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发展历程

摘要:中国文化经历了漫长的萌芽和发展期,对它的认识应该从宏观和全局上进行把握。结合中国文化在各个阶段的特征和主要成就,把中国文化发展分为七个阶段:前文明期(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雏形期(夏商周时期)、形成期(春秋战国时期)、定型期(秦汉时期)、发展期(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成熟期(元明到鸦片战争前的清朝、转型期(从

鸦片战争开始,延续到今)。

关键词:中国文化;文化;发展历程;

中国文化起源甚早,在发展进程中虽历经磨难,但却总是一脉相承的得以传承下来。中国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虽然时常面临周边少数民族的侵扰和威胁,不断受到来自异域文化的挑战,有些时候甚至濒临灭亡的境地,但都因为中国文化顽强的生命力而得以保存。

中国历史上虽数度出现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情况,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竞争结果都是先进的中原文明战胜了落后的游牧文明。所以,中国历史上虽出现过如五胡乱华、元蒙、契丹、女真入主中原等文明的插曲,但都没有使中国文化陷入根本性的危机,结果往往是即使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统治中原,乃至出现极端的民族歧视和压迫,但在文化上都以“进入中国则中国之”而结束。不管主动与否,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一旦入主中原,无论他们原本是多么保守和落后,都会立刻学习中原先进的文明,有时甚至因此而出现很激进的情况,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实行全面封建化和汉化的措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竞争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因为传统中国民族主义的宽仁,以及中国文化的博大深厚,这些冲突常能在中国文化的熏濡下得到解决”。①中国历代少数民族的改革有的是在入主中原后进行,有的是在没有大规模战争的背景下实施的,但都是因为欣羡中原发达的生产力、先进的制度文明和物质文明、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稳定的社会环境而进行的。正因为如此,少数民族向中原学习而进行的封建化和汉化构成了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课题。

至于外族文化的入侵,中国文化虽经历了巨大的挫折和落差,但也以中国文化的胜出而告终,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文化一定程度上的开放性和吸收性。中国文化史上早期出现的如佛教文明的进入,后期的西学东渐,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在碰撞冲突中,最终实现了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和文化的重新整合,从而使中国文化绵绵不绝,得以长久持续。佛教的进入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件大事,它虽在特定时期为统治者所依赖,但最终还是没有取儒家而代之。佛教,乃至后来的基督教进入中国后都被迫中国化,以更好的适应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和内涵,实现广泛的传播。佛教在不断地变革中与道教和儒家文化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西学东渐及此后西方文明的进入是中国文化面临的一个生死转折点,中国文化依靠其良好的韧性再次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转变,后来资产阶级思想的广泛传播,西方科技文明和价值观念的进入都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文化的地位,在它们的冲突中,都以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融合而告终。

中国文化虽然有很多弊端和劣势,但因为它在关键时刻和面临文化存亡的攸关点时,能够发挥中国文化的优势,吸取先进和优秀的文化而使中国文化虽历经沧桑却能够完整而系统的保存和传承下来。正因为中国文化在具有自保性的同时能够兼容并收,才使中国文化在数千年中绵绵不绝,构成了中国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文化的这个特性,正如有著作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文化“不仅具有坚韧的“内聚性”,而且对于外来的文化具有“抗异性”,

它在免受外民族的心理、精神影响方面所起的作用,有力的维系着中国民族的存在。中国民族文化这种“内聚性”与“抗异性”的结合,产生了对外来文化的强大消化力”。②中国文化的

这些优点,使中国文化能够在遭受挑战时对外来文化持兼容并收的态度,从而比较完整的保存下来。同时因为中国文化历经的时间跨度大,各地区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显著差距和不平衡性,以及中国文化本身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许多转折和飞跃,由此而提出的对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的认识便具有了重要意义。

对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的认识是从清朝末期民国初期开始的,到今年来随着中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而在大批著作中多有论述。“在中国,文化的整合通过国家集权来实现,文化的延续通过改朝换代来实现,文化的辐射通过疆域盈缩来实现,文化的涵化通过夷夏互动来实现。”③中国文化发展的特殊性使中西方学者在看待中国文化发展历程时有很多分歧和差异,而其中一个重大差别就是对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的认识而涉及到的一个分期问题和各时代的主要文化特征,本文将就这两个主要方面做出论述。

中国文明可以分为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时期。原始文明从远古时期到夏王朝的建立为止,农耕文明从夏朝到鸦片战争开始前的清朝为断限,工业文明从鸦片战争开始到现在还在不断进行和深化。以这三个文明的分期为入点,我认为中国文化应该分为前文明期(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雏形期(夏商周时期)、形成期(春秋战国时期)、定型期(秦汉时期)、发展期(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成熟期(元明到鸦片战争前的清朝、转型期(从鸦片战争开始,延续到今)。下面对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各个主要特征和方面进行叙述和介绍。

1.前文明期: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中国在进入文明前经历了漫长了进化历程,这段时期奠定了中国文化独立发展的基础。(1)中国文化的独立起源:新中国成立后发掘的一大批新、旧石器文化遗址推翻了关于中国文化的外来说,向世人证明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起源于中华大地,是土生土长的中华文化。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安徽和县人,湖北郧县人等遗址的发现无可争辩的证明中国是人类发源的重要地区。一大批猿人的遗骸或遗物的发现说明中国早在200万年以前,我国境内已有人类生息繁衍,从而揭开了中国文化的序幕。

我国古人和新人遗址均有大量发现,古人遗址以大荔人、许家窑人、丁村人为代表,这一时期生产工具有所进步,发明了人工取火,氏族制度逐渐萌芽。新人遗址重要的有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人,内蒙古萨拉乌苏河流域的河套人,山西朔州峙峪人,四川资阳的资阳人等,这一时期原始艺术开始萌芽,原始灵魂不灭观念在墓地中有所反映,原始宗教开始产生。古人遗址和新人遗址的大量发现显现出了中国文化的独立性,良好的承接性,以考古发现证明了中国文化起源于本土,是世界文化起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文明起源的多中心:众多考古发现证明了黄河、长江、珠江、辽河流域都是中华民族和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从旧石器向新石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个中心,呈多中心发展。出现文明起源的多中心原因很复杂,但“辽阔的地域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起源奠定了不可缺少的基础” ④则是无疑的,地域的广阔和地理条件的显著差异为文明起源的多源提供了可能。(3)农耕文明的初步形成:从金石并用时代到铁器时代,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增长。农业方面从锄耕变为犁耕,从使用木犁或石犁到使用金属犁,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显著提高,于是农业开始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河姆渡遗址发现成堆的稻谷、稻壳、稻叶等,证明早在7000年前,我国就开始人工栽培水稻。这一时期形成的农业对后来我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为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重农抑商”观念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由农业而产生的农耕文明是以中国为首的东亚文明与西方文明的重大差别。农耕从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开始并逐渐成为中原和南方地区人民的主要生存方式,中原的农耕文明与北方的畜牧文明的竞争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农耕文明从深层次上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方向以及文化的基本特征。(4)文明的前兆:农业和畜牧业分工后,出现了制陶、纺织、酿酒等活动,同时由于金属冶炼的出现和发展,导致了手工业的出现。手工业使人类在生产工具的制造上产生了重大进

步,它推动了我国向文明时期的转变。这一时期出现的绘画、雕塑、舞蹈、记事符号、图画符号等文化艺术,为我国后来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交换范围的逐渐扩大,私有制日益发展和巩固,开始出现炎黄、东夷、苗蛮三大主要部落,三个部落联盟在错综复杂的斗争和融合中,形成最初的以华夏族为核心的国家雏形。战争打破了各部落之间的隔阂,融合了各部落创造的文化,加速了社会的发展步伐,,促进了贫富分化和阶级的出现。黄帝时代,后世国家的雏形已经开始萌芽,在走向文明社会的过程中,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历史上各氏族、部落交往、角逐和融合的中心。这个中心的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以炎黄部落联盟为核心,包括东夷、苗蛮大部分先民的共同体。

2.雏形期:夏商周时期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的奴隶社会时期,这一时期初创的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

(1)政治机构的初步建立: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历史正式进入文明时代,奠定了中国4000多年文明发展的基础,商周在夏朝后继续向前发展。这一时期的国家机器基本上已奠定了后世国家的框架,国家开始有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由各级官吏组成一定的统治部门,确立了贡赋制度,制定了刑法,商朝康丁以后,嫡长子继承制度逐步确立。国家机构不断复杂、完善和加强,统治地区逐渐扩大,以中原为中心的版图得到基本确立,周朝建立了完善的井田制和分封制。这一时期确立的政治制度和统治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青铜器的发展:商朝是青铜器发展的高峰时期,因其高超的制作技艺,发达的生产技术,大规模的作坊,以及留下的大批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商朝又被称为“青铜时代”。这一时期青铜器大规模的被用作礼器和战争,在生产上也有所应用。在殷墟和郑州商城遗址,都发现有王室所专用的青铜铸造作坊,作坊内有细致的分工,从遗址和所发现的青铜器可以窥见当时冶炼技术的纯熟和技术的先进。西周青铜器的数量远超商代,历代出土的西周青铜礼器、用具、兵器、工具、饰物数以千计,这一时期的工匠已经掌握了锻打和铸接铜与铁的技术。青铜器的发展艺术颇具特色,青铜器造型与纹饰也体现了其雕塑造型艺术达到很高的水平。青铜冶炼技术和青铜制造工艺的高度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技术进步的反映和表现。(3)文字:原始社会晚期各地遗址中普遍发现记事性质的刻画符号,以及殷商已有较成熟的甲骨文字和金文来推测,夏代可能已有文字和文献记载。商代的文字有陶文,玉石文,金文和甲骨文,以晚商的甲骨文最为丰富。殷商出土的带有文字的甲骨有十多万片,连同其他器物的铭文,约有单字4000多个,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西周流传下来的青铜器铭文,与商代基本相同,但西周时期出土的器物较多,铭文的篇幅也较长,所以成为金文的主要部分。这一时期的文字为后世汉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文化的繁荣:敬天保民思想的形成,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萌芽,对后世哲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周代重视贵族子弟教育,从小开始就开始教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礼是西周社会的重要方面,在成人、婚丧仪礼方面有很多规定,周礼对后世的中华文明有重要影响,周公制礼作乐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3.中国文化的形成期: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的形成期,诸子百家出现标志封建文化框架的形成。

(1)百家争鸣:周平王东迁后,诸侯国“挟天子而令诸侯”的争霸战争持续了几个世纪,在政治纷争不断的同时,我国文化出现了一次大繁荣。这一时期,由于激烈的社会变革,社会

矛盾的错综复杂,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经济文化的繁荣使人们对这一空前的社会变革中产生的问题各有自己的态度、愿望、主张和要求。同时,由于诸侯纷争,统治者不可能推行文化专制制度,统治者竞相招贤纳士,各个学派因此有了发展机会。各家著书立说,议论政治,既相互批判,又相互影响,百家争鸣由此出现,这一时期形成的各种学术思想成为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源头。这一时期的各个学派不仅是学术学派,而且是政治学派。社会上形成的众多学派,不仅各个学派的主张不同,而且在同一学派中也有不同的代表和主张。如墨家“节用”、“兼爱”、“尚贤”、“非公”的主张,道家主观唯心论与绝对相对论相结合得思想,儒家

孟子“仁政“与”“性善说”、“民贵君轻”的民主思想,儒家荀子“礼治”与“法治”结合的主张,韩非子的法家思想等都各有特色。

(2)教育的进步:春秋以来,自孔子所创私人讲学,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被私人讲学成功打破。孔子整理的《春秋》、《孟子》、《中庸》《论语》、《大学》等书,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达数千年之久,“中国文化的流传和发达与孔子的整理古代文献和设立私塾是分不开的”⑤。孔子在教育思想和教学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提倡“有教无类”,推广私人

讲学,为战国社会的变革奠定了人才基础。学在官府垄断局面被打断到私人讲学的兴起反映了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私人讲学开始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它培养了大批知书达理,讲求封建伦理道德和忠孝节义的知识分子,这些人“学而优则仕”

后成为统治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主力军,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3)儒家思想的形成: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推崇周礼,由此形成的伦理思想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基础。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结合自身认识,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完善和解说。孟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荀子要求“礼治”和“法治”相结合。儒家思想初步形成后被统治者不断改造,成为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正统思想,它所主张的“和”,提倡的中庸思想,对东亚文化圈的各个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4)统一趋向的加强:由于诸侯纷争不已,各国为了在战争中获胜,纷纷进行改革,逐渐确立封建制度,民族融合得到加强,统一成为大势所趋。诸侯之间的争霸,大国吞并小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为大统一文化的形成准备了政治条件。

4.定型期:秦汉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它和后来的汉朝所采取的政治制度成为封建政权组织和统治机构的模范和蓝本,它们实行的文化政策对后世更是影响至深。

(1)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封建行政体系:秦朝开始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在封建国家中享有神圣的地位和最高的权利,皇帝之下,设置了一整套官僚系统。制定了一部比较完善的封建法典《秦律》,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封建统治网,强化了封建国家机器。秦朝在全国范围内确立私有,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顺应历史潮流,建立了统一的国家。汉朝的建立宣告了秦始皇皇位传万世迷梦的破碎,也以事实回答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疑问。汉朝基本沿袭了秦朝的制度,建立了更完备的武装力量,制定了法律,实行新的赋役制度,汉族在这一时期正式形成。“秦始皇的统一中国而推广到全国,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其后经西汉前期吴楚七国之乱的冲击,到汉武

帝时期正式确定下来,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延续二千多年的主要制度文化。”⑥东汉时加强尚书台,削弱三公权利,加强监督机构,进一步完善了统治机构,确定州县郡地方行政机构,废除内地郡国都尉。此后的封建政权组织都是在秦汉时期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的。

(2)文化专制:秦始皇在文化上采取了偏激措施,他焚书坑儒的政策虽然在短时期内维护了统治,巩固了统一,但这些措施对我国文化起了极大的破坏作用,造成文化上无法挽救的损失。汉武帝在主客观条件成熟后,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改造后的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自从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后,以孔孟为正宗的儒学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儒学开始成为封建统治者的首要选择,并且影响到文化的各个方面。“儒学的提倡和尊奉,才真正使其成为封建王朝实用的政治学说,才使儒家思想所派生的伦理规范深入人心,以至成为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⑦

(3)佛教和道教的兴起:道教形成东汉时期,随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在秦汉时期出现以天帝为首,四方诸神拱护的神权等级系列,经方士对诸神的筛选与改造,逐渐推出皇帝与老子作为道教的教主。道教虽然在封建统治中未曾在封建社会占过统治地位,但它对统治者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众多统治者纷纷执迷于长生不老药的获取。东汉时期道教开始有了比较完整的体系,正式成为我国流行的宗教之一,在我国文化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佛教产生于印度,约在东汉初年开始传入我国,流入后开始适应中国特点,它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和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5.发展期: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

这一时期的文化在秦汉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开始确立了中国文化的恢弘气势。

(1)儒学的动摇:东汉后期政治混乱,儒学失去了政治依靠,佛教的广泛传播和道教的迅速发展,以及儒学本身的日趋僵硬,缺乏群众基础,使儒学在文化上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这一时期,玄学开始成为独领风骚的一种意识形态。

(2)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隋朝开启的科举制替代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这对中国此后的统治秩序、教育方式、文化内涵都产生了深层次影响。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武周时开创武举,北宋实行试卷的“糊名制”,科举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科举制度“以地主阶级思想意识、伦理道德为准则”,⑧扩大了统治秩序,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3)制度文化的完善:隋朝改革官制,实行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二,兵役上实行府兵制和兵农合一,赋役上实行大貌索阅和输籍定样,实行均田的土地制度,租庸调制的赋役制度。唐朝实行了府兵制度。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在中央分隔宰相权利。隋朝的《开皇律》、唐朝《唐律》,集成了中国封建法制的基本精神,为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4)中外文化的交流:佛教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中国的特点和人民的信仰习惯,自传入之后就不断改变、调整,它与道教、儒家思想相结合,最终形成了宋朝理学。佛教的传入、普及与发展,不仅丰富和充实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而且佛教最终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外文化相互涵摄的结果。唐代后期随着民族的进一步融合和对外交往的频繁,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的整合,使得唐王朝凝聚了极大的力量,文化昌盛,并以“博大的胸怀,大量接受外来文化,使之融会到中国文化的整体当中”。⑨中国文化的博纳和开放精神在这一时期正式得以形成。

(5)理学的形成:宋代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斗争的推动,佛道两教对儒学的渗透,儒学开始哲学化,并越出了单纯研究儒家经典的范围,成为包括经学、文学、史学、哲学等在内的一门新学问,形成了宋学。南宋后宋学各家此消彼长,理学在与各家的竞争中胜出。理学使儒学重新确立了正统地位,成为此后影响中国文化甚久的一个重要因素。

6.成熟期:元明到鸦片战争前的清朝

元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大统一时期,其中明清是我国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顶峰和衰落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文化特征为后来中国文化的被迫转型埋下了伏笔。

(1)中央集权的强化: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专制的一个顶峰时期,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加强监察制度,创立五军都督府和卫所制度,颁布《大明律》,从各个方面巩固了专制制度,加强了皇权。清朝削弱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时设立军机处,进一步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文化上的专制制度:明清时期加强了对思想的控制,其中最具代表性和最有破坏力的措施是文字狱。统治者对持不同观点的知识分子大肆镇压,造成文化上的恐怖,使“文化与思想的专制达到万马齐喑的地步”,⑩严重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以此为背景而兴起了考据学,在考据上取得了大量成果,但严重脱离实际,没有现实意义,中国文化开始进入一个衰退期。

(3)大一统思想的加强:这一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元朝建立了大帝国,它所实行的行省制度在今天还有影响。“从元朝以来,中国的行政区划再次进行了调整,并逐渐稳定下来。”?明清时期版图基本得到确立,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快,清朝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加强在西藏的统治,镇压叛乱势力,土尔扈特部归国,使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中华民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族人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加强,对祖国的归属感大大增强。(4)文化取得了一些成就: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败的一个时期,由于封建制度的弊端逐渐占居主导地位,这一时期的文化尤其是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较少。由于官方对文化控制力度的加强和重视,统治者出于加强思想控制的考虑,进行了大规模的修书。这些措施既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传统文化,又对文化起了破坏作用。明朝永乐年间修《永乐大典》,使许多文献得以保存下来,清代乾隆时期修的《四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此外,这一时期明清小说兴起,四大名著和《金瓶梅》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

(5)文化由开放向封闭的转变: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因其对外的良好开放性,而能够虽然经受过佛道的冲击,胡汉文化的融合以致外族的入侵都能够一脉相承的延续下来,但到明清以后中国文化却开始走向了一条封闭的道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后为了防止倭寇的侵略,巩固封建统治,开始限制通商。清朝更是在文化、政治、经济文化上实行全面封闭政策,朝着自我封闭的方向发展。

(6)西学东渐:明朝时期西方传教士开始进入中国,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中国自然科学的进步,中国文化面临新的转折。清朝时西方医学、历法、数学开始传入中国,西方发达的自然科学开始有限度的流入到中国一部分开明士族中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中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面临的是一种更先进的文明,继续执行反动的封闭政策,中国文化丧失了一次良好的转型机遇。

7.转型期:从鸦片战争后,一直到今天还在继续

西方国家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后中国文化发生了巨变,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进入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1)向西方学习的思潮:鸦片战争的失败使统治阶层的部分有识之士意识到自己的落后,开始从盲目的自大变为有选择性的向西方学习。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实行改革,以达到强国御侮的目的。他们的思想和主张,代表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新思潮,林则徐、魏源等为这批人中的杰出代表。尽管这一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还只停留在器物和表面层次上,是摄于西方的炮火和军力做出的不得已的选择,不是理智和试图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但他们的观点有力的反击了中国的保守势力,在文化方面开创了新的社会风气,为中国文化的转型提供了契机。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开始主张大规模向西方学习,其中具有代表性的

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他们创建洋务企业,派遣留学生到外国学习先进技术,加强军队力量,以图达到求强、求富得目标,试图在民族危亡时刻挽救清朝统治危机。此后出现了早期维新派,他们提倡重商主义,要求采取西方国家君主立宪的议会政体,他们的思想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比地主阶级改革派有了进步。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维新派以救国图存为目标,进行了戊戌变法,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不但在政治变革上是一次历史的超越,而且在思想文化上也是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从此,中国古老的封建文化的统治地位,在西学和新学的冲击下,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在新旧思想、新旧文化的撞击中,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维新运动在文化发展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2)对传统文化的抛弃:幸亥革命前,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推广新式学堂,使教育摆脱了从属于科举的附庸地位,为教育的独立和教育社会化、普及化创造了条件。创办报纸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文化开始朝着大众化和平民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了更普遍的传播。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文化方面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从根本上消除了孔教在教育上的统治地位,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新文化的主导地位。20世纪20年代的新文化运动完全否定传统文化,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和封建旧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它在政治和思想上给封建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破除了封建教条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对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起了巨大作用,但这时没有理性的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后便因其良好的群众基础和与中国国情的适应而得以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通过与其他各种形式的主义斗争,最终成为影响当代中国社会最大的思潮,在今天仍然居于重要的指导地位。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由初兴到形成再到转型的转变,它的发展构成了中国文明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拥有四五千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发展史的国家,其文化积累之丰富,传统价值观念之持久稳定,都是世界文明史上少见的。”?

中国文化独立产生于本土,在以原生的农耕文化为主体的同时,与周边游牧文化相互影响,对外来文化或主动或被动的进行变革。中国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排斥型的文化,但是,当中国文化面临大的挑战和考验时,从佛教和道教对它统治地位的冲击,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高势位”撞击,中国文化又能够对外来文化表现出良好的开放性。在与外来文化的相遇、交叉、结合、融汇过程中,中国文化表现出了博纳的一面。春秋时期各家文化相互竞争,相互影响吸收,为中国文化开放性的一面奠定了基础。秦汉时期形成了大一统文化,丝绸之路等交通方式改善了中外的交往条件,外来文化不断对中国文化进行本能的冲击,唐宋时期少数民族的文化对中国主体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元明清时外来文化则以各种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颠覆,但中国文化和它的基本精神终究还是比较完整的保存下来了,虽历经数千年之久,都没有出现文化断层的局面。即使到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文革的十年浩劫和人才的断层,我国文化仍然不断地发展。中国文化不管面临着多么严重的生存危机,它都战胜了各种挑战和挫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涵和特征,其成熟之高度和文化梯级之高都是世界文化上仅有的,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文化之一。中国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开放与保守并存的矛盾性文化,这种特征使“中华文化至今仍保存着高度发达、高度成熟和高度独特性”。?

世界众多文化的消亡显示了中国文化保存之不易,因此我们更应珍惜它。进入21世纪后,随着各国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文化环境面临新的考验,以及文化作为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有的重要地位,我们要以新的思维寻求文化发展的途径。中国文化能够得以保留到今天,证明了中国文化是适应中国,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文化,这与它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性有着莫大的关系,同时也与它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而具有的扬弃性有着重要关联。因此,我们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既要反对全盘西化,又要反对原封照搬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我们的政治、经

济、文化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封建性质的文化,我们必须仔细加以甄别,加以选择性的弘扬和集成。“人类要进步、发展,就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和传承”,?而文化则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世纪,我们要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实现中国文化新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电影发展简史

中国电影发展简史 早期中国电影(1931年以前) 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13年,美国人经营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短片《难夫难妻》。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拍摄时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动影戏部,此后拍摄了两部中国最早的长故事片《阎瑞生》和《红粉骷髅》。1922年,张石川与郑正秋、周剑云等组织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影片严肃地涉及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表现手法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演技自然、亲切、朴素。与此同时,出现了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长城画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较具规模的影片公司。邵醉翁兄弟于1925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首先取材于民间故事,拍摄一批古装片,并在上海掀起拍摄古装片的热潮,还以此立足于南洋市场。1925~1927年间,上海先后成立140家中小型电影公司;广州、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城市亦拍摄影片。1928年明星公司开拍《火烧红莲寺》后又形成一股武侠片热潮。此后的4年间上海各公司拍摄了400多部故事片,其中一大半是“火烧”、“武侠”、“神怪”之类光怪陆离、粗制滥造影片。1928年,民新、大中华百合等影片公司组合成联华影业公司,先后拍摄了《恋爱与义务》、《恒娘》、《桃花泣血记》等片。1930年,明星影片公司和友联影片公司试制成功蜡盘发音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和《虞美人》。1931年华光片上有声电影公司在日本完成中国第一部片上发音影片《雨过天晴》。到1935年,中国完成了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过渡。 左翼电影运动(1931~1937) 1930年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于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上海的抗日战争爆发,电影界的有识之士深感时代需要反映现实的影片。1932年5月,明星影片公司聘请黄子布(夏衍)、郑君平(郑伯奇)、钱谦吾(阿英)担任编剧顾问,与郑正秋、洪深等一起组成编剧委员会。1933年3月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组成立,由夏衍任组长,成员有钱杏邨、司徒慧敏、王尘无和石凌鹤。电影小组的成立推动了明星、艺华、联华等影片公司的电影创作,也影响了天一和其他小公司的电影创作。当年生产了《狂流》、《都会的早晨》、《春蚕》、《姊妹花》、《民族生存》、《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等一批优秀影片,左翼电影运动取得辉煌成就。国民党统治当局在开展对中国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军事“围剿”的同时,加强了对革命文化的“围剿”。针对这种更为尖锐、复杂的形势,左翼电影工作者进行更加隐蔽的斗争,创作出《渔光曲》、《新女性》、《大路》、《神女》、《生之哀歌》、《逃亡》等有影响的片目,与此同时,左翼电影工作者还开辟了新的制片阵地——电通影片公司,拍摄了《桃李劫》、《风云儿女》等优秀影片。这个时期还创作一批优秀电影歌曲,如影片《大路》里的《大路歌》和《开路先锋歌》,《桃李劫》里的《毕业歌》和《风云儿女》里的《义勇军进行曲》等,随着影片的放映,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将全国人民爱国运动推向一个新高潮,上海电影界为适应新的形势,建立起电影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继“国防文学”口号提出后,1936年2月,“国防电影”作为电影创作口号也被提出。1936~1937年7月,上海各电影公司拍摄出一批不同题材样式和内容的国防电影,有《生死同心》、《压岁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迷途的羔羊》、《狼山喋血记》、《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等影片。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其主要成就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成就 一、诗歌 无家别 (杜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中唐:唐诗的二次繁荣。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两大诗派:元白诗派和韩孟诗派 著名诗人:白居易 (一)中国古代散文史迹回眸 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 中国最早的历史散文文集是《尚书》。春秋战国时期,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代表的历史叙事散文通过解说历史来阐明观点和主张,而以《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为代表的诸子散文,以阐发道理为主,也形成了各自的风格。 汉代散文继承了先秦散文的优良传统,继续发展,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汉代散文种类繁多、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审美价值高。主要作品有,贾谊、晁错等人的政论散文,司马迁、班固的史传散文。其中司马迁的

《史记》,其内容是历史,其表述形式是散文。 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两汉后,散文走向骈化,骈体文成为官方文章正体,散文受到压抑。骈体文追求形式,文风轻浮奢华,出现种种弊端。 唐宋的“古文运动”就是为纠正这种不良倾向而发起的。 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是一场由骈体向散体的文体、文风的革新,主要的理论主张是“文道合一” 。 古文运动树立了古文在文坛的权威,直接启示了北宋的文学革新运动。北宋前期,欧阳修继承中唐古文运动的复古革新精神,掀起北宋的“古文运动”,其主要主张是重道以充文,将思想道德的追求直接转化的文体形式,注重文的价值。从而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传统,开创了中国古典散文新时代。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主要作家与主要作品 韩愈:《送孟东野序》、《师说》 柳宗元:《封建论》、《捕蛇者说》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醉翁亭记》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游褒禅山记》 苏洵:《六国论》 苏轼:《石钟山记》 《师说》(节选) 韩愈

电影发展历程(珍藏版)

电影发展历程(2007-07-31 16:20:42) 标签:艺术学基础知识电影 *电影发展历程 一,电影发明阶段 1832年12月,比利时人普拉多利用"法拉第轮"的原理,制成"诡盘",由此产生现代电影原理.1888年英国W.弗赖斯.格林制成他的第一架电影摄影机.1889年,柯达公司制成第一卷软片.爱迪生有用这种胶卷制成第一部打孔影片. 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L.卢米埃尔在巴黎用他发明设计的"活动电影机"首次放映了《拆墙》,《婴儿的午餐》,《水浇园丁》和《工厂的大门》等影片.这一天,被世界各国电影界公认为标志着电影发明阶段的终结和电影时代的正式开始. 二,电影普及阶段 1905年,中国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同年,法国百代影片公司派摄影师费利克斯?米斯格到中国拍摄素材,编成《中华帝国的一次旅行》,《中国海军生活》等短片.1906年,第一部故事影片《凯利邦的故事》在澳大利亚公映. 1909年1月,爱迪生等人组织电影专利公司,实行发放上映许可证制度.与此同时,美国第一个电影检查机构在纽约成立,35毫米电影胶片,被国际公认为标准规格. 1910年3月,国际电影公司通过媒体宣传,使演员F.劳伦斯成为第一

个明星,美国的明星制度从此确立. 1913年,美国好莱坞正式有了法定的地名,迅速发展成为美国摄制电影的基地. 美国人T.卡尔马斯和D.康斯托克用他们发明的彩色工艺(二色追加法)拍摄了第一部美国彩色故事片《海峡两岸》.1937年,迪斯尼公司出品了第一部大型彩色动画片《白雪公主》. 三,电影研究与评奖 1911年,法籍意大利人R.卡努多发表《第七艺术宣言》,确认电影为一门艺术. 1916年,美国电影工程师学会成立. 1927年5月11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宣告成立,D.范朋克为第一任主席. 1929年5月16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举行第一届奥斯卡金像奖授奖仪式. 四,电影音响的发展 1926年8月6日,纽约曼哈顿歌剧院首次上映华纳兄弟影片公司拍摄配有音响效果的音乐片《唐璜》,标志着有声电影正式诞生.次年,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在纽约百老汇的华纳大戏院公映第一部对白配唱音乐故事片《爵士歌手》.1928年7月6日,纽约首映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摄制的第一部全部有声对白故事片《纽约之光》. 1953年,配合宽银幕电影的立体声音响系统开始在电影院投入使用. 1975年,杜比立体声系统问世,在世界各国的电影院音响系统逐渐占

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古七段

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古七段 三古七段说主要着眼于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体现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所呈现的阶段性,而将其他的条件如社会制度的变化、王朝的更替等视为文学发展变化的背景。将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视为断限的根据,而将其他的条件视为断限的参照。一种根据,多种参照,也许最适合于描述整个中国文学的历史过程。 中国文学史可以分成上游、中游、下游,这就是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三古之分,是中国文学史大的时代断限。在三古之内,又可以细分为七段。 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如下: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1] 原因分析 文学发展变化的阶段性可以和社会制度的变化以及王朝的更替相重合,但社会制度的变化或王朝的更替,只是导致文学变化的重要原因,而不是这变化的事实本身。 所谓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可以分解为以下九个方面:一、创作主体的发展变化;二、作品思想内容的发展变化;三、文学体裁的发展变化; 四、文学语言的发展变化;五、艺术表现的发展变化;六、文学流派的发

展变化;七、文学思潮的发展变化;八、文学传媒的发展变化;九、接受对象的发展变化。三古七段就是综合考察了文学本身这九个方面的因素,并参照社会条件,而得出的结论。以往研究文学史,对文学传媒和接受对象这两方面很少注意,尚不足以对文学的发展变化作出全面的考察。文学传媒和接受对象深刻地影响着文学的创作,实在是不容忽视的。[2] 基本信息 上古期 上古期包括先秦、秦汉(公元3世纪以前) 首先注意到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几乎都孕育于这个时期。散文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诗歌可以追溯到《诗经》、《楚辞》和汉乐府;小说可以追溯到神话传说,《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以及诸子散文中的寓言故事;辞赋可以追溯到《楚辞》。骈文中对偶的修辞手法,在这个时期也已出现;就连戏曲的因素在《九歌》中也已有了萌芽。其次,中国文学的思想基础也是孕育于上古期的。特别是儒道两家的思想影响着此后几千年作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中国的文学思潮以儒道两家为主,儒家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道家注重文学的审美价值,这在上古期也已经形成了。影响着整个中国文学的一些观念,如“诗言志”、“法自然”、“思无邪”、“温柔敦厚”等等,都是在这个时期提出来的。第四,从文学的创作、传播、接受来看,士大夫作为创作的主体和接受对象,文字作为传播的主要媒介,中国文学的这个基本格局也是在上古期奠定的。直到宋代出现了市民文学,才使这个格局发生了变化。 上古期的第一段是先秦文学。在这个阶段,文学的创作主体经历了由群体到个体的演变,《诗经》里的诗歌大都是群体的歌唱,从那时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屈原出现,经过了数百年之久。上古巫史不分,史从巫中分化出来专门从事人事的记录,这是一大进步。而士的兴起与活跃,对文学的发展又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先秦文学的形态,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这种混沌的状态成为先秦的一大景观。所谓文史哲不分,是就散文这个领域而言,在讲先秦散文时无法排除《尚书》、

中国文学发展史

中国文学发展史 诸子散文汉赋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戏剧小说 ——唐诗简略发展史 一、初唐 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 陈子昂(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二、盛唐 山水田园派:王维、孟浩然 边塞派:高适、岑参、王昌龄 李白(盛唐之音) 三、中唐 杜甫(诗圣) 元稹、白居易(新乐府运动) 刘禹锡(诗豪)、李贺(诗鬼) 孟郊、贾岛(苦吟诗人) 四、晚唐 李商隐、杜牧(小李杜) ——宋词简单发展史 一、宋词的发端:花间词派 因五代后蜀赵崇祚词集《花间集》得名。 代表作家:温庭筠(鼻祖)、韦庄 《花间集》序文:“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案香檀。” 题材:闺情花柳、笙歌饮宴 风格:艳丽浮华 出自花间词人张泌“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二、宋词初期: 风格:沿袭华丽词藻、细腻情感 题材:寄情娱乐、儿女之情 代表作家:柳永 代表作品:《雨霖铃》、《八声甘州》 三、宋词鼎盛时期 豪放派:苏轼首开豪放词风(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风格: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题材:士大夫对时代、对人生、对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 婉约派: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 风格:清丽含蓄,婉转缠绵 题材:个人遭遇、男女恋情

四、南宋词: “苏、辛”并称 姜夔、文天祥 张孝祥、陆游、刘克庄、吴文英 ——中国小说发展史 1.先秦两汉:古代小说的萌芽时期。 神话: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 2.魏晋南北朝:古代小说的童年期。 “志人”“志怪”小说,合称笔记小说。 刘义庆《世说新语》(志人) 干宝《搜神记》(志怪) 3.唐代:古代小说的成熟期。 著名的唐传奇有: 蒋防《霍小玉传》、元稹《莺莺传》、李朝威《柳毅传》、白行简《李娃传》。 4.宋代:话本产生 代表作有《错斩崔宁》、《三国志平话》。 5.明代:白话小说蓬勃发展。 明代出现了“拟话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 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明清出现了“章回体小说”: 《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金瓶梅》(兰陵笑笑生)、《西游记》(吴承恩) 6.清代:长篇小说创作的高潮 《儒林外史》(吴敬梓)、《红楼梦》(曹雪芹)、《聊斋志异》(蒲松龄) 晚清长篇小说: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发展战略)中国文学从先秦到唐代的发展历程及内在规律

中国传媒大学学年第学期 课程 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所属学院 任课教师 成绩

中国文学从先秦到唐代的发展历程及内在规律 先秦文学 散文 先秦散文的主要形式是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是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历史散文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二书体现了早期历史散文的特征。第二阶段以《左传》和《国语》为代表。二书标志着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三阶段以《战国策》为代表。《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叙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在语言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诸子散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墨子》、《老子》为代表。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为代表。 诗歌 先秦诗歌在北方文化中产生了《诗经》,在南方楚文化中孕育了楚辞。《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和朴素的艺术手法显示了巨大的艺术魅力,并以经学的地位和传播方式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楚辞与《诗经》不同的均是文人的个体创作,并出现了以屈原为代表的南楚作家群,揭开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篇章。楚辞的浪漫精神、自由的形式、华美的词采以及艺术表现技巧,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经久的影响,也是中国传统文学精神的源头之一。

秦汉文学 散文 汉初政论文作者注意总结秦王朝由弱转强、政权得而复失的经验教训,对如何巩固汉王朝的统治,完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见解。这些政论文议论宏阔,说理畅达,感情充沛,富于文采,对唐宋以后散文创作有明显的影响。汉初的辞赋属于战国的余绪,但汉初辞赋作者缺乏那样的强烈感情,多为模拟之作,作品亦多亡佚。辞赋创作在汉武帝时得到极大的发展,进入了汉赋创作最兴盛的时代。除司马相如外,还有、枚皋等所谓“言语侍从之臣”,他们“朝夕论思,日月献纳”,而公卿大臣如倪宽、董仲舒等也“时时间作”,从而造成了汉赋创作盛极一时的局面。东汉辞赋仍在司马相如的影响之下,模拟因袭的风气盛行,但以班固《两都赋》为开始的京都大赋,由宫苑而都城,在题材开拓上是一个进步。东汉中叶以后,政治极端黑暗,赋风开始转变,的《归田赋》以清丽的语言、情景交融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归隐田园的恬静心绪,是这一转变的标志。 史传文 汉武帝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汉书·艺文志》),这就为《史记》的写作准备了物质条件。司马迁的《史记》在汉宣帝以后就在社会上传播,由于它记事止于汉武太初年间,就有不少文人缀集时事来续补它,但大都文辞鄙俗,不能和《史记》相比。西汉后期散文成就表现在政论文方面,桓宽的和的奏疏、校书的“叙录”,继承汉初政论文传统,内容充实,说理明畅,表现了作者匡救时弊的热情。汉书是东汉史传文学的代表。它沿袭《史记》体例而小有变动,

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

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于电影市场的拓展,好莱坞再次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一批电影大师从战场回归,拍摄了一批高质量而且深受观众喜爱的作品。但正当好莱坞生机勃勃、蒸蒸日上之际,一场政治风暴改变了美国电影工业的发展方向。 美国是电影王国,电影娱乐业是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美国电影以其独特的形式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展示了美国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现在已经渗透到了世界各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影响到全球各国人民的生活方式。 一、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总览 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中企顾问网整理 二、无声电影开启电影文化之门 1893 年,爱迪生发明电影视镜并创建“囚车”摄影场,被视为美国电影史的开端。1896 年,维太放映机的推出开始了美国电影的群众性放映。由于技术的限制,最开始美国电影都是无声电影,因而这一时期也常称作“默片时代”。 20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的城市工业发展和中下层居民迅速增多,电影成为适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娱乐。它起先在歌舞游乐场内,随后进人小剧场,在剧目演出之后放映。上流社会认为电影表现粗俗,对其不屑一顾,电影院变成下层人士的聚集地。这种情况直到20 世纪20 年代才有所改观。 1905 年在匹兹堡出现的镍币影院(入场券为5 美分镍币)很快遍及美国所有城镇,到1910 年每周的电影观众多达3600 万人次。当时影片都是单本一部的,产量每月400 部,主要制片基地在纽约,如爱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维太格拉夫公司。 由于电影收益高,所以引发了激烈的竞争。1897 年,爱迪生为争夺专利进行诉讼,到1908 年,成立了由爱迪生控制的电影专利公司,公司拥有16 项专利权。到1910 年,电影专利公司垄断了美国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独立制片商为摆脱专利公司的垄断,相继到远离纽约和芝加哥的洛杉矶郊外小镇好莱坞去拍片,那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又临近墨西哥边境,一旦专利公司提出诉讼便可逃离。格里菲斯1907 年加入比沃格拉夫公司,次年导演

-中国文学发展脉络

中国文学发展史的进程: 一、殷商殷商文学与神话故事密不可分。 二、周《诗经》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剥削阶级的罪恶,表现了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积极进步的历史意义。 三、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大大的解放时代。无论政治、经济和社会组织,都起了剧烈的变化。 △散文的勃兴 在百家争鸣中,无数杰出的思想家涌现出来,他们传世的散文绽放着思想的光辉。 历史散文:1、尚书2、春秋3、左传4、国语5、战国策 哲理散文:1、老子2、论语3、墨子4、孟子5、庄子6、荀子7、韩非子8、吕氏春秋与李斯 △屈原与《楚辞》 诗经以后的三百年间,是理智思维发展的时代,是哲学、历史散文胜利的时代。屈原是楚辞的创造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出现的伟大诗人。在他的作品里,表现了他卓越的思想、人格和天才。代表作:离骚、天问、招魂、哀郢及怀沙五篇。我们在其中看到了爱国精神的发扬,强烈的政治倾向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四、汉 △汉赋 1、汉初的赋家:自高祖至武帝初年,约有六七十年光景,是政治初平、经济建设的休养生息时期。 2、汉赋的全盛期:武、宣、元、成时代,是汉赋的全盛期 4、汉赋的模拟期:由於司马相如的创作,汉赋的形式格调,已成了定型。扬雄、班固二人是这一期的代表。 △《史记》司马迁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是一部承上启下的富有独创性的史书。它不是单纯的史事记载,并且反映出三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过程,揭露出历史上各种矛盾斗争的真实面貌,同时也表现着作者的历史哲学和政治思想。 △汉代诗歌 1、乐府中的民歌 2、五言诗:西汉是五言的酝酿时期,班固、张衡时代是五言的成立期,建安前后是五言诗的成熟时期。 3、古诗十九首 4、《悲愤诗》与《孔雀东南飞》 五、魏晋 诗歌是魏晋文学的主要形式。在汉代乐府民歌和群众性创作的基础上,五言诗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巩固和发展。曹植、阮籍、陶渊明等,都是这一时期五言体的大诗人。从建安、正始、太康、永嘉到晋末,诗歌表现了不同的内容和风格,表现了不同的时代精神。 六、南北朝 △南北朝民歌 1、南方民歌:南方民歌,大都形式短小,内容主要是抒情。 2、北方民歌:北方为外族长期统治,在社会经济和生活习惯不同的基础上,形成与南方不同的色彩。 △南北朝诗文 代表诗人 1、南朝诗人:当日声誉最大的,是颜延之与谢灵运。 2、北朝诗人:北齐文学界最负重名的,是刑邵和魏收 七、唐代 △唐诗兴盛 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形式方面,无论古体律绝,无论五言七言,都由完备而达全盛之境。 初唐:初唐诗坛,是唐诗的准备时代。“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邻、骆宾王、杨炯 盛唐:王孟诗派、岑高诗派、李白 中晚唐:杜甫、白居易、孟郊、韩愈 晚唐:前期以李贺、杜牧、李商隐为代表,后期以杜荀鹤为代表。 △词的兴起 比起诗来,词与音乐发生更密切的联系。在初期,词只是音乐的附庸,与乐府诗很相近似。 晚唐:温庭筠 南唐:李煜 △唐代短篇小说 小说的生命由此开拓,而其地位也由此提高了。到了唐朝,文人才有意识的写作小说,把它看作是一种有价值的文学作品。 八、宋宋词是宋代文学的主要形式 宋初:晏殊、欧阳修 中宋:苏轼 南渡前后:李清照 南宋:辛弃疾 九、元 元曲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大瑰宝。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十、明 综观明代文学,小说成就最高,戏曲次之,诗文相对衰微。《三国志演义》可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高峰,《水浒传》则是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西游记》可说是神魔小说的楷模,《金瓶梅》在人情小说中揭露封建社会黑暗方面也是前无古人的。明代的白话短篇小说,是宋、元话本的继续和发展,其成就也很高,它犹如昙花在明后期一现,弥足珍贵。戏曲中的《牡丹亭》以其独特的构思,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影响深远。所以,明代小说、戏曲的成就是极为辉煌的。 十一、清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古代文学史上最后一个重要的阶段。诗、词、散文、小说、戏曲都取得了重要成就。一般认为,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教学要求: 1、历史分期与各时期的总体特点; 2、各时期的主要文学现象和文学成就。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室 教学过程: ★一、中国现代文学及其历史分期 P1 (一)中国现代文学史 借用钱理群的话说:现代文学“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指从1917年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所发生发展的历史。 (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 最新的分法,是用“三个十年”把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十年:五四时期,1917—1927年(20年代)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30年代)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40年代) 二、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一)前五四文学时期 1898年戊戌变法:梁启超、康有为 梁启超:创办《清议报》,开始“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严复:翻译英国赫胥黎《天演论》,宣传达尔文的进化论; 林纾:开拓“汉译小说”,翻译了近180种西方名著。 (二)新文化运动 P3 序幕: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办《新青年》 主要内容:“拥护德先生”、“拥护赛先生”、“打倒孔家店”,是思想革命

和文学革命的统一。思想革命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三)文学革命的兴起及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 1、文学革命的兴起及其原因 1917年1月1日,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同年2月1日,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正式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在胡、陈旗帜下,钱玄同、刘半农等也纷纷撰文表示支持和赞同,并不断补充和丰富文学革命的内容,一场破旧立新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坛上逐步兴起。 文学革命兴起的原因是:适应当时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的要求而兴起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适应中国文学前进发展的要求而兴起的,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外国文学的启蒙和影响。 2、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 ①胡适的文学主张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有着开创性的作用。关于文学内容、社会作用的重视与提倡,所持的“历史进化的文学观”,对控制当时文坛的陈腐的封建旧文学,形成了很大冲击。特别是白话文学的主张,有力地促进了语言的现代化变迁。但主张多为形式上的点滴改良,且有较大的妥协性。 ②陈独秀的文学主张从彻底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立场出发,不仅反对旧文学的语言形式,更反对旧文学的反动思想内容,从而鲜明地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主张文学革命的态度较之胡适,也要坚决和激进的多。但在否定了封建旧文学后,建立什么样的新文学,回答却欠具体。从西方汲取来的文学观念,本身也存在着某些矛盾和混乱。 ▲3、文学革命的实质 (1)文学语言的革命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中的“八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2)文学观念的革命P4 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诞生:由古典走向现代 从单纯的时间性概念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1917年至现在的文学,近年来人们一般又把它称为中国20世纪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它的诞生之初被叫做中国新文学,这一称谓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性概念,而且是中国文学史乃至思想史上一种革命意义的显示。其发展过程既是中国文学本身现代化的过程,又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的艺术显示。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又是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源头是五四文学。五四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本质性变异,它划定了从传统文学到现代文学的不同历史时代。它的发生与发展有着复杂的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深刻背景。 首先,五四文学的诞生有着深刻的外来文化背景。从作品的翻译介绍开始,到文学观念的倡导、文学创作的出现和文学思潮的形成,都与外来文化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 对外国文学和文化的译介中,严复和林纾的贡献功不可没。严复被胡适称为“介绍西洋近世思想的第一人”(1),他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等西方近代社会科学的名著,对近代中国的知识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林纾在五四之前,共译介西方文学名著170多种,1200余万字。在此之后,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人介绍和引入了西方文学和美学理论。而对中国新文学发生具有本质性影响的还是西方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思想主题和写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文艺思潮,这使中国新文学具备了真正的反封建的“现代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大系统现代化转化的先期完成形态。与思想主题、文学思潮的进入相一致,在外来文学的示范下,各种与传统文学相异的文学样式应运而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历史。诗歌从古典走向现代白话诗;小说由章回体的故事小说走向多样的性格小说和心理小说;戏剧从传统戏曲经“文明新戏”走向现代话剧;散文由文言文走向白话杂文和美文。各种文学流派和社团迅速丛生和更迭。 其次,传统文学和文化对新文学的诞生有着复杂的影响。从五四文学的发生前提来看,传统文学和文化的影响在表层上是一种相反的刺激,新文学以现代意识为尺度,以传统为批判对象,形成了新的文学观念和思想主题。而其积极的影响则是潜层的,并且后来逐渐显现和加强的。作为传统文学的组成部分,对于新文学的形成而产生积极影响的是中国近代文学。黄遵宪倡导的“诗界革命”和梁启超所主张的“小说界革命”和“新文体”运动等,从文学观念、文体语言等诸方面对新文学的初生构成了重要的影响。(1)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从文学发展的多样性、主题的走向以及与中国社会的关系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1917年~1927年文化整体批判时期 (二)1927年~1937年政治分野与文化批判时期

电影技术发展史

电影作为一门可以容纳悲喜剧与文学戏剧、绘画、摄影、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深入到人类生活得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影业的发展建立在电影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此过程中与摄影技术、声音记录技术等各个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息息相关。 电影技术奠基时代 早在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一发现,被称之为“视象暂留原理”。普拉多根据此原理于1832年发明了“诡盘”。“诡盘”能使被描画在锯齿形的硬纸盘上的画片因运动而活动起来,而且能使视觉上产生的活动画面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形象。“诡盘”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发明进入到了科学实验阶段。1834年,美国人霍尔纳的“活动视盘”试验成功;1853年,奥地利的冯乌却梯奥斯运用幻灯,放映了原始的动画片。摄影技术的改进,是电影得以诞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认为摄影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发明提供了必备条件。感光材料的不断更新使用,摄影的时间也在不断缩短。1840年拍摄一张照片仅需20分钟,1851年,湿性珂珞酊底版制成后,摄影速度就缩短到了1秒, 1882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改进了连续摄影方法,试制成功了“摄影枪”,并在另一位发明家强森制造的“转动摄影器”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 1889年,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发明了电影留影

机后,又经过5年的实验后,发明了电影视镜。 1895年12月28日,电影先驱者法国的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十四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内,正式公映了自己制作的几部活动照相——世界最早的影片。这一天标志着电影发明阶段的结束和电影时代的正式到来。 卢米埃尔影片的特点:内容上取材于家庭、工厂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是对生活的客观真实记录;形式上一分钟一部,一部影片就是一个镜头,即所谓的“单镜头”。开纪录片、新闻片先河,形成写实主义的源流。 里埃:巴黎的魔术师,以制作和演出木偶为职业。他是卢米埃尔第一次公映电影的观众之一。他在1896年开始拍摄电影,他把电影引向戏剧,挽救了卢米埃尔以“当场抓住的自然”为特点的纪实性活动照相,开创了电影的新局面。梅里埃影片的特点:他是第一个在室内摄影棚里拍摄影片的人,采用灯光和道具,让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取材大多为魔术节目、科学幻想、神话和童话;创造了“停机再拍”等许多特技摄影。开创了技术主义电影传统的源流。他的电影观念是“银幕即舞台”。不仅遵循经典的戏剧“三一律”原则,还加上了视点的统一。电影成了前排观众眼里的戏剧演出,是装在铁盒子里的戏剧。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名词解释 1、“诗言志” 《尚书&S226;尧典》:“诗言志,歌永言。”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先秦时期所谓“志”,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 “诗言志”虽最早见于《尚书&S226;尧典》,但最早提出“诗言志”理论的当为《左传》所记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赋诗言志”。“诗言志”说最早源于歌舞乐一体的文艺形态,因此,“诗言志”最早只是一种文艺观而非文学观。 2、“思无邪”。 原出《诗经&S226;鲁颂&S226;駉》,指牧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的神态。孔子借它来概括全部《诗经》的特征。“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意。“无邪”就是“雅正”。 “思无邪”意在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3、“兴观群怨”说 孔子在《论语&S226;阳货》中提出。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4、“尽善尽美”说 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做的评价。他认为舜时的韶乐,“《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原因是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5、知言养气 “知言养气”说,出自《孟子&S226;公孙丑上》。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知言养气”说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6、以意逆志 “以意逆志”,出自《孟子&S226;万章上》。“意”是指诗的表层意思,“志”是指深层情志。主张通过对作品文本表层的象征的“意”,去推求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作者之志。此说是与文学创作中的比兴手法相对应的批评方法,长期为后世批评家所遵用,并在鉴赏学中得以拓展其理论内涵。 7、知人论世 出自《孟子&S226;万章下》。孟子的愿意是与古人为友,须读懂他的作品,而欲理解作品,必须了解其作者,而欲了解其作者,又须把握其所处的时代。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

中国文学发展史复习过程

中国文学发展史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三古、七段文学发展变化的九个方面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 如果将中国文学史比作一条长河,我们从下游向上追溯,它的源头是一片浑茫的云天,不可详辨。我们找不到一个起源的标志,也不能确定起源的年代。那口传时代的文学,应当是十分久远的,后来的文字记载不过是对那段美丽梦幻的追忆而已。最保守的说法,从公元前11世纪,也就是《诗经》中的一些诗篇出现的时候起,这条长河的轮廓就已经明朗起来了,后来逐渐汇纳支流,变得越来越宽广。这中间有高潮也有低潮,但始终没有中断过。若论文学的悠久,只有古希腊文学、古印度文学可以与中国文学相比;若论文学传统的绵延不断,任何别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学都是不能与中国文学相比的。 河流有上游、中游、下游,中国文学史也可以分成上游、中游、下游,这就是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三古之分,是中国文学史大的时代断限。在三古之内,又可以细分为七段。 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如下: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三古、七段说主要着眼于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体现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所呈现的阶段性,而将其他的条件如社会制度的变化、王朝的更替等视为文学发展变化的背景。将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视为断限的根据,而将其他的条件视为断限的参照。一种根据,多种参照,也许最适合于描述整个中国文学的历史过程。文学发展变化的阶段性可以和社会制度的变化以及王朝的更替相重合,但社会制度的变化或王朝的更替,只是导致文学变化的重要原因,而不是这变化的事实本身。 所谓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可以分解为以下九个方面:一、创作主体的发展变化;二、作品思想内容的发展变化;三、文学体裁的发展变化;四、文学语言的发展变化;五、艺术表现的发展变化;六、文学流派的发展变化;七、文学思潮的发展变化;八、文学传媒的发展变化;九、接受对象的发展变化。三古七段就是综合考察了文学本身这九个方面的因素,并参照社会条件,而得出的结论以往研究文学史,对文学传媒和接受对象这两方面很少注意,尚不足以对文学的发展变化作出全面的考察。文学传媒和接受对象深刻地影响着文学的创作,实在是不容忽视的。 一、上古期 上古期包括先秦、秦汉。

(完整版)中外电影发展史重点梳理

中外电影史 外国电影 一、电影的诞生 182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提出了“视觉滞留”的原理。 1878年,英国摄影师爱德华·穆布里奇拍出表现物体连续运动的一组照片。 1894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他的机械师协助下制作出了“电影视镜”。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用他们发明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售票公映了他们的电影。这一天被公认为电影的诞生日。 二、电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继卢米埃尔之后,法国人乔治·梅里爱把魔术表演剧院改造成摄影棚,进行魔术电影实验。 1903年,美国导演埃德温·鲍特拍摄了《火车大劫案》,由此,电影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叙事体。1915年,美国导演大卫·格里菲斯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标志着电影艺术的初步形成。 1927年10月6日公映的美国电影《爵士歌手》是有声电影开端的标志。 1935年美国电影《浮华世家》是第一部用彩色胶片拍摄的彩色电影。 20世纪70年代以后,高科技开始影响和改变着电影的面貌。 第一章法国电影 第一节法国的印象派和先锋派电影 一、印象派电影 代表作:路易·德吕克、谢尔曼·杜拉克《西班牙的节日》 印象派电影的特点:不注重影片的外在故事情节,而善于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着重创造气氛,用环境衬托人物的心理和命运;追求造型美,追求新奇的视觉形象和新颖的拍摄角度。 二、先锋派电影 先锋派电影的特点: 1、在反对商业电影的口号下,力图否定电影的大众化性质,使电影成为只能供少数人观赏的、无功利目的的艺术品。 2、借用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和手法。 先锋派电影的理论主张: 1、反对叙事,主张非情节化、非戏剧化,要求以抽象的图形、唯美的形式、孤立的形象和空洞的抒情作为影片的全部内容。 2、倡导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来达到“电影诗”的境界,排斥任何真实、任何理性的含义,需要的只是纯粹的运动、节奏和情绪。 3、描写充满潜意识活动的非理性世界。 4、把表现物放在比表现人更重要的地位或者至少是平等的地位。 三、达达主义电影 达达主义电影的特点:没有主题和情节,追求奇异怪诞的视觉效果。代表作:雷内·克莱尔《幕间休息》四、超现实主义电影 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特点:形象化的表现梦境、潜意识活动和变态心理,真实的场景与非理性行为交织在一起,借以表现主观世界的混乱、幽暗、痛苦和失落感。 代表作:谢尔曼·杜拉克《贝壳与僧侣》、路易斯·布努艾尔《一条安达鲁狗》 第二节法国“新浪潮”电影 一、“新浪潮”电影的理论基础 1、电影的记录本性理论 2、场面调度理论 3、作者电影观念 二、“新浪潮”电影的创作特征 (1)、打破传统的叙事形式,情节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2)、拒绝沿袭传统的剪辑原则,采用跳切的手法。 (3)、在摄影方面,追求纪实风格,画面朴素、自然。

中国文学发展史

中国文学发展史 一、先秦文学 1 、诗歌 A、诗经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3)共305首,也称《诗三百》《诗》。 (4)内容:国风雅(大雅小雅)颂 (5)四言诗为主 (6)主要表现手法:赋、比、兴 (7)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8)据说为孔子删定 B 、楚辞 (1)创造者:屈原(最主要的创作者) (2)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3)最主要的代表诗人是屈原; (4)最主要的代表作品是《离骚》,所以楚辞也称“骚体” (5)形式上主要是六言加“兮”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屈原外,楚辞的主要创作者还有宋玉。屈原宋玉合称为“屈宋”。 屈原:屈平。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爱国诗人。 2 诸子散文 A 儒家:孔孟荀礼乐治国 (1)《论语》 作者: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内容: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体式:记言体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仁”。 (2)《孟子》 篇数:七篇

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核心“仁义”。称“亚圣”。性善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荀子》 荀子:①性恶论;②唯物主义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③隆礼重法; ④学生:李斯,韩非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道家:老(创始人)庄列子 (1)《老子》,也作《道德经》 ①作者:老子,李耳,老聃紫气东来 ②老子思想:a辩证法;b无为而治;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庄子》,也称作《南华经》。 庄子:名周。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周梦蝶鲲鹏之志(鲲鹏展翅)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望洋兴叹濠梁之辩 鼓盆而歌(庄生击缶) (3)《列子》:现多认为是后世伪托之作。 列子: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杞人忧天: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愚公移山: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 绕梁三日:形容音乐优美,余音不绝。 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C 墨家:《墨子》 作者:墨子,兼爱非攻 D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李斯 《韩非子》作者:韩非子——令行禁止严刑峻法 郑人买履一鸣惊人老马识途滥竽充数买椟还珠

国内外电影发展史

电影发展史 2. 《视觉滞留》:比利时科学家普拉托提出,人的视觉印象不是在外界物体从眼前移开后消失了,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会继续短暂的滞留一段时间。 3. 1895年12月28日被公认为电影的诞生日,卢米埃尔的”活动电影机”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做了第一次售票公映. 4. 世界电影史上把1927年的由美国华纳影片公司拍摄的《爵士歌王》作为有声电影开端的标志。 5.”新浪潮“电影的主要导演大多是法国著名电影杂志《电影手册》的青年评论家。 6.法国的新浪潮运动:1958-1962年由巴赞等人产生的一场电影运动,是20世纪产生的世界电影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作用最大的电影运动,被称为是传统电影与现代电影的分水岭。 7.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法国1930年代以后至二战前出现的一种创作倾向,它并无明确的理论,在创作中遵循人道主义和人性主义,是1920年代中期的先锋派运动及电影作为一门艺术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 8.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从1919-1924在德国经历的一场电影运动,代表人物;罗伯特,佛里茨.朗,佛莱德力希,保罗等,认为艺术应该反对对现实的描摹,艺术的品质和力量都来自于对内在实质的揭露.中心在于穿越具体可感表象,获得对抽象的永恒内质的把握。 9.布赖顿学派:是世界电影史上最早的一个电影学派,在英国20世纪最初十年发展起来,代表人物有斯密士和威廉逊,因为这个流派的某些人出生在英国布赖顿的地方,故称为布赖顿学派,主张电影反映真实生活的片段,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也允许进行艺术加工。 10.布赖顿学派的特点:A 拍摄影片较为流畅 B 注意到摄影机的基本功能C 注意到影片的节奏 11.蒙太奇:为了达到思想传播的目的而发展起来的形式美学手段 .A 选取有感染力的素材 B 强调剪辑的重要性。 12.库里肖夫效应:苏联电影导演列夫.库里肖夫通过镜头剪接所做的一项实验,该实验实际上是普多夫金具体操作的。库里肖夫看到了蒙太奇构成的可能性,召理性和心理基础,得出结论,造成电影反映情绪反应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并列。 13.电影眼睛:苏联记录电影导演齐加.维尔托夫于20世纪初提出并在创作中付诸实践的理论,他把摄影机比作人的眼睛,主张电影工作者手持摄像机出其不意的捕捉生活。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强调对现实即兴观察,并不是单纯的记录现实,强调将电影观察素材加以组织,而引导观众达到明确的思想理论。 14.联想蒙太奇:普多夫金认为蒙太奇的定义:蒙太奇就是揭示初现实生活中的内在联系,是一种辩证思维的过程,表达一定思想意图而组织电影动作手段之一,把没有物质联系但具一定密切联系主题视像并且是用于影片中局部使用。 15.理性蒙太奇:爱森斯坦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巴普洛夫刺激反应心理学为依据,把自己的蒙太奇概括为:两个不同镜头的对立,冲击产生新的物质,新的含义。表现思想激情概念构成爱森斯坦蒙太奇体系的意识形态性。 16.杂耍蒙太奇:爱森斯坦在戏剧与电影的创作实践中并在理论上提出的一种结构演出的方法,选择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手段加以适当的组合,影响观众情绪,使观众接受作者思想结论。 17.198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的”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