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理教案-中国的民族

地理教案-中国的民族

地理教案-中国的民族
地理教案-中国的民族

地理教案-中国的民族

地理教案-中国的民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2.知道汉族人口占92%,其他55个民族占8%。

3.知道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

4.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5.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

6.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2.通过收集资料或调查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

情感目标:

1.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为祖国的统一和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使学生在掌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后,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汉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少数民族约占8%。在其他55个少数民族中,百万人口以上的民族有18个。众多的民族在分布上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本节的重点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各民族分布状况及其特点。

由于各民族团结协作,为缔造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内容。对我国的民族政策知识要求理解,对其他知识要求识记。汉语(普通话和方言)、汉文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内容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选讲。

让学生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是本节重要的基本训练要求。通过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氐慵爸饕偈褡宸植嫉厍鸩教岣咴亩磷ㄌ獾赝嫉募寄堋?/p>

教法建议

1.教师在讲课前,可以先出示有关民族大团结的图片,先让学生知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除汉族外,其他都是少数民族,各民族虽然人口数量不同,但在大家庭中都是平等的亲密兄弟。

2.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通过图例先让学生熟悉我国的民族构成,然后再了解民族的分布情况。在这里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认识我国民族分布集中、分散和杂居的现象,最后再归纳出特点。

3.讲述我国的民族政策时,可以先让学生明白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展示教师搜集来的具体事实、照片、图表,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或者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前搜集资料,但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执行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可以增加学生对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了解,会引起学生很大兴趣。首先,先让学生明确语言和文字是两个概念。有些民族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有的民族(如汉族)语言分为多种方言,但文字只有一种。汉族普通话是我国汉族普遍使用的共同语言,现在全国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时,都已普遍应用。教材中“我爱中国”的汉、蒙、藏、维、哈、朝、彝、壮八种民族文字的写法,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察人民币纸币上的文字,以加深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认识。

5.教师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给学生放映一些有关少数民族生活的幻灯、录像、电影等。教师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参观活动,如参观民族风俗展览等,还可以组织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社会调查是一种重要的课外教学活动。收集图片、实物、录音、录像等对丰富学生课外教学生活,扩大知识领域,培养情趣,增加对国情的了解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教师要注意使课内与课外地理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以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中国的民族

重点:我国的民族政策和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

难点:我国的民族政策。

教学过程(https://www.wendangku.net/doc/7314405194.html,):

〔引入〕:出示图片“民族大团结”。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了汉族外,还有不少兄弟民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

〔练习〕:请学生画出“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扇形图(汉族占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

〔讲解〕:大家一起回忆一下在历史课上讲过的故事:19世纪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抗击法军的英勇事迹和广西的少数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抗击日寇的侵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这些事例都说明了各民族人民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共同缔造新中国,为祖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

〔提问〕:观察“中国民族分布”图,思考问题:

(1)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按地理方位)。

(2)找出居住在五个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和居住在云南、黑龙江、吉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

学生总结归纳后,教师概括。

〔讲解〕: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其中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讨论〕:教师出示以下资料:(1)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情况

(2)我国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西藏等五个自治区。还在部分地区成立了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等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3)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0多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通信联系、学习、出版以及社会交往中,可以自由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4)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学生根据以上的’资料,分组讨论我国的民族政策有哪些具体措施以及在民族政策的管理下,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

〔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1)各民族一律平等。

(2)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3)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

(4)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录像〕:放录像: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讲解〕: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有的还信仰宗教。我国宪法中规定了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总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平等互助,亲密团结,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昌盛做出了资力的贡献。

板书设计:

第二节中国的民族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有56个民族

2.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建设新中国

3.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二、我国的民族政策

三、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探究活动

收集资料组织一次展览,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居民生活的变化。资料的收集由学生来完成,可以是文字、图片、录像,类型不限。

初中地理《中国的民族》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中国的民族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民族构成特点。 2、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3、了解我国独我特的民族风情,理解对其旅游业的促进作用。 4、初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教学重点:民族的分布 教学难点:中国少数民族风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地理课堂学习口号是:走进地理,快乐学习!让我们一起看一则报道,这是全国各族儿女为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寄语, 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和协发展!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民 族百花园,去感受最炫民族风。 师:板书课题生读学习目标 二、游览民族百花园 模块一:走进民族知识园 请同学们拿出学案完成模块一和二的自主预习部分(3 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带领统一答案。下面检测你们的预习 情况 例1:下列有关中国民族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共有55 个民族 B、回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C、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土族人口超过了500 万

D、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例2: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在我国哪一省区() A、宁 B、藏 C、桂 D 内蒙古 合作探究:教师出示中国民族分布图,教师指导读图方法:一读图名二看图例三分析 探究过程: 读图:中国的民族分布图 (1)先看图例,从图中可以看出分布最广的民族是,主要集中在和地区。 (2)看图例,找出壮族、蒙古族、藏族、回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傣族、高山族、黎族。并填出:壮族主要分布在,蒙古族主要分布在,藏族主要分布在,回族主要分布在,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地区,傣族主要分布在省。台湾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海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3)民族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4)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和。(按地理方位)探究结论: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例3:如果有外国友人想要了解中国的民族风情,你建议他去() A、河南省 B、湖南省 C、云南省 D 广西壮族自治区 例4: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西北、西南 B、东南、东北、西南 C、东南、西南、西北 D、全国各地 师:通过在民族知识园,我们收获了很多民族方面的知识,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也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瑰宝,也能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前来了解,也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民族风情园。 模块二:走进民族风情园 ( 一)民族传统节日: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民族

第一章第三节民族。教案 湖北省利川市小河初级中学徐登高 1.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4.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教学过程 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图片中的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的人民属于不同的民族,各民族的服饰是不同的。接着,教师可以总结出我国的民族构成:我国有56个民族。 让学生拿出一张人民币(纸币),提出一个问题:你可知道人民币上有哪些民族的文字?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又使学生了解到有些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字。老师在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有些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3.完成了以上几项活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不同民族间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样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理解了民族的概念,并且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区分不同的民族(不同民族的居民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文化、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4.讲解少数民族的概念。首先列出汉族的人口数和全国人口总数,其次让学生计算出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比。最后教师总结:相对于汉族而言,其他的55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因此称除汉族以外的这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1.读课本图1.19“中国民族的分布”。学习该图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总结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二是学会阅读专题地图的步骤和方法。 2.指导学生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 3.请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去阅读分布图:(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是否存在没有汉族人分布的省、市、自治区? 4.请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全国没有一个省、市、自治区是单一民族的。相对来说少数民族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进一步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民族政策】 1.先思考有关问题,例如:(1)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分布在内地还是边疆?(2)因汉族的人口多,是否可以要求其他55个少数民族必须放弃本民族的文化信仰而遵从汉族? 2.教师最后总结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并针对上述问题讲解相关的民族政策。 (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定统一,尊重人权,各民族一律平等) (2)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中国的民族教案

公开课教案设计 授课教师: 一、教案介绍 1.授课班级:八年级7班 2. 授课时间:2013年10月11日第七节课 3.课题:第一章、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4.课时划分:1课时 5.课前准备: (1)调查生活周围的少数民族。 (2)教师收集民歌,音像视频资料等 二、教材分析 我国是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团结和睦的、统一的大家庭。本节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很好素材。我国的民族是中国地理的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为学好分区地理知识的打下基础。本节教材主要介绍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认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差异、主要少数民族特征以及各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等知识。读图分析归纳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将地理空间分布的知识落实到地图上是本节的重点,对学生收集、归纳资料能力的培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和生活实际联系密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知识体系,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提供中国民族分布图和填表活动,以图析文,图文结合,对学生思考分析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就可得出各民族分布特征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等。教材通过大量的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国和睦统一的局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 我国民族的分布及其特点。 四、教学难点: 对学生收集、归纳资料能力的培养。我国民族的分布及其特点。 五、教学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主,小组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 伴随着维吾尔族的民歌让我们开启今天快乐的地理之旅! [讲授新课]: 中国的民族

八年级地理上册 1.4 中国的民族习题 (新版)湘教版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知识点一我国主要少数民族分布 (1)写出图中①~⑤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的名称: ①维吾尔族,②藏族,③壮族,④蒙古族,⑤回族。 (2)用字母“A”标出我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答案略。 知识点二独特的民族风情 A手鼓舞,B摔跤,C跳板舞,D孔雀舞,E泼水节。 知识点一五十六个民族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各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A) A.汉族 B.壮族 C.藏族 D.维吾尔族 2.我国拥有56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自治区是(D) A.新疆 B.内蒙古 C.宁夏 D.广西 3.下列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叙述,错误的是(D) A.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 B.尊重、发展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 C.尊重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各民族和睦,没有民族问题 知识点二中国的民族分布 4.我国汉族最为集中的地区是(C) A.中部和西部地区 B.东部和西南地区 C.东部和中部地区 D.中部和北部地区

5.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是(C) A.东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D.西部地区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爱我中华,振兴中华,共创美好生活的愿望。据此完成第6~7题。 6.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B) A.集中分布 B.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分散分布 D.少数民族分布区没有汉族人居住 7.下列少数民族与其集中分布地区相对应的是(B) A.高山族—海南 B.维吾尔族—新疆 C.壮族—云南 D.傣族—台湾 知识点三独特的民族风情 8.初二学生巴特尔生活在草原上,他的家乡男女老少都善于骑马,饮食以牛羊肉的食品为主,有举办“那达慕大会”的传统。巴特尔最有可能是(A) A.蒙古族 B.藏族 C.朝鲜族 D.维吾尔族 9.导学号85584018下图的画面会在哪个民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中出现?(D) A.回族 B.蒙古族 C.朝鲜族 D.傣族 10.风雨桥是侗族的一种独特的建筑,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等地,多建于交通要道,以方便行人过往休憩,下列建筑是风雨桥的是(B)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民族和睦共处、共同发展。下列对我国民族政策理解错误的是(C) A.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 B.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C.各少数民族不设自己的语言学校 D.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我国的少数民族教案

第二课 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 执教者:檀圩镇中心小学谢燊辉 教学目标: 1、了解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的分布、人口、传统节日。 2、通过对这五个民族的了解,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团结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 教学重点:了解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的分布、人口、传统节日。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团结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1、从歌曲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我们中华大家庭中有56个民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大家庭中的五个成员,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 板书课题: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 二、自学指导 自由读课文第7—9页,完成表格。 1、学生自学填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展示相关图片和完成表格填写。 三、阅读与思考 1、读一读,这段话向我们介绍什么?想一想,回族男子通常会戴什么颜色的号帽? 2、看一看,从这三幅图中你了解了什么?

3、想一想,蒙古族的“马头琴”名称的由来,是否与马的头部有关系? 四、探究与体验 1、情景对话。 要求:两人一组扮演这节课中认识的民族,相互介绍有关民族的节日和习惯。 2认一认邮票上的民族。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有关的分布、人口以及传统节日。几千年以来,我国的各个民族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和谐相处,以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共同建设了美好的家园。我们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各族同胞的努力,所以我们各个民族更要团结一致。 板书设计: 第二课 汉族蒙古族回族 }团结一致 藏族维吾尔族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民族》教案

第三节民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分布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进行意义建构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占有资料,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通过任务驱动式的课堂活动,创设积极互动的情境,展示个性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我国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民族自豪感。 2.在学习中,产生对祖国各族人民及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各族人民的不同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难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的支撑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升华情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电子作品,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合作意识,又给了学生一个创意和展示个性的空间。通过民族服装以及民族歌舞表演,认识人民币上的各民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给学生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少数民族风情的图片及相关资料、服装或准备一分钟的民族舞蹈。 教师准备:制作“中国民族资源库”网页课件、印有民族图案的人民币若干张。 ●教学过程 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自由哼唱。 设计意图:渲染气氛,让学生置身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中,引起学生注意,集中学生思维,使学生放松心情,为上课做好准备。 新课导入 在学生课前欣赏了“爱我中华”优美的旋律和各民族风情的情景中导入新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华,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美丽动听的歌曲把我们带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趣味活动】同学们,你们身上带了钱吗?请大家拿出人民币的纸币,互相对比观察,辨认纸币上的民族头像和文字: 1.在人民币上,除了汉字,还有其他文字吗?如果有,是哪些民族的文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人民币上有很多不同民族的人像,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哪些民族吗?

中国的民族教案

中国的民族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2.知道汉族人口占92%,其他55个民族占8%。 3.知道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 4.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5.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 6.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2.通过收集资料或调查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 情感目标: 1.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为祖国的统一和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使学生在掌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后,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汉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少数民族约占8%。在其他55个少数民族中,百万人口以上的民族有18个。众多的民族在分布上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本节的重点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各民族分布状况及其特点。 由于各民族团结协作,为缔造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内容。对我国的民族政策知识要求理解,对其他知识要求识记。汉语、汉文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内容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选讲。 让学生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是本节重要的基本训练要求。通过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逐步提高阅读专题地图的技能。 教法建议 1.教师在讲课前,可以先出示有关民族大团结的图片,先让学生知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除汉族外,其他都是少数民族,各民族虽然人口数量不同,但在大家庭中都是平等的亲密兄弟。 2.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通过图例先让学生熟悉我

初中地理备课参考 中国的民族

第一章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一、多民族的大家庭 1、民族的构成 汉族人数最多,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占8%。据此,我们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称为少数民族。 二、民族的分布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 三、独特的民族风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风俗习惯,有些民族还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正如谚语所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我们必须了解尊重他们,共同缔造一个前途似锦的强国。 讨论:民族问题对世界局势有何影响? 前苏联的解体 苏联是在俄罗斯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各民族国家共同体,一些民族地域是沙皇俄国以武力兼并的。1922年苏联建国后,实行联邦制,全国包括15个民族加盟共和国,下面还有自治共和国、自治州、自治区等民族自治实体,但是联邦制理论并不完善,而且长期与实践脱离。30~40年代,联盟政府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冲击到民族问题,甚至对十几个民族包括车臣人、卡尔梅克人、鞑靼人、日耳曼人等采取集体性强制流放措施,剥夺他们基本的公民权和人身自由。此外,在国家建设和民族工作中强调社会发展过程,忽视民族过程,甚至混淆二者的区别,对民族融合理论有错误认识,大俄罗斯主义泛滥,这些都是后来民族危机的致因。1986年12月,哈萨克共和国首都阿拉木图爆发的民族骚乱拉开了苏联民族危机的序幕。1990~1991年,各加盟共和国相继独立,1991年12月,前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在阿拉木图签署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苏联最终瓦解。民族问题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苏联解体对整个世界格局及民族关系状况影响巨大。“二战”后确立的雅尔塔体制崩溃了,列宁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消失了,东欧社会主义阵营解散了,世界性民族主义思潮高涨。 因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存在,容易造成民族间的尖锐对立和矛盾激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危及到国家的统一、领土完整和政局的稳定。有时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不仅影响国家间的关系,还会导致外部干预势力的介入,使地区局势更加动荡不稳。 而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的是民族团结。在长期的对外交往中,同周边国家有和睦友好的关系。祖国这种和睦统一的局面与我们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密切相关。 我国民族政策的内容:各民族政治上一律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 为加强民族团结和促进民族进步,党和政府针对各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民族政策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其他方面的各种优惠政策。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民族》教学设计

中国的民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培养学生阅读民族分布图的能力。 3·养成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重点 我国的民族政策与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 教学方法 谈话法、自学法教学媒体 挂图“中国民族分布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前边我们学习了我国的人口特点与分布等内容。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了汉族以外,还有不少兄弟民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彩图“我国的民族大家庭”,了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板书】第二节中国的民族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有56个民族 教师给出数据(汉族占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 【学生活动】让学生画出“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扇形图,使学生确认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但各民族不论人数多少,在祖国大家庭中是一律平等的。引导学生回忆历史课上讲过的:19世纪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抗击法军的英勇事迹和广西的少数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抗击日寇的侵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这些典型事例都说明了各民族人民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共同缔造新中国。为祖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

【板书】2.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建设新中国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中国民族分布图”,并设问: (1)指出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按地理方位)。 (2)找出居住在五个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和居住在云南、黑龙江、吉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 由学生根据地图提供的信息,归纳出: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其中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板书】3.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下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情况) 教师提供以下信息: (1)我国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西藏等五个自治区。还在部分地区成立了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2)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0多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通信联系、学习、出版以及社会交往中,可以自由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3)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教师设问】根据以上的资料和信息,分组讨论我国的民族政策有哪些具体措施? 【学生活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由小组代表归纳总结本组的结论,经过全班评议,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以下几点意见: 【板书】二、我国的民族政策 (1)各民族一律平等。

中国民族民俗优秀教案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 教学重点: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教学难点: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 课时:8个课时 知识点: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民俗的调查与研究、民俗文化在当今旅游业中的作用。 第一节民俗的定义 一、民俗的定义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 从民俗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从民俗与时代的关系来看,民俗虽然源于传统,但也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特定功能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民俗与文化的有关系来看,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历史上人们对民俗的概念有不同的狭义理解,大致有四种: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现在我们讲的民俗是广义的民俗。 二、民俗的分类 民俗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复合体,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渗透与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大都附有一定的民俗行为及有关的心理活动,因而很难进行泾渭分明的分类。但是,作为一种理论研究和便于作为一种知识的传播,又必须进行分类,使之成为相对有独立性的子系统。根据我们课本,将民俗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等四个类别。 物质民俗: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社会民俗:也叫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涉及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所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精神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语言民俗: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包括民俗语言和民间文学两大部分。

初中地理_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4 中国的民族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2.学情分析 通过以前地理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初步养成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并且有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节内容感觉较容易,但是本节内容中“独特的民族风情”这一部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还是生疏的。为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傣族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和侗族风雨桥,展现我国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使呆板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提高学习兴趣。 3.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五十六个民族”、“中国的民族分布”、“独特的民族风情”三部分内容,渗透了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来建构新知识,教材选择一组少数民族歌舞图片设计了相关活动,采用读图填表、举例说明等形式,设计了一组相关活动。这组活动侧重于读图归纳能力的训练,对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和日常交往都有重要影响,是中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必备的知识,也是学习中国地理(八年级上下册)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 独特的民族风情是各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教材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了傣族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和侗族风雨桥,展现出我国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为训练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和交流表达的能力,教材设计了“多彩民族风”活动。所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从地图中提取有用知识的能力,提升读图、看图能力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 【教学目标】 1.通过图文资料知道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3.运用图文资料了解各民族的民族风情及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难点:运用图文资料了解各民族的民族风情及民族政策。 【课时安排】 1课时

【八年级】八年级地理上册14中国的民族教案新人教版

【关键字】八年级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培养学生阅读民族分布图的能力。 3·养成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重点 我国的民族政策与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 教学方法 谈话法、自学法教学媒体 挂图“中国民族分布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前边我们学习了我国的人口特点与分布等内容。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了汉族以外,还有不少兄弟民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彩图“我国的民族大家庭”,了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板书】第二节中国的民族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有56个民族 教师给出数据(汉族占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 【学生活动】让学生画出“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扇形图,使学生确认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但各民族不论人数多少,在祖国大家庭中是一律平等的。引导学生回忆历史课上讲过的:19世纪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抗击法军的英勇事迹和广西的少数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抗击日寇的侵

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这些典型事例都说明了各民族人民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共同缔造新中国。为祖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 【板书】2.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建设新中国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中国民族分布图”,并设问: (1)指出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按地理方位)。 (2)找出居住在五个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和居住在云南、黑龙江、吉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 由学生根据地图提供的信息,归纳出: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其中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板书】3.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下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情况) 教师提供以下信息: (1)我国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西藏等五个自治区。还在部分地区成立了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2)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0多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通信联系、学习、出版以及社会交往中,可以自由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3)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教师设问】根据以上的资料和信息,分组讨论我国的民族政策有哪些具体措施? 【学生活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由小组代表归纳总结本组的结论,经过全班评议,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以下几点意见: 【板书】2、我国的民族政策 (1)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族大团结 精品教案

民族大团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民族大团结的概念,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概况和意义;国家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西部大开发。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教材中插图的讲解,使学生逐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形成积极进取、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态度,并逐步树立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贡献的人生理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政策。 难点:处理好民族问题对维护国家统一、发展西部经济的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歌曲《爱我中华》是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当那优美的旋律在运动场上回荡的时候,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大团结》一课。 新课探究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师: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教师: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什么民族政策?其原因是什么? 政策: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 原因: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

初中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民族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中国的民族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Chinese natio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中国的民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2.知道汉族人口占92%,其他55个民族占8%。 3.知道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 4.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5.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 6.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2.通过收集资料或调查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 情感目标:

1.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为祖国的统一和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使学生在掌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后,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汉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少数民族约占8%。在其他55个少数民族中,百万人口以上的民族有18个。众多的民族在分布上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本节的重点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各民族分布状况及其特点。 由于各民族团结协作,为缔造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内容。对我国的民族政策知识要求理解,对其他知识要求识记。汉语(普通话和方言)、汉文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内容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选讲。 让学生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是本节重要的基本训练要求。通过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逐步提高阅读专题地图的技能。 教法建议 1.教师在讲课前,可以先出示有关民族大团结的图片,

地理教案中国的民族

地理教案中国的民族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2.知道汉族人口占92%,其他55个民族占8%。 3.知道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 4.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5.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 6.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2.通过收集资料或调查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 情感目标: 1.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为祖国的统一和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使学生在掌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后,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汉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少数民族约占8%。在其他55个少数民族中,百万人口以上的民族有18个。众多的民族在分布上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本节的重点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各民族分布状况及其特点。 由于各民族团结协作,为缔造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内容。对我国的民族政策知识要求理解,对其他知识要求识记。汉语(普通话和方言)、汉文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内容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选讲。 让学生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是本节重要的基本训练要求。通过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逐步提高阅读专题地图的技能。

地理教案-中国的民族

地理教案-中国的民族 地理教案-中国的民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2.知道汉族人口占92%,其他55个民族占8%。 3.知道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 4.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5.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 6.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2.通过收集资料或调查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 情感目标:

1.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为祖国的统一和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使学生在掌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后,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汉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少数民族约占8%。在其他55个少数民族中,百万人口以上的民族有18个。众多的民族在分布上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本节的重点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各民族分布状况及其特点。 由于各民族团结协作,为缔造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内容。对我国的民族政策知识要求理解,对其他知识要求识记。汉语(普通话和方言)、汉文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内容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选讲。 让学生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是本节重要的基本训练要求。通过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氐慵爸饕偈褡宸植嫉厍鸩教岣咴亩磷ㄌ獾赝嫉募寄堋?/p> 教法建议

中国的民族教学案例

中国的民族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2.知道汉族人口占92%,其他55个民族占8%。 3.知道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 4.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5.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 国。 6.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能力目标: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 2、运用民族分布图和表格分析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情感目标: 1.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为祖国的 统一和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 团结友爱,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三教材分析 我国是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团结和睦的、统一的大家庭。本节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很好素材。我国的民族是中国地理的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为学好分区地理知识的打下基础。本节教材主要介绍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认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差异、主要少数民族特征以及各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等知识。读图分析归纳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将地理空间分布的知识落实到地图上是本节的重点,对学生收集、归纳资料能力的培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和生活实际联系密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知识体系,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提供中国民族分布图和填表活动,以图析文,图文结合,对学生思考分析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就可得出各民族分布特征是大杂居、小聚居等。教材通过大量的生动有趣的阅读材

料让学生了解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国和睦统一的局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 四教法建议 1.教师在讲课前,可以先出示有关民族大团结的图片,先让学生知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除汉族外,其他都是少数民族,各民族虽然人口数量不同,但在大家庭中都是平等的亲密兄弟。 2.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通过图例先让学生熟悉我国的民族构成,然后再了解民族的分布情况。在这里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认识我国民族分布集中、分散和杂居的现象, 最后再归纳出特点。 3.讲述我国的民族政策时,可以先让学生明白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展示教师搜集来的具体事实、照片、图表,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或者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前搜集资料,但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执行民族政策的重要性 和必要性。 4.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可以增加学生对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了解,会引起学生很大兴趣。首先,先让学生明确语言和文字是两个概念。有些民族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有的民族(如汉族)语言分为多种方言,但文字只有一种。汉族普通话是我国汉族普遍使用的共同语言,现在全国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时,都已普遍应用。教材中“我爱中国”的汉、蒙、藏、维、哈、朝、彝、壮八种民族文字的写法,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察人民币纸币上的文字,以加深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认识。 5.教师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给学生放映一些有关少数民族生活的幻灯、录像、电影等。教师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参观活动,如参观民族风俗展览等,还可以组织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社会调查是一种重要的课外教学活动。收集图片、实物、录音、录像等对丰富学生课外教学生活,扩大知识领域,培养情趣,增加对国情的了解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教师要注意使课内与课外地理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以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中国的民族 重点:我国的民族政策和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 难点:我国的民族政策。

《中国的民族》教案 湘教版地理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和践行我国的民族政策。 ★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判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文化特色,养成各民族团结和睦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文化特色,养成各民族团结和睦的情感。 (2)通过判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读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读图、析图、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周恩来总理名言: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二、新课学习 (一)五十六个民族 ★ 阅读教材。 提问:哪个少数民族人口最多?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哪些?各民族大小不同,法律地位有什么相同点? 学生回答: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满族、 回族、

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各个民族,一律平等。 ★多媒体展示: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比例。 总结: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民族人口总数较少,统称为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也有的少数民族人数仅几千人,如珞巴族、赫哲族等。中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二)独特的民族风情 ★多媒体展示:人民币上不同民族的文字,让学生找出所对应的民族。 ★活动(利用多媒体):连线各民族和与之对应的服饰、节庆景观。 讲解:[傣族-泼水节]农历清明节后,人们互相泼水,被泼到的水越多,感觉越是吉祥、幸福、健康。[汉族-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人们展花灯,猜灯谜,吃汤圆,共度元宵节。[高山族-丰收节]农历七八月秋收季节,台湾原住民身着民族服装,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感恩丰收。[藏族-雪顿节]每年八九月间,举行展佛、赛牦牛、马术表演、群众游园等活动。[蒙古族-那达慕节]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到初八,牧民们聚集在草原上,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竞赛,以表达丰收的喜悦。 总结:中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精粹,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尊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 (三)中国的民族分布 ★多媒体展示:民族分布图。 小组合作:选择不同民族,判读其分布省区名称。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中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在某个民族聚居的地方,也会有其他民族分布。 ★过渡:少数民族虽然人口数量少,但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稳定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地理教案-中国的民族.doc

地理教案-中国的民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2.知道汉族人口占92%,其他55个民族占8%。 3.知道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 4.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5.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 6.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2.通过收集资料或调查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情感目标: 1.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为祖国的统一和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是使学生在掌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后,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汉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少数民族约占8%。在其他55个少数民族中,百万人口以上的民族有18个。众多的民族在分布上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本节的重点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各民族分布状况及其特点。由于各民族团结协作,为缔造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内容。对我国的民族政策知识要求理解,对其他知识要求识记。汉语(普通话和方言)、汉文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内容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选讲。让学生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是本节重要的基本

训练要求。通过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逐步提高阅读专题地图的技能。教法建议 1.教师在讲课前,可以先出示有关民族大团结的图片,先让学生知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除汉族外,其他都是少数民族,各民族虽然人口数量不同,但在大家庭中都是平等的亲密兄弟。 2.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通过图例先让学生熟悉我国的民族构成,然后再了解民族的分布情况。在这里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认识我国民族分布集中、分散和杂居的现象,最后再归纳出特点。 3.讲述我国的民族政策时,可以先让学生明白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展示教师搜集来的具体事实、照片、图表,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或者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前搜集资料,但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执行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可以增加学生对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了解,会引起学生很大兴趣。首先,先让学生明确语言和文字是两个概念。有些民族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有的民族(如汉族)语言分为多种方言,但文字只有一种。汉族普通话是我国汉族普遍使用的共同语言,现在全国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时,都已普遍应用。教材中“我爱中国”的汉、蒙、藏、维、哈、朝、彝、壮八种民族文字的写法,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察人民币纸币上的文字,以加深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认识。 5.教师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给学生放映一些有关少数民族生活的幻灯、录像、电影等。教师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参观活动,如参观民族风俗展览等,还可以组织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社会调查是一种重要的课外教学活动。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