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核酸提取及常见问题分析

核酸提取及常见问题分析

核酸提取新技术

核酸提取新技术 核酸提取被用于许多分子生物化学试验和诊断,是克隆、转化、酶切、体外转录、扩增、测序等试验的第一个步骤。然而由于细胞内存在大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原始样品中的代谢物以及其它污染物,提取高质量的核酸并非易事。现阶段的层析柱核酸提取方法有: 1、一种新的层析柱技术-双层柱技术 时间:2012年 人物: 美国科学家丁少峰教授和刘强教授 事件: 发明了一种新的层析柱技术-双层柱技术,以及基于该新双层柱的核酸提取方法,用来克服常用的基于硅胶提取和基于阴离子交换提取核酸两者的缺点,使核酸提取方法更加简单、快速、高效、可靠,特别是在血浆和尿液的液体活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13-14。 结构: 双层柱由2种膜组成:第一层为阴离子交换膜二乙胺(DEAE),第二层为二氧化硅膜 (Fig.1)。 原理: (1)样品中的核酸结合到第一层阴离子交换膜上,起核酸浓缩器的作用, (2)已结合的核酸从第一层膜洗脱, 然后结合到第二层二氧化硅膜, 这是因为采用了双功能洗脱/结合液, 也称为耦联液, (3)最终使用低盐缓冲液将游离核酸从第二层膜洗脱,获得目的产物 (Fig.2)。 优点: (1)特别适用于分离和纯化含有极度稀释的大容量的核酸样品,例如10mL血浆或50mL尿液; (2)游离的小片段DNA(80~250bp)回收率高,可比常规硅胶提取法高出4倍, 适用于血浆及尿液游离核酸的提取; (3)不需要蛋白酶处理; (4)提供更高纯度和更少抑制剂的核酸样品; (5)洗脱的核酸可直接用于下游应用, 包括焦磷酸化激活的聚合反应(Pyrophosphorolysis Activated Polymerization,PAP)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二代测序等; (6)此外,本方法快速、简便,无需接触苯酚及氯仿等毒性强烈的有机溶剂,无需复杂繁琐的实验操作,操作全程可在短时间内完成。 以下为常用的两种方法。

质粒提取有关问题及注意点

质粒提取常见问题解析 涂布棒在酒精蘸一下,然后烧一下,能不能保证把所用的菌烧死? 参考见解:涂布棒可以在酒精中保藏,但是酒精不能即时杀菌。蘸了酒精后再烧一小会,烧的是酒精而不是涂布棒。建议涂布棒还是干烧较长时间后,冷却了再涂。同时作多个转化时,应用几个涂布棒免得交叉污染。 原先测序鉴定没有问题的细菌,37℃摇菌后发现质粒大小或序列出现异常? 参考见解: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较小,常出现在较大质粒或比较特殊的序列中。解决办法: 1、降低培养温度,在20~25℃下培养,或室温培养可明显减少发生概率。 2、使用一些特殊菌株,如Sure菌株,它缺失了一些重组酶,如rec类等,使得质粒复制更加稳定。 3、质粒抽提有一个酶切不完全的原因就是溶液Ⅱ中的NaOH浓度过高造成的,请大家注意一下! 【有两种方法可以在提质粒前判断菌生长是否正常: 1、利用你的嗅觉。只要平时做实验仔细点就能闻出大肠杆菌的气味,新鲜的大肠杆菌是略带一点刺鼻的气味,但不至于反感。而在泥水状的菌液中你只要一凑过去就感觉到其臭无比或者没有气味,可以和正常菌液对照。 2、肉眼观察活化菌株。对于生长不正常的菌液进行划板验证或者稀释到浓度足够低涂板,第二天观察单克隆生长情况,LB平板生长的DH5A正常形态在37℃16h后直径在1mm左右,颜色偏白,半透明状,湿润的圆形菌斑,如果观察到生长过快,颜色又是泛黄的话基本上不正常了。】 未提出质粒或质粒得率较低,如何解决? 参考见解: 1、大肠杆菌老化:涂布平板培养后,重新挑选新菌落进行液体培养。 2、质粒拷贝数低:由于使用低拷贝数载体引起的质粒DNA提取量低,可更换具有相同功能的高拷贝数载体。 3、菌体中无质粒:有些质粒本身不能在某些菌种中稳定存在,经多次转接后有可能造成质粒丢失。例如,柯斯质粒在大肠杆菌中长期保存不稳定,因此不要频繁转接,每次接种时应接种单菌落。另外,检查筛选用抗生素使用浓度是否正确。 4、碱裂解不充分:使用过多菌体培养液,会导致菌体裂解不充分,可减少菌体用量或增加溶液的用量。对低拷贝数质粒,提取时可加大菌体用量并加倍使用溶液,可以有助于增加质粒提取量和提高质粒质量。 5、溶液使用不当:溶液2和3在温度较低时可能出现浑浊,应置于37℃保温片刻直至溶解为清亮的溶液,才能使用。 6、吸附柱过载:不同产品中吸附柱吸附能力不同,如果需要提取的质粒量很大,请分多次提取。若用富集培养基,例如TB或2×YT,菌液体积必须减少;若质粒是非常高的拷贝数或宿主菌具有很高的生长率,则需减少LB培养液体积。 7、质粒未全部溶解(尤其质粒较大时) :洗脱溶解质粒时,可适当加温或延长溶解时间。 8、乙醇残留:漂洗液洗涤后应离心尽量去除残留液体,再加入洗脱缓冲液。 9、洗脱液加入位置不正确:洗脱液应加在硅胶膜中心部位以确保洗脱液会完全覆盖硅胶膜的表面达到最大洗脱效率。 10、洗脱液不合适:DNA只在低盐溶液中才能被洗脱,如洗脱缓冲液EB(10mM Tris-HCl, 1mM EDTA,pH8.5)或水。洗脱效率还取决于pH值,最大洗脱效率在pH7.0-8.5间。当用水洗脱时确保其pH值在此范围内,如果pH过低可能导致洗脱量低。洗脱时将灭菌蒸馏水或洗脱缓冲液加热至60℃后使用,有利于提高洗脱效率。

关于质粒抽提的杂菌污染问题解决方案

关于质粒抽提的杂菌污染问题解决方案过 对于从事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的人来说,质粒抽提几乎是每天都用做的常规技术。我们经常会收到来自用户的各种求助,像质粒提取失败了、不是自已想要的那个质粒及提取得率低等等。 其实提取质粒并不难,基本上按照质粒提取试剂盒的说明书,小心操作,一般不会有问题。但是为什么还会有这些问题存在?因为在实验中我们应该注意一些我们经常忽略的细节。可能实验室的环境的污染,操作时的不注意都会造成我们培养细菌时染杂菌,使得在质粒的提取过程中现象出现异常,导致实验不成功。说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问:那我们染的杂菌是什么菌呢?其实大部分为真菌,也有可能是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为了让大家能能判断出所用的菌体是否染杂菌,继而能从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出该原因,我们特意在本实验室里做了一个从染杂菌的细菌中提取质粒的对照模拟实验。 实验方案 编号具体方案 号高拷贝质粒的大肠杆菌1 2号号染杂菌的大肠杆菌3 4号全为杂菌(酵母菌)号 5.6号 实验步骤 根据simgen快速质粒DNA小量试剂盒的说明书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 (一)Buffer II裂解不完全

后溶液变粘稠的澄清液体;而部分BufferII2号为正常的大肠杆菌加入如上图所示1、号加入之后溶液呈不粘稠的浑浊、64号变为粘稠的浑浊液体;全为杂菌的5染菌的细菌3、液体。时,其中的碱性溶液能使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破裂以及蛋白质变Buffer II 在加入号正常的革兰氏阴性细2等细胞内容物。对于1、性,从而释放出质粒DNA、基因组DNA等细胞内容物从而溶液变为粘稠的DNAII溶液能将其细胞壁破裂,释放出质粒菌,Buffer 溶液能号,我们可以看到它出现了粘稠的浑浊液体,这是因为Buffer II澄清液体,而3、4的细胞壁却不能破裂,真菌)溶解正常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但部分杂菌(革兰氏阳性菌、5、6号都为杂菌,不能被破裂的杂菌呈现浑浊状。它们的细胞壁较厚,Buffer II溶液只能裂解很小部分的细胞壁使其穿孔而泄露部分核酸(主要是RNA),细胞内的基因组DNA等其他细胞内容物难以释放,所以它呈现了不粘稠的浑浊状。 (二)拷贝数降低或质粒丢 失. 图2

质粒提取注意事项

1. 质粒制备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大多数做抽提过质粒,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质粒制备的基本原理。所以有必要做一个说明,能帮助您了解和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制备质粒最常用的方式是碱裂解法。质粒被转化到细菌中,单菌落接种到含有特定抗生素的培养基中,一般培养到细菌生长的平台期离心收集细胞;细菌用悬浮液(Solution I, 内含RNase A)悬浮细胞,用SDS-NaOH (Solution II)裂解。SDS是很强的去污剂,抽提出细胞膜蛋白质和磷脂,释放出细胞内物质,NaOH为强碱,使蛋白质,染色体DNA和质粒DNA变性;细胞裂解彻底后,加入酸性醋酸钾(Solution III), 中和裂解液,同时SDS-K,变性蛋白质,变性基因组DNA和细胞碎片形成沉淀,通过离心,但是质粒DNA正确复性,仍留在上清溶液中。如何从上清液中回收DNA的方法有很多,有用苯酚/氯仿抽提的,有用乙醇沉淀的,有用核酸吸附吸附的,目的都是试图采用有效,快速的方式纯化质粒DNA。我们提供的试剂盒就是选用特异的核酸吸附材料,优化结合与洗脱条件得到高纯度质粒DNA,纯化的质粒DNA纯度和得率可以满足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要求。 2. 质粒DNA 制备的关键是什么? 答:碱裂解法的关键是如何把握SDS-NaOH处理的时间。质粒制备过程中,如果质粒长时间暴露于NaOH, 质粒有可能不可逆变性,使得抽提质粒中有部分是变性质粒。这些变性质粒,不能酶切。所有一般情况下,SDS-KOH处理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最好在冰里处理,观察到液体变得清就可以加入中和液。 3. 质粒中基因组污染是怎么产生的? 答:基因组的产生一般是因变性和中和步骤处理不当所致。如果为了提高混合效果,混匀的动作过于剧烈,基因组DNA可能被剪切成小片段,这些小片段在后来中和过程中被复性,保留在溶液中,与质粒一起回收出来了。要降低基因组的污染,记注两点:混合动作要温和,细胞用量要合适。 4. 如何确定质粒小抽细胞的用量? 答:根据实验目的确定质粒的需求量。对于一般的克隆酶切鉴定,亚克隆、测序分析等常规分析,有几微克的DNA就够了。质粒拷贝数的高低确定接种体积的大小。高拷贝的质粒,接过2-3ml 的细胞就够了,对于中低拷贝的如pBR322,接种5ml也能满足要求。使用过过的细胞,由于细胞裂解难以彻底,时间难以把握,DNA的纯度和得率有时因吸附材料容量的限制,得率并没有显著提高,纯度反而下降。对于细胞数很大的质粒制备,需要按比例提高各溶液的用量,才能保证抽提质粒的纯度和得率。 5. 电泳分析抽提的质粒会看到什么? 答:如果您制备的质粒很脏,从电泳加样孔起,您会看依次看到微量的基因组DNA, 开环环装质粒(open circular plasmid),超螺旋质粒(Super Coiled), 变性的超螺旋质粒(denatured supercoiled plasmid), 细菌RNA。判定质粒制备质量高低的标准是观察超螺旋质粒在整个抽提DNA中的百分比。质量高的主要部分为超螺旋质粒,没有变性超螺旋质粒和没有基因

c16全自动核酸提取仪操作说明

c16全自动核酸提取仪操作说明 仪器构造简介: 1 触控屏HID-Pro 320 2 仪器前门 3 样品盘适配器 4 LED指示灯 5 触摸感应器 1 带滤芯的枪头 2 收集管 3 枪头、洗脱管放置架 4 压板 5 样品槽(可直接放置试 剂板或加装适配器后放置 试剂条) 6 传送轨道 7 试剂条适配器

样品架穿孔工具 1 InnuPure接口 2 网络接口 3 USB接口 简易操作说明: 1.插上仪器电源线,打开仪器背部的电源开关,仪器前面LED指示灯显示红色,此时仪器 为待机状态。用手指轻触触摸感应器圆形键一秒钟(注意,不要使劲按),手指拿开后LED指示灯由红色变为绿色,此时仪器为工作状态。 开机后界面如下图所示:

Menu:菜单 Select protocol:选择程序 Tools:工具 Settings:一般设置 2.样品准备和纯化 1)样品盘放入样品架,打开夹板。 2)将试剂板放入样品槽。试剂板上的红线要 与样品槽上的红点对齐。 3)将条管适配器放入样品槽。同样适配器上 的红点要与样品槽上的红点对齐。

4)将试剂条放入样品槽。注意:有“AJ”字样的一头朝向样品盘上刻字的一边。 5)试剂条管放完后,放下压板。 6)放入枪头和收集管。注意:没放试剂条的位 置不要放。 7)将试剂条管第一和第三孔刺穿,可以使用穿 孔工具也可以使用干净的枪头。(“AJ”字样边为第一 孔) 8)将裂解后的样品加入第一孔。(具体操作详见 试剂盒说明) 9)准备好的样品盘放入仪器内,轻推,样品盘 会自动进入。

10) 根据起始样本选择合适的程序,点击开始即可。 11) 纯化完成后样品盘会自动退出,盖子盖好纯化产物放冰箱保存待用。 3. 软件功能介绍 ① 菜单: 设置新用户、设置开机密码等 ② 日期时间: 设置日期 时间 ③ 选择程序: 开始、导入、删除程序 ④ 工具: 自动校正、仪器初始化、磁力测试等仪器自检功能 ⑤ 一般设置: 用户管理、语言、更新等 ⑥ 版本信息

核酸的提取经验及原理总结

一、核酸 核苷酸单体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是生物细胞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认为,生物进化即始于核酸,因为在所有生命物质中只有核酸能够自我复制。今天已知核酸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贮藏所和传递者。一种生物的蓝图就编码在其核酸分子中。核酸是1869年米歇尔(F.Miescher)在脓液的白细胞中发现的。他当时称之为核素。阿尔特曼(R.Altmann)于1889年认识其酸性后,定名为核酸。 二、核酸的分类和功能 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大类。这两类核酸有某些共同的结构特点,但生物功能不同。 DNA贮存遗传信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复制,使每个子细胞接受与母细胞结构和信息含量相同的DNA;RNA主要在蛋白质合成中起作用,负责将DNA的遗传信息转变成特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元是核苷酸,核苷酸含有含氮碱基、戊糖和磷酸3种组分。碱基与戊糖构成核苷,核苷的磷酸酯为核苷酸。DNA和RNA中的戊糖不同,RNA中的戊糖是D-核糖;DNA不含核糖而含D-2-脱氧核糖(核糖中2位碳原子上的羟基为氢所取代)。核酸就是根据其中戊糖种类来分类的,DNA和RNA的碱基也有所不同。 三、核酸的理化性质 RNA和核苷酸的纯品都呈白色粉末或结晶,DNA则为白色类似石棉样的纤维状物。除肌苷酸、鸟苷酸具有鲜味外,核酸和核苷酸大都呈酸味。DNA、RNA和核苷酸都是极性化合物,一般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它们的钠盐比游离核酸易溶于水,RNA钠盐在水中溶解度可达40g/L,DNA钠盐在水中为10g/L,呈黏性胶体溶液。在酸性溶液中,DNA、RNA易水解,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较稳定。天然状态的DNA 是以脱氧核糖核蛋白(DNP)形式存在于细胞核中。要从细胞中提取DNA 时,先把DNP抽提出来,再把P除去,再除去细胞中的糖,RNA 及无机离子等,从中分离DNA 。 四、细胞裂解: (一)裂解原理在核酸提取过程中,细胞裂解是非常重要的。经典的裂解液几乎都含有去污剂(如SDS、Triton X-100、NP-40、Tween 20 等) 和盐(如Tris、EDTA、NaCl 等)。 盐的作用,除了提供一个合适的裂解环境(如Tris),还包括抑制样品中的核酸酶在裂解过程中对核酸的破坏(如EDTA)、维持核酸结构的稳定(如NaCl) 等。去污剂则是通过使蛋白质变性,破坏膜结构及解开与核酸相连接的蛋白质,从而实现核酸游离在裂解体系中。裂解体系中还可能加入蛋白酶,利用蛋白酶将蛋白质消化成小的片段,促进核酸与蛋白质的分开,同时,也便于后面的纯化操作以及获得更纯的核酸。也有直接使用高浓度的蛋白质变性剂(如GIT、GuHCl 等) 裂解的,该方法已经成为了RNA 抽提的主流,却不是基因组DNA 抽提的主流。 (二)细胞的裂解方法

质粒提取简介问题分析

质粒提取简介及问题分析 一、导论 (一) 质粒提取的原理: 为了方便理解,这里罗列一下碱法质粒抽提用到三种溶液: 溶液I,50 mM葡萄糖,25 mM Tris-HCl,10 mM EDTA,pH 8.0; 溶液II,0.2 N NaOH,1% SDS; 溶液III,3 M 醋酸钾,2 M 醋酸。 让我们先来看看溶液I的作用。任何生物化学反应,首先要控制好溶液的pH,因此用适当浓度的和适当pH值的Tris-HCl溶液,是再自然不过的了。那么50 mM葡萄糖是干什么的呢?加了葡萄糖后最大的好处只是悬浮后的大肠杆菌不会快速沉积到管子的底部。因此,如果溶液I中缺了葡萄糖其实对质粒的抽提本身而言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所以说溶液I中葡萄糖是可缺的。EDTA是Ca2+和Mg2+等二价金属离子的螯合剂,配在分子生物学试剂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DNase的活性,和抑制微生物生长。在溶液I中加入高达10 mM 的EDTA,就是要把大肠杆菌细胞中的所有二价金属离子都螯合掉。如果不加EDTA,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是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完成质粒抽提,就不用怕DNA会迅速被降解,因为最终溶解质粒的TE缓冲液中有EDTA。如果手上正好缺了溶液I,可不可以抽质粒呢?只要用等体积的水或LB培养基来悬浮菌体就可以了。有一点不能忘的是,菌体一定要悬浮均匀,不能有结块。 轮到溶液II了。这是用新鲜的0.4 N的NaOH和2%的SDS等体积混合后使用的。要新从浓NaOH 稀释制备0.4N的NaOH,无非是为了保证NaOH没有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减弱了碱性。很多人不知道其实破细胞的主要是碱,而不是SDS,所以才叫碱法抽提。事实上NaOH是最佳的溶解细胞的试剂,不管是大肠杆菌还是哺乳动物细胞,碰到了碱都会几乎在瞬间就溶解,这是由于细胞膜发生了从bilayer(双层膜)结构向micelle(微囊)结构的相变化所导致。用了不新鲜的0.4 N NaOH,即便是有SDS也无法有效溶解大肠杆菌(不妨可以自己试一下),自然就难高效率抽提得到质粒。如果只用SDS当然也能抽提得到少量质粒,因为SDS也是碱性的,只是弱了点而已。很多人对NaOH的作用误以为是为了让基因组DNA 变性,以便沉淀,这是由于没有正确理解一些书上的有关DNA变性复性的描述所导致。有人不禁要问,既然是NaOH溶解的细胞,那为什么要加SDS呢?那是为下一步操作做的铺垫。这一步要记住两点:第一,时间不能过长,千万不要这时候去接电话,因为在这样的碱性条件下基因组DNA片断会慢慢断裂;第二,必须温柔混合,不然基因组DNA也会断裂。基因组DNA的断裂会带来麻烦。 溶液III加入后就会有大量的沉淀,但大部分人却不明白沉淀的本质。最容易产生的误解是,当SDS 碰到酸性后发生的沉淀。如果这样怀疑,往1%的SDS溶液中加2M醋酸溶液看看就知道不是这么回事了。大量沉淀的出现显然与SDS的加入有关系。如果在溶液II中不加SDS,也会有少量沉淀,但量上要少得多,显然是盐析和酸变性沉淀出来的蛋白质。既然SDS不是遇酸发生的沉淀,那会不会是遇盐发生的沉淀呢?在1%的SDS溶液中慢慢加入5 N的NaCl,会发现SDS在高盐浓度下是会产生沉淀的。因此高浓度的盐导致了SDS的沉淀。但如果你加入的不是NaCl而是KCl,你会发现沉淀的量要多的多。这其实是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遇到钾离子后变成了十二烷基硫酸钾(PDS),而PDS是水不溶的,因此发生了沉淀。如此看来,溶液III加入后的沉淀实际上是钾离子置换了SDS中的钠离子形成了不溶性的PDS,而高浓度的盐,使得沉淀更完全。大家知道SDS专门喜欢和蛋白质结合,平均两个氨基酸上结合一个SDS分子,钾钠离子置换所产生的大量沉淀自然就将绝大部分蛋白质沉淀了,让人高兴的是大肠杆菌的基因组DNA也一起被共沉淀了。这个过程不难想象,因为基因组DNA太长了,长长的DNA自然容易被PDS给共沉淀了,尽管SDS并不与DNA分子结合。 (二)细菌的收获和裂解。 细菌的收获可通过离心来进行,而细菌的裂解则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这些方法包括用非离子型或离子型去污剂、有机溶剂或碱进行处理及用加热处理等。选择哪一种方法取决于3个因素:质粒的大小、小肠杆菌菌株及裂解后用于纯化质粒DNA的技术。尽管针对质粒和宿主的每一种组合分别提出精确的裂解条件不切实际,但仍可据下述一般准则来选择适当方法,以取得满意的结果。 1、大质粒(大于15kb)容易受损,故应采用漫和裂解法从细胞中释放出来。将细菌悬于蔗糖等渗溶液中,然后用溶菌酶和EDTA进生处理,破坏细胞壁和细胞外膜,再加入SDS一类去污剂溶解球形体。这种

质粒提取常见问题解析

质粒提取常见问题解析 质粒, 解析 本帖引用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764553377.html,/thread-29246-1-1.html 涂布棒在酒精蘸一下,然后烧一下,能不能保证把所用的菌烧死? 参考见解:涂布棒可以在酒精中保藏,但是酒精不能即时杀菌。蘸了酒精后再烧一小会,烧的是酒精而不是涂布棒。建议涂布棒还是干烧较长时间后,冷却了再涂。同时作多个转化时,应用几个涂布棒免得交叉污染。 原先测序鉴定没有问题的细菌,37℃摇菌后发现质粒大小或序列出现异常? 参考见解: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较小,常出现在较大质粒或比较特殊的序列中。解决办法: 1、降低培养温度,在20~25℃下培养,或室温培养可明显减少发生概率。 2、使用一些特殊菌株,如Sure菌株,它缺失了一些重组酶,如rec类等,使得质粒复制更加稳定。 3、质粒抽提有一个酶切不完全的原因就是溶液Ⅱ中的NaOH浓度过高造成的,请大家注意一下! 【有两种方法可以在提质粒前判断菌生长是否正常: 1、利用你的嗅觉。只要平时做实验仔细点就能闻出大肠杆菌的气味,新鲜的大肠杆菌是略带一点刺鼻的气味,但不至于反感。而在泥水状的菌液中你只要一凑过去就感觉到其臭无比或者没有气味,可以和正常菌液对照。 2、肉眼观察活化菌株。对于生长不正常的菌液进行划板验证或者稀释到浓度足够低涂板,第二天观察单克隆生长情况,LB平板生长的DH5A正常形态在37℃16h后直径在1mm左右,颜色偏白,半透明状,湿润的圆形菌斑,如果观察到生长过快,颜色又是泛黄的话基本上不正常了。】 未提出质粒或质粒得率较低,如何解决? 参考见解: 1、大肠杆菌老化:涂布平板培养后,重新挑选新菌落进行液体培养。 2、质粒拷贝数低:由于使用低拷贝数载体引起的质粒DNA提取量低,可更换具有相同功能的高拷贝数载体。 3、菌体中无质粒:有些质粒本身不能在某些菌种中稳定存在,经多次转接后有可能造成质粒丢失。例如,柯斯质粒在大肠杆菌中长期保存不稳定,因此不要频繁转接,每次接种时应接种单菌落。另外,检查筛选用抗生素使用浓度是否正确。 4、碱裂解不充分:使用过多菌体培养液,会导致菌体裂解不充分,可减少菌体用量或增加溶液的用量。对低拷贝数质粒,提取时可加大菌体用量并加倍使用溶液,可以有助于增加质粒提取量和提高质粒质量。 5、溶液使用不当:溶液2和3在温度较低时可能出现浑浊,应置于37℃保温片刻直至溶解为清亮的溶液,才能使用。 6、吸附柱过载:不同产品中吸附柱吸附能力不同,如果需要提取的质粒量很大,请分多

质粒提取总结(原理、小提、中提、浓度测定)

碱裂解法抽提质粒原理 溶液I,50 mM葡萄糖/25 mM Tris-Cl / 10 mM EDTA,pH 8.0; (溶菌酶:使细胞壁裂解;RNase:将裂解完的RNA去除,防止RNA污染) 溶液II,0.2 N NaOH / 1% SDS; 溶液III,3M醋酸钾/ 2 M醋酸。 溶液I的作用: ①任何生物化学反应,首先要控制好溶液的pH,因此用适当浓度的和适当pH值的Tris-Cl溶液。 ②50mM葡萄糖:加了葡萄糖后最大的好处只是悬浮后的大肠杆菌不会快速沉积到管子的底部。因此,如果溶液I中缺了葡萄糖其实对质粒的抽提本身而言,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所以说溶液I中葡萄糖是可缺的。 ③EDTA:EDTA是Ca2+和Mg2+等二价金属离子的螯合剂,配在分子生物学试剂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DNase的活性和抑制微生物生长。在溶液I中加入高达10 mM的EDTA,无非就是要把大肠杆菌细胞中的所有二价金属离子都螯合掉。如果不加EDTA,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是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完成质粒抽提,就不用怕DNA会迅速被降解,因为最终溶解质粒的TE缓冲液中有EDTA。 如果哪天你手上正好缺了溶液I,可不可以抽提质粒呢?只要用等体积的水,或LB培养基来悬浮菌体就可以了。有一点不能忘的是,菌体一定要悬浮均匀,不能有结块。 溶液II: 这是用新鲜的0.4 N的NaOH和2%的SDS等体积混合后使用的。 要新从浓NaOH稀释制备0.4N的NaOH,是为了保证NaOH没有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减弱了碱性。其实破细胞的主要是碱,而不是SDS,所以才叫碱法抽提。 事实上NaOH是最佳的溶解细胞的试剂,不管是大肠杆菌还是哺乳动物细胞,碰到了碱都会几乎在瞬间就溶解,这是由于细胞膜发生了从bilayer(双层膜)结构向micelle(微囊)结构的相变化所导致。用了不新鲜的0.4 N NaOH,即便是有SDS也无法有效溶解大肠杆菌,自然就难高效率抽提得到质粒。如果只用SDS当然也能抽提得到少量质粒,因为SDS也是碱性的,只是弱了点而已。 很多人对NaOH的作用误以为是为了让基因组DNA变性,以便沉淀,这是由于没有正确理解一些书上的有关DNA变性复性的描述所导致。有人不禁要问,既然是NaOH溶解的细胞,那为什么要加SDS呢?那是为下一步操作做的铺垫。这一步要记住两点:第一,时间不能过长,因为在这样的碱性条件下基因组DNA片断会慢慢断裂;第二,必须温柔混合,不然基因组DNA也会断裂。基因组DNA的断裂会带来麻烦,后面我再详细说明。 溶液III 溶液III加入后就会有大量的沉淀,最容易产生的误解是,当SDS碰到酸性后发生的沉淀。 如果你这样怀疑,往1%的SDS溶液中加如2M的醋酸溶液看看就知道不是这么回事了。大量沉淀的出现,显然与SDS的加入有关系。如果在溶液II中不加SDS会怎样呢,也会有少量的沉淀,但量上要少得多,显然是盐析和酸变性沉淀出来的蛋白质。既然SDS不是遇酸发生的沉淀,那会不会是遇盐发生的沉淀呢?在1%的SDS溶液中慢慢加入5 N的NaCl,你会发现SDS在高盐浓度下是会产生沉淀的。因此高浓度的盐导致了SDS的沉淀。

核酸提取方法

核酸提取方案 一、DNA提取 1.向离心管中加入200μl样品, 200μl消化液,涡旋震荡15秒 2.加入蛋白酶K 10μl混匀(RnaseA根据需要决定是否添加) 3.56℃孵育15分钟,短暂离心,将管壁上的溶液收集到管底 4.加入250 μl无水乙醇,涡旋震荡15秒,室温放置5分钟,短暂离心,将管壁上的溶液收集到管底 5.将步骤4中所得溶液加入到已装入收集管(RNaseFree Tube 2 ml)的吸附柱(RNaseFree Column RS)中,若一次不能加完溶液,可分多次转入,8,000 rpm离心1分钟6.向吸附柱中加入500 μl洗液(使用前检查是否已加入无水乙醇),8,000 rpm 离心1分钟,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重新放回收集管中 7.向吸附柱中加入500 μl无水乙醇,8,000 rpm离心1分钟,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重新放回收集管中 8.12,000 rpm(13,400×g)离心3分钟,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置于室温数分钟,以彻底晾干 9.将吸附柱置于一个新的收集管(RNaseFree Tube 1.5 ml)中,向吸附柱膜的中间部位悬空加入20-150 μl Buffer RE或灭菌水,室温放置2-5分钟,10,000 rpm离心1分钟,收集核酸溶液 二、RNA提取 1.向离心管中加入200μl样品,加入500μl裂解液,充分混匀,静置3~5min(有杂质离心) 2.将吸附柱套入收集管,样品处理液转入吸附柱中(尽量不要吸到颗粒杂质,以免堵塞柱子),4℃条件下12000rpm,离心1min 3.弃去收集管中液体,加入500μL洗液,4℃条件下12000rpm,离心1min 4.重复步骤3; 5.弃去收集管中液体,瞬离除去残液; 6.将吸附柱转入新的无RNA酶的1.5ml EP管中,向柱中央加入20-30μL洗脱液,室温静置2min溶解RNA, 4℃条件下12000rpm,离心1min,管中液体即为模板RNA

核酸提取常见试剂的作用原理复习课程

核酸提取常见试剂的 作用原理

异硫氰酸胍 强用力的蛋白质变性剂,能迅速溶解蛋白质,导致细胞结构破碎,核蛋白由于其二级结构的破坏消失而迅速与核酸分离。胍盐是破坏蛋白质三维结构的离液剂,在通常使用的蛋白质变性剂中作用最强的是异硫氰酸胍,它们可以使多数蛋白质转换成一随机的卷曲状态。含有强力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基团,它们可以形成较强的氢键。在还原剂存在的情况下,异硫氰酸胍可以断裂氢键,而去垢剂,如SDS存在的情况下,可以破坏疏水作用。 盐酸胍、尿素 盐酸胍是一个核酸酶的强抑制剂,它并不是一种足够强的变性剂,可以允许完整的RNA从富含RNase的组织中提取出来。 4-8M可断裂氢键,有两种可能机制:1变性蛋白和盐酸胍、尿素优先结合,形成变性蛋白-变性剂复合物,当复合物被除去,从而引起N-D反应平衡向右移动,随着变性剂浓度增加,天然状态的蛋白不断转变为复合物,最终导致蛋白质完全变性;2盐酸胍、尿素对氨基酸的增溶作用,能形成氢键,当浓度高时,能破坏水的氢键结构,结果盐酸胍、尿素就称为非极性残基的较好溶剂,使蛋白质内部的疏水残基伸展和溶解性加强,盐酸胍、尿素引起的变性往往是不可逆的。 高浓度尿素使蛋白质变性并抑制Rnase活性 十二烷基肌氨酸钠 使蛋白质解体变性 巯基试剂 1防止蛋白质或酶等(如辅酶A)分子中SH基团氧化成二硫键,2在某些酶反应过程中维持体系的还原环境。DTT,DDTE、巯基乙醇应用最广,谷胱甘肽也常应用,由于他是生物体内的还原剂,同时氧化后能被谷胱甘肽还原酶原位释放。DNA提取中,常使用巯基乙醇,维持缓冲液的还原环境,防止多酚类氧化,由于具有一定的毒性,浓度不应高于2%。 巯基乙醇 β-巯基乙醇的主要作用是破坏RNase蛋白质中的二硫键(肽和蛋白质分子中的半胱氨酸残基中的键)。

(完整版)碱裂解法制备质粒的各种溶液的作用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碱裂解法制备质粒的各种溶液的作用 及提取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质粒提取三种溶液的作用: 1.溶液I 溶液Ⅰ:50 mM葡萄糖,25 mM Tris-HCl,10 mM EDTA,pH 8.0任何生物化学反应,首先要控制好溶液的pH,因此用适当浓度的和适当pH 值的Tris-HCl溶液,是再自然不过的了。那么50 mM葡萄糖是干什么的呢?加了葡萄糖后最大的好处只是悬浮后的大肠杆菌不会快速沉积到管子的底部。因此,如果溶液I中缺了葡萄糖其实对质粒的抽提本身而言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所以说溶液I中葡萄糖是可缺的。EDTA是Ca2+和Mg2+等二价金属离子的螯合剂,配在分子生物学试剂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DNase的活性,和抑制微生物生长。在溶液I中加入高达10 mM 的EDTA,就是要把大肠杆菌细胞中的所有二价金属离子都螯合掉。如果不加EDTA,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是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完成质粒抽提,就不用怕DNA会迅速被降解,因为最终溶解质粒的TE缓冲液中有EDTA。如果手上正好缺了溶液I,可不可以抽质粒呢?只要用等体积的水或LB培养基来悬浮菌体就可以了。有一点不能忘的是,菌体一定要悬浮均匀,不能有结块。 1. 溶液II 溶液II,0.2 N NaOH,1% SDS 轮到溶液II了。这是用新鲜的0.4 N的NaOH和2%的SDS等体积混合后使用的。要新从浓NaOH稀释制备0.4N的NaOH,无非是为了保证NaOH没有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减弱了碱性。很多人不知道其实破细胞的主要是碱,而不是SDS,所以才叫碱法抽提。事实上NaOH是最佳的溶解细胞的试剂,不管是大肠杆菌还是哺乳动物细胞,碰到了碱都会几乎在瞬间就溶解,这是由于细胞膜发生了从bilayer(双层膜)结构向micelle(微囊)结构的相变化所导致。用了不新鲜的0.4 N NaOH,即便是有SDS也无法有效溶解大肠杆菌(不妨可以自己试一下),自然就难高效率抽提得到质粒。如果只用SDS当然也能抽提得到少量质粒,因为SDS也是碱性的,只是弱了点而已。很多人对NaOH的作用误以为是为了让基因组DNA变性,以便沉淀,这是由于没有正确理解一些书上的有关DNA变性复性的描述所导致。有人不禁要问,既然是NaOH溶解的细胞,那为什么要加SDS呢?那是为下一步操作做的铺垫。这一步要记住两点:第一,时间不能过长,

质 粒 提 取 原理及步骤

质粒提取原理及步骤 一、导论 已经提出过许多方法用于从细菌中提纯质粒DNA,这些方法都含有以下3个步骤: 1. 细菌培养物的生长。 2. 细菌的收获和裂解 3. 质粒DNA的纯化。 (一)细菌培养物的生长 从琼脂平板上挑取一个单菌落,接种到培养物中(有含有行当抗生素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然后从中纯化质粒,质粒的提纯几乎总是如此。现在使用的许多质粒载体(如pUC系列)都能复制到很高的拷贝数,惟致只要将培养物放在标准LB 培养基中生长到对数晚期,就可以大量提纯质粒。此时,不必造反性地扩增质粒DNA。然而,较长一代的载体(如pB R322)由于不能如此自由地复制,所以需要在得到部分生长的细菌培养物中加入氯霉素继续培养若干小时,以便对质粒进行性扩增。氯霉素可抑制宿主的蛋白质合成,结果阻止了细菌染色体的复制,然而,松弛型质粒仍可继续复制,在若干小时内,其拷贝数持续递增。这样,像pBR322-类的质粒,从经氯霉素处理和未经处理的培养物中提取质粒的产量迥然不同,前者大为增高。多年来,加入足以完全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氯霉素μg/ml)已成为标准的操作、用该方法提取的质粒DNA量,对于分子克隆中几乎所有想象到的工作任务。 (二)细菌的收获和裂解

细菌的收获可通过离心来进行,而细菌的裂解则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这些方法包括用非离子型或离子型去污剂、有机溶剂或碱进行处理及用加热处理等。选择哪一种方法取决于3个因素:质粒的大小、小肠杆菌菌株及裂解后用于纯化质粒DNA的技术。 尽管针对质粒和宿主的每一种组合分别提出精确的裂解条件不切实际,但仍可据下述一般准则来选择适当方法,以取得满意的结果。 1)大质粒(大于15kb)容易受损,故应采用漫和裂解法从细胞中释放出来。将细菌悬于蔗糖等渗溶液中,然后用溶菌酶和EDTA进生处理,破坏细胞壁和细胞外膜,再加入SDS一类去污剂溶解球形体。这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小了从具有正压的细菌内部把质粒释放出来所需要的作用力。 2)可用更剧烈的方法来分离小质粒。在加入EDTA后,有时还在加入溶菌酶后让细菌暴露于去污剂,通过煮沸或碱处理使之裂解。这些处理可破坏碱基配对,故可使宿主的线状染色体DNA变性,但闭环质粒DNA链由于处于拓扑缠绕状态而不能彼此分开。当条件恢复正常时,质粒DNA链迅速得到准确配置,重新形成完全天然的超螺旋分子。 3)一些大肠杆菌菌株(如HB101的一些变种衍生株) 用去污剂或加热裂解时可释放相对大量的糖类,当随后用氯化铯-溴化乙锭梯度平衡离心进行质粒纯化时它们会惹出麻烦。糖类会在梯度中紧靠超螺旋质粒DNA所占位置形成一致密的、模糊的区带。因此很难避免质粒DNA内污染有糖类,而糖类可抑制多种限制酶的活性。故从诸如HB101和TG1等大肠杆菌蓖株中大量制备质粒时,不宜使用煮沸法。 4)当从表达内切核酸酶A的大肠杆菌菌株(endA+株,如HB101) 中小量制备质粒时,建议不使用煮沸法。因为煮沸不能完全灭活内切核酸酶A,以后在温育(如用限制酶消化)时,质粒DNA会被降解。但如果通过一个附加步骤(用酚:氯仿进行抽提)可以避免此问题。 5)目前这一代质粒的拷贝数都非常高,以致于不需要用氯霉素进行选择性扩增就可获得高产。然而,某些工作者沿用氯霉素并不是要增加质粒DNA的产量,而是要降低细菌细胞在用于大量制备的溶液中所占体积。大量高度粘稠的浓缩细菌裂解物,处理起来煞为费事,而在对数中期在增减物中加入氯霉素可以避免这种现象。有氯霉素存在时从较少量细胞获得的质粒DNA的量以与不加氯霉素时从较大量细胞所得到的质粒DNA的量大致相等。 (三)质粒DNA的纯化 常使用的所有纯化方法都利用了质粒DNA 相对较小及共价闭合环状这样两个性质。例如,用氯化铯-溴化乙锭梯度平衡离心分离质粒和染色体DNA 就取决于溴化乙锭与线状以及与闭环DNA分子的结合量有所不同。溴化乙锭通过嵌入奋不顾身碱基之间而与DNA结合,进而使双螺旋解旋。由此导致线状DNA的长度有所增加,作为补偿,将在闭环质粒D NA中引入超螺旋单位。最后,超螺旋度大为增加,从而阻止了溴化乙锭分了的继续嵌入。但线状分子不受此限,可继续结合更多的染料,直至达到饱和( 每2个碱基对大约结合1个溴化乙锭分子) 。由于染料的结合量有所差别,线状和闭环DNA分了在含有饱和量溴化乙锭的氯化铯度中的浮力密度也有所不同。多年来,氯化铯-溴化乙锭梯度平衡离心已成为制

质粒提取常见问题解析

质粒提取常见问题解析 质粒,解析 本帖引用网址:http://bbs.bbioo.com/thread—29246—1-1。html涂布棒在酒精蘸一下,然后烧一下,能不能保证把所用的菌烧死? 参考见解:涂布棒可以在酒精中保藏,但是酒精不能即时杀菌。蘸了酒精后再烧一小会,烧的是酒精而不是涂布棒.建议涂布棒还是干烧较长时间后,冷却了再涂。同时作多个转化时,应用几个涂布棒免得交叉污染。 原先测序鉴定没有问题的细菌,37℃摇菌后发现质粒大小或序列出现异常??参考见解: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较小,常出现在较大质粒或比较特殊的序列中.解决办法:?1、降低培养温度,在20~25℃下培养,或室温培养可明显减少发生概率。?2、使用一些特殊菌株,如Sure菌株,它缺失了一些重组酶,如rec类等,使得质粒复制更加稳定.?3、质粒抽提有一个酶切不完全的原因就是溶液Ⅱ中的NaOH浓度过高造成的,请大家注意一下! 【有两种方法可以在提质粒前判断菌生长是否正常: 1、利用你的嗅觉。只要平时做实验仔细点就能闻出大肠杆菌的气味,新鲜的大肠杆菌是略带一点刺鼻的气味,但不至于反感.而在泥水状的菌液中你只要一凑过去就感觉到其臭无比或者没有气味,可以和正常菌液对照。 2、肉眼观察活化菌株。对于生长不正常的菌液进行划板验证或者稀释到浓度足够低涂板,第二天观察单克隆生长情况,LB平板生长的DH5A正常形态在37℃16h后直径在1mm左右,颜色偏白,半透明状,湿润的圆形菌斑,如果观察到生长过快,颜色又是泛黄的话基本上不正常了。】?未提出质粒或质粒得率较低,如何解决? 参考见解: 1、大肠杆菌老化:涂布平板培养后,重新挑选新菌落进行液体培养。?2、质粒拷贝数低:由于使用低拷贝数载体引起的质粒DNA提取量低,可更换具有相同功能的高拷贝数载 体。 3、菌体中无质粒:有些质粒本身不能在某些菌种中稳定存在,经多次转接后有可能造成质粒丢失。例如,柯斯质粒在大肠杆菌中长期保存不稳定,因此不要频繁转接,每次接种时应接种单菌落。另外,检查筛选用抗生素使用浓度是否正确。 4、碱裂解不充分:使用过多菌体培养液,会导致菌体裂解不充分,可减少菌体用量或增加溶液的用量。对低拷贝数质粒,提取时可加大菌体用量并加倍使用溶液,可以有助于增加质粒提取量和提高质粒质量。?5、溶液使用不当:溶液2和3在温度较低时可能出现浑浊,应置于37℃保温片刻直至溶解为清亮的溶液,才能使用。 6、吸附柱过载:不同产品中吸附柱吸附能力不同,如果需要提取的质粒量很大,请分多次提取。若用富集培养基,例如TB或2×YT,菌液体积必须减少;若质粒是非常高的拷贝数或宿主菌具有很高的生长率,则需减少LB培养液体积。?7、质粒未全部溶解(尤其质粒较大时) :洗脱溶解质粒时,可适当加温或延长溶解时间。?8、乙醇残留:漂洗液洗涤后应离心尽量去除残留液体,再加入洗脱缓冲液。

总RNA提取常见问题分析汇总

总RNA提取常见问题分析 Q:RNA降解 A: 1. 新鲜细胞:如果试剂没有问题,且外源性污染也可以排除,那么降解几乎都来自裂解液的用量不足。如 果将裂解液直接加入培养皿中裂解细胞,一定要使裂解液能覆盖住细胞。 2. 新鲜组织:某些富含内源核酸酶的样品(如肝脏,胸腺等),即使使用电动匀浆器匀浆也不能避免RNA的降解。更可靠的方法是:在液氮条件下将组织研碎,并且匀浆时使用更多裂解液。 3. 冷冻样品:样品取材后应立即置于液氮中速冻,然后移至-70℃冰箱保存。样品决不能未经液氮速冻而直接保存于-70℃冰箱中。冷冻样品,即使是冷冻细胞,如果不在液氮条件下研磨碎,而直接加入裂解液中匀浆,RNA也比新鲜样品更容易降解。样品在与裂解液充分接触前决不能出现融化,所以研磨用具必须预冷,在碾磨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液氮。样品研碎后,在液氮刚刚挥发完时,将样品迅速转移到含裂解液的容器中,立即混匀匀浆。 4. 外源RNA酶的污染:试剂,器械及实验环境中的RNA酶进入实验系统。 5. 内源RNA酶的污染:抑制剂失效或者用量不够,实验样品过多;匀浆时温度过高。 Q:OD260/OD280比值偏低 A: 1. 蛋白质污染:确保不要吸入中间层及有机相。减少起始样品量,确保裂解完全、彻底。加入氯仿后首先要充分混匀,并且离心分层的离心力和时间要足够。如果所得RNA的OD260/OD280比值偏低,则用氯仿重新抽提一次,再沉淀,溶解。 2.苯酚残留:确保不要吸入中间层及有机相。加入氯仿后首先要充分混匀,并且离心分层的离心力和时间要足够。 3.多糖或多酚的残留:一些特殊的组织和植物中,多糖、多酚含量较多,这些残留也会导致OD260/OD280比值偏低。因此,从这类材料中提取RNA时,需要注意多糖、多酚杂质的去除。 4.设备限制:测定OD260及OD280数值时,要使OD260读数在0.1-0.5之间。此范围线性最好。用水稀释样品:测OD值时,对照及样品稀释液请使用10mM Tris,pH7.5。用水作为稀释液将导致比值偏低。 Q:RNA提取得率低 A:

五种核酸提取仪的比较.doc

五种核酸自动提取仪的比较 厂家产品名称原理通量及工作效率配套耗材样品混匀模式得率及分析样本裂解单个样品样本是否需要预 方式提取成本处理 (人民币 ) BioTeke IAUTOMAG核酸磁珠法32 通道通用的毫升震荡混匀,底部高于离心柱方组织块直10-15 元不需要提取仪深孔板,可独立控温,紫外法接加入,不 以处理更高灭菌需要预先 容量样品研磨过夜 消化 ABI MAGMAX24 磁珠法24 通道毫升微孔无加热模块,低需要样品20-30 元预消化 5 小时或 板,不能处预先研磨者过夜 理体积大样过夜消化 品,专用耗 材价格昂贵 Eppendorf 5075 VAC 核酸分负压法不96 通道,只配套无加热模块,不负压法易导致需要样品20-30 元预消化 5 小时或

离纯化工作站适合提取Eppendorf 能自动提取组96 孔某些孔预先研磨者过夜 组织,会96 孔板及移织,粘稠样品,液体残留,洗过夜消化 堵液用枪头,所以叫分离纯脱不完全,洗 耗材成本高化工作站,而不脱效率低于离 是提取仪心法和磁珠法 Thermo Kingfisher 只有 8个24 通道(微孔板,容只配套专用加热模块单配,试剂需要手工需要样品20-30 元预消化 5 小时或固定的程量 200ul )或者 15 通耗材,使用无法全自动提加,裂解需要预先研磨者过夜 序组,只道(微孔管,容量微孔板(酶取全血、组织等借助外部裂过夜消化 能通过电1000ul) ,只能处理少标板)微孔需要蛋白酶 K裂解,提取效果 脑编辑输体积样品,管,耗材成解的样品,所以低于离心柱法 入本太高叫磁珠分选纯 化仪,而不是核 酸自动提取仪, 选配加热模块 价格极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