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铁路轨道几何形位

铁路轨道几何形位

铁路轨道几何形位
铁路轨道几何形位

铁路轨道几何形位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铁路轨道几何形位

轨道上两股钢轨在平面和立面上的相互位置。在直线段,平面上左右两股钢轨要保持与轨道中线相等距离和一致的方向;在立面上,除了随着线路纵断面的变化保持一致高度外,在每一横断面上左右两轨顶面应保持同一高度。在曲线段,使外股相对于内股应保持一定的高差,两轨间的距离要比直线加宽。在不致影响列车安全与

正常运行前提下,对上述的标准要求,都允许有一定

的误差,并根据线路等级的不同,各国都规定了自己

的标准。

轨距为两根钢轨头部内侧间与线路中线垂直方向

上的距离,在轨顶面以下规定的部位量取。由于轨头断面的圆弧及侧面斜度的不同,这个部位在不同的国家规定有不同的数值,如中国为16毫米(图1[轨距测量]),联邦德国为14毫米,法国为15毫米,苏联为10毫米。轮对上左右两车轮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加上两个轮缘厚度,称为轮对宽度。轮对宽度应略小于轨距,使轮缘与钢轨内侧保持必要的间隙,以利于在轨道上行驶的车辆轮对都能顺利通过,而不使轮对楔住在轨道内,也不致引起车辆过度的摆动。

中国规定直线地段的标准轨距为1435毫米,允许误差为+6~-2毫米;轨距变化必须和缓,每米距离内不可有大于2毫米的差异。随着车速日益提高,世界各国正研究缩小钢轨与轮缘间的间隙,以增加行车的平稳性。如英国在混凝土枕轨道上已采用1

432毫米(木枕轨道仍为1435毫米)的轨距。苏联自1971年起采用1520毫米(原为1524毫米)。

水平形位直线地段两轨应保持同一高度,使两轨负荷均匀,允许有一定误差。中国铁路的规定,是按线路种类的不同,分别为不大于4~6毫米。轨道不允许有三角坑存在,即在一段不太长的距离内,不允许左右两轨高差交替变化,以致引起车辆剧烈摇幌。对于不同线路种类,中国铁路规定,在18米距离内,不许有超过4~6毫米的三角坑存在。过大的三角坑会使个别车轮悬空,轮缘爬上轨面,而发生脱轨事故。

轨底坡车轮轮箍和钢轨接触的面为1/20的圆锥面。为了使车轮压力的合力线更接近于钢轨中轴线,以减小偏磨,钢轨不是竖直铺设,而是略向轨道中心倾斜。这种倾斜度称轨底坡。中国铁路过去采用1/20的轨底坡(直线地段)自1965年起改为1/40。其原因是车轮踏面(轮箍和钢轨接触的面)经过一段时间的磨耗后,斜度已接近于1/40。

曲线地段轨道几何形位曲线轨道构造与直线地段有不同特点:①曲线半径较小时,轨距适当加宽;②外轨增设超高;③曲线两端与直线连接处设置缓和曲线。

轨距加宽机车车辆进入曲线轨道时,因惯性作用,仍然力图保持其原来行驶方向,仅当前轴外轮碰到外轨,并受到外轨引导,才沿着曲线轨道行驶。这时车辆的转向架与曲线在平面上保持一定的位置和角度。可能出现三种不同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当轨距足够宽时,只有前轴外轮的轮缘受到外轨的挤压力(称导向力),后轴

则居于曲线半径方向,两侧轮缘与钢轨间都有一定的间隙,行车阻力最小;第二种情况是当轨距不够宽时,后轴(或其他一轴)的内轮轮缘也将受到内轨的挤压(图2 [曲线段轨距受挤需加宽]),产生了第二导向力,行车阻力较前者增加;当轨距更小时,可能出现第三种情况,此时不但中间某轴内轮受内轨挤压,而且后轴外轮也受到外轨挤压,车轮被楔住在两轨之间,不仅行车阻力大,甚至可能把轨道挤开。因此小半径曲线上轨距必须加宽。在确定轨距加宽时,须根据铁路机车车辆的轴数和轴距,计算轨距能允许车辆以何种情况通过曲线。确定轨距加宽的原则是:①保证最常用的车辆转向架能以第一种情况自由通过曲线;②保证轴距较长的多轴机车能以第二种情况通过,而不致出现第三种情况。根据上述原则算出的曲线轨道的轨距,减去直线上的标准轨距,称轨距加宽值。中国轨距加宽值,按照曲线不同半径,过去

分为三级加宽,后改为两级加宽,

每级5~10毫米。但包括6毫米容

许误差在内,轨距最大不得超过14

56毫米,以保证轮对平稳、安全地

通过曲线。

轨超高列车在曲线上行驶对轨道产

生离心力,使外轨承受较大的压力,发生严重的侧

面磨耗,并使旅客感觉不适,严重时甚至造成列车

倾覆事故。为此,须将外轨抬高一定程度,借助于

因车体内倾所产生的重力内向分力来平衡这种离心

力(图3 [外轨超高])。外轨抬高的数量,称外

轨超高度。由列车通过时离心力的大小确定。离心力与车速平方成正比,与曲线半径大小成反比,因此半径越小,车速越大,离心力越大,需设的超高就越大。在车速和曲线半径都为已知的情况下,借助于上述各力的平衡关系,按使两轨垂直磨耗均等的条件,可得外轨超高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超高以毫米计;速度以公里/时计;半径以米计。

由于通过曲线的各种列车的车速和车重各不相同,车速高的偏磨外轨,低速车则偏磨内轨,为了达到两轨磨耗均等,可采用下面的平均速度来计算超高:

[559-1]式中为列车次数;为列车重量;为列车实际速度。

若按两轨磨耗均等的原则设置超高,因所受的离心加速度过大,有时会使高速列车中的旅客感觉不舒适。因此,还要根据旅客舒适度条件进行检验,如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再调整超高。旅客感受的外侧离心加速度按下式作近似计算

[559-02]式中以米/秒计,其余仍如上述。

当大于时,上式为正值,这是离心力大于超高所提供的向心力,说明超高度不足(即欠超高);当小于时,为负值,这时离心力小于超高度所提供的向心力,说明超高过大(即余超高)。欠超高和余超高都使旅客感觉不适,且与的绝对值成正比。若命该超高的差值为△,当||分别为、、米/秒时,则△相应为9 2、76、61米毫。

由于具体条件不同,各国规定的允许离心加速度有些差别。一般而言,离心加速度如不超过米/秒,旅客不致有不舒适的感觉。中国铁路规定:在山区铁路,其值不得大于米/秒;平原区域或复线不得大于~米/秒(见铁路线路平面)。实际设置超高时,取其整数到5毫米,最大超高为150毫米;单线上下行速度悬殊时不超过125毫米,以防临时停车,内轨受过大偏压。

缓和曲线设于圆曲线与直线相接处,使圆曲线的轨距加宽及外轨超高,可以在缓和曲线范围内逐渐完成。缓和曲线的曲率是渐变的,从零变至与圆曲线曲率相同;超高也是渐变的,因而列车由直线进入曲线时,车体所受的离心力与向心力也是渐变的。为使这两种力处处平衡,可推导出这曲线的线型是一空间的高次方程。

在纵断面上,如果外轨超高按直线规律递增,即为各国常用的三次螺旋线。然而它在直缓点(直线与缓和曲线连接点)及缓圆点(缓和曲线与圆曲线连接点)上仍不免有力的突变。为了消除这种突变,超高的递增率可采用高次方程表示,使外轨作成曲线型的顺坡。如联邦德国在高速线上采用两个二次代数式,日本的高速线上采用余弦型曲线顺坡,都属于这一类型。中国自50年代以来,对缓和曲线理论作过大量研究,提出多种类型,有的曾在一些铁路上试铺过,取得一定效果。

铁路轨道几何要素

轨道几何尺寸 直线轨道的几何尺寸 轨道的几何形位按照静态与动态两种状况进行管理。静态几何形位是轨道不行车时的状况,采用道尺等工具测量。动态几何形位是行车条件下的轨道状况,采用轨道检查车测量。本书仅介绍轨道几何形位的静态作业验收标准,其余内容可参见《铁路线路维修规则》。 一、轨距 轨距是指钢轨顶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作用边之间的最小距离因为钢轨头部外形由不同半径的复曲线所组成,钢轨底面设有轨底坡,钢轨向内倾斜,车轮轮缘与钢轨侧面接触点发生在钢轨顶面下10~16mm之间,我国《技规》规定轨距测量部位在钢轨顶面下16mm 处,如图2-4所示,在此处,轨距一般不受钢轨磨耗和肥边底影响,便于轨道维修工作的实施。 目前世界上的铁路轨迹,分为标准轨距、宽轨距和窄轨距三种。标准轨距尺寸为1435mm。大于标准轨距的称为宽轨距,如1524mm、1600mm、1670mm等,用于俄罗斯、印度技澳大利亚、蒙古等国。小于标准轨距底称为窄轨距,如1000mm、1067mm、762mm、610mm

等,日本既有线《非高速铁路》采用1067mm轨距。 我国铁路轨距绝大多数为标准轨距,仅在云南省境内尚保留有1000mm轨距。台湾省铁路采用1067mm轨距。也有少数地方铁路和工矿企业铁路采用窄轨距。 轨距用道尺测量,容许偏差值为+6mm和-2mm,即宽不能超过1441mm,窄不能小于1433mm。轨距变化应和缓平顺,其变化率:正线、发线不应超过2%(规定递减部分除外),站线和专用线不得超过3%,即在1m长度内的轨距变化值;正线、到发线不得超过2mm,站线和专用线不得超过3mm。 为使机车车辆能在线路上两股钢轨间顺利通过,机车车辆的轮对宽度应小于轨距。当轮对的一个车轮轮缘紧贴一股钢轨的作用边时,另一个车轮轮缘与另一股钢轨作用边之间便形成一定的间隙,这个间隙称为游间,如图2-5所示。 轮距和轮对宽度都规定有容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若轨距最大值为Smax,最小值为Smin,轮对宽度最大值为qmax,最小值为qmin,则游间最大值游间最小值

轨道工程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

轨道工程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 1、名词解释 1. 轨道几何形位:轨道各部分的几何形状、相对位置和基本尺寸,它包括静 态与动态两种几何形位。 2. 轨底坡:钢轨底边相对轨枕顶面的倾斜度,我国直线轨道的轨底坡标准是 1/40。 3. 轨距:在轨道的直线部分,两股钢轨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轨距是指钢轨 头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轨距一般采用道尺或其它工具测量。 4. 固定轴距:同一车架或转向架始终保持平行的最前位和最后位中心间的水 平距离。 5. 道岔有害空间:辙叉咽喉至叉心实际尖端之间的距离。 6. 胀轨跑道:在温度力不太大时,随着温度力的增大,轨道首先在薄弱地段 发生变形随着温度力的增大,变形也增大;当温度力达到临界值时,此时稍有外界干扰或温度稍有升高,轨道发生很大变形而导致轨道破坏,这一过程称为胀轨跑道。 7.道床厚度:直线轨道或曲线轨道内轨中心轴枕底下道床处于压实状态时的厚度。 8.锁定轨温:无缝线路钢轨被完全锁定时的轨温,此时钢轨内部的温度力为零,锁定轨温又叫零应力轨温。 9.欠超高:当实际行车速度大于平均速度时,要完全克服掉离心力,在实设超高的基础上还欠缺的那部分超高,叫欠超高。 10.过超高:平均速度对应的超高与实际运营的最低速度所对应的超高差。 11. 道床系数:要使道床顶面产生单位下沉必须在道床顶面施加的单位面积 上的压力。 12.横向水平力系数:钢轨底部外缘弯曲应力与中心应力的比值。 13. 轨道爬行:由于钢轨相对于轨枕、轨排相对于道床的阻力不足而发生的 轨道纵向位移叫轨道爬行。 14. 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泛指城市中在不同形式轨道上运行的

轨道工程课后题答案

第二章有砟轨道结构 1.有砟轨道的主要组成及其功用? 钢轨:直接承受列车荷载,依靠钢轨头部内侧面和机车车辆轮缘的相互作用,为车轮提供连续且组阻力最小的滚动接触面,引导列车运行,并依靠它本身的刚度和弹性将所承受的荷载分布传递于轨枕。 轨枕:承受来自钢轨的压力,并把它分布传递至道床;同时利用扣件保持钢轨的正确位置。 接头:用于钢轨与钢轨的可靠联结,保持钢轨的连续性与整体性。 扣件:固定钢轨位置,阻止钢轨纵、横向移动,防止钢轨翻转,确保轨距正常,并在机车车辆的作用下,发挥一定的缓冲减振性能,延缓线路残余变形的累积。 轨道加强设备:防止钢轨与轨枕之间发生相对的纵向位移,增加线路抵抗钢轨纵向爬行的能力;在曲线上安装轨撑和轨距杆,可提高钢轨横向稳定性,防止轨距扩大。 道床:固定轨枕的位置,增加轨道弹性,防止轨枕纵、横向位移,并把承受的压力分布传递给路基或者桥隧建筑物,同时还方便排水和调整线路的平、纵断面。 道岔:使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或越过另一股轨道。 2.钢轨的类型有哪些?钢轨分级使用的含义是什么? 钢轨的类型: 按每米大致质量(kg/m)划分。我国钢轨分为43,50,60,75kg/m四种类型。 钢轨分级使用:钢轨的二次或多次使用;钢轨在一次使用中的合理倒换使用。 3.钢轨伤损的主要形式有哪些?伤损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轨头核伤、钢轨磨耗、轨腰螺栓孔裂纹、钢轨接触疲劳伤损。 原因:既有钢轨生产中产生的缺陷,又有运输、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轨头核伤措施:⑴提高钢轨材质,防止出现气孔等不良现象。⑵改善线路质量,提高弹性和平顺性,减少动力和冲击。⑶钢轨探伤车对钢轨进行探伤,及早发现,及时治理。 钢轨磨耗措施:采用耐磨轨;加强养护维修,保持几何形位,增加线路弹性;曲线涂油;机械打磨。 轨腰螺栓孔裂纹:加强接头养护,防止接头出现错牙等;增加接头弹性;螺栓孔周边倒棱;采用无缝线路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此问题。 钢轨接触疲劳伤损:提高钢轨接触疲劳强度。 4.依照打磨的目的及磨削量分类,钢轨打磨的种类有哪些?为什么要进行钢轨断面轮廓形打磨? 预防性打磨:为控制钢轨表面接触疲劳的发展,在裂纹开始扩展前将裂纹萌生区打掉的技术。 特点:打磨周期短;打磨深度浅:轨顶一般为0.05~0.075mm;外轨内缘和内轨外缘一般为0.1~0.15mm。 保养性打磨:将钢轨断面打磨成最佳轮轨接触的几何形状,以延缓波磨和其他疲劳伤损的产生的技术。特点:在曲线地段,可明显降低轮轨横向力和冲角,减轻钢轨侧磨修理性打磨:用来消除已产生的钢轨磨耗。特点:钢轨的一次磨削量较大,打磨周期长;不能消除引起波磨、钢轨剥离及掉块的潜在的接触疲劳裂纹。 进行轮廓形打磨原因:将钢轨断面打磨成最佳轮轨接触的几何形状,以延缓波磨和其他疲劳伤损的产生,在曲线地段对钢轨断面进行非对称打磨,能明显降低轮轨横向力和冲角,

(完整版)轨道结构答案

第一章 1.简述轨道结构的作用及特点。 答:轨道结构的作用是引导机车车辆的运行,直接承受来自车辆的荷载,并将荷载传至路基或桥隧结构物。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并具有固定的几何形位,保证列车安全,平稳,不间断的运行。 2.简述在进行铁路建设时,选择轨道类型时应考虑的因素。 答:先确定钢轨类型,然后从技术经济观点出发,确定与之配套的轨枕类型与铺设数量,以及道床的材料与断面尺寸,使之组成一个等强度的结构整体,充分发挥各部件的作用。 3.对比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轨道结构异同点。 答:高铁路轨道各部件的力学性能,使用性能,组合结构性能都比相应的普通轨道要高许多,必须保证轨道结构具有高平顺性和稳定性。 重载铁路由于轨道承受的荷载大,反复作用破坏严重,所以必须采用强韧化得轨道,以抵御重载列车对轨道结构的破坏,强化轨道结构强度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列车的运行安全减少养护维修工作量。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简单整体性强具有坚固性稳定性均衡性确保行车安全,平稳舒适。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便于施工,易于管理,可靠性高,使用寿命延长,可以减少维护活避免维修,并利于日常的清洁养护,降低运营成本。要求扣件强度高,韧性好。采用成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满足绝缘,减振降噪和减轻轨道结构结构自重等需求,尽可能符合城市环境,景观等要求。 第二章 1.有砟轨道结构的主要组成及其功用是什么? 答:有砟轨道结构 组成部件:钢轨、轨枕、联结部件、道床、道岔、防爬设备等 作用:引导机车车辆运行;直接承受由车轮传来的荷载,并把它分布传递给路基或桥隧构筑物。对轨道结构本身的要求: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规定的几何形位;保证列车按规定的速度安全运行,同时满足少维修的原则要求。 2.钢轨的类型有哪些?钢轨分级使用的含义是什么? 钢轨的类型:按《43~75kg/m热轧钢轨订货技术条件》(TB 2344)我国钢轨分为43,50,60,75kg/m四种类型。 钢轨分级使用:钢轨的二次或多次使用;钢轨在一次使用中的合理倒换使用。 3.依照打磨的目的及磨削量分类,钢轨打磨的种类有哪些? 预防性打磨:为控制钢轨表面接触疲劳的发展,在裂纹开始扩展前将裂纹萌生区打掉的技术。 特点:打磨周期短;打磨深度浅:轨顶一般为0.05~0.075mm;外轨内缘和内轨外缘一般为0.1~0.15mm。 保养性(断面廓形)打磨:将钢轨断面打磨成最佳轮轨接触的几何形状,以延缓波磨和其他疲劳伤损的产生的技术。特点:在曲线地段,可明显降低轮轨横向力和冲角,减轻钢轨侧磨 修理性打磨:用来消除已产生的钢轨磨耗,如:波浪形磨耗、车轮擦伤、轨裂纹、马鞍形磨耗等;特点:钢轨的一次磨削量较大,打磨周期长;不能消除引起波磨、钢轨剥离及掉块的潜在的接触疲劳裂纹。 4.比较一下木枕及混凝土枕的优缺点。 木枕: 优点:易加工、运输、铺设、养护维修;弹性好,可缓冲列车的动力冲击作用;与钢轨联结较

最新土木工程考研基础知识——铁路轨道几何形位

土木工程考研基础知识——铁路轨道几何 形位

轨道上两股钢轨在平面和立面上的相互位置。在直线段,平面上左右两股钢轨要保持与轨道中线相等距离和一致的方向;在立面上,除了随着线路纵断面的变化保持一致高度外,在每一横断面上左右两轨顶面应保持同一高度。在曲线段,使外股相对于内股应保持一定的高差,两轨间的距离要比直线加宽。在不致影响列车安全与正常运行前提下,对上述的标准要求,都允许有一定的误差,并根据线路等级的不同,各国都规定了自己的标准。 轨距为两根钢轨头部内侧间与线路中线垂直方向上的距离,在轨顶面以下规定的部位量取。由于轨头断面的圆弧及侧面斜度的不同,这个部位在不同的国家规定有不同的数值,如中国为16毫米(图1),联邦德国为14毫米,法国为15毫米,苏联为10毫米。轮对上左右两车轮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加上两个轮缘厚度,称为轮对宽度。轮对宽度应略小于轨距,使轮缘与钢轨内侧保持必要的间隙,以利于在轨道上行驶的车辆轮对都能顺利通过,而不使轮对楔住在轨道内,也不致引起车辆过度的摆动。

中国规定直线地段的标准轨距为1435毫米,允许误差为+6~-2毫米;轨距变化必须和缓,每米距离内不可有大于2毫米的差异。随着车速日益提高,世界各国正研究缩小钢轨与轮缘间的间隙,以增加行车的平稳性。如英国在混凝土枕轨道上已采用1432毫米(木枕轨道仍为1435毫米)的轨距。苏联自1971年起采用1520毫米(原为1524毫米)。 水平形位直线地段两轨应保持同一高度,使两轨负荷均匀,允许有一定误差。中国铁路的规定,是按线路种类的不同,分别为不大于4~6毫米。轨道不允许有三角坑存在,即在一段不太长的距离内,不允许左右两轨高差交替变化,以致引起车辆剧烈摇幌。对于不同线路种类,中国铁路规定,在18米距离内,不许有超过4~6毫米的三角坑存在。过大的三角坑会使个别车轮悬空,轮缘爬上轨面,而发生脱轨事故。 轨底坡车轮轮箍和钢轨接触的面为1/20的圆锥面。为了使车轮压力的合力线更接近于钢轨中轴线,以减小偏磨,钢轨不是竖直铺设,而是略向轨道中心倾斜。这种倾斜度称轨底坡。中国铁路过去采用1/20的轨底坡(直线地段)。自1965年起改为1/40。其原因是车轮踏面(轮箍和钢轨接触的面)经过一段时间的磨耗后,斜度已接近于1/40。 曲线地段轨道几何形位曲线轨道构造与直线地段有不同特点:①曲线半径较小时,轨距适当加宽;②外轨增设超高;③曲线两端与直线连接处设置缓和曲线。 土木工程考研基础知识

轨道概念全集

轨道概念全集2011年3月30日 1、轨道不平顺:轨道几何形位误差。 2、静不平顺:是指钢轨的轮轨接触面不平顺,如钢轨轨面不平顺、不连续(接头、道岔) 和几何形位误差。 3、动不平顺:是指轨下基础弹性不均匀,如扣件失效、轨下支承失效、路基不均匀以及 桥台与路基、路基与隧道等过渡段的弹性不均匀。 4、疲劳破坏:在交变应力作用下部件的破坏叫疲劳破坏。 5、无砟轨道:用混凝土整体结构或混凝土基础层和乳化沥青砂浆层取代碎石道床的轨道。 6、钢轨伤损:是指钢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钢轨折断、裂纹及其他影响和限制钢轨使用性 能的伤损。 7、钢轨断面打磨:是通过钢轨打磨改变钢轨的轨头形状,以改善轮轨接触状态。 8、构造轨缝:是指受钢轨、接头夹板及螺栓尺寸限制,在构造上能实现的轨端最大缝隙 值。 9、伸缩接头:即温度调节器,用以连接轨端伸缩量相当大的轨道及用于跨度大于100m 的桥上无缝线路的钢轨接头。 10、道床厚度:是指直线上钢轨或曲线上内轨中轴线下轨枕底面至路基顶面的距离。 11、道床肩宽:道床宽出轨枕两端的部分成为道床肩宽。 12、道床顶面宽度:与轨枕长度和道床肩宽有关。 13、沥青道床:是用沥青或其他聚合材料将散粒道砟固化成整体或用沥青混凝土代替 碎石道床的一种新型轨下基础。 14、轨道几何形位:指的是轨道各部分的几何形状、相对位置和基本尺寸。 15、轮对的轮背内侧距离:轮对上左右两车轮内侧面之间的距离。 16、轮对宽度:轮对的轮背内侧距离加上两个轮缘厚度称为轮对宽度。 17、机车的全轴距:同一机车最前位和最后位的车轴中心间的水平距离。 18、固定轴距:同一车架或转向机上始终保持平行的最前位和最后位车轴中心间水平 距离。 19、车辆定距:车辆前后两走行部分上车体支承间的距离。 20、轨距:两股钢轨头部内侧与轨道中线相垂直的距离。 21、游间:当轮对中的一个车轮轮缘与钢轨贴紧时,另一个车轮轮缘与钢轨之间的空 隙。 22、水平:是指线路左右两股钢轨顶面的相对高差。 23、前后高低:轨道沿线路方向的竖向平顺性。 24、轨向:是指轨道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平顺性,即轨道的中线位置,应和它的设计 位置一致。 25、轨底坡:钢轨底面对钢轨顶面的倾斜度。 26、正常强制内接通过:为避免机车车辆以楔形内接形式通过曲线,曲线轨道轨距 至少要比楔形内接所需轨距增加半个游间宽度,此时转向架在曲线上所处的位置称为正常强制内接。 27、外轨超高度:是指外轨顶面与内轨顶面水平高度之差。 28、4-3-4缓和曲线:把三次抛物线型缓和曲线两端改为曲率变动更为平缓的曲线, 立面上在直线超高顺坡的两端各加一个二次抛物线进行圆顺;与立面相匹配,平面上三次抛物线型缓和曲线两端用四次曲线圆顺,也就是两端为四次方曲线,中间一段为三次方曲线,称为4-3-4缓和曲线。

轨道结构类型

第二节轨道结构 高速铁路的轨道结构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传统的有砟轨道;另一类为无砟轨道,实践表明,两种轨道结构均可保证高速例车的安全运营。但由于两类轨道结构存技术经济方面的差异,各国均根据自己的国情、铁路的特点合理选用,以取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 一、一般规定 (一)正线轨道 1.正线及到发线轨道应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 2.正线应根据线路速度等级和线下工程条件,经技术经济论证后合理选择轨道结构类型,轨道结构宜采用无砟轨道。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应集中成段铺设,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之间应设置轨道结构过渡段。 3.无砟轨道的结构型式应根据线下工程、环境条件等具体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台合理选择。同一线路可采用不同无砟轨道结构型式,同一型式的无砟轨道结构应集中铺设。 4.轨道结构部件及所用工程材料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要求。 5.无砟轨道主体结构应不少于6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 6.轨道结构设计应考虑减振降噪要求。 7.轨道结构应设置性能良好排水系统。 (二)站线轨道 1.正线为轨道时,与正线相邻的两条到发线宜采用无砟轨道,其他可采用混凝土宽枕的有砟轨道;高架车站或站台范围设架空层的车站到发线区段宜采用无砟轨道结构。 2.站线采用有砟轨道时,轨道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l)到发线应采用60kg/m无螺栓孔新钢轨;其他站线宜铺设

50kg/m钢轨。 (2)到发线应采用混凝土轨枕.每千米铺设1667根;当铺设混凝土宽枕时,每千米铺设1760根。其他站线每千米铺设1440根. (3)站线应采用一级碎石道砟。到发线道床顶宽3.4m,道床厚度0.35m,边坡为1:1.75;其他站线道床预宽2.9m,道床厚度0.25m,边坡为1:1.5。, (4)站线混凝土轨枕宜采用弹条Ⅱ型扣件。 二、有砟轨道 l钢轨 正线轨道应采用100m定尺长的60kg/m无螺栓孔新钢轨,其质量应符合相应速度等级的钢轨相关要求。 2.轨枕 正线有砟轨道采用2.6m长混凝土轨枕,每千米铺设1667根。道岔区段铺设混凝上岔枕. 3配件 (1)有砟轨道采用与轨枕配套的弹性扣件,其轨下弹性垫层静刚度宜为60±10kN/mm。 (2)无砟轨道采用与轨道板或双块式轨枕相配套的弹性扣件,其轨下弹性垫层静刚度宜为25±5kN/mm。 4.道床 (1)采用特级碎石道砟,道砟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有关规定。道砟上道前进行清洗,清洁度应满足有关要求。 (2)道床顶面低于轨枕承轨面不应小于40mm,且不应高于轨枕 中部顶面。 (3)路基地段单线道床顶面宽度3.6m,道床厚度0.35m,道床边坡1:l.75,砟肩堆高0.15m。双线道床顶面宽度分别按单线设计。,石质路堑地段采用弹性轨枕或铺设砟下弹性垫层

铁路轨道几何形位

铁路轨道几何形位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铁路轨道几何形位 轨道上两股钢轨在平面和立面上的相互位置。在直线段,平面上左右两股钢轨要保持与轨道中线相等距离和一致的方向;在立面上,除了随着线路纵断面的变化保持一致高度外,在每一横断面上左右两轨顶面应保持同一高度。在曲线段,使外股相对于内股应保持一定的高差,两轨间的距离要比直线加宽。在不致影响列车安全与 正常运行前提下,对上述的标准要求,都允许有一定 的误差,并根据线路等级的不同,各国都规定了自己 的标准。 轨距为两根钢轨头部内侧间与线路中线垂直方向 上的距离,在轨顶面以下规定的部位量取。由于轨头断面的圆弧及侧面斜度的不同,这个部位在不同的国家规定有不同的数值,如中国为16毫米(图1[轨距测量]),联邦德国为14毫米,法国为15毫米,苏联为10毫米。轮对上左右两车轮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加上两个轮缘厚度,称为轮对宽度。轮对宽度应略小于轨距,使轮缘与钢轨内侧保持必要的间隙,以利于在轨道上行驶的车辆轮对都能顺利通过,而不使轮对楔住在轨道内,也不致引起车辆过度的摆动。 中国规定直线地段的标准轨距为1435毫米,允许误差为+6~-2毫米;轨距变化必须和缓,每米距离内不可有大于2毫米的差异。随着车速日益提高,世界各国正研究缩小钢轨与轮缘间的间隙,以增加行车的平稳性。如英国在混凝土枕轨道上已采用1

432毫米(木枕轨道仍为1435毫米)的轨距。苏联自1971年起采用1520毫米(原为1524毫米)。 水平形位直线地段两轨应保持同一高度,使两轨负荷均匀,允许有一定误差。中国铁路的规定,是按线路种类的不同,分别为不大于4~6毫米。轨道不允许有三角坑存在,即在一段不太长的距离内,不允许左右两轨高差交替变化,以致引起车辆剧烈摇幌。对于不同线路种类,中国铁路规定,在18米距离内,不许有超过4~6毫米的三角坑存在。过大的三角坑会使个别车轮悬空,轮缘爬上轨面,而发生脱轨事故。 轨底坡车轮轮箍和钢轨接触的面为1/20的圆锥面。为了使车轮压力的合力线更接近于钢轨中轴线,以减小偏磨,钢轨不是竖直铺设,而是略向轨道中心倾斜。这种倾斜度称轨底坡。中国铁路过去采用1/20的轨底坡(直线地段)自1965年起改为1/40。其原因是车轮踏面(轮箍和钢轨接触的面)经过一段时间的磨耗后,斜度已接近于1/40。 曲线地段轨道几何形位曲线轨道构造与直线地段有不同特点:①曲线半径较小时,轨距适当加宽;②外轨增设超高;③曲线两端与直线连接处设置缓和曲线。 轨距加宽机车车辆进入曲线轨道时,因惯性作用,仍然力图保持其原来行驶方向,仅当前轴外轮碰到外轨,并受到外轨引导,才沿着曲线轨道行驶。这时车辆的转向架与曲线在平面上保持一定的位置和角度。可能出现三种不同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当轨距足够宽时,只有前轴外轮的轮缘受到外轨的挤压力(称导向力),后轴

铁路轨道几何形位

铁路轨道几何形位 轨道上两股钢轨在平面和立面上的相互位置。在直线段,平面上左右两股钢轨要保持与轨道中线相等距离和一致的方向;在立面上,除了随着线路纵断面的变化保持一致高度外,在每一横断面上左右两轨顶面应保持同一高度。在曲线段,使外股相对于内股应保持一定的高差,两轨间的距离要比直线加宽。在不致影响列车安全与正常运行前提下,对上述的标准要求,都允许有一定的误差,并根据线路等级的不同,各国都规定了自己的标准。 轨距为两根钢轨头部内侧间与线路中线垂直方向上的距离,在轨顶面以下规定的部位量取。由于轨头断面的圆弧及侧面斜度的不同,这个部位在不同的国家规定有不同的数值,如中 国为16毫米(图1[轨距测量]),联邦德国为14毫米,法国为 15毫米,苏联为10毫米。轮对上左右两车轮内侧面之间的 距离,加上两个轮缘厚度,称为轮对宽度。轮对宽度应略小于 轨距,使轮缘与钢轨内侧保持必要的间隙,以利于在轨道 上行驶的车辆轮对都能顺利通过,而不使轮对楔住在轨道 内,也不致引起车辆过度的摆动。 中国规定直线地段的标准轨距为1435毫米,允许误差为+6~-2毫米;轨距变化必须和缓,每米距离内不可有大于2毫米的差异。随着车速日益提高,世界各国正研究缩小钢轨与轮缘间的间隙,以增加行车的平稳性。如英国在混凝土枕轨道上已采用1432毫米(木枕轨道仍为14 35毫米)的轨距。苏联自1971年起采用1520毫米(原为1524毫米)。 水平形位直线地段两轨应保持同一高度,使两轨负荷均匀,允许有一定误差。中国铁路的规定,是按线路种类的不同,分别为不大于4~6毫米。轨道不允许有三角坑存在,即在一段不太长的距离内,不允许左右两轨高差交替变化,以致引起车辆剧烈摇幌。对于不同线路种类,中国铁路规定,在18米距离内,不许有超过4~6毫米的三角坑存在。过大的三角坑会使个别车轮悬空,轮缘爬上轨面,而发生脱轨事故。

轨道几何形位

轨道几何形位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1.轨道几何形位: 是指轨道各个部件的几何形状、相对位置和基本尺寸。目的是保证机车车辆在轨道上安全、平稳、不间断地运行。轨道几何位五要素: (1)轨距;(2)水平;(3)前后高低;(4)方向;(5)轨底坡。 2.导语 轨道直接承受来自机车车辆的载荷,并引导机车车辆的运行。为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轨道的两股钢轨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即轨距。 3.轨距 轨距是钢轨顶面下16mm处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距离。轨距=轮对宽度+游间(活动量) 我国的标准轨距为1435mm。 其它轨距:宽轨距1524mm、1600mm、1670mm,俄罗斯、印度及澳利亚、蒙古等国采用。窄轨距:1067mm、1000mm、762mm、610mm,日本高速铁路采用1067mm轨距,云南省境内尚保留有1000mm轨距,台湾省铁路采用1067mm轨距。 轨距误差 +6mm,-2mm 变化率:2‰ 4.轨距的测量(每检查一处) (1)道尺(轨距尺)静态测量 轨距尺是用于测量铁路线两股钢轨间的轨距、水平度以及超高等的专用计量器具。 (2)轨检车动态测量 用来检测轨道的几何状态和不平顺状况,以便评价轨道几何状态的特种车辆,简称轨检车。 检测项目:高低、水平、三角坑、方向、轨距,以及里程和行车速度。5.游间 为了使列车在轨道上顺利运行,轨距应略大于轮对宽度,两者之间应留有一定的空隙,称为游间。 6.水平 (1)定义:两股钢轨顶面在直线上水平,曲线上保持一定超高。 (2)目的:保持两股钢轨受力均匀。 (3)量测:道尺与检查车 (4)水平不平顺规定:不大于4mm误差,变化率小于1‰。 7.三角坑(扭曲不平顺) 左右两股钢轨顶面相对于轨道平面发生的扭曲状态。 危害:引起车辆侧滚和侧摆,轮载变动,车辆倾覆脱轨,危及行车安全,必须立即消除。 8.前后高低 (1)定义:线路纵向平顺情况; (2)量测10m弦4mm不平顺; 9.方向 (1)定义:线路中心的方向; (2)量测:直线10m弦<4mm,曲线:20m弦 (3)方向不平顺危害

轨道结构答案

第一章 1. 简述轨道结构的作用及特点。 答:轨道结构的作用是引导机车车辆的运行,直接承受来自车辆的荷载,并将荷载传至路基或桥隧结构物。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并具有固定的几何形位,保证列车安全,平稳,不间断的运行。 2. 简述在进行铁路建设时,选择轨道类型时应考虑的因素。 答:先确定钢轨类型,然后从技术经济观点出发,确定与之配套的轨枕类型与铺设数量,以及道床的材料与断面尺寸,使之组成一个等强度的结构整体,充分发挥各部件的作用。 3. 对比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轨道结构异同点。 答:高铁路轨道各部件的力学性能,使用性能,组合结构性能都比相应的普通轨道要高许多,必须保证轨道结构具有高平顺性和稳定性。 重载铁路由于轨道承受的荷载大,反复作用破坏严重,所以必须采用强韧化得轨道,以抵御重载列车对轨道结构的破坏,强化轨道结构强度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列车的运行安全减少养护维修工作量。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简单整体性强具有坚固性稳定性均衡性确保行车安全,平稳舒适。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便于施工,易于管理,可靠性高,使用寿命延长,可以减少维护活避免维修,并利于日常的清洁养护,降低运营成本。要求扣件强度高,韧性好。采用成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满足绝缘,减振降噪和减轻轨道结构结构自重等需求,尽可能符合城市环境,景观等要求。 第二章 1. 有砟轨道结构的主要组成及其功用是什么? 答:有砟轨道结构 组成部件: 钢轨、轨枕、联结部件、道床、道岔、防爬设备等 作用:引导机车车辆运行;直接承受由车轮传来的荷载,并把它分布传递给路基或桥隧构筑物。对轨道结构本身的要求: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规定的几何形位;保证列车按规定的速度安全运行,同时满足少维修的原则要求。 2. 钢轨的类型有哪些?钢轨分级使用的含义是什么? 钢轨的类型: 按《43~75kg/m热轧钢轨订货技术条件》(TB 2344)我国钢轨分为43,50,60,75kg/m四种类型。 钢轨分级使用:钢轨的二次或多次使用;钢轨在一次使用中的合理倒换使用。 3. 依照打磨的目的及磨削量分类,钢轨打磨的种类有哪些? 预防性打磨:为控制钢轨表面接触疲劳的发展,在裂纹开始扩展前将裂纹萌生区打掉的技术。 特点:打磨周期短;打磨深度浅:轨顶一般为0.05~0.075mm;外轨内缘和内轨外缘一般为0.1~0.15mm。 保养性(断面廓形)打磨:将钢轨断面打磨成最佳轮轨接触的几何形状,以延缓波磨和其他疲劳伤损的产生的技术。特点:在曲线地段,可明显降低轮轨横向力和冲角,减轻钢轨侧磨 修理性打磨:用来消除已产生的钢轨磨耗,如:波浪形磨耗、车轮擦伤、轨裂纹、马鞍形磨耗等;特点:钢轨的一次磨削量较大,打磨周期长;不能消除引起波磨、钢轨剥离及掉块的潜在的接触疲劳裂纹。 4. 比较一下木枕及混凝土枕的优缺点。 木枕: 优点:易加工、运输、铺设、养护维修;弹性好,可缓冲列车的动力冲击作用;与钢轨联结较

铁路轨道考试试题及答案

铁路轨道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铁路轨道名词解释 1.三角坑 2.固定轴距 3.钢轨基础弹性系数 4.道床系数 5.轨道爬行 6.轨底坡 7.胀轨跑道 8.道岔号码 9.道床厚度 10.查照间隔 11.欠超高 12.过超高 13.轨距 14.锁定轨温 15.横向水平力系数 16.有害空间 17.伸缩附加力 18.挠曲附加力 19.前后高低

二、判断正误 1.常用缓和曲线外轨超高顺坡呈直线型。() 2.道岔的有害空间是指辙叉咽喉至理论尖端的距离。() 3.在钢轨侧边工作边涂油将减小钢轨磨耗而增大车辆脱轨安全性。() 4.轨道曲线方向整正时某点的拨量与该点的正矢无关。() 5.钢轨头部的容许磨耗量是由钢轨的强度及构造条件确定。() 6.我国铁路按线路等级划分轨道类型。() 7.如果光带偏向内侧,说明轨底坡过大;如果偏向外侧,说明轨底坡过小。() 8.轨距加宽是以车辆的斜接通过条件进行确定的。() 9.我国南方一般土质路基地区轨道采用双层碎石道床。() 10.护轨作用边至心轨作用边的查找间隔D1只容许有正误差,护轨作用边至翼轨作用边的查找间隔D2只容许有负误差。() 11.无缝线路结构设计中要求道床纵向阻力小于扣件阻力。() 12.计算钢轨的动挠度时仅考虑速度、偏载的影响。() 13.轨距是指左右两股钢轨头部中心之间的距离。()

14.与线路曲线地段不同,,小号码道岔的导曲线不设外轨超高度。() 15.为加宽小半径曲线的轨距,一般是保持内轨不动,将外轨向曲线外侧移动。() 16.无缝线路长钢轨固定区温度应力仅与温差有关,而与钢轨长度无关。() 17.轮轨间的摩擦越小,脱轨安全性越高。() 18.轨底坡一般用1:n表示,n表示,n越小表示钢轨倾斜程度越大。() 19.由于机车固定轴距比车辆的固定轴距大,因此我国干线铁路曲线轨距加宽标准是根据机车条件确定的。()20.提高道岔侧向容许过岔速度的根本措施是加大道岔号码。() 21.轨距的测量部位是钢轨内侧轨顶下16mm处。() 22.我国直线轨道的轨底坡标准值是1:20。() 23.我国正线铁路轨道采用的道床边坡为1:1.5。()24.计算轨枕动压力的公式是:。() 其中:,——轨枕动静压力——速度系数——偏载系数——横向水平力系数 25.我国道岔号码是指辙叉角的余切值。() 26.道岔号码越大,辙叉角越小,导曲线半径越大。()27.常用缓和曲线上一点的曲率与该点至缓和曲线起点

铁路轨道知识及习题

铁路轨道知识及习题 铁路轨道 由钢轨、轨枕、连接零件、道床、道岔和其他附属设备等组成的构筑物。位于铁路路基上,承受车轮传来的荷载,传递给路基,并引导机车车辆按一定方向运转。有些国家或地区也称线路上部建筑。在钢梁桥、灰坑、转盘、某些隧道以及采用新型轨道结构的地段,可以没有道床、或者也没有轨枕。轨道组成轨道最早是由两根木轨条组成,后改用铸铁轨,再发展为工字形钢轨,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多数铁路采用的标准轨距(见铁路轨道几何形位)为1435毫米(4英尺 8(1/2)英寸)。较此窄的称窄轨铁路,较此宽的称宽轨铁路(见铁路工程)。轨枕一般为横向铺设,用木、钢筋混凝土或钢制成。道床采用碎石、卵石、矿渣等材料。钢轨、轨枕、道床是一些不同力学性质的材料,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的。钢轨以连接零件扣紧在轨枕上;轨枕埋在道床内;道床直接铺在路基面上。轨道承受着多变化的垂直、横向、纵向的静荷载和动荷载,荷载从钢轨通过轨枕和道床传递到路基。通过力学理论,分析研究在各种荷载条件下,轨道各组成部分所产生的应力和应变,而确定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轨道类型为使轨道成为一个整体,要根据铁路的具体运营条件,使轨道各部分之间的作用相互配合,并考虑轨道、车辆、

路基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配合协调。这就要求将轨道划分类型。轨道类型的内容包括钢轨类型,连接零件种类,轨枕的种类和配置,道床材料和断面尺寸。它所依据的主要运营条件为铁路运量、机车车辆轴重和行车速度。最佳的轨道结构须做到在给定的运营条件下,保证列车按规定的最高速度平稳、安全和不间断地运行,将荷载有效地传递给铁路路基,并结合合理的轨道材料使用和养护制度,使其设备折旧费、建设投资利息和设备养护费用之和为最小。轨道结构类型,常按不同运营条件将铁路线路分成为轨道等级来表示。这种分等的标准各国不同。中国铁路1975年的规程,将轨道分为四种类型:轻型、中型、次重型和重型四等(见表[中国铁路轨道分类(1975年)])。 轨道养护轨道各部分在列车重复荷载的作用以及气候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将产生磨耗、腐蚀、腐朽、疲劳伤损和残余变形。同时还会使轨距、水平、方向、高低等轨道几何形位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积累起来,如不及时消除,将加剧冲击振动,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脱轨、颠覆事故。因此,必须做好轨道更新和维修,以恢复轨道各组成部件的性能,并保持轨道几何形位处于良好状态(见轨道养护)。 展望轨道现代化的基本目标是适应铁路运输高速度、大运量的要求,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平稳和舒适,延长各部件使用寿命,减少养护维修工作量,减少各种污染,完成给定

轨道几何形位

1.轨道几何形位: 是指轨道各个部件的几何形状、相对位置和基本尺寸。目的是保证机车车辆在轨道上安全、平稳、不间断地运行。轨道几何位五要素: (1)轨距;(2)水平;(3)前后高低;(4)方向;(5)轨底坡。 2.导语 轨道直接承受来自机车车辆的载荷,并引导机车车辆的运行。为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轨道的两股钢轨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即轨距。 3.轨距 轨距是钢轨顶面下16mm处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距离。轨距=轮对宽度+游间(活动量) 我国的标准轨距为1435mm。 其它轨距:宽轨距1524mm、1600mm、1670mm,俄罗斯、印度及澳利亚、蒙古等国采用。窄轨距:1067mm、1000mm、762mm、610mm,日本高速铁路采用1067mm轨距,云南省境内尚保留有1000mm轨距,台湾省铁路采用1067mm轨距。 轨距误差+6mm,-2mm 变化率:2‰ 4.轨距的测量(每6.25m检查一处) (1)道尺(轨距尺)静态测量 轨距尺是用于测量铁路线两股钢轨间的轨距、水平度以及超高等的专用计量器具。(2)轨检车动态测量 用来检测轨道的几何状态和不平顺状况,以便评价轨道几何状态的特种车辆,简称轨检车。 检测项目:高低、水平、三角坑、方向、轨距,以及里程和行车速度。 5.游间 为了使列车在轨道上顺利运行,轨距应略大于轮对宽度,两者之间应留有一定的空隙,称为游间。 6.水平 (1)定义:两股钢轨顶面在直线上水平,曲线上保持一定超高。 (2)目的:保持两股钢轨受力均匀。 (3)量测:道尺与检查车 (4)水平不平顺规定:不大于4mm误差,变化率小于1‰。 7.三角坑(扭曲不平顺) 左右两股钢轨顶面相对于轨道平面发生的扭曲状态。 危害:引起车辆侧滚和侧摆,轮载变动,车辆倾覆脱轨,危及行车安全,必须立即消除。 8.前后高低 (1)定义:线路纵向平顺情况; (2)量测10m弦4mm不平顺; 9.方向 (1)定义:线路中心的方向; (2)量测:直线10m弦<4mm,曲线:20m弦 (3)方向不平顺危害 横向力增加 容易脱轨 胀轨跑道

轨道几何形位

1.什么是轨道几何形位?我国铁路如何对轨道几何形位实行管理? ·轨道各个部件的几何形状、相对位置和基本尺寸。 ·我国铁路轨道几何形位的管理,实行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2. 直线轨道几何形位的五基本要素 轨距、水平、方向、前后高低及轨底坡。 3. 轮对有什么要求? ①应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在容许的最高速度和最大载荷下安全运行; ②应在强度足够和保证一定使用寿命的前提下,自重最小,并具有一定弹性,以减小轮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③应具备阻力小和耐磨性好的优点,以降低牵引动力损耗并提高使用寿命; ④应能适应车辆直线运行,同时又能顺利通过曲线和道岔,还应具备必要的抵抗脱轨的安全性。 4. 车轮踏面为什么要制成一定的斜度? ①便于轮对通过曲线。 ②车辆在曲线上运行,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轮对偏向外轨。 ③便于轮对顺利通过曲线,减少车轮在钢轨上的滑行。 ④便于轮对自动调中。 ⑤在直线线路上运行的车辆,其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线如不一致,则轮对在滚动过程中能自动纠正其偏离位置。 ⑥保持踏面磨耗沿宽度方向的均匀性。 5. 轨距的定义,我国标准轨距为多少? 钢轨顶面下16mm处两股钢轨作用边之间的距离。1435mm。 6. 什么是游间,轮轨游间设置对列车运行有什么意义? ·当轮对的一个车轮轮缘紧贴一股钢轨的作用边时,另一个车轮轮缘与另一股钢轨作用边之间便形成一定的间隙,这个间隙称为游间。 ·有利于提高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线路的稳定性,减少轮轨磨损和动能损耗,确保行车安全 7. 轨距 S、轮对宽度 q和游间δ之间的相互关系? δ=S-q 8. 轨道几何形位水平的定义,什么是三角坑? ·指线路左右两股钢轨顶面的相对高差。 ·是一种钢轨水平偏差,指在一段规定的距离内,先是左股钢轨高于右股,后是右股高于左股,高差值超过容许偏差值,而且两个最大水平误差点之间的距离,不足18m。 9. 轨道方向的定义,保持轨道方向平顺性的意义? 指轨道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平顺性。 ①若方向不直,则必然引起列车的蛇行运动 ②在行驶快速列车的线路上,轨道方向对行车的平稳性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是行车平稳性的控制因素 ③在无缝线路地段,若轨道方向不良,还可能在高温季节引发胀轨跑道事故(轨道发生明显的不规则横向位移),严重威胁行车安全。 10.什么是前后高低? 指轨道沿线路方向的竖向平顺性。

第三章 轨道几何形位

第三章轨道几何形位 3.1 概述 轨道几何形位是指轨道各部分的几何形状、相对位置和基本尺寸。 3.1.1 轨道几何形位的基本要素 轨距:在轨道的直线部分,两股钢轨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水平:两股钢轨的顶面应位于同一水平或保持一定的相对高差 方向:轨道中线位置应与它的设计位置一致 前后高低:两股钢轨轨顶所在平面(即轨面)在线路纵向应保持平顺 轨底坡:为使钢轨顶面与锥形踏面的车轮相配合,两股钢轨均应向内倾斜铺设 轨距加宽:在轨道的曲线部分,除应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根据机车车辆顺利通过曲线的要求,将小半径曲线的轨距略以加宽 外轨超高:为抵消机车车辆通过曲线时出现的离心力,应使外轨顶面略高于内轨顶面,形成适当的外轨超高 缓和曲线:为使机车车辆平稳地自直线进入圆曲线(或由圆曲线进入直线),并为外轨逐渐升高、轨距逐渐加宽创造必要的条件,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应设置一条曲率和超高渐变的缓和曲线 3.1.2 控制轨道几何形位的重要性 3.2 机车车辆走行部分构造简介 转向架的主要功能是:将车体荷载均匀分配于轮对,保证机车车辆顺利通过曲线,并降低轮对振动对车体的影响。 3.2.1 转向架的构造和类型 重要概念 全轴距:同一机车车辆最前位和最后位车轴中心间水平距离 固定轴距:同一转向架上始终保持平行的最前位和最后位车轴中心间水平距离 车辆定距:车辆前后两转向架上车体支承间的距离 3.2.2 轮对 对轮对的要求是:

应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在容许的最高速度和最大载荷下安全运行; 应在强度足够和保证一定使用寿命的前提下,自重最小,并具有一定弹性,以减小轮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应具备阻力小和耐磨性好的优点,以降低牵引动力损耗并提高使用寿命; 应能适应车辆直线运行,同时又能顺利通过曲线,还应具备必要的抵抗脱轨的安全性。 踏面:车轮与钢轨的接触面; 轮缘:突出的圆弧部分,是保持车辆沿钢轨运行,防止脱轨的重要部分; 车轮内侧面:轮缘内侧面的竖直面; 车轮外侧面:与车轮内侧面相对的竖直面; 车轮宽度:车轮内外两侧面之间的距离; 轮辋:车轮上踏面下最外的一圈; 轮毂:轮与轴互相配合的部分; 幅板:联接轮辋与轮毂的部分,幅板上有两个圆孔,便于轮对在切削加工时与机床固定并供搬运轮对之用。 车轮踏面需要制成一定的斜度,其作用是: 便于轮对通过曲线。 便于轮对自动调中。 保持踏面磨耗沿宽度方向的均匀性。 两种车轮踏面-锥型、磨耗型 车轮名义直径:钢轮在离轮缘内侧70mm处测量所得的直径。(具体概念见书或课件) 3.3 直线轨道几何形位及其标准 3.3.1 轨距 轨距是钢轨顶面下16mm处两股钢轨作用边之间的距离。 标准轨距尺寸为1435mm。 游间:当轮对的一个车轮轮缘紧贴一股钢轨的作用边时,另一个车轮轮缘与另一股钢轨作用边之间便形成一定的间隙。 3.3.2 水平 水平是指线路左右两股钢轨顶面的相对高差。 有二种性质不同的钢轨水平偏差。一种偏差称为水平差,是在一段规定的距离内,一股钢轨的顶面始终比另一股高,高差值超过容许偏差值。另一种称为三角坑,又称为“扭曲”,其含义是在一段规定的距离内,先是左股钢轨高于右股,后是

铁路轨道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2011年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铁路轨道 一、填空题: 1.描述直线轨道几何形位的五大要素是指1.轨距、水平、方向、前后高低和轨低坡。 2.曲线轨道上的钢轨磨耗主要有 .侧磨、头部压溃和波磨三种形式。 3.铁路轨道曲线轨距加宽的设置方法是.将曲线轨道内轨向曲线中心方向移动,曲线外轨的位置则保持与轨道中心半个轨距的距离不变。。 4.道床断面的三个主要特征是.直线、行车安全性条件:缓和曲线长度要保证行车安全,使车轮不掉道和行车平稳性条件:缓和曲线长度要保证外轮的升高(或降低)速度不超过限值,以满足旅客舒适度要求 5.我国铁路最大外轨超高为 150 mm ,上下行速度相差悬殊地段最大外轨超高为 125 mm 。 6.预留轨缝的两个原则是 温度升高时,钢轨不顶严 和 温度降低时,轨缝不超过构造轨缝。 7.我国铁路强度检算办法中引入 速度系数 、 偏载系数 和 横向水平力系数三个系数以进行轨道动力响应的准静态计算。 8.我国轨道强度检算中钢轨的基本应力是指动弯应力 和 温度应力。 9.我国铁路轨道强度计算方法中,采用 准静态方法考虑列车线路的动力相互作用。 10.采用连续弹性支承梁理论进行轨道竖向受力的静力计算时,采用 钢轨基础弹性模量系数考虑扣件、轨枕、道床和路基的弹性。 11.轨道竖向受力静力计算采用的两种基本理论是连续弹性基础梁理论 和 连续弹性点支承梁理论。 12.道床顶面应力检算中引入系数m ,m 的含义是不均匀系数。 13.某曲线缓和曲线长100m,圆曲线长100m,曲线半径为800m,则理论上距直缓点250m 处内轨缩短量为313.91mm 。 14.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由缓冲区、伸缩区 和 固定区等三大部分组成。影响无缝线路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轨道框架刚度、 道床横向阻力、 温度力 和 原始不平顺(弯曲)。 15.无缝线路的纵向位移阻力包括接头阻力、扣件阻力、道床纵向阻力。 16.当用t F E ????=ασ计算长钢轨中的温度应力时,其适用条件为长钢轨的温度伸缩变形受到完全约束。 17.我国无缝线路稳定性计算中,原始弯曲分为弹性原始弯曲 和 塑性原始弯曲。 18.无缝线路固定区应力与钢轨长度的关系是无关 。 20.根据多年观测,最高轨温要比当地的最高气温高20 ℃。 21.小桥上无缝线路结构设计中应考虑伸缩力 , 挠曲力 和 断轨力 等附加力的作用。 22.普通单开道岔号码越大,其辙叉角越小。 23.道岔的有害空间指从辙叉咽喉至实际叉心的距离。 24.我国道岔号数主要有6、7、9 、 12 、 18和24号等。 25.确定查照间隔,目的是保证具有最大宽度的轮对通过辙叉时,一侧轮缘受护轨的引导,而另一侧轮缘不冲击叉心或滚入另一线和具有最小宽度的轮对通过时不被卡住。 26.道岔养护中的三密贴是指基本轨底边与滑床板挡肩密贴、基本轨轨颚与外轨撑密贴和基本轨轨撑与滑床板挡肩密贴。 27.第一次修正计划正矢的目的是保证曲线终点拨量为零、,第二次修正计划正矢的目的是保证某些控制点的拨量为零或仅作少量拨动。 28.我国把铁路设备的修理分为钢轨状态检测、轨枕状态检测和道床状态检测三类。 29.铁路线路经常维修一般由工务段负责完成。 二、判断题: 1.常用缓和曲线外轨超高顺坡呈直线型。 ( F ) 2.道岔的有害空间是指辙叉咽喉至理论尖端的距离。 ( T ) 3.在钢轨侧边工作边涂油将减小钢轨磨耗而增大车辆脱轨安全性。 ( F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