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细胞膜、跨膜运输的方式2

-细胞膜、跨膜运输的方式2

-细胞膜、跨膜运输的方式2
-细胞膜、跨膜运输的方式2

细胞膜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细胞膜的探索历程

[连一连]

二、判一判

(1)细胞膜由蛋白质、磷脂和糖类组成,主要成分为脂质()

(2)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3)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都是组成膜的成分()

(4)线粒体内膜和外膜上蛋白质成分相等()

1.如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是蛋白质,B是磷脂分子

B.二氧化碳和氧气通过膜需要A的协助

C.构成细胞膜的A与B大多数可以运动

D.适当提高温度,能使A和B的相对运动加快,透性增加,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1.下图表示各种膜的组成成分含量,该图不能说明的是()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B.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C.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少D.膜的功能越复杂,所含糖类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2010·山东理综,3)如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2.(2011·全国卷,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甲<乙,被动运输B.甲>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

3.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容易得到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

典例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代表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__;C代表______。

(2)有些有机溶剂如苯酚,可溶解B造成膜的损伤,B的完整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的性质最终是由________决定的。

(4)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成果在工农业生产和医学实践中有着重要用途。下列有关生物膜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

是()

A.模拟生物膜可以处理污水、淡化海水

B.研究生物膜可以寻找改善农作物品质的新途径

C.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代替人体病变器官的膜材料

D.通过膜生物工程技术可以诊断、治疗疾病,完全改变细胞的遗传特性

命题切入点2:物质运输

(1)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__________膜。

(2)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能代表氧气运输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___;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______。

(4)吞噬细胞把失去活性的抗体吞噬进入细胞内的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切入点3:细胞通讯

(1)细胞识别、物质的跨膜运输等与图中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有关。

(2)癌细胞容易转移,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维导图细胞膜功能―→细胞间传递信息―→神经传导电位变化、癌细胞特点及抗体抗原识别

命题切入点4:细胞膜的流动性

(1)细胞融合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2)摄取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请预测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______。命题切入点5:获取纯净的细胞膜

某同学欲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及功能。请你帮助设计一个简易实验。

(1)选取人体的_________作为获取纯净细胞膜的来源。

A.成熟红细胞B.神经细胞

C.白细胞D.口腔上皮细胞

(2)将选取的材料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再用____________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将膜成分分离提纯后,用____________试剂可鉴定其中的蛋白质,具体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________方式,B表示________方式,C表示________方式,D表示________方式。

(2)K+、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B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________。

(3)与A方式相比,B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______________,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________上合成的。

(4)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________方式进行的,该种运输方式也体现出细胞膜____________的特点。

(5)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________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6)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方式为______(填字母),影响B方式运输速率的因素为________;与C运输方式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答案

一、连一连

二、1.(1)×(2)√(3)√(4)×

典例1B对位1 D 典例2C对位2B典例3D

典例命题切入点1.(1)蛋白质磷脂分子多糖(2)磷脂双分子层(3)DNA(或基因、遗传物质)(4)D 命题切入点2.(1)选择透过性(2)bcd(3)b a(4)胞吞

命题切入点3.(1)A(2)癌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3)抗体

命题切入点4.(1)流动性(2) S/2

命题切入点5.(1)A(2)蒸馏水(3)离心双缩脲溶液变紫色

典例(1)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吐(2)葡萄糖(3)载体蛋白核糖体

(4)D(或胞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5)C、D(或主动运输和胞吐)(6)B、C浓度差和载体蛋白数量线粒体和核糖体

(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如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1与靶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是依靠细胞1分泌的化学物质

B.细胞3与细胞2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与细胞1与靶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不同

C.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与靶细胞进行信息识别的结构基础是靶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

D.若细胞4是效应T细胞,则其与靶细胞是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的

2.(2013·龙岩质检)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的制备用研磨法

B.研究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利用荧光标记法

C.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可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液

3.真核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下细胞中核孔

数目最少的是( )

A.胰岛细胞B.造血干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4.如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鉴别细胞膜的内外侧的有效依据是( )

A.① B.② C.③D.④

5.(2013·湖南联考)下列没有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的是( )

A.花粉与柱头相结合

B.高等植物细胞间依靠胞间连丝相互交换某些物质

C.抗体与抗原结合

D.甲状腺细胞表面糖蛋白结合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6.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如图)进行探究:

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B.实验①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

C.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的形成对照

D.实验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

7.如图,用动物受精卵做下列三个实验,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

A.提取受精卵的细胞核单独培养不久就退化消失,说明细胞核离开细

胞质则不能生存

B.把去掉核的细胞单独培养不久消失,说明细胞质离开细胞核则不能生存

C.该实验说明只有保持细胞的完整性,细胞才能正常地进行生命活动

D.细胞核和细胞质都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8.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

9.右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B.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

C.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

D.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载体

BCDAC DDBD

二、非选择题

10.如图为真核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________________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判断的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中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是[ ]________。

(3)核膜由__________层膜组成,其________层膜与 [ ]

____________膜相连,从而加强了________与________在生命活动过

程中的联系。

(4)细胞核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场

所,是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各项生命活

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1.如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___________,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________,请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____________,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

_____________。

10 答案:(1)动物或低等植物有中心体(2)6 核孔

(3)两外8 内质网细胞核细胞质(4)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

11 答案:(1)细胞膜接触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2)通道胞间连丝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判一判]

1.光合作用只能在叶绿体中进行()

2.无线粒体的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3.有中心体一定是动物细胞()

4.各种正常细胞都有核糖体()

5.所有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大液泡和叶绿体()

6.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成分和功能是相同的()

1.(2011·福建理综,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1.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CO2和H2O

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在植物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

2.为了研究酵母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测得与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关的一些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其相关结构关系如图乙,有关的生物膜面积变化如图丙,则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乙中首先可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是③

B.能在图乙中④上观察到3H标记表明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

C.图甲中c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

D.图丙中d曲线表示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

2.下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器,a、b、c表示某些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②③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B.该过程可以说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C.a表示脱水缩合过程,b、c表示蛋白质的加工及运输过程D.图解中的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也可以进行

考点实验技能提升——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及二者的比较

3.关于“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含叶绿体小而少的细胞来观察

B.活细胞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静止不动的

C.选用含叶绿体大而少的细胞来观察

D.制片时叶片应保持干燥

3.如图甲与图乙是真核细胞内两种重要的细胞器模式图,请回答

有关问题:

(1)观察两种细胞器时需染色的是____,所用染色剂是________;不需染色的是____,选菠菜作为实验材料撕________________(哪一部位)的细胞。

(2)①②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其结构特性是________。

(3)③是该细胞器中某一结构的放大图示,其名称为______________,在光照下发生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

若在其他条件适宜,植物缺少Mg时,将直接影响________的合成进而影响光反应。

(4)在④中除含有大量催化反应的酶等物质外,还含有____,与该细胞器的复制有关;在图甲中如果用放射性同位素

对O2进行示踪,最先出现放射性同位素的产物是__________。

典例1(2011·四川理综,2)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囊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典例2(2010·重庆理综,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

C.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细胞质基质中加工

D.质粒和线粒体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的细胞结构

典例如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此图可用来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B.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应去掉的结构为5、9

C.图中能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结构有3、5、6

D.此图若表示动物的性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为1、2、5

答案

判一判 1.×2.×3.×4.√5.×6.×

典例1D对位1 D 典例2A对位2 D 典例3C对位3、

方法体验典例1B典例2A

易错警示典例B

细胞器(综合测试)

2.如图为关于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不够完整,缺少细胞核等结构

B.图中c是指细胞膜,e是指细胞质

C.图中b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D.图中g可以利用h产生的二氧化碳

3.(2013·武汉模拟)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蓝藻细胞中有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再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B.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但不能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C.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的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快

D.植物细胞叶绿体产生的ATP主要用于主动运输等过程

4.如图为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外的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泌蛋白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B.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囊泡

C.④代表的物质是ATP

D.图中表示的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也能进行

5.(2013·合肥模拟)生物膜系统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

核膜等构成的整体。生物膜系统与细胞代谢和细胞通讯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成分有磷脂、蛋白质、糖蛋白和糖脂等

B.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在行使功能时可能伴随膜组分的更新

D.内质网的膜上附着有多种酶,性腺细胞内质网丰富

6.(2013·郑州模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霉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

B.人和动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也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但不产生水

C.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无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7.(2013·江西联考)如图为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②③均具有光合色素

B .①②③均具有合成ATP 的酶

C .②处具有合成和转化C 3的酶

D .①处生成的CO 2可扩散至③处被利用

二、非选择题

8.(2013·丰、樟、高、宜四市联考)如图为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该细胞的主要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中文名称)。 (3)图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图中含有RNA 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中文名称) (5)⑦中发生的总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要进行细胞融合实验,首先需要对细胞壁进行处理,细胞融合后,在细胞壁恢复过程中起最主要作用的细胞器是[ ]________。

(7)若图示细胞为团藻细胞,还应画出________结构。

(8)如果将该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 ]________分离的现象。

DDCDB AC

8答案:(1)C 、H 、O 、N 、P 、S (2)脱氧核糖核酸 (3)⑥ ⑦ ⑧ ⑩

(4)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粗面内质网可填可不填)

(5)CO 2+H 2O ――→光能叶绿体(CH 2O)+O 2或6CO 2+12H 2O ――→光能

叶绿体C 6H 12O 6+6H 2O +6O 2 (6)⑤ 高尔基体 (7)中心体 (8)① 原生质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导学案+综合测试)

[判一判]

1.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2.酶在生物体内有催化和调节作用()

3.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4.活细胞都能产生酶,有些酶中含有核糖()

5.酶催化作用的实质——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化学反应顺利进行()

6.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

7.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考点25提升核心概念的理解能力——酶的概念拓展及验证实验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酶可以由具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也可以从食物中获取

B.酶只有在细胞内才起作用,既能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又能在新陈代谢中和生长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C.将淀粉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发现溶液出现紫色,说明酶的化学本质一定是蛋白质

D.将H2O2酶和蒸馏水同时等量加入H2O2溶液中,发现在有酶的试管中迅速出现大量气泡,说明酶的确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具有催化作用

1.为了验证口腔的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37 ℃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1、2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3、4中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实验②B.实验①C.实验①、实验②都能D.实验①、实验②都不能

考点提升坐标曲线题解题能力——与酶有关的曲线分析

2.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

系,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A.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a>b>c

B.a、b、c表示酶的浓度,则a>b>c

C.a、b、c表示底物的浓度,则a>b>c

D.a、b、c表示温度,则不可能是a>b>c

3.表示酶专一性的曲线

4.温度、pH影响酶活性的曲线

(1)分析图A、B可知,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

低。

(2)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失去活性;而低温只是使

酶的活性降低,酶的分子结构未遭到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其活性。

(3)反应溶液中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如图C所示。

5.底物浓度

酶量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也增加,

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原因是受到酶数量和酶活性的限制(如图)。

6.酶浓度

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且固定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

度成正比(如图)。

2.某些制糖厂用淀粉作为原料进行工业制糖。其技术基本要求是调节温度来影响淀粉酶的活性。如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表示一定量的淀粉酶在催化足够量的淀粉水解时温度对麦芽糖累积量的影响,图中的累积量表示在一段时间内生成麦芽糖的总量。下列关于X、Y、Z三点温度值的判断,正确的是

()

A.X点代表T a、Y点代表T b

B.X点代表T a、Z点代表T c

C.Y点代表T b、Z点代表T c

D.X点代表T b、Y点代表T c

考点27实验技能提升——酶特性的实验探究甲乙

3.(2011·大纲全国卷,31)某同学从温度为55 ℃~65 ℃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回答问题:

(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溶液以维

持其酸碱度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

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

思路。

排雷探究“最适”问题——温度、浓度、剂量等,基本实验思路:配制

或设计一系列梯度的实验,看实验现象,效果最明显的(即峰值)即为“最适”的,此类实验一般先设预实验

典例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从体内转化而来③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④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⑤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酶是固醇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⑦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⑧酶只是起催化作用⑨酶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⑩酶在体内不能更新?酶制剂通常在低温下保存

A.①②⑤?B.③⑦⑨⑩

C.③④⑧?D.④⑤⑥⑩

答案

一、判一判 1.× 2.× 3.× 4.√ 5.×6.×7.√

典例引领1D对位训练1A典例引领2B对位训练2 D

典例引领3(1)脂肪缓冲(2)蛋白质(3)在一定温度范围(包括55 ℃~65 ℃)内设置温度梯度,分别测定酶的活性,若所测得的数据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

典例2C

酶(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酶特性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

B.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浓度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

D.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

2.地沟油是废弃的动植物油脂,利用生物酶技术可以将地沟油转化为生物柴油,最适用于该过程的酶是( ) A.蛋白酶B.淀粉酶 C.脂肪酶D.解旋酶

3.如图表示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曲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a和c点处酶的结构相同

B.b点表示该酶的最大活性

C.d点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

D.同一种酶在不同温度下可能具有相同的催化效率

4.某人通过实验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右图。曲线Ⅰ为只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曲线Ⅱ为在

底物中加入淀粉酶和化合物X。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B.曲线Ⅰ作为实验对照

C.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未使酶完全失活

D.若底物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Ⅱ的顶点一定上移

5.有人进行实验以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应保持pH不变B.曲线1作为对照实验

C.P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D.若反应温度升高,则A点上移

二、非选择题

6.(1)图1和图2是与酶的特性相关的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和图2分别表示了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3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从图示曲线我们还可

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4和图5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曲线,请分析回答:

图4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图5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底物足量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CADD

6答案:(1)高效性和专一性(特异性)

(2)先上升后下降随着pH的变化酶的最适温度不变(温度影响酶活性)

(3)酶的浓度(数量)和活性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呈正相关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体化讲义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和特点 2.指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3.简述主动运输对于细胞生活的意义 4.举例说出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5.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小分子和离子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 学习难点:主动运输 【创设情境】 [思考1] 回忆细胞膜的功能是什么? [思考2] 结合问题探讨,思考什么分子能通过人工合成的脂双层膜?什么分子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脂双层膜? 【学习活动】 活动一、被动运输 [思考一] (学生阅读教材P70~71及图4-7,并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扩散? 2.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有几种? 3.肺泡内氧的浓度大于肺泡细胞内部氧的浓度时,氧便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细胞内部。 由此可见自由扩散的方向是怎样的?哪些物质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4.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如何解释? 与自由扩散相比,协助扩散的特点是什么? [练习一] 1.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 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细胞膜上甘油载体的数量 C.细胞的供能 D.细胞膜上磷脂分子的种类 2.有一种物质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膜,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层

膜。这种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胞吐 活动二、主动运输 [思考二] (阅读教材P71-72及观察表4-1和图4-8,并思考下列问题) 1.与被动运输相比,主动运输的特点是什么? 2.物质进出细胞的三种方式中,对细胞而言哪一种更为重要?为什么? 3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细胞膜两侧物质浓度差 是否需要载体蛋白 是否消耗细胞内的能量 代表例子 4.下面几幅坐标图中所表示的分别是哪种物质运输方式?为什么? 5.主动运输、被动运输体现了细胞膜的什么功能特性? 6.对于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什么?联系前面所学内容举例。 7.胞吞,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什么特点?是否要消耗能量? 8.胞吞胞吐与主动运输的区别是什么?共同点是什么? [练习二] 1.下列物质中,通过人体红细胞膜时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A.甘油 B.葡萄糖 C.钠离子 D.氧气 2.对法囊藻的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成分很不相同,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法囊藻的离子浓度。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细胞生物学物质的跨膜运输

物质跨膜转运主要有 3种途径: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与胞吐作用(膜泡运输) 第一节膜转运蛋白与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 一、脂双层的不透性和膜转运蛋白 细胞膜上存在2类主要的转运蛋白,即:载体蛋白( carrier protein )和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 )。 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识别转运物质的方式不同:载体蛋白只允许与其结合部位相适合的溶质分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都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主要根据溶质大小和电荷进行辨别,通道开放时,足够小和带适当电荷的溶质就能通过。 (一)载体蛋白及其功能 载体蛋白为多次跨膜蛋白,又称做载体(carrier )、通透酶和转运器(transporter ),能够与 特定溶质结合,通过自身构象的变化,将与它结合的溶质转移到膜的另一侧。 载体蛋白既可以执行被动运输、也可执行主动运输的功能。 (二)通道蛋白及其功能 通道蛋白有3种类型:离子通道、孔蛋白、水孔蛋白( AQP。只介导被动运输。 1. 选择性离子通道,具有如下显着特征: 离子选择性(相对的) 转运离子速率高没有饱和值大多数具门控性 分为:电压门通道、配体门通道、应力激活通道 电位门通道举例: 电位门通道(voltage gated channel )是对细胞内或细胞外特异离子浓度发生变化时,或对 其他刺激引起膜电位变化时,致使其构象变化,“门”打开。 女口:神经肌肉接点由 Ach门控通道开放而出现终板电位时,这个电位改变可使相邻的肌细胞膜中存在的电位门 Na+通道和K+通道相继激活(即通道开放),引起肌细胞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传至肌质网,Ca2+通道打开引起Ca2+外流,弓I发肌肉收缩。 配体门通道举例一一乙酰胆碱门通道 N型乙酰胆碱受体是目前了解较多的一类配体门通道。它是由4种不同的亚单位组成的 5聚体, 总分子量约为 290kd。亚单位通过氢键等非共价键,形成一个结构为 a 23Y§的梅花状通道样结 构,其中的两个a亚单位是同两分子 Ach相结合的部位。 Ach (乙酰胆碱)门通道具有具有 3种状态:开启、关闭和失活。当受体的两个a亚单位结合Ach时,引起通道构象改变,通道瞬间开启,膜外Na+内流,膜内K+外流。使该处膜内外电位差接 近于0值,形成终板电位,然后引起肌细胞动作电位,肌肉收缩。 即使在结合 Ach时,Ach门通道也处于开启和关闭交替进行的状态,只不过开启的概率大一些(90%)。Ach释放后,瞬间即被乙酰胆碱酯酶水解,通道在约1毫秒内关闭。如果 Ach存在的时间 过长(约20毫秒后),则通道会处于失活状态。 应力激活通道(机械门通道) 细胞可以接受各种各样的机械力刺激,如摩擦力、压力、牵拉力、重力、剪切力等。细胞将机械刺激的信号转化为电化学信号最终引起细胞反应的过程称为机械信号转导 (mecha notran sduct ion )。 内耳毛细胞顶部的听毛也是对牵拉力敏感的感受装置,听毛弯曲时,毛细胞会出现暂短的感受器电位。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练习题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选择题 1.(2012·泉州高一期末)如图表示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由图分析可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依靠() 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D.渗透作用 【解析】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存在差异,即存在浓度差,该浓度差的维持依靠主动运输。 【答案】 B 2.(2013·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一期末)关于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释放的能量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 【解析】图中①代表主动运输,②表示协助扩散,②过程需要载体,不消耗ATP;主动运输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大分子物质以胞吞或胞吐的方式通过膜;蜜饯腌制时细胞已经死亡,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消失。

【答案】 B 3.下图表示植物细胞正常生活过程中的细胞膜对物质的运输。物质运输的方向如箭头所示,黑点的数量表示物质的浓度,则该物质可能是() A.甘油B.叶绿素 C.花青素D.Na+ 【解析】此物质的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由细胞内向细胞外,需要载体蛋白,而且消耗能量,是主动运输。甘油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叶绿素、花青素分别是存在于叶绿体、液泡中的色素,不在细胞间转运。Na+可由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且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答案】 D 4.(2012·浙江高考)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是() A.CO2B.O2 C.K+D.Na+ 【解析】可通过肝细胞内外各种物质的关系作出判断,K+逆浓度从细胞外进入到细胞内部,其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答案】 C 5.(2013·青岛高一检测)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如胃蛋白酶原)的出胞方式是() A.胞吐B.自由扩散 C.协助扩散D.主动运输 【解析】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以及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对于生物大分子物质,则不能以跨膜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

细胞生物学之笔记--第4章细胞膜与物质的穿膜运输.

第四章细胞膜与物质的穿膜运输 第一节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与生物特性 一、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细胞膜上的脂类=膜脂(membrane lipid),约占膜成分的50%,主要有磷脂(phospholipid)、胆固醇(cholesterol)、和糖脂(glycolipid) (一)膜脂构成细胞膜的结构骨架 1.磷脂是膜脂的主要成分 甘油磷酸的共同特征:以甘油为骨架,甘油分子的1、2位羟基分别于脂肪酸形成酯键,3位羟基与磷酸基团形成酯键。磷酸基团结合胆碱/乙醇胺/丝氨酸/肌醇。脂肪酸链长短不一,通常14~24个碳原子,一条脂肪酸链不含双键,另一条含有一个或几个双键,形成30°弯曲。 鞘磷脂以鞘氨醇代替甘油,鞘氨醇的氨基结合长链的不饱和脂肪酸,分子末端的一个羟基与胆碱磷酸结合,另一个游离羟基可与相邻分子的极性头部、水分子或膜蛋白形成氢键。鞘磷脂及其代谢产物神经酰胺、鞘氨醇、1-磷酸鞘氨醇参与各种细胞活动。神经酰胺是第二信使;1-磷酸鞘氨醇在细胞外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起作用,在细胞内与靶蛋白作用 2.胆固醇能够稳定细胞膜和调节膜的流动性 ?胆固醇为两性极性分子。 ?极性头部为连接于固醇环(甾环)上的 羟基,靠近相邻的磷脂分子。 ?固醇环疏水,富有刚性,固定在磷脂分 子临近头部的烃链上,对林芝的脂肪酸 尾部的运动具有干扰作用。 ?尾部为疏水性烃链。埋在磷脂的疏水尾 部中。 ?胆固醇分子调节膜的流动性和加强膜的 稳定性。没有胆固醇,细胞膜会解体。 PS.不同生物膜有各自特殊的脂类组成。哺乳动物细胞膜上富含胆固醇和糖脂,线粒体膜内富含心磷脂;大肠杆菌质膜则不含胆固醇。

3.糖脂主要位于质膜的非胞质面 糖脂含量占膜脂总量5%以下,遍布原核、真核细胞表面 细菌和植物的糖脂均是甘油磷脂衍生物,一般是磷脂酰胆碱PC 衍生来 动物糖脂都是鞘氨醇衍生物,称为鞘糖脂,糖基取代磷脂酰胆碱,成为极性头部 已发现40多种糖脂,区别在于极性头部不同,由1至几个糖残基构成 ?最简单的糖脂是脑苷脂,极性头部只是一个半乳糖/葡萄糖残基 ?最复杂的糖脂是神经节苷脂,极性头部有七个糖残基;在神经细胞膜中最丰富,占总膜 脂5%~10% ?脂质体(lipidsome)可以作运载体 (二)膜蛋白以多种方式与脂双分子层结合 又称含量作用力特点 膜内在蛋白穿膜蛋白70%~80% 范德华力α-螺旋构象/β-筒孔蛋白 膜外在蛋白外周蛋白20%~30% 非共价键水溶性 脂锚定蛋白脂连接的蛋白共价键运动性增大 1.内在膜蛋白 ?又称跨膜蛋白,占膜蛋白总量70%~80%;分单次跨膜、多次跨膜、多亚基跨膜三种类 型 ?跨膜区域20~30个疏水氨基酸残基,通常N端在细胞外侧 ?内在膜蛋白跨膜结构域与膜脂结合区域,作用方式:①疏水氨基酸形成α-螺旋,跨膜 并与脂双层脂肪酸链通过范德华力相互作用②某些α-螺旋外侧非极性,内侧是极性链,形成特异性畸形分子的跨膜通道 ?多数跨膜区域是α-螺旋,也有以β-折叠片多次穿膜形成筒状结构,称β-筒,如孔蛋 白(porin) 2.外在膜蛋白 又称外周蛋白,占膜蛋白总量20%~30%;完全在脂双层之外,胞质侧或胞外侧,通过非共价键附着膜脂或膜蛋白 胞质侧的外周蛋白形成纤维网络,为膜提供机械支持,也连接整合蛋白,如红细胞的血影蛋白和锚蛋白 外周蛋白为水溶性蛋白,与膜结合较弱,改变溶液离子浓度或pH,可分离它们而不破坏膜结构 3.脂锚定蛋白 ①一种位于膜的两侧,蛋白质直接以共价键结合于脂类分子;此种锚定方式与细胞恶变有关 ②还有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GPI),通过蛋白质C端与磷脂酰肌醇连接的糖链共价结合脂锚定蛋白在膜上运动性增大(侧向运动),有利于结合更多蛋白,有利于更快地与胞外蛋白结合、反应 GPI-锚定蛋白分布极广,100种以上,如多种水解酶、免疫球蛋白、细胞黏附分子、膜受体等 4.去垢剂(detergent) 离子型去垢剂:SDS十二烷基磺酸钠引起蛋白质变性 非离子型去垢剂:Triton X-100 对蛋白质比较温和 (三)膜糖类覆盖细胞膜表面 细胞膜的糖类,占质膜重量2%~10%; ①大多以低聚糖或多聚糖共价结合膜蛋白,形成糖蛋白(糖蛋白中的糖基化主要发生在天冬酰胺(N-连接),其次是丝氨酸和苏氨酸(O-连接)残基上);

细胞生物学 物质的跨膜运输

物质的跨膜运输 现象:cell 内外离子浓度差原因 取决于膜转运蛋白活性脂双层的疏水特征 膜转运蛋白 载体蛋白(通透酶)特性① 1、多次跨膜蛋白; 2、载体蛋白与特异的溶质结合后,通过自身构象的改变以实现物质的跨膜转运; 3、对底物具有高度选择性,通常只转运一种类型的分子; 4、转运过程具有类似于酶与底物作用的饱和动力学特征,可被底物类似物竞争性抑制,也可被抑制剂非竞争性抑制; 5、对pH 有依赖性 通道蛋白特性②通道蛋白通过形成亲水性通道实现对特异溶质的跨膜转运 类型 离子通道(ion channel)特性③ 1、对离子的选择取决于通道的直径,形状 及通道内带电氨基酸的分布; 2、具有极高的转运速率; 3、与载体蛋白不同,离子通道没有饱和性; 4、非连续性开放,而是门控的 孔蛋白(porin) 分布④存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外膜以及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外膜上特性⑤ 孔蛋白选择性很低,能通过较大的分子 水孔蛋白(AQP)研究模型-血红细胞 结构特征⑥转运特点⑦ 对水分子特异通透性,同时能有效阻止质子的通过,这可能与Asn-Pro-Ala 肽段有关 小分子物质跨膜转运类型 简单扩散 以热自由运动能方式顺着电化学梯度或浓度梯度直接穿过脂双层 影响简单扩散溶质的通透性因素 分子大小极性与非极性电荷量 被动运输/协助扩散 在膜转运蛋白协助下,顺着电化学梯度或浓度梯度的扩散方式 例子 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水孔蛋白 主动运输 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化学梯度或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 根据能量来源分 ATP 驱动泵⑧ 协同转运/偶联转运蛋白同向协同 小肠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反向协同Na +/H +交换载体 光驱动泵 菌紫红质 载体蛋白 通道蛋白 参与运输的类型 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在膜上状态 可移动,转运底物 固定 类型 多,根据不同底物有不同的类型 离子通道、孔蛋白、水孔通道 运输方式 通过自身构象改变实现物质跨膜运输 通过形成亲水通道实现对特异溶质的跨膜运输 运输方向 逆化学梯度或者度梯度运输 顺化学梯度或浓度梯度运输 耗能 消耗ATP 不消耗能量 饱和性 具有饱和动力学特性 没有饱和性 选择性 对底物高度选择性 离子通道有选择性;孔蛋白选择性较低;水孔蛋白只允许水分子通过 相同点 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分布均在细胞的膜结构中、都有控制特定物质跨膜运输的功能 ①载体蛋白特性(通透酶): 1、多次跨膜蛋白; 2、载体蛋白与特异的溶质结合后,通过自身构象的改变以实现物质的跨膜转运; 3、对底物具有高度选择性,通常只转运一种类型的分子;

(完整word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解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必修I中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本章内容属于细胞的基本功能之一──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学习内容主要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及胞吐的主要特征和各自的区别。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所以本节的内容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以后进一步的生物学习奠定基础知识。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1、知识基础:在本章前两节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膜的组成、功能以及物质跨膜运输的一些实例,但还未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原理进行学习。本节内容就是系统的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生对其中涉及的知识已经有一些了解,所以本节内容对于高中学生并不难理解,因此可以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 2、认知能力:高中生已达到一定分析处理问题的水平。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的类型及特点。 (2)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的意义。 (3)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 (4)正确解读坐标图与表格。 2、技能目标: (1)逐渐形成打破定势思维,实际问题实际解决的能力。 (2)逐渐形成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的能力。 (3)逐渐形成运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四、教学重点:

1.小分子和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2.大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胞吞和胞吐 五、教学难点: 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概念及区别;通过已知跨膜运输的特征推出跨膜运输的方式。 六、教学媒体: 教科书、板书、PPT课件(包含flash动画)等。 七、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讲授法、引导法。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教学流程图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公开课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出和输入第3节的内容,本模块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已经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细胞膜结构以及大致的功能,本节着重介绍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包括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和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通过对几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探究,并运用数学坐标图来表达三种方式的规律和特征,可以培养学生对图表数据的解读能力,即信息解读和知识迁移转化的能力。这部分内容和前面所学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有关联的地方,同时又是对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一个很好的佐证。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和现有的知识水平,拟定了下列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能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b.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交流和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学情分析】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二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学生对物质交换有了很肤浅的了解,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膜的结构,水分子跨膜运输实例的基础,掌握了蛋白质多样性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并且还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能独立思考,对生活现象提出疑问,并通过多种途径找出解决的办法。同时经过前阶段的新课程学习,他们具备了群体讨论,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论依据的能力。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需要教师的引导。 四、【教学重点】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案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出和输入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简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 能力方面: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积极主动思考。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解决方法: (1)介绍扩散现象,列举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的现象,总结出自由扩散的概念。 (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却能通过细胞膜,总结协助扩散的概念。 (3)列举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现象,总结出主动运输的概念。 2、教学难点:主动运输 解决方法:通过列举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现象,播放相关的多媒体动画,讲清主动运输的概念及特点。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授法。 五、教具准备:课件 六、学生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相关问题。 七、教学程序 [问题探讨]给学生呈现P70图,提出下列讨论题: 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 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 学生讨论后回答。 讲述 (一)小分子或离子的跨膜运输 1.物质顺浓度梯度的扩散进出细胞,这种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类型: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1)自由扩散 往清水中滴一滴蓝墨水,清水很快变为蓝色,这就是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也不需要消耗能量,只能顺浓度梯度运输,如O2、CO2、甘油、乙醇等。 特点:(1)物质转移方向是高浓度到低浓度 (2)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3)不需要消耗能量

(2)协助扩散 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却能通过细胞膜,是因为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有的蛋白质,能协助葡萄糖等物质顺梯度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特点:(1)物质转移方向是高浓度到低浓度 (2)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3)不需要消耗能量 总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的异同。 2.主动运输 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如Na+、K+、Ca2+的吸收。 特点:(1)物质转移方向是低浓度到高浓度 (2)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3)需要消耗能量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归纳。 (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4)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重点: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 难点:主动运输 二、学习活动 (一)、自主学习,完成下列内容。 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大分子物质的通过方式: (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 下面的物质分别是通过何种方式进出细胞的?请归类,并在相应的位置画出其跨膜运输的示意图。 氧气,二氧化碳,甘油,氮气,苯,维生素D,性激素,乙醇,葡萄糖,钾离子,碘,氯离子 (1)自由扩散(2)协助扩散(3)主动运输。

探究活动二:探究影响细胞物质跨膜运输速率的因素 (一)下表为自由扩散实验的数据,请分析数据,绘出物质运输的速率与浓度关系的坐标曲线。 结论:物质的运输速度与物质浓度差成_____关系, 自由扩散过程受________影响。 (二)下表为协助扩散实验的数据,请分析数据,绘出物质运输的速率与浓度关系的坐标曲线。 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物质的运输速率 与物质浓度成____关系,协助扩散过程中物 质运输速率受________________限制。 (三)下表为胡萝卜在不同氧分压情况下从KNO 3溶液中吸收K +与 NO 3— 的数据,请根据数据绘出K +与 NO 3— 吸收速率与氧分压的坐标曲线。 结论:在一定范围内,物质的运输速率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有关。 探究活动三:按照表格归纳出三种跨膜运输的方式。小组合作填写。 运输方式 概念 运输方向(浓度梯 是否需要载体 是否需要能量 举例 影响 因素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浓度差(mmol/L ) 5 10 15 20 25 30 运输速度(离子/秒) 2.4 4.7 7.3 9.5 12.2 14.4 浓度差(mmol/L ) 1.5 3 4.5 6 7.5 9 运输速度(离子/秒) 8 15 24 30 31 31 氧分压 0 2 4 6 8 10 K + 20 25 40 41 42 42 NO 3— 30 35 40 50 52 52 氧分压

细胞生物学 第四章 细胞膜与物质的穿膜运输

第四章细胞膜与物质的穿膜运输 细胞膜:是包围在细胞质表面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 内膜系统:除质膜外,细胞内还有丰富的膜结构,它们形成了细胞内各种膜性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各种膜泡等,称为细胞的内膜系统。生物膜:质膜和细胞内膜系统的总称。 单位膜:生物膜因在电子显微镜下呈“两暗夹一明”的形态结构,又称为生物膜。脂质体:脂质分子在水环境中排列呈双层,两层分子的疏水尾部被亲水头部夹在中间,为了避免双分子层两端疏水尾部与水接触,其游离端往往能自动闭合形成充满液体的球状小泡。 孔蛋白:有些穿膜蛋白以β-折叠片层构象穿膜,在脂双层中围成筒状结构,称β筒,有些β筒在质膜上起运输蛋白的作用,称为孔蛋白,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和一些细菌的外膜。 膜内在蛋白(穿膜蛋白、整合蛋白):占膜蛋白总量70-80%,两亲性分子,分为单次穿膜、多次穿膜和多亚基穿膜蛋白三种类型。 膜外在蛋白(周边蛋白):占膜蛋白总量20-30%,是一类与细胞膜结合比较松散的不插入脂双层的蛋白质,分布在质膜的胞质侧或胞外侧。如红细胞的血影蛋白和锚蛋白。 脂锚定蛋白(脂连接蛋白):可位于膜两侧,以共价键与脂双层内的脂分子结合。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GPI):位于质膜外的表面的一些蛋白质,通过与脂双层外层中磷脂酰肌醇分子相连的寡糖链共价键结合而锚定到质膜上,这些蛋白称为GPI 细胞外被(糖萼):大多数真核细胞表面富含糖类的周缘区,现一般用来指与质膜相连接的糖类物质,即质膜中糖蛋白和糖脂向外表面延伸出的寡糖链部分,所以细胞外被实质上是质膜结构的一部分,基本功能是保护细胞抵御各种物理、化学性损伤。(不与质膜相连的细胞外覆盖物称为细胞外物质或胞外结构) 膜的不对称性:细胞膜中各种成分如膜脂,膜蛋白,膜糖,分布是不均匀的,包括种类和数量上都有很大差异。(如红细胞外层鞘磷脂SM最多,内层磷脂酰乙醇胺PE即脑磷脂最多) 脂双层的液晶态:脂双层作为生物膜的主体,它的组分既有固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这一两种特性兼有的居于晶态和液态之间的状态即液晶

细胞跨膜运输(苏教版)

物质的跨膜运输 使用说明: 1、阅读课本P46—P48页的内容,自主高效的预习,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 2、将预习时有疑问的或不能解决的用红笔标记,在课堂上认真学习。 【学习目标】 1、掌握物质进出细胞及特点。 2、了解生物膜在生活中的应用。 3、掌握植物系细胞壁分离与复原的原理及过程。 【学习重、难点】掌握植物系细胞壁分离与复原的原理及过程。 『第一课时』一.被动运输 1、物质如何进出细胞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_。 2、扩散:由于物质运动而产生的_______________,即一种物质从__________区域向________区域迁移的现象。一些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可以通过扩散进出细胞。 3、这种不需要____________参加的扩散叫做__________。 4、另一些物质的扩散则需要_________的参与,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扩散称为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动力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顺____________进出细胞,________(需要还是不需要)消耗能量,将它们统称为了___________。 二.渗透 1.渗透:我们把水分子从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向水分子稀少的___________称为渗透。 2.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组成的,它是一种_______,水分子和脂质分子可以自由通过。 3.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和液泡膜是________,_______可以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一些______和______也可以通过,二其它的一些离子和分子不能通过,将这种生物膜我们叫做选择透过性膜。 4.半透膜:原生质层包括____、_____、_______相当于半透膜。 5.液泡中的细胞液、原生质层和细胞外液之间若有___________,便会发生_______________. 三、质壁分离 1、当把具有______的植物细胞放入________的液体中时,由于______作用,细胞会因_________出现____________的现象。 2、当把已经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低浓度溶液中,由于_________,细胞会因吸水而出现______的现象。 『第二课时』 一、主动运输 1、主动运输:这些物质能________梯度进出细胞,不仅需要膜上____________的参与,还需要消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运输方式我们叫做主动运输。比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主动运输. 2、主动运输的意义:能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________________,排出________________,可见,主动运输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二、细胞的内吞和外排 1、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主要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 2、内吞作用:这些物质附着在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物质被__________.然后,小囊从______________形成小囊泡,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内吞作用。 3、外排作用:与内吞作用相反,有些物质在细胞膜内被_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融合在一起,小囊泡逐渐移到细胞表面,并且向细胞外张开,使内含物质排出细胞外的方式。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自由扩散区别于协助扩散的是()。 A.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B.需要载体 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D.不需要载体 预习案 预习自测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物质的跨膜运输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物质跨膜转运主要有3种途径: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与胞吐作用(膜泡运输)。 第一节膜转运蛋白与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 一、脂双层的不透性和膜转运蛋白 细胞膜上存在2类主要的转运蛋白,即: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和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 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识别转运物质的方式不同:载体蛋白只允许与其结合部位相适合的溶质分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都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主要根据溶质大小和电荷进行辨别,通道开放时,足够小和带适当电荷的溶质就能通过。 (一)载体蛋白及其功能 载体蛋白为多次跨膜蛋白,又称做载体(carrier)、通透酶和转运器(transporter),能够与特定溶质结合,通过自身构象的变化,将与它结合的溶质转移到膜的另一侧。 载体蛋白既可以执行被动运输、也可执行主动运输的功能。 (二)通道蛋白及其功能 通道蛋白有3种类型:离子通道、孔蛋白、水孔蛋白(AQP)。 只介导被动运输。 1. 选择性离子通道,具有如下显著特征: 离子选择性(相对的) 转运离子速率高没有饱和值 大多数具门控性 分为:电压门通道、配体门通道、应力激活通道 电位门通道举例: 电位门通道(voltage gated channel)是对细胞内或细胞外特异离子浓度发生变化时,或对其他刺激引起膜电位变化时,致使其构象变化,“门”打开。 如:神经肌肉接点由Ach门控通道开放而出现终板电位时,这个电位改变可使相邻的肌细胞膜中存在的电位门Na+通道和K+通道相继激活(即通道开放),引起肌细胞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传至肌质网,Ca2+通道打开引起Ca2+外流,引发肌肉收缩。 配体门通道举例——乙酰胆碱门通道 N型乙酰胆碱受体是目前了解较多的一类配体门通道。它是由4种不同的亚单位组成的5聚体,总分子量约为290kd。亚单位通过氢键等非共价键,形成一个结构为α2βγδ的梅花状通道样结构,其中的两个α亚单位是同两分子Ach相结合的部位。 Ach(乙酰胆碱)门通道具有具有3种状态:开启、关闭和失活。当受体的两个α亚单位结合Ach时,引起通道构象改变,通道瞬间开启,膜外Na+内流,膜内K+外流。使该处膜内外电位差接

04-1-细胞跨膜运输-扩散运输

第四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大家好! 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交通运输必不可少。比如每年春运壮观的铁路运输、日常的公路运输、快捷的空中运输、远洋的货轮集装箱运输、方便的快递。。。。这些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我们的体内世界中,物质循环和交换也是忙忙碌碌。比如我们的血液循环系统日夜不停地进行着营养物质和代谢物的运送,片刻也不能耽搁。 同样,细胞为了生存和生长,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进行分子交换。细胞运输发生在生命体内我们肉眼所不能见的微观世界。例如,我们所熟悉的红细胞将新鲜的氧气送到各个组织器官,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废气”送走。 那么,细胞是如何完成物质的运输和交换的呢? 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首先看一下不同物质是如何进出细胞的。 我们在以前学习中已经知道,细胞是由细胞膜包裹的生命活动基本单位,进出细胞的各种物质必须要通过细胞膜,即:细胞跨膜运输。 不同种类的物质跨膜运输采用不同的方式。小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主要有:简单扩散、被动运输和主动转运,其中被动运输实际上也属于扩散的特殊形式;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则通过膜泡运输进出细胞,具体包括:胞吞作用与胞吐作用。 本章将分以下三讲来给大家介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 ?扩散运输 ?主动转运 ?膜泡运输 4.1 细胞跨膜运输:扩散运输 在讲物质跨膜扩散运输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小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一些基本特性。 细胞膜允许一定物质穿过的特性称为膜的通透性(permeability)。这一特性是跨膜扩散运输的前提。 细胞膜通透性的最显著特点是它的选择性,即有选择地允许或阻止一些物质通过细胞膜。 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对调节物质进出细胞具有决定性作用,从而维持膜内外离子电化学梯度,保证膜内外的渗透压平衡。这是细胞膜最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对保证细胞及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让我们想像一下:细胞膜就像一道由脂双层构造的栅栏,性质相近的疏水性分子可自由通行,亲水性分子也能挤过,少量大个子的极性分子只能勉强通过细胞膜,而荷电的离子则完全跨不通过细胞膜。 一般来说,分子量越小、脂溶性越强,通过细胞膜的速率越快。因此,膜对物质的通透性,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也决定于细胞膜的结构属性。 一、简单扩散 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是最简单的一种跨膜运输方式,它既不需要消耗细胞本身的代谢能量,也不需要特定的膜蛋白分子参与,只要物质在膜两侧保持一定的电化学梯度,即可发生顺浓度梯度的简单扩散运输。脂溶性物质如苯、醇和甾类激素分子,以及O2、CO2和N2等气体,和部分极性小分子如尿素和甘油等,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试题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试题

————————————————————————————————作者:————————————————————————————————日期: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选择题 1.(2012·泉州高一期末)如图表示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由图分析可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依靠() 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D.渗透作用 【解析】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存在差异,即存在浓度差,该浓度差的维持依靠主动运输。

【答案】 B 2.(2013·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一期末)关于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释放的能量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 【解析】图中①代表主动运输,②表示协助扩散,②过程需要载体,不消耗ATP;主动运输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大分子物质以胞吞或胞吐的方式通过膜;蜜饯腌制时细胞已经死亡,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消失。 【答案】 B 3.下图表示植物细胞正常生活过程中的细胞膜对物质的运输。物质运输的方向如箭头所示,黑点的数量表示物质的浓度,则该物质可能是()

A.甘油B.叶绿素 C.花青素D.Na+ 【解析】此物质的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由细胞内向细胞外,需要载体蛋白,而且消耗能量,是主动运输。甘油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叶绿素、花青素分别是存在于叶绿体、液泡中的色素,不在细胞间转运。Na+可由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且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答案】 D 4.(2012·浙江高考)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是() A.CO2B.O2 C.K+D.Na+ 【解析】可通过肝细胞内外各种物质的关系作出判断,K+逆浓度从细胞外进入到细胞内部,其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答案】 C 5.(2013·青岛高一检测)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如胃蛋白酶原)的出胞方式是() A.胞吐B.自由扩散 C.协助扩散D.主动运输

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 一、结构基础: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二、跨膜运输的实例: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原理:渗透作用。该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具有半透膜;(2)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 渗透系统的组成:完整的渗透系统,由两个溶液体系(A和B)以及两者之间的半 透膜组成。当容易浓度A>B时,水分通过半透膜从B流向A, 当容易浓度A<B时, 水分通过半透膜从A流向B,当溶液浓度A=B时,渗透体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易混易错: (1)发生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达到动态平衡,既不可看作没有 水分子移动也不可看做两侧溶液浓度相等。 (2)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红细胞为例,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①当细胞质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质渗透压高于外界渗透压,细胞吸水膨 胀 ②当细胞质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质渗透压等于外界渗透压,水分子进出 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③当细胞质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质渗透压低于外界渗透压,细胞失水皱 缩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结构基础: (1)细胞液:成熟植物细胞的中央大液泡占据了细胞的大部分空间,将细胞质挤成一薄层,因此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液泡的细胞液。 (2)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3)细胞壁的特性:全透性,伸缩性小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①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注意:如果质壁分离的细胞死亡,则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实验探究: 材料选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含有颜色为佳,也可选水绵细胞) 实验结果:质壁分离前,细胞呈现紫色,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当加入蔗糖溶液后,液泡由大变小,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对质壁分离的细胞加入清水后,液泡由小变大,颜色由深变浅,原生质层恢复原状。 思考:不含中央大液泡的植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种子的胚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现象吗? 不能,因为不含大液泡的植物细胞不会失去较多的水,因此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现象 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实例: 1、水稻吸收SiO 44-多,吸收Ca2+和Mg2+少,番茄吸收Ca2+和Mg2+较多,吸收SiO 4 4-较少, 说明不同植物对不同的无机盐离子吸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碘的含量明显高于血液中碘的含量。 3、不同微生物对无机盐离子吸收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 1、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 2、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选择透过性。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教案 A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的类型及特点。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 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抓住关键,掌握本质。 三、情感目标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反映了细胞膜的功能,这是在细胞膜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树立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教学难点 主动运输。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述法、演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引入 观察与思考 演示实验:向一杯清水中加入某种棕色液体,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 (扩散是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现象。通过扩散,整杯清水中都有了棕色物质分子的存在。) 我们怎样判断出这是什么物质呢? (可以闻出这是醋的味道。说明醋分子除了在水中扩散,还进入了我们的肺泡,进入我们的嗅觉细胞。) 那么这些分子是怎样进入我们的人体细胞的?会遇到什么障碍吗? 回顾旧知识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 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磷脂双分子层。脂质与蛋白质可以(运动),故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

生物学基本的观点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问题就是:物质怎样进行跨膜运输来出入细胞? 学生阅读观察并思考讨论“问题探讨”,学生回答。 提示 1.从图上可以看出,氧气、二氧化碳、氮气、苯等小分子(苯还是脂溶性的)很容易通过合成的脂双层;水、甘油、乙醇等较小的分子也可以通过;氨基酸、葡萄糖等较大的有机分子和带电荷的离子则不能通过合成的脂双层。 2.葡萄糖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的脂双层,但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推测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能够转运葡萄糖的蛋白质。 3.通过观察此图还可联想并提出,细胞需要的离子是否也通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来运输等问题。 (学生阅读教材70页、71页内容)思考: 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哪几种? 2.什么是主动运输,被动运输? 3.被动运输的特点和种类。 (教师结合学生的理解和回答进行讲解) 一、被动运输 (一)自由扩散 生答师讲 能够通过脂双层膜的物质中,我们已知水进入细胞的方式是渗透作用,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也都是以这种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入细胞膜的,把这种方式叫做自由扩散。 学生总结自由扩散特点。 生答师讲 自由扩散中,物质的运输方向是从浓度高的向浓度低的运输。物质运输的动力是浓度差。以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通常是一些小分子物质,气体或是脂溶性物质。 思考 不能通过脂双层膜,但细胞又需要的物质,比如葡萄糖怎样进入细胞? 生答师讲 实验表明,葡萄糖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某种蛋白质,葡萄糖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扩散。该实验说明什么? 学生分析资料,得出结论:说明葡萄糖可以借助载体通过脂双层。 (二)协助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物质的运输方向是从浓度高的向浓度低的运输,需要载体协助。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都是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浓度差是运输动力,均属于被动运输。 思考与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提示:

细胞跨膜运输实例的教案

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教案 授课内容: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授课班级:高一某班 教师:XXX 授课时间:20**年*月*日 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 1、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在上一章中他们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细胞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为后面学习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学生在第三章对细胞膜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但同时也会存在一些不科学的前科学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情境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转变他们的错误观点。 学生可能存在的前科学概念如: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同植物细胞的完全一样。 2教学内容分析 (1)知识结构: 本节课主要是探究性的实验即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什么情况下失水,并比较其与动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异同。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本节课的教学有一定的自主性,能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来实现对知识点的学习。 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如下图:

(2)本节课的生物学概念 半透膜:指水分子、一些离子及部分小分子物质可以自由通过,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 原生质层细胞膜与液胞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质壁分离/复原:细胞在与自身浓度不同的溶液中表现出的细胞膜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称为质壁分离;在质壁分离的细胞中滴加比细胞所处环境底的溶液后细胞膜与细胞壁恢复原来形状的过程称为质壁复原。 3、学习动机的唤起和保持 实验前展示课件,帮助学生回忆第三章细胞膜的知识。让学生回答所给的问题,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学生分成小组学习,争对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主动参与学习,做到人人动手、动脑的分工合作。 实验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落实课程标准 本节课要实现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标准是: 第四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5、教学目标 同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达到以下的目标: (1)知识目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