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

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课题:数与代数(1)

备课时间:2012年3月20日第1课时总第33 课时【复习内容】教科书第十二册p83“整理与反思”以及p83-84“练习与实践”1-4题。

【知识要点】

1.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

2.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3.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

5.数位顺序表:

6.人民币、时间、质量等常见计量单位的换算:

7.数字信息表示:a、数量的多少;b、编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加深对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理解,进一步明确有关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体会整数与小数、小数与分数、分数与百分数的内在联系,完善认知结构。

2.使学生通过复习体会到数在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方面的价值,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发展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

(一)整理与反思

1.我们学过了哪些数?举例说明.(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整数)

2.回顾整数的意义。

(1)追问:-1、-2…是整数吗?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并说出错在哪里,怎样改正比较合理。)

A.自然数都是整数………………………………()

B.整数就是自然数………………………………()

C.负数比0小……………………………………()

D.负数都是整数…………………………………()

(2)排出整数的数位顺序表,个级、万级、亿级各包括哪几个数位?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各是多少?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填空:()个一千是一万;一亿里面有()个千万;320000是由()个万组成的;49个亿、49个万个49个一组成的数是()。

3.回顾分数的意义。

(1)你能想到哪些用分数表示信息的例子?

(2)谁来说说分数的意义?你对单位“1”是怎样理解的?

(3)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填空:

(1)把8个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个桃,是8个桃的。

(2)某班学生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6:5,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4.回顾小数的意义。

(1)举例什么样的数是小数?你认为小数与分数有怎样的关系?

(2)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3)排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各是多少?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5.回顾百分数的意义。

(1)你能想到哪些用百分数表示信息的例子

(2)百分率、百分比.

(二)练习与实践

1.完成83页的第1题.(1)学生填写在书上.(2)你是怎么思考的?

2.完成83页的第2题.

3.7元=()元()角 0.45时=()分

4000千克=()吨 200秒=()分()秒

说说每题中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是怎样换算的?

3.完成84页的第3题.

先说说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指出:“23:00”不表示数量的多少,“1311”“08”“012”“A5128766”“06”“225548”“0523-*******”等是编号,其余都是数。

4.课后完成84页第4题.

(三)全课小结

你对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还有哪些疑问?

习题精编

一、对号入座.

2. 3.6千克=()克 0.75时=()分

3700千克=()吨 3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3.小数点左边部分叫做()部分,右边部分叫做()部分,小数点左边第三位是()位,计数单位是(),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4. 把1.6扩大100倍是(),再缩小1000倍是()。

5. 把3米长的钢管平均锯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米,每段长是6米的。

6. ===()÷8=()%

二、长幼有序(填“>”、“=”、“<”).

10001○9999 2.145○2.154 25万○249000 ○0.44 1% ○0.01 ○37%

三、明辨是非.

1. 大于0的数是正数,小于0的数是负数.……()

2. 一个七位数,它的最高位是百万位.………()

3. 在0.4与0.6之间只有一个小数 .…………()

4. 整数都大于小数.……………………………()

课题:数与代数(2)

备课时间:2012年3月20日第2课时总第34 课时【复习内容】教科书第12册p84-85“练习与实践”第5-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理解,加深对正数与负数、小数与负数、分数与百分数关系的认识;

2.让学生在练习中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提高正确读、写多位数的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整理把一个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根据要求用“四舍

五入”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以及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4.使学生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认识数

1.通过上一节课的复习知道,我们学过哪些数?

2.做P84第5题

说明:整数的计数单位是“1”,当用“1”作单位不能准确地表示数值时,就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或小数来表示。小数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百分数是一种更加特殊的分数,只能用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

(二)数的读写

1.出示数位顺序表.

举例:362005789.123 每一位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怎样读?

2.复习P84第6题,写数;

3.复习P85第9题,读出面积和人口,注意0的读法;

举例:用4个“8”和4个“0”组成一个数,再读一读:

(1)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八位数;

(2)只读出一个“零”的八位数;

(3)读出两个“零”的八位数;

(4)读出三个“零”的八位数。

小结读法.

(三)数的改写

(1)把第9题中的面积数改写成用“万平方千米”作单位的数;

(2)把第9题中的人口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3)把第9题中的人口数精确到万位。

小结改写方法:把一个数改写成某个单位的数,只要把小数点移到相应数位的后面就可以了,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要先找到相应数位上的数,再用“四舍五入”法舍去该数位后面的尾数。

(四)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完成第7、8两题;

(2)互相交流,总结规律;

(3)指名说一说取一个数的近似值的方法,注意“0”的作用。

(五)比较数的大小.

(1)第9题按照面积的大小怎样排列?还可以怎样比较?

(2)第9题按照人口的多少怎样排列?还可以怎样比较?

让学生小结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习题精编

一、填一填:

1.整数部分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位,亿位在第()位;小数部分从左边起,第一位是

()位,万分位在第()位。

5.8.954保留整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改写成百分数是()%。

6.将一根米长的木料平均锯成4段,用去其中的一份,用去这根木料的,用去米,还剩()%。

二、选一选:

1.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缩小1000倍是3.45,这个数是()。

A 0.345

B 3.45

C 34.5

D 345

2.用三个2和两个0组成一个五位数,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A 22200

B 20202

C 20022

D 22002

3.求一个圆柱需要多少铁皮一般用()取近似值,求圆柱的容积一般用()取近似值,求一堆圆锥形沙堆的体积一般用()取近似值。

A 四舍五入法

B 进一法

C 去尾法

五、改一改:

346300= 万≈万 790034080= 亿≈亿

0.285==()% 36.8%==()(小数)

课题:数与代数(3)

备课时间:2012年3月20日第3课时总第35 课时【复习内容】教科书第12册p85—86页“练习与实践”10—14题.

【知识要点】

1.倍数和因数、奇数与偶数、素数与合数、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3.探索数的排列规律,体会小数和分数的稠密性,体会有限与无限的辨证统一;

4.估计数的大小;

5.百分数的意义以及百分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回忆和整理有关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进一步明确奇数和偶数、素数与合数、公因数与公倍数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整数及其性质的理解。

2.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小数、百分数的互化的认识。

3.培养学生探索数的排列规律的能力,体会小数和分数的稠密性、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4.使学生在估计和验证的过程中锻炼估计数的大小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5.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的意义以及百分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形结合的方法价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有关倍数和因数的知识

1、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学生练习

(1)从小到大写出3的五个倍数:、、、、

(2)写出12的所有因数:

结合练习提问: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有多少个?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比较方便?(一对一对地找)

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还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几?最大的呢?

2.奇数和偶数

指出下面哪些数是偶数,哪些是奇数?什么叫偶数?什么叫奇数?

35、72、69、101、0、1、73、1003、2008

3.素数和合数

指出下面哪些是素数,哪些是合数?什么叫素数?什么叫合数?

78、51、23、57、91、90

4.公因数和公倍数

(1)写出18和24所有的公因数,并指出其中的最大公因数。

(2)从小到大写出4和6的三个公倍数,指出其中最小的公倍数。

5.指导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0题

(二)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1题的第(1)小题

学生口答,说明算理。

提问:你能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小结: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把一个分数写成和原来分子、分母不同,但大小不变的分数。

2.学生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1题第(2)小题指名口答,并说出互化的方法。

(三)复习数的排列规律

1.学生填写“练习与实践”第12题,填完后指名说思考过程。

2.向学生适时渗透极限的思想。

(四)复习数的大小估计及百分数意义的实际运用。

1.数的大小估计:指导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3题。

2.百分数意义的实际运用:指导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4题的第(1)小题。

(五)全课小结(略)

习题精编

一、对号入座.

1.在35÷5=7中,()是()的倍数,()是()的因数。

3.用3、0、6排列成的三位数中,有因数2的数有(),有因数 5的数有(),既有因数3,又有因数5的有()。

4.在4、11、27、31、101、48、97中素数有(),合数有()

5.12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6. ===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

(2)、、、、、()、()……

(3)、、、、()、()、()……

(4)△○□○△○□○△○□○……像上面这样排列下去,第20个图形是()。

二、明辨是非.

1.18是倍数,6是因数。………………………………………()

2.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3.所有的素数都是奇数。………………………………………()

4.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5.一个自然数,不是素数就是合数。……………………………()

三、挑战自我.

把46块水果糖和38块巧克力分别平均分给一个组的同学,结果水果糖剩1块,巧克力剩3块。你知道这个组最多有几位同学吗?

教学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数的运算(1)

备课时间:2012年3月22日第1课时总第36 课时【复习内容】教科书第十二册第87页“整理与反思”及“练习与实践”的1~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正确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及整数计算法则与小数计算法则之间的联系,能正确进行计算。让学生掌握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这种关系进行验算。并在计算过程中熟练地进行估算。

2.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依据具体算式灵活地选择计算方式,体会不同计算方式的价值。

3.使学生根据提议正确理解数量关系,合理选择和组合信息。

4.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理解相关的基本数量关系,掌握与百分数有关的计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及法则

1.通常所说的四则运算是指什么?(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四则运算的意义各是怎样的?

2.整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

小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加减起]

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

3.分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

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进行计算。)

4.整数乘法和除法是怎样计算的?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分数乘除法是怎样计算的?

(二)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8题。

1. 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题。先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再交流总结出相关的口算方法。如果部分学生口算有困难,可以允许他们现写出计算过程,再写出得数。

2. 完成“练习与实践”第2题。让学生一组一组地进行计算,通过比较和交流进一步弄清各种运算的计算方法。

3. 完成“练习与实践”第3题。这一题的估算练习只要求学生估算整数加.减法和乘法。

4.完成“练习与实践”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各题的验算方法。这一题的演算方法可以是多样的,重点是让学生养成验算的意识和习惯。

5.完成“练习与实践”第5题。先让学生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再依据算式说说怎样计算。要让学生分析简单的数量关系,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用口算.笔算.估算还是用计算器算。做这4道题不难,关键是让学生以这4题为例,讨论什么情况下用口算,什么情况下用笔算,什么情况下用计算器算,什么情况下只需要估算,加深对这几种计算手段施用情况的感悟。

6.完成“练习与实践”第6题。先帮助学生理解场景中的信息,再让学生正确理解相应的数量关系,合理选择.组合信息。

7.完成“练习与实践”第7题。先让学生弄清应纳税款是多少元的14%,再独立完成。

8.完成“练习与实践”第8题。先出示第8题表中数据,让学生试着比较这几个队员助跑摸底成绩。学生可能在认识上有分歧,要逐步引导他们明确:只比较助跑摸高的厘米数是不合理的,合理的方法是现分别算出每人助跑摸高的厘米数相当于起身高的百分之几,再比较得到的百分数。

习 题 精 编

三.填空题

1.( )的43是209;( )米比85米多51;512千克增加61

就是增加( )千克。

2.( )+41=( )×41=41÷( )=( )-41

=( ):4 = 0.5

3.把3米长的绳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3米的( ) .

4.两个数的和是196,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3倍,这两个数分别是( )和( )。

5.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6.一辆汽车53小时行驶27千米,这辆汽车51

小时行驶( )千米,1小时行驶( )千米。

四.解决问题。

1.六(1)班有男生24人,女生28人,这学期转走了2名女生。现在女生人数是男生的百分之几?

2.一条公路全长1200米,修路队第一天修了全长的45%,第二天修了全长的52

。先估计哪一天修的多一些?多修多少米?

3.星星小学六月份用水82吨,比五月份多用水6.2吨。五.六月份一共用水多少吨?

4.3月份某商场营业额为250万元,按规定要缴纳5%的营业税,还要按营业税的7%缴纳城市维护建设

税。该商场3月份一共要缴纳税款多少元?

课 题 数的运算(2)

备课时间:2012年3月22日 第2课时 总第37 课时

【复习内容】教科书第12册89页“整理与反思”和89~91页的“练习与实践”1~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和一些简单的运算性质,并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

质合理.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3.使学生加深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能正确地分析.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4.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并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四则混合运算里,第一级和第二级运算是怎样规定的?

2.指名说出运算顺序。

3.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题:让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二) 复习运算律和一些运算性质

1.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减法和除法计算时,有时还可以应用哪些运算性质?

指出:计算连减或连除时,如果两个减数先加或两个除数先乘,可以口算出得数,就可以先把两个

减数先加或者两个除数先乘起来,使计算简便;反过来,如果把减去两个数的和转化成连减或者除以两个数的积转化成连除来计算,可以口算的,可以反过来用这个性质使计算简便。

3.“练习与实践”第2~6题。

第2题:让学生先独立计算,再说说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 提醒:41×4÷41

×4不能做成(41×4)÷(41×4)=1÷1=1 138÷7+71×135可以先转化成 138×71+71×135

,再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第4题:让学生说说解答每个问题时分别是怎样想的,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依据了哪些数量关

系。

第5题:第(1)题先让学生在图上标出小芳的行走路线,再列式解答。第(2)题让学生在图上标

出两人相遇的大致位置时,要提醒学生联系他们的速度关系进行思考。

第6题:第(1)题让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左边3题,再让学生观察有何规律,接着直接写出右边3

题的得数。第(2)题要让学生认识到这里应用了乘法的分配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

(三) 复习百分数的应用

1.出示:(1)女生40人,男生50人,女生占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2)男生5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80%,女生多少人?

(3)女生40人,占男生人数的80%,男生多少人?

指名口答。

提问:第(2)(3)题为什么都是用男生人数乘以80%?它们都是按照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式的?上面

题里的80%的对应量是什么?

2.归纳基本思路: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确定单位“1 ”,并且找出与百分之几的对应量,然

后列式解答。

3.“练习与实践”第7~12题。

第7题:要先让学生回忆“出勤率”的含义,然后再解答。

第8、9题:要先让学生说出每一题的数量关系,然后再解答。集体订正时,要指名说出思考过程。 第10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比较这三道题目,使学生认识到:这三道题目都是用十月份的水

电费与九月份进行比较。其中,要求“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了百分之几”就是求节约的水电费相当于九月份的百分之几;而“十月份的水电费比九月份节约了15%”,是指节约的水电费是九月份的15%。

第11题:要先向学生介绍有关“谷时电”.“峰时电”的规定。然后再引导学生计算出谷时电和峰

时电的用电量,最后再对照标准算出谷时电和峰时电的电费各是多少,并求出它们的和。

第12题:要让学生知道硬座票上浮15%是指春运期间的硬座票比平时的票价贵15%,软座票上浮20%

是指春运期间的软座票比平时贵20%。下浮10%就是比平时的票价便宜10%。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独立进

行解答。

习 题 精 编

3.有一天,六年级出席人数117人,缺席人数3人,缺勤率是( ),第二天出勤率是92.5%,第二天

出席了( )人。

4.甲车速度是乙车的120%,甲车比乙车快( )%。

5.在除法算式中( )÷36=12……( )中,余数最大是( ),这时被除数是( )。

6. 300千克稻谷经过加工,得到大米225千克。这种稻谷的出米率是( )%。

二.神机妙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305465107?++)( 6.42×1.01-6.42 80.7×8.7+8.07×13

53×153-0.6×53 ??????--?)(521695398 2417×51+247÷5+51

三.解决问题:

1.红旗小学师生帮助公园铺草坪。计划9天铺216平方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4.8平方米。实际用几天完成任务?

2.一段路已经修了36千米,比全长的60%多9千米,这段路全长多少千米?

3.六年级同学栽树,六(1)班栽了总数的61

,六(2)班栽了120棵。与六(1)班栽的棵树比为3:

2,六年级同学一共栽树多少棵?

4.永固水泥厂计划全年生产水泥32400吨。实际前5个月产量就比全年计划任务多生产了40吨。按这样的速度生产下去,实际全年生产多少吨水泥?

5.有快.慢两种列车同时从A 、B 两城出发,相向而行。6小时后在途中相遇。已知快车每小时行驶84千米,比慢车每小时多行12千米。A 、B 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6.我国很多城市水资源缺泛,为了加强居民的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很多城市制定了用水收费标准,A 市规定了每户每月的标准用水量,不超过标准用水量的部分按1.2元/立方米收费,超过标准用水

量的部分按3元/立方米收费,若该城市张家5月份用水9立方米,需交水费多少元?

教学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 式与方程 (1)

备课时间:2012年3月23日 第1课时 总第38 课时

【复习内容】教科书第12册92页“整理与反思”和92-93页“练习与实践”1~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等式的性质,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渗透初步的代

数思想。在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方程、方程的解及解方程的区别、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的理解。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ax ±b=c ”、“ax ×b=c ”、“ax ÷b=c ”、“ax ±bx=c ”等形式的方程解法,

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数量关系的能力,体会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便性。

【教学过程】

(一)用字母表示数

1.你能举出一些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吗?先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2.教师指出:在具体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总是有一定范围的。

3.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

4.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说式子和数量关系。

(二)方程与等式

1.举例说说什么是方程?方程与等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填一填:在下面的集合圈里填入“等式”和“方程”。

3.举例说说什么是等式的性质?你怎样理解“同时”、“同一个数”、“0除外”这些词的?利用等式的性质可以干什么?

4.说一说“方程的解”与“解方程”有什么区别?

5.完成“练习与实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几人板演,后集体订正,并指名说说解方程的依据。教师要强调把方程解好后一定要养成检验的习惯。

(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有哪些?你认为最关键的是哪一步?

2.说出下面各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1)养禽场一共养鸡鸭600只。

(2)红花比黄花少25朵。

(3)参加航模组的人数是参加美术组的3倍。

(4)花金鱼比黑金鱼的1.2倍还多8条。

(5)单价、数量、总价。

(6)速度、时间、路程。

(7)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3.完成“练习与实践”第3~6题。

完成第3~5题:学生说数量关系和解法后,集体订正。

完成第6题:课前让学生了解自己穿的鞋的码数和厘米数,课上完成时出示码数和厘米数之间的换算关系后,让学生验证这种换算关系正确与否,后引导学生分析知道厘米数求码数与知道码数求厘米数通常应各采用什么方法解,再让学生独立解答填表,最后全班交流。

习题精编

一、在()里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2)一批煤有a吨,烧了8天,平均每天烧m吨,还剩()吨。

(3)一个圆柱底面半径为r,高为h,它的体积v=()。

(4)松树高y米,杨树比松树的少5米,杨树高()米。

(5)小明今年a岁,小华今年b岁,经过x年后,两人相差()岁。

二、解方程。

1.25x÷0.25=4 8.5+65%x=15 x - x=

三、判断。

(1)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

(2)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方程。()

(3)畜牧场养了600头肉牛,比奶牛的2倍多80头,求奶牛有多少头?可以列式为600÷2+80。

()

四、选择。

1、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

A、25x

B、15-3=12

C、6x+1=6

D、4x+7<9

2、x=3是下面方程()的解。

A、2x+9=15

B、3x=4.5

C、18.8÷x=4

D、3x÷2=18

3、当a=4,b=5,c=6时,bc-ac的值是( )。

A、1

B、10

C、6

D、4

4、五年级种树60棵,比四年级种的2倍少4棵。四年级种树()。

A、26棵

B、32棵

C、19棵

D、28棵

五、列方程解答下面各题。

(1)养鸡场一共养鸡650只,其中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1.6倍,养鸡场养母鸡多少只?

(2)学校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参加书法组的有36人,比美术组的2.5倍少9人,参加美术组的有几人?

(3)甲、乙两桶油,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3倍,如果从甲桶取出28千克,乙桶加入4千克,这时两桶油的重量相等,甲、乙两桶原来各有多少千克油?

课题式与方程(2)

备课时间:2012年3月23日第2课时总第39 课时【复习内容】教科书第12册P92—93“练习与实践”7—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商品打折出售的含义,进一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熟练掌握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理解不同形式的打折问题之间的联系,并能熟练解答。注重知识间的联系与融会贯通。

2.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让学生在学习和游戏中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教学过程】

1.出示习题。一种图书打八折后售价是20元,这种图书原价是多少元?

2.学生练习、交流、检验。3.练习P93第7、8两题。

4.练习P93第9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探索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求出所框的4个数。

习题精编

1.一本书打八折后售价是30.4元。这本书原价多少元?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2.修一段路,已经修了全长的80%,还剩下1.2千米。这段路全长多少千米?

3.图书室的故事书的本书是科技书的75%,科技书和故事书共1400本。科技书和故事书各多少本?4.王阿姨在商场买了2件上衣。一件上衣打七五折后卖120元。另一件上衣提价25%后卖120元。商场卖这2件上衣是赚了,还是亏本了?赚了,赚多少?亏了,亏多少?

5.按规定稿费收入扣除2000元后按14%的税率缴纳个人收入所得税,小红的爸爸编写《数学小故事》出版后缴纳个人所得税224元。小红的爸爸编写《数学小故事》共获得多少元稿费?

6.一次会议的出席率为95%,缺席人数比出席人数少36人。应出席多少人?

7.六(1)班有学生45人,男生是女生的80%。女生有多少人?(用方程和转化方法解)

8.一个书架有上下两层,下层本数是上层本数的40%。如果把上层的书搬15小红的爸爸编写《数学小故事》小红的爸爸编写《数学小故事》本放到下层,那么两层的本数同样多。原来上、下两层各有图书多少本?

9.下表的红框中的5个数的和是60。在表中移动这个框,可以使每次框处的5个数的和各不相同。

1、任意框几次,看看每次框出按5个数的和与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

2、如果框出5个数的和是180,应该怎样框?能框出和是100的5个数吗?

为什么?

教学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1)

备课时间:2012年3月25日 第1课时 总第40课时

【复习内容】

教科书第12册94页“整理与反思”和94-95页“练习与实践”1-6题

【知识要点】

2.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a:b= b a

= a ÷b (b ≠0)

5.解比例

6.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

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内在一致性;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3.能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丰富解决问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比的知识:

1.举例说说什么是比?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

2.说一说用比的知识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3.完成教科书p94“练习与实践”

(1)完成第一题:学生独立数出班上男女生人数,再完成此题。

(2)完成第二题:两人一组,互相量一量,算一算合作完成后,全班交流结果,让学生比较后回答有什么发现。

(二)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

出示:a ∶b ==( )÷( )(b ≠0)

1.先填空,再说说这样填的根据是什么?

2.说说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的联系。

3.练一练:

(1)判断: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都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2)填空:=( )÷( )=( )∶( )(填好后展示学生不同的结果。)

(三)比例的知识

1.什么是比例?

2.比和比例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后交流)

3.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4.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怎样解比例?

5.练一练:完成教科书p94“练习与实践”

(1)完成第3题:在做第二小题时先让学生估计,再说估计的理由 。

估计后再算一算,来验证估计 。

(2)完成第4题:解比例,做好后选两题验算一下。

(四)完成教科书p95“练习与实践”

(1)完成第5题:先学生独立做最后交流 第二小题应弄清东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3%,

可理解为东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换句话说把全国耕地面积看作100份,东部占93

份,西部占7份。使学生加深对比与百分数关系的理解。

(2)完成第6题: 第一小题让学生独立得出:深色与浅色地砖铺地面积的比是20∶40,化简得1∶2。

第二小题这两种地砖铺地面积,让学生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计算。

(五)评价小结:

学了本课你对所学知识有什么新认识?还有什么问题?

习 题 精 编

一、对号入座。

1.( )÷10=0.6=( )%=( ):( )=()9

2.把158:43化成最简单的比是( );43

千克: 400克的比值是( )。

3.甲乙两数的比是3:5,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是甲数的( )%,甲数与两数和的比是

( )。

4.一杯400克的盐水,含糖率是20%,糖与糖水的比是( ),再加入20克糖,糖与糖水的比是

( )。

5.把3:8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可以乘( )或加( )

6.如果A ×43=B ×52

,那么A :B=( ):( ),当A=0.8时,B=( )

7.从36的因数中选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 ),用比例的性质检验

( )。

8.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52

,另一个外项是( )。

二、慎重选择。

1.如果减数相当于被减数的53

,那么差与减数的比是( )。

A 2:3

B 2:5

C 3:5

D 3:2

2.同一段路程,甲车行完要4小时,乙车行完要6小时,甲、乙两车速度的最简比是( )

A 4:6

B 6:4

C 2:3

D 3:2

3.甲乙两个正方体棱长的比是1:2。它们的表面积的比是( ),体积比是( );

A 1:2

B 1:4

C 1:6

D 1:8

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5,这是( )三角形。

A 锐角

B 钝角

C 直角

D 无法确定

5.下面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

A 10:12 和 35:42

B 20:10 和 60:20

C 21 :31 和 12:8

D 0.6:0.2 和 43:41

三、破解密码.

= :X = :

四、列比例求并解。

1.8与X 的比等于与 的比。 2.两个外项是125和 ,两个内项是X 与25

五、解决问题。

1.一种药水是把药粉和水按照1∶100的比例配成的.要配成这种药水404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2.一个长方形周长50米,长与宽的比是3∶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3.建筑工人用2份水泥、3份沙子和5份石子配置一种混凝土.配置6000千克这种混凝土,需要水泥、

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千克?

4.加工一批零件,已完成个数与零件总个数的比是1:3。如果再加工15个,那么完成个数与剩下的个数

同样多,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5.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把这个长方形按2:1放大后,画下来。想一想: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的比是多少?

课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2)

备课时间:2012年3月25日 第1课时 总第41课时

【复习内容】教科书第12册第94页“整理与反思”和95-96页的“练习与实践”5-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掌握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的思考方法。

2.使学生通过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方法,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比和比例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不同领域的数学内容之间的密切联系。认识成正

比例和反比例的量,使学生感受正 、反比例是描述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又一种有效的数学模

型。

教学过程

(一)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1.教师提问: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我们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小

组讨论后,交流)

2.小结:第一,这两种量是不是相互关联?其中一种量是否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第二,这两

种量中每一组对应的数的比值(或积)是否一定 。

3.举出一些生活中成正比例或反比例量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

例如:黄瓜的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因为,第一,数量和总价这两种量是相互关联的,其

中一种量总价随着另一种量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第二,这两种量中每一组对应的数的比值都是单价。单价一定,所以这两种量是成正比例的量。

(二)练一练

1

学生说一说每张表中,第一,这两种量是不是相互关联?其中一种量是否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第二,这两种量中每一组对应的数的比值(或积)是否一定。再作出相应的判断

2.完成教科书95页“练习与实践”

第7题:让学生先独立做,再讲评。讲评时注意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第8题:引导学生列举几组对应的数值再具体分析每组中两个数的关系后再判断。

第9题:其中第1小题让学生根据图中标出的点的位置算出相应的耗油量与行驶路程的比值,再作判断。(行驶75千米的耗油量是6升。)第2小题让学生在教材提供的方格图上描点、连线,再引导学生联系画出的图象判断汽车在市区行驶时,行驶的路程与耗油量成不成正比例。体会数形结合在解决问题方面的价值。

(三)复习比例尺

1.教师提问:什么叫比例尺?比例尺有几种类型?举例说说它的意思?(重点是线段比例尺)2.举例说说怎样求图上距离?怎样求实际距离。

3.完成教科书95页“练习与实践”第10题。

(四)评价小结:学了本课你对所学知识有什么新认识?还有什么问题?

习题精编

一、对号入座。

1.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

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2.一幅图的比例尺是,那么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实际距离50

千米在图上要画()厘米。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3.一种微型零件的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4.判断下列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路程一定,车轮的周长和车轮滚动的圈数。()(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

(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质量和剩下的质量。()(4)圆的半径和周长。()(5)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6)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第一课时负数 教学内容: 教材2-4页例题及“做一做”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温度计.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看教材: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

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 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 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 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 的最低气温,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 摄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 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②.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 摄式度【板书-4】。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 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 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 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 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 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P4第2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 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 海拔高度。 2.我们观察课本上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 4.43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 面低155米】。 4.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而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从我班学生整体看来,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学生间的学习差距较大,我班学习优秀、反应灵活的学生有,但个别学生仍存在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自主学习的情况。教学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数学上有困难,不过学习还是很努力的。因此,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将继续放在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上,并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促使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能有所提高,为后面的总复习打下结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苏教版小学6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完整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单元比例 第五单元确定位置 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第七单元总复习 1.数与代数 2.图形与几何 3.统计与可能性 4.制订旅游计划 5.绘制平面图

教学计划 1、学生基本情况:48 人,其中男生25 人,女生23 人,上学期及格人,占%,优秀/ 人,占/ % ,班平均分,其它情况: 六(5)班共有48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教育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经常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 (2)智育目标:期评及格率达到100 %,优秀率达到/ %,班平均达到/ (小学对优秀率,班平均不提目标要求) (3)基本技能: ?动手操作能力 ?应用分析能力 (4)单元考试7 次 (5)作业批改:详批/ 次,略批/ 次,查/ 次(详、略主要指作文批改、其余学科均为详批) 3、知识体系及其重点难点: 1、扇形统计图 2、圆柱和圆锥 3、解决问题的策略 4、比例 5、确定位置 6、正比例和反比例 7、总复习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 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3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1课时 【知识结构】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交流学生演讲稿 1.用实物投影(或者口头读),展示三位学生的演讲稿片段──这三个演讲片段,分别代表写得比较好,写得一般和需要改进之处比较多的,以有没有用具体材料将观点讲清楚为标准来评价。 2.集体修改需要改进的演讲稿片段。(展示写具体的过程,让全体学生知道怎么修改。)3.修改自己的演讲稿片段。 4.再次请3-4位学生读自己的演讲稿片段。 二、指导书写演讲稿结尾 1.指导将结尾写好。师: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好的结尾,对于演讲稿非常重要。请大家欣赏这两个演讲稿子的结尾: A、身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让我们团结起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号召式结尾 B、身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结式结尾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法。————自然式结尾 2.学生写结尾。 3.请两个同学将完整的稿子读出来。 4.为自己的演讲稿加一个好标题。(参考题目:《我爱祖国》《腾飞吧,巨龙》《我自豪,我是中国人》《我们都有一个家》《祖国,我的母亲》《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 5.交流标题。 三、修改演讲稿 1.同桌互读,并指出不足,然后进行修改。 2.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组推荐一到两位同学进行朗诵,其他同学进行评议。 (2)教师点评并小结。 四、再次修改并誊写演讲稿 第三课时 1.自由组合分小组,每组5-6人。选出小组长,并给自己组取个组名。围绕主题定一句口号。 2.明确本次口语交际汇报形式,并选择适合自己组的形式。组长分好工。 教学过程 一、明确口语交际主题及汇报形式。 1.根据学生反馈教师板书。(演讲,朗诵诗歌、散文,讲故事。) 2.各小组给自己小组取名。师板出各组组名。 3.PPT出示四个活动主题及注意事项: (一)“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 演讲尽量脱开稿子,或者并脱稿; 站立姿势要大方,不忸怩; 精神饱满,声音洪亮;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新 人 教 版 小 学 数 学 第 十 二 册 教 案

本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 第一课时负数 教学内容: 教材2-4页例题及“做一做”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温度计、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看教材: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六下数学教案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百分数和比例三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百分数要雪花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课题:倒数的认识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与观察,分析与推理的过程理解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找出一个数的倒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作学习、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倒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相互依存的关系,如:父子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等等。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我们数学中也有,我们已经学过一些,你们还记得吗? (学生举例说明:如因数和倍数。) 2.今天,我们接着认识数学王国中有着相互依存关系的一种数。 (板书课题:倒数的认识) 3.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分别让学生说一说?引导学生质疑。如:什么叫“倒数”?倒数的意义是什么?倒数有什么特点?倒数是一个数吗?学习倒数有什么作用?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二、探索新知 1.教学倒数的意义。 (1)先计算,再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 83×38 157×715 5×51 121 ×12 (2)学生独立计算,并观察、讨论有什么发现。 (3)组织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相乘的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 教师指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板书) (4)理解倒数互相依存的关系。

提问:“互为”是什么意思?举例说说应该怎样理解“互为倒数”。 学生独立思考后,组织集体交流。 (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例如:83和38互为倒数,就是指83的倒数是38,38的倒数是8 3。) 让学生举出几组两个数互为倒数的例子,并让其他学生根据倒数的意义来检验是否正确。 (5)反馈练习: ①75×57 =1,所以( )和( )互为倒数。 ②71 和7互为倒数的意思是( )的倒数是( )。 (6)想一想: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是1,它们的分子和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2.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1)课件出示例题1: 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53 6 27 35 61 1 72 0 (2)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自主解决。 (3)组织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的?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分子、分母位置是互换的。) 交流得出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板书:53 3 5 6=16 61 组织检验:53×35=1,6×6 1 =1。 (自然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也可以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4)讨论:1的倒数是多少?0有没有倒数? (根据倒数的意义,因为1×1=1,所以1的倒数是1;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是0,所以0没有倒数。) (5)小结。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完整版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学 校:钦堂中心学校 六 年 级: 级 班 学 学 数 科: 张 国强 教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本册教材分析 日期: _________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课时安排】3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1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1)【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 (1)(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难点】 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1.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有条件的可播放天气预报视频)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和3℃各代表什么意思?) 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1)

【新课讲授】 教学教材第2页例1。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2)教师讲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3℃表示零下3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3℃表示零上3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3℃,读作三摄氏度。 (3)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刚刚同学回答得很对,读法也很正确。 (5)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6)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7)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8)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1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答案:-18℃温度低。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1) 0℃ -3℃ 3℃(+3℃)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四单元比 第五单元圆 第六单元百分数(一)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 第九单元总复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班级共有学生56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30人。从上学期期末检测成绩看,本班学生优秀生增加不多,学困生减少的也不多,整体提升不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二),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一),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数与形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比、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百分数4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比的知识是在学习了除法、分数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是后面学习圆周率、百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数据分析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能在平面图纸上标出所给地点位置,会画路线示意图。 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的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2、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和除法、数与形(数学广角)。 五、教学措施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单元\章节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以往 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 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 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很多相反意义的量,比如,气温的零上和零下,存折上现金的存入和支取,水位高度 的上长升和下降,海拔高度的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等等。为了表示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还用学 生原有的数概念知识就不够了,这样就自然引入了负数的认识。教材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气温、存折中蕴含的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接下来通过用负数 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和负数, 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然后借助数轴对气温进行排序让学生初步辨别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教学重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会在数轴上比较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用具:温度计、课件 总课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负数的认识课型讲授课课时总数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选取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正负数。通过6个城市同一天 的温度和存折收支的对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负数产生的意义。 3、明白数学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 2、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难点体会负数的重要性。理解负数的含义 法制教育渗透知识点 教学用具温度计、课件 教法、学法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课时序数 1 教学过 教学环节及内容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完整版

学 校: 钦堂中心学校 班级:六年级 学科:数学 教师:张国强

本册教材分析 日期:_________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历史,感受正数、负数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 教学难点: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2.究竟什么是负数?它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认识负数(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在谈话中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结合情境,理解意义 1.初步感知负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 下面是中央气象台2012年1月21日下午发布的六个城市的气温预报(2012年1月21日20时—2012年1月22日20时)。 教师:请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①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零下19℃,最低气温是零下27℃;海口最热,最高气温是23℃……②-12℃表示零下十二摄氏度(读作负十二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数字前加“-”……

(2)-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示出来。 预设:①-3℃表示零下三度,3℃表示零上三度;②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③先找0℃,往下数三格表示-3℃,往上数三格表示3℃。 (3)0℃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①0℃表示天气很冷;②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③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小结: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正号可省略不写。 (4)请在温度计上表示-18℃,比一比-3℃和-18℃哪个温度低?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气温引入负数,初步了解负数的读写方法,体会0的特殊性,并通过提问“-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用正数、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认识正负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 教师:研究完气温,再来看看存折上的数。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说说这些数各表示什么? 预设:①2000.00表示存入2000元;②500.00和-500.00的意义恰好相反,一个是存入500元,一个是支出500元。 (2)教师:像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收入与支出这样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生活中还有许多。你能举出这样的实例吗? 预设:水面上升2米、下降2米;乘车时上客5人、下客6人;货物运进200吨、运出150吨…… (3)我们怎样来表示像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呢? 教师: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需要用两种数。一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如3、500、4.7、, 这些数是正数;另一种是在这些数的前面添上负号“-”的数,如-3、-500、-4.7、-等,这些数是负数。那么0是什么数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 (4)基本练习(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2题) 请学生独立思考,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并填入相应的圈中。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1、第一单元负数 单元分析: 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方向的量,或某种量的增大和减小,也可用这种量的某一状态为标准,把它们看作是向两个方向变化的量。从而产生了负数,正数和负数的学习过去安排在中学中学习,现在提前到六年级学,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教学要求: 1、经历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解释。 3、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数轴表示正负数 课时安排: 1、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1课时 2、用数轴表示正负数…………………………1课时 第一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 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

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1)现在你能看出长沙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高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高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长沙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长沙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负数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这些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以后学习有理数的运算和意义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天气预报”“存折明细中存入和支出的对比”,进一步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用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教材在活动情境中完善在直线上表示数的基本模型,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 教材第2~4页相关内容。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负数的应用价值。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 1.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师: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 师说出游戏规则:我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话。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春天到了,又是外出游玩的季节。外出时除了要准备日常用品外,还要了解各地的天气情况。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天气预报截图。 师:图中的-27℃表示什么意思呢?它与我们以前所学的数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种新数——负数。 一、正、负数的认识。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出示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温度计上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5小格呢?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负数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单元\章节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很多相反意义的量,比如,气温的零上和零下,存折上现金的存入和支取,水位高度的上长升和下降,海拔高度的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等等。为了表示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还用学生原有的数概念知识就不够了,这样就自然引入了负数的认识。教材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气温、存折中蕴含的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接下来通过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和负数,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然后借助数轴对气温进行排序让学生初步辨别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教学重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会在数轴上比较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用具:温度计、课件 总课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负数的认识课型讲授课课时总数1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选取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正负数。通过6个城市同一天的温度和存折收支的对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负数产生的意义。 3、明白数学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 2、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难点体会负数的重要性。理解负数的含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