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闻学试题准备讲解

新闻学试题准备讲解

五个W分别是英语中五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 (谁)Says What (说了

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 (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五W模式表明传播过程是一个目的性行为过程,具有企图影响受众的目的。因此说他的传播过程是一种说服过程,其间的五个环节正是传播活动得以发生的精髓。

对它的批评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

1、这个模式将传播视作劝服性过程,认为传播是传播者打算影响接受者,并且总能取得一定效果——对此人们表示理解,因为拉斯韦尔是从研究政治传播和宣传的角度进入传播学的;

2、这个模式忽略了反馈;

3、这个模式忽略了传播过程中外部环境的影响;

4、将传播划分为5个部分,忽略了传播行为的复杂性;同时将研究领域划分为5个部分,忽略了相互之间的关联——事实上,传播在不断进行,很难独立出一个具体和单一的传播行为。

软新闻是指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

向受众提供娱乐,使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或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特点:

a、软新闻的发生往往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多属于延缓性新闻;

b、软新闻的公开发表也没有时间的紧迫性,它耐“压”,早一天迟一天往往无碍大局;

c、软新闻很讲究写作技巧,须用生动活泼的文笔来写,写出情趣来,即人们常说的“散文笔法”。

软新闻:人情味较浓的社会新闻(社会花边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服务性新闻等),形式上通俗,注重趣味性。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多属于延缓性新闻,无时间的紧迫性。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无多大关系,向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它主要出现在大众化通俗报纸。人们一般在硬新闻获得满足后才需要软新闻。(软新闻不是软文)

硬新闻(Hard News)

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包括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改变,时局变化,市场行情,股市涨落,银根松紧,疾病流行,天气变化,重大灾难事故等等。这类新闻为人们的政治、经济、工作、日常生活的决策提供依据。

它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尽可能地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

硬新闻:源于西方新闻学的一个名词,指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是时效性极强的刚发生、正在发生或马上要发生的事件。受众阅读或视听这类新闻时,只能产生延缓报酬效应。它客观的记述了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发生,以及人们现在可能会受到的影响。可以理解为消息,新闻综述或是简讯。

表达权是指公民有权依照法律表达自己对于国家公共生活的看法。

释义公民有权依照法律表达自己的看法

理论基础表达权是民主政治的本质

制度体现宪法上体现为议论自由

1理论基础

A.表达权是民主政治的本质

我国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本质上是人民有权表达自己的独立意志

B表达权是监督国家权力的需要

公民通过表达自己的意志来反映对国家权力的监督和约束,国家尊重公民的表达权就是自觉接受相应的监督

C表达权是形成科学决策的需要

科学决策建立在广泛吸纳民意,听取人民意见的基础上,只有尊重和维护人民的表达权才能够有效地形成科学的决策。

2制度体现

表达权主要在宪法上体现为议论自由与出版自由,表达主要是透过评议的方式来公开陈述和表明自己的观点,游行,集会,示威等权利也可看做是宪法上的表达权体现

知情权是指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包括从官方或非官方知悉、获取相关信息。

狭义知情权仅指知悉、获取官方信息的自由与权利。随着知情权外延的不断扩展,知情权既有公法权利的属性,也有民事权利的属性,特别是对个人信息的知情权,是公民作为民事主体所必须享有的人格权的一部分。

外文名Right to Know

含义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

又称知的权利、知悉权、资讯权

1基本介绍

知情权,又称为信息权或了解权,知情权作为政治民主化的一种必然要求和结果,首先是公法领域内的概念。现今,随着知情权作为一项独立权利的发展演变,其外延已不断扩大,不仅涉及公法领域,也涉及私法领域,如消费者知情权即是知情权扩展至私法领域的具体表现。知情权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知情权是指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包括从官方或非官方知悉、获取相关信息。狭义知情权仅指知悉、获取官方信息的自由与权利。随着知情权外延的不断扩展,知情权既有公法权利的属性,也有民事权利的属性,特别是对个人信息的知情权,是公民作为民事主体所必须享有的人格权的一部分。而狭义的知情权仅指公法领域内的一项政治权利,故现在的知情权概念一般是指广义的知情权。

3五权说

关于知情权的范围,我国学者的分歧较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五权说”,认为知情权包括知政权、社会知情权、对个人信息了解权、法人的知情权和法定知情权(指司法机关享有的了解案件有关情况的权利);“三权说”,认为知情权包括知政权、社会知情权和个人信息知情权,因为法人知情权在本质上是经济利益,而不是感情利益,其与公民的知情

权在性质上有较大的差别,不宜归入同类,而法定知情权则属国家行政权力、司法权力的体现,是权力而不是权利,也不宜归入知情权。

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

素质的总和。素质的级数越高,价值就越大。”构成公共关系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本身所具有的能够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关系新闻需要的素质.

定义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

相关会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要素时新性

目录

1定义

2五要素

?时效性

?重要性

?显著性

?接近性

?趣味性

1定义

所谓新闻价值,就是指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社会需求,就是新闻本身之所以存在的客观理由,在我们比较固定的认识中,它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以及趣味性等几个基本属性。

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满足社会需求的素质的总和。新闻价值要素包括真实性、时新性等不变要素和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可变要素。新闻事实所包含的价值要素越丰富,级数越高,新闻价值就越大。

进而言之,一个客观存在或发生的事实,能否成为新闻,然后被传播,应该取决于两点:一是在多大程度上及以怎样的方式与公众的利益相关联,二是能否满足人们的感官需要。在这里,所谓的公众利益既包括经济利益,也包括安全、公正、道德、荣誉、审美等社会价值利益,而心理感官需求则是人们对事物的好奇、趣味等的心理满足,当然不是猎奇,不是低俗、庸俗、粗俗,不是满足少数人需要的感官刺激。

其他定义:是指构成公共关系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本身所具有的能够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关系新闻需要的素质.

[1] 刘建明在全面考察了新闻价值理论的来龙去脉之后,又进一步提出了” 现代新闻价值” 的说法, 他认为:” 现代新闻价值理论应当回归价值的本义,体现对受众的有用性,对其内涵的阐述在哲理上符合认识逻辑。所谓现代新闻价值, 是指受众在接受新闻活动中满足其需要所表现出的效应。新闻是价值的体现者,媒介是价值的载体,受众是价值的确定和受益者。受众与新闻的相互作用, 使新闻这一客体按照主体的要求为其服务, 表现出客体的有用性。所以, 有用、有益、有效是新闻价值的三个要素。脱离受众的接受过程,任何价值都无法体现出来。对价值的”作用和意义”的界定, 既不是脱离现实世界的抽象的”意义王国” ,也不是把有用功

效混为某些特性的东西。新闻事实的特性可能决定新闻价值,但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对象。新闻价值是新闻工作者用以衡量客观事实是否能构成新闻的标准。新闻价值这个概念最早形成于美国。1833年9月3日美国大众化报纸《太阳报》创刊,推动了面向全社会的“便士报”的迅速发展。在报业竞争中,各报社老板和主编为扩大报纸发行量,十分重视对新闻事实的选择。美国著名报人J.普利策要求记者采访“与众不同的、有特色的、戏剧性的、浪漫的、动人心魄的、独一无二的、奇妙的、幽默的、别出心裁的”新闻,认为符合上述要求的,是有价值的新闻。20世纪初,美国、日本的一些新闻学者,把新闻事实的选择标准,统一到新闻价值这一概念上。1903年出版的美国新闻学专著《实用新闻学》,提出“新闻必是以动社会全体之兴趣者,当注意新闻价值”。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和日本的新闻学著作对新闻价值已有较完整的论述。

在中国新闻界, 新闻价值这一概念由徐宝璜从美国、邵飘萍从日本引进。1918年,他们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上各自讲述了新闻价值问题。从30年代起,这一概念在中国新闻界得到普遍应用。1957年,新闻价值曾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新闻学观点遭到批判。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新闻界重新讨论新闻价值问题;并确认按新闻价值来选择新闻事实是新闻工作的客观规律。

新闻价值作为选择报道事实的标准,有下列要素:①时新性(或称时间性、新鲜性)──报道及时,内容新鲜。事件发生和公开报道之间的时间差越短,新闻价值越大;内容越新鲜,新闻价值越大。②重要性──对国计民生的影响越大,就越重要,新闻价值也越大。③接近性──包括地理上的接近,利害上的接近,思想上的接近,感情上的接近。凡是具有接近性的事实,受众关心,新闻价值就大。④显著性──新闻报道对象(包括人物、团体、地点等) 的知名度越高,新闻价值越大。⑤趣味性──具有趣味性的事实,往往有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对于采访、制作、编辑等新闻业务有直接的作用。在采访前,记者依据新闻价值判断某一新闻线索有无采访的必要;在采访中,记者依据新闻价值估量获得的各种事实, 以便抓住要点,深入采访;在制作中,记者依据新闻价值选取、组织、体现材料,编辑依据新闻价值审视新闻稿,决定稿件的取舍、修改以及版面设计或节目的安排。

新闻事实能否及时传播出去,除了考虑事实的新闻价值外,还要受到新闻政策、新闻法的制约。

2五要素

时效性

双重主体:传者、受者

双重客体:事实、文本

传统新闻价值理论主要指“事实成为新闻”的标准,没有涉及作品的新闻价值问题。

A客观事实发生的新近性;B事实内容的新鲜性

重要性

与人们利益的相关性

A事实在客观上对受众的影响程度,受影响的受众的数量多少

B事实对社会影响时间的长短,事实影响空间的大小

显著性

考察事实本身的要素的知名度)

A人的显著性:领袖、权威、精英、恶棍

B事情本身的显著性: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C时空:时空的不均衡性,时空已经被人意义化

接近性

距离,周围的事物比遥远的事情对人的影响更大,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总是从近处着手。物理距离,心理距离。

趣味性

普遍趣味,多元性,多层次

A与人们利益的相关性

B非常态的事实

C有人情味

D情趣性

刻板印象

一张十八世纪时荷兰的图画,里头将亚洲、美洲及非洲的人描述成野蛮人,下方呈现的则分别是英国人、荷兰人、德国人和法国人。

刻板印象(亦称印刻作用,英语:stereotype),是一个社会学衔语,专指人类对于某些特定类型人、事或物的一种概括的看法,看法可能是来自于同一类型的人事物之中的某一个个体给旁人的观感。通常,刻板印象是大多数是负面而先入为主的,并不能够代表每个属于这个类型的人事物都拥有这样的特质。

在美国等北美国家,吃甜甜圈的警察的形象,已成了既定的刻板印象之一

概说

刻板印象的来源大多是因为个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某个个体所致。例如说当我们看到长得魁梧、纹身,戴黑色太阳眼镜、脸孔吓人且穿着黑西装的壮汉,很可能会将他误认为黑社会人物。又例如某电影中,主角是一般社会大众印象下的坏人,则判定该电影为“歌颂罪恶”的影片。刻板印象爱好者容易先把世事标签化分类,再加以对目标物的种种现象归纳,支持其原先的刻板印象。例如一位正义英雄型人物因醉酒与自己伴侣以外的女性发生性行为,令对方怀孕并诞下私生子,应该是遭“奸人所害”。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若不客观理解,则很难加以改变,亦可能造成同类型人的困扰。不过,出色的公共关系手法,可以改善当事人原先给标签的刻板印象,创造出第二印象,社会心理学又称之为“最后印象”,例如一位富翁一生对人对己都“节俭”,意想不到原来遗嘱指定,将遗产全数捐赠作慈善,感动了法官。

刻板印象在某些专制社会、或民主制度较不发达的国家也容易为有心的政治人物、政党、或他们的支持者所利用,例如透过各种管道(媒体、文宣等)普遍散布敌对政治阵营的负面形象,或刻意宣扬有利于己身立场的事件,以便塑造本身阵营的正面刻板形象或敌方的负面刻板印象。

常见的刻板印象

漫画中的坏人形象

以下为一些常见的刻板印象

性别偏见(性别刻板印象)

更多资料:性别角色

“女生玩洋娃娃、男生玩机器人”或是“男主外,女主内”、“男生在选择大学科系要以有出路为主,女生则是随便选科系”、“男生念理工,女生念人文”、“男生要刚强,女生是柔弱”、“男生一般都是好色的”、“男生较擅长数学”等等都是一种性别刻板印象。这种印象常常造成在工作上对于性别的歧视,例如男护士或是女司机,同时亦造成人际相处上的阻碍。如果将这些思想实践,即成为性别歧视。

性倾向刻板印象(性别刻板印象)

例如:“同性恋的人容易得爱滋病”,“0号男同志都很女性化”,“同性恋就是爱肛交”等等,都属于性倾向刻板印象。这种印象往往造成大众对同性恋者的歧视。

地区或种族刻板印象

例如“日本人都爱吃生鱼片”、“所有四川人都爱吃辣”或是“住在布鲁克林区的人都是穷人”、“台湾北部人都很高傲目中无人”、“台湾中南部人没水平”、“客家人节俭”、“台湾原住民文化比较落后”、“台湾外省人都是泛蓝铁票”即为地区/族群刻板印象。

外表刻板印象

更多资料:外貌魅力偏见

例如漫画中的人物造型,常有以尖嘴猴腮的有钱人为坏人的形象、“体态肥胖的人都贪吃,体形消瘦的人有疾病。”等皆为其例;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肥胖都是因为贪吃造成,而体形消瘦更不全都代表是有疾病。中国大陆的男子给一些人的印象是以方形平头为发型且语气粗犷,但并非代表所有中国大陆的男子皆然。

喜好刻板印象

例如:“御宅族都是不修边幅,与社会脱节,不擅长与人沟通的人。”、“喜欢真珠美人鱼或海绵宝宝的大学生都很幼稚。”就是对拥有个别兴趣的人的刻板印象。事实上,即使拥有共同兴趣的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

政治刻板印象

把政党、报纸或人物简单分为左派、右派、自由派、保守派、泛蓝、泛绿(台湾)或是民主派、建制派(香港),或是将特定政党或政治立场(如前述的那些及拥核、反核、支持死刑、反对死刑、支持堕胎、反对堕胎、支持多元成家、反对多元成家等)以及相关人士挂上“暴力”、“意识形态”、“一高二低”、“不理性”、“伪善”、“没同理心”、“偏激”、“保守”或其他各种的标签。如“反多元成家的都是基督徒”、“主张废死的欺负受害者”、“主张支持死刑的思想保守”等。

年龄刻板印象

如把年纪较大的女性等同于强气,一同称为御姐,或认为“七年级生都是草莓族”、“八年级生都是水蜜桃族”、“老人不擅长使用新科技”、“老人很顽固”,或者是“小孩子办不好事”、“小孩容易犯错”等都算是。

身份或社经地位刻板印象

如“基督徒都反同性婚姻”、“念理工科的男生都很宅”、“公务员很混”、“公务员都是泛蓝铁

票”、“有钱人小气自私”、“穷人没有信用”等即是其例。

议程设置

1968年,麦克姆斯和肖对总统大选进行了调查,看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有多大的影响。1972年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

目录

1简介

2特点

3说明

4观点

5媒体

6应用

7经典案例

8评价

?意义

?局限

1简介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和效果之一。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和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即传播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传播媒介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根据这种高度对应的相关关系,麦克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形成社会“议事日程”的功能,传播媒介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后来也有一些研究对报纸,广播电视媒介等不同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的特点进行了探讨。议程设置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2特点

1)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是完整意义上的效果形成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议程设置作用示意图

2)“议程设置”功能考察的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这里着眼的是传播媒介的日常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3)议程设置功能暗示了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议程设置的“0/1”效果、“0/1/2”和“0/1/2/n“三个传播效果,“0/1”效果指的是大众传媒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到公众对少数议题的感知。“0/1/2”效果指的是媒介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0/1/2/、、/n”效果指的是传媒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次序所给

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做的判断。

3说明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其观点主要来自政治学,李普曼的《舆论》最早提出该思想,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议程设置(agenda setting)的基本思想最初来自于美国新闻工作者和社会评论家沃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922年,李普曼在其经典著作《舆论学》(Public Opinion)中提出了他的观点:“新闻媒介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图像’”,这成为议程设置理论的雏形。

1963年,伯纳德·科恩(Bernard Cohen)提出了对“议程设置”最有影响力的表述:“在多数时间,报界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怎样想时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想些什么时,却是惊人地成功” ,这更清楚的指出了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

1968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两位研究人员马尔科姆·麦肯姆斯(Maxwell McCombs)和唐纳德·肖(Donald Shaw)对李普曼的思想进行了实证性研究,他们对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了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他们研究的总结。其主要含义是:大众媒介注意某些问题而忽略另一些问题的做法本身就可以影响公众舆论,而人们一般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并采用大众媒介为这些问题所确定的优先次序来确定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关注程度。他们的研究标志着一个新的传播效果理论——“议程设置(agenda-setting)理论”的诞生。这个理论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议题从媒介议程向公众议程的传播过程,另一个方面是公众在头脑中形成这些议题和对象时新闻媒介所起的作用。

《新闻学大辞典》将议程设置理论解释为:“由马尔科姆·麦克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72年提出。……核心观点是: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题。”美国学者沃纳·塞佛林和小詹姆斯·坦卡德在其《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一书中,对议程设置理论提出了较为理性的认识,认为“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就是指媒介的这样一种能力: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 而在中国学者郭庆光教授的《传播学教程》一书中,他认为议程设置的中心思想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根据麦肯姆斯和肖的研究,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还要看公众与媒介的接触频率、公众对媒介的需要程度、当时人际交流的情况、不同公众的兴趣等因素的影响。而且,人际交流和亲身观察以及很多具体情况也会增大或减弱媒介议程设置的效果。另外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时间在媒介的议程设置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媒介议程设置的效果并不是立即出现的,一般都是在新闻报道几周之后。同时,公众对信息的接受量一般是有一定限度的,过多的议程往往会削弱媒介议程设置的效果。麦克姆斯和肖的一项研究发现,公众的议事日程中不能超过5-7个议题,否则受众就会忽略很多媒介认为重要的议题。

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的议程设置功能,已经被众多的学者接受,并从政治、社会生活的多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人们也普遍意识到传统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对公众议程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却又是强大的。但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作为新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由于网络传播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有着很强的互动性,网络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择信息和表达观点,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同时,以头版或头条形式出现的传统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在网络上也不再那么明显;再者,网络上的信息量是传统媒体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很多学者认为,在网络传播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将会弱化,甚至不再存在。

“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这是一种有关媒介具有强大效果的观点。它的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这种理论流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30 年代,到40 年代这一理论便为宣传的实践所打破。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盛行于美国。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是为了确立、

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探索,力图以理论形式来阐述、论证新闻自由的合理性、必然性。

类别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

1内涵

其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这里的新闻自由指的是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探索。力图以理论的形式来阐述、论证新闻自由的合理性、必然性;而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则是自由主义新闻报刊理论的主要内涵,并由此确立其基本原则。

2观点

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

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报刊和政府的关系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主张,报刊是独立自主的,只对法律和社会负责,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来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政府的唯一职责是采取措施来保护新闻自由,为新闻媒介的采访、发布新闻提供种种方便。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

3)“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让人民群众和各党派都利用报纸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前提是给予人民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

4)对事实的信念。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该理论崇尚并提倡客观性报道。

本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标准。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新闻需要”“新闻需求”辨

一、新闻需要与新闻需求的区别

新闻需求是对新闻信息简单的,基本的欲望或要求,本质是对新闻信息的一种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行为。

欲望是人的心理现象,能够激发人的行为的欲望称为需要。一个人的行为,总是直接或间接、自觉或不自觉地实现某种需要的满足。需要是行为得以产生的原动力。

人类的一切决策、行为都是以了解信息为起点的,因此,以获取周围世界变动信息为目的的新闻需要和人类生存、发展相伴始终。正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必须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正是这种新闻需要,刺激了最初的新闻传播行为的发生。由此,我们从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类的新闻需要;人类的新闻需要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新闻需要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一定的生产关系下,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对获得新闻信息的一种有意识的、可能实现的愿望或欲望。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新闻需求则是商品经济条件下通过传媒市场能购买实际新闻产品而表现的一种能力,新闻需求是新闻需要的实现。新闻需求必须以货币为基础,必须掌握交换手段,具有支付能力。它不是观念上的东西。所以,新闻需求的本质是有支付能力,它是实现新闻需要的条件。

其次,人们有一部分新闻需要是可以不通过传媒市场,不以新闻需求的形式而得到满足的。由于人们获取、交流新闻信息的渠道、形式、手段的多样性;而且不同的人由于社会地位、职业、文化程度的不同,各有相对固定的渠道来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北京新闻研究所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大中型企业家获取外界新闻信息,70%左右来自大众传媒和专业性杂志、内部刊物,20%左右来自新闻发布会、听报告,10%左右来自和朋友、部属的交谈。显然,在人们满足新闻需要的渠道中:通过面对面的交谈;私人信件;手势、眼神、表情等体态语言;在战争年代,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在窗外悬挂实物显示安全或危险;在海上航行时,舰船上信号员互打信旗等等获得的新闻信息;以及各种社会福利性新闻信息的消费就不是通过传媒市场得到满足的新闻需要。因此,研究新闻需要还必须研究新闻需求,研究有支付能力的受众购买力的投向,研究如何生产和供应丰富多彩的新闻产品,使新闻产品结构与新闻需求结构相适应。传媒经济是新闻需求导向型经济,受众新闻需求作为传媒产品总需求的重要变量,对传媒经济增长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十分明显,特别是在行政福利型新闻信息消费不断减少甚至取消的情况下,研究新闻需求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再次,新闻需要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而新闻需求则是与新闻事业同时产生的。人类社会一诞生,人就结群而居,互相交往,组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也就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显得越不独立,越从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 。出于这样的缘由,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有关系,就得有交往,有交往就需要各种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新闻需要与其他信息需要一样,因之应运而生。它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与交流的需要,是人们之间各种各样联系的一种反映。同时,又是人们赖以维持交往、组成关系的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同意美国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的论断:“社会是一个主要由传播所维持的这类关系组成的网”。“要了解人类传播,我们必须了解人类是怎样相互建立起联系的” 。所以我们说新闻需要是与人类社会同时并生的(详见下文论述)。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导致社会对新闻信息的需要急剧上升。部门之间,地域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广泛联系大大刺激了人们的新闻需求:市场的行情、商业的情况、与商品生产密切关联的交通、航行的信息,乃至于世界各地重大事件的变动,都成为人们追逐、关心的对象。空前高涨的新闻需求,不但进一步刺激、活跃了各地的群众性新闻传播活动,并进而迫使社会采取更强有力的新闻传播手段来满足、缓解这种新闻需求。正如萨空了先生讲的:这种新闻需求又“逼迫着人类,必须创造种种工具,发展种种技术来适应它,来扩大它的影响范围” 。这与马克思所说:“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 论断是一个意思。社会对新闻信息的需求的逐步加强,以及由此而来的新闻传播技术、方式不断改进,无疑对新闻传播的发展及新闻事业的产生起到了最直接、最基本的推动作用。是社会需要产生了新闻传播活动的专门化阶段——新闻事业阶段。而新闻传播活动的专门化促使新闻传播活动成为有目的、成体系、有专门机构、有专职人员的大规模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人们的新闻需求也就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

搞清楚“新闻需要”和“新闻需求”二者的区别,有助于传媒在满足受众新闻信息基本需要的同时,研究多样的新闻需求,于传媒来说是提高其“传媒影响力”,赢得受众;于受众来说是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支持传媒。

二、新闻需要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

依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观,“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 。为了满足衣、食、住等生活需要,社会便有了生产力系统。光具有生产力还不行,人们必须组织起来,进行合作,“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生活和相互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 。于是,便产生了以生产关系为中心的种种社会关系,于是便有了维持这种社会关系所必不可少的信息与新闻的传播和交流。“人没有锐牙利爪,气力也逊猛兽,而仍能在世界上存在,完全是靠了能够运用所创造的工具并能大家合作┅┅这种合作的要求,也就确定了人类之间必须相互报道消息┅┅” 。人类为了生存,相互之间必须报道消息,提供意见,所以我们说新闻需要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

正因为如此,早期的新闻传播不仅与其它传播难分难解,而且与生产劳动的关系也是相当密切:其一,它是劳动生产的一个直接组成部分,或者说它是直接建基于物质生产劳动之上;其二,所传播的内容基本上是生产劳动的反映;其三,其传播行为、传播工具与生产行为、生产工具几乎是合二为一的;其四,传播的目的带有极大的功利性,即趋利避害,组织劳动。这种状况,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随着劳动生产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扩展,才逐渐有所改变,新闻传播遂慢慢得以提高和发展。

由此可见,新闻需要与人类社会同时共生,然而在人类社会的童年时期,新闻传播并不单独存在,是融合于一般的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之中。它的产生到成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大众媒介的功能

一、舆论导向功能

“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精神振奋;舆论导向失误,后果严重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引导舆论,至关重要。” 舆论导向不仅包括政治导向,还包括思想导向、生活导向、行为导向、价值导向、知识导向、服务导向等。导向问题在大众传播媒介中随时随地都存在,处理不好会给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所以大众传媒必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大众传媒的灵魂所在。

二、社会教育功能

传播知识:

1.政治领域:传递社会传统,介绍重大的理论知识,介绍法律知识和社会民俗。

2.经济领域:市场运转的公开、公正、公平,打击欺诈行为。

3.社会生活领域:向社会成员传递社会模范,培养社会角色。

大众传媒不仅是一种工具或手段,它还是一种文化教育。传媒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教育角色。大众传媒的教育具有大众化的,对人们在价值观念的更新与改变,生活方式的形成与改变等方面起着重大影响。大众传媒在人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方面的影响力、引导力是传统教育望尘莫及的。大众传媒对知识的传播,可以使不同的知识发生碰撞和融合,产生新的知识生长点,实现知识的迅速增殖。同时还可以使知识被复制和传播,实现知识的共享。通过大众传媒的交流,知识能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作为推动社会文明前进的一股力量,大众传媒教育现象是不应受到忽视的。因此大众传媒教育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教育形式,它们都对推动现代文明和文化的进程有积极的作用,从而维护和巩固既有的社会秩序。

三、大众传媒信息传播功能

一.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1.政治领域:报到国内外政治形势、政治动向;传达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表达人民群众的愿望。

2.经济领域:传达国家的经济政策;报道国内外经济建设情况;提供市场行情、供需形势和趋势。

3.社会生活领域:反应社会秩序情况,自然界的变动;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提供服务。

二.进行宣传,整合社会:分析政治形势,解释、阐明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

三.提供娱乐,丰富精神生活:提供生动有趣的文体娱乐,陶冶人们高尚情操,获得积极休息。

息恰恰是普遍联系的共同内涵和中介,它沟通自然界的各个部分,建立起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联系,成为认识主体向认识客体运动的桥梁。对信息本质的揭示,使普遍联系这个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更加丰富、具体,更加精确化。”人类的一切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信息的获取,媒介又是人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和反馈信息的中介与渠道,通过媒介实现了主体和客体的交互,建立起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联系,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文化产品。现代大众传媒是信息社会人们所必须具有的宣传、交流的工具。

信息的传递同时兼具有宣传的意味。作为舆论工具,传播媒介必须公正、正派,才能赢得社会的推崇。传播媒介作为社会公器,担当着传达社会正义、引导正确舆论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传媒不仅要成为社会黑幕的揭露者,同时应该成为社会光明的建设者和前瞻者。这就要求传播者能够透过假象看到真相,透过消极看到积极,透过黑暗看到光明。大众传媒利用自己在舆论引导、社会教育和信息传播方面的特点和优势,为国民经济发展、民主法制建设、思想道德建设,为促进社会公正义和充满活力,为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民众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许多方面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传播和引导水平,以科学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去影响社会和凝聚群众,真正当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宣传者和促进者。

四、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