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南林马原115套11-2

南林马原115套11-2

南林马原115套11-2
南林马原115套1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13-2014-2期末模拟试卷9(第1次考试)考试时间50分钟 2014-6-9 23:08:28 到 2014-6-9 23:10:13 难度:随机

序号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

1 (难度:容易)——

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

A.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B.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C.自身也有价值

D.可作为支付手段

标准答案: C.自身也有价值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2 (难度:较难)——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标准答案: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3 (难度:中等)——

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社会劳动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A.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决定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决定了抽象劳动

D.社会劳动决定了具体劳动

标准答案: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4 (难度:较难)——

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他的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标准答案: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5 (难度:中等)——

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

A.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B.前者是个人理想,后者是社会目标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标准答案: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6 (难度:中等)——

唯物辩证法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认识是()

A.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认识的

C.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

D.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

标准答案: C.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7 (难度:中等)——

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

A.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B.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的先进生产工具

C.脑力劳动者的劳动

D.无人工厂

标准答案: A.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8 (难度:容易)——

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在于()

A.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

B.它是全社会人的共同意识

C.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它是独立于社会存在之外的精神实体

标准答案: A.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9 (难度:中等)——

实际交换价格是在多种竞争中实现的,其中主要是()

A.不同部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和部门内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B.部门内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和买卖者之间的竞争

C.私人劳动社会劳动的竞争和买者卖者之间的竞争

D.不同部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和买者卖者之间的竞争

标准答案: B.部门内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和买卖者之间的竞争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10 (难度:中等)——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论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

D.认识是一个过程的观点

标准答案: B.实践的观点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11 (难度:中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

标准答案: D.俄国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12 (难度:容易)——

在历史上充当储藏手段的货币()

A.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B.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C.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D.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标准答案: C.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13 (难度:容易)——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

C.消灭国家

D.消灭两极分化

标准答案: A.实现共产主义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14 (难度:容易)——

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其根本保证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B.取得国家政权

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标准答案: 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15 (难度:中等)——

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标准答案: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16 (难度:容易)——

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

A.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

B.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C.资本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D.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标准答案: D.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17 (难度:容易)——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种“正常生产条件”是()

A.全社会各部门的平均技术装备水平

B.全社会大多数部门的技术装备水平

C.某一生产部门内部的先进技术装备水平

D.某一生产部门内部大多数生产者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

标准答案: D.某一生产部门内部大多数生产者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18 (难度:容易)——

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标准答案: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19 (难度:中等)——

改革在历史上具有普遍性,它是()

A.社会制度更替的一种形式

B.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妥协

C.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

D.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统治的斗争

标准答案: C.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20 (难度:中等)——

D商品交换是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的。货币出现后,“等价交换”的要求表现为()

A.交换双方的价值量相一致

B.交换双方的使用价值量相一致

C.交换的数量和比例相一致

D.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标准答案: D.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21 (难度:中等)——

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表明()

A.人的意识具有客观性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C.人的意识具有对象性

D.人的意识具有主观性

标准答案: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22 (难度:中等)——

自由王国是指:()

A.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

B.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

C.人获得了绝对自由的社会状态

D.进入不受客观规律支配的社会

标准答案: A.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23 (难度:较难)——

事物中的真相和假象的区别是()

A.真相表现事物的本质,假象表现事物的外在现象

B.客观存在的是真相,主观想象的是假象

C.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是真相,显现于事物外部的是假象

D.从正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相,从反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

标准答案: D.从正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相,从反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24 (难度:较难)——

“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这一论

断是()

A.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的“物活论”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解释物质起源的正确观点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观点

D.把意识与物质等同的庸俗唯物论的观点

标准答案: B.辩证唯物主义解释物质起源的正确观点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25 (难度:容易)——

群体意识是()

A.集体主义的产物

B.个体意识的总汇

C.群体共同意识的产物

D.群体实践的产物

标准答案: D.群体实践的产物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26 (难度:容易)——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

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

B.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C.绝对剩余价值问题快速增长

D.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标准答案: B.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27 (难度:中等)——

把同质的事物区分开来的依据是()

A.事物的度

B.事物的属性和量

C.事物内在的规定性

D.事物等特殊矛盾

标准答案: B.事物的属性和量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28 (难度:较难)——

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标准答案: B.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29 (难度:容易)——

研究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的直接理论前提是考察()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统一

D.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对立统一

标准答案: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统一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30 (难度:较难)——

《传习录》记载:“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A.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承认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C.认为人的意识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D.认为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同一

标准答案: C.认为人的意识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序号多选题(共10题,每题2分)

1 (难度:容易)——

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标准答案:

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2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房产、设备存在的资本都属于固定资本

B.不变资本都属于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都属于流动资本

D.以原料、燃料、辅料、工资等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流动资本标准答案:

A.以房产、设备存在的资本都属于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都属于流动资本

D.以原料、燃料、辅料、工资等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流动资本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3 (难度:较难)——

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命题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A.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D.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标准答案:

A.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D.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4 (难度:中等)——

认识的客体的属性有()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多样性

D.动态性

标准答案:

A.客观性

C.多样性

D.动态性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5 (难度:较难)——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

A.人的本质是共同的、不变的

B.人的本质是变化的

C.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

D.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标准答案:

B.人的本质是变化的

C.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

D.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6 (难度:较难)——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表现在:()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客观规律限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客观规律

D.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标准答案:

C.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客观规律

D.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7 (难度:中等)——

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

A.客观事物是多种矛盾的复杂的统一体

B.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

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D.认识受主体的生理因素和认识能力的限制

标准答案:

A.客观事物是多种矛盾的复杂的统一体

B.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

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D.认识受主体的生理因素和认识能力的限制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8 (难度:较难)——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标准答案: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9 (难度:中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为人民群众是:()

A.不受任何社会条件的制约

B.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标准答案:

B.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10 (难度:最难)——

列宁说:“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这句话应理解为,民主共和制:()

A.便于掩盖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

B.有利于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各个集团之间的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C.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

D.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标准答案:

A.便于掩盖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

B.有利于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各个集团之间的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C.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序号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

1 (难度:容易)——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具有社会主义因素。()

标准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2 (难度:中等)——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有条件的。()

标准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3 (难度:中等)——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标准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4 (难度:容易)——

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

标准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5 (难度:中等)——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

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所以不能发展科学技术。()

标准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6 (难度:中等)——

资本的原始积累发生于资本主义初期。()

标准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7 (难度:容易)——

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内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来实现的。()

标准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8 (难度:容易)——

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标准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9 (难度:中等)——

认识的真正任务是在于获得感性经验。()

标准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10 (难度:容易)——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互相制约和互相依赖构成生产总过程的矛盾运动。()标准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总得分:0平均得分:0本题分值:2正确率:0%

马原知识点整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P3)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有机统一基本组成部分。 (2)①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它既包括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②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2、思考并归纳意识能动作用及其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P29-P33) (1)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①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反映世界时会表现出主体选择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非凡创造性。人能在思维中建构一个现实中没有的理想世界。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可变客观为现实。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首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其次,只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 3、当前中国一再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试结合有关矛盾原理谈谈看法。(P42-P43) (1)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的基本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

马原分析题复习方法.doc

上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了分析题的总体复习方法,这篇文章里我具体谈一谈马原分析题的审题答题技巧以及复习方法,同学们看完之后可以开始试着做真题和8套卷,相信经过一定的训练之后找哲学原理的成功率会有明显提高。 【复习方法】 做马原分析题,头脑屮必须有一个哲学框架。最怕的就是到考场上,看完材料完全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连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中的哪一快都搞不清楚。或者是明明看到材料应该是讲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但是这一块有哪些原理脑子里一片空白,这就是框架没有建立起來,头绪没有整理清楚。我建议同学们自己画一个框架图,或者直接参考我在《知识点提要》屮给出的12页哲学逻辑图,把过去10年的马原分析题认真研究之后,标出各个原理所在的位置,你会发现很多原理都是重复在考的,在复习框架图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这些原理的应用。 比如说关于认识与实践,在《捉要》逻辑图的第7页,需要掌握实践和认识活动屮的主体客体(2013年),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4点,其中①②③在16年考查,④在13年考查, ①在08年考査,①③在01年考查),认识的本质(2013年)。同时,还要关联到其他一些知识点,比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见《提要》逻辑图第8页),需要把握认识壯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2013年)、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2012年)。再进一步扩展,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是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那么乂涉及到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2002年,《提要》逻辑图第3页)。实际上,在真题的标准答案里,我们经常会看到把这些知识点串在一起的情况,比如“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采取科学的方法,不断创新”、“按规律办事”、“耍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创新”,这些也是同学们要通过研究真题,从真题的标准答案中学习的。把这种常见的“套话”记住,在结合材料组织语言的时候就不怕没有素材可用,可以让回答更加“丰满”。 在做题练习的过程中,我也建议同学们可以把相对抽彖的哲学原理用简单易懂的一些同义诃或者短语來替代,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比如说“举一反三”就是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具休问题具体分析”就是才盾的特殊性;“正视问题的存在”可以川才盾普遍性來解释;提问中同吋问到两个方而/属性/特点的吋候,可以考虑用对立统一;涉及到两个相反的事物(比如成功/火败、真理/谬误、好事/坏事等),可以考虑用矛盾转化。 【审题技巧】 马原分析题要在审题上下功夫,不要怕浪费时间,如果原理找不准,写的再多再好也没用。如果点踩到了,自己围绕知识点再加一?些"套话”(比如前而提到的,要按规律办事,采収科学的方法,勇于创新等),10分就可以拿到7、8分。下面我先给大家分析一下马原分析题的提问方法,一般来说有两种。一种是隐晦的问法,比如2010年梅兰芳这道题的提问: (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Z作”?这类提问难度鮫大,需要口己完成整个分析过程。还有一种是限定性的问法,比如2006年34题第一问: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Z处;2009年34题第一问: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这种提问方式明确告诉了考生要从某个角度分析,难度略低,但是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这种限定,每年考试都有考生忽略了这种限定,丢分是非常可惜的。卜-面我将主耍讲解第一类难度较高的捉问如何从审题來分析所考原理。 篇幅所限,具体题目材料可参考《讲真题》

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绪论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和。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

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C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方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分析法是根本方法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

《马原》各章核心知识点归纳

绪论、主干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主干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

马原知识框架

生活与哲学知识框架

1 ( ( 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3)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3.阶级斗争与改革 (1)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

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3)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5.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衡量标准 (1)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6.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完整版)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绪论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

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C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方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分析法是根本方法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

《马原》期末复习资料考点完整(3)

《马原》复习资料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答:含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承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鲜明特征: (1)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2)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3)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4)人民性,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 (1)探讨当代人与世界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而是一种“现世的智慧”,因而它必然要关注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在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空

前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为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可能性。但同时,科技的发展又颠覆了我们传统的世界观,使我们陷入困惑中。因此,我们的任务应当是遵循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所确定的方向和道路前进,根据时代要求,探讨追问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2)追问当代人类的存在方式。 当代科技革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使人类在改造自然、变革社会关系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在这些成就的背后,也不难看到一些面效应。因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不断追寻适合当代人类的存在方式。 (3)研究当代社会思潮。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一种开放的理论体系,其内容与活力都来源于实践,是对各种科学理论、科学成果的批判继承,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在当今世界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也要以当代思潮的方式来考虑问题,引领时代发展。 2,结合当代世界所面临的课题和当代青年所肩负的使命,谈谈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 答:①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②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③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④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3,“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答: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马原必背知识点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 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著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 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 ,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 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辩证法的两大特征

2018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辩证法的两 大特征 考研政治复习要把握科目框架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认为大家通过逻辑图来复习,更有利于记忆和梳理,下文我们就通过图片来记忆马原知识点,18考生注意巩固。

说明: 唯物辩证法是对世界存在状态的回答。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静止孤立的,而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发展的。实际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都不是马克思的创造,早在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之前,就存在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唯物主义(又叫做机

械唯物主义)这两个派别;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才是辩证法的创立者,只不过他的辩证法体系是唯心的,即只承认精神领域存在着辩证关系。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待唯物主义,便形成了辩证唯物论,从而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相区分;另一方面从唯物主义出发去看待辩证法,便形成了唯物辩证法,从而与唯心辩证法相区别开来。 考点: (1)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2)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3) 联系与发展、发展的实质 (4) 发展与过程 (5)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6) 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 (7)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8)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9)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10)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1) 矛盾分析方法 (12)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13)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辨证关系 (14) 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 (15) 辨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16) 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 (17)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18)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9)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20) 辨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21) 辨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考试题型: 唯物辩证法历来是考研政治的重点,它的三大基本内容,即二大特征、三大规律、五大范畴都曾经作为材料分析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考研真题当中。尤其是“对立统一规律”考查的频率很高。 复习策略: 除了根据所给图示,掌握基本框架之外。考点(1)至(17)都要作为材料分析题的形式来理解记忆。因此这部分内容不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而且还要培养用所记忆的知识去分析材料、回答问题的能力。这是对考生比较高的要求,需要长时期的练习。考点(18)至(21)则以选择题的方式了解记忆即可。

马原及毛概前十章框架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唯物论、辩证法)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论)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历史唯物论) 五、资产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本质论) 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发展论) 七、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八、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唯物论考点 辩证法考点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时空是运动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绝对性和相对性——时空无限性 社会的物质性——从实践出发理解世界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

认识论考点

两大现象 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本质论考点 历 史 唯 物 论 社会基本结构 社会存在结构——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结构——社会心理 意识形式 意识形态 非意识形态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意义——“两个划分两个归结” 现实的人 人的属性 人的价值 以人为本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章节结构和逻辑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 三、新主义革命理论 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五、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七、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十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十二、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十三、国际战略和外交策略 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十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论

【马原】重要知识点整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章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社会的物质性表现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3、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第一、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是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思维中客观的普遍的现象;是指矛盾的共性、绝对性。 第二、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是指矛盾的个性、相对性。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四、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特殊性即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包括的是个性中本质的东西,它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 第五、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性寓于(存在于)个性之中,共性只能通过个性而存在;共性统摄着个性,个性总是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割裂了这种联系,就会导致类似“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 第六、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随事物的发展和条件的改变,共性与个性可以相互过渡,相互转化。 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6、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马原知识点整理

1、什么就是马克思主义?(P2-P3) (1)马克思主义就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得,为她们得后继者所发展得,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与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得科学理论体系,就是关于无产阶级与人类解放得科学。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有机统一基本组成部分。 (2)①从创造者、继承者得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就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得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与发展得观点与学说得体系;它既包括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与列宁等发展了得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理论成果。 ②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与整个人类解放得科学理论,就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得性质、目得与解放条件得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得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就是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得学说,就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发展规律得学说。 2、思考并归纳意识能动作用及其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得辩证关系。(P29-P33) (1)意识得能动作用及其表现:①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得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②意识得能动作用就是人得意识所特有得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得能力与活动。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意识具有目得性与计划性。人反映世界时会表现出主体选择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非凡创造性。人能在思维中建构一个现实中没有得理想世界。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得作用,可变客观为现实。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得行为与生理活动得作用。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得辩证关系:首先,发挥人得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得客观性为前提。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认识与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得规律;认识与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其次,只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与利用客观规律。在尊重客观规律得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否认人得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得价值性得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得否定。 3、当前中国一再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试结合有关矛盾原理谈谈瞧法。(P42-P43) (1)矛盾得普遍性与矛盾得特殊性就是辩证统一得关系得基本原理。矛盾得普遍性即矛盾得共性,矛盾得特殊性即矛盾得个性。矛盾得共性就是无条件得、绝对得,矛盾得个性就是有条件得、相对得。任何现实存在得事物得矛盾都就是共性与个性得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得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得个性。矛盾得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得道理,就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得精髓,就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得关键。 (2)矛盾得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得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得普遍真理同各国得具体实际相结合得哲学基础,也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哲学基础。21世纪,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得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得实际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与

马原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 (2018版教材页码)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3-4 3.马克思主义理论直接的理论来源有哪些?p.5 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什么? p.10-13 5.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是?p.13-17 -------------------------------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p.20-21 7.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p.21-23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8.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存在形式是什么?p.23-24 9.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辩证关系p.23-24 10.意识的起源、本质及能动作用p.25-27 1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p.27-28 1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p.28-30 13.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是什么?p.30-33 14.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唯物辩证法的五对基本范畴)p.33-36 15.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发的实质和核心?p.37 16.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是什么?p.37-38 17.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p.38-40 18.如何理解量变、质变及其辩证关系?p.40-41 19.怎样理解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p.41-42 20.如何理解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p.44-45

马原期末考试重点内容(1)

马原期末考试重点内容 一、考试题型 1.单选20分 2.多选20分 3.简答题4题×6分 4.辨析题4题×6分(判断正误2分,理由4分) 5.材料分析题12分 二、考试范围 1.绪论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不考 2.§1.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不考,其中第三点(P53)考一道多选题,详见重点问题(一) 3.§2.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考 4.§4.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考 5.第七章考§7.1的两个问题(下方重点) 三、课程主线(复习思路) 基础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论证政治经济学:商品、货币、资本、资本主义(全球化、新变化) 结论科学社会主义 四、重点问题 (一)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哪些能力?(P53五点,多选题) 战略思维能力、历史唯物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底线

思维能力。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P22) 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其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其二,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三)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概念(P2、P3)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1总+4分,P10-15) 1.总: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分: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鲜明的政治立场;③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④崇高的社会理想。 (五)物质和意识的关系(P28-31) 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六)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61) (七)联系及其特征(P34-35) 1.含义: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马原考点及知识点页码汇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基本考核点 绪论 一、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革命性p14 二、教学重点: 马克思主义的概念p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p2和组成部分p3、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P15和理论品质p16、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p20-21 绪论 三、一般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p4,p6、马克思主义产生后的实践活动发展p 11、马克思主义产生意义P1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 一、基本概念: 哲学、哲学基本问题、世界观p27、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物质、运动、静止、时间与空间(概念与特性)、实践; 联系、发展、矛盾及其双重属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度、质变、量变、肯定与否定p46; 第一章 二、教学重点: 1、哲学概念p27、哲学基本问题(含义p28、具体内容p28、唯物主 义与唯心主义划分标准p28-29) 2、物质概念(唯一特性p30)、运动(概念p32、物质与运动关系p3 2、运动与静止p32、时空间概念及特性p32)、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的 决定作用p30-31、意识的本质p31及其能动作用p56-57;实践内涵p34、形式p35、特征p35、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一章 3、联系观(内涵p40、特点p40)、发展观(内涵p41、实质p41、新 旧事物概念p41、新生事物不可战胜性p41) 4、矛盾规律: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矛盾内涵?、矛盾属性 (内涵p43、关系p43、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p44)、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内涵p44,p45、关系p45); 第一章 5、质量互变规律(质、量、度p46;质变与量变内涵p4 6、质变与量 变辩证关系p46); 6、否定之否定规律:辨证否定观内涵p46-47 7、规律(内涵p54、特点p54) 第一章 三、一般知识点: 物质观创立的意义p31、社会物质性表现p33、矛盾分析方法p45、五对范畴?;

马原分析题答题技巧

马原分析题答题技巧 这篇文章中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马原分析题的审题答题技巧以及复习方法。更详细的讲解可以去看我的《讲真题》的第二个配套视频。还没有看过我的冲刺阶段复习方法指导文章的同学,可以去我的置顶微博查看。 马原分析题的难度就在于提问不明确考哪个原理,要从众多原理中自己去匹配,这个思维模式要去仔细研究真题、做真题来体会。真题是我们复习这门课分析题的最佳资料,从中你也可以看到哪些原理是容易命题、经常命题的。比如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在08、09、11、12年连续命题,是同学们必须掌握的原理,在头脑里搭建的框架图中也必须明确这个原理的位置。 之前我已经多次强调,做马原分析题,头脑中必须有一个哲学框架,最怕的就是到考场上,看完材料完全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连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中的哪一快都搞不清楚。或者是明明看到材料应该是讲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但是这一块有哪些原理脑子里一片空白,这就是框架没有建立起来,头绪没有整理清楚。我建议同学们自己画一个框架图,或者直接参考我在《知识点提要》中给出的11页哲学逻辑图,自己把过去10年的马原分析题认真研究之后,标出各个原理所在的位置,你会发现很多原理都是重复在考的,在复习框架图的时候就要尤其注意这些原理的应用。 比如说关于认识与实践,在《提要》逻辑图的第6页,需要掌握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2013年),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4点,其中①在08、01年考查,③在01年考查,④在13年考查),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的本质(2013年)。同时,还要关联到其他一些知识点,比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见《提要》逻辑图第7页),需要把握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2013年)、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2012年)。再进一步扩展,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是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那么又涉及到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2002年)。实际上,在真题的标准答案里,我们经常会看到把这些知识点串在一起的情况,比如“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采取科学的方法,不断创新”、“按规律办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创新”,这些也是同学们要通过研究真题,从真题的标准答案中学习的。把这种常见的“套话”记住,在结合材料组织语言的时候就不怕没有素材可用,可以让回答更加“丰满”。 上图为《知识点提要》哲学逻辑图中认识与实践相关框架图汇总 【审题技巧】 马原分析题要在审题上下功夫,不要怕浪费时间,如果原理找不准,写的再多再好也没用。如果点踩到了,自己围绕知识点再加一些“套话”(比如前面提到的,要按规律办事,采取科

2017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看图复习(4)

2017考研政治马原凯程:看图复习(4) 考研政治复习要把握科目框架和凯程之间的逻辑联系,认为大家通过逻辑图来复习,更有利于记忆和梳理,下文我们就通过图片来记忆马原凯程,考生注意巩固。

说明: 唯物辩证法是对世界存在状态的回答。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静止孤立的,而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发展的。实际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都不是马克思的创造,早在马克思

的辨证唯物主义之前,就存在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唯物主义(又叫做机械唯物主义)这两个派别;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才是辩证法的创立者,只不过他的辩证法体系是唯心的,即只承认精神领域存在着辩证关系。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待唯物主义,便形成了辩证唯物论,从而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相区分;另一方面从唯物主义出发去看待辩证法,便形成了唯物辩证法,从而与唯心辩证法相区别开来。 考点: (1)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2)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3) 联系与发展、发展的实质 (4) 发展与过程 (5)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6) 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 (7)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8)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9)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10)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1) 矛盾分析方法 (12)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13)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辨证关系 (14) 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 (15) 辨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16) 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 (17)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18)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9)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20) 辨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21) 辨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考试题型: 唯物辩证法历来是考研政治的重点,它的三大基本内容,即二大特征、三大规律、五大范畴都曾经作为材料分析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考研真题当中。尤其是“对立统一规律”考查的频率很高。 复习策略: 除了根据所给图示,掌握基本框架之外。考点(1)至(17)都要作为材料分析题的形式来理解记忆。因此这部分内容不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而且还要培养用所记忆的知识去分析材料、回答问题的能力。这是对考生比较高的要求,需要长时期的练习。考点(18)至(21)则以选择题的方式了解记忆即可。

马原课各章节知识点

马原新课改授课方案(40课时) 一、总课时:40课时 课堂授课34课时,讨论6课时 二、具体分配情况 (一)绪论 专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核心概念:马克思主义实践性 2)基本原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二)第一章 1、专题一:实践唯物主义 包括:哲学及其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实践 1)核心概念:哲学哲学基本问题物质运动意识实践2)基本原理:哲学基本问题;世界本原是物质的;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2、专题二: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 包括:联系与发展,发展的动力及源泉、途径(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 1)核心概念:联系发展矛盾否定 2)基本原理: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新事物替代旧事物是一个过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事物的发展是否定之否定过程 (三)第二章

1、专题一:认识的本质 包括:认识本质、认识过程 1)核心概念:实践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2)基本原理: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的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基本阶段 2、专题二:真理观 1)核心概念: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双重属性 2)基本原理: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发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四)第三章 1、专题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核心概念: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2)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专题二: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 1)核心概念: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2)基本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3、专题三:社会历史的主体(群众史观、个体、主体选择) 1)核心概念:人民群众 2)基本原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重点讲:群众路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