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阿尔瓦罗 · 西扎建筑中古典手法的历史脉络循迹

阿尔瓦罗 · 西扎建筑中古典手法的历史脉络循迹

阿尔瓦罗 · 西扎建筑中古典手法的历史脉络循迹
阿尔瓦罗 · 西扎建筑中古典手法的历史脉络循迹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

(1) 原始住居与建筑雏形的形成 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浙江等地均发现有原始人居住过的崖洞。到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黄土层为墙壁,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进而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长江流域,因潮湿多雨,常有水患兽害,因而发展为杆栏式建筑。对此,古代文献中也多有「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上者为巢,下者营窟」的记载。据考古发掘,约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古代人已知使用榫卯构筑木架房屋(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黄河流域也发现有不少原始聚落(如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这些聚落,居住区、墓葬区、制陶场,分区明确,布局有致。木构架的形制已经出现,房屋平面形式也因造做与功用不同而有圆形、方形、吕字形等。这是中国古建筑的草创阶段。 西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经过夏、商、周三代,而春秋、战国,在中国的大地上先后营建了许多都邑,夯土技术已广泛使用于筑墙造台。如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都城遗址,有长、宽均为百米的夯土台,台上建有八开间的殿堂,周围以廊。此时木构技术较之原始社会已有很大提高,已有斧、刀、锯、凿、钻、铲等加工木构件的专用工具。木构架和夯土技术均已经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西周兴建了丰京、镐京和洛阳的王城、成周;春秋、战国的各诸侯国均各自营造了以宫室为中心的都城。这些都城均为夯土版筑,墙外周以城濠,辟有高大的城门。宫殿布置在城内,建在夯土台之上,木构架已成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屋顶已开始使用陶瓦,而且木构架上饰用彩绘。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具备了雏形,不论夯土技术、木构技术还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的制造与运用,色彩、装饰的使用,都达到了雏形阶段。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后历代发展的基础。 (2)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之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并且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今人从阿房宫遗址和始皇陵东侧大规模的兵马俑列队埋坑,可以想见当时建筑之宏大雄伟。此外,又修筑通达全国的驰道,筑长城以防匈奴南下,凿灵渠以通水运。这些巨大工程,动辄调用民力几十万,几乎都是同时并进,秦帝国终以奢欲过甚,穷用民力,二世而亡。 汉代继秦,经过约半个多世纪的休养生息之后,又进入大规模营造建筑时期。汉武帝刘彻先后五次大规模修筑长城,开拓通往西亚的丝绸之路;又兴建长安城内的桂宫、光明宫和西南郊的建章宫、上林苑。西汉末年还在长安南郊建造明堂、辟雍。东汉光武帝刘秀依东周都城故址营建了洛阳城及其宫殿。 总秦、汉五百年间,由于国家统一,国力富强,中国古建筑在自己的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其结构主体的木构架已趋于成熟,重要建筑物上普遍使用斗栱。屋顶形式多样化,庑殿、歇山、悬山、攒尖、囤顶均已出现,有的被广泛采用。制砖及砖石结构和拱券结构有了新的发展。 (3) 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和佛教建筑传入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此期间,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并有佛教建筑传入。西晋统一中国不久,就爆发了「八王之乱」,处于西北

绘画与建筑

贝聿铭先生在某次访谈中,一如既往地赞扬了立体主义绘画,说它对于现代建筑师们理解“新的空间”,起到了启发、引导和帮助的作用。贝的这个提法,在他那一辈的建筑师和建筑史学家当中并不是奇谈,基本可以算作共识。现代建筑的倡导者们,柯布、密斯、格罗庇乌斯,都曾从毕加索、伯累克那里取过经。现代建筑的早期书写者们,吉迪翁、巴尔、希区柯克、班纳姆、科林.罗,更是愿意直接讨论诸如立体派与建筑。。。。。。。抽象绘画与建筑。概言之,书写现代建筑史的人,都曾喜欢用某种“绘画流派”的名头去为建筑设计的形象增光。 绘画与建筑到底有关系吗?或者说,有多大的关系?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又跟如今的建筑有什么关系? 这些问题问出口,往往会冒犯两个阵营里的人:对于通晓艺术史和绘画史的人来说,绘画和建筑的关系,像指腹为婚似地铁证如山。怎么今天的建筑可以不记挂绘画了?当初得了便宜的时候,怎么不会这么问;但在建筑史中,远离绘画如今倒有着一种别样的心情。1997年,在一次关于“立体主义与建筑”的年会上,知名的艺术史、建筑史学家波伊斯(Yve-Alain Bois)对于“是否存在着一种立体主义建筑”这么一个问题,回答说,“可能没有。例如,我在著名的杜尚-维龙设计的…立体主义住宅?身上,一点立体主义都没看出来。尽管我对布拉格的建筑知道的不多,我也同样说,所谓布拉格的立体主义建筑也没有一点立体主义”。讲了类似话的,还有研究柯布的专家凡.穆斯(Stanislaus von Moos)。Columina问,立体主义跟建筑有关系吗?凡.穆斯即刻回答,吉迪翁的大作中,格罗庇乌斯的包豪斯校舍和毕加索的《阿莱城姑娘》(L?Arlesienne)的并置如今看来基本不成立。凡.穆斯曾经是吉迪翁的秘书。凡.穆斯认为,当年,吉迪翁也不那么肯定是否能够在立体派绘画和包豪斯校舍之间建立起牢固的桥梁来。 但是,这座桥梁还是由吉迪翁建立了。早在1923年的一篇短文中,吉迪翁就在包豪斯校舍身上看到了“一场从文艺复兴的人本中心论向一种非人类立场的转移”,就像在克利、康定斯基、伊顿等人的画作中所发生的那样: “我们开始面向越来越深刻的、绝对的、精确的假设,就是所有的有机体都有它们自己的意义——特别是在突出的浪漫主义时期。那些树、那些草场和土地,都变成了类似人脸的可以解读的东西!立体主义试图走向下面的一步。它试图为我们开启无机和无定形性的世界。立体主义的绘画常常就像是透过一面显微镜看到的细胞纤维。包豪斯的努力就是要关注材料的秘密,打开那个无形世界的藏匿的生命。死亡的事物获得了面相和生命力。事物内部绝对的生命节奏被唤醒”。 最早被吉迪翁推崇的是《阿 城少女》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1)内涵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 从结构形式来说,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都可以称为装配式建筑,是工业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既可节约劳动力又可提高建筑质量,用通俗的话形容,就是像造汽车那样造房子。 装配式建筑是转变城市建设模式、有降低建筑能耗、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联合国经济委员会对工业化的定义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房屋建造的全过程联结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 ■生产物的标准化。 设计的标准化,建筑部品、构配件的通用化和系列化。 ■生产过程的集成化。 是指建筑技术、部品与建造工艺、工法的系统集成。

■工程高度组织化。 科学管理方法把建造全过程组织起来 ■生产的机械化。 是指减少现场人工作业,实现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建造机械化。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2016年1月1日实施 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 (基本条件)。 为什么要编制这个标准 1.国务院、住建部对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 2.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市纷纷出台了指导意见和鼓励措施。 3.设计、构件生产、施工、装备制造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响应,建设了一大批装配式建筑试点,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参与、产业化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建筑评价体系,制订并实施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

首次明确了“预制率”和“装配率”的定义。 预制率:工业化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对应构件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 预制率是衡量主体结构和外围护结构采用预制构件的比率, 经测算,如果低于20%的预制率,基本上与传统现浇结构的生产方式没有区别,也不可能成为工业化建筑。 预制构件类型包括:外承重墙、内承重墙、柱、梁、楼板、外挂墙板、楼梯、空调板、阳台、女儿墙等结构构件。 装配率:工业化建筑中预制构件、建筑部品的数量(或面积)占同类构件或部品总数量(或面积)的比率。 预制率不应低于20%、装配率不应低于50%的基本要求 装配率是衡量工业化建筑所采用工厂生产的建筑部品的装配化程度。 工业化建筑采用的各类建筑部品的装配率不应低于50%。 建筑部品类型包括:非承重内隔墙、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预制管道井、预制排烟道、护栏等。 (2)历程 1)北美(美国、加拿大) 美国:装配式住宅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 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 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化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同年出台一系列严格的行业规范标准。

中国古代建筑史发展

中国古代建筑史发展 人类的文明是以人们学会使用工具为起点的,从此之后,人们学会发明使用各种工具,各种技术,并且逐渐拥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文化。随着人们文明的发展,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不能忍受风餐露宿的生活,所以使用工具制造供人们进食,休息,并且能够遮风挡雨的场所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所以建筑也就随之产生了。 在世界不同的地域,由于不同气候,地理条件,以及各种偶然或必然的事件的发生,形成了几乎全然不相同的技术,文化。归结起来,就成为了我们所说的四大文明古国。我们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中国的建筑也是世界建筑三大体系(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之一。中国古建筑在其千年的发展史中,以中华文化为脉络,逐渐形成了中华文化特色的建筑体系。可以说,中国古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原始社会至汉代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形成时期。在其早期人们都是利用天然的洞穴或者是树木构巢来达到遮风挡雨的目的。到了原始社会的晚期,我们的祖先学会在利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或浅穴居,以后又逐步发展到地面上,南方出现了干栏式木构建筑。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商代,已经有了较成熟的夯土技术,建造了规模相当大的宫室和陵墓。西周及春秋时期,统治阶级营造很多以宫市为中心的城市。原来简单的木构架,经商周以来的不断改进,已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瓦的出现与使用,解决了屋顶防水问题,到了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砖使用的痕迹。瓦与砖的发明与使用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重要进步。 到了战国的时候,随着商鞅变法的进行,宣告了奴隶制度的废除和封建制度的正式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后,生产力产生了质的飞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商业也迅速发展,这样就使得城市的发展建设达到了一个高潮。城市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建筑水平的提高,而且随着手工业发展,新的工具不断被发明,从另一个方面也很大的促进了建筑水平的提高。 两汉的时候,封建社会发展迅速,生产力发展迅速,使得汉代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木构建筑在这个时期日渐成熟。并且,随着金属工具的进步,石与砖建筑有着巨大进步,技术日趋成熟。虽然,对于这个时间段的建筑史籍描绘众多,但现存真正的建筑遗物,则仅墓室墓阙数处,他为间接的材料,如冥器汉刻之类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政治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的情况下,宫殿与佛寺之建筑活动仍极为澎湃。而佛教之兴盛则为建筑活动的一大动力。实物之在艺术表现上吸收有"希腊佛教式"(Greece Buddhist)的种种圆和生动之雕刻,饰纹、花草、鸟兽、人物等的表现手法,脱离汉代时的格调,创新作风,遗存至今的有石窟、佛塔、陵墓等。另外,在此期间,由于豪门贵族追求奢华生活和士大夫寄情山水为高雅风气的影响,兴起于秦汉时代的山水式风景园林有了重大的发展。隋朝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但是隋炀帝的暴政使得隋朝很快的就灭亡了。所以,短暂的隋朝可以说是为社会经济文化达到鼎盛的唐朝拉开了序幕。

关于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成本分析的报告

: . 关于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成本分析的报告 一、分析的几点说明: 1、本次分析对象 PC 板高层住宅。 2、PC 板高层住宅:取定对象为长沙市某保障房 15#栋与某开发公 司的 3#栋对比分析,执行同一预算水平及价格、预算范围。 3、成本分析只针对地上建筑部分进行分析。 结论:根据分析结果,每平方米单价装配式 PC 建筑高出传统建筑 250-350 元。钢结构住宅高于传统建筑 350-400 元每平米。另政策带 来的优惠 255-410 元每平米。 二、装配式 PC 建筑与传统建筑成本分析 本次取定的两个项目,是于 2017 年上半年同时间段编制的高层住 宅,是在同一预算水平及价格、预算范围的进行的成本对比。 长沙市高新区某保障房 15#栋,28 层,层高 2.9 米。两梯四户, 每层建筑面积为 774.38 平方。 世坤 3 栋,34 层,层高 2.9 米,两梯五户,每层建筑面积 990 平方。 1、根据以下表格的分析结果(经济指标) 装配式 PC 建筑每平方 米造价为 1998.83 元每平方(其中装配式 PC 板每平方单价为 779.1 元,叠合板材料单价为 2760 元每立方,其它 PC 板单价为 2500 元每 立方);传统建筑每平方米造价为 1720.12 元每平方;每平方米单价 装配式 PC 建筑高出传统建筑 278.71 元)。

价建筑工程PC部分装饰工程 安装工 程 包干价 暂估 工程经济指标分析表 序号项 目 名 称 建筑面 积 (㎡)工程总造 总造价(元) 价 单方总 造价 单方 造 建筑工P 程 115#21682.1243338962.8614245955.3416892598.603682503.484311681.404013942.84192281.201998.83657.04 23#33549.5857709460.5339184986.5612532993.864286521.581704958.531720.121167.97 3对比278.71-510.94 2、根据以下表格的分析结果(主要技术指标):根据主要技术指标含量的差异分析板、外墙内墙天棚、地面、保温等主要含量进行分析统计,每平方米单价装配式PC建 .

中国建筑史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中国建筑史》测试答案 (第三章第一套) 一、填空(每空2分,共16分) 1、天然穴居,巢居 2、抬梁,穿斗,干阑,井干 3、廊庑式,合院式 二、识图(每题5分,共15分) 1、窑洞 2、福建客家土楼 3、阿以旺 三、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 1、坞堡:古代防御性建筑。东汉时期阶级矛盾激化,战事连绵,民族之争、家族仇杀等事情经常发生,一些地主豪强纷纷建起高大的防护城墙。“坞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这种建筑形式盛行于汉末、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我国的西北地区分布较广,如出土的甘肃张掖的陶楼和武威东汉陶楼,代表了“坞堡”的结构特点。“坞堡"由坞门和堡墙组成,坞门为坞壁阙形式,现存西北地区的唐以前的墓葬壁画中,保存有丰富的“坞堡”形象资料。汉代竹简最早出现“坞"字,《古代汉语常用字典》注解:坞,构筑在村落外围作为屏障的土堡,实际就是用以屯兵防御的城堡。 2、北京四合院是由大门、影壁、屏门、倒座房、垂花门、正房、耳房、厢房、裙房、廊子、围墙等单体,依照一定的主轴线,围成院落组成的。其组成原则:依一条主轴线(多数南北走向),把正房放在主轴线的适当位置,在正房前留出院子的宽度,左右对称的布置相互对面的东西厢房。在两边厢房的南侧建一堵墙。墙的中点,也就是中轴线上开一座二门,有的做成垂花门。这样就组成了四合院的主院。沿胡同设大门及倒座房,组合四合院的第一进院。在正房后面布置一排房子叫后罩房。倒座房和后罩房是四合院的前后边界线。视基地的大小,也可建一个以厅为主的院落。大的四合院附有裙房、跨院,甚至可以有几条轴线并列。 3、福建土楼:由于聚居而形成的形体巨大的群体住宅。平面多为方形、矩形或圆形,最大的土楼直径达七十米,用三层环形房屋相套,房间达三百余间。底层通常为厨房及杂物间,二层贮藏粮食,三层以上住人。中间建堂,供族人进行公共活动。建筑外墙夯土承重墙厚达1米,下部不开窗,外观封闭,坚实雄伟。 4、为封闭庭院式住宅,规模不大,布局紧凑,装饰华美,用材精良;主要是方形或矩形的四合院、三合院,大多为二楼。正房朝南面宽三间,楼下明间客厅,次间主房;楼上明间祖堂,次间住人。外观简朴,白色高墙。柱子做成梭形,梁架用彻上露明造,构件均用雕花装饰;外用封火山墙,装修入口正门。歙县西溪南乡吴息之宅;唐模乡方文泰宅都是如此。

2021年论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该注重的几个问题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论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该注重的几个问题

2021年论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该注 重的几个问题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化空前发展,目前机械自动化已经取代了人力劳动,但是我国机械自动化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围绕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特点、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必要性、发展途径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机械自动化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我国处于机械自动化的初期,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努力,它们在工业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很多方面机械自动化的特点与作用相辅相成,需创造条件,向节约型工业化自动化社会努力。 我国机械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起步较晚,且目前世界机械制造行业在自动 化技术方面还是以欧美发达国家的生产水平为准,包括我国在内的发 展中国家基本还处于机械自动化的实现阶段,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1.1.手工劳作比例高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程

开篇语: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从中你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负。而当一个建筑历经沧桑保留到现在时,那么它也超越了它的实用性,成为了一件艺术品。关于建筑正如现在这幅PPT上的三句话,建筑是音乐,是史书,蕴含着人文思想。 在古代,没有大型的建筑机械,没有钢筋混凝土,所有的大型建筑全靠人力来完成,可我们的老祖宗还是给我们留下了长城,留下了故宫,留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留下了一次又一次让世界惊艳的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正因为全凭劳动人民的双手来创造这些奇迹,所以,大型建筑的修建与一个王朝的富强程度息息相关。 而我国的古代建筑发展有三次大的高潮,分别在我国古代最为强盛的三个时期:秦汉,隋唐与明清时期。建筑的发展与人类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密切关系,下面,请大家随着历史时间的顺序来看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首先呢是原始住居与建筑的雏形的形成,早在几十万年前,中国原始人就知道找寻山洞来躲避风吹雨淋,到了新石器时代,古人已经开始自己建造简陋的房屋,并发展成为原始部落。在我国古代,就有“有巢氏”教人们用木材来搭建房屋,躲避野兽,有巢氏也因此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有巢氏的传说也反映出古人从山洞居住到建造房屋的阶段。在此期间,古人就已经知道使用榫桙结构(比如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古人的政治,经济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建筑文化也随之取得进步,大的城市也开始了营建,夯土技术也被广泛的运用,比如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都城遗址。还有许多王城和都城,这些城市的规模庞大,以国王的宫室为中心,并且屋顶开始使用陶瓦,使用彩绘,这些表示古代建筑达到了雏形阶段,这是中国古代建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第二个阶段呢是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开拓阶段。李白有句诗是:“秦王扫六合,虎气何雄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国家强盛,动用全国的物力人力财力来修建长城,宫殿,陵墓,一个工程差不多就得几十万人劳动几十年,而这些工程中的阿房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大家都很熟悉,而阿房宫大家只从高中时的《阿房宫赋》中了解过它的雄伟壮丽,“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这是杜牧对它文学化的描写。传说,秦王嬴政小时候在爱上一个女子,名阿房,秦皇统一天下后想立她为后,却遭到众大臣反对,只因她是赵国人。阿房为了不让嬴政为难,上吊自杀。秦皇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因而起名阿房宫。阿房宫也确实是足够的庞大,它的一个前殿就相当于整个故宫三分之二的面积,史书上记载项羽火烧阿房宫足足烧了三个月!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也不过烧了三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它的规模是多么的庞大。 到了汉代,经过文景之治后的大汉王朝,国力强盛,又开始了大规模营造建筑的时期,并且屋顶形式多样化,这一阶段呢中国的建筑体系已基本形成,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人们初步掌握了夯土和烧制砖瓦的技术、木构架结构渐趋成熟、斗拱在重要建筑物上普遍使用。屋顶的形式多样化,拱券式结构有了发展。这个时期的建筑遗址主要有宫殿、陵墓、驰道、长城。 第三个阶段是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战争比较频繁,经济实力不足,都城与宫殿的建筑明显不能和秦汉时期相比,但是在这一阶段佛教发展迅速,于是佛教建筑开始被广泛修建。中国古代建筑对外来文化的摄取期,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中国式的佛教建筑艺术。我国古代建筑进入了对外来文化的摄取期。巨大的寺、塔和石窟成为这时的主体建筑类型。 第四个阶段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时上的兴盛时期。也是第二个高潮期,这一时期的建筑继承了前代成就,又吸收了外来影响,加上隋唐时期国力强盛,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向了成熟阶段。比如石家庄赵县的赵州桥,建于隋朝大业年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还有五台山的佛光寺、南禅寺等。这时的建筑技术有了新的发展,朝廷也制定了营缮的法令,并且有专

关于装配式建筑传统建筑成本分析的报告

. 关于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成本分析的报告 一、分析的几点说明: 1、本次分析对象PC板高层住宅。 2、PC板高层住宅:取定对象为长沙市某保障房15#栋与某开发公司的3#栋对比分析,执行同一预算水平及价格、预算范围。 3、成本分析只针对地上建筑部分进行分析。 结论:根据分析结果,每平方米单价装配式PC建筑高出传统建筑250-350元。钢结构住宅高于传统建筑350-400元每平米。另政策带来的优惠255-410元每平米。 二、装配式PC建筑与传统建筑成本分析 本次取定的两个项目,是于2017年上半年同时间段编制的高层住宅,是在同一预算水平及价格、预算范围的进行的成本对比。 长沙市高新区某保障房15#栋,28层,层高2.9米。两梯四户,每层建筑面积为774.38平方。 世坤3栋,34层,层高2.9米,两梯五户,每层建筑面积990平方。 1、根据以下表格的分析结果(经济指标):装配式PC建筑每平方米造价为1998.83元每平方(其中装配式PC板每平方单价为779.1元,叠合板材料单价为2760元每立方,其它PC板单价为2500元每立方);传统建筑每平方米造价为1720.12元每平方;每平方米单价装配式PC建筑高出传统建筑278.71元)。

工程经济指标分析表 2、根据以下表格的分析结果(主要技术指标):根据主要技术指标含量的差异分析,综合钢筋、砼、砌体、模板、外墙内墙天棚、地面、保温等主要含量进行分析统计,每平方米单价装配式PC建筑高出传统建筑289.3元; word资料

土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word资料

word资料

3、远大住工提供的成本分析显示(未提供详细的过程资料):每平方米单价装配式PC建筑高出传统建筑20元; 按前两种分析方式接近,根据分析结果,每平方米单价装配式PC 建筑高出传统建筑250-350元。 三、PC构件单价考察分析报告 1、北京、上海、深圳、湖南各造价站发布的PC构件信息价; 2、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三一快而居住宅工业有限公司、中民筑友科技集团三家单位的询价结果;

我国桥梁建设的发展历史

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现状 1、我国桥梁建设的发展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各个方面都处于落后时期,作为公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建设也得到了相应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大跨径桥梁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最辉煌的时期,一大批结构新颖、技术复杂、设计和施工难度大和科技含量高的大跨径桥梁相继建成,标志着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水平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近几年建成的特大桥梁,不少在世界桥梁科技进步中具有显著地位。诸如正在建设的重庆朝天门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度钢拱桥,并创造了该类型桥梁十余项世界第一;苏通大桥以主跨1088m 为世界第一跨度斜拉桥,同时成为世界上连续长度最大的双塔斜拉桥;刚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世界第一长跨海大桥;万县长江大桥为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混凝土拱桥;此外江阴长江公路大桥、香港青马大桥,其跨度分别在悬索桥中居世界第四位和第五位;南京长江二桥、白沙洲长江大桥、荆沙长江大桥、鄂黄长江大桥、大佛寺长江大桥、李家沱长江大桥等特大桥的跨度名列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世界前十位。一座座桥,实现了天堑的跨越,缩短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美化了秀美山川,为我国疆域的沟通和经济的腾飞起着了重要的作用。 2、我国桥梁工程面临的问题 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交通运输量大幅度增长,行车密度及车辆载重越来越大,而现有道路中部分桥梁或由于当初设计标准低,经过一段时间的交通发展,荷载标准或桥上、桥下的净空不能满足新交通的需要,或结构陈旧老化、到它原有设计能力而危及运行的,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的发展。目前公路桥梁运营养护和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1)交通量越来越大,旧桥的承载能力很多已经不能满足新的荷载等级要求。 (2)桥梁耐久性问题 由于设计考虑欠周,钢筋腐蚀、冻融损坏、碱集料反应和化学物质侵袭、环境影响等,使得结构的承载力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尤其是,当混凝土保护层剥露、钢筋腐蚀后,其有效截面积会不断减小,就使得结构的承载能力迅速下降,并不可恢复,严重时还会出现钢筋断裂。当结构的剩余承载能力低于作用荷载时,桥梁结构就有可能发生破坏。因此,由钢筋腐蚀病害而引起的桥梁耐久性问题,已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灾害性问题。 (3)疲劳问题 桥梁所采用的材料往往含有微小的缺陷,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这些微缺陷(微裂纹和微孔洞)会成核,发展及合并形成损伤,并逐步在材料中形成宏观裂纹。如果宏观裂纹不得到有效控制,极有可能会引起材料、结构的脆性断裂。疲劳损伤是钢桥设计中的核心问题,有不少因疲劳断裂引起桥梁垮塌的案例。早期疲劳损伤往往不易被检测到,但其带来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4)桥梁的超载 桥梁的超载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在某些路段十分突出,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早期修建的老桥超龄、超负载运营;另一种情况是违规超载车辆的存在。前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设计规范的变化和交通量的增加及重载车辆的发展所致,这种

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史

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史 —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发展 摘要:从古至今,劳动人民在经过长期生产和生活后﹐为了减轻自己的劳动﹐逐渐产生利用自然界动力代替人力畜力﹐以及用自动装置代替人的部分繁难的脑力活动的愿望﹐经过漫长岁月的探索﹐他们互不相关地造出一些原始的自动装置。而这些装置在随着知识和社会的进步中,断地得到提升,不仅节省了劳动力,解放生产力,还提高了了生产效率,好地实现了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并且有些能够在预先的编程设定后可以智能的解决一些问题,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1.引言 自动化(Automation)是指机器设备、系统或过程(生产、管理过程)在没有人或较少人的直接参与下,按照人的要求,经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实现预期的目标的过程。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动化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 2.自动化技术及应用的发展经历 2.1自动化技术形成时期(18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社会的需要是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动力。自动化技术是紧密围绕着生产﹑军事设备的控制以及航空航天工业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工业上的应用,是以瓦特的蒸汽机瓦特的蒸汽机瓦特的蒸汽机瓦特的蒸汽机调速器作为正式起点。1788年﹐瓦特为了解决工业生产中提出的蒸汽机的速度控制问题﹐把离心式调速器与蒸汽机的阀门连接起来﹐构成蒸汽机转速调节系统﹐使蒸汽机变为既安全又实用的动力装置。此时的自动化装置是机械式的,而且是自力型的。 2.2自动化技术及应用的发展经历 自动化技术及应用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里程碑: 里程碑是1788年英国机械师watt在发明蒸汽机的同时发明的蒸汽离心式调节器。第一次出现被控量的自动调节。 第二个里程碑是20世纪20年代电子管反馈放大器的诞生,各种电子式控制器在各种机

阿尔多_西扎作品中的流动与统一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9)2320040202 阿尔多?西扎作品中的流动与统一 收稿日期:2009203230 作者简介:梁宇鸣(19802),女,助教,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建筑系,湖北武汉 430083 原菊蒲(19812),女,硕士,讲师,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湖北武汉 430083 梁宇鸣 原菊蒲 摘 要:指出阿尔多?西扎(Alvaro Siza )是葡萄牙最著名的建筑师,他的主要特征是重视文脉,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统 一,介绍了西扎建筑思想的形成环境,并从建筑形式与功能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建筑光的运用两方面介绍了他的作品,展示了他所设计的简单、平实外表下,包裹着的极其复杂的建筑空间。关键词:文脉,环境,统一,本土性中图分类号:TU 286文献标识码:A 阿尔多?西扎1933年生于葡萄牙马托西纽什,是当今数得着 的优秀建筑师之一,也是现在最有名的葡萄牙建筑师。他获得过密斯?范?德罗奖(1988年),普莱茨克奖(1992年),Praemium Im 2periale 奖等世界顶级的建筑大奖。他的作品贯穿着葡萄牙建筑史上的重要时期,并且一直在葡萄牙的建筑舞台上担当着重要角色。 1 西扎建筑思想形成的要素 西扎的建筑很重视文脉,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统一,以及空间的变化、目光的利用等等。他善于将现代主义和对实际方案的直接考虑进行极具个人主义的结合。在西扎的建筑作品与创作思想中,文脉的概念是广义的,它不但指当地的地形和周围景观,还包括当地的技术条件和经济能力。 西扎关于文脉的观念的形成与他所处的葡萄牙特别的历史环境有很大关系。他所生长的年代正是葡萄牙法西斯统治的时期。葡萄牙长期以来都是欧洲经济较落后的一个国家,但经过康乃馨革命后,从1975年起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经济状况开始好转,西扎也由此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走向了世界。西扎长年在葡萄牙工作,设计了大量的建筑作品,这些作品分别建造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因此建造条件是极不相同的,所以他的建筑深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西扎前期的建筑多带有浓重的“本土性”的影子。 如果说西扎的将建筑与环境紧密联系使之融为一体的做法是属于前期的单一手法的话,那么运用多种的、成熟的手法于建筑同环境的统一上就显露出了他后期的成熟。当然西扎的建筑语言的发展和走上成熟还是和葡萄牙现代建筑艺术运动戏剧性的“发展”时期对应着,由于在后期越来越多的参与国际潮流,他认为必须参加有关现代化和城市意识的争论,他不再把自己禁闭在本国这样一个小环境里。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几十年间,从波尔图到中国澳门,从柏林的建筑群到威尼斯的最新住宅区,从葡萄牙波尔图建筑学院到西班牙圣地亚哥当代艺术博物馆,他四处活动,为我们提供了意想不到的新思想和新发现。他试图摆脱“地方性”的束缚,并希望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表现自己的建筑艺术及思想;他竭力争取达到诗的意境与不同主张的争论之间的妥协,竭力用新潮的简朴要求来反对后现代派的科技随意性。 西扎思想的形成主要是受三个人的影响。他的建筑思想成型于20世纪50年代,也是葡萄牙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当时人们被现代主义、历史传统与地方文化影响着,关注与研究的是自然与空间的关系。那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柯布西耶和阿尔托式的建筑。西扎早期的作品如上述的博阿?诺瓦餐厅与茶室等建筑就是这种地方主义的典型作品。尤其是西扎的住宅建筑,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到柯布西耶的影子。“外部轮廓简单,内部构造复杂”是柯布与西扎的建筑具有的相同特征。在工作态度和方法方面,给西扎最直接的影响当数阿尔瓦?阿尔托。 还有一位对西扎影响深远的人就是费尔南多?塔沃拉———西诗文、书画与工艺结合的装修形式,以及各式门窗棂格、装饰纹样;属于第二层面的,庭院式布局的空间韵律、自然与建筑互补的环境设计,诗情画意、充满人文精神的造园艺术,形、数、色、方位的表象与隐喻的象征手法;属于第三层面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注重环境效应的“风水”思想,阴阳对立、互动、相应的哲学思维和“身、心、气”合一的养生观等等。它们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深邃的哲理和智慧。 地方主义对于现代的价值还需我们在新建筑的创作中去发掘,去感知。我们学习柯利亚的作品,研究他的创作思想,结合我 们自己的实际,寻求地方主义的现代价值成为我们创作的一个永恒话题。参考文献:[1] 王 辉.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利亚[J ].世界建筑,1990 (6):68272.[2] 邹得侬,刘少红,赵建波.中国地域建筑的成就、局限和前瞻 [J ].建筑学报,2002(5):427.[3] 邹晨亮.浅谈批判的地域主义及思辩[J ].山西建筑,2008, 34(3):34235. Discussion on the modern value of localism T ONG Yi 2ping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meaning of localism ,by studying the works of Indian architect ,Charles Corres ,whose creative idea was studied and discussed ,and contacting with status of architecture in China ,it pointed out that tradition would be understood not only from style ,but also from the depth of culture ,so as to continue the aesthetic valu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K ey w ords :localism ,architectural culture ,convergence ,modern value ? 04?第35卷第23期2009年8月 山西建筑SHANXI ARCHITECTURE Vol.35No.23Aug. 2009

装配式建筑相比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到底是高是低

装配式建筑相比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到底是高是低 从现阶段市场反应来看,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成本普遍高于传统现浇建筑的建设成本,这对装配式建筑的广泛发展和大范围应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从而也直接影响了我国建筑行业产业化的进程。本文拟以沈阳某公租房项目3#楼为例,通过对两种建造方式的造价进行分项对比,从而分析影响其二者造价的主要因素,研究降低装配式建筑造价的措施和方法,简要提出我国装配式建筑下阶段的发展方向的建议。 项目概况 该项目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项目总建筑面积逾11万平方米,公租房数量预计超过2000套,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通过全装修和环保节能的整体卫浴、整体式橱柜等物品,达到拎包即可入住的条件。该项目在方案设计阶段由作者所在单位和某知名PC构件厂家完成,本文提及的3#楼就是其中一栋,建筑面积为4713.56平方米,占地面积410.91平方米。 造价对比 在假定设计标准和质量要求相同的前提下,对比两种施工方式下施工图预算造价如下:

3#楼装配式设计与现浇设计造价对比 从上表可以看出,同一住宅建筑,装配式设计平米建安费用比现浇设计平米建安费用高出783.94元,其中,土建工程高出811.71元。不难发现,两种施工方式造价差异主要集中在土建工程上。 笔者又对两种施工方式下土建工程预算书进行了拆解分析,如下: 3#楼装配式设计与现浇设计土建工程造价对比

由上表可知,采用装配式设计,在地下工程、砌筑工程、楼地面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抹灰及零星工程以及措施项目中均较传统现浇设计造价节约,仅PC构件及安装一项,造价大幅增加,是造成装配式建筑比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偏高的关键因素。 我们不妨就从两种工艺各自的土建工程造价构成来探讨其成本可能的压缩空间: 1、传统现浇建筑土建工程造价构成 按照辽宁省现行建筑定额计价模式,传统现浇建筑要根据施工图设计的图纸工程量,套用相关预算定额单价,然后按照政府确定的取费标准进行取费,计算出施工图预算。造价构成主要由直接工程费(人、材、机、措)、间接费(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组成,其中直接工程费为施工企业主要成本支出,是构成建

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及前景(1)教案资料

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前景 自动化(Automation)是指机器设备、系统或过程(生产、管理过程)在没有人或较少人的直接参与下,按照人的要求,经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实现预期的目标的过程。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动化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 自动化是美国科学家哈德在1936年提出的。他认为在一个生产过程中,机器之间的零件转移不用人区搬运就是自动化,这就是早期自动化的概念。制造自动化概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人们认为自动化使用机器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能够只能完成指定的作业,但是随着科技不断地进步,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制造自动化的功能目标不再是仅仅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去自动完成指定的作业。随着制造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发展,制造自动化已经远远突破上述传统的概念。二十世纪以来,为了实现自动化,人们研究和制造了成千上万种自动控制系统,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劳动、社会服务、

军事工程和科学研究等活动。自动控制系统通常由控制器、执行机构和信息反馈装置三部分组成。反馈装置的任务是监视和测量执行机构和工作对象的状态变化和执行结果,把这些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则根据任务的定义和当前执行情况决定以后应该采取的措施,以机械的、光电的或其他的物理方式向执行机构发出指令,以便后者准确地加以执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四十多年中,特别是六十年代以后,在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最重要的标志是,在社会劳动时间不断缩减的情况下,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国民收入都增长了大约十倍,人的平均寿命大大延长。促成这种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所以普遍认为人类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在科学技术领域里对新技术革命贡献最大的是两个相互联系紧密的领域:一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的重大突破;二是系统科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工程化应用。前者是后者得以成功的物资基础,后者又为前者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制造自动化的发展与技术发展密切相关,其生产模式也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刚性自动化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单机自动线和刚性自动线,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这个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这一阶段中应用传统的机械设计与制造工艺方法,其特征是高生产率和刚性结构,很难实现生产产品

中国建筑史发展脉络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第四节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第五节封建社会晚期建筑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一.旧石器时期的建筑 1.文化背景:上古传说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中国”——尧舜禹时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世界的中心《山海经》 “华夏”——春秋时中国人统称为“华”或者“诸华”,异族人称为“夷”中国西部称为夏,东部称“东夏” ——《中国通史》 “朝代”——一个家族统治天下的一段时间 逐鹿之战——迁徙、战争、聚合中产生 具有多根系、多元性 2.居住状况: ?近水。 ?洞口标高较高,避免水淹 ?洞口较为干燥,以利生存 ?洞口背寒风?a?a极少有朝向北方或东北方的 ?居住使用接近洞口部分,洞内低凹处埋死者 原始社会的建筑处于胚胎期,对后来建筑影响很大,胚胎期研究应用于中西建筑之比较分析 二.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存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B.C 21世纪——B.C 476年) 一.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一、夏(前21世纪?a?a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1.历史背景 ?启——太康——后羿——仲康——“少康中兴” 胤甲……商在东方强盛 ?商汤,西亳自称武王:农业进步,商业兴起 王亥:牛车、货币、做买卖 ?盤庚抑奢,迁殷——纣王荒淫,被周武王灭。 2. 建筑状况:

?宫殿、陵墓—居住、厚葬—等级制的结果 例:河南偃师二里头、河南安阳小屯村 ?技术发展——永定柱、夯土技术 科技:青铜器、骨器、皮革、酿酒、舟车、木工、织帛等世传技艺。 ?茅茨土阶 ?艺术特征:青铜器、雷纹、云纹、甲骨文 隶书、象形文字——方正、直线多而圆角少,首尾常露锋芒——线的艺术 ?建筑整齐方正,布局的结构美有所显露但不自觉。传统院落式布局已具雏形。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1. 历史文化背景: ?世代重农—废除公田制,改收田祖—走向封建制 ?重礼。宗法秩序:分封诸侯——等级制 2.建筑状况: ? <1>城市——“镐京” ? <2>最早的四合院——山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3.建筑技术: ?湖北圻春干阑式建筑 ?斗的形象出现 ?瓦、排水管道的出现 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复原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一、东周(前770——前476称为春秋,475——前280称为战国) 秦、楚、齐、燕、赵、魏、韩 1.历史文化背景: ?田地私有制——诸侯国战争 ?天子失学,学在四夷——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先秦理性精神 ?老子将人还给自然,孔子将人还给社会——伦理理性的社会 ?色彩寓意“礼楹,天子丹,诸侯黑,大夫苍” 3.建筑特征: ? <1>防御性强 ? <2>礼制 ? <3>线的艺术:(北)理性对称 (南)楚汉浪漫主义,绚烂、神仙世界 二、秦(前221——前207) 1. 阿房宫:上压天宫,下压黎庶 2. 秦始皇修长城、修驰道。 3.临潼秦始皇陵:气势庞大,平面舒展,轴线对称 三、汉(前206——公元220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