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9届高三历史复习课课练人民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3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2009届高三历史复习课课练人民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3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2009届高三历史复习课课练人民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3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2009届高三历史复习课课练人民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3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3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选择题:

1、在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B、新文化运动、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

2、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B、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加剧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及其斗争的发展

3、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革命运动被称为“大革命”,主要是因为()

A、群众基础的广泛性

B、俄国帮助的进步性

C、领导阶级的先进性

D、革命成果的丰富性

4、推动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最根本的因素是()

A、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B、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

C、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工人队伍扩大

D、五四运动的推动

5、1926年开始的国民革命军北伐取得了重大胜利,其历史意义在于()

A、造成了北洋军阀统治崩溃

B、结束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C、从帝国主义国家手中收回了全部权利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

6、“学生一日不放,本店一日不开”、“国家将亡,无心营业。”这些对联反映出五四运动得到了哪个阶层人民的支持?()

A、学生

B、商人

C、工人

D、市民

7、大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不包括()

A、帝国主义干涉、破坏中国革命

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绞杀中国革命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中国共产党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8、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因为它()

A、和中共的纲领一致

B、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一致

D、是在中共帮助下制定的

9、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国国民党的诞生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0、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11、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多次发动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表明中国共产党()

A、在城市拥有强大的革命力量

B、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C、受王明“左”倾错误影响

D、还未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动力

12、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方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充分体现这一原则的是下面哪项措施?()

A、开展土地革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B、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C、根据地经济建设

D、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13、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里,中国共产党得到的最重要的认识是()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 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唐宋 后三教合一宋明理学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一、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B、“礼”(“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 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3、历史地位: 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 A仁政学说B性善说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②历史地位: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B他被称为“亚圣”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性恶论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A、被视作儒家异端 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课练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课练 5.小公鸡和小鸭子 基础过关 一、把b ǎ词c í语y ǔ和h é对du ì应y ìn ɡ的de 音y īn 节ji é连li án 起q ǐ来l ái 。 喊 捉 块 身 跟 ku ài g ēn h ǎn zhu ō sh ēn 二、我w ǒ的de 字z ì很h ěn 漂pi ào 亮li àn ɡ 。 也 哥 地 听 三、写xi ě出ch ū带d ài 有y ǒu 下xi à列li è偏pi ān 旁p án ɡ的de 字z ì ,再z ài 组z ǔ词c í 。 讠( )______ ( ) ______ 氵 ( ) ______ ( ) ______ 能力提升 四、仿f ǎn ɡ照zh ào 例l ì子z ǐ,把b ǎ下xi à列li è的de 句j ù子z ǐ补b ǔ充ch ōn ɡ完w án 整zh ěn ɡ 。 例:小公鸡跟在小鸭子的后面,也下了水。 小公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小鸭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五、能n én ɡ说shu ō会hu ì道d ào 。 你和小伙伴之间是怎样和睦相处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订正栏

邻 参考答案:一、喊—h ǎn 捉—zhu ō 块—ku ài 身—sh ēn 跟—g ēn 二、仔细观察这些字的笔画,再按顺序写下来。 三、说 说话 语 语文 江 江河 江 河 河水 四、很快 五、当我的同桌忘记带学习用具时,我会把我的借给他用。 6.树和喜鹊 基础过关 一、把b ǎ下xi à列li è字z ì的de 音y īn 节ji é补b ǔ充ch ōn ɡ完w án 整zh ěn ɡ 。 g____ j____ l_____ zh_____ j_____ 二、我w ǒ能n én ɡ写xi ě好h ǎo 下xi à面mi àn 的de 字z ì 。 单 乐 居 快 三、给ɡěi 下xi à列li è的de 字z ì加ji ā偏pi ān 旁p án ɡ,组z ǔ成ch én ɡ新x īn 字z ì再z ài 组z ǔ词c í 。 ( )________ ( )________ 四、照zh ào 样y àn ɡ子z ǐ写xi ě词c í语y ǔ 。 安安静静 (AABB 式词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好多好多 (好…好…):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五、根ɡēn 据j ù课k è文w én 内n èi 容r ón ɡ判p àn 断du àn ,对du ì的de 打d ǎ “√”,错cu ò的de 打d ǎ “×”。 1. 喜鹊和树后来感到快乐,是因为喜鹊经常给树唱歌。( ) 2.喜鹊和树后来感到很快乐,是因为有了很多树,有了很多喜鹊。喜 居 孤 招 静 乎 召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手册:第10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Word版含解析)

第10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2019·湘潭模拟)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期间“新知识分子从象牙塔中走 出来,到十字街头,大庭广众之间……与商人、店员、都市工人、工业家以及职业政客相往来”。这说明五四运动() A.促进新文化运动兴起 B.知识分子是运动的主力军 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2.(2019·襄阳一模)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各种社会 思潮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其中有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近代中国保守主义、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近代中国民粹主义、近代中国三民主义、近代中国科学主义、近代中国实用主义、近代中国改良主义。这种现象反映了() A.各种政治势力角逐使中国政局动荡 B.政党政治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 C.社会主义成为民主革命的必然选择 D.中国国民的民族国家意识日益觉醒 3.(2019·滨州二模)1919年6月,陈独秀在题为《我们究竟应不应该爱国》 的文章里写道:自从山东问题发生,爱国的声浪更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似乎“爱国”这两字,竟是天经地义的了。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爱国就是害人的别名。由此可知() A.陈独秀反对学生的爱国行为 B.爱国主义成为那一时期的主旋律 C.山东问题激发爱国主义产生 D.五四运动的浪潮阻碍了社会发展 4.(2019·咸宁联考)1919年5月,《每周评论》转载选录了《晨报》等报纸 的9篇评论,集中批驳法律制裁的谬论,赞扬学生运动,指出学生风潮出于爱国心,光明磊落,青岛事件为全国人民所注目,学生运动得到各方舆论之同情。这些评论() A.给五四运动以有力支持 B.改变了五四运动的方向 C.掀起了全国罢工的风潮 D.揭露了外交失败的原因 5.(2019·德州一模)1919年,上海《申报》刊登了《青岛问题之外论》(1 月5日)、《巴黎会议之中国问题》(2月4日)、《中日青岛问题之紧急》(5月3日)、《青岛问题警讯志》(5月6日)、《都人对青岛问题之奋起》(5月7日)、《巴黎中

高考历史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高考历史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96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1、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 2、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有: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韩非子。 3、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为政以德;在教育方面主张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编订《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 4、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为更加系统的"仁政",还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5、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了"君舟民水"思想,同时荀子结合了法家和道家的思想,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伦理观上主张性恶论。 ★考点97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取"焚书坑儒"政策,儒家学说遭到沉重打击。 2、西汉前期,为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加强君权,还提出"君权神授";同时提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思想,要求统治者施仁政;在伦理道德上主张"三纲五常";著有《春秋繁露》一书。董仲舒的建议得到汉武帝的采纳,从汉武帝起,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考点98 宋明理学 1、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和传播,儒学面临严峻的挑战。 2、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了"三教合归儒"的主张。 3、宋代儒学出现了新的体系,即理学。北宋的儒学代表人物是程颢和程颐兄弟,其核心思想是"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4、朱熹是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 他主张"理气论"即先有理,后有气和"心性论",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为封建统治秩序和等级制度辩护,代表作是《四书章句集注》 5、王阳明是明朝中后期儒学的代表人物,更多地吸收了佛教的禅宗思想,他提出"心学",主张心外无物,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 ★考点99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明朝后期李贽是"离经叛道"的思想家。李贽认为不能以孔子的是非标准来判断是非,同时还揭露道学家的虚伪,赞扬农民起义,反对男尊女卑。 2、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是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 政治上: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提倡"以民为主"。 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文化上批判继承了儒家思想。 3、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的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政治根源是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

二下语文第三单元课课练

班级姓名学号 一、比一比,再组词: 叽()沐()叨()紫() 机()床()叼()紧() 二、照样子写词语: 亮堂堂 闪闪发亮 严严实实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伸出()沐浴()睁开() 整理()讨论()尊敬() 四、填空: 1、“遍”的结构是结构,第六笔是。 2、“喳”除部首外有笔,它的音序是。 3、“裙”的音节是,部首是,组词:。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鹿儿想到外面去玩。她打开了房门,渡过了小溪,向对面的草地走去。 紫花开遍大地,芬芳扑鼻()小鸟在空中飞,叽叽喳喳。整个大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鹿儿高兴得跳了起来。 鹿儿跳啊蹦啊,乌黑的头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她索性伸出双脚坐在了草地上。小小的围裙里充满了阳光。看到了可爱的阳光,鹿儿心里油然升起了一个美好的想法: “啊!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奶奶。” 1、读读短文,标上小节号。 2、在第一节中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再读一读第一节,照样子,用上几个表示动作 的词语练习说话: 小华回到家里。他 3、在第二节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4、照样子写句子: 例:鹿儿高兴得跳了起来。 ①奶奶急得。 ②爷爷舒服得。 ③爸爸累得。 5、学了课文,说一说,你喜欢鹿儿吗?为什么?你为长辈服务过吗?用几句话告诉我们你是怎么做的?

班级姓名学号 一、换部首再组词: 桶()()拎()()歇()()()()()()()() 二、选词填空: 什么怎么 (1)我问小明:“你()知道这块橡皮是你的呢?” (2)我生气地说:“没()可解释的,你根本不知道该()办!” 句包甸 (1)每天,我们背着沉()()的书()上学去。 (2)“下星期一,我校组织全体师生一起去春游。”老师刚说完这()话,教室里就沸腾了起来。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那个老爷爷跟在后面慢慢走。一桶水可重啦!三个妈妈走走停停,手都拎酸了,腰也快要折断了。 这时,迎面跑来了三个孩子。 第一个孩子只顾自己翻跟头,像车轮子在转。他看也不看妈妈一眼。 第二个孩子只顾自己唱歌,像只小黄莺。他也不看妈妈一眼。 第三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走了。 三个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吧,这就是我们的儿子,怎么样啊?” □哦□有三个儿子□他们都在哪里呀□□老爷爷说□□我只看见了一个儿 子啊□ 1、在文中□里加上标点。 2、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一桶水可重啦!三个妈妈走走停停,手都拎酸了,腰也快要折断了。 (1)第三个儿子可懂事啦! (2) 3、读读课文,想一想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答:因为当三个儿子看见妈妈拎着沉甸甸的水桶时,第一个儿子 ,第二个儿子,只有第三个儿子,只有他懂得,所以,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4、续编课文:妈妈回到家把老爷爷的话告诉了各自的儿子。第二天,妈妈又去打水了。 第一个儿子 第二个儿子

(完整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史(知识点归纳)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史 (远古— 1840 年) 历史 阶段特征 中央政制 地方政制 时期 (政治) 奴隶社会的繁 王位世袭制: 封侯、伯 夏 荣时期 ①概念: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②方式:兄终弟及,父子相传 注意:特征 商 阶级和国家产生; ③意义:取代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标志着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占卜) ; 相、卿士、卜、祝、史 王位世袭制的确 家与国密切联系 西 立;等级森严的分 比较 分封制 宗法制 封制和宗法制的 巩固统治的需要 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保证王 周 推行,逐渐形成了 目的 先 权的稳定(权力,财产,土地继承) , 我国早期政治制 巩固统治 秦 度。 ①定义: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 ①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 内容 (分封 时 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政治等级、巩固统治国家的制度; 最多是同姓诸侯 ) ②主要的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和余 期 ②义务:受封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 子分封制(核心内容) ; 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确立了严格的大宗、 小宗体系。(具 的义务。 有相对性,周天子绝对的大宗) ③权利: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进行再分 ④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 封 ,而且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税, 宗法等级 有相对大的独立性。 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①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②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家和 国密切结合。 影响 ①积极(前期) :开拓了边远地区,巩固了奴隶主 ①对当时: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 贵族的统治,形成了众星捧月的局面, (周王确立 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防止贵族之间 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使 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 维护 西周成为了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盛国家。 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②消极(后期) :西周后期受破坏,春秋时期王室 ②对后世: 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 衰微,诸侯争霸。 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 对中国 破坏标志:楚王问鼎 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破坏原因: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井田制受破坏; 直接原因制度的缺陷(诸侯权力大) 选官 制度 世 官制 春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秋 诸侯争霸, 实现局 部统一;分封制逐 战 渐 瓦解,封建制度国 逐步建立 关系 相同 王室衰微 互为表里,相辅相承。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 治制度方面的外在体现。 ①都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礼乐制度)②分封的诸侯或众子在封国内都享有世袭统治权。 ③都是早期政治制度,都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④都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 各诸侯国实行改革和变法 (春秋管仲 改革 “相地而衰征 ”和战国 魏国李 悝、楚国吴起、秦国商鞅的变法) 封建社会的初 背景: ③理论根源:法家思想(商鞅变法) 期 ①历史根源 : 吸取春秋战国出现诸侯割据的教训,加强统治。 ②前提条件 : 秦的统一和秦朝的建立 ④经济根源:自然经济(小农经济) 实现了国家的大 BC230 年 —BC221 年先后灭六国。 BC221 年建立秦朝 ⑤政治根源:巩固地主阶级统治的需要 一统;专制主义集 权制度的建立巩 概念 专制主义: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固时期。 1. 首创皇帝制度 3. 地方建立郡县制 秦 秦 ①皇帝独尊(称号) :显示皇帝的神圣感 ①建立 例如: “皇帝 ” 朕“ “制 ” 诏“”“玺” A 、春秋战国,开始设郡县 ②皇权至上(权力) : 显示地位的不可僭越,是皇帝制度的 B 、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全国分 核心。例如:虎符调兵 为 36郡 ②内容 ③皇位世袭(王位) :显示权力的不可转移 A 、郡(守)职权:中央以下最高一 例如:秦始皇、二世至万世 级地方行政机构。 2. 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汉 B 、县(长 /令)职权:由朝廷任命, ①三公 负责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 丞相:百官之首,辅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讼和兵役。 御史大夫:副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的诏令, 监 C 、乡里亭 察百官; ③意义: 太尉:太尉:负责管理军务,但军权秦始皇自掌。 A 、郡县制的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 ②九卿:丞相之下设诸卿,掌管各项具体事务 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特点: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 B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 互相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是官 僚统治取代贵族统治的重要标志。 影响 ( 1)积极方面 ①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成为当时的大国。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巩固国家统一,社会的安定;对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 2)消极方面 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形成暴政,激化阶级矛盾。 1 按 军 功 赐 爵,皇 帝 任 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复习指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复习指要 一、考向标――解读新课标:新课标对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要求:(1)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2)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要求;(3)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新课标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我们要分层次要求安排学习,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理解难点,依据新课标的提示把握复习方向。 二、知识线索和阶段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包括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这段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后,在艰难的探索中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不断的走向胜利。 这段历史被划分成三个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伟大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阶段特征:是中共开始领导中国革命,并成功的找到了一条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知识精要: 1.五四运动:⑴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⑵口号以及由此可以看出的五四运动的性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帝爱国运动。⑶进程:6月5日前,运动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⑷6月5日后,运动的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初步胜利的原因: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5)意义: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中共的成立:⑴标志: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⑵意义:从此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的革命政党,在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3.工人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4.国民大革命运动:⑴黄埔军校的建立:1924年,是两党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⑵特点: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⑶意义: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北伐――国民大革命的高潮:胜利进军的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胜利进军的原因:⑴各地工农群众的支持;⑵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⑶北伐军的英勇善战;⑷正确的作战方针等。 5.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开辟了中共领导中国革命的新时期。 6.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湖南领导了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后,转向农村进军,开辟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八一南昌起义的部队和毛泽东领导的部在井冈山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坚强的部队。 7. 长征:起止时间和标志:1934年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1936年甘肃会宁会师;意义: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8. 遵议会议:背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主要内容: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意义: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二)伟大的抗日战争: 阶段特征:随着日本侵略的步步深入,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大敌当前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终于取得了近代以来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知识精要:九一八事变:经过:1931年,日本关东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结果: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东北沦陷。中国进入艰难的局部抗战时期。 西安事变:背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目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国共两党团结抗日的新局面的到来。 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北平西南卢沟桥,标志着日军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抗日战场的重大胜利:血战台儿庄的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斗志。百团大战:特点: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敌人的最大规模的战役。影响: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们抗战的信心。 中共七大:背景:世界人民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都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内容;意义:是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宣告结束。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二战的最终结束。 (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阶段特征: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中日民族矛盾的消失,国共合作关系再次破裂,为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独立、富强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以及支持他的美帝国主义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展开了最后的决战,并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练习题

第三单元试卷(A) 一、判断题(每道小题2分共10分) 1. 一年中有六个月是大月,六个月是小月.( ) 2. 二月是28天.( ) 3. 1996年是闰年,全年是366天,二月份是29天.( ) 4. 23时就是晚上11时.( ) 5. 一节课40分,第一节课从8∶45上课到9∶05下课.( ) 二、填空题(1-2每题2分, 3-4每题3分, 第5小题4分, 6-7每题8分, 共30分) 1. 1988年是( )年,1995年是( )年. 2. (1)4年7个月=( )个月. (2)120时=( )日. 3. 一年有( )个月,平年有( )天,闰年有( )天. 4. 1985年是()年,全年有()天,二月份是()天。 5. 大月有( )天,它们是( ),小月有( )天,它们是( ). 6. 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间. (1)早晨7时( ) (2)下午3时( ) (3)深夜11时( ) (4)清晨4时( ) 7. 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间. (1)凌晨2时( )

(2)上午9时( ) (3)晚上10时( ) (4)下午5时( ) 三、口算题(每道小题4分共12分) 1. 12×50= 25×8= 23×11= 125÷25= 2. 4200-2200= 220+80= 20×8×5= 600-3×200= 3. 20+20÷2= 35-25÷5= 36+8-40= 2800÷40= 四、计算题(每道小题4分共16分) 1. 1096÷8+13×17 2. 4205-3485÷17×15 3. 544-(544-25×16) 4. (488-7232÷16)×28 五、应用题(每道小题8分共32分) 1. 某服装厂今年3月份生产服装9548套,平均每天生产服装多少套? 2. 从6月1日开始(包括这一天)到8月25日(包括这一天),共有多少天? 3. 北京开往某地的火车,今天上午10时开出,第二天下午1:00到达,路上经过了多少时间? 4. 一架飞机以每小时85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飞往乙地,它10∶00从甲地 起飞,16∶00到达乙地,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精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导读:本文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下面是整理的“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欢迎阅读参考,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高考栏目.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1.据北宋欧阳修等史学家编撰的《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而唐代诗人王建有诗《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 B.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者为准 C.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 D.两者记载的史实相违背,必有其一是伪史 2.“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

正确的是( ) 4.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上述材料( ) A.表明史学的实用价值 B.说明历史时序性特点 C.肯定求真的史学态度 D.阐释全球史观的意义 6.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作者在此强调的是( ) A.辩证统一中外关联 B.厚积薄发以古讽今 C.鉴往知来贯通古今 D.厚今薄古学贯中西 7.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英国内战 1.英国内战与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①内战时间:1642年—1648年 ②处死国王查理一世: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③共和国成立:1649年成立,克伦威尔掌握了国家大权 2.克伦威尔护国政体建立 1653年,克伦威尔解散议会,实行护国政体。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 3.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1660年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认可的情况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它是采用旧王朝形式的资产阶级统治。 4.“光荣革命” 因国王力图重建君主专制统治,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史称“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就此结束。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一.背景 ①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困境。 ②当时的美国胡佛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③1933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始推行新政。 二.内容 ①整顿财政金融②实行工业复兴法③调整农业生产④实行社会保障,推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三.新政特点: 是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四.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加速了生产力的恢复。 ②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人民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缓和了阶级矛盾,避免了法西斯势力的上台,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④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 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直接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权力来自国王,和议会发生矛盾。

第三单元课课练(叶)

11、瀑布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准“衬、瀑、仰、屏”的字音。(2)查字典理解“珍珠屏、仰望”的意思。 仰望 (3)分清小节,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想办法试着解决。 (4)读了课文,思考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课堂训练: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听到瀑布的声音,好像,又像。远望瀑布,。近看瀑布,。一阵风吹来,把瀑布吹得、、,这景象真令人着迷! (2)用上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仰望—— (3)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一座珍珠的屏好伟大呀!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东方明珠电视塔好高哇! (4)说话训练: 看到了瀑布,听到了声音,我想到了。 3、课后练习: (1)加部首组词: 暴()()良()() ()()()() 寸()()俞()() ()()()() (2)抄写词语: 瀑布岸滩松林景象比喻千丈青山仰望珍珠 (3)填写古诗: 望庐山瀑布唐 日照香炉,遥望瀑布。 三千尺,落九天。 (4)阅读和积累一首描写瀑布的诗歌。 (5)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12、天鹅的故事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准“腾、震、颤”的字音。 (2)划出文中“呼啸、窟窿、胸脯”等部首相同的词语,想想它们的意思。 (3)分清小节,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想办法试着解决。 (4)读了课文,哪部分使你最感动?说说自己的感受。 2、课堂训练: (1)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并组词: 口()()穴()() ()()()() 月()( ) 页()() ()()()() (2)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天鹅()的冰面 ()的劳动号子()的欢呼声 (3)按要求摘录句子: 老天鹅破冰: 所有的天鹅破冰: (4)说话训练: 看见老天鹅的举动,别的天鹅都怔住了,它们 ★有的想:; ★★有的想:; ★★★还有的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政治:社会大变革(宗法分封制和礼乐制崩溃、周天子权威丧失)和争霸战争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旺,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文化:专业文化阶层的形成、私学的兴起、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广泛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3、“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二、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春秋末期,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以德治民”。 (2)战国时期初步发展: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赋,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还提出“三纲五常”,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5)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1)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2)清初: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 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方法总结 学习本单元,要宏观把握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要注意以下线索: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注意文化现象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学会透视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层社会根源。 2、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的完整理解,注意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地位。 3、注意寻找这部分内容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点,如当前,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立,注意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并学会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剔除糟粕。 4、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应,学习中注意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的原理来指导自己的学习。

第三单元课课练作业

《中国石拱桥》课课练作业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推崇.( ) ②和谐.( ) ③惟妙惟肖. ( ) 2.按注音填字组词。 ①桥d ūn( ) ②xi áo( )河 ③长虹饮ji àn( ) ④ɡǒn ɡ( )桥 ⑤巧妙绝l ún (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是 、 、 。 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 ,结构 ,强度 。 ③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 。(巧妙绝伦 匠心独运) ④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 (崇拜 推崇)这座桥。 4.解释词语 ⑴匀称: ⑵古朴: ①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②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③赵州桥横跨在汶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④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龙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 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引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 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1.请你用双竖线为选段划分层次。 ① ② ③ ④ 2.从选段看来,我国石拱桥的特征是什么? 3.第二段文字说明了我国石拱桥的三个特点。这三个特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4.选段提到《水经注》里“旅人桥”,是为了说明什么? 5.《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加点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6.文中列举“旅人桥”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7.“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用“几乎”限制“到处都有”是要表达什么意思? 8.作者举赵州桥为例是为了说明什么? 9.请在原文中为第4段划分层次并标明层意。 ① ② ③ 10.请用一句话概括赵州桥的特征。 11.文中多处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摘抄其中的一句并分析其作用。 12.文中引用唐朝的张嘉贞的话是为了说明哪一句? 13.文中引用唐朝的张鷟的话是为了说明哪一句? ★文中引用张鷟之语是为了说明 。 14.文中用“最著名”修饰赵州桥和卢沟桥,说明了什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总结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总结 打牢基础是一轮复习的目标,落实是一轮复习成败的关键,规范是提高成绩的主因,把握方向是提高效率的捷径。转眼半年过去,特总结如下: 一、加强集体备课,优化个人备课。 教师先阅读(通览教材、掌握内容)--探究(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在联系)--定点(确定重点和难点)--理路(理清思路,拟出教路,安排学路)。在此基础之上,充分的利用我校的网络优势,借鉴其他老师的网上备课,搜索相关专题,下载教案、习题等资料,围绕新课标整合教案和习题,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初步形成个人备课。备课组全体成员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在一起,对将要教的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如:教学目标该如何制定,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本课重点是什么,如何突破;难点是什么,如何排除;本课怎样导入效果较好,一开始就能激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该怎样教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课后检测应怎样编写,编写哪些类型的题;在本课中,该给学生制定怎样的活动方案,等等。通过集体备课,得出本节课的施教框架,然后教师再根据个人和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二次备课。这样,备出来的一节课,既充分实现了教学目标,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活”字。 二、加强单元整体备课,统领课时备课 《历史标准》在课程结构上有三大变革:一是设置学习模块,二是确定专题型的教材和教学体系,三是分设必修和选修课程。其中第二大变革是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针对新课程以主题单元呈现教学内容的编排方式,教师的教学视野和教学思路也应更加开阔,这种编排体系既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又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整体统筹,加强单元备课。改变以往面面俱到的“单课式备课法”,采取对教学内容全盘考虑、整体设计的“单元备课法”。强调单元整体备课,单元备课统领课时备课更符合新课程的结构设计和编排理念,也才能一步步落实模块教学和课标要求。 三、运用学案导学。

高考备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规划及知识点总结

高考备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规划及知识点总结 导读: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本人学习吧!下面本人网的本人给你们 带来了高三历史学习方法文章《高考备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规划及知识点总结》供考生们参考。 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一)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 纪即公元前771年)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例一:井田制瓦解(经济基础)导致了分封制无法维持下去(上层建筑)标志着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 例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