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乡愁 习题精选

乡愁 习题精选

乡愁  习题精选
乡愁  习题精选

乡愁习题精选

1.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什么内容?

2.下列对诗歌含义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A.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强烈要求两岸统一。

B.诗中表达的思念之情超越了意识形态,表达的是人类固有的美好情感。

C.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有意象,不是几种纯然的客观事物。

D.全诗只有四节,却跨越了无数的岁月,笼罩了现实世界的氛围。

3、摘录诗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说说诗歌是怎样层层深入地抒发爱国之情的?

4、诗歌中所选取的一组意象间是并列还是递进关系?请简要说明。

5《乡愁》一诗中,诗人抓住“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内心情感。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

6.《乡愁》中诗人提到人生的哪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是什么?

变式:1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

2结合上文,说说你由“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产生的联想,它们是如何表现乡愁的?3诗中运用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有什么共同特征?4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诗人采用了哪些具体意象,将它变为具体可感的?

7诗歌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8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

1,童年时代的母子分离青年时期的夫妻分离

中年时期的母子生死之别现在游子与大陆的隔离

3、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等。前面三节,抒写的是诗人在大陆的经历,层层铺垫,及至最后,感情推向高潮,诗人集中抒发了他身在宝岛思念大陆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4、这些意象,从感情的抒发来看,则层层推进。邮票、船票、坟墓等三个意象,不过是铺垫,末节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所抒发的爱国主义深情,比起前面三节的乡关之思、情亲之情,具有一种崇高美,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5、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了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6“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一长大后一后来一现在。

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形象都是“我”的“乡愁”的物化,是离别的见证。诗人从生活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一组意象,作为抽象的情绪“乡愁”的客观对应物,从而避免了抽象、枯燥,起到了具体、生动的效果。

7。如果去掉第四节,充其量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思念故乡的诗;有了第四节,前三节就成了铺垫,这一节又画龙点睛,乡愁的诗意升华为国愁和民愁了。

8“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

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乡土小说与问题小说

【乡土小说】它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农村题材小说,它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农村。在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 乡土小说的兴起,是新文学小说对“五四”小说过于西方化的一次反拨。“五四”小说以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追求和对西方近现代文学及语言的借鉴与中国传统小说划 清了界限、实现了小说的革命,然而“五四”小说创作因此也存在很多弊端。其一是概念化,小说成了作家演绎思想、表达观念的形式,这个弊端主要表现在问题小说中;其二是欧化,这主要集中在浪漫小说中。浪漫小说不仅在抒情方式上直接借用了19世纪西方浪漫文学(尤其是卢梭的作品)的抒情方式,而且在抒情主人公的塑造上也过多受到卢梭及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影响,因而这一派小说在叙事上不象小说,而在语言上则又非本土化。针对这种缺陷,新文学作家曾呼吁文学的“地方色彩”,提倡文学应有“从土里滋长出来的个性”,号召作家“须得跳到地面上来,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了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字上”。所以,乡土小说在20年代初、中期的崛起,实际是新文学在革命之后着手建设的象征,反映了新文学现实主义的追求。 最早创作乡土小说并证明其艺术魅力的,是鲁迅。但是,无论是鲁迅还是那些后来被称为乡土作家的青年作家,在20年代初、中期都不曾明确使用过“乡土文学”或“乡土小说”的概念,更未以此相标榜。最早将这批作家回忆故乡、抒写乡愁的小说称为“乡土文学”的,是鲁迅1928年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后来人们便沿用这一概念指称这一时期的这批作家的创作。 乡土小说作家很多都是直接受鲁迅的影响并有意识地模仿鲁迅而开始创作的,大都师承了鲁迅小说的批判国民性特点,较少造作,克服了概念化,以一种质朴和真实的面貌为当时小说创作界吹进一股清风。 乡土小说的主要特征,首先是作家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与批判。其次,乡土小说作家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描绘生活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怜相互交织,形成乡土小说喜剧与悲剧相交融的美学风格。第三,在批判和描绘故乡愚昧习俗、麻木人性、凄凉人生时,乡土小说作家仍然抑住不住对故乡的眷恋,而这眷恋又往往与某种失落感相交织,因而小说大都具有抑郁的抒情调子。

罗黑芷《乡愁》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乡愁 罗黑芷 写了《死草的光辉》已经回到十四年前去的这个主人,固然走入了淡淡的哀愁,但是想再回去到一个什么样的时候,终寻不出一个落脚的地方。这并非是十四年以前的时间的海洋里,竟看不见一点飘荡的青藻足以系住他的萦思,其实望见的只是茫茫的白水,须得像海鸟般在波间低徊,待到落下倦飞的双翼,如浮鸥似的贴身在一个清波上面,然后那仿佛正歌咏着什么在这暂时有了着落的心中的叹息,才知道这个小小的周围是很值得眷恋的。谁说,你但向前途寻喜悦,莫在回忆里动哀愁呢? 呵!哀愁也好,且回转去罢,去到那不必计算的一个时候。那时候是傍晚的光景,我不知被谁,大约是一个嬷嬷吧?抱在臂里,从后厅正屋走到前厅回廊,给放下在右手栏杆边一个茶几上站住。方从母亲床上欢喜地睁开来的一双迷蒙蒙的小眼睛,在那儿看见一个穿蓝色竹布衣衫的女人,是在我小小的心中觉得一见面便张手要伊拥抱的女人。我从旁边不知又是谁的手里喝了一口苦味的浓茶,舌头上新得了一种苏生的刺激,我立刻在这小小的模糊的心中感觉了:这是我家的七月的黄昏。 回转去罢,房屋依然是那所古旧的房屋,在那条有一个木匠人家管守入口的短巷左边;落雨的时节,那木匠饲养的三只斑鸠便在檐下笼中咕咕地叫唤,时候却仿佛是五月。祖母在伊静悄悄的房中午睡;父亲的窗子里似乎有说话的声音;我的一个伴侣——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哥哥,叔母生的——不知到哪里去了;母亲也不见;我独自在后院天井里蹲着。那从墙边和砖缝里挺生出来的野草,有圆叶的,有方叶的,密密的,疏疏的,不知叫做什么,衬着满阶遍地的青苔,似乎满院里都是绿色的光的世界。 回转去罢,回转去罢,这回仿佛在一个暮春的夜里。母亲坐在有灯光的桌前和邻家的姆姆安闲地谈着话。一个姑娘背靠着那窗下坐着。伊是我的姐姐,这是母亲教我这样称呼的。当伊站立起来的时候,伊仿佛比我高半个身躯,听说是要说人家了,因为是十五岁的女孩儿呢!姐姐抱我坐在伊的膝上,伊用面庞亲热地偎傍我,偏起头看我,摇我的肩膊,抚我的头发,喊我做“赫弟!赫弟!”我痴痴地瞧着伊的那笑眯眯但是而今我记不清楚了的尖尖的脸。虽然伊的身影很模糊,我细细吟味,如掣电般我便又站在伊的面前了。

乡愁,是一种深深的痛

乡愁,是一种深深的痛 俗话说水有源头树有根,人其实和水与树都是一样有源有根的,这源和根就是故乡。 虽然离开故乡已二十多年,远隔故乡千山万水。纵使时间的流逝让我的口音和生活习惯有些改变,但根不会因此而撼动,乡情就像是一条绵延而透明的丝带,无形,无色,无论我走到哪里,他都会与我相随相伴…… 我的故乡临湘是一个风景秀丽,有山有水的城市。她南依雄奇峻峭的幕阜山,北临滚滚东去的长江,有着悠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那里不仅有独特的人文景观,更有令人难以忘怀的美食。俗话说:生活中唯有爱和美食不可辜负。爱值得我们珍惜,美食也不可辜负。美食可以说是文化的代言,也是一个地域或一座城市的名片。让我们一起享受故乡美食每一种独特的美味,体会那一方地域的特色。 故乡的农家小院里土鸡炖野山菇可以说是临湘的一道“硬菜”。现代的人追求绿色无公害的食物,临湘的青山绿水得天独厚,农村人秉承着地理的优势,将鸡放养在野外,让它们自己土里刨食,因为长时间处在运动状态,所以每一处肌肉都很柔韧,没有半点干涩枯柴,很有嚼劲。临湘盛产各种野山菇,尤以一种叫茅草菇最为香滑鲜嫩,每到了野山菇疯长的季节,人们可以到山里把野山菇检回来,新鲜的茅草菇加上土鸡一炖就成了一道独具风味的特色菜。山菇滑嫩鲜美,鸡肉弹滑而没有渣渣,细细咀嚼只觉得在舌尖留下一点点若有若无的淡淡清香,清香中又带着醇美在舌尖回荡,仿佛山风吹过田野一般令人回味无穷。喝一口汤,浓郁的鸡肉香和野山菇的清香沁人心睥,唇齿间荡漾着一种难言的香味,久久不能散去,待咽下去后,回味悠长。汤汁流过的地方尽是鲜美!吃不完的野山菇还可以洗尽晒干,留到冬天或过年时用。 除了山中的美食让人欲罢不能,临湘还有享誉全国的十三村酱菜,当然,临湘最出名的美食就是桃林豆腐和封锅菜了。 每天早上,天刚放亮,大街小巷就会传来“卖——豆——腐——哟” ,“卖——桃——林——豆——腐——哟” 的吆喝声。人们听见卖豆腐的吆喝声,都各自从家拿来盆钵,有的买豆腐,有的买豆花。桃林因水质好,做出的豆腐特别鲜嫩香甜,洁白细腻,软而不碎,挺而不硬。而且没有石膏的酸味和卤水的气味,营养非常丰富。 母亲年事已高,我与妻儿每年都要千里迢迢赶回去看望母亲一次。每次回乡母亲都会准备很多很丰盛的菜肴,把一张大大的八仙桌摆放得满满的。有母亲自己养的老母鸡炖的野山菇,有大盆的封锅菜,有煎得二面金黄的豆腐,十三村酱菜更是不用说,被侄儿们早早地摆上桌了。单就封锅菜,母亲就做得特别讲究;她把

初中八年级语文:席慕蓉《乡愁》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席慕蓉《乡愁》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Xi Murong "Nostalgia"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席慕蓉《乡愁》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内容 学生活动 内容 媒体 使用 时间 设计 意图 一、导入 二、诵读、分析 三、应用 席慕蓉的故乡,在她诗中是在“长城外”“阴山下”的那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上。但是,由于命运的安排,她不在那儿出生,也不在那儿长大,更不能

回故乡去看看(直到1989年在她46岁时,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可是,作为多情的诗人,面对着人为的山河阻隔,在遥远的海岛上,她与故乡有割不断的血脉联系,故乡是她精神的归宿,灵魂的家园。她只有在梦中,在诗中,寄托无限的乡愁。 老师范读。 学生思考: ◆1. 诗人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 ◆2. 诗人把乡愁比作什么?有什么表达作用? 讨论问题。 小结要点: 这首诗大致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第一节对故乡月夜笛声的描写;第二节写离别时,表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惆;第三节写离别后,表现对故乡绵绵无期的思念。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用月夜的笛声来营造整个诗的凄清的氛围,把人带进梦幻般的意境中。“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把故乡的面貌比喻成一种模糊的惆怅,类似于通感,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独特而有新意,诗人的思乡之情耐人寻味;接着把故乡的“面貌”和那种“怅惆”的心情比作“雾里的挥手别离”这一非常具有画面感的场景,使读者进一步体会乡愁的滋味;最后诗人点出乡愁,又用了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比喻“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诗人用

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2

问题小说就是为提出某种社会问题而创作的小说。由于作者思想倾向不同,初期问题小说中有一部分作品专以“美”和“爱”作为解决问题的钥匙,大部分则并不提供答案,是所谓“只问病源,不开药方”;而“不开药方”本身,也正是问题小说的特点之一。问题小说在“五四”时期的流行,主要反映了大批知识青年的觉醒。它是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一种需要,又是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一种结果。后来,问题小说也体现著作家密切关心现实这一优良的传统。 了问题小说的创作。 发展1、“问题小说”起步,表现了探究人生意义的热忱。代表作《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揭露了“旧社会、旧家庭的不良现状”。 2、宣扬爱的哲学。如果说初期“问题小说”只是问病源,不开药方。《超人》则标志着冰心对种种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药方”--这就是“爱”的哲学。《超人》《烦闷》《悟》构成了冰心“爱的三步曲”,爱的核心是“母爱”。 3、《倪焕之》它通过一个大的时空跨度去展示社会生活。小说从辛亥革命发生写到大革命失败。写了十几年的历史变迁,包括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再现了这十年间中国社会从乡镇到都市的现实生活。》)《倪焕之》重现了五四青年的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悲剧处境。是现代文学“知识分子心里变迁史”中的重要一章。 问题小说的缺失与不足 1. 忽略了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氛围渲染和形式等文学要素,小说的社会认识价值超过甚至损害了其文艺审美价值; 2. 小说过重的哲理色彩和理性深度,有图解观念的创作形式,影响了作品的真实性。; 3. 缺乏现实的生活基础,缺少鲜活的生活气息,存在明显的主观臆想和向壁虚构的成分,影响了作品的感染力。 乡土小说 它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农村题材小说,它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农村。在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 乡土小说作家很多都是直接受鲁迅的影响并有意识地模仿鲁迅而开始创作的,大都师承了鲁迅小说的批判国民性特点,较少造作,克服了概念化,以一种质朴和真实的面貌为当时小说创作界吹进一股清风。乡土小说是作家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与批判。其次,乡土小说作家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描绘生活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乡愁》试题(含答案)

试题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邮.票(yóu)窄.(zhǎi)揣摩.(mó) B.海峡.(xiá)矮.(ǎi)弦.乐(xián) C.坟墓.(mù)掠.夺(luè)湾.(wān) D.颠簸.(bǒ)倾.听(qīnɡ)承载.(zài) 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乡愁》全诗共四节,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 B.《乡愁》一诗中,诗人将空间上的阻隔作为四个人生阶段的共同特征。 C.《乡愁》一诗中,在长大后这一阶段诗人找到表达乡愁的对应物是邮票。 D.乡愁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但诗人表达出来后都实现了物化。 3.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组是()。 A.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B.我在/这头 C.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D.大陆/在那头 4.仿写句子。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仿句: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乡愁》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正语反出,以一种轻描淡写的风格,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上,反衬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6.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什么内容? 7.诗中运用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8.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诗人采用了哪些具体意象,将它变为具体可感的?9.诗歌中所选取的一组意象间是并列还是递进关系?请简要说明。 (二)课外阅读 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乡愁贵州

乡愁贵州项目简介 乡愁贵州是以乡村良好生态环境为肌理,以阳明文化为哲学精神内核,以乡愁文化、贵州文化为产品打造原型,集农耕体验、户外活动、生态自然休闲观光、生态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中国首席乡愁文化主题样板,农耕文明国际休闲度假区。 项目地处清镇职教城乡愁校区,距清镇市区3.8公里,距贵阳市区约23公里,距机场30公里,坐享“四横五纵”路网结构,全面构筑立体交通体系。 项目分为南北两区打造,总规划用地4570亩。南区占地1991亩,以“贵山”为主题,通过坝、屋、场、田、粮、人六大核心要素,表现山地民族和谐共生,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贵州山地文明”。北区占地2579亩,以“秀水”为主题,通过“桥、井、渔、寨、馆、镇”六大核心要素,倾情演绎贵州独特的“水文化、水生态、水文明”,以及以“河边村,半坡寨,谷底人家”为特点的居住文化。 项目定位为“贵山秀水忆乡愁,中国首席乡愁文化主题样板”“源自农耕文明的国际度假区”,以“乡愁”为主题,坚持“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打造“田园综合体”,成为中国生态城镇发展战略下的样板之作,力争成为贵州省美丽乡村国策之下,贵州文化旅游度假产业的新名片。 项目核心文化为:阳明文化、乡愁文化和贵州文化,其中阳明文化是项目的精神内核,主要体现为心外无物、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三个方面;乡愁文化为项目特色体验系统,主要从耕、读、传、家四个方面着手打造;贵州文化是项目的产品落位方式,分为贵山(坝、屋、场、田、粮、人)和秀水(桥、井、渔、寨、馆、镇)两大部分进行产品落位。 目前南区处于建设期,项目产品打造:自然景观轴(心境八景、中华农耕轴、二十四节气景观大道、杜鹃花海、茶田、梅园、竹径等生态自然景观)、康养系列(健康步道、养生植物园、轻户外运动基地、森林温泉)、特色体验业态(百家宴商业街、乡愁牧场、农耕体验、星空营地)、主题酒店群(野奢稻田酒店、精品民宿、木屋树屋、集装箱酒店)。

席慕容最经典的八首诗歌

席慕容最经典的八首诗歌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席慕蓉,散文家,诗人,画家。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初相遇/席慕容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我喜欢那样的梦,在梦里,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一切都可以慢慢解释,心里甚至还能感觉到,所有被浪费的时光竟然都能重回时的狂喜与感激。胸怀中满溢着幸福,只因你就在我眼前,对我微笑,一如当年。我真喜欢那样的梦,明明知道你已为我拔涉千里,却又觉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好象你我才初初相遇。抉择/席慕容假如我来世上一遭只为与你相聚一次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与悲凄那麽就让一切该发生的都在瞬间出现吧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让我与你相遇与你别离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诗然后再缓缓地老去与你同行/席慕容我一直想要和你一起走上那条美丽的山路有柔风有白云有你在我身旁倾听我快乐和感激的心我的要求其实很微小只要有过那样的一个夏日只要走过那样的一次而朝我迎来的日复以夜却都是一些不被料到的安排还有那麽多琐碎的错误将我们慢慢地慢慢地隔开让今夜的我终於明白所有的悲欢都已成灰烬任世间哪

一条路我都不能与你同行莲的心事/席慕容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莲多希望你能看见现在的我风霜还不曾来侵蚀秋雨还未滴落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现在正是最美丽的时刻重门却已深锁在芬芳的笑靥之后谁人知我莲的心事无缘的你啊不是来得太早,就是太迟回眸/席慕容前世,我频频回眸挥别的手帕飘成一朵云多少相思多少离愁终成一道水痕送我远走今生,我寻觅前世失落的足迹跋山涉水走进你的眼中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我用一千次回眸换得今生在你面前的驻足停留问佛:要多少次回眸才能真正住进你的心中佛无语,我只有频频回首像飞蛾扑向火可以不计后果可以不要理由回眸再回眸千次万次你在我眼中也在我心中我频频回顾着期待你的温柔我频频回顾着渴望长相厮守前世我在舟中回眸莲叶一片一片连成我眼中的哀愁今生佛成全我的思念让我走进你的眼中我寻觅了很久累了只想在你怀中停息只想让你的手揩去我脸上的泪痕只想让你的体温温暖我冰凉的双手不要问我为何今生千里迢迢将你寻觅我没有喝孟婆汤心中牵挂着你不要问我为何哭泣我没有喝孟婆汤仍记得前世离别时心底的绝望说我喜极而泣吧泪落在你的襟上前世的种种哀愁开成一树繁密的丁香我只想与你携手在树下看那一朵开成五瓣向我们预言幸福今生我仍旧频频回望今生我仍旧不喝孟婆汤来世我还会千里迢迢将你寻觅来世我还会和你手牵手寻找五瓣的丁香一棵开花的树/席慕容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

梁衡《何处是乡愁》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何处是乡愁》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何处是乡愁》,完成第17-19题。(共13分) 何处是乡愁 梁衡 ①乡愁,这个词有几分凄美。原先我不懂,故乡或儿时的事很多,可喜可乐的也不少,为什么不说乡喜乡乐,而说乡愁呢最近回了一趟阔别六十年的故乡,才解开这个人生之谜。 ②故乡在霍山脚下。一个古老美丽的小山村,水多,树多。我家院子里长着两棵大树。一棵是核桃,一棵是香椿,直翻到窑顶上遮住了半个院子。香椿炒鸡蛋是一道最普通的家常菜,但我吃的那道不普通。老香椿树的根不知何时,从地下钻到我家的窑洞里,又从炕边的砖缝里伸出几枝嫩芽。我们就这样无心去栽花,终日伴香眠。每当我有小病,或有什么不快要发一下小脾气时,母亲安慰的办法是,到外面鸡窝里收一颗还发热的鸡蛋,回来在炕沿边掐几根香椿芽,咫尺之近,就在锅台上翻手做一个香椿炒鸡蛋。那种清香,那种童话式、魔术般的乐趣,永生难忘。这次回村,我站在老炕前叙说往事,直惊得随行的人张大嘴合不拢。而村里的侄孙辈也如听古。因为那两棵大树早已被砍掉,只有旧窑在,寂寞忆香椿。 ③出了院子,大门外还有两棵树,一棵是槐树,另一棵也是槐树。大的那棵上面有鸟窝、蛇洞,还寄生有其他的小树、枯藤,像一座古旧的王宫。爬小槐树,是我们每天必修的功课。隐身于树顶的浓阴中,做着空中迷藏。夏天的一个中午,正是日长人欲眠时,突然老槐树上掉下一条蛇,足有五尺多长,直挺挺地躺在树荫中。一群鸡,虽以食虫为天职,但还从未见过这么大的虫子,一时惊得没有了主意,就分列于蛇的两旁,圆瞪鸡眼,死死地盯着它。双方相持了足有半个时辰。这时有人吃完饭在河边洗碗,就随手将半碗水泼向蛇身。那蛇一惊,嗖地一下窜入草丛,蛇鸡对阵才算收场。现在,就是到动物园里,也看不到这样的好戏。 ④出大门外几十步即一条小河。流水潺潺,不舍昼夜。河边最热闹的场景是洗衣。印象最深的是河边的洗衣石,有黑、红、青各色,大如案板,溜光圆润。这是多少女子柔嫩白净的双手,蘸着清清的河水,经多少代的打磨而成的呀。河边总是笑声、歌声、捶衣声,声声入耳。

早期乡土小说的风格特征分析

早期乡土小说的风格特征分析 11小教文2 11150920 倪佼 早期的乡土小说又被称为“流寓者的文学”,是指二十年代一些流寓都市的作家在鲁迅的影响下,以家乡农村生活为题材创作的小说。乡土小说兴起于1923年前后,主要作者有废名、许杰、许钦文、王鲁彦、徐玉诺、蹇先艾、台静农,彭佳煌等。鲁迅先生曾说:“凡在北京而记述故乡的事情和抒写自己的乡愁的,无论是用主观还是客观的方法,皆可为乡土文学。”正如鲁迅先生所理解的那样,所谓“乡土小说”,更细致地说它主要就是指这类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回忆、乡愁、风土、写实,是乡土小说的突出特色。 因此乡土小说有其独特的风格特征,具体而言,主要有四大特征较为突出。(一)文化批判与风情展示:对乡村社会的残酷的批判与落后习俗的揭示。 正如茅盾先生所评价的“点缀着冷酷的、野蛮的习俗”,例如械斗:彭佳煌的《怂恿》就是以此展开描写的;典妻:许杰的《赌徒吉顺》和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就是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两篇典型的以"典妻"为主题的作品;借种:彭佳煌的《活鬼》就提到了这一陋俗;乡刑:蹇先艾的《水葬》中的水葬就是乡村一种极其残酷的刑罚。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我也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寄托着美好愿望的落后习俗。 这里主要是以王鲁彦的《菊英的出嫁》为代表,就写了“冥婚”,作品中菊英是一个只有8岁阳寿的女孩,在她病逝十年之后,其母理所当然地认为她已到时婚龄,于是顺理成章地为她订了一门阴亲并倾其所能预备了丰厚的嫁妆,然后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将她“嫁”了出去,把菊英的棺材由青色的轿子抬到男方家。冥婚制透现出愚昧落后的原始信仰,即以为人死后依然成长并且灵魂不灭;那铺排的煞有介事的程式在令人咋舌之余难免显得荒唐可笑。但同时寄托着菊英母亲对菊英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在悲剧的社会生活的叙述中,加入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描写。 这种描写往往写出了衰败中的美丽,与都市生活相对立的恬静美丽。如许杰的《惨雾》中两个村庄的自然风光的描写和废名的《竹林的故事》中对竹林周围幽美的环境的描写等等。

席慕容《乡愁》原文

席慕容《乡愁》原文 《乡愁》这首诗写了故乡的歌谣,故乡的景致,古树的年轮,作者从浓浓并且熟悉的乡音入手,再从熟悉而又模糊的故乡曾经的景致续写乡愁,最后从内心绵延不绝的乡愁的形象化作大树的年轮。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席慕容《乡愁》原文,欢迎大家阅读。 席慕容《乡愁》原文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席慕容《乡愁》英文翻译 The song is a native flute quiet and remote Always sounded the night the moon The face of home is a vague wistful

Waving goodbye as if the fog After parting Homesickness is a tree without rings Never to grow old 席慕容《乡愁》赏析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席慕蓉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安徽省七年级语文《乡愁》练习题

安徽省七年级语文《乡愁》练习题 [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 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2.简要分析余光中的《乡愁》中叠词运用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巩固题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感情基调应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乡愁推向顶点的是哪一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提高题 5.余光中的《乡愁》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其乡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中用了那些巧妙的比喻?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乡愁是……”说一句话或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理解: 世间最美的坟墓 (1)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将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庄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顺着一条羊肠小道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林,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数阴庇。她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在他们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时,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到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2)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

乡愁文学及其代表性作家

第二章、乡愁文学及其代表性作家:林海音 一、表现“漂泊的惶惑”“无根的焦灼”有浓郁的怀乡情感。按题材台乡愁小说可分下列几种类型: 1、乡野传闻:乡野传闻凝聚着浓浓的乡愁,通过它的感情具象化了。朱西宁〈狼〉〈破晓时分〉、司马中原〈路客与刀客〉《红丝凤》段彩华。 2、回忆小说:以往昔大陆生活经验为题材,抒写对故乡亲人眷恋之情怀。 往昔是梦,故乡是歌,有以少年童真的眼光和纯净的心理,再现带有传统色彩的和谐人情,具有反璞归真的美的意蕴。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或以现代意识去批判摧残人性的旧伦理旧道德,具反封建色彩。又由于它的回忆性,洋溢着大陆的乡土气息,因此台文坛称它为“断了根的乡土文学”。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林海音《婚姻的故事》於梨华《梦回青河》此类典型之代。 二、林海音及其《城南旧事》

林海音(1918-2001)是五十年代台湾怀乡文学的代表作家,又是一位自由派的现实主义女作家,她的作品表达了爱国思乡的情怀,关注女性命运,为台湾女性文学的奠基者。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平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

留住乡愁

留住乡愁 2015-03-22 17:22:08 | 来源:人民日报 | 编辑:刘维靖 | 原标题:留住乡愁 中央在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城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什么?有文章诗意地定义:是孩提时牵牛吃草的一脉青山,是夏日中供我们嬉闹的一方绿水,是夕阳里炊烟袅袅的一片屋瓦,是世代相传的共同记忆。“记得住乡愁”关注的是农村居民居住的美学问题,也就是他们能否在居住环境里有认同感、幸福感和归属感的问题。 在新一轮的城镇化过程中,一些新农村的建设模仿了城市建设的形式,传统的乡村房屋被推毁,农民被以“迁村并点”的方式集中起来,无论是秀美的江南水乡,还是质朴的西北农村,都模式化地设计了密集的仿城市联排别墅的现代建筑群,还有面积宽广的文化广场,以及用来提升农村文化生活的娱乐室和活动中心。由于许多规划并没有深入实地考察农民对设计的需求,水泥文化广场往往变成了晒谷场,文化娱乐室往往变成了堆放杂物的闲置房,那些照搬城市的休闲公园则变成了鸡鸭鹅嬉戏的乐园。这样的新农村建设让本来形态丰富的各地乡村景观变成了千村一面的模式化设计,显然,新农村环境和住宅建设的政策在某些地方被简单化地执行了。 在传统的农村,建筑样式和建筑风格经过了历史的沉淀都极具当地特色,村落建筑不是依山而建就是临水而居,房屋错落有致,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环境形成了非常和谐的关系。今天的新农村建设不仅是一项改善农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惠民工程,还应该体现出对传统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的尊重。新农村规划应该探究地方的历史及其演变,详细考察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生态,对农民的生存方式、生活习惯和审美习惯要有基本的认知,而不是拿来某种规范式的乡村建筑模式和生活方式生搬硬套,或者随意地把城市的建筑样式,甚至西式的居住方式和审美观念强加给农民。新农村规划除了满足农民现代化的物质居住需求、便于政府管理的功能要求,还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留住广大农村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中国的农耕时代历史悠久,形成了极富特色的耕读文明。由于地域环境不同,各地农村都有地域文化特色浓郁的农业景观,呈现出不同的魅力,因此在南方可以享受到水乡的秀美,在北方可以感受到高原的壮美,在山乡可以体会到黄土的醇美。这些景观既是当地居民的栖居环境,也是他们的精神所系。 广大农村还保留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在悠久的历史和地域性的生活方式中传承至今。这些民俗活动同样是一代代农村居民的精神依托和文化记忆,可以

余光中与席慕容同名《乡愁》诗歌的比较分析

余光中与席慕容同名《乡愁》诗歌的比较分析 这两首诗的相同点: 1.作者的时代背景相同 2.抒发的思想感情相同 3都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4.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词方法 这两首诗的不同点:1.余光中的《乡愁》感情朴实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席慕容的《乡愁》比较含蓄。 2.余光中的《乡愁》是抒情诗,而席慕容的《乡愁》是散文诗。 解析: 从表达上看余诗用多节来表达主题,而席诗则短小,一节包含了所要表达的主题;余诗的节奏分明,每一节结构匀称,而席诗则没有这样的限制;余诗在表达上用时间来作为线索,而席诗则以意象为主来体现主题。 余光中的《乡愁》诗用衬托的方式,从远到近,从小到大,由浅入深,一层又一层铺叙出乡愁之浓.如果说余光中的《乡愁》为大家讲述了一个个的小故事,那麽席慕容的《乡愁》则为大家描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女诗人用超凡的想象力,新奇的比喻,缠绵的情思,细腻的表现了乡愁的主题。 同题《乡愁》都把无形的魂牵梦绕的乡愁,描写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愁思之重。这两首诗的作者有着相似的背景。我们知道,余光中是在抗日战争中随父母逃难到江苏、上海等地,而后随家到香港,1949年赴台湾的,是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席慕容是个生活在台湾的大陆人,她的故乡在大草原上,后来赴台生活。故乡时时在她的梦里。俩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现实对故乡的渴望都存在于空间阻隔的纷繁中,还存在于旷远的时空中,只有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在诗中,都体现了一个主题,家始终是每个人的归属,身处异地、他乡,家是心中唯一的挂牵,思乡、念乡之情决不会随时间而变淡,只会日益增添,永难相忘,只会眷恋着故乡的一切一切,至纯至真的乡情哟。 这两位诗人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余光中在诗中把乡愁比喻化为四种具体的事物,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写进书信寄给家人,故把乡愁喻为邮票;长大后,与家人分居两地,船是与家人团聚的媒介,是乡愁的寄托,所以把乡愁喻为船票;后来,母亲的离世,与至亲的阴阳两隔,让作者失去了支撑的力量,于是作者就把愁绪比作为坟墓;而现在,由于政治原因,两岸人民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统一的那种强烈的渴望。全是随着时间的变迁,感情也一步步加深、升华。 席慕容的《乡愁》中,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四季中有多少个晚上没有月光,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不刻怀乡之情;离别家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随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用雾里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别后对故乡绵绵思念,用没有年轮的树永驻心间“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情感。表达了作者的乡愁无法消解、永无尽时。比喻生动形象,又别出心裁。 两位诗人在结构方面都按时间的推移写出乡愁,结构严谨。“‘小时候’ ---‘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有月亮的晚上’---‘挥手别离’---‘别离后’”这些表现时间的词像一条线贯穿于全诗,层次的渐递有模糊逐渐鲜明,流露出诗人深沉的愁思。两首诗意蕴深刻,思归之情浓烈满逸着深深的“中国情结”。在内容上都是有故乡过渡到离乡,承上启下,借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笛声、月亮、雾中别离、没有年轮的树这些具体的可感知的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表达了作者的乡愁之醇烈以及渴望与亲人团聚的思乡跃然于诗中。然而,两诗又不尽相同。首先,他们的侧重点不同。余

《乡愁》课后习题

《乡愁》课后练习题 1. (1)余光中,_______诗人,著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诗作的特点是具有_______和_______,构思奇巧,意象新奇。 2. (1)举头望明月,______________。(李白) (2)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崔颢) (3)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王湾) (4)风月自清夜,______________。(杜甫) (5)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王维) (6)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杜甫) 3.下面对余光中《乡愁》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 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 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 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4.对诗中“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与“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形容词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是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表现乡愁不是很重。 B.看似一种轻描淡写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重量轻的对象之上,恰好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浓烈的思乡之情。 C.运用反衬,也更引人对祖国和平统一的渴望与深思。 5,。比较阅读完成5~7 乡愁四韵 余光中

(1).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它们有什么特点? (2).阅读诗的第一节,我们可以联想到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读诗的第三节,我们可以联想到杜甫《春望》中的诗句:“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一张、一片、一朵”等词语的妙用。 (4)两首诗同是写乡愁,说说它们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1)提示:首节的“长江水”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它是自然滋润万物的汩汩清泉,它是母亲哺育儿女的甜美乳汁,它是祖国抚慰游子的绵长柔情。第二节的“海棠红”和第四节的“腊梅香”极富古典韵味,很容易引发人们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相似联想,也含蓄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留恋和热爱。第三节的“雪 依次选用的四个意象极具中国特色和个性风格,抒发了诗人久积于心、耿耿难忘的乡愁情结。 (2)答案:举杯销愁愁更愁家书抵万金

暮雨乡愁阅读附答案

暮雨乡愁阅读附答案 暮雨乡愁阅读附答案 一个人在外面呆得久了,方知古人在里所写的那些思乡的愁绪,并非尽是强说的装点之辞。海德堡冬日的白昼格外短促,刚刚还是中午,一转眼就到了黄昏,薄暮乍起。涅卡河边的那些柳树在冷风中瑟缩着它们的枝条,几天前还挂满了深黄的枯叶,而今已如此寥落寒碜;还有那些枝条如乱箭般高插云霄的杨树,在冬日的天空下也显得格外苍凉凄楚。这些带着东方色彩的草木,似乎特别能够勾起人思乡的情怀。还有河边的那群大雁,它们散乱在草地上,整理着羽毛,在风中发着呱呱的悲鸣,看样子这个冬天它们是不准备离开这里了。天空中开始飘起蒙蒙细雨更准确地说是那种像雾像雨又像风的东西,一切都是湿漉漉的。景物深沉而斑驳起来,天空愈加阴郁低沉,湿云仿佛是贴地而行,而归宿的乌鸦,则互相追逐、鼓噪着,用大片的蔽空的乌黑翅翼,加深着暮色中苍凉的气息。 眼前的这一切明明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在那么多古典里被反复吟咏描画过的意境,而今却原封不动地搬到了迢迢万里的西洋夷域,怎不让人生出人面桃花、物是人非的莫名心绪。 人们总是把简单地理解为对家的依恋或对故地的追忆,其实这

样的理解未免太褊狭具体了,我此刻体会出了那种滋味,并非那么简单。事实上乡愁是一种真正的绝望,一种生命里同来俱在的愁思;乡愁不是空间的,而是时间的,它的方向是遥远的过去;乡愁不是恋物,而是自恋,它所牵挂的不是那片事实上常常显得很抽象的祖居之地,而是悲悼自己的生命与韶光。古往今来的那么多思乡的诗篇,细细想来,原都是对自我的悲怜: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歌者哀叹的是岁月的逝水对自己无情的抛掷。 海德格尔说,故乡处于大地的中央,看起来这是一个空间的理念,但细想这故乡仍不过是指人长大的地方,因为那里印下了稚儿的足迹,他生命中最初和最美的部分抛洒在了那里生命的家宅,记忆的归宿。稚儿离开了那里,是因为童年那美好的时光已挥手远去,他已踏上被命运抛离的注定远游他乡的不归途!这真真正正是永世的分离,便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情景,一旦你回来追寻,也早已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伤心之地。 我想象那位初唐的诗人,在登上幽州古台时的悲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原曾觉得他的悲号未免有些夸张,但今想来,那命运对每个生为凡胎的肉身不过就是这样设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任凭你把酒问青天,悲呼浩叹,天道总不会屈就人道,肯给你些许丝毫的通融怜悯。因了这个宿命,中国的诗人骚客们,自汉以后便都变成了唯美的感伤主义者,他们是文人,但同时又是诗哲,我想中国的中之所以有一个很特殊很强烈的乡愁的传统,恐与这种生命本体论的哲学,和他们悲剧论的人

席慕容散文《时光》原文

席慕容散文《时光》原文 席慕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怀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1代人的成长历程。下面是第1文档网为大家整理的席慕容散文《时光》原文,供大家参考。席慕容散文《时光》原文到现场观看赛跑,多数人总愿选择离终点最近的位置,我却偏爱在起跑线附近观看。运动员在出发点上的美常常被人疏忽。其实,当运动员们在出发点脱下外面的罩衣,露出紧凑而富有弹性的筋肉,先略事活动臂膊腿脚腰肢,再渐渐弹跳着、抖擞着,准备进入比赛,那神情,那体态,那气氛,就已非常之优雅;等到运动员们在起跑线上找准自己的道位,在裁判员1威望严而悠久的豫备——声中,各自凝聚起他们灵魂的注意力拼搏进取,并透过他们的每块肌肉每根筋腱显现出他们肉体所蕴藏的爆发力弹射力承受力,那他们简直就是1列力与美的活雕像。家里有了录像机后,我常把这样的场面录下来,并用慢放、定格的方法细细品味出发点之美。我看清了在比赛现场常常看不清楚的运动员们的脸部表情。那出发点上的表情实在是人类最美好的表情之1。倘若说恋人的表情是人类延续不灭的意味,那末,出发点上的表情便是人类进取突破的希望。 人生的终极点只有1个,但是出发点却有许多。运动场上的出发点是明显的,生活中的出发点常常较为隐蔽。1个想向文坛进军的青年在深夜灯下铺开了稿纸,用手中笔慎重地写下了第1行字;1 个刚到单位报到的大学毕业生,头1回走进办公室,他尽可能大大方方地望着大家,大家都好奇而友善地望着他;1个才把趸来的川橘铺排在货位上的个体户,用戴着厚厚的棉手套的双手捂捂冻得发红的耳朵,嗡声嗡气地发出他的头1声吆喝:大橘子保甜咧——;1位才任

梁衡《何处是乡愁》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梁衡《何处是乡愁》,完成下列小题。 ①乡愁,这个词有几分凄美。原先我不懂,故乡或儿时的事很多,可喜可乐的也不少,为什么不说乡喜乡乐,而说乡愁呢?最近回了一趟阔别六十年的故乡,才解开这个人生之谜。 ②故乡在霍山脚下。一个古老美丽的小山村,水多,树多。我家院子里长着两棵大树。一棵是核桃,一棵是香椿,直翻到窑顶上遮住了半个院子。香椿炒鸡蛋是一道最普通的家常莱,但我吃的那道不普通。老香椿树的根不知何时,从地下钻到我家的窑洞里,又从炕边的砖缝里伸出几枝嫩芽。我们就这样无心去栽花,终日伴香眠。每当我有小病,或有什么不快要发一下小脾气时,母亲安慰的办法是,到外面鸡窝里收一颗还发热的鸡蛋,回来在炕沿边掐几根香椿芽,咫尺之近,就在锅台上翻手做一个香椿炒鸡蛋。那种清香,那种童话式、魔术般的乐趣,永生难忘。这次回村,我站在老炕前叙说往事,直惊得随行的人张大嘴合不拢。而村里的侄孙辈也如听古。因为那两棵大树早已被砍掉,只有旧窑在,寂寞忆香椿。 ③出了院子,大门外还有两棵树,一棵是槐树,另一棵也是槐树。大的那棵上面有鸟窝、蛇洞,还寄生有其他的小树、枯藤,像一座古旧的王宫。爬小槐树,是我们每天必修的功课。隐身于树顶的浓阴中,做着空中迷藏。夏天的一个中午,正是日长人欲眠时,突然老槐树上掉下一条蛇,足有五尺多长,直挺挺地躺在树荫中。一群鸡,虽以食虫为天职,但还从未见过这么大的虫子,一时惊得没有了主意,就分列于蛇的两旁,圆瞪鸡眼,死死地盯着它。双方相持了足有半个时辰。这时有人吃完饭在河边洗碗,就随手将半碗水泼向蛇身。那蛇一惊,嗖地一下窜入草丛,蛇鸡对阵才算收场。 ④忆童年,最忆是黄土。村里人土炕上生,土窑里长,土堆里爬。黄土是我的襁褓,我的摇篮。农村孩子穿开裆裤时,就会和泥。一群孩子,将胶泥揉匀,捏成窝头状,窝要深,皮要薄。口朝下,猛地往石上一摔,泥点飞溅,声震四野,名“摔响窝”。以声响大小定输赢,以炸洞的大小要补偿。输者就补对方一块泥,就像战败国割让土地,直到把手中的泥土输光,俯首称臣。孩子们虽个个溅成了泥花脸,仍乐此不疲。这场景现在也没有了,新盖的小学都没有了学生。空空新教室,来回燕穿梭。 ⑤从春到夏,蝉儿叫了,山坡上的杏子熟了,嫩绿的麦苗已长成金色的麦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