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路基填前基底处理

路基填前基底处理

路基填前基底处理
路基填前基底处理

路堤基底处理及注意事项

路基填前基底处理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执行,采用各施工队别同时按所划分的区域平行施工,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1、地表处理

①、路堤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从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清理,砍伐的树木应移置于路基用地之外,进行妥善处理。路基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出并将坑穴填平、夯实。挖掘树根的坑,深度超过30cm的必须分层夯实到原地表;

②、种植土段的路基基底处理为:清理深度应根据种植土厚度决定,并检查是否有埋置的生活垃圾,如有则立即清除。清除的种植土应集中堆放。

③、原地表凹凸不平地段,相对高差小于50cm的进行整平;相对大于50cm的坑,分层夯实到原地表。

④、独立的大坑,要单独作为作业面,按上述处理后按照路基填筑进行施工,达到原地表。

⑤、清表平整完成后,应检测原地面标高,并做记录。

2、填前压实

①、路基基底应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各施工队压实前应先到项目

部实验室领取压实标准。并且根据此标准,以及现场的土质情况确定现场原状土洒水量(或晾晒)。

②、路基基底压实度(重型)91%;当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时,基底压实度不应小于路床压实度(大于或等于95%)的标准。当基底的松散土层厚度大于30cm时,应将松土翻挖后在分层回填夯实。

③、当在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5的斜坡面填筑路堤时,路堤基底应挖成台阶形式,台阶跨度不得小于1.0m。台阶应有2%—4%的反向横坡。

④、对于特殊要求的路段,用普通压路机压过后,还应在用冲击压路机碾压。需冲击压实的路段见后附表。

3、检测

路基基底压至规定遍数后,现场负责人员应立即协同测量人员和试验员测出压实完后的原地面标高和土的密实度,并报现场监理。经监理认可后重复对下段路基进行上面的步骤。

五、注意事项

1、在基底处理前,让指挥者、司机均要明确地下电缆走向、深度、数量,施工中必须保证安全。

2、施工中注意不要破坏既有线旁一切设施。

3、既有线旁施工设专职防护员,以保证行车及人身安全。

4、驾驶员熟悉各种机械均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5、施工工程中,应保护所有标志,特别是一些原始控制点,如果施工需要移动,则应在工程部的同意下合理的放好护桩。

6、施工工程中,应作好各控制点的原始记录,并上报项目部一份,留存一份。

7、施工工程中,必须注意沿线农作物,各种设施的保护。

4、施工中,施工人员应加强安全意识,作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不良地质条件下管道基础处理与施工

不良地质条件下管道基础处理与施工 [ 摘要] 管道输送是一种较为安全的运输手段,但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设计、施工管道有着不同的技术要求。介绍了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的几种方法以及灰土及砂垫层处理方法。 [ 正文] 0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采用管道输送各种介质的范围及领域越来越广,距离越来越远。输送管道的设计、施工、维护等有它的特殊性,它和地形、地质、输送的介质、管材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长距离管道安装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采用直埋的方法最为普遍,而直埋管道的基础对不同地基、土质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不良地质主要有:软粘土、杂填土、冲填土、膨胀土、红粘土、泥炭质土、岩溶、湿陷性黄土等。湿陷性黄土地区在我国土地面积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在这种土质中敷设管道,对地基的处理有着特殊的要求。本文着重介绍湿陷性黄土地区管道基础的处理与施工的几种方法。 1湿陷性黄土的分布 在我国,黄土和黄土状土广泛分布在华北、西北等地,且地层多、厚度大。在这些地区,一般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黄土分布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250~500 mm之间。黄土在自重或一定荷重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其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的附加下沉,以至在其上的建筑物遭到破坏。这是黄土的一种特殊性质。我国湿陷性黄土分布约占黄土分布面积的60%,大部分在黄河中游地区。 由于各地黄土堆积环境、地理和气候条件不同,致使其在堆积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差别,湿陷性有自西向东、自北向南逐渐减弱的规律。 2管道地基处理 由于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管道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因此管道对地基强度、稳定性及不均匀沉降有极为严格的要求。 2.1影响地基的几个因素 (1)强度及稳定性。当地基的抗剪强度不足以支撑上部结构的自重及附加荷载时,地基就全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 (2)压缩及不均匀沉降。当地基由于上部结构的自重及附加荷载作用而产生过大的压缩变形时,特别是超过管道所能允许的不均匀沉降时,则会引起管道过量下沉,接口开裂,影响管道的正常使用。 (3)地震造成的地基土震陷以及车辆的振动和爆破等动力荷载可能引起地基土失稳。

不良地质路基基底处理

不良地质条件下路基基底处理方法 姓名:王壹杰 班级:道桥1301 学号:201309031036

不良地质路基处理 土木工程建设中,有时不可避免地遇到工程地质条件不良的软弱土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要求,需要先经过人工处理加固,再建造基础,处理后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地基处理的目的是针对软土地基上建造建筑物可能产生的问题,采取人工的方法改善地基土的工程性质,达到满足上部结构对地基稳定和变形的要求,这些方法主要包括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增大地基承载力,防止剪切破坏或减轻土压力;改善地基土压缩特性,减少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改善其渗透性,加速固结沉降过程;改善土的动力特性防止液化,减轻振动;消除或减少特殊土的不良工程特性(如黄土的湿陷性,膨胀土的膨胀性等)。 近几十年来,大量的土木工程实践推动了软弱土地基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地基处理的方法多样化,地基处理的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涌现并日趋完善,地基处理已成为基础工程领域中一个较有生命力的分枝。根据地基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上可以分为如表6-1所示的几类。 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表6-1 但必须指出,很多地基处理方法具有多重加固处理的功能,例如碎石桩具有置换、挤密、排水和加筋的多重功能;而石灰桩则具有挤

密、吸水和置换等功能。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法、适用范围及加固原理,参见表6-2。

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法、适用范围和加固原理表6-2 c u20kPa的粘 性土、松散粉土 和人工填土、湿 陷性黄土地基 等

发泡聚苯乙烯(EPS)重度只有土的1/501/100,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低压缩性,用于填土料,可有效减少作用于地基的荷载,且根据需要用于地基的浅层置换

路基软基处理常用方法

软土路基稳固剂表层处理施工工艺 软土路基表层排水施工工艺 表层排水法是软土路基表层处理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所开挖沟槽或盲沟及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等材料排除地表水,以达到提高地表强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保证施工机械作业的作用。 适用范围 (1)表层排水法用于地表面极软弱的情况,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 (2)可作为既有建筑和新建建筑的地基排水固结之用,也可作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高速公路等地表渗水处理用;可作为施工中的临时地表临时固结措施,也可用于永久建筑物的地基加固、防渗处理。 工艺原理 表层排水法用于地表面极软弱的情况,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在填土之前,地表面开挖沟槽,排除地表水,同时降低地基表层部分的含水率,以保障施工机械通行。为了发挥开挖出的沟槽在施工中达到盲沟的效果,应回填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 原理作用 路基基底一旦遇水浸泡,基底土将软化,引起新的沉降变形。地表排水固结是通过开挖排水沟排除地表中的水,使其固结,提高地表达到承重强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保证施工机械作业;同时尽可能把填土荷载均匀地分布于地基上。 工艺流程 表层排水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1。 砂(碎石)垫层施工工艺 不合格 不合格 图1 表层排水施工工艺流程图

地基上填筑砂(碎石)垫层是常用的一种工艺。它是利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粗砂或碎石、砾石等,经分层夯实,作基础的持力层,可提高基础下地基强度,降低地基的压应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在软土层顶面铺设一层砂垫层,主要起浅层水平排水作用。 适用范围 (1)一般适用于3.0m以内的软弱、透水性强的粘性土地基,不适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和不透水的粘性土地基。 (2)路堤高度小于两倍极限高度,软土表面无透水性低的硬壳。 (3)软土层不很厚,或虽稍厚,但具有双面排水条件。 (4)当地有砂可取,运距不远。 (5)有较长的工后固结沉降时间。 工艺原理 砂(碎石)垫层就是利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粗砂或碎石、砾石等,经分层夯实,作为基础的持力层,提高基础下地基强度,降低地基的压应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在软土层顶面铺设一层砂垫层主要起浅层水平排水作用,在路基荷载作用下将软基中的固结水通过砂层排入路基边沟。砂层对于基底应力的分布和沉降量的大小虽无显著影响,但可加速沉降发展,缩短固结过程。 工艺流程Array 图1 砂砾垫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路基处理安全技术交底(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路基处理安全技术交底(最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It promotes the progress of enterprise work and promotes economic efficiency.

路基处理安全技术交底(最新版) 技术交底内容: 一技术交底范围: 本施工方案仅适用 二安全注意事项:1.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纪律。 2.挖土中发现管道,电缆及其他埋设物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3.挖土时要注意土壁的稳定性,发现有裂缝及倾、坍可能时,人员要立即离开并及时处理。 4.人工挖土时应由上至下,逐层挖掘,前后操作人员间距不应小于2~3m,堆土要在1m以外,且高度不得超过1.5m,严禁偷岩或在孤石下挖土,夜间应有充足的照明。 5.机械挖土,启动前应检查离合器、钢丝绳等,经空车试运转

正常后再开始作业。 6.机械操作中进铲不应过深,提升不应过猛。 7.机械不得在输电线路下工作,在输电线路一侧工作,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机械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近距离应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8.机械应停在坚实的地基上,如基础过差,应采取走道板等加固措施,不得将挖土机履带与挖空的基坑平行2m停、驶。运土汽车不宜靠近基坑平行行驶,防止坍方翻车。 9.电缆两侧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挖掘。 10.配合拉铲的清坡、清底工人,不准在机械回转半径下工作。 11.向汽车上卸土应在车子停稳后进行,禁止铲斗从汽车驾驶室上越过。 12.场内道路应及时整修,确保车辆安全畅通,各种车辆应有专人负责指挥引导。 13.在开挖基坑时,必须设有确实可行的排水措施,以免基坑积水,影响基坑土壤结构。

一般路段路基处理

目录 一般路段路基处理1 填挖交界处路基处理措施2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粉喷桩技术要求2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路基填筑及压实要求4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般路段路基处理 1、清表 全段路堤基本上采用性质较好的土进行填筑,填筑前应根据现场情况清除地表腐殖土及植物根茎,普通路段通长清表厚度约40cm。特殊路段则应根据勘察资料确定,且原地面横坡度小于1:5时,应挖不小于2m的向内倾斜2-4%的台阶。 2、路基边坡 路堤边坡每级边坡高度H0≤8m,坡率为1:1.5。 3、路堑边坡 路堑边坡每级边坡高度H0≤8m,坡率为1:1。 对于现场范围内强度较低,压缩性中等偏高不能直接作为道路及排水管道基础持力层。设计一般清除路基范围内软弱土层,采用复合要求的土或碎石土分层回填,压实度应该满足设计要求。若路基下软弱土层较浅含水量不大,采取翻挖后晾晒达到最佳含水量后再分层压实处理;翻挖深度和范围可结合道路沿线地质情况酌情处理。如果翻挖后上路床的含水量较大、软弱土层较深则采用6-8%的石灰戗灰处理,处理深度一般为50-100mm为宜。再分层回填至路床设计标高,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对于老路扩宽地段,考虑到老路经过多年行车,沉降已大部分完成,而拓宽地段现状土质松散,为了避免新老路基结合处道路的横向差异沉降,将现有老路边坡修筑成1:2台阶行边坡。再根据现状地面与设计高程差分层回填至设计路床设计标高,压实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路堤基层土质松散时应在填筑前压实,压实度(重型)≥90%;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cm)时,基底压实度不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零填方、

挖方和填挖过渡段,路槽下80cm深度范围内应进行翻挖再回填分层压实。 具体路基处理办法及各种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可根据现场实际开挖之后的情况,经过各方协调之后进行调整。 填挖交界处路基处理措施 1、根据填挖交界位置可分为:纵向填挖交界与横向半挖半填,防止不均匀沉降 是填挖交界处路基处理的主要的目标。 纵向填挖交界处治:为减少填挖段落之间的不均匀沉降,挖方区路床80cm 范围内的土层超挖回填;同时沿纵向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当原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挖台阶处理,台阶宽度不小于1m,每阶台阶高度不大约30cm,台阶底向内倾斜2-4%,压实后方可填筑路基。 土基(无论路堤或者路堑)必须要用重型压路机或者等效碾压机械进行碾压,以控制现场最佳含水量进行碾压为宜。如果发现过干土,应洒水;如果过湿,发现“弹簧”现象,应采用挖开晾晒换土,掺粒料等措施处理。 粉喷桩技术要求 1、材料要求: 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32.5级以上的硅酸盐水泥或者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性能必须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规定。 ②桩顶垫层应采用的中粗砂,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 2、粉喷桩的注意事项 施工前应进行水泥加固土的室内试验,根据被加固土的性质及单桩承载力要求,确定水泥掺入比,一般参入量为12%-18%。 每个作业点施工前必须先打不少于9根的试桩,通过检验以确定最终的设计参,用以调整参数设计。另外,以检测机具性能及施工工艺中的各项技术参

路基填前碾压资料表格

路基填前碾压资料表格 通辽市科尔沁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与G304立交桥工程工程质量检验申请批复单承包单位:中国路桥集团西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合同段号:监理单位:吉林省铭泽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起止桩号:编号:致通辽市科尔沁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与G304立交桥工程监理组:下列工程已经完成,请给予进行现场检验,以便进行下一步施工。附件:1、土方路基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2、路基填前处理原始记录3、压实度检测记录4、水准测量记录项目总工程师:年月日分项工程名称监理员检验意见监理员:年月日专业监理工程师检验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年月日总监理工程师意见总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承包人收到日期:签字: 检验桩号检验工序、部位检验内容通辽市科尔沁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与G304立交桥工程路基填前地表处理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承包单位:中国路桥集团西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合同号:监理单位:吉林省铭泽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编号:工程名称施工时间桩号及部位项次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时间检查项目检验结果检验频率和方法灌砂法:每1000m2至少检验2点,不足1000m2时检验2点 1 填前压实度符合规定 3 表土清除按设计要求清除不适宜土壤回填坑槽、洞穴,并按要求夯实符合设计要求 4 回填 5 挖台阶 6 旧路挖出符合设计要求结论:监理:日期:现场技术负责人:日期:通辽市科尔沁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与G304立交桥工程路

基填前处理原始记录承包单位:中国路桥集团西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合同号:监理单位:吉林省铭泽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编号:起讫桩号基底土质项目铲除草皮(M2) 伐树及挖根填前处理内容坎挖灌木林(直径10厘米以下) 清除表土挖淤泥挖台阶耕地填前压实旧路挖出拆除原有结构物菜窖坑洞回填夯实处理结果:现场技术负责人:日期:监理:签字:日期:设计数量实际完成数量备注施工日期

丹-拉路临河过境线不良地质段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丹-拉路临河过境线不良地质段地基处理技术研究摘要:本文根据于丹-拉路临河过境线不良地质段地基的原设计处理方法和试验段的处理方法的设计、施工,介绍了不良地基的处理技术。 关键词:丹-拉路临河过境线不良地质地基技术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original designed processing method of foundation in unfavorable geological section along dandong-lasa linhe transit line and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processing method of test section, the processing technique of unfavorable foundation is described. key words: dandong-lasa linhe transit line; unfavorable geology; foundation; technique 中图分类号:tu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不良地基处理技术概述 地基是路基路面结构的基础,对于土质不良、含水量偏大的软弱地基,以及盐渍土等不良地基若处置不当时,则路基容易在外力和外在环境(如冻融)等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变形失稳,导致路面结构破坏。 与一般软土地基相比较,河套黄河灌溉区不良地基特点是地下水位较高,主要不良地质有低洼地常年及季节性积水、砂土液化、盐渍土和风蚀,承载力较低。有的地基土质含有一定量腐殖质,结构松散。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及应用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及应用 1、工程概况 本文选取某高速公路标段线路长 5.04km,经过勘察设计:第一层,耕殖土层,厚0.5-1.5m灰黄或灰褐色,由淤泥质土及亚粘土组成,湿、可塑;第二层,淤泥层.厚1.3-4.8m,灰黑色,粘性好,饱水、流塑,局部夹薄层细砂;第三层,淤泥质细砂层,厚3.2-8.1m,灰或灰黑色,粉细砂含量占总重的80%,饱水、松散,含少量贝壳;第四层,淤泥层,在地质勘探报告上未见底,灰黑色,粘性好,饱水、流塑状态,局部夹薄层细砂。 由于全线软土路基较多,在设计中对软土小于4.5m地段采用换填处理,对于软土大于4.5m地段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主要可以分为6个路段:k1+105~k1+328段,设计桩长8.5m,2800余根;k1+861~k2+428段,设计桩长7.9m,1500余根;k2+640~k2+980段,设计桩长 6.4m,1800余根;k3+206~k3+600段,设计桩长6.0m,1040余根;K3+880~k4+300段,设计桩长6.5m,1600余根;k4+420~k4+960段,设计桩长6.5m,2600余根;设计桩长总数20余万米。 2、搅拌桩加固软土路基特点 (1)应用的土质条件范围广,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可以应用于淤泥质土、淤泥、粘性土、人工填土或杂填土等地基的加固,

该法比其它方法在各种土质条件下的适用性及加固效果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2)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应用的工程范围广,目前已应用的领域有铁路、高速公路、市政工程、工业厂房、民用住宅的软土加固和基坑开挖的围护工程等; (3)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应用的基础类型多,目前应用的基础类型有条形基础、片筏基础、杯形基础(独立基础)等; (4)水泥土搅拌桩技术施工机械设备轻巧、灵活,施工作业简便,且低压操作,安全可靠,无污染,无振动,无噪声,无环境污染,且对地基及周围建筑物扰动小; (5)水泥土搅拌桩技术以粉体作为加固料,可以充分地吸取地下水,有利于软土的固结; (6)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将固化剂和原位软土就地搅拌混合,因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土,无须开采原材料,大量节约资源; (7)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对土体加固后重度基本不变,对软弱下卧层不致产生附加沉降。 3、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探讨 (1)室配试验 应在加固的软弱地基,采用钻探等方法采集必要数量的代表性土样,试料土含水量应根据同一地压至少3处取样试验结果确定,试料土制备应满足下列要求;除去土中所夹有的贝壳,树枝,

不良地质土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不良地质土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结合不良地质土中的盐渍土,对其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首先概 述了盐渍土,阐述了盐渍土对道路路基施工的主要影响,对加强盐渍土路基施工 质量控制的策略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盐渍土;道路路基施工;影响;质量控制 盐渍土作为一种特殊土,对道路路基施工具有重要影响,导致多种道路路基 病害的形成。比如用碱性成分的盐渍土填筑路基时,因其具有一定的膨胀性,不 利于道路路基的稳定与强度性。以下结合盐渍土,就不良地质土路基施工质量控 制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盐渍土的概述 盐渍土是指盐土和碱土以及各种盐化、碱化土壤的总称。在道路工程中,盐 渍土是指地表下1.0m内易溶盐含量平均大于0.3%的土。盐渍土在我国分部较为 广泛,并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的甘肃北部、新疆、青海、宁夏、西藏北部和内蒙 古中西部,加上这些地区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地形封闭,所以盐渍化类型多种 多样,盐渍化程度差异较大,所以是防治道路盐渍化危害的重点地区。长江口以 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的滨海盐土面积小分布零星,但也有逐年 增加的趋势。 二、盐渍土对道路路基施工的主要影响分析 1、硫酸盐渍土的松胀和膨胀性影响路基稳定。硫酸盐渍土一般是指氯—硫酸 盐渍土和硫酸盐渍土,这类硫酸盐在干燥状态时,并无吸水性,但遇水后会慢慢 吸湿、溶解,最后呈溶液状。如果路基处于硫酸盐渍土中,就会使主体结构破坏、变松的现象,即为硫酸盐渍土的松胀性,这一现象多发生在地表土层,往往引起 路肩及边坡土体变松,影响路基稳定。而然后从溶液中再结晶沉淀时便要吸收相 应的水分子成结晶状,体积增大而使土体产生膨胀,尤其在秋冬季,就会引起路 基季节性的隆起和下沉,也会造成路基不稳定。 2、碳酸盐对土膨胀性的影响往往造成路基塌陷。盐渍土的含盐类型多为硫酸盐,碳酸盐和氯化物,而其中的钠、镁和钾盐都属易溶盐,这些盐类成为土颗粒 之间胶结物的主要成分,干燥状态下它具有强度高,压缩性小的特点,但遇水后,可溶性盐类溶解,土体在荷载或自重作用下下沉。通过试验证明,当土中 Na2CO3含量超过0.5%时,其膨胀量即有显著增大。由于碳酸盐的膨胀作用,在 路基遇水时,往往造成边坡坍塌和路基泥泞。 3、盐渍度对土的塑性的影响往往造成路基失稳。盐渍土对基础和地下设施的腐蚀分为物理侵蚀和化学腐蚀,物理侵蚀常发生在温度变化大或干湿交替的部位,而化学腐蚀的一种方式是当硫酸根含量超限时,与混凝土的碱性固态游离石灰和 水化铝酸钙结合,生成硫铝酸钙结晶或石膏结晶,产生膨胀力。一旦自然条件改 变或浸水,地基中的易溶盐被溶解土体结构破坏,力学强度降低,甚至产生严重 的溶陷、膨胀和腐蚀,使建筑物裂缝、倾斜或结构被腐蚀破坏。另外当含盐量超 过土中水分所能溶解的盐分时,颗粒间将有盐结晶,遇水时被溶解,使土的空隙 加大,引起土颗粒移动,增大了土的压缩量和不稳定性,因此,填土中不得有盐 结晶。 三、加强盐渍土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 1、合理选择料场。选择料场要选择储量丰富,保证满足路基填筑需要,故需做好事前勘察工作;注意料场材料间性能差异性要小,否则路基各层材料的含盐

路基基底处理

1)概述 本合同段全长XXXKm,沿线地形主要以丘陵、谷地(或XXX)为主,沿线山坡地表植被发育(或XXX),树木、杂草密集(或XXX),低洼地段多以水田、水塘为主(或XXX),地表长年处于潮湿(或XXX)状态。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路基的工后沉降,消除路基病害,施工时计划对路基基底按规范要求进行填前处理。 2)施工方案 (1)荒地、旱地地段 采用推土机为主,人工辅助的方法进行场地清理。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清除表层树根、杂草和腐植土。 (2)水田、水塘地段 ①一般水田地段的处理:采用人工筑埂挖沟排水,晾晒后采用人工(或推土机)清除地表杂物,用汽车运往弃土场。 ②特殊强夯地段处理:采用人工挖沟排水,晾晒后采用人工清表,按设计要求填筑石碴或碎石,机械平整碾压,采用YZT25K冲击压实机进行强夯。 ③水塘地段强夯处理:先进行抛石挤淤,用石碴或砂砾填至水面以上50cm后,再进行填前碾压和用YZT25K冲击压实机进行强夯。 ④新旧路基的衔接部位强夯处理:按规范要求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进行充分压实,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强夯处理。 (3)原地面压实 地基处理完毕后,再用YZ18或YZ16振动压路机充分压实,其压实度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3)人员、料具、设备配备及工期定额 为了尽快在全线范围内展开路基的填筑施工,计划用XX个月完成全线路基的基底处理工作,其人员、料具、设备按排如下:

(1)设备配备 (2)人员 4)施工方法及工艺措施 (1)施工方法 施工队伍进场后,首先进行中线和红线测量,精确定出本合同段的中线位置和红线范围。搞好征地工作后,即可进行路基基底处理。 ①荒地、旱地的施工 树木、杂草较多的地段采用人工先锯掉或砍除,再用人力或汽车运至红线以外集中进行堆放。然后按由上到下的原则,用TY220推土机将表层腐植土及树根推至一处集中成堆,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将其运至指定弃方地点。 ②水田、水塘地段的施工 采用挖掘机或人工筑埂挖沟,排除水田、水塘内的积水,凉晒至干硬或半干硬状态后,用推土机清除表层腐植土,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走。 ③原地面压实 地表清理完毕并用推土机初步整平后,选用YZ18(YZ16)振动压路机对基底进

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概述

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概述 (2008-02-25 20:15:49) 转载▼ 摘要:软土路基的加固有很多种方法,本文对常用的几种方法从加以解释对其加固机理,作用,作用范围以及个别的工程实例的阐述.新型的加固材料以及新工艺的开发和利用对提高软土路基的加固技术 水平所起的重要作用等做以简单的阐述. 在道路工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路基,由于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发展,对地基的承载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天然的软土地基远远不能满足这些高档次的构造物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20世纪80~90年代,由于人口膨胀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同时软土路基加固的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各种软土加固理论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与验证,软基加固技术也得到长足发展,在不同的领域里均有涉猎;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种各样的软基处理技术已广泛地应用在各种道路工程中。 地基中常见的软土,一般是指处于软朔或者流朔状态下的粘性土。其特点是天然含水量大、孔隙比大、压缩系数高、强度低,并具有蠕变性、触变性等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工程地质条件较差。选用软土作为路基应用,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 这种土质如在施工中出现在路基填土或桥涵构造物基础中,最佳含水量不易把握,极难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值,满足不了相应的密实度要求,

在通车后,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其危害性显而易见,故禁止采用。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堤,特别是桥头引道,如不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坍滑或沉陷,导致公路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即所说的桥头跳车。一般地,除要确保新填筑路基的密实度以减少沉降外,包括原地面的地基总沉降必须达到基本稳定,沉降量大致达到总沉降量的80%以上时,才容许铺路面。软土地基沉降严重时,不仅增加填方数量,而且沉降或水平位移对临近填土的桥台、挡土墙、涵洞,甚至对附近的住宅、农田以及路线的技术标准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为此,根据地基土的工程特性,选用适当的处理措施。经过长期的实践,在公路、铁路中形成了多种形式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结合很多的施工企业多年施工经验及有关专家学者的论述进行总结归纳如下:1 换填垫层法 当软弱土层厚度不很大时,可将路基面以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除,然后换填强度较大的土或其它稳定性能好、无侵蚀性的材料(通常是渗水性好的中粗砂)称为换填或垫层法。此法处理的经济实用高度为2~3m,如果软弱土层厚度过大,则采用换填法会增加弃方与取土方量而增大工程成本。 通过换填具有较高抗剪强度的地基土,从而达到增强地基承载力的目的,满足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不良地质路基处理word版

不良地质路基处理 第一节概述 土木工程建设中,有时不可避免地遇到工程地质条件不良的软弱土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要求,需要先经过人工处理加固,再建造基础,处理后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地基处理的目的是针对软土地基上建造建筑物可能产生的问题,采取人工的方法改善地基土的工程性质,达到满足上部结构对地基稳定和变形的要求,这些方法主要包括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增大地基承载力,防止剪切破坏或减轻土压力;改善地基土压缩特性,减少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改善其渗透性,加速固结沉降过程;改善土的动力特性防止液化,减轻振动;消除或减少特殊土的不良工程特性(如黄土的湿陷性,膨胀土的膨胀性等)。 近几十年来,大量的土木工程实践推动了软弱土地基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地基处理的方法多样化,地基处理的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涌现并日趋完善,地基处理已成为基础工程领域中一个较有生命力的分枝。根据地基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上可以分为如表6-1所示的几类。 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表6-1

但必须指出,很多地基处理方法具有多重加固处理的功能,例如碎石桩具有置换、挤密、排水和加筋的多重功能;而石灰桩则具有挤密、吸水和置换等功能。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法、适用范围及加固原理,参见表6-2。 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法、适用范围和加固原理表6-2 c u20kPa的粘 性土、松散粉土 和人工填土、湿 陷性黄土地基 等

发泡聚苯乙烯(EPS)重度只有土的1/501/100,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低压缩性,用于填土料,可有效减少作用于地基的荷载,且根据需要用于地基的浅层置换

采用重量100400kN的夯锤,从高处自由落下,在强烈的冲击力和振动力作用下,地基土密实,可以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量

路基填前基底处理

路基填前基底处理 路基填前基底处理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执行,采用各施工队别同时按所划分的区域平行施工,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1、地表处理 ①、路堤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从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清理,砍伐的树木应移置于路基用地之外,进行妥善处理。路基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出并将坑穴填平、夯实。挖掘树根的坑,深度超过30cm的必须分层夯实到原地表; ②、种植土段的路基基底处理为:清理深度应根据种植土厚度决定,并检查是否有埋置的生活垃圾,如有则立即清除。清除的种植土应集中堆放。 ③、原地表凹凸不平地段,相对高差小于50cm的进行整平;相对大于50cm的坑,分层夯实到原地表。 ④、独立的大坑,要单独作为作业面,按上述处理后按照路基填筑进行施工,达到原地表。 ⑤、清表平整完成后,应检测原地面标高,并做记录。 2、填前压实 路基基底填前压实除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执行外,还应按以下处理 ①、路基基底应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各施工队压实前应先到项目部实验室领取压实标准。并且根据此标准,以及现场的土质情况确定

现场原状土洒水量(或晾晒)。 ②、路基基底压实度(重型)91%;当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时,基底压实度不应小于路床压实度(大于或等于95%)的标准。当基底的松散土层厚度大于30cm时,应将松土翻挖后在分层回填夯实。 ③、当在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5的斜坡面填筑路堤时,路堤基底应挖成台阶形式,台阶跨度不得小于1.0m。台阶应有2%—4%的反向横坡。 ④、对于特殊要求的路段,用普通压路机压过后,还应在用冲击压路机碾压。需冲击压实的路段见后附表。 3、检测 路基基底压至规定遍数后,现场负责人员应立即协同测量人员和试验员测出压实完后的原地面标高和土的密实度,并报现场监理。经监理认可后重复对下段路基进行上面的步骤。 五、注意事项 1、施工工程中,应保护所有标志,特别是一些原始控制点,如果施工需要移动,则应在工程部的同意下合理的放好护桩。 2、施工工程中,应作好各控制点的原始记录,并上报项目部一份,留存一份。 3、施工工程中,必须注意沿线农作物,各种设施的保护。 4、施工中,施工人员应加强安全意识,作到安全第一、质量第一。

路基加固处理技术

路基加固处理技术 路基是建在地基上面的条状结构物,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应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在公路工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路基。所谓软土,一般是指处于软朔或流朔状态下的黏性土,其特点是天然含水量大、孔隙比大、压缩系数高、强度低,并具有蠕变性、触变性等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基,若不加处理或处理不当,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导致公路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 1工程概况 某公路改建工程在勘测设计时没有给出允许沉降量。该公路全面开工后,这一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引起了各方面重视。根据施工前地质勘察报告及施工过程中地质补勘资料,本工程填方路段地质基本特征为:①泥质填方路段,原状土液塑性指数偏高,含水量大,试验后CBR值达不到规范要求;②K15+896~K18+074填方路段路基均属于软基。 2路基处理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消除隐患,针对挖方路段的不良地质状况,采取水泥土挤密桩处理。水泥土挤密桩是将水泥和土料在孔外充分拌匀然后回填孔内并强力夯实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土加固体,在此过程中,水泥和土体发生胶结作用和夯实挤密作用。胶结作用是指水泥与土体搅拌时,水泥中细小颗粒表面的物质与水发生水

解和水化反应,产生氢氧化铁等一系列水化物,这些水化物有的自身继续硬化,形成水泥石骨架;有的则与周围具有一定活性的土颗粒反应,通过离子之间的当量吸附交换,使土颗粒相互胶结,形成较大的土团。夯实挤密作用是指水泥和土组成的料在初始时,土团之间空隙较大,胶结力比较微弱,在夯锤的动力作用下,使之进行重新排列,体积压缩,密度增大,形成高强度的水泥土挤密桩。土的含水量对挤密效果有显著影响,含水量过小,颗粒间处于松散状态;反之过大,处于淤泥状态,故成孔挤密时土的含水量应该接近最优含水量。2.1定孔 施工前,每20m测放一个线路中桩;再依据线路中桩,按设计桩间距,测设每根挤密桩的中心位置,做好标识,同时在路肩上放出护桩,已备成孔后复核桩位,确保桩位准确。 2.2成孔 成孔时将导管中心对准事先放样的桩位中心桩,旋转导管使其进入土层约10cm(要注意竖直),用钢钎或撬棍掏松导管内土,再用掏勺将导管内的土掏出集中堆放在一边,导管随下挖深度用锤向下锤击下落,慢慢沉人路基床面。 导管下沉至路基基床面后,用侧板螺旋钻钻进成孔,每次钻进可达20cm 左右,若遇板结层钻不进去,可进行冲击取土。钻孔取土时,掏出的土必须用桶、盆或蛇皮袋盛装,并及时运送至路基以外,挖出的土经检验可利用为填料时,须过5mm孔筛后方可利用。

地基处理技术要求

地基处理 (一)一般规定 1、应根据设计要求和采用天然地基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地基处理的目的、处理范围和处理后要求达到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2、应结合工程情况,了解当地地基处理经验和施工条件,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应了解其它地区相似场地上同类工程的地基处理经验和使用情况。 3、应调查邻近建筑物、地下工程和管线等情况。 4、了解施工场地的环境情况。 (二)松软地基的处理 1、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宜采用换填垫层法。 2、换填垫层法施工应根据不同的换填材料选择施工夯实机械,粉质粘土、灰土宜用蛙式夯、快速冲击夯,砂石等宜用振动夯等。 3、垫层的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宜通过试验确定,垫层的分层铺填厚度宜为200mm~300mm,为保证分层压实质量,应控制机械碾压速度。 4、粉质粘土和灰土垫层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优含水量±2%以内;粉煤灰垫层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4%以内。最优含水量宜通过击实试验确定,也可按当地经验取用。 5、当垫层底部存在古井、古墓、洞穴、旧基础、暗塘等软硬不均匀的部位时,应根据建筑物对不均匀沉降的要求予以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铺填垫层。 6、基坑开挖时应避免坑底土层受扰动,可保留约200mm厚的土层暂不挖去,待铺填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严禁扰动垫层下的软弱土层,防止其被践踏、受冻或受水浸泡。 7、在碎石或卵石垫层底部宜设置150mm~300mm厚的砂垫层,以防止软弱土层表面的局部破坏,同时应防止基坑边坡坍塌。 8、换填垫层施工应注意基坑排水,除采用水撼法施工砂垫层外,不得在浸水条件下施工,必要时应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9、垫层底面宜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基坑底土面应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垫层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

路基处理方案与对策

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蕴华街西延(一标)项目位于迎宾街与顺城街之间,与高村路、龙运路、园区路、规划一路、韩村东路相交。工程起于高村路(桩号K0+000),向东延伸,终点至韩村东路(桩号K1+020)。本项目工程(一标段)道路全长1020米,双向六车道,红线宽度42米,绿线宽度66米,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排水工程、路灯、电力管道。 二、编制依据 1. 本工程设计施工图纸、招投标文件、设计变更及合同。 2. 现行国家及地方的建筑规范、规定、标准。 3. 现场及周边实际情况。 三、现场准备 现场整理已经完毕,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具备开工条件。 1、人员准备: 工地设置工程项目负责人组织协调施工,施工及管理人员分为:项目负责人1人、技术负责人1人,施工员2人、安全员1人、质检员1人、电工1人、机械修理员1人、施工作业人员若干人、机械施工班组30人。 2、材料准备 施工用天然砂砾已确定供货方并随时可以进场。 3、机械准备 (1)按照施工工艺的要求,配置相应的机械设备,满足施工的要求 表一: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2). 投入施工的测量设备一览表: 按照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配备相应的测量、检测设备,满足施工质量控制的要求。 表二:主要测量·检测仪器设备表 四、施工方法: 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路槽开挖→基底碾压→换填砂砾→推平整理→碾压→检测 1、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或监理确认的挖除的深度和范围进行施工放样,撒出开挖石灰线。 2、路槽开挖 开挖前,要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修好便道,保证挖掘机连续作业,配足自卸汽车,一旦开挖后应进行连续施工,防止下雨使基底被雨水浸泡。开挖至设计要求的断面后,如仍有非适用材料,应按监理工程师要求的宽度和深度继续挖除,并进行换填处理。根据设计要求下挖至路床底80cm,路基范围内非适用材料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挖除,开挖时注意留15cm采用人工清槽,路槽严禁超挖。 3、基底碾压

浅析地质不良地段路基基底的处理

浅析地质不良地段路基基底的处理 发表时间:2015-11-17T16:22:10.6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4期作者:陈晓何伟才 [导读] 贵州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地基是道路质量的基础,施工单位应沉着面对这种地形,选择合适的方案,对不良地段路基进行改造,保证公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贵州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在高速公路方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工程的建设质量同样也在不断的提高,这也便对公路在施工质量方面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路基的工程施工当中,尤其是存在不良的地质以及特殊路基的工程当中,技术人员通常在细节的问题上没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了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路基病害,本文就针对不良的地质路段以及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及质量控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本文主要探讨了几种常见的不良路基类型及其特点,并简单的论述了相应的处理技术,望能与同行互相学习,以促进我国公路地质不良地段路基基底的处理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公路工程;不良路基;基底处理 我国地形分为三级阶段,包括了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等等多种地形,因此道路建设需要考虑到各种地形地貌。地基是道路质量的基础,施工单位应沉着面对这种地形,选择合适的方案,对不良地段路基进行改造,保证公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1.常见的不良路基及其特点分析 1.1软土路基 软土路基通常由淤泥、冲填土、杂填土及其他压缩性软弱土层所构成的路基。软土路基的特点是存在较高的压缩性、土体的天然含水量高、抗剪性差、透水性差以及具有流变性与触变性等。软土往往具有自身的结构稳态,若该结构被破坏,则土体的整体强度将迅速崩溃,甚至发生土体流动,造成路基坍塌。软土路基内部结构破坏后,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且不受其他外力荷载下,其强度将会缓慢回复,但不会回复至原有结构的强度。因此,软土路基不能直接作为路基施工,将导致路基塌方、失稳、桥台损坏、路面开裂等严重的路况问题。软土路基导致的公路路面抗剪性差,在长期受到路面荷载的作用,可能导致巨大的事故。 1.2湿陷性黄土路基 这类不良路基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湿陷性系数超过0.016,而由于黄土地质孔隙均超过1.0。湿陷性黄土主要由粉土颗粒组成,粉土颗粒大多数都是松散的多孔结构,在外界压力或水分的作用下,黄土的土体结构极易被破坏,若将湿陷性黄土路基直接作为公路路基的话将难以保证公路的强度,路面易发生沉陷。 1.3膨胀性路基 这类不良路基也具有鲜明的特点,膨胀性路基的土体往往会随着含水量的变化,体积发生改变,土体在吸水状态下,则加速膨胀,失水状态下,则加速收缩。膨胀土体中体积大于0.002米的黏粒占三分之一以上,这些黏粒具有较高的自由膨胀率,若直接作为公路路基,则会在降水与干旱时发生剧烈变动,路基受到破坏,以致发生路面沉陷、坍塌、滑坡等问题。 1.4冻土路基 在我国西部高原及东北大小兴安岭等地区,由于环境因素,存在冻土路基,冻土路基顾名思义就是由带冰的土壤及岩石组成。这类不良地基看似坚硬,但若直接作为公路路基,则将在路面荷载及温度条件的影响下发生压密沉降或热融沉降的问题,对公路的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 1.5岩溶路基 这类不良路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下的石灰岩长期受到地下水的侵蚀,以致路基中岩石被分解成大小形状不一的溶洞,严重破坏了地基的整体承载力,若将岩溶路基直接作为公路路基,则在内部溶洞形成后,导致路面结构受损。且岩溶路基由于地下水侵蚀,还易出现溶泉及冒水等问题,严重影响路基的强度,甚至导致路面变形。 1.6沙漠路基 在我国西北地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存在大量沙漠路基,沙漠路基主要由单一的沙粒组成,沙粒由于粉黏粒含量不高、表面积较大、缺乏粘聚力、水稳性良好、较强的松散性。若将沙漠路基直接作为公路路基将出现粘结性差、不易成型及抗剪性差等问题,路面难以压实,缺少稳定性,边坡失稳滑坡现象严重[1]。 2.各类不良路基的有效处理措施分析 2.1软土路基的处理措施 在公路建设中,软土路基属于最常见的不良路基,因此有效的改善地基的措施较多,应用较为广泛的有下列几项:一是填料垫层法,填料垫层法具有施工简单、造价低等优点。简而言之填料垫层法,就是将软土路基中,使用特性优良的材料替换软土部分,换填的材料应选择稳定性强、无腐蚀性的砂石材料等,挖除软土并置换了填料后,应分层的对填料进行压实。填料的置换应科学考虑到填料的厚度,只有足够厚度的填料,才能加强路基的抗剪性,提高路基的承载力;二是强夯法,使用强夯法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时,需要将夯击的最后两次夯击量之和低于15厘米,且夯沉量之差要控制在5厘米以下,以保证路面在夯击作用下,更加密实稳定;三是排水沉降法,在软土路基中可设置各种排水设备,再对软弱土体施加荷载,使内部孔隙水排除,进而使软土路基得到不断的沉降固结,常用的排水沉降法有堆载预压、真空挤压及联合挤压等。另外还有其他处理软土路基的方法如:水泥搅拌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等,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2.2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处理措施 湿陷性黄土路基在我国较为常见,此类中湿性或干燥的膨胀土,在实际施工中大多采用重夯、强夯、辗压进行处理,之后使用石灰土对其进行改良,将处理后的地表进行封层。若是潮湿性黄土、地下水水位高及填方较低的路段,应使用换填、挤压淤泥、碎石桩等施工技术进行处理,另外还需要长期对处理后的湿陷性黄土路基进行观测,统计其沉降值,保证路基处于稳定的状态。 2.3膨胀路基的处理措施 膨胀路基通常禁止作为公路路基进行施工,膨胀路基根据其膨胀程度可分为强、中、弱三类,强膨胀土通常不作为路基,而中、弱膨

路基处理

运城市高铁商务区站前路、学苑路路面塌陷 成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1.工程概况 高铁站商务区站前路道路工程(K0-025- K4+079.663,暂施工至K2+585),起点与北外环相交,终点接东外环,途中与中银大道、槐东路、学苑路、规二路、安中路相交。学苑路道路工程(K0-044.032-K0+866),起点接学苑北路与北外环的交点,终点接站前路,途中与站一路、站二路相交,是原学苑路的向北延伸。站前路道路红线宽50m,绿线90m,学苑路道路红线宽50m,绿线80m。道路类别为城市主干路,其中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由于持续几天的强降雨,站前路、学苑路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塌陷。非机动车道小面积塌陷情况居多。人行道均为小面积塌陷但塌陷情况不严重。 2.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山西第八地质工程勘察院2012年7月提供的《运城市高铁站区站前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地基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层(Q3eoi),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eoi)。岩性为粉土、粉砂为主。现依层序分述如下: 第①层粉土(Q3eol) 以浅黄色为主粉土,稍湿,稍密,夹有钙质结核,含有白色菌丝,偶见虫孔,植物根系,摇震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上部0.3为种植土。高等压缩性,压缩系数al-20.20-0.99MPa-1,平均0.60MPa-1;标准贯入实验实测击数3-18击之间,平均8.7击。承载力标准90KPa。 该层层厚1.5-4.8m,平均3.94m;底层埋深1.5-4.8m,平均3.94m;层底标高为374.0-387.47m,平均383.38m。 第②层粉土(Q3al) 浅黄色,稍湿,稍密-中密,具针状孔隙,局部夹少量钙质结核及蜗牛碎片。摇震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夹有薄层褐黄色粉土层。中等压缩性,压缩系数al-20.11-0.82MPa-1,平均0.28MPa-1;标准贯入实验实测击数3-28击之间,平均10.8击。承载力标准110KPa。该层层厚1.3-7.0m,平均5.08m;底层埋深5.6-10.50m,平均8.79m;层底标高为367.9-382.54m,平均378.19m。第③层粉土(Q3al)浅黄色,稍湿-湿,稍密-中密,夹少量钙质结核,可见虫孔及蜗牛壳。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标准贯入实验实测击数9-34.3击之间,平均378.89击。承载力标准160KPa。该层层厚3.2-4.8m,平均4.0m;底层埋深5.7-5.8m,平均5.75m;层底标高为375.85-382.20m,平均378.89m。第④层粉土(Q3al)黄色,稍湿-湿,稍密-中密,局部砂含量较高。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标准贯入实验实测击数9-39击之间,平均23.1击。承载力标准150KPa。3.湿陷性黄土特征站前路、学苑路施工区域内土质均为湿陷性黄土,并存在不同的湿陷等级。湿陷性黄土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土,土质较均匀、结构疏松、孔隙发育。在未受水浸湿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或者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下沉稳定后,一旦受水浸湿,土体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附加变形或下沉。总之其具有较高的透水性、湿陷性和崩解性,易于被侵蚀搬运而形成洞穴。当道路路基内部遇水,土体被水冲蚀后形成土洞,导致路基的整体或局部下沉、路面纵横向开裂。 4.引发塌陷机理分析站前路、学苑路塌陷路面均处于非机动车道,大多在靠近绿化带路缘石处,专业管线及其过路区域。小面积塌陷呈现漏斗形状,有部分沉陷为大面积的路面整体下沉。 4.1路面塌陷形成的基本条件1)站前路、学苑路均为湿陷性黄土地区,其路基均为黄土。2)供水、弱电、绿化喷淋等专业管线沟槽回填不密实,有部分沟槽至今未回填。其沟槽沉陷、雨水从沟槽内进入路基,直接造成路面沉陷。3)水活动的动力条件:1.5m宽中间绿化隔离带区域,绿化方为满足种树的宽度,将路缘石后背灰凿除,水从路缘石后背渗入路基。路基回填土受水浸湿,土体结构迅速被破坏,产生显著附加变形或下沉,随着在水的动力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