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和谐视角下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和谐视角下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软科学研究

54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不断出现与企业社会责任紧密相关的事件,企业频频发生的各类生产事故,拖欠劳工工资现象;在金融领域,违反经济伦理的行为包括内部交易、洗钱、经纪账户回扣、存贷丑闻等;化工业、采伐业及其它重工业企业常常蓄意破坏环境;通过行贿获得内部消息、做假账抬高成本、产品检验不足、偷税漏税等等丑闻时常见诸报端;劳工权益方面,克扣与拖欠工资成了普遍现象,生产环境恶劣,有毒有害物质吞噬着生产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在消费者权益方面,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生命与健康,商业欺诈活动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凡此种种表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集体缺失已经带来了和谐社会语境下严重后果。它不仅拉大了中国企业和发达国家企业的在经营理念和发展前景等多方面的距离。而且是许多社会问题的诱发因素,对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等社会和谐问题柯成了严重威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构建和谐社会是保持中国健康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改革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追求的更高目标。作为企业,不仅要把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来抓,而且要把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提高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把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看作是构建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

和谐视角下基于利益相关者的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王德胜 辛 杰

(山东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

摘要: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集体缺失已经带来了和谐社会语境下严重后果,需要把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提高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机制,和谐社会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企业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承担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通过对山东省2200家企业的调查实证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将企业社会责任指标归为三个因子,三个因子分别命名为优势利益相关者、制约利益相关者、公共利益相关者,对三类利益相关者进行方差分析,根据这三个因子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等级模型和决策模型,提出和谐社会语境下履行全面利益相关者责任的途径。

关键词:社会责任 和谐社会 利益相关者中图分类号:F715.1 文献标示码:A

现,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促进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2.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辨析2.1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机制

2.1.1参与社会创新、解决社会问题

参与社会创新、解决社会问题是社会赋予企业的一项职责,也是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肩负的重大的时代使命,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那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的企业,其之所以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源自于其能够参与社会创新,解决社会所带来的问题,源自于积极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从而为自身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企业通过参与社会创新、解决社会问题,从而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保护好我们人类共有的生存家园。

2.1.2促使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

企业社会责任要求在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承担起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平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一种有效方式,可在主要的社会利益主体间建立沟通和协商的渠道,自觉地把对社会和环境的思考与认识贯穿到企业活动中,使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格局不至于过分失衡。企业在效益、生产率等价值驱动

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07RKB158)

作者简介:王德胜,(1964—),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企业文化、消费行为;

辛杰,(1978—)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企业社会责任、品牌战略。

下,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但企业微观层面的“向优”却导致宏观层面的失衡,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弊病已经造成生态恶化、资源枯竭、贫富差距拉大等全球性社会问题。这种发展是以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掠夺和侵犯为代价的,是以牺牲社会公共利益为代价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人的价值更加重视,价值的转换激起公众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企业追逐利润和实现社会目标是互补的。

2.1.3调节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的有效杠杆

首先,公平是效率的起点,社会整体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公平为保障;其次,公平也是效率的目标,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不只是追求GDP的增长,其最终目的是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诚信经营,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循市场运作规则,进行公平竞争。片面强调竞争,很容易将人导入“人越自私,社会越进步”的错误世界观之中,加大了社会的不公平,拉大了社会发展差距;片面强调合作,也很容易误入“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大家平均分配”的错误观念之中,降低了经济效率。企业积极履行遵纪守法、公平竞争的社会责任,还将会塑造全社会讲究诚信与真诚的良好氛围,促进各种市场主体在遵循公平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率,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全面发展。

2.2和谐社会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和谐社会要求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最优化状态,其目标是要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和谐。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企业自身实力的提高,因为和谐社会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对社会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对企业经营内外环境的改善将产生积极的作用,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企业生态环境,企业也将因此而受益,进而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3.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3.1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贡献

3.1.1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对“股东至上”原则的修正

以Friedman为代表持“股东至上”理论的人认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盈利并实现股东利润的最大化。而利益相关者理论却主张:(1)所有的受企业影响的利益相关者都有参加企业决策的权利;(2)管理者负有服务于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信托责任;(3)企业的目标应该是促进所有相关人

的而不仅仅是股东的利益。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由多个相关利益者所构成的“契约联合体”。企业的出资不仅仅来自于股东,而且也来自于企业的雇员、供应商和债权人等。股东提供的是物质资本,其他的相关利益者提供的既有物质资本更有人力资本。企业已不再是简单的实物资本的集合物,而是一种治理与管理专业化投资的制度安排,本质上是各种契约形式的集合。企业的风险不是由股东全部承担,其他的相关利益者也在承担着企业的风险。因此,企业的所有者不能仅仅局限于股东,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的所有人。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向“股东至上”原则挑战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因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一贯的主张就是要改变那种企业的唯一使命就是增加股东利益、提高企业价值的狭隘看法,认为企业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考虑问题:考虑其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与整个社会的关系,并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3.1.2利益相关者理论明确了企业社会责任对象和内容

企业要对谁承担社会责任?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之前,这个问题是不明确的。很多学者说要对“社会”负责,但“社会”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企业并不知道自己要负责的“社会”具体指什么。这非常不利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因为即便企业愿意承担社会责任,也会苦于无处发力,更不用说有些企业会以此为借口逃避社会责任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后,这一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企业应对界定清晰的利益相关者负责,而不是对抽象的社会负责。这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是一个重大推进。至于很多学者关注的如何清晰界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问题,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中也己基本得到解决。利益相关者都有自己的利益要求,这些利益要求就构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当然,企业并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所有的利益要求,只有合理、合法且符合企业伦理准则的利益要求才构成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用利益要求来界定社会责任内容,避免了原来研究中用责任属性界定社会责任内容所导致的模糊性缺陷。

3.2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的实证分析

近年来有代表性学者的观点中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应该对顾客、员工、股东和社区承担社会责任。提及的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还包括管理者、供应商、竞争者、经销商、债权人、环境、政府、媒体、社会等。结合以往国外利益相关者研究文献,本文选取和确定影响和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14个利益相关者,它们分别是股东、雇员、顾客、分销商、同行业其他企业、供应商、贷款人/债权人、监管者/压力集团、政府、环保组织、行业协会、企业所在社区、科研教育机构、特殊利益

软科学研究

56

集团(残疾人、妇女儿童等)。

本文调查研究对象为山东省属企业和代表山东省发达城市、中等发达城市、欠发达城市的济南、青岛、烟台、泰安、菏泽五个城市的企业,填写问卷者为企业副总经理以上人员,以保证问卷信息的代表性。此次调查我们得到了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共发放问卷2400份,回收问卷2231份,经严格复核确定有效问卷1394份,问卷回收率92.96%,问卷有效率62.47%

3.2.1样本描述性分析

样本描述性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利益相关者重要性、表现性描述性数据

 

在高重要性——高表现性区域的有股东、雇员、顾客等,企业对这些利益相关者相对比较重视且正在努力履行相应的责任;在低重要性——低表现性区域的有环保组织、压力集团、同行业其他企业、科研教育机构等,企业对这些利益相关者相对不太重视,在对其相应责任的履行方面的表现也不够好。

3.2.2因子分析及层级模型

根据重要性得分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14个测量变量析取主成份,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著为0.000,KMO值为0.926,表明非常适合于做因子分析。以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截取数据,本问卷的各个测量变量较好的被3个因子解释,累计贡献率达到72.61%。正交旋转后的因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因子分析结果(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 

从表2的结果来看,14个利益相关者被分为3类,各利益相关者归属于对应载荷最大的因子,因子在各指标上的载荷都大于0.5。根据因子所对应的各指标含义,以下对3个因子进行解释和命名。

因子1:优势利益相关者。顾客、雇员、股东、分销商、贷款人/债权人在因子1上有较高负载,因子贡献率达到54.12%。企业对这些利益相关者的重视程度与依赖程度较高,这些利益相关者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力量,对企业具有比较高的影响性,是企业应首先和重点考虑履行责任的对象。

因子2:制约利益相关者。监管者、压力集团、环保组织、同行业其他企业、供应商、政府在因子2上有较高负载,因子贡献率为12.23%。这些利益相关者往往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在制约力量和监管力量,对企业具有较高的强制性,企业需要处理好与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以求得持续稳定的外在经营环境与条件。

因子3:公共利益相关者。科研教育机构、特殊利益集团、行业协会、企业所在社区在因子3上有较高负载,因子贡献率为6.25%,这些利益相关者处于企业的外围,对企业的强制性和影响性相对较弱,但却具有一定的合法性,企业的公共责任和慈善责任意识与行为决定了企业对这些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履行情况。

根据三个因子的贡献率得分由高到低排列我们可以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层级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层级模型

每一层级之间用一条虚线分开,三角形的两边都有一条箭头朝下的垂线。左面的垂线顺着箭头往下说明对企业社会责任性行为的供给的强制性力的增强,往上则减弱;右面的垂线越往下,说明基础性越强,往上说明基础性越弱,即下面的层级相比上面的层级更是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性行为的供给基础。三角形的形状表示,随着从下往上逐渐变小的层级,企业社会责任性行为的供给逐渐减少。把优势利益相关者、制约利益相关者和公共利益相关者三个层级分开的是两道虚线,虚线的意义是同时代表着可渗透性与可移动性两个性质,这意味着层级之间是可以相互渗透与移动的。可渗透性是指一些原本处于一个层级的利益相关者可以变成另一个层级的利益相关者。可移动性是指这两条线不是固定的,在发展良好的经济中它们更趋于在时间通道中不断上移,

公共利益相关者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对象甚至

是法律。同样,陷入困境的经济形势也可能使这两条线下降,运行困难的经济所带来的压力会削弱标准,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会削弱支持整个社会责任的法律基础。

根据表现性数据均值,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的三个维度中,优势利益相关者责任表现最好,主要原因是企业将这部分社会责任当成分内之事,大部分优势利益相关者责任在企业内部已经制度化,企业将其视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力量;制约利益相关者的表现次之,原因是企业把制约利益相关者往往当成外部的约束力量,不是形势所迫一般不会主动履行对其的责任;相比之下,公共利益相关者表现要显著差一些,主要原因是企业并没有感觉到公共利益相关者对自己的压力,他们也缺乏履行这部分社会责任的内在驱动力,认为在这方面的投入仅仅是一种成本,而没有从长远角度将履行这部分社会责任当成企业获取异质竞争优势的来源。

3.2.3方差分析及结果讨论

以各个层级的利益相关者作为方差分析的对象,选取企业规模、企业性质、生命周期、企业所处行业作为方差分析的变量,相伴概率(Sig.)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表示拒绝零假设,也就是说这些变量的组内存在显著的区别。经过数据的汇总,我们分别得到以下四个方差分析结果。

3.2.3.1利益相关者责任与企业规模

如表3所示,不同规模的企业对于优势利益相关者和制约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履行存在显著差异,而对公共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履行不存在显著差异。从样本均值(因篇幅所限,样本均值不罗列,以下同)可以看到,规模越大的企业对于优势利益相关者和制约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履行程度越高,不同规模企业对于公共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履行程度都较低。

表3 企业利益相关者责任不同企业规模之间比较

实证结果分析:

第一,大企业对优势利益相关的社会责任承诺更强。大企业比小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多,形成的社会契约也更为广泛、复杂,它们的社会责任行为表现也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因而大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也更加重视,对自身行为更加谨慎和负责。Jenkin (2004)在专门研究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时指出,中小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承诺往往不如大型企业的管理者。

第二,大企业更加关注制约利益相关者。由于大企业影响广泛,政府出于社会舆论压力和公共利益考虑,会对大企业的行为实行比小企业更加严密的监督,约束和督促大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做得更好。此外,很多社会问题有时直接由政府出面解决可能不太方便,或者政府解决问题的条件不充分,而由企业出面或参与解决更顺利。帮助政府完成某些社会性工作,恰恰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最直接途径。

第三,大型企业更加注重与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合作。大企业通常拥有稳定的发展战略,企业战略要求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尤其是优势利益相关者)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规避风险,创造机遇。相比之下,小企业更容易受短期机会左右,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具有临时性,对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重视不够,有时甚至会损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通常难有卓越的社会责任行为表现。

第四,大、中、小企业在履行对公共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方面表现差异性不大。公共利益相关者的强制性和基础性远不如其他两类利益相关者,很多大企业选择不履行或者少履行对公共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事实上,大企业的资源更丰富,有实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规模较小的企业可能迫于竞争压力,无力承担在短期没有回报的社会责任成本。Mcwilliams和Siegel (2001)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一种工具,是本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一种产品属性。企业要向市场提供这种产品属性,必须进行专门的投资。这种投资的数额通常较大,而且伴有可观的后续成本。而公共利益相关者责任恰好是这种异质性竞争优势的来源,值得大型企业去关注和投入。

3.2.3.2利益相关者责任与企业性质

如表4所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表现在制约利益相关者和公共利益相关者两个维度上都没有显著性差别,而在优势利益相关者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别。

表4 企业利益相关者责任不同企业性质之间比较

实证结果分析:

第一,国有企业在自身行为方面更为谨慎,尽可能避免企业对优势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方面出现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国有企业本身就是政府行使社会职能的工具,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承担社会责任的传统。另一方面,在我国目前的体制下,国有企业的领导人任免权仍然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考察或评价国有企业领导人时,除了关注其经营能力以外,还非常关注国有企业的社会影响。国有企业领导人出于升迁考虑,在企业行为方面非常谨慎,尽可能使企业避免负面的社会影响。

第二,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参差不齐。在创业之初,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主都把企业看作是其

发家致富的工具,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经历了二十

软科学研究

58

多年的发展之后,很多民营企业主的理念仍然停留在创业阶段,把承担社会责任简单地认为是企业的一种成本支出,对承担社会责任缺乏一种内在的自觉。在政策待遇方面,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相比,长期处于被歧视的地位,在生产要素、市场准入、产权保护等许多方面都无法享受到“国民待遇”,这种生存环境和成长历程使得部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非常淡薄。在企业能力方面,很多民营企业还未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就卷入了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它们目前正在经历产业升级和管理变革瓶颈期,市场环境急剧变化、竞争日益加剧、国际市场的贸易磨擦越演越烈。因此对于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问题我们应加强引导,通过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实现民营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3.2.3.3利益相关者责任与企业生命周期

如表5所示,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对于公共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履行存在显著差异,而对优势利益相关者和制约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履行不存在显著差异。从样本均值可以看到,处于快速发展期和成熟稳定期的企业更关注对公共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履行。

表5 企业利益相关者责任不同企业生命周期之间比较

实证结果分析:

第一,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会随成长阶段的延伸而变化,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企业的成长都伴随着规模的扩张,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面临的成长环境会发生变化,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内容、范围和方式等会随之改变。Sethi(1975)提出了一个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三阶段模型:社会义务阶段——社会责任阶段-社会响应阶段。在社会义务阶段,企业行为由市场力量和法律法规推动,企业处于被动、强制地位,态度消极;在社会责任阶段,企业行为与主流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和社会期望相一致,企业基本接受这些约定性、惯例性的内容,消极态度逐渐缓解,但也不会主动采取更多的措施;在社会响应阶段,企业不是对眼前社会压力做出反应,而是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自己在动态社会系统应当扮演的角色,其行为是预测性的和预防性的,企业不但没有消极态度,而且会积极主动地承担一些当前社会规范没有期望的社会责任。

第二,企业对公共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行为表现随着企业成长阶段的变化会发生显著变化。随着企业的成长,企业对公共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表现持续上升,但在衰退或转型阶段急剧下滑;优势利益相关者和制约利益相关者表现略有不同,它们只在创建阶段显著上升,但进入增长阶段后基本没有显著性变化。在每一个成长阶段,对优势利益相关者和

制约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表现都高于对公共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表现,前两者尽管在不同阶段有交错升降的现象,但基本上没有差别。

第三,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之所以会随成长阶段的变化而变化,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企业的成长都伴随着规模的扩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物质基础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是由于成长阶段的变更会带来成长环境的改变,进一步导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内容、范围和方式等发生变化。因此企业应根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需求和能力匹配情况,提出一个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计划。

3.2.4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

3.2.4.1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的契约安排最具普遍意义的利益相关者有股东、工会、雇员、顾客、社会和政治活动团体、竞争者、贸易和行业协会、政府、媒体、供应商、社区。股东要求投资收益最大化,对上市公司而言,这个压力更大,一旦公司股票价格下降,股东用脚投票;雇员和工会要求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以及参与企业决策等;顾客主张维护消费者权益;社会和政治活动团体为其代表的利益集团争取利益,如环保组织、少数党等;竞争者要求不激烈的、文明的竞争;政府期望企业提供更多的税收;供应商希望自己的渠道稳定增长,并具备有力的价格谈判能力;社区则要求建立和谐的社区关系。上述利益诉求并非一致或兼容的,有些是对立的。决策者需要确定各自权重并平衡各方面关系。当遇到具体问题时,各利益团体会根据形势和自己的实力来提出利益目标,还可能出现暂时的利益联合体,企业将不得不重新评估它们的权重,具体来讲,应考虑一下两个方面。

首先,应检查企业整体性契约安排与每一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安排是否仍然可行。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企业的整体性契约安排变得不一定可行,这也意味着企业与至少一个或更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现存契约安排失去平衡,现存契约安排中的某些利益相关者将不会继续与企业合作。如企业管理人员、供应商、信贷机构和消费者这些主要利益相关者,他们的参与是企业存在的基础,如果他们离开,将严重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在重新设计契约安排时还应充分考虑,在适应外部变化进行战略调整过程中,哪些利益相关者要调整出局,还要增加什么样的利益相关者。这样,在新的契约调整后,能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也能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动态性。企业契约的重新安排和调整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战略目标调整和对企业绩效预期的影响。从市场竞争角度分析,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会对市场的竞争行为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在市场竞争的优势程度对吸引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利益相关者是十分重要的。在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过程中,对于利益相关者来说,有些意图很

难加以判断和识别。因此,企业在重新设计契约安排

时,应保证新契约具有一定灵活性和调整余地。在环境变化时,契约的重新设计必须在与利益相关者谈判协商之前完成,或根据谈判的结果及最新的外部信息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

其次,为了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中必须考虑新的利益相关者的契约安排问题。那些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利益相关者,要通过重新进行协商和契约的建立使他们继续驻留在企业,从而保证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连续性。在重新确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时,必须首先明确哪些利益相关者是企业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哪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未来发展起到障碍性的影响而应该放弃,然后根据双方在环境变化后的机会成本情况重新进行谈判。当外部竞争环境发生改变后,那些机会成本提高的利益相关者希望企业给他们更多的投资回报,而那些机会成本降低的利益相关者则不愿意放弃他们原有的回报份额。而由于机会成本的变化通常较难识别和计量,因此,企业在修订契约,与各利益相关者进行协商和谈判时,要尽量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以保证契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契约对企业战略发展的贡献。

3.2.4.2和谐社会语境下履行全面利益相关者责任的途径

在现实中大多数企业不能完全做到承担这三个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如果企业做到了优势利益相关者责任,那么就可以说这个企业具有基本的企业社会责任,这是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具备企业社会责任的首要条件。即使一个企业制约利益相关者责任和公共利益相关者责任都做得很好,但是不符合优势利益相关者责任的要求,那么这个企业也是不具有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企业在完成了优势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基础上,还完成了制约利益相关者责任,可以认为其完成了中度企业社会责任。再进一步,如果在此基础上继续完成了公共利益相关者责任,那么可以说这个企业完成了全面企业社会责任。需要指出的是,公共利益相关者责任是企业的自愿性选择,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在公共利益相关者责任方面付出的财力、人力、物力,但不能为了盲目追求这方面的贡献而妨碍了履行其他两个层次的责任。

在对待具体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方面,不能孤立地看待企业的某一个行为,而应该用一个特定的标准来整体衡量它。如果此行为是符合优势利益相关者责任的,接下来就应该考虑是否符合制约利益相关者责任,如果不符合,就必须改进此行为。如果符合制约利益相关者责任,最后就要检验是否符合公共利益相关者责任,如果不符合,那企业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改进,但这并不妨碍此行为发生的合理性。如果符合,那毫无疑问这个行为应该实施。如果一个行为从表面上看是符合制约利益相关者或公共利益相关者责任的,仍需回归到是否符合优势利益相关者责任的检验上。

参考文献:

[1]Modic.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rm financialperformanc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8(4):854-872

[2]Freeman,R.E.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 [M],Boston:Pitman,1984

[3]Carroll A.B.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Corporate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Review,1979,4(4)

[4] Carroll,A.B.The 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Toward the Moral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J].Business Horizons,1991,34(4):39-48

[5]郑若娟.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进展[J].国外社会科学,2006(6):27-29

[6]Clarkson M.A stakeholder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nd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l pefomance. Acedemy of ManagementReviw,1995,(1):92-ll7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search Based on Stakeholders by the

Perspective of Harmonious

WANG De-sheng XIN Jie

Abstrac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hina has brought the collective lack of harmony in theContext of serious consequences, the need to improv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the height of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to underst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a mechanism for buildinga harmonious society, ethics, harmonious community fo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provide a stablesocial environment.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accountability of stakeholder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Shandong Province by 2200 survey of enterprises empirical study, basedon stakeholder indicator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ill be grouped into three factors.Three factorswere named as the dominant stakeholders, constraints stakeholders, the public stakeholders, threecategories of stakeholders, analysis of variance, according to the three factors established a hierarchicalmodel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decision-making model, a harmonious society Contextimplement a comprehensive way the responsibility of stakeholders.

Key word: social responsibility;harmonious society;stakeholders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