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力的分解》教案分析

《力的分解》教案分析

《力的分解》教案分析
《力的分解》教案分析

《力的分解》教案分析

一、设计思路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本节课从知识内容和学生学情来看有两大突出特点,即:知识不难,难在应用;学生困惑,惑在实际。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了教师引领→学生暴露思维难点→创设情境→分层探究→突破难点的设计思路,从三个情景中概括出三个基本物理模型,并展开学习,最后在还原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的问题。在具体教学设计上,力求给学生提供较多生活情境和参与的,通过学生亲身感受力的作用效果,理解效果的客观存在性,得到按效果分解的科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达成新课程理念中的三维目标的立体整合。

二、教材分析

《力的分解》是静力学中力的处理方法,是整个高中物理力学的基础之一,与力的合成内容相辅相承,本节课使用的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五节《力的分解》。教科书是通过例题来说明如何根据力的实际效果和需要来分解的。实际上,学生接受的难度是很大的,为此,教学过程设计中特别强调用实验来引领学生,让学生观察和体感“力的实际效果”。

三、学情分析

本节授课的对象是高一普通班的学生,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学习能力也很有限。而力的分解及力的合成,是高中物理学习遇到的又一个重点难点,是今后矢量分析的基础,我充分地认识到这节课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这节课的难度,以学生的认识水平为起点,由感性到理性通过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三个物理模型,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总结出物理模型后,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按效果分解”来分解力,放手让学生做、学生讲,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结果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的分解的概念,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初步掌握“实际问题中,一般要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

(3)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分力。

(4)初步学会用力的分解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强化“等效替代”的思想。

(2)培养观察、实验能力。

(3)培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培养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情景,激发求知欲望和探究的兴趣。

(2)通过对力的分解实际应用的分析与讨论,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

(3)通过分组实验体验分工合作在实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合作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六、教学过程

(一)实验激趣,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一根细线中间悬挂一重物,两手各执绳的一端。当两只手逐渐分开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

教师引导:原本可以承受物体的重力的细线,随着两段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却突然断掉,这是为什么?

通过演示实验,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物理

规律的兴趣,为《力的分解》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建构概念——力的分解

.展示图片,创设物理情景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人拉汽车、行李箱的图片,让学生回归到学生生活的情景。

教师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汽车和行李箱受到人什么方向力的作用?这个力对车和箱子有什么样的作用效果?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教学设计2.任务——探究作用效果

演示实验1:学生演示斜拉行李箱向前运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斜向上拉动平面物体会产生水平向前的作用效果

演示实验2:利用小车代替行李箱,模拟拉箱的过程,用塑料板扩大小车的运动的范围,教师打开电子秤的电源,斜拉小车让其运动,让学生读数并记下运动前后的示数。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记录小车没被拉动时的示数,然后观察物体受到斜向上的力作用后的示数,再进行比较。

学生总结:这个斜向上的力产生两个作用效果:水平方向拉物体的效果(相当于F1)和竖直方向提物体的效果(相当于F2)。

教师追问:若要同F你可以用几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对物体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吗?同时回忆分力和合力的概念。

3、教师引入力的分解的概念。

正如刚才的过程,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学生思考:分力和合力能代替的前提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分解和力的合成的关系。力的分解前提是要“等效”,强调“等效替代”思想。(板书)当它们分别作用到同一物体上时,产生的效果相同,可以互相替代.因此,一个力跟它的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那么它的逆运算力的分解,同样也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4.探究力的分解的多样性

教师在预备的学案里让学生自主探究:已知一个力的大小,方向,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分解的.如果没有两个方向这一条件的限制,仅仅知道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能否进行分解呢?如图2所示,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多少个平行四边形?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教师用多媒体再次演示二维动画效果的图像,让学生深刻、直观地感受到力的分解的多样性。也可以说力的分解的答案是不确定的。

教师适时设问过渡到下个环节教学:既然没有限制,可以将一个确定的力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那么一个已知力究竟应该怎样进行分解呢?

在具体问题中,为了使力的分解有意义,对一个已知力

可根据这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来进行分解的。那么,在实际应用中怎样分已知力呢?从之前的例子可以看到,我们是按拉力对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的.这种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方向的方法有没有普遍意义呢?

教师继续追问: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呢?

学生回忆: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我们也是从这两个角度去找到力的实际效果。

(二)解决问题——如何进行力的分解

情景一:对斜向上拉力的分解

回归刚才的物理问题,明确情景一,如何分解斜向上的拉力。并在具体问题中讲授力的分解的一般方法。

.学生尝试分解力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斜向上方F拉力的作用,拉力F与水平方向成θ角,请思考:应如何分解拉力F?

学生拿出学案,尝试着做出两个分力的方向、平行四边形。可以让几个学生到黑板前画图,并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出两分力的大小。作图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作图的规范性,如:必须尺规作图、画图比例要适当,实虚线要标清,力的三要素表示清楚。

2.教师讲授力的分解的一般方法(可将拉力和推力一起分析)

教师将正确地规范地完成一次做图过程,并再次提醒学生在做图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教师讲授力分解的一般方法。由于这个斜向上的物体产生了两个效果:水平方向拉物体的效果(相当于F1)以及竖直方向提物体的效果(相当于F2)。根据这两个实际的作用效果,这个斜向上的力的两个分力方向就可以确定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所以,方法是(1)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2)作平行四边形;(3)计算分力的大小。

3.从物理到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教学设计其实,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有很多运用力的分解的实例,在本设计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庆是享誉国内外的“桥都”。在桥梁设计中就广泛应用了力的分解的知识。比如,我们熟悉的大佛寺大桥、双碑大桥、东水门大桥、以及石门大桥等,这些跨江大桥两边是一排排的斜拉绳索。教师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斜拉绳索起到什么作用?是装饰作用还是蕴含着物理原理呢?

学生小组讨论并分析出斜向上的拉力产生水平向右拉的分力和竖直向上的分力。教师进一步解释:原来这些斜索并非是为了装饰,它负责着吸收和分散桥面的压力,以一根绳索为例,在索塔的牵引下,它产生了斜向上的拉力,根据力的分解的原理,水平方向的分力会与对称绳索的水平分力

抵消,而竖直分力会减轻桥面对下方桥墩的压力。同时索塔两侧的对称分布的斜拉索,对索塔产生一对对沿斜拉索方向的对称拉力,由于力的合成的原理,合力竖直向下,最终桥面主梁的重力最后传给了索塔下面的桥墩。因此承载重大,外观美丽的斜拉桥也成为重庆的景观之一。

情景二:对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

.展示图片,再现情景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幼儿园滑梯,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幼儿园滑梯为什么要设计得比较陡?

把问题简化为,把一个物体放在斜面上,斜面的倾斜角为θ,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这个重力将对物体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效果,应如何分解重力G?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教学设计2.

实验探究,亲身感受

演示实验:教师将重物放于一个斜面上,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学生发现重物使斜面弯曲形变及物体下滑。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教学设计学生实验:在水平伸出的手掌上放一本书,然后使手倾斜,书下滑。

学生描述除感到手掌受到压力外,还明显感到书在沿手掌下滑,说明书所受的竖直向下的重力只产生了一个使它紧压手作用效果.当手掌倾斜时,书对手掌的作用效果类似于

置于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作用效果,我们除感到手掌受到压力外,还明显感到书在沿手掌下滑。

根据教师的演示实验及学生的体验活动,学生在学案上对斜面上物体的重力进行分解,通过重力的作用效果找到两分力的方向,并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并结合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出两分力的大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指出错误的和不规范的受力图,一起总结。最后教师再次规范地演示一次做图过程,再次提醒学生在做图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并深入讨论:倾角θ增大两个分力将如何变化?

3.

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教学设计展示:公园的滑梯和螺旋状的盘山公路。

幼儿园滑梯为什么要设置得比较陡?因为θ越大,分力Gsinθ就越大,滑梯上的人就较容易下滑,滑得快。蜿蜒的盘山公路是减小倾角,使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减小,车辆上坡比较容易,下坡比较安全。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在实际问题中一个力往往有多个作用效果,按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可以指导我们增强或减弱它的某种作用效果,以利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所以在实际问题中常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

情景三:对三角形的悬挂结构中竖直拉力的分解

.展示图片,创设情境

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最常用的一种起重设备,钩上挂材料后,竖直绳的拉力会对平衡臂及平衡臂拉绳产生什么效果。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施工工地用的塔吊装置图片。

塔吊模型其实就是物理上的三角形的悬挂结构,三角形的悬挂结构中竖直拉力F会产生哪些作用效果?

2.小组探究,

小组活动1:学生利用手、笔、细线套、钩码、木棍、重物等器材模拟三角结构,设计实验进行体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会产生什么作用效果,如何该分解这个力。

小组活动2:每两个学生一组,在原座位上,用右手(或左手)叉腰,另一人向下拉他的肘部,如上图8所示,然后两人交换,体会拉力对手臂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这几个实验都证明,竖直向下的拉力对两杆件产生了沿杆方向的两个作用效果,使上杆受拉,下杆受压.因此,这个拉力F可以沿上述两个方向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当然,作这样的分析是在不计两杆重力情况下作出的。我们可以用F1和F2去等效地替代拉力F对支架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究竟怎样分解一个已知力,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已知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分力的方向,然后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加

以分解,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情景四:破解绳断之谜

细绳下所挂物体的重力会产生什么作用效果?对该重力分解时,分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学生通过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对重力的分解发现,两分力夹角越大,则分力越大。

(四)方法规律总结

(五)拓展升华——从物理走向生活、科技

其实物理并非抽象晦涩,它就在我们身边,与生活紧密相关,就像这节课学习的力的分解,看似概念简单,但是却解决了生活中的很多难题,同学们要主动观察,善于思考,勇于探究,为将来的创新打下的基础。

同学们,物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奇妙和劳动人民的智慧。这里我为同学们收集了一些我们身边的画面。(图片最后停在拉链的图片)拉链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东西,其实它可以归入本节课学习的斜面模型。

同学们,让我们放慢脚步,多去观察、思考、感悟身边的物理世界。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全章教案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20.1数据的代表 20.1.1平均数(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 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 1. 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2. 难点:对“权”的理解 3. 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该复习平均数的概念:把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复习这个概念的好处有两个:一则可以将小学阶段的关于平均数的概念加以巩固,二则便于学生理解用数据与其权数乘积后求和作为加权平均数的分子. 在教材P124“讨论”栏目中要讨论充分、得当,排除学生常见的思维障碍.讨论问题中的错误做法是学生常见错误,尤其是中差生往往按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生搬硬套.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提问学生平均数计算公式中分子是什么、分母又是什么?学生由前面复习平均数定义可答出分子是数据的总和、分母是数据的个数,这时教师可递进设疑:那么,题目中涉及的每个数据是每个占有耕地面积还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呢?数据个数是指A ,B ,C 三个县还是三个县的总人数呢?这样看来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充分思考和相互讨论交流就铺好了台阶. 要使学生更好的去理解权的意义,可以再举一些生活、学习中的例子.比如:初二(五)班有4个小组,在一次测验中第一组有7名同学得了99分,1名同学得了61分,第二组有1名同学得到了100分、7名同学得62分.能否由 2 62 10026199+< +得出第二小组平均成绩这样的结论?为什么?这个例子简单明了又便于学生想象理解,能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得 99分的7个人比1个得61分的学生对平均成绩影响更大,从而理解权的意义. 在讨论栏目过后,引出加权平均数.最好让学生将公式与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作比较看看意义上是否一致,这样做利于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利于对加权平均数公式的理解,也利于理解“权”的意义. 三、例习题意图分析 1. 教材P124的问题及讨论栏目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1)这个问题的设计和讨论栏目在此处安排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目的是想引出权的概念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2)这个讨论栏目中的错误解法是初学者常见的思维方式,也是已学者易犯的错误.在这里安排讨论很得当,起揭示思维误区,警示学生、加深认识的作用. (3)客观上,教材P124的问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它照应了本节的前言——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探讨它们的统计意义,体会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揭示了统计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4)P125的云朵其实是复习平均数定义,小方块则强调了权意义. 2. 教材P125例1的作用如下: (1)解决例1要用到加权平均数公式,所以说它最直接、最重要的目的是及时复习巩

高一物理沪科版必修一4.2 怎样分解力教案

4.2 怎样分解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分力及力的分解的含义。 (2)理解并能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力. (3)通过运用DIS实验系统探究力的分解规律,学会应用新的信息采集和处理方式。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运用DIS实验系统探究力的分解规律的过程,感悟力的分解是一等效替代的方法。 (2)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解决物理问题,认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3)通过矢量相加法则的学习,认识数学工具在物理学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探究力的分解的规律 (2)会利用力的分解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如图1所示,在地面上放有一大木箱,先让一个力气较大的同学上来推,没有推动。再让一个力气小的同学上来,将用铰链相连的两块长木板,构成一个人字形,然后,请他往人字形的顶端一站.

结果:木箱被推动了。 是什么原因呢?解释这个谜底,需要运用力的分解的知识。 二、授新课: 1、什么是力的分解? 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什么是力的分解。运用类比法来比较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使学生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都符合平行四边形法则。如表格 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的对比 力的合成力的分解 不同点在两个力的大小、方向都确定的情况 下,它们的合力是唯一的。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有无数种分解,即力的分解不是唯一的。 相同点都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联系两者互为逆运算。 2、力的分解是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的 例1:组织学生讨论开始时的推木箱问题 教师可引导学生,: (1)木箱如何放置的? (2)人的重力产生的作用效果是怎样的?

力的合成、力的分解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知识回顾 1.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区别及表示方法. 3.重力、弹力、摩擦力三种力的作用点的确定和方向的判断课前预习 1.合力、分力、共点力. 2.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3.力的分解. 二、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生活中的物理 上图说明了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思考与讨论】:日常生活中人们还在哪里用过“等效”思想【结果】:古代的曹冲称象。 【注】:等效代替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之一.

考点/易错点1合力、分力、共点力 【思考与讨论】:观察上述两幅图,请大家思考并进行讨论什么是合力?什么分力? 【结果】:以上这些实例说明一个力作用的效果与两个( 或多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1 、合力、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 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 合力和分力的关系:合力等效替代.... 分力 【思考与讨论】:请同学们思考合力与分力是否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结果】:合力与分力并不同时作用于物体上,所以不能把合力和分力同时当成物体受的力。 观察生活中的实例 【提问】:通过两幅图大家能够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2、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不同点,但这几个力的作用线延长后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就叫共点力,所以,共点力不一定作用在同 F

一点上,如图甲、乙所示的三个力F 1、F 2、F 3均为共点力。 考点/易错点2平行四边形定则 1、同一直线上同向的两个力的合成 【思考与讨论】请同学们思考上图中的木箱所受到的合力怎么求? 【结果】:方向相同的两个力求合力,大小直接相加,方向与两力方向相同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 【思考与讨论】:思考上图中的木箱所受到的合力怎么求? 【结果】: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F =|F 1-F 2|,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 F = F1+F2= 7N F1=4N F2=3N F1=4N F2=3N F = F1-F2= 1N

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3.11《微型小说两篇》教案 粤教版必修3

3.11 微型小说两篇教案 1、鉴赏两篇小说的表现手法,理解其隐含的意义; 2、揣摩小说含蓄巧妙的表达技巧。 3、会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文章的结构; 4、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在情感与人生指导意义。 多媒体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 1、学习《等待散场》,并对微型小说的文体特征作归纳。 2、理解《等待散场》表达的内在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代微型小说,短小精悍,能很好地贴近现实生活,尽管国别不同,但都含蓄地展示了当今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思想。 二、《等待散场》课文分析 1、作者简介: 刘心武,笔名刘浏、赵壮汉等。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首奖。后又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小说,曾激起强烈反响。此外,名作还有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他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2、整体感知: 作品通过写剧场外的小伙子等待着剧场内的姑娘散场出来,剧场内的姑娘因为不舍得浪费这一张带着深情厚意的票,一面看着剧场外的男友,一面焦急地等待着散场。作者从这一故事中赞美了他们纯真的爱情。 3、结构梳理:

4、探讨: (1)、在文中,作者“我”的作用是什么? “我”在里面起了线索的作用,以“我”与小伙子的接触以及在剧场内所见到的姑娘联系在一起,将在剧场外等待散场的小伙子和在剧场内等待散场的姑娘之间的纯真的爱情表现出来了。 (2)、在结尾部分,“永恒的旋律”指的是什么? “永恒的旋律 ” 的含义有两个:一指的是实在的舞剧,是作者真实听到的。另一层含义指的是小伙子和女朋友之间永恒感人的爱情。 5、微型小说的文体特征: 微型小说因为其独特的品格为人们所共识。它有不同于一般小说的构思方式和写作规律,科学地深入地去把握这个特点,无论是对微型小说的创作还是对微型小说的欣赏,都是十分必要的。 (1)、篇幅精短: 微型小说的篇幅短、文字少、这就构成了它的形体小的特征。但这个“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小”,它必须是蕴含了某种丰富内涵的“小”,这样,这个“小”实际上体现为一种“精”,因此,我们讲微型小说的篇幅,首先不是讲它在一般意义上的短小,而是一种有着丰富艺术内涵的精短。 一般而言,微型小说的字数在1500字左右,这与小说艺术节奏和读者的欣赏节奏有一定的关系。 (2)、选材精粹: 微型小说的篇幅精短首先制约了它的选材。根据文学创作的题材原理,小说作者在掌握小说写作题材时一般有这么几种类型: 真实性和虚假性混杂的题材或具有完全真实性的题材; 真实性程度更高达到了典型性的题材; 典型性程度达到更完美形态的精粹的典型题材。 (3)、语言精美: 偶 遇 “我” 小伙子等待散场 少女等待散场 等 待 观 察 天鹅舞

数据的分析全章教案-人教版(精品教案)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数据的代表 20.1.1平均数(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 、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难点:对“权”的理解 三、例习题意图分析 、教材的问题及讨论栏目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这个问题的设计和讨论栏目在此处安排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目的是想引出权的概念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这个讨论栏目中的错误解法是初学者常见的思维方式,也是已学者易犯的错误。在这里安排讨论很得当,起揭示思维误区,警示学生、加深认识的作用。 ()、客观上,教材的问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它照应了本节的前言——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探讨它们的统计意义,体会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揭示了统计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的云朵其实是复习平均数定义,小方块则强调了权意义。 、教材例的作用如下: ()、解决例要用到加权平均数公式,所以说它最直接、最重要的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公式,并且举例说明了公式用法和解题书写格式,给学生以示范和模仿。 ()、这里的权没有直接给出数量,而是以比的形式出现,为加深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两个问题中的权数各不相同,直接导致结果有所不同,这既体现了权数在求加权平均数的作用,又反映了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体现知识要活学活用。

、教材例的作用如下: ()、这个例题再次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得以及时巩固,让学生熟悉公式的使用和书写步骤。 ()、例与例的区别主要在于权的形式又有变化,以百分数的形式出现,升华了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它也充分体现了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课堂引入: 、若不选择教材中的引入问题,也可以替换成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例,下举一例可供借鉴参考。 求该校初二年级在这次数学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下述计算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x 4 1 () 五、例习题分析: 例和例均为计算数据加权平均数型问题,因为是初学尤其之前与平均数计算公式已经作过比较,所以这里应该让学生搞明白问题中是否有权数,即是选择普通的平均数计算还是加权平均数计算,其次若用加权平均数计算,权数又分别是多少例的题意理解很重要,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好这里的几个百分数在总成绩中的作用,它们的作用与权的意义相符,实际上这几个百分数分别表示几项成绩的权。 六、随堂练习: 、老师在计算学期总平均分的时候按如下标准:作业占、测验占、期中占、期末考试占,小关 (单位:小时) 求这些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

《力的等效和替代》教学设计 【课题】力的等效替代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授课时间】45分钟 【教材】广东教育出版社《物理》必修I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地位与作用:力的等效和替代是粤版物理必修I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弹力、摩擦力等力的概念,对力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同时在第一章中已经学习了位移矢量,对矢量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储备,获得感性认识。 这节课的内容,为下面的力的合成与分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后续力的合成与分解打下知识层面的基础。本节课所初步总结出来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也是处理矢量的一个通则,因此本节课为以后动量、冲量、动能定理等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节课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2、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对等效替代的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有质的认识。学习关于实验探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等效思想和所学的探究方法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教材的内容安排:粤教版教材第三章第3节力的等效和替代这一节的内容,首先是教师讲解一些相关的概念:力的图示、力的等效、合力、分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等概念,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寻找等效力,引导学生进行试验设计,最后引导学生得出具有普适性的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初步得出。

4、对教材的思考:这章的教材编写整体上看,比较适合学生的认识特点,但是,我觉得第三节《力的等效与替代》力的等效这部分,我们一直在强调力的等效,直至后面寻找等效力,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求几个分力的合力,故而在这里,应该把寻找等效力与力的合成在观念上应该先对等起来,教师应该注重提出猜想前的引导工作,引导学生从几何层面上来考虑他们之间的关系,不置使得学生无从下手。 【学生学情分析】 (一)学生兴趣:实验操作的兴趣,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好奇心。 (二)学生的知识基础: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位移以及力的概念,初步接触了矢量的概念。 (三)学生的认知特点:对矢量方向性的理解还仅停留在表面上。本节课应着重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体验矢量运算并非简单相加减,而是遵循平行 四边形定则。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对于第一次接触平行四边形定则的 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大的飞跃,对于习惯于代数运算 的学生来说,矢量运算是相对较困难的,也比较难以接受,如何让学生 在以前学习基础之上接受本节课内容是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的图示法,区别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2、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二)过程与方法

17.小小说两篇

17、小小说两篇 【教材简析】本文主要讲述了两个小故事,每个故事都让人值得深思熟虑,情节波澜起伏,通过学习本文,让我们学会鼓励别人和坚持自己的梦想,相信自己。 【学情分析】本文是在学生通过学习前面几个单元的基础上设计的,所以学生对理解本文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提升学生对阅读的理解能力,培养一种思维方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的生字和短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老师提问,再解答,加深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本文,从中体会隐含的感情和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一些形容词的用法和表示感情色彩的词语。 【教具】羊拐的图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羊拐) 一、生字讲解 二、重点字词解释 兴:兴致特产:指某地或某国特有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 盈:充满探询:探问 琳琅:美玉,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 三、课文讲解 作者不惜笔墨,极力渲染“我们”如何千方百计地为女儿找拐,为小说的结尾埋下伏笔。 1、他们一再向群众探(询、汛)此事,却毫无结果。 2、哪家大商场里的商品真是(琳、淋)琅满目。 3、耳边再次响起那首熟悉的曲子,他禁不住热泪(盈、盆)眶。

四、作业: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17、羊拐 热泪盈眶:羊拐: 琳琅满目:甚至: 第二课时(心灵有耳) 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二、课文理解 这篇小说的题目有着深刻的含义,可以让学生读完文章后讨论一下“心灵有耳”的意思。 “谁叫她永远穿着一件又灰又旧不合身的衣服呢?”这不是疑问句,而是一个反问句,语气上比直接说:“她永远穿着一件又灰又旧不合身的衣服”要强烈的多。 “小姑娘惊呆了“,因为没想到还会有个人会欣赏她的歌声。 故事的结尾很出人意料。老人的耳朵虽然听不见,但他却一直在用心“聆听“着小姑娘的歌声,并给她以赞美和信心。文章歌颂了老人的美好心灵。 三、练习 1、令人吃惊的是,那位慈(祥、详)的老人竟然是个(笼、聋)子。 2、因为怕影响运动员的发挥,大家都(屏、饼)声静气,默默在心里为他们(喝、贺)彩。 3、音乐会结束了,它仍然(淘、陶)醉扎起优美的旋律中,觉得兴(优\犹)未尽。 四、作业:练习册、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17、心灵有耳 顾自:指自己慈祥:指老人的态度、神色等和和蔼安详 喝()--------- ()--------- 窈窕:形容女孩子文静而美丽 屏()--------- ()---------

必修3第三单元小说(1)第11课微型小说两篇

必修3第三单元小说(1)第11课微型小说两篇测试题 2019.9 1,阅读下面两段话,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两项() (一)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二)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但是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 A.文字(一)采取了白描的手法,交待了时间、地点和人物。B.“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这句话中的“跳跃”表面上写的是女人编芦苇席时篾条儿的颤动,实际上却巧妙地表现出水生嫂内心的愉悦。 C.文字(二)采用了大量的修辞方法,描写非常生动。 D.在文字(二)中,主要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雪地、云彩,都是比喻美丽的月光。 E.“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这句话既是写水生嫂真正地看白洋淀,也是写她在盼望归人。

F.作者描写六月的白洋淀普通的一景,不写蚊虫叮咬、燥热难耐,写的是月光如水,苇席如银,还有风吹而来的渺渺清香,这体现了作者唯美的文学取向。景色的美丽,恰恰映衬了水生嫂内心的美丽和纯洁。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 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 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1)“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这 里“呆呆地”用得好,请指出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进步”、“识字”、“生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力的分解 教案

5.力的分解 教材分析 在学此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概念、力的表示及分类、力学中的三种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是等效思想的具体应用,等效思想是物理学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学习力的合成时学生已有所了解,本节教学要注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运用等效思想。 矢量是完全不同于标量的一类物理量,它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通过力的合成与分解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为位移、速度、加速度、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矢量的学习、为牛顿定律乃至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高中物理要求的基本能力之一,本节内容要求学生要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菱形等数学知识计算分力的大小,因此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综上所述,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也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之一。 本节课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和实验为基础,通过探究、分析、建立分力、力的分解概念。从等效的角度根据实验结论,通过分析、比较,各次的分力的作用效果,归纳总结得出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通过简单实际问题的分析、讨论,归纳出按实际效果分解一个力的思路。 本节课要突出的重点是:分力、力的分解的概念和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分解以及三角形法与平行四边形法的一致性。方法是: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入手,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结合学生的亲身感受,从等效性的角度,通过分析、推理,建立分力和力的分解的概念,进而通过DIS学生分组实验得出力的分解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是:按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力。方法是:结合简单实例,并通过演示实验,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直观形象的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力作用的实际效果,按实际效果的方向分解力,然后从简单问题中归纳出规律,并推广到一般情况。最终推广到正交分解。 本节课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以及伴随这一过程的科学方法的教育,重视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几节的学习已经对力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形成了一定的认知结构,并通过力的合成方法认识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初步学会了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力学问题,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微型小说两篇导学案(教师版)

化州一中高度一级语文必修三导学案(教师版) 班级:姓名:小组:(使用日期:月) 11、微型小说两篇 编者:王亚明 【学习目标】 1、学习小说的虚构艺术:留白、巧合、误会、映衬、对比。 2、了解微型小说的文体特点。 【学习重难点】 学习小说的虚构艺术:留白、巧合、误会、映衬、对比。 【学法指导】 自主阅读、问题探讨。(或其他) 【学习过程】 一、资料助读: 1、关于小小说: 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是小说文体的一种分支,一般篇幅不超过1500字,具有“立意新奇、结构严密、结尾惊奇、语言精练”(欧·亨利语)等四个主要特点。艺术特色主要在于以小见大、以少胜多、言简意赅。 2、作者简介: 刘心武,笔名刘浏、赵壮汉等。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首奖。后又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小说,曾激起强烈反响。此外,名作还有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他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二、课前预习: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或据拼音写出汉字: 芭蕾.舞、华丽guǐ异、棚檐.、霏.霏细雨、倏.地、迷mǎng、摩挲 ..、发láosāo 2、解释下列词语: 诡异: 风风火火: 霏霏: 蔼然: 倏地: 青云直上: 3、试概括两篇小小说的故事情节与主题。 三、课堂导学: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学习《等待散场》。

一、整体感知: 1、概括小说情节: 2、思考、交流:小说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二、合作探究: 1、为什么以“等待散场”为题?“永恒的爱情”为题不是更直截了当吗? “永恒的爱情”太直白,无新意;而且以男女两主角“等待散场”的表现就冠以“永恒”,不太切合。“等待散场”是小说的中心情节,也是“永恒的爱情”的一种表现,是两位青年的真挚爱情的集中表现,以此为题,既合中心情节,同时也产生了悬念:为什么等待散场?从而吸引读者追读下文。 2、我们学习了几篇小说,能说说小说有哪些创作手法吗?这篇小说又运用了什么手法? 参考角度: (1)巧合。无巧不成书。巧合是小说创作的最常用手法。文中设置了什么巧合?巧遇男青年;巧遇女郎。 为什么要设置这些巧合?(以“我”为视角,不巧遇他们就无法展开情节。所以设置这些巧合是文章情节发展的需要。) 这些巧合可信吗?(为使“巧合”的合情合理,作者作了多处铺垫:下雨,迟到,檐下避雨,于是顺理成章地遇上男青年;好几扇门推不开,最左边上一扇虚掩,于是也自然而然与在门口犹豫的女郎相遇。 可见,设置巧合,如果没有合情合理的铺垫,就是不成功的巧合。 为什么要设置巧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推动情节的发展) (2)留白。小说没有结尾,读者可以根据情节进行推测、想象。这种手法是小说常用的技巧,就是留白。留白,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使作品含蓄而耐人寻味。 (3)映衬。最后一段写到《天鹅湖》的剧情,这是用童话映衬现实,意在暗示爱情的主题从古至今、从童话到现实,都是“永恒的旋律”,从而升华主题。 (4)误会。请指出文中的误会,并说说这些误会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说家善于用“误会”来制造情节的波澜、推动情节的发展。) 小结:小说是虚构的艺术,它以生活为原形,却通过艺术的加工 .. .....虚构来突出 主题 ..。艺术加工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所以,要能分辨小说的虚构技巧,更要分析它们的运用对表现主题的效果,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小说的创作意图。 第二课时 主要内容:学习《差别》。 一、整体感知: 1、概括小说情节: 2、布鲁诺很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于是他到老板那儿发牢骚。他肯定有他的理由。请问:布鲁诺的理由是什么?

《力的分解》教学设计【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

《力的分解》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预算,是求一个已知力的两个分力。在对已知力进行分解时对两个分力的方向的确定,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的。在前一节力的合成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于运算规律的掌握会比较迅速,而难在是对于如何根据力的效果去分解力,课本上列举两种情况进行分析,一个是水平面上物体受到斜向拉力的分解,一个是斜面上物体所收到的重力的分解,具有典型范例作用。 教学目标 1.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都是力的等效代替,满足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了解力的分解具有惟一性的条件。 3.掌握按力的效果进行力的分解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具体问题中如何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和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分解 2.难点:如何确定分力的方向 课前准备 铅笔、细绳、重物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为什么高大的立交桥要建有很长的引桥呢? 二、复习回顾 什么叫合力? 什么叫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遵循什么法则? 如果原来几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新课教学 1.力的分解 (1)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如果跟原来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那几个力的分力。 (2)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3)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力的分解也是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 2.思考:我们知道不论有多少个共点力都可以用一个合力来等效替代,换句话说也就是:力的合成是唯一的。 那么力的分解是否也是唯一的呢? 若没有限制,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4.实际情况中如何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情景1:木匠利用刨子刨木头,对木匠对刨子的作用力进行分解 情景2:人力拉扯车时,人习惯用斜向上的拉力去拉车子,对人对车的拉力进行分解

力的合成与分解一对一教案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合力的范围及共点力合成的方法 1.合力范围的确定 (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F 1-F 2|≤F 合≤F 1+F 2,即两个力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两力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力反向时,合力最小,为|F 1-F 2|,当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F 1+F 2. (2)三个共点力的合成:①当三个共点力共线同向时,合力最大为F 1+F 2+F 3 ②任取两个力,求出合力范围,如第三个力在这个范围内,则三力合成的最小值为零;如不在范围内,则合力的最小值为最大的一个力减去另外两个较小力的数值之和的绝对值. 2.共点力的合成方法 (1)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2)求出以下三种特殊 情况下二力的合 力: ①相互垂直的两个力合成,合力大小为F =F 21+F 22. ②夹角为θ、大小相等的两个力合成,其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对角线相互垂直,合力大 小为F =2F 1cos θ2 ③夹角为120°、大小相等的两个力合成,合力大小与分力相等,方向沿二力夹角的平分线 【例1】 在电线杆的两侧常用钢丝绳把它固定在地上,如图所示.如果钢丝绳与地面的夹角∠A =∠B =60°,每条钢丝绳的拉力都是300 N ,试用作图法和解析法分别求出两根钢丝绳作用在电线杆上的合力.(结果保留到整数位)

[针对训练1](2009·海南·1)两个大小分别为F 1和F 2(F 2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教案

课题:20.1.1 平均数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灵活应用一组数据平均水平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对“权”的理解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问题1: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的各项成绩如下: 应试者听说读写 甲85 78 85 73 乙73 80 82 83 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计算两名应试者平均成绩,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的成绩按照2:1:3:4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平均成绩,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学生思考、讨论解答,教师更正 解:1、甲的平均成绩=《85+78+85+73>/4=80.25 乙的平均成绩=《73+80+82+83>/4=79.5 因为..的平均成绩比..的高,所以应该录取...。

2、甲的平均成绩=....................................... 乙的平均成绩=.....................................? 因为..的平均成绩比..的高,所以应该录取...。 二、合作探究: 1、议一议 :上叙问题1是利用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平均成绩,其中每个数据一样重要。问题2呢?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之后,看课本p112面,理解“权”的意义, 以及加权平均数的公式。 三、交流展示: 例1:课本p112面例题1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发言,学生演板 小结:1、 解决例1要用到加权平均数公式,所以说它最直接、最重要的目的是 及时复习巩固公式,并且举例说明了公式用法和解题书写格式,给学生以示范和模仿。 2、例1与问题1的区别主要在于权的形式又有变化,以百分数的形式出现,升华了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它也充分体现了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求该校初二年级在这次数学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下述计算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x =4 1(79+80+81+82)=80.5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发言,学生演板 四、归纳小结: 1、平均数 2、加权平均数的公式 3、权的意义 五、当堂训练: 一、必作题 : 1、某人打靶,有a 次打中x 环,b 次打中y 环,则这个人平均每次中靶 环。

教案(力的分解)

5力的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观察一下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情况,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多个力来达到同样的效果,想一下,为什么有时人们不用一个力去做而要用多个力来做呢?使用吊车的时候大家观察一下钓钩是不是用一根钢丝吊着?如图3-5-1. 课件展示: 图3-5-1 根据图片可以看出,其实吊车的钓钩不是用一根钢丝吊着的,而是用几根钢丝共同吊着,这又是为什么呢? 实验导入 1.用两细绳悬挂一铁球,在细线的夹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细线断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2.找两名力气比较大的同学上台进行拔河比赛,再成鲜明对比地请一位个子小的女同学上台,交给她一个艰巨的任务,即要求她一个人拉动两个人.教师指导让小个子女同学在绳子中间用力一拉,两位大力士都被拉动了.一名弱小女子能拉动两名大力士,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推进新课 一、力的分解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力的合成,知道了什么是合力,什么是分力,什么是力的合成,及力的合成遵循的法则,下面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这些内容. 师生回忆讨论以上问题.(设计意图:1.回忆旧知,推进新知;2.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 总结:如果原来几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下面回忆一下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 【演示实验】 在演示板上先用一个弹簧秤(力F)把橡皮绳的结点拉到O点,然后再用三个或四个弹簧秤沿不同方向拉结点到O. 问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结论: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的作用效果相同. 明确: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如果跟原来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那几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而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力的分解也是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 我们知道不论有多少个共点力都可以用一个合力来等效替代,换句话说也就是:力的合成是唯一的.那么力的分解是否也是唯一的呢? 【学生实验】 不给学生任何限制,同学间可以自由组合,只要把橡皮绳的结点拉到O点即可.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可以用多组不同的力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也就是说力的合成是唯一的,但力的分解却不是唯一的.那么我们要如何分解一个力呢?

语文:3.11《微型小说两篇》课文精讲

11.微型小说两篇·课文精讲 1 、文本全解。 等待散场 (1) 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刘心武(1942 一) ,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1950 年随父迁居北京。中学时期爱好文学。1961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5 年。1976 年后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并任编辑。1979 年起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加人国际笔会中国中心。1987 年赴美国访问并在13 所大学讲学。1958 年开始发表作品。1977 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首奖。后又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 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等小说,曾激起强烈反响。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刘心武短篇小说选》,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中短篇小说集《绿叶与黄金》、《大眼猫》、《都会咏叹调》、《立体交叉桥》、《 5 .19 长镜头》,中篇小说集抛口意》、《王府井万花筒》、( 木变石戒指) 、《一窗灯火》、《蓝夜叉》,纪实小说( 公共汽车咏叹调》,长篇小说《钟鼓楼》( 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风过耳》、《四牌楼》等,还出版有散文集、理论集、儿童文学等作品以及八卷本《刘心武文集) ,若干作品在境外被译为英、日、法、德、俄、意、瑞典等文字出版。刘心武擅长青年题材,把塑造任务同对生活思考的抒情议论结合,是他小说的艺术特色。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做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2) 基本解读。 小说没有直面写爱情故事里的两个主人公是如何相爱的,描述这个故事。而是通过“我”,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我”去看芭蕾舞剧《天鹅湖》,迟到了,遇见一个在雨中等待的小伙子。故事看到这里,读者和“我”都以为这个小伙子是在等待退票。但是他却是等待散场的女朋友。 “我”似乎也和所有的读者一样,愿意成人之美,把手里的票让给小伙子,让他和恋人在剧场里相会。不料小伙子“很难为情”地拒绝了,以为,“她也许会随时提前出来”。可见,小伙子虽然身在剧场外,心却在剧场内,他在忠心守候对方。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案

力的合成 【教学重点】 1.从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来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设计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3.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提出合力与分力概念——给出问题情境,激发思考合力与分力关系——设计探究求合力的实验方案——分组实验——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练习与拓展(例题、合力大小与角度关系、多力合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合力分力的概念 1.出示卡通画,介绍共点力概念 在大多数实际问题中,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引入共点力和非共点力概念,分别给出共点力和非共点力的图片示例。在研究中如果使用质点模型,则受力均可以作为共点力处理。本节课研究物体受共点力的情况。 出示卡通画: 小车均匀速向前运动,一头牛拉车的效果与三位同学拉车的效果相同。 2.学生小实验 一个力气大的男生在讲台上提起一桶水,使水桶保持静止;另外两位同学一起提起这桶水并使之保持静止。分析在两种情况下这桶水的受力情况,并画出示意图。提问:可以发现各个力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得到:F单独作用和F1、F2共同作用的力的效果相同。 3.引出等效替代关系,提出合力、分力概念 从前面两个情境出发,抓住共同点:一个力单独作用时可以和多个力一起作用时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自然地引出等效替代的关系,并从力的角度分析,得到合力、分力的概念。 用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合力、分力的概念: 谈合力、分力的出发点在于什么 (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可以用一个合力去替代几个分力的作用) 合力与几个分力同时存在吗 (不是,合力只是几个分力的等效替代,并不是物体又多受到了一个力) 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1.情境讨论,激发认知冲突 提问:前面三位同学拉车的情境中,如果三位同学水平向右的拉力分别为F1、F2、F3,那么这三个力的合力是多少呢方向是怎么样的呢 (学生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到合力F=F1+F2+F3,方向与三个拉力方向相同) 提问:把所有的分力相加就得到合力的大小,这个方法就是求合力的方法吗请学生讨论。 (有学生提出异议,以前学过,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合力应该是两个力相减,方向与较大的力方向相同) 提问:求合力就是把分力相加或者相减吗 实验:两个弹簧秤互成一定角度,提起几个钩码保持静止,分别读出弹簧秤示数。用一个弹簧秤提起同样的钩码保持静止,读出弹簧秤示数。 提问:两个分力大小与合力既不满足相加关系,也不满足相减关系。如果给定两个分力,到底应该怎么去求这两个力的合力呢 2.设计探究实验 提出任务:探究合力与分力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介绍可用的实验器材:木板、白纸、弹簧秤(2个)、橡皮条、细绳、刻度尺、图钉、三角板。 问题讨论,引导实验设计: ①根据器材,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得到分力,以及两个分力的合力 (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和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使作用效果相同) ②怎么样保证分力的作用效果与合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把橡皮条一端固定,保证另一端与绳子的节点拉到相同的位置) ③需要记录哪些数据怎么样来记录 (橡皮条节点的位置,合力和分力的大小。引导讨论是否需要记录力的方向。讨论文字记录的不足,引导思考怎样更好地同时记录描述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图示。) 请各小组学生再整理探究实验的方案,确定明白实验的目的、过程、操作。 3.小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各小组根据自行整理好的方案进行实验,并用力的图示记录实验结果。教师巡视,观察各小组实验进行情况,进行适当指导。 4.思考讨论,得出实验结论 观察实验得到的F及F1、F2的大小和方向,猜想F1、F2和F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引导学生适当地添加辅助线,研究几何关系。 (学生得出,连接分力和合力的末端,得到的几何图形大致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分力为平行四边形的一对邻边,合力为此对邻边所夹的对角线。 各个小组实验时,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各不相同,都能大致得到这样一个结论,说明有一定的普遍性。请各小组再次实验,改变力的大小、方向,看是否满足同样的结论。 演示实验,特殊角度特殊值验证(即大纲版教材中本节的演示实验)。橡皮条一端固定,另一端与绳系为节点。两分力互成90度,分别由三个钩码、四个钩码的重力提供。合力沿橡皮条拉伸方向,由5个钩码的重力提供。 三、平行四边形定则 两个共点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两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讨论:为什么力的合成(两个力相加)不是简单的加减,而是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呢 (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相加时既要考虑大小又要考虑方向,所以满足的法则必须是大小和方向同时考虑的。) 思考:对于有大小有方向的矢量相加,是否都不能简单地加减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