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青海方言特点探究

青海方言特点探究

青海方言特点探究

19世纪以来,语言学家就认定语言是社会现象的一种放映。的确,人创造了语言,语言也成就了人类,使人有了文化,所以说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民族发展的成果也同样凝聚在语言当中,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就体现在语言当中。自古以来青海地区繁衍着各种不同的的名族,如羌,土,回,藏等等,各民族共同创造了青海的辉煌文化。

青海的汉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体系。由于历史上人口的迁徙、各民族长期相处,

形成了青海汉语自己的独特风格。青海方言(青海汉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次方言,

大抵属于中原官话的秦陇片,其中各地方言又有不同,青海汉语方言的形成和文化内涵非常复杂,可谓

化石级研究对

我个人认为在研究青海的过程中要同这个地区发展的历史,同创造和使用这种方言的人民的历史密切联系起来考察,作为着眼点本文从下面几个方面对青海汉语方言的特点做一些探讨。

一、古汉语的大量保留

任何方言都是一种历史现象,因此,现今的方言系统是历史积累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到不同历史层次的语言特点的叠置。由于青海地区独特的地理、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语言不同历史层次叠置的特点更为明显。在这些不同时期的语言叠置中,沉淀着一部地区变迁史

青海原始居民是古羌人,后臣服于匈奴,与诸胡杂居。随着西汉对河西的经营,汉族人成批移入河湟地区并繁衍生息。青海作为重要的交通要道促使汉族移民不断成批进入河湟,必然带进中原文化及其语言。至今西宁方言入声中的清声字归阴平,浊声字归阳平,正符合中原官话的基本特征。在青海汉语方言中,这些很古老的汉语词汇为数不少,大多是中原古语遗留。例如:贾岛诗“门尝侵早开”,而青海汉语方言则作“清早”,读同“侵早”。还有,西宁话把棉袄叫“主腰儿”,这种说法在《水浒》《警世通言》《三侠五义》等小说里都可见到,也是承袭了古代的叫法。

古汉语和青海方言相结合的如:青海民族学院许英国教授搜集到的一首“道拉”里这样唱道:

桃之夭夭土里埋

其叶蓁蓁长上来

之子于归宜其家

宜室家人看花来

还有一种名为“折断腰”的少年也这样唱:

桃之夭夭灼灼花

桃杏花/手儿里折上瓶儿里献下

之子于归宜其家

心上人/阿一天你来我跟前坐下

在土族聚居而文化教育较为发达的某些地方,则由土族老人唱三国、唱水浒,甚至引经据典,出现了一种古典诗词和俗歌俚曲交混使用、雅俗共赏的“风搅雪”现象。

历史上青海地处偏远,受高山大川阻隔,交通不便,周边均为少数民族聚居,客观地理环境使河湟汉族与中原文化少有联系;又加之经济文化不发达,少受重视,主观上被边缘化。各种原因使青海地区基本上处于相对闭塞状态,与中原汉语正常发展和变化不同,河湟地区汉语发展也相对落后脱节,停滞不前,使得古汉语,尤其是大量明代汉语的发音、词汇尽可能多地保存下来,以致形成今天青海方言古色古香的现状。

二、不同民族语言成分融合特征明显

历史上青海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至今少数民族人口还占总人口的近40%。境内世居民族除了汉族,还有回族、藏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多民族长期一起杂居生活,互相学习,语言也通过频繁交际而互相影响、相

互渗透,大量的移民将江淮官话带到青海之后,又跟当地的西北陕甘方言、民族语言特别是藏语、撒拉语、土族语、蒙古语等融合,而后形成一种颇有特色的地方方言。该方言除保留原来江淮话的一部分语音系统、基本词汇、语法结构之外,又大量吸收一些民族语言、借词和语法结构。

在西宁方言中,有很多词汇是民族语言的借词,例如“曼巴”(医生)、“古录毛”(银元)、这些词均来自藏语。表示惊讶之意的词“阿斯唐”来自回族的阿拉伯语。“嗍”(吮吸)、是蒙古语的读音。有些借词像哈达、达赖、喇嘛等已经进入了民族共同语。

在青海汉语方言中还出现许多类似民族语言宾语在动词之前的句式结构的语法结构,例如:“你茶喝,馍馍吃”。(你喝茶,吃馍馍)类似藏语的。青海汉语方言中还有一些独特的双语合璧现象,指同一句话里汉语词与非汉语词连用。

三、青海方言的弱势现状

青海方言其语言、语法很有特点,有“主语+谓语+宾语”格式,也有“主语++宾语谓语”格式。词汇形象生动、富有魅力,加之发音轻柔,有类关语,形成细腻、委婉、幽默、轻快的风格。现在人们说话时方言加普通话,又产生了一种青海的普通话“青普话”。

历史上青海汉语方言的弱势主要是由地域文化特点所决定的。青海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人口稀少,文化经济相对落后。因此,青海汉语方言与其他方言之间接触,与共同语通行共用时容易受影响,受排挤,受蚕食,呈现离心型状态,而缺少对其他语言的同化力,关键在于青海本地方言是弱势方言,外来方言多而散,又形不成统一力量,为了便于交流,各种语音向共同语靠近,大家折衷于共同语。反过来,由于共同语的普及,青海汉语方言的使用范围(面)和使用的频度(度)都受到了限制。加之政治宣传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方言正逐渐退出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方言总要发生变化。现在,很多年轻人对老一辈人说的有些词汇已不能理解,语言的变化速度非常快。因此,青海汉语方言的逐渐萎缩成为必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