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世界政治与经济关系考试总复习题

世界政治与经济关系考试总复习题

世界政治与经济关系考试总复习题
世界政治与经济关系考试总复习题

1.1848年发表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 B ),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也是第一部纲领性的著作。

A.第一国际《成立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资本论》

D.《世界的权力》

2.提出和平共处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一国对外关系政策的是(C )。

A.周恩来

B.毛泽东

C.列宁

D.甘地

2. A )是研究国际问题的最高层次,也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国际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特点。

A. 时代

B.格局

C.形势

D.模式

3.国际社会各种力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是这种错综复杂关系的变化是循着一定的规律而展开和进行的。揭示这一规律的是( B ),这一规律也被人们称作“合力论”。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4.克莱因公式中,P P=(C+E+M)×(S+W),C代表的是:(C )。

A.经济能力

B.战略意图

C.人口和领土构成的基本实体

D.军事能力

5.克莱因公式中,P P=(C+E+M)×(S+W),W代表的是:( B )。

A.经济能力

B.实现战略的意志

C.人口和领土构成的基本实体

D.军事能力

6.1648年的(C )和会是以政府间讨论的方式解决重大国际问题的第一次尝试,同时它也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的产生。 A.巴黎 B.乌得勒支 C.威斯特伐利亚 D.维也纳

7.世界上最早的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是(C )。

A.国际联盟

B.欧洲协调

C.美洲国家共和国联盟

D.欧洲国家共和国联盟

8.到2006年7月为止,联合国已从51个创始国扩大到(D )个成员国。

A.189

B.190

C.191

D.192

9.在《联合国宪章》于1945年6月26日开始接纳各成员国签字之后于(A )正式生效,从而宣告了联合国的成立。

A.10月24日

B.9月5日

C.10月25日

D.10月30日

10.国际法院设立在(C ),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构。

A.苏黎世

B.日内瓦

C.海牙

D.鹿特丹

11.冲突后缔造和平这一维和行动新战略中的新概念是联合国秘书长(A )提出的。

A.加利

B.瓦尔德海姆

C.德奎利亚尔

D.安南

12.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D )。 A.秘书处 B.缔约国大会 C.安全理事会 D.部长会议

13.非洲统一组织于( B )年成立。 A.1961 B.1963 C.2000 D.2002

14.在(C )年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俄罗斯首次以正式的成员身份参加。

A.1996

B.1995

C.1997

D.1998

15.战后初期美国全球战略中针对不发达国家的战略措施是:(C)。(世界经济)P71

A.马歇尔计划

B.北约建立

C.第四点计划

D.杜鲁门主义

16.战后初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针对西方的封锁采取的对应措施是(B)。(世界经济)P72

A.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B.经济互助委员会

C.华沙条约组织

D.莫洛托夫计划

17.战后的国际货币领域内的机制是(C)。A.世界银行 B.联合国贸发会议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8.(B)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集团的成立。A. 莫洛托夫计划 B. 经互会 C. 布拉格之春 D. 中苏友好关系

19.1972年,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召开,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决定每年的(A)为“世界环境日”。P86

A. 6月5日

B. 7月3日

C. 5月6日

D. 5月16日

20.(D)是二战后美国对苏联“冷战”开始的标志,也确立了对其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态度和政策。P96

A.马歇尔计划

B.北约建立

C.第四点计划

D.杜鲁门主义

21.战后初期,苏联等国家针对杜鲁门主义的遏制政策,成立了(A),以反对美国的称霸计划,争取世界和平。P97

A.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B.经济互助委员会

C.华沙条约组织

D.莫洛托夫计划

2.1969年3月,中国同苏联在(A)地区发生武装冲突,最终导致中苏两国关系的破裂和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A.珍宝岛

B.内蒙古

C.蒙古

D.西藏

3.美国总统中提出要“扩军抗苏、重振国威”和“战略防御计划”的总统为(D)。A.杜鲁门 B.艾森豪威尔 C.卡特 D.里根4.战后两极格局终结的最终标志是(B)。(世界政治)P102

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B. 苏联的解体

C. 美国实施星球大战计划

D. 日本开展多边自主外交

5.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A)提出其时国际生活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

A.列宁

B.邓小平

C.毛泽东

D.恩格斯

6.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最早是由(B)提出的。(时代主题)P116

A.《乌得勒支和约》

B.《国际争端和平解决公约》

C.《和平纲领》

D.《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7.“国际法之父”(A)曾提出“主权平等、领土完整、国家独立”诸原则。(国际秩序)P124

A.格老秀斯

B.达芬奇

C.克劳塞维茨

D.马基雅弗利

8.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大通过了77国集团的(A)的《宣言》和《行动纲领》。(国际秩序)P126

A.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

B.建立世界政治新秩序

C.建立世界新秩序

D.建立发展援助计划

9.强调日本要“积极参与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国际努力”的日本首相是(B)。(国际秩序)P128

A.中曾根康弘

B.海部俊树

C.福田赳夫

D.大平正芳

10.英国的政治体制是(A)。(发达国家)P146 A.议会君主制 B.民主共和制 C.议会共和制 D.大公国制

11.战后形成的以各种专业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行政人员和服务人员为主体的阶层被称为(C)。(发达国家)P148

A.第三院

B.压力集团

C.中产阶级

D.新移民

12.美国(D)结束,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A.独立战争 B.美西战争 C.关岛战争 D.南北战争

13.按照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的国家结构实行(C)。A.总统制 B.三权分立 C.联邦制 D.君主立宪制

14.冷战后,在欧洲发生的对欧洲安全乃至世界安全影响最大的事件是(C),这也是美国在欧洲最重要的战略举措。(美国)P156

A.欧盟东扩

B.俄罗斯政局动荡

C.北约东扩

D.第三条道路的提出

15.1965年4月,西欧六国签署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的主要机构实行合并,统称(A)。(欧洲)P161

A.欧洲共同体

B.欧洲联盟

C.欧洲统一市场

D.欧洲自由贸易区

16.1991年12月,欧共体各国在荷兰的(B)就《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条约》和《欧洲政治联盟条约》达成了协议,这是欧洲一体化进展中的又一个里程碑。(欧洲)P161

A.阿姆斯特丹

B.马斯特里赫特

C.布鲁塞尔

D.鹿特丹

17.(C)年日本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而同一年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A.1967 B.1968 C.1985 D.1987

18.1945年远东军事法庭审判了以东条英机为首的39名甲级战犯,最终有(C)名被处以绞刑。A.9 B.15 C.7 D.12

19.“1955年体制”崩溃后,日本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B)。(日本)P172

A.从行政分权向行政集权转变

B.从权威政治向大众政治转变

C.从幕藩体制向中央集权体制转变

D.从法西斯专制向民主政治体制转变

20.日本鸠山首相于1956年访问苏联,同苏联签订了(A),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日本)P176

A.《日苏联合宣言》

B.《日苏条约》

C.《日苏停战协定》

D.《日苏同盟条约》

21.在1973年举行的第(B)次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上,第三世界这一概念正式写进了会议的纲领性文件《政治宣言》中。(发展中国家)P184 A.三 B.四 C.五 D.六

22.1990年3月21日(D)正式宣告成立,至此,非洲大陆殖民化的历史宣告终结。(发展中国家)P187

A.南非共和国

B.西非共和国

C.莫桑比克共和国

D.纳米比亚共和国

23.第三世界国家中伊朗的政治体制是(D)。(发展中国家)P197

A.议会共和制

B.总统制

C.君主制

D.政教合一制

24.最早将不结盟作为一种外交政策实施的国家是(D)。A.南斯拉夫 B.印度尼西亚 C.埃及 D.印度

25.1961年,宇航员(B )乘宇宙飞船实现了人类第一次太空飞行。

A.阿姆斯特朗

B.加加林

C. 马斯格雷夫

D.科马洛夫

26.1968年,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扼杀了当时被人们称作( B )的改革。

A.布拉格改革

B.布拉格之春

C.布拉格之秋

D.布拉格曙光

27.戈尔巴乔夫国际政治新思维的核心是(D )。

A.鼓吹人道主义观

B.倡导社会主义多元化

C.提出全面民主化纲领

D.主张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

28.1991年8月,时任前苏联副总统的(A )组织了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想阻止戈尔巴乔夫的激进改革。“八一九事件”爆发。 A.亚纳耶夫 B.叶利钦 C.契尔年科 D.基里延科

29.独联体的最高机构是( B )。

A.政府首脑理事会

B.国家元首理事会

C.独联体中央政权机构

D.政府总理或部长会议主席会议

30.在东欧国家中,经济转轨上采取“天鹅绒式的休克疗法”的国家是(B )。

A.匈牙利

B.捷克

C.波兰

D.保加利亚

31.独联体和东欧国家经济转轨所依据的理论是(B)。

A.九二共识

B.华盛顿共识

C.北京共识

D.凯恩斯主义

32.俄罗斯成立之后,经过一系列的斗争,最终确立了(C )的国家政权体制。

A.总统议会制

B.君主立宪制

C.总统共和制

D.议会共和制

33.俄罗斯最不稳定的因素是国内分离主义和民族独立倾向日益上升,最为典型的是(A )危机。

A.车臣

B.格罗兹尼

C.杜达耶夫

D.印古什

34.中国在建国以来的五十多年间,一直奉行的是( B )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外交活动。

A.自力更生

B.独立自主

C.平等互利

D.互相尊重主权

2.1950年2月,中国同苏联签订了(C ),标志着中苏关系开始走向联盟。

A.《中苏同盟条约》

B.《中苏友好互助条约》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D.《中国睦邻友好互助条约》3.第一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是(A )。 A.苏联 B.英国 C.美国 D.法国4.1953年周恩来在同(B )代表团的谈话中首次提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苏联

B.印度

C.巴基斯坦

D.孟加拉

5.20世纪80年代,中国确立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并创造性地提出了(A )的科学构想。

A.一国两制

B.一国两府

C.一国两院

D.一国两策

6.(A )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国际战略思想的精髓。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D.辩证法

61国际社会各种力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是这种错综复杂关系的变化是循着一定的规律而展开和进行的。揭示这一规律的是__B_,这一规律也被人们称作“合力”论。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

62 克莱因公式PP=(C+E+M)×(S+W)中,C代表的是_C__。

A、经济能力

B、战略意图

C、人口和领土构成的基本实体

D、军事能力

63.__D_是二战后美国对苏联“冷战”开始的标志,也确立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态度和政策。

A、马歇尔计划

B、北约建立

C、第四点计划

D、杜鲁门主义

64.__B_组织的建立,是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

A、巴黎统筹委员会

B、北大西洋公约

C、经济互助委员会

D、国际货币基金

65.1969年3月,中国同苏联发生武装冲突,标志着中苏两国关系的破裂,其地区在__A_。

A、珍宝岛

B、新疆

C、蒙古

D、西藏

66.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整体发展趋势是(C) A、单极B、五极 C、多极化 D、多元化

67.美国1945年倡导建立的国际贸易机制是__A_。 A、关贸总协定 B、世界贸易组织C、世界银行D、马歇尔计划

68.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在第_C__次科技革命推动下完成的。 A、一B、二C、三D、四

69.20世纪90年代以来,_A__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技术。 A、信息技术 B、生物工程C、航天D、新能源70.APEC的中文全称为_A__。

A、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

B、亚洲太平洋经济融合组织

C、亚洲太平洋经济发展组织

D、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71.1997年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大会,通过了_C__,首次区分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不同义务。 A、《人类环境宣言》B、《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C、《京都协定书》D、《增长的极限》

72.美国最初从英国统治下宣布独立的时候共有_B__个州。 A、15 B、13 C、17 D、16

73.最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为__B_。

A、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C、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74.列宁在研究了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后说,“这个国家在很多方面都是我们的资产阶级文明的榜样和理想。”这个国家是__A_。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75.提出“多米诺骨牌理论”的美国总统是_D__。 A、里根B、布什C、杜鲁门 D、艾森豪威尔

76.1946年,美国军事占领当局发布_B__,宣布开始对日本的特务、警察和公教人员进行政治整肃。

A、非军事化令

B、整肃令

C、非独裁化令

D、非武装化令

77.促使日本经济在战后的恢复时期内实现了“战争景气”的战争是指__B_。

A、中国内战

B、朝鲜战争

C、中东战争

D、越南战争

78.1952年4月,日本加入__D_,迈出了它重返国际经济社会的第一步。

A、关贸总协定

B、世界卫生组织

C、世界银行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79.日本鸠山首相于1956年访问苏联,同苏联签订了__A_,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A、《日苏联合宣言》

B、《日苏条约》

C、《日苏停战协定》

D、《日苏同盟条约》

80.战后日本政治发展过程中,形成了_C__三位一体的政治体制。

A、官、民、学

B、责、权、利

C、财、官、政

D、银、企、研

81.法国的政治体制是___。 A、君主立宪制B、民主共和制 C、议会共和制D、大公国制

82.在东欧国家中,经济转轨上采取“三心二意的休克疗法”的国家是___。

A、匈牙利

B、捷克

C、波兰

D、保加利亚

83.1991年,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展中的里程碑的条约___达成。

A、《阿姆斯特丹条约》

B、《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C、《布鲁塞尔条约》

D、《巴黎条约》

84.至20世纪90年代初,民族问题造成南斯拉夫一分为五,他们是___。

A、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波黑、南联盟

B、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波黑、爱沙尼亚

C、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塞浦路斯、南联盟

D、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爱沙尼亚、塞浦路斯

85.1968年,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扼杀了当时被人们称作___的改革。

A、布拉格改革

B、布拉格之春

C、布拉格之秋

D、布拉格曙光

86.“三和路线”是___时期苏联的外交路线。 A、赫鲁晓夫B、契尔年科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87.1991年12月,独联体11国共同发表___,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A、《阿拉木图宣言》

B、《明斯克宣言》

C、《莫斯科宣言》

D、《基辅宣言》

88.___在第一次亚非会议上提出了著名的求同存异原则。 A、孙中山B、周恩来C、甘地D、尼赫鲁

89.1974年,邓小平在第___届特别联大上作了著名的关于“三个世界”的发言,此后,第三世界这一概念更为国际社会所认同。

A、六

B、七

C、五

D、八

90.最后一个拉美军人专制政权是___。

A、智利的皮诺切特政权

B、巴拉圭的斯特罗纳斯政权

C、海地的杜瓦利埃政权

D、菲律宾的马科斯政权

91.1994年,在___爆发了全世界震惊的部族屠杀,充分反映了非洲所存在着的种族和民族问题的严重性和深刻性。

A、扎伊尔

B、索马里

C、刚果

D、卢旺达

92.1964年,同新中国第一个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是___。 A、瑞典B、英国C、芬兰D、法国

93.一国两制作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先在解决___问题时提出的。

A、澳门

B、香港

C、台湾

D、南沙群岛

9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用的表决制度是___。 A、单否决权制B、多数表决制C、加权表决制D、协商一致同意

95.非洲统一组织于___年成立。 A、1961 B、1963 C、1964 D、1960

96.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现在由___国组成。其中___国为常任理事国。 A、14、3 B、15、5 C、20、10 D、20、5 97.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是由___倡议建立的,于___年正式开始。

A、德国、1974

B、美国、1975

C、法国、1975

D、英国、1974

100.“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由___提出的。 A、马克思B、邓小平C、克劳塞维茨D、马基雅弗利

101.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最早是由___提出的。

A、《乌得勒支和约》

B、《国际争端和平解决公约》

C、《和平纲领》

D、《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02.1975年欧洲经济共同体9国同加勒比、非洲和太平洋地区的46个发展中国家签订的用于促进后者经济发展的条约是___。

A、《雅温达协定》

B、《洛美协定》

C、《肯尼迪协定》

D、《乌拉圭协定》

103.民族问题造成前南斯拉夫一分为五,他们是()。

A、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波黑、南联盟

B、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波黑、爱沙尼亚

C、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塞浦路斯、南联盟

D、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爱沙尼亚、塞浦路斯

104.()年日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上超过了英、法,成为西方世界中仅次于美、德的第三大经济国家。

A、1968

B、1967

C、1975

D、1965

105.1952年4月,日本加入(),迈出了它重返国际经济社会的第一步。

A、关贸总协定

B、世界卫生组织

C、世界银行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06.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铃木内阁提出“太平洋团结”五原则,要将太平洋建成()的海洋。

A、和平、自由、多样、互惠和开放

B、和平、自由、民主、互惠和开放

C、和平、自由、多元、互惠和开放

D、和平、自由、平等、互惠和开放

107.赫鲁晓夫时期,前苏联确立的外交路线是“三和路线”,其主要内容是()。

A、和平过渡,和平竞赛,和平共处

B、和平演变,和平过渡,和平稳定

C、和平演变,和平过渡,和平竞赛

D、和平演变,和平稳定,和平共处

108.俄罗斯成立之后,经过一系列的斗争,最终确立了()的国家政权体制。

A、总统议会制

B、君主立宪制

C、总统共和制

D、议会共和制

109.俄罗斯积极发展与欧洲的伙伴关系,1996年加入欧洲委员会,次年与()建立准“三驾马车”机制,决定三国元首定期进行磋商。 A、英、法B、英、德C、英、美D、德、法

110.1955年,代表地球上16亿人口的29个发展中国家在印尼召开(),成为亚非国家新觉醒的重要标志。

A、不结盟会议

B、独立运动会议

C、亚非会议

D、77国会议

111.最早将不结盟作为一种外交政策实施的国家是()。 A、南斯拉夫B、印度尼西亚C、埃及D、印度

112.中华人民共和国从第()届亚非会议起开始参加亚非会议。 A、一 B、二C、三D、四

113.19世纪70年代,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国际上出现了一大批专门性、技术性国际组织,统称为()。

A、国际行政联盟

B、国际政党组织

C、国际宗教组织

D、国际会议

114.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B、国际行政联盟 C、国际联盟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15.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一年一度的()。 A、秘书处B、缔约国大会 C、安全理事会D、部长会议

116.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是由()倡议建立的,于()年正式开始。

A、德国1974

B、美国1975

C、法国1975

D、英国1974

117.《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是()研究当时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名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马克思和恩格斯

118.国际舞台上两种或多种力量的实力对比达到一定的平衡,形成特定的均势,构成一定的局面是()。

A、时代

B、格局

C、形势

D、模式

119.1955年4月,29个亚非国家在()召开了第一次亚非会议。

A、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B、埃及的开罗

C、前苏联的莫斯科

D、马来西亚的吉隆坡

120.美国总统中提出要“扩军抗苏、重振国威”和“战略防御计划”的总统为( )。

A、杜鲁门

B、艾森豪威尔

C、卡特

D、里根

121.1996年,中国和俄罗斯为了加强两国之间的合作,决定将“建设性伙伴关系”提升为()。

A、建设性合作关系

B、战略伙伴关系

C、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D、建设性协作伙伴关系

122.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最具影响也最为成功的事件是:( )。

A、77国集团建立

B、亚非会议召开

C、中国加入联合国

D、石油斗争

123.()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技术。 A、信息技术B、生物工程C、航天D、新能源

124.“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由()提出的。 A、马克思B、邓小平C、克劳塞维茨D、马基雅弗利

125.《论世界帝国》是()写成的关于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国际问题著作。

A、马基雅弗利

B、达芬奇

C、格老秀斯

D、但丁

126.列宁在研究了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后说,“这个国家在很多方面都是我们的资产阶级文明的榜样和理想。”这个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127.法国的政治体制是()。 A、君主立宪制B、民主共和制 C、议会共和制D、大公国制

128.相比经济一体化,欧盟的政治一体化道路比较曲折。2000年底,欧盟首脑会议通过()草案,对欧盟实施东扩战略后的政治体制做出了安排。 A、《阿姆斯特丹条约》B、《尼斯条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布鲁塞尔条约》

129.1996年,首届亚欧会议在()召开,这标志着欧亚之间建立起常设性对话合作机制。

A、伦敦

B、万隆

C、布鲁塞尔

D、曼谷

130.从一定意义上说,()的诞生意味着欧盟国家将为建立一个“和平、统一、自由、民主、繁荣、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欧洲而共同继续努力,使欧洲成为多极世界中重要的一极。

A、《北约新战略概念》

B、《罗马宣言》

C、《欧盟宪法条约》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31.周恩来在1955年第一次亚非会议上发表了著名的()的演说。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独立自主》

D、《自力更生》

132.战后形成的以各种专业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行政人员和服务人员为主体的阶层被称为()。

A、第三院

B、压力集团

C、中产阶级

D、新移民

133.1974年,邓小平在第()届特别联大上作了著名的关于“三个世界”的发言,此后,第三世界这一概念更为国际社会所认同。

A、六

B、七

C、五

D、八

134.“国际法之父”()曾提出“主权平等、领土完整、国家独立”诸原则。

A、格老秀斯

B、达芬奇

C、克劳塞维茨

D、马基雅弗利

135.在联合国体系中,有权根据宪章规定作出各会员国必须执行的决议的机构是()。

A、秘书处

B、社会理事会

C、安全理事会

D、国际法院

136.美国总统老布什针对苏联和东欧提出的战略是( )。

A、超越遏制战略

B、大规模报复战略

C、遏制战略

D、单边战略

137.1991年12月,欧共体各国在荷兰的()就《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条约》和《欧洲政治联盟条约》达成了协议,这是欧洲一体化进展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A、阿姆斯特丹

B、马斯特里赫特

C、布鲁塞尔

D、鹿特丹

138.日本投降后,全权负责日本战后事宜的美国将军是()。 A、艾森豪威尔B、麦克阿瑟C、巴顿D、克拉克

139.“1955年体制”崩溃后,日本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从行政分权向行政集权转变

B、从权威政治向大众政治转变

C、从幕藩体制向中央集权体制转变

D、从法西斯专制向民主政治体制转变

140.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其时国际生活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

A、列宁

B、邓小平

C、毛泽东

D、恩格斯

141.战后初期美国全球战略中针对不发达国家的战略措施是:( )。

A、马歇尔计划

B、北约建立

C、第四点计划

D、杜鲁门主义

14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是()。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侵犯C、互不干涉内政D、和平共处

143.克莱因公式中,PP=( + +M)×(S+W),S代表的是:( )。

A、经济能力

B、战略意图

C、人口和领土构成的基本实体

D、军事能力

144.1961年,宇航员()乘宇宙飞船实现了人类第一次太空飞行

A、阿姆斯特朗

B、加加林

C、马斯格雷夫

D、科马洛夫

145.戈尔巴乔夫国际政治新思维的核心是()。

A、鼓吹人道主义观

B、倡导社会主义多元化

C、提出全面民主化纲领

D、主张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

146.国际舞台上两种或多种力量的实力对比达到一定的平衡,形成特定的均势,构成一定的局面是()。

A、时代

B、格局

C、形势

D、模式

147.在当代西方政治生活中,除参议院和众议院之外,被人们称作“第三院”的是()。

A、新闻媒体

B、选民意愿

C、法院

D、利益集团

148.最后一个拉美军人专制政权是()。

A、智利的皮诺切特政权

B、巴拉圭的斯特罗纳斯政权

C、海地的杜瓦利埃政权

D、菲律宾的马科斯政权

149.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大通过了77国集团的()的《宣言》和《行动纲领》。

A、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

B、建立世界政治新秩序

C、建立世界新秩序

D、建立发展援助计划

150.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现在由()国组成,其中()国为常任理事国。

A、14 3

B、15 5

C、20 10

D、20 5

151.冷战后,在欧洲发生的对欧洲安全乃至世界安全影响最大的事件是( ),这也是美国在欧洲最重要的战略举措。

A、欧盟东扩

B、俄罗斯政局动荡

C、北约东扩

D、第三条道路的提出

152.1986年,欧共体经过三次扩张,成员数从最初的6国发展成为()国。 A、9 B、10 C、12 D、15

153.日本鸠山首相于1956年访问苏联,同苏联签订了(),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A、《日苏联合宣言》

B、《日苏条约》

C、《日苏停战协定》

D、《日苏同盟条约》

154.()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直至60年代日本外交的一大特色。这一口号最早见于1957年日本首次发表的《外交蓝皮书》中。 A、联合国外交B、大国外交C、经济外交D、环境外交

155.()为现代战争的根源。 A、两种制度的矛盾B、私有制C、帝国主义D、一些国家的落后

156.1972年,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召开,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决定每年的(A)为“世界环境日”。

A、6月5日

B、7月3日

C、5月6日

D、5月16日

157.1969年3月,中国同苏联在()地区发生武装冲突,最终导致中苏两国关系的破裂和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A、珍宝岛

B、内蒙古

C、蒙古

D、西藏

158.()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国际战略思想的精髓。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D、辩证法

159.克莱因公式中,PP=( + +M)×(S+W),属于精神因素的有()。

A、C、E和M

B、 S和W

C、C、E和S

D、M和W

160.俄罗斯成立之后,经过一系列的斗争,最终确立了()的国家政权体制。

A、总统议会制

B、君主立宪制

C、总统共和制

D、议会共和制

161.国际社会各种力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是这种错综复杂关系的变化是循着一定的规律而展开和进行的。揭示这一规律的是(),这一规律也被人们称作“合力论”。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

162.意大利的政治体制是()。 A、君主立宪制B、总统共和制C、议会共和制 D、大公国制

163.1974年,邓小平在第()届特别联大上作了著名的关于“三个世界”的发言,此后,第三世界这一概念更为国际社会所认同。

A、六

B、七

C、五

D、八

164.强调日本要“积极参与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国际努力”的日本首相是()。

A、中曾根康弘

B、海部俊树

C、福田赳夫

D、大平正芳

165.非洲统一组织于()年成立。 A、1961 B、1963 C、2000 D、2002

166.美国()结束,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 A、独立战争B、美西战争C、关岛战争D、南北战争

167.1965年4月,西欧六国签署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的主要机构实行合并,统称()。 A、欧洲共同体 B、欧洲联盟C、欧洲统一市场D、欧洲自由贸易区

168.战后()修正了历届内阁对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推行多边自主外交政策。

A、池田内阁

B、田中内阁

C、福田内阁

D、中曾根内阁

169.明确日美形成“平等伙伴关系”的条约或协定是()。

A、《日美安全条约》

B、《共同防御援助协定》

C、《日美安全保障共同宣言》

D、《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

170.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其时国际生活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

A、列宁

B、邓小平

C、毛泽东

D、恩格斯

171.战后初期美国全球战略中针对不发达国家的战略措施是:( )。

A、马歇尔计划

B、北约建立

C、第四点计划

D、杜鲁门主义

172.()是二战后美国对前苏联“冷战”开始的标志,也确立了对其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态度和政策。

A、马歇尔计划

B、北约建立

C、第四点计划

D、杜鲁门主义

173.一国两制作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先在解决()问题时提出的。

A、澳门

B、香港

C、台湾

D、南沙群岛

174.克莱因公式中,PP=( + +M)×(S+W),S代表的是:( )。

A、经济能力

B、战略意图

C、人口和领土构成的基本实体

D、军事能力

175.独联体和东欧国家经济转轨所依据的理论是()。 A、九二共识 B、华盛顿共识 C、北京共识D、凯恩斯主义

176.戈尔巴乔夫国际政治新思维的核心是()。

A、鼓吹人道主义观

B、倡导社会主义多元化

C、提出全面民主化纲领

D、主张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

177.国际舞台上两种或多种力量的实力对比达到一定的平衡,形成特定的均势,构成一定的局面是()。

A、时代

B、格局

C、形势

D、模式

178.在当代西方政治生活中,除参议院和众议院之外,被人们称作“第三院”的是()。

A、新闻媒体

B、选民意愿

C、法院

D、利益集团

179.1994年,在()爆发了全世界震惊的部族屠杀,充分反映了非洲所存在着的种族和民族问题的严重性和深刻性。

A、扎伊尔

B、索马里

C、刚果

D、卢旺达

180.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大通过了77国集团的()的《宣言》和《行动纲领》。

A、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

B、建立世界政治新秩序

C、建立世界新秩序

D、建立发展援助计划

181.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国际行政联盟

C、国际联盟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82.1776年,美国最初从英国统治下宣布独立的时候共有()个州。 A、15 B、13 C、17 D、16 183.1986年,欧共体经过三次扩张,成员数从最初的6国发展成为()国。 A、9 B、10 C、12 D、15 184.1945年远东军事法庭审判了以东条英机为首的39名甲级战犯,最终有()名被处以绞刑。

A、9

B、15

C、7

D、12

185.()年日本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而同一年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

A、1967

B、1968

C、1985

D、1987

186.欧洲经济共同体同加勒比、非洲和太平洋地区46个发展中国家签订的用于促进后者经济发展的条约是()。

A、《雅温达协定》

B、《洛美协定》

C、《肯尼迪协定》

D、《乌拉圭协定》

187.战后初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针对西方的封锁采取的对应措施是()。

A、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B、经济互助委员会

C、华沙条约组织

D、莫洛托夫计划

188.战后初期,苏联等国家针对杜鲁门主义的遏制政策,成立了(),以反对美国的称霸计划,争取世界和平。

A、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B、经济互助委员会

C、华沙条约组织

D、莫洛托夫计划

189.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核心是()。 A、经济利益B、安全利益C、政治利益D、国家利益

190.克莱因公式中,PP=( + +M)×(S+W),属于精神因素的有()。

A、C、E和M

B、 S和W

C、C、E和S

D、M和W

191.1968年,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扼杀了当时被人们称作()的改革。

A、布拉格改革

B、布拉格之春

C、布拉格之秋

D、布拉格曙光

192.在当代西方政治生活中,除参议院和众议院之外,被人们称作“第三院”的是()。

A、新闻媒体

B、选民意愿

C、法院

D、利益集团

193.1994年,在()爆发了全世界震惊的部族屠杀,充分反映了非洲所存在着的种族和民族问题的严重性和深刻性。

A、扎伊尔

B、索马里

C、刚果

D、卢旺达

194.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大通过了77国集团的()的《宣言》和《行动纲领》。

A、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

B、建立世界政治新秩序

C、建立世界新秩序

D、建立发展援助计划

195.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国际行政联盟

C、国际联盟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6.冷战后,在欧洲发生的对欧洲安全乃至世界安全影响最大的事件是( ),这也是美国在欧洲最重要的战略举措。

A、欧盟东扩

B、俄罗斯政局动荡

C、北约东扩

D、第三条道路的提出

197.1986年,欧共体经过三次扩张,成员数从最初的6国发展成为()国。 A、9 B、10 C、12 D、15

198.促使日本经济在战后的恢复时期内实现了“战争景气”的战争是指()。

A、中国内战

B、朝鲜战争

C、中东战争

D、越南战争

199.()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直至60年代日本外交的一大特色。这一口号最早见于1957年日本首次发表的《外交蓝皮书》中。 A、联合国外交B、大国外交 C、经济外交D、环境外交

200.欧洲经济共同体同加勒比、非洲和太平洋地区46个发展中国家签订的用于促进后者经济发展的条约是()。

A、《雅温达协定》

B、《洛美协定》

C、《肯尼迪协定》

D、《乌拉圭协定》

201.1972年,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召开,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决定每年的(A)为“世界环境日”。

A、6月5日

B、7月3日

C、5月6日

D、5月16日

202.战后初期,苏联等国家针对杜鲁门主义的遏制政策,成立了(),以反对美国的称霸计划,争取世界和平。

A、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B、经济互助委员会

C、华沙条约组织

D、莫洛托夫计划

203.第一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是()。 A、苏联 B、英国C、美国D、法国

204.1991年8月,时任前苏联副总统的()组织了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想阻止戈尔巴乔夫的激进改革。“八一九事件”爆发。 A、亚纳耶夫B、叶利钦C、契尔年科D、基里延科

205.国际社会各种力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是这种错综复杂关系的变化是循着一定的规律而展开和进行的。揭示这一规律的是(),这一规律也被人们称作“合力论”。 A、马克思B、恩格斯 C、列宁D、斯大林

206.战后形成的以各种专业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行政人员和服务人员为主体的阶层被称为()。

A、第三院

B、压力集团

C、中产阶级

D、新移民

208.1974年,邓小平在第()届特别联大上作了著名的关于“三个世界”的发言,此后,第三世界这一概念更为国际社会所认同。 A、六B、七C、五D、八

209.“国际法之父”()曾提出“主权平等、领土完整、国家独立”诸原则。

A、格老秀斯

B、达芬奇

C、克劳塞维茨

D、马基雅弗利

21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用的表决制度是()。 A、单否决权制B、多数表决制C、加权表决制D、协商一致同意

211.1991年12月,欧共体各国在荷兰的()就《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条约》和《欧洲政治联盟条约》达成了协议,这是欧洲一体化进展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A、阿姆斯特丹 B、马斯特里赫特 C、布鲁塞尔D、鹿特丹

212.战后()修正了历届内阁对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推行多边自主外交政策。

A、池田内阁

B、田中内阁

C、福田内阁

D、中曾根内阁

213.日本投降后,全权负责日本战后事宜的美国将军是()。 A、艾森豪威尔B、麦克阿瑟C、巴顿D、克拉克

214.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最早是由()提出的。

A、《乌得勒支和约》

B、《国际争端和平解决公约》

C、《和平纲领》

D、《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215.战后初期美国全球战略中针对不发达国家的战略措施是:( )。

A、马歇尔计划

B、北约建立

C、第四点计划

D、杜鲁门主义

217.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是( )。

A、邓小平

B、江泽民

C、安南

D、克林顿

218.独联体和东欧国家经济转轨所依据的理论是()。 A、九二共识B、华盛顿共识C、北京共识D、凯恩斯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当今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不断增多,以下属于国际社会行为主体的是(ABCDE )。

A. 主权国家

B. 国家集团

C. 国际组织

D. 跨国公司

E. 世界政党

2. 克莱因公式中,P P=(C+E+M)×(S+W),属于物质因素的有(AE )。

A. C、E和M

B. S和W

C. C、E和S

D. M和W

E. C和E

3. 一般来讲,评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时,属于有形因素的是(ACE )。

A. 经济实力

B. 领导素质

C. 军事实力

D. 政治制度

E. 地理条件

4. 1992年后,联合国扩大了的维和行动新战略由预防性外交、(CDE )几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组成。

A.派驻维和部队

B.部署观察团

C.冲突后缔造和平

D.建立和平

E.维持和平

5. 南方共同市场是由巴西、(BDE )等国组成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A.玻利维亚

B.乌拉圭

C.秘鲁

D.巴拉圭

E.阿根廷

6. 构建雅尔塔体系的一系列协议来自于(ACE)。(世界政治)P95

A. 波茨坦会议

B. 布雷顿森林会议

C. 德黑兰会议

D. 乌拉圭会议

E. 雅尔塔会议

7. 冷战后,世界各主要力量追求的新型大国关系的基本特征是(ABCDE)。(世界政治)P104

A. 相互尊重

B. 求同存异

C.发展合作

D. 不结盟

E. 平等互利

8. 当代对军事力量能力的削减和限制包括(BCE)。(时代主题)P116

A.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B.削减或限制常规部队数量

C.禁止外空武器

D.对武器贸易进行登记或限制

E.禁止某些滥杀伤武器

9. 邓小平同志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BDE)问题。(时代主题)P110

A.和平

B.发展

C.和平与发展

D.南北

E.经济

10. 以下不是经互会和华约组织成员国的国家是(AB)。(世界经济)P72

A.俄罗斯

B.南斯拉夫

C.匈牙利

D.保加利亚

E.罗马尼亚

11. 20世纪60年代,针对内外交困的形势,美国推出尼克松主义,其内容包括(CDE)。(美国)P154

A. 以重振国威为目标

B. 以和平演变为手段

C.以实力为后盾

D. 以伙伴关系为核心

E. 以谈判为主要手段

12. 第三次科技革命,也称作新技术革命,其核心是(BCE)。(发达国家)P143

A. 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B. 信息技术

C.生物工程

D. 电力的广泛应用

E. 新能源

13. 美国是一个实行三权分立制度的国家,这里所说的三权是指(BDE)。(美国)P151

A.货币发行权

B.行政权

C.征税权

D.司法权

E.立法权

14. 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高度繁荣,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BCD)。(发达国家)P143

A.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

B.国家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对经济平稳增长提供了保障

C.第三世界的廉价原料燃料供应

D.相对稳定的资本主义货币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制度

E.局部战争的刺激作用

15. 战后,发达国家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作用是巨大的,通过(BCE)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干预和调节。(发达国家)P143

A.财政倾向政策

B.社会福利政策

C.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政策

D.经济立法

E.失业保险政策

16. 日本前首相池田勇人提出“三大支柱”论,其中三大支柱指的是(ACE)。(日本)P176

A.北美

B.美国

C.西欧

D.苏联

E.日本

17. 冷战后日本政治右倾化的主要原因是(ACE)。(日本)P174

A.战后日本缺少一个对侵略战争进行认真反省的历史过程

B.不断制造教科书事件,为侵略历史翻案,甚至美化侵略历史

C.东西意识形态对立结束,使日本的保守与革新的对立失去了根据

D.极力发展军事力量,妄图充当军事大国

E.战后日本缺少一个对战争责任进行真正清算的历史过程

18. 第三世界国家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统一体,具有其内在的共同基本特征,主要有(ABCDE)。(发展中国家)P185

A.共同的历史遭遇

B.落后的经济状况

C.共同的现实任务

D.共同的国际立场

E.一致的对外政策

19. 下列(ABC)事件标志着第三世界的逐步形成并发展壮大。(发展中国家)P187

A.亚非会议

B.不结盟运动

C.77国集团

D.中国重返联合国

E.石油斗争

20. 以下属于出口导向战略的政策措施有(ABE)。(发展中国家)P192

A.出口补贴

B.货币贬值

C.限制外汇持有

D.限制进口数量

E.出口退税

21. 以下国家中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武装力量打败法西斯,并确立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东欧国家是(AB )。

A.阿尔巴尼亚

B.南斯拉夫

C.匈牙利

D.保加利亚

E.罗马尼亚

22. 东欧剧变后,东欧国家经济转轨措施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ABDE )。

A.全面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B.放开物价,形成依靠市场调节的价格体系

C.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

D.削减财政补贴,减少财政赤字

E.取消对外贸易限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

23. 苏联最初是指(ABCE )几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建立联盟。

A.俄罗斯联邦

B.乌克兰

C.白俄罗斯

D.北高加索联邦

E.南高加索联邦

24. 以下对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描述是正确的是(CD )。

A.政府首脑理事会是独联体最高机构

B.独立国家联合体是超国家实体

C.独联体没有统一的对内对外政策

D.国家元首理事会有权决定关于独联体利益和关系的原则问题

E.国家杜马是独联体的立法机构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在各个时期的外交特点可以概括为(ACD )。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两个拳头打人”

D.“一条线,一大片”

E.“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6.东欧剧变后,东欧地区建立了多个区域性组织,包括()。

A、中欧自由区

B、中欧倡议国组织

C、黑海经济合作组织

D、巴尔干国家外长会议

E、东南欧合作组织

27. 东欧剧变后,东欧国家经济转轨措施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A、取消共产党一党执政,实行多党制

B、放开物价,形成依靠市场调节的价格体系

C、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削减财政补贴,减少财政赤字

D、削减财政补贴,减少财政赤字

E、取消对外贸易限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

28.为消除东盟国家的恐日心理,日本政府提出了“福田主义”三原则,即()。

A、不称霸

B、不做军事大国

C、同东盟国家心心相印

D、为东南亚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

E、承认“巴解”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代表

29.冷战后日本政治右倾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日本缺少一个对侵略战争进行认真反省的历史过程

B、经济大国的日本,谋求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有所作为”

C、东西意识形态对立结束,使日本的保守与革新的对立失去了根据

D、日本国内对政治右倾化批评具有狭隘性

E、战后日本缺少一个对战争责任进行真正清算的历史过程

30.下列()事件标志着第三世界的逐步形成并发展壮大。

A、亚非会议

B、不结盟运动

C、77国集团

D、中国重返联合国

E、石油斗争

31.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事物应该坚持的原则有()。

A、整体性原则

B、相互联系原则

C、有秩序原则

D、动态原则

E、定性化原则

32.20世纪60年代,标志着第三世界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崛起的事件包括( )。

A、第一次亚非会议

B、不结盟运动

C、 77国集团

D、石油战争

E、恢复中国的联大席位

33.1944年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标志是()。

A、第四次中东战争

B、美元危机

C、美元不承兑黄金

D、第三次科技革命

E、瑞士法郎和日本日元成为国际货币34.国际经济旧秩序主要体现为()。

A、以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

B、以不等价交换为特征的贸易体系

C、以国际垄断资本为支配地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D、以少数国家为中心的国际经济组织

E、跨国公司的垄断贸易35.美国的“经济神话”源于“美利坚式道路”自身的特点,主要是()。

A、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

B、西进运动的开展和领土的不断扩张

C、国家对社会经济强有力的干预和调节

D、长期相对稳定的社会局面

E、大量外来移民的贡献突出

36.当代西欧在国家组织上都奉行“三权分立”原则,其行政权属于()。

A、君主

B、总统

C、内阁首相

D、总理

E、议会

37.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事物应该坚持的原则有()。

A、整体性原则

B、相互联系原则

C、有秩序原则

D、动态原则

E、定量化原则

38.战后,发达国家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作用是巨大的,通过()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干预和调节。

A、财政倾向政策

B、社会福利政策

C、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政策

D、经济立法

E、失业保险政策

39.以下属于出口导向战略的政策措施有()。

A、出口补贴

B、货币贬值

C、限制外汇持有

D、限制进口数量

E、出口退税

40.美国是一个实行三权分立制度的国家,这里所说的三权是指()。

A、货币发行权

B、行政权

C、征税权

D、司法权

E、立法权

41.所谓的欧洲经济领域内的“四大自由流通”指的是()。 A、商品 B、劳务 C、人员D、技术 E、资本

42.冷战后日本政治右倾化的主要表现有()。

A、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成风

B、不断制造教科书事件,为侵略历史翻案,甚至美化侵略历史

C、出台右倾色彩较浓的政策法案,计划修改宪法

D、极力发展军事力量,妄图充当军事大国

E、右倾保守政治力量占据上风43.1993年1月,欧洲统一大市场开始运转,实现了()的自由流通

A、商品

B、劳务

C、人员

D、技术

E、资金

44.二战以后,国际金融领域内的发挥重要作用的机构和体系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世界银行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E、牙买加体系

45.以下哪些因素是我们在评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时要考虑的()。

A、人口资源

B、领导素质

C、军事实力

D、政府效能

E、地理条件

46.战后,第三世界民族主义思潮中在理论上具有代表性的有()。

A、马克思主义

B、苏加诺主义

C、甘地主义

D、纳赛尔主义

E、伊斯兰复兴主义

47.1992年后,联合国扩大了的维和行动新战略由预防性外交、()几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组成。

A、派驻维和部队

B、部署观察团

C、冲突后缔造和平

D、建立和平

E、维持和平

48.在美国,“三权分立,相互制衡”是指()。

A、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有权任免高级官员,但须经国会批准

B、立法权属于国会,但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的立法

C、国会无权弹劾高级文官,但国会有权依法弹劾总统

D、司法权属于联邦法院,但法官由国会提名,由总统任命

E、司法权属于联邦法院,联邦法院可以弹劾总统和国会议员

49.冷战后日本政治右倾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日本缺少一个对侵略战争进行认真反省的历史过程

B、不断制造教科书事件,为侵略历史翻案,甚至美化侵略历史

C、东西意识形态对立结束,使日本的保守与革新的对立失去了根据

D、极力发展军事力量,妄图充当军事大国

E、战后日本缺少一个对战争责任进行真正清算的历史过程

50.邓小平同志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问题

A、和平

B、发展

C、和平与发展

D、南北

E、经济

51.1944年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标志是()。

A、第四次中东战争

B、美元危机

C、美元不承兑黄金

D、第三次科技革命

E、德国马克和日本日元成为国际货币52.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亚洲和非洲扩张的具体举措有()。

A、支持印度肢解巴基斯坦

B、插手安哥拉内战

C、支持越南黎笋集团侵占柬埔寨

D、直接出兵占领阿富汗

E、支持雇佣军入侵扎伊尔

53.一般来讲,评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时,属于无形因素的是()。

A、经济实力

B、领导素质

C、军事实力

D、政治制度

E、地理条件

54.苏联高度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控制意识形态

B、国家机关是经济管理的主体

C、实行干部任命制

D、以行政方法管理经济

E、不承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55.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事物应该坚持的原则有()。

A、整体性原则

B、相互联系原则

C、有秩序原则

D、动态原则

E、定量化原则

56.战后,发达国家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作用是巨大的,通过()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干预和调节。

A、财政倾向政策

B、社会福利政策

C、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政策

D、经济立法

E、失业保险政策

57.下列()事件标志着第三世界的逐步形成并发展壮大。

A、亚非会议

B、不结盟运动

C、77国集团

D、中国重返联合国

E、石油斗争

58.美国是一个实行三权分立制度的国家,这里所说的三权是指()。

A、货币发行权

B、行政权

C、征税权

D、司法权

E、立法权

59.所谓的欧洲经济领域内的“四大自由流通”指的是()。 A、商品 B、劳务 C、人员 D、技术E、资本60.战后,麦克阿瑟规定了修改日本宪法必须坚持的原则有()。

A、废除日本天皇

B、放弃国家交战权

C、废除封建制度

D、坚持整肃令

E、削弱日本天皇的权力

61.以下属于当代战争、冲突主要原因的是()。

A、资源短缺

B、强权政治

C、霸权主义

D、环境问题

E、民族利己主义

62.二战以后,国际金融领域内的发挥重要作用的机构和体系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世界银行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E、牙买加体系

63.以下哪些因素是我们在评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时要考虑的()。

A、人口资源

B、领导素质

C、军事实力

D、政府效能

E、地理条件

64.第三世界国家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统一体,具有其内在的共同基本特征,主要有()。

A、共同的历史遭遇

B、落后的经济状况

C、共同的现实任务

D、共同的国际立场

E、一致的对外政策

65.1992年后,联合国扩大了的维和行动新战略由预防性外交、()几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组成。

A、派驻维和部队

B、部署观察团

C、冲突后缔造和平

D、建立和平

E、维持和平

66.1955年体制时期,自民党与社会党斗争的矛盾焦点大致包括()。

A、日美安保体制问题

B、修宪与护宪问题

C、经济外交与环境外交问题

D、自卫队与再军备问题

E、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问题

67.当代对军事力量能力的削减和限制包括()。

A、削减或限制核武器

B、削减或限制常规部队数量

C、禁止外空武器

D、禁止化学武器

E、禁止生物武器

68.1944年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标志是()。

A、第四次中东战争 B 美元危机C、美元不承兑黄金D、第三次科技革命E、德国马克和日本日元成为国际货币

69.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亚洲和非洲扩张的具体举措有()。

A、支持印度肢解巴基斯坦

B、插手安哥拉内战

C、支持越南黎笋集团侵占柬埔寨

D、直接出兵占领阿富汗

E、支持雇佣军入侵扎伊尔

70.一般来讲,评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时,属于无形因素的是()。

A、经济实力

B、领导素质

C、军事实力

D、政治制度

E、地理条件

71.以下国家中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武装力量打败法西斯,并确立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东欧国家是()。

A、阿尔巴尼亚

B、南斯拉夫

C、匈牙利

D、保加利亚

E、罗马尼亚

72.战后,第三世界民族主义思潮中在理论上具有代表性的有()。

A、马克思主义

B、苏加诺主义

C、甘地主义

D、纳赛尔主义

E、伊斯兰复兴主义

73.1992年后,联合国扩大了的维和行动新战略由预防性外交、()几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组成。

A、派驻维和部队

B、部署观察团

C、冲突后缔造和平

D、建立和平

E、维持和平

74.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的破灭导致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积累了很多深刻的矛盾。如()。

A、巨额的不良债权

B、逆资产效果 C紧缩的恶性循环D、超低利率和财政赤字陷阱 E结构性的贸易黑字

75.属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集团有()。

A、亚洲四小龙(新加波,韩国,台湾,香港)

B、APEC组织

C、南方共同市场

D、东南亚国家联盟

E、经互会

76.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亚洲和非洲扩张的具体举措有()。

A、支持印度肢解巴基斯坦

B、插手安哥拉内战

C、支持越南黎笋集团侵占柬埔寨

D、直接出兵占领阿富汗

E、支持雇佣军入侵扎伊尔

77.以下对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描述是正确的是()。

A、政府首脑理事会是独联体最高机构

B、独立国家联合体是超国家实体

C、独联体没有统一的对内对外政策

D、国家元首理事会有权决定关于独联体利益和关系的原则问题

E、国家杜马是独联体的立法机构

78.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事物应该坚持的原则有()。

A、整体性原则

B、相互联系原则

C、有秩序原则

D、动态原则

E、定量化原则

79.战后,发达国家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作用是巨大的,通过()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干预和调节。

A、财政倾向政策

B、社会福利政策

C、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政策

D、经济立法

E、失业保险政策

80.以下属于出口导向战略的政策措施有()。

A、出口补贴

B、货币贬值

C、限制外汇持有

D、限制进口数量

E、出口退税

81.美国是一个实行三权分立制度的国家,这里所说的三权是指()。

A、货币发行权

B、行政权

C、征税权

D、司法权

E、立法权

82.所谓的欧洲经济领域内的“四大自由流通”指的是()。

A、商品

B、劳务

C、人员

D、技术

E、资本

83.冷战后日本政治右倾化的主要表现有()。

A、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成风

B、不断制造教科书事件,为侵略历史翻案,甚至美化侵略历史

C、出台右倾色彩较浓的政策法案,计划修改宪法

D、极力发展军事力量,妄图充当军事大国

E、右倾保守政治力量占据上风

84.以下属于当代战争、冲突主要原因的是()。

A、资源短缺

B、强权政治

C、霸权主义

D、环境问题

E、民族利己主义

85.世界银行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与其附属的()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共同组成世界银行集团。A、国际复兴开发银行B、国际开发协会C、国际金融公司D、多边投资担保机构E、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三、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简述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

答:经济与政治的辨证关系。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认为,经济与政治是辨证统一的,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世界经济与世界政治是一种互动的辨证关系,两者之间的矛盾运动不可能完全分裂开来,世界经济是世界政治的基础,是世界政治发展变化的终极动因,世界经济内部结构的变化会引起国家间力量对比的变化,从而导致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世界政治反过来也会影响世界经济,或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或阻碍,破坏世界经济的发展。

2.简述研究世界格局的意义。

答:首先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整个世界。

其次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国际舞台上的各种角色,特别是发挥重要作用的角色。

再次,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把握国际社会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最后,研究国际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忘我们国家在这个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我们国家和其他角色的比较分析中正确地估量自己,从而区别不同的对象,制定相应的对策,形成我们国家正确的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

世界格局是世界形势最根本的特征,是把握国际风云变幻的基本脉络,是认识世界经济与政治以及国际关系总体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主要依据。

3.简述当代国际组织的发展趋势。

答呈现出几个趋势:

第一,当代国际组织在种类以及活动的范围上大大超过历史上的国际组织,它们之间的协调不断得到加强,使21世纪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组织的世纪。

第二,国际组织的数量在爆炸性增长后有下降的趋势。

第三,以世界贸易组织为龙头的全球性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日益突显。

第四,二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加强,区域性国际组织蓬勃发展。

第五,出现了以欧盟为代表的含有“超国家”因素的国际组织。

第六,国际社会参与者的成分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1.比较美、欧、日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P127

2.简述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P83

3.简述两极格局终结后的大国关系发展。P104

1.简述北约东扩的影响。P156

2.简述伊斯兰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发展和影响。P200

3.简述发展中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P202

1.简单评价经济改革的休克疗法。

答:所谓“休克疗法”,原本是医学上的一种治疗方法,后来经济学家用来指采取一步到位的激进方式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所以“休克疗法”又被称为“大爆炸”的改革理论或“一揽子过渡”的政策主张。其具体措施主要有:在实行全面的自由化,特别是全面放开价格的同时,实行严格的货币紧缩政策,把稳定卢布,控制通货膨胀,减少政府预算赤字作为政府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生产发展,产业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均应让位于或服务于货币紧缩政策,处于次要地位。

2.如何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其原则的本质是反对侵略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长期以来旧的国际关系准则,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否定和批判,是一项崭新的,公正的国际关系准则。

1.如何评价中国的国力与国际地位。

答:中国是当今世界发展最迅速,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已保持了近30年,目前仍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并且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向来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中国的国际地位持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得到作用也越来越大。作为一个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着战略上的关系,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之,中国的国际地位是靠我们自己去争取,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结果。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也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

四、论述题(本题24分)

如何理解国家利益与综合国力在一国对外政策中的作用。

答:国家利益是指一个国家的生存利益和发展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依据主权国家作为国际社会基本的行为主体,其内在的行为的根本动因就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被人类认识和成为对外政策制定的基本出发点经历了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国家利益在对外交往活动中和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利益是各国制定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外交政策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国家利益是决定外交政策的外交行为的根本因素。

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用来捍卫国家利益的基本依靠,是用来达到国家目标的主要能力,是决定国家战略的基本因素。各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每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大小强弱,综合国力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试评析能源短缺与粮食危机匮乏对一国对外政策的影响。P88

试述西欧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原因和历史作用。P160

试析苏东剧变的主要原因及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

答:主要原因:第一,严重的经济危机,是苏东剧变的基础性原因。

第二,严重的政治危机,是苏东剧变的深层次原因。

第三,戈尔巴乔夫“新思想”的影响,这是导致苏东剧变的直接原因。

第四,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和平演变”的战略,这是导致苏东剧变的外部原因。

第五,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发展,是加速苏东剧变的关键因素。

经验教训:

1.一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集体实际想结合,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2.社会主义制度要巩固,就必须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

3.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革的目的是在于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4.始终坚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警惕西方“和平演变”。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

1. 什么是世界格局?简述研究世界格局的意义。

世界格局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及有关组织机构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或局面。

研究世界格局的意义:首先,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整个世界;其次,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国际舞台上的各种角色特别是发挥主要作用的角色;再次,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把握国际社会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最后,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我们自己在这个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我们自己和其他角色的比较分析中正确地估量自己,从而区别不同的对象,制定相应的对策,形成自己的正确的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

2. 简述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的论述。

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认为,经济是政治的基础,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决定政治,而政治对经济也具有反作用。

3. 简述造成粮食短缺的原因及其对国际社会安全的影响。

粮食危机是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造成粮食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粮食生产方面来看,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在过去20年中趋于缓慢,美国、欧洲等重要粮食区产量处于停滞和下降状态,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由于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产量逐年下降。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引起了大量农地转为非农用地,加上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导致土地退化情况严重。此外,长时间无机肥料使用过多,加重了土质退化的程度。相当一部分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依赖于世界粮食市场来满足其需求。然而,粮食市场供需不平衡的局面使得粮食价格的上涨是长期趋势。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就会因无力承受粮价上涨的压力而出现饥荒。粮食仍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根本保证。粮食问题对世界和平及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也是不可替代的。粮食短缺绝不仅仅是某些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而是整个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势必加剧国际社会的贫富分化和动荡,甚至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粮食问题关系到国家的主权独立和人民生存的平等权利。在一个日趋供不应求的世界粮食市场,粮食成为一种可以用来讨价还价的武器,西方国家凭借其供给方地位谋取政治上或经济上好处的做法,将使发展中国家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四、论述题(两题选做一题,本题20分)

1. 如何从当今世界五大力量之间的关系中解读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世界五大力量是美国、欧洲、中国、俄罗斯、日本。它的基本框架如下图: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库

一、单选题 1、当代世界经济大发展的首要条件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2、在战后初期,美国对不发达国家推行“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即通过技术、经济援助等形式,来实现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渗透与控制。这一计划又称:(“第四点计划”)杜鲁门《国会咨文》第四点 3、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 4、欧洲联盟成立于:(1993年) 5、第三世界被称作“失去的十年”是指20世纪(80年代) 6、按照APEC的目标规定,中国与APEC其他成员间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应该在:(2020年) 7、在APEC发展过程中,确定在亚太地区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目标的重要会议是:(茂物会议(1994 印尼)) 8、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9、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正式运行)) 10、1983年,为与苏联争霸,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一项计划,拉开了新一轮世界科技战的序幕。这一计划是:(“星球大战”计划) 11、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趋势,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12、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中最为突出的是调

整:(产业结构) 13、“三个世界”开始形成是在:( A ) A、 B、20世纪 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14、当今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是:(20世纪60年代) 15、当今世界最大的贸易国是:(美国) 16、当今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是:(中国) 17、当今世界最大的债务国是:(美国) 18、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说法中唯一正确的是:(直接对 选民负责) 19、美国总统乔治.布什执政是代表:(共和党) 奥巴马 是共和党人 20、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执政是代表:(自民党)菅直人 是民主党人,并且是民主党创始人 21、《日本国宪法》规定,日本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 是两大竞选集团 22、下列关于美国两党政治制度的说法中唯一正确的是:(是两大竞选集团) 23、在西欧国家中,实行总统制最为典型的国家是:(法国)法国现任总统为萨科齐 24、在西欧国家中,实行委员制的国家是:(瑞士) 25、在英国政坛长期轮流执政的两个党是:(保守党和工党) 26、当今英国首相执政是代表:(保守党) 卡梅伦 27、1986年,欧共体第三次扩大,成员达到12国。这

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10-05-23 06:31:56| 分类:经济|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一、名词解释 1、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2、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3、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它的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4、企业经济行为:指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决策和行动。 二、不定向选择题 1、商品的价值是( B ) A、商品的自然属性 B、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C、商品的有用属性 D、商品的价格表现形式 2、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BCD ) A、社会待售商品量成正比 B、商品的价格水平成正比 C、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D、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E、商品的价格水平成反比

3、划分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是按照( B ) A、所有制形式 B、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C、企业内部的现代化程度 D、企业对人、财、物的利用程度 4、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BCDE ) A、厂长负责制 B、产权清晰 C、权责分明 D、政企分开 E、管理科学 三、判断题: 1、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是资本家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 2、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中心是调节货币量。(∨)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 7、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是计划经济的要求。(× ) 8、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承包经营责任制。(× ) 9、为了扩大出口,我国应当主要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 ) 10、调节经济总量,就是调节总产量。(× ) 四、填空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1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辨析题 1.国际经济协调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国际化。没有国际经济协调,世界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 解答:正确。 国际经济协调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国际化。没有国际经济协调,世界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1)国际经济协调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国际经济协调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在本质要求,它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同时本身构成了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经济全球化把各国、各地区经济联成一个整体。然而,经济全球化进程却受到民族国家壁垒的限制。民族国家依然是国际关系最核心的行为主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疆界,都有自己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追求的经济目标也有所不同,需要在世界经济中运用国家权力来保护和扩展各自的利益,因此,彼此间的差异和矛盾不可避免。这就需要某种形式的协调来消除经济全球化客观趋势和民族国家壁垒之间的矛盾,它既可以由全球性、地区性或专业性国际经济组织等多边机构出面进行,也可以由各国政府直接派代表协商进行,如两国或数国之间不定期的贸易谈判、两国或数国之间定期的会晤协商制度等。通过这些渠道和方式,各国政府调整各自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关税政策和外贸政策,达到合作和协调的目的。 (2)国际经济协调的局限性 经济全球化虽然导致国际经济协调产生的必然性,但没有保证协调结果的平等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国际经济协调在世界经济运行中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协调机制趋于完善,形式趋于多样化。而国际经济协调越发达、越有效,就越能促进各国相互依存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国际经济协调并不是万能的,如果涉及国家间根本利益的对立,任何国家都不会做出妥协或让步,还有可能引发冲突。现存的各个经济集团之间多少具有一些排他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全球范围内的协调带来困难。而且,国际经济协调仍然是在不同的主权国家之间进行的,其基础仍然是国家实力,主权国家仍然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来参与协调的,最终还是要服从国家利益的需要。一些国际经济组织,长期由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支配地位,它们的活动和规则往往更多反映西方大国意志,中小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长期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从短期或局部看,还有可能受到损害,引起南北矛盾激化,更加突出国际经济协调的局限性。 2.在国际政治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独立、发展和国际地位前所未有的挑战。 解答:正确。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科技革命改变着国家主权行使的范围和空间。发展中国家落后的科技发展水平无力控制跨国信息流动的内容和方式,限制了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难以捍卫其“信息边疆”。更为严重的是,在科技方面处于遥遥领先地位的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政治宣传、思想渗透和文化侵略,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对那些它们不“满意”的发展中国家发动心理战,挑起这些国家的反政府情绪,影响该国政府的决策和促使政府倒台。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过去那种国家在内政、外交、军事上享有的至高无上的主权的观念,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制约着国家的经济自主权。对发展中国家来讲,特别是那些处在对发达国家单方面依附状态中的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受到牵制和制约的程度更甚。在区域集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战后两极格局演变的主线是( D )。 A、中美苏“大三角”战略 B、东西方阵营全面对抗 C、德国的统一 D、美苏争霸 2、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的是( B )。 A、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3、从建国到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的主要外交政策是( A )。 A、"一边倒" B、反对"帝修反" C、"联美反苏" D、"一条线、一大片" 4、中苏关系于( C )完全破裂。 A、1964年法国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时 B、1968年“布拉格之春”苏联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 C、1969年苏联严重侵犯中国的领土和主权时 D、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 5、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C )。 A、尼克松总统时期 B、肯尼迪总统时期 C、卡特总统时期 D、里根总统时期 6、标志着第三世界形成的是( C )。 A、东亚与北非等国独立 B、1960年非洲17国独立 C、万隆亚非会议的召开 D、1968年英法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基本瓦解 7、和平与发展是中国( B )。 A、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B、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C、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D、一项基本国策 8、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B )。 A、蒙古 B、苏联 C、阿尔巴尼亚 D、朝鲜 9、第三世界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D )。 A、同美苏超级大国对抗 B、同西欧、日本结盟 C、同中国结盟 D、不结盟 10、中国何时加入WTO( D ) A、1999年11月 B、2000年12月 C、2001年11月 D、2001年12月 11、9.11事件以后,美国继打击阿富汗后,将矛头直指哪个国家( B ) A、伊朗 B、伊拉克 C、朝鲜 D、叙利亚 12、战后发达国家的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 A )。 A、发达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 B、国家垄断资本掌握经济生活 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 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 13、冷战时期,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战略是( B )。 A、新东方政策 B、遏制政策 C、“两个半战争”战略 D、缓和战略 14、中国与俄罗斯建立了( D ) A、"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B、"全面伙伴关系" C、"面向21世纪的长期友好、全面合作关系" D、"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 D ) A.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 B.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问题 C,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D.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2、国际新形势下邓小平提出的灵活务实的外交战略方针有( ABD )

政治经济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测试(闭卷) 考试时间: 90 分钟 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20 分) 1、生产力是() A、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B、生产物质的能力 C、创造新产品的能力 D、人们发现并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商品与货币的关系 B、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C、政治与经济运动的关系 D、世界经济走向 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A、研究生产力的内容和要素 B、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进行批判 D、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4、社会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由()关系组成的体系。 A、生产、分配、占有、消费 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C、分配、占有、交换、消费 D、生产、交换、盈利、消费 5 、1只绵羊= 2 把石斧表示的是() A、一般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货币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7 、资本积聚() A.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8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 A. G— W?P? W’— G’ B. W? P? W’— G’·G— W

C. P? W’G’·G—W?P D. G’— W? P? W’ ) 9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 a 、价值手段与流通 手段 b、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 c、储藏手段与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 10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 D.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二、多项选择题(32 分) 1、货币是() A、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B、一种特殊等价物 C、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具有流通手段的金属 2、货币的职能有()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F、国际货币 3、影响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有() A、竞争规律 B、供求规律 C、盈亏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4、生产社会化,是指() A、劳动过程本身的社会化 B、由分散的小生产者转化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过程 C、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D、生产工具的社会化 E、生产过程的社会化 F、产品的社会化 5、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经济危机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的货币职能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作者:Jessie已被分享19次复制链接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 分)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2、作为价值实体的劳动是(抽象劳动)。 3、准确反映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程度的指标是(剩余价值率)。 4、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垄断经营有限的较优等土地);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5、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是(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问题)。 6、在股份制中,实行一股一票,体现的是(出资者)主权;在合作制中,实行一人一票,体现的是(劳动者)主权。 7、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是由其(处于主体或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决定)。 8、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公司制企业)。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改变原有的价值量,因而被称为不变资本。另一部分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是可变资本。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新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由于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会发生价值增值,所以被称为可变资本。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基本方式。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即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增大其总额的一种方式。而资本集中则是由若干分散的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的过程。 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的区别在于:(1)资本积聚以资本积累为基础,因而单个资本增大的同时,也使社会总资本增大;而资本集中是原有资本的重新组合,虽然使单个资本变大,但不能使社会总资本增大。(2)资本积聚的规模和速度最终受到原有资本积累速度和社会财富增长限制,因而其增长是缓慢的;而资本集中可以不受资本积累速度的限制,可以在较短时间有效资本合并为大资本,所以增大速度很快。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总产量(包括商品和服务)和生产能力的增加。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产值的变动率来衡量。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一般用人均收入水平来衡量。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相比包括的内容更丰富,它除了收入水平的变动,还涉及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市场范围等方面的变动。 4、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一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它是指国家境内投资的生产资源所生产的总产出量。而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年内一国居民所拥有的投入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这两个概念都是衡量一国一年内经济总量变动的指标,但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国家国土范围内的生产总量,其中包括外国投资者在一个国家的投资

政治经济学试题与答案全集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 B ) A.生产力和经济基础 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C.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基本经济规律是( A ) A.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B.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C.在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D.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 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D ) A. 剩余价值理论 B. 商品经济理论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 D.阶级斗争理论 4.纸币的发行量取决于( B ) A.市场购买力 B.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C.商品价格总额 D.商品的供求状况 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B ) 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 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 D.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6.任何社会再生产从其容看(B ) A.既是生产力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B. 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C.既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又是价值的再生产 D.既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又是涵的扩大再生产 7.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 D )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 流通资本 D.社会总产值 8.生产成本( C ) A.同资本主义生产费用是不同的量 B.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C.由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构成 D. 是计算全部生产资料的耗费 9.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 C ) A.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便不复存在 B. 商业资本仍是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 C.有利于产业资本集中力量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 D.使流通环节增多,延缓了产业资本的周转 10.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来源于( C ) A.农产品在流通领域中的贱买贵卖 B. 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C.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D.工业资本家转让给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 11.新殖义在实质上同旧殖义是相同的,二者的区别在于(D ) A.仅仅是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 B.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方法有所改变 C.体现着国际分工的不同发展阶段 D. 所采取的控制和掠夺的方法有所改变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D ) 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13.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A ) A.与自由竞争时期相比,这一规律在垄断阶段的作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B.只是在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2010-2011年第二学期《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科目考 查卷 专业:应用化学班级:任课教师:曹晓飞 姓名:学号:成绩: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研讨式教学之我见 【摘要】针对一种研讨式教学方法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中进行了教学探讨。本文介绍了专题式研讨式教学的概念及特点,分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主要特色,随后对该课程进行了专题研讨式教学设计,最后分析了该门课程专题研讨式教学效果。 【关键词】《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专题研讨式教学教学设计 一、何谓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对专题的研究与讨论,进行知识构建,体验学科研究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由专题研究和专题讨论两个重要环节组成。 (1)、专题研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等途径搜集和整理与教学(或研究)问题相关的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形成对研究对象的初步认识; (2)、专题讨论是全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专题研究阶段的成果进行交流和进一步的探讨,从而在对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并理解、掌握学习的方法。

简单来说,“专题研讨式”教学,就是以专题为内容,以研讨为形式的一种教学。该教学以培养学生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为什么要采用研讨式教学?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高等学校公共政治理论课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滞后,严重制约了该课程功能的发挥。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要求,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研讨式教学方式正可以从多个方面为为这门课程服务。 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专题研讨式教学设计 (一)、分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主要特色 经过一学期来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的认真学习,我总结出它所涵盖的三大特点: 1、理论性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以当今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国际社会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国际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学生起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不是很了解《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本书的概念,不明白自己学这本书的意义何在,更甚至有学生会把它与国际形势报告或国际时事政治相混淆,从而降低其理论价值。在教学中如果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和回答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注重从理论上分析和思考,并注意吸收国外的国际问题学说和观点中科学的

(完整word版)政治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生习题 一、单选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关系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生产方式 D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2.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更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基本经济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 3.商品是() A劳动产品 B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C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D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A商品的效用决定的 B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5.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成正比 C.没有关系 D .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6.价值形成发展到货币形式以前顺次经过() A.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B.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 D.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7.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 A具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具有价值 C是金银 D能够分成若干等份 8.观念上的货币可以作为() 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 9.在1只羊=2把石斧的价值形式中,2把石斧是() A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 B处在等价形式上 C既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又处在等价形式上 D处在一般等价形式上 10.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条件是() A出现了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B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 C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 D经过商品交换 11.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12.简单商品流通公式是 ( ) A.W-G-W’ B.G-W-G’ C.G-G’ D.G-W…P…W’-G’ 13.资本的总公式是() A.W-G-W’ B.G-W-G’ C.G-G’ D.G-W…P…W’-G’ 14.分析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指明价值增殖产生的具体所在() A.发生在G-W购买阶段的货币上 B.发生在W-G售卖阶段上 C.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上 D.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15.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提纲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提纲 备注:记得看时事报告P52,P78 页,做后面的单选及多选题 1. 格局:就是各种力量对比与组合的结构。 2. 1945年2月4-11日,苏美英三国领导人在苏联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举行战时的第二次首脑会议。 宗旨:划分势力范围,商讨战后大国合作和维护世界秩序的问题。 主要内容:苏美英占德原则 各国联合对日方针 组建联合国 波兰边界划分 结果:形成雅尔塔体系。 3. 雅尔塔体系:是指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1943年德黑兰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4.1946年3月5日,铁幕演说P3 5. 马歇尔计划 6. 1949年4月4日,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同年8月24日,公约正式生效。 7. 1949年1月,杜鲁门在其第二任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出美国外交方面的四点行动计划。其中第四点内容是,利用技术和输出资本对不发达国家进行经济和政治渗透。 8. 1947年7-8月,苏,保,捷,匈,波,罗5国签订贸易协定,称作“莫洛托夫”计划。与西方的马歇尔计划相对抗。 9. 1955年5月5日,联邦德国正式加入北约。 10. 1955年5月14日,苏,波,捷,匈,保,罗,阿和民主德国签订《华沙条约》 11. 美苏争霸的态势:P7 70年到80年代中期,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夺世界霸权,攻守的态势互有转换: ①70年代,苏联咄咄逼人,美国处于守势; ②80年代,美国采取了攻势,苏联则处于守势。 12. 尼克松主义主张:P8 13. 1975年苏联介入安哥拉内战,1979年出兵阿富汗。 14. 战后形成的世界两极格局的特点: ①政治上两大力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势不两立 ②军事上两大集团强烈对抗 ③两种类型的经济并行发展 ④两大阵营内部基本是一元结构,一个中心 ⑤两极格局长期相对稳定 15.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P14 16.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P16 17. 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冷战思维是冷战时期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就是以美苏争霸世界为中心,以两大阵营,两大集团在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等诸方面全面对抗为基础的一种战略思维模式。 两大要素: ①以瓦解对方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为出发点和归宿;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B )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C )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3. 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 A.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4.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D ) A. 简单劳动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D )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 A ) A.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 )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 A ) A.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长期获得的,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 C. 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9.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C ) 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 计件工资是( A )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11. 资本积聚( A ) A. 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 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 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 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1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

大学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卷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大一上学期) 一、填空 1、商品的价值量是什么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 3、单位商品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成反比) 4、资本的概念(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5、产业资本连续循环两个必要条件(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6、年剩余价值的概念(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 7、借贷利息量是在(0)和(平均利润)之间。 8、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创业利润、个人联合)来实现统治的。 9、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是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价格之差。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11、生产产品的劳动二重性和二因素的关系(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1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 13、工资的本质(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1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15、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I(v+△V+m/v)=II(c+AC))。 16、生产价格=成本+(平均利润)。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18、租种劣等土地的资本家需要缴纳(绝对地租),租种优等土地的资本家要缴纳(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租种中等土地的资本家要缴纳(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 19、金融寡头在政治上(个人联合)实现其统治的。 20、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在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发生作用不同)。 周转方式不同分为(固定和流动资本)。 2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 22、具有占有和创造剩余资本是(产业资本)。 23、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核作业3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核作业3答案 你的得分:100 完成日期:2016年05月20日10点09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5 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由亚非发起独立召开的国际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万隆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卢萨卡会议 2.南南合作的主要机构是()。 A.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B.石油输出国组织 C.南方首脑会议 D.七十七国集团 E.西非经济共同体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长期困扰世界的中东问题,其核心是()。 A.宗教问题 B.水源问题 C.石油问题 D.巴勒斯坦问题 E.民族问题 4.首次提出第三世界概念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卡翁达 D.阿尔弗雷德-索维 5.当今世界发展问题的核心是()。 A.西方国家的发展

B.发达国家的发展 C.北方国家的发展 D.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6.造成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源是()。 A.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矛盾与冲突 B.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C.发达国家拥有的科技优势不断扩大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D.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资源枯竭 7.第一次亚非会议又名()。 A.开罗会议 B.万隆会议 C.新德里会议 D.吉隆坡会议 8.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著名原则是()。 A.和平共处 B.求同存异 C.不干涉内政 D.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9.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是在()。 A.1959年 B.1960年 C.1961年 D.1962年 10.77国集团的活动方式是()。 A.在联合国大会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B.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C.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D.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x

..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填在题干后的括号。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B)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C)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3.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 A.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D ) A. 简单劳动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1 只绵羊= 2 把石斧表示的是(D)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A) A.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 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 )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A) A. 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 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长期获得的, 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 C. 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9.社会再生产就其容来讲包括( C ) 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涵式扩大再生产 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计件工资是( A )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11. 资本积聚( A ) A.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1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学习心得

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台海局势 提纲: 一、台海现局势分析 (1)大陆对台政策 (2)台湾政局 (3)国际环境 二、影响台海局势的内外因素 (1)台湾当局的策略 (2)美国因素 (3)日本与日美同盟 三、台海局势发展与两岸关系展望 (1) 未上课时我就很喜爱这门课,原因有二:一、我喜欢探求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本质,因而那些藏在时政之下的博弈和利益冲突,以及在那些经济现象下的成因和推动力都吸引我去探求,同时我对军事的爱好也促使我需要更多地了解主导军事行为的经济和政治;二、懂得经济知识和与其紧密相关的政治是极为必要的,不管我未来从事哪方面的工作,经济政治都会与我紧密相关,并极大地影响我的生活,我有这样的觉悟。所以我是带着求知来上这门课的,虽然课时很少,但还是获益颇多。 先是每晚课开始时老师给我们总结罗列一周发生的国际大事,并同我们一起讨论这些事件,给我们分析这些事件,并点出这些事件中流露出来的信息。老师这是在引导我们该如何阅读时事,启发我们如何从这些事件中获取信息。 再就是老师与我们分享搜罗来的一些视频,视频都是一些事件的记录及媒体或专家关于热点事件的评论,内容都非常丰富且精彩,既让我们深入了解了许多时事,也很好的缓解了4节课的疲劳,在放松之余又汲取了很多知识。同时,老师也是在培养我们关注时事的习惯。 还有在课堂余下的时间中,老师都会给我们讲一些学科知识以外的东西,还推荐了很多有益的书籍。譬如老师曾给我们介绍了记忆法,谈到了简历并以此来警醒我们要抓紧不多的时间学习,通过双手相握告诉我们要学会改变习惯,讲了一个大学生用家里囤积的豆子致富的例子。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意识到要改变自己的习惯、看待事物的方法、经济生活的方式。在我看来,老师对于我们生活上的引导是会让我获益终生的,其意义远大于教授的学科知识。 老师的授课方式很特别,几乎没有教授课本上的内容,只是最后花了一点时间简单带过。虽然这样无法让我们从课堂上获得很多经济政治方面的基础知识,但老师对时事的讲解让我们更能清晰的体会经济政治的实用意义,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实际生活中的经济和政治。事实上对于短短的16节课并不能教授多少书本上的知识,而通过时事这样实例化的讲解对于我们的启蒙意义更大,比起枯燥的书本教学更易于接受,如此的授课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我觉得让同学们更快的了解对这门学科并对它产生兴趣,才是这16节课来最重要的,让同学们今后能够主动去学习经济政治方面的知识,远要好过讲授那么一点点的枯燥的课本知识而让同学们对这学科感到厌烦。这样才让这16节课发挥了最大的意义,对我更是意义非凡。 这些公共必修课会让大多数同学们感到无意义,但经济政治于我却是非常重要的,并对

2015年4月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 (课程代码 0000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产关系 B.生产力 C.经济体制 D.经济运行机制 2.一切社会经济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按劳分配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 3.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 A.生产方式 B.经济体制 C.社会经济制度 D.资源配置方式 4.市场经济要求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 A.排他性作用 B.辅助性作用 C.决定性作用 D.替代性作用 5.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C.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矛盾 D.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量尺度是 A.简单劳动 B.复杂劳动 C.体力劳动 D.脑力劳动 7.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是 A.纸币 B.信用货币 C.观念上的货币 D.足值的金属货 8.随着经济繁荣期生产的发展,商业信用规模 A.扩大 B.萎缩 C,不变 D.不确定 9.按照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剩余价值发生在 阶段的货币上阶段购买商品的价值上 阶段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上阶段上 10.某企业工作日为12小时,工人日工资3元,每天生产皮鞋两双,每双社会价值12元,其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9元、新创造价值3元,则资本家获剩余价值 元元 元元

2017年10月自考政治经济学00009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试卷 (课程代码00009)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 A.数学方法 B.系统方法 C.唯物辩证法 D.科学抽象法 2.自然经济 A.是开放性的经济 B.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 C.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 D.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3.构成社会财富物质内容的是 A.价值 B.使用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 4.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A.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积累理论 C.商品二因素理论 D.劳动二重性学说

5.1只绵羊=2把斧头,是 A.简单价值形式的公式 B.扩大价值形式的公式 C.一般价值形式的公式 D.货币形式的公式 6.资本总公式是 A.W—G—W B.W—G—W C.G—W—G D.G—W—G 7.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资本集中 B.剩余价值 C.资本积聚 D.扩大再生产 8.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二个阶段是 A.购买阶段 B.销售阶段 C.生产阶段 D.消费阶段 9.当剩余价值被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被称作 A.利润 B.利息 C.平均利润 D.超额利润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自考一次通过q39052026发展起来的国际垄断组织是 A.国际卡特尔 B.国际辛迪加 C.国际托拉斯 D.跨国公司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居于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形式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 C.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 D.生产资料资本家所有制 12.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就必须 A.完全限制政府干预经济 B.把市场排除在经济活动之外 C.使市场成为调节经济的唯一手段 D.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3.经济增长的内涵反映的只是 A.经济总量的增长 B.经济结构的优化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题 1.简述二战后两极格局的特点 第一、政治上两大力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势不两立第二、军事上两大集团(北约与华约)强烈对抗 第三、两种类型的经济(市场与计划)并行发展,交往较少。第四、两大阵营内部基本是一元结构、一个中心第五、两极格局长期相对稳定 2.简述推动多极化的有利因素 第一,世界经济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之势推动多极化进程第二,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分化改组有利于推动世界政治多极化。第三,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对单极化倾向产生制衡作用。第四,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要求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 3.简述二战后国际贸易大发展的基本特征(1)发展速度快,交易规模大 (2)贸易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3)贸易结构发生变化 第一,初级产品的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增加。在制成品中又以技术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特别是高科技产品的贸易增长为快。第二,服务贸易的发展规模在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下也逐年扩大。 (4)贸易地区分布出现重大变化

二战后,国际贸易被欧美发达国家垄断的局面已经被打破。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家贸易中迅速崛起。先是“四小龙”,后是中国大陆的崛起,中国已是世界贸易第一大国。 (5)知识产权成为重要内容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已有一份《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4. 简述美国基本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共和制:共和制是指由通过国民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民意机构和公职人员监督和行使国家权力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联邦制:联邦制是指由若干成员国(或邦、州)联合组成统一国家的制度,它是国家形式“复合制”中的一种。 三权分立:在宪法的约束下,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由法院行使,这三个部门彼此保持一定独立,但又互相制约最高立法权属于国会。国会拥有修改宪法和制订法律,审批政府的预算和决算,批准政府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和总统对高级官员的任命,调查特殊事件及对总统和副总统的复选、弹劾等权力。 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于一身,总揽行政权力。宪法授予总统的权力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作为国家元首的权力、行政权力、立法倡议权和否决权、外交权、军事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