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

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

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
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

《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教学设计

杨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熟悉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

(2)、通过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理解种子含有哪些成分。(3)、初步学会测定种子成分的实验方法。

2、能力目标

通过了解鉴定种子成分的基本方法,并亲自动手操作完成鉴定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理解种子的成分,初步树立生命是物质的基本观点。(2)、通过实验,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二、教材分析

1、本节的重点是要通过种子成分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种子内贮存着大量的有机物,它们是胚进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所以,做好有机物成分的鉴定实验,使学生看到明显的实验结果是本节课的关键,虽然这些鉴定实验都比较简单,但应该让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分析,做出假设,并设计实验。

2、本节中出现了"无机物"和"有机物"这两个概念。但由于初一学生对化学知识知道甚少,所以在讲解时只能做浅显的解释,但又不能违背科学性原则,所以这是一个难处理的问题。可以利用一些实物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最本质的特点和区别,以便让学生在后面的实验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3、由于实验内容较多,所以必须安排好学生的分组实验,尽量不要只做演示实验,这样会使学生失去参与的机会,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

难点:1、明确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概念。

2、通过对种子成分的分析,了解种子内贮存着大量有机物,

是胚进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四、教学方法

以学生探究实验并分析结果的方式为主,教师作必要的引导等教学方法。

五、设计思想

从生活实际入手,对种子所含的成分进行分析,制定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及结果分析。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内容。

六、教学过程

1、导入:出示一些食品包装袋,利用实物投影向学生展示其有关成分的说明。介绍在我们生活中所吃的食物含有许多成分,引导学生思考在植物的种子中是否也含有同样的成分。

2、讲授新课:

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实施计划)——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根据以上步骤完成本次实验。

【提出问题】种子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作出假设】种子种含有无机盐、水分、蛋白质、脂肪、淀粉。【材料器具】试管、试管夹、解剖针、酒精灯、火柴、碘液、白纸、纱布、面团、小麦种子、刀片、清水、烧杯。

【方法步骤】(实验步骤比较简单,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自己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结论。)

A、取一干净的试管,用试管夹夹住,先放在酒精灯上烘烤一下,以驱尽试管内的潮气。然后用纸槽将干燥的小麦种子(20粒)装入试管内,放在火焰上均匀加热后继续烘烤。

现象:很快在试管内壁上出现了水珠。

结论:可见水分是小麦种子中的一种成分。

B、取一粒侵软的小麦种子,穿在解剖针上,直接放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烧,仔细观察。

现象:种子先是冒出白气,然后慢慢冒烟变黑,最后种子直接燃烧,燃烧后会剩下一点灰白色的灰,灰就是无机盐。

结论:可见无机盐也是种子的一种成分。

C、用纱布包好面团在清水里揉挤到不再有白汁渗出时,打开纱布。现象:剩下的物质呈黄百色,用手捏捏会感到有黏性,这就是植物蛋白质。

结论:可见蛋白质也是种子的一种成分。

D、用刀片小心翼翼地将小麦种子分成两半,并在上面滴上几滴碘液。现象:发现乳白色的胚乳部分变成了蓝色。遇到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

结论:说明小麦种子的胚乳中含有淀粉,即淀粉也是作物种子的一种成分。

E、将小麦种子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烘烤一会儿,冷却后切下小麦种子的胚,放在白纸上挤压。

现象:白纸上会出现透明的油迹。

结论:这是种子的胚中含有的脂肪。

【得出结论】种子中含有无机盐、水分、蛋白质、淀粉、脂肪。

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应采用归纳法总结出两类物质:无机物和有机物,并讲清概念。教师还可举出几种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物质,来区别无机物和有机物。

让学生明确认识某种物质是否是有机物,必须有两个条件:主要的是加热后是否能成碳,其次是是否燃烧。因为有的物质(如镁),虽然能燃烧,但加热以后不能成碳,所以不属于有机物。

【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a、鉴定种子中含有水分

(1)试管夹要夹在试管口近端,这样才不影响观察;

(2)试管要干燥,这样才有说服力;

(3)小麦在试管底部要散成一斜面,烘烤部位要局限在有小麦的区域内,可缓慢晃动,以求小麦受热均匀。

(4)试管需保持水平或口稍向下倾斜,这样管壁上出现的水珠才不会流向管底,不会引起试管爆裂;

(5)烘烤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种子就会发生碳化,碳化的部分往往粘在试管壁上,不易洗掉。

b、鉴定种子中含有无机盐

(1)要将小麦事先泡软,便于铁丝穿扎。注意用力不要过猛,防止扎手;

(2)燃烧后,铁丝很烫,要避免烫伤手和烫坏桌面,应及时放一解剖盘中或晾凉了再放到桌面;

(3)小麦种子不易完全灰化,要使它完全灰化,需要较长的时间。

c、鉴定蛋白质的实验中:

(1)面团不要过大。

(2)一直要到纱布中没有乳白色物质渗出,才可停止。

七、组织学生填写实验报告

八、实验拓展

联系实际,利用课本上提供的实验原理、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探究当地常见植物种子的成分的比例特点。认识常见的农作物种子中各以哪种成分为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一生物《种子的成分》教案设计

初一生物《种子的成分》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理解种子含有哪些成分。 2、初步学会测定种子成分的实验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了解鉴定种子成分的基本方法,并亲自动手操作完成鉴定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理解种子的成分,初步树立生命是物质的基本观点。 2、通过实验,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教学建议 一、知识体系图解 二、教材分析 1、本节的重点是要通过种子成分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种子内贮存着大量的有机物,它们是胚进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所以,做好有机物成分的鉴定实验,使学生看到明显的实验结果是本节课的关键,虽然这些鉴定实验都比较简单,但应该让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分析,做出假设,并设计实验。 2、本节中出现了"无机物"和"有机物"这两个概念。但由于初一学生对化学知识知道甚少,所以在讲解时只能做浅显的解释,但又不能违背科学性原则,所以这是一个难处理的问题。可以利用一些实物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最本质的特点和区别,以便让学生在后面的实验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3、由于实验内容较多,所以必须安排好学生的分组实验,尽量不要只做演示实验,这样会使学生失去参与的'机会,实验效果不理想。 三、教法建议 1、通过"实验八"探究种子的成分,认识有机物和无机物各有什么特点。

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应采用归纳法总结出两类物质:无机物和有机物,并讲清概念。教师还可举出几种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物质,来区别无机物和有机物。 让学生明确认识某种物质是否是有机物,必须有两个条件:主要的是加热后是否能成碳,其次是是否燃烧。因为有的物质(如镁),虽然能燃烧,但加热以后不能成碳,所以不属于有机物。 2、在"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中,检验小麦种子是否含有水分的操作中,应注意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试管夹要夹在试管口近端,这样才不影响观察; (2)试管要干燥,这样才有说服力; (3)小麦在试管底部要散成一斜面,烘烤部位要局限在有小麦的区域内,可缓慢晃动,以求小麦受热均匀。 (4)试管需保持水平或口稍向下倾斜,这样管壁上出现的水珠才不会流向管底,不会引起试管爆裂; (5)烘烤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种子就会发生碳化,碳化的部分往往粘在试管壁上,不易洗掉。 3、在"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中,检验小麦种子是否含有无机盐的操作中,应注意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要将小麦事先泡软,便于铁丝穿扎。注意用力不要过猛,防止扎手; (2)燃烧后,铁丝很烫,要避免烫伤手和烫坏桌面,应及时放一解剖盘中,或晾凉了再放到桌面; (3)小麦种子不易完全灰化,要使它完全灰化,需要较长的时间 4、联系实际,利用课本上提供的实验原理、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探究当地常见植物种子的成分的比例特点。认识常见的农作物种子中各以哪种成分为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 难点: 1、明确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概念。

《第二节种子萌发的条件》教案

第二节种子萌发的条件》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简述种子萌发时内在和外界条件,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结构的对应关系。 (二)能力目标 1、提高自主设计实验,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种子萌发的原因,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自己设计完成探究实验,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初步树立内、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 重点:种子萌发的内、外界条件。难点:各种外界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途径。 三、教学媒体 种子萌发条件的动画,视频资料。 四、课时建议 1 课时 五、教学课程设计 (一)导入 1、由“身边事”小丽非常喜欢凤仙花,种了几粒凤仙花的种子在花盆里,可是过了半个月还没有发芽。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一定条件的。 2、种子中含有哪些物质? 3、农民伯伯会选择什么样的种子种在什么样的土里? (二)讲授新课 1、实验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2)分析学生的实验,指出其中不科学或不准确的内容。 (3)引导学生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并设计对比实验。

(4)组织学生观察教师提前完成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5)总结:根据对实验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和水分。除此之外,有些植物的种子萌发时还受到一些其他的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条件、酸碱性等。 2、种子萌发的过程放映种子萌发的视频录像和幻灯片,组织学生观看。教师结合种子萌发的实物进行总结。 (1)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发育完全,完好无损,以通过休眠阶段,在种子的寿限之内。 (2)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适量的水、充足的氧气和适宜的温度。 (3)外界因素的影响途径: 水分T使种皮变软,影响营养物质分解吸收。 氧气T进行呼吸作用的物质,分解有机物放出能量。 温度T是种子正常吸水,旺盛呼吸,顺利进行营养物质转化的条件。 (4)水分、空气和温度三个因素是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缺一不可的。种子萌发时,首先是吸水。种皮被水浸软,胚和胚乳的原生质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在适宜的温度下细胞内的各种酶活化,细胞的呼吸作用很强,种子内的养料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转化成能被细胞吸收的物质,输送到胚根、胚轴、胚芽的各个部分。 水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起的作用主要作用为:种子浸水后使种皮膨胀、软化,可以使更多的氧透过种皮进入种子内部,加强细胞呼吸和新陈代谢作用的进行,同时二氧化碳透过种皮排出。种子内储藏的有机养料在干燥的状态下无法被细胞吸收,细胞里的酶也无法发挥作用,只有在细胞吸水后各种酶才开始活动。 酶的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是需要一定温度的。一般来说,在有限范围的温度升高可以加速酶的活动,提高催化效率;如果温度降低则相反。但是过高的温度会破坏酶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活动需要能量,而能量的来源只能是通过呼吸作用。种子萌发时没有足够的氧气,呼吸作用就不能正常进行,胚细胞就不能得到足够的能量。这样种子不能萌发。 提问: 大家回过头来分析一下,小丽应该怎样才能得到凤仙花的幼苗?引导学生思考,尽量得

(完整版)种子学教学大纲

种子学》课程教学大纲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种子学学时:32 实验学时:6 学分:2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种子学是研究作物种子的特征特性、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 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农学、农师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系统了解种子的形态构造、化学成分的特点及其与生理功能的关系,种子发育、成熟的过程和特点,种子休眠、活力、寿命、萌发及种子处理的概念、机理及其变化规律、调控措施,并运用这些理论来阐明种子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的技术原理,熟练掌握种子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的操作技术,能在生产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课程教学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原理,掌握基本内容,熟悉操作规程,能独立解决种子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 种子的涵义,种子学科的历史与发展,种子学的内容和任务,种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种子学在实施种子工程中的作用。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种子的涵义,了解种子学科的历史与发展,种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种子学在实施种子工程中的作用。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植物学种子和农业种子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 难点:植物学种子和农业种子区别 第二章种子的形成与植物学分类 1、教学内容 双受精作用及种子的形成和发育;种子的一般形态和构造;种子的植物学分类;主要农作物种 子的形态和解剖构造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双受精作用及种子的形成和发育过程,熟悉种子的一般形态和构造,了解种子的植物学分类,并从专业的角度对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形态和解剖构造有个充分的认识。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种皮上的构造及其与胚珠类型的关系;种子的发育和形成过程;种子的形态结构;主要农作物种子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特点;运用种子形态构造特点进行种子鉴别的方法 难点:胚囊的发育和结构;双受精过程及意义;运用种子形态构造特点进行种子鉴别的方法 第三章种子的化学成分 1、教学内容 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种子水分;种子的营养成分;生理活性物质;其他化学成份; 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因素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理解环境条件对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

探究种子含有水分的实验

探究、种子、水分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理解种子含有水分。 2、初步学会测定种子成分的实验方法。能力目标通过了解鉴定种子成分的基本方法,并亲自动手操作完成鉴定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育目标 1、通过理解种子的成分,初步树立生命是由物质组成的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实验 重点、难点:明确种子中有水分。手段:以学生探究实验并分析结果的方式为主的教学方法。 设计思想:从生活实际入手,对种子所含的成分进行分析,制定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及结果分析。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内容。 实验材料: 试管、试管夹、烧杯,小麦种子(干燥),塞子,酒精灯,火柴、药匙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一些食品包装袋,利用实物投影向学生展示其有关成分的说明。介绍在我们生活中所吃的食物含有许多成分,引导学生思考在植物的种子中是否也含有同样的成分。 二、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在干燥的种子中含水分 实验步骤:将种子放入烧杯中,用塞子密封,然后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烘烤,观察是否有水珠附着在烧杯壁上 实验:探究种子的成分 组织学生分析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食物中有可能存在的成分,这些成分用什么方法可以鉴定出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3、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鉴定种子中含有水分的实验中: (1)试管夹要夹在试管口近端,这样才不影响观察; (2)试管要干燥,这样才有说服力;

(3)小麦在试管底部要散成一斜面,烘烤部位要局限在有小麦的区域内,可缓慢晃动,以求小麦受热均匀。 (4)试管需保持水平或口稍向下倾斜,这样管壁上出现的水珠才不会流向管底,不会引起试管爆裂; (5)烘烤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种子就会发生碳化,碳化的部分往往粘在试管壁上,不易洗掉。 4、指导学生按要求完成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一)探究种子含有水分的实验 水是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种子中自然也含有水分,即使是风干的种子也含有水分。本实验是取一些风干的小麦子粒,装人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上端,然后手持试管夹,使试管口稍朝上倾斜(几乎呈水平状态),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均匀加热,直至试管壁上出现明显的细小水珠(由蒸发出的水蒸气冷凝而成),由此可见水分是种子中的重要成分。做此实验时应特别注意: 1.试管的倾斜度不能太大,即使在试管刚离开火焰时也要防止水珠流向试管底部,以免引起试管爆裂; 2.要时常移动试管,使之在火焰上均匀受热,切忌较长时间只在一个位上加热,以免试管炸裂。加热时间以明显看出有细小水珠出现为止。如时间过长,种子可能烧焦,呈褐色,甚至于炭化。

常见坚果总结

安徽三只松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坚果,是指多种富含油脂的种子类食物,如花生、核桃、腰果、松子、瓜子、杏仁、开心果等。它们含有丰富的营养,非常有益于人体健康,可以说是零食中的首选。据专家介绍,在十大健康食品中,坚果名列第三。 坚果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具有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的功能,对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都有一定效果。此外,坚果还是多种矿物质的宝库,是镁、铜、锰、硒的良好来源。这些矿物质既能调节多种生理功能,也是合成体内抗氧化酶的关键元素。另外,坚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等抗氧化的营养成分,每天适当摄取可以延缓衰老。 不同坚果还有其特有的功效。比如腰果可加速血液循环,具有预防便秘、强筋健骨、滋润肌肤、开胃等食疗功效;花生可以预防心脏病、乳腺癌、肠癌与前列腺癌;杏仁能止咳、润肺、平喘,同时也是钙质的极佳来源;榛子含有人体所需的八种氨基酸。 碧根果 原产美国 简介:碧根果(美国山核桃)又叫长寿果。属纯野生果类,是集山地之灵气哺育而成,无任何公害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核桃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功效:1它能补肾健脑,补中益气,润肌肤、乌须发。壳很脆,特好剥,就跟香榧一样脆,而肉质介于大核桃与小核桃之间。它是全世界17种山核桃之一,属纯野生果类,是集山地之灵气哺育而成,无任何公害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 2碧根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有补脑强身,降低血脂之功效。神经衰弱,失眠者,每日早晚各吃长寿果数个,可收滋补治疗。 3由于跟山核桃属于一类,所以碧根果也具有相当好的补脑益智效果:最适合脑力工作者,尤其是白领女性吃,因为这部分人往往用脑过度,很耗伤心血,常吃核桃能够补脑,改善脑循环,增强脑力。 - 1 - 为全人类寻找最新鲜、最健康、最好吃的森林食品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目的: 知道种子的萌发与空气、水、温度有关系。 能用对比的方法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材料: 4个烧杯(一次性塑料或试管),若干粒蚕豆(或其他种子),棉花(纸巾或海绵块)少许,水,鞋盒一个。 步骤: 先将4个烧杯按顺序编号,再把棉花分别垫在4个烧杯的底部。 取1、2号烧杯,滴入少许水使棉花垫湿润。 取3、4号烧杯,往3号烧杯中注入水,水量为容积的1/3;4号烧杯保持干燥。 把蚕豆分别放入4个烧杯中。 将1、3、4号烧杯放置在通风处,盖上鞋盒,避免阳光照射;将2号杯放在冰箱冷藏室内。 连续观察一周,并保持1、2、3号烧杯内棉花垫湿润。 结论: 1号烧杯中的蚕豆种子在适量的水分、适当的温度、充足的空气条件下萌发得最好。 注意事项: 要保持1、2号杯除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均要相同。 要保持1、3号杯除接触空气不等量外,其他条件均要相同。

要保持1、4号杯除水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要相同。 这是一个探究性分组实验,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分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组织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讨论,如“你认为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给学生创设充分思考空间,这样既了解决了学生的前概念,又使学生能主动地关注所探的束缚,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如阳光、种子的大小、种子的种类、肥料等,进而提出假设,使学生产生探究兴趣。 教师要尊重学生意愿,让学生在自己提出的各种假设中选题,帮助学生根据选题组成探究小组,并组织各小组相互交流实验方案,引导学生处理好“控制变量”的问题,让学生在相互质疑、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共同完善实验方案,同时,组织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持续观察和记录。 对于学生的观察记录单要予以充分的重视。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所记录的观察情况,对照实验前所提出的假设进行思考,并以观察记录为依解释所探究的问题,从而归纳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根的向水性实验 目的: 知道根向着水分多的地方生长。 观察根的生长情况。 材料: 盘子或托盘2个,水稻种子(或其他颗粒较小的植物种子),深

干果的种类及其营养

干果的种类 1.干制坚果(种子)类 核桃、泡核桃、野核桃、山核桃、板栗、13本栗、扁桃、阿月浑子、银杏、果松、香榧、榛、澳洲坚果等。 2.干制果实类 柿饼、枣、包仁杏、无花果、君迁子、罗汉果、龙眼等。 3.干制果肉类 杏干、葡萄干、柿饼、山楂干、酸枣粉等。 4.干制种仁类 核桃仁、杏仁、腰果仁等。 坚果类的干果种类繁多,包括人们普遍熟悉的西瓜子、南瓜子、葵花籽、花生、核桃、胡桃、松仁、榛子、栗子等等。还有很多坚果,是随着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水平的发展,才逐渐广泛地进入市场。 其中有 些种类人们已经很熟悉,如开心果、大杏仁、腰果等,还有些种类人们很陌生如夏威夷坚果、美国山核桃、香榧果、巴西坚果等等。这些坚果风味独特,深受人们的喜爱。逢年过节,家家必备几种珍贵坚果。 开心果 我们见到的开心果,外面那层硬皮为果皮,里面即为种仁,有一层薄的种皮,种仁烤制后有香气,即我们吃的那部分,且越嚼其香味越浓,回味无穷。 开心果营养丰富,其种仁含蛋白质约20%,含糖15%~18%,还可以榨油。果仁还含有维生素E,有抗衰老的作用,能增强体质。 古代波斯国国王视之为“仙

果”。 由于开心果中含有丰富的油脂,因此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有助于机体排毒。 由于开心果非我国原产,传入我国也仅在边远地区,故内地多不熟悉,而在叙利亚等国则很普遍。开心果为带壳类坚果,开袋即可食用,香脆可口,易剥壳,仁质酥脆,甘香味美,是老少皆宜的休闲食品!建议保存在密封的玻璃瓶或者塑料包装袋中,储藏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下,低温低湿情况下可以延长保质期。 选购小建议: 要是吃的话要注意,开心果果仁的颜色绿的比黄的要新鲜。 大杏仁 大杏仁,在新疆地区一般是带壳销售(被称为巴旦木)。 巴旦杏不是杏,而是桃属中扁桃亚属的植物,巴旦杏果小,扁圆,果肉干涩无汁不能食,主要吃发达的仁。仁味超过核桃和杏仁,有特殊的甜香风味。 提醒:吃杏仁容易饱 女性减肥的最佳食品 大杏仁营养价值很高,它的营养比同重量的牛肉高六倍。据化验,仁内含植物油55-61%,蛋白蛋28%,淀粉、糖10-11%,并含有少量维生素A、 B1、B2和消化酶、杏仁素酶、杏仁成、钙、镁、钠、钾,同时含有铁、钴等18种微量元素。大杏仁是维吾尔人传统的健身滋补品,有人每日睡觉前细嚼十余粒,开水冲下,长期食用,夜间能通宵熟睡无梦,身体抵抗力显著增强,保持身强体壮。 腰果 腰果仁是名贵的干果和高级菜肴,含蛋白质达21%,含油率达40%,各种维生素含量也都很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2.5《种子的萌发》教案

《种子的萌发》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3.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来探究种子萌发的过程,学会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懂得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2.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并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学会抽样检测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和协作情感。 2.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3.抽样检测法测定发芽率的方法及原理。 三.教学难点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的结论的得出。

2.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现象分析。 四.教学方法 实验法、归纳法、分析法。 五.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 (1)种子结构及种子萌发过程的CAI课件。 (2)培养皿、滤纸等,分发给各小组。 2.学生准备: (1)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做好测定种子发芽率的演示实验。 (2)可自己再收集一部分种子。 (3)玻璃瓶、罐头瓶或烧杯。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倒背如流的诗句。那它的意思是什么呢? 学生解释:这是一首描写草的生命活动的诗句,是草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

营养素参考值(表)

营养素参考值(NRV) 营养成分NRV 营养成分NRV 能量# 8400 kJ 钙800 mg 蛋白质60 g 磷700 mg 脂肪<60 g 钾2000 mg 饱和脂肪酸<20 g 钠2000 mg 碳水化合物300 g 镁300 mg 膳食纤维## 25 g 铁15 mg 维生素A 800 μgRE 锌15 mg 维生素D 5 μg 碘150 μg 维生素E 14mgα-TE 铜 1.5 mg 维生素K 80 μg 叶酸400 μgDFE 维生素B1 1. 4 mg 烟酸14 mg 维生素B2 1.4 mg 维生素B12 2.4 μg 维生素B6 1.4 mg 维生素C 100 mg 上表为:人体每天的需要量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和生命重要的物质基础,处于各种营养物质中心的位置,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来源:动物类:肉类、鱼类、蛋类、奶类。植物类:豆类、粮食类。 脂肪——热量的主要来源,在供给人体能量方面起重要作用。来源:植物油脂:种子类、坚果类。动物脂肪:肉类、蛋黄、动物内脏。 碳水化合物——供给人体的基本能源。在体内消化后主要以葡萄糖形式

被吸收,迅速氧化给机体供能。来源:谷类、薯类、豆类、根茎类蔬菜、水果、食用糖类。 矿物质:钙——人体含量最多的无机元素,参与神经、骨骼、肌肉代谢,是骨骼、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来源:海带、黄豆、腐竹、奶制品、黑木耳、鱼虾类。 铁——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也是人体生长红细胞的主要元素之一,孕妇缺铁可出现贫血症状、胎儿可宫内发育迟缓、宫内缺氧等等。来源:猪肝、鸡蛋、海带、绿色蔬菜、干杏、樱桃等。 锌——是人体仅次于铁,列为第二位的微量元素,直接参与人体的细胞生物代谢。来源:香蕉、植物的种子(葵花籽、麦胚、各类坚果)、卷心菜。镁——多种细胞生化反应中必需的物质,保持骨骼牙齿的坚固度,调节胰岛素和血糖的含量,镁对维持正常妊娠十分重要。来源:豆腐、脱脂酸奶、葵花籽、麦芽、白杏仁、南瓜籽、菠菜。 钾——维持体液平衡,对调节血压、神经系统和肌肉收缩具有重要作用。来源:香蕉、西红柿、葡萄干、杏干、哈密瓜、蘑菇等。 铜——形成红血球的重要物质,为组织的生长、新陈代谢及头发的生长提供营养。特别是对胎儿的心脏、骨骼、神经系统的完善起重要作用。来源:猪肝、蟹肉、黑豆、糙米、粗粮、菠菜等。 维生素类:维生素A——脂溶性维生素的一种,对于视觉细胞分化和胚胎发育都是必须的,但过多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A缺乏对妊娠同样有严重的不利影响。 来源:存在于绿色、偏黄红色蔬果中,如芒果、木瓜、胡萝卜、菜花、

探究作物种子的营养成分

——种子中是否含有无机盐、蛋白质、脂肪、水分、淀粉 种子队:滕卓茜 钱佳梦 梁樱子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表

制订者:滕卓茜学号:04060967 2005年6月9日 结题论文 探究作物种子的营养成分 ——种子中是否含有无机盐、蛋白质、脂肪、水分、淀粉 一、引言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作物种子。比如大米、小麦、玉米等。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天必需的热量与营养。它们到底提供了什么营养,它们的成分是什么?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表明,同样遇碘酒会变蓝的玉米种子胚乳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除了淀粉以外还有什么,我们对此一无所知。那么,我们能否利用液体遇热蒸发的原理,来进行科学探究作物种子中是否有水分?利用已学知识通过实验探究作物种子的成分是我们小组这次课题及目标。此课题在国内外有不少科研人员都已经研究过,且实验结果明确,清晰。但是,在科技愈来愈发达的现在,科研人员大都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仪器进行实验探究。而我们小组则想利用已学的知识,和在校所能借到的实验工具,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探究作物种子的成分。并且通过探究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强动手能力,积极思考,发现新观点——多吃作物种子有利于我们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并促进我们组内人员友谊,与指导老师增强感情。 二、关键词 作物种子、水分、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淀粉、生活环境、分布状况 三、实验内容、过程与结果分析: (一)实验过程 实验器具:试管、试管夹、解剖针、酒精灯、碘酒、白纸、纱布、面团、作物种子、放大镜、数码照相机、笔、清水、较大的玻璃杯。 实验操作具 体过程:①取一干 净的试管,用试管 夹夹住,先放在酒 精灯上烘烤一下, 萝卜种子

探究种子的成分3

3.1.3 种子植物(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 1、掌握实验:测定种子的成分; 2、了解由实验现象到结论的分析。 学习重、难点:测定种子成分的实验过程及如何由现象到结论的分析。 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解决以下问题(在课本上将重点词标出来) 1、食用油是从__________里提取的。 2、蛋白质的特性是:遇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_________色。 3、含有无机盐的粮食作物燃烧后产生_________灰烬。 三、展示交流:学生记忆,互相提问 四、合作探究——组内合作解决,并书写要点,准备展示。 种子内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装片观察 1、淀粉:取加碘后呈蓝色的淀粉浆液一滴,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见到视野中充满了蓝色的颗粒,这就是小麦胚乳中的淀粉粒,再转用高倍镜进一步观察,可以看到淀粉粒表面有很多同心圆的轮纹。 2、蛋白质:将小麦种子做横切(与纵轴垂直的方向),在横切面上滴一滴碘液,中央的胚乳呈现蓝色,在蓝色区域的边缘有一圈很细的黄色区域,用放大镜即可看到,这就是以糊粉粒形式贮藏在胚乳最外面的糊粉层中的蛋白质。 3、脂肪:将蓖麻种子制成徒手切片,置于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加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见到胚乳(蓖麻是双子叶植物种子内具有胚乳的种类)中或周围出现小的油珠,若加滴苏丹Ⅲ试剂,油珠会呈现橘红色,这就是脂肪。 课堂小结(说出你本节课的收获,并画出知识树或知识框架) 五、达标拓展: 1、鉴定淀粉存在时,常用碘液,这是因为();鉴定蛋白质时用双缩脲试剂是因为()A.碘遇淀粉变成蓝色 B.蛋白质遇碘变蓝色 C.淀粉遇碘变成蓝色 D.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变红褐色 2、洗面口袋时,最后常会在口袋布上留下一些淡黄色的小颗粒粘在上面不易去掉。这样的小颗粒是种子中的()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无机盐 3、下列种子中,主要成分不是淀粉而是脂肪的是()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芝麻 4、干燥的水稻种子中,含量最多的是()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水和无机盐 5、我们吃的豆腐和花生油,都是从大豆和花生种子的()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案)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学设计 南宁市武鸣区实验学校教师:危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运用实验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尝试设计对照实验,并进行相关操作。(2)提高学生合作交往以及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实践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帮助学生确立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的世界观。 二、指导思想: 本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这一节实验教学是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参与设计和完成生物实验,既是一种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方式,也是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不过七年级的学生参与的实验,大多是观察实验,设计并操作探究实验还是较少。通过这一实验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通过探究获得直接经验,并引导学生领悟什么是实验组和对照组,让学生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并能确立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世界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设计多变量的对照实验,进行有效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过程。 四、教学手段: 1.情境教学法: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情趣。 2.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强化训练,倡导合作共学的教学方法。 3.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感知新知。 4.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地将各个知识点展现给学生。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实验用具。

七、教学过程: 附:板书设计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种子的成分教案

种子的成分教案 种子的成分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理解种子含有哪些成分。2、初步学会测定种子成分的实验方法。能力目标通过了解鉴定种子成分的基本方法,并亲自动手操作完成鉴定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理解种子的成分,初步树立生命是物质的基本观点。2、通过实验,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教学建议一、知识体系图解二、教材分析1、本节的重点是要通过种子成分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种子内贮存着大量的有机物,它们是胚进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所以,做好有机物成分的鉴定实验,使学生看到明显的实验结果是本节课的关键,虽然这些鉴定实验都比较简单,但应该让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分析,做出假设,并设计实验。2、本节中出现了”无机物”和”有机物”这两个概念。但由于初一学生对化学知识知道甚少,所以在讲解时只能做浅显的解释,但又不能违背科学性原则,所以这是一个难处理的问题。可以利用一些实物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最本质的特点和区别,以便让学生在后面的实验中得出正确的结论。3、由于实验内容较多,所以必须安排好学生的分组实验,尽量不要只做演示实验,这样会使学生失去参与的机会,实验效果不理想。三、教法建议1、通过”实验八”探究种子的成分,认识有机物和无机物各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应采用归纳法总结出两类物质:无机物和有机物,并讲清概念。教师还可举出几种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物质,来区别无机物和有机物。让学生明确认识某种物质是否是有机物,必须有两个条件:主要的是加热后是否能成碳,其次是是否燃烧。因为有的物质(如镁),虽然能燃烧,但加热以后不能成碳,所以不属于有机物。2、在”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中,检验小麦种子是否含有水分的操作中,应注意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试管夹要夹在试管口近端,这样才不影响观察;(2)试管要干燥,这样才有说服力;(3)小麦在试管底部要散成一斜面,烘烤部位要局限在有小麦的区域内,可缓慢晃动,以求小麦受热均匀。(4)试管需保持水平或口稍向下倾斜,这样管壁上出现的水珠才不会流向管底,不会引起试管爆裂;(5)烘烤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种子就会发生碳化,碳化的部分往往粘在试管壁上,不易洗掉。3、在”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中,检验小麦种子是否含有无机盐的操作中,应注意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要将小麦事先泡软,便于铁丝穿扎。注意用力不要过猛,防止扎手;(2)燃烧后,铁丝很烫,要避免烫伤手和烫坏桌面,应及时放一解剖盘中,或晾凉了再放到桌面;(3)小麦种子不易完全灰化,要使它完全灰化,需要较长的时间4、联系实际,利用课本上提供的实验原理、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探究当地常见植物种子的成分的比例特点。认识常见的农作物种子中各以哪种成分为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设计方案重点: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难点:1、明确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概念。2、通过对种子成分的分析,了解种子内贮存着大量有机物,是胚进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手段:以学生探究实验并分析结果的方式为主的教学方法。设计思想:从生活实际入手,对种子所含的成分进行分析,制定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及结果分析。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一些食品包装袋,利用实物投影向学生展示其有关成分的说明。介绍在我们生活中所吃的食物含有许多成分,引导学生思考在植物的种子中是否也含有同样的成分。二、讲授新课:(一)实验:探究种子的成分1、组织学生分析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食物中有可能存在的成分,这些成分用什么方法可以鉴定出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3、强调实验注意事项:鉴定种子中含有水分的实验中:(1)试管夹要夹在试管口近端,这样才不影响观察;(2)试管要干燥,这样才有说

常用的坚果类食品

常用的坚果类食品 坚果一般分两类:一是树坚果,包括杏仁、腰果、榛子、核桃、松子、板栗、白果(银杏)、开心果、夏威夷果等;二是种子,包括花生、葵花子、南瓜子、西瓜子等。 从中国食物成分表可知,坚果中分别含有蛋白质36.0%、脂肪 58.8%、碳水化合物72.6%,还含有维生素(维生素B、E等)、微量元素(磷、钙、锌、铁)、膳食纤维等。另外,其中还含有单、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麻酸、亚油酸等人体的必需脂肪酸。坚果对人体健康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清除自由基。研究表明,一些坚果类食物如葵花子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其作用可与草莓、菠菜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相比。 降低妇女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的研究人员曾对11个国家的8.4万名34至59岁的妇女进行了16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多食坚果将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生危险。他们认为,坚果中富含不饱和脂肪及其他营养物,这些营养物质均有助于改善血糖和胰岛素的平衡。 降低心脏性猝死率。由于坚果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心率失常的作用,因而,在控制了已知的心脏危险因素并做到合理饮食后,吃坚果与降低心源性猝死明显相关。与很少或从不吃坚果的人相比,每周吃2次或2次以上坚果者,发生心源性猝死和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性均较低。 调节血脂。北京大学医学部肖颖教授等,于2002年以85名高脂血症患者为受试者,每天予其服用75克美国大杏仁,连续服用4周,对其血脂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受试者在服用大杏仁后血清总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明显下降,载脂蛋白A1明显升高。说明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美国大杏仁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提高视力。研究发现,咀嚼强度对提高视力起着一定的作用,多吃坚果可以提高视力。现代人的食物日趋软化,进食时咀嚼很少或根本不需要咀嚼,致使面部肌肉力量变弱,睫状肌对眼球晶状体调节功能降低,视力也就容易随之下降。 补脑益智。坚果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15%至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报告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天寒地冻时不宜播种。在播种前往往要在地里撒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但是土壤过于潮湿又容易使种子霉烂。播种前往往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那么,种子播下以后,在怎么样的环境下才能萌发? (一)发现问题:在哪种环境下种子才能萌发? (二)作出假设:种子萌发可能与水分、空气、阳光、温度有关。也就种子只有在有水分、有空气、有阳光、和适宜的温度下才可能能萌发。 (二)制作实验: (1)材料和用具:塑料瓶、美工刀、小勺、纸巾和棉花、标签、胶水、绿豆、塑料黑膜、电冰箱。 (2)步骤: ①、 如上图,给每个瓶编号,并在瓶内放置棉花和纸巾。 ②、 用小勺给每个瓶子撒上适量的绿豆。

装置2 加水至纸巾变潮湿 装置3加水将纸巾和绿豆浸泡在水中 装置4加水至纸巾变潮湿

装置5加水至纸巾变潮湿 装置5放入电冰箱冷藏室 把装置4塑料黑膜盖上以保证暗

准备完毕,等待绿豆的萌发情况。 (3)根据实验假设和实验制作提出: 实验预期1:因为装置1比装置2的水分充足,若装置2中幼苗萌发显着好于装置1中的幼苗,则可以证明充足的水分这一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必不可少。 实验预期2:因为装置2比装置3的通气好,若装置2中幼苗萌发显着好于装置3中的幼苗,则可以证明充足空气这一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必不可少。 实验预期3:因为装置2比装置4的阳光照射好,若装置2中幼苗萌发显着好于装置4中的幼苗,则可以证明充足的阳光这一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必不可少。 实验预期4:因为装置2比装置5的温度温和,若装置2中幼苗萌发显着好于装置5中的幼苗,则可以证明适宜的温度这一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必不可少。(4)记录下种子的萌发情况,分析原因: 见下图: 5个装置中的种子发芽情况图。 绿豆没有发芽,和原先放下去一样。 绿豆基本上都全发芽,发芽情况和发芽率良好。 绿豆有发芽,但发芽率和发芽情况都不理想。 绿豆基本上都全发芽,发芽情况和发芽率良好。

柑橘种子油的主要成分及提取技术_孙谦

2015年4月第30卷第4期 中国粮油学报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ociation Vol.30,No.4 Apr.2015 柑橘种子油的主要成分及提取技术 孙 谦 1,2 龙勇 2 孙志高 2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1,重庆400715)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2,重庆400712) 摘要柑橘种子作为柑橘的一种加工副产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粗脂肪的质量分数为37.53% 44.94%,主要是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等,同时还含有柠檬苦素、黄酮类化合物、磷脂、VE 等对人体有益的活性成分。本综述介绍了国内外不同品种柑橘种子油的主要成分,比较了压榨法、溶剂提取法、超临界CO 2萃取法的优缺点,可为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 柑橘种子油 成分 提取 中图分类号:TS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174(2015)04-0142-05 收稿日期:2013-12-08 作者简介:孙谦,女,1989年出生,硕士,农产品加工及贮藏通讯作者:孙志高,男,1963年出生,副研究员,现代食品加工理论与技术、食品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柑橘属于芸香科柑橘属植物,用于经济栽培的 有枳属、 柑橘属和金柑属,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栽培的主要是柑橘属,包括橙、桔、柑、柚等 [1] 。据统计我 国2012年柑橘产量已达到3167.8万t ,以后仍将呈 上升趋势。柑橘种子作为柑橘加工的副产物,占单果质量的0.1% 4.0%[2] ,每年可回收约为5000t , 目前柑橘种子除少量用于医药和育种外,大多因弃 不用而浪费了资源。 研究发现柑橘种子含蛋白质23.40% 32.89%、 总糖11.22% 12.86%,且Ca 、Zn 、Cu 、Fe 的含量都比较高。Hendricksonr 等 [3] 从脐橙种子中提取油,柑 橘种子含油量为38.9% 58.5%,高于其他一些种子 油,如棉籽油18% 22%、大豆油18% 25%和橄榄 油20.0% 25.0%[4] 。油脂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 肪酸、柠檬苦素、黄酮类化合物、磷脂、VE 等,它与菜 籽油相比不含有对人体心脏不利的芥酸,与棉籽油相比又含有棉籽油所没有的亚麻酸,符合人类的膳食需要,精炼后可食用。随着研究的深入,柑橘种子油可以应用到美容产品、除臭剂、肥皂、洗涤剂、防腐剂和香气等产品。此外, Umer 等[5] 还发现柑橘种子 油的化学组成和理化特征都符合欧盟ASTMD675和美国EN14214生物柴油的标准,故也可以作为潜在的生物柴油来源。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和人均油料需求不断增加的形势下,未来中国油料需求量将呈递增态势。因此,挖掘像柑橘种子这样兼用型油源 的潜力,不仅能一定程度缓解油料供给不足的压力和提高柑橘加工的经济效益,还能减少柑橘种子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供同行等借鉴,拟对柑橘种子油的成分和提取方法等相关技术作如下综述。 1柑橘种子油的理化性质 胡隆基等[6] 研究发现7种柑橘属种子含油质量 分数为40% 60%,碘值均在95 110,属于半干性油,在油漆、涂料、皮革、化工等方面均可利用。章宝等[7]发现橘、 橙、柚子的相对密度(d 20 )0.917 0.921,折光率(n 20 )1.468 1.469, 皂化值(KOH )190.61 197.86mg /g ,不皂化物1.53 2.67g /kg ,并指出国内外柑橘种子油理化特性有一定差异,这 些差异可能是由于品种、栽培和收获时间,以及不同产地贮藏条件等因素造成的,但柑橘种子油的酸值均低于4mgKOH /g ,过氧化值小于10mmol /kg ,碘值与花生油(80 120gI /100g )相近,基本符合食用植物油的理化指标。 2 柑橘种子油的成分 2.1 脂肪酸组成 柑橘种子油中的脂肪酸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 酸,主要是油酸、亚油酸以及亚麻酸,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棕榈酸和硬脂酸。 Filsoof 等[8]对伊朗的橙、柑、酸橙、甜柠檬等5个柑橘品种种子油中所含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证实其中含棕榈酸21.8% 9.4%,硬脂酸

三年级科学下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练习苏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练习苏教版 姓名班级______ 成绩______ 一.基础知识回顾 1.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胚中的胚根首先发育成,同时,胚芽逐渐长成 和,胚轴发育成根与茎的连接部分,种子里的或,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逐渐消失。就这样一植株能独立生活的新植株诞生了。所以有人常说,是新植物的幼体。 2.种子萌发的条件:①内部:; ②外部:、、。 二.练兵场(每题2分) 1.新植物体的茎和叶是由种子胚的哪部分发育而来的? ( )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子叶 2.豌豆种子的结构中能发育成豌豆幼苗的是( ) A.胚乳 B.胚 C.胚芽 D.子叶 3.在适宜的条件下,下列种子能够萌发的是() A.去掉胚乳的玉米种子 B.被虫子蛀空了的水稻 C.切去胚的小麦种子 D.籽粒饱满的菜豆种子 4.播种时应选饱满种子的原因是( ) A.胚大,易萌发 B.储藏营养物质多,幼苗生长健壮 C.子叶大,出土力强,易出土 D.便于吸收更多的水分供萌发用 5.将颗粒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30℃温度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A.甲先发芽 B.乙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 6.将美国甜玉米的胚和中国老玉米的胚乳嫁接(如甲图)所形成的种子播种后,长出的植株 上所结的种子是() 7.下列玉米种子(阴影部分表示损伤而失去生命力)能正常萌发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8.要选择饱满种子播种的主要原因是 () A.饱满的种子贮藏的水分多 B. 饱满的种子贮藏的营养物质多 C.饱满的种子吸收土壤中养料的能力 强 D.饱满的种子抗病力强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理解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 2、通过假设并采用对照实验方法进行探究取证,逻辑思维判断,汇报交流,归纳总结等步骤,体验一个探究知识的完整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兴趣,养成根据科学的事实作出客观判断的习惯,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究理解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 三、教学过程:: 教师:种子可以随时随地萌发吗?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外界条件? 学生由此联想到:种子在温暖、潮湿、疏松的土壤中容易发芽。然后由研究组展开讨论,分析原因,得出假设:如果具备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种子便能萌发。 教师:请同学设计探究实验(探究活动按照下面的说明进行)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提出问题: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 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 制定计划:设计对照实验(独立思考) 种子:大豆(20粒装)、玉米(实际是果实,20粒装)、绿豆(20粒装)、花生(20粒装)、板栗(实际是果实,20粒装)、……(以上均为晒干了的) 用具:矿泉水瓶(2个)、牛奶盒(2个)、加多宝瓶(2个)、酸奶瓶(2个)、“冰箱”(2个)、小玻璃瓶(2个),塑料杯(许多个),……适量的土壤、清水、遮光罩、卫生纸…… 制定和完善计划 我们组探究的实验变量

需要的材料用具 设计方案(对照实验)画简图或语言文字表述均可 学生实施实验方案 教师总结:下次课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总结。老师综合,总结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量的水份 →

5、实验结论: 在研究小组、研究组交流讨论和班内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全班的实验结果,得出“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的实验结论。 6、归纳总结: 一个完整的对照实验探究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确定课题→提出假设→设计对照实验→预期→观察记录→实验分析→得出结论 六、反馈和调控: 1、在探究实验教学中,可能出现:①.方案一的2号瓶里的个别种子在实验结束时仍 然不萌发;②.方案二的乙杯装置里的种子不能萌发。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来分析,寻找原因。 2、在方案二的探究实验教学中,如果一次性筷子的吸水力强,最上端种子与水面的种子相隔需5厘米以上,否则上端种子都将发芽,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 七、课外延伸: 有人提出这样的假设:光照也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一个外界条件。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检验该假设是否成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