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材料题新人教版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材料题新人教版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材料题新人教版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材料题新人教版

材料题:远古的传说

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

(1)材料中的“轩辕”指谁?

(2)从材料中指出“轩辕”参加过的两次战役名称及交战双方。

(3)根据所学知识,列举“轩辕”还有哪些贡献?

2.在河南郑州黄河岸边的炎黄广场,有万众瞩目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见下图)。塑像高106米、单眼长3米多、鼻高8米。以山为体,山人合一,浑然天成。塑像左侧为炎帝,广额纯朴,智慧慈爱,右侧为黄帝,威武刚强,气宇轩昂。炎黄二帝塑像包容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不屈不挠、勤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伟气概。它的建成,大大增强了全球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请回答:

(1)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为什么建在黄河岸边?

(2)今天我们建造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有什么意义?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下图)

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

材料二(见下图)

上图为在新疆发现的东汉墓中出土的丝袜。据考证该墓主人是当地人,丝袜是经“丝绸之路”从中原地区运来的。

材料三(贞观年间)米斗四五钱(说明粮食很便宜),外户不闭(门者)者数月,马牛被(遍)野。……是岁,天下断狱,(判)死罪者(只有)二十九人,号称太平。

——欧阳修《新唐书》卷四一《食货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2分)

(2)你认为材料二可以印证哪些历史现象?(2分)

(3)据材料三,概括贞观年间的经济、社会状况。(2分)

(4)上述材料分别来自传说、文物和史书记载。指出其中哪一种提供的历史信息最为可靠?并列举能反映夏朝建立之前中国历史的传说(材料一所涉及的传说除外)和文物各一例。(2分)

参考答案

1.答案:(1)黄帝。

(2)与炎帝发生过阪泉之战,联合炎帝与蚩尤发生过涿鹿之战。

(3)创制历法,指导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播种、收割。他还制作了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

2.答案:(1)因为黄帝和炎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2)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华夏文明,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自豪感,团结所有炎黄子孙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答案:(1)建造房屋,发明舟车、衣裳、养蚕缫丝、兵器、发明文字、历法。

(2)西域各国与汉朝交往密切,新疆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3)经济繁荣,社会清明。

(4)文物。传说:大禹治水、炎帝改进家具、发明陶器、医药、开辟集市等;半坡遗址出土的鱼纹彩陶盆、钻孔石斧,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栽培稻谷遗存、刻画猪纹陶钵。

部编2016版 2018年秋期及答案七年级历史教学质量监测预测试题

部编2016版 2018年秋期教学质量监测预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学科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用碳素笔或钢笔填写清楚。 3.必须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见答题卡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选择题 下列各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48分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我国古代生产力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 回答1-6题 1.“□□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制作石器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请你判断□□应该填写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人 2.后人根据神话传说绘制了大禹治水像(右图),此图能得到印证的历史信 息是 A .大禹治水,多次过家门而不入 B .大禹用疏导法将洪水引入大海 C .大禹建立夏朝,早期国家产生 D .耒耜是当时重要的生产工具 3.用“长江流域”、“水稻”、“猪纹陶钵”、“干栏式房屋”等描述的原始居民是 A .半坡原始居民 B .河姆渡原始居民 C .龙山原始居民 D .红山原始居民 4.下列四幅图中,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深耕细作的是 5.我国古代采取了不少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至今依然发挥巨大作用的是 A .兵归家,释奴婢 B .蜀守冰,凿离堆 C .招流民,行屯田 D .重本业,轻末业 6.我国古代制定历法,服务农业。下列图片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法成就的是 A B C D A.《齐民要术》 B.《大明历》 C.《伤寒杂病论》 D.《水经注》

(完整版)七年级历史上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七年级历史重点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1.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 (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自战国时期什么人之口?是什 么意思?其中“孝公”是谁? 答:出自商鞅之口;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 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孝公”是秦孝公 (2)他曾在历史上有过什么作为?这一作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作为:于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进行变法。 主要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奖励军功;建立县制。 (3)这一作为有何影响? 答: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4)此人的主张是什么?这一理论属于哪家学派?代表哪个阶级? 答:他主张不因循守旧,实行变法。这一理论属于法家,代表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5)此人的变法是在什么时期的哪个诸侯国进行的?答:战国时期;秦国 (6)这次变法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哪一条?答:建立县制 (7)这次变法实施奖励农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答:增强国力 (8)如果你是当时的新兴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些措施表示欢迎?理由是什么? 答:①承认土地私有,保证地主对土地的占有,确保了地主的利益;②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安定。 (9) 材料二是描绘了什么场景?请说说: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是当时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场景: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变化: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10)这一理论对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答: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也应该根据现实的需要及时改变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地方,坚持改革的方针不动摇。 (11)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答:变法成功的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办法;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国君的支持和百姓的欢迎。(答出三点即可) 2.阅读下列材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通悦)乎?”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该材料是谁说的?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答:是孔子说的,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他对教育的贡献有哪些?答: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②他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④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试题(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1、本试卷为开卷试题,分卷Ⅰ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2、本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卷面分3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同学们,你喜欢历史课吗?提到历史,仿佛离我们很遥远,但真正走进历史,你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丰富的中国古代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同学们,在几个月的学习中,你一定有了很多的收获和体会,潇洒地走进历史展室,一展你的风采吧! 卷Ⅰ(选择题,共48分) 得分评分人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的字母标号填 在表中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1、原始人的居住条件和生产情况同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你认为河姆渡聚落的主要粮食作物应是 A.玉米B.粟C.水稻D.大豆 2、“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这是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前几年访问大陆时拜谒何处的祭文 A.黄帝陵B.炎帝陵C.始皇陵D.陵 3、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 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4、《左传》中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A. 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 B. 夏朝的王位世袭制 C. 西周的分封制 D. 朝的帝制 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A. 兵马俑 B. 司母戊鼎 C. 竹木简 D. 青花瓷 6、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国 C.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D.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 7、灌县二王庙有这样一幅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此联中的“太守”的最主要贡献是 A. 推官是用牛耕 B. 修建灵渠 C. 制造出铁农具 D. 修建都江堰 8、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中后期的国农民,要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A.建立军功B.通过联姻C.努力生产粮食D.靠贵族推荐 9、右图的代砖文为“海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皆臣”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B.国家一统,中央集权 C.法律严苛,覆盖全国D.交通发达,经贸昌盛 10、下列对胜吴广起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爆发于大泽乡 B. 建立过农民政权 C. 推翻了朝统治 D.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11、“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冻乱,项原来不读书。”这首诗对朝一历史事件作出了否定的评价 A.统一度量衡B.统一文字C.焚书坑儒D.修筑长城 12、我国的成语有很多来源于历史典故,如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就来源于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精编(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2016年部编教材)材料 分析题 一、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材料三: (1)材料一,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采取了哪些措施发展本国的势力?(改革措施)这些措施起到了 什么作用? 重用人才,实行改革,整顿内政,发展生产,强大军队。 使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2)材料二商鞅变法是在什么时间进行的?是在谁的支持下开始变法的?变法的内容是什么?具有什 么作用?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作用是:使秦国的经济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材料三是描绘了什么场景?请说说: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是当时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二、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材料二: (1)材料二的人物是谁? 孔子 (2)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他所创立的学说在战国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儒家。孟子。 (3)他的主张是什么? 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4)他对教育的贡献有哪些? 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②他注意“因材施教”, 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④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知新”。 (5)请用一句话评价该人物? 孔子是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6)读了材料一的三句话,你受到什么启发? 学习要实事求是,经常复习,要谦虚谨慎。

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 三、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 学生积极踊跃的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西方上帝造人传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等。) 师: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自主预习】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问: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并要求识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生答:170万年,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 师归纳: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 问: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生识图回答: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 问:北京人、山顶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 (开展竞赛活动:迅速阅读看谁回答的即快又准) 生迅速回答:北京人/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师归纳: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问: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近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二)、北京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 1、阅读下面材料: 公元前一世纪,欧洲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轰动一时。到后来,身着 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①材料中提到时间,在这个时期中国是什么朝代?西汉请回答: ②中国的“丝袍”是通过什么通道转运到当时欧洲的?请写出他的路线为及其开辟做出突出贡献 的人物? 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张骞丝绸之路③欧洲当时把中国称为什么?中国称当时罗马称为什么? 丝国大秦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意为生长繁殖)。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 材料二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不再听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也没有战争之苦。 回答:⑴上述材料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战到和的关系 ⑵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 出现的原因材料一霍去病大破匈奴,收复河西走廊 材料二昭君和亲 ⑶你如何评价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 处理民族关系,“和”可以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当受到侵略时,必以“战”为主,反抗外族侵略 4.(P78)“在造纸术发明以前,我国通常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纸的造价低,携带方便” [1].我国的纸发明于何时?——西汉前期 [2].后来谁改进了造纸术?蔡伦在造纸术方面的贡献是什么?——蔡伦;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成本,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 [3].纸的发明有什么重大意义?——(1)便利了人们的书写和记载;(2)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3)有利于世界人类文化的传播。 5( P87 )“……陵墓里有骑步兵俑七千多种,武士俑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神态……” [1].材料中的“陵墓”指的是谁的陵墓?——秦始皇 . [2].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雕塑艺术?其杰作是什么?该杰作被誉为什么?——秦汉时期;秦始皇陵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 6.( P72 )“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惟二人得还” 材料中提到的“骞”指的是谁?——].张骞[1[2].他初行时间及目的是什么?——公元前138年,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一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时间:10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 题:请在正确答案下划横线 1、中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 A山顶洞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元谋人 2、下列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中,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3、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生活在距今70-20万年 B、会人工取火 C、过着群居生活 D、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4、下列原始人类中,已经掌握磨制技术的是: ①北京人②元谋人③山顶洞人④河姆渡居民⑤半坡居民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 D、②③④⑤ 5、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A、夏-商-东周-西周 B、夏-西周-东周-商 C、夏-商-西周-东周 D、商-夏-西周-东周 6.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禹 7.武王伐纣中的“纣王”指的是哪一王朝的君主: A商朝B西周C东周D夏 8.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B禹传子,家天下 C舜传位给禹D启打败了有扈氏 9.商朝灭亡的原因是: A纣王的残暴B桀的残暴C犬戎入侵D奴隶起义10.以下人物与桀最为相似的是: A禹B周武王C纣王D汤 11.我国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立监狱是在: A夏B商C西周D东周 12.春秋时期,周天子依附诸侯,主要是因为: A.诸侯的强大 B.周天子不喜欢管理国家 C.周天子是由诸侯选举产生的 D.周天子喜欢依附诸侯 13.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中原的是: A齐桓公B宋襄公C晋文公D秦穆公 14.战国初年,三家分晋,三家指的是: A齐楚秦B赵魏韩C赵魏秦D楚齐韩 15.经过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是: A楚B秦C齐D魏 16.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变法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训练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训练题(含答案) 时间:50分钟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40分)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C)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东汉末年,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利地位的人物是(C) A.刘备 B.诸葛亮 C.曹操 D.孙权 3.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实力不断增强,一心想统一北方,他遇到的主要军事对手是(D) A.刘表 B.孙权 C.刘备 D.袁绍 4.曹操军队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军队的官渡之战发生于哪一年 (A) A.200年 B.208年 C.220年 D.222年 5、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A) 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6.东汉末年,曹操在封建军事集团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A) A.“挟天子以令诸侯” B.招贤纳士,实行屯田 C.奖励农耕,发展生产 D.官渡之战,打败袁绍 7.“东望夏口,西望武昌……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是宋朝大文豪苏轼对下列哪次战役的感叹(D)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8.赤壁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一战役的交战双方是曹军与(B) A.匈奴大军 B.孙刘联军 C.前秦军队 D.东晋军队 9、下列人物没有生活在三国时期的是(B) A.刘备 B. 曹操 C.诸葛亮 D.孙权 10、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图,名成八阵图”赞扬的是(D)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 诸葛亮 11.(2019衡阳)曹操在《龟虽寿》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下列战役能够体现曹操这一雄心壮志的是(C) ①牧野之战②长平之战③官渡之战④赤壁之战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我国境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 第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原始居民能够定居下来的根本原因是?答: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3、半坡居民的房屋(半地穴式房屋)与河姆渡居民的房屋(干栏式房屋)的比较: ①半地穴式房屋保暖、抵御风雨;干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防止野兽侵袭。 ②分别这样建造的原因: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与北方气候干燥、冬季气温低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干栏式房屋与南方地势低洼、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有关。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为什么中华民族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 答:1、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2、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互换、制作乐器,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人文初祖。建宫室,制衣裳,会炼铜,挖井,发明舟车。(嫘祖养蚕缫丝、仓颉造字、伶伦编乐谱) ★二、禅让制: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商、周的更替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桀、纣残暴失民心;商汤和武王仁义之举得民心;任用贤人(伊、姜尚),联合周边小国。 三、夏商周的政治 1、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 容: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权力:管理封地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进行再分封。 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③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017年春季部编新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部编新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主要教学内容 这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选用的是人教版2016年部编最新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三个单元,叙述从隋朝到清朝(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共21课。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5课);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13课);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第14-第21课)。另外,增加了一节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共需34课时(其中新课讲授占20个课时,活动课占1课时,单元复习占3个课时,期中复习占2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4个课时,其余为考试检测试卷分析)。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历史教师要用好教科书,必须在钻研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科书的体例、结构、脉络和内容,并以教科书为依托,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 因此,教师要钻研教科书,搞清楚教科书的整体结构及各个组成部分的功用,全面掌握教科书中的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等;要把握每课在全书中的地位,关注课与课之间的联接,力图做到融会贯通;要梳理清楚每课课文的逻辑层次,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并设计好相应的课堂提问和教学活动。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有很大的提高。 三、重难点及措施 重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措施: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虽然经过上个学期历史课程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历史学习经验和方法,但是,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已经完全能自主学习了,有的学生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

2016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知识点总结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基础知识点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是云南元谋人;距今时间约170万年。 3.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已经会用火并能长时间保存火种,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4.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约3万年,人工能取火。 5.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半坡人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制作彩陶。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 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6.黄帝打败炎帝是阪泉之战。 7.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始祖”。 8.禅让制: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通过禅让制推选出来的首领有舜、禹。 9.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10.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11.约公元前1600 年被商汤打败,汤建立商朝,建都于亳。 12.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殷。 13.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周武王建周,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14.为了稳定政治形势,西周实行分封制。 15.公元前841年,周厉王“国人暴动”。 16.公元前771年灭亡,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17..青铜器灿烂时期:商朝。 18.青铜礼器: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等级界限。 19.商朝司母戊鼎:现存最大的青铜器。造型奇特:四羊方尊。 20.甲骨文,1899年清朝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假借、会意、形声等,形声是最主要的造字方法。我国有文字可考得历史从商朝开始。 21.铁农具和农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2.春秋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23.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成为春秋首霸。 24.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25.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26.战国时期战争性质:兼并战争 27.战国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28.商鞅变法:目的: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时间:公元前356年。 主要内容:政治:建立县制,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 经济: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军事:奖励军功。 商鞅变法的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9.都江堰公元前256年,秦国郡守李冰。功能:防洪.灌溉.水运等。使成都平原变成沃野,成为“天府之国”。 30.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①顺应自然(可持续发展观点);②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面相互转化(朴素唯物辩证法);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道德经》 3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提出“仁者爱人”,主张“有教无类”。 32.战国时代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33.墨子,①主张“兼爱”“非攻” 34.孟子,①“仁政”②民贵君轻③“春秋无义战”。 35.韩非,①强调以法治国②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36.孙武,《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7.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秦朝;都城咸阳,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38.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上:①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②统一度量衡;(3)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李斯建议)(4)军事上:北修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南通灵渠;(5)交通上: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39.秦朝疆域四至: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40.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而“遇雨误期”则是直接原因。 41.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42.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 43.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刘邦胜。(约法三章.鸿门宴.四面楚歌) 44.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汉,都长安,史称西汉。 45.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46.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统治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是中国第一个盛世。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鼓励 ..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 以免除 ..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 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 ..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 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 材料二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1)上述材料从内容和结果两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这次变法发生的时间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2)为便于记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中的四项内容。(限20个字以内) (3)根据材料一中加点的字,概括并写出这次变法的特点。 (4)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阅读下列两幅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1)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为两幅示意图确定适当的名称。 (2)图一说明秦朝在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是什么?秦朝时日常文书往来通用的字体又是什么? (3)图二是谁采取的措施?据图说出这一措施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图一、图二所反映的两项措施有什么相同点?(提示:可从目的、基础、作用、影响等方面回答) 3.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后建立了一套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中央集权制度。请回答: (1)秦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采用的是战国末期哪一位思想家的理论? (2)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幅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体制)示意图 ...。 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二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 材料二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一人犯法,亲族都得处死;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 材料三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在大泽乡爆发了。(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二中“亲族都得处死”“邻里都受牵连”的刑罚当时分别称作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 1 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训练 1.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的是谁?(2)是哪两个部落联合起来平定了蚩尤部落?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这个人物对人类做出哪些贡献?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2.材料一:夏朝的国王把人当做坐骑,还把自己比为太阳,人们对他恨之入骨,纷纷咒骂他。材料二:后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 (1)材料二出自哪部书? (2)材料一中所描写的“夏朝的国王”和材料二中所描写的“商朝的国王”分别是谁? (3)他们的所作所为最终导致了怎样的后果?给你的启示或者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3.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 材料三: 1 人教版七年级 2 复习资料(1)材料一,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采取了哪些措施发展本国的势力?(改革措施) 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意思是什么?商鞅变法是在什么时间进行 的?是在谁的支持下开始变法的?变法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1)上图的人物是谁? (2)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他所创立的学说在战国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2 人教版七年级 3 复习资料(3)他的主张是什么? (4)他对教育的贡献有哪些? (5)请用一句话评价该人物? (6)读了材料一的三句话,你受到什么启发? 6、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材料二: 材料三: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一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时间:10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正确答案下划横线 1、中国境最早的居民是: A山顶洞人 B人 C蓝田人 D元谋人 2、下列祖国境的原始人类中,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 B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3、下列关于人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生活在距今70-20万年 B、会人工取火 C、过着群居生活 D、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4、下列原始人类中,已经掌握磨制技术的是: ①人②元谋人③山顶洞人④河姆渡居民⑤半坡居民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 D、②③④⑤ 5、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A、夏-商-东周-西周 B、夏-西周-东周-商 C、夏-商-西周-东周 D、商-夏-西周-东周 6.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禹 7.武王伐纣中的“纣王”指的是哪一王朝的君主: A商朝 B西周 C东周 D夏 8.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子,家天下 C舜传位给禹 D启打败了有扈氏 9.商朝灭亡的原因是: A纣王的残暴 B桀的残暴 C犬戎入侵 D奴隶起义 10.以下人物与桀最为相似的是: A禹 B周武王 C纣王 D汤 11.我国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立监狱是在: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12.春秋时期,周天子依附诸侯,主要是因为: A.诸侯的强大 B.周天子不喜欢管理国家 C.周天子是由诸侯选举产生的 D.周天子喜欢依附诸侯 13.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中原的是: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晋文公 D穆公 14.战国初年,三家分晋,三家指的是: A齐楚 B C D楚齐 15.经过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是: A楚 B C齐 D 16.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变法是: A悝变法 B吴起变法 C管仲变法 D商鞅变法 17.春秋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 A铁器的使用 B用牛耕作 C大兴水利 D青铜器的使用18.商鞅变法容中,最能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人教(部编版2016)2017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时间:10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正确答案下划横线 1.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 2.下列原始人类中,已经掌握磨制技术的是: () ①北京人②元谋人③山顶洞人④河姆渡居民⑤半坡居民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 D、②③④⑤3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4、下列原始人类中,已经掌握磨制技术的是: ①北京人②元谋人③山顶洞人④河姆渡居民⑤半坡居民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 D、②③④⑤ 5、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A、夏-商-东周-西周 B、夏-西周-东周-商 C、夏-商-西周-东周 D、商-夏-西周-东周 6.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禹 7.武王伐纣中的“纣王”指的是哪一王朝的君主: A商朝B西周C东周D夏 8.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B禹传子,家天下 C舜传位给禹D启打败了有扈氏 9.商朝灭亡的原因是:

A纣王的残暴B桀的残暴C犬戎入侵D奴隶起义 10.以下人物与桀最为相似的是: A禹B周武王C纣王D汤 11.我国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立监狱是在: A夏B商C西周D东周 12.春秋时期,周天子依附诸侯,主要是因为: A.诸侯的强大 B.周天子不喜欢管理国家 C.周天子是由诸侯选举产生的 D.周天子喜欢依附诸侯 13.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中原的是: A齐桓公B宋襄公C晋文公D秦穆公 14.战国初年,三家分晋,三家指的是: A齐楚秦B赵魏韩C赵魏秦D楚齐韩 15.经过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是: A楚B秦C齐D魏 16.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变法是: A李悝变法B吴起变法C管仲变法D商鞅变法 17.春秋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 A铁器的使用B用牛耕作C大兴水利D青铜器的使用18.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A奖励耕战B土地私有C建立县制D奖励军功 19.甲骨文的书写方式是: A用刀刻B用毛笔写C用铅笔写D用碳笔写 20.下列哪一家的学说对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最有用 A法家B道家C儒家D墨家 21.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影响最大的是 A孔子的学说B老子的学说C墨子的学说D韩非子的学说22.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学说与商鞅思想相接近的是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 2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语出自 A孙武B孙膑C韩非子D孟子 24.李冰修建都江堰主要是为了 ①造旅游景点②防洪③给缺水的成都平原供水④灌溉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5.都江堰位于今天的 A广东省B广西省C四川省D陕西省 26.秦统一后使用的货币是: A刀币B铲形币C蚁鼻钱D圆形方孔钱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知识点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 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 万年 云南省元谋县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图: 代表文化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用火观念社会组织 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 至20万年保留猿的某 些特征 打制粗糙的 石器 使用天然火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 年模样和现代 人基本相同 掌握磨光和 钻孔技术 人工取火懂得爱美 死后埋葬 按血缘结合起来的 氏族 第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 原始人类距今时 间 发现地点生产活动生产工具住房用具穿着 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 七千年 长江 流域 浙江省 余姚市 种植水稻 饲养家畜 磨制石器耒 耜耕地 干栏式房屋 (居住地发 现水井) 制造陶器玉器 乐器 学会纺织 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 五六千 年 黄河 流域 陕西 西安 种植粟和蔬 菜,饲养猪狗; 渔猎 普遍使用磨 制石器 半地穴式房 屋 彩陶(上有最早 文字雏形)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原始居民能够定居下来的根本原因是?答: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3、半坡居民的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居民的房屋(干栏式房屋)的比较: ①半地穴式房屋保暖、抵御风雨;干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防止野兽侵袭。 ②分别这样建造的原因: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和北方气候干燥、冬季气温低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干栏式房屋和南方地势低洼、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有关。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为什么中华民族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答:1、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2、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重点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鼓励 ..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 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 ..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 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 材料二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1)上述材料从内容和结果两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这次变法发生的时间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答:商鞅变法。时间:战国时期目的:富国强兵。 (2)为便于记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中的四项内容。(限20个字以内)答: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编定户口。 (3)根据材料一中加点的字,概括并写出这次变法的特点。 答:奖罚分明(奖勤罚懒,奖功罚罪) (4)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答:说明变法成功:“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变法成功的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办法;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国君的支持和百姓的欢迎。(答出三点即可) 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后来,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沿着这条道路,千余年间,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汉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1)材料中“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哪位皇帝执政时期?他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答:皇帝:汉武帝。目的: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 (2)材料中“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其大致路线是怎样的? 答:道路:丝绸之路。 大致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大秦。 (3)读了上述材料,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和认识? 答:张骞对开辟丝绸之路做出了重大贡献;今新疆地区早在西汉(汉朝)时期就归属中央政权;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亚欧(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桥梁);丝绸之路是佛教和佛教艺术等传入中国的通道;佛教在两汉之际(汉朝

人教版2016年部编版初一历史下学期时间轴

七年级下册历史 581年杨坚(隋文帝)长安隋朝建立 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③隋589年,隋朝灭陈隋的统一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为隋唐时期 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朝繁荣“开皇之治” 隋朝 605 开通大运河 618年隋朝灭亡(暴政亡国) 唐朝建立李渊唐高祖长安 626年李世民(唐太宗)“贞观”玄奘西行《大唐西域记》 统治 唐朝 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玄宗

754年鉴真第六次东渡 755年安史之乱由盛转衰 907年唐朝灭亡 朱温后梁政权 () 960年赵匡胤(宋太祖) 陈桥驿兵变开封北宋 北宋 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辽太祖)契丹(辽)上京临潢府(宋辽澶渊之盟) 1125年金灭辽 西夏1032-1227 兴庆府成吉思汗灭西夏(1227)宋夏和约 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赵构(宋高宗) 临安南宋 金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会宁1234年蒙古灭金 —1140岳飞抗金 年 忽必烈继汗位 1271年忽必烈 元大都 1276年元灭南宋

1279年元统一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 行省制度 年朱元璋(明太祖)明应天府 (明成祖)郑和7次下西洋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616年努尔哈赤后金。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1636年清 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内崇祯自缢 吴三桂降清清军入关 1661年郑成功到达台湾 1662年荷兰投降收复台湾 1683年清军攻台湾,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 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85年台湾省 1727年设驻藏大臣 强化君主专制 文学艺术《红楼梦》昆剧与京剧 1912年清朝灭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