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生态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生态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生态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生态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生态研究的文献综述

在阅读关于生态研究的文献之前,我对“生态”这一概念的认知是模糊的。在搜集和阅读了部分关于生态研究的资料之后,又觉得这方面的研究头绪众多,极其庞杂,我还是读得一头雾水。怎样才能理出个头绪来,能够比较清晰地把握生态研究的演进过程和研究现状,我想带着以下几个问题来研读资料。第一,生态是什么?教育生态是什么?(是什么);第二,为什么要提出生态研究和教育生态研究?(为什么)第三,教育领域中怎样开展生态研究?(怎么办)

一、生态是什么?教育生态是什么?(是什么)

1.望文生义及一般性理解

几乎所有的生态研究文献,都要对“生态”一词的来源和概念的演进过程作一番介绍和评述。那么生态是什么呢?

望文生义,“生态”一词的字面意义,应该是指生物体的存在状态。《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举的例子是:保持生态平衡。《辞海》中未收入“生态”一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使用“生态”一词。一般而言,用法有两个:一作为名词使用,如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政治生态、教育生态、城市生态、生态环境、生态危机、生态补偿、生态平衡,等等。这里的生态是一个中性词。它的外延和内涵约莫等于生态系统。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生态和生态系统一词可以互换。二作为形容词使用。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公园、生态城市、生态小区,甚至是生态鸡蛋。这里的生态指的是生态化或生态的,词语的感情色彩趋于褒义,是用来修饰那些符合现代生态理念的,健康和谐的,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既有利于生物体成长,又有利于生态环境恢复的事物或系统。这个意义上的生态和生态化(生态的)一词可以互换。通俗点儿理解,近似于绿色、无公害。

2.教育科研视界中的界定

“走向共生的小学教育生态优化研究”这一课题中的“生态”显然指的是前者,把研究的范围规定在小学教育这样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之内。课题的开题报告中对“生态”、“教育生态”,以及“小学教育生态”,做了明确的界定。参阅众多的研究文献,发现这一界定为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同。“生态”指生物体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这个界定出发,我们可以解析出关于生态的四个关键词、两个构成要件和两组关系。四个关键词是:生物体、生存状态、环境、关系。两个构成要件,一是生物体,二是环境。生物体,也有学者称为有机体,社会生态学或教育生态学研究中有时也称为主体;环境,也称为生态背景,或生态条件系统。两组关系,一是生物体之间的关系,二是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这两个要件和两组关系就构成了生态系统研究的主要对象。也就是说,所谓的生态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性状研究,二是关系研究。性状研究,就是研究生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状态,以及

环境的分析。研究这两者的应然状态、实然状态,以及实然和应然之间的差距及成因。关系研究就是如上面所分析的,分为两类,一是生物体和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二是生物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在社会生态研究中,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又构成了社会生态环境。

具体到教育生态领域,这个系统中的生物体,也就是主体指的是人。围绕教育这一中心环节,可以分成不同的人群:一是教师;二是学生;三是家长;四是社会相关人。在教师这个群体中,又可以分成几类亚群体,比如行政领导、业务领导、教学人员、辅助人员。当然,在亚群体中还可以进行细分。比如教学人员既可以按学科分类,又可以按能力分类,还可以按照性别、年龄等依据分成更小的群体;学生也可以按照学习能力、班级事务参与程度、年龄、学段、性别、兴趣爱好等分成更小的群体。有的学者把学生称为教育生态的第一主体,称为教师为教育生态的第二主体。有的学者直接借用自然生态学中的概念,指称不同的人群为不同的种群,如学生种群,教师种群。有学者指出,这种区分是不合适的。因为,按照自然生态学的观点,教师和学生都属于同一个种群,即人种。

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两种。前者指的是包括校产校舍、设备设施、植被地貌等物理环境。后者指的是生态主体间的关系及其所处的制度、文化、习俗等人文环境。

说到底,教育科研视界中的生态,研究的是教育场域中的教育相关人的生存境遇,相同或不同人群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教育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为什么要提出生态研究和教育生态研究?(为什么)

1.从生态到生态学

生态关注起步于生物学研究。后来,随着研究的不断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首次提出生态学一词,并定义为研究有机体彼此之间以及整体与环境之间交互关系的一门学科。生态学真正成为一门初具理论基础的学科,是20世纪初的事。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组成多个生物群,没有所谓的单个独立存在物。每一个生物都在与其它生物以及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共生、合作中存在,最终形成活的生命共同体。生态系统的原理就是联系的原理、共生的原理。

2.生态学从自然科学向人文社会学渗透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态学的原理的影响逐步扩大,向人文社会学领域渗透。开始,当生态学发展到人和自然普遍的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层次时,它具有了哲学的性质和资格。这个意义上的生态,就具有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影响力和地位。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它用生态学整体观点去观

察现实事物和解释现实世界;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论,它以一种生态方式去思考。

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克雷明教授首次提出“教育生态学”的概念。第一次从生态学的角度探讨教育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开始关注生态研究。到2007年的时候,已经出版专著近7部,论文近三千篇。

就我个人近半个月的专题阅读所能接触到的极其有限的论文来看。有几篇论文值得关注。

一是刘贵华和朱小曼的《试论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在这篇文章中,提出并回答了讲将生态研究引入教育研究领域的逻辑起点问题——生态学对于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适切性确证问题。作者通过对生态学研究教育的现状的分析,对“生态”、“生态学”、“生态观”的内涵的辨析,对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的论证,肯定了生态学的方法论与和谐价值观对教育研究有很强的适切性。文章认为,现实的教育问题和现象很难用主客两分的思维方式进行满意的解释,也难以用单一的因果关系或矛盾关系的原则来解决。通过对生命的、社会的生态学原则与教育生态原则进行阐释、比较可以看出,自然、社会和教育系统有共同遵循的生态学原理。在和谐价值观的观照下,生态智慧可以适用于教育研究,生态思维模式本身更加贴近教育形态。文章还就应用生态学学原理研究教育的方法和视角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普通生态学认为指导生态研究的理论观点主要有:一层次观,即生态系统有不同的结构层次。二整体论,要求把不同层次的对象作为一个生态主体来对待,注意其整体的生态特征。三系统学说,系统观点和层次说,以及整体观密不可分。生物的不同层次既是一个整体,又是一个系统。四协同进化说,在自然界中,各种生命层次及个层次的主体特征和系统功能都是生物与环境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这些观点和理论同样适用与教育生态观察和研究。生态学研究还有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文章提出四对研究范畴:一主体与环境;二遗传与变异;三平衡与失衡;四共生与竞争。

从以上对于生态和生态学研究的演进过程来看,无论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还是对人类社会的研究,都遵循着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片面到整体,从表面到深层,从零散到系统,从机械两分到动态多元,从僵化封闭到灵活开放的不断深化,也是不断进化的发展路径。不过我们不幸的发现,伴随着这样一条发展路径一路走过来的是生态问题和生态危机的日渐凸显。当然,也许我这样讲有些本末倒置了。准确一点儿说,是生态问题和生态危机,促进了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带来了生态学地位和作用的日益彰显。这是典型的问题催生办法的问题伴随式学科发展路径。

三、教育领域怎样开展生态研究?(怎么办)

根据生态研究理论,教育生态既是一个大的具有高度整体性的生态系统,同时它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层结构。按照生态层次理论,教育生态可以分成宏观生态系统和微观生态系统。一个国家的教育,就是一个宏观层面的生态系统,往下细数,可以分出区域教育生态、学校教育生态、课堂教学生态等等不同层次的生态圈。

1.浙江省杭州的下城区坚持以教育生态理论促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和学生“轻负担高质量”,形成了区域办学特色,在区域生态教育研究方面进行了可贵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2008年5月6日中央教科所和下城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教育生态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肯定了这一研究的方向和价值,对这一研究的前景表示乐观,希望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生态理论体系。《教育研究》2008年第九期刊出了这个研讨会的简述。从这个简述中,我得到两点启示:一我们学校主课题的研究,能否和我们学校的办学特色相联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学校在周边的学校群中,之所以独树一帜。我分析,除了“民办”的暧昧身份,收费较高而外,有两点能否与生态研究结合起来。一是学生“作业少、负担轻、效果好”;二是教师“爱读书、勤钻研、乐合作”。这两点是教育生态研究的资源和条件。第二点启示是,这一研究要基于本校的生态问题,直面教育生态现状。生态教育实践的推进和生态教育理论的构建,都要结合本校的实际问题。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是课题研究的基础和条件,而我们的问题和缺失才是开展这项研究的关键和前提。只有这样,我们的研究才能有本土特色,才是植根于现实的有效的研究。2.从我们的课题研究报告的内容看,此项研究属于学校层面的教育生态研究。但是,课题名称给人的印象,研究范围却大得多。“小学教育生态优化研究”,定位于小学教育领域,而非基于本土化的特色鲜明的一校一研究的个案研究。从这个课题出发,我们需要分析的样本涵盖面要大得多,应该囊括不同地区,不同层面,不同级别,不同办学水平的小学。当然,立足于本校也不是不可以探索出“小学教育生态优化”的常模或一般性规律,但这样做可能吃力不讨好。从我接触的资料看,做特色鲜明的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个案研究倒不多见,我们是不是可以把目标定位得更加明确一些,更加好把握一些。做基于本土化的学校教育生态研究,首先要进行的就是生态评估。对学校教育的系统内的各类生态因子进行分析,找出生态化的和非生态化的现象、状态和关系。在此基础上,构架出学校教育生态的理论假设,制定出生态优化的实施策略。

3.前面提到,特色鲜明的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个案研究倒不多见,那么,国内教育生态研究主要方向在哪儿呢?结合我阅读的有限资料简单做个分析。

一是区域教育生态研究。如上文提到的浙江杭州下城区的区域教育生态研究。

二是生态德育研究。如张连军发的《生态道德教育:学校教育的新领域》,付文杰、何艳玲的《论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刘惊铎《生态体验:道德教育的新模式》,李家成的《重建学校德育生态——“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启示》,等等。以“生态”和“德育”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找到128条记录。生态德育相对于传统的“人际德育”而言,强调用一种更为高远、互惠共生及生态和谐的观点来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形成生态意识、生态智慧和生态德行。从价值观角度看,是从“人类中心主义”到“超人类中心主义”一次观念跃迁。在这种德育观的观照下,人不是作为自然的主宰,更不是作为自然的对立面和异己力量而存在的。人是作为“人和自然”这一和谐

共生的生态环境中的一份子而存在。这方面的研究,偏重于价值观念的澄清。“生态”在此以新型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面目出现。

三是教学生态研究。如何尚武的《论教学互动生态应力场的构建》,吴晓义的《发展性教学监控的教育生态学思考》,郑葳、王大为的《生态学习观及其教育实践启示》,李志厚的《从生态学角度研究教学问题》,于世华的《教学内容的生态化设计》,等等。以“生态”和“教学”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找到120条记录。

教学领域的生态研究,是把教学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用生态研究的方法来剖析教学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在这里更多的是以方法论的面目被加以应用的。如《生态学习观及其教育实践启示》一文中所分析的,对于学习(教学)的理解和解释,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再到情境理论,一个理论接着一个理论轮番到场。它们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诠释学习(教学)这一极其复杂的系统。然而,受线性因果决定论、机械二元论和及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方式的影响,每一种理论都无法解释复杂的事物和现象。

发端于亚里士多德的因果决定论认为,一种现象背后一定由一个原因,可以清晰地查找出来的,必定有一个可以解释一切的最后之因。面对学习(教学)这样一个充满混沌,充满不可知的,充满变数,无法穷尽其全部条件的复杂系统来说,有些力所勿逮。因此,对待学习(教学)这一现象,需要用一种辩证的、统整的、开放的态度来还原学习(教学)现象的自然景观和真实面目。

四是课堂生态研究。这个方面的研究,有些类似于教学生态研究,是一种生态方法论在课堂领域的应用。以“生态”和“课堂”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找到46条记录。如《课堂生态审视》、《课堂生态观》、《论课堂的生态本质、特征和功能》、《我们的课堂生态了吗》,等等

在汪霞的《我们的课堂生态了吗》中,明确提出“课堂应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是学生作为主体人的精神交流场所,是激发其生命活力、启动其自由天性、展示其多彩在我的舞台……课堂是复杂的……”课堂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态系统,文章试图“从生态的角度,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对课堂及现存课堂的问题作一些分析”。我个人以为,这是一篇极有分量的文章。在文章中,作者提出“生态意味着什么”的问题。

文章认为“,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对我们的启示是,每一个学生个体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我们的教育不仅不能泯灭个性,相反,我们要以尊重差异,发展个性作为教育旨归。这才是生态的教育。

文章认为“生态意味着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意味着系统内的各部分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序结构。这种结构中的联系和制约是普遍存在的,是紧密的和非线性关联的。

文章认为“生态意味着开放性”。一个开放的系统,在不断地和外界交换着信息和能量。在这种源源不断的交流中,系统才能保持新鲜的活力。一个僵化封闭的系统,是注定要走向没落的。闻一多先生的《死水》一诗中,为我们描画的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群落,但由于这个小生态系统缺乏开放性,最终只能成为“一沟绝望的死水”断不会成为“美的所在”。

文章还认为“生态意味着共生性”。无论是自然发展史,还是人类发展史,都存在这种“共生性”。这是生命体在进化过程中的共同特征。每一个种群或个体自我实现的最大化,都要依赖于其他种群或个体自我实现的最大化。有限度的,局部的竞争不是作为共生的对立面而存在,而是作为共生的一部分而存在的。这是一种崭新的思维观。

《论课堂的生态本质、特征和功能》一文认为,“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它由教师、学生、教学事件和环境等组成,与自然生态相比,课堂是一种特殊的生态。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主体之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使课堂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生态化的课堂是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具有整体性、协变性和共生性等基本特征,发挥着滋养、环境参照、动力促进和制度规范等生态功能。”

五是学科生态研究。学科生态研究,结合各学科特性,似乎侧重于生态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的策略研究。这方面的资料,仅看了看标题,没有认真研读原文,故存而不论。

这方面的论文标题,如《对大学英语生态环境的调查分析》、《高中地理生态课堂构建的策略研究》、《中学化学课堂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语文新课程生态课堂教学探索》、《新课程背景下优化中学政治课堂生态的研究》,等等。

六是不同阶段或等级的教育的生态研究。以“生态”和“大学”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找到110条记录。以“生态”和“中学”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找到9条记录。以“生态”和“小学”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找到9条记录,且均属于经验总结或成果介绍类,非严格意义上的实践探索或理论建构类论文。仅从《中国知网》的论文空缺这一角度看,小学教育生态研究在国内尚属研究空白,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四、在研读过程中产生的两个问题。

我在阅读关于以“生态”为关键词的系列资料,以及学校的课题(走向共生的小学教育生态优化研究)材料的过程中,产生了两个问题。

1.生态优化的指标是什么?换一个问法,就是被优化了的生态系统具有怎样的特征?我想,能不能罗列这些一些特征:多样性的,丰富的,复杂的,尊重差异的;系统结构有序、整体稳定的;开放的,处于动态平衡的;共生的,普遍关联的。也就是说,“共生”是优化了的“生态”的一个重要特征或指标。“生态”一词,就意味着“共生”。在同一个句子或短语中,“走向共生”与“生态优化”有没有语意重复之嫌?况且,生态优化的目标,还不仅仅是“共生”之一项,突出“共生”,意

义在何?

2.第二个问题,在前面介绍下城区“区域教育生态研究”话题时已经提及——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名称是不是有一点点错位?从研究内容看,此项研究属于学校层面的教育生态研究。但是,课题名称讲研究的范围定位于“小学教育领域”。可不可以加一个副标题?如:基于本土观察的学校生

态优化个案研究。

生态文明研究综述

?研究概况?(《哲学动态》1998年第11期) 生态文明研究综述 邹爱兵 (广西大学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院530004) 90年代以来,面对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学界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范畴,并对这一范畴的思想内容展开了讨论。现将近年来的研究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生态文明的涵义问题 有的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它是生态生产发展水平及其积极成果的体现,是社会文明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领域的扩展和延伸,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 还有一些学者虽未给生态文明下一个较为规范的定义,但依然提出了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通过破除自我中心论而实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共存共荣,或者说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进化,与地球表层的共存,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社会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从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性出发,人类应形成一种“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从而使人类的一切活动既能满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又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实现资源增殖和信息增殖。 二、关于生态文明的价值观问题 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和超越,而工业文明价值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是一种经济价值观,生态文明则要求形成一种“人—自然”系统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而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另一种观点则相反,认为无论是工业文明还是生态文明,均是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因为人类倡导建设生态文明,保护自然环境,最终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只不过人类中心主义有两种,一种是绝对人类中心主义,一种是相对人类中心主义。工业文明是以绝对人类中心主义为其价值观的,而生态文明则是以相对人类中心主义为其价值观的。 三、关于生态文明的地位、作用及独立性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工业文明已经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正从兴盛走向衰亡,一种新的更高级的文明——生态文明将逐渐取代工业文明,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未来社会应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相统一的大文明,大文明是未来社会文明的主要形态,而生态文明只是其中未来社会整体文明中的一种。 传统的和现实生活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把生态文明看成物质文明或精神文明的一个内容。对此,有论者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有其自身独立的内容,它对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来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果把生态文明看成是物质文明或精神文明的一个内容而否认它的相对独立性,就不能反映现代新文明的客观实际和生态时代的本质要求,无论是从文明建设的物质载体,还是从现代文明建设的新的构成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来说,生态文明及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文献综述资料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摘要:本文旨在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做出基本综述,为“五位一体”的建设提供支持。文章分为四个部分:一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研究,三为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四为结语评价。总的来说,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逐步形成以点带面、以局部促整体、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立体的发展模式,但在实践上存在滞差,需要在实践执行方面进一步研究。关键词:中国生态文明综述 1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 1.1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产生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问题已经严重阻滞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促动人们重新审视并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寻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 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的界定还有以下几种:(1)生态文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学者提出,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仅限于经济方面。广义的生态文明,则囊括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而且也要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是全方位的和谐”1。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人类在处理同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2。(2)从生态理念层面来阐释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由以下层面:经济生产层面、政治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环境建设层面、社会层面和技术层面3。(3)把生态文明分为:浅绿色生态文明和深绿色生态文明4。 生态文明的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认为,它有三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有的认为生态文明具有,全面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和谐性、整体性、人本性和平等互利性。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景观生态学综述

课程论文 城市景观生态学的特征及规划方法的应用 课程名称景观生态学 姓名葛婧 学院草叶与环境科学学院 学号320152120 一级学科生态学 学科方向生态科学 指导教师周建勤 论文评分

摘要:城市景观生态学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之一,主要研究城市的景观生忘过程与空间格局、城市生态环境及其与各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等内容。现阶段,我国城市建设中景观生态学的应用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推动其应用与发展,促进我国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进步与完善。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城市景观生态学规划方法 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是以景观为对象,通过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和物种流在地球表层的交换,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内部功能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简言之,景观生态学就是表示支配一个区域不同地域单元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关分析。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系统管理、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景观建筑规划设计、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等领域。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 城市景观生态学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它是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城市(以人为中心)区域的结构、功能、动态过程和变化效应,以利于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一些现代化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它不仅研究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而且还要研究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涉及的部门和学科较多,如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城市资源开发、园林和自然景观、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物保护和开发、交通道路等,而城市景观生态学是以上学科的集大成者,也可以说各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由于本学科力量不能解决问题,必然要走向城市景观生态学的一条必由之路[1]。 1 城市景观生态学 城市景观生态学隶属于城市生态学的研究范围,是社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交叉。主要涉及景观建筑学、美学、园艺学、植物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多种学科。目前研究的中心目的主要是协调“人一地”矛盾,试图将自然组分重新引入城市。对改变城市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城市与自然共存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在城市景观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前人主要从区域整体的角度,对其结构模式、与外界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过探讨,而对其内部

参考文献

[1] 张晓梅.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 Gardner.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M].New York: Basie, 1953. [3] Kohlbe, LEssaysinmoral development:the psychology of moral development: then a true and validity of moral stage [M]. San Franeiseo: Harper Row Publishers, 2002. [4] Palti H,etal. Concerns and risk behaviors between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J].Journal of adole seen Health, 1995 (4):17-51. [5] Zhu Y, Lin L.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first to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migrants in China [J].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4 (42): 147-154. [6] Roche, M. Then a true of human values[M]. New York: Free Press, 1973. [8] 鲍宗豪.市民文明素质评价研究----以对北京东城区市民文明素质的评价为例 [J].湖南社会科学,2008(04):37-38. [9] 徐惠民.大连市人口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2008(3):114-117. [10] 徐梅.成都市人口素质发展水平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1] 杨帆,夏海勇.试论人口素质及其均衡发展对生态文明的影响[J].商业时 代,2010. [12] 耿修林.1990-2008年我国人口素质变化的实证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11(7):84-88. [13] 王玥,翁钱威.人口素质及评价指标体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1(3):161-164. [14] 张强,孙爱珊,钱建明.用灰色关联分析评价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素质[J].现代预 防医学,2002(2):154-155. [15] 唐万梅.用因子分析法对西部地区的人口素质进行分析评价[J]. 运筹与管 理,2005(8):85-89. [16] 屈云龙,许燕.主成分分析法在人口素质评价中的应用—以江苏省为例[J].南 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56-61. [17] 张勰.中国西部人口素质评价及发展策略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18] 王维国,杨晓华.我国经济与人口素质协调发展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 报,2005(9).

潮间带生态学调查研究的概述和展望【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水产养殖 潮间带生态学调查研究的概述和展望 摘要:潮间带生态学是研究潮间带出现的生物种类、分布范围、群落结构、主要优势种或经济种的数量分布、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调查前确定调查的站点以及内容对于生态调查的正确度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本文介绍了潮间带调查的研究的概述以及对未来的一些展望。 关键词:潮间带;生态调查;优势种 潮间带是界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地带,通常也称为海涂。根据潮汐活动的规律,潮间带又分为3个区:(1)高潮区(上区):它位于潮间带的最上部,上界为大潮高潮线,下界是小潮高潮线。它被海水淹没的时间很短,只有在大潮时才被海水淹没。(2)中潮区(中区):它占潮间带的大部分,上界为小潮高潮线,下界是小潮低潮线,是典型的潮间带地区。(3)低潮区(下区):上界为小潮低潮线,下界是大潮低潮线。大部分时间浸在水里,只有在大潮落潮的短时间内露出水面。潮间带的环境时而干燥时而潮湿、温度时高时低、盐度也是时时变化,可以说微环境的变化非常大,潮间带的生物必须具有忍受每日温差和含氧量剧烈变化的能力。而人们也充分的利用潮间带的现象,发展出了潮间带地区的有益生物的养殖,潮汐能发电等有利于人类的项目。 1潮间带生态学调查研究的意义 潮间带生态学的研究对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有计划地滩涂围垦和发展有益生物的养殖,对有害生物的防除以及对分类学[20]、古生态学、地史学[11]和环境调查[7]的研究将会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也是发展海洋科学的方法。 2潮间带生态学调查研究的方法 2.1 确定调查的采样的站点 海岛潮间带设立几个合理的断面,而断面的中站点的多少根据生物的变化和地质的变化而确定。潮区划分参照《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规范》[18],高潮区分2个亚区,中潮区分3个亚区,低潮区分1个亚区。[15]在站点确定后,要做一个明显的标记,使以后采样能够在同一个位置,从而保证数据的有效。 2.2 定性采样 在各采样站点以及站点附近进行定性采样,可以对定量采样提供参考。 采样的时间有按各个月或者季度采样,一般调查都是由落潮时由高潮区向低潮区采样,这样采集样品的时间和种类都能多点,不会太过于匆忙。在站点要采集样品的次数不少于两次。在采集样品时要把身体柔软的种类比如说多毛类,寡毛类等和身体坚硬的种类如贝类,甲壳类分开在不同的

生态文明国内外研究现状

生态文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人们深刻地感受到,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已经陷入一场严重的生态危机、道德危机和社会危机,人类传统的发展观和文明观面临严峻挑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可持续发展思想由共识变成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生态文明应运而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公众意识、执政理念、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日益得到全球共识,学术界对生态文明的理论范畴与实践方向研究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围绕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 学术界围绕人类生态意识、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指出生态文明比工业文明更具理性的哲学观、价值观、科技观和更高级的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1)思想观念的大转变,即从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转变;(2)生产技术的大转变,即从有害环境技术向无害环境技术转变;(3)目标与行为的大转变,即从单纯追求经济目标向追求经济、生态和社会多重目标转变;(4)伦理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大转变,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观代替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因而把人类的价值主体地位和终极关怀扩展到非人的自然界,并赋予生态环境应有的道德地位,用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代替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 有的学者认为,关于社会文明,有两个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是价值观问题。每一文明形态都有其特定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并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在某种程度上支配着文明的兴衰。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学者们认为:生态文明把人本身作为自然界的一员,因此,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寻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的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归根到底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 关于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选择;认为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观也是以人为中心的;认为生态文明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继承和超越;强调平等,拒绝中心论。 2.1生态文明的功能、地位及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关系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文献综述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文献综述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政法学院 10级行政管理一班 100203017 李少爽 100203018 李胜男摘要:本文旨在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做出基本综述,为“五位一体”的建设提供支持。文章分为四个部分:一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研究,三为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四为结语评价。总的来说,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逐步形成以点带面、以局部促整体、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立体的发展模式,但在实践上存在滞差,需要在实践执行方面进一步研究。关键词:中国生态文明综述 1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 1.1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产生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问题已经严重阻滞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促动人们重新审视并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寻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 多数学者都认同它是指关于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文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指出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郇庆治在《环境政治国际比较》中认为,生态文明应该是基于后工业主义社会的,在新的价值理念——即传统经济理性服从于社会与生态理性——的基础上,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建,它应该是一种基于多元原则、共享原则与合作原则的2文明。宋林飞在《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出,生态文明主张认识自然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更

3要建设生态。在这方面只是由于侧重点不同,而对其内涵的实质性争议不多。 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的界定还有以下几种:(1)生态文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学者提出,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仅限于经济方面。广义的生态文明,则囊括 1 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绿叶,2006.10 潘岳。中国严峻的社会难题 2 郇庆治.环境政治国际比较.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2 3 宋林飞.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南京社会科学2007. 12 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而且也要求实现人与人 4的和谐,是全方位的和谐”。有学者认为,“广义上的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人类在处理同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5明程度”。(2)从生态理念层面来阐释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由以下层面:经6济生产层面、政治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环境建设层面、社会层面和技术层面。 7(3)把生态文明分为:浅绿色生态文明和深绿色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的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认为,它有三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有的认为生态文明具有,全面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和谐性、整体性、人本性和平等互利性。 1.2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渊源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思想。 8(1)儒家生态文化;(2)佛教生态文化;(3)道教生态文化(4)易经中的生态文化。第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思想:(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系;(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3)

土壤生态学研究现状

土壤生态学研究现状分析 土壤生态学(soil ecology)是研究土壤环境与生物间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功能、平衡与演变规律的学科。是土壤学、生态学、地理学以及环境科学相互交叉的一门具有广泛研究领域的新兴科学,以土壤生物为中心,研究土壤生物之间、土壤生物与土壤非生命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人类活动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过程。过去 20 年, 土壤生态学得到国际生态学界的广泛关注[1~6], 土壤被认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组织中心[4,7], 并被 Science 期刊认为是最后的学术前沿[8].在此背景下, 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功能成为研究热点[9]. 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认识, 代表了过去 20 年土壤生态学领域最重要的进步[6].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土壤生物多样性包括在土壤和凋落物层中生活的生物类群多样性[4], 以及它们的遗传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土壤-生物自组织系统的多样性[10,11]. 最近还有学者提出, 土壤中的活性酶也是土壤生物多样性的有机组成部分[12]. 目前, 科学界已经认识到土壤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境之一[5]. 例如,在局域尺度上, 1 g 土壤可能含有高达 50000 种细菌[13,14]; 在堪萨斯大草原 , 一小块草地上就发现了159 种螨类[15]; 在哥斯达黎加(Costa Rica)的一个低地雨林, 根据 18S rRNA 序列分析推测, 仅在 4 个 40 m× 40 m 样方中, 可能就有 502 种线虫[16]; 同样根据18S rRNA 序列分析, 在极地苔原的几个采样点就发现 2010 个 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存在[17].此外, 在全球尺度上, 土壤生物多样性也远远高于植物和大型动物[18~20]. 现已描述过的土壤真菌就有72000 种, 据估计全球总数可能高达 150 万种[21,22];已 知的土壤线虫有 25000 种(可能仅占全球所有种类的 6%)[20]; 已记录的土壤跳虫有 8000 种(约占全球所有种类的 15%)[20]; 而已知的螨类有 45231 种(可能仅占全球所有种类的 4%左右)[19]; 对于大型土壤动物,已描述的蚯蚓有3500 种(约占全球所有种类的 1/2)[20],至于研究较多的蚂蚁和白蚁, 分别有14000 种和2700 种, 也仅占全球种类总数的 50%和 70%[20]; 已经记载的马 陆多达 11000 种, 但也仅占全球种类的15%[20]. 这些统计数据足以表明, 不

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方法综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景观生态学课程论文 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目录 摘要

摘要 景观格局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问题,其目标是通过确定景观格局来分析生态过程。本文主要对景观生态学的格局分析方法进行综述,分别从景观格局分析概述、景观空间格局指数结合景观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进行阐述,并通过山林地区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宁远县为例;干旱区绿洲城市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石河子市为例;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分析——以白鹭湾湿地公园为例,对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在不同类型的景观中的运用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GIS;景观格局;特征指数;景观类型 引言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 作用的综合性学科[1]。它以生态系统的空间关系为研究重点关注尺度的重要性 与时空的异质性。随着景观生态学的逐步发展其研究范围和内容都进一步扩大 突破了原先只是从类型或区域角度对自然综合体进行研究将地理过程与生态过 程也列为研究重心并且从单纯的地理过程研究发展到人地相互作用过程的研 究。在研究理论和方法方面等级理论、分形理论、渗透理论、尺度观点以及一 系列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和动态模拟途径在景观生态学中也被广泛提出和应用为 其增添了新内容和新特点[2 -3]。 1 景观生态学的格局分析方法 景观格局分析概述 景观生态学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空间异质性、生态学过程和尺度的关 系这一特点也已成为景观生态学与其他生态学科的主要区别之一。研究景观的 结构(即组成单元的特征及其空间格局)是研究景观功能和动态的基础。空间格 局分析方法是指用来研究景观结构组成特征和空间配置关系的分析方法既包括 一些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同时也包括一些专门用于解决空间问题的格局分析方 法。笼统地讲这些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格局指数方法和空间统计学方法。前者 主要用于空间上非连续的类型变量数据(categorical data)而后者主要用于空间上 连续的数值数据(guantitative data)[4-5]。 景观空间格局指数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交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如果生态文明系统不能向人类持续提供资源、能源和良好的环境要素时,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失去了载体和基础,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内涵也无法全面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而且直接影响着人类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 随着近年来生态破坏给我们带来的灾难,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性,人们已经逐步的达成了一种共识;我们的发展需要和自然相协调,需要走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我们得重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我们应该不断地降低在发展中产生的负面影响,积极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它反映了人类的自身活动和自然关系进步程度、是人与自然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将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建设。因此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我党也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方针,以使我国建设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独立章节,这是对人和自然关系认识的进一步升华,也足以说明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 国中处于低位; 境保护。加上我国是世界上 水量2000 30% 是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二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三是要加强生

生态学专题文献综述

景观生态规划文献综述 一前言 景观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是人类思想在大地上的投影,而景观设计是人们实现梦想的途径。然而,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未来工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环境恶化的结果是导致景观结构的改变、生态功能的失调,而设计合理的景观结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景观生态规划是建立合理景观结构的基础,它在自然保护区设计、土地持续利用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景现与城市的生态设计反映0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 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要让公园不再是孤立的城市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二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和原理 2.1 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 如果我们把景观设计理解为是一个对任何有利于人类使用户外空问及土地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监理这一解决方法的实施过程,而景观设汁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喈相处m。那么,景观设计从本质上说就应该是对土地和户外宅间的生态设计,生态原理是景现设计学(1andscape architecture)的核心。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景观设汁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没计,即改变现有的线性物流和能流的输入和排放模式.而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一个循环流程一其所创造的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 不同学科和领域对生态规划有着不同理解.公认的生态规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我们这里谈到的是广义的生态规划.是作为一种方法论去指导其他一些具有很强操作性的规划(景观建筑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园林规划等),使其成为贯穿生态学原理的规划。生态规划作为一种学术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美国地理学家G.P.马什(G.P.Marsh,1864)、地质学家J.W.鲍威尔(J.W.Powell,1879)、英国生物学家派特里克·盖迪斯(Patrick Geddes,1915)为代表的土地生态恢复、生态评价、生态勘测、综合规划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最新 生态文明概念的文献综述-精品

生态文明概念的文献综述 当前有关生态文明的界定很多,学界认识并不统一,尚未发展出一个受到普遍接受的经典定义。不同论者使用的生态文明概念常常“名同而实异”,不利于学术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生态文明理论的“各说各话”。尤为重要的是,一些分歧已触及生态文明的性质定位这一根本问题,继而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方向,急需慎思明辨,加以厘清。本文在此抛砖引玉,以推动问题之解决。 一、生态文明界定的基本分野 当前学界在生态文明界定上的主要分歧在于,生态文明究竟是一种独立的“文明类型”(或称“文明形态”、“社会形态”),还是任何文明都有的“构成要素”(或称“方面”、“社会结构”、“文明形式”、“文明的子系统”),对这两种观点,本文分别称为生态文明的“类型说”和“要素说”。“类型说”是当前学界主流,其从历史分期角度把生态文明界定为文明演进到高级阶段的一种新类型,典型表述如:“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在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的人类文明。”①“大自然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历史呼唤着新的文明时代的到来。这种新的文明,可以称为后工业文明,也可以称为生态文明,即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新文明。”②“人类发展史的实践表明,生态文明是有别于任何一种文明的崭新文明形态,其产生和发展具有必然的历史演进轨迹,即人类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③“如果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一视角来观察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发展,那么可以说,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④可以看出,类型说中的生态文明具有:(1)时间上的新颖性,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具有“后工业”或“后现代”指向;(2)内容上的整体性,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类型,包含构成文明的各种要素;(3)价值上的进步性,比以往文明更加“环境友好”,是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高级文明。 “要素说”否认生态文明为独立的文明类型,其从文明构成的角度把生态文明界定为任何文明都存在的生态维度,其典型表述如:“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而是贯穿所有文明形态(从渔猎社会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智能文明)始终的一种基本结构。”⑤“生态文明是任何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是任何人类社会必须具有的结构维度。”⑥要素说所定义的生态文明具有:(1)时间上的普遍性,贯穿文明始终;(2)内容上的局部性,只涉及社会结构中与生态直接相关的那部分;(3)价值上的基础性,是任何文明得以存续的基础,也是文明的其他组成部分的基础。 “类型说”与“要素说”的区别是显然的。生态文明是社会生活的特定内容,还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整体?是从来就有、不断发展的,还是尚未实现、有待完成的?是中性的、开放的,在任何伦理思想、观念、制度、科技水平、生产力程度、生产关系下都存在的,还是“高级的”、有“条件的”,只有当社会发达到相当程度时才会出现的?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文明要素的关系是独立、并列还是交叉融合?对这些问题,在类型说和要素说的不同框架下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答案。这说明,二者的分歧实已触及

毛概文献综述--美丽中国

毛 概 结 课 论 文 之 美 丽 中 国 学院: 专业: 年级: 姓名:

前言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词。美丽中国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为什么要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总之,建设美丽中国,我们任重道远! 主题 “美丽中国”,乍一看,可能有的人以为是CCTV与bbc联合拍摄的,第一部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而本文所要讨论的这个“美丽中国”是在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高调提出的论题。历次全国党代会的报告中,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其实,这部纪录片与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很好地契合在一起,纪录片中所展现出的是一幅幅中华大地最美丽的画卷,这不正是十八大所展望,全国人民所期盼的美丽中国么! 十八大指出,建设美丽中国,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那么首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生态文明概念?当前为何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是把自然与文明结合起来。它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中国作为一个占全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国,我们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身,也是对地球生态安全的巨大贡献。将自身发展与全球发展结合起来,也体现了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身体力行的决心,展现了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的内涵与积淀。 本文不妨就从思想,政策,行动这三个方面具体论述如何实现“美丽中国”这个伟大目标。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托于环境法治建设,即: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生态文明观和环境法治观,促进环境公平正义、人与自然和谐;完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与中国特色环境法律制度的体系。 生态文明观具有特别重要的新意,它是一种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高度发展、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文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生态文明观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通过生态文明体系的建设,才能形成良好的生态伦理和环境道德,并制定出先进的环保法律制度。 国情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相结合,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文化生态学综述

文化生态学 摘要文化生态学是二十世纪以来新型的一门跨学科的交叉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生态学也从研究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了研究与工程学、信息传播学、经济学、教育学、媒体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但文化生态学的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任务。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环境破坏使人们认识到文化生态学对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定义发展媒体环境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逐步成熟,人类取得了巨大的技术进步,取得了许多重大的飞跃,从地下到太空,都遍布了人类的足迹。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科技让人类拥有了改造外界环境的无穷无尽的力量,同时也给人类带了许多灾难,2004年印度洋的海啸、2008年的中国汶川大地震等,使人类认识到了自身的脆弱性和自然的强大性,人类日益感受到自身与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越来越需要一门能够研究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规律的科学,于是文化生态学在这个时候逐步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了,成为了一门研究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交叉科学。 文化生态学定义 首先,在对一个主题的研究中,对其概念的确定和争论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进步,人们对文化生态学也有着进一步的理解。 美国的斯图尔德先在《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中,从文化生态学所研究问题的不同出发,将文化生态学同“环境决定论”和“经济决定论”加以区分。接着,通过对文化概念的认识结合生态的观点,总结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涉及技术起源和传播的多,涉及技术在各种环境中不同使用和接受不同社会安排的少[1]。经过多年,人们对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认识到,文化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在文化发展中的作业,也研究人的文化作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2]。如果说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指的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和状态,那么,文化生态学就是研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及规律的科学[3]。文化生态学是一门交叉有文化学和生态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完整版)

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 题目:生态文明建设的公共行为关系 姓名:孙玉国 学号:1032001407988 指导教师:李亚兰 教学点:徐州广播电视大学 2011 年10 月20 日

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签名:孙玉国日期:2011年10月20日

目录 导语 (1) 主体 一、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然性和意义 1、什么是生态文明。 2、建设生态文明于全球关系。 3、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二、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 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公共行为观念。 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做强做大生态经济。 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三、经济全球化的环境和公共行为研究 1、了解全球经济发展。 2、解读环境报告。 3、公共行为改善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文仲.公众参与环保有新途径[N].中国环境报,2008-11-19(03). [2]万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N].人民日报,2009-04-06(01) [3]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M].储复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4] 薛晓源,陈家刚.从生态启蒙到生态治理[M]//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4-45.. [5]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0.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文献综述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政法学院 10级行政管理一班100203017 李少爽 100203018 李胜男 摘要:本文旨在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做出基本综述,为“五位一体”的建设提供支持。文章分为四个部分:一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研究,三为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四为结语评价。总的来说,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逐步形成以点带面、以局部促整体、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立体的发展模式,但在实践上存在滞差,需要在实践执行方面进一步研究。关键词:中国生态文明综述 1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 1.1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产生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问题已经严重阻滞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促动人们重新审视并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寻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 多数学者都认同它是指关于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文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指出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郇庆治在《环境政治国际比较》中认为,生态文明应该是基于后工业主义社会的,在新的价值理念——即传统经济理性服从于社会与生态理性——的基础上,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建,它应该是一种基于多元原则、共享原则与合作原则的文明2。宋林飞在《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出,生态文明主张认识自然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更要建设生态3。在这方面只是由于侧重点不同,而对其内涵的实质性争议不多。 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的界定还有以下几种:(1)生态文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学者提出,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仅限于经济方面。广义的生态文明,则囊括 1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绿叶,2006.10 潘岳。中国严峻的社会难题 2郇庆治.环境政治国际比较.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2 3宋林飞.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南京社会科学2007. 12

文献综述之企业管理与生态学

企业管理与生态学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企业生态管理研究做了一些调查,并结合相关的期刊, 报纸,论文等探索生态学与企业管理的关系。将企业看成在社会组成的一个群聚的生态系统,并综合所读文献提出自己对企业管理与生态学的理解。 关键词:企业管理生态学 前言: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 系的学科。但随着世界的飞速发展,生态危机也日益严重。能源危机、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等等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马歇尔在其著作中强调用动态方式研究经济的重要性:“经济学的目标应在于经济生物学,而不是经济力学。”生物学发现的“适者生存”原则也可以作为经济研究的基础。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它的社会责任是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而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它要获得人力资金和各种物质资源的投入。这种情况和生物界生物为了生存而必须获得食物类似。文章赋予企业集群的生命特征,以一个生态系统的角度去研究企业的管理,在当代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下,这种思考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外的企业生态学研究 从国外学者的研究看,他们开始研究较早,主要从市场生态、企业与环境的系统性等方面展开研究,强调企业与环境的互惠共生,呼吁构建基于共同进化的企业生态系统,但对企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似性分析较表浅,欠缺对企业生态机理及生态战略的深入研究。 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现代企业环境变化越来越动态和不确定,传统的企业战略已经无力解决当今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复杂性问题,也无法解决企业实行恶性竞争、违背商业道德、只顾眼前利益等负面行为,企业生态学应运而生。 1993年,保罗·霍肯(Paul Hawken)从自然生态系统原理得到启示,在其著作《商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宣言》中,打破了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战略理论的限制,利用生态学思想系统探讨了商业活动与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并指出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才是我们惟一的真正出路。 美国学者詹姆斯·弗·穆尔(James F.Moor)发表《新的竞争生态》一文,首次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他以自然生态系统来描述当今市场中的企业活动,企业不再仅仅是单个的企业,而是商业生态系统的一个成员,该系统内还有生产者、供应商、竞争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等。认为除了竞争之外,企业之间的合作应引起关注。1996年,穆尔在著作《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战略》中,提出了基于商业生态系统概念的协同进化战略,它不同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在商业领域的简单运用。他认为,企业战略应关注整个企业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使企业成为商业生态系统进化的主导力量。为了使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综述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 生态文明是指科学向上的生态发展意识, 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 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以及由此保障的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向人们展示出的一种崭新的价值取向。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战略: (1)生态文明揭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刻内涵;(2)可持续发展战略拓展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领域;(3)探索促进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思想战略

Construction of the Ecology Civ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strac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efers to a scientific and progressive eco-development awareness, healthy and orderly ecological operation mechanism. It also means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tren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good cycle an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ociety, ecology. And thus it protects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human and societ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 new evaluation showed for people b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ideological strategy about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explained in following three sections: 1.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pens the implic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2.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extends the rang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3. Research for the effective way about promoting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deological strategy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