力,简要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举西部地区的优势可再生能源的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和火电相比,水电清洁、可再生,西电东送主要输送水电,有利于减轻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答案:(1)清洁、可再生。(2)均为季风气候,都位于地势阶梯交界附近的长江流域。(3)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4)水能、地热、太阳能、风能等能源。

28.(12分)(2019广东综合测试)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人口数量、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必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影响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材料一:下图是汾河上游流域的区位以及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下表是汾河上游流域自西汉到清代人口、经济以及环境状况表。

汾河上游流域自西汉到清代人口、经济和环境发展状况

项目西汉唐金明清

人口数量(万)35.97.85.924.4

人口密度(人/km2)0.380.750.990.753.09

城镇(个)16677

耕地面积(万顷)1.653.254.293.1310

森林面积(万顷)5.343.21.20.29

覆盖率(%)705040154

畜牧业程度(%)10090702019

工矿业(个)01023

灾害频率(次/百年)0.11.21.31.54

分析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该流域的河谷特征是________。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________。

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D.草原、荒漠

(2)该流域蕴藏的矿产资源最可能是________。

A.铁矿

B.石油

C.煤炭

D.铜矿

(3)该流域人口、经济、环境三者从可持续到不可持续发展剧变发生在________时期,人口、经济、环境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流域的地理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汾河是穿行于黄土高原之中,两边临山地,河谷形态表现为峡谷;所在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区,有一定的降水量,植被为森林和草原。所在省区山西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从图中数字的变化可以读出,发生剧变的是清代,因人口剧增,导致大量开荒垦殖,造成一系列的后果,到现在,由于植被保护较差,加上黄土高原地区本身的特点,水土流失严重,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貌。

答案:(1)峡谷B (2)C (3)清朝人口数量大增,粮食需求大增,农业生产从畜牧业向种植业转变;大量开垦草地、草坡、毁林开荒,毁林开矿,山区植被大幅减少,水土流失加重;耕地生产力逐步降低,粮食产量下降,人民生活贫困。人口、粮食、耕地、贫困之间逐步进入恶性循环。(4)河流含沙量大,地表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率增中,植被锐减。

29.(13分)(2019安徽)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据图定位该地为黄河下游地区,泥沙来自于黄土高原。据图中信息分析随时间推移陆地面积变大,且向海洋方向扩展。(2)该区域陆地面积扩大主要是因为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此沉积。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暴雨、洪涝会加剧该区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会增加。(3)一个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析。具体方面是:科技兴农;当地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农产品综合开发;调整或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农业专业化生产。答案:(1)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海洋或河口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黄土高原。(2)暴雨、洪涝。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

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等;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农业基地等。(选择一个区域从以上5个方面回答,具体措施要结合区域特点)

2019-2019高考地理复习可持续发展专项试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地理网预祝考生取得满意的成绩。

高中地理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一、命题趋向 1.理解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了解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的特征,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2.以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为例,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后果。 3.理解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及发展问题的相互关系。 4.举例说明应如何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知识梳理 1.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 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 (2)据图说明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和自然资源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 用有何变化 资源问题表现产生的原因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非可再生能源主要表现为: 集中在资源 总量小,人均 拥有量少 总储量不 足,利用效 率低,人口 数量大 积极开发新能源;采用新技术,提高利 用效率;实行保护性开发,尽可能延长 其利用期限;控制人口数量 可再生资源 (以水资源为例)水资源不足; 浪费现象严 重;污染严重 自然原因: 时空分布不 均;人为原 因:过度开 采地下水、 浪费、水质 性污染等 开源:修筑水库、开渠引水、合理开发 与提取地下水,废水处理再利用、海水 淡化、人工降雨等措施; 节流:农业生产中,调整种植业结构,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工业生产中,提高 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强 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水资源忧患意识, 倡导公民遵守《水法》,在社区、学校、 家庭中倡导节约生活用水 主要 表现 具体内容原因典型事例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 健康的农药任意排放 泰晤士河上的悲剧 环境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和生活中大量垃圾堆 放 污染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

2019高考地理试题含解析——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资料正文内容下拉开始>>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 课时跟踪检测] (时间:4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 分,共44 分) 如图示意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四种代表性农业地域 类型的农业结构及商品率情况。读图完成1~2 题。 1.甲、乙、丙、丁四种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2.下列属于丙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A.水利工程量大B.劳动力投入多 C.专业化程度高D.生产规模小 解析:1.D 2.C 第1 题,商品谷物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种植业为主,且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图中甲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畜牧业并重,且商品率高,为混合农业;乙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比重高,但商品率低,为季风水田农业;丙农业地域类型畜牧业比重高,且商品率高,为大牧场放牧业;丁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比重高,且商品率高,为商品谷物农业。第2 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丙为大牧场放牧业,其特点是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且商品率高。水利工程量大、劳动力投入多是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2018·西安八校联考)读图,完成3~4 题。

3.若甲图中x 轴代表农业人口密度,y 轴代表农作物商品率,则与乙图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相对应的是()

B .② C .③ D .④ 4.乙图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中国同类农业地域类型的相同点为 ( ) A .经营方式都是家庭经营 B .农业机械化水平一样高 C .都是单产高,商品率低 D .主要农作物中都有玉米 解析:3.C 4.D 第 3 题,根据经纬度定位可知,乙图中的农业区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 故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 这类农业商品率高,采用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农业人口密 度小,根据甲图坐标轴的含义可判断出, ③符合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第 4 题,我国的商 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以小麦和玉米种植为主,乙图中阴影区域也大量种植玉米; 美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机械化水平、商品率等都高于我国;美国的农场多为家庭经营, 而我国以国有农场为主。 读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 (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 ) 5.图中 a 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季风水田农业 C .混合农业 6.图中 a 、b 、c 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 ( ) A .美国 C .澳大利亚 解析: 5.A 6.A 第 5 题,由图可以判断, a 高温多雨,为季风水田农业; b 年均温较 低,年降水量少,为商品谷物农业; c 范围广,气温、年降水量差别大,为乳畜业。第 6 题, 美国国土面积大,跨纬度广,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以上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均有分布。 (2018·东阳模拟 )读某国一家庭农场的土地利用配置图,完成 7~8题。 A .① ) B .商品谷物农业 D .乳畜业 B .巴西 D .日本 与热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素养材料 2019年2月20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名为《世界青年报告:青年人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报告说,全球现有12亿15岁至24岁的青年人,占总人口的16%。他们积极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人类实现发展目标至关重要。“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由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共同达成,涵盖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新的可持续发展议程呼吁世界各国在人类、地球、繁荣、和平、伙伴的5个关键领域采取行动,在未来15年内应对世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三项相互联系的元素,即经济增长、社会包容性和环境可持续性。 问题1(综合思维)《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推行的目标实施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提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2(地理实践力)联合国倡导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得到了193个会员国的积极响应,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提示:共同性原则。 问题3(综合思维)应对世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三项相互联系的元素,其中的联系是什么? 提示:经济增长是条件;环境可持续性是基础;社会包容性是目的。 素养培养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亦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它阐明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具体方案。据此回答(1)~(2)题。 (1)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下列说法或做法中可以证实的是() ①“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②历代各朝均大兴土木建宫殿等大型建筑③盛世滋丁,永不加赋④封山育林,以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鳌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019届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9届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科综合能力测试(一)---地理 工业革命是现代明的起点,是人类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进入21世纪,互联网、新能、新材料和生物技术使整个工业生产体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推动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下图示意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图中四次工业革命对应的生产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规模化生产 B.第二次工业革命——智能化生产 .第三次工业革命一自动化生产 D.第四次工业革命——机械化生产 2.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因素是 A.电能的大规模使用 B.电话通讯技术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使用 D.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3.第四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的工业结构与布局可能 ①由分散布局趋向集中布局②由集中布局趋向分散布局 ③由批量生产转向定制生产④由定制生产转向批量生产 A.①② B.②③.③④D.①④ 广东为我国人口大省,尽管每年净流入人口领先全国!但也面临劳动人口总量不足和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的双重 压力,这些将持续影响广东的创新动力和中、长期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下图为广东省原计划生育政策下不同年份人口年龄结构预测。据此完成4?6题。 4.据图可知广东省最近一次的人口生育高峰可能是 A.1970年 B.1980年.1990年D.2000年 5.据图中信息判断,广东省未人口数量一直增加的年龄段是 A.0-20岁 B.20-40岁.40-60岁D.60岁以上 6.下列措施能够有效缓解上题中人口问题的是 A.坚持原计划生育政策 B.鼓励广东省人口向外迁移

.推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D.引进吸纳大量的国际移民 难言岛(74.9°S,163.8°E)位于南极洲罗斯海西岸的维多利亚地,地理位置优越,我国将在此新建第五个南极科 学考察站。难言岛地势西高东低,西侧有一个南北走向的山 梁,东侧为平地和丘陵,其附近的特拉诺瓦湾地区是南极洲 下降风最强的地区之一。下图为难言岛逐月平均的风速、风 向示意图及风向度数表。据此完成7?8题。 7.据图推断难言岛 A.风向以西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强于夏半年 B.风向以东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强于冬半年 .风向以西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强于冬半年 D.风向以东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强于夏半年 8.据材料推测难言岛4?9月风速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A.极昼为主,气温较高,海陆热力差异较大 B.极夜为主,气温较低,盛行西风风力强劲 .极昼为主,气温较高,极地东风影响显著 D.极夜为主,气温较低,冰川气流下降强烈 在大西洋表层洋流中,有一支被称为“暖输送带”。它将海洋在热带获得的热量经北美墨西哥地区向格陵兰岛、西

(课标版)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练习

专题十三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读某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单位:mm)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影响图示区域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海陆位置②地形起伏 ③太阳辐射④植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答案 A 据图分析可知,图示区域降水整体上呈现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局部地区出现闭合曲线,是地形起伏影响的结果。 2.图中虚线圆圈所示区域生态脆弱的表现有( ) ①地势高峻,气候寒冷 ②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③湿地广布,生物多样性少 ④降水少,土地荒漠化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 D 据图分析可知,图中虚线圆圈所示区域主要为黄土高原地区,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少于500 mm,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加之人类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土地荒漠化严重。 下图所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 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 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2019陕西一模)图示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多固定半固定沙丘,与其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地表风力小 B.山地降水量丰富 C.积雪融水丰富 D.高山冰雪融水丰富 答案 C 读图可知,图中沙漠位于我国准噶尔盆地,西部有缺口,狭管效应明显,地表风力较大,A项错误;山地降水较丰富,但是对沙漠地区的植被影响较小,B项错误;冬季降雪日数稳定,有季节性积雪融水,为植被生长提供了水分,C项正确;高山冰雪融水主要补给河流,对沙漠地区的植被影响不大,D项错误。 4.(2019陕西一模)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 A.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B.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 C.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 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答案 C 由材料可知,该地有稳定的积雪覆盖,可以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C项正确;积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可减弱地面辐射,A、B项错误;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湿度升高,但对地表径流影响不大,D项错误。 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该处河曲发育,牛轭湖星罗棋布(如图a)。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多呈弯月形(如图b)。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最新

第2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课标要求】 ⊙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基础积累】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组成:可持续发展是由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一个复合系统。 3、基本内涵: ①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不仅重视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要求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②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的目的都是改善,提高人类 生活水平,创造一个人人享自由、健康的社会环境。 ③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特别是保证以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体现公平。 ①时间上的公平,又称。人类赖以生存的和都是有限的,需要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②空间上的公平,又称。 ③要求:之间,之间, 之间是平等的,应互相尊重。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优先考虑的问题。 2、持续性原则: ①核心:指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不超越资源与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 ②要求:人类必须保持、,做到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 ③目标:实现、、和的相互协调。 3、共同性原则: ①核心: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球各国、各地区、每个人的共同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2019届高三地理----物种种类丰富类试题训练

2019届高三地理----物种种类丰富类试题训练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雄奇俊秀,峰峦叠翠,境内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峰有三十多座,其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峨眉山景区内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有植物320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10.峨眉山还是多种稀有动物的栖居地,动物种类达2300多种。 材料二:幽静奇秀的峨眉山孕育了享誉九州的峨眉武术,峨眉建筑群以及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历史上不乏精通医术的高僧禅师,他们都有独门秘方,从而造福一方百姓。 材料三:下图为峨眉山及周边区域简图 分析峨眉山地区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的原因。 【答案】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利于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区域内地形复杂多变,垂直地带性差异显著,物种类型丰富;历史上由于地形复杂不利于人类生产活动,故受人类开发和干扰程度小;现在申遗成功更有利于其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高于高纬度地区。山地不同坡向的热量、降水、光照、坡地面积等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 材料二湖南省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变化图、湖南省各海拔段地形信息表。 分析湖南省1500米以上海拔段物种丰富度低的原因。 【答案】该海拔段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能适宜生长的物种数量少,物种丰富度也低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中的阴影区域分布着1000多种形态各异的野生多肉植物,占全球多

高三地理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考生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悉尼霍巴特帆船赛,世界最负盛名也是最具挑战性的帆船赛之一,航线从澳大利亚悉尼(34°S)到塔斯马尼亚州港口霍巴特市(43°S)(如图),首次举办于1945年,霍巴特帆船赛于每年12月26日下午1点在悉尼港正式打响,据此完成1~2题。 1.当悉尼霍巴特帆船比赛开始时,伦敦可能 A.旭日东升B.斜阳西下 C.日照正午D.夜深人静 2.在悉尼霍巴特帆船赛举行期间,船员观察到 A.一路西风多阴雨天 B.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C.沿岸树木嫩叶初展 D.正午帆船杆影正北 中国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在山脉西坡有阿勒泰和森塔斯两个气象站,具体资料如图所示,据此完成3~4题。 3.阿勒泰和森塔斯两个气象站最大积雪厚度有差异,造成的原因主要是该区域

2020高三文综地理专题《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020高三专项能力提升专题训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2020.04 (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世界上有三大番茄主产区分别是美国、意大利和中国。中国番茄80%来自新疆,生产的大部分番茄被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番茄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新疆番茄生产主要有露地和棚内种植两种方式,露地种植主要是以大面积的露天土地种植为主,棚内种植则是以靠近城市的近郊大棚种植为主,棚内种植成本高于露地种植。番茄类型有薄皮和厚皮之分,目前新疆薄皮番茄产量较低,以种植厚皮番茄为主。据此完成1~2题。 1.番茄棚内种植成本高于露地种植,靠近城市的近郊以棚内种植为主,主要原因是棚内种植A.单位面积产量高B.品质好口感佳 C.可以延长供应时间D.靠近市场方便运输 2.目前新疆生产的番茄以厚皮类型为主,主要原因是 A.适合大规模种植B.耐运输耐储存 C.方便机械化生产D.利于棚内种植 塔斯马尼亚岛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是澳大利亚自然生态保护最完善的地方。有绝佳的苹果种植环境,生产的苹果绿色环保,品质较高,被称为“苹果之岛”。近年来塔斯马尼亚岛苹果陆续出口我国,受到消费者欢迎。下图示意塔斯马尼亚岛山地、河流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塔斯马尼亚岛苹果大量摆放在我国大型超市的季节是我国的 A.夏季B.冬季

C.春季D.秋季 4.与我国苹果主产区相比,塔斯马尼亚岛苹果生产的区位优势是 ①靠近欧美各国市场,销售量大②冬季温和、夏季凉爽、生态环境好③多优良港湾、海运交通发达④岛屿与大陆相隔,病虫害少 A.②④B.①④ C.①②D.③④ 水稻“侧深施肥”是在水稻插秧机上安装“侧深施肥”装置,在插秧的同时在离水稻秧苗根部2~3cm处,将肥料施入深度约5cm的土壤中。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日本应用较早,2013年黑龙江建三江管理局引进了日本企业生产的“侧深施肥”插秧机,在建三江农场水稻田进行试验。但在试验过程中发现,我国现有水稻专用肥颗粒硬度低、吸湿性大,容易黏结、堵塞施肥机的施肥管,影响施肥机的使用效率。据此完成5~6题。 5.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产生的显著效益是 A.延长水稻产业链B.降低水稻生产成本 C.增加农业劳动力需求D.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6.下列地区中,最适合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是 A.江汉平原B.河西走廊 C.华北平原D.湟水谷地 香菇是一种食用真菌,干鲜香菇在中国菜中广泛使用。香菇栽培始源于中国,浙江省庆元县是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早期菇民选择某些阔叶树的倒木利用刀痕栽培香菇,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传统香菇栽培系统。目前,当地形成了栽培、加工、仓储、运输、销售一整条香菇产业链,是我国最大的香菇栽培基地。据此完成7~9题。 7.庆元菇民采伐菇木林时通常采用“伐大留小”的异龄林择伐方式,其主要目的是 A.利于菇木林的可持续利用 B.扩大香菇栽培规模和产量 C.促进林下土壤肥力的恢复 D.改善香菇栽培场地的光照 8.与我国其他香菇栽培区相比,庆元发展香菇产业的突出优势为 A.劳动力廉价丰富B.便捷的交通网 C.悠久的栽培技术D.空气质量优良 9.目前,庆元依托香菇产业建设特色小镇,这样有利于 ①扩大栽培规模②提升产品品牌价值③挖掘本地市场④促进栽培技术创新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案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人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基本原则。 3.运用资料举例说明人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二、过程与方法 1.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通过对各种图形的分析学会正确的读图方法、提高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3.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实现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必然。【教学重点】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原则。 2.实现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意义。 【教学难点】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原则。 2.运用资料举例说明人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已经对环境问题有直观深刻的感受,也知道要保护环境。但对可持续发展之路无系统深入的了解。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讲练结合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播出了一部中国拍摄的短片《2032:我们期望的未来》,片中接受采访的中国人各用一句话描述自己对20年后的期望(图5.7)。全球公众都听到了中国强有力的声音。

师:20年后,你期望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拥有我们所期望的未来?我们先来看段视频(“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追问:视频中主要反映了目前我们面临的哪些环境问题呢? 学生:雾霾、水污染、乱砍滥伐、过量开采煤炭、地面塌陷等。 教师引导学生简单回顾上节的内容“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然后结合视频进行点拨:“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让人们意识到单纯依靠科技去修复环境,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在发展中产生,必须在发展中解决。人们迫切需要寻找一条正确的处理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出路,使人地关系逐渐走向和谐,这就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预习情况检查: 提问: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学生: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追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哪三个方面? 学生: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追问: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哪三个基本原则? 学生: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追问: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哪些人的共同努力? 学生:政府、企业和公众。 追问:为实现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人类已经做了哪些尝试? 学生:消除贫困、发展绿色经济、提倡可持续消费等等 评价:大家对课本的阅读很仔细,预习得很不错。 三、深入分析: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过渡: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动。下面我们来一起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基本原则。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2-宇宙中的地球含答案 一、单选题 (2017高考题)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图5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1~12题。 11 图5.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1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7高考题)6.北京时间2017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此刻,日期为2017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A.0 B.1/3 C.1/2 D.2/3 (2017高考题)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1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A.15°N,135°E B.15°S,135°W

C.23°26′N,0° D.23°26′S,180° 2.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 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2017高考题)图5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据此回答9~10题。 图5 9.这种民居所处环境的突出特点有 A.昼夜温差大 B.秋雨绵绵 C.气候湿热 D.台风频繁 10. 6月8日当地地方时15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017高考题).晨昏圈上有5个等分点,若其中一点地方时正好为12时,则不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可能 A.同时出现日落 B.经过太阳直射点 C.是纬度固定的一段纬线 D.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 (2017高考题 )某海洋考察船的航行日志记录:北京时间8时太阳从正东方海面升起;桅杆的影子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60°;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时45分。据此完成15~17题。15.日志记录当天,该船航行在() A.北太平洋 B.南太平洋 C.北印度洋 D.南印度洋 16.日至记录当天,该船的航向可能是() A.正北 B.东北 C.正南 D.西南 17.日志记录当天考察船经过的海域,当月的天气状况多为() A.阴雨绵绵、风微浪缓 B.晴朗少云、风急浪高 C.晴朗少云、风微浪缓 D.雷雨频发、风急浪高

地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学习目标】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联系《21世纪议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3.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分析可持续发展思想本质的方法; 4.通过阅读分析案例学会归纳分析问题的方法。 【基础知识】 【问题探究】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趋严重的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深刻地认识到,地球提供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都是有限的,人类必须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21世纪议程》 《21世纪议程》有四个部分组成,①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②资源保护与管理,③加强社会群体的作用,④实施手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21世纪议程》涉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领域,并着重强调了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 3.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 庞大的人口压力 (2) 资源短缺 (3)深刻的环境危机 人口数量庞大 环境危机 资源 短缺 人口成为发展的障碍 部分新增产值被新增人口消耗 用较多的财富养活较多的人口 新增人口绝对数较多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 种类多 总量大 类型全 庞大的人口数量 生产技术、工艺落后 经济迅速发展 我国自然资源 资源利用率低 人均占有量小 资源需求量大 资源 相对短 缺

①人类有义务保护地球上所有的物种。②自然资源应当被充分利用来发展经济,而不应该被闲置。 ③如果砍伐森林是当地目前主要的经济来源,那么砍伐森林的做法是合理的。④即使绝大多数人从不光顾,保护野生自然区域也是重要的。 ①正确。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观念。②不正确。对可持续发展可充分利用,对非可再生资源要节约、综合利用。③不正确。可以砍,但要砍伐与抚育相结合,才能符合发展的观念。④正确。保护野生自然区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式,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权利、环境的观念。小结: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愿望,

高三文综地理测试题附答案

高三文综地理测试题附答 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高三文综地理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生物量是指某一时段单位面积土地上生活的生物体干物质总量。生物量的大 小及变化受水热条件的影响。下图是我国祁连山南坡亚高山灌丛草甸种群结 构相似的四个研究区5-9月地上生物量变化图,研究区是祁连山重要的夏季 牧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据材料推断,研究区土地退化最严重的是 A、乌鞘岭 B、祁连 C、门源 D、野牛沟 2.、与其他三个研究区相比,野牛沟5~6月生物量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春季雨水多 B、植物种群少 C、春季光照强 D、春温回升慢 深受喜爱的“三只松鼠”是一家以坚果、干果等网上销售为主的企业。2016年双十一,三只松鼠全网电商食品销售第一。9月30日,三只松鼠第一家线下实体店在芜湖正式营业。第一天人流达到7500人,日营业额110万元。在店内,货架上除王牌坚果产品,还有各种点心、熟食,多达80款的松

鼠周边产品成为该店的最大特色。“饮品不好喝免费换”、“拆袋不好吃无偿退”、“同款不同价当场补”,优质的服务结合有趣的购物体验,是各年龄段都无法抗拒的。回答3~4题。 3.芜湖炒货历史悠久,芜湖曾一度以“瓜子城”闻名海内外,三只松鼠把坚果从产地运至芜湖加工的最主要原因是 A.坚果相对炒货而言,更便于长时间保存和运输 B.芜湖炒制后销售更靠近消费市场,节省运费 C.芜湖炒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集聚效应明显 D.现代交通技术的进步,交通通达度的快速提升 4.与三只松鼠的红火相反,万达百货、七匹狼、美邦等知名店铺关店的消息频繁爆出,亏损、客流稀少等词汇不断出现,网店的存在可能导致实体店消失的原因是 A.网络销售减少了实体占地,人工成本低,灵活性好 B.网络销售没有销售人员开支,降低成本 C.支付方式等技术为网上销售提供了技术保障 D.实体店服务人口少于网上销售服务人口 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美国等国家尝试了许多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5—6题。

完整版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解析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解析)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 (2018·湛江一模)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1~3题。 ) (1.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A .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B C.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差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 2.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 D.提高地面美观度C.便于汇集雨水B.增加耕地面积A.降低爬山难度 ) (3.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应具有的特点为 .耐涝、耐盐碱D C.耐涝、耐贫瘠A.耐旱、耐贫瘠B.耐旱、耐盐碱 150~沙棘为多年生落叶性灌木,一般每亩荒地只需栽种沙棘120(2018·重庆七校联考)年即可郁闭成林。沙棘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广泛应用于食~45棵,品、医药、轻工、航天、农牧渔业等领域。近年来,人工引种的沙棘果品质有所下降。下图6题。为我国沙棘种植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 ) .下列不属于沙棘生长习性的是(4 .抗风沙D.耐旱,耐盐碱A.喜光,耐寒暑B.喜高温C) .我国在黄土高原大面积种植沙棘的主要原因是(5 B.该地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A.该地区黄土广布,土层较深厚 .该地区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C.沙棘果单产高,经济价值高D9 / 1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解析)

高考文综地理选择题类型汇总三、地理定量分析计算型

三、地理定量分析计算型 为避免人们生活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线。右图是某校同学自制的日期钟,其中短指针所对应的日界线不动,通过长指针表示全球 日期分布。读图,完成1~3题。 1.当长指针指向Q时,伦敦时间为( ) A.21时B.15时C.9时D.3时 2.当北京时间8时整,长指针指向( ) A.M B.N C.P D.Q 3.图中长指针转动方向和角速度分别是( ) A.逆时针7.5°/小时B.顺时针7.5°/小时 C.逆时针15°/小时D.顺时针15°/小时 风速变化会导致地面积雪运动和堆积。甲图为“我国某区域一次强降雪过程的平均风速(单位:m/s)等值线图”,乙图为“雪粒粒径大小与雪粒运行起动风速关系图”。读图完成4~5题。

4.甲图中①②③④四路段风力最大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5.若此次降雪雪粒粒径多为1.5 mm左右,各地降雪量和气温相近,且风向为西北风,则甲图中①②③④四路段积雪最严重的可能是( ) A.①B.②C.③D.④ 粮食生产集中度能反映一个地区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及其粮食产量对全国总产量的贡献状况。集中程度越高,说明该地区粮食产量对国家粮食生产的贡献就越大。下表是“我国1990~2010年不同温度带粮食生产集中度情况”。据此完成6~8题。 A.中温带B.暖温带C.亚热带D.热带 7.粮食产量对国家粮食生产的贡献越来越大的是( )

A.江汉平原B.松嫩平原C.黄土高原D.四川盆地 8.从表中数据变化可知,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移向( )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 下图表示某企业生产地与原料运费(虚线)、产品运费(实线)的关系,等值线数值表示每万元产值的运输费用(单位:元)。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乙、丙、丁三地共同的区位特点是( ) A.临近交通干线B.临近资源丰富地区 C.位于城市市区D.临近农业发达地区 10.若仅考虑原料和产品的运费成本因素,该企业地址最适宜选在(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下图示意我国珠江流域岩滩水库1994~2000年入库泥沙、出库泥沙及拦截率的变化。读图,完成11~12题。 11.1994~1997年珠江口水深3 m的等深 线的变化趋势是( ) A.不移动B.向东移动

2019高考地理练习11区域可持续发展解析版

夯基提能卷11 区域可持续发展 夯基提能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9·贵州遵义调研]世界上的风电场多建在陆地上,而英国却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下图是英国海上风力发电场景观图。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说法与英国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的原因不相符的是( ) A.海上风能平稳 B.降低投资成本 C.岛国海岸线漫长 D.减小土地利用压力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发展海上风电的原因。风能属于清洁能源,英国位于盛行西风带,常年吹偏西风,加上海上风能平稳,有利于海上风电场建设;海上风电场建设要克服海水的侵蚀等问题,投资成本高;英国为岛国,海岸线漫长,海洋空间广阔,有利于海上风电场建设;在海上发展风电可以减小土地利用压力。 2.一般而言,海上风力大于陆地,原因是海上( ) A.气压低 B.气温高 C.摩擦力小 D.气压梯度力大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上风力大于陆地的原因。海洋下垫面单一;而陆地的下垫面高低起伏,加之植被分布等因素,导致风在陆地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相等的情况下,风在海洋上受到的摩擦力小,所以风力大,故C项正确。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海洋在不同季节和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气压有时高于陆地,有时低于陆地,故A项错误;海洋和陆地在不同季节和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气温各有高低,故B项错误;海洋上的气压梯度力不一定大于陆地,故D项错误。 3.英国风电场所在海域,风力发电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改变大气环流 B.改变大气降水 C.干扰海上航运 D.干扰GPS定位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上风电场建设的影响。英国在海上进行风力发电利用的是盛行西风,并没有改变大气环流,故A项错误;海上风力发电对大气降水没有影响,故B项错误;在海面上建设了风力发电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海上航运,故C项正确;海上风力发电对GPS定位没有影响,故D项错误。 下图为英国泰晤士河河口区域示意图及伦敦气候资料统计图。泰晤士河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时间夏季多于冬季。读图,完成4~6题。

高考地理综合题常见类型

高考地理综合题常见类型 (一)描述和阐释事物 1.特征问题: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如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地表植被特征、土壤特征等;人文地理特征,如农业生产特征(区位特征、结构特征、地域类型等)、工业生产特征、交通特征(运输形式、线网的疏密、分布、地位等)、资源特征等。 2.地理成因问题: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如地形成因分析、气候类型成因、气温成因、降水成因、河流相关成因、湖泊、沼泽成因、洋流成因、海水盐度成因、土壤成因。3.自然灾害类:包括天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气候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 4.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类:包括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 (二)论证和探讨问题 1.评价问题:问题常常表述为“作用、意义、影响”等。 答题思路:①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效益统一入手;②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辨证阐述;③从不同对象的角度来分析(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对不同对象影响效果不同)。例如:迁出地和迁入地(人口迁移、人口城市化)、流出地和流入地(水土流失)、输出地和输入地(天然气、电力) 2.比较问题 注意一点:两边都要回答 常见:特征比较、区位比较、成因比较、分布比较、结构比较等 3.措施问题 回答思路:四套系统 ①对症下药(先找出地理事物或现象成因,然后逐一对照找出对策);②(技术)工程措施,生态措施,管理措施;③开源节流(对资源类而言);④层面结构式回答:法律层面,意识层面,管理层面(如应急预案、预警系统的建立等),结构层面(如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工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等),措施层面[(技术)工程措施,生态措施,管理措施] 常见问题例如: ①河流洪涝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措施;②环境污染措施;③生态破坏措施;④自然灾害措施。4.规律问题 ①地理点:如地带性、非地带性;②等值线分布特征:数值变化规律、极值分布、走向、疏密、曲直、局部闭合;③面:形状、大小;④变化规律:包括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日变化、变化量、变化幅度、变化速度、变率大小等;⑤时、空分布规律。 综合题答题过程: 第一步审材料:看完所有文字、表格或图材料,文字要画出关键词,进行材料概念引申,挖掘图表中直接和暗含的条件,包括图例、注记、数字、线条、方向、经纬度、关键地点等,分析材料含义和用意,可能用在什么地方,然后将所有能用的条件归纳,准备用。 第二步审问题:通过题目中的问题,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联系平时所学的地理概念、原理,形成答题框架系统。如分析某地的农业区位因素,需要用到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和交通、市场、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 第三步语言表达:用自己形成的答题框架系统,联系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逐项表达。 第四步检查答案和条件:看所给条件是否有没有用上的,与答案进一步对应补充。 解题策略:先做选做题,因为难度相对较小,尽量不失分。 目前,综合类型的试题,题目提供大量的信息,文字、图表,通过变式图和新情境图或新材料方式,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整合能力。新情境试题提供了教材中所没有的图像或图表,

高三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三年级考试 地理试题 2016.11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意味着长达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读我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图,完成1~2题。 1.2015年后,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A.少儿人口数量减少 B.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C.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D.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 2.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我 国 A.仍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C.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得到解决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缓解 3.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A.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下图显 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 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 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读我国华北某市中心城区地 租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 4.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 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5.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右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 6~7题。 6.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近年来“互联网+农业”蓬勃发展。农民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通过“智慧农业”平台管理温室大棚生产、开展网络销售;与网站联合举办农业生态旅游节,吸引城市居民前去观光采摘。据此完成8~9题。 8.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农业”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A.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B.市场定位更加精准 C.农业布局日趋集中 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9.“互联网+农业”时代,下列农业区位因素中,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是 A.自然因素B.劳动力C.地租D.科技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一轮)提升精练习:可持续发展和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一轮)提升精练习:可持续发展及答案专题: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 (一)三门峡水利枢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读咸阳—潼关河段纵坡剖面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防洪②减少水土流失③减缓下游河床抬高速度 ④有利于建设高耗能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渭河平原造成的不利影响有() A.潼关水位下降,河流下切深度增加 B.地下水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现象严重 C.加快渭河净化速度,提高水质 D.有利于发展航运,促使渭河平原的工农业产品向东输送 解析:第1题,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发挥的作用主要是防洪和减缓下

游河床抬高速度。第2题,受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蓄水的影响,潼关水位升高,渭河水流速度变慢,泥沙沉积,易引发洪涝灾害;同时由于河床水位升高,地下水水位升高,土壤盐渍化严重。 答案:7.C8.B (二)如图为英国泰晤士河河口区域示意图及伦敦气候资料统计图。泰晤士河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时间夏季多于冬季。读图完成1--3题。 1.伦敦地区夏季降水量与冬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A.地处背风坡B.西风偏弱

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寒流流经 2.水闸的主要功能是() A.拦水发电B.储存淡水 C.供旅游活动D.防海水入侵 3.泰晤士河水闸关闭时,会促使水闸以上至伦敦河段() A.泥沙沉积量减少B.泥沙沉积量增加 C.河流水质下降D.河流含沙量增加 解析:1.B 2.D 3.A 第1题,伦敦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但冬季南北温差大导致气压差也较大,冬季西风势力更强;夏季西风相对冬季偏弱,故夏季降水量小于冬季。第2题,河口水闸一般是为防止海水入侵而建,结合夏季降水量小于冬季,可判断水闸关闭时间夏季多于冬季的原因是夏季河水下泄量少于冬季,则夏季时海水更容易入侵。第3题,因水闸主要功能是防海水入侵,若关闭水闸,会减少海水对河流的顶托作用,则不利于河流泥沙的沉积,即该段河流泥沙沉积量会减少。注意该段河流水质受海水入侵影响,关闭水闸,海水难以入侵,则河流水质变好。 (三)油菜属喜冷凉、抗寒力较强的作物,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4~6 ℃,开花期的温度一般为15~19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油菜干物质和油分的积累。按播种时间的差异可将油菜分为春油菜和冬油菜两种。如图为我国2017年油菜优势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