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医院医疗设备PM预防性维护计划与规范

医院医疗设备PM预防性维护计划与规范

医院医疗设备PM预防性维护计划与规范
医院医疗设备PM预防性维护计划与规范

XXX医院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就是设备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PM)就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防止设备故障以及减少设备维修成本的重要手段。要让设备处在完整状态、运转正常、操作灵活,对于医疗设备来说就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应当对医疗设备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与维护保养制度。

医疗设备管理,预防性维护规范化管理与计划; 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就是设备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要让设备处在完整状态、运转正常、操作灵活,对于医疗设备来说就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应当对医疗设备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与维护保养制度。

一、预防为主

医疗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应坚持预防为主,注重维护保养相应制度、规程、计划与流程的制定与落实,并结合科学的、规范的操作方法,实现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的制度化、常规化、规范化。要使科学的管理理念、科学操作流程落实到每一个医务人员。

二、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的分类

1.日常保养细致的日常维护保养对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日常保养需要临床使用人员积极配合,主要应做

到:保持仪器表面清洁,使用前应检查电压、电源或稳压装置就是否正常,在使用的过程中注意观察仪器的功能、性能就是否正常并及时填写日检记录,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除做好必要的记录外,要及时通知维修维护人员,不得私自拆卸。

2.定期保养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应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能要求,由维修维护人员按PM 计划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PM 检测。PM 完成后在被检设备上贴上相应PM 标签,以表示该设备已实施PM 检查并提示下次PM 实施的具体时间。

3.设备巡查

3.1设备巡查应包括设备摆放位置检查;设备外观检查;设备开机运行状态(功能、性能、噪音等)检查;设备安全检查;使用人员操作设备情况检查。同时询问设备日常使用人员有关设备的日常使用与保养的情况,做好相关记录。维修维护人员定期到设备使用科室巡查,动态地了解设备使用情况、运行状况、操作人员操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向使用科室反馈、及时与操作人员沟通。这样,不但增强了维修维护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设备维修的及时性,而且促进了维修维护人员与使用人员的沟通,更有效地配合了临床科室医疗工作。

3.2设备巡检方法任何设备事故的发生,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都要经历从设备正常、事故隐患出现再到事故发

生这三个阶段。从设备正常到出现事故隐患的渐变过程,就是个量变的集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设备的量变都由具体特征表现出来。用"望、闻、问、切"办法来进行巡检,就可以及时发现量变过程中出现的这些必然反映出来的特征,在设备事故发生质变前进行处理,积极预防质变,防止事故的发生。3.3利用计算机技术,动态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地适用于医疗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过程。通过相关管理软件的应用,维护保养人员可以动态结合设备的使用情况,分析设备故障的原因,以便于进行更有针对性的预防性维护与保养。通过架构计算机网络,实现与设备相连接,对医院的设备进行编号入档,对设备的使用时间使用频率以及使用环境进行检测以及及时反馈。一台新机器在最初几个小时或几周运转时间内出现故障的可能性非常高,这些故障通常就是由制造或安装问题引起。过了这段初始时期之后,在较长时间内出现故障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在此正常运转期之后,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会随着机器运转时间或小时数的增加而急剧增加。在预防性维护管理中,机器检查、润滑、维修或改制都基于平均无故障时间统计数据进行计划安排。3.4利用质量控制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已成为医疗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选取统计学方法,来对医疗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对医疗设备可能出现的异常进行预判断,在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就可以

发现设备仪器存在的问题,提前汇报,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影响仪器正常使用而造成生命财产损害。以及在发生故障后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以保证医疗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与医疗活动的完整性。

4.大型设备预防性维护的可行性方案

4、1系统的要求检查系统紧急制动按钮与防触摸碰开关应符合安全性要求且其安全级别非常高。因为该按钮在各种紧急情况下可立即停止设备运行操作,且可把患者固定装置打开。一旦该按钮失灵,遇到紧急情况时很可能伤害操作人员与患者。X射线曝光指示灯及蜂鸣器则能及时反映设备的工作状态及工作情况能够防止其她人误入工作区造成不必要的辐射甚至伤害。警示标志则反应了某一区域可能有辐射或者高压,对操作人员与患者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检查系统文件可以细致地了解该设备近期的运行情况发现错误信息,可针对情况消除潜在隐患。出于设备电气安全的考虑也需要对地线连接端子进行检查。以上系统的安全性要求都非常高,建议每 3 个月开展一次预防性维护工作,至少每半年开展一次。不但对系统的安全性有要求,而且对CT 图像的质量要求同样非常重要。因此,CT 值校准与图像的校准也就是必不可少的,建议周期为每 3 个月开展一次预防性工作,至少每半年开展一次。4、2 操作台的要求其安全性要求包括声音通讯与电缆接线端子。声音通讯可保持操作人员与患者及时沟

通,保证患者姿势正确,消除部分患者的紧张感。此外,还需要对操作台与监视器进行清洁,以保证操作的准确性。这些都建议每 3 个月开展一次预防性维护工作,至少每半年开展一次。

4、3 扫描架的要求其安全性要求为检查电缆及硬件设备安装的牢固度。大型设备的每个部件都很重,如果没有紧固,一旦松动脱落很可能压伤患者或者操作人员。因此建议每 3 个月检查一次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

(急救生命类设备预防性维护、安全性能检测计划)

为提高仪器设备可靠性,促进医院综合效益的提高。有效地维护管理可以降低医疗设备的故障率,提高医患安全,缩短停机时间,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所以要重视对医疗设备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性维护及安全性能检测,将更多事后被动维修变成主动预防性维护,提高了设备科主动服务于临床的能力以及工作的计划性与主动性,也提高了设备科对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与保障能力,使多方受益。

基于上述因素,同时根据各类设备的PM等级与实际使用环境,制定各类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及安全性能检测的检测周期。

一.实施预防性维护、安全性能检测设备目录的确定原则:

1、所有急救、对生命支持,直接作用于病人,故障对于病人伤害风险高的设备

及其附属设备

2、所有单一且临床诊疗依赖度高的设备

3、部分使用频率高的设备

4、部分投入使用时间长,潜在故障率高的设备

根据以上原则,对我院所有设备进行信息分析及分析评估后,确定实施预防

性维护,安全性能检测设备目录。

仪器质量检测分配表

二.周期性地对仪器进行一系列科学的维护工作,以确保仪器安全地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这一系列预防性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

(1) 操作性能测试及调整。

(2) 电气安全测试。

(3) 外观、控制部件及内部清洁、润滑、更换易耗元件。

以确保仪器处于安全、最佳工作状态,减少故障次数,减少维修工作量,起到防患于未然之效,延长仪器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沟通技术人员与医护人员的联系,及时纠正一些错误操作。及时收集仪器使用的反馈信息,提高选购仪器的可靠性及实用性,并且作为医学工程人员在职培训的方法之一,提高医学工程人员的技术素质。

三.PM的要求

PM的内容即预防性维修时需检查、调整、校对的项目与步骤。医学仪器的种类很多,它们的功能、原理、结构与电路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仪器检修的内容就是不同的,要根据仪器的工作特点来确定,也可根据生产厂提供的技术资料中有关PM的内容决定,一般有以下几部分内容:

1、外观检查

外检查首先检查仪器各旋钮、开关、接头插座有无松动及错位,插头插座的接触处有无氧化、生锈或接触不良,电源线有无老化,散热排风就是否正常,各种接线的连接与管道的连接就是否良好。

2、清洁与保养

清洁保养就是对仪器表面与内部电气部分与机械部分进行清洁,包括清洗空气过滤网及有关管道;对仪器有关插头、插座进行清洁,防止接触不良;对必要的机械部分进行加油润滑。

3、更换维修

对已达到要使用寿命及性能下降、不合要求的元器件或使用说明书中规定要定期更换的配件进行及时更换,预防可能的故障发生、扩大或造成整机故障。对电池充电不足的情况要督促有关人员进行定期充电,排除设备明显的与潜在的各种故障。

4、功能检查

开机检查各指示灯、指示器就是否正常;通过调节、设置各个开关与按钮,进入各功能设置,以检查设备的基本功能就是否正常。通过模拟测试,检查设备各项报警功能就是否正常,包括参数设置范围报警、故

障代码显示与报警、声光报警、机械安全保护、过载报警、开机自检或手动自检功能等。

5、性能测试校准

测试各直流电源的稳压值、电路中主要测试点的电压值或波形,并根据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校正与调整,以保证仪器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标准,确保仪器在医疗诊断与治疗中的质量。

6、安全检查

1) 电气安全检查:检查各种引线、插头、连接器等有无破损;接地线就是否牢靠,接地线电阻与漏电电流(患者漏电电流、机壳漏电电流、接地漏电电流)就是否在允许限度内。

2) 机械检查:检查机架就是否牢固,机械运转就是否正常;各连接部件有无松动、脱落或破裂等迹象。

设备预防性维护和预见性维护关系

设备预防性维护和预见性维护关系 今年七月底,电泳漆线出现故障,直接导致多种急发产品停滞生产线,影响了准时交货。另根据近两年来内外部审核不合格项分布情况看,有20%左右的问题都是直接或间接由设备因素所致。我厂的实际情况是超过70%的设备是老化设备,处在运行寿命的中后期。我厂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已成为了保障产品质量的重中之重。 全厂员工从一线操作工到各职能部门人员在设备维护工作中都各负其责,这是一个全员参与的项目。我们发现,全员对设备维护知识知之甚少,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已与连续的高产月生产不相匹配。为了使我厂设备维护工作上升一个新台阶,从而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在这里很有必要对设备维护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梳理。 一、设备维护概述 结合我厂实际情况,现代企业设备管理有下特点:1、人机关联性;2、设备密集性高;3、设备数量远远超过专职的设备维护人员数。鉴于传统的设备维护体系和维护活动已经不能适应这些变化,需要加以改进和创新,因而在大批、大量生产中预防性维护和预见性维护被提到了突出位置。 设备维护方法主要分计划内维护和非计划内维护两大类,其中计划维护又分预防性维护和事后维护两类,预防性维护中又有定期维护和预见性维护。非计划维护中有紧急维护和改进维护两小类。 设备维护的各种类型介绍:1、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是指设备出现故障前就采取对策的事先处置方法,它包括定期维护和预见性 维护。2、定期维护;定期维护是指在设备故障发生前按周期进行的维护。包括定期检查、定期注油、定期更换和分解修理。传统的设备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中修和大修皆属此类。 3、预见性维护;预见性维护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使用设备或部件,通过点检或诊断手段,预知判断主要部件的寿命,并据此进行的维护活动。 4、改进维护;改进维护是指通过将现有设备的缺点有计划地主动进行改善(对结构、材质、参数或外观等),延长设备寿命的活动。 5、事后维护;事后维护是指设备出现机能纸下或故障停止后进行修理、更换等事后处理的方法,它仍属于计划维护的范畴,是一种有意识的或不得已的处理活动。 6、紧急维护;紧急维护属非计划的维护,预先没有防备,因突然出现故障而进行的紧急处理活动,如同“救火”。 二、预防性维护 广义地说预防性维护包括定期维护和预见性维护。传统的预防性维护适用于故障多、难维修、费用高、需改善性能(特别是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的设备,如电梯、车辆、消防设备等。这种定期维修的局限性在于: 1、即使进行预防性维护,也会发生某种程度的故障,而且不能保证实施预防性维护后实际故障率一定会下降。 2、维护周期由统计方式确定,所以常会造成维护过度,以致造成浪费的情况出现。 3、对复杂的机械设备维护效果差,适用于磨耗故障,而使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的情况。 4、因定期维护引起停产。 可见,定期维护是按照一定的周期无条件进行修理、更换,虽然这样做简单而有效,但由于长期提前修理、更换,增加了企业成本,制约了其竞争力。为了适应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在探索中产生的预见性维护便应运而生。三、预见性维护 预见性维护是对设备劣化状态进行简易的诊断和趋势管理,必要时再进行较准确的测量诊断,然后再实施维修的维护方式。 应当指出,预见性维护是设备维护的最高层次的活动,它必须建立在有效日常维护保养、定

2016年度主要设备预防性维护计划

2016年度主要设备预防性维护计划 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 xxxxx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一、设备预防维护计划的目的: 为规范公司设备预防性维护计划的管理;为了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按计划实施防止设备故障或污染对药品的安全性、均匀性、有效性以及含量、质量、纯度等影响;为确保产品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二、设备维护的评估依据: 根据设备所在部门的检修规程的检修周期和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结合生产安排,由设备使用部门制定维护内容和时间。 三、预防性维护内容: 3.1.饮片车间预防性维护内容。 3.2.毒性饮片车间预防性维护内容。 四、年度主要设备预防性维护计划表

3.1.饮片车间预防性维护内容: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维护项目 维护完好标准 周期 粉碎机 SF-250 03001 1.定期对转动部位加注润滑油。 加注润滑油。 6个月 2.检查粉碎机的地脚螺栓松动或基础不牢,紧固地脚螺栓。 地脚螺栓紧固。 3.定期检查折断和老化的锤片,保持粉碎机良好的工作状态。 锤片完好。 4.检查刀片、衬圈磨损情况,发现磨损后即更换。 刀片、衬圈完好。 5.调整皮带的适当松紧度,确保皮带的工作寿命。 皮带松紧度适当。 振动筛 ZDS-5 03002 1.检查调整电器部分,检查电器接触是否良好,接线是否牢固。 电器接触良好,接线牢固。 6个月 2.检查调整传动部件、旋振偏心角度。 传动部件、旋振偏心角度已调整 3.检查油质,必要时更换润滑油,做到油路畅通。 更换润滑油,油路畅通。 4.检查清洗传动箱,修复更换磨损部件,更换润滑油。 传动箱已清洁,更换磨损部件。 5.检查电机绝缘,整理电线、开关做到开关灵活,线路整齐安全。 开关灵活,线路整齐安全。 6.对振荡筛进行分体检查,调整、修复和更换受损零件。 更换受损零件。 洗药机 XY-720 03003 1.检查筒体两侧的传动轴轴承,须添加润滑油脂。 添加润滑油脂。 6个月 2.检查蜗轮减速器油位,及时补足润滑油,或换油一次。 补足润滑油或换油。 3.检查电机启动时,传动皮带是否打滑。 更换传动带。 4.检查电控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和过流保护器,是否需要复位或稍增大电流设定。 复位漏电保护器或稍增大过流保护器的电流设定。 5.检查设备外壳是否可靠接地,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可靠接地 润药机 RY1000-1 03004 1.检查设备轴承,更换一次黄油。 更换黄油。 6个月 2.检查缸体内汽未放尽时缸盖不得上升,缸盖未提至最高位置时缸体不得转动。 缸盖未上升,缸盖未转动。 3.检查缸体法兰槽内的硅橡胶垫必须谨慎使用,严防损坏。 硅橡胶垫完好。

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管理程序

食品厂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管理程序 1.0目的 将本公司设备的故障率和实际折旧率降至最低,使整个设备在使用周期中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增至最高。 2.0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设备。 3.0 内容 3.1预防性维护保养体系 3.1.1生产部负责制定预防性维护保养计划,安排各时期工作任务并在有异议的情况下进行协调,达成一致,以保证预防性维修保养工作有效地进行。 3.1.2生产部负责添加、取消或延迟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关表格的更新,添加、取消或延迟设备的维护计划需经过生产相关负责人协调一致。 3.1.3生产部负责将新的设备加入预防性维护保养计划中,同时负责确定设备最适当的预防性维护时间,以及对设备预防性维护计划所作的任何更改。 3.1.4设备维修依维修难度和工作量分:小修、中修、大修

3.1. 4.1小修是指设备某点或某个部件发生损坏或故障,不影响设备整体效能而进行的定点维修,一般在1—3个工时内完成。 3.1. 4.2中修是指设备部分功能发生故障或丧失,需对设备部分部件进行维修,一般在1—3个工作日能完成。 3.1. 4.3大修是指设备整体性能下降,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必须对整机进行系统维修,以恢复设备的使用价值和性能,一般委托专业维修公司进行,周期大约1—2个月。 3.1. 4.4设备小修按设备维修规程进行,中修按设备维修计划进行专项维修,大修应建立相应的维修计划、委修合同、验收报告等,确保大修工作按期保质的完成。 3.1.5设备三级保养制度,包括:日常维护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 3.1.5.1 日常维护保养主要以操作工为主,对设备进行点检并填写设备点检表,并对设备进 行清洁和润滑,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设备,并注意设备的运转状况,发现有小故障应及时排 除,及时调整紧固松动部件,下班前对设备进行清洁,对各部件进行擦拭和注油润滑等,并详细记录于《机器设备保养记录表》。

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程序

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程序 1、目的 对生产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管理和控制,确保生产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效能,确保产品的生产、加工符合规定的要求,以期做出令顾客满意的产品,提高公司的投资效益。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设备的预防性维护、管理和控制。 3、权责 3.1生产部是设备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 3.1.1负责编制《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3.1.2生产车间使用者负责所使用设备的一级保养(日常点检、润滑、清洁维护管理), 车间主任、班长负责监督执行。 3.1.2生产经理(因没有设备部) A.负责组织技术、质量部及使用车间对新购设备进行评估、验收。 B.负责设备的管理、维修及易损设备/备件的申购,对相关信息进行归档保存。 C.负责组织对生产设备的移交、编号、标识、维护、封存、报废与管理。 3.2技术部负责生产设备的选型,并参与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评估。 3.3采购部负责生产设备和备件的采购。 4、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4.1预防性维护:为消除设备失效和生产意外中断原因而策划的措施。 4.2预见性维护:基于过程数据,通过预测可能的失效模式以避免维护性问题的活动。 4.3关键设备:唯一性设备,在控制计划中有特殊特性要求的过程设备以及高精度、大型、 稀有设备。(高精:注塑机及模具) 4.4闲置设备:封存时间超过一年以上,以及因产品转型或工艺改进等原因退出生产过程的 设备。 4.5 设备利用率:在工作时间内,设备生产产品所用时间与工作时间的比率。 4.6日常保养:每天操作者对使用设备进行加注润滑油、维护,保持设备清洁、整齐、润滑、 安全有效的维护保养活动。

0004 厂房设施维护及保养管理制度

兽药厂GMP管理文件 一目的:建立厂房及设施维护保养基本要求,明确厂房和设施维护及例行检查的基本程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企业内所有厂房及设施的维护管理。 三责任者:生产科科长、工程科科长、维护人员。 四正文: 1维修原则 确保某一专门加工过程能始终如一地生产出符合预定质量指标和性质的某种 产品。 所以可将维修划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一般检查 -常规定期检查 -预防性维修 -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维修 -纠正性维修 2一般检查 2.1一年至少对厂房和主要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组应由工程部、质量部、 生产技术部的负责人以及其他有关技术专家组成。他们应了解厂房与设施的实 际状况以及这些厂房与设施今后数年能否达到规定使用要求。该组还应对那些 影响生产重要条件的改进及所需增加的厂房与设施提出建议。 2.2进入不同的生产区应当按不同洁净区级别的SOP执行。 2.3检查报告应由该组工程部负责人起草。 3定期检查 3.1应对照厂房与设施的主要指标制定每一专业组的检查进度表,并分类存档。每

份检查表均应考虑到设备的实际用途。 3.2当厂房与设施用途发生变化时,检查表亦应作相应的调整。 3.3厂房和每一设施系统均应有检查表,并附每一检查组所规定进行的检查内容。 检查内容应明确规定: -参加每次检查的人员的资格 -检查开始的日期 -间隔,检查间隔的周期 -如何实施检查的指南或手册 -检查需要的专用仪器和工具 -重要设施检查的记录 -结果报告、建议、所需或已采取的措施 总结: -常规性定期检查 -技术服务部门或设备安装人员按专业组所进行的检查 -检查的间隔时间 -为查出症结或发现怀疑中异常状况进行详细检查。 定期检查的举例: -对可能损坏的地板、墙壁和天花板作外观检查 -房间之间压力检查 -安装检查(如:空气处理装置、电气) 4预防性维修 4.1机械与电气设备在初始安装时的能力会随时间而降低,甚至对产品质量产生不 良影响。 4.2厂房与设施的预防性保养是十分重要的,其关键保养项目必须作上标记,并定 期实施以保证设备达到相应的标准,如: -生产工艺条件所规定的要求 -灵敏度(和关键指标对照) -实际使用情况 4.3 对设施的每一部件以及每一专业小组均应定期进行预防性保养。预防性保养 应当明确规定:

预防性维护程序

预防性维护程序 1.为了确保各项设备均按生产厂商的规范要求进行运行和使用,在编制《预防性维护程序》之前必须完成《维修记录簿》。 2.根据《维修记录簿》内容,编制一份包含所有设备、相关设备标识编号、预防性维护项目以及时间间隔的清单。所有信息必须输入分项分割数据表。 3.应将所有工作负荷按52周时间进行平均分配,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可确保每周均按规定执行预防性维护工作。通过横向调节维护项目时间间隔,可防止出现需要在某一周内超荷完成相关工作而其他周只需完成很少工作的不平衡现象。分项分割工作表的数量应视预防性维护计划中所包括的设备的数量和规模而定。 4.在分项分割工作表完成并调整至最大效率时,可完成每周工作计划表。5.在第一周内进行维护的各项设备应从分项分割工作表中拉出并输入每周工作计划表,应注明设备名称、标号和具体维护项目。第二周到第52周按第一周的做法进行。已执行完成的周计划工作表插入透明塑料文件封皮中与整个程序一起放在一个三孔文件夹中保存。这些计划工作表应设为一级工作表。

6.每周必须复印年度分周一级计划表。该复印件可视为二级计划表。负责完成该项工作的员工姓名必须注明在此二级计划工作表上。视完成所分配任务的员工数量,可能需要多份二级计划工作表复印件。7.在各项设备和总体任务完成后,相关员工应在二级工作表上签名并注明工作完成日期。如进行了或需要执行任何增加工作,则应在二级工作表上注明并填写物业部申请单。填写完成的二级工作表以及物业部申请单应返还给物业部长。 8.物业部长应审核所返还的所有二级工作表确保所需的预防性维护均已完成,并审查已完成或需要计划的增加工作。所有上述执行的工作以及超出预防性维护工作范围的工作必需输入《维修记录簿记录》中。9.二级工作表必须归档,以一年为一阶段装订成册,保存在物业部长的办公室内。在每年年底,应将这些文件夹放到永久性存放地点,以备法务检查。 10.建议采用计算机系统按上述格式执行消防维护管理系统。如果中心已购买了计算机化维护管理程序,则需按本政策要求予以使用和运行。

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程序(含表格)

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程序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确保产品生产的需要,使设备处于完好状态,防止不必要的损坏。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机器/设备的管理。 3.0职责 3.1生产技术部是设备预防性维护的管理部门。 3.2其他部门是配合部门。 4.0工作程序 4.1生产技术部应建立机器/设备台账,进行编号、标识,关键设备的标识牌上必须写有“关键设备”字样。 4.2对机器/设备的管理,按《设备管理工作的规定》执行。 4.3设备的操作,操作人员按《生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4操作人员须经培训,未经培训和培训不合格者一律不得上岗操作,按《员工培训控制程序》执行。 4.5制定《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对设备维护、保养、包装和防护,同时定期由操作人员为主,会同机修人员对其检查并维护保养,每一年一次由机修人员会同操作人员进行检查并维护保养。 4.6对机器/设备的检查,操作人员应在生产前进行试运转检查,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巡回检查,生产结束后应对其维护保养。

4.7对检查结果不符合规定要求,生产技术部应查明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对策,排除故障,并填写《设备故障报告》。 4.8当维护保养计划与生产计划不符时,车间应进行计划调整。交于生产技术部经理确认。 4.9对设备、工艺控制,使过程中涉及到主要设备、工艺受控,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4.10生产技术部制定关键设备的《备件清单》,并在清单中明确最少库存量。 4.11当生产技术部领用备件后,应及时采购备件,确保规定的备件数量。 4.12设备预测性维护的要求: 生产技术部对主要设备进行预测性维护靠建立备件计划通过分析设备的精度、噪音/振动、工装、刀具、磨损等主要因素,同时对CMK值进行监控,建立《生产设备预测计划表》。生产技术部每季度进行统计提出改进的要求同时记录于《预测性设备维护统计表》。 4.12每年年底,生产技术部应在年度工作报告中对非计划停车时间进行评价分析,并提交管理评审。 5.0相关/支持性文件 5.1《过程控制程序》 5.2《设备管理工作的规定》 5.3《生产操作规程》 6.0质量记录 《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

测试设备预防性维护程序

目录 目录 (2) 1.目的 (3) 2.范围 (3) 3.职责 (3) 4.定义 (3) 5.程序.........................................3-6 6.附录 (6) 6.1《设备维护记录表》............. .. (6)

1目的 指导、规范对测试设备所进行的预防性维护措施。 2范围 适用于所有测试设备。 3职责 由测试工程师和设备管理员按本程序文件组织实施。 4定义 测试设备:测试系统中所使用到的相关硬件设备的统称,包括频率计,烧录仪,示波器.QAM 机、测试工装、条码打印机和测试机架等。 5程序 5.1注意事项: 5.1.1工作时特别注意仪表间及仪表与电脑相连的连接线。 5.1.2 依5.2进行维护并填写《设备维护记录表》时,各检查项若为良好,则在相应栏内 填写“√”。若有异常情况,则在相应栏内填写“×”并将具体情况和处理结果作详细记录,填写在附表《预防性维护异常情况记录表》。 5.1.3 测试工程师依5.2在每周一或周二进行维护,设备管理员依5.3每月进行维护。 5.2 测试工位维护步骤: 5.2.1 测试设备连接和测试工位5S检查: 5.2.1.1测试架内测试设备的连接: 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确定放置顺序(机架正面视角)由上至下分别为:显示设备 1――显示设备2――外接输入设备1――电脑),如测试工位无需用到上述仪表, 应在测试架预留相应位置。上述数字为1的设备电源线及显示设备1的VGA线必 须经测试架(机架背面视角)右侧挡板门内穿行并对其进行捆绑固定;上述数字 为2的设备电源线及显示设备2的VGA线必须经测试架穿行并对其进行捆绑固定。 其余设备连线,对冗余部分包括HUB,电源插座,需对其进行捆绑且线与线之间 不得缠绕。 5.2.1.2测试台测试设备的连接: 测试工装可平稳放置在主机之上,设备间连线,对冗余部分,需对其两端进行捆 绑且线与线之间不得缠绕。

设备维修及预防性预见性维护指导书(含表格)

设备维修及预防、预见性维护指导书 (IATF16949-2016) 1.0目的 规范公司设备管理的各个过程、识别关键设备,为机器/设备维护提供资源,并建立有效的、有计划的全面预防性维护系统,提高设备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提升公司的OEE,并通过预防系统来大幅度减少维护成本。 2.0范围 适用于所有生产设备。 3.0责任 3.1设备工程师负责组织设备的验收、维修、调校及常用备件、易损件和关键零件的识别; 3.2设备工程师负责设备操作指导书、设备点检表、设备预防性、预见性维护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及更新; 3.3设备工程师负责设备故障的统计、分析、改善及OEE的计算; 3.4机修主管负责关键设备的识别及年度设备预防维护计划的制定; 3.5各操作员工负责设备的使用、点检、日常保养及日常管理; 3.6机修工负责设备故障维修、设备预防性维护及预见性维护的实施; 3.7配件仓库负责备件的申购、管理及发放。

4.0定义 4.1点检:按照《设备日点检记录》要求,对设备的某些指定部位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和检测仪器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设备的故障。 4.2预防性维修维护:为消除设备失效和非计划的生产中断而策划的活动,是制造过程设计的输出。 4.3预见性维护:根据过程数据,针对通过预测可能的失效模式来避免维护性问题,以防止生产中断所进行的活动 5.0过程 5.1设备点检、预防性维护、预见性维护及故障等活动都应充分参考设备供应商提供的文件,参见《设备验收指导书》。 5.2设备操作者的要求 5.2.1设备操作者在独立使用设备前,必须先进行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规范、维护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和培训,通过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后才能上岗,特殊工种必须持操作证上岗。 5.2.2 操作员工必须严格按设备操作指导书去操作,未经允许不得私自对设备作不当的调整; 5.2.3 生产过程如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机,开灯报修,必要时报告班长或主管; 5.2.4设备由操作者进行使用、点检(当日)、日常保养及日常管理,并做好相

设备设施预防性和预见性维护程序

1. 目的 1.1 对公司的影响产品质量的设备进行有效控制,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实现科学管理,为生产顺利进行及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的保障。 1.2 加强设备零备件的管理,满足设备维修、检修的需要,确保设备的优良性能。 1.3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管理,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综合效率。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所有设备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以及相关零备件的管理和控制。 3. 职责 3.1 设备部负责生产设备、设施的采购及结算工作。 3.2 设备部负责生产设备的安装、维修、定期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 3.3 各使用部门负责正确合理地使用各种生产设备,对有关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4.术语定义 无。 5. 工作内容和要求 5.1 建立设备档案 5.1.1 设备验收合格后开始建立档案,到设备报废为止,实行全过程控制。每台设备都要建立起独立的档案,并编制统一的编号,以备管理,具体设备一览表建立《生产设备台帐》。 5.1.2 对于设备上的附属设备不再另作单独的档案,其相关的资料与其母设备共同存储归档。 5.1.3 设备相关资料及文件分别相应责任部门管理、保存;资料可能包括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图纸、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和软件光盘等等,根据实际处理。 5.1.4 设备档案内容有生产设备档案、设备验收报告、设备维修单等。 5.2 设备标识:在设备的显眼位置根据设备台帐上的序列号进行编号标识。 5.3 设备分类 5.3.1 根据设备价值、精密程度、设备的可替代性以及设备本身的性质、用途等对所用的设备进行分类,将公司的设备划分为关键设备、重要设备和一般设备。 5.3.2 关键设备:A. 价值较高的设备;B. 精度较高的设备;C. 生产必须且厂内独一无二的设备。 5.3.3 重要设备:直接用于生产的设备,对产品有直接影响的,包括相应的附属设备。 5.3.4 一般设备:对生产没有太大影响的设备,如手叉车等搬运设备。 5.4 建立定期维修计划 5.4.1 设备管理人员收集上一年度的关键设备、重要设备故障率、设备的非计划停机时间、设备故障时间间隔,设备维修记录、设备备品备件的更换情况以及设备年度大修,定期日常维护的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诊断这些关键设备、重要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情况,制定适宜的预防性、反应性、预见性年度维修计划。 5.4.2 年度维修计划包括日常维护计划、定期维护保养计划、预防性维护和预见性维修计划。 5.4.3 设备人员制定好定期维修计划,需落实到各相关职能部门,并有明确的分工与协作,需要时由公司高层

设备管理和预防性维护程序(含表格)

设备管理和预防性维护程序 (ISO9001-2015/IATF16949-2016)1.0目的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设备的管理。 3.0引用文件 3.1《设备使用维护保养规定》 3.2《设备大修理(项修)管理标准》 3.3《设备润滑管理规定》 3.4《设备事故分析与处理标准》 3.5《设备机械能力的(Cmk)测算规定》 3.6《设备固定资产管理规定》 3.7《设备备件管理标准》 3.8《设备前期管理规定》 3.9《设备点检管理标准》 3.10《技术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3.11《员工任职条件和培训管理程序》 4.0术语 无 5.0职责

5.1设备部门(设备管理室)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订设备管理标准和保养规范,审定设备操作规程,编制年度设备保养、大修(项修)、更新、改造计划和关键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措施,并监督实施。 5.2设备部门(设备管理室)负责现场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实施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确保设备故障停机率等指标的实现。 5.3设备的使用者负责按规定正确使用设备,以及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6.培训与资格 本程序相关人员必须经本程序的培训 7.0程序 7.1设备的选型、采购和验收 7.1.1设备的选型 根据本公司《企业战略》确定的当前和未来产品实现过程的需要,综合考虑加工精度要求、产量,与前后道工序的衔接,设备的价格、性能等因素,进行设备的选型。关键、重大设备的选型由分管设备的副总经理组织项目小组,经调查考虑后报总经理,必要时经董事会讨论决定。 7.1.2设备的采购 根据本公司的《企业战略》,在初步选型的基础上,由制造部填写《设备采购申请表报主管副总经理审批,工务部可采用招标的方式选购设备。 7.1.3新购设备进厂后,设备部门(设备管理室)负责会同使用部门、采购部门、技术部共同进行开箱检查,随机附件由使用部门保管,随机备件入备件库,技术资料入档案室,同时记录在设备开箱检查验收单上(附表15)。 7.1.4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须经合同规定的试运行后,由设备部门(设备管

设备预防性管理方案

设备预防性管理方案 设备越是先进,其维护要求就越高,对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就越高。如今各企业主要还是依靠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备管理和维护,使大量繁杂、重复的工作占用了大部分的精力,使很多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如设备的检查、校准、改革创新等)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实施。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操作岗位不熟悉设备性能、机能以及保养规程,由此产生的误操作、保养不到位或不能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隐患等,导致了设备停机故障率升高,生产效率低下,从而设备维护成本不断攀升。因此,通过加强设备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设备故障率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这就需要设备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操作保养人员共同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将设备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保障设备正常、安全、高效的运行。 设备管理体系大致可分4个阶段——事后维修阶段、预防维修阶段、生产维修阶段、设备治理模式并行阶段。而我们日常的设备管理欠缺的是第二个阶段。科学的预防性设备管理维护体系是对设备进行全过程、全系统、全效率、全员式治理。 设备管理维护体系是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使用频率、任务类型,通过合理频率的检查、测试,及时发现系统存在的潜在故障,降低系统故障的发生率。目前,我们的日常设备管理中,缺少的是故障治理后对故障的原因、维修数据进行深入地分析,总结出有效的检查方案和预防性维护措施。

根据目前的设备管理理念,设备维护体系大致可分为七个步骤:日常巡查、日常保养、定期检测、预防性维护、设备维修、统计分析、人员管理。 1、日常巡查 日常巡查是操作人员对设备外观、工作环境、运行状态的巡视或简单的功能测试。通过巡查记录设备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并根据情况在现场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并向相关设备维护人员报告。 2、日常保养与记录 日常保养就是由设备使用人员对设备进行日常的简单保养并做好详细记录,以确保各类保养工作都落到实处。这项工作虽然技术性要求不高,但是设备的正常运行必不可少。这要求保养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并具备一定的设备保养常识,这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设备故障的发生率。 3、定期检测 定期检测是定期对设备进行测试,为预防性维护、更换设备零部件或是进行整改提供维护依据。在设备日常管理中,也要兼顾设备的自然寿命和经济寿命,看是否还具有维修使用价值,从而在管理上做出是否集中更换和报废的决策。 4、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是指在待维护对象出现故障前,主动采取预防性措施,避免故障隐患的发生。根据设备的特点,定期或不定期采

设备预防性维护程序(含表格)

设备预防性维护程序 (ISO9001:2015) 1.目的 通过建立全面完整的设备维护管理系统,加强设备有计划的维护及预测性维护,以降低设备故障停机率,使设备在生产时处于完好状态。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各部门,直接使用部门包括: 技术开发部、质量管理部、人事行政部、制造部。 3.引用标准和文件 设备管理程序 4.术语 4.1.EM应急维修----Emergency Maintenance设备故障引起的停机维修。 4.2.PD一般维护----Predictive Maintenance点检巡检、预测性维护中发现缺陷安排的维护。 4.3.PM预防性维护---Preventive Maintenance包括周期性维护和预测性维护。4.4.EV事故报告---Event Report发生设备事故后的调查报告。 4.5.一般设备---该设备发生故障后或停机修理时,对产品的生产、质量和交货期均无直接影响。

4.6.主要设备---该设备发生故障后或停机修理时,对产品的生产有影响,但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 4.7.重要设备---该设备发生故障后或停机修理时,对产品的生产、质量和交货期有直接影响。 4.8.预测性维护---利用检测技术对设备的状态或性能进行监测,掌握特性参数的劣化规律,预测劣化趋势,以实现故障发生前有计划的适当维修措施。 5.责任 5.1工程(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对全公司设备按重要性进行分类。 5.2工程(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对设备的PM、PD和EM工作,并及时向生产部、生产副总、总经理汇报。负责对PM内容作持续改进。 ?对一般设备为减少不必要的过剩修理,考虑到维修的经济性,可实行应急维修。 ?对主要设备应实施有计划的维护。 ?对重点设备除实施有计划的维护外,还应尽可能实施预测性维护。 5.3.工程(设备)管理人员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设备事故进行分析处理。 6.培训和资质 涉及设备维护有关的人员必须接受本程序及本公司使用的设备维护系统的培训,做到熟知并运用自如。 7.附录设备维护管理系

设备预防性维修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方法

设备预防性维修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方法 主办:上海普瑞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时间:2010年9月22-23日 课程价格:¥2680/人(特(包括授课费、资料费、会务费、证书、午餐等) 课程地点:上海 课程背景: ●国际现代企业的设备管理是怎样进行的? ●怎样改善我们在设备管理上的被动状态? ●怎样改变设备维修成本居高不下的局面? ●在设备维修方面有什么先进的理论和方法? ●TPM活动中,怎样在继续有效的开展预防保全? ●预防维修工作怎样计划和推进? ●设备维修中有用的方法与工具有哪些? 以上问题是企业经营者尤其是设备管理部门长期受到困扰,又在反复思考的问题。本人有幸接受过欧洲维修组织的培训,并到法国先进企业参与了维修管理的实习,并在国内企业实施。现将学习的内容和实践中的体会,并吸收了目前国内先进企业预防维修的经验,最后整理出本课程与大家共同分享。该课程是TPM的姊妹篇,他将从另外的视角看待和解决维修的问题,值得大家参与和接受。 授课对象: ?制造企业总工程师,工程总监,生产/设备/工程部经理,生产/设备/工务主管,设备/工务工程师; ?维修班长及维修技师等企业设备管理和维修的人员; ?企业IE工程师,精益生产工程师,6西格玛黑带,绿带等从事企业效益改善的部门及人员。 培训目的: 1.学习和分享现代企业设备管理的经验和方法。 2.提高设备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技术的水平。 3.帮助企业筹建适合本公司的设备预防维修体系。 4. 指导企业掌握推进预防维修的步骤及方法。 5. 降低设备维修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课程大纲: 一,现代设备工程与企业维修工作1.维修的目的和意义 1)设备的能力Cmk 2)现代维修学的形成2.设备的综合效率OEE 1)设备的六大LOSS 2)设备综合效率的提升 3)减少故障停机时间的方法 3.设备寿命周期费用LCC 1)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冰山效应 2)降低设置阶段的LCC的实用经验和表格3)降低使用阶段的LCC的种种方法和经验

设备设施预防预见性维护规范

1.目的 1.1 对公司的影响产品质量的设备进行有效控制,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实现科学管理,为生产顺利进行及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的保障。 1.2 加强设备零备件的管理,满足设备维修、检修的需要,确保设备的优良性能。 1.3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管理,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综合效率。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所有设备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以及相关零备件的管理和控制。 3. 职责 3.1 设备部负责生产设备、设施的采购及结算工作。 3.2 设备部负责生产设备的安装、维修、定期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 3.3 各使用部门负责正确合理地使用各种生产设备,对有关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4.工作流程图 流程图见下页。 5.工作内容和要求 5.1 建立设备档案 5.1.1 设备验收合格后开始建立档案,到设备报废为止,实行全过程控制。每台设备都要建立起独立的档案,并编制统一的编号,以备管理,具体设备一览表建立《生产设备台帐》。 5.1.2 对于设备上的附属设备不再另作单独的档案,其相关的资料与其母设备共同存储归档。 5.1.3 设备相关资料及文件分别相应责任部门管理、保存;资料可能包括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图纸、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和软件光盘等等,根据实际处理。 5.1.4 设备档案内容有生产设备档案、设备验收报告、设备维修单等。 5.2 设备标识: 对公司所有生产设备按加工设备、铣床设备、空压机及“其它”四类进行分类编

号管理。编号形式为: 设备编号为: 设备字母代号 类型 排列序号 工作流程图: 5.3设备分类 5.3.1 根据设备价值、精密程度、设备的可替代性以及设备本身的性质、用途等对所用的设备进行分类,将公司的设备划分为关键设备、重要设备和一般设备。

生产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教学文案

设备预防性维护 设备预防性维护 (设备部) 随着生产设备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工作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是先进的设备,维护工作难度越大,对维护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越高。而一味的依赖专业维护人员进行设备维护,使得很多繁杂、重复的工作占用了很大部分的精力,使很多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如设备的检查、校准、改进等)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实施。在生产中由于操作工人不熟悉设备性能和机能,由此产生的误操作或不能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隐患等,造成设备维护成本也不断升高,同时导致了设备停机率高,生产效率低。因此设备维修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共同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是提高设备开机完好率,运行完好率的有效办法。 预防性维护的概念是指为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避免减少设备故障而进行的计划内维护。预防性维护的目的在于将设备的故障率和实际折旧率降至最低,而将整个设备使用周期中设备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增至最高。具体的预防性维护工作是根据设备维护手册和设备预防性维护时间表来实现的。 1. 预防维护项目分类 设备的预防维护可分为开机前点检、运行中点检、周期性点检三种情况。 1.1 开机前点检就是确认设备是否具备开机的条件。 1.2 运行中点检是确认设备运行的状态、参数是否良好。 1.3 周期性点检是指停机后定期对设备进行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2. 预防维护的内容 设备预防维护的内容主要是严格遵守设备操作维护SOP的相关规定,经常注意设备的运行状况,按规定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等维护作业。生产车间的设备预防维护主要由生产车间维修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来承担,公用设施、设备的预防性维护由设备部下辖辅助班承担。在日常工作中,设备操作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应进行下列检查工作。 2.1 设备能否确保完成生产定额,达到相应的技术性能要求。 2.2 设备能否满足产品生产的质量要求。 2.3 在操作或运行中设备是否正常可靠,机械、电气、传动机构是否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2.4 设备运行中是否有漏油、噪声、振动、温度升高、冒烟、气味异常等现象。 2.5 有无降低设备寿命等隐患。 通过设备操作人员的注意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隐患,防止设备机械和电气发生故障而引发突发性事故。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修理或改进意见。 3. 设备预防维护日常工作内容 3.1 设备调整。对设备机械上局部零部件进行小的调整,如电机传动皮带的张力调整、机械传动的配合等调整。 3.2 设备保养。按规定添加和更换润滑油、设备清洁、更换易损件等。 3.3 运行维修。指不影响或对设备影响很小的运行时的维修。如更换设备的信号指示灯等。 3.4 定期检修。有计划的定期停工检修,包括设备小修、中修和大修。 3.5 零时停工检修。计划外的意外停工修理,在设备发生突发故障或意外事故后不得不停工的检修。

预防性维护指导书-IATF

预防性维护指导书-IATF

预防性维护指导书-IATF

设备维修及预防、预见性维护指导书 (IATF16949-2016) 目的 规范公司设备管理的各个过程、识别关键设备,为机器/设备维护提供资源,并建立有效的、有计划的全面预防性维护系统,提高设备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提升公司的OEE,并通过预防系统来大幅度减少维护成本。 范围 适用于所有生产设备 责任 3.1设备工程师负责组织设备的验收、维修、调校及常用备件、易损件和关键零件的识别; 3.2 设备工程师负责设备操作指导书、设备点检表、设备预防性、预见性维护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及更新; 3.3设备工程师负责设备故障的统计、分析、改善及OEE的计算; 3.4 设备主管负责关键设备的识别及年度设备预防维护计划的制定; 3.5各操作员工负责设备的使用、点检、日常保养及日常管理。 3.6 维修技术员负责设备故障维修、设备预防性维护及预见性维护的实施; 3.7 设备工程师负责设备配件的申购、管理及发放 定义 4.1 点检:按照《设备日常点检记录》要求,对设备的某些指定部位通过人感觉器官和检测仪器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设备故障。 4.2 预防性维护:为消除设备失效和非计划的生产中断而策划的活动,是制造过程设计的输出。 4.3 预见性维护:根据过程数据,针对通过预测可能的失效模式来避免维护性问题,以防止生产中断所进行的活动 过程 5.1 设备点检、预防性维护、预见性维护及故障等活动都应充分参考设备

供应商提供的文件,参见《设备验收指导书》。 5.2 设备操作者的要求 5.2.1 设备操作者在独立使用设备前,必须先进行设备结构性能、技术规范、维护知识和安全操作规范的教育和培训,通过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后才能上岗,特殊工种必须持操作证上岗。 5.2.2 操作员工必须严格按设备操作指导书去操作,未经允许不得私自对设备作不当的调整。 5.2.3 生产过程如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机,通知保修,必要时报告班长或主管。 5.2.4 设备由操作者进行使用、点检(当日)、日常保养及日常管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5.3 设备维修 5.3.1 当操作工发现设备有缺陷,损坏症状或故障停机时,或质量工程师在对关键产品特性进行SPC研究时若发现有变差,并认定变差的主要来源渝设备时,由操作工开启设备异常红色警示灯并填写《设备维修记录》通知维修人员,由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修复; 5.3.2 设备修复后,由设备维修人员在《设备维修记录》表上填写设备修复时间、故障原因及采取的措施并签字确认,同时由操作工和检验员签字确认验证结果是否良好。 5.3.3 设备工程师每月根据《设备维修记录》分析设备统计设备统计时间,列出改善计划。 5.4 日点检 5.4.1 设备操作工按《设备日点检表记录》的要求,每天的第一班在开机后正式生产前完成设备点检。如点见识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设备维修人员调整和检修。 5.4.2 设备工程师根据厂家建议、工作经验及设备故障频率等规定各设备的点检要求,点检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中水、气、油是否到位设备是否有异常的声音设备是否有损伤(裂纹、缺陷等)设备是否有异常的振动,设备是否有异常的发热、各个开关按钮是否正常,特别是紧急开关设备是否有任何形式的泄露(油、气等)设备动作是否正常、设备的液压、气压设定值是否正确、安全装置是否齐全,可靠。

10kV配电室电气设备维护方案

10kV配电室电气设备维护方案

配电室电气设备维护方案 为保障配电室的安全运行及对设备运行情况及时了解,消除故障隐患,促进安全生产必须对高、低压柜、直流屏、变压器、接地系统等设备和装置进行每个月进行检查、每半年进行清理及检查、每年进行年检,具体内容如下: 一、编写依据: 本方案包含10KV配电室及开闭所运行维护方案两部分,因缺乏明确指导性系统设备配置、数量等信息,故在内容上使用通用性的标准,本方案仅供参考,具体需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二、参考标准: 2.1引用《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部分)》DL 408-1991 2.2引用《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572-1995 2.3引用《引用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 578-1996 2.4引用《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 724- 2.5 引用《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 5027-1993 2.6 引用《高压断路器运行规程》 三、运维项目及标准

3.1负责责任区内配电室及开闭所高压柜、开关及机构、刀闸、导引线、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母线排、油变压器的巡视检查工作。 3.2负责责任区违规设施的清理及设备本体缺陷、附属设施缺陷和运行环境缺陷的清除工作。 3.3负责责任区内电力设备停电维护检修、定期维护测试和预防性试验工作。 四、运维内容: 一)高压配电柜 1、每个月一次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 1)检查母线接头处有无变形,有无放电变黑痕迹,紧固联接螺栓,螺栓若有生锈应予以更换,确保接头连接紧密。检查母线上绝缘子有无松动和损坏。 2)柜内的机械闭锁,电气闭锁应动作准确、可靠,开关小车推拉应灵活,无卡阻现象。 3)柜的接地应牢固良好,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应以裸铜软线与接地金属构件可靠地连接。 4)柜的正面各电器、端子排等应标明编号、名称、用途及操作位置,其标明的字迹应清晰、工整、不易脱落。 5)柜内二次回路的连接件均应采用铜质制品牢固紧接,绝缘件采用自熄性阻燃材料,并应清洁干燥。 6)柜上装有装置性设备或其它有接地要求的电器,其外壳应可靠

设备预防性维护规定.doc

设备预防性维护规定 修订修订 修订内容摘要页次版次修订审核批准日期单号 2011/03/30 / 系统文件新制定4A/0 / / / 批准:审核:编制:

设备预防性维护规定 1.目的: 制定本规定的目的是确保产品生产的需要,使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防止不必要的损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机器 / 设备的管理。 3.职责: 3.1生产部是设备预防性维护的管理部门。 3.2其他部门是配合部门。 4.工作程序: 4.1生产部应建立机器/设备台账,进行编号、标识,关键设备的标识牌上必须写有“关 键设备”字样。 4.2对机器/设备的管理,按《设备管理工作的规定》执行。 4.3设备的操作,操作人员按《生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4操作人员须经培训,未经培训和培训不合格者一律不得上岗操作,按《员工培训控 制程序》执行。 4.5制定《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对设备维护、保养、包装和防护,同时定期由操作 人员为主,会同机修人员对其检查并维护保养,每一年一次由机修人员会同操作人 员进行检查并维护保养。 4.6对机器/设备的检查,操作人员应在生产前进行试运转检查,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巡 回检查,生产结束后应对其维护保养。 4.7对检查结果不符合规定要求,生产部应查明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对策,排除故障, 并填写《设备故障报告》。 4.8当维护保养计划与生产计划不符时,车间应进行计划调整。交于生产部部长确认。 4.9对设备、工艺控制,使过程中涉及到主要设备、工艺受控,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4.10生产部制定关键设备的《备件清单》,并在清单中明确最少库存量,交于供应部。 4.11当生产部领用备件后,供应部应及时采购备件,确保规定的备件数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