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硫的转化》教案1

《硫的转化》教案1

《硫的转化》教案1
《硫的转化》教案1

《硫的转化》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查找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关于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含硫元素的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以及含硫物质的主要来源。

2. 引导学生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探究含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认识硫黄是黄色固体,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能够与铁、氧气等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还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能够与氧气、氯水、硫化氢等物质发生反应,另外还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退色;认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3. 通过在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使学生能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寻找合适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

4. 通过硫元素在生产、生活中转化的实例,使学生了解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应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了解酸雨的危害,能够提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二氧化硫的性质和浓硫酸的性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知识目标:

1.了解关于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

2.引导学生了解掌握硫单质的物理性质

3.利用学生已学过的氧还反应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性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互助合作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大自然馈赠人类的硫单质有着广泛的用途

教学重点: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掌握S单质具有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相关的用途

教学模式:学——导——练(引导,探究,演示)

【课前预习区】

1、写出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

2、回忆:氯气的化学性质各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3、总结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预测单质硫的可能化学性质

【课堂互动区】

单质硫

⑴物理性质:观察实验完成下表,认识硫的物理性质。

1、S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2,0,+4,+6,从氧化还原角度预测硫的性质:。

2、硫是一种非金属单质,从物质分类的角度预测硫可以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实验探究】实验记录:

【引入】:【放映】:火山爆发的影片片断

【讲述】:火山爆发的一瞬间,真可谓是惊心动魄,在火山喷发后人们其附近地下找到的几种矿物质。

【投影】黄铁矿(FeS2)雄黄(As4S4)雌黄(As2S3) 辰砂(HgS)等含硫矿产的图片

【设问】大家认真观察一下这些矿物质的分子式有什么共同点?

【回答】。。。。。

【讲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硫元素。

【投影】学习目标

1、了解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

2、掌握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重点:掌握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学生自主学习】

【投影】自主学习:快速、独立、安静的阅读课本P86-87,思考下列问题。时间为8分钟。

1、硫元素存在于哪里?有哪些存在形态?火山爆发后地表中不同价态的硫是如何转化的?

2、硫的单质有哪些?物理性质?(小结:学过有同素异形体的元素有哪些?)

3、试管壁上有硫附着时应如何洗涤? (洗涤方法两种,一种是物理方法,一种是化学方法)

4、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哪些?请从元素化合价分析,硫单质可能具有哪些性质?

(适当引导学生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氧化性:【实验2 】观察:硫与变价金属Fe反应

注意有什么现象?是生成高价态硫化物还是低价态硫化物?

(思考:硫与铜反应的产物是什么?写出化学方程式)

比较硫与氯气的氧化性强弱?

还原性:【实验3 】观察:硫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思考:硫与氧气反应能否直接生成SO3)

5、硫有哪些用途?

【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互教)

【教师精讲】

【投影】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之间的转化图

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H2S

2SO3微生物 S

3

SO4 H2S

CaSO4·2 H2O NaSO4·10 H2O

、As、S4 、As2S3、HgS

【学生活动】通过自己阅读讲述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

【讲述】物理性质:黄色或淡黄色固体,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同素异形体:斜方硫和单斜硫

【演示实验】取少量的硫粉放入燃烧匙中,将燃烧匙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其呈融化状态后,迅速伸入底部有少量水的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归纳】化学性质:氧化性:S + Fe === FeS(黑色)

S + H2 === H2S(臭鸡蛋气味气体)

S + Cu === Cu2S(硫化亚铜)

还原性:S + O2 === SO2 (无色、刺激气味有毒)

【投影】(体现S用途的图片)

【练习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固体

B.硫在自然界中仅以化合态存在

C.硫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

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

2、在自然界中既能以游离态形式又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元素是( )

A.氯

B.钠

C.氧

D.硫

3、洗涤试管内壁上附着的硫黄,可选用的方法是( )

A.用CS2洗涤

B.通氧气加热

C.加热试管使硫熔化

D.用水洗涤

【本节知识点小结】

【5分钟检测题】

1、在下定条件下,下列物质能与硫发生反应,且硫作为还原剂的是( )

A.Cu

B.H2

C.Fe

D.O2

2、在加热条件下,H2S==S+H2,硫元素在此反应中表现出( )

A.酸性

B.不稳定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3、下列化合物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而生成的是( )

A.SO2

B.FeS

C.Al2S3

D.CuS

4、实验室常用热的NaOH溶液洗去试管上沾有的硫,其反应如下:

6NaOH+3S==2Na2S+Na2SO3+3H2O,在此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是( )

A.2:1

B.1:2

C.5:6

D.6:5

作业:

1、完成课本P93《练习与活动》

2、课后思考题:炼丹家在炼丹时意外发现硫单质能处理汞,这是为什么?写出有关化学方

程式,说明了硫单质具有什么性质?

第2课时

知识目标:1不同价态硫元素的化合物及其转化

2 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硫酸的氧化性

3通过二氧化硫与酸雨的教学,使学生懂得人类与环境、化学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能力目标:以二氧化硫为中心从分析硫元素的价态出发,推测含硫化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充分运用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设计实验,研究硫元素间的转化。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讨论实验和亲手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教学重点:SO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硫酸的氧化性

教学难点:不同价态硫元素的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教学模式:学——导——练(引导,探究,实验,演示)

仪器与药品:SO2气体两瓶、SO2的水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氯水、品红溶液、稀硫酸,70%浓硫酸,铜片

【课前预习区】

1、根据物质的分类和硫元素的化合价,二氧化硫属于,硫元素的化合价:。

2、根据已有的知识预测二氧化硫应该有哪些化学性质?

3、浓硝酸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课堂互动区】

二氧化硫的性质

(1)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2) S02中的硫是,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性,又有性。

氧化性:

还原性:

(3)漂白性

通入品红溶液原理:

思考:SO2的漂白原理与HClO2, H2O2漂白原理有什么不同?

硫酸的性质

(1)硫酸的物理性质: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的粘稠液体。98.3%的浓硫酸沸点是338℃,是

高沸点无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2)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自然界中含有丰富的硫元素,它们依靠大自然的作用进行相互转化。那么,在实验室里是否也能实现这些物质间的转化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研究。

【投影】学习目标

1、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探究0价,+4价,+6价硫元素的转化

2、掌握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主要性质

3、了解酸雨的形成和防治

重点:掌握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学生自主学习】

【投影】自主学习:快速、独立、安静的阅读课本P88-90,回答下列问题。时间为8分钟

1、硫元素的化合价主要有哪几种?分析各种化合价的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2、二氧化硫有哪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呢?(提示可以从化合价和酸性氧化物两方面去分析)

3、如何检验二氧化硫?

4、浓硫酸可以与哪些物质反应?常温下要如何储存?

5、酸雨是怎样形成?要如何防治?

【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互教)

【教师精讲】

【投影】二、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学生活动】讨论讲述不同价态硫元素的代表物,以及它们相互转化。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从化合价,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去分析。

【学生小结】二氧化硫的性质

⑴氧化性: SO2 + 2H2S ===3S + 2H2O

⑵还原性: SO2 +Cl2 + 2H2O ===2HCl + H2SO4

⑶漂白性:品红退色

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是硫的中间价态,可以表现氧化性有表现还原性。同时它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或碱性物质反应。

【投影】二氧化硫的性质

【演示实验】铜分别与稀硫酸、浓硫酸的反应

【学生观察】观察现象,分析产物,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投影】〔交流与讨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2、根据硫元素的价态变化,浓H2SO4在该反应中表现出哪些性质?

3、1 mol Cu 与2 mol 浓H2SO4共热能否得到1 mol SO2?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观看实验录像】木炭与浓H2SO4的反应。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氧化剂、还原剂?

2、在该反应中,浓H2SO4表现的作用?

【小结】浓H2SO4与金属反应的规律:

1、常温下,能使Fe、Al钝化;

2、加热时,能氧化绝大多数金属(Au、Pt除外),不生成H2

【投影】酸雨的危害

【学生】酸雨的防治

【练习题】

1、下列试剂中能鉴别SO2和CO2的是 ( )

A.湿润的石蕊试纸 B.品红溶液

C.澄清的石灰水 D.HCl溶液

2、关于二氧化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能便某些有色物质退色

B.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无毒

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既可溶于水,又可与水反应

3、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

A. 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B.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C. 工业上在量燃烧含硫燃料和以含硫矿石为原料治炼金属

D. 汽车排放尾气

【本节知识点小结】

【5分钟检测题】

1、将SO2通到显红色的酚酞溶液中,发现红色消失,主要是因为SO2 ( ) A.有漂白性 B.有还原性

C.有氧化性D.溶于水后显酸性

2、在加热条件下,H2S==S+H2,硫元素在此反应中表现出( )

A.酸性

B.不稳定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3、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都能与铁发生反应,放出气体

B.加热时都能与铜发生反应

C.都能作为气体干燥剂

D.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

4、浓H2SO4在下列反应中,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

①Cu+2H2SO4(浓)==CuSO4+SO2↑+2H2O

②C+2H2SO4(浓)==CO2↑+2SO2↑+2H2O

③2FeO+4H2SO4===Fe2(SO4)3+SO2↑+4H2O

④Fe2O3+3H2SO4===Fe2(SO4)3+3H2O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③④

作业:完成配套的练习

硫的转化宋晓丹

硫的转化--宋晓丹 【开场白】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硫的转化,我将从教学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教学特色共七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教学设计理念】 随着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中学化学就由知识为本转向观念为本,即化学教学必须由传统的传授知识、掌握知识,转变为使用知识、发展观念,从而全面提高科学素养。本节课通过学习实验室中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SO2和H2SO4的主要化学性质,H2SO4的工业生产和用途等具体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从物质类别、核心元素化合价、物质特性三个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元素观、变化观、化学价值观。 【教学分析】 本节课位于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属于硫的转化的第二课时,从知识内容上来看,本节课包括实验室里实现0、+4、+6三种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SO2和H2SO4的主要化学性质,H2SO4的工业生产和用途,从活动栏目上来看,本节课包括三个栏目:栏目一、活动·探究实验室里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深化学生的核心元素观和变化观。栏目二:方法导引以知识描述的形式给出了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转化所需的规律,并介绍了常用的氧化剂与还原剂。栏目三:化学与技术介绍了硫酸的工业生产,让学生明白生产硫酸的原理以及硫酸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突出硫酸的应用价值。从地位与作用上来看,硫的转化对学生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着碳的多样性、氮的循环等知识的学习,加深对物质氧化还原性的认识。又为后续海水中元素、其他类型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此外:硫元素是继碳氮元素之后的又一种重要元素,有利于学生对完整的元素化合物体系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氧化还原反应、钠和氯气的性质以及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对如何学习元素化合物有了系统的认识,学生学习了碳、氮两种元素,基本掌握根据化合价判断物质氧化还原性的规律,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与操作的能力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学生知道了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形式以及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但是学生并没有系统认识实验室里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并没有了解硫的重要化合物SO2和H2SO4的主要化学性质,更没有整合从物质类别、核心元素化合价、物质特性三个角度整体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而这些都是要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进一步落实。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以及课标的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订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制订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设计思路】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设计思路,首先通过如何用硫磺制备硫酸这一问题情境导入新知,接着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一探:实现0、+4、+6三种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二探:基于转化关系探究H2SO4和SO2的主要化学性质,然后,回扣导入部分应用新知解决问题,最终从知识内容、思维方法,观念建构三个方面进行课堂小结,升华新知。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物质的量n(mol)= N/N(A) 2.物质的量n(mol)= m/M 3.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 ①丁达尔现象 ②聚沉 ③电泳 ④布朗运动 3.胶体提纯:渗析 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Module6Unit1第1课时教案

Module6 Unit1 第1课时教案 一、教学内容 外研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六模块第一单元第一课时:Unit 1 1. Look, listen and say. 2. Listen and read. 二、教学目标 1. 大多数学生能够听、说、读、写单词或短语:world,difficult,often,about,get a letter from。 2. 大多数学生能够听懂并用句型“Have you got...? I have got...”讲述个人所拥有的物品,通过描述不同国家的人们使用的物品进行文化对比,复习“have/has got”的用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与同伴进行交流。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听说读写单词和短语:world,difficult,often,about,get a letter from。 2 复习句型:Have you got…? I have go ... 难点: 1. 用句型“Have you got…?I have got..讲述个人所拥有的物品。 2. have/has got 的用法。 3. 如何用英语给笔友写信,格式如何! 四、教学准备 1.单词卡片。 2.同步课文动画。 3.第1课时教学课件。 4.人物萨姆和约翰的头饰 五、教学设计 Step 1 Warm-up 1. Have a dictation of the new words and new sentences of Module 5. 2. Use the PPT to show the song of Page 30, let the students sing the song together, clap their hands at the same time.

鲁科版硫的转化时教学设计

鲁科版-硫的转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郑州十六中赵亚梅 教材分析: 本节《硫的转化》位于教材第三章的第三节。在学习了前面两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如氧化还原反应.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以介绍钠和氯气为例)既有理论知识的 应用又有方法的指导,学生已整体上对如何学习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有了初步的认识.本章所在位置恰倒好处,并且学生在学习硫元素以前,已经学习了碳、氮两种元素,对于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已经建立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继续学习硫元素。 这部分内容包含两点: (1)“自然界中的硫”——通过火山喷发,介绍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转化,使学生对硫元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点内容要求层次低,只需通过一些资料介绍或学生阅读,使学生能对其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即可。 (2)“认识硫单质”——通过对硫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研究,重点探究硫单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了解硫单质转化为其他含硫化合物的方法。硫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是重点,可以采用类比预测——实验探究——理论总结——实例应用这样的思路来引导学习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含硫物质在自然界中存在以及含硫物质的主要来源; 2.认识硫的物理性质,从氧化还原的观点理解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3.能列举出硫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一些重要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硫的物理性质,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类比预测、实验探究、理论分析、实际应用来探究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预测、实验、分析、归纳、结论等探究过程的经历,体验探究的喜悦,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硫的性质及用途。 教学重点:探究硫单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教学难点:从氧化还原的观点理解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教学过程: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硫的转化》.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硫的转化》 一、选择题 1. 绿色植物是空气天然的“净化器”,研究发现,1公顷柳杉每月可以吸收160kg SO2,则1 公顷柳杉每月吸收的SO2的物质的量为 A.164kg B.2.5mol C.2500mol D.2500g/mol 2. 二氧化硫和氯气均有一定的漂白作用,前者是因为它与水生成的亚硫酸可与有色有机物加 成得到无色物质,其过程可逆:后者是因为它与水作用生成的次氯酸具强氧化性氧化有色物,其过程不可逆。若将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到溶有品红和硝酸钡的水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溶液很快褪色 B.溶液不褪色 C.出现白色沉淀 D.无明显现象 3. 为了提高SO2的转化率,通常通入过量的空气,使SO2充分和O2反应,则从接触室导出的混 合气体含有 A.SO3、O2B.SO3,O2,N2 C.SO3,SO2,O2,N2D.SO3,N2 4. 除去SO2中的SO3,并得到纯净的SO2,最好使混合气体通过 A、水 B、NaHSO3饱和溶液 C、NaHCO3饱和溶液 D、98.3%浓硫酸 5. 为了降低硫氧化物造成的空气污染,可以在含硫的燃料中加入生石灰,这种方法称为“钙 基固硫”,则燃料燃烧过程中的“固硫”反应为 A. B. C.D.

6. 接触法制硫酸中,进入接触室的气体必须净化、干燥,其主要原因是 A.防止催化剂中毒 B.提高反应效率 C.提高SO2转化率 D.防止环境污染7. 工业上生产硫酸,回收尾气中气体,选用的试剂是 A. B. C. D.浓 8. 在工业生产硫酸中,在吸收塔内用来吸收三氧化硫的是 A. B.稀 C.浓 D. 9.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每次空气质量测定中SO2的最高浓度限值如下左表所示。 浓度限值/(mg·m-3)分组第一小组第二小组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抽气次数100120 0.150.500.70SO2含量/(mg·m-3)0.0640.53 该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分成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使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空气中SO2的含量。当反应恰好完全进行,记录抽气次数和结果如下(假设每次抽气500mL)。 小组的测定结果正确。 A.第一B.第二C.都正确 D.都不正确 10.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每次空气质量测定中SO2的最高浓度限值如下左表所示。 浓度限值/(mg·m-3)分组第一小组第二小组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抽气次数100120 0.150.500.70SO2含量/(mg·m-3)0.0640.53 该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分成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使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空气中SO2的含量。当反应恰好完全进行,记录抽气次数和结果如下(假设每次抽气500mL)。 判断该地点的空气中SO2的含量属于级标准。 A.一级B.二级C.三级 D.四级

人教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1第1课时教案

人教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 1 My name's Gina . Period One生词课 一.Teaching and learning Goals: Contest to learn the new words of Unit 1 . Teach Ss how to learn and remember the new words of Unit 1. After learning words, Ss can read the new words and remember the most words of Unit 1. Then Ss can understand the story I made. 二.Teaching and learning steps Step 1 Warming up and leading in Listen and sing the song on P4 . (听课本第四页的英语歌来导入,不仅复习学过的一些问候语,而且能让学生在欢快的英语 歌曲中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 Step 2 Show the studying goals to the students. 1、Learn and remember the following new words : name、nice、to、meet、too 、your、Ms 、his、her、and、yes、he、no、not、zero、one 、two、three、four、five、six 、seven、eight、nine、telephone、number、phone 、firs、last 、last name 、China、middle school、friend 2、Ss can understand the story I made. (展示学习目标能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有目标地去学习。)Step 3 Learn to read the new words of Unit 1 1.Divide the class into four teams.(1.Gina Team 2.Jenny Team 3. Tom Team 4. Mike Team) Ask Ss to try to read these new words in unit1 by themselves and find the words they can't read . 2、Ask the students read the difficult words according to the phonetic symbols. If possible, the teacher gets the student to correct some pronunciations .When it's necessary ,I should correct the mistakes myself. 3、Play the tape ! Ss listen and repeat ! Correct their pronunciations. 4、Ask Ss to discuss some difficult words, correct their pronunciation.(每小组找一个同学读,找的几个同学程度要相当。读得好的奖红星一枚) 小组竞赛结果: 1.Gina Team ★ 2.Jenny Team ★

3.2.1 硫的转化 学案【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硫的转化 第1课时 自然界中的硫 【学习目标】 1.了解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含硫元素的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以及含硫物质的主要来源。 2.掌握硫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知识清单】 一、自然界中的硫 1.硫元素的存在。 在自然界中,硫元素既以游离态存在,又以化合态存在。 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海洋、大气、地壳及动植物体内。 2.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的硫元素间的转化。 二、认识硫单质 1.存在:硫单质俗称硫黄,常见的硫单质有单斜硫和斜方硫,两者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2.物理性质。 颜色:黄色或淡黄色;状态:固态;溶解性:不溶于水,在酒精中微溶,在二硫化碳(CS 2)中易溶; 熔、沸点:不高。 试管壁残留硫黄,如何清洗? 答案:用少量CS 2溶解或用热的NaOH 溶液洗涤除去。 3.化学性质。 硫单质的化合价是0价,处于中间状态,既可以被氧化又可以被还原。 (1)与非金属的反应。 一定条件下,S 能与O 2等非金属反应,化学方程式为S +O 2=====点燃SO 2,产物中硫的化合价为+4价,体现了硫的 还原性。 (2)与金属的反应。 一定条件下,S 能与Fe 等金属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 +S=====△FeS ,产物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体现了硫的氧 化性。

Cl 2和S 的氧化性谁的更强? 答案:2Fe +3Cl 2=====△2FeCl 3,Cu +Cl 2=====△CuCl 2,Fe +S=====△FeS ,2Cu +S=====△Cu 2S ,铁、铜为变价金属, 当与Cl 2反应时,均显示较高价态;而与S 反应时,均显示较低价态,所以可以得出Cl 2的氧化性比S 的强。 4.用途。 主要用于制造硫酸、化肥、火柴及杀虫剂等,还用于制造火药、烟花、爆竹等。 【对点训练】 1.用短线连接Ⅰ和Ⅱ中相关内容。 2.下列反应中,硫表现还原性的是( ) A .硫与氧气 B .硫与氢气 C .硫与铁 D .硫与铜 A 解析:硫与氢气、铁、铜反应,硫元素化合价都是由0价→-2价。表现氧化性。 3.下列关于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硫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B .分离黑火药中的硝酸钾、炭、硫要用到二硫化碳、水及过滤操作 C .硫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时均做氧化剂 D .硫的两种单质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 B 解析: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虽然与化学活泼性有关,但不能以非金属性强弱作为依据,如O 、N 、S 的非金属性并不弱,但是在自然界中仍然存在游离态的单质O 2、N 2、S ,故A 项错误;分离黑火药中的三种成分可以利用它们的溶解性差异。先用CS 2处理,使硫溶解,过滤后蒸发滤液,得到晶体硫。滤渣再用水处理,溶解硝酸钾,过滤,滤渣为碳粉。滤液蒸发、浓缩、结晶,得到硝酸钾,故B 项正确;硫单质为0价,是中间价态,遇到金属和氢气时,显示氧化性;硫与非金属性比它强的非金属(如O 、F 等)反应时,硫显示还原性,故 C 项错误;硫形成的两种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不同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故 D 项错误。 【课后练习】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硫是一种淡黄色易溶于酒精的固体 B .硫单质俗称黄 C .硫是黑火药的主要成分 D .一些动、植物体内也含有硫元素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4.约分第1课时 最大公因数(1) 人教版

4.约分 第1课时最大公因数(1) 教学内容:教材第60~61页例1、例2及练习十五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知道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经历探究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和12公有的因数。 小结:两个集合相交部分中的1、2、4是8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4是这几个数中最大的公因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呢? 课件出示例2,同桌合作完成。 方法一:列举法:先列举出18和27的因数分别有哪些,找出公因数,并找出最大的公因数。 1,3,9是18、27的公因数,最大的公因数是9。 方法二:筛选法:先写出一个数的因数,从中找出哪些数也是另一个数的因数,并找出最大的一个。 18的因数有1,2,3,6,9,18。 1,3,9是18、27的公因数,最大的公因数是9。 方法三:短除法:用短除法求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3×3=9。 (2)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小组探索、交流,得出:最大公因数是所有公因数的倍数。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1页做一做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61页做一做第2、3题。(师生共同合作) 五、拓展提升 如果A=2×3×3×5,B=2×3×5×7,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30 )。 六、课堂总结

高中化学_硫的转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引入】:放映:孙思邈用硫磺炼丹的视频 【板书】第三节硫的转化 一,自然界中的硫 【讲述】:古代的中国就已经开始研究硫的用途,对于硫,我们并不陌生,现在听说过的火山所喷发出的硫化氢气体、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等,还有沉积下来的含有硫元素的矿石,以及人体的蛋白质中也会含有硫元素。 1.自然界中的不同价态的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板书】2 .认识硫单质 (1)物理性质 【讲述】刚才视频里面管硫的单质俗名叫硫磺,颜色是淡黄色的。【总结】学生一起来说硫单质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它是一种黄色或淡黄色固体,很脆,易研成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熔点,沸点都不高。硫单质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和斜方硫等。(强调记忆溶解性) 【思考】试管内壁附着硫单质怎么去除? 1、利用物理性质:二硫化碳溶液洗涤试管(此方法学生都能想到) 2、利用化学性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板书】(2)化学性质 1、3S+6NaOH2Na2S+Na2SO3+3H2O(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巩固之前的

知识) (让学生自己配平该方程式) 【讲述】该方程式上就已经出现了硫元素的三种价态。 【板书】不同价态硫的关系转化价态轴 【回顾】回忆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性质与化合价的关系。进而预测硫单质的化学性质。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实验1】观看实验视频《硫粉与铁粉的反应》。 【思考】学生独立思考学案上的1-3思考题 1.Fe与S反应实验中,只加热混合物一端就能继续反应,这是为什么? 2.铁与硫的生成物中铁是(+2价还是+3价)如何验证?(提示:生成物不溶于水而溶于稀盐酸) 3.写出Fe与氯气反应方程式,并比较硫、氯气氧化性强弱说明理由。【小组讨论】讨论最终的答案并展示答案。 【板书】Fe + S FeS、2Fe + 3Cl22FeCl3、 【讲述】由此可得硫单质在这起了氧化作用,并且把金属氧化到了它的低价态。和它类似的有铜和硫的反应,汞和硫的反应(温度计)【板书】2Cu + S Cu2S、Hg+S=HgS 【实验2】观看实验视频《硫的燃烧》 【提问】仔细观察实验,总结现象。

九年级英语Unit1第1课时教案

九年级英语上学期教案 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Period 1 Section A (1a-2d)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下列词汇: aloud, pronunciation, discover, repeat, note, pronounce, increase, speed, partner, create, active, connect, review, knowledge, wisely, born, attention (2)熟练掌握下列短语:work with friends, ask the teacher for help read aloud, look up, practice pronunciation, connect…with…, pay attention to (3)掌握下列句型: ---How do you study English? --- I learn by working with a group. ----Do you learn English by reading aloud? ----Yes, I do. It helps my pronunciation. ----- How can I read faster? ----You can read faster by reading word groups. ------How can I improve my pronunciation? ----One way is by listening to tapes. ----But whether or not you can do this well depends on your learning habits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学习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用正确而科学的方法做事的能力,明 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教学重点】 1. 学会运用how来询问做事方式 2. 学会运用by + doing的结构表达做事方式。by 介词,表示“通过……方法或途径”,译成“靠、通过”。by后面可以加名词或动名词短语。 3. 动名词的构成:动词后加动名词doing,相当于名词,在句子中可以做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等。【教学难点】 能够熟练运用句型“verb + by + doing”进行调查和汇报。本单元的主题是谈论学习方法与习惯,可引导学生采用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Practicing, Role playing,Reading和Writing等学习策略,学习一些新词汇,掌握一些重点句型,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现在完成时态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步骤】 Step 1. Warm up and presentation Free talk to lead in T: Hi, boys and girls! Welcome back to my class. This is a new term. Have you set up goals for your English learning? Ss: ... T: How do you study English? Do you study English by the following ways? (Show some pictures and present the important phrases.) T: How do you study English? Ss: I study English by ______. by working with friends. by making word cards. by asking the teacher for help. by reading the textbook.

2020新品上市高中化学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3节 硫的转化学案 鲁科版必修1

第3节 硫的转化 1.自然界中的硫 (1)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在自然界里,硫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以化合态存在的硫分布很广,主要是硫化物和硫酸盐,如黄铁矿(FeS 2)、石膏(CaSO 4·2H 2O)、芒硝(Na 2SO 4·10H 2O)等。硫的化合物也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硫还是某些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人体内平均含有0.2%的硫。 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图 说明:大气中SO 2主要有三个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火山爆发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在自然状态下,大气中的SO 2一部分被绿色植物吸收;一部分则与大气中的水结合,形成H 2SO 4,随降水落入土壤或水体中,以硫酸盐的形式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转变成蛋白质等有机物,进而被各级消费者所利用。动植物的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能将硫元素释放到土壤或大气中。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回路。 (2)认识硫单质 ①单质硫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硫单质为黄色或淡黄色固体,俗称硫黄,很脆,易研成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密度比水大,熔点为112.8 ℃,沸点为444.6 ℃。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常见的有斜方硫和单斜硫。 析规律 硫的分离与洗涤:根据硫单质的溶解性,常用CS 2把硫单质与其他物质分离开来,也可以用CS 2洗去沾在试管内壁上的硫单质。 ②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由于硫单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0,既可以升高到+4或+6价,体现还原性;也可以降低到-2价,体现氧化性。 a .硫单质的氧化性 实验步骤:把研细的硫粉和铁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放在石棉网上堆成条状。用灼热的玻璃棒触及一端,当混合物呈红热状态时,移开玻璃棒,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当硫粉和铁粉混合物局部红热而移开玻璃棒后,混合物仍保持红热状态继续反应,生成黑色物质。 实验结论:加热后铁跟硫发生化学反应:Fe +S=====△FeS 。 实验分析:硫跟铁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硫是氧化剂,铁是还原剂。硫化亚铁(FeS)为黑色固体,不溶于水。硫跟铁的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它能满足硫和铁继续反应所需要的热量。 硫除了与铁可以反应生成硫化亚铁外,还可以与其他金属反应。 例如:2Na +S=====△Na 2S,2Al +3S=====△Al 2S 3,Hg +S===HgS,2Cu +S=====△Cu 2S(Cu 显+1价 而不是+2价)。 谈重点 硫的弱氧化性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大自然的语言》(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六课《大自然的语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 2.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形象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这就是物候现象。在生活中,我们人类用语言来交流,那么大自然呢?它也有语言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板书文题、作者) 课堂实录 一、介绍物候学和竺可桢。 【设计意图:讲解物候学的知识,补充竺可桢的资料,让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 1.物候学。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利用物候现象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作者介绍。 竺可桢,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他从1936年1月1日至逝世,对每天的

天气与物候均有记载,共300余万字。论文有《远东台风的新分类》、《台风的源地和转向》等。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物候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二、检查预习情况,了解文章结构。 【设计意图:巩固基础,分析层次,了解说明文的逻辑顺序。】 1.了解多音字读音。 连翘(qiáo)——翘起(qiào) 衰草连天(shuāi)——鬓毛衰(cuī) 落叶(luò)——丢三落四(là)——落枕(lào) 2.明确词义。 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风雪载途:一路上都是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 周而复始:指循环往复。 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春色美丽动人。 3.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找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三、学习第一部分。 【设计意图:了解物候学的特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特点。】 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 明确: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2.“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什么? 明确:“大自然的语言”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而且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如果用“简介物候学”,“物候学与农业生产”就显得呆板,乏味。 3.第一自然段哪些词语说明时间的推移?抓住了事物的哪些特点?

三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A Let’s talk Let’s play B Let’s sing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本部分主要是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及道别用语的会话学习,使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听懂、会说Hello./Hi . Goodbye./Bye-Bye. I'm ...。 教学难点:自我介绍用语I’m …的发音不容易到位,学习起来较难。I’m 的发音,应为[aim]不能读成[em]或[ai],教师要适时纠正,切不可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英语,主要是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对话,认读单词,学唱英文歌曲,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教学目标】 一、能力目标: 1. 能在合适的情境中运用短语“Hello./ Hi. Goodbye. /Bye-Bye./See you.”带招呼或道别。 2. 能用“I’m….”来介绍自己。 二、知识目标: 1.能听、说、认读单词Sarah 、Wu Yifan 、Miss White。并会介绍自己的名字。 2. 能会唱歌曲“Hello! Happy Teacher s’ Day!”。 三、情感目标: 鼓励学习英语,使用英语,做个有礼貌的小学生。 【教学准备】 1教材相关人物的面具或头饰 2为Let's play中的击鼓传花游戏准备相应的道具 3教材相配套的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Warming up/Revision(热身/复习)

(1)先给学生播放卡通片,了解所学语言运用的环境。内容为“迪士尼英语”中第一课的片段(Magic English----Hello)学生在他们喜爱的卡通节目中了解、学习打招呼用语Hello./Hi ,边看卡通边说英语。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语言所用的环境,兴趣与语境同时创设,学习与兴趣同时存在。[本部分内容根据各校情况可自行改变,用图片来代替,或直接进入下一环节。] (2)通过看卡通片告诉学生“卡通”一词的发音是由英语单词Cartoon一词的发音直接翻译过来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有许多的类似之处,有时我们甚至直接用英语的单词来代表某物如CD, VCD, DVD等等。 (3)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正式接受英语课的学习,教师可在此基础上采取交谈的方式与学生讨论一下英语的作用以及学习英语的意义。不妨请学生说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了解的英语单词或日常用语。利用教科书开始的蝴蝶页Welcome to English 彩图中呈现的我们生活中学生已经会说或较熟悉的词汇如CD, VCD, DVD, OK! Hi! Yeah! Wow! Bye! E-mail, Cartoon等词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愿望。 二、Presentation/Practice(新课呈现/操练) (1),教师播放本课的歌曲“Hello”的录音,自然引出师生之间的打招呼。 T: Hello, boys and girls. Ss: Hello. (2)教师利用这个机会及时向学生介绍自己Hello, I’m Miss…/Hi, I’m Mr … (3)强调I’m….的发音,引导学生用I’m….介绍自己。 教师还可带上Sarah的头饰介绍Hello! I’m Sarah. /Hi! I’m Sarah. (教师在示范时,应定要用手势语言辅助学生理解。对于初学者来讲,体态语言和手势语可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因此教师要适时利用手势和动作甚至表情来配合教学。) (4)给学生带上Sarah, Chen Jie, Mike, Wu Yifan的面具或头饰,扮演这些人物到讲台前说Hello! I’m …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学生表述能力,以及落落大方的气质。 (5)Listen and imitate.(听录音模仿。)听录音,放投影;或通过录像,VCD来展示Let’s talk部分的教学内容。

(新课改省份专版)202x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4.6 重点专攻 硫的转化、SO2等硫化物学案(含解析)

第6课时 重点专攻——硫的转化、SO 2等硫化物 考点一 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探究 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备与探究流程 [提醒] 用70%左右的浓硫酸而不用98.3%的浓硫酸或稀硫酸的原因:若用98.3%的浓硫酸,因其含水少,硫酸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H +浓度很小,难以反应。若用稀硫酸,则含水量多,因SO 2易溶于水,不利于SO 2的逸出。 [典例] 已知:2H 2SO 4(浓)+C=====△CO 2↑+2SO 2↑+2H 2O ,下图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 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填写下列空白: (1)如果将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①③,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3)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③①,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解析] 装置①为检验产物H 2O ,只能放在装置②③之前,因为若放在装置②③之后或

装置

②③之间,则气流通过装置②或③溶液后会带出水蒸气,则无法验证使无水CuSO4变蓝的水蒸气是否是反应生成物。装置③和装置②位置也不得变更,因为SO2、CO2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在用澄清石灰水来验证CO2前一定要排除SO2的干扰。 [答案] (1)SO2、CO2H2O (2)H2O、SO2CO2 (3)SO2、CO2H2O [备考方略] 检验SO2和CO2同时存在的一般流程 SO2和CO2均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通入的气体过量,沉淀都可以溶解消失。检验SO2、CO2混合气体中存在CO2的一般流程如下: 流程设计 实验装置 所选试剂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预期现象褪色褪色不褪色变浑浊 注意事项:有时为了简化装置,可将除去SO2和检验SO2是否除尽合并为一个装置,并使用较浓的酸性KMnO4溶液,现象为酸性KMnO4溶液的颜色变浅。 1.(2017·北京高考)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溶液现象结论 A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O2有还原性 B H2S溶液产生黄色沉淀SO2有氧化性 C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 D 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 酸性: H2SO3>H2SiO3 解析:选C 产生的白色沉淀为BaSO4,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升高到+6,被Fe3+氧化,体现了SO2的还原性,A项正确;黄色沉淀为硫单质,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降低为0,被H2S还原,体现了SO2的氧化性,B项正确;紫色溶液褪色,是因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将SO2氧化,自身被还原为无色的Mn2+,体现了SO2的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C项错误;胶状沉淀为硅酸,发生的反应为SO2+H2O+SiO2-3==

2019届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全集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第1课时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3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它们的特征 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这四种图形。 2.通过摸、画、找、说等活动,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 样性,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通过创设情境,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称。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平面图形)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称。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到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3)引导发现。 (课件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 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 小组合作完成。汇报交流操作方法。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教师归纳方法。 3.小结。 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我们还发现,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个面,所以,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三、游戏:我说你画 试试你掌握的本领。老实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一画。 同桌之间可进行互动练习。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7页“练一练”第1题。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的出图形与特征的正确连线方法,教师适时给予评价。 2.完成教材第37页“练一练”第4题。 要求学生观察各排图形排列的顺序,找出规律,接着画下去。 学生思考,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课堂小结】

硫的转化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 3 节硫的转化 达成目标 1.了解硫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硫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一、硫单质 1 2 要求: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与铁、铜反应,。 与氧气、氢气反应,。 与碱的反应NaOH: 。 黑火药的反应一硫二硝三木炭。 微思考: 1、实验室中,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硫用什么方法除去? 2、汞蒸气有毒,实验室里不慎洒落一些汞,应该怎样处理? 达标训练: 1.下列化合物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A. Cu2S B. CuS C. Al2S3 D. FeS 2 .对于反应3S+6KOH==2K2S+K2SO3+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是氧化剂,KOH是还原剂 B.若3mol硫完全反应,则反应中共转移了6mol电子 C.还原剂与氧化剂的质量比是1:2 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二、二化氧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①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a.与H2O反应:__________ _______。 b.与NaOH反应:(NaOH过量)_______________ _______;(NaOH不足)_______ ___________。 c.与CaO反应:SO2+CaO====CaSO3。 ②具有氧化性。

与H2S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具有还原性。 a.与O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b.与氯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等有色物质退色,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例1、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的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退色 B.沾有KMnO4溶液的滤纸退色,证明 了SO2的漂白性 C.品红试纸退色,证明了SO2的漂白性 D.沾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滤纸退色, 证明了SO2的漂白性 变式训练1、SO2和Cl2都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溶液退色,若将等物质的量的SO2、Cl2混合后再通入品红与BaCl2的混合溶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溶液很快退色②溶液不退色③出现沉淀④不出现沉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SO2对大气的污染与防治。 ①来源: ②危害: ③防治:开发新能源、燃煤除硫、处理工业废气。 微思考: 1、SO2能漂白酸碱指示剂吗? 2、SO2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退色,SO2体现的是漂白性吗? 达标训练: 3.既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又能使品红试液变为无色,还能使溴水退色的是() A.Cl2 B.H2S C.SO2 D.CO 4.下列化学反应中,SO2是还原剂的是() A.SO2+2H2S=3S↓+2H2O B.SO2+2Mg点燃2MgO+S C.SO2+NaOH=NaHSO3 D.2SO2+O22SO3 5.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汽车排出大量尾气 B.自然界中硫化物分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