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湖南长沙岳麓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4湖南长沙岳麓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4湖南长沙岳麓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4湖南长沙岳麓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4湖南长沙岳麓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为60分钟)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是全国第一个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省市。

2.国家级搜索平台()3月21日正式上线开通,英文域名为chinaso.com。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有六条: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4.()主张关注人的力量和美德,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

5.“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这一观点源自()学习理论。

6.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7.所谓(),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8.()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9.德国教育家()有一句名言“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10.从()的角度看,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在括号中画“×”。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学生。()

12.学生学习的动机水平与学生学习效果成正比。()

13.科尔伯格认为道德认知发展是三水平六阶段。()

14.倒摄抑制是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15.1903年颁布癸卯学制,标志着我国开始实行近代学校教育制度。()

16.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教育观念现代化。()

17.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

18.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9.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论语》。()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2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22.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23.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坚定

24.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辐合思维

D.直觉思维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出自()。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6.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

A.教师的主导作用

B.学校的管理作用

C.教材的媒体作用

D.学生的主体作用

27.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具有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心胸开阔,兼容并包等都属于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良好的()。

A.气质特征

B.能力特征

C.人格特征

D.认知特征

28.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的()问题。

A.现代化

B.综合化

C.系统化

D.理论化

29.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A.自由发展

B.自主发展

C.自愿发展

D.自动发展

四、多项选择题(答案全对记分,否则不记分。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0.下列各项不属于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的是()。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组织文化

D.制度文化

31.交互式教学模式旨在教学生()等策略。

A.总结

B.提问

C.析疑

D.预测

32.测验的质量指标有()。

A.测验的效度

B.测验的信度

C.测验的难度

D.测验的区分度

33.选择教学媒体应考虑的因素有()。

A.教学情境

B.学生学习特点

C.教学目标

D.教学媒体特性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34.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6分)

35.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哪些?(6分)

36.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4分)

37.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特点?(4分)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10分)

38.分析以下材料所揭示的问题及其原因,并论述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进促进教学过程中的机会均等。

几乎每个教师都意识到应努力为班内的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然而,群体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与这种理想相差甚远。对师生在课堂上相互作用所进行的观察表明:教师(无意识地)针对某些学生进行教学和讲解,而忽视了其他学生。教师给予了某些学生更多的积极强化与鼓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及回答问题,对待其他学生就并非如此。一般说来,教师对班内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优秀学生最为关注并给予最多的鼓励。班内半数较差的学生所受到关注与帮助最少,师生间关系的这些差异使得一些学生得到了(其他学生所得不到的)更多的机会与鼓励。

一、填空题

1.上海2.中国搜索3.关爱学生4.积极心理学5.建构主义

6.孔子7.先行组织者8.群体凝聚力9.第斯多惠10.迁移

二、判断题

11.×[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可知,这里的“未成年人”不仅指学生。

12.×[解析]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研究表明,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13.√[解析]科尔伯格认为道德认知发展是三水平六阶段。分别为:(1)前习俗水平(4~10岁)。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第二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2)习俗水平(10~13岁)。第三阶段: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为定向阶段;第四阶段:以法律与秩序为定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13岁以后)。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第六阶段: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阶段。

14.√[解析]遗忘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研究表明,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所谓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15.√[解析]1902年清政府采取“废科举,兴学校”的措施,首次制定了近代学制,即壬

寅学制,但这一学制没有施行。1903年颁布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近代学制,标志着我国开始实行近代学校教育制度。

16.×[解析]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17.×[解析]学习时间管理属于学习策略中的资源管理策略,分别包括:(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3)灵活利用零碎时间。因此,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资源管理策略。

18.√[解析]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19.√[解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我国的教育方针作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学记》。意为: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直接告诉学生。

三、单项选择题

21.B[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后,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服从安排,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强调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因此体现的是榜样示范法。

22.C[解析]感知规律具体包括:(1)强度律:直观对象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的感知;(2)差异律:对象和背景差异越大,将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越容易;(3)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4)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的感知。教师在讲课时的走动和手势,体现的是活动律。

23.C[解析]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会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24.B[解析]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25.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26.D[解析]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27.C[解析]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因此该题反应的是人格特征。

28.A[解析]课程改革,即改革教学课程,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因此,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的现代化问题。

29.B[解析]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多项选择题

30.ACD[解析]校园文化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31.ABCD[解析]交互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导学生通过自我提问、总结、澄清(析疑)和预测等步骤,监控学习的过程,并建构起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的教学方式。

32.ABCD[解析]测验的质量指标包括:(1)效度: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与行为特征的程度;(2)信度: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指的是测量的一致性程度,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

(3)

难度:指测验包含的试题的难易程度;(4)区分度: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33.ABCD[解析]选择教学媒体应考虑的因素有教学情境、学生学习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媒体特征等。

五、简答题

34.[参考答案](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4)教师应及时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35.[参考答案]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

36.[参考答案](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37.[参考答案](1)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影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六、分析题

38.[参考答案](1)材料所揭示的问题是:大多数教师能够意识到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而在实践中却难以做到这一点。

(2)材料揭示了造成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影响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由于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面向学生集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如何保证学生享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一直是班级教学中的一个难题。

(3)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上述局限,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改进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①缩小班级规模,实行小班教学,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

②压缩集体教学时间,增加个别辅导时间;

③增加辅导教师,实施小队教学;

④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发动学生辅导同伴;

⑤按能力或兴趣分组,进行分组教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