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的毕业论文

我的毕业论文

试述史迪威将军的重大贡献之二十四道拐

肖德娟

摘要:从小在家乡长大的我,只知道离家不远处有一条公路很特别,竟然有那么多弯,就像是很多个“S”连接起来的一样。从小就听说那叫“二十四道拐”,但为什么会叫二十四道拐呢?“室因为它是由24个弯拐组成。”大人们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于是我们专门爬到晴隆山顶去数了一下,原来如此。一直到几年前,我感觉在整个晴隆人的意识里就是这么想的,至少我的家乡人他们是这样认为的。因为从来没有听到有关于“二十四道拐”的具体传说。直到戈叔亚先生发现了它之后几年,我们才慢慢地开始去了解躺在我们身边的这条“巨龙”。原来,它在二战期间,竟是一条国际援助通道。只是战争结束后,可能是由于它是“生”在贵州晴隆这个穷乡僻壤之地而无人问津,还有就是当其他地方的人主要是云南人正在热火朝天地争着吵着,二十四道拐在他们那里时,晴隆人竟然没有想到用他们现有的东西去竞争一下,而是过着自己清静的、与世无争的日子。现在,晴隆人已经意识到了它的重要价值,所以也在尽最大努力保护着它——这条沉睡的“巨龙”。

关键词:史迪威;戈叔亚;史迪威公路;二十四道拐

前言:一张旧照片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这张照片大约拍摄于抗日战争时期,而不是现代。如果是现代的话,我们可能会对此照片产生怀疑了。因为现代的科技很发达,经过电脑处理,可以把假的东西变成真的东西,有时人们很难辨认其真假,所以人们很相信此照片的真实存在。而且,都很想在地球上找到它所在的地理位置。然而,要找到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实,也不是说没有人知道它在哪儿,只是知道它在哪儿人们并不知道在大山外的许多有识人士和历史专家正在想方设法地要找到它。历史是这样的,枣宜会战之后,重庆成了战时的陪都,而美国援华物资要运到重庆,这里是当时唯一一条能通过的道路,这里成了国际援助通道。又由于其地势的原因,这条道路建成后,竟像是一条沉睡的巨龙盘旋在晴隆山与磨盘山之间,由12个“S”组成,所以得名“二十四道拐”。可是,战争结束后,它就莫名地消失了。因为一位美国记者当年拍下的一张照片,并发表在媒体上,人们才知道它是何其壮观啊!现如今,是通过戈叔亚先生的努力,让其他人们知道了它在这里—晴隆山莲城镇南郊不远处。在这里,虽然我们找到了它,但事情还没有结束。因为它的价值还没有体现出来。它有着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究、开发出来。

一、人物介绍

1、史迪威

约瑟夫?沃伦?史迪威(Joseph Stiwell,1883年3月19日—1946年10月12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帕拉特卡市人。1900年7月考入美国纽约州西点军校,成为当年最年轻的学员之一。1904年6月西点军校毕业,是年21岁,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担任过美国驻华大使馆武官。1926年至1929年出任美国驻天津的第15步兵团营长、代理参谋长,晋升中校。当时马歇尔任该团副团长、代理团长,两人在此结识。史迪威曾多次来华,会讲中文,第二次世界大战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之后,美国参战,史迪威于1942年晋升中将,并被派到中国。在40多年的军职中,他曾先后在中国任职达13年,先后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东南亚盟军司令部副司令、中国驻印军司令、分配美国援华物资负责人等职务,不久又晋升为四星上将。史迪威在华十多年中,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几次重大事件,加上他能讲流利的中国话,了解中国官场和社会情况,被人誉为“中国通”。在华任职期间,他充分认识到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方面来看,都很难依靠国民党去战胜日本侵略者。同时,他认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的新兴力量,对共产党给予同情。在他的推动下,1944年7月,第一批美军观察组(迪克西使团)终于抵达延安。由于史迪威将军在政治上同情中国共产党,支持中国的民主和进步事业,因而受到蒋介石的冷遇。同年10月18日,史迪威将军被罗斯福总统召回美国。1946年10月12日因病去世。1945年1月中印公路通车。为纪念约瑟夫?史迪威将军的卓越贡献,和在他领导下得盟军以及中国军队对缅甸战役发挥的巨大作用,这条公路被命名为“史迪威公路”。

2戈叔亚

戈叔亚,男,现年58岁。滇缅抗战史专家,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政府特聘的“二战历史顾问”。戈叔亚的新浪博客现在几乎成为滇缅战区松山战役最为详实的综合信息来源。为滇缅抗战历史的发掘和保护做了突出贡献。他早年当过兵,做过工人,念过大学,后下海经商,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自学、研究二战中的滇缅战史。为了发掘滇缅抗战历史,他从20多年前被警察查捕、至少3次被迫失去赖以为生的工作,到现在被政府列为座上宾,其间也折射出中国的政治观和价值观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戈叔亚还在不遗余力地继续为发掘滇缅抗战历史作出努力,每天除了参与各种具体工作,还积极与国内外有关个人和机构通力合作不断的寻找和发现更多、更有价值的史料。

二、二十四道拐的建成及重修的背景

1、道路的建成

晴隆县“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位于莲城镇五一村旁,原属滇黔公路(贵西线)的一段,地处东经105度13分,北纬25度50分,国道320线2345公路桩前方100米,始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由民国十六(1927)以贾善祥为

首的公路勘测队,奉省主席周西成及贵州公路局局长马怀冲之命,来到安南(在1941年前晴隆县名为安南,因为与当时法国的殖民地安南,即现在的越南同名易混淆,故就此地晴隆山为名二改晴隆县。)山间踏勘,民国二十四年(1935),由工程师周岳生领队,再度勘测设计。同年,由西南公路局局长曾养甫督工动工,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竣工。

2、公路重修的背景

1937年7月7日夜间,日本侵略者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进攻,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在北方,日军分路进攻华北;在南方,日军于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史称“八一三”事变。“日本企图速战速决,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1)但是直到11月,上海才失陷,也就是说“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月亡华的迷梦。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暂时的陪都。在太原、徐州等地相继失陷后,1938年10月广州、武汉也被日军占领。然而,广州、武汉沦陷以后,战争形势发生了变化。这时,日军已侵占中国大片领土,把战线拉得过长了,造成兵力不足、国内资源紧张的局面。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也正在猛烈发展,抗日根据地迅速扩大,严重威胁着敌人后方。于是,日本侵略者改变了战略方针,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2)的方针;然而则集中主要兵力进攻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了引诱国民政府投降,1938年,日本首相近卫文磨发表声明,提出所谓日中“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三原则(3)。其结果是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当了汉奸。但是,国民政府虽然没有像汪精卫一样,但也有所动摇,这就表现在消极抗日上。

为了迫使国民政府早日投降,日本帝国主义又对国民党统治区发动了几次进攻。1940年5月2日,日本军队驻武汉的第十一军对这个第五区部队发动攻击,会战以日军占领宜昌而结束。其实,日军是想借此以威胁重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枣宜会战。日军占领宜昌,达到全面封锁长江运输线路德目的,截断了国民政府于华北、华东的联系。另一方面,日军在重庆大后方的滇缅大举进攻,占领缅甸后大举进攻滇西,企图占领昆明,对陪都重庆实行战略大包围,这就是日军发动枣宜会战的真正意图。枣宜会战之后,“本来是大后方的山城重庆,在枣宜会战后成了前沿阵地。”(4)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空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英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了会谈,“两天后,丘吉尔偕同三军参谋长到达华盛顿,以举行一系列参谋长会谈。这次会谈被称为‘阿卡迪亚’会谈”。(5)在这次会议上设立了中国战区,由蒋介石任总司令,指挥在华、越、泰等地盟军。而蒋介石希望美国“‘尽速拟具中国战区整个作战之计划’,以求依赖美英

力量,尽快结束战争。”(6)而请求罗斯福总统选派其亲信的高级将领来华担任参谋长,于是,这项使命就落在了史迪威将军的身上,但是史迪威作为蒋委员长的参谋长,史迪威与蒋介石之间却存在着诸多的矛盾,以致1944年,蒋介石要求罗斯福召回了史迪威。

枣宜会战之后,日本人对重庆实施了全面封锁,长江运输线也被封锁,开辟新的国际援华抗战物资运输线路更加紧迫。“10万民工,10万中国远征军开始修建滇缅公路。”(7)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秋,援华美军司令部为了适应每月运输15000吨战争物资的需要,给国民政府国防部外事局的备忘录,要求改善沾益——都匀路线,其中以“二十四道拐”公路工程最大。1942年初至1944年10月近三年中,实际统帅援华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史迪威将军,奉命任职的第一要务,就是动用美国提供的资源以改善和加强战时陪都重庆为代表的中国政府抗日作战功能。那就是急于打通印度到重庆这条运输线。所以,建成通车后,蒋介石就将“中印公路”改名为“史迪威公路”,而陆运必经过的“二十四道拐”公路,被选定为“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

三、对抗战生命线“二十四道拐”的苦苦探寻

1、消失了的“生命线”

在1944年到1945年的某一天,一位美国记者拍了一张“24道拐”路段的照片,将其作为滇缅公路的代表性照片,发表在美国的媒体上。就不知道当时国内的媒体是否也有相关的转载?二战结束后中国内战又起,然后又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十年文革”,经过这几十年,这张照片再没有在国内的媒体上出现过,它消失了,不知道在哪儿去了?总之,人们没有再见到它。

然而,在许多国际传媒报道二战的远东战场时,它又出现了,那张人们常常可以发现的黑白老照片-一队美国军用GMC大卡车在中国西南的山区公路上缓慢地爬行着-就是它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这张照片都被反复登载,而且无论是传媒还是专家都表明这里是云南境内或者滇缅公路又或者是史迪威公路的某路段,具体名字叫做“21拐”或“24拐”。而二战时期的史迪威公路则是国际物资和人员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可惜的是,约半个世纪没有人真正地指明它在地球上的具体位置,好像水蒸气在人间蒸发了一样,它从世界上消失了。

2、戈叔亚先生发现了“二十四道拐”

“二十四道拐依山而筑,远看如一条正在攀升的巨龙,隐藏在山岚中,甚为壮观。这段公路对抗战胜利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意义,抗战胜利后却一直隐藏在深山不为人知。如果不是那个苦苦寻觅这段公路的二战史专家戈叔亚先生,即便是晴隆人、黔西南人、贵州人都知道这段公路有着太多动人的传奇故事,却不会

把这些故事和现实结合起来,更不会想到这些故事的现实价值。”(8)2001年底,戈叔亚通过互联网和在日本工作的壮观电视人朱弘交流,朱弘说“日本老兵和学者都说‘24拐’是在滇缅公路或史迪威公路上,只有一本介绍当年滇缅作战的写真集的编辑森山康平说可能是在贵州。”受此番话的启示,2002年2月26日,戈叔亚从昆明坐火车到贵州安顺市去寻找他的梦想。安顺公路管理局的一位中年女同志告诉他:“好像是在兴义地区的晴隆县、普安县或者是六盘水市的盘县之间的公路上见过而这些地区都不归安顺管辖。于是,戈叔亚采取了更简便有效的方法,就是到长途客车站询问老司机。司机们看了老照片后,当即把地点说得非常清楚准确:“从晴隆县往昆明方向出去一公里。到了那里说‘24道拐’,谁都知道。”3月1日中午,疲惫的戈叔亚到达晴隆县。果然街上的每一个出租车司机都知道“24拐”。他们告诉他这条公路是“美国人在二战时修的”。戈叔亚租了一辆三轮车,终于来到了朝思暮想的那条神秘公路。为了在同样的角度拍摄和老照片完全一样的照片,他必须爬到对面的山巅上。

戈叔亚先生第一次站在“24道拐”公路的顶端时禁不住喜极而泣。戈叔亚先生为什么会这么激动呢?殊不知他寻找“24道拐你”已达十年之久,“十年”又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呢?在这十年之中,戈叔亚先生又是怎样熬过来的呢?他无数次地自费从昆明难道缅甸,再到印度,沿着当年的中缅公路来来回回寻找,就是找不到。也许是“老天爷”也看不下去了,戈叔亚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找到了这条公路,若不然,先生还准备到越南去找呢。因为《世界画报》发表的那张著名的老照片标注的就是“An nan”字样。二十四道拐从默默无闻到举世闻名,就像它本身一样,“拐实在太多了”。还有就是,历史从一开始就混淆,也难怪戈叔亚先生会备受十年寻路之苦。

3、当地人民对“二十四道拐”的维护

在家里,时常会约上几个伙伴到晴隆山的风口岭或者是观景台,俯瞰山脚的“24道拐”,看那些车子是怎样拐上来的,又是怎样拐下去的,只是一般的车子不走这条道路了。二十四道拐还保存着原来的样子,还是那条弯曲的泥路。可惜的是我们乘坐的车子不走这条路,没能得感受一下它带给乘客们的刺激。特别是在晴隆山的观景台修好了之后,每逢大年初一、二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到这里来观望“24道拐”,来感受它的存在,它的呼吸。贵州省交通厅综合计划处处长周明中在记者采访时回答说:“‘24拐’不会在现代化的网路改造中被改动,动了多可惜啊。它是到战时‘陪都’重庆的必经之路,抗战中起了很大作用,是属于世界的财富。”

四、二十四道拐的重要价值

二十四道拐是国际抗战援华物资的重要渠道。

二十四道拐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唯一一条同国内贵州把物质运往陪都庆的路,发挥的作用是永不可能磨灭的;它雄浑的气魄则是如今世界人文景观的一大亮点。而它就在那里,就在晴隆山下,在晴隆人的心里,在那些分散于世界各地的抗战英雄们的红色记忆里。1988年晴隆县将“二十四道拐”定为文物遗址加以全面保护。在抗战胜利后的半个世纪以来,晴隆县的交通部门也在极力地保养着这条路,因为他们都知道在不久的将来,曾经在这里奋斗过的人都会回来,他们的回归定然能给这个小镇带来最大的喜悦,如同当年美国援华军队的入驻让整个古镇热闹起来一样。似乎是历史重现的幻觉,却在时间的流逝中越发地真实。

现在,人们对它更是精心呵护着,因为它有着深刻的内涵,它有着一段令人刻苦铭心的记忆,我们要保护好它。因为,它不仅是属于晴隆人的、贵州人的,更是属于全中国、全世界的。我们知道了它在这里,也应该让世人也知道它就在这里,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我们更应该把它开发起来,把它与黔西南其他地方的风景名胜区连接起来,好好地打造一番才是。如果只是它一处,未免有点单调了。而且,黔西南其他地方的景点也只有与它连接起来,价值才会发挥到最大,才会更富有内涵。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历史》(初中教材)第四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P38。

[2]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历史》(初中教材)第四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P48。

[3]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历史》(初中教材)第四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P48。

[4]李泽文:《黔西南?历史文化二十二讲》,贵州民族出版社,P92。

[5](美)巴巴拉?塔奇曼:《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1911-1945》上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P324。

[6]梁敬錞:《史迪威事件》,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P59。

[7]李泽文:《黔西南?历史文化二十二讲》,贵州民族出版社,P92。

[8]李泽文:《黔西南?历史文化二十二讲》,贵州民族出版社,P9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