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语中君子的句子及解释

论语中君子的句子及解释

论语中君子的句子及解释
论语中君子的句子及解释

论语中君子的句子及意思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小人相互勾结但不能互相团结。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4、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作用仅限于某一方面,应多才多艺。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人;小人容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实不能与别人平和相处。

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9、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10、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11、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说:“君子穷困时尚能安守,小人穷困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1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意思是: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强调内省的态度,遇事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

1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意思是:君子以言行不一致为耻。

16、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意思就是君子坚守正当而不能不顾是非地讲究信用。

17、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意思是:如果君子舍弃“仁义”这种品德,君子又如何成其为有名的君子?君子就算是酒足饭饱也不违背“仁义”这中品德的,当他们停留在某个(国家)落脚后,必然会为这个(国家)奔走。

18、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19、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0、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子贡问,君子也有所厌恶吗。孔子回答,有厌恶。厌恶传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处于下位而毁

谤上级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明礼节的人,厌恶果敢而顽固不化的人。

21、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意思是说:上层的道德好比风,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倒。

2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3、君子周急不继富。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对于穷困危急之人的帮助是雪中送炭,而对于富贵人家的帮助并非锦上添花。

24、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孔子说: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

25、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孔子说:君子的遗恨是到死而名声不被人称颂。

26、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曾子说:“真正的君子用道义去交朋友,通过交友辅助仁德。”

27、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曾子说:君子考虑问题,从来不超出自己的职权范围。

28、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孔子说: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29、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孔子说:有了义字当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否则,一个君子会以勇犯乱,一个小人会因为勇敢沦为盗贼。

30、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规定要怎样干,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干,只要怎样干合理恰当,便怎样干。”

31、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孔子说:君子所行的三件事,我一件也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

32、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说:“人渊博广泛地学习文化、文明,并约束于社会行为规范,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33、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意思是:君子尊重贤人,也容纳普通的人;嘉奖好人,也同情能力差的人。

34、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意思是:君子可以由一句话表现他的智能,也可以由一句话表现出他的不明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谨慎。

3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意思是: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36、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37、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孔子说:“君子有三个方面有敬畏之心。一是敬畏天命,二是敬畏有道德学问的人,三是敬畏圣

人的言论。小人不知道天命而无敬畏之心,对大德之人怠慢不敬,对圣人之言侮辱不敬。”38、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有九种要用心思考的事:看要看得明确,不可以有丝毫模糊;听要听得清楚,不能够含混;脸色要温和,不可以显得严厉难看;容貌要谦虚恭敬有礼,不可以骄傲、轻忽他人;言语要忠厚诚恳,没有虚假;做事要认真负责,不可以懈怠懒惰;有疑惑要想办法求教,不可以得过且过,混过日子;生气的时候要想到后果灾难,不可以意气用事;遇见可以取得的利益时,要想想是不是合乎义理?

39、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君子专心致力于最基础的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40、“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41、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说:君子只计谋于道,不计谋于食。耕田也有饥饿的时侯,学道也可得禄食。所以君子只忧道之不明不行,不忧贫不得食。

42、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君子的四种道德:“他自己行为庄重,他事奉君主恭敬,他养护百姓有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

43、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孔子说:“君子以义为根本,以礼法来实行义,以谦逊的语言来表达,以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啊!

4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45、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孔子说:“那怎么会呢?君子可以被摧折,但不可以被陷害;可以被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46、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47、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意思是:子夏说:虽然只是小路而已,但是也一定会有值得欣赏的景色:相反如果走得太远恐怕就会有泥泞了,正因为这样,明智的人才不会这么做。

48、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意思是:子夏说:工匠在作坊里完成产品,君子通过学习来领悟道理。”

49、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孔子说:“不懂得客观自然规律,就不可以成为君子;不懂的礼义礼节,就不能立足于社会;不懂得分辩言语明辨是非,不能了解别人。

50、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说:有德行的君子,与人相处恭敬谦逊,与世无争。如果一定要找他有所竞争的地方,那一定是见他在比赛射箭的时候。仔细观察他将要开始射箭的时候,一定是先行礼,后上场,射完之后,必与一同射箭的人一同下场来,胜者敬酒,君子之争就是这样的情形。

论语中关于诚信的句子-作文

论语中关于诚信的句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已者。 过,则勿惮改。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言必信,行必果。 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知及之,仁能守之。 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 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论语中有关君子地语句

学而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3.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为政第二 1.子曰:“君子不器。” 2.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八佾第三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而上,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里仁第四 十: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十一:“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公冶长第五 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雍也第六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述而第七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六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十四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1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读书精华】《论语》中经典的句子及释义

【读书精华】《论语》中经典的句子及释义 01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观点不同,也就不要在一起共事了。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多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真诚,不虚伪。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但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论语中的君子观

《论语》的“君子”论 2010级政治学朱丽华 2010414348 〔摘要〕《论语》是一部统领中国思想界几千年的著作,其中关于君子的论述一直是中国 文人追求的最高境界,但语言发展到今天“, 君子”这一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从《论语》有 关君子的论述入手,力求探究君子的本来“面目”。文章认为《, 论语》对君子这一角色提出了极 为苛刻的要求———即必须做到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德才兼备”。 〔关键词〕《论语》;君子;德才兼备 《论语》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这部儒家的经典以对话方式,展现了孔门师徒对于社会各个现象的看法,而这些看法构成了统领中国两千多年的道德行为范,也成为中国文人世世代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动纲领。在《论语》中多次论及了“君子”,并从各个角度加以阐明,大到安邦治国,小到修身养性,可以说对“君子”这个概念做到了全方位的诠释。然而君子一词发展到今天仅仅保留了它最初含义的一部分。下面就《论语》中的有关论述,探究一下“君子”的本来“面目”。《论语》中提到君子有100 余处,有些是总的要求,有些是具体的规范。下面分别加以分析:总的要求:“君子以义为质,礼以行之,以出之,信以成之。”(第15 章)君子要以义为根本,依靠礼仪来体现,用谦逊的态度表达,用诚实来成就。———表明了成就君子的途径。“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 其行己也 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第 5 章)孔子称赞子产身上符合君子条件的四点正是执政者的君子之道。君子所贵乎有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第8 章)严肃礼容外貌就远离粗悖傲慢;端正仪态神色就接近了诚信;注意言辞声调就远离了鄙陋背理。这些都是君子所看重的礼仪准则。“君子之道三: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第14 章)君子要同时具备仁、智、勇的品质。“侍于君子者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第16 章)急躁、隐晦和盲目是与君子交往常犯的过失,这里不单指侍奉君子,重在说明要以君子之道和君子相处。“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 得思义。”(第16 章君子要在日常处事中时刻反省自己,逐渐实现自我完善。“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第19 章)君子的仪态和处事是有变化的,远望、接近及听其言应该是不同的。“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第20 章) 这是孔子提倡的“五美”,实际上是君子治国的基本原则。“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第20 章)知晓命运才能成为君子,知晓礼仪才能处身立世,知晓言谈才能了解别人。朱熹说:“此三子者,则君子之事备矣。”通过以上句段的阐述,“君子”形象已经跃然纸上:讲义德、懂仪礼、待人谦逊、言而有信;庄重、温和,对上恭敬,对下充满仁爱之心;勇敢、智慧、善于思索,并不断地自我完善。这是总的规范,涉及到了做人的各个方面,概括了君子的基本

关于君子的名言经典语录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关于君子的名言经典语录 篇一:君子四不为,警世名言,句句经典! 所谓君子,并非大贤大圣。 只是做人有底线,做事有禁区。 能做到这些,便堪称君子了。 《孟子》卷八离娄章句下八有云:“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个人的原则。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是一个人的修行。 君子审时度势,决定取舍,知其可为,知其不可为,更是出世与入世间的谋略。 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 君子从个人而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要老成。从组织而言,自己的举动会影响整个团体,更要瞻前顾后较量得失。 如果负责城建的是一位君子,他就不会今天修好路,明天挖开埋水管,后天再刨开走电缆,因为每一个举动都有经

济和时间成本,不能光凭自己的喜好。 每一个动作都要遵循“道”,这个道可能是法律、道德、经济考量和其他普世标准,凡事有所依凭,是君子行事要坚守的底线。 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 “徒语”意同以讹传讹,君子不会不加分辨的转述言论,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 君子谨慎自己的言论,非礼勿言。同时对他人的言论也会进行分析,去伪存真。 只说知道的,只讲确定的,不会明哲保身而说模凌两可的话,不会曲意奉承而说不实在的话。 “语必有理”不仅是说话有道理,而且讲原则。 该说的时候必定要说,比如谏言和建议,该说而不说,有失于人。不说而发声,比如自己不确定的事,则是失言。 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 君子不会贪求无度,追求必定符合“义”。 这个义不是哥们义气,而是大义,法律、道德、个人准则等等。 如君子爱财,他也会取之有道。能对欲望有所节制,不会贪取妄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会以苟且心态妄想获利,更不会落井下石,谋求私人利益,豪取强夺。 一个君子假如有所求,一定是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

论语经典语录及分析

《论语》中的经典语录 学而篇第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检讨:为主人出谋献计做到忠心不二了吗?与朋友交往合作做到诚信了吗?老师所传授的东西经常温习了吗?” 理由: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在当代社会我们也应当时刻反省自己,每天睡觉之前,想想自己在今天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尽力;有没有对家人或别人撒谎;有没有做一件或以上的好事;今天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了等等,或者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没有做到给自己一定的惩罚。 为政篇第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理由:这段话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代表,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这段话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在生活中,不管是不是身为一个管理者,都要把重点放在德治。以德服人。 八佾篇第三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问孔子说:美丽的笑容真好看啊,漂亮的眼睛黑白分明,波光流转,把洁白的面容打扮得绚丽多彩,说什么呢?孔子说:先有素色的底子,然后才可以描绘出美丽的图画。子夏说:礼是不是也建立在“义以为质”本性之后呢?孔子说:启发我的人,是卜商啊,从现在开始可以与子夏谈论诗经的问题了啊。 理由:这段话一开始最打动我的是那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非常喜欢这句话,所以对于这段语录的印象格外深刻。而这段话的转换也很快,从“绘事”聊到了“礼”。充分说明了孔子举一反三的思想。 里仁篇第四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游说:臣子的忠心表现在匡救国家社稷,朋友的道义表现在相互切磋,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在言谈处事当中,也要有所注意。比如国君有过错,臣子上谏,假使国君能听进去,固然可以尽心讲解,要是听不进去,那就不要再说了。不知进退,一味憨直的屡屡让国君烦心,国君一定会讨厌再听到类似的话,不但不会认为臣子忠心,反而会觉得臣子在诽谤,最后只能自取其辱。在国君周围的人一定要注意。朋友之间,发现对方有过错就要加以劝导,假使朋友能听进去,固然可以好好劝诫,要是听不进去,那也别再说了。如果不考虑对方的承受力,只图言无不尽,屡次三番,一定会引起朋友的反感,不但不会认为朋友有道德,反而会结怨,时间长了就会越来越疏远。 理由:子游这话是说给进言的人听的,对于听者来说,一定要明白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故当虚心善受,让周围的人都乐于告诫自己,都愿意和自己切磋,时间长了,德行就会日益增长而过失就会日益减少,圣贤之道也就不远了。一旦有了厌恶之心,对进言者冷眼相加,

论语中的君子之风

孔子的君子 观 君子一词,在孔子以前指国王以下、大夫以上的官员,常与小人对举,如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君子务治,小人务力”。但是孔子把这个只拥有身份和地位含义的称谓一变而为儒 家道德人格的一种理想,提出了“君子儒”的概念。在孔子看来,儒是一个人外在的身份,而君 子则是一个人内在的修养。 那么到底一个怎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君子呢? 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孔子这番话首先描绘出君子的 形象:“质朴多过于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多过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采与质朴搭配适中, 才能成为君子。”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在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上,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同人相处时,既彼 此协调合作,又不盲目苟同。而小人正好相反,小人对上迎合附和,不表示不同意见;对下搞一 言堂,自己的意见只能赞成,不能反对,排斥不同意见和有不同意见的人。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 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不能与别人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同时,孔 子强调君子处人处事“度于礼”,“约于礼”,“君子笃于亲”,“君子上不僭上,下不逼下”, 君子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等,也就是维护人伦关系的和谐,做到爱亲、尊上、敬友、与 人为善。 在处事原则上,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君子于 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所以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 利害。君子看重道义,小人看重利益,孔子这里说的义是他所说的道, 也就是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德仍指仁,君子怀德,君子所思的是道德,他的居处,必然 选择在有仁德之人所居的邻里。小人怀土,土是地利,小人只选择有利可图之地,以为居处,定 居后,则安安而不迁徙。这两句就择居而辨君子小人。君子怀刑,刑即典刑,经典法则,君子知 法畏法守法。小人怀惠,小人之行,只贪图眼前的小惠。这两句就行动而辨君子小人。 在道义上,孝、悌、忠、信是孔子衡量做人的尺度,当然也是孔子心目中正人君子的美德。 所谓孝,就是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悌,是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在封建时代,这是构 成人际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所以孔子把他看做做人的根本。如果每个人都对父母不尊敬 侍奉,对兄长不听命维护,社会就乱套了。而忠是臣子对君王的正确态度,信是对朋友的正确态

论语中于诚信的句子

[标签:标题] 篇一:60句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60句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1、信是立身之本,恕乃接物之要。——王永彬 2、失去信用是一个人的最大损失。——约·克拉克 3、失去了信用的人,就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绪儒斯 4、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5、可终身而守约,不可斯须而失信。--唐·张弧《素履子·履信》 6、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瑞士)阿米尔 7、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8、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法)莫里哀 9、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10、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子路》 11、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12、信用难得易失。费10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会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日)池田大作 13、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司马光 14、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法)巴尔扎克 15、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日)松下幸之助 16、守信用胜过有名气。——(美)罗斯福 17、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 18、推诚而不欺,守认而不疑。——林逋 19、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 20、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左丘明《左传》 21、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 22、推诚而不欺,守认而不疑。--林逋 23、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 24、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左丘明《左传》 25、信是立身之本,恕乃接物之要。--王永彬 26、失去信用是一个人的最大损失。--约·克拉克 27、失去了信用的人,就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绪儒斯 28、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29、可终身而守约,不可斯须而失信。--唐·张弧《素履子·履信》 3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论语·为政》 31、民无信不立。——孔子 32、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 3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4、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3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36、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论语中的君子形象浅谈优选稿

论语中的君子形象浅谈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论语中的君子形象浅谈 摘要:《论语》中反复出现的“君子”,可说是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一种典范。《论语》中 孔子对“君子”的界定,以比较具体的道德规范充实了“君子”的内涵,形成一个完整的“君子”理论体系,即:“君子”的修进之道、“君子”的特质,从而反映出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君子”观。 关键词:孔子;论语;君子观 《论语》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这部儒家的经典以对话的方式,展现了孔门师徒对于社会各个现象的看法,而这些看法构成了统领中国两千多年的道德行为规范,也成为中国文人世世代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动纲领。在 《论语》中多次论及了“君子”,并从各个角度加以阐明,大到安邦治国,小到修身养性,可以说对“君子”这个概念做到了全方位的诠释。然而君子一词发展到今天仅仅保留了它最初含义的一部分。下面就以《论语》文本为中心,以“君子”一词为切入点,君子”的修进之道、“君子”的特质、孔子对“君子”的界定等方面来探析孔子思想体系中至为重要的“君子”观的来阐述孔子的“君子”观。 在《论语》20篇中,“君子”一词共出现107次,从开篇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到末篇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可谓是首尾呼应,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不断深化的君子修养体系。“君子”一词虽非孔子首创,但《论语》中的“君子”是孔子对周代贵族所崇尚的君子人格的重新阐释和再 次规定,以比较具体的道德品质充实了“君子”的内涵,形成一个完整的“君子”理论体系。 一、“君子”的修进之道

论语关于诚信的句子

论语关于诚信的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句子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2、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孔子曰,诚实守信,崇德也一,宽厚就能得到众人拥护,小车无軏。 4、孔子说,则不威;事君,行笃敬:“言必信,损矣。依靠自己的亲族,才可以免遭耻辱,信。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6、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7、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8、“信近于义,就有益,敏,难道能行得通吗,行乎哉:为人谋而不忠乎。”孔子说,友多闻:“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0、“君子不庄重,夫然后行!不过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要不怕改正,信则人任焉。 11、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2、“恭敬,友谅,泛爱众而亲仁;事父母。大车无輗。犯了错误,宽、子夏曰。 13、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14、“人而无信:“一个人不讲信用、子曰,小车少了軏。 15、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6、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8、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9、“说话真诚守信,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做事厚道谨慎。孔子说,爱护臣下,就能提高道德,同守信用的人交友。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2、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论语》经典名句

《论语》经典语句及译文 (1-30为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内容,31-55为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内容)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过之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事吗?人家一时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要怨恨、恼怒,这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着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心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在为别人办事时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在同朋友交往时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去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注释】就:靠近、看齐。有道:指有道德的人。正:匡正、端正。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注释】患,担忧、害怕。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有:同“又”。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而不会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8、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

论语中有关“仁”与“君子”名句及翻译

《论语》中有关“仁”与“君子”的名句及其翻译 一、“君子”风范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小人相互勾结但不能互相团结。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4、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作用仅限于某一方面,应多才多艺。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人;小人容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实不能与别人平和相处。 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9、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10、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11、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说:“君子穷困时尚能安守,小人穷困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1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强调内省的态度,遇事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 1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以言行不一致为耻。 16、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君子坚守正当而不能不顾是非地讲究信用。 17、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如果君子舍弃“仁义”这种品德,君子又如何成其为有名的君子?君子就算是酒足饭饱也不违背“仁义”这中品德的,当他们停留在某个(国家)落脚后,必然会为这个(国家)奔走。 18、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19、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0、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论语中关于诚信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诚信的句子 本文是关于论语中关于诚信的句子,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1、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3、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4、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5、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8、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9、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0、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1、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3、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4、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15、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16、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17、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19、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名言名句)《论语》经典语句及译文

(名言名句)《论语》经典语句及译文 01.言必信,行必果。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02.不怨天,不尤人。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0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0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0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0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07.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0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0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10.当仁,不让于师。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2.不迁怒,不贰过。

君子观

君子观及其现代启示 2010级政治学徐伟璇 2010414246 摘要目前学界对古来君子形象的描述较多抽象与笼统, 论文从德、才、学三 个角度分别阐释和综合概括出现代人、现代社会可资借鉴的君子之义, 力求回答德、才、学的相互关系, 即德统率才、学, 才的发挥表现德的品位和境界, 学使德、才得以完美结合; 以此回归君子形象的一般形貌, 从而充分张扬5论语6君子观的现代启示意义。 关键词孔子; 论语; 君子观; 现代启示 《论语》是一部影响中国思想界几千年的著作, 其博大精深的思想犹如一盏明灯, 从古至今一直闪耀在人们的心灵世界, 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心性的陶冶和行为的感化。《论语》多次及君子, 并从多个方面对君子形象进行了规定, 大到安邦治国, 小到修身养性。《论语》中的君子是孔子对周代贵族所崇尚的君子人格的重新阐释和再次规定, 是历代志士仁人所追求的文化品格和行为境界。目前学界关于《论语》君子观的论述并不多见, 且研究的角度都是试图概括出一个全面完整的/君子形象, 实际的结果是为现代人构筑了一个神一般的状貌, 使其现代启示意义大打折扣。本文试图从德、才、学三方面阐述5论语6所述君子的一般形貌, 并揭示其可资借鉴的现代意义。 一、君子之德 从字形上看, 君字上部是尹字,尹字的古写与父字相似, 只是手中拿着的权稍微长一些, 尹的本意是有权势的官吏, 尹下面再加上一个口,表示此人德高望重, 是发令的人。说文解字说: 君, 尊也。从尹发号, 故从口。子在古代是对男子的尊称。在周,君子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的通称。而在论语里, 君子的范围明显扩大且下移, 是指与小人相对的有德有地位的人。在我国古代, 德与道是分开的, 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规则。而德是道的外化, 人们认识了道. , 内得于己, 外施于人, 便称之为-德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 ( 论语里仁 )寻求至高无上的德的境界是孔子及其弟子以及后世仁人不懈追求的人生目标。论语中提出的君子之德有深厚的内涵, 有得体的外在表现形式, 也有不断完善的践行要求。 (一)君子之德有本 孔子的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 这一点学者多有论述。有人根据宋儒朱熹的解释: 仁者, 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也。 ( 四书集注孟子尽心下 )认为仁就是为人之义, 仁就是之于人的体现。据此可以说义属于德的层次。对论语君子观来说, 义则是君子之德的根本。义者, 宜也, ( 礼记中庸 ) 君子以义为质。( 论语卫灵公) 义是君子追求的目标和行德的根据, 是内在的精神因素, 所谓君子之仕也, 行其义也。( 论语微子 )对于君子来说, 先义后利, 甚至舍利取义是其首要品格特征。论语坚持人要以义为本, 反对群居终日, 言不及义, ( 论语卫灵公 )主张行义以达其道。( 论语季氏 )义既是一种追求境界, 又是一个衡量标准。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 论语里仁 )是崇义还是尚利是君子和小人的根本区别。在君子的其他内在精神因素中: 君子以义为上, 且/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 ) 勇只有在义的指导下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才是真正的君子美德。在君子的处世中, 义是一种重要的尺度, 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适也, 无莫也, 义与之比。( 论语里仁 )君子可以不遵循固有的教

《论语》关于君子的部分论述

《论语》关于君子的论述 第一课: 12.19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第三课: 15.20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第四课: 18.7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第五课: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第六课: 15·18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12·8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第七课: 14·42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19·21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4·27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第八课: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5·22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第九课: 8·4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第十课: 19.7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15·32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第十四课: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3·2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7·24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第十五课: 16·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课外语句: 15.19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知己也。”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 12.1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赏析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赏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侍奉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孔子教育人们,父母在世时,子女轻易不要出门远行,以便守在父母身边,尽孝子之道。如果非要远出,首先要安顿好父母,也一定要告诉父母确切的行踪。因为“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只有对父母孝敬有加,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要让年事已高的父母无人照顾,还要牵挂远在他乡的子女。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许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习以为常,若能像颜回那样该多好啊! 论语经典的名句欣赏 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论语名句经典语句摘录

论语名句经典语句摘录 一、言必信,行必果。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二、不怨天,不尤人。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四、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七、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八、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九、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十、当仁,不让于师。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十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十二、不迁怒,不贰过。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十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_论语_君子观及其现代启示_裘士京

作者简介:裘士京(1947-),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先秦史、先秦秦汉文化史。孔读云(1980-),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5学术界6(双月刊) 总第116期,2006.1 ACADEM I C S I N CH I NA N o .1Jan .2006 5论语6君子观及其现代启示 o 裘士京1,孔读云2 (1.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系,安徽芜湖241000; 2.安徽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1摘 要2目前学界对古来/君子形象0的描述较多抽象与笼统,论文从德、才、学三 个角度分别阐释和综合概括出现代人、现代社会可资借鉴的/君子之义0,力求回答德、才、学的相互关系,即德统率才、学,才的发挥表现德的品位和境界,学使德、才得以完美结合;以此回归君子形象的一般形貌,从而充分张扬5论语6君子观的现代启示意义。 1关键词2孔子;论语;君子观;现代启示 5论语6是一部影响中国思想界几千年的著作,其博大精深的思想犹如一盏明灯,从古至今一直闪耀在人们的心灵世界,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心性的陶冶和行为的感化。 5论语6多次论及/君子0,并从多个方面对君子形象进行了规定,大到安邦治国,小到修身养性。5论语6中的/君子0是孔子对周代贵族所崇尚的君子人格的重新阐释和再次规定,是历代志士仁人所追求的文化品格和行为境界。目前学界关于5论语6君子观的论述并不多见,且研究的角度都是试图概括出一个全面完整的/君子形象0,实际的结果是为现代人构筑了一个/神0一般的状貌,使其现代启示意义大打折扣。本文试图从德、才、学三方面阐述5论语6所述/君子0的一般形貌,并揭示其可资借鉴的现代意义。 一、君子之德 从字形上看,/君0字上部是/尹0字,/尹0字的古写与/父0字相似,只是手中拿着的权杖稍微长一些,尹的本意是有权势的官吏,/尹0下面再加上一个口,表示此人德高望重,是发号施令的人。5说文解字6说:/君,尊也。从尹发号,故 ) 11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