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业部关于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农业部关于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农业部关于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农业部关于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粮食的“粮食”。化肥在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也存在化肥过量施用、盲目施用等问题,带来了成本的增加和环境的污染,亟需改进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不合理投入,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此,农业部制订《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一、现状和形势

(一)化肥施用现状。我国是化肥生产和使用大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化肥生产量7037万吨(折纯,下同),农用化肥施用量5912万吨。专家分析,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偏低,化肥施用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较大,大体在40%以上。当前我国化肥施用存在四个方面问题:一是亩均施用量偏高。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亩8公斤),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二是施肥不均衡现象突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和城市郊区施肥量偏高,蔬菜、果树等附加值较高的经济园艺作物过量施肥比较普遍。三是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有机肥资源总养分约7000多万吨,实际利用不足40%。其中,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为50%左右,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为35%左右。四是施肥结构不平衡。重化肥、轻

有机肥,重大量元素肥料、轻中微量元素肥料,重氮肥、轻磷钾肥“三重三轻”问题突出。传统人工施肥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化肥撒施、表施现象比较普遍,机械施肥仅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0%左右。

(二)面临的形势。化肥施用不合理问题与我国粮食增产压力大、耕地基础地力低、耕地利用强度高、农户生产规模小等相关,也与肥料生产经营脱离农业需求、肥料品种结构不合理、施肥技术落后、肥料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相关。过量施肥、盲目施肥不仅增加农业生产成本、浪费资源,也造成耕地板结、土壤酸化。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是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措施,也是促进节本增效、节能减排的现实需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实施可行性。从国外的经验看,欧盟、北美、亚洲、中东部分发达国家的化肥施用量都呈现先快速增长、达到峰值后保持稳中有降或持续下降的趋势,逐步走上了减肥增效、高产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从我国的实际看,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目前三大粮食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达到33%、24%和42%,比项目实施前(2005年)分别提高了5、12和10个百分点。在肥料利用率提高的同时,化肥用量增幅出现下降趋势。2013年全国化肥用量增长

1.3%,分别比2012年和2005年低1.1和1.5个百分点。如果科学施肥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耕地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肥料利用率逐步提高,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二、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牢固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理念,依靠科技进步,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和专业化农化服务组织,集中连片整体实施,加快转变施肥方式,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大力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增加有机肥资源利用,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加强宣传培训和肥料使用管理,走高产高效、优质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安全。

(二)基本原则

一是保障生产、节本增效。在减少化肥不合理投入的同时,通过转变肥料利用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生产实际和施肥需要,加强分类指导,制定分阶段、分区域、分作物控肥目标任务,稳步推动各项措施落实。

三是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统筹考虑土肥水种等生产要素和耕作制度,按照农机农艺结合的要求,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有效推进科学施肥。

四是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企业主推、社会参与,创新实施方式,充分调动推广、科研、教学、企业和农民积极性,构建合力推进的长效机制。

(三)目标任务

到2020年,初步建立科学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科学施肥水平明显提升。2015年到2019年,逐步将化肥使用量年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一是施肥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20年,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养分结构趋于合理,有机肥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达到60%、提高10个百分点;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达到60%、提高25个百分点。

二是施肥方式进一步改进。到2020年,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现象基本得到遏制,传统施肥方式得到改变。机械施肥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40%以上、提高10个百分点;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1.5亿亩、增加8000万亩。

三是肥料利用率稳步提高。从2015年起,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平均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40%以上。

三、技术路径和区域重点

(一)技术路径

一是精,即是推进精准施肥。根据不同区域土壤条件、作物产量潜力和养分综合管理要求,合理制定各区域、作物单位面积施肥限量标准,减少盲目施肥行为。

二是调,即是调整化肥使用结构。优化氮、磷、钾配比,促进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合。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引导肥料产品优化升级,大力推广高效新型肥料。

三是改,即是改进施肥方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和技能。研发推广适用施肥设备,改表施、撒施为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叶面喷施等方式。

四是替,即是有机肥替代化肥。通过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实现有机无机相结合。提升耕地基础地力,用耕地内在养分替代外来化肥养分投入。

(二)区域重点

东北地区。施肥原则:控氮、减磷、稳钾,补锌、硼、铁、钼等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措施:结合深松整地和保护性耕作,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增施有机肥;适宜区域实行大豆、玉米合理轮作,在大豆、花生等作物推广根瘤菌;推广化肥机械深施技术,适时适量追肥;干旱地区玉米推广高效缓释肥料和水肥一体化技术。

黄淮海地区。施肥原则:减氮、控磷、稳钾,补充硫、锌、铁、锰、硼等中微量元素。主要措施:周期性深耕深松和保护性耕作,实施小麦、玉米秸秆还田,推广配方肥、增施有机肥,推广玉米种肥同播,棉花机械追肥,注重小麦水

肥耦合,推广氮肥后移和“一喷三防”技术;蔬菜、果树注重有机无机肥配合,有效控制氮磷肥用量;设施农业应用秸秆和调理剂等改良盐渍化土壤,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使用石灰等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发展果园绿肥。

长江中下游地区。施肥原则:减氮、控磷、稳钾,配合施用硫、锌、硼等中微量元素。主要措施: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推广配方肥、增施有机肥,恢复发展冬闲田绿肥,推广果茶园绿肥;利用钙镁磷肥、石灰、硅钙等碱性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高效经济园艺作物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华南地区。施肥原则:减氮、稳磷、稳钾,配合施用钙、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主要措施: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推广配方肥、增施有机肥,适宜区域恢复发展冬闲田绿肥种植;注重利用钙镁磷肥、石灰、硅钙等碱性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注重施肥技术与轻简栽培技术结合,高效经济园艺作物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西南地区。施肥原则:稳氮、调磷、补钾,配合施用硼、钼、镁、硫、锌、钙等中微量元素。主要措施: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注重沼肥、畜禽粪便合理利用,恢复发展冬闲田绿肥种植;推广配方肥、增施有机肥,注重利用钙镁磷肥、石灰、硅钙等碱性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山地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西北地区。施肥原则:统筹水肥资源,以水定肥、以肥调水,稳氮、稳磷、调钾,配合施用锌、硼等中微量元素。

主要措施:配合覆膜种植推广高效缓释肥料,实施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推广配方肥、增施有机肥;在棉花、果树、马铃薯等作物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结合工程措施利用石膏等调理剂改良盐碱地。

四、重点任务

(一)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实施方式,加快成果应用,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推进测土配方施肥。一是拓展实施范围。在巩固基础工作、继续做好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的同时,扩大在设施农业及蔬菜、果树、茶叶等经济园艺作物上的应用,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二是强化农企对接。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测土配方施肥的积极性,筛选一批信誉好、实力强的企业深入开展合作,按照“按方抓药”“中成药”“中草药代煎”“私人医生”等四种模式推进配方肥进村入户到田。三是创新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结合、政府购买服务的有效模式,支持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向农民提供统测、统配、统供、统施“四统一”服务。创新肥料配方制定发布机制,完善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

(二)推进施肥方式转变。充分发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头作用,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施肥方式转变。一是推进机械施肥。按照农艺农机融合、基肥追肥统筹

的原则,加快施肥机械研发,因地制宜推进化肥机械深施、机械追肥、种肥同播等技术,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二是推广水肥一体化。结合高效节水灌溉,示范推广滴灌施肥、喷灌施肥等技术,促进水肥一体下地,提高肥料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三是推广适期施肥技术。合理确定基肥施用比例,推广因地、因苗、因水、因时分期施肥技术。因地制宜推广小麦、水稻叶面喷施和果树根外施肥技术。

(三)推进新肥料新技术应用。立足农业生产需求,整合科研、教学、推广、企业力量,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追踪国际前沿技术,开展联合攻关。一是加强技术研发。组建一批产学研推相结合的研发平台,重点开展农作物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速效与缓效、大量与中微量元素、有机与无机、养分形态与功能融合的新产品及装备研发。二是加快新产品推广。示范推广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动肥料产业转型升级。三是集成推广高效施肥技术模式。结合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按照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分区域、分作物制定科学施肥指导手册,集成推广一批高产、高效、生态施肥技术模式。

(四)推进有机肥资源利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特点,积极探索有机养分资源利用的有效模式,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一是推进有机肥资源化利用。支持规模化养殖企业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

机肥,推广规模化养殖+沼气+社会化出渣运肥模式,支持农民积造农家肥,施用商品有机肥。二是推进秸秆养分还田。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过腹还田等技术,研发具有秸秆粉碎、腐熟剂施用、土壤翻耕、土地平整等功能的复式作业机具,使秸秆取之于田、用之于田。三是因地制宜种植绿肥。充分利用南方冬闲田和果茶园土肥水光热资源,推广种植绿肥。在有条件的地区,引导农民施用根瘤菌剂,促进花生、大豆和苜蓿等豆科作物固氮肥田。

(五)提高耕地质量水平。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水利配套设施,改善耕地基础条件。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控污修复、治理盐碱、改造中低产田,普遍提高耕地地力等级。力争到2020年,耕地基础地力提高0.5个等级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2个百分点,耕地酸化、盐渍化、污染等问题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基础生产能力,确保在减少化肥投入的同时,保持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业部成立由部领导任组长的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协调指导组,部内有关司局和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种植业管理司负责具体工作。各省(区、市)成立由农业厅(委、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推进落实领导小组,加强协调指导,推进各项措施落实。

(二)上下联动推进。结合实施延伸绩效考核,建立上下联动、多方协作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整合力量、加强督查。重点实施区域要建立协作机制,相互交流、共同促进。充分发挥教学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的技术信息优势,鼓励开展技术推广、政策宣传、技术培训、服务指导等工作。

(三)完善扶持政策。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规模,支持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和水肥一体化、机械施肥等技术推广。对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提供科学施肥服务和施用有机肥、配方肥、高效缓释肥料予以补助。积极争取金融、保险、税收等政策,支持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开展。

(四)强化技术支撑。农业部成立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专家指导组,提出具体技术方案,开展指导服务,把各项关键技术落实到位。落实好化肥农药减施综合技术研发重大专项。推动建立全国肥效监测网络,完善肥料使用调查统计制度,及时、准确掌握肥料使用和效应评价数据。地方各级农业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专家团队,围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五)加强宣传培训。开展“科学施肥进万家”主题宣传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科学施肥知识,增强农民科学用肥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

计划,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训力度,着力提高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科学施肥技术水平。

(六)加强法制保障。抓紧制定出台《耕地质量保护条例》和《肥料管理条例》,加快建立健全耕地质量保护和肥料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肥料使用管理,规范农业生产过程,加强肥料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利益。

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防病治虫、促进粮食和农业稳产高产至关重要。但由于农药使用量较大,加之施药方法不够科学,带来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残留超标、作物药害、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有效控制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部制定《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一、现状和形势

施用农药是防病治虫的重要措施。多年来,因农作物播种面积逐年扩大、病虫害防治难度不断加大,农药使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据统计,2012-2014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药年均使用量31.1万吨(折百,下同),比2009 -2011年

增长9.2%。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造成生产成本增加,也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农药减量控害,十分必要。

(一)促进病虫可持续治理的需要。由于气候的变化和栽培方式的改变,农作物病虫害呈多发、频发、重发的态势。据统计,2013年农作物病虫草鼠发生面积73亿亩次,比2003年增加12.8亿亩次、增长21%。目前,防病治虫多依赖化学农药,容易造成病虫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下降,出现农药越打越多、病虫越防越难的问题。需要保护和利用天敌,实施生物、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科学使用农药,遏制病虫加重发生的态势,实现可持续治理。

(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目前,病虫防治最主要的手段还是化学防治,但因防治不科学、使用不合理,容易造成部分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强化“管”的制度保障,也需要强化“产”的过程控制。“产”的过程控制,关键是要控制农残,注重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实现农药减量使用、科学使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促进农业节本增收的需要。粮食和农业效益仍然偏低,重要的原因是生产成本增加较快。既有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也有物化成本的增加。农药是重要的投入品,施用农药需大量人工,过量施药必然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据调查分析,2012年,蔬菜、苹果农药使用成本均比2002年提

高90%左右。需要集成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大力推进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提质增效。

(四)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目前,我国农药平均利用率仅为35%,大部分农药通过径流、渗漏、飘移等流失,污染土壤、水环境,影响农田生态环境安全。实施农药减量控害,改进施药方式,有助于提高防治效果,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促进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

二、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依靠科技进步,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大力推广新型农药,提升装备水平,加快转变病虫害防控方式,大力推进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实现农药减量控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减量与保产并举。在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同时,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做到病虫害防治效果不降低,促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保障有效供给。

二是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的提升,推进绿色防控和科学用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坚持生产与生态统筹。在保障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同时,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安全,减少农药面源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是坚持节本与增效兼顾。在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同时,大力推广新药剂、新药械、新技术,做到保产增效、提质增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三)目标任务

到2020年,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科学用药水平明显提升,单位防治面积农药使用量控制在近三年平均水平以下,力争实现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

——绿色防控: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治覆盖率达到30%以上、比2014年提高10个百分点,大中城市蔬菜基地、南菜北运蔬菜基地、北方设施蔬菜基地、园艺作物标准园全覆盖。

——统防统治: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比2014年提高10个百分点,粮棉油糖等作物高产创建示范片、园艺作物标准园全覆盖。

——科学用药: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比2013年提高5个百分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比例明显提高。

三、技术路径和区域重点

(一)技术路径。根据病虫害发生危害的特点和预防控制的实际,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重点在“控、替、精、统”四个字上下功夫。

一是“控”,即是控制病虫发生危害。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创建有利于作物生长、天敌保护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预防控制病虫发生,从而达到少用药的目的。

二是“替”,即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大中型高效药械替代小型低效药械。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开发应用现代植保机械,替代跑冒滴漏落后机械,减少农药流失和浪费。

三是“精”,即是推行精准科学施药。重点是对症适时适量施药。在准确诊断病虫害并明确其抗药性水平的基础上,配方选药,对症用药,避免乱用药。根据病虫监测预报,坚持达标防治,适期用药。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要求的剂量和次数施药,避免盲目加大施用剂量、增加使用次数。

四是“统”,即是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扶持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规模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推行植保机械与农艺配套,提高防治效率、效果和效益,解决一家一户“打药难”“乱打药”等问题。

(二)区域重点。突出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蔬菜、水果、茶叶等主要作物,实施分类指导、分区推进。

1.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及内蒙古东四盟(市),为水稻、玉米、马铃薯、大豆等粮油作物一季种植区。该区域是玉米螟常年重发区,稻瘟病、玉米大斑病和马铃薯晚疫病高风险流行区,粘虫和草地螟间歇暴发区,蝗虫偶发危害区。重点推广玉米螟生物防治、生物农药预防稻瘟病等绿色防控措施,发展大型高效施药机械和飞机航化作业。

2.黄淮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及安徽与江苏淮北地区、山西与陕西中南部地区,为小麦、夏玉米轮作区。该区域是小麦穗期蚜虫、吸浆虫、玉米螟常年重发区,东亚飞蝗、粘虫常年发生区,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扩展流行区,以及玉米二点委夜蛾突发危害区。重点推行绿色防控与化学防治相结合、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地面高效施药机械与飞机航化作业相结合措施,大力推广蝗虫生物防治、药剂拌种、秸秆粉碎还田等技术。

3.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西及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大部,为稻麦、稻油轮作区,也是柑橘、茶、蔬菜等优势产区。该区域是水稻“两迁”害虫、小麦赤霉病、稻瘟病、柑橘黄龙病等病虫多发重发区。重点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促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展,实施综合治理。柑橘、茶叶、蔬菜作物上推行灯诱、性诱、色诱、食诱“四诱”措施,优先选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4.华南地区。包括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4省(区),为双季稻种植区,也是水果、茶叶、甘蔗等优势产区和重要的冬季蔬菜生产基地。该区域是常年境外“两迁”害虫迁入我国的主降区,也是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柑橘黄龙病、小菜蛾、豆荚螟、甘蔗螟虫等多种病虫易发重发区。重点推行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水果、茶叶、冬季蔬菜生产基地重点推广灯诱、色诱、性诱、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治措施。

5.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及湖北、湖南西部,为稻麦(油)两熟区、春播马铃薯主产区,也是水果、蔬菜、茶叶优势产区。该区域是小麦条锈病冬繁区、南部也是稻飞虱境外虫源初始迁入主降区,丘陵山区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宜稻瘟病等多种病虫发生流行。重点培育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提高防控组织化程度,推行精准施药和绿色防控。水果、蔬菜、茶叶等重点推广“四诱”和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

6.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和山西中北部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为马铃薯、春玉米、小麦、棉花等作物一季种植区,也是苹果、葡萄等优势产区。该区域是小麦条锈病主要越夏源头区,棉铃虫、草地螟和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常年重发区。重点推行绿色防控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其中,小麦条锈病源头区推行退麦改种、药剂拌种等措施,减少大面积防治次数和外传菌源。

7.青藏地区。西藏、青海及四川西北部,以牧业为主,种植业占比较小,病虫发生种类较少,危害程度较轻。该区域重点推行以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为主的绿色防控措施。

四、重点任务

围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重点任务是:“一构建,三推进。”

(一)构建病虫监测预警体系。按照先进、实用的原则,重点建设一批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网点,健全病虫监测体系;配备自动虫情测报灯、自动计数性诱捕器、病害智能监测仪等现代监测工具,提升装备水平;完善测报技术标准、数学模型和会商机制,实现数字化监测、网络化传输、模型化预测、可视化预报,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二)推进科学用药。重点是“药、械、人”三要素协调提升。一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扩大低毒生物农药补贴项目实施范围,加快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的筛选、登记和推广应用,推进小宗作物用药试验、登记,逐步淘汰高毒农药。科学采用种子、土壤、秧苗处理等预防措施,减少中后期农药施用次数。对症选药,合理添加喷雾助剂,促进农药减量增效,提高防治效果。二是推广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因地制宜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高效常温烟雾机、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植保无人机等现代植保机械,采用低容量喷雾、静电喷雾等先进施药技术,提高喷雾对靶性,降低

飘移损失,提高农药利用率。三是普及科学用药知识。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为重点,培养一批科学用药技术骨干,辐射带动农民正确选购农药、科学使用农药。

(三)推进绿色防控。加大政府扶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绿色防控推进步伐。一是集成推广一批技术模式。因地制宜集成推广适合不同作物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解决技术不配套、不规范的问题,加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二是建设一批绿色防控示范区。重点选择大中城市蔬菜基地、南菜北运蔬菜基地、北方设施蔬菜基地、园艺作物标准园、“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一批绿色防控示范区,帮助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提升农产品质量、创响品牌,实现优质优价,带动大面积推广应用。三是培养一批技术骨干。以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基层植保机构为重点,培养一批技术骨干,带动农民科学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此外,大力开展清洁化生产,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减轻农药面源污染、净化乡村环境。

(四)推进统防统治。以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一是提升装备水平。发挥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补助、农机购置补贴及植保工程建设投资的引导作用,装备现代植保机械,扶持发展一批装备精良、服务高效、规模适度的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二是提升技术水平。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

控融合,集成示范综合配套的技术服务模式,逐步实现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的规模化实施、规范化作业。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对防治组织的指导服务,及时提供病虫测报信息与防治技术。引导防治组织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服务行为。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农业部成立由部领导任组长的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协调指导组,部内有关司局和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种植业管理司负责具体工作。各省成立由农业厅(委、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推进落实领导小组,加强协调指导,推进各项措施落实。

(二)上下联动推进。结合实施绩效考核,建立上下联动、多方协作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加强督查。重点实施区域建立协作机制,相互交流、共同促进。充分发挥教学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技术和信息优势,鼓励开展技术推广、政策宣传、技术培训、服务指导等工作。

(三)强化政策扶持。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落实植物保护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覆盖重点区域、重点作物的病虫监测网络。将航空植保机械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提高大中型植保机械购置补贴标准。加大重大病虫统防统治、低毒生物农药使用、防治组织植保机械和操作人员保险费用的补贴力度,启动实施绿色防控示范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监督检验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监督检验管理规定 颁布单位:农业部 发文字号:1996年农业部第2号令 颁布时间:1996-01-12 实施日期:1996-01-1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渔业船舶具备安全航行、作业的技术条件,保障渔业船舶及其从业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十八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第三十条,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 (一)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登记或将登记的渔船; (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登记或将登记在中国管辖水域或在公海上劳动的渔业辅助船; (三)在我国建造、修理并申请检验的外国籍及港、澳、台渔船。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渔船检验局是依照本规定实施渔业船舶检验工作的主管机构。 第四条经农业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渔业主管部门设置的渔船检验机构是实施渔业船舶监督检验的执行机构。

第五条实施本规定的各项检验不妨碍符合本规定宗旨的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第二章渔业船舶检验 第六条渔业船舶的怕有人、经营者或代理人必须向渔业船舶检验机构申请下列检验: (一)建造或改造渔业船舶时,申请建造检验; (二)引进外国或港、澳、台渔业船舶时,申请初次检验;(三)营运中渔业船舶,申请定期检验。(一)、(二)项的捕捞作业船,申请检验者应具有渔政部门核发的准造(购)批准文件(外国籍及港、澳、台渔船除外)。 第七条渔业船舶的吨位须经渔船检验机构测定,需勘划载重线的,其载重线由渔船检验机构核定。 第八条除第六条规定的检验外,渔业船舶有下列情形之一,其船舶所有人或经营者或代理人必须向渔船检验机构申请临时检验: (一)因发生事故影响船舶适航性能的; (二)改变船舶证书所限定的用途及航区的; (三)检验证书失效的;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管理》

规划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大楼,框架结构,该楼一层为门厅、信息网络、培训和技术展示、资料室;二层为药品存放、土壤样品室、农作物样品室、样品处理室;三层、四层为无菌操作室、常规分析室;五层、六层为光谱室及及检测厅。经核定,此工程概算为3107.56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为2776.26万元。 项目建成后,可以对本市粮食产品进行土壤、灌溉用水、大气、农业投入物、产品检验检测,保障粮食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从2004年开始谋划,提出了利用贵港市农科所80亩土地,结合市农业局机关事业单位整体搬迁,实施以服务社会为主要目的的贵港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项目的建设规划,其中检测中心用地12亩,总投资1900万元。 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建设规划与经费概算 (一)建立检测中心办公大楼。拟定由市政府划拨建设用地4亩,作为检测中心办公地点。计划投资320万元建成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办公大楼,规划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1、检验检测室400平方米,框架结构。其中:(1)无菌操作室5间150平方米。建设实验操作平台,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室的要求,接种培养和鉴别各类农业有害生物病菌。(2)农药残留检测室5间200平方米,利用农药残留速测仪等监测设备,快速准确检测各类农作物农药残留,为对外发布农药残留信息提供依据。(3)资料档案室50平方米。存放。各类档案、资料,建设标准按档案管理要求执行。 2、试验配套用房建筑面积360平方米,框架结构。 (1)药品室20平方米,主要用于存放各类试验试剂。(2)更衣室20平方米。(3)车库55平方米,存放病虫防治指挥专用车和调查专用摩托车。(4)设备库60平方米,保管和存放各类仪器设备,保证仪器设备的安全。(5)配电室5平方米。(6)其它用房200平方米。 3、信息网络、培训和技术展示用房建筑面积240平方米,框架结构。(1)网络机房20平方米。按专业网络机房要求,配置电脑等设备,处理各类数据并向农业部和省农业厅上报信息。(2)培训室60平方米,配置专业培训设备(投影仪、电脑),成为培训技术员和专业人员交流的场所。 (3)展示室50平方米。(4)文印室20平方米,配置台式电脑及相关外设,打印相关文字材料。(5)其它用房90平方米。 (二)配齐检测设备。按照上级业务部门对县、市级检测机构的要求,检测中心所需仪器设备投资703216元(详见清单),化学试剂投资需20000元;常规玻璃器皿投资需40000元,合计763216元。利用上述设备设施,重点检验、检测以下内容与指标: 1、农业投入品检测:承担种子质量室内检验(纯度、净度、发芽率)、土壤肥料有效含量(全

渔政‘

刊名:渔政 主管单位:农业部黄渤海区渔政局 主办单位:农业部黄渤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 主编:刘国荣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 周期:季刊 中文开本:16开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渔政》杂志信息: 《渔政》是黄渤海区渔政局于1986年创刊的内部交流资料。季刊.是我国渔政系统唯一的一本内部综合性出版物。创刊20多年来.得到农业部领导的表扬.同时也深得基层渔政工作者的喜爱《渔政》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百家争鸣”为办刊方针,以“关注渔业发展、探究热点问题,展示渔政风采”为办刊宗旨.为渔政工作者提供广泛的交流平台。 《渔政》的主要栏目有:渔政管理、研究与探讨、渔业安全、渔业环保、渔业资源的增殖与保护、渔政园地、经验介绍、国外渔业、渔政动态、小知识等,并将增设每季要闻、案例分析、渔苑杂谈、人物专访、曝光台等栏目。 为提高刊物质量.更好的服务渔政管理大局,现开展征稿活动.欢迎渔业工作者及关心渔业发展的人员踊跃投稿 一、征稿范围 文章类符合本期刊栏目设置的文章都可投递。 二、注意事项 1.来稿请写清姓名、单位、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2.本刊发表的署名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文中如有引用、参考资料,请注明。原创稿请注明“原创”字样。

3.在《渔政》上发表的文章都将在黄渤海渔业信息网上刊载,如作者不同意文章在网络上公开,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4.符合征稿要求的稿件一般按投稿时间和质量择优录用。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必要的修改.被录用的稿件将酌情给付稿酬 5.来稿文责自负,严禁剽窃、抄袭,勿一稿两投。稿件发出半年后来见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 《渔政》常见论文发表范例: 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水产品质量杨宝瑞 浅谈完善黄渤海区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战余正曲克伟张浩 创响品牌积极发展休闲渔业 增强责任感促进现代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富学刚 渔业行政执法中暴力抗法的几点思考王宪璋 渔业生产发展及金融支持探析王来华 浅论渔业互保诈保骗赔案件的特点及其防范措施郭庆祝吕世欣 从渔业资源和渔船生产情况探讨渔政管理现状宋虎 青海湖封湖育鱼情况简介黄建民 失海渔民的补偿与安置问题对策研究邓玉岐 伏季休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刘桂强李长春 浅谈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黄海北部近海资源的影响于世军乔秀利 关于地笼网具能否使用辨析赵祥辉杨春会 打击海上使用违规渔具的方法和对策王金玉綦志国 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海区局机关党的建设唐海 重拳出击海陆港联动黄海北部伏休秩序逐年稳定曹林李应宇 渔业污染事故案例分析刘巍 烟台市四十里湾海域赤潮预防对策迟守峰 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渔政管理现代化水平赵国忠 燃油补贴政策效果调查分析 浅谈我国发展海洋渔业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战余平孙振涛 青海湖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覃永生 关于伏季休渔管理的几点意见宋虎

美济礁——终于回到中国人民的怀抱

美济礁——终于回到中国人民的怀抱 ——2015.1.22蓝图整理 一、美济礁简介 美济礁(Mischief Reef)位于章群礁以东海域,距三角礁东南约16海里,是一个椭圆形的珊瑚环礁,东西约9千米,南北约6千米,总面积约46平方千米。四周礁石在退潮时露出水面1.83米,礁盘以外约1千米处,水深可达千米以上。环礁内潟湖面积约36平方千米,水深20--30米。南部和西南部有三个礁门,西南门宽约92米,长约414米,水道深23.8米,水道口有礁发育,阻碍航道,西水道宽约37米,长约275米,水深18米以上,大型船只可以再涨潮时通过南口进入潟湖,为一天热避风良港。环礁东北部较浅,有水深1.8米的礁头分布。美济礁是南海重要的渔业基地之一。我国渔民向称双门或双沙。 美济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归属海南省三沙市管辖,并驻有海军和渔政,中国渔民常年居住在此进行远洋渔业捕捞和网箱养殖。人口53人(2012年,守岛官兵不包含在内)。

南海舰队巡视美济礁 二、美济礁最为独具之处 美济礁的特点为其他200多个岛礁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南沙二百多个岛礁里,尽管有许多露出水面面积大的,如太平岛,有0.5平方公里,还有中业岛,有0.4平方公里,但这几个大岛却没有环礁,即使有环礁的岛,环礁也不发育,或者发育畸形:不是泻湖里的水太浅,就是泻湖太小,或者没有出口,或者有出口,但出口很浅。美济礁之独特在,它的泻湖面积比较大,又有三道门(出口)。其中一道门(西南门)既宽又深,可以通过重吨位船舰。1994年12月,当中国第一次对美济礁进行科考时,一条重达4000

吨的“向阳红14”号船就通过西南门进入泻湖。据报道,距离环礁外一公里处,海水深度急速下降到1千米以下利于潜艇在此停靠,所以美济礁很像一个月球上的环形山,仅仅只在环形山顶部于海平面上有一点露头。美济礁的泻湖水深达25米左右,这个深度比迪戈加西亚岛中央泻湖深度大,因此更适宜停泊巨轮和大型军舰(包括航空母舰)停泊。据参加第一次科考的科考队员回忆,美济礁周围海面无风三尺浪,浪头最高时达20多米,而泻湖里的水面上仅仅有一米的浪头,已经非常平静了。从美济礁设施的升级就可以看出政府对南沙群岛掌控的决心,作长期战斗准备。风力发电太阳能既是给雷达供电我想更是给平时工作生活用电,因为平时南沙礁堡都是只供2-3小时电,渚碧礁早就有雷达比美济礁雷达更先进设备更多,但是这么多年了它没有太阳能风能。美济礁以前是作为一个民用渔政在管理,只看见轻武器没看见重武器,其他礁上可都是双35、双25轻重机枪都有。现在美济礁上雷达,下一步我们的军舰军人轻重武器就会代替渔政出现在美济上。 三、美济礁历史 。

农业部渔业局关于实施《清理、取缔“三无”船舶通告》有关事项的通知

农业部渔业局关于实施《清理、取缔“三无”船舶通告》有 关事项的通知 【法规类别】渔业管理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 【发布日期】2008 【实施日期】20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农业部渔业局关于实施《清理、取缔“三无”船舶通告》有关事项的通知 (2008年)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渔业主管厅(局),各海区渔政局: 根据国函(1994)111号国务院“清理、取缔‘三无’船舶通告”的批复精神,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实施对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有效渔业船舶检验证书、船舶登记证书、捕捞许可证(以下简称无“三证”)〕、无船籍港的“三无”渔业船舶的清理、取缔,重点对无船舶证书的渔业船舶进行清理、取缔,将其管理纳入法制轨道。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成立由主管局长任组长,渔政、渔监及船检机构领导为成员的清理、取缔“三无”渔业船舶领导小组,部署组织本行政区内

清理、取缔“三无”渔业船舶工作,并争取公安、海关、交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密切合作,做好清理,取缔“三无”渔业船舶工作。 海区渔政局应组织力量分别参与本辖区内各省(区、市)领导小组工作,主要负责农业部渔业局与省(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省际间清理、取缔“三无”渔业船舶的衔接、协调工作。各省(区、市)领导小组应将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定期上报本海区渔政局,由海区渔政局汇总报农业部渔业局。 二、宣传、教育 清理、取缔“三无”渔业船舶工作量大面广、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艰巨,各地要运用广播、电视、报刊、标语等各种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将这次清理、取缔“三无”渔业船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到渔港、码头、渔村、渔船,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渔区广大干部群众对此次清理、取缔“三无”渔业船舶工作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促使其在自我教育中自查自纠,使拥有“三无”渔业船舶的单位和个人在指定时间内自觉到有关部门登记,接受处理。

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建设项 目实施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峄农字[2010]28号 关于上报《枣庄市峄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报告 枣庄市发改委、农业局: 根据山东省农业厅《关于编报县级农产品质检站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农质监字[2010]49号)文件精神,经峄城区农业局、发改局认真论证,报请区政府同意,决定将《枣庄市峄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由峄城区农业局检测中心具体实施。 该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改造建设和完善实验室500m 2;购置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微波消解仪、原子荧光光度计等仪器设备17台(套)。 该项目建成后,一是可使检测的精密度提高10%-30%左右,检测的灵敏度提高5-10倍,检测范围扩大两倍,检测样品的数量提高2-3倍,年检测样品量可达5000个,检测规模达到1万项次/峄城区农业局 峄城区发展和改革局 文件

年。设备的增加,可使检测能力、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得到很大提高;二是可以极大提高样品检测能力,满足农产品生产、科研和市场的需求,扩大检测范围;三是项目建成后,可大大加强检测分析和快速反应能力,为拓展检测范围,提高检测精度和快速处理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提供技术保证。 项目总投资为281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1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181万元。 特此报告。 附:1、枣庄市峄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2、枣庄市201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表 枣庄市峄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峄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已经国家发改委、农业部批准实施,为高标准、高质量、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峄城区是典型的农业区,也是鲁南地区三大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近30万亩(复种),总产近137万吨,林

毛概选题

西沙群岛的自然资源与战略价值 摘要本课题主要究西沙群岛的自然资源与战略价值的研究开发现状,对西沙群岛这两方面的建设有个初步的了解,认清西沙群岛的基本现状,对祖国南疆这一不可分割的海岛领土加深认识。本研究报告将从西沙群岛最基本的地理常识出发,针对有关西沙群岛渔业的开发,亚热带海岛旅游的开发以及海岛军事基地的建立这几个问题展开具体的论述。 关键字:自然资源渔业开发海岛旅游战略价值海军军事基地 一、西沙群岛的基本概况 西沙群岛又名宝石岛,领土主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隶属中国海南省三沙市行政管辖,现有赵述岛村委会、永兴岛村委会等村级组织。 地理位置:南海的西北部,海南岛东南方,北纬15°40'-17°10',东经111°-113°,以永兴岛为中心,距三亚市榆林港和文昌市清澜港都是330公里。 (2)气候条件: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以永兴岛为例,极端高温34.9℃,极端低温15.5℃,年平均气温26.5℃,年降雨量1505毫米。西沙群岛是最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西沙群岛是我国著名渔场之一。海域宽阔,岛礁星罗棋布,海产十分丰富,珍贵品种较多,每年吸引大批各地渔民来岛捕捞作业。 (3)地理概况:位于南海西北部,海南岛东南方西沙群岛是我国四大群岛之一,与东沙、中沙、南沙群岛构成中国最南端的疆土,34座小岛像朵朵睡莲,浮珠般在绿波万顷的南中国海上,在距海南岛180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象朵朵星莲,颗颗 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海南岛东南面310km处,主体部分处于北纬15°40'--17°10',东经110°--113°。海底地形为南海北部大陆坡的西沙台阶,是一个水深1500-2000m的高出南海中央深海平原逾的海底高原。西沙群岛珊瑚礁林立,有8座环礁,1座台礁,1座暗礁海滩,干出礁礁体面积共有1836.4平方公里,其中礁坪面积221.6平方公里,礁湖面积1614.8平方公里。环礁和台礁上发育的灰沙岛共有28座,此外东岛环礁还有1座名叫高尖石的早更新世火山角砾岩岛屿。西沙群岛在中国南海诸岛中拥有岛屿最多,岛屿面积最大(永兴岛),海拔最高(石岛),为唯一胶结成岩的岩石岛(石岛为晚更新世沙丘岩)和唯一非生物成因岛屿

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

篇一:《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工作职责》 奈曼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工作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二、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技术咨询、宣传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量化考核、达标验收等工作。 三、负责县域“三品一标”认证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和修订及验证工作。 四、负责县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定期对辖区内的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抽样检测工作。 五、负责制定县域内农产品质量检测方案,编写农产品质量检测报告。

六、定期向上级及有关部门报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信息,协助有关部门实施对全县农产品市场的管理工作。 七、承担或参与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行政技术执法,接受上级业务部门委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八、负责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一、建立检测室资料档案制度,所有检测数据、实验记录等纸质版资料必须归类存档,电子版资料必须备份保存,专人负责。 二、属不宜公开的资料档案一律保密,未经主管领导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调阅、更改;有关部门需要查阅资料,问明用意,提出书面申请,经领导同意后方可提供,否则,一律不予接待。 三、检测数据要真实可靠,实验记录应规范整洁,并需要检测人员签字确认。 四、资料档案的存放保管,注意防虫、防霉、防蛀、防火、防盗,确保资料完好无损。 五、清理和处理资料档案时,要按《档案法》的要求处理相关资料。

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检测人员行为准则 尊重科学执行标准 随机取样客观公正 及时检测及时上报 规范操作 检测结果 超标产品 方法公开及时公示严肃处理 检测人员岗位职责 一、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严格贯彻执行有关检测标准和规章制度。

大部制改革方案(2012年12月最新讨论稿)

大部制改革方案(2012年12月最新讨论稿) 一、国务院办公厅【合并部分国务院办事机构】秘书局 研究室 督查室 新闻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法制办公室(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信访办公室(国务院信访办公室) 应急管理办公室 电子政务办公室 二、国务院组成部门 01、国防部 02、外交部【合并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03、国家统一和民族事务部【合并国家民委、国务院台办、国务院港澳办、国家宗教事务局】 04、民政部【合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社会保障职能】 05、财政部 06、公安部 07、司法部 08、国家安全部【合并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 09、发展计划部【合并国家能源局】 10、资源环境部【合并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林业局、中国地震局】 11、农业部【合并国家粮食局】 12、工业和信息化部【合并国防科技工业局】 13、商务部【合并国家烟草专卖局】 1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15、交通运输部【合并铁道部、中国民航局、国家邮政局】 16、劳动人事部【合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劳动人事管理职能、国家公务员局、国家外国专家局】 17、教育部 18、文化部【合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文物局、国家旅游局】 19、卫生部 20、中国人民银行【合并国家外汇管理局】 21、监察部 22、审计署 三、国务院直属机构 01、海关总署 02、国家统计总局 03、国家税务总局 04、国家资源环境监察总局【合并国家测绘局、中国气象局】05、国家安全生产监察总局【合并公安部消防局部分职能】 06、国家市场运行管理总局【合并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07、国家知识产权局 08、国务院参事室 09、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10、国务院体制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四、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 0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02、国务院公共事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03、国务院金融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合并中国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 五、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01、国家档案馆 02、新华通讯社 03、中国科学院 04、中国工程院 05、中国社会科学院【合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06、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改组为荣誉机构,设置办事和议事机构。两院的研究实体,按地区或专业合并组建为独立的科学院、研究院;或并入高等院校、中央企业。 武装警察部队编制体制 武装警察总部【中央军委、中央政府双重领导】(大军区级) 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部 司令部内设消防指挥部(正军级)(安监总局双重管理) 司令部内设森林指挥部(正军级)(环监总局双重管理) 司令部内设交通、水电、黄金指挥部(正军级) 直属武警机动总队(正师级) 直属武警警种总队(正师级) 省市武警总队【武警总部、省市政府双重领导】(副军级)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 司令部内设消防处、森林处(副师级)(双重管理) 直属支队、飞行支队(正团级) 地市武警支队【武警总队、地市政府双重领导】(副师级)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 司令部内设消防处、森林处(副团级)(双重管理) 直属大队(正营级) 县市武警大队【武警支队、县市政府双重领导】(副团级)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 司令部内设消防科、森林科(副营级)(双重管理) 直属中队(正连级) 警卫、边防警察、海事警察部队列武警序列,分别由公安部警卫局、边防局、海事局管理。

渔业船舶检验局关于给予广西渔业船舶检验局南宁检验处等16个检验

渔业船舶检验局关于给予广西渔业船舶检验局南宁检验处等16个检验机构认可和柳州检验处等7个检验机构业务调整的 批复 【法规类别】船舶渔业管理 【发文字号】国渔检[体][2008]84号 【发布部门】渔业船舶检验局 【发布日期】2008.08.15 【实施日期】2008.08.1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4 渔业船舶检验局关于给予广西渔业船舶检验局南宁检验处等16个检验机构认可和柳州检 验处等7个检验机构业务调整的批复 (国渔检(体)〔2008〕84号) 广西渔业船舶检验局: 你局报送的关于广西渔业船舶检验局南宁检验处等16个渔业船舶检验机构认可材料收悉,经审核,批复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机构认可与管理规定》,同意给予你省南宁市、梧州市、百色市、崇左市、河池市、贺州市、天峨县、西林县、东兰县、苍梧县、融安县、昭平县、鹿寨县、柳城、隆林和藤县16个渔业船舶检验机构资质认可,颁发《中华

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机构认可证书》,认可证书有效期自发文起四年有效。根据你区内河渔业船舶检验业务的发展变化情况,我局对已认可的柳州检验处等7个检验机构的业务范围进行了重新核定,认可证书有效期不变。请各机构按重新核定的业务范围开展渔业船舶检验工作(见附件)。 根据农业部《关于渔船检验机构使用对外名称的通知》以及《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中有关印章使用的规定,同意南宁市、梧州市、百色市、崇左市、河池市和贺州市的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分别使用“广西渔业船舶检验局南宁检验处”、“广西渔业船舶检验局梧州检验处”、“广西渔业船舶检验局百色检验处”、“广西渔业船舶检验局崇左检验处”、“广西渔业船舶检验局河池检验处”和“广西渔业船舶检验局贺州检验处”;同意天峨县、西林县、东兰县、苍梧县、融安县、昭平县、鹿寨县、柳城县、隆林和藤县的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分别使用“广西渔业船舶检验局天峨检验站”、“广西渔业船舶检验局西林检验站”、“广西渔业船舶检验局东兰检验站”、“广西渔业船舶检验局苍梧检验站”、“广西渔业船舶检验局融安检验站”、“广西渔业船舶检验局昭平检验站”、“广西渔业船舶检验局鹿寨检验站” 、“广西渔业船舶检验局柳城检验站” 、“广西渔业船舶检验局隆林检验站”和“广西渔业船舶检验局藤县检验站”对外名称,检验业务印章和检验签证章由你局统一制发,印模报我局备案。上述机构使用对外名称后,原机构性质和隶属关系不变,请将对外名称报当地编委备案。凡未纳入公务员管理的单位仍应积极争取将渔业船舶检验队伍纳入公务员管理。 附件:主管机关核定检验业务范围 二○○八年八月十五日 附件:

全国农产品年度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doc 37页)

全国农产品年度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doc 37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 农计发[2006]3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林)、畜牧、兽医、渔业、农垦局(厅、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各有关质检中心: 为尽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我部组织制定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现将该《规划》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高度重视规划实施,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十分重视,近年来多次强调要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并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作为新农村重点建设工程之一,列入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各地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争取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采取有效的组织方式,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抓紧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实施工作。 二、统筹建设内容,抓紧编制本地区规划 抓紧编制本地区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规划。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检测力量和资源,采取整合资源、填平补齐和完善功能的办法进行科学规划,杜绝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原则上每个省(区、市)或计划单列市只编制一个规划,由于行政隶属关系问题,确实不便进行整合的,可以由省级农业行政部门牵头,会同畜牧、渔业等部门,成立规划编制协调小组,采取统一规划布局、分头编制子规划的办法,即根据职能分工,共同研究确定好规划的总体思路、布局和各自的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和投资规模,分章排列各行业(种植业、畜牧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1、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民以食为天”,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保护环境和食品质量安全已成为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日益加强,绿色食品消费成为时尚,而首当其冲的是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关注和期盼。当前,迫切需要“从田头到餐桌”实行全程监控,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从生产源头抓起,实现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无公害化。 2、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需要 农产品质量问题已成为目前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矛盾。化肥、农药、激素农资的使用,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数量的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目前,我国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与农产品食用安全性有很大关系。如人体摄入的NO3- 有81.2%来自所吃的蔬菜,蔬菜中有N03大量积累会转化为N02-, 并可生成强致癌物质NH4NO2,- 诱发人体消化系统癌变。世界卫生组织在1973年就规定了硝酸盐的限量指标为5mg/kg体重(按NaN0计),亚硝酸盐为0.2mg/kg体重(按NaNO计),还有农药残留和其他有害物质超标造成餐桌污染、引发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建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可以从产地和市场两个环节入手,通过对农产品实行“从田头

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保障人体健康安全。 3、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自1997 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出现了少有的买方市场,农民卖粮难,增产不增收,出现了低水平相对过剩。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农产品的品质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其中也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因此,只有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改变陈旧生产方式,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才能进一步拓宽农产品消费空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安全检测体系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首要条件。因此,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利于推进农业向生产标准化,产品无害化,管理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4、是农业应对加入WT挑战的需要 我国加入WKB,农业面临巨大的挑战,贸易竞争激烈。随着农业关税的逐年降低,国外农产品将逐步挤占中国市场,同时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利益,利用其先进的技术设备,以技术壁垒来实行贸易保护。如日本对我国出口大米要进行112个项目检测,对我国出口水产品授权57 个化验室进行质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质鉴定检测机构管理办法

附件1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质鉴定检测机构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质鉴定检测机构管理,规范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质鉴定检测机构资质委托工作,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质鉴定规范》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简称“部中心”)负责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质鉴定检测机构的资质委托和品质鉴定监督管理工作。 省级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机构根据本地区、本行业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质鉴定工作需要负责本地区、本行业相应检测机构的推荐审查和日常品质鉴定业务指导工作。 第三条承担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质鉴定工作的检测机构,须经部中心审查合格并签订资质委托协议后方可开展相应的产品品质鉴定检测工作。 第四条申请承担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质鉴定工作的检测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通过国家计量认证,且计量认证证书在有效期内; (二)具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质鉴定相对应的检测能力; (三)具备与产品品质鉴定检测相适应的人员、仪器、方法、场所环境和管理制度。

属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第7号部令)规定应当由农业部考核合格的检测机构,还应当通过农业部考核且考核合格证书在有效期内。 第五条符合申请条件的检测机构,可以按照规定要求向省级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一)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质鉴定检测机构资质委托申请书(见附录1); (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质鉴定检测机构信息登录表(见附录2)及相关说明; (三)计量认证证书和规定的考核合格证书及附表(复印件); (四)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 中国农业(水产、热带农业)科学院所属专业性检测机构可按照规定条件通过所在地省级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机构提出申请,也可以直接向部中心提出申请。 第六条省级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机构收到检测机构资质委托申请后,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初审,并提出推荐审查意见,连同检测机构全套申请材料报部中心。 第七条部中心收到省级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机构推荐审查意见或者中国农业(水产、热带农业)科学院所属专业性检测机构的资质委托申请后,负责对申请资质委托的检测机构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质鉴定方面的检测能力进行综合审查,必要时可派人对有关情况进行现场确认。

渔业船舶检验站工作计划

渔业船舶检验站工作计划 为更好地推动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有效避免渔民生命财产损失,遏制渔业安全事故发生,按照省、地、县文件要求,结合我县渔业船舶工作实际和特点,特制定2011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坚持安全发展理念,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立足当前、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着眼未来。 二、工作目标 努力构建渔业安全生产社会化管理长效机制,完善渔业船舶安全监管措施,扎实开展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注重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船主船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有效防范和减少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工作重点 结合“安全生产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和禁渔期及打击工作的开展,把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加大渔业水上安全生产基本技能培训工作力度,确保渔民掌握

生产、航行、紧急避险等基本技能,切实提高渔船船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自救能力。 建立健全渔业船舶作业安全监管机制,加大渔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工作力度,加强对船员的培训、考试、发证工作,严格执行《水上交通安全条例》、《毕节地区渔业船舶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法规和制度,认真组织开展渔业安全生产执法专项行动,决打击电毒炸等破坏渔业资源的违反行为,严厉查处渔船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非法造船窝点,搞好渔船登记建档。 四、保证渔业执法人员到岗到位 为了保障我县渔业船舶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我站的工作职责和性质,我站至少保证有6位人员到岗到位。其中:对渔业船舶的日常执法监管需要3人以上;执法文书的制作管理需要1人;上通下达、文字打印、后勤报表统计、票据管理等需要1人;另外,对船主和渔民的培训考试、发证需要1人。 纳雍县渔业船舶检验站 2011年6月7日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编号:SM-ZD-170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 中心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 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 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民以食为天”,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保护环境和食品质量安全已成为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日益加强,绿色食品消费成为时尚,而首当其冲的是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关注和期盼。当前,迫切需要“从田头到餐桌”实行全程监控,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从生产源头抓起,实现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无公害化。 2、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需要 农产品质量问题已成为目前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矛盾。化肥、农药、激素农资的使用,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数量的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目前,我国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与农产品食用安全性有很大关系。如人体摄入的NO3-有81.2%来自所吃的蔬菜,蔬菜中有NO3-大量积累会转化为NO2-,并可生成强致癌物质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考试题题库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考试题题库 1.《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所称的农产品,就是指来源于农业的( B )。 A.农产品及制品 B.初级产品 C.植物产品 D.动物产品 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 C )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A.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3.《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颁布与实施时间分别为( B )。 A.2006年6月29日、2007年1月1日 B.2006年4月29日、2006年11月1日 C.2007年1月1日、2007年5月1日 D.2007年4月29日、2007年11月1日 4.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 B )的规定。 A.食品安全法 B.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C.食品卫生法 D.产品质量法 5.《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农业部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 职责权限,发布有关( A )状况信息。 A.农产品质量安全 B.食品质量安全 C.农业生产环境质量安全 D.农、兽药质量安全 6.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应当根据( C )及时修订。 A.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B.农产品市场监管情况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 C.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 D.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与农产品市场监管情况 7.我国标准分为( B )。 A.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地方标准与企业标准 B.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与企业标准 C.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门标准与内部标准 D.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与企业标准 8.政府部门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听取( D )的 意见,保障消费安全。 A.农产品生产者 B.销售者 C.消费者 D.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与消费者 9.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就是( B )的技术规范。 A.自愿执行 B.强制执行 C.任意执行 D.随便执行 10.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可能危 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 D )等农业投入品进行监督抽查,并公布抽查结果。 A.农药、兽药 B.农药、兽药、肥料 C.饲料与饲料添加剂 D.农药、兽药、饲料与饲料添加剂、肥料

中国渔政主要装备

中国渔政主要装备 中国渔政201 救助船:“中国渔政201”该船总吨位1000吨,主机功率2940千瓦,船长70.12米,净宽10米,净深4.6米,航速16~18节。在2005年东海联合搜救演习中,她承担搜救落水人员的任务。东海渔政局的中国渔政201船与美国海岸警卫队联合执法,历时41天.航程7540海里,这是中国渔政史上出航远、历时最长的执法活动。 中国渔政202 中国渔政202号船总长70米、总吨位1000吨,具有良好的抗风能力,主要用于海上检查、安全监督、渔事处理、环境监测、抢险救助以及专属经济区巡航,“中国渔政202”船建造于2001年,吨位1000吨,长70米,是目前我国正在使用中的技术最先进的渔政船之一。 中国渔政203 中国渔政204 中国渔政204船隶属农业部东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船长61米,宽10.2米,吃水3.7米,航速16.6节,总吨位880吨,已有28年船龄,主要承担“中日、中韩暂定措施水域”专属经济区巡航,参加伏季休渔及打击海上非法捕捞的专项联合行动等任务。 中国渔政205 中国渔政205船,300吨级渔政船,为江海两用型渔业执法公务船,全长48米,满载排水量469.85吨,型深3.5米,型宽7.8米,设计吃水2.3/2.5米,航速13节,主要担负长江渔政执法、长江口渔政执法和应急值班任务。

中国渔政301、302 姊妹船中国渔政301、302(新规则编号)即原来的中国渔政31、32船,隶属于国家农业部南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该型船排水量1000吨,船员25人,动力为柴油机2台,巡航速度13节,设备有雷达、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电子海图等,制造厂商为武昌造船厂江新造船厂,设计单位为中国船舶工业第708研究所,建造时间1992.12.21—1993.8.15。 中国渔政310船 中国渔政310船的总吨位2580吨,长108米、宽14米,续航力为6000海里、持航60个昼夜、可驶往国际无限航区、最大航速可达每小时22海里。配备船载Z-9A型直升机,配置现代化的水上宽带卫星通讯系统、光电跟踪仪取证系统,设有海上红外线映像仪和彩色鱼探仪等特种设备,是中国目前渔政系统船舶中航速最快、总体性能最先进、特种设备配备最齐全的渔政船。中国渔政310船正式投入使用后,将使渔政执法从单一的海上执法走向海空结合的立体执法模式,船上配备直升机将使搜救、侦察、执法等方面的机动性大幅提高,渔政有效管理覆盖面大幅扩大,管理效能大幅提升,是渔政执法力量实现质的飞跃的里程碑。 中国渔政311 中国渔政311船原是南海舰队南救503船,2006年底调拨给南海局改装而成,该船的总吨位4450吨、长113.5米、宽15.5米、续航力3500海里、持航50个昼夜、无限航区、配备现代化的通信导航设备GMDSS、最大航速可达20节。该船是中国目前渔政系统吨位最大、航速快、通导设备较先进的中国渔政“巨舰”。该船的投入使用将较大程度上加强了南海乃至中国专属经

国家渔船检验局关于加强老旧渔业船舶检验管理的通知

国家渔船检验局关于加强老旧渔业船舶检验管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渔业船舶检验局,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执行《农业部关于加强老旧渔业船舶管理的通知》(农渔发[2007]11号)(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加强对老旧渔业船舶的检验管理,规范检验程序,提高检验质量,保障渔业船舶和渔民生命财产安全,现就老旧渔业船舶检验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级渔业船舶检验机构要认真贯彻《通知》精神,进一步提高对老旧渔业船舶检验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对渔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执行渔业船舶检验的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要选派技术精、责任心强的验船师执行检验任务,切实保证老旧渔业船舶的检验工作质量。 二、船舶所有人应增加对老旧渔业船舶安全隐患防治的投入,加强对船舶的维修、保养和管理,保证救生、消防、无线电等安全设备的配备,严禁失修失养,确保安全使用。 三、各级渔业船舶检验机构要根据辖区内渔业船舶检验情况,依据老旧渔业船舶船龄标准,对达到老旧渔业船舶一般船龄(以下简称一般船龄)的渔业船舶,提前3个月通知船舶所有人申请检验。 对即将达到一般船龄的渔业船舶,换证检验合格后签发的渔业船舶检验证书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其一般船龄的24个月。 对达到一般船龄的渔业船舶,检验合格后签发的渔业船舶检验证书有效期不得超过24个月,同时不得超过其老旧渔业船舶限制使用船龄(以下简称限制使用船龄)。 四、对达到限制使用船龄的渔业船舶,若继续从事渔业生产,须由船舶所有人在船舶达到限制使用船龄前3个月向渔业船舶检验机构申请换证检验,检验合格的,渔业船舶检验机构签发的渔业船舶检验证书有效期不得超过12个月。 (一)船舶所有人申请换证检验前,须到经认可的船舶修造单位,按换证检验项目要求对船舶的结构、机电设备、防污染设备、安全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由其出具《渔业船舶技术状况检查项目书》,并根据《渔业船舶技术状况检查项目书》制定船舶维修方案。远洋《渔业船舶技术状况检查项目书》格式和内容见附件1和2。 (二)船舶所有人向渔业船舶检验机构申请换证检验时,应提交《渔业船舶技术状况检查项目书》及船舶维修方案,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应按照渔业船舶检验的有关要求对《渔业船舶技术状况检查项目书》及船舶维修方案进行审查。审查合格的,向检验申请人发出受理检验通知单。审查不合格时,检验机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将反馈意见告知船舶所有人,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检验。 根据检验情况,如要求船舶所有人增加船舶检查及维修内容或补充有关资料,应与船舶修理质量以及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等规定的船舶稳性、船体结构、航行安全、防污染等要求有关。必要时,应得到检验机构的同意。 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