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名词解释整理

心理学名词解释整理

心理学名词解释整理
心理学名词解释整理

心理学名词解释

一、效应

1.序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最初效应)

近因效应:新近获得的信息(最近效应)

2.刻板效应(P58)——社会刻板印象:

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在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

3.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

4.投射效应——以己度人、疑邻盗斧、将心比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因个体具有某种特性而推断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的社会心理现象。

5.登门槛效应(低球效应)

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6.霍桑效应——宣泄效应

又称霍索恩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是指当被观察着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

启示:1)给予学生额外的关注,真的会造就这个人。【从旁观者角度】

2)你认为自己是什么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从学生自身角度】

(这里的被观察着认为他们被抽到是因为他们是优秀的、被关注的)

7.启动效应

启动效应是指由于之前受某一刺激的影响而使得之后对同一刺激的提取和加工变得容易的心理现象。

8.南风效应---温暖法则拉封丹(法)

9.星座效应——巴纳姆效应

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将某些特性往自己身上套)

10.马太效应——好的越好,差的越差。★

我们倾向于对优秀者表扬鼓励更多,而对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

11.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团体面临外在威胁时,会更加团结

12.詹森效应(P174)

平时成绩好,因情绪紧张而在正式场合不能正常发挥的效应。

13.德西效应(不好,不应采用)

当学习者对学习产生内在动机时,如果人为的给予外在鼓励,反而会降低其学习动机。

14.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P103)

正向的肯定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15.维持性期望效应

老师认为学生将维持以前的发展模式,而对学生特别是差生的改变视而不见,甚至否认的现象。

16.酝酿效应(P170)

反复探索一个问题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这时常常可以很快找到解决方法。

酝酿效应打破了解决问题不恰当思路的定势,从而促进了新思路的产生。

17.扇贝效应----变时强化(P119)

变时强化:即每一次强化物的分配不按固定时段,而是有时出现的快,有时出现的慢,快慢之间没有规律可循。

定时强化:固定的时间进行强化。

定数强化:数量是确定的。

变数强化:赌博、钓鱼

18.暗示效应

用含蓄、委婉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二、自我防御(P56)理解弗洛伊德

18.升华:化悲痛为力量

把被压抑的无意识冲动,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转变为人们可接受的或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

19.补偿(代偿)

消极性补偿:我爸是李刚

积极性补偿:勤能补拙、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20.过度补偿(过度补偿)

是指一个真正的或幻想的躯体或心理缺陷可通过代偿而得到超乎寻常的纠正。这是一个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过程。例如:口吃的人经过练习可成为演说家。

21.退行(好的行为)例如:老小孩

是在遭受外部压力和内心冲突不能处理时,借此退回到幼稚行为以使自己感到舒服、安慰的一种心理防卫法。退行行为是人类进化的必然结果。

22.转移或移置

在一种情境下使危险的情感或行动转移到另一个较为安全的情境下。通常是把对强者的情绪、欲望转移到弱者身上。

23.否认

把引起焦虑痛苦的事件加以否认,似乎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这是在潜意识情况下进行的。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防御机制,具有儿童心理特点。

24.共情(移情)——换位思考

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

25.压抑——选择性遗忘

26.合理化——文饰作用

两种表现:一是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

二是甜柠檬心理,即当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是甜的。两者均是掩盖其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

27.反向形成:不喜欢还装作喜欢(言行不一致)

28.抵消——“碎碎平安”

是指一个不能接受的行为象征性地而且反复地用相反的行为加以显示,以图解除焦虑。

29.幽默

是指对于困境以幽默的方式处理。它没有个人的不适及没有不快地影响别人的情感的公开显露。

30.认同——“我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是指无意识中取他人(一般是自己敬爱和尊崇的人)之长归为已有,作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去表达,借以排解焦虑与适应的一种防御手段。

三、问题解决(P170)

31.定势

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32.功能固着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功能固着也可以看成是一

种定势,即从物体通常的功能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的其他潜在的功能。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容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

33.原型启发

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取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原型。

34.变式(P150)

变式指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而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特征。

——比较,就是区分事物的异同,它是概括过程中区分一般对象与特殊对象以及本质因素与非本质因素的必要条件。

变式是从材料方面为理解事物本质提供有利条件,比较则是从方法方面促进理解。

35.去个体化——“暴民”“法不责众”“打群架”

群众中的个人,有时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而觉得责任该由大家负,从而使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或消失,一旦个体的控制系统减弱,暴力与反道德行为就可能出现。

36.最近发展区(P84)

维果斯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篇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篇 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 注意分散:也叫分心。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态。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 迁移作用: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正迁移、负迁移) 定势: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 想像: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理想、空想P46 意志:(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是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励人行为的原因,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的动力性特征:指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角色冲突:指围绕角色目标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相互防碍的斗争。 心理调适:就是在冲突中减轻压力,保持正常反映状态的心理过程。 学习:广义上:是人和动物凭借经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的相对持久性的变化过程。狭义上,是人类的学习。 成熟:是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包括个体的各种生理组织结构和机能以及本能行为,也即个体的生物学方面的发展。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2.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生活背景下,对人的活动中的某些条件、活动程序加以控制或改变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就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4.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5.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有关自我形象的一种组织,它包括有关自我的动机、能力、信念和性格等的一贯经验和概念。 6.关键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某些行为或心理机能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是缺乏必要的恰当条件,这种行为或机能就难以产生甚至永远不能产生,并将对以后的发展产生难以挽回的影响。 7.最近发展区:简言之,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8.人格: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 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 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 征。 9.自我意识(P32):自我意 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周 边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10.性格(P38):性格是指个 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 实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以及与 此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 式。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 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11.学习风格(P34): 学习风 格是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 感和生理行为,它是反映学 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 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作 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 式。 12.认知风格(P33):认知方 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个体 偏爱的加工信息方式,即个 体在对世界信息的感知、注 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 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 息时所表现出的独特而稳定 的风格。 13.图式(P24):图式是指个 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 考的方式。图式是认知结构 的起点和核心。 14.学习(P42):学习指人和 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 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 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5.强化(P49):凡是能够提 高反应概率或者反应发生可 能性的手段,可以称为强化。 16.渐近分化(P57):渐近分 化原则是指教材的呈现或课 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应 该遵循从一般到具体、从整 体到个别、按层次渐近分化 的原则。也就是说,先讲述 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观 念,然后按包摄性水平有高 到低,依次进行讲解。 17.综合贯通(P57):综合贯 通原则是指在组织安排教材 时,从了从纵的方面遵循由 一般到具体的渐近分化原则 外,还有意识地从横的方面 将新旧知识密切联系起来, 加以组织、整合、协调、,融 会贯通。 18.先行组织者(P57):所谓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 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 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 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 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 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19.意义学习(P56):意义学 习的实质,就是符合所代表 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 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 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0.动机(P62):所谓动机, 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 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 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 力。 21.学习动机(P62):学习动 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 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 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 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 心理状态。 22.成就动机(P67):成就动 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 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对 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 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努力达 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 力量。 (力求成功,避免失败) 23.自我效能感(P69):自我 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 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 的主观判断。 24.学习迁移(P80):一种学 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5.概括说(P87):概括说是 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的, 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 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 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 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 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26.知识(P99):知识是对信 息的表征。 27.陈述性知识(P99):陈述 性知识是指人类心智表征事 实、观念与概念的方式,由 于可以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 方式来陈述这种知识,故而 得名。 28. 程序性知识(P100): 程序性知识是指导个体如何 执行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 知识。 29.技能(P114):技能是个 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 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 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 的活动方式 30.操作技能(P116):操作 技能又被称为动作技能或运 动技能,它是指以肌肉骨骼 的运动实现的合乎法则的程 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外 显动作方式。 31.心智技能(P117):心智 技能也可称做认知技能或智 力技能,它是借助内部言语 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 式。 32.学习策略(P136):学习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普心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 律的科学。 2.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条件,使被试产生某种心理活动,然后进行 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 3.反射: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实现的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4.心理: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 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 5.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变为显著活跃的 状态的过程。 6.抑制: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阻止皮层的兴奋和器官机能 的活动。 7.动型:即动力定型,是指一系列刺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经训练巩固后,刺激系列的第 一个刺激一出现,反应系列就一次出现。 8.反映:有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 的过程) 9.意识: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 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 10.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1.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2.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3.感受性:人的感觉系统机能的基本指标。 14.绝对阈限: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15.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性质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 阈限。 16.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 式的统一。 17.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是感觉相互作用的另一种表现。 18.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19.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人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20.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或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21.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是指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包括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22.错觉: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 觉。错觉不同于幻觉,它是在客观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 23.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回忆或再认)。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 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4.遗忘: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是错误地再认与回忆,(用信息加工的 观点来说,遗忘就是信息提取不出来或提取出现错误。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2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24、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25、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2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2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29、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30、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3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32、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五.名词解释 1.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思考出多样性的答案的思维。 2.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不变。 3.心境: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体验状态。 4.感觉后象: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1、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创造想象: 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4、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5、道德感:个体根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产生 的一种情感体验。 6、能力: 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六.简答题 1.为什么说注意不是心理过程? 注意是依附并伴随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它本身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及其属性。也就是说,并不存在独立进行着的注意,心理过程既可以在注意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不注意的状态下进行,因为它们有独立的反映对象。 2.简述情绪、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的区别. 情绪情感具有喜怒哀乐等主观体验形式,又有千姿百态的表情行为,并且伴随着身体的生理方面的显著变化,此外,情绪情感还在多维度层面上表现出两极性。情绪情感虽然也是脑的机能,但它并不反映客观事物本身,它是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反映。 3.简答色光混合的三条定律. 1854年,格拉斯曼把颜色混合现象归纳出3条定律:补色律、中间色律和代替律。补色律:每一种色光都有另一种色光同它相混合而产生非彩色,即白色或灰色。中间色律:两个非补色的光混合,可产生一个新的混合色,介乎两色之间的中间色。代替律:在颜色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彼此可以相互代替。 4.什么是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二者的关系如何? 差别感受性:是觉察出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二者关系成反比,阈限低表明感受性高,感觉敏锐,反之,阈限越高,感受性越低。 1、心理学研究的几个基本原则是什么?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2、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及其应用。遗忘先快后慢,不均衡,所以要经常复习,先密后疏。 3、简述阿诺德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情绪刺激必须通过认知评价才能引起一定的情绪;强调大脑皮层兴奋对情绪产生的重要作用 4、感觉和知觉的有什么异同? 同:感觉是对个别属性反映,知觉是对整体属性反映,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基础,知觉是对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异:感觉介于心理生理之间,知觉是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感觉是个别属性,知觉是整体属性;感觉是单一分析器,知觉是多种分析器。 5、能力与知识之间有什么关系? 能力知识技能分别属于不同范畴,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知识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不断积累,能力会产生发展停滞和衰退的阶段能力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能力,离开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不可能发展;掌握知识又是以能力为前提的,能力史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能力既是掌握知识的结果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彼此互促进相互系。 七.论述题 1.试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及联系.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1、从反映内容上看,感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它提供有关事物的性质的知识。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其目的在于解释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能叫出它的名称,并用词把它标示出来。 (2、从所包含的成分看,感觉是单一感觉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既有由一种主要分析器产生的单纯知觉映象,又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所产生的、包含多种感觉成分的综合知觉映象。 (3、从制约感知觉的因素来看,感觉的性质更多的是由刺激物的性质决定的,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体的经验和态度影响。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知觉公有差别。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 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观察法: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的规律的方法。 测验法: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方法。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 意识: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知觉。 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同时具有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 生物节律:指有机体生理功能的周期性变化。 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 感受性:指人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 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 的临界值。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 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属性 的整体的反映,它是在感觉的基 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 合和解释。 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 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 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首因效应: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 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 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的现象。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 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学习:指通过主题客观的星湖作 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 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 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 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 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地反 映。 聚合思维:指根据已知的信息, 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的思维 方式,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 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 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 信息,沿着不用的方向和角度思 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 一种思维活动。 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 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 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 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 形式来表现。 推理:指从一组具体食物经过分析 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从一般原 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 心理定势:指坚持使用原有的已证 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 向。 多元智力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加 德纳提出。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 是多元的,它是由7种相对独立的 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 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 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智力结构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 福特提出。他认为,智力活动可以 区分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 产物,这三个维度的各个成分可以 组成为一个三维结构模型。 动机:指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 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 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 力。 本能理论:是最早被提出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有机体生来即具有一 些特定的先天倾向,这些倾向是维 持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人们的行为 是受这些本能力量所驱动的。 匮乏动机: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 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 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 情绪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 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 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 的情绪体验。 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 产生的情绪体验。

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整理

教师威信—— 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教师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教育——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狭义: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人的活动。 教育功能—— 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义务教育—— 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教育终生化:与人的生命共同外延并以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教育多元化:是对教育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应。 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 教育现代化:就是基于传统教育,积极的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的历史变化。 个体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朝着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 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遗传素质:通过遗传获得上一代的解剖生理特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类型的特征等 教育目的: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总的要求,他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人得特殊要求。 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预期的特定要求或产生预期的变化。 教育方针: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 体育:使学生掌握健康和运动的知识,形成运动技能和卫生习惯,发展他们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的教育。 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 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发展的长远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调节教师工作职权与职责关系的思想武器,是为人师表的行为准则。 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课程——广义: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学校开设科目的总和以及他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 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 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 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17、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 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18、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 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 色失调现象。 19、动机: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 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0、成就性动机:指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 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 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驱力。 21、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 和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22、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具有的某种强烈的支 配和影响别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驱力。 23、侵犯:也指侵犯行为,攻击或攻击行为, 它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 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 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24、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 他人或群体有益的行为。 25 利他行为:以利他为目的;不期望任何精 神或物质的奖励;自愿的;利他者本身会有所 损失。 26、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心身状态的察 觉、认识或对待。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 感、自我意向。 27、自我觉知:是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 过程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28、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己的判断,是自我 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9、印象管理: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 人对自己的印象。 30、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 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包括自 我评价、自我美化和自我表现。 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 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 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的过程。 31、社会知觉: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他人, 自己以及群体进行认知的过程,是人对社会刺 激物的知觉。 32、印象形成: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 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 程。 33、首因效应: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 面所形成的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作用。 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对人认知具有强烈的 影响。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知觉者对某人 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他就倾向于据此 推论该人其他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特征。 慈悲效应: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 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投射效应:指在认知及对他人形成印象时, 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群体形成的一种概 括而固定的看法。 34、归因:人们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 推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态度的原因并加以判 断和解释。 35、社会态度: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态度 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 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反应倾向。 36、沟通: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 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 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 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37、沟通过程: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 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七个要素。 38、副语言: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 39、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疏离与远 近距离,用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去评价别人的倾 向。 40、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 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 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41、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 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 方式和过程。 42、合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 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 的一种互动方式。 43、自我价值保护: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 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 44、团体:由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在 同一规范和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 合。 45、领导者:从事领导行为的个体,领导行为 是通过领导者实现的。 46、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 下,改变行为和观念与团体其他成员一致的倾 向。 服从:指个体在社会规范、团体压力、他人 要求下,不得不改变观点和行为的现象。 依从:因他人期望的压力而接受他人的请 求,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的现象。

《心理学》(名词解释与简答)

名词解释 意识: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知觉。 无意识:指的是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它包含了大量的观念、想法、欲望、冲动等,这些观念和想法因为与社会伦理道理相冲突而被个体压抑在无意识中,个体无法觉察到。 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这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 催眠诱导:催眠者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 感觉:是人们的感官对各种不同刺激能量的觉察,并将它们转化成神经冲动传往大脑而产生的。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觉阀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发生变化所需的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适应:指的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适应既可以是提高感受性,也可以是降低感受性。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应;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社会刻板效应: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感觉记忆:又称感觉寄存器或瞬时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觉印象。 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的核心。 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 学习: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思维:是以人的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概念: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 推理:是指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从一般原理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 问题解决: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 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创造性思维:是相对常规思维而言的,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2、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 3、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4、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5、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包 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6、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7、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 基本特点。 8、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 9、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 数量。 10、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11、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2、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1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14、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15、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态。 16、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 17、迁移作用: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正迁移、负迁移) 18、定势: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 19、想像: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理想、空想 20、意志:(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 克服各种困难的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1、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2、需要:是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23、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励人行为的原因,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24、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25、气质: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26、气质的动力性特征:指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 27、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28、角色冲突:指围绕角色目标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相互防碍的斗争。 29、心理调适:就是在冲突中减轻压力,保持正常反映状态的心理过程。 30、学习:广义上:是人和动物凭借经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的相对持久性的变化 过程。狭义上,是人类的学习。

心理学 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客观现实的反应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特征。 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如望梅生津。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如成语谈虎色变,是人类特有的,是人类和动物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神经元:又称为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一般分为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个部分。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应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觉感受性。 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心境:是微弱而持久地情绪状态。 道德感:道德情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别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行动:在意志支配下进行的活动。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外部感觉:是指感受外部刺激,主要分为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和肤觉五类。 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的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分为机体觉(内脏感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感觉阙值: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 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相似判断。

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态。 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 迁移作用: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正迁移、负迁移) 定势: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 想像: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幻想、理想、空想P46 意志:(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是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励人行为的原因,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的动力性特征:指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角色冲突:指围绕角色目标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相互防碍的斗争。 心理调适:就是在冲突中减轻压力,保持正常反映状态的心理过程。 学习:广义上:是人和动物凭借经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的相对持久性的变化过程。狭义上,是人类的学习。 成熟:是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包括个体的各种生理组织结构和机能以及本能行为,也即个体的生物学方面的发展。变式:是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或事例时,经常变换呈现形式。 知识的巩固:就是采取某些强化措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识记,并持久保持的过程。即把所学的知识牢固地保 持在头脑里。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的, 自动化了的动作活动方式或 智力活动方式。 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 是反映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 脑中以完善、合理的程序进行 的并近于自动化了的智力活 动方式。 学习迁移:是指学习一种知 识、技能对学习另一种知识、 技能产生某种影响 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 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 生积极的影响,即起促进作 用。 负迁移:指一种知识、技能对 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 消极影响,即干扰作用。 思维定势:指过去思维活动的 经验使当前思维活动处于一 种准备状态。 逆向迁移:是指后学习的知 识、技能对先前学习的知识, 技能产生影响。 学习策略:学习者对学习目的 的认识、学习方法的采用以及 对学习过程的调控过程。 元认知体验:是个体伴随认知 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 感体验。 元认知监控:指个体在认知活 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 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地 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目的。 记忆策略:指在元认知的作用 下,具体调节记忆方法的策 略。 规则的发现学习:指在教学情 境中,教师先呈现规则的若干 例证,然后,让学生在例证中 概括出一般规则的学习方式。 品德: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 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的稳 定特征成倾向。 道行认识:是对关于是非、好 坏和善恶的行为准则及其意 义的认识。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 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肯定的 或否定的内心体验。 道德行为:指一个人表现的有 关道德方面的言论、举止和行 动。 道德概念:是对社会道德现象 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 道德信念:指人对道德准则和 规范的确信,并愿以它作为行 动指南的意识倾向。 幼儿期:指儿童从三岁到六、 七岁这一年龄阶段。(幼儿园-- 幼儿期,入学以前--学前期) 依恋:指幼儿对某一特定个体 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 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 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 社会义务。 发育性学习障碍:指儿童在生 长发育过程中正常显露的许 多心理和语言功能发展的偏 离,包括原始性缺陷和衍生性 缺陷。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 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 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 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 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 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 认知结构。 社会性认知:指对自己和他人 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 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 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认知 能力发展相适应。 价值观:是个体对自然,社会、 人生问题的带有根本性的总 观点,它的形成是由人的知识 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决定 的,同时受人的情感意志、理 想动机、立场态度等个性因素 所制约。 心理教育:指依据心理活动的 规律,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 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培 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校心理辅导:指学校心理辅 导人员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 和技能,创设一种新型的人际 关系,给学生以协助与服务, 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认识 环境,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合理 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 碍,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社 会适应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 能。 个别辅导:以个别学生为对 象,以学生问题和需要为基 础,用尊重、接纳和理解的态 度、科学的方法,通过聆听、 疏导、咨询、活动等途径,予 以适当启发和诱导,使学生能 够从有心理问题发展成为心 理健康。 聆听法:即咨询者认真、耐心 地倾听来访者诉说的方法。 松弛法:指在暗示的作用下, 使人的全身的肌肉从头到脚 逐步放松的方法。 系统脱敏法:指有步骤地由弱 到强逐渐适应某种过敏反应 的刺激源。 分题计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 下,学生就某一问题各抒己 见,经过计论成争辨得出结论 的一种学习方式。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 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 心理过程的方法。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指在 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心 理因素,优化学生心理环境,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 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增进 文化的同时,以潜移默化方式 获得渗透性心理教育,促进心 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快乐学习:是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教师和学生双边的积极性 都受到激发,师生双方在教学 活动中都有积极的情感投入。 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指在班 集体中占优势的认知态度,意 志品质,行为特征,情感倾向 的综合反映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 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 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 事物的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 的称谓。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 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 程。 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 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 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外在 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 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 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 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 (又称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 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 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 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 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 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 的间接的反映。 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 异思维) 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 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 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 态。 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 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 些事物。 迁移作用:指原有的知识经验 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 (正迁移、负迁移) 定势: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 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 想像: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 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理想、空想P46 意志:(意志过程):是人自觉 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 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 难的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 程。 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整个 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 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是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 头脑中的反映。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 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 力,也是激励人行为的原因, 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产 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 物的认识倾向。 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 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的个 性心理特征。 气质: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 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 力方面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的动力性特征:指心理活 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 性。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 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 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角色冲突:指围绕角色目标而 产生的相互排斥相互防碍的 斗争。 心理调适:就是在冲突中减轻 压力,保持正常反映状态的心 理过程。 学习:广义上:是人和动物凭 借经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的 相对持久性的变化过程。狭义 上,是人类的学习。 成熟:是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 展,包括个体的各种生理组织 结构和机能以及本能行为,也 即个体的生物学方面的发展。 变式:是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 或事例时,经常变换呈现形 式。 知识的巩固:就是采取某些强 化措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 行有效识记,并持久保持的过 程。即把所学的知识牢固地保 持在头脑里。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的, 自动化了的动作活动方式或 智力活动方式。 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 是反映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 脑中以完善、合理的程序进行 的并近于自动化了的智力活 动方式。 学习迁移:是指学习一种知 识、技能对学习另一种知识、 技能产生某种影响 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 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 生积极的影响,即起促进作 用。 负迁移:指一种知识、技能对 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 消极影响,即干扰作用。 思维定势:指过去思维活动的 经验使当前思维活动处于一 种准备状态。 逆向迁移:是指后学习的知 识、技能对先前学习的知识, 技能产生影响。 学习策略:学习者对学习目的 的认识、学习方法的采用以及 对学习过程的调控过程。 元认知体验:是个体伴随认知 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 感体验。 元认知监控:指个体在认知活 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 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地 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目的。 记忆策略:指在元认知的作用 下,具体调节记忆方法的策 略。 规则的发现学习:指在教学情 境中,教师先呈现规则的若干 例证,然后,让学生在例证中 概括出一般规则的学习方式。 品德: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 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的稳 定特征成倾向。 道行认识:是对关于是非、好 坏和善恶的行为准则及其意 义的认识。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 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肯定的 或否定的内心体验。 道德行为:指一个人表现的有 关道德方面的言论、举止和行 动。 道德概念:是对社会道德现象 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 道德信念:指人对道德准则和 规范的确信,并愿以它作为行 动指南的意识倾向。 幼儿期:指儿童从三岁到六、 七岁这一年龄阶段。(幼儿园-- 幼儿期,入学以前--学前期) 依恋:指幼儿对某一特定个体 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 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 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 社会义务。 发育性学习障碍:指儿童在生 长发育过程中正常显露的许 多心理和语言功能发展的偏 离,包括原始性缺陷和衍生性 缺陷。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 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 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 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 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 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 认知结构。 社会性认知:指对自己和他人 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 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 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认知 能力发展相适应。 价值观:是个体对自然,社会、 人生问题的带有根本性的总 观点,它的形成是由人的知识 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决定 的,同时受人的情感意志、理 想动机、立场态度等个性因素 所制约。 心理教育:指依据心理活动的 规律,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 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培 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校心理辅导:指学校心理辅 导人员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 和技能,创设一种新型的人际 关系,给学生以协助与服务, 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认识 环境,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合理 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 碍,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社 会适应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 能。 个别辅导:以个别学生为对 象,以学生问题和需要为基 础,用尊重、接纳和理解的态 度、科学的方法,通过聆听、 疏导、咨询、活动等途径,予 以适当启发和诱导,使学生能 够从有心理问题发展成为心 理健康。 聆听法:即咨询者认真、耐心 地倾听来访者诉说的方法。 松弛法:指在暗示的作用下, 使人的全身的肌肉从头到脚 逐步放松的方法。 系统脱敏法:指有步骤地由弱 到强逐渐适应某种过敏反应 的刺激源。 分题计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 下,学生就某一问题各抒己 见,经过计论成争辨得出结论 的一种学习方式。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 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 心理过程的方法。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指在 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心 理因素,优化学生心理环境,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 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增进 文化的同时,以潜移默化方式 获得渗透性心理教育,促进心 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快乐学习:是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教师和学生双边的积极性 都受到激发,师生双方在教学 活动中都有积极的情感投入。 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指在班 集体中占优势的认知态度,意 志品质,行为特征,情感倾向 的综合反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