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 数学园地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 数学园地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 数学园地

2、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

看图写

数。

二、想一想,做一做。

1、写出 上的数。

2 3 5 4 3 1

2、

3、看图填数。

比少;比多。

4、从左边起涂颜色。

涂 2 个:☆☆☆☆☆

涂第2个:☆☆☆☆☆

三、画一画,你能行!

¤¤¤¤(可以画你喜欢的任何简单的图形)1、比¤多画1个。

2、比¤少画2个。

3、和¤画同样多。

四、从小到大排一排。

3 0

4 1

5 2

五、在□里填数。

六、请你先认真地看图,然后想一想,再填数。

七、登山。

*请你试一试。

1、□-□=3 □+□=5 4-□=□

2、

*****************

* 说说心里话*

*****************

小朋友,请你和老师说说心里话.选择你所要的答案,在下面画上横线。

1、我()上数学课。

(1)喜欢(2)不喜欢

2、我()举手发言。

(1)喜欢(2)不喜欢

3、老师经常()。

(1)表扬我(2)批评我(3)不批评也不表扬

最新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从他们的年龄特点看,她们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对老师同学、对课堂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部分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也有少数同学基础差,注意力易分散,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教师要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学生慢慢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从整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们都活泼可爱,已经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体。根据上面的情况,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数学,并通过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除此之外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本册教材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教材的编者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

继承了认数和计算相结合,加法和减法穿插编排,突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较好的做法。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目标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

三年级数学下册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培训课件

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 三年级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个学年,又是中年段的起始学期,因此,三年级教材承前起后,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增长、心理和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更要考虑为学生的继续学习、以后的长远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课标分别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知识与技能方面 主要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的过程,认识简单的小数和常见的量,初步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巧。能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通过有层次、多样化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另外,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使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得以准确地表达。 数学思考方面 要求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探索简单的位置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可以通过平常教学中加强操作练习,让学生养成先动脑筋再动手的习惯,边做边说过程,在操作中体验思考的魅力,通过加强画图练习,增强空间观念。 解决问题方面要求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具体可以通过每日一题本与纠错本来强化练习,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可以通过每日五分钟趣味数学谈、我说我的数学故事等:让学生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用数学日记来记录所思所想。 情感与态度方面 要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通过合作能主动克服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发现错误并能及时纠正,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在日常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或游戏,或者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展现,激发学生参与欲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接受知识。

一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练习三

1一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练习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1. ☆△○□☆△☆☆○□☆☆△△○△ 上面一共有( )个图形,从左往右数,第6个图形是( ),从右 往左数,第5个图形是( )。把左边数第3个涂上颜色,圈起右边4个。 2. 5 2 7 4 6 3 1 9 一共有( )个数,右起第5个数是( );7 左面的一个数是( ), 右面一个数是( );3 在 6 的( )面,在 1 的( )面。 3. 一共有( )个数。 从右往左数,第3个数是( );从左往右数,12 排在第( )。其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将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 从右边起,第2盘放了( )个 ,第5盘放了( )个 ; 从左边起,有6个 的是第( )盘,从右往左数的第( )盘和第( )盘的 合起 来是8个。 5. 如果小兔排第一,小马排第( ), 如果乌龟排第一,小马排第( )。给左 边数起第2个小动物涂上颜色;把右边的3个小动物圈在一起。

6. (1) △有( )个,○有( )个,△和○一共有()个。 (2)( )比( )少( )个;( )比( )多( )个。 (3) △再添上( )个,就和○同样多。 7.的()面是 在的()面。 在的()面。 的()面是 8. (1)小鸭的左边有()个小动物。 (2)小鸭从右边数是第8个,被挡住了()个小动物,这队一共有()个小动物。从左边起,小猴的右边一共有()只小动物。 9. 找规律,接着画,再画6个。 ○△△○△△○△△ 10.接着画,画满18个。 □□○▲□□○▲□□○ 11.哪一个盒子上扎的带子比较长?比比杯子里水的多少,在长的下面画“√”。在最多的下面画“√”。

一年级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

一年级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 《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更新观念、改变教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而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关系。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所以要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首先必须从教师的“教”开始。 1、备课:变备教材为备学生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上课:变“走教案”为生成性课堂 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气,师生关系一定要开放,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课堂提问注意开放性,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已的理解回答。教师根据这些答案给予肯定、或给予引导,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教师的肯定或引导中得到提高。要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对教育过程的高超把握就是对这种动态生成的把握。 二、活跃思维、改变学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而拙劣的学习方法(如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低,学生的智慧得不到发挥。 1、要有好的学习习惯 避免机械性学习,实现有意义的学习。现代教学论强调要实现有意义学习,强调理解对知识保持和应用的作用,即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而学习,而是为了应用而学习,不是为了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而学习,而是为了实现对知识点间的贯通性理解而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关键。 2、要多说 教学中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尤其在低年级教学中,寓教学于游戏、娱乐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

(完整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专项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练习题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连一连。 二、你知道的后面藏的是几吗? 1.4 5 7 2.10 8 7 3. 4 5 4.6 7 10 三、把同样多的部分用线圈起来。 1. 2. 四、先数一数,再写数。 ()()() () ()()

五、按照图下面的数,在“”里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六、画一画。 1.画,要与同样多。 2.画,比多3个。 3.在方框中画,左边方框中的最少,右边方框中的最多。 七、数一数,有几个就圈几。 1 2 3 3 4 5 5 6 77 8 9 八、从1写到10。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的上面是(),它的右边是(); 的下面是(),它的左边是()。 2.小朋友们正在玩“开火车”游戏。看图说一说。 (1)小丽的前面是,后面是。 (2)小芳的前面是,后面是。 (3)小军的后面有人,小冬的前面有人。 二、把6写在上一行,把9写在下一行。 三、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用“√”标出来。 ■▲○

★◆● ??▽ ◇☆□ 1.☆在□的(左右)边。 2.◇在■的(上下)面。 3.★在◆的(左右)边。 4.▲的右边是(☆○)。 四、数一数。 从右数大客车是第5辆,一共有()辆车。 五、看图填空。 ()家在最上面。()家在最下面。 六、小动物们怎样走可以尽快找到各自的食物?

七、看图说一说。 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数一数,写一写。 二、连一连。 三、找规律,填一填。 1.(1) 531 (2) 13 2. 四、填一填。 1.一共有()只动物。 2.从左边数起,大象排在第(),猴子排在第()。 3.从右边数起,排在第3的是(),排在第2的是()。 4.把最右边的两只动物圈起来。 5.奶牛从右数排第(),从左数排第()。 五、在○里填上“>”“<”或“=”。

一年级数学上册研课标说教材

一年级数学上册研课标说教材 沙湾小学一年级一班王磊学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好!要想把新课标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领悟透彻,对我而言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面,我就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把自己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理解与大家交流,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课标 1、课程基本理念有所改变。 [原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现文:“……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与十年前颁布的《课标》相比,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有所变化。现在的表述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其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不仅使学生懂得了知识,还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磨练。这样一比较新《课标》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 2、课程目标有所改变。 原课标表述为“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新课标表述为“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变“双基”为“四基”,即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新课标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现在的总目标在表述上更加明确、全面、清晰、更有利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生的评价。 3、一年级上册的课程目标可以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20以内数的意义及常见的量;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准确进行运算。 ·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认识物体的位置。 ·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方面: ·发展数感和空间观念。 ·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问题解决方面: ·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方面: ·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题

2017年-2018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题 专题练习(一) 1、 8 5 10 () 7 6 2 ()( ) 2 6 () 4 5 () 2 ( )() 2、看图写数。 ()()( )() ()>()()<() 3、一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8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9和7的和是(),差是()。 4、和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18的相邻数是()和()。 5、6和8中间的数是( )。 6、从1数到10,有( )个数,7是第( )个数,第4个数是( )。 7、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7>□5=□□<3 8、把8、2、0、7、1、4、10、9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 9、3和6相比,( )比8小得多。 10、5的右边是( ),左边是( )。 11、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读作()。 12、1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3、比8多5的数是(),()比19少9,10比5多()。 14、被减数和减数都是9,差是()。 15、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一位数是(),它们的和是(),差是()。 16、20里面有()个十。 17、18和20中间的数是(),15前面的一个数是() 18、比15大1的数是(),13比10多()。 19、(18、10、6、9、13、20、1、11、2、15)一共有()个数,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从左数起,第4个数是(),从右数20在第()。 20、9+

1、看珠子填数,看数画珠子。 2、比16大、比19小的数是()和()。 3、18里面有()个十,()个一。 3、12前面的数是(),17后面的数是()。 4、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7,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5、6和8的中间的一个数是() 6、与6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7、比10少1的数是(),比5多4的数是() 8、4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 9、在6,0,9,5,7, 10、14后面连续三个数是()、()、()。 1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12、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们的和是(),差是()。 13、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4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14、2个十是(),1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5、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9,这个数是()。 16、13的“3”在()位上,表示()个(),“1”在()位上表示()个()。 17、和1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8、在算式15-2=13中,15是()数 2是()数 13是()。 在算式11+6=17中,加数是()和(),和是()。 19、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20、在3、5、8、11、7、20、19、13中,一共有()个数,从左边起,7排第(), 第4个数是(),这几个数中,最小的数是(),最大的数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位置》课标解读

《位置》课标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第一学段要求用两种方法定性地刻画物体的位置:一种是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一种是用“东、南、西、北”等描述物体的绝对位置。 一年级的“位置”内容,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起始课。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起始阶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间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本单元集中教学最基本的空间方位概念,一方面为学生系统地进行数学学习做准备;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空间方位的体验和对概念的使用,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二是使学生会用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设计教学活动 确定上下位置关系的参照点是约定俗成的:指向地球的方向是“下”,与此相反是“上”。学生对此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头向上,脚向下;在日常生活中左、右手也各有各的功能。对于“上、下”“前、后”“左、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生活经验的积累,教学中应该用好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在课桌上摆放书本、铅笔盒学习上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现实活动中认识前后;依据左右手的功能帮助学生认识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进而进一步认识左右。 二、设计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辨认位置关系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适合在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现实的空间活动中辨认位置关系。在“平面图”中判断“上、下”“前、后”“左、右”,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也容易超出教学要求。一年级的儿童处在前运算阶段的末期,他们的判断仍受直觉思维的支配,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和活动来进行。要确定一个人站在对面的人的前后,开始儿童需要真正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才能确定,以后才能逐步想象自己处在那人的位置上,以此确定其前后、左右。因此,可以将辨认“上、下”“前、后”“左、右”的练习变为在现实空间中的活动,在活动中丰富学生的经验,然后再“扮演”练习中的“活动者”,逐步掌握辨别方位的方法和能力。 三、通过内容丰富、方式多样的练习,巩固学生对“上、下”“前、后”“左、右”的理解和表述 (一)通过摆放物品、根据信息找位置、摆一摆等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上、下”“前、后”“左、右”的理解和表述。 (二)通过说一说、圈一圈、填一填、连一连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对“上、下”“前、后”“左、右”的理解和表述。如:

最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完整解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一、总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阐述: 知识技能 1.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考

1.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2.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3.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问题解决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4.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目标的这四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

数学课程标准考试题答案

数学课程规范考试试卷与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数学教案是数学活动的教案,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案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 3、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 ①要求②不要求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爱好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5、根据《数学课程规范》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案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的教案。 ①概念②计算③应用题 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数学思考②过程与方法③解决问题 7、《数学课程规范》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②知识技能目标 8、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①自我评价②相互评价③多样评价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的过程。 ①单一②富有个性③被动 10、“用数学”的含义是() ①用数学学习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③了解生活数学 11、下列现象中,()是确定的。

A、后天下雪 B、明天有人走路 C、天天都有人出生 D、地球天天都在转动 12、《规范》安排了()个学习领域。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不确定 13、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案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案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阅和分析教案理论与教案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14、新课程规范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个阶段。 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规范》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 B)《规范》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C)《规范》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案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 (二)多项选择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A、基础性 B、科学性C普及性D、发展性 2、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A、动手实践 B、自主探索 C、合作交流 D、适度练习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评价者 4、符号感主要表现在()。

一年级数学上册专题复习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练习一(数的认识、组成) 一、数位和数的组成: 1. 计数器从右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 2. 看图写数: ()()()() 3. 14这个数中“1”在()位上,表示()个(),“4”在在()位上,表示()个()。 4. 1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16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5. 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由6个1,一个十组成的数是()。 6. 20里面有()个十。5个一和1个十组成(),再加上()个一就是20。 7. 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 8. 个位上是0,十位上是2,这个数是(),20里面有()个一。18里有()个一和()个十。12里有()个一。()个一和()个十合起来是17, 10个一是()。 13这个数,十位上是(),个位上是()。 二、数数和数序: 1.15的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9的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19的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2. 5和7中间的数是()。13和15中间的数是()。 比8大比12小的数有()。比14大,比19小的数有()。 3. ①上图一共有()张卡片,从左往右数,第7张是(),“0”是第()张。 ②从右往左数,“3”是第()张,第3张是(),中间卡片上的数字是()。 4.12和17两个数,()最接近10,()最接近20。 三、数的大小比较: 1.在5、10、0、6、2、9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请把这些数排一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比5多(),5比7少()。18比()多3。比12小6的数是()。 3.比9多1的数是(),比9小1的数是(),()比9多1,()比9少1,9比()多1,9比()少1。 4. 19比()少1,19比()多1,()比19 少1,()比19多1,比19多1的数是(),比19少1 的数是()。 四、按要求画一画: ☆☆☆☆☆☆☆ (1)画○,比☆多3个:; (2)画△,比☆少2个:; (3)○和△一共有个,△比○少个。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练习二(计算)

最新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名师优秀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人教版数学第一册教案(新教材)学期计划 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 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实验教材,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全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一年级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doc

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听课 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包括心理、知识、物质、身体的准备等; 其次,要求学生专心听讲,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参与课堂内的全部学习活动,不要只背结论。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这不仅可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先看书后做作业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在做作业之前一定要认真地阅读例题,结合教师课堂讲授,把知识梳理一遍,之后再去做作业,就会少走弯路,既保证了作业质量,又做到了充分的巩固、复习。 5、课外学习 课外学习能有效地使课内所学知识与社会生产实践、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帮助同学们加深对课内所学知识的理解,扩大文化科学知识的眼界,拓宽思路,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与习惯,增长工作才干。

另外,还要教会学生一些数学方法。如,比较法、线段图法、分析法、归类法等等。指导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除了上课的潜移默化外,还有如,讲授式、交流式、辅导式等等。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篇二:一年级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 《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更新观念、改变教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而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关系。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所以要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首先必须从教师的“教”开始。 1、备课:变备教材为备学生

三年级数学兴趣小组课程规划方案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课程规划 课题背景: “新课标”的出台,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我校数学校本课程改革的力度和进度。同时为了深化素质教育,更好落实学生素质拓展要求,营造特色校园文化,为学生的多方位发展提供空间。 研究对象: 1、适用年级:栖凤小学3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设计教师:栖凤小学的低中段数学教师。 目标构思:本研究以数学“校本”研究实践为中心,以师生“合作、探究”的教学活动为主轴,以“四本”——以“课本”为本、以“课堂”为本、以“校本”为本、以“人本”为本的具体内容为载体,以具体的数学教学案例为突破口,从情感、资源、体系、发展等四个方面加以研究实践。期间师生间的教学情感得以融合、宣泄;教学资源得以有效挖掘、利用;重组的教学内容、结构达到了最优化;师生的数学内涵、个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活动目标 使全校学生对数学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数学之精确、数学之周密、数学之趣味、数学之美感,同时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创教育教学

改革的新局面。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从本学期起以每周3—4个学时的课外活动时间。开设以“体验新课标、新课程”为重点的,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为了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愿望和要求,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他们具有自觉接受教育和锻炼的最佳心理状态,使学生每次参加活动都能既满足各自需要,乐意参加,又确实增长见识,有所得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期的课外活动开展情况如下: 开发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 学生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时代性原则:教学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相结合,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4、特色性原则:教学内容要适应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发展的需要。 5、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活动课程设置: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着“活动应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地、因校制宜”的五大原则。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在活动中学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专项复习卷 (2)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专项复习卷2 一、算一算。(18分) 4+4= 7-3= 2+7= 5+0= 9-5= 9-2= 4+5= 3+2= 8-8= 3+6= 8-5+6= 2+7-4= 10-4-4= 7-1+2= 5+0+5= 10-5+5= 5+3-6= 6+1+2= 二、在 里填上“>”“<”或“=”。(16分) 7+210 3+58 69-7 5+58+1 6-2 5 10-6 7 10 8+1 5+3 2+8 三、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的里画“√”。(6分) 四、冲向终点。(10分) 6――→ +2( )――→-4( )――→+5( )――→-7( )――→+2( ) 10――→ -3( )――→-5( )――→+6( )――→-4( )――→+5( ) 五、看图列式计算。(14分) = =

==六、解决实际问题。(每题9分,共36分) 1. (1)和一共有()只。=(只) (2)男孩和女孩一共有()人。=(人) 2. =(个) 3. 他们俩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支) 4.车上原来有9人,下去了3人,又上来2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人)

答案一、84954 79509 9528 101029 二、<=>><<>< 三、3+54+69-4 四、84924 72849 五、5+3=8 10-2=8 2+3+3=8 10-4-2=4 六、1.(1)95+4=9 (2)86+2=8 2.7-3=4 3.4+4=8 4.9-3+2=8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专项复习卷4 1.小明吃桃子。原来有10个桃子,第一天吃了4个,第二天吃了2个,还剩下多少个? =(个) 2.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个) 3.妈妈给小明和小丽各买了5本故事书,妈妈一共买了多少本故事书? =(本) 4.陈老师买来了12个苹果,给了小朋友们2个,还剩几个苹果? =(个) 5.车上原来有18人,到站后下车8人,又有5人上车,现在车上ɡ有多少人? =(人) 6.小朋友们一起去春游,小明排在第10个,小强排在第17个,小明和小强中间有几个小朋友? =(个) 7.书店卖出去7本故事书,现在还有8本故事书,书店原来有多少本故事书?

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 课标解读

《认识图形(一)》课标解读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中提出“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 二、课标解读 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内容的开始,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建立几何直观的重要基础。课标要求“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这一要求就是通过观察与操作认识图形,直观地、整体地认识立体图形。从对实物的观察与操作过程中来认识图形的特征,既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也符合数学课程的目标要求。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发展能力,初步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发展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特征。 1.创设充满童趣的学习氛围 人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中,常见的楼房、积木、各种包装盒、皮球等,都给我们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直观形象。基于这样的生活经验,学生可以从认识立体图形开始,“通过实物和模型等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辨认”是认识的低级阶段,但与以往的经验有所不同,它要经历从事物到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知识时,学生没有任何知识基础,但是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学时,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童趣的语言,如:从玩积木开始引入,让学生带着问题玩积木。“看看这些图形中你认为哪种图形最淘气”“哪种图形比较淘气”“哪种图形最乖”“说说你的理由”。使学生在充满童趣的语言中去观察、比较、从而发现、总结、归纳出每种图形的特征。了解每种图形的特征是正确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依据。 2.把课堂变成学生交流的平台 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理由,使学生在不断的观察、说理、思辨、修正自己的过程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为学生能够正确辨

人教版年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 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八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 100 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总复习。本册的教学重点是 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 20 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 100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 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 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 1 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

经济学课程标准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注:课程类别: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专业拓展素质养成 二、课程定位 《经济学基础》课程是我院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商务英语五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其它相关专业的选修课,对培养学生素质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大量实例来讲授经济学基本原理,使学生牢固树立市场经济的意识、了解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及市场运行中的经济规律(尤其是微观经济)的基本原理,指导学生懂得所学知识何时用、如何用。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经济现象本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能力,为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使学生初步具备经济领域从业的基本职业意识和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四、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经济头脑为主线,阐述经济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时,只涉及初等数学知识;用语通俗,深入浅出,简洁明快,知识性、趣味性并重。 (二)职业技能目标 本书各章后专门设立了结合各章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设计的能力训练模块,通过具体实践,强化对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以及方法分析具体经济现象、经济问题,形成符合逻辑的解释,并提出解决对策的能力的培养。 (三)职业素质养成目标(或态度目标) 理论必须为实践服务才能体现理论的价值。本书的理论阐述多结合鲜活的现实案例展开,不论是导入案例还是相关阅读资料,均来自于现实生活和当前实际,与社会发展保持零距离,体现了经济学的应用性特点,反映了现实发展。全书在体系和内容的安排上,既考虑了使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需要,还考虑了为其进一步发展和深造奠定基础的要求。 五、教学的组织(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经济学课程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既要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考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根据生产一线对经济学专业应用型高技能岗位人才的基本技能和知识能力的要求,结合职业岗位群的特征,将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线构建的学科型课程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线、以任务引领知识、以生产过程组织教学的职业课程模式。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将工作任务设计成“学习项目”,采用项目化教学,按项目的不同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专项过关训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专项过关训练 1. 一个皮球53元,一个球拍35元,一个球拍比一个皮球少多少元? 2. 超市运进48箱酸奶,卖出去8箱,还剩多少箱? 3. 小明家养了6只 4. 钢琴中,有52个白键,36个黑键,白键比黑键多多少个? 35. 这是学校开展跳绳比赛成绩表,完成下边问题。 (1)玲玲跳了多少下? (2)小红比小明多跳多少下?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 6. 我已经洗了40个盘子,还剩7个没有洗。我一共要洗多少个盘子? 7. 苹果有34个,梨有7个,桃有3个,菠萝比梨多31个,桃比苹果少多少个?菠萝有多少个? 8. 玲玲比娇娇少画了几幅画?娇娇比豆豆多画了几幅画? 9. 原来大树上有35只小鸟,又飞来18只,现在有几只小鸟?

10. 学校有80个篮球和足球,其中足球有30个,篮球有多少个? 11. 商店先运来20条鱼,又运来80条金鱼,商店共运来多少条金鱼? 12. 下面是某小学二年级的同学对六种小动物的喜爱情况统计。 (1)喜欢______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的人数最少。 (2)这个二年级有多少人? 13. 我会写算式. 14. 小明家养了母鸡15只,公鸡8只,小明家的公鸡比母鸡少几只? 15. 小刚和小红去超市买学习用品,小红买了18支铅笔,小刚买了20支铅笔,他们两个一共买了多少只铅笔?2 416. 松鼠妈妈让松鼠妹妹和松鼠弟弟每人拾19个松果回家,妹妹还差6个,

弟弟还差11个,谁拾得多?多多少个? 17. 小明家养了36只鸡。天黑了还有11只没有没有去窝里。进窝的有多少只? 518. 电线上停着13只小鸟,第一次飞走了几只,第二次又飞走了几只,此时电线上还剩下7只小鸟。两次一共飞走了多少只小鸟? 19. 想一想,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剪成四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用这些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图形? 20. 图书室一共有96本书,其中故事书有30本。上周借出4本书,图书室还剩多少本书? 21. 5+5+5+5+5+5+5的乘法算式为? 22. 小青要练习写16个毛笔字,还剩下7个字没有写,他已经写了几个字? 23. 书架上再放5本书就有17本书了,书架上原来有多少本书? 324. 一年级搞兴趣活动。数学组有18人,舞蹈组有12人,美术组有9人。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25. 买一斤苹果8元,妈妈付给售货员阿姨50元,应该找回多少元? 26. 看图列式计算。 27. 小伙伴们在广场里踢毽子,小兰踢了6下,小明踢了9下,小方踢了14下。请提出两个问题并列式解答。 28. 停车场上的汽车一共有16辆,开走了5辆,停车场上还剩多少辆汽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