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孔子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

孔子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

孔子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
孔子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

孔子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

内容摘要:孔子儒家思想中许多重要范畴,如,民本思想、礼治思想、和谐思想、中庸思想、以义取利的义利观、民无信不立的信誉观等,在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完全可以,而且已经作为一种伦理规范被吸收到企业经营中,经过调整与现代经济运行机制相协调。从而丰富发展了利民惠民的经营理念,情、理、法相结合的管理原则,企业经营的适度原则,增强了企业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充实了企业义利共生的盈利观和诚信至上的信誉观,这些都是现代企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注重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来充实、丰富、发展全球化语境下有中国特色和各自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孔子思想;儒家文化;企业管理;企业文化

Abstracts:Confucius in Confucian thinking of many important issues, such as, the people of this thinking, thinking at the governance, a harmonious thinking, moderation thinking, just take advantage of the benefits of justice, the letter did not introduce legislation without the credibility of view, in the 21st century modernization drive today, Can and have as a code of ethics to be absorbed in the business, adjusted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a modern economy in harmony. So as to enrich and develop the idea of riding out the operation Huimin, intelligence, reason and law with the management principles, the appropriate business principles to enhance the company's collective sense, and the team spirit and enrich the enterprise-symbiotic benefit of the profit and integrity above everything else Blue concept, these are the modern corporate culture an important part. Therefor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nutritional absorp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o enrich the rich and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respective business enterprise culture.

Keywords:Confucius ideology;Confucianist culture;Business management;Enterprise culture

引论

孔子是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中具有突出贡献和巨大影响的伟人。他的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在世界也备受推崇。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下,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同。在传统社会,人们重视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仁义礼智信”的伦理之道。在当代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孔子的儒学思想对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对塑造、提炼企业文化同样发挥着重要影响。被称为“日本近代企业之父”涩泽荣一倡导“经济道德合一说”,并著书《论语与算盘》来宣传自己的经营之道。日本现代管理思想家伊藤肇著则指出:“日本企业家只要稍有水准的,无不熟读《论语》,孔子的教诲给他们的激励影响至巨,实例多得不胜枚举。”①可以说,日本对孔子儒家管理思想的研究和应用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不容忽视的因素。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本文主要讨论孔子以仁爱思想

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对打造现代企业文化精神的意义。应该说,孔子的儒家哲学是一种人生哲学,以阐述做人道理为主,它和现代企业文化具体有什么关系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简要地论述。

1、孔子的民本思想与企业“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仁爱思想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畴,而民本思想是孔子儒家仁爱思想在政治目标上的体现,其直接目的是得民心,最终目的是求稳定。孔子主张仁爱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政治上就是要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从而达到更好地统治百姓的效果。《论语·颜渊》篇很能体现这种意图,鲁哀公因为收成不好,问有若有什么办法解决用度不足,有若建议他实行十抽一的税率,哀公说,十抽二,我都不够用,怎么能十抽一呢?有若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就是说,没有千千万万老百姓这样的小溪小河,大江大河就成了无源之水。孔子在《论语·尧曰》篇中这样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意思是根据民众的利益而去做,这不就是施恩惠而不花费吗?选择可以役使人民的事情和时机来役使人民,还有谁会抱怨呢?在《论语·阳货》篇中,孔子在回答子张的提问时也曾明确地说:“惠则足以使人。”也就是说,给民众以恩惠就能够很好地役使民众。这都很典型地说明了孔子的民本思想就是优先考虑人民的利益,给人民以好处和恩惠,最终达到更好地役使民众治理民众的目的。

民本思想就其实质就是人本思想,企业文化建设也应该注重人的因素,把人放在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因此,“以人为本”便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李宗红在她的《企业文化---胜敌于无形》中指出:“以人为本,服务社会是世界500强企业文化的共识。”孔子的民本思想对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有两点借鉴意义:一是对于内部管理来说,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日本企业管理者就很重视员工的福利待遇问题,尽量为职工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积极地参加生产劳动。这样,职工的聪明才智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带动企业发展。而企业的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员工的待遇的提高。二是对于对外拓展市场来说,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服务最优化的前提下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在开拓市场的时候,千万不能过于短视,在产品性能设计、价格优惠、售后服务等方面要想消费者所想,急消费者所急,充分考虑消费者利益,真正把消费者当做上帝,当做“衣食父母”。②

2、孔子的礼治思想与企业情、理、法相结合的管理原则

礼治思想是孔子仁爱思想在政治手段上的体现。礼治思想实际上是德治思想、仁政思想。首先,在孔子时代,“礼”实际上包含了满足宗法社会需要的政治制度,所以,依礼(制度)办事是其基本要求。其次,礼治强调管理上的道德力量,要求为政者正人先正己,在严于律己的基础上引导百姓向善。所以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也就是说,道德的规约比起法律的威慑更重要、更有效。在今天市场经济和法治的条件下,孔子的礼治思想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法制意识,另一方面,更要提高公民道德水准,我们现在提倡以德治国不就是孔子礼治思想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对法治的一种有益补充吗?具体到现代企业管理之中就是企业的情、理、法的管理原则。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讲有点牵强附会,

事实上,现代企业文化是由西方学者从来自受孔子所创始的儒家思想长期影响的东方日本的管理实践总结概括出来的。所以说企业文化中体现孔子的管理思想是顺理成章的。

孔子的礼治思想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就是要一方面要依法办事,依制度办事,讲原则、讲正气,另一方面,要讲人情味、讲人性。在《论语·八佾》篇中孔子是这样说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意思是人如果没有仁爱,哪还讲什么礼乐。也就是说没有内在心理情感为真正凭依,哪还谈得上外在形式的礼乐。虽然在这里谈到的“仁爱”的情感度深一些但它终究还是在谈人情人性。“理”在这里是说道理,是做事情要合理。我认为这“理”是由过去的“礼”拓展来的。孔子特别提倡“礼制”在《论语·学而》篇中有子是这样说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礼”是孔子对人对事的重要衡量标准。对这句话朱熹是这样注解的:“严而泰,和而节,此理之自然,礼也。毫厘有差,则失其中。”③依朱熹的注解这里的“理”和“礼”是相通的概念。都是人们长期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习俗和所认可的道德标准。“法”在这里是法则、法规的意思。公司员工的行为以及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要符合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同时也要在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允许的范围之内。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认为:中国的企业应当“以法治企业”,“以德教化人”,坚持走使人自我身心内外和谐的路径,而儒家以修身为本的人文教化的资源对我们的企业建设便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④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商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如何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企业管理者的能力和素养显得至关重要。要体现情、理、法相结合的管理原则,除了讲人文关怀,关心职工、能让职工充分发挥各自才干外,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

《论语·颜渊》篇中孔子在回答季康子的问政时提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谁敢不正?”意思是说政治就是端正。你率先端正自己,谁敢不端正?他认为为政者以身作则才能获取信任,进行管理和统治。在《论语·颜渊》篇中,孔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你搞政治为什么要用杀人的办法?你如果想做好人,老百姓也就跟着好起来。君子的道德象风,老百姓的道德像草,草随风倒。在此篇中孔子还提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就是说提拔正直的人放在歪邪的人上面便能够使歪邪的人也改正过来。《论语·子路》篇中孔子在回答子路问政时说:“先之,劳之,无倦。”意思是说自己带头,大家努力就不疲倦。另外在此篇中,孔子还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自己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也办得通;自己行为不正当,发命令也没人听从。在现代企业,领导者自身行为端正,积极作出表率,以身作则率先成为企业精神的体现者,也是企业文化塑造的关键。

3、孔子的和谐思想与企业的协作精神

孔子主张“和为贵”,《论语·子路》篇还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为贵”就是劝诫人与人和睦相处。现在我们常说的“和气生财”大概就有“和为贵”的意味吧!现在很多企业也很重视企业内部的“和”并煞费苦心地维持企业内的亲密和谐气氛。比如:企业经常举办一些

联谊会和集体旅游之类的活动。他们的目的在于使公司职员、同事间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精诚团结。从而形成强大的整体力去与竞争对手较量。这在日本企业界称之为“内和外争”。在此,“内和”是手段,是前提,“外争”是目的。“内和外争”的终极目的则是为了企业的“争胜”,赢得企业的生存发展。由此可知,“人和”决不是终极目的。在管理中求和,不是为和而和。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离开了“人和”是无从谈起的。孔子思想的魅力,在这里又一次体现出来了。包晓闻在他的《企业文化》一书中认为:“中国白色家电业的代表荣事达公司就是领会了儒家的“和”字在商业中的真谛才能从众多的家电企业中脱颖而出。”⑤利用经营技巧来管理具有感情的人,并运用感情使他们处于一个和谐愉快的环境之中,这样公司员工就会积极工作,企业上下同心协力共同创造企业的未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是最好的气氛。但企业氛围是因人而异的。采用严厉管束的企业内,让人觉得企业气氛沉闷;只注重提高利润的企业,企业内部总是“杀气腾腾”的。只有当头脑灵活的人成为经理,才会企业内部的既紧张又轻松的气氛。当然,“和”的气氛不仅需要企业领导者的组织和策划,同时还需要员工们的个人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技巧。这是一门大学问,在这里我就不再做过多的说明。我想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和为贵”的精神内涵已经被现代企业充分吸收并得以巧妙运用于培养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使职工具有奋发向上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从而使企业成员形成共同接受的价值观,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4、孔子的中庸思想与企业的适度原则

“中庸”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之一。《论语·雍也篇》记孔子的评论说:“中庸之为德也,甚于矣乎!民鲜久矣。”就是说,中庸这种道德是最高的了。人们很久没拥有了。在这里孔子以“至德”评定中庸但从他对中庸的理解和运用看,实际体现的是对客观事物度量分界和矛盾构成及其转化的认识。那么究竟何谓中庸呢?关于“中庸”,后人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朱熹在他的《论语集注》中是这样解释的:“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并引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庸者,天下之定理。”⑥在这里,他把“中”解释为“适当、正好”。把“庸”解释为“平常”。但综考《论语》中孔子的有关言论“中庸”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即以中为用的意思。这中间包含着丰富的辨证的观点。例如:孔子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等。总的意思是“过犹不及”。这都体现了他所提倡的中庸之道。另外在《论语·雍也篇》中,对人才,孔子这么答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说“质朴超过文采就粗野,文采超过质朴就死板。文采和质朴结合均匀才是君子。在这里孔子对质朴和文采进行各种各样巧妙地调节。使其变得完美。这正是孔子所说的“中庸”也是孔子对政治、经济领导人要求的最基本的条件。在我们今天的创业和变革时代,“中庸”也是选择企业领导人的基本准则。不管什么企业,都会有长期经营战略和短期经营战略的预测,这两者有时是相对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领导人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两者的矛盾,使其最终达到理想的结果。在这里他们运用的就是中庸思想,发展到现在人们对其有更通俗的认识———适度原则。意思就是做事做人都要恰倒好处。在这里,“适度原则”不仅是针对企业管理人员来讲,公司员工同样应该运用这一原则。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坚持中庸原则。抑制感情,掌握分寸,不可以意气用事,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同时又要讲团结而不相互勾结。因为任何企业的发展都需要领导和职工的同心协力,共同参与。

5、孔子的义利观与企业的盈利观

所谓义利观,即人们对求利动机和求利行为的根本看法。是人们的价值观、理想追求和道德素质的集中体现。《论语·子罕》篇中有孔子“罕言利”的评价。《里仁》篇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因此很多人就认为提倡仁义道德的孔子是不谈“利”的,甚至以“求利”为耻。事实并非如此。《论语·里仁》篇中孔子曾经这样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可见,孔子并不反对追求“利”,只是他强调必须以“道”求“利”,反对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利益。在《论语·述而》篇,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就是用不道德的手段获得财富取得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般地遥远而又无缘。由此可见孔子是主张在不违背道德的情况下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是完全可以的。

将孔子的这种观点运用于现代商业中,就充实了现在的盈利观。企业建立的目的就盈利。涩泽荣一在其《论语与算盘》一书中说道:“世上的商业、工业都是为了图利,不必多言。如果工商业没有增加利润的效能,工商业就毫无意义也没什么公益可言。但所谓图利,如果全为一己之利,根本不顾他人,那又不然了”。⑦企业经营就是为了追求最大利润。但是追求利润必须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以正当和合法的手段取得。通过利润取得的富贵和名誉也是件光荣的事情,这就是我们商业界所提倡的取利以道的盈利观。因此,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应弘扬儒家的传统义利观,树立正确企业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企业精神。

6、孔子的民信观与企业的信誉观

“信”是孔子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范畴之一,泛指诚实不欺、讲信用的品德。讲信用、守诺言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说,人无诚信,就好比车没有车辕前的横木,无法行走。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是无法取得别人信任的,或许短期可以蒙混过去,时间长了终究会被人识破而无立足之地。对于普通百姓是这样,对于管理百姓的政府更是这样。所以,《论语·颜渊》篇孔子明确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就是说,没有人民的信任,国家是立不起来的。《论语·子张》篇又说:“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已也。”意思是说统治者得到人们的信任后才能统治他们,如还未得到人们的信赖就役使人,则人们会认为政府虐待他们。《论语·尧曰》篇中“信则民任”的说法,也是这个意思。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信”就是信誉。取信于民,企业就稳定、就能发展;失信于民,企业就难于有立足之地,甚至出现危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同样,信誉对于任何组织而言都是立业的根本。因此,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就变得比产品和价格更重要。

涩泽荣一在《论语与算盘》一书中认为:“《论语》与算盘的结合,就是道德与经济的结合。”⑧企业的道德形象、社会信誉和管理效益之间有着必须的联系。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主要是靠企业的诚信来支撑。即商品要货真价实、质价相当,经营要恪守信用、履行契约、遵守承诺、不

弄虚作假、不坑蒙欺诈。诚信既是一个企业和经营者的经济生命,也是不断提高其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现代经营者提出“用户至上、信誉第一”的口号,就是向客户提供全面满意的服务(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这是树立企业形象和提高企业信誉最有效的方式。

当今,良好的信誉已成为企业开拓并巩固市场,获得超额利润的神秘砝码,对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众多著名的大财团和跨国公司都是“以信为本”,靠信誉占领市场、扩大市场。重诺言、守信用,言而有信,是衡量一个企业的重要标准。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怎样才能提高其自身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如何在市场上赢得公众的信赖和赞誉。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这固然需要从许多方面加以努力,但不容忽视的是吸取孔子管理思想之精华来搞好企业经营管理,则是赢得优势、谋求发展、走向辉煌的关键一招。李嘉成、霍英东、曾宪辛等儒商利用儒家思想进行企业管理,已经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国内一批有眼光的企业家也开始注重发崛儒家资源运用于企业管理而初见成效,他们用自己的成功证明了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可以肯定地说,孔子思想中有着企业管理可以借鉴的内容,这些内容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化而丧失其恒常价值。

结语

孔子倡导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吸收其精华对于建构现代企业文化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这有利于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树立“以人为本”思想,有利于企业正确处理义利关系,有利于企业正确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

儒家文化重人、重信、重义、重情。企业应把诚、信、义、恕、让等伦理原则贯彻到从商经营中,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铸造团队精神,搞好协作,设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爱员工,重视“感情投资”,使其产生“报效企业”的感情和信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它的最大特点是在管理工作中突出精神因素,其核心是建立企业成员共同接受的价值观。而领导者以身作则的企业精神体现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应十分重视人的因素,把人放在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认为人是管理的主要对象,更是管理的主体,“以人为本”便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儒家的人本思想,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和丰富现代企业文化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为企业在改善领导、团结员工、开发人才、服务顾客、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氛围、协调内外关系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启迪。

注释:

①涩泽荣一(日). 论语与算盘 [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第89页

②李宗红朱诛著. 企业文化---胜敌于无形[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3年1月第1版 .

第7页

③李泽厚. 论语今读 [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年10月第1版. 第41页

④汤一介. 儒家思想与中国企业家精神[J]. 江苏: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⑤包晓闻. 宋联可编著企业文化[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年7月第1版第347页

⑥李泽厚. 论语今读 [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166页

⑦刘小华. 向孔子学管理 [J].网易商业报道.2006年9月29日

⑧涩泽荣一(日).论语与算盘 [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76页

参考资料:

[1]贺绥世 .论语新识 [M].湖北:武汉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2]孔健. 孔子的经营之道 [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5年9月第1版

[3]潘乃樾. 孔子与现代管理[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4年4月第1版

[4]蔡希勤. 半部论语治天下[M].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1996年3月第1版

[5]于丹. 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北京第1版

[6]李泽厚. 论语今读 [M]. 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年10月第1版

[7]扬先举. 孔子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10月第1版

[8]侯宪林. 孔子经济思想初探[J].宁夏: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9]毛钢. 孔子的经济思想与市场经济的社会实践[J]. 湖北: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总第21期

[10]刘小华. 向孔子学管理 [J]. 网易商业报道. 2006年9月29日

[11]余秀江张光辉. 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12]刘林平等译. 领导哲学[M]. 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13]李泽厚. 论语今读[M]. 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 . 1998年10月第1版

[14]王恩来. 人性的寻找[M]. 北京:中华书局 . 2005年4月北京第1版

[15]孔健. 孔子的管理之道[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5年9月第1版

[16]崇尚思. 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年6月第1版

[17]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年12月第1版

[18]钟肇鹏. 孔子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2月增订第2版

[19]涩泽荣一(日). 论语与算盘[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1996年版

[20]Lyons,J.Semant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21] F.De.Saussure.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82.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泰州-88分)培训课件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试题及答案 (泰州88分) 1.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礼是外在的规定,仁是内在的基础。仁学为礼学提供一个基础,这是孔子对()做的一个新的论证。 A.仪礼 B.周礼 C.礼记 D.学礼 2.周礼人性论的基础是()。 A.性善论 B.性恶论 C.性有善有恶论 D.性无善恶论 3.孟子在孔子仁说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的(),要求把仁的学说落实到具体的政治治理中,实行王道,反对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乐业。 A.亲民说 B.亲仁说 C.孝悌说 D.仁政说 4.()在政治上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宪法,是国之大法。 A.《仪礼》

B.《礼记》 C.《周礼》 D.《古礼》 5.中国传统宗教以()为核心。 A.上天崇拜 B.民族氏族崇拜 C.炎帝崇拜 D.伏羲崇拜 6.《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以()为主,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A.纪传体 B.语录体 C.政论体 D.国别体 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形而上学的哲学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8.()末年,《易经》被传教士翻译并传播到西方。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9.北宋政治家()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A.赵普 B.王安石 C.欧阳修 D.范仲淹 10.《尚书》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可以总结为()。 A.以礼驭性 B.以智驭性 C.以德驭性 D.以诚驭性 11.西周末期,开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私人教育兴起,有史可考的第一个教师就是()。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墨子 1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段话出自()。 A.《礼记?礼运》

论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doc

论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 摘要:儒家的权变伦理思想在孔子那里并未做出详尽的阐释,但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奠基人,孔子的思想意蕴、处世原则和方式,是对经与权生动鲜活的诠释。本文从个体的人伦道德层面、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方法论层面对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积极意义进行了阐发。 关键词:权变;个体;社会;方法论 孔子的一生处事为人则处处体现”权”。但在《论语》中仅三处提到”权”,如:”子罕”篇”未可与权”;”微子”篇”废中权”;”尧曰”篇”谨权量”。《(论语集注·微子第十八》)在《论语·子罕》(以下只注篇名)中提出:”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意思是说,可以同他一道学习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取得某种成就;可以一道同他取得某种成就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事事依礼而行;可以一道同他事事依礼而行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通权达变。”权者称也,所以别轻重。(“《春秋公羊传·桓公十一年》)后来被引申为灵活变通,借指在面对具体境遇中的道德冲突时,行为主体在选择道德行为时的权衡变通。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孔子重礼,推崇仁政,”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八佾》)。孔子的权变思想突出一个”变”字,不是毫无章法、随心所欲地乱变,而是以礼为前提的。我们可以说,权变是实现礼的手段,是具体的措施方法,礼是根本原则,二者相比较,权变则是围绕礼而进行的。正如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说:”道是原则性;权是灵活性。灵活性,在表面上看,似乎是违反原则,但实质上正是与原则性相合。”可以说”权变”是一种度时势,审轻重,而不失其节的为人处世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知识讲解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 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一、立志有恒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在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 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孔子教育学生“志于仁”。“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而不动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篇)要求君子在吃一顿饭的瞬间也不要离开仁德,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不要离开仁德,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也不要离开仁德。他要求学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对仁德和理想要笃信,要好学,要坚守,并用生命去捍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即要求君子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要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他认为志向和理想甚至比个人生命都还重要。 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精神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在物质享受方面,则不宜要求太高太多,物质享受方面要求多了,相反地会妨碍精神境界的提高。 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志向方能坚守。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志向的确立与坚守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重视持之以恒与百折不挠的意志锻炼。这也可以说是立志过程的最后与最高的阶段。 今天,社会生产力已经高度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但是在学生中越来越多的出现盲目攀比爱慕虚荣的现象,许多学生已经把立志忘掉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更需要成长在改革开放富

孔子的儒家思想

浅谈对儒家思想的认识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其中,“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即爱人。孔子认为“仁”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孔子“有教无类”的观念,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学体系,他认为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无人可以剥夺。他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生贵贱,均可来受教。他自己的学生就有很多是出生卑微的人,如陋巷简居的颜回、出生寒微的子路等等。他指出老师教书育人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而学生在学习是应该做到“举一反三”、“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更要“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端正学习态度。这样的思想至今仍有启发和教育的双重作用。 “仁”体现在政治上是“为政以德”,他认为要用道德和礼制来治理国家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这里又涉及到礼制问题,实际上就是孔子的“礼治”主义,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人道主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 儒家的“礼治”主义认为,只有使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行为规范,才能实现儒家心目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儒家的“礼”实质上也是一种法,它以维护宗教的等级制度为核心,若违反了礼的规定,就要受到相关法律的制裁。它与“仁”共同构成国家治乱的的两大因素。但是在封建社会的后期,它越来越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制约着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例如在清代,人们拒绝接受新事物,固守着封建礼教,使中国逐渐与世界脱轨。 儒家的“德治”主义主张用道德去感化人,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这是最根本彻底的方法,不是法律可以轻易办到的。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下) 试题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下)试题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20.0分) 第 1 题. 儒学思想、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是与世界其他地区思想相区别的最 本质的东西。() A. 正确A B. 错误 第 2 题. 孔子认为易创生万物后,易的本性就赋于了万物。() A. 正确A B. 错误 第 3 题. 孔子早期和晚年思想的人性论基础是不一样的。晚期思想继承了传统的人性论观 点,即用礼去节制、约束它人的欲望。() A. 正确B B. 错误 第 4 题. 中国的形而上学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在西方哲学中,宇宙论和本体论的概念是分开的,本体论研究世界的本质,宇宙论研究整个世界的演变。中国把宇宙论和本体 论结合在一起。() A. 正确A B. 错误 第 5 题. 仁、义、礼、智代表了人的本性,是最重要的部分,称为“小体”;吃、喝等人和动 物共同拥有的,称为“大体”。() A. 正确 B. 错误B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6.0分,共60.0分) 第 1 题. ( )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提出整个人类历史有一个轴心期。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期间,世界不同地区都产生了不同的文明,产生了文化的爆炸、学术的发展。 在轴心期以前的文化都被这个时期所继承。 A. 德A B. 美 C. 法 D. 英 第 2 题. 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指()。 A. 原生道A B. 道理 C. 次生道 D. 道德 第 3 题. 周礼人性论的基础是()。 A. 性善论A

B. 性恶论 C. 性有善有恶论 D. 性无善恶论 第 4 题. 北宋政治家()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A. 赵普A B. 王安石 C. 欧阳修 D. 范仲淹 第 5 题. 孔子第一个发现《周易》深刻的思想内涵,形成了()。 A. 义理派A B. 学理派 C. 象数派 D. 法学派 第 6 题. “周公制礼作乐” 是中国()传统的开始,一直到清末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前, 都是中国文化的主流。 A. 人文主义A B. 新人文主义 C. 现代主义 D. 后现代主义 第 7 题. ()末年,《易经》被传教士翻译并传播到西方。 A. 宋代 B. 元代 C. 明代C D. 清代 第 8 题. “天人合一”是一种宇宙思维模式,它是()哲学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 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A. 《诗经》 B. 《尚书》 C. 《春秋》 D. 《易经》D 第 9 题. 孔子认为整个万物的创生者是()。 A. 道 B. 易B C. 德 D. 人 第 10 题. ()曾说:“今天的中国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中国没有那种可用来推进自己的权力,从而削弱其他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播影响的学说。”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孔子仁学思想以道德个人主义为支点,倡导一种以生命契合为主要特征的人际伦理,追求一种以社会和谐为主要价值取向的社会政治秩序;孔子的仁人君子教育在政治领域引发了一场由血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仕的制度革命;在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变的今天,我们面临着制度创新和文化重建的历史任务,从孔子仁学思想中汲取智慧,仍然是我们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不二选择。 《论语》言“仁”者五十有八章,“仁”字凡百有六见。据考证,孔子之前,已经有人偶尔使用过“人二”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但只是孔子才赋予“仁”以全新的文化内涵。《论语》文本中“仁”的含义大致可以分成为以下几层: (l)“仁”首先是一种足以使人诚服的人格魅力。孔子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这种“仁为己任”,对自己所选定的人生目标坚定不移,倾 其毕生而追求之的精神;这种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无求“生以害仁”,只求“杀身成仁”的豪迈气概,不是着实让人心醉神迷吗?因此,“仁”便是一种足以让人为之诚服的崇高,所以《论语》是一种将合换心的征服,因而是一种人格美的展示,是一种爱的艺术的实践。 孔子认为:统治的哲学虽然可以说是征服的哲学,但是好的统治者绝不应该用武力去强迫人民接受他的统治,而应该以爱为武器,用自己的人格之美去征服民心,让人民心悦诚服地追随自己。因此我们说,孔子之“仁”首先是一种人格的力量,一种高尚品德对他人和社会的感化和征服作用。 (2)“仁”倡导一种道德个人主义。孔子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雍也》)。这里孔子将“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确立为基本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原则介乎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之间,强调一种在移情式理解基础之上的人际互爱。孔子又强调“为仁由己”,指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这是一种由道德自律达于心灵自由的义务伦理。在孔子那里,个人不是向外寻求相对他人(物)的自由,而是向内寻求相对于自己的自主,即人格的独立和道德的自主。人只有实现在道德上的自主,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自己的理由,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把孔子的道德主张称为“道德个人主义”。由孔子仁学所开出的道德自律,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自律是存在着根本差异的,因为西方的道德自律是一种上帝绝对命令的内化,而仁学的道德自律完全由自己的本心开出,所以仁学对人们道德觉悟的要求似乎更高。(3)“仁”是孔子匡时济世之良方。孔子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家,同时还是那种具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殉道精神,勇于靠自己的亲身奋斗去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实践家。为了实现其政治抱负,他需要培养一批不但能够理解并拥护他的政治主张,而且愿终生为之奋斗的“志士仁人”。为此,他“有教无类”,以教为业,以“六艺”授人,且整理国故,“删正六经”,开了中国教育与学术民间化的先河。孔子所要培养的,是那些能够按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去改造社会,匡扶正义,营造社会仁爱精神的济世之才。孔子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仁人君子”,即他要把他的弟子们培养成那种具有“仁者爱人”、“泛爱众”的人格情操,同时又具有为实现“天下归仁”而奋斗的“志士”,这些被称之为“君子”的志士们“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卫灵公》);“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学而》);“无终食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4)“仁”是一种人生修为之方法。孔子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微子》);仁人君子者“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里仁》)。要求君子须以诚信待人,以恭敬律己。同时还必须摆脱物欲的束缚,故“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里仁》);于是“饭疏食饮水,曲胧

中国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 树无根不活,企业文化无根不立。 任何一种文化模式都不可能是凭空全新产生的,企业文化也不例外,企业文化的形式及其内容一定有其历史渊源和路径依赖性。世界上大凡有生命力的管理思想,都是基于本土文化之上的。所以,企业文化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原有企业文化中优秀内容的继承和发扬,尤其是要继承和发扬企业文化中被证明正确的核心的价值观,这些观念被认为是保证企业长期稳定经营的基础。同时必须记取:作为一个文明发展古国,历史文化传统有益于今天文化建设之处多矣,把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与我国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 起来,从而为我国企业进行文化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有人曾说,世界上所有民族中,有三件最可怕的事情:一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二是永不磨灭的犹太精神;三是中华民族的同化力量。中华民族历经风雨,最终仍然傲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一种强大文化融合征服力量。所以,中国的企业进行文化建设是有资源优势的,如果能够吸收国内外的优秀文化资源尤其是整合传统文化,必将在该领域大放异彩,中国企业发展不可限量也。海南航空董事长陈峰师承国学大师南怀瑾,深感“国之兴衰在民之觉悟”,把儒、释、道学的很多行为法则引入了企业。外界还传说,海南航空中层以上干部会见客人时以佛家手势代替握手礼。湘财证券则在公司里建设了易学博物馆,八卦、天象成为令大家心灵相通的语言。 企业文化的精神气质可以融合全球,但是其表现形式一定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和优秀的民族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儒释道三家。 儒学思想和企业文化 儒学“六术”——仁(爱)义(杀);礼(外)乐(内);圣(行)智(明)后来变成了“五行”。其实管理哲学说到头不外乎这“六术”。仁,福利、自我实现;义,忠诚纪律;礼,组织、形象;乐,和谐、交流、舒服;圣,知行合一;智,正确决策,用人得当,开发培训。 儒家文化不仅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学者彼得"伯格教授认为:“儒家文化展现出了经济的动力。中国移民在世界各地都很成功,尤其是在东南亚,便是个例证。”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大大得益于儒家文化。 日本“近代工业之父”涩泽荣一首先将《论语》运用到企业管理,他开设了“《论语》讲习所”,倡导“论语主义”、“道德经济合一说”、“义利两全说”、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继续教育试题(最全直接在中查找)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下)试题 单位:姓名:成绩: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20.0分) 第 1 题. 孔子早期和晚年思想的人性论基础是不一样的。晚期思想继承了传统的人性论观点,即用礼去节制、约束它人的欲望。()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案:B 第 2 题. 孔子的“易”不仅是指《易》这本书,但更多是指“易”这个概念,相当于老子的“道”。()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案:A 第 3 题. 中国的形而上学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在西方哲学中,宇宙论和本体论的概念是分开的,本体论研究世界的本质,宇宙论研究整个世界的演变。中国把宇宙论和本体论结合在一起。()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案:A 第 4 题. 中国的人性论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哲学的核心。()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案:A 第5 题. 孔子认为易创生万物后,易的本性就赋于了万物。()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案:A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6.0分,共60.0分) 第1 题. 孔子第一个发现《周易》深刻的思想内涵,形成了()。 A. 义理派 B. 学理派 C. 象数派 D. 法学派 标准答案:A 第2 题. 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指()。 A. 原生道 B. 道理 C. 次生道 D. 道德 标准答案:A 第3 题. 《尚书》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可以总结为()。 A. 以礼驭性 B. 以智驭性

C. 以德驭性 D. 以诚驭性 标准答案:C 第4 题. 礼是外在的规定,仁是内在的基础。仁学为礼学提供一个基础,这是孔子对()做的一个新的论证。 A. 仪礼 B. 周礼 C. 礼记 D. 学礼 标准答案:B 第5 题. ()提出“五四运动”和对西方科学和民主的吸收就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A. 胡适 B. 李大钊 C. 蔡元培 D. 陈独秀 标准答案:A 第6 题. “天人合一”是一种宇宙思维模式,它是()哲学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A. 《诗经》 B. 《尚书》 C. 《春秋》 D. 《易经》 标准答案:D 第7 题. 孔子晚年学()后形成一套形而上学体系,为仁和礼提供一个形而上学的基础。 A. 《诗经》 B. 《尚书》 C. 《春秋》 D. 《周易》 标准答案:D 第8 题. ()曾说:“今天的中国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中国没有那种可用来推进自己的权力,从而削弱其他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播影响的学说。” A. 斯大林 B. 撒切尔夫人 C. 杜鲁门 D. 丘吉尔 标准答案:B 第9 题. ()末年,《易经》被传教士翻译并传播到西方。 A. 宋代 B. 元代 C. 明代 D. 清代 标准答案:C 第10 题. 北宋政治家()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A. 赵普

孔子与儒家思想

孔子与儒家思想 孔子-中国古代宏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占据很严重的地位,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严重文化精神。儒家思想对我国过去、还有现代都有着强大的影响。20世纪初,由于中国落伍挨打,人们在寻找落伍的原因时,许多人把中国的儒家文化认为是罪魁。从那之后,关于儒家“误国”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究竟是怎么回事?儒家思想是造成我国落伍的思想根源吗?我们现在还要不要继承儒家思想呢?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末期。少家可怜,自小努力为学,博学多能。青年时做过小官,不得志,后办私学,开中国私学之始。弟子三千,贤七十二。51岁时,出任过鲁国的高官,鲁国大治,后三家乱政,去官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终不见用。后归鲁国,晚年修编上古时代的文化典籍,如《诗》、《书》、《礼》、《易》,专门编修鲁国的史书《春秋》,致力于教育。其思想观点,集中见这于其弟子编撰的《论语》。 孔子的思想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德教化。孔子的核心思想如下: 礼:所谓的“礼”,是指按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在孔子思想里,“礼”是与“德政”相结合的。在《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即主张礼治德化与政令刑罚相辅而行。仁:如《论语》中的“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仁”既是孔子修己治人的根源原理,又是孔子实践道德的最高原理。“仁”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包含了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除了是一种使人们自觉、主动地遵循礼的道德素养之外,还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准则。 “人与天地合一”,可简称为“人和天地”的思想。人性天赋,人伦与天道的合一,“人伦者,天理也”。天人感应。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调和。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物”的道理。孔子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孔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之境界。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精)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孔子现在又大热了,孔子学校在世界各地扎根成长,这是为什么,这种现象又能持续多久,要搞清楚这个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为什么是仁学思想,现在的小学生都知道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这种话人人都能说上几句,但这只是表面,所以我想谈一下我自己对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的看法。 儒家思想区别于其他各家的最大特征就是——仁。孔子强调血缘纽带是“仁”的最基本含义,我认为这没有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首先要爱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然后再把爱推广到众生,即是“仁”。 孔子心中的“仁”的内涵,后人把它归纳为了四点。1.治国治民的基本原则,做到“恭、宽、信、敏、惠”“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2.“仁”在众德的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仁者一定是具备了其他品格的,孝悌是仁德的开始和基础,这也没错,但是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令色是假,孔子深恶痛绝,但真也不一定讨他喜欢。嘴上没把门的人,情绪激动的人,如仲由,心直口快,和巧言令色有区别,孔子也不喜欢。现在的人认为他更喜欢的是不说话或少说话的人———闷葫芦式的人。“巧言”的反面是“讷”,“讷”是言语迟钝,话都说不利索;“令色”的反面是“木”,“木”是面无表情,好像木头疙瘩。他喜欢的是木讷之人,认为木讷之人才近于仁。我不知道这种说法对不对,但如果是这样我觉得孔子这种想法并不对,木讷之人即为反应慢不善交际(说话的人,那种人不只是现在,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期也是不适应社会的,孔子自己也不是那样的人,仁者必然是会说话艺术的。3.仁是最完全的人格的内涵。4.仁是人道之根本,是人应该努力追求的理念。 孔子强调,仁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关键在于个人的努力和主观的认同,只要向往它,在行为中追求它,它就在我们的面前,具体说即是从眼前做起、从最亲的人做起、从小事做起。“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是很认同这点的,首先他承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否认任何一个人都要成为仁者的可能,这对建立和谐社会也是有益的。

浅谈儒家思想的仁与礼

浅谈孔子与儒家思想中的仁与礼 众所周知,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其中儒家思想应该说是最为深入人心的思想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或,最初指的是,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了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以其仁义、中庸之道,对后世思想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末期,是我国着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是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核心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其中孔子提出的“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而他主张的“礼”,则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1.礼的思想: 礼属于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礼又是制度规范,其背后隐含的精神是做事要恰当,也是用以识别身份高低以及为了维持社会秩序,界定谁应服从于谁,应当如何做,而制定的各种标准规则,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原则。孔子十分重视礼,认为对一般人来说,“不学

礼,无以立”();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则民易使”(),“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因此,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要求人们“,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而他又主张回复到周礼社会,以达到拯救春秋乱世、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政治理想。企求建立一个互敬互爱、人人各得其志的和谐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这种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可以说是一种原始朴素的“和谐社会”的理想,这种想象的理想社会曾令中国文人崇尚近千年。对于礼,虽然孔子所倡导的礼与周礼是一脉相承的,是一种贵族化的礼,但是孔子又在一定程度上把它“平民化”了,力求使他成为每个人内心的规范,他所希望的是礼不是贵族的专用品,而是成为每个人的内心道德法则。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还是逐渐演变成了封建统治的工具。而“礼教”则成为了这一封建统治工具的最高形式。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礼”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此时可以说儒家文化起初的“礼”和后来的“礼教”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2.仁的思想: 仁就是爱人。这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爱人包括三层内容,1爱自己的亲人,2爱他人,3统治实行仁政,以人为本。仁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为深远。孔子的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而孔子首开私学,弟子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除在当时打破“学在官府”局面而使文化下移,促进士阶层兴起外,今天的义务教育也与之不无联系。 2、教育作用于社会和培养人。今天于此尚有偏差,圣人先见何等高明! 3、教育目的培养“士”。辩证地看“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既有重大意义也有引起偏差理解的副作用。 4、教育内容“文、行、忠、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既重德育又不薄智育。加工整理补充修订“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紧扣“文、行、忠、信”施教。其于礼仪之邦的深刻影响举世公认。作为当今教育工作者不能不认真领会。辩证地看待,孔子的教育思想确有自相矛盾之处,如鄙视生产劳动等实际知识,又囿于当时自然科学知识的贫乏,忽视思辨知识和能力培养,缺乏充分的哲学思辨气息。这也可以说与死板教条教学有一定的源流关系。 5、道德教育四原则: (1)立志有恒当代教育应于此认真反思,实施“挫折教育”。中日夏令营中的“较量”发人深省。养尊处优,好逸恶劳,玩物丧志,“不知好歹”的状况令人忧虑。 (2)克己内省当代教育,包括教师在内,很缺乏此种精神,为人师表意识淡漠;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自负,以己之长比人之短,以人之过掩饰自己之过。当然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孔子思想带来的消极一面;要培养学生胆大心细,发展个性,有主见又能理解别人。(3)改过迁善要敢于认错勇于改过,切忌文过饰非。怎样看待教师自身的不足,最好的方法就是勇于正视,努力学习,敢于自责。 (4)身体力行言行一致对于教育工作者尤其不可忽视,教师言不由衷学生还不会理解,其负面效应特强。 6、教与学主张八原理: (1)勤于学习,广于见闻当代教育,既应教导学生,更应要求教师自己,即“群体观”,摆正教师群体中个人位置,取长补短才大有裨益。 (2)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师生都应学而时习,培养温故知新,用教改新名词谓之“反刍”和“迁移”,要防死记硬背,纸上谈兵,要注重培养的是牢固掌握知识,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3)学思并重,以学为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学以致用,言行相符当今教育也存在学用分离的问题,比如语文教师写不好文章,说不好话(结巴、不畅、不规范、口头禅),学生识读、书写水平低,会背条条不会应用等等。 (5)虚心求学,奋发不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老师成为教书匠,往往就是缺乏奋发不息的求学精神,故作玄妙,装得神秘,实际又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使自身渐渐老化、僵化、退化。 (6)启发思维,举一反三当今教改强调的就是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学;语文单元教学重在举一反三,实现纵横迁移。 (7)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备课要备学校、备教师、备学生、备教材。照本宣科,满堂灌实际是惰性的表现。学生观“天生其人必有才”。 (8)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认真领会“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和“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为人师表须有强烈的角色意识,当然另一方面也应培养学生“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独立人格意识。

儒家管理思想对当代企业的影响

儒家管理思想对当代企业的影响 摘要:自马克斯·韦伯(Max Weber)以来,人们相信资本主义精神是与新教伦理和西方文明所独有的本质密切相连的。因此,直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仍然普遍认为工业化的奇迹只有在西方才能实现。然而,二战以后,先是日本随后是亚洲四小龙,再接着是东南亚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均以高速的经济增长令人刮目相看。何以出现经济奇迹,它的成功经验背后深层文化底蕴是什么?儒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的管理智慧,特别是它饱含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为现代管理提供了源头活水.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传统的人文伦理精神在当代管理实践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也得到了西方管理学界和众多中外知名企业的认可。国学大师汤一介对此有着其独到而非常有见地的看法,他认为当一个民族吸收外来文化的时候,首先要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意大利时期的文艺复兴运动和中国宋明时代佛教的兴起皆是如此,因此我们现在吸收外来文化时同样需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去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东方管理思想,儒家,企业,人本思想

目录 一、中国古代的“人本管理”的儒家思想 (1) 二、儒家思想在当代企业管理中的意义 (2) (一)儒家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积极意义 (2) 1、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原则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2) 2、儒家管理思想弥补了科学管理以来的缺陷 (2) (二)儒家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消极 (3) 1、儒家坚持中庸思想,强调变通,不利于企业规范的打造。 (3) 2、儒家思想强调人要出人头地,具有强烈的人上人观念。 (3) 3、儒家思想强调形式主义,不利于把制度落实到实处。 (3) 三、儒家思想对当代企业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 (3) (一)儒家思想流派众多 (3) (二)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不断变化 (4) 四、儒家管理思想在当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5) (一)儒家“重视人伦和谐”的思想可以创造企业良好氛围 (5) (二)儒家“育人为本”的思想可以提高企业人才素质 (6) (三)儒家“以德为先”的思想可以引导企业文化倾向 (6) 五、结语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孔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浅谈孔子的中庸思想的现代价值 摘要: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中庸之道可以说是贯穿整个体系的根本所在。而它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有着它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和固有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事物自身的内在规律,反映在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在物欲日益膨胀的今天,对人们自身修养的提高,身心健康的发展,在为人处世,协调人际关系的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价值。它是人处世的明塔,让人生处于合理的轨道之上,以达万物的和谐。 关键字:中庸修身处世 正文: 一、何为中庸? 在《论语》中,“中庸”一词仅有一见,即《雍也》篇所载: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1]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中庸的评价是相当高的,他认为大家已经长久的缺乏中庸这种道德了。到底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做不到“中庸”呢?孔子曾经说过:“过犹不及”。由此可见,中庸之道的衡量有一个很严格的标准,它强调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均衡状态,不能有稍微的一点偏差。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这是中庸的本意。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把中庸理解为“折中”。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折中带有懦弱的贬义色彩,模糊了黑与白的界限。而孔子所说的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公平地对待人与事,不偏袒任何一方,而并非采取各自退让一步的作法,模糊道德的界限。孔子强调的中庸,其实是包含了变通之意的,天下的人物,随时随地在变,每秒钟都在变,没有不变的事。如何能适应这个变,如何能领导这个变,这是学问的中心。而在变通的过程中,中庸又有着不偏不倚的稳定功能,是变通与稳定的高度统一,在变通的基础上追求事物发展的平衡,这种平衡不是僵死的、静止的,而是一种运动变化中的平衡,是和谐,时中,是相对稳定,这点正是孔子所强调的,也是中庸的本质所在。 二、中庸思想的现代价值 1.中庸思想与人格的塑造 “人类心血最大的成品,乃是他自己的人格。”人格的塑造对于人的一生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好的人格,总是可以令人受益一生。一个人,倘若太上进,未必是件好事。上进的人往往过于功利,将自己禁锢在名利的牢笼,难以自拔。一味地追逐功名利禄,在寻找捷径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沿途的风景,这样未免太过遗憾。联系到现在的大学生,有一些人太过在于名利等身外之物,在找工作的时候眼高手低,以天之骄子自居,不愿找一份普通的工作,但是到最后因为能力有限,不得不选择一份自己不喜欢的职业,到后来就失去激情,自暴自弃过完一生。相对于那些上进的人,太过被动的人同样是不幸福的。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虽然心态平和,与世无争,但是一辈子碌碌无为,不懂得争取,在自己的世界中羡慕别人,也只能算是井底之蛙。相对于前两者,最好的人生应该能够奋起拼搏,却不忘欣赏沿途风景的人。努力应该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将自己禁锢的束缚。当久久追求的东西得不到时,应该停下来歇歇,一味强求反而会失去得更快。把过程留给自己,把结果交给命运,会舍才会有得,最美的人生不过如此。 2.中庸与处世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碰撞,面对纷至沓来的矛盾冲突,人们往往需要运用中庸思想方法,来妥善解决问题。面对矛盾,只想到自己的人是自私的,自私得久了,便受人厌恶,渐渐被人疏远了。永远只为别人考虑的人,也并不明智。一个人,如果一直对别人太好,反而会让身边的人觉得你的关心很廉价。真正遇到矛盾的时候,不要

孔子儒学与企业文化

孔子儒学与企业文化 有人问我,传统道德的内容是什么?我告诉他两个字:“和谐”。 为什么会是“和谐”两个字?这得要从“道德”两个字的涵义说起。什么是“道”?自然规律是道,社会人性的规律也是道。什么是“德”?德通得,有获得的意思,通达的意思。它包括了三层涵义:认识规律是德;遵守规律是德;更重要的一层就是,主动维护各种规律的和谐更是德。 老子是中国的人文祖先之一,他为后人著了一本《道德经》,这就是老子《道德经》的通篇内容。当然,这是我潜心研读老子《道德经》,最终得出的结论和定义。是不是这么回事,可供方家推敲。 或许有人会问,你说老子的《道德经》我们知道。可你要讲的是孔子儒学,她跟现代企业文化又有什么相干? 据我所知:当今时代,没有哪个企业,不争先恐后的,做自己的企业文化。可稍微好一点的企业文化,无一不是反射孔子儒学之光。尽管《道德经》系老子所著,可儒家思想的道德,比老子的《道德经》来的更加系统和丰富。因此,在现实中,每个企业对她更需要。 更因为我深信:自已有这个能力,能以现代鲜活的生活语言和哲学语言,诠释孔子儒学,同现代企业文化的源流关系。 如果你要问,孔子的儒学跟现代企业文化又有什么相干的话?那您就不懂了。这里我要告诉您:他不单是一个相干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每一个企业最终前途的大问题,也是一个事关,国家经济稳健发展的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事关,每一社会公民,最终切身利益的大问题。因为,你不知道为什么,而我知道为什么。所以,请您听我向您慢慢道来:今天的人们很讲实惠,当然时间也很宝贵。也许有人问我:我们来听你的演讲,到底能得到哪些好处?我在这里提前告诉大家:你将得到一个完美和谐的世界观。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内容。 有了这套完美和谐的世界观,就能帮你解除心中的许多困惑,找到各种久久沉淀在你心中,许多社会问题的病根;煅炼你辨别是非的能力,促成你识别病灶的原因。从你和我自觉的做起,带动整个社会的进化。才能解决和防范问题的出现,让你和我共同获救,也让你我的子子孙孙,永世受益。 第一,你是一个企业老总,我知道你成天都在困惑什么问题? 你的得力助手,有些人,甚至是你对他恩重如山。为什么他会拆你的台?挖你的墙脚?卷你的货款?破坏你的网络?然后,另立门户开炉灶,和你打擂台? 在你心中深忧现代企业很难做,可你不知困惑的原因在哪里?你怨职工不听话,人前人后不一样;你怨业务员放不了手,货款到手就挪用;你怨有的人胆大更胡为,截留货款满天飞。 你知道为什么产品质量要天天讲,因为它是企业的生命线。可职工他不这么想?为了抢绩效,哪里管得了?产品投放市场总是出问题,搞得你焦头烂额,企业始终难以创优。你不知道为什么团队精神天天讲,可内部总是你争我斗?你说违反制度开除他,而岗前的培训花费,全泡汤。有些人开除不开除他无所谓,他比你还要狠。东方不亮西方亮,有奶便是娘。这样的人天天都在人才市场逛,下一个用他的企业,肯定会再遭殃。你说怎么去鉴别?他的谈雅风度比你强。 你到大学去要人,先看你报酬再跟你讲。普遍眼高又手低,下车间你跟他休张口。即便肯到你的企业去,好多人都是镀镀金,歇歇脚。其实,是他暂时不想掏钱住旅店,而且要吃饭。再到人才市场去要人,好多人只看他的简历表,毕业不到一年,就有三家抢。你以为他真是三家抢,其实,他在哪家都一样,试用期你不敢少他的钱,三个月以后出了门。所以在

孔子与儒家思想来源

孔子与儒家思想来源:文学修养09-06-25 17:38:02 在线论坛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文化精神。儒家思想对我国过去、还有现代都有着巨大的影响。20世纪初,由于中国落后挨打,人们在寻找落后的原因时,许多人把中国的儒家文化认为是罪魁。从那之后,关于儒家“误国”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究竟是怎么回事?儒家思想是造成我国落后的思想根源吗?我们现在还要不要继承儒家思想呢?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末期。少家不幸,自小发愤为学,博学多能。青年时做过小官,不得志,后办私学,开中国私学之始。弟子三千,贤七十二。51岁时,出任过鲁国的高官,鲁国大治,后三家乱政,去官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终不见用。后归鲁国,晚年修编上古时代的文化典籍,如《诗》、《书》、《礼》、《易》,专门编修鲁国的史书《春秋》,致力于教育。其思想观点,集中见这于其弟子编撰的《论语》。 孔子的思想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德教化。孔子的核心思想如下: 礼:所谓的“礼”,是指按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在孔子思想里,“礼”是与“德政”相结合的。在《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即主张礼治德化与政令刑罚相辅而行。仁:如《论语》中的“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仁”既是孔子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又是孔子实践道德的最高原理。“仁”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包含了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除了是一种使人们自觉、主动地遵循礼的道德素养之外,还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准则。 “人与天地合一”,可简称为“人和天地”的思想。人性天赋,人伦与天道的合一,“人伦者,天理也”。天人感应。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物”的道理。孔子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孔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之境界。 尚中、贵和的思想。各方面的和谐:人与自然;人际关系;治国之道等。尚中,不走极端的“中庸之道”。 教育思想:他主张“有教无类”,使一些贫寒之士也受到了教育。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不愤不启”等闪耀着教育思想的光辉。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孔子及儒家思想: 作为一个思想家,孔子用格言方式发表了许多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与古代希腊、罗马的一些思想家相比,孔子的思想,显得更直观、表面了一些。孔子的思想观点,有许多积极的东西。他的道德教化、注重人本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崇尚“和”的的精神、“天下为公”“大同”思想以及他的教育思想无不闪烁着思想的光芒。孔子这些思想,是中国思想文化宝库中的一笔珍贵财富。在世界思想文化中,也有一席之地。孔子是我们值得纪念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让他从神恢复到人,或从妖魔化的鬼恢复到人,对于正确认

《论语》中的道德修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__

《论语》中的道德修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__.txt爱人是路,朋友是树,人生只有一条路,一条路上多棵树,有钱的时候莫忘路,缺钱的时候靠靠树,幸福的时候别迷路,休息的时候靠靠树!《论语》中的道德修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__ 本网提示:采用本网信息,务经授权并注明本网域名。 《论语》中的道德修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2008-11-29) 白兰静(中国哲学专业2007级研究生) [摘要] 两千五百多年来,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论语》中的道德修养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何现实意义和价值将是我们应当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 和谐社会道德修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它之所以能够至今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而不倒,正是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而这个文化的主体便是由以“仁”为主要内容的儒家文化作支撑的。两千五百多年来,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已经渗透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形成了宝贵的思想文化传统,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教育理念、审美情趣等等,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提倡的“仁”,其中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要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注重严于律己。人要通过“修己”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更是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推敲、反省和改正,以提高我们自身道德修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 当今社会人们提高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在物欲横流的经济时代中,缓解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似乎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重心。纵观2007年内发生的大案,贪污腐败、非法集资、监守自盗、“高智商”的计算机犯罪等等层出不穷。尽管我们只是管中窥豹,但是其中折射出的世间百态,值得我们仔细深思和回味。人们往往忙碌于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渐渐忽视了对自身精神文化的建设和道德素质的提升。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继承与繁荣是极其不利的。 孔子的儒家思想核心是“仁”,其目的是实现“德治”。这就要求通过个人的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