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级会计实务章节练习_第十三章_所得税

中级会计实务章节练习_第十三章_所得税

中级会计实务章节练习_第十三章_所得税
中级会计实务章节练习_第十三章_所得税

第十三章所得税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2×16年当期确认应支付的职工工资及其他薪金性质支出共计5000万元,尚未支付。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工资标准可以于当期扣除的部分为4200万元。2×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付职工薪酬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万元。

A.5000

B.800

C.0

D.4200

2.2×16年1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当日发行的一项3年期、票面金额1000万元,票面年利率5%、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一批国债,实际支付价款1022.35万元,不考虑相关费用,购买该项债券投资确认的实际年利率为4%,到期日为2×18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该国债作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核算。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税。2×16年12月31日该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万元。

A.40.89

B.63.24

C.13.24

D.0

3.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2×16年分别销售A、B产品l万件和2万件,销售单价分别为100元和50元。甲公司向购买者承诺提供产品售后2年内免费保修服务,预计保修期内将发生的保修费在销售额的2%-8%之间,且该范围内各个概率发生的可能性相同。2×16年实际发生保修费5万元,2×16年1月1日预计负债的年初余额为3万元。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则甲公司2×16年年末因该事项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万元。

A.2

B.3.25

C.5

D.0

4.A公司2×17年发生了1200万元广告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发生时已作为销售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该类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允许当期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允许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税前抵扣。A公司2×17年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A公司2×17年广告费支出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300

B.1200

C.900

D.0

5.B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B公司于2×18年12月31日取得某项固定资产,其初始入账价值为5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税法规定,对于该项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与会计估计相同。则2×20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为()万元。

A.7.5

B.20

C.12.5

D.-7.5

6.甲公司当期为研发新技术发生研究开发支出5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2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16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220万元。假定该项新技术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当期会计摊销额为22万元。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75%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摊销。假定税法对该项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相同,则甲公司当期期末由于该项无形资产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为()万元。

A.0

B.99

C.24.75

D.198

7.2×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因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分别确认了15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23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甲公司当期应交所得税的金额为120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公司2×16年度利润表“所得税费用”项目应列示的金额为()万元。

A.105

B.128

C.120

D.123

8.甲公司将某一栋写字楼租赁给乙公司使用,并一直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16年1月1日,甲公司认为,出租给乙公司使用的写字楼,其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市场比较成熟,具备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决定将该项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该写字楼的原价为5000万元,至转换日已累计折旧6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2×16年1月1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6100万元,假设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5%提取盈余公积,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则转换日影响资产负债表中期初“未分配利润”项目的金额为()万元。

A.1700

B.1275

C.1445

D.1083.75

9.甲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2×16年年初因计提产品质量保证金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0万元,2×16年计提产品质量保证金50万元,本期实际发生保修费用80万元。则甲公司2×16年年末因产品质量保证金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为()万元。

A.12.5

B.0

C.15

D.22.5

10.企业当期发生的所得税费用,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一般情况下计入利润表

B.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应当计入留存收益

C.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D.合并财务报表中因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导致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同时调整所得税费用,但特殊情况的除外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当年发生的下列会计事项中,能够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有()。

A.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B.年末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小于其账面成本(计税基础)并按公允价值调整

C.年初新投入使用一台设备,会计上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而税法上要求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D.发生超标的业务招待费

2.以下各项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计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估计相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时间,采用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

B.无论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如何,递延所得税资产均不予折现

C.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不需要对其账面价值进行复核

D.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3.下列有关负债计税基础确定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三包等原因于当期确认了200万元的预计负债。则该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计税基础为0

B.企业因债务担保确认了预计负债100万元,则该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计税基础为0

C.企业收到客户的一笔款项100万元,因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会计上作为合同负债反映,

但符合税法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该笔款项已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则合同负债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计税基础为0

D.企业当期期末确认应付职工薪酬15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可以于当期全部扣除。则应付职工薪酬的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计税基础为1500万元

4.下列经济业务或事项中,可能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有()。

A.因预计销售产品退回而确认预计负债

B.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

C.期末存货计提跌价准备

D.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上升

5.下列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可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B.适用税率变动的情况下,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不需要进行调整

C.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估计相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时间,采用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

D.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6.甲公司全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200万元,非公益性捐赠支出为15万元,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为3万元,超标的业务宣传费为5万元,发生的其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20万元(该暂时性差异影响损益)。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

所得税负债的余额均为0。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的处理正确的有()。

A.企业应交所得税为60.75万元

B.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243万元

C.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为6.25万元

D.本期所得税费用为60.75万元

7.下列各项中,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纳税调增的有()。

A.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B.研发符合“三新”条件的无形资产发生的研究阶段支出

C.发生的业务招待费税法上不允许扣除部分

D.确认国债利息收入

8.甲公司2×15年1月1日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10万元,因本期销售结转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2×15年12月31日存货成本为9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7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在发生实质性损失时允许税前扣除。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甲公司2×15年12月31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万元

B.甲公司2×15年12月31日存货账面价值为70万元

C.甲公司2×15年12月31日存货计税基础为70万元

D.甲公司2×15年12月31日存货计税基础为90万元

三、判断题

1.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形成暂时性差异。()

2.对于罚款、滞纳金,在尚未支付之前按照会计规定确认为费用,同时作为负债反映。税法规定,罚款和滞纳金不允许税前扣除,所以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3.如果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较长,那么应当以递延所得税负债折现后的金额进行确认。()

4.资产负债表日,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递延所得税资

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5.国债利息收入免税会造成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6.除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以外,企业对于所有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负债。()

7.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确认了商誉,并且按照所得税法规的规定该商誉在初始确认时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的,该商誉在后续计量过程中因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不同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应当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8.未作为资产、负债确认的项目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四、计算分析题

甲公司2×19年年初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为25万元,与之对应的预计负债贷方余额为1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无期初余额。甲公司2×19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4760万元,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且预计在未来期间保持不变;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甲公司2×19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和事项中,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存在差异的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19年7月,甲公司向非关联企业捐赠现金250万元。

资料二:2×19年8月,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产品保修费用150万元,同时冲减了预计负债年初贷方余额100万元。2×19年年末,保修期结束,甲公司不再预提保修费。

资料三:2×19年12月31日,甲公司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法对应收账款计提了坏账准备90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至资料三,计算甲公司2×19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

(2)根据资料一至资料三,逐项分析甲公司每一交易或事项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如无影响,也明确指出无影响的原因)。

(3)根据资料一至资料三,逐笔编制甲公司与递延所得税有关的会计分录(不涉及递延所得税的,不需要编制会计分录)。

(4)根据资料一至资料三,计算甲公司利润表中应列示的2×19年度所得税费用。

五、综合题

甲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16年年初甲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均为0。2×16年度甲公司实现利润总额2000万元。假定甲公司未来年度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由于满足税收优惠条件,自2×17年1月起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将调整为15%。与所得税核算有关的情况如下:

(1)2×16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为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会计处理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估计相同。

(2)以银行存款向关联企业捐赠1000万元。假定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向关联方的捐赠支出不允许税前扣除。

(3)甲公司当年取得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成本为1400万元,2×16年年末其公允价值为1800万元。税法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确

认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4)2×16年甲公司违反环保规定应支付罚款100万元,罚款尚未支付。税法规定,违反

环保规定的罚款支出不允许税前扣除。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计算甲公司2×16年度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2)计算甲公司2×16年度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发生额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额。

(3)编制甲公司2×16年度与所得税有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C

【解析】税法规定,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支出可以在税前列支,超过合理部分的薪资支出在当期和以后纳税年度均不允许税前扣除。因此企业按照税法规定于当期扣除4200万元,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2×16年12月31日应付职工薪酬账面价值为5000万元,计税基础=账面价值5000万元-未来可税前扣除金额0=5000(万元),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0。

2.

【答案】D

【解析】2×16年12月31日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022.35×(1+4%)=1063.24(万元),税法对债权投资的核算与会计一致均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不发生减值的情况下,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等,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3.

【答案】A

【解析】甲公司2×16年年末预计负债账面价值=3+(1×100+2×50)×(2%+8%)/2-5=8(万元),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0,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8(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8×25%=2(万元)。

4.

【答案】A

【解析】税法规定,该类支出税前列支有一定的标准限制,根据当期A公司销售收入的15%计算,当期可予税前扣除900万元(6000×15%),当期未予税前扣除的300万元(1200-900)可以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其计税基础为300万元。

5.

【答案】A

【解析】该项固定资产2×19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500-500/10=450(万元),计税基础=500-500×2/10=400(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450-400)×25%=12.5(万元)。2×20年年末账面价值=500-500/10×2=400(万元),计税基础=500-500×2/10-400×2/10=320(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400-320)×25%-12.5=7.5(万元)。

6.

【答案】A

【解析】甲公司该项无形资产当期期末的账面价值=220-22=198(万元),计税基础=198×175%=346.5(万元),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48.5万元

(346.5-198)。但是由于对企业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的确认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也不是在企业合并中形成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不应确认该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7.

【答案】A

【解析】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对应的是其他综合收益而非所得税费用,因此该公司2×16年度利润表“所得税费用”项目应列示的金额=120-15=105(万元)。

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105

递延所得税资产1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20

借:其他综合收益23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23

8.

【答案】D

【解析】转换日影响资产负债表中期初“未分配利润”项目的金额=[6100-(5000-600)]×(1-25%)×(1-15%)=1083.75(万元)。

9.

【答案】A

【解析】甲公司2×16年年末因产品质量保证金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20/25%+50-80)×25%=12.5(万元)。

10.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AC

【解析】选项B,负债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选项D,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2.

【答案】ABD

【解析】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选项C不正确。

3.

【答案】ACD

【解析】选项B,因为税法规定,企业因债务担保而确认的损失在当期和以后期间不允许扣除,所以因债务担保确认的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为100万元。

4.

【答案】ABC

【解析】选项A、B和C,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选项D,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5.

【答案】ACD

【解析】选项B,适用税率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按照新的税率进行重新计量。

6.

【答案】ABC

【解析】本期应纳税所得额=200+15+3+5+20=243(万元);本期应交所得税=243×25%=60.75(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5+20)×25%=6.25(万元);所得税费用=60.75-6.25=54.5(万元)。

7.

【答案】AC

【解析】选项B和D,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纳税调减。

8.

【答案】ABD

【解析】2×15年12月31日存货成本为9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7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20万元,本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0-2)=12(万元),存货账面价值=90-20=70(万元),存货计税基础为成本90万元。

三、判断题

1.

【答案】×

【解析】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会计上不进行摊销,但税法规定会按一定方法进行摊销,会形成暂时性差异。

2.

【答案】×

【解析】对于罚款、滞纳金,在尚未支付之前按照会计规定确认为费用,同时作为负债反映。税法规定,罚款和滞纳金不允许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为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0之间的差额,即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3.

【答案】×

【解析】无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期间如何,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要求折现。

4.

【答案】√

5.

【答案】×

【解析】国债利息收入免税会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但是不会导致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一般国债作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在不发生减值的情况下,其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

6.

【答案】√

7.

【答案】√

8.

【答案】×

【解析】某些交易或事项发生以后,因为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而未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负债,但按照税法规定能够确定其计税基础的,其账面价值0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也构成暂时性差异。

四、计算分析题

1.

【答案】

(1)2×19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4760+250-100+90=5000(万元);

2×19年度的应交所得税=5000×25%=1250(万元)。

(2)

资料一,对递延所得税无影响。

分析:非公益性现金捐赠,本期不允许税前扣除,未来期间也不允许税前抵扣,未形成暂时性差异,形成永久性的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资料二,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

分析:2×19年年末保修期结束,不再预提保修费,本期支付保修费用150万元,冲减预计负债年初余额100万元,因期末不存在暂时性差异,需要转回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100×25%)。

资料三,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2.5万元。

分析:税法规定,尚未实际发生的预计损失不允许税前扣除,待实际发生损失时才可以抵扣,因此本期计提的坏账准备90万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2.5万元(90×25%)。

(3)

资料一:

不涉及递延所得税的处理。

资料二:

借:所得税费用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25

资料三: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2.5

贷:所得税费用22.5

(4)当期所得税(应交所得税)=5000×25%=1250(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25-22.5=2.5(万元);2×19年度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1250+2.5=1252.5(万元)。

五、综合题

1.

【答案】

(1)

事项(1),2×16年度固定资产会计上计提的折旧额=600×5/15=200(万元),税法上计提的折旧额=600/5=120(万元),应纳税调增80万元(200-120);

事项(2),税法规定企业向关联方的捐赠支出不允许税前扣除,应纳税调增1000万元;

事项(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所以2×16年度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00万元(1800-1400),应纳税调减;

事项(4),违反环保规定的罚款支出,不允许税前扣除,应纳税调增100万元;

甲公司2×16年度应纳税所得额=2000+80+1000-400+100=2780(万元);

甲公司2×16年度应交所得税=2780×25%=695(万元)。

(2)

事项(1),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600-200=400(万元),计税基础=600-120=480(万元),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万元(480-400),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80×15%=12(万元);

事项(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1800万元大于其计税基础140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00万元(1800-1400),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400×15%=60(万元);

综上考虑:

甲公司2×16年度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发生额为12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额为60万元。【提示】递延所得税计算时用的所得税税率为以后年度适用的税率,与当年适用的税率无关。(3)甲公司2×16年度与所得税有关的会计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2

所得税费用743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695

递延所得税负债60

备考中级会计实务笔记总结

中级会计实务笔记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八部分: 1:总论 2:资产类: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 3:收入负债类:收入、负债及借款费用; 4:特殊业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或有事项、股份支付、政府补助、外币折算; 5:事业单位会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6:最重要税务类:所得税; 7:会计估计变更-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8:财务报告; 第一章《总论》 1.财务报告目标: ★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财务报告目标不再是满足国际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空间范围,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但是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只要是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都可以成为会计主体,比如一个经济上独立核算的车间、企业、企业集团、事业单位等)、持续经营(时间范围)、会计分期(时间范围)、货币计量(计量手段); ★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为了弥补权责发生制的局限性,我们现代会计编制了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就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会计报表,弥补了权责发生制的局限性);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可靠性(实际发生)、相关性(经济决策相关)、可理解性、可比性(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实质重于形式(经济实质>法律形式)、重要性(金额、性质)、谨慎性(不得高估资产和收益,不得低估费用和负债)、及时性等; 3.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及计量原则: ★资产:(特征)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确认条件)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负债:(特征)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确认条件)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所有者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溢价)、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损失(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等(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收入:(特征)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确认条件)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该很可能流入企业、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费用:(特征)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确认条件)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日常活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损失(非日常活动); ★利得损失:分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损失(营业外收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损失(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利的损失可能影响所有者权益,也可能影响当期损益,但是最终都会影响所有者权益; 价值、重置成本(盘盈); ★计量属性都是按照购入以后的后续计量,购入的时候一般都是按照公平交易价购入的,后续如果每期期末体现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就是公允价值计量,期末账面价值会调整为期末公允价值,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等期末都是公允价值计量;其他资产期末不按照公允价值调整账面价值的,就是按照购入成本持续核算是历史成本计量; 第二章《存货》 1.存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

中级会计实务重点内容

中级会计实务重点内容 第一章总论 本章内容提要: 本章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会计计量等内容。 本章应重点掌握如下知识点: 1.可比性、重要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务应用; 2.资产、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实务辨认; 3.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适用范围; 4.会计要素变动的实务辨认。 第二章存货 本章内容提要: 本章阐述了存货在购入方式、委托加工方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债务重组方式、自行生产方式及盘盈方式下初始计量原则及会计处理方法,继而对存货的期末计价方法作了相应地案例解析,着力解析了可变现净值的计算方法及减值的账务处理。 考生应重点掌握: 1.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特别关注外购方式、债务重组方式、非货币性交换方式、委托加工方式下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及指标计算; 2.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及减值准备的计提; 3.存货盘盈、盘亏的科目归属 第三章固定资产 本章内容提要: 本章阐述了固定资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从购入方式、自行建造方式、租入方式、投资转入方式、非货币性交易方式和债务重组方式逐项解析了其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及账务处理,对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则重点案例解析了折旧的计算及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和修理支出的会计处理,最后讲解了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 考生应重点关注如下考点: 1.固定资产购入方式下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及数据计算,尤其是购入生产设备时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2.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时各单项固定资产的分拆处理原则; 3.分次付款方式购入的固定资产入账成本的计算、各期利息费用的计算及期末“长期应付款”现值的计算; 4.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时入账成本的推算,尤其是挪用生产用原材料或产成品时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5.高危行业企业专项储备的会计处理; 6.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各期租金费用的推算; 7.弃置费用的处理原则; 8.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下折旧的计算,尤其是减值计提与年限平均法的结合处理; 9.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复核的会计处理原则; 10.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原则及改良后固定资产原价和折旧额的推算; 11.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原则;

个人提前退休取得补贴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规定--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税法》第十三章讲义6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https://www.wendangku.net/doc/775396136.html, 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税法》第十三章讲义6 个人提前退休取得补贴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规定 自2011年1月1日起,个人提前退休取得一次性补贴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按以下规定执行: 1.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正式办理提前退休手续的个人,按照统一标准向提前退休工作人员支付一次性补贴,不属于免税的离退休工资收入,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2.个人因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所属月份平均分摊计算个人所得税。计税公式: 应纳税额={〔(一次性补贴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提前办理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 【例题·计算题】因企业减员增效,距离法定退休年龄尚有1年零4个月的王某,于2012年3月办理了内部退养手续,当月领取工资一次性补偿收入80 000元。 要求:计算王某3月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答疑编号3941130601] 『正确答案』应纳税所得额=80000/16-3500=1500元,选择的适用税率为3%,应纳税额=[(80000/16-3500)×3%]×16=720(元)。 (二十八)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规定 1.对个人取得规定之外的其他补充养老保险收入,应全额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 2.月工资收入低于费用扣除标准的职工缴存企业年金的征税问题 (1)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部分计入职工个人账户时,当月个人工资薪金所得与计入个人年金账户的企业缴费之和未超过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2)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但加上计入个人年金账户的企业缴费后超过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其超过部分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当期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款,并由企业在缴费时代扣代缴。 (二十九)企业促销展业赠送礼品个人所得税的规定 自2011年6月9日起,企业和单位在营销活动中以折扣折让、赠品、抽奖等方式,向个人赠送现金、消费券、物品、服务等(以下简称礼品)有关个人所得税的具体规定如下: 1.企业在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向个人赠送礼品,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1)企业通过价格折扣、折让方式向个人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

所得税--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五章练习

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五章练习 所得税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2011年度的利润总额为1 000万元,其中包括本年收到的国库券利息收入10万元;全年实发工资为350万元,假设均为合理的职工薪酬,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税法规定,国库券利息收入免税,企业发生的合理的职工薪酬可在税前扣除。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企业2011年所得税费用为()万元。 A.340 B.247.5 C.252.5 D.162.5 2、企业因下列事项所确认的递延所得税,不影响所得税费用的是()。 A.期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计税基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B.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减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金额,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C.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D.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增投资性房地产的金额,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3、某公司2007年利润总额为1 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根据2007年颁布的企业所得税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变更为25%。2007年发生的交易事项中,会计与税收规定之间存在差异的包括:(1)当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0万元;(2)年末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期公允价值上升20 0万元。(3)当年确认持有至到期国债投资利息收入40万元。假定该公司2007年1月1日不存在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该公司2007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所得税费用为()万元。 A.323.2 B.343.2 C.333.2 D.363.2 4、某企业上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借方余额为33万元。本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本年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万元,期初的暂时性差异在本期未发生转回,该企业本年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为()万元。 A.30 B.46.2 C.33 D.32.5 5、2010年5月6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5 000万元对B公司进行吸收合并,并于当日取得B公司净资产,当日B公司存货的公允价值为1 600万元,计税基础为1 000万元;其他应付款的公允价值为500万元,计税基础为0,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计税基础一致。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 200万元。假定合并前A公司和B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两家公司,该项合并符合税法规定的免税合并条件,所得税税率为25%,则A公司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商誉分别为()万元。

2017中级会计师考试 中级会计实务 个人学习笔记【呕心沥血整理】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财务报告目标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1、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2、有助于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二、会计基本假设: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立场和空间范围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持续经营:持续经营界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会计分期:界定了会计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时间范围。 注意两个时间范围的区分 货币计量:货币计量应以币值稳定为假设 三、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记账基础为权责发生制,即应依据权责关系,而不是现金的收付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归属的期间。注意:预算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记账基础仍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如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 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具体要求:1.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 2.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平衡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3.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模糊不清、不能晦涩难懂,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具体要求:1.纵向比较: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要具有可比性。 2.横向比较: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要具有可比性。(会计政策) 五、实质重于形式(售后回租、融资租赁、企业集团) ●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 ●大多数的业务交易,其法律形式反映了经济实质;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法律形式没有反映经济实质,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作出职业判断,按照业务的经济实质进行账务处理。 六、重要性(性质和金额(净利润为1))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完整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和事项,要求将所有重要的交易或事项进行完整、全面的计量、报告。 重要性的判断取决于性质和金额两个方面,相同的金额对于规模不同的企业,可能存在不同的重要性理解。 七、谨慎性(加速折旧和计提减值、存货采用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不应低估负债、费用和损失。

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总结-所得税

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总结——所得税(通俗易懂版) 关于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 大家总分不清楚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的关系。其实也比较简单,所得税是什么?是你应该交给税务局的税款,就相当于是你孝敬给婆家的见面礼一样,见面礼是谁说了算呢?是税务局说了算,因为规矩肯定是婆家定的,或者说婆家这个行业里面的规矩啊。交多少税是税务局说了算了,因此你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所得税费用相当于是娘家,就是当期认可的费用,首先所得税是企业的一项费用,影响的是净利润。也相当于是娘家给你的钱,然后你拿着这钱去给婆家见面礼。婆家和娘家毕竟还是两家,所以两家的规矩肯定不一样,娘家给的钱不是多了肯定就是少了,一般情况正好的情况少,这也就是税法和会计经常有差异,然后需要纳税调整的原因。 所以从上面就可以看出来,所得时其实是税务局方面要求当期缴纳的税款,所得税费用是当期会计上应该确认的费用,也就是说税务局让你交多少钱,不一定都是你当期的费用,原因就在于税务局和会计处理有的是不一样的,那么一般情况都是需要纳税调整的。这就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所谓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说资产和负债的余额概念问题,既然会计和税务上处理有差异,那么确认的资产和负载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也会有差异,属于暂时性差异范畴一般会通过递延所得税的形式来体现。为什么有个递延所得税科目呢?就是因为会计上不一定全部认可当期应交所得税。 所以有了下面的公式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其实这个公式是可以简化一下的。 应交所得税=(企业会计利润-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 所以当期所得税费用=企业会计利润*所得税率(会计利润为调整完永久性差异之后的会计利润) 关于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顾名思义就是暂时是存在差异的,言外之意就是最终会殊途同归,“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因此判断一个差异是不是暂时性差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最后会计和税法的处理是不是一样了,是不是最终原则是一致的。比如一项收入确认,是不是最终都要确认收入,仅仅是暂时会计和税法有争议呢。那怎么进一步去理解暂时性差异的含义呢?那应该从科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两方面去理解。 什么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分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什么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举个例子,会计上当期计提了折旧100万,风风火火到税务局报税了,税务局一看觉得100万太多,想让税务局今年喝西北风去吗?不行,少计提一点,直线法50万吧会计一听就急了,怎么不让我扣除呢?讲出个道理来!税务局就说了:别急,这是可以抵扣的,现在不可以,以后会让你扣除地。所以科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本质就是说当期税法上不允许会计扣除,允许以后在税前扣除。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包含的范围,会计上多计提了费用或者少确认了收入。比较经典的一些案例:会计多计提折旧;售后回购(会计当期不确认收入,但税法确认)、资产减值(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都是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的)。对于资产减值来说,税法上不认为资产减值了,因为会计上都是自己估计的,没有什么依据,估计这个东西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谁也说服不了谁,那么为了防止扯皮,税法就一概不予以承认,

第十三章个人所得税2

个人所得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某演员■一次获得表演收入30000元,—其应纳个人所遐税税额为()。 A.5200 元 B. 6000 元 C. 4800 元 D. 5600 元 2.某人某年出版了中篇小说一部,取得稿酬5000元,同年,该小说在一家晚报上连载,取得稿酬3800 元。该△应纳个人所得色为()o 一 A.980 元 B. 958. 6 元 C. 1120 元 D. 1600 元 3.某人某年取得特许权使用费两次,一次收入为3000元,另一次收入为4500元。该人特许权使用费 所 得应纳四个人所得税峯)o 一 A.1160 元 B. 1200 元 C. 1340 元 D. 1500 元 4.按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年度终了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行业 是()o A.高空行业 B.高温行业 C.采掘业 D.保险业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所说的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o A. 60 日 B. 50 0 C. 30 日 D. 90 B 6.个人将其所得向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扣除的比例最高为()。 A. 30% B. 50% C. 80% D. 100% 7.李阳晋自有房屋出租笼某公司使用,亨月取得租赁费也2000元,则其应缴个人所得税()。 A. 120 元 B. 240 元 C. 320 元 D. 400 元 8.下列所得中,一次收入畸高的,要加成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是()o A?稿酬所得 B.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C?偶然所得D.劳务报酬所得 9?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累计居住不超过90日的个人() A.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征税 B.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 C.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的部分征税 D.其来源中国境内的所得山境外雇主支付且不山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免予缴 纳个人所得税 10 ?对纳税人所得应按次征税的是()o A?工资薪金所得 B.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C.稿酬所得 D.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二)多项选择题 1 ?对个人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时,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的有()o A?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B?稿酬所得 C.财产转让所得 D.偶然所得 2?根据现行税法规定,下列个人所得,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有()o A.利息 B.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 C?个人办理代扣代缴税款手续,按规定取得的扣缴手续费 D.个人转让自用达2年以上,并且是唯一的家庭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

2015年中级会计实务第16章所得税习题与答案

2015年中级会计师考试会计实务随章练习第16章 第十六章所得税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于2009年末以200万元取得一项固定资产并投入使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寿命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0。2010年末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20万元。税法规定,该项固定资产应按照2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不考虑其他因素,则2010年末该项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0 B、300 C、200 D、190 2、甲公司在开始正常生产经营之前发生了500万元的筹建费用,在发生时已计入当期损益,假设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允许在开始正常生产经营之后5 年内分期税前扣除。假定企业在2×11年初开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当期税前扣除了100万元,则该项费用支出在2×12年末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0 B、300 C、200 D、500 3、A企业2011年为开发新技术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5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为4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发生的支出为360万元,2011年12月1日该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该项无形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税法上其使用年限、摊销方法与会计规定相同。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假定会计的摊销年限与税法规定的相同。则该项无形资产2012年末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282 B、432

中级会计实务最实用笔记讲义

中级会计实务讲义 第一章总论 一、会计 管理会计(将来时) 企业会计→ 权责发生制 财务会计(过去时)行政单位:收付实现制 预算会计→事业单位:事业活动(收付实现制) 经营活动(权责发生制) 非营利组织:权责发生制 二、财务目标 1、目标: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帮助。 2、两种观点: ⑴ 受托责任观:更多强调可靠性,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站在经营者角度。 ⑵ 决策有用观:更多强调相关性(有用),采用其他的计量方法,站在投资者角度。 3、使用人: ⑴投资者⑵债权人⑶政府(工商、税务、银行、财政、证监会、保监会)⑷社会公 众 三、会议基本假设(4 个):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 确认→ 确定认可,是不是收入 计量→ 计算、量化、是多少 报告→反映主营业务收→营业收入 假设基本含义具体内容 总公司与分公司、母公司、子公司、集 会计主体“人”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不是 投资者),空间范围 团 会计主体>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但法律主 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假设企业长生不老,不会破产清算固定资产进行历史成本和折旧的基础附注说明持续经营能力 会计分期人为划分核算的区间段会计年度=1 年会计中期<1 年 货币计量以货币作为统一的度量(实物量度、记账本位币:一般是人民币

劳动量度)外币: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 四、会计基础 1、会计确认基础: 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 历史成本计价 重置成本 2、会计计量基础:可变现净值 现值 公允价值 计量基础含义举例 历史成本(实际成本)取得或制造所需要发生的各项支出 通常情况下采用 固定资产购进时买价及相关杂费作为 入账价值 重置成本(现行成本)按当前条件重新取得,同样资产所需支出 ⑴ ⑵ 存货盘盈 固定资产盘盈 可变现净值将其变现后获得的净价值⑴ ⑵ 存货的期末计价 资产减值时,可收回金额的确定 现值(P)未来现金流量折算为现在的价值⑴ 固定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 ⑵ 无形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 ⑶ 分期收款方式实现的销售收入 ⑷ 固定资产的弃置费用 ⑸ 资产减值中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⑹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要考虑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 ⑴交易性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市价)在公平交易中双方自愿进行交换的价值 ⑵ ⑶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计价的投资性房地产 ⑷股份支付 ⑸生物资产 例:下列项目中,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有(B D ) A、商誉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无形资产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 个,无权责发生制) 1、可靠性:真实、受托责任目标、是会计的灵魂 2、相关性:有用性、决策有用目标,相关性以可靠性为基础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 横向可比→同一时期,不同企业(可比性) 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一贯性)

中级会计实务教材重点和难点分析

中级会计实务教材重点和难点分析,冲刺阶段看看那些问题没有梳理清楚 教材重点、难点内容提示 中级会计实务的学习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把握重点和难点知识继续吃透,把握中大部分的分数;把非重点知识再巩固一遍,把握好多选和单选题,让我们的分数锦上添花。大家检验一下哪些知识还没有学好,哪些需要进一步提高。第一章:会计基本理念。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着重掌握一下实质重于形式要求和谨慎性要求就可以了,这是以后经常会用到的。比如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运用:售后回购不确认收入,售后形成融资租赁什么情况都不确认收入;谨慎性要求: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如果不能区分是更新改造还是修理的,按照谨慎要求就是要确认为当期的费用,按照修理处理。 第二章:存货。本章主要掌握一下存货外购的成本构成,能够计入到成本中的费用支出,其中要对于采购员的差旅费支出一般是要计入到当期管理费用中的,存货入库的时候合理损耗和非合理损耗如何处理等等,以及存货在保存过程中的费用支出问题,以及发生存货正常和非正常毁损如何处理的问题,其中涉及到增值税的进项转出的处理;另外盘亏和盘盈存货的处理以及后来的存货发出的处理,了解计划成本法的运用和成本差异分担的计算。存货发生减值的处理和转回的处理。 第三章: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比较重要的章节,从初始计量到后续计量到最后的处置等涉及到很多重要问题。初始计量中着重掌握外购存货的入账价值确定,另外了解一下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确定,会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

和摊销;后续计量中考虑折旧计提的时间和方法问题,发生减值以后折旧如何计提;折旧方法或者年限等估计变更以后折旧如何计提等;以及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中的资本化和费用化支出的处理。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的计算和处理,以及最终处置的时候的分录处理。 第四章: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掌握类似于固定资产。着重掌握无形资产计提摊销的时间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间的差别,另外对于后续计量一定要记住不存在资本化的问题。 第五章:投资性房地产。初始计量类似固定资产的处理,后续计量中需要考虑成本法和公允价值法的处理差异。成本法下需要计提折旧,基本处理类似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法下则是比较新的处理,考虑公允价值变化的处理,以及其中涉及的所得税问题,因为税法上对于公允价值是不予以承认的。另外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时候的会计处理,核算方法成本法转换为公允价值法的追溯调整问题,以及其中涉及的递延所得税问题。重点掌握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时候的分录处理,适当能够结合所得税的处理。最后处置的处理基本可以参照固定资产处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最终处置的时候还需要把之前的公允价值的累计变动重新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这个处理同时也是税法上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候。 第六章:金融资产。金融资产也是新增内容,其中思想金融资产的核算方法容易混淆,要掌握各自的核算除了需要彼此独立掌握之外,还需要相互对比和区

2019中级会计实务84讲第62讲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2)

第三节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五、所得税的列报 【例题?综合题】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未来期间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化,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甲公司发生的与某专利技术有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资料一:2015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800万元购入一项专利技术用于新产品的生产,当日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摊销,该专利技术的初始入账金额与计税基础一致,根据税法规定,2015年甲公司该专利技术的摊销额能在税前扣除的金额为160万元。 资料二:2016年12月31日,该专利技术出现减值迹象,经减值测试,该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42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3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摊销。 资料三:甲公司2016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1 0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2016年甲公司该专利技术的摊销额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金额为160万元,当年对该专利技术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除该事项外,甲公司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本题不考虑除企业所得税以外的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 (1)编制甲公司2015年1月1日取得专利技术的相关会计分录。 (2)计算2015年专利技术的摊销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计算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对专利技术应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4)计算2016年甲公司应交企业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5)计算甲公司2017年度该专利技术应摊销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2018年)

【答案】 (1) 借:无形资产800 贷:银行存款800 (2) 2015年专利技术的摊销额=800÷5=160(万元)。 借:制造费用160 贷:累计摊销160 (3) 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对专利技术应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800-160×2)-420=6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6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60 (4)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所得税税率=(1000+60)×25%=26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60×25%=15(万元)。 【提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800-160×2-60=420(万元);计税基础=800-160×2=480(万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6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0×25%=15万元。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或-递延所得税收益)=265-15=250(万元)。

中级会计实务笔记

01 第一章总论 知识点一、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前提) 知识点二、会计基础——主要解决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的问题 1.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2.收付实现制: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除此之外的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知识点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共8项) 知识点五、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资产的定义 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有用)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有所有权)或者控制(没有所有权,融资租入)的资源;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特别提示】 ①如果某一项目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②前期已经确认为资产的项目,如果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也不能再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③企业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中大奖) (二)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货币计量)

其中: 二、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负债的特征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法定义务、推定义务:习惯的做法、公开的承诺、公开宣布的经营政策)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现金、实物资产、提供劳务、转为资本等) 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特别提示】企业将在未来发生的承诺、签订的合同等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负债。 (二)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或股东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中级会计实务笔记全.doc

中级会计实务讲义 第一章 总 论 一、会计 管理会计(将来时) 企业会计 → 权责发生制 财务会计(过去时) 行政单位:收付实现制 预算会计 → 事业单位:事业活动(收付实现制) 经营活动(权责发生制) 非营利组织:权责发生制 二、财务目标 1、目标: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帮助。 2、两种观点: ⑴ 受托责任观:更多强调可靠性,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站在经营者角度。 ⑵ 决策有用观:更多强调相关性(有用),采用其他的计量方法,站在投资者角度。 3、使用人: ⑴ 投资者 ⑵ 债权人 ⑶ 政府(工商、税务、银行、财政、证监会、保监会) ⑷ 社会公众 三、会议基本假设(4个):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 确认 → 确定认可,是不是收入 计量 → 计算、量化、是多少 报告 → 反映 主营业务收→营业收入 收付实现制 1、会计确认基础: 权责发生制 历史成本计价 重置成本 2、会计计量基础: 可变现净值 现值 公允价值

例:下列项目中,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有(B D) A、商誉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无形资产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个,无权责发生制) 1、可靠性:真实、受托责任目标、是会计的灵魂 2、相关性:有用性、决策有用目标,相关性以可靠性为基础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 横向可比→同一时期,不同企业(可比性) 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一贯性) 5、实质重于形式:经济实质、法律形式 ⑴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⑵售后回购不确认收入 ⑶售后租回不确认收入 ⑷分期付款购买商品 ⑸长期股权投资中,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判断标准 6、重要性:通过性质、金额大小来判断 7、谨慎性: 不高估资产、收入和利润,不低估负债、费用和亏损 或有资产:基本确定 或有负债:很可能 ⑴减值准备的计提 ⑵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加速折旧摊销 ⑶预计负债的确认 基本确定:95%<X<100% 可能: 5%<X≤50%

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强化训练题

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强化训练题2017年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强化训练题 单项选择题 1.2011年7月1日,甲公司将一项按照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固定资产。该资产在转换前的账面原价为 4000万元,已计提折旧2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00万元,转换 日的公允价值为385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转换日甲公司应 借记“固定资产”科目的金额为()万元。 A.3700 B.3800 C.3850 D.4000 【答案】D 【解析】转换日甲公司应按转换前投资性房地产原价4000万元 借记“固定资产”科目。 2.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初始计量时,下列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和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B.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取得时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C.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D.外购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答案】B 【解析】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或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都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投资性房地产的是()。 A.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B.企业拥有并自行经营的旅馆 C.企业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D.企业开发完成后用于出租的房地产 【答案】B 【解析】选项B,企业拥有并自行经营的旅馆,其持有目的主要是通过提供客房服务赚取的服务收入,所以该旅馆不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4.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从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转换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会对下列财务报表项目产生影响的是()。 A.资本公积 B.营业外收入 C.未分配利润 D.投资收益 【答案】C 【解析】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润)。

13章++个人所得税

13章++个人所得税

第十三章个人所得税法 1. 李某转让限售股收入40000元,不能提供完整 真实的限售股原值凭证,则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 税额为()元。 A.8000 * B.6800 C.6000 D.5800 【解析】如果纳税人未能提供完整、真实的限售 股原值凭证的,不能准确计算限售股原值的,主 管税务机关一律按限售股转让收入的15%核定限 售股原值及合理税费。40000×(1-15%) ×20%=6800(元)。 2. 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采用()。 * A.分类征收制 B.综合征收制 C.混 合征收制 D.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模式 3. 下列各项中,按照稿酬所得征税是()。 * A.北京晚报记者在湖南晚报上发表文章的所 得 B.北京晚报记者在北京晚报发表文章的所 得C.某大学老师帮出版社审稿的所得 D.某 画家参加笔会现场作画的所得 4.。某人通过竞拍取得打包债权3件,支付债权 费用100万元,取得合计债权金额为150万元, 其中甲欠80万元;乙欠60万元;丙欠10万元,

6月处置打包债权,收回乙欠款项45万元,其 应纳个人所得税为()。 A.0 * B. 1万元 C.1.2 万元 D. 9万元 【解析】应税收入为收回的45万元处置债权成 本=100×60/150=40(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45-40=5(万元)应纳税 额= 5 ×20%=1(万元) 5.吴某购买“打包”债权实际支出为40万元, 2011年3月处置该债权的40%,处置收入25万 元,在债权处置过程中发生评估费用2万元。吴 某处置“打包”债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万元。 A.1.20 *B.1.40 C.1.56 D.1.80 【解析】吴某处置“打包”债权应缴纳个人所 得税=(25-40×40%-2)×20%=1.40(万元)。 6.关于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可扣除的财产原 值,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拍卖受赠获得的物品,原值为该拍卖品 的市场价值 B.拍卖通过拍卖行拍得的物品,原值为该

第13章 个人所得税法习题及标准答案

第13章个人所得税法习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第十三章个人所得税法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和单位对营销业绩突出的非雇员(营销人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所发生的费用,该营销人员( )。 A.不缴纳个人所得税 B.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C.按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D.按偶然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2.以下项目所得,应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是()。 A.个人提供担保取得的收入 B.兼职收入 C.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将出租车所有权转移给驾驶员的,出租车驾驶员从事客货运营取得的收入 D.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对出租车驾驶员采取单车承包或承租方式运营,出租车驾驶员从事客货营运取得的收入 3.王某持有某上市公司的股票10000股,该上市公司2010年度的利润方案为每10股送3股,并于2010年6月份实施,该股票的面值为每股2元。上市公司应扣缴王某的个人所得税()元。 A.300 B.600 C.1500 D.3000 4.下列各项中对稿酬所得“次”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作品再版所得,视为另一次稿酬所得征税 B.同一作品先在报刊连载后出版(或相反),视为两次稿酬所得征税 C.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取得的收入,以连载完所有收入合并为一次征税 D.预付或分次支付稿酬,应分次计算征税 5.某工程师(中国公民)2010年5月被派遣到某外资企业提供业务指导,当月外资企业支付其工资7000元(需上交派遣单位40%,有合同证明),原派遣单位支付其工资880元,已知派遣单位和雇佣单位均扣缴了个人所得税,则当月该工程师应补缴个人所得税是()元。 A.337 B.205 C.69 D.63 6.个人在股票认购权行使前,将其股票认购权转让所取得的所得,应按照()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A.财产转让所得 B.工资、薪金所得 C.股息、红利所得 D.劳务报酬所得 7.下列各项中,应按“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项目征税的是()。 A.个人因从事彩票代销业务而取得的所得 B.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股息所得 C.私营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本金为本人购买的汽车 D.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对出租车驾驶员采取单车承包或承租方式运营,出租车驾驶员从事客货营运取得的收入 8.某公民2010年8月买进某公司债券20000份,每份买价8元,共支付手续费800元,11月份卖出10000份,每份卖价8.3元,共支付手续费415元,12月末债券到期,该公民取

中级会计实务 所得税大题

1、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均为零,甲公司未来年度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甲公司2×18年度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存在差异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4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2)计提与担保事项相关的预计负债6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与上述担保事项相关的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3)持有的其她债权投资公允价值上升2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其她债权投资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4)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4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未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 (5)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账面价值为5000万元,本年收到现金股利确认投资收益100万元。计税基础为5 0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她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免税。(6)当年取得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期末账面价值为6 800万元,其中,成本为4 800万元、损益调整1 800万元、其她综合收益200万元,计税基础为4 800万元。企业拟长期持有该项投资,按照税法规定,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她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免税。 (7)本年年初自行研发完成的无形资产的账面成本为1 000万元,计税基础为无形资产成本的175%。会计与税法均按照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均为0。 (8)因销售产品承诺提供保修服务,预计负债账面价值为3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 (9)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确认预计负债100万元,税法规定在实际退货时才允许税前扣除。 (10)2×18年发生了160万元广告费支出,发生时已作为销售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该类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允许当期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允许结转以后年度税前扣除。2×18年实现销售收入1 000万元。 <1>、根据上述资料逐项指出甲公司交易或事项就是否形成暂时性差异,说明属于应纳税暂时差异还就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说明纳税调整增加或减少的金额。 正确答案:事项(1),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纳税调减40万元。(1分) 事项(2),不产生暂时性差异,属于非暂时性差异。纳税调增600万元。(1分) 事项(3),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需要纳税调整。(1分) 事项(4),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纳税调增140万元。(1分) 事项(5),不产生暂时性差异,属于非暂时性差异。纳税调减100万元。(1分) 事项(6),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因为企业拟长期持有该项投资,所以该暂时性差异不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纳税调减1800万元。(1分) 事项(7),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但就是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纳税调减75万元(+1 000÷10-1 000×175%÷10=-75)。(1分) 事项(8),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纳税调增300万元。(1分) 事项(9),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纳税调增100万元。(1分) 事项(10),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纳税调增=160-1 000×15%=10(万元)。(1分) <2>、计算甲公司2×18年度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费用的发生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