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秋水》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秋水》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秋水》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秋水》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秋水》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第20课秋水(第一课时)

1、根据课文给加点的字注音。

泾流()涘()渚()仲尼()殆()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①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②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

③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④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⑤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找出描写河、海的句子。

描写河的句子:

描写海的句子:

4.翻译下列句子。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闻道白,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5.填空:

庄子,名,中期国人,他继承并发展了的思想,为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有篇,七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研究者的多认为是庄子所作。

(胸怀全局,一切尽在掌握中)

1.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2.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

3.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全文可分为几个层次?层次间的关系是什么?

5.文中用两个“于是焉”有什么作用?

(勇于探索,乐趣源自思考来)

6、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人名言”,请你写出五位名人,各写出他的一条名言。

7、请你写出表达豁达胸襟的诗句。(不少于2句)

8.“海纳白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林则徐的自题联,你能体会林则徐想通过这幅对联勉励自己做怎样的人呢?

第20课秋水(第二课时)

1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泾jīng涘yǐ渚zhǚ

B.泾jìng涘sì渚zhě

C.泾jīng涘sì渚zhǚ

D.泾jìng涘yǐ渚zhě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径流渚崖辩别望洋向若

B.泾流劝谏旋转欣然自喜

C.争辩穷匮孀妻遗笑大方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 同步测试(9)摩擦力

摩擦力 1、关于摩擦力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C.两物体之间有压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D.两物体之间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压力 2、关于摩擦力,有人总结了“四条不一定”,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 C.受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或运动 D.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滑动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3、在中学秋季田径运动会上,李好同学奋力拼搏,勇夺男子100m 冠军,以下两图为该同学奔跑途中的两个瞬间,用12f f 、分别表示该同学在图甲、乙两瞬间所受到的摩擦力,则关于12f f 、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1f 向后,2f 向后 B.1f 向前,2f 向前 C.1f 向前,2f 向后 D.1f 向后,2f 向前 4、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 B.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C.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D.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 5、如图所示,物体P 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左边用一根轻弹簧与竖直墙相连,物体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小于原长。若用一个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 向右拉P,直到拉动,那么在P 被拉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对P 的弹力T F .的大小和地面对P 的摩擦力f F 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弹簧对P 的弹力T F 始终增大,地面对P 的摩擦力始终减小

B.弹簧对P 的弹力T F 保持不变,地面对P 的摩擦力始终增大 C.弹簧对P 的弹力T F 保持不变,地面对P 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D.弹簧对P 的弹力T F 先不变后增大,地面对P 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6、如图所示,A 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以速度1v 向右运动,物块B 在木板A 的上面以速度2v 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是12v v =,A B 、之间无滑动摩擦力 B.若是12v v >,A 受到了B 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若是12 v v <,B 受到了A 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D.若是12v v >,B 受到了A 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7、水平桌面上,重300 N 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最大静摩擦力为33 N( ) A.当用15 N 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5 N B.当用32 N 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2 N C.当用32 N 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0 N D.当用60 N 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0 N 8、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斜面上,一木块受平行于斜面向上且从零逐渐增大的力F 的作用,木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关于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擦力的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上 B .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先沿斜面向上、后沿斜面向下 C .摩擦力逐渐变大 D .摩擦力可能先变小后变大 9、在水平路面上,一辆卡车上放着一只集装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当卡车启动时,卡车对集装箱的静摩擦力使集装箱随卡车一起运动,方向向前 B.卡车匀速运动时,卡车对集装箱的静摩擦力使集装箱随卡车一起运动,方向向前 C.当卡车匀速运动时,卡车对集装箱的摩擦力为零 D.当卡车刹车时,卡车对集装箱的静摩擦力为零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被水平推力压着,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推力F 的大小增加到2F 时,则( )

《秋水》中考试题集解析

秋水 (一)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 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百川灌.河(2)东面.而视 (3)河伯始旋.其面目(4)而轻.伯夷之义者 2.翻译下面句子。 (1)(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译: ( 2)“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译: 3.这篇寓言的寓意是: 答案1、(1)注入(2)面向;朝向(3)旋转;掉转(4)认为……轻 2.(1)(河伯)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2)“知道很多,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 3.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或: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能坐井观天。 (二)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②东面而行,不见水端.()③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意思和用法,有一项不同于其他各项,它是()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B.野语有之.曰 C.少仲尼之.闻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秋水时至,百川灌河。译文: ②道闻百,以为莫己若。译文: 4.以下是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伯起初觉得自己的天地最广大,是因为他所拥有的天地确实阔大,他当初的认识有局限是情有可原 的。 B.河伯看到广阔的大海,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承认自己的原有认识是错误的,这一认识转变是值得肯定 的。 C.在河伯的感叹里,河伯觉得有些人对孔子和伯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他们不应该认为孔子的学识少, 也不应该认为伯夷的道义轻。 D.河伯的感叹里还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自己有幸来到大海,增长了见识,否则,因见识短浅而自以为是 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4.也许你能从这则寓言中受到不少启发,请谈谈自己最深的感受。 答案:1.①同(通)“辨”,分辨。②尽头。③长久,永远。2.B 3.①秋天里的洪水按时到来,众 多河流的水注入黄河。②听到了上百条(不少)道理,便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了。4.C 5.可能的感受:①现有的见识往往是有限的,我们不应囿于已有的见识而骄傲自大;②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即使是

《秋水》知识点梳理

《秋水》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文化常识 1.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我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并称老庄 2.《庄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中反映道家学派思想的代表着作,由内篇,外篇和杂篇组成。唐代以后又称《南华经》,《庄子》中有许多着名的寓言故事,如《螳臂当车》、《东施效颦》、《匠石运斤》、《庖丁解牛》等等。 二、词语解释 (1)实词 1两涘.(水边)渚.(水中的小块陆地)崖.(高岸)之间 2不见水端.(尽头) 3河伯始.(才)旋.(掉转)其面目 4始.(开始)吾弗.(不)信 5今.(现在)我睹.(看到)子.(您)之难穷也 6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危险)矣 7笃.(限制)于时.(季节)也 8束.(束缚)于教也 9观于大海,乃.(才)知尔丑.(鄙陋) 10尔将可与.(参与)语大理矣 11不知何时止.(停息)而不盈 12不知何时已.(停止)而不虚.(空,流尽) 13水旱不知.(觉,影响) 14此其过.(超过)江河之流 15不可为量数.(计算) 16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认为......多,夸耀)者 17犹.(好像)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18方.(正)存.(存念)乎见少 19不似豪末.(末梢)之在于马体乎? 20不似尔向.(先前)之自多于水乎? 21望洋.(……的样子)向若而叹曰 22泾.(直流的水)流之大 (2)古今异义 1百川灌河.??(?特指黄河?) 2吾长见笑于大方 ..之家??(专通某种学问) 3计中国 ..之在海内(中原地区) (3)通假字

1 不辩.牛马 (“辩”同 “辨”,辨识。) 2拘于虚.也 (“虚”通"墟",所居之所) 3人卒.九州 (”卒”同”萃”,聚集。) 4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豪”同”毫”,动物身上的细毛。) (4)虚词 1于是焉.(语气词,相当于“乎”,无义) 2河伯欣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自喜 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动词,认为) 4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介词,凭) 5伯夷辞之以.为名(连词,来) 6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助词,的) 7野语有之.曰(代词,这样的话) 8我之.谓也(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9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助词,取独) 10顺流而.东行(连词,表修饰) 11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连词,表并列) 12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连词,然而) 13于.是焉(介词,在) 14至于.北海(介词,到) 1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表被动) 16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介词,介入对象,不译) 17莫大于.海(介词,比) 18今尔出于.崖涘(介词,从) 19方存乎.见少(相当于“于”,介词,在) 20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语助词,表反诘) 三、词类活用 1秋水时.至???(名词做状语,?按时节) 2顺流而东.行?(??名词做状语,?向东) 3今我睹子之穷.也 (形容词做动词,走到尽头) 4东面..而视????(?东,?名词做状语,?向东)???(?面,名词作动词,?面对) 5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少、轻,意动用法,认为……少,认为……轻;闻,动词用作名词,见闻) 6不可为量.数(名词做状语,用量器。) 7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形容词做动词,以为多。) 8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作名,美景) 9尽.此矣(形作动,终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力》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制作整理 7.1《力》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 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3.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 A .汽车起动 B .汽车拐弯 C .汽车减速上坡 D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 4.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B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D .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5.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 A .不断改变 B .始终不变 C .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 D .无法确定 6.一只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地球的吸引而从树上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苹果 ( ) A .一定吸引地球 B .不一定吸引地球 C .一定不吸引地球 D .无法确定是否吸引地球 图1 人对跳板的压力 手对弓的拉力 手对弹簧的拉力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A B C D

二、填空题 7.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给它的力,同时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手受到了____________的作用力.大量的事实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8.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________. 9.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的改变或运动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 10.人拉弹簧,拉力使弹簧发生了,守门员把飞向球门的球踢回去,假设球来去的速度大小不变,踢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 11.力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 12.物体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或者________,都是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13.气球经吹气后体积变________了;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的长度变________了;用手压馒头,馒头变__________了;这些现象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三、作图题 14.如图2所示,用50牛沿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斜向上拉小车,画出拉力的示意图. 图2图3 15.如图3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的物体,在F=4牛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向右运动,物体同时受到3牛的阻力,画出物体在水平方向受的力的示意图. 四、简答题 16.足球运动员用力踢球,脚也会感到痛,为什么? 17.有人说:“炸弹爆炸说明这一物体本身就具有力,不需要别的物体的作用.”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D2.C3.D4.D 5.A 6.A 7.桌子、作用、相互的8.支持力,桌子,书.压力,书,桌子9.物体的运动状态,形变.速度大小,速度方向,施加力的作用10.形变,方向11.大小、方向、作用点12.静止运动运动静止改变运动方向13.大、长、形、形状14.如图4所示15.如图5所示

2019届人教版 摩擦力 单元测试

(五)摩擦力 对点训练:对摩擦力的理解 1.(2018·昆山模拟)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B.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能有摩擦力 C.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之间一定存在着摩擦力 D.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它的运动方向相反 解析:选B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如在地面上滑行的物体,地面受到是滑动摩擦力,故A错误;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能有摩擦力,比如:在沿着斜向上运动的传送带上与传送带相对静止的物体,故B正确;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之间,接触面不一定粗糙,因此不一定存在着摩擦力,故C错误;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的方向相同,也可能与运动的方向相反,但总是和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故D错误。 2.[多选]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规律,把木块放在 水平长木板上,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下轻放一个小纸团,它只能 被指针向左推动。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拉力由零 缓慢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开始运动前,摩擦力逐渐增大 B.当拉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木块开始移动,此时拉力会突然变小 C.该实验装置可以记录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 D.木块开始运动前,拉力小于摩擦力 解析:选ABC由题意可知,开始时木块保持不动,木块受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始终等于拉力,故摩擦力大小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而当拉力增大到某一大小时,木块开始滑动,此时说明木块恰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而由于滑动摩擦力要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木块移动后拉力将减小,根据纸团的位置即可记录下最大静摩擦力,故A、B、C正确,D错误。 对点训练:静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3.(2018·南京期末)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有关部门规定:对乘坐 轨道交通的乘客所携带的物品实施安全检查。如图所示为乘客在进入 地铁站乘车前,将携带的物品放到以恒定速率运动的水平传送带上, 使物品随传送带一起运动并通过检测仪接受检查时的情景。当乘客将携带的物品轻放在传送带上之后,关于物品受到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物品受到静摩擦力

《力》同步练习及答案

7.1、力 一、填空题(每空5分) 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的作用叫做力;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其中一个叫做物体,另一个叫做物体。 2、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表示;力的单位是,符号是。 3、如图(a)、(b) 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a)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发生改变;图(C),主要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有关; 4、物体的“形变”是指物体形状的改变,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是指 。 5、踢足球时,脚对足球施加力的同时,脚也感到痛,这一现象说明,使脚感到痛的施力物体是。 6、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作用力的同时,也受到了对人向前的反作用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7分) 7、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3N ( ) A.一头小牛 B.一块砖 C.九年级物理课本 D.两枚1元硬币8、人在竖直方向用力提起一个物体时,人对物体施加了一个拉力,物体对人也施加了一个拉力,则这两个拉力的三要素 ( ) A.大小相同 B.方向相同 C.作用点相同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相同 9、下面几个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B.发生力的作用时,两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 C.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没有施力物体,物体也能受到力的作用 10、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拨它,使其发生 如图所示的形变,如果F 1=F 3 =F 4 >F 2 ,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 的图是()

A 图a和图c B 图b 和图d C 图a和图b D 图 a和图 d 11、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小车,小明用6N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车, 拉力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请在图中作出这个拉力的示意图。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5分) 1、物体对物体、施力、受力(或填“受力、施力”) 2、 F、牛顿、N 3、运动状态、作用点 4、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 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足球 6、水、相互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7分) 7、C 8、A 9、B 10、A 11、如图所示

七年级科学下册3.6摩擦力2同步测试新版浙教版2

2 ?浴室中为了防止地面沾水而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A .浴室地面应铺上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 B ?人淋浴时穿的鞋底带有凹凸花纹 C .脚底下放一条毛巾 D .穿上平底的塑料拖鞋 3 ?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 .白行车车闸皮与轮罔之问的摩擦 B .火箭升空时火箭与空气的摩擦 C .圆珠笔的笔珠与纸面之间的摩擦 D .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 4. 某同学对生活中的一些做法 进行了分析,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 .连接玻璃管与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门用水润湿,水起润滑作用 B .要把拧得很紧的瓶盖打开,在手和瓶盖之问垫一层毛巾,是为 r 减小摩擦 C .雨天,机动车应低速行驶,是由于轮子与地面的摩擦 力小 D .铅笔芯粉加入到生锈的锁中,起润滑作用 5. 很多动物是“科学应用高手”,它们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进化出具一定科学规律的身体 部位,下列从科学的角度给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壁虎趾上有吸盘,可以增大摩擦 B .泥鳅的体表有黏液,可以减小摩擦 C .斑马身上长满花纹,可以 增大摩擦 D .蚯蚓腹部长有刚毛,呵以增大摩擦 6.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小超同学利用牙刷做实验,当用力匀速拖动牙刷时,刷毛发生了 如图所示的弯曲,对这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小 B .手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 C .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 D .从刷毛弯fH1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7. 近年来,一些运营者将车辆加长加高、 增大载重量, 致使有些交通拥挤的路段不堪重负, 伤痕累累。交通部门及时出台限制非法加长、 加高车辆的交通规则, 这主要是考虑到下列中 的() 3.6摩擦力⑵ 1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 j '增大摩擦的是 九轮滑楼带有滚轮 B 冰淤路面上划出一道 道榄线 轮胎

秋水练习附答案

本练习附带答案,答案为白色文 字,全选文本,改成黑色即可 高二《秋水》练习答案 一、解释下面加点字词(共36分,1空1分) 1、百川灌河.( 黄河 ) 2、泾流.. 之大( 直通的水流 ) 3、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在这个时候 ) 4、东面.而视( 面对着,面向 ) 5、不见水端. ( 边际、末端 ) 6、始.旋.其面目..( 才 ) ( 掉转、转变 ) ( 脸面、面貌 ) 7、望洋..向若.( 抬头仰视的样子 ) ( 海神的名字 ) 8、野语.. 有之曰( 俗语 ) 9、始.吾弗信……则殆. 矣( 开始 ) ( 危险 ) 9、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 乡曲之士,指见识浅陋之人 ) ( 谈论 ) 10、乃知尔丑..( 你的 ) ( 鄙陋、低劣 ) 11、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参与 ) 12、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满溢 ) 13、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减少 ) 14、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 觉,影响 ) 15、不可为量.数.( 指斗、斛一类的量器 ) ( 计算 ) 16、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自以为多 ) 17、不似礨空.. 之在大泽乎 ( 蚁穴 ) 18、计中国...之在海内..( 谋算、考虑 ) ( 指黄河流域一带,是古代九州之一,中原大地 ) ( 古人以为九州之外是四海,因此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 19、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细小的米粒 ) ( 大粮仓 ) 20、号.物之数.谓之万( 称呼 ) ( 数目 ) 21、人处.一焉( 占有,据有 ) 22、舟车之所通..( 通行的地方 ) 23、伯夷辞. 之以为名( 辞让 ) 24、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先前,刚才 ) 二、指出加点字活用情况,并解释(共8分,1空1分) 1、秋水时.至( 名作状 ) 按时,按季节 2、顺流而东. 行( 名作状 ) 向东 3、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 意动用法 ) 以……为少,以……为轻 4、今我睹子之难穷. 也( 形作动 ) 走到尽头 三、指出通假字,并解释(4分,1空1分) 1、不辩. 牛马( 同“辨”,辨认 ) 2、拘于虚.也( 同“墟”,指所居之处 ) 3、豪.末之在于马体( 同“毫”,动物身上的细毛 ) 4、人卒. 九州( 同“萃”,聚集 ) 四、解释下面加点虚词(11分,1空1分) 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语气词 ) 2、乃. 知尔丑( 才 ) 3、野语有之.曰( 代词,代“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这句野语 ) 4、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结构助词,的 ) (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5、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把……看作 ) 6、伯夷辞之以为..名( 把……作为 ) 7、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认为 ) ( 表并列 ) 8、顺流而. 东行,至于北海 ( 表修饰 ) 9、不知何时止而. 不盈( 表转折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共41分)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定语后置句) (宾语前置句) (判断句)(8分) 听说了很多道理,认为没有谁赶得上自己,这说的就是我啊。(句式填写3,百1,莫1,若1,倒装翻译1,判断翻译1)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 )(4分) 我会永远被有学识的人所讥笑。(句式填写1,长1,大方之家1,被动翻译1) 3、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被动句 ) ( 判断句 )(10分) 对井蛙不可以和它谈论大海,是(由于它的眼界)被居住的地方所局限。对只生存在夏天的昆虫不可以和它谈论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被生存的时令所局限。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大道理,是(由于他的眼界)被所受教育所束缚。(句式填空2,语1,拘1,虚1,笃1,时1,曲士1,被动翻译1,判断翻译1) 4、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介词结构后置句 )(3分) 天下的水,没有哪个比大海更广大的。(句式填写1,莫1,倒装翻译1) 5、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宾语前置句、被动句 )(7分) 正存念会被人看少(认为少),又凭什么能自满呢?(句式填空1,方1,存1,少1,奚以1,自多1,被动翻译1) 6、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9分) 伯夷辞让天下以此来取得名声,孔子谈论天下以此获得博学的美名,这两个人(伯夷,仲尼)的自我满足,不正很像你先前看到河水上涨而自满一样吗?(辞1,以为1,名1,语1,博1,自多1,尔1,向1,自多于水1)

人教版运动和力单元同步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 1.小强重力为G,乘坐竖直电梯上楼的过程中,电梯对小强的支持力F随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强在电梯中受重力、支持力、绳子拉力3个力的作用 B.在1t到2t时间段,电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2t到3t时间段,小强所受合力为零 D.在整个过程中,小强相对电梯一直静止,所以小强所受合力一直为零 2.如图甲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从小球刚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b为曲线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小球() A.在a处弹簧的弹力最大 B.在b处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C.从a到c过程中,小球的速度逐渐减小 D.在b处小球受到的弹力与它所受的重力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 3.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受到杯子的压力就是杯子的重力 B.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如图所示,将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弹簧正上方O点释放一个重为G 的金属小球,下落到A点时与弹簧接触并压缩弹簧至最低点B点,随即被弹簧竖直弹出(整个过程弹簧在弹性范围内)。

A.小球在A点时速度最大 B.小球在B点时受平衡力 C.小球从A点到B位置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 D.小球从A点到B位置做减速运动 5.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 C.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 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6.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 B.把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使松的锤头紧套在锤柄上 C.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 D.汽车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 7.将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下降B.沿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 C.立刻停在空中D.立刻向下加速运动 8.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如图所示,当运动员穿着滑雪板在水平雪地上进行滑行训练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B.穿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雪地的压力 C.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D.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9.小明得到一个玩具吹镖(由一个细长筒和金属镖头组成),想试着用它去射地上的目

33摩擦力同步测试

摩擦力?能力测试 A卷 1 ?下列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两个相对静止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力作用. B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静摩擦力对物体总是阻力. D .静摩擦力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大. 2. 如图1 - 34所示,用水平力F把重为G的木块压紧在竖直墙上静止不动,不计手指 与木块间的摩擦力,当把水平力增加到2F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 A .是原来的2倍. B .是原来的4倍. C.和原来的相等. E1-34 D?是原来的]倍*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越重,使它滑动时的摩擦力越大,所以摩擦力与物重成正比. 由占可知,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正压力成反比. N 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 .摩擦力总是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

D . B 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 B 和A 间的静摩擦力等于 F . 4. 一木块重G=30N 按图1 — 35中四种方法放置时施加的外力分别为 F 仁10N, F2=20N F3=30N, F4=40N 则木块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分别为 2= _______ ,N2= _____ ,N3= ______ N4= _____ . 7777777777 (1) El-35 5. 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块重 G=200N 的木 块,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卩=0.2,设桌 面对木块的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 则分别用水平拉力 F 仁15N F2=30N F3=80N 拉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 f1= ______ , f2= ______ , f3= ______ . 1. 如图1 — 36所示,一个重 G=200N 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和水平面 2. 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 A 和B 两个物体,A 和B 间的接触面也是粗糙的,如果用水 平力F 拉B,而B 仍保持静止(图1 — 37),则此时 A . B 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 F , B 和A 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 F . th 7777777777 间的摩擦因数 卩=0.1,同时物体还受到大小为 10N 方向向右的水平力 F 作用,则水平面对 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 .大小是10N,方向向左. C .大小是20N,方向向左. ] B .大小是10N,方向向右. D .大小是20N,方向向右. G — 7777777777 E1-36 B . B 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 F , B 和A 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 C . B 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 B 和A 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零. ⑷

《秋水》学案练习及答案

20.《秋水》(共一课时) 一、基础驿站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径流渚崖辩别望洋向若 B.泾流劝谏旋转欣然自喜 C.争辩穷匮孀妻遗笑大方 2.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轻.伯夷之义(轻视) B.少仲尼之闻.(名声) C.吾非至子之门,则殆.矣(危险) D.我之谓说 ....(说的就是我) 3.“今我睹子之难穷也”的意思是() A.现在我要看到你是那样的困难。 B.现在我想看到你,那是不困难的事。 C.现在我看到你是这样的无边无际。 D.现在我看到你,真是一言难尽。 4.文学常识填空。 《秋水》选自,庄子,名周,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代表作是。与并称“老庄”。《庄子》又叫,是由所著。全书现存篇。 5.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 ①以天下之美() ②野语有之曰() ③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④我之谓也() 二、综合园地 6. 请根据课文有关内容,归纳出两个四字成语: 7.与“莫己若”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 A.秋水时至 B.何陋之有 C.顺流而东行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8.下列句子中都有通假字的是() ①以为莫己若者②指九天以为正兮③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④终老不复取⑤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A.①⑤ B.②④ C.③④ D.④⑤ 9. 下列各句与其它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是社稷之臣也 D.非我也,岁也 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以天下之美.为己任 B.少.仲尼之闻 C.而轻.伯夷之义者 D.泾流之大. 11.课文中只对河神的神态和语言进行了描写,而未对海神展开描写,请你想一下,当海神听了河神说的一番话后,又有什么表现呢?不妨写下来。(50字左右) 20.《秋水》1.A“径流”应写作“泾流”。2.B“少仲尼之闻”的“闻”应该是“学问,学识”。 3. A注意句式特点和“难穷”的理解。4. 道家《庄子》《庄子》又叫《南华经》,是由庄周 和他的门人所著。全书现存三十三篇。5. ①助词,的②代词,这样③助词,用在主谓之间,无实在 意义。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6.望洋兴叹贻笑大方7. B“莫己若”与“何陋之有”均为宾语 前置。8.B ②“正”通“证”④“取”通“娶”9.A A项是被动句,其余为判断句。10.D A 项“美”形容词作名词,指美好的事物。B项“少”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C项“轻” 形容词意动用法。11. 可联系当时情景写出海神的谦虚、博大的胸襟。

《秋水》知识点汇总--最新版

《秋水》 精选重点知识点汇总梳理 一、文学、文化常识 1.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并称老庄 2.《庄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中反映道家学派思想的代表著作,由内篇,外篇和杂篇组成。唐代以后又称《南华经》,《庄子》中有许多著名的寓言故事,如《螳臂当车》、《东施效颦》、《匠石运斤》、《庖丁解牛》等等。 二、词语解释 (1)实词 1两涘.(水边)渚.(水中的小块陆地)崖.(高岸)之间 2不见水端.(尽头) 3河伯始.(才)旋.(掉转)其面目 4始.(开始)吾弗.(不)信 5今.(现在)我睹.(看到)子.(您)之难穷也 6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危险)矣 7笃.(限制)于时.(季节)也 8束.(束缚)于教也 9观于大海,乃.(才)知尔丑.(鄙陋) 10尔将可与.(参与)语大理矣 11不知何时止.(停息)而不盈 12不知何时已.(停止)而不虚.(空,流尽) 13水旱不知.(觉,影响) 14此其过.(超过)江河之流 15不可为量数.(计算) 16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认为......多,夸耀)者 17犹.(好像)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18方.(正)存.(存念)乎见少 19不似豪末.(末梢)之在于马体乎? 20不似尔向.(先前)之自多于水乎? 21望洋.(……的样子)向若而叹曰 22泾.(直流的水)流之大 (2)古今异义

1百川灌河.(特指黄河) 2吾长见笑于大方 ..之家(专通某种学问) 3计中国 ..之在海内(中原地区) (3)通假字 1不辩.牛马(“辩”同“辨”,辨识。) 2拘于虚.也(“虚”通"墟",所居之所) 3人卒.九州(”卒”同”萃”,聚集。) 4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豪”同”毫”,动物身上的细毛。) (4)虚词 1于是焉.(语气词,相当于“乎”,无义) 2河伯欣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自喜 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动词,认为) 4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介词,凭) 5伯夷辞之以.为名(连词,来) 6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助词,的) 7野语有之.曰(代词,这样的话) 8我之.谓也(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9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助词,取独) 10顺流而.东行(连词,表修饰) 11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连词,表并列) 12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连词,然而) 13于.是焉(介词,在) 14至于.北海(介词,到) 1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表被动) 16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介词,介入对象,不译) 17莫大于.海(介词,比) 18今尔出于.崖涘(介词,从) 19方存乎.见少(相当于“于”,介词,在) 20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语助词,表反诘) 三、词类活用 1秋水时.至(名词做状语,按时节) 2顺流而东.行(名词做状语,向东) 3今我睹子之穷.也(形容词做动词,走到尽头) 4东面 ..而视(东,名词做状语,向东)(面,名词作动词,面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力》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7.1《力》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 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3.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 A .汽车起动 B .汽车拐弯 C .汽车减速上坡 D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 4.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B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D .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5.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 A .不断改变 B .始终不变 C .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 D .无法确定 6.一只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地球的吸引而从树上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苹果 ( ) A .一定吸引地球 B .不一定吸引地球 C .一定不吸引地球 D .无法确定是否吸引地球 二、填空题 7.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给它的力,同时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手受到了____________的作用力.大量的事实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图1 人对跳板的压力 手对弓的拉力 手对弹簧的拉力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A B C D

8.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________. 9.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的改变或运动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 10.人拉弹簧,拉力使弹簧发生了,守门员把飞向球门的球踢回去,假设球来去的速度大小不变,踢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 11.力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 12.物体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或者________,都是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13.气球经吹气后体积变________了;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的长度变________了;用手压馒头,馒头变__________了;这些现象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三、作图题 14.如图2所示,用50牛沿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斜向上拉小车,画出拉力的示意图. 图2图3 15.如图3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的物体,在F=4牛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向右运动,物体同时受到3牛的阻力,画出物体在水平方向受的力的示意图. 四、简答题 16.足球运动员用力踢球,脚也会感到痛,为什么? 17.有人说:“炸弹爆炸说明这一物体本身就具有力,不需要别的物体的作用.”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D2.C3.D4.D 5.A 6.A 7.桌子、作用、相互的8.支持力,桌子,书.压力,书,桌子9.物体的运动状态,形变.速度大小,速度方向,施加力的作用10.形变,方向11.大小、方向、作用点12.静止运动运动静止改变运动方向13.大、长、形、形状14.如图4所示15.如图5所示

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测试新版新人教版57

《摩擦力》同步练习 1.假如摩擦力消失了,将会直接导致( ) A.声音不能传播 B.冰块不能漂浮于水面 C.徒手不能爬上直杆 D.电灯通电后不能发光 2.如图所示,穿久了的运动鞋鞋底磨损得厉害,原因是鞋底受到() A.重力 B.摩擦力 C.压力 D.支持力 3.运动鞋底面或汽车轮胎表面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此特点主要是为了() A.增大摩擦 B.轻便省力C.增大压力 D.节省材料 4.如图所示,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旱冰鞋装有轮子 B.给车轴加润滑油 C.轴承中安装钢珠 D.轮胎绕上防滑链 5.超市里小红用15N的力推着重30N的购物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购物车受到的摩擦力为N,购物车安装车轮的作用是(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6.如图,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当B受到5N的水平拉力时,三个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A与B之间、B与C之间的摩擦力分别为N和N.

7.小李利用图示装置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他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板,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N,在木块上放一重物,重复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拉动木板过程中,木板(受到/不受到)木块的摩擦力. 8.电工常用的老虎钳手柄上套有橡胶套,这是利用了橡胶性能好的特点.橡胶套表面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来増大摩擦的. 9.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选取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的接触面上,其中甲、乙两图的接触面是相同的木板,丙图的接触面是棉布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运动.根据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由图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关系. (3)若乙装置中,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拉力突然变大,滑动摩擦力将(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4)评估此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是.(答出一条即可)

《秋水》配套练习及答案

《秋水》配套练习以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以及文意理解: 1、庄子,名,时期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 的思想,后世并称“”。课文选自《··》 2、在《秋水》中包含三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这三个,你还知道《庄子》中的哪些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水》中所说的“三王五帝”,三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帝指__________,颛顼,帝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文章的积极意义是,文章的局限性在于。 二、词语解释的归类: (一)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5、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_____通_____,_________。 6、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_____通_____,__________。 7、人卒九州:_____通_____,__________。 8、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_____通_____,__________。 (二)找出句子中词类活用的字,写出活用方法和意义: 9、秋水时至:_____,,___ _______。 10、顺流而东行:_____,,___ _______。 11、东面而视:_____,,___ _______。 12、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13、其峡盖自昔禹凿以通江:_____,,___ _______。 (三)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_______ ________。 15.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_______ ________。16.计中国之在海内:_______ ________。 17.望洋兴叹:_______ ________。 (四)解释下列加点字: 18.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_______________ 19.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______ ____ 20.今我睹子之难穷也:_______ ___ 21.拘于虚也:__________ 22.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3.方存乎见少:__________ 24.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也: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5.今尔出于崖涘,乃知尔丑:_____ __ ___ 26.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________ __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基础演练 1.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 D、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2.人游泳时,使人前进的力是() A、手臂划动的力 B、手臂推水的力 C、水对手臂的推力 D、手和脚拍打水的力 3.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 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 、②③④ 4.不同的力所产生的效果不同。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B、改变物体的形状 C、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D、改变物质的状态 5.在物理学中,力是指。力不能离开而单独存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6.用手向上提水桶,手对水桶有力的作用。其中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同时手会感到水桶向下拉手,这里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7.人站在小船上用竹竿推岸,船就会离岸而去,这是为什么? 二、智能应用 1.下列关于力的看法,正确的是() A、没有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C、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D、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2.有下列现象:穿了旱冰鞋的小孩推墙,他由静止向后运动;游泳的人用手向后划水,他会前进。根据以上现象可以得出两个共同的结论: (1)。 (2)。 3.小萍通过学习得到以下结论,你能帮他填写完 整吗? (1)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产生两种效果,在下列各题后的横线上填上属于哪种效果(a)手用力捏纸盒,纸盒瘪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