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原则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原则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原则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原则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有哪些原则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有哪些原则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基本原则是: 1. 早诊断、早治疗。 2. 综合治疗、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3. 家庭参与、协作治疗。 4. 分析患儿的心理、引发其主动性。 5. 医疗康复与教育康复同步进行。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有: 一. 运动功能训练内容:人体的运动大体分为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粗大运动有基础性运动(抬头、翻、爬、坐、跪、站、走、跑、跳、投等)和技巧性运动(翻滚、走平衡木等)。精细动作包括:抓、握、提、放、撕、扯、捻、压、拧、悬、揉、搓、翻、掀、折、曡、捆、绘、写等。 二. 常用的治疗训练方法;首先要根据小儿运动发育顺序制定治疗计划,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的规律。第二不要给两个以上难题。第三是运动和感觉训练同时进行。早期训练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 头的控制: 1. 眼球追視训练: 治疗师用颜色鲜艳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在离患儿眼睛 30cm的水平位置缓慢的左右、上下移动,完成眼球追視训练,为头的控制打下基础。 2. 仰卧位头部的旋转: 完成仰卧位时头部的上下左右旋转功能训练。 3. 肘支撑头抬起:俯卧位完成此功能训练,来抑制迷路性反射姿势及屈肌张力的亢进。 4. 仰卧位头部的上抬:脑瘫患儿常有仰卧位时屈肌控制能力低下,受到外界刺激是伸肌过度紧张的现象,这种情况进行此项训练非常必要。 5. 俯卧位头部上抬与双上肢支撑 :这一动作主要是抬高头部的抗重力能力和双上肢支撑负重的能力。

(二)躯干的控制 1.仰卧位的屈伸统合的调整:通过调整双上肢可以向前方伸展,,还可以抓住膝、脚并放到口边,分离运动开始出现,腹侧肌肉发育达到高峰。 2.俯卧位的屈伸统合的调整:这一训练来控制患儿肩关节上提和内收。 3.骨盆的控制训练:这是维持坐位和站立的重要环节 (三)上肢的支撑 1.骨盆部位的负重及重心的移动。 2.侧方、后方支撑体重 (四)保护性伸展:在球上完成效果较好. (五)坐位的训练:这一训练完成坐位的平衡和调整能力 (六)爬行能力训练:包括腹爬、膝手立位爬行,俯卧位、膝跪位、仰卧位的训练侧卧位、 (七)站立训练:从跪到站立(四点跪训练、两点跪训练、蹲起训练)从坐位站起、从跪位站起、单腿站立、立位姿势等训练。 (八)步行训练 三.手部功能训练 握拳式手的纠正训练、伸肌痉挛者的抓握训练、伸肌痉挛、拇指不能内收的纠正训练、对掌、对指、并掌的引导训练 四.认知能力训练:包括感知、识别、记忆、概念的形成、思维推理及表象过程。 五.语音能力训练:包括呼吸、构音、发音、表达、阅读、书写训练等。 六.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包括吃饭、穿衣、洗脸、刷牙、梳头、如厕、上下台阶等。 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包括与亲人的交往、社会生活的适应,知道自己、认识熟悉的人、认识家庭环境、知道居家注意事项、认识公共设施、参与集体活动、懂得安全常识等。

脑瘫类型

肌张力不全 痉挛 徐动 强直 震颤 失调 小儿脑瘫有哪些最新分型 小儿脑瘫会出现很多异常的姿势,屈曲痉挛、伸展痉挛、舞蹈样、击剑样、挎筐样等,这些运动障碍的特点,可分为许多类型。 1. 小儿脑瘫按临床表现分型: (1)痉挛型:这一类型最常见,主要损伤部位是椎体系,特点是肌张力增高,肌肉僵硬,被动运动时有“折刀”样改变。关节运动运动范围变窄,运动障碍,姿势异常,由于屈肌张力肌张力表现为多变升高,多数表现为各大关节的屈曲、内收、内旋模式。 可见上肢屈曲,手握拳,拇指内收,前臂内收旋前,肘关节屈曲。也有少数是上肢伸展痉挛。 下肢紧夹交叉呈剪刀姿势,下肢内收内旋,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膝关节过伸,踝关节内翻,足内翻(少数外翻),神经系统检查可见椎体束征,腱反射亢进,骨膜反射增强,踝阵挛阳性,2岁后巴彬斯基仍阳性。 (2)手足徐动型:这一类型主要损伤部位的是椎体外系,表现为难以用意志控制的全身性不自主运动,动作不稳定,走路时摇晃不定,颈歪伸舌,手往后旋。当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运动时,表现为不自主、不协调和无效的运动增多,呈非对称性姿势,与意图相反的不随意运动扩展到全身,肌张力可变化,安静时不随意运动消失,肌张力恢复到运动前状况。 (3)强制型:这一类型较为少见,由椎体外系损伤所致。肢体僵硬,活动减少。做被动运动时伸肌和屈肌都有持续抵抗,因此肌张力呈铅管状或齿轮状增高。 (4)共济失调型:主要损伤部位为小脑,因此表现以平衡为主的小脑症状。可有步态不稳、不能调节步伐,醉酒步态。也可有轻度震颤。 (5)震颤型:主要表现为身体的某部分,在一个平面内呈不随意的、节律性的摇动。

(6)肌张力低下型:也叫软瘫型,这一类型自主运动减少,仰卧位时呈外展外旋位,状似仰翻的青蛙,俯卧位时头不能抬起,抱起身体时类似面条状。本型常为脑瘫儿早期症状,以后多转为其它型。 (7)混合型:这一类型具有两种类型以上同时存在,以痉挛性和手足徐动型同时存在多见。 (8)无法分类型:有少数患儿表现复杂,难以用上述分型来分型。 2. 按瘫痪部位分型,单瘫、偏瘫、三肢瘫、四肢瘫、双瘫、双重偏瘫、双下肢瘫。 小儿脑瘫可分为哪些类型 一、肌张力不全型小儿脑瘫 多见于幼儿,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明显降低。不能站立行走,头颈不能抬起,运动障碍明显,关节活动幅渡过大,但腱反射活跃,可出现病理反射。常伴有失语及智能低下。 二、痉挛型小儿脑瘫 是最典型和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以双下肢为主的痉痉挛型脑瘫,挛性截瘫获四肢瘫痪。 三、共济失调型小儿脑瘫 较为少见,是由于小脑发育不良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共济运动障碍、意向性震颤、构音障碍及运动发育迟缓。 四、手足徐动型小儿脑瘫 多由核黄疸、新生儿窒息引起的基底核损害而发病。患儿表现为面、舌、唇及躯干肢体的舞蹈样或徐动样动作。伴有运动障碍和肌张力增高。 小儿脑瘫的常见分类 ①弛缓型:一种以肌张力低下为主的小儿脑瘫的分类。 ②共济失调型:一种很少见的小孩脑瘫的分型,主要表现为平衡,协调性差,意向震撼,这个小儿脑瘫的分类主要病变在小脑。 ③手足徐动型:这种小孩脑瘫的分型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变化不定,有不随意运动,小儿脑瘫的分类之病理反对一般为阴性,病变在基底核。 ④痉挛型:最常见的小孩脑瘫的分型,这种小儿脑瘫的分类表现为全身肌张力明显增高,原始反对持续存在,全身“僵硬”主要病变在锥体束。 ⑤混合型:以上任何二型或二型以上的症状混合出现。按瘫痪部位可分为:单瘫,双瘫,截瘫,三肢瘫,四肢瘫。以四肢瘫和双瘫为多

脑瘫的康复治疗word版

脑瘫的康复治疗 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交流障碍、行为异常及其他异常。基本与小儿脑瘫同义。 治疗的方法很多,下面广州海军医院脑瘫康复中心专家刘洪峰教授告诉您: BC脑细胞介入修复疗法新突破 一、“脑细胞激活疗法” “BC——脑细胞介入修复疗法”中的“脑细胞激活疗法”通过特质的治疗发生体输出特定的负极性脚边磁场,直接通过露骨达到脑内较深层组织,作用于脑细胞和脑血管。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供血供氧量,全面修复受损脑神经细胞,促进脑发育,改善脑萎缩,使流涎、语言不清、多动、智力低下等症状得到改善。 二、“脑细胞介入修复治疗” “BC——脑细胞介入修复疗法”中的“脑细胞介入修复治疗”根据1治疗儿童脑瘫项IA脑瘫检查系统检查结果,针对性进行治疗,改善脑细胞的代谢环境,增加代谢酶活性,使受损的脑细胞代谢加快,增加损伤细胞的可复性,,干扰和抑制异常脑电,

脑磁的发生和传播,促进脑功能的恢复。迅速修复大脑受损脑细胞,促进新细胞再生。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能有效地解除痉挛降低肌张力,矫正畸形,恢复持重力线,以及因脑瘫引起的双腿交叉、足尖着地,马蹄足、足外翻、膝关节屈曲,肘关节屈曲、腕下垂、拇内收、手指屈曲、语言多动、流涎、弱智等症状。 “BC-脑细胞介入修复疗法”优势:不手术、无副作用、费用低、疗程短、见效快、总有效率高达97.8%,治愈率86.8%; 治疗脑瘫最有效的方法——BC—脑细胞介入修复疗法 广州海军脑瘫康复治疗中心以“BC——脑细胞介入修复疗法” 为治疗特色,在小儿脑瘫及功能神经外科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语言、视觉、听觉障碍,智力发育落后,手、足内、外翻畸形,剪刀、交叉畸形,马蹄足、仰趾足、爪状足、前足内敛、双髋内收畸形,手、脚、膝屈曲等畸形有确切的疗效,在短时间内恢复肢体功能。 【脑瘫援助基金】 2012年,由上级领导特批,为了切实帮助患病及特困脑瘫患儿,由中国健康协会,中国脑瘫康复协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以及广州海军医院联合发起的2012年海军医院脑瘫儿童爱心援助基金,现面向全国广大脑瘫患儿家庭朋友接受申请。该基金是海军医院领导特批基金,

脑瘫的病理

脑瘫的病理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通常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临床上以姿势与肌张力异常、肌无力、不自主运动和共济失调等为特征,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行为等障碍和继发性骨骼肌肉异常,并可有癫痫发作。出生1个月后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有时又称为获得性脑瘫,约占小儿脑性瘫痪的10%。脑性瘫痪的发病率约为1.2-2.5 ‰(每千活产儿)。 病因与危险因素 引起脑性瘫痪的原因很多,但找不到原因者可能达1/3以上。有时一些病例也可能存在多种因素。 产前因素最常见,包括遗传和染色体疾病、先天性感染、脑发育畸形或发育不良、胎儿脑缺血缺氧致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或基底节受损等。围产因素指发生在分娩开始到生后一周内的脑损伤,包括脑水肿、新生儿休克、脑内出血、败血症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围产因素可能是引起早产儿脑瘫的重要原因。晚期新生儿以后的因素包括从1周至3或4岁间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血管病、头颅外伤、中毒等各种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的病因。

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虽然不是脑瘫的直接原因,但它们是脑瘫的重要的高危因素。母亲宫内炎症或绒毛膜羊膜炎,作为一项潜在的危险因素已经越来越被引起重视。 病理 病理改变与病因及发育中的脑对各种致病因素的易损伤性有关。妊娠早期致病因素主要引起神经元增殖和移行异常,可发生无脑回、巨脑回、多小脑回、脑裂畸形及神经元异位。 在早产儿中最常见的病理改变是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和脑室周围出血性梗塞。足月儿中的病理类型复杂多样,常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有关。大理石状态则是在基底节和丘脑中出现神经元丢失和神经胶质增生,并伴有髓鞘化增加,从而呈现出大理石样纹理,是核黄疸的典型改变,也见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治疗 “BC—脑细胞介入修复疗法”:BC脑细胞介入修复疗法是由国内北京总政医院小儿脑瘫研究所,先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研发的脑瘫治疗新技术,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脑损伤功能。脑细胞渗透修复后能把神经元补充缺损神经元,并促进小儿脑组织中的神经细胞分化发挥功能,恢复脑神经的正常生长发育,改善大脑的认知功能障碍,为脑瘫患者儿进一步康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并且年龄越小,再

脑瘫的分型以及临床表现:

脑瘫的分型以及临床表现: 1.痉挛型(偏瘫,双瘫,四肢瘫) 痉挛型脑瘫主要损伤部位是锥体系,但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主要表现如下: (1)肌张力增高:被动屈伸肢体时有“折刀”样肌张力增高的表现。关节活动范围变小,运动障碍,姿势异常。 (2)由于屈肌张力增高,多表现为各大关节的屈曲、内旋内收模式。 (3) 上肢表现为手指关节掌屈,手握癸,拇指内收,腕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内收。过多使用上肢,易出现联合反应,使上肢发育受到影响。 (4)下肢表现为尖足,足内、外翻,膝关节屈曲或过伸展,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大腿内收,行走时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态。下肢分离运动受限,足底接触地面时下肢支持体重困难。 (5)多见躯干及上肢伸肌、下肢部分屈肌以及部分伸肌肌力降低。 (6)动作幅度小、方向固定、运动速率慢。 (7)痉挛型双瘫在脑瘫患儿中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全身受累,下肢重于上肢,多表现为上屈曲模式和下肢伸展模式。 (8)痉挛型四肢瘫一般临床表现重于痉挛型双瘫,可表现为全身肌张力过高,上下肢损害程度相似,或上肢重于下肢。由于大多一侧重于另一侧,因此具有明显的姿势运动不对称。 (9)痉挛型偏瘫患儿临床症状较轻,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姿势运动,-般6个月后显现症状,1岁后左右差别明显。正常小儿很少在12个月前出现利手,痉挛型偏瘫的患儿却可在12个月前出现利手。此型可见明确的影像学改变。 (10)视觉发育速度缓慢、视觉体验效应不足、视觉功能发育不足,影响粗大和精细运动发育速度和质量。 (11)可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落后、胆小、畏缩、内向性格等。 (12)临床检查可见锥体束征,腱反射亢进,骨膜反射增强,踝阵挛阳性,2岁后病理反射仍呈阳性。 (13)低出生体重儿和窒息儿易患本型,本型占脑瘫患儿的60%~70%。 2.不随意运动型: 损伤部位以锥体外系为主要表现如下: (1)难以用意志控制的全身性不自主运动,面肌肉、发音和构音器官受累,常伴有流涎、咀嚼吞咽困难,语言障碍。 (2)当进行有意识、有目的运动时,表现为不自主、不协调和无效的运动增多,与意图相反的不随意运动扩延至全身,安静时不随意运动消失。头部控制差、与躯干分离动作困难,难以实现以体轴为中心的正中位姿势运动模式。 (3)肌张力变化:主动肌、拮抗肌、固定肌、协同肌收缩顺序方向、力的大小不能协调,肌张力强度和性质不断发生变化,出现主动运动或姿势变化时肌张力突然增高,安静时变化不明显。婴儿期多见肌张力低下,年长儿多见肌阵挛、肌强直等。由于多关节出现过度活动,使姿势难以保持,因而平衡能力差 (4)原始反射持续存在并通常反应强烈,尤以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为显著特征,呈现非对称性、头及躯干背屈姿势。 (5)由于上肢的动摇不定,可使躯干和下肢失、、去平衡,容易摔倒。

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

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 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 一、小儿脑瘫概述 小儿脑性瘫痪(小儿脑瘫)是指围产期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发育障碍、癫痫、行为异常或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多在1岁内出现,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其发病率大约为1.5‰~5‰,占小儿神经与遗传咨询门诊人数的首位。 脑瘫的特点:发育性:是指在脑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损伤。非进行性:脑瘫的病变是非进行性的,病情以不再向前发展为特点。永久性:脑瘫不是一过性疾病,而是永久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 脑性瘫痪(脑瘫)的具体表现:脑性瘫痪(脑瘫)为某种病因损害了脑部,病变虽不再进行,而造成运动、姿势发育向异常方面进展,甚至出现损害智力、语言等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发育迟缓、自我调控肢体运动能力差、平衡能力差、语言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落后、对外界反应能力下降、不能与人正常交流。个别伴有癫痫、听力减退、视力异常(斜视、弱视、视野缺失)等。 脑性瘫痪主要靠临床诊断,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我国1988年小儿脑性瘫痪会议拟订了三条诊断标准: ①婴儿期内出现的中枢性瘫痪; ②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感知障碍及其他异常; ③需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小儿一过性运动发育落后。 高度提示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 ①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时及新生儿期有严重缺氧、惊厥、颅内出血和核黄疸等; ②有智力发育迟滞、情绪不稳定和易惊恐。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增高及痉挛的典 型表现; ③锥体外系统症状伴双侧耳聋和上视麻痹。 应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 ①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②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 ③脑炎后遗症。 诊断要点 1、出生后数月至一年内出现的双侧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2、病情平稳,非进行性发展;

常规康复训练结合Motomed训练对混合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的影响

常规康复训练结合Motomed训练对混合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9-11-18T15:11:13.73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7期作者:陈月华[导读] 观察Motomed智能系统在混合型(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的疗效。【摘要】目的:观察Motomed智能系统在混合型(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Motomed训练及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每天治疗1次,每次20min,每完成21次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对比患儿改良的Ashworth分值、粗大运动功能测试评估表(GMFM)进行 对比。结果:2组患儿经过1个疗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效(P< 0.05),粗大运动较治疗前有改善,踝关节、肘关节及膝关节ROM,腘绳肌、小腿三头肌、内收肌、等肌群肌张力改善,动作协调性较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结合Motomed训练对混合型脑瘫患儿效果明显,其疗效优于常规康复训练。【关键词】脑瘫患儿;Motomed ;粗大运动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1】。痉挛型脑瘫,以锥体系受损为主,牵张反射亢进为特征,四肢肌张力增高,上肢背伸、内收,拇指内收,躯干前屈,下肢内收、内旋、交叉、膝关节屈曲、剪刀步、尖足、足内外翻,腱反射亢进、踝阵挛等;不随意运动型以椎体外系受损为主,主要包括舞蹈性手足障碍和张力障碍,最明显的特征是非对称性姿势,头部及四肢出现不随意运动。脑瘫脑瘫患儿大部分存在运动功能障碍,而且是永久性的,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作为新型的康复设备,近年来,常用于临床康复训练中。我科用于混合型脑瘫取得较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标准 1.1.1 诊断标准符合《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所列:①持续存在的中枢运动障碍和姿势发育障碍;②肌张力及肌力异常;③引起脑瘫的病因学依据;④头颅影像学检查:核磁共振、CT。 1.1.2纳入标准①符合小儿脑瘫诊断标准;②年龄在3~8岁;③身高在120CM以下;④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 1.1.3排除标准:①有明显Motomed禁忌症者;②接受其他降低肌张力药物治疗者;③近3个月接受过SPR术。 1.2 一般资料 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康复训练中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脑瘫患儿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儿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3岁到7岁;对照组患儿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3岁到8岁。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包括按摩放松25min/天,痉挛肌牵伸、肌力训练、姿势转移、站立、行走等训练共40min/天,肌肉电刺激30min/次/天。21天为一个疗程。 试验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结合Motomed智能系统训练。Motomed为德国生产,RECK,Motomed gracile 12。采用坐式训练方式,有被动训练及阻力训练模式,阻力训练0-20,根据患儿情况选择模式,转速为15—22之间,当患儿主动训练时屏幕出现兔子图案,而患儿被动时出现乌龟图案,训练过程显示对称百分比,结束可查看分析,可及时给患儿调整阻力。连续21次为一个疗程。 2.2 疗效评定 对照组和试验组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由评估中心专人评定,比较前后治疗结果。①肌张力评估: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eale ,MAS)【2】测定2组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变化。②粗大运动评估量表GMFM—88中的D区(站立)及E区(走、跑、跳),并记录评估结果;③步态分析:采用三维步态分析仪评估法。 2.3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通过收集整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组治疗前后腘绳肌、小腿三头肌、内收肌、肌张力比较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双下肢腘绳肌、小腿三头肌、内收肌 3.2 2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估分数比较 见表2 ,表3 表2 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D区得分比较 (xs)

小儿脑瘫的的康复与治疗

小儿脑瘫的的康复与治疗 任浩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 230001 摘要:在两千多年前功能康复的概念就已经形成。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兴办 各种福利院,一些中医院。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引入了现代康复医学的理论与方法,并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普遍重视,康复医学在教育、临床、科研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卫生部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必须设立康复医学科。在康复这门学科飞速发展的今天,康复功能训练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和发展病、伤残者的身体、心理、社会、职业、娱乐、教育、与周围环境相适应方面的潜能。特别是在对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尤为突出,现代康复的发展让脑瘫儿童更快、更好的回归生活、回归社会。 关键词:成因;症状;手术;中医;综合治疗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治疗的发展日益壮大。但少数农村及乡镇未能普及。并加上农村乡镇地区的新婚夫妇未能掌握一定的生育知识。导致农村及乡镇是脑瘫儿童多发生地区。但随着社会的关注,家庭的关注。脑瘫儿童同样得到很大的帮助进行康复。下面结合自身实习浅谈一下小儿脑瘫的康复与治疗。 2脑瘫定义及临床表现 2.1小儿脑瘫的定义 小儿脑瘫为脑性瘫痪的简称,是指小儿因多种原因(如感染、出血、外伤等)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瘫痪的疾病。严重者伴有智力不足。癫痫、肢体抽搐及视觉、听觉、语言功能障碍等表现。 2.2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1、中枢性运动障碍: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比同龄儿童明显落后,当患儿抬头、翻身、坐力困难时才被家长发现。病儿的肢体很少动作,特别是下肢更为明显,常表现为偏瘫、双侧瘫、四肢瘫等。由于自主运动困难,动作僵硬,不协调,常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2、肌张力和姿势异常:锥体外系或基底节有病变时,主要表现为异常动作、运动增强、手足徐

评定中重要的环节是对脑瘫患儿的观察

脑瘫患儿的康复评定 一、评定四大块 (一)运动功能评定:运动功能评定是重要的部分,是了解和治疗脑瘫患儿的前提。主要内容如下: 1.肌张力的测定:可分轻、中、重 2、肌力。 3、关节活动范围。 4、姿势与平衡能力。 5、手眼协调能力。 6、行走能力。 7、原始反射的测定 8.自动反应:翻转反应、平衡反应、保持性伸展反应。 (二)感觉功能评定:包括视觉和听觉的测试,以及深、浅感觉的测定。 (三)言语功能的评定。 (四)综合活动能力评定:进食水、穿衣、洗脸、刷牙、大小便控制、行走、转移、社会活动。 二、评定四部曲 (一)、观察与询问 评定中重要的环节是对脑瘫患儿的观察,观察应该从家长带着脑瘫患儿进入诊室即已经开始,观察同时要对家长进行询问。观察与询问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脑瘫患儿的表现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对医师和治疗师的态度是恐惧的还是友好的。2.评定前首先让脑瘫患儿坐于家长的膝上,观察家长抱扶患儿的方式、对脑瘫患儿的支持的部位和范围的大小。然后,让家长为患儿脱衣服,观察脱衣服的方式及脑瘫患儿在脱衣服的过程中患儿自己可以做哪些动作。再让脑瘫患儿离开家长的膝坐于检查床上,观察患儿离开家长时的态度及坐于床上时所做的动作。 3.观察脑瘫患儿的自发活动,尤其是对婴儿,要在仰卧位和俯卧位上观察其上下肢有无自发活动和活动的质与量。如患儿可以移动,要观察其移动的方式、活动的耐久力、是独立移动还是需要在他人的辅助下移动,辅助程度的大小。 4.给脑瘫患儿玩具让其玩耍,观察患儿是如何应用自己的手去玩耍的,例如是否可以主动去抓握、抓握的方式(包括对不同大小的玩具的抓握方式)、玩玩具的方式、两只手有无协调动作、是否可将玩具在两只手间进行互换等。 5.设定不同的场景,使患儿进行各种活动,诱导其体位的变换和操作各种物品,从中观察脑瘫患儿的姿势与运动的情况。 6.诱发患儿的语言,注意观察其语言的表达、理解能力及发音情况。根据脑瘫患儿对周围

中文版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

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 (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 介绍和使用说明: 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是以自发运动为依据,尤其注重于坐(躯干控制)和行走。当我们定义五级分类系统时,主要标准就是各个等级之间运动功能的区分要具有临床意义。各级运动功能水平之间的区别是根据以下3个方面来判断的:功能受到的限制;是否需要辅助技术,包括移动辅助器具(如助行器、拐杖和手杖)和轮椅等;活动质量降低程度。Ⅰ级包括了神经运动损伤的孩子,他们的功能受限较脑瘫引起的典型功能受限要少,在传统意义上这些孩子会被诊断为“轻度脑功能障碍”或者“轻微脑瘫”。Ⅰ级和Ⅱ级之间的区别不象其他级别间那么明显,尤其是对2岁以下的孩子。 焦点在于判断哪个级别能够最好地描述孩子目前的活动能力及其运动功能受到的限制。重点要放在孩子在家里、学校及社区设施中的日常表现,因此重要的是对日常的表现(不是最好能力)进行分类,不包括对预后的判断。必须要记住我们的目的是对孩子当前的粗大运动功能进行分级,而不是评判活动的质量或者进步的潜力。 对于5个级别的描述是概括性的,并不打算描述某个孩子所有方面的运动功能。例如,一个偏瘫的孩子虽然不能够手膝爬行,但如果其他方面都符合级别Ⅰ的描述,就可以被归类到Ⅰ级。这个量表是顺序量表,并不说明各个等级之间的差距是相同的,也不说明脑瘫患儿是平均分布在这5个等级中的。我们还提供了区别每相邻两级之间的概括性说明,以帮助判断孩子目前的粗大运动功能最接近于哪个级别。 各个级别的标题都代表了6~12岁之间的孩子应该能达到的最高活动水平。我们认识到对运动功能的分级是需要依据年龄的,尤其在婴儿期和患儿早期。因此,在各个级别中都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分别进行了描述。对每个年龄段功能水平及局限性的描述可以作为指南,但不够全面,不能作为标准。小于2岁的孩子如果是早产,就要使用他们的纠正年龄进行判断。 我们努力使观察重点放在孩子的运动功能上而不是他们的局限上。有一个基本原则:如果某个孩子能够完成某个特定级别中的功能,他的粗大运动功能就应该归到这一级或者上一级中去。相反,如果其完成某个特定级别中的功能,那么他的粗大运动功能就要被归到低一级中去。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 编辑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是锥体外系受损引起的,是一种常见的脑瘫类型,占所有脑瘫的20%左右,常见病因为胆红素脑病、重症低氧缺血性脑损伤、早产、低体重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随意运动障碍而不自主运动增多,常见扭转痉挛、张力障碍、舞蹈、手足徐动、原始反射残存、头和躯干张力降低、姿势控制缺陷等,大多为四肢瘫,表现为上半身重于下半身。 西医学名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 所属科室 内科- 神经内科 发病部位 脑部 主要症状 扭转痉挛,姿势控制缺陷 主要病因 胆红素脑病,重症低氧缺血性脑损伤,早产,低体重 传染性 无传染性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病因编辑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主要病因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和胆红素脑病,病变主要在基底神经节。儿童基底核区不同部位对损伤具有选择性,足月儿窒息选择性损伤壳核和丘脑,严重缺氧缺血时壳核和丘脑的兴奋性谷氨酸通路过度激活,因此易受损伤,而苍白球由于抑制性神经元活动相对静止而得到保护;相反,苍白球相对多的神经元不活动,对低血压和有毒物质的敏感性较高,因此易受胆红素毒性损害。 胆红素脑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多因素,包括胆红素的转运及排泄障碍、血脑屏障的功能状态等。疾病状态或缺氧缺血性改变导致血脑屏障的部分或完全破坏,使胆红素容易进入脑内,主要作用于靶神经元包括基底核、眼球运动神经核、脑干听神经核,轻型者后遗认知功能障碍,严重者导致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症状表现涉及张力障碍、舞蹈、手足徐动,可伴有上视麻痹(upgaze paralysis)和耳聋。尽管近年来高胆红素血症的早期监测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引起脑瘫的典型核黄疸可以避免,但疾病状态尤其是未成熟儿胆红素毒性反应所致脑损伤仍有很高的风险,可以出现在安全胆红素范围内,甚至血清总胆红素在正常范围内也可出现脑损伤。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临床特点编辑

儿童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

儿童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 现如今儿童脑瘫成为威胁人们生活的一大重要疾病,这种疾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脑瘫不同于其他疾病,脑瘫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精神病带给我们的折磨比其他疾病带给我们的折磨还要多,不知道大家都对脑瘫的问题了解多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儿童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吧! 治疗方法: 一、支持性心理治疗:又称支持疗法。是指在执行医护过程中,医护人员对病人的心理状态合理的采用劝导、鼓励、同情、 安慰、支持以及理解和保证等方法,可有效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使疾病早日康复。 二、人际心理治疗:这项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急性期发病,旨在缓解抑郁症状,改善抑郁病人的一些社交问题。抑郁症病人常见的人际问题包括四方面:不正常的悲伤反应、人际冲突、角色转变困难和人际交往缺乏等。

三。通过提高5-HT的分泌量,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增强神经细胞活动的兴奋性,从而起到缓解个体抑郁情绪的效果。通过促进分泌具有镇静作用的内啡肽,能够使患者保持一种放松、舒适的精神状态,有利于更好地缓解之前消极、沮丧的情绪状态。另外通过对患者脑电波的改善和各项生理指标的改善,起到对抑郁患者的各项躯体症状的改善作用。 四。运动治疗 运动是增强体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除此之外,运动还可以预防各种疾病,包括抑郁症,运动是防治抑郁症的方法之一,为了远离抑郁症,我们也应该要加强运动。 五、音乐疗法: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中最受患者欢迎的一种,莫过于音乐疗法。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对人体内脏及躯体功能起主要调节作用,而音乐对这些神经结构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 以下内容由成都78115部队医院脑瘫科提供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在脑瘫的治疗中起着去足轻重的 作用,经过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患者的症状就会明显得到改善,甚至达到生活自理的程度。成都78115部队医院脑瘫科专家介绍其康复治疗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站立时足跟不能着地的小儿,训练者可在其仰卧时,四指握住足跟,以手掌压向足心,使足背向小腿方向背屈,足背与小腿之间角度尽量小于90°。还可以穿戴足踝矫形器,以利于矫正尖足、稳定踝关节,更好地进行站立、行走训练。有的小儿双手握拳,不会抓物,训练者要坚持做被动手指伸展活动,将其大拇指外展伸开,其它手指就容易伸开了。 二、对不会翻身的小儿,在其仰卧时,将翻动侧的下肢屈曲,并辅助屈曲腿带动身体旋转或握住翻动侧上肢使其伸展,内收,带动躯干翻身。学会爬行是行走的先决条件之一。小儿需双上肢伸展支撑,下肢以膝关节支撑使躯干与大腿成90°。姿势保持稳定后,可在小儿面前放置带有声响、颜色鲜艳的玩具,诱发其向前交替伸手抓取,同时可向前推动小儿足底,辅助其前行。

三、中医按摩可减低痉挛肌肉的张力,扩大四肢关节活动范围;针灸可采取头针在运动、语言区,以改善该区功能。 四、正确的抱姿,即将小儿双腿骑跨在康复人员的腰间。为了加强小儿头的控制,可使其俯卧位双手支撑抬头、抬胸或仰卧时双上肢伸展,将其缓慢自仰卧拉至坐位。当小儿坐在床面上时,应诱发其向前方、侧方伸手取物,逐渐出现各方向的保护性反应,以增强坐位的稳定性。 五、在运动训练的同时,也要加强语言训练。以颜色鲜艳的玩具吸引小儿的注意力,力争其模仿训练者的发声、发音。创造良好的言语环境,及时纠正异常的发音。对于四肢肌肉张力明显增高或四肢不自主的运动妨碍了患儿的活动时,可考虑使用解痉或控制徐动的药物 温馨提示:小儿脑瘫的治疗关键在于早,因此已经发现脑瘫的症状及时的到脑科医院进行治疗。脑瘫疾病的诊断治疗对医院的技术设备和专家经验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脑瘫一定要到正规专业的脑科医院进行治疗。 我院采用“BC——脑细胞介入修复疗法”的研制是从分子基因学、细胞病理学、纳米药理学、生物物理学、分子免疫学、医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出发,立体综合地治疗脑瘫疾病基础,是一种中枢神经再生疗法。

-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

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 一、小儿脑瘫概述 小儿脑性瘫痪(小儿脑瘫)是指围产期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发育障碍、癫痫、行为异常或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多在1岁内出现,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其发病率大约为1.5‰~5‰,占小儿神经与遗传咨询门诊人数的首位。 脑瘫的特点:发育性:是指在脑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损伤。非进行性:脑瘫的病变是非进行性的,病情以不再向前发展为特点。永久性:脑瘫不是一过性疾病,而是永久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 脑性瘫痪(脑瘫)的具体表现:脑性瘫痪(脑瘫)为某种病因损害了脑部,病变虽不再进行,而造成运动、姿势发育向异常方面进展,甚至出现损害智力、语言等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发育迟缓、自我调控肢体运动能力差、平衡能力差、语言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落后、对外界反应能力下降、不能与人正常交流。个别伴有癫痫、听力减退、视力异常(斜视、弱视、视野缺失)等。 脑性瘫痪主要靠临床诊断,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我国1988年小儿脑性瘫痪会议拟订了三条诊断标准: ①婴儿期内出现的中枢性瘫痪; ②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感知障碍及其他异常; ③需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小儿一过性运动发育落后。 高度提示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 ①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时及新生儿期有严重缺氧、惊厥、颅内出血和核黄疸等; ②有智力发育迟滞、情绪不稳定和易惊恐。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增高及痉挛的典 型表现; ③锥体外系统症状伴双侧耳聋和上视麻痹。 应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 ①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②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 ③脑炎后遗症。 诊断要点 1、出生后数月至一年内出现的双侧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2、病情平稳,非进行性发展; 3、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是一组综合症,但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肌张力异常、动 作及姿势异常、反射异常、运动发育迟缓;可为双瘫、四肢瘫、三瘫和偏瘫;还可伴有其他障碍如癫痫、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言语障碍、智力低下、知觉异常、情绪异常、行为异常和生长发育迟缓。 检查: 1、CT或MRI可发现脑组织病变; 2、IQ检测。

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

脑瘫康复 一、概述 小儿脑性瘫痪(小儿脑瘫)是指围产期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发育障碍、癫痫、行为异常或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多在1岁内出现,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其发病率大约为1.5‰~5‰,占小儿神经与遗传咨询门诊人数的首位。 脑瘫的特点:发育性:是指在脑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损伤。非进行性:脑瘫的病变是非进行性的,病情以不再向前发展为特点。永久性:脑瘫不是一过性疾病,而是永久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 脑性瘫痪(脑瘫)的具体表现:脑性瘫痪(脑瘫)为某种病因损害了脑部,病变虽不再进行,而造成运动、姿势发育向异常方面进展,甚至出现损害智力、语言等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发育迟缓、自我调控肢体运动能力差、平衡能力差、语言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落后、对外界反应能力下降、不能与人正常交流。个别伴有癫痫、听力减退、视力异常(斜视、弱视、视野缺失)等。 脑性瘫痪主要靠临床诊断,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我国1988年小儿脑性瘫痪会议拟订了三条诊断标准: ①婴儿期内出现的中枢性瘫痪; ②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感知障碍及其他异常; ③需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小儿一过性运动发育落后。 高度提示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 ①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时及新生儿期有严重缺氧、惊厥、颅内出血和核黄疸等; ②有智力发育迟滞、情绪不稳定和易惊恐。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增高及痉挛的典 型表现; ③锥体外系统症状伴双侧耳聋和上视麻痹。 应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 ①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②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 ③脑炎后遗症。 诊断要点 1、出生后数月至一年内出现的双侧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2、病情平稳,非进行性发展; 3、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是一组综合症,但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肌张力异常、动 作及姿势异常、反射异常、运动发育迟缓;可为双瘫、四肢瘫、三瘫和偏瘫;还可伴有其他障碍如癫痫、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言语障碍、智力低下、知觉异常、情绪异常、行为异常和生长发育迟缓。 检查: 1、CT 或MRI可发现脑组织病变; 2、IQ 检测。 小儿脑瘫的主要障碍是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分型: 1) 痉挛型:病变在锥体束系统,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受限,被动运动阻力

脑瘫康复训练知识

脑瘫康复训练知识 好准备。训练时,尽量由患儿主动完成抬头动作,训练人员给予适当帮助,也可以利用玩具或患儿感兴趣得物品诱导抬头。抬头训练应在俯卧位、仰卧位与坐位交替进行。?(一)俯卧位抬头训练 患儿用前臂支撑身体。 训练人员位于患儿头部前方,用颜色鲜艳、可发光或发声得玩具吸引患儿,同时对患儿说:“抬头、抬头”。 若患儿不主动抬头,训练人员可用手指叩击患儿颈后,诱导其抬头。?患儿俯卧在楔形垫或枕头上,把较高得一侧垫在胸下、?患儿双腿伸直,双手前伸。 将玩具放在患儿头部前方或上方,鼓励患儿抬头瞧玩具,并伸手抓玩具。 (二)仰卧位抬头训练?患儿双下肢屈曲,头、躯干摆正、 训练人员双手握住患儿肘部,缓慢将患儿拉起,当患儿得头稍有后仰时停止。?(三)坐位头部控制训练?患儿双腿分开,坐在训练人员得大腿上。?训练人员面向患儿,取双腿屈曲坐位,通过与患儿游戏,使患儿练习抬头、低头与转头。 二、翻身训练?通过多种方法训练患儿翻身,可扩大患儿得活动范围,为爬做好准备。?(一)由下肢带动翻身训练 患儿仰卧,四肢自然放松。 训练人员位于患儿双脚下方,双手交叉,握住患儿得双踝关节,辅助患儿用双下肢带动身体转为侧卧位,并同时说:“翻身”。?患儿俯卧,双上肢伸向头得前方。 训练人员双手握住患儿双踝关节,辅助患儿用双下肢带动身体转为仰卧位,并同时说:“翻身”。?(二)由上肢带动翻身训练?患儿仰卧位,四肢自然放松。?训练人员位于患儿头顶上方,诱使头转向要翻转得一侧。双手分别握住患儿腕关节与肩部,辅助患儿用上肢带动其身体转为侧卧位或俯卧位,并同时说:“翻身”。?(三)用玩具吸引翻身训练 患儿仰卧。 训练人员用颜色鲜艳、可发声或发光得玩具吸引患儿转头、伸手抓玩具,诱导其翻身。同时说:“转头,伸手抓,翻身"。 三、坐位训练?此训练可提高患儿坐位保持与坐位平衡得能力,使患儿在坐位时能完成进食、交流、学习等活动。训练时,尽可能让患儿摆正头、挺直背,保持在坐位状态下玩玩具与进行其她活动。?(一)矫正异常坐姿训练?患儿取坐位,双下肢分开。?训练人员坐在患儿对面,用双腿轻压患儿双膝,使其以下肢伸展。 训练人员双手握住患儿肘关节,使患儿抬头,挺直背,保持坐位。注意避免采取异常坐姿。 训练人员注意避免牵拉力量过大,引起患儿肩关节半脱位。 (二)椅坐位训练 患儿坐在高背得靠椅上,双腿用布垫分开,双脚踩在踏板上。?在患儿胸前放一小桌,桌上可放一些玩具,使患儿双手在桌上自由活动、?此训练适用于重度手足徐动得患儿或年龄在1岁以内得小儿、?(三)骑坐位训练?本训练适用于下肢肌肉痉挛内收得患儿、?患儿取坐位,双下肢分开,骑坐在长条凳子或训练滚筒上。?两脚踩在地面上,放平、 伸出双手,轻扶凳面,保持坐位。 (四)坐位平衡训练?患儿坐在无靠背得凳子上,双腿稍分开,脚平踩在地面上坐稳。?令患儿上举

六章第四节不同类型的小儿脑瘫推拿治疗方法

六章第四节不同类型的小儿脑瘫推拿治疗方法 一、痉挛型脑瘫 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时,可根据其牵张反射亢进,持续性肌紧张引起运动功能障碍两个特征进行治疗。痉挛型双瘫,侧重于治疗双下肢,腰腹部;痉挛型偏瘫,侧重于治疗偏瘫侧的上下肢体及对侧头顶颞部。在缓解痉挛肌治疗时,要对其弱化的拮抗肌采用不同的推拿治疗手法,增加肌张力和肌力,同时进行治疗。痉挛型脑瘫推拿治疗手法I与手法II,可按疗程交替使用,也可选择性应用或增加新的治疗手法。推拿治疗与其他疗法共同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一)治疗原则 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缓解痉挛。 (二)操作 推拿治疗手法I 头部: 1.取穴及部位:百会、四神聪、神庭、印堂、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 2.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梳法。 3.操作方法:仰卧位或坐位。 (1)用一指禅推法,从印堂穴向上经神庭穴推至百会穴,反复操作3遍。 (2)用拇指螺纹面按揉以上腧穴,每穴约半分钟,以酸麻

胀得气为宜。同时配合用五指叩点或散点作用于腧穴及腧穴周围刺激区。 (3)用一指禅推法,推以上头部四条标准线,从上向下,反复操作3遍。 (4)用五指梳法,从前发际梳至后发际。用双手五指梳法从顶部分梳至耳部,反复操作5遍。 上肢部: 1.取穴及部位:肩髃、曲池、臂中、外关、合谷、肩及上肢部。 2.主要手法:按揉、拿捏、摇。 3.操作方法:仰卧位和俯卧位 (1)患儿仰卧位,术者坐在侧方,用单手或双手拿捏肩关节周围及上肢的软组织,从上向下,反复操作3--5遍。以痉挛肌为重点。 (2)仰卧位,术者一手固定患儿的上肢,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按揉以上的腧穴,每穴约半分钟,以酸麻胀得气为宜。 (3)仰卧位,术者一手扶持患儿的上肢,另一手轻摇患儿的肩、肘、腕、指各关节。同时配合作肩关节外展、外旋。肘关节伸屈。腕关节的背伸桡偏。拇指外展,指间关节伸展等被动运动。 (4)俯卧位,术者一手扶持患儿,另一手用指揉法或掌揉法、鱼际揉法作用于肩胛周围及颈项两侧3--5遍,同时配合作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36例脑瘫患儿,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加用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站立区(D区)和走、跑、跳区(E区)的粗大运动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区、E区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评分[(78.02±16.36)、(49.72±20.6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9.78±19.01)、(37.62±8.53)分](P<0.05)。结论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能有效的改善脑瘫患儿的步行能力,其操作简单,重复性、持续性好,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关键词】康复机器人;脑性瘫痪;康复治疗 DOI:10.14163/https://www.wendangku.net/doc/7317920922.html,ki.11-5547/r.2016.29.191 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by rehabilitation robot in rehabilitation therapy for cerebral palsy children ZHU Min-jie. Henan Zhengzhou City Children’s Hospital,Zhengzhou 4769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urative effect by rehabilitation robot in rehabilitation therapy for cerebral palsy

children. Methods A total of 36 childre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palsy were divided by lot drawing metho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1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herapy,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lso received additional rehabilitation robot-assisted walking training. Comparison was made on gross motor function changes in standing area (D area)and walking,running,jumping area (E area)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D area and E area scores in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GMFM-88)[(78.02±16.36)and (49.72±20.66)point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59.78±19.01)and (37.62±8.53)points]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rehabilitation robot-assisted walking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ambulation ability in cerebral palsy children. This method contains easy operation,good repeatability and persistence,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reference and promotion. 【Key words】Rehabilitation robot;Cerebral palsy;Rehabilitation therapy 近年来,康复机器人已逐渐应用于成人偏瘫及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其疗效也得到许多研究证实[1]。然而康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