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年级历史(上册)学习笔记(学生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学习笔记(学生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学习笔记(学生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学习笔记(学生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学习笔记》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1)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①使许多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②严重摧残了,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③使清政府的官僚机构更加腐败,统治阶级更加腐化;④大量的士兵吸食鸦片,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2)虎门销烟的经过:

(3)虎门销烟的影响:显示了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

(2)导火线:

(3)《南京条约》签定:

①时间:

②内容:

(4)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注意:《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及所属省份:从地理位置上看,都在我国的地区;从所属省份上看,广州属省,厦门、福州属省,宁波属省,上海属市。

★思考: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这一观点你赞成吗,为什么?

答:不赞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迫切希望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林则徐虎门销烟只不过是英国殖民者发动战争的借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思考: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教训?

(1)原因:①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雄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而中国是一个闭关锁国、日益衰落的封建国家,政治腐败,经济衰落,军备废弛,军事装备和科学技术落后,远远不敌英国。②清朝统治者腐败无能。

(2)教训: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第二次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英法等西方列强不满足,企图进一步

(2)起止时间:年月至年月。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事件经过: 年,联军攻入北京并闯进圆明园。他们在这座世界上最豪华的皇家园林大肆抢劫奇珍异宝,然后又纵火焚烧,把圆明园化为了灰烬。

(2)影响:使中国大量的国宝流失海外,给中国人民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同时也给中华文明带来了难以挽回的灾难。

3、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略者趁火打劫,强占了中国北方领土多万平方公里。(★注意教材第8页中有关中俄签订的几个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

4、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5、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太平天国运动:年,领导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年,太平军定都,改为为天京。太平天国全盛时期,曾经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形成了与清朝政府南北对峙的局面。

(2)太平军痛击洋枪队:①1860年8月,在的一次战斗中,太平军将领率军痛击洋枪队;②1862年9月,在的战斗中,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

(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历史意义: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第3课收复新疆

1、新疆危机的产生:①1865年,率兵入侵新疆,自立为汗。②英俄两国支持阿古柏伪政权,妄图分裂新疆。③1871年,俄国还出兵侵占了新疆的地区。

2、左宗棠收复新疆:

①经过:年,左宗棠被任命为大臣。1876年,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击败,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19世纪80年代,他又通过外交努力从沙俄侵略者手中收回了。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的建议,清政府于年在新疆设立了。

②历史意义:捍卫了祖国的主权,巩固了祖国的西北塞防,打击了侵略的。

(注意:教材中的诗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正是反映左宗棠率领湖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壮举。)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1、战争爆发的原因:1894年,日本为实现、,的梦想而蓄意挑起了这场战争。

2、邓世昌英勇抗敌:

①经过:1894年9月,在大战中,清军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自己军舰中弹过多,严重倾斜、弹药将尽的情况下,率舰撞击日舰,准备与日舰。后来,致远舰被日舰发射的鱼雷击中,邓世昌与二百多名将士为国捐躯。

②精神:邓世昌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奋起反抗外来侵略,不惜牺牲自己生命,这种勇于反抗外来侵略和高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他是一个真正的民族英雄。

(注意:“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状海军威”这是光绪帝在邓世昌牺牲后,为哀悼这位民族英雄而写的挽联。)

3、《马关条约》签订:

(1)条约签订的时间和双方代表:时间是年,双方代表是和

(2)条约内容:

(3)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思考:用史实说明《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①日本割占了中国大量领土,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②赔款白银2亿两,数额巨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加剧了中国的贫穷和落后。

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便利了侵略者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增辟通商口岸,使列强在中国的侵略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内地。

因此,《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思考:《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商人在中国开设工厂,这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①使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过去的以商品输出为主开始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进一步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八国联军侵华的目的:

2、战争的爆发:年,西摩尔率领英,法,美,俄,德,意,日,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3、主要侵略罪行:1900年8月,八国联军占领后,到处烧杀抢掠,使北京再次遭受侵略者的洗劫,大量的国宝再次遭到劫掠。

4、《辛丑条约》签订:

(1)主要内容:

(2)影响:

★思考:《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最沉重的枷锁,请你结合《辛丑条约》主要内容,谈一谈该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

①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的勒索。为支付这笔巨额赔款,清政府一方面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萧条;另一方面大量举借外债,使列强通过贷款进一步控制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②清政府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使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清政府拆毁大鼓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使外国侵略者控制了中国的京津地区,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帝国主义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④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成为了“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各国公使是清政府的“太上皇”。

★思考:《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答:有道理。因为在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表明清政府已经成为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忠实走狗,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是“洋人的朝廷”。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洋务运动

1、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

2、时间:世纪年代。

3、洋务派的政治主张:

(即“师夷长技以自强”)

4、代表人物:

5、主要洋务活动:

(1)前期:以“”为口号,创办了大量的工业。主要有:

①曾国藩的,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兵工厂,是洋务派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

②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这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近代军事工业。

③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的福州船政局。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交通企业,也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

(2)后期:以“”为口号,创办了大量的工业。主要有:

①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②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和汉阳铁厂。其中,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钢铁厂。

(3)筹划海防:筹建了、、三支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科技人才。洋务派在1862年成立的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专门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员的新式学校。

6、洋务运动的结果:1895年,,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7、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引进了,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培养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开辟了道路。

8、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而不是,没有触动中国封建统治的根基,因此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的。

★小知识:什么是近代化?

我们一般把资本主义社会称为“近代”。近代化就是指一个国家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化。中国的近代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经济上的近代化:具体指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政治上的近代化:具体指戊戌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戊戌变法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③、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以魏源为代表的一些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出现了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新文化运动前期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第7课戊戌变法

1、历史背景:①19世纪末,列强侵华加剧,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2、公车上书:

①经过:年,《马关条约》签订后,、邀请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

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

②意义:揭开了的序幕。

3、维新派的政治主张:

4、维新派创办政治团体和宣传刊物,宣传维新变法:

①政治团体:

②宣传刊物:《》(后改名为《》)

5、百日维新:

(1)时间:年月至月(历时天)。

(2)内容:

①政治:。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权。)

②经济:(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文化:(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和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④军事:

(3)性质:是一场性质的改革运动,也是中国近代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5、结果:年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变法

★思考:戊戌变法在社会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思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①维新派所依靠的光绪皇帝没有实权;②封建顽固派的实力强大;③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在政治上具有软弱性。

第8课辛亥革命

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兴中会的建立:年,孙中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在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

(2)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年月,孙中山联合各个革命团体,建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和政治主张:

(1)机关刊物:《》。

(2)政治主张(即革命纲领):

3、辛亥革命

(1)革命爆发的时间和地点:年月日,起义。

(2)中华民国成立: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注意:①中华民国成立后,采用公历纪年,同时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②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的换算公式:公元年份-1911年=民国年份。

(3)结果: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了,这次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性质,没有是中国走上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道路,最终失败了。

(4)对中国的影响:

★思考: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给我们哪些历史启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思考:结合有关史实,谈谈如何评价孙中山?

在中国近代历史时期,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孙中山作出了不懈的努力。1894年,他建立了兴中会。1905年,他又建立了中国同盟会,并提出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在他的努力下,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终于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后来,他又积极地同中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总之,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付出了一生的努力,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思考: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①、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在政治上具有软弱性。②、革命派没有自己独立的武装,又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③、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好破坏。

★历史小知识:公元纪年的来历?

公元纪年,也称公历纪年(或西元纪年)。它以传说的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公元元年(在中国这一年正好是西汉平帝元年)。以这一年为界,在此以前的时间称公元前XX年,在此以后的时间称公元XX年,或直接称XX年(注意,不能写成公元后XX年)。

★历史小知识:什么是“世纪”和“年代”?

与公元纪年相关的两个概念是“世纪”和“年代”。每一个世纪为100年。例如公元1年至99年为1世纪,100至199年为2世纪,200至299为3世纪......2000至2099为21世纪等。公历的一个世纪中,又分为早期(也叫初期),中期,晚期(也叫未期),或前半期后半期等。早期一般是一个世纪的前30年;中期,指一个世纪的中间50年(即30至80年)。晚期指一个世纪的后20年;前半期和后半期是指一个世纪的前50年和后50年。此外,我们还把每一个世纪分为几个年代,每一个年代为10年。但是习惯上人们并不把每个世纪的前20年称为某年代,而是笼统地称之为某世纪初。以后的20至29年就开始称为20年代,30~39年称为30年代, (90)

99年称为90年代。这样每个世纪实际上只有8个年代。

★历史小知识:什么是民国纪年?

中国古代纪年采用的是阴历(既现在的农历),记年代采用干支纪年(如戊戌年、甲午年等),从汉武帝到清朝末年又兼用皇帝的年号记年代(如清同治元年,光绪2年等)。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决定采用世界上通用的阳历纪年(即公元纪年),同时,采用中华民国记年代,如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因此,民国纪年改为公元纪年要加1911年。

第9课新文化运动

1、历史背景:①中华民国建立后,西方的、、、等思想观念在中国进一步传播。为了实现独裁和专制,极力宣传陈旧落后的封建思想。发生激烈冲突。②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要建立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必须

2、开始时间:年。

3、代表人物:,,,。

4、两面旗帜:“”与“”。(当时分别被称为西方的“德先生”和“赛先生”)

5、主要阵地:《》杂志。

6、主要内容:

(1)前期:“提倡,反对,提倡,反对,提倡,反对,提倡,反对。”

(2)后期(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开始宣传。

7、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

答:①、对待东西方文化,我们都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不能绝对肯定,也不能绝对否定;②、对待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对待落后的传统文化,应该批判和抛弃;

③、对待西方文化,我们也应该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思考:中国近代化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以船坚炮利为核心的物质文明(即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如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第二阶段是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其中,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君主立宪、设议院、开国会,要求改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号召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三阶段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主张学习西方民主思想,向封建伦理道德宣战,并进一步发展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

★思考:在中国近代历史时期(1919年以前),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哪几个重大历史事件?这表明中国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变化?

(1)、历史事件有:、、、。

(2)、这表明中国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经历了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这三个阶段,由表及里,逐步深入。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

2、主要经过:

①运动爆发时间、地点和主力:年月日在爆发,主力是。

②运动的口号:是“,”、“”“”、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②高潮:1919年6月,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全国各地工人也参加罢工。

的斗争起了巨大作用,成为了斗争的主力。

③结果:迫使北洋政府释放了,罢免了并。五四运动取得了

3、意义:

(五四青年节的来历)★什么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权为目标的资产阶级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旧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小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①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强大的力量,成为了运动的主力军。

②五四运动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爆发的,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什么是“五四”精神?

①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精神;②反抗侵略,不屈不挠的精神;③追求民主、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思考:五四运动与中共成立有什么关系?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共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③五四运动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起了重要作用,不久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为中共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时间:年月,中共一大召开。(党的生日:7月1日)

2、地点:(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3、代表:,,等13人。

4、内容:通过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选举为中央局书记。

5、意义: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思考:在一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略的命运?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综合国力衰弱。所以,即便是战胜国,中国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略的命运。

②启示:“弱国无外交”,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归根结底是由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的。

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强国。

第11课北伐战争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大会。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同意,还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2、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

(1)、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在年月,地点在

(2)、学校领导:任校长,任政治部主任。

(3)、办学的目的和宗旨:

(4)、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思考:黄埔军校大门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要培养

3、北伐战争:

(1)开始:年,政府决定北伐。

(2)目的:

(3)对象:

(4)总司令:

(5)成果:北伐军节节胜利,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流域,声势震动全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6)迁都:年初,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

(7)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①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②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冲锋在前,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③广大北伐官兵英勇善战。

(8)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年,国民党右派、等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也(9)、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①、建立:年月,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②、性质:它代表的利益,对外,对内。

★小知识:什么是大革命?

答:大革命即国民革命,也称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指中国从1924年至1927年7月,以国共第一次合作为基础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运动。

★思考:为什么在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我们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

答:虽然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国民党反动派又掌握了国家政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仍未改变,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仍未完成,因此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最后失败了。

★思考:大革命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哪些教训?

答:要想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建立独立的武装力量,坚持武装斗争。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南昌起义:

(1)历史背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对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进行血腥屠杀,中共决心用武力反抗。

(2)时间和领导:时间是年月日,领导人有,,等。

(3)历史意义:(“八一”建军节的来历。)

2、秋收起义:

(1)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在年月,地点在

(2)领导人:

(3)“向农村进军”:秋收起义开始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放弃了计划,决定向进军,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根据地。

(4)井冈山会师:年,,率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改编为,这是中国革命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5)历史意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3、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创建、建立的开始。

★思考:中共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得到的深刻教训是什么?

中国革命必须把工作重点从转入到,走的道路。

★思考:中共为什么能够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成功革命道路?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注意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1、长征的原因:

2、长征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年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3、遵义会议:(时间是年月)

(1)内容:

(2)意义:

4、长征途中的几次著名战斗:

①四渡赤水河(意义:打乱了敌人的,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②巧渡金沙江(意义:使红军。)

③强渡大渡河。

④飞夺泸定桥。

5、中共中央好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年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中共中央好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6、红军长征的最终胜利:年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7、长征胜利的意义:

★思考:什么是长征精神?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②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思考:中央红军的长征经过了那几个省?

中央红军(即红军第一方面军)在1934年10月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走过了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共11个省:。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一、九一八事变

1、事件经过:年月日,日本关东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炮轰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

2、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及其后果: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给张学良下达密令,命令东北军,导致

★小知识: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为什么实行不抵抗政策?

答:①蒋介石把共产党作为头号敌人,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为了消灭共产党和红军,他不惜牺牲民族利益;②害怕日本,认为中日两国力量悬殊,反抗日本必然灭亡;③幻想依靠国际联盟和美国来制裁日本。

3、伪满洲国建立: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了傀儡政权,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永久置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

二、西安事变

1、历史背景:①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共提出了的主张。③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张学良,杨虎城将军接受了中共主张,要求蒋介石。但蒋介石拒绝接受,还亲临西安督战。

★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制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答:因为日本企图灭亡中国,日本侵略者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2、张、杨二人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

3、西安事变的爆发:年月日,张学良,杨虎城将军联合行动,扣押了,实行“”,西安事变爆发。(见教材插图)

4、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从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周恩来提出:只要蒋介石答应抗日,就释放他。经过中共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

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这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思考:西安事变后,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原因:西安事变爆发后,国际国内的政治局面错综复杂。如果杀掉蒋介石,将导致中国的内战进一步扩大,从而削弱抗日力量,给日本的侵略造成可乘之机。如果采用和平手段解决,将有利于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因此,中共不计宿怨,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

②启示:中国共产党代表整个国家、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

★思考:如何评价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行为?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张、杨二人高举卫国、抗日的旗帜,置生死安危于不顾,以立地顶天的豪迈气慨和大无畏精神,毅然发动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使国共两党走上了联合抗日的道路,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是伟大的爱国者,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和民族英雄。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1、卢沟桥事变:年月日,日军悍然向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忍无可忍,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正式爆发。(卢沟桥事变又叫“事变”。)

2、佟麟阁、赵登禹将军为国捐躯: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调集大批援军,对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二十九军副军长和一三二师师长指挥部队奋勇抵抗,先后为国捐躯。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了统一战线。工农红军改编为,,奔赴抗日战场。

4、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1)经过:年月底,日军占领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占领南京六周内,屠杀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人以上。

(2)教训:①日本军国主义份子惨无人道,灭绝人性,我们要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复活;②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③中日应该以史为鉴,积极发展和平友好关系,防止历史地悲剧重演;④我们青少年应该刻苦学习,锻炼本领,提高素质,长大后建设祖国,振兴中华。

第16课血肉筑长城

1、抗日战争的两大战场和三次著名战役:

(1)抗日战争的两大战场:抗日战争中,以国民党为主的正面对敌作战战场被称为战场;以共产党为主的敌后对敌作战战场被称为战场。

(2)三次著名战役:

①平型关大捷:年月,八路军师在省平型关歼敌一千多人。(意义:这是,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和信心。)

②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军队在省台儿庄重创日军,歼敌一万多人。(意义:这是)

③百团大战:为了粉碎,1940年8月,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意义:这是

★思考:上述三次战役分别发生在哪个战场?

战役和战役发生在正面战场,战役发生在敌后战场。

2、中共“七大”的召开:

(1)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年月,地点在

(2)讨论的主要问题:

(3)主要内容:

(4)意义:

3、抗日战争的胜利:年月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八年抗战取得胜利。

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4、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②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③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配合和援助;④得到了国际友人、爱国华侨的大力支持。

5、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1)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在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的彻底胜利,扭转了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屡败的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2)中国人民坚持抗战,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3)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6、抗日战争的历史启示:①团结起来力量大;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③国共和,则民族兴;

④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内战烽火

一、重庆谈判:

1、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目的:为了消灭人民革命力量,继续维持国民党的反动独裁统治。

2、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

3、毛泽东决定赴重庆参加谈判的原因:

4、谈判的结果:国共双方签定了《》,又称《会谈纪要》。

二、国共内战的全面爆发:

1、全面内战爆发:年月,蒋介石撕毁,调动国民党军队对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中共中央在毛泽东,周恩来领导下,主动撤离,转战。彭德怀,贺龙指挥西北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清化砭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

3、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①经过:年夏,、率领千里跃进大别山。

②意义:严重的威胁了,揭开了

序幕。

第18课战略大决战

1、三大战役:(时间是在年月到年月)

①辽沈战役: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在、的指挥下,发动辽沈战役,歼敌人,解放了全境。

②淮海战役:1948年11月,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人民解放军和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淮海战役,取得了重大胜利,歼敌人,奠定了。

③平津战役:1948年11月下旬,人民解放军同解放军合力进行平津战役。北平国民党军队在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共歼灭和改编敌人人,使基本解放。

④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

2、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江苏江阴到江西湖口五百多公里的战线上,分三路渡江作战。月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达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毛泽东的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正是反映渡江战役。)

★思考: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原因:①抗战胜利后,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和平和民主,国民党发动的内战违背了人民的意愿,是非正义战争;②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放战争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③党中央的领导正确,人民解放军作战勇敢;④国民党政府指挥失误,官兵士气低落。

意义:①打败了国民党军队,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②维护了国家的统一;③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④无产阶级夺取了国家政权,为新中国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状元实业家张謇:

1、张謇弃官从商的原因:他主张“”。

2、张謇兴办的民族工业及其发展情况:

①主要企业:

②发展情况:

③企业破产的原因:

3、张謇的可贵精神:为了谋求国家的兴盛,不惧世俗,毅然弃官从商,走教育和实业救国的道路,这种自强不息和热爱祖国的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二、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民族工业的萌芽:

(1)时间:

(2)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内受的阻碍,外受的压迫。

2、第二个阶段——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1)时间:

(2)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3、第三个阶段——民族工业的凋零萎缩:

(1)时间:

(2)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凋零萎缩的主要原因:

①由于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的侵略。

②抗战胜利后,由于和的压迫,民族工业也没有得到很好恢复。

4、近代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状况:近代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从总体上来说是比较。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和这“三座大山”的压迫。

第20课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1、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

①世纪晚期,、传入中国,使人们出行的速度,还极大地促进了。

②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商人可以用它传达生意信息,记者可以用它发回新闻报道,老百姓与亲友联系也用上了。

2、文化生活的变迁:

①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和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②1872年,著名的中文报纸《》在上海创办。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

③1897年,在上海创办。这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3、社会习俗的变化:

①发生改变的原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一些封建陋习开始得到改变。

②主要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封建习俗,颁布了(男生剪掉长辫子)、(用新式礼服代替过去的翎顶补服)、废止等法令。还废除了有损人格的礼,代之以文明的鞠躬和礼。还取消了“”、“”等不平等的称呼,代之以“”、“”等平等的称谓。

③意义: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第七单元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1、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1)詹天佑的主要成就: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铁路总工程师。他克服资金不足、机器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等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艰难的隧道工程。为了减缓坡度,他还创造性地设计出了路轨。1909年,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

(2)詹天佑的精神: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勇于创新,为国争光。

2、侯德榜与“侯氏制碱法”:

(1)侯德榜的主要成就: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化学家经过刻苦钻研,终于制成纯碱。他还撰写了《》一书,将制碱的奥秘公诸于世,打破了碱业的垄断。他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继续钻研探索出了新的制碱工艺“制碱法”。

(2)侯德榜的主要精神:

3、“开眼看世界”的近代思想家:

(1)魏源和《海国图志》:

①魏源的思想主张:

②魏源的著作:他编成了《》,并说明编写此书的目的是“”。

(2)严复和《天演论》:

①严复的思想主张:他是我国近代的思想家。他认为

②严复的著作:他翻译了大量外国思想家的作品,尤其以《》影响最大。该书中阐述了“,”和“,”的社会进步论的思想,在当时中国的,起到了启发知识界探索西方的先进社会和打击封建顽固势力的作用。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1、新式教育的开端:

(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如

(2)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创办了,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高等学府。(现已改名为大学)

(3)1904年,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年的科举制度。

2、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

(1)文学巨匠鲁迅:代表作有《》、《孔乙己》等。

(2)美术大师徐悲鸿:代表作有《》等。

(3)人民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聂耳代表作是《》,冼星海代表作是《》。

(4)其他:郭沫若及其代表作是历史剧《》;赵树理及其代表作《》、《李有财板话》;丁玲及其代表作《》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画线部分是重点,背熟,未画线部分用心看即可) 第一课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时间(1840年------1842年) 3、鸦片战争结果:清朝战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4、中英《南京条约》时间?(1842年)内容?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鸦片战争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8、虎门销烟时间是1839年6月。林则徐是(民族)英雄。他是禁烟第一人。 9、通过鸦片战争的学习吸取的教训(落后就会挨打) 10、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是在(《虎门条约》)。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者是(主犯:英法帮凶:美俄)。 3、火烧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时间是(1860年),侵略者是(英法)。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5、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条约是(《瑷珲条约》)。 6、将九龙司地方一区割給英国的是(《北京条约》)。

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标志(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的标志是(永安封王)。 4.1853年定都(天京),是原来的南京。太平军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5.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两个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但都没有实行。 6.太平天国运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是(西征)。 7.太平天国运动运动的转折点是(天京事变) 8.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1864年,天京陷落)。 9.太平天国运动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

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的基本史实。 2.了解林则徐维护中华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了解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2.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林则徐虎门销烟及鸦片战争中爱国将领英勇抗敌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播放虎门销烟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吗?是谁领导这场伟大的斗争的?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2.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3.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住广东查禁鸦片。 4.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2.鸦片战争中,英勇作战牺牲的将领有关天培和陈化成; 3.由于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再加上经济落后,武器落后,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__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2.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

2019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鸦片战争[中英](1840-1842)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一、鸦片走私 ◆①背景: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②鸦片的危害:摧残身体;倾家荡产;政治腐败;战斗力下降。 二、林则徐禁烟 ★ ①时间: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②成果: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③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 ①爆发: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②经过: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③结果:1842年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 一、时间:1842年8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二、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三、《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四、1844年,中美、中法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 ★五、影响:(1)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社会的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四】总结 一、鸦片战争爆发原因:①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②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二、中国近代史给我们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1856-1860)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 ★一、原因: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二、过程:①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②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内容:⑴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⑵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⑶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③1860年,英法借口换约受阻,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英法火烧圆明园,控制北京城,奕,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内容:⑴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⑵增开天津为商埠;★⑶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⑷赔款额大幅增加 【二】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三】影响 ★ ★①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1851-1864) 【一】原因 ★ ①外因:西方列强的侵略 ②内因:阶级矛盾激化 ③个人:洪秀全 【二】金田起义 ★ ①起义爆发: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洪秀全称“天王”。◆②永安建制:攻克永安后,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三】定都天京 ★ ①时间:1853年3月,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②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情况:没有实现(或不可能实现);③北伐西征:(1)时间:1853年。(2)结果: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四】天京陷落 ★ ①天京事变:◆(1)原因:定都天京后,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秋,杨秀清意图篡位。◆(2)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3)影响: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②应变措施 ◆(1)洪秀全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 、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2)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③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④影响: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第4课 洋务运动[地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 一、洋务派代表人物:恭亲王奕?(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二、口号:“自强”“求富”。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 一、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五、六单元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五、六单元知识点 (1)中共三大:1923年6月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 ①内容: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②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3)黄埔军校建立:1924年5月广州的黄埔。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④领导人: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⑤作用: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2.北伐胜利进军1926年7月,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1)北伐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北伐的胜利进军:两湖战场:湖南、湖北是主要战场。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3.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叛变革命的原因: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2)表现: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 分共会议”。他们公然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时间:1919年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1)背景: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 (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3)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1)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 内容:通过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地点:湘赣边界领导人:毛泽东革命武装:工农革命军 (3)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 会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 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的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3.工农武装割据: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间:1934.10-1936.10年 1.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长征原因: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长征的开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向湘西前进。(3)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背景:敌人已在红军去湘西的路上布下重兵,毛泽东提出不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建议得到中央多数同志的支持。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②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③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2.过雪山草地 (1)冲出重围: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领导下,红军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通过草地,进入甘肃。 3.红军胜利会师陕甘宁 (1)胜利会师:①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②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长征胜利的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时间:1931.9.18--1936.12.12年 1.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年9月18日夜。(2)地点:沈阳。 (3)概况: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4)结果:日本相继占领东三省,东北军十几万人撤至山海关内,短短4个多月,东北沦于敌手。 (5)影响: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2.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华北危机:①背景: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 ②过程: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的“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③影响: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2)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①领导者:中国共产党。 ②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方式:示威游行。 ④影响: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人教版新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知识点总结整理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 (道光帝在位)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一)鸦片走私 1、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3、直接原因: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4、后果: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同时,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二)林则徐禁烟 1、背景: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3、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经过 (1)人物:1838 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 (2)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 (3)林则徐禁烟措施:①派人暗访密查②缉拿烟贩③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④虎门销烟 (4)虎门销烟: (1)时间:1839年6月领导人:林则徐地点:广州虎门海滩 (2)意义(影响):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时间:1840.6~1842.8 2、直接原因(借口、导火线):中国的禁烟运动 3、根本原因: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 4、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5月 英军封锁珠江口→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 第二阶段: 1841年6月---1842年8月 英军占香港、进攻虎门炮台、占四方炮台(关天培——中国近代牺牲的第一位清军将领)→占厦门、定海、宁波、吴松、镇江到南京下关江面(陈化成吴淞之战牺牲)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时间:1842年8月29日 2、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领土开始造破坏;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注意:最能反映西方列强侵略特点和要求、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1843年,《虎门条约》签订: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的权利。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签订:美国、法国除了享受英国在华取得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套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套 第1课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熟记《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 理解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及其签订《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鸦片战争造成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读 1.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师指出:吸食鸦片对个人而言,损害健康,危害家庭、社会。鸦片的毒性很大,吸上了就不容易戒除,长期吸食有危及生命的可能。对社会而言,很多吸毒者走上了偷抢等犯罪道路,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危害。 对国家而言,严重危害清朝统治:白银大量外流,造成国家财政困难;军队战斗力下降;官吏更加腐败;由于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使人民负担加重。而人民负担加重,又使阶级矛盾尖锐,所以人民强烈要求禁烟。 (2)针对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什么? 措施:林则徐到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英、美等国商贩被迫陆续缴出鸦片110多万千克。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英国为什么要发动侵略战争?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①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②如果没有鸦片问题,鸦片战争也会发生,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即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材料,实行对外扩张政策,把中国作为主要侵略目标。中国的禁烟运动只不过是其发动战争的借口。 (2)战争的结局如何? 中国战败,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3.《南京条约》的签订 (1)《南京条约》签订于何时?有何特点?主要内容是什么?附件有哪些内容? 时间:1842年8月;特点: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虎门条约》:列强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改变贸易不利局面。 2、走私鸦片的危害:白银外流,威胁清政府的财政,加重百姓负担;摧残国人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3、道光帝派林则徐查禁鸦片。 4、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 5、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6、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7、.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8、中国战败,1842年8月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 岸租地建房的权利。1844年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侵华权益。 10、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1、启示:①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②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2.主凶:英、法;帮凶:美、俄 3.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4..英法美俄和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5、英法美和清政府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6、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抢劫,火烧圆明园。充分暴露出了侵略者的凶残本质。 7、英法与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8、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中俄《瑷珲条约》条约是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9、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1、原因: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剥削加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后在广西传教。 3、开始的标志——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 4、.永安建制——永安封王——标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冀王石达开。(东西南北翼,杨萧冯韦石,均受东王节制)。 5、1853年3月,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201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复习提纲

2018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1.鸦片的走私:19世纪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英国进行鸦片走私。 2.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3.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战争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挑起鸦片战争;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 岛;1842年8月,清政府向英军求和。 4.《南京条约》 (1)地位: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内容:《南京条约》可归纳为“五亿(议)港元” (1)“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2)“亿(议)”指英国商人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港”指割香港岛给英国; (4)“元”指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附件中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5.1844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获得了比英国更多的在华特权。 6.影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1.战争爆发: 1856年,英国法国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挑起了新的战争。英法发动战争完全是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是帮

凶。 2.列强罪行:(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2)俄国割占中国领土:19世纪下半期,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 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3.签订条约 (1)《天津条约》:各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十处通商口岸;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对英、法分别赔款400万和200万两白银。 (2)《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加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的一部分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 4.战争影响:列强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率众两万,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不久,洪秀全在永安建制,分封重要将领。 2.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下南京,改名天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正式建 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至1856年,北伐西征以后,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但由于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3.后期斗争:清军一度威胁天京,被陈玉成和李秀成击退,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清军 全力反扑,于1861年攻陷安庆,天京城形势危急,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1864年7月,天 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起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1.代表:在中央以奕 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套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套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虎门销烟的过程及意义,鸦片战争的结果;中英《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炮子谣》(节选) 清·陈澧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同学们,这首《炮子谣》反映了鸦片输入中国后,造成民众体质下降、倾家荡产、社会风气败坏等后果,进一步说明鸦片之害甚于杀人的武器炮和火箭。那么,鸦片是如何进入中国的?又是谁把鸦片输入进来的?其目的是什么?鸦片进入中国后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清朝统治者态度如何?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一)鸦片走私 1.材料和图片展示: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从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开始,以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以19世纪三四十年代机器大生产的基本实现为完成标志。

资料图:1851年世博会展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绩 2.问题思考:结合教材和上述材料图片试着比较这一时期的中外形势并思考,英国为什么会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开始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5.材料引入: 材料一:(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民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 ——魏源材料二:现今直省地方,俱有食鸦片烟之人,而各衙门尤甚,约计督抚以下,文武衙门上下人等,绝无食鸦片烟者,甚属寥寥。 6.教师归纳:鸦片危害——大量白银外流,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摧残吸食者的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二)林则徐禁烟 1.材料展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指出林则徐禁烟的决心) 2.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虎门销烟 虎门广场烟枪雕塑 3.教师小结: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4.问题探究: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提示:不对。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目标导学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鸦片战争 2.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其实当时英国派往中国作战的士兵前后不过万人,而清朝派往南方作战的兵力超过10万人,但却打了败仗,其原因有哪些?(学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1课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的基本史实。 2.了解林则徐维护中华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了解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2.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林则徐虎门销烟及鸦片战争中爱国将领英勇抗敌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情景导入 播放虎门销烟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吗?是谁领导这场伟大的斗争的?

自主学习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2.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3.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住广东查禁鸦片。 4.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2.鸦片战争中,英勇作战牺牲的将领有关天培和陈化成; 3.由于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再加上经济落后,武器落后,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单元检测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曾国藩等人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为此,我们把他们称为() A.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 B.启动中国近代化的洋务派 C.兴办企业的民族资本家 D.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革命派 2.据《李鸿章传》记载,李鸿章因为洋务运动被天下世俗功利之人崇拜。下列企业中,与李鸿章被崇拜的原因有关的是() ①安庆内军械所②江南制造总局③汉阳铁厂④轮船招商局⑤湖北织布局 A.①③ B.②⑤ C.②④ D.③⑤ 3.洋务运动被看作是中国近代化实践的起点,这个观点成立的最主要理由是() A.它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B.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它创办了一批机器大生产的工业 D.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4.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的历史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创立《万国公报》 C.强学会成立 D.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 6.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他强调的是() A.学习西方的技术 B.学习西方的学校教育 C.学习西方的制度 D.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7.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于()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思想启蒙 C.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 D.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 8.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 A. 康熙帝 B. 道光帝 C. 光绪帝 D. 同治帝 9.“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结合右图判断这位是维新志士是()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光绪帝 10.“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11.“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句话中反应的事件() 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

2018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鸦片战争[中英](1840-1842)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一、鸦片走私 ◆①背景: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②鸦片的危害:摧残身体;倾家荡产;政治腐败;战斗力下降。 二、林则徐禁烟★ ①时间: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②成果: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③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①爆发: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②经过: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③结果:1842年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一、时间:1842年8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二、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三、《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四、1844年,中美、中法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 ★五、影响:(1)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社会的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四】总结 一、鸦片战争爆发原因:①直接原因:虎门销烟;②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二、中国近代史给我们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1856-1860)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原因: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二、过程:①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②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内容:⑴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⑵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⑶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③1860年,英法借口换约受阻,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英法火烧圆明园,控制北京城,奕,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北京条约》内容:⑴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⑵增开天津为商埠;★⑶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⑷赔款额大幅增加 【二】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三】影响★ ★①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农民](1851-1864) 【一】原因★ ①外因:西方列强的侵略②内因:阶级矛盾激化③个人:洪秀全 【二】金田起义★ ①起义爆发: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洪秀全称“天王”。◆②永安建制:攻克永安后,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三】定都天京★ ①时间:1853年3月,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②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情况:没有实现(或不可能实现);③北伐西征:(1)时间:1853年。(2)结果: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四】天京陷落★ ①天京事变:◆(1)原因:定都天京后,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秋,杨秀清意图篡位。◆(2)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3)影响: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②应变措施 ◆(1)洪秀全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2)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③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④影响: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第4课洋务运动[地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一、洋务派代表人物:恭亲王奕?(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二、口号:“自强”“求富”。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一、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二单元知识点 1.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2.目的: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3.代表人物:中央:恭亲王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口号及企业(1)军事工业:①时间:19世纪60—70年代②口号:自强 ③内容: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2)民用企业:①时间:19世纪70----90年代②口号:求富 ③内容: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5.19世纪70年代新式海军南洋、北洋、福建 6.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7.局限性: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内部的的腐败、外国势力的挤 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背景:(1)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进而称霸世界(2)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2.过程:丰岛战役、平壤战役、黄海大战(黄海,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辽东之战、威海卫战(1895) 3.结果:1895年春《马关条约》 (1)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 (2)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瓜分中国狂潮(1)赎辽费:沙俄联合法、德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2)《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3)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1.公车上书:(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3)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4)宣传变法:组织学会,办报刊,影响最大的是上海的《时务报》(梁)和天津《国闻报》(严)(5)主张:①梁启超《变法通议》“变者,天下之公理也”②严复“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法”2.百日维新:1898.6.11---9.21(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1)内容:①政治: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预算③文化:废八股,开办新式学堂④军事:训练新式军队。(2)结果:①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②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③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林旭、杨锐 3.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4.失败的原因: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1.义和团运动(1)背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2)口号:“扶清灭洋” 2.抗击八国联军:(1)背景:1900年义和团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3.八国联军:俄、德、法、美、日、奥、意、英 4.结果:(1)慈禧携光绪帝出逃,下令剿杀义和团,义和团运动失败(原因:没有先进阶级领导) (2)签订屈辱条约《辛丑条约》1901年 ①签订国:西、比、荷、俄、德、法、美、日、奥、意、英(溪比河饿的话每日熬一鹰) ②内容: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保;b.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 c.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 d.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e.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4.影响:①巨额赔款,成为中国人民的沉重负担;②损害中国主权;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④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⑤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精品版 第1课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3.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4.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1842年。 5.结果:清朝失败,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6.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7、其他条约: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8.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9.鸦片战争的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1.战争时间:1856-1860年 2.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结果:中国失败,签订条约:《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 5.列强侵华罪行:①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并火烧圆明园。②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6.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3、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4、《天朝田亩制度》: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评价: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5、北伐和西征: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和西征;。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6、天京事变: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巩固措施:洪秀全封洪仁玕且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太平军结局:被中外联合势力绞杀 天京陷落: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7、意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第4课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3.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4.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5.口号:(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