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等数学答案_第四册_四川大学编

高等数学答案_第四册_四川大学编

高等数学答案_第四册_四川大学编
高等数学答案_第四册_四川大学编

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1) 1.计算

)(1)2;

i i i i i -=-=-()122(12)(34)(2)510212

2.

;345(34)(34)591655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5551

(3).;

(1)(2)(3)(13)(3)102i i i i i i i ===------4222(4).(1)[(1)](2)4;i i i -=-=-=

-112

2

())]

a bi =+=

112

22

4

sin )]()(cos

sin );22i a b i θθ

θθ=+=++

3.

1z

=2;z i 试用三角形式表示12z z 及12z z 。 解:

121cos

sin

;(cos sin );

4

4266z i z i π

π

ππ

=+=

+ 121155[cos(

)sin()](cos sin );2464621212z z i i π

πππππ=+++=+

122[cos()sin()]2(cos sin );46461212z i i z ππππππ=-+-=+

11.设123,,z z z 三点适合条件1230z z z ++=及1231;z z z ===试证明123,,z z z 是一个内接于单位圆z =1的正三角形的顶点。

证明:1230;z z ++=z 123231;312;;z z z z z z z z z ∴=--=--=--

122331;z z z z z z ∴-=-=-123,,z z z ∴所组成的三角形为正三角形。 1231z z z === 123,,z z z ∴为以z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的三点。 即123z ,z ,z 是内接于单位圆的正三角形。

arg(1)2;k αβγπ∴++=-+ (0,);(0,);(0,);απβπγπ∈∈∈ (0,3);αββπ∴++∈ 0;k ∴=;αβγπ∴++=

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2)

7.试解方程

()4400z a a +=>。 解:由题意44

z a =-,所以有()4

10z a a ??

=-> ???;

4

cos sin i z i e

a π

ππ??=+= ???;所以24(0,1,2,3)k i z e k a θπ

+==;

41i

z ae π

=;34

2i

z ae π=;54

3i

z ae π=;74

4i

z ae π=.

12.下列关系表示的z 点的轨迹的图形是什么?它是不是区域?

1212(1).()z z z z z z -=-≠

解:此图形表示一条直线,它不是区域。 (2).4;z z ≤-

≤816;2;x x ≤≤此图形为≤x 2的区域。

1(3).

1;1z z -<+

解:2222

11(1)(1);z z x y x y -<+-+<++;22;0;x x x -<>此图形为x>0的区域。

(4).0arg(1)2Re()3;

4

z z π

<-<

≤≤且

解:此图形表示[2,3]区间辐角在[0,]

的部分。

(5).1Im 0;z z ≥>且

解:1z ≥表示半径为1的圆的外上半部分及边界,它是区域。

12(6).Im ;y z y <≤

解:它表示虚部大于1y 小于等于2y 的一个带形区域。

(7).231;z z >->且

解:此图形表示两圆的外部。

131

(8).;

2222i i z z ->->且

解:

211()22y +->2x ,2231()22x y +->

,它表示两相切圆半径为12的外部区域。

(9).Im 12;z z ><且

解:此图形表示半径为2的圆的内部,且Im 1z >的部分,它是区域。

(10).20arg ;

4z z π

<<<

且)

解:此图象表示半径为2的圆的内部且辐角主值在4π???

???0,的部分,它是区域。

第二章 解析函数(1)

4.若函数()f z 在区域D 上解析,并满足下列的条件,证明()f z 必为常数. ()()0f z z D '=∈

证明:因为()f z 在区域上解析,所以,u v u v x y y

x ????==-

????。 令()()(),,f z u x y iv x y =+,即()0

u v

f z i x y ??'=+=??。

由复数相等的定义得:0u v x y ??==??,0

u v

y x ??=-=??。

所以,()1,u x y C =(常数) ,()2,v x y C =(常数),即()12f z C iC =+为

常数。

5 .证明函数在z 平面上解析,并求出其导数。

(1)(cos sin )(cos sin ).x x

e x y y y ie y y x y -++

证明:设()()(),,f z u x y iv x y =+=(cos sin )(cos sin ).x x

e x y y y ie y y x y -++

则(),(cos sin )x u x y e x y y y =-,

(),(cos sin )x

v x y e y y x y =+ (cos sin )cos x x u e x y y y e y

x ?=-+?;cos sin cos x x x v e y y ye x ye y ?=-+?

(sin sin cos )x u e x y y y y y ?=-++?; (cos sin sin )

x v e y y x y y x ?=++?

满足;u v u v x y y

x ????==-

????。 即函数在z 平面上(),x y 可微且满足C R -条件,故函数在z 平面上解析。

()(cos sin cos )(cos sin sin )

x x u v

f z i e x y y y y ie y y x y y x x ??'=+=-++++??

8.由已知条件求解析函数()f z u iv =+, 22u x y xy =-+,()1f i i =-+。 解:2,2x y u x y u y x =+=-+, 2,2xx yy u u ==-。

所以0xx yy u u +=即u 是平面上调和函数。由于函数解析,根据C R -条件得

2x y u v x y ==+,于是,2

2()2y v xy x ψ=++,其中()x ψ是x 的待定函数,再由C —R 条件的另一个方程得2'()x v y x ψ=+=2y u y x -=-, 所以'()x x ψ=-,即2()2x x c ψ=-+。于是22

222y x v xy c

=+-+

又因为()1f i i =-+,所以当0,1x y ==,时1u =,

112v c =

+=得

12c = 所以

()222

2

1

(2)

222y x f z x y xy i xy =-+++-+。 第二章 解析函数(2)

12.设ω是z 的解析函数,证明x y u v ??=??,x y v u ??=-

?? (,)u i v z x i y ω=+=+。 证明:ω是z 上的解析函数,所以,ω在(),x y 上处处可微,即u v x y ??=

??,u v

y x ??=-??,

所以,u v y v u x x y v y x u ??????=?????? ,所以x y u v ??=??, 同理,u v y v u x y y v

x x u ??????=-?????? ,所以,x y v v ??=-

?? 即得所证。

14.若z x iy =+,试证:(1)sin sin cos z xchy i xshy =+。 证:sin sin()sin cos cos sin z x iy x iy x iy =+=+

=()sin cos 22iiy i iy iiy iiy

e e e e x x

i --+-+ =()sin cos 22y y i iy y

e e e e x i x

--+-+

sin cos xchy i xshy =+

18.解方程

ln 2i z π=

。 解:

ln ln arg 02i z z i z π

=+=+

, 即

1,arg 2z z π

==

,设z x iy =+

1=,()arg 2x iy π

+=得0,1x y ==,即z i =。

20.试求2(1),3,,i i i i

i i e ++及(1)Ln i +。

解:(2)22

2

,0,1,2,i k i

k i iLni

i e

e

e

k π

π

ππ+--====±±???

(2)

(1)24

4(1)sin i k i iLn i k i e e

i e e π

π

ππ+++===,

0,1,2,k =±±???

(1)ln(1)22ln (

2)

4

4

Ln i i i k i i k i k π

π

πππ+=++=+=+

0,1,2,k =±±???

3(ln32)3cosln3sin ln3i iLn i k e e i π+===+

222(cos1sin1)i i e e e e i +==+

22,求证0sin lim 1z z z →=

证: z x iy =+(x,y,均为实数),所以,sin sin()

lim

lim z x y z x iy z

x iy →∞→∞+=+ 当0x →则极限趋近于z 轴,有sin lim 1iy iy

i y iy e e iy iyz -→∞-==

当0y →时,则极限趋于z 轴,有sin lim 1x x x →∞=,

故sin lim 1z z z →∞=。

第三章 柯西定理 柯西积分(1)

1.计算积分120),

i

x y ix dz +-+?(积分路径是直线段。 解:令z=(1+i)dz , dz=(1+i)dt ,则:

12

(1)it i dz =+??1+i 20(x-y+ix )dz 3

12

011(1)(1)033t i i t dt i -=-=-=?。 2.计算积分路径是(1)直线段,(2)右半单位圆,(3)左半单位圆。

解:

1(11)z it t dz idt z t =-≤≤==()令,, , 1

1

1

1

1

()i

i

z dz t idt i t dt i tdt i

---==-+=????所以

(2).cos sin ()(sin cos )1

2

2

z i dz d z π

π

θθθθθθ=+-

≤≤

=-+=令:,, ,

222

2

sin cos 022i

i

z i d i d i i

ππ

ππθθθθ---=-+=+=?

??

3(3).cos sin ((sin cos )122

z i dz i d z ππ

θθθθθθ=+=-+=令 从

到),, ,

2

2332

2

sin cos 022i

i

z d i d i i

π

π

ππθθθθ-=-+=+=?

??

5.不用计算,证明下列分之值为零,其中C 为单位圆。

(1)cos c dz z ?,(2)222c dz

z z ++?,(3)256z c e dz z z ++?,

解:(1)因为函数θ1f(z)=cos 在单位圆所围的区域内解析,所以0cos c dz

z =?。

(2)因为函数()f z =21z +2z+2在单位圆内解析,所以0=?2c dz

z +2z+2。

(3)D z z

2e e 因为函数f(z)==的解析区域包含拉单位围线

z +5z+6(z+2)(z+3)

dz =?z

2c e 所以由哥西积分定理有z +5z+6

6.计算1z dz

z =?,1z dz z =?,1z dz z =?,1z dz z =?。

解:1112(1)21

z z dz dz

if i

z z ππ=====-??()。

2110

(2)0

i i z z dz

ie d de z πθθθ=====???。

()210cos sin (3)0

cos sin z i d dz

z i πθθθθθ=+==+??。

210

(4)2z dz

d z πθπ

===??。

7.由积分2c dz

z +?之值,证明2012cos 054cos d πθθθ+=+?,其中取单位圆。

证明:因为被积函数的奇点2z =-在积分围道1z =外,故02c dz

z =+?,现令

i z re θ

=,则在

1

z =上

cos sin i z e i θθθ

==+,

()cos sin i dz ie d i i d θθθθθ==+,

2c dz

z =

+?()

20

cos sin 2cos sin i i d i π

θθθ

θθ

+++?

()()

()()

cos sin 2cos sin 2cos sin 2cos sin i i d i i π

θθθθθθθθθ++-+++-?

20

-=

()20

2sin 2cos 154cos i d πθθθ

θ-++=+?

比较可得:202sin 054cos d πθ

θθ=+?,

202cos 1

054cos d πθθθ+=+?。

第三章 柯西定理 柯西积分(2) 8.计算:

(1)

()

221

:21c z z dz C z z -+=-?,。

解:222122112(2)111c c c z z z z z z dz dz z dz z z z -+-++-+==+---??? 11

(21)(2)11c c c c z dz z dz dz dz z z =++=++--???? 002(1)2if i ππ=++=。

10.设C 表圆周23y +=2x ,()2371

c f z

d z ζζζζ++=-?,求()f '1+i 。

解:设

()2

371ζζζ=++g ,它在复平面内解析,故当z C ∈时,则由哥西积分公式有()()()22

37122371c c g f d dz ig z i z z Z z ζζζζππζζ++??====++??--??z ,

所以

()()2

1123712671226z i z i

f i z z i z i

ππππ=+=+''??=++=+=-+??

1+i 。

11.求积分(),:1,z c e dz C z z =?从而证明:cos cos(sin )e d π

θθθπ=?0。

解:由于:1C z =,函数()z

e f z z =在0z =处不解析,0(2)2z z

z c e dz ie i z

ππ===?。

令,i i z e dz ie d θθ

θ==,则

[]cos sin 22cos 00cos(sin )sin(sin )2z i i i c e e d ie d i e i d i z e θθππθθ

θθθθθθπ+==+=???,故

22cos cos 0

cos(sin )sin(sin )2e d e i d π

π

θθθθθθπ

+=??,所以

cos 0

2cos(sin )2e d π

θθθπ

=?,即

cos cos(sin )e d π

θθθπ

=?

13.设()2f z z =,利用本章例5验证哥西积分公式

()()c f d f z z ζζ

πζ-? 1

=

2i 以

及哥西求导公式()()()()1!

2n n c f n f z d i z ζζπζ+=-? 。提示:把()f ζ写成

()()2

2

2z z z z ζζ-+-+

证明:设()()()2

22

2f z z z z ζζζζ==-+-+,则式的右边为可写为:

()()()2

221

2c c

f d z z z z dz z i z ζζζζπζπζ-+-+=--?? 1

2i

()2122c c z z z d d i z ζζζππζ-++????-?? 1=2i 由哥西积分定理有: ()1202c z z d i ζζπ-+=????? ,所以右边222

11222c z d z i z i z i ζππζπ===-? ,

即 左边=右边。

再由式子可知当1n =时,

()()()()211

22c c f f f z d d i z i z ζζζζπζπζ'??'==??--??

?? ,成

立。

假设当n k =时,1!()()2()k k c k f d f z i z ζζ

πζ+=

-?等式成立。则

当1n k =+时,

()121!

()()2()k k c k f d f z i z ξξ

πξ+++=

-?成立。

所以

()()()()

1!

2n n c f n f z d i z ζζπζ+=

-? 。

14.求积分(1)()5cos 1c z

dz z π-?,(2)22

(1)z

c e

dz z +?,其中():1.C z a a => 解:(1)被积函数有奇点1z =,该奇点在积分围道内,由哥西积分求导公式有: ()5cos 1c z dz z π-?[]()45

24

4122cos 1cos 4!4!12z i d i z i

dz ππππππ===-=-

''

22

22222212()()(2):22(1)()()()()z z z z z c c c z i z i

e e e e e z i z i dz dz dz i i z z i z i z i z i ππ==-????+-=+=+????+-++-??????

?(1)(1))224i i i e i e i πππ-=--+=-

第四章 解析函数的幂级数表示(1)

2.将下列函数展为含z 的幂级数,并指明展式成立的范围:

(1)1(,a b az b ≠+为复数,b 0),(2)20z e dz

π

?,

(3)0sin z z

dz z ?,(4)2cos z , (5)2sin .z (6)()211z -,

(1)解:原式=1

0111()

1n n a

z a b b b

z b

-∞==-+∑

||||

b z a < (2)解:原式=

∑?∑∞

=+∞

=+=01

20

02)12(!!)(n n z n n n n z dz n z |z|<∞

(3)解:原式=∑?∑∞

=+∞

=++-=+-01

200

2)12()!12()1()!12()1(n n n z n n n n n z dz n z |z|<∞ (4)解:原式=

∑∞=-+=+02)!2()2()1(212122cos 1n n n n z z |z|<∞ (5)解:原式=∑∞=--=-02)!2()2()1(212122cos 1n n

n n z z |z|<∞

(6)解;原式=∑∑∞

=-∞=='='-01

0)()11(n n n n nz z z |z|<1

4.写出()ln 1z

e z +的幂级数至少含5z 项为止,其中()0ln 10z z =+=。

解:221,||2!z

e z z =+++<∞ ,()23

ln 1,||1

23z z z z z +=-+-<

两式相乘得

234

111111111ln(1)1(1)()()2232!4322!3!

z e z z z z z

+=++-+-+++-+-+51111111()||15432!23!4!z z +-+-+<

5.将下列函数按()1z -的幂展开,并指明收敛范围:

(1)cos z , (2)sin z ,

(3)2z z +, (4)2

25z

z z -+, 解:(1)原式=cos(11)cos(1)cos1sin(1)sin1z z z -+=-+-

2212000(1)(1)(1)(1)(1)(1)1cos1sin1(cos1sin1)

2!(21)!2!21n n n n n n n n n z z z z n n n n +∞

∞===-------=+=+++∑∑∑

|1|z -<∞

(2)原式=sin(11)sin(1)cos1cos(1)sin1z z z -+=-+- 2212000

(1)(1)(1)(1)(1)(1)1cos1sin1(sin1cos1)

2!(21)!2!21n n n n n n n n n z z z z n n n n +∞

∞===-------=+=+++∑∑∑ |1|z -<∞ (3)211111(1)()(112333313z z z z --==-+--++ 01()

233n

n z z z z ∞

=-∴=-+∑

|1|3z -<

(4)解:原式220

11()[()]1421()2n n z z z ∞

=-==--+∑

|1|z -6.设2

01

1n n n c z z z ∞

==--∑,证明()122n n n c c c n --=+≥,指出此级数展式之前5项,并指出收敛范围。

解:11

]

n n n c ++=- (0n ≥),

1]

n n

n c -=

-

11

2]

n n n c ---=-

12n n n c c c --∴=+)

原式

=

234125z z z z ++++

||z <

第四章 解析函数的幂级数表示(2)

9.将下列函数在指定环域内展成罗朗级数:

(1)()2

1

,01,1.1z z z z z +<<<<+∞-

解:原式

2212

1z z z --=

+- 在01z <<内,上式2202122121n n z z z z z z ∞

=--+=-=---∑

在1z <<+∞内,上式22021212121()1n

n z z z z z z z z ∞=++=-+=-+-∑

(2)

()()

22

25

,1221z z z z z -+<<-+,

解:原式220012111111()()()21222222

(1)1()22n

n

n n z z z z z z ∞∞==-=+=-=---+-+∑∑

01()[1(1)]1||222n

n n z

z ∞==--<<∑

(3)()2

,011z

e z z z <<+

解:原式

220011()[()]0||1

21!2n

n z n n z z e z z z z n ∞∞

==-=+=--<<+∑∑

(4)

()()5113z z --,03z << 解:当1||3z <<时,原式=5

5(1)100511111()()()133113n

n n n n z z z z z ∞∞

++==-=---∑∑

当0||1z <<时,原式=55100111()()133

13n n n n n z z z z ∞∞+==-=--∑∑

(5)

sin

1z

z -,011z <-<。 解:

1111sin sin sin1cos cos1sin

1111z z z z z z -+==+---- 22100

11(1)()(1)()11sin1cos1(2)!(21)!n n n

n n n z z n n +∞∞

==----=++∑∑221

00(1)(1)sin1cos1(1)(2)!(1)

(21)!n n

n n n n z n z n ∞

∞+==--=+--+∑∑。 10.将下列各函数在指定点的无心邻域内展成罗朗级数,并指出成立的范围:

(1) ()

2

21

1z +,其中z i =。

()

2

22

21

1111111

()4()4()41z i z i i z i z i

z =-

-+--+-++12011

(4(n n z z i z i i i i i

∞∞∞

-===

---

=-+--+---∑∑∑ 22

00111111[(1)()](1)()4()4()16282n n n n n n z i z i z i z i i i ∞∞==--=-+-+-+---∑∑

0||2

z i <-< (2)

()

12

11z

z e

--,1z =

解:()

12

2

2112

001

11(1)1(1)

(1)!(1)!(1)

n

z

n n n n z z e

z z n z n z e

--==---=-=-=--∑∑,|1|0z ->

11.把

()1

1f z z =

-展成下列级数:

(1)在1z <上展成z 的泰勒级数。

解:

()01

1n

n f z z z ∞

===-∑, 1z <。 (2)在1z >上展成z 的泰勒级数。

解;()0111111()()

1111n

n f z z z z z z

z ∞===-=-=----∑, ||1z >

(3)在12z +<上展成()1z +的泰勒级数。

解:原式01111()

122212n n z z ∞=+==+-∑, |12z +|<1 (4)在12z +>上展成()1z +的泰勒级数。

解:原式012(1)(1)()

2111n

n z z z z ∞

==-+=-++-+∑ 2||11z ?+ 12.把

()()1

1f z z z =

-展成在下列区域收敛的罗朗或泰勒级数: (1)01z <<, 解:原式01111n n z z z z ∞==+=+-∑, (2)1z >

解:原式0111111()11n

n z z z z z

z ∞==-=--∑,

(3)011z <-<

解:原式1

100111(1)(1)(1)1(1)11n

n n n n z z z z z -∞∞-===+=-+==---+--∑∑,

(4)11z ->

01111(1)()111111n

n n z z z z ∞==+-+---+-∑1

1

(1

1n

n

n z ∞==-

-∑,

(5)11z +<

解:原式

0111

(1)1(1)11n

n z z z z ∞

==-+=-++-+--∑ 0011(1)()

22n n

n n z z ∈

∞==+=-++∑∑,

(6)112z <+<

解:原式0011111111

()()11212211

1121n

n

n n z z z z z z ∞∞==+=+=+++++--+∑∑ 101

(1)(1)2n n n z ∞

+==-+∑。

(7)12z +>

解:原式00

1

111211()()2111111(1)(1)111n n

n n z z z z z z z z ∞∞===-+=-+++++++--

++∑∑

11

(1)(1)n n

n z z ∞

==-+∑ |1|2z +>

第四章 解析函数的幂级数表示(3)

13.确定下列各函数的孤立奇点,并指出他们是什么样的类型,对于无穷远点也要加以讨论:

(1) ()2

2

1

1z z z -+

解:孤立奇点为:0,,z z i z i ===-,

对于0,z =原式=1

()1()

z X z z z i z -=∴-Z 为一阶极点

z i =,原式=

22

2

211

1()()()(1)z z z z i z i z z i z --=∴-++-z i =为二阶极点, 同理:z i =-也为二阶极点。

对z =∞,原式=4222211

(1)11(1)(1)z z z z z z --=++,由于422

0(1)lim 0(1)n z z z →-=+,即为可去奇点。

(2)22

1()z i + 解:2

0z i += ,3()

4

i k z e

ππ+=为二阶极点。

4

2222222

22111lim lim lim lim 011()(1)()()z z z z z z i z i z i i z z →∞→∞→∞→∞====++++即为可去极点。

(3)3

1cos z

z -

解;23

31cos 1

22z z z

z z -==,0z =为一阶极点。 3300311cos

1cos 1lim lim lim (1cos )01z z z z z z z z

z →∞→→--==-=即为可去极点。

(4)

1cos

z i + 解:z i =-为本性极点。

011limcos limcos limcos()111()

z z o z z

z i zi i z →∞→→===+++即在无穷远点为可去极点。

(5)1z

z

e e -

解:z=0,1

1z z

z m e e e mz -=-即z=0时,有(m-1)阶极点,

1

00111lim lim lim (1)01

()z

m z z z z m e e z z e zm z →∞→→--==-=即无穷远点为可去极点。

(6)1z

z

e e -

解:0z =,

01

1

lim 1111z z z z

e e e

→=--

即无穷远点为可去极点。

(7)1

sin cos z z +

解:sin cos )4z z z π+=+,4z k π

π

+=,

4z k π

π=-

(k=0,1±, )一阶极点,

00111

lim lim lim 111sin cos sin cos sin()4z z z z z z z z π

→∞→→===+++不存在,为本性极点。

(8)11z

z

e e -+

解:1z e =-,z i θ=,1i e θ=- (21)z i

k π=+(0k =,1)± 一阶极点。 11

12111

0021

()11(1)lim lim lim lim 1111()()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e e e e z e e i e e z →∞→∞→→--

'---===-+'++- 即可去极点。

(9)22

3

(32)z z -+

解:1,2z z ==,三阶极点,

2

22

2

3

3

32001111lim(32)lim(32)lim[(1)(2)]z z z z z z z z z

→∞→→-+=-+=--223

4

0(132)

lim

3z z z z →-+==∞

(10)tgz 解:

2z k ππ=+ (0k =,1±,) 一阶极点,01sin

lim lim

1

cos

z z z tgz z →∞→==>不存在 (11)1sin

1z -

解:1z =,为本性奇点,0011limsin limsin limsin 01111z z z z

z z z →∞→→∴===---

即为可

去奇点。

(12)11

1

z z e e --

解:0,1z z ==,一阶极点,11

111

111

100lim

lim lim 0

11z z z

z

z z z z z z e e e

e e e ----→∞→→===--可去奇点。

14.设()(),f z g z 分别以z a =为m 阶极点,试问z a =为,,

f

f g f g g +?的什么

样的特点。

解;设

n m a z z z g a z z z f )()

()(,)()()(-?=

-λ= ??

?

??????=-φ+λ<-φ+λ->-φ-+λ=+--)()()()()()()

()()()()()

()()(n m a z z z n m a z z z a z n m a z z a z z g f n n

m

n m

n m (1)

()().()m n z z f g z a λφ+=

- (m+n)阶极点 (2)

可去奇点级零点)级极点()()()()()()

()

()()

()()()(1)()(n m n m n m z z n m z z a z n m z z a z z g z f m n n m --??????

???

=φλ<φλ->φλ-=-- (3)

所以

当m ≠n 时 z=a 为f+g 的max{m,n}阶极点

当m=n 时 阶的极点或可去极点低于阶极点n n a a a a _____0)()(0

)()(??

?=φ+λ≠φ+λ

15.设()0f z ≠,且以z a =为解析点或极点,而()z ?以z a =为本性奇点,

证明z a =是()()z f z ?±,()()z f z ? ,()

()z f z ?的本性奇点。

证明:设∑∞

=-?=?-λ=0)()

()(,)()()(n n

m a z z z a z z z f m n n

a z z a z z z f z )()

()

()()()(0-λ±-?=±?∑∞

=显然其中主要部分有无限项。 所以z=a 是±f(z)+ φ(z)的本性奇点。

n

m n m n n n n

m a z z z a z z a z z z f z a z z a z z z f z -∞

=∞

=∞=-λ?=-λ-?=?-?-λ=?∑∑∑)()()

()()()()

()()()()

()()()().(000

所以z=a 是f(z)φ(z)及)()

(z f z ?的本性奇点。

16.讨论下列函数在无穷远点的性质。 (1)2z

解:∞

==∞→∞→221lim lim z z z z 二阶极点。

(2)1z z +

解:?=+=+=+∞→∞→∞→111lim 111

lim 1lim z

z z z z z z z z z 可去极点。 (3)()12

1z +

解:

1

21

...

1

1)1( (1)

1)1(102

022101

22101==∴+++=+∴+++=+c c c z

c z c c z z

c z c c z z z

由上得:0c =±1 211±

=c

从而得:z=∞为本性奇点。

(4)

1sin

z z 解:1

sin 1

lim 1sin lim ==∞→∞→z z z z z z 可去奇点。

第五章 残数及其应用(1)

1. 求下列函数在指定点处的残数.

()1()()211z

z z -+在1,z =±∞

解:当1z =时,

()2111Re ()lim 1z z z z s f z z →→=??

= ? ?

+??=14, 当1z =-时,()()11111

Re lim 4

z z z z d z s f z dz =-→-→-????-??==-

??????.

求z →∞时的残数,用残数和定理,即, ()()11Re Re Re 0z z z s f z s f z s →∞→→-=+=,

()

12sin z 在()0,1,2z n n π==±±

解:由题可知,z n π=是本题的极点,将sin z 用罗朗展开得:

sin z =()()21121!n

n z n +-+∑,求()Re z n s f z π=,

()Re 1

z n s f z π

==。

(3)24

1z e z -在0,z =∞.

解:将原式用罗朗展开得:

241z

e z -=()

()2

4

222

z z z --

()()340024

321Re Re 3

z z z s f z s z ==??

??

-????==-

????????,根据残数和定理,()4Re 3z s f z →∞

=

. (4)1

1

z e

-在1,z =∞,

解: ()f z 的奇点为1,将11

z e

-用罗朗展开式展开得:

2111121(1)z z +++-??-

所以,

()111Re Re 11z z s f z s z ==??

== ?-??, 根据残数和定理得:11Re 1z z s e -→∞

??

=- ???

2.求下列函数在其孤立奇点(包括无穷远点)处的残数(m 是自然数).

()1

1sin

m z z

解:将式子用罗朗展开()()()2111

sin 21!n n m m z z z z n -+-=+∑,当

1

211,2

m n n m --=-=.

当m 为奇数时,残数为0,当m 为偶数时,()()

2

1Re (1)!m z s f z m =-=

+,根据残数和定

理,

()()()2

11!m z Res f z m →∞

-=-

+

(2) 21m

m

z z +

解:2(0,1,2(1))k i

m

z e

k m ππ+==- 是函数的一阶极点。 当1m =时,

()2Re 1k i m

z e

s f z ππ

+==-,

()

()

()

1

3()

m

Z z αβαβ≠--

解:本题是以z α=为m 阶极点,以z β=为其一阶极点.

(1)

1

1Re ()lim (1)!m z z s f z m z ααβ-→=??== ?--??-()1m βα-

()()1

Re m z s f z β

βα==-

根据残数和定理得:

()Re z s f z →∞=-()1m βα-+()1

m βα-=0

(4) ()

2

1z

e z - 解:

()()

2

1z

e f z z =

-是以1z =为二阶极点,

()()

(

)()2

21

1

1

(

1)

1Re lim

lim z

z x z z e d z z s f z e e

dz

→→=--===

根据残数定理和得:()Re z s f z e

→∞=-.

()

51cos z

z -

解:用罗朗展开式展开得:本题以z n π=为一阶极点.

()()()20112!n n n z f z z n ∞==--∑

=()()21

12!n n n z

z n ∞

=-∑ 当1n =时有解,则,()R e 2

z k s f z π==,所以,根据残数和定理得:()Re z s f z →∞=-()Re 2z k s f z π==-

1(7)z z

e +

解:本题以0z =为其孤立齐点.

112

12z z

z z

z e e e z +

??=?=+++ ??? 21112z z ??

?+++????

()()01111

Re 122!3!!1!z n s f z n n ∞

===+++=-∑

()Re z s f z →∞

=-()()0

1111

Re (1)22!3!!1!z n s f z n n ∞

===-+++=--∑ ()

9cos z z

解:本题以z n π=为奇点。

用罗朗展开式得:()224

0(1)cos 12!2!4!n n n z z z z n ∞

=-==-+-∑

原式得:

24

13

1

112!4!2!4!z

z z z z z =

-+--+- ,所以()Re 2z n s f z π==

()

()

2101m

m

z z +

解:本题以1z =-为m 阶极点。所以

()()()2(1)111Re lim[1]1!(1)m m m m z z z s f z z m z -→-=-?

?=+ ?-+??

=

1

1

2(21)(2)(1)(1)!m m m m m +?-+--

第五章 残数及其应用(2) 3.计算下列积分。

1(1)sin z dz z z =?

解:用残数方法求,用罗朗展式展开,

35

11

sin 3!5!z z z z z z =??-+- ?

?? 由上式可已看出没有符合残数要求的项,所以,即1sin z dz z z =?=0。

()()()

()22

22

2,:211c dz c x y x y z z +=+-+?

解:用残数方法求解,

()

()2

2

1

11z z

-+在1z =有 二阶极点,z =±i 有一阶极点.

()

()

2

2

1

1

1

Re lim

11z z s

z z

→==-+(z+i)

()()2

1

14

1()

z z i z i =

-+-

(3)

()()

1

n

n

z dz

z a z b =--?,1,1,a b a b <<≠,n 为自然数。

解:

()1

()n

n

z a z b --分别以,z a z b ==为其n 阶极点。 Re z a s =()1()n n z a z b --=()1n a b -,Re z b s =()1()n n z a z b --=()1

n a b -+

当n 为偶数时,()()1

n

n

z dz z a z b =--?=

()

22n

i

a b π?-

当n 为奇数时,

()()

1

n

n

z dz

z a z b =--?=0

(4)

222

121z z e dz z π

=+?

解:在围线内,有,z i z i ==-两个不解析点,

()22Re lim 2z i z i z i e e s f z z i i →===-, ()22

Re lim 2z i z i z i e e s f z z i i -→-=-==

+-

222

1

21z z e dz

z π

=+?=221

2sin 2222i i e e i i i i ππ-???-=????

(5)

7

11cos z z dz z =+-?

(6)

132

1z

z z e z =+?

解:本题以1,0z z =-=为其一阶极点。

31z z +1z e =31z z +21112!z z ??

?+++ ? ??

? , Re z s

→∞3

1z z +1z e =16。 即711cos z z dz z =+-?=-Re z s →∞31z z +1z e 2i π?=-162i π?=13i π-

4.求下列积分值。

(1)20cos d a πθθ+?(a>1)

解:20cos d a πθ

θ+?=

21(21)z dz iz z az =++? 由于分母有两个一阶极点

:1z a =-+

,2z a =-,很明显只有

11z < 所

1z a =

-符合

题意,所

以,()()(

)11

12

Re lim x z z z s f z z z f z i →==-= 即20cos d a π

θ

θ+?

2i π?

(2) 220cos 1d πθ

θ+?

离散数学作业答案

离散数学作业7 离散数学数理逻辑部分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共3次,内容主要分别是集合论部分、图论部分、数理逻辑部分的综合练习,基本上是按照考试的题型(除单项选择题外)安排练习题目,目的是通过综合性书面作业,使同学自己检验学习成果,找出掌握的薄弱知识点,重点复习,争取尽快掌握。本次形考书面作业是第三次作业,大家要认真及时地完成数理逻辑部分的综合练习作业。 要求:将此作业用A4纸打印出来,手工书写答题,字迹工整,解答题要有解答过程,要求2010年12月19日前完成并上交任课教师(不收电子稿)。并在07任务界面下方点击“保存”和“交卷”按钮,以便教师评分。 一、填空题 1.命题公式()P Q P →∨的真值是 1 . 2.设P :他生病了,Q :他出差了.R :我同意他不参加学习. 则命题“如果他生病或出差了,我就同意他不参加学习”符号化的结果为 (PQ)R . 3.含有三个命题变项P ,Q ,R 的命题公式PQ 的主析取范式是 (PQR) (PQR) . 4.设P(x):x 是人,Q(x):x 去上课,则命题“有人去上课.” 可符号化为 (x)(P(x) →Q(x)) . 5.设个体域D ={a, b},那么谓词公式)()(y yB x xA ?∨?消去量词后的等值式为 (A(a) A(b)) (B(a) B(b)) . 6.设个体域D ={1, 2, 3},A(x)为“x 大于3”,则谓词公式(x)A(x) 的真值为 . 7.谓词命题公式(x)((A(x)B(x)) C(y))中的自由变元为 . 8.谓词命题公式(x)(P(x) Q(x) R(x ,y))中的约束变元为 X . 三、公式翻译题 1.请将语句“今天是天晴”翻译成命题公式. 1.解:设P :今天是天晴; 则 P . 2.请将语句“小王去旅游,小李也去旅游.”翻译成命题公式. 解:设P :小王去旅游,Q :小李去旅游, 则 PQ . 3.请将语句“如果明天天下雪,那么我就去滑雪”翻译成命题公式. 解:设P:明天天下雪 。 Q:我去滑雪 则 P Q . 4.请将语句“他去旅游,仅当他有时间.”翻译成命题公式. 7.解:设 P :他去旅游,Q :他有时间, 则 P Q . 5.请将语句 “有人不去工作”翻译成谓词公式. 11.解:设P(x):x 是人,Q(x):x 去工作,

山东大学离散数学题库及答案

《离散数学》题库答案 一、选择或填空 (数理逻辑部分) 1、下列哪些公式为永真蕴含式?( ) (1)?Q=>Q →P (2)?Q=>P →Q (3)P=>P →Q (4)?P ∧(P ∨Q)=>?P 答:(1),(4) 2、下列公式中哪些就是永真式?( ) (1)(┐P ∧Q)→(Q →?R) (2)P →(Q →Q) (3)(P ∧Q)→P (4)P →(P ∨Q) 答:(2),(3),(4) 3、设有下列公式,请问哪几个就是永真蕴涵式?( ) (1)P=>P ∧Q (2) P ∧Q=>P (3) P ∧Q=>P ∨Q (4)P ∧(P →Q)=>Q (5) ?(P →Q)=>P (6) ?P ∧(P ∨Q)=>?P 答:(2),(3),(4),(5),(6) 4、公式?x((A(x)→B(y,x))∧ ?z C(y,z))→D(x)中,自由变元就是( ),约束变元就是( )。 答:x,y, x,z 5、判断下列语句就是不就是命题。若就是,给出命题的真值。( ) (1) 北京就是中华人民共与国的首都。 (2) 陕西师大就是一座工厂。 (3) 您喜欢唱歌不? (4) 若7+8>18,则三角形有4条边。 (5) 前进! (6) 给我一杯水吧! 答:(1) 就是,T (2) 就是,F (3) 不就是 (4) 就是,T (5) 不就是 (6) 不就是 6、命题“存在一些人就是大学生”的否定就是( ),而命题“所有的人都就是要死的”的否定就是( )。 答:所有人都不就是大学生,有些人不会死 7、设P:我生病,Q:我去学校,则下列命题可符号化为( )。 (1) 只有在生病时,我才不去学校 (2) 若我生病,则我不去学校 (3) 当且仅当我生病时,我才不去学校(4) 若我不生病,则我一定去学校 答:(1) P Q →? (2) Q P ?→ (3) Q P ?? (4)Q P →? 8、设个体域为整数集,则下列公式的意义就是( )。 (1) ?x ?y(x+y=0) (2) ?y ?x(x+y=0) 答:(1)对任一整数x 存在整数 y 满足x+y=0(2)存在整数y 对任一整数x 满足x+y=0 9、设全体域D 就是正整数集合,确定下列命题的真值: (1) ?x ?y (xy=y) ( ) (2) ?x ?y(x+y=y) ( ) (3) ?x ?y(x+y=x) ( ) (4) ?x ?y(y=2x) ( ) 答:(1) F (2) F (3)F (4)T 10、设谓词P(x):x 就是奇数,Q(x):x 就是偶数,谓词公式 ?x(P(x)∨Q(x))在哪个个体域中为真?( ) (1) 自然数 (2) 实数 (3) 复数 (4) (1)--(3)均成立 答:(1) 11、命题“2就是偶数或-3就是负数”的否定就是( )。 答:2不就是偶数且-3不就是负数。 12、永真式的否定就是( ) (1) 永真式 (2) 永假式 (3) 可满足式 (4) (1)--(3)均有可能

川大离散数学习题6

习题6 1.设A={1,2,3,4},B=A×A。确定下述集合是否为A到B的全函 数或部分函数。 (1) {(1,(2,3)),(2,(2,2)),(3,(1,3)),(4,(4,3))}. (2) {(1,(1,2)),(1,(2,3)),(3,(2,4))}. (3){(1,(3,3)),(2,(3,3)),(3,(2,1)),(4,(4,1))}. 解: (1)、全函数 (2)、不符合单值 (3)、全函数 要点:根据全函数定义,X中每个元素x都在Y中有唯一元素y 与之对应。 2.判别以下关系中那些是全函数。 (1){(n1,n2)|n1,n2∈N,0<2n1-n2<5}。 (2){(n1,n2)|n1,n2∈N,n2是n1的正因子个数}。 (3){(S1,S2)|S1,S2?{a,b,c,d}且S1 S2=?}。 (4){(a,b)|a,b∈N,gcd(a,b)=3}. (5){(x,y)|x,y∈Z,y=x2}. 解: (1) {(n1,n2)|n1, n2∈N, 0<2 n1-n2<5} 不是函数,n1=0时无定义,且(3,4),(3,5)在其中。 (2) {(n1,n2)|n1, n2∈N, n2是n1的正因子个数}

部分函数,n1=0时无定义 (3) {(S1,S2)|S1, S2?{a,b,c,d}且 S1? S2= ?} 不是函数,因为({a},{b}) ,({a},{c})均在其中。 (4) {(a, b)|a, b ∈N, gcd(a,b)=3} 不是函数,因为(3, 3) ,(3, 6), (3, 9)均在其中。 (5) {(x, y)|x, y ∈Z, y=x2} 全函数 3.在§3.1中已经定义了集合的特征函数。请利用集合A和B的特征函数χA(x)和χB(x)表示出A B,A B,A-B,A以及A○+B对应的特征函数。 解:(略) 4.试确定在含n个元素的集合上可以定义多少个二元关系,其中有多少个是全函数。 解: 可以定义n n个二元关系,n!个全函数 5.设,证明:。 证明:b∈f(A)-f(C)?b∈f(A)∧ b?f(C) ?(?x)[x∈A ∧ x?C ∧ f(x)=b] ?(?x)[x∈A-C ∧ f(x)=b] ?b∈f(A-C) 所以f(A)-f(C)?f(A-C)

四川大学网络土木《高等数学(理)》专升本第二次作业答案

首页- 我的作业列表- 《高等数学(理)》专升本第二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 100.0 完成日期:2013年07月24日 15点57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而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10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A ) A.奇函数 B.偶函数 C.非奇非偶函数 D.以上均不对 2. ( D ) A.-1 B.0 C. 1 D. 2 3. ( B ) A. A B. B

C. C D. D 4. ( A ) A. B. C. D. 5. ( B ) A. 1 B. C. 3 D. 6. ( A )

A.绝对收敛 B.条件收敛 C.发散 D. 7. ( A ) A. A B. B C. C D. D 8. ( B ) A.(1,-2,3) B.(1,2,-3) C.(-1,2,3) D.(-1,-2,-3) 9. ( C )

B. B C. C D. D 10. ( B ) A.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11. ( B ) A.-1 B.0 C. 1 D. 2 12. ( B ) A. A B. B

D. D 13. ( A ) A. A B. B C. C D. D 14. ( D ) A. A B. B C. C D. D 15. ( D ) A. A B. B C. C D. D

16. ( C ) A. A B. B C. C D. D 17. ( D ) A. A B. B C. C D. D 18. ( D ) A. A B. B C. C D. D 19.

(完整版)离散数学作业答案一

离散数学作业7 离散数学数理逻辑部分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共3次,内容主要分别是集合论部分、图论部分、 数理逻辑部分的综合练习,基本上是按照考试的题型(除单项选择题外) 安排练习题目,目的是通过综合性书面作业,使同学自己检验学习成果,找出掌握的薄弱知识点,重点复习,争取尽快掌握。本次形考书面作业是第三次作业,大家要认真及时地完成数理逻辑部分的综合练习作业。 要求:将此作业用A4纸打印出来,手工书写答题,字迹工整,解答题要有解答过程,要求本学期第17周末前完成并上交任课教师(不收电子稿)。并在07任务界面下方点击“保存”和“交卷”按钮,以便教师评分。 一、填空题 1 .命题公式P (Q P)的真值是T或1 ______ . 2?设P:他生病了,Q:他出差了. R:我同意他不参加学习.则命题“如果他生病或出差了,我就同意他不参加学习”符号化的结果为(P V Q)-R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有三个命题变项P,Q,R的命题公式P Q的主析取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_(P Q R) (P Q R)_ 4. 设P(x): x是人,Q(x): x去上课,则命题“有人去上课.” 可符号化为— x(P(x) Q(x))_ 5. 设个体域D = {a, b},那么谓词公式xA(x) yB(y)消去量词后的等值式为 (A(a) A(b)) (B(a) B(b))_ 6 .设个体域D = {1,2, 3},A(x)为“x大于3”,则谓词公式(x)A(x)的真值为F 或0 ________________ . 7.谓词命题公式(x)((A(x) B(x)) C(y))中的自由变元为 ________ . 8 .谓词命题公式(x)(P(x) Q(x) R(x,y))中的约束变元为x _______ . 三、公式翻译题 1 .请将语句“今天是天晴”翻译成命题公式

《离散数学》题库及答案

《离散数学》题库与答案 一、选择或填空 (数理逻辑部分) 1、下列哪些公式为永真蕴含式?( A ) (1)?Q=>Q→P (2)?Q=>P→Q (3)P=>P→Q (4)?P∧(P∨Q)=>?P 答:在第三章里面有公式(1)是附加律,(4)可以由第二章的蕴含等值式求出(注意与吸收律区别) 2、下列公式中哪些是永真式?( ) (1)(┐P∧Q)→(Q→?R) (2)P→(Q→Q) (3)(P∧Q)→P (4)P→(P∨Q) 答:(2),(3),(4)可用蕴含等值式证明 3、设有下列公式,请问哪几个是永真蕴涵式?( ) (1)P=>P∧Q (2) P∧Q=>P (3) P∧Q=>P∨Q (4)P∧(P→Q)=>Q (5) ?(P→Q)=>P (6) ?P∧(P∨Q)=>?P 答:(2)是第三章的化简律,(3)类似附加律,(4)是假言推理,(3),(5),(6)都可以用蕴含等值式来证明出是永真蕴含式 4、公式x((A(x)B(y,x))z C(y,z))D(x)中,自由变元是( ),约束变元是( )。 答:x,y, x,z(考察定义在公式x A和x A中,称x为指导变元,A为量词的辖域。在x A和x A的辖域中,x的所有出现都称为约束出现,即称x为约束变元,A中不是约束出现的其他变项则称为自由变元。于是A(x)、B(y,x)和z C(y,z)中y为自由变元,x和z为约束变元,在D(x)中x为自由变元) 5、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若是,给出命题的真值。( )

(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2) 陕西师大是一座工厂。 (3) 你喜欢唱歌吗?(4) 若7+8>18,则三角形有4条边。 (5) 前进!(6) 给我一杯水吧! 答:(1)是,T (2)是,F (3)不是(4)是,T (5)不是(6)不是(命题必须满足是陈述句,不能是疑问句或者祈使句。) 6、命题“存在一些人是大学生”的否定是( ),而命题“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的否定是( )。 答:所有人都不是大学生,有些人不会死(命题的否定就是把命题前提中的量词“换成存在,换成”,然后将命题的结论否定,“且变或或变且”) 7、设P:我生病,Q:我去学校,则下列命题可符号化为( )。 (1) 只有在生病时,我才不去学校(2) 若我生病,则我不去学校 (3) 当且仅当我生病时,我才不去学校(4) 若我不生病,则我一定去学校答:(1)P ?(注意“只有……才……”和“除非……就……”两者都是一个 Q→ 形式的)(2)Q P→ ? P? ?(4)Q P? →(3)Q 8、设个体域为整数集,则下列公式的意义是( )。 (1) x y(x+y=0) (2) y x(x+y=0) 答:(1)对任一整数x存在整数y满足x+y=0 (2)存在整数y对任一整数x满足x+y=0 9、设全体域D是正整数集合,确定下列命题的真值: (1) x y (xy=y) ( ) (2) x y(x+y=y) ( ) (3) x y(x+y=x) ( ) (4) x y(y=2x) ( ) 答:(1)F (反证法:假若存在,则(x- 1)*y=0 对所有的x都成立,显然这个与前提条件相矛盾) (2)F (同理)(3)F (同理)(4)T(对任一整数x存在整数y满足条件y=2x 很明显是正确的)

川大-第一学期高等数学试题与答案

第一学期高等数学试题(一) 一、1.[5分]设 ,求 。 2.[5分]求 3.[5分]讨论极限 4.[5分]函数 与函数 y = x 是否表示同一函数,并说明理由。 二、1.[6分]讨论数列 当时的极限。 2.[6分]讨论函数 在 x = 0 处的可导性。 3.[6分]设求。 4.[6分]求曲线的凹凸区间。 三、1.[8分]求 。 2.[8分]求 。 3.[8分]计算 。 4.[8分]求。 四、[8分]设 试讨论f (x) 的单调性和有界性。 五、[8分]求曲线及 x 轴所围图形绕y 轴旋转所得旋转体的体积 V 。 六、[8分] A ,B 两厂在直河岸的同侧,A 沿河岸,B 离岸4公里,A 与B 相距5公里,今在河岸边建一水厂C ,从水厂到B 厂的每公里水管材料费是A 厂的倍,问水厂C 设在离A 厂多远处才使两厂所耗总的水管材料费为最省。 ()3 222 +-=-x x x f () 2+x f 3423lim 4 3 1 +-+-→x x x x x x x x sin lim →() x y arcsin sin =()() () ,2,1,161212 =-++= n n n n n a n ∞→n ()?? ?<-≥=0 10sin x x x x x f ???==-t t te y e x 2 2dx y d () ()212 -+=x x y () dx x x ?+2 3 sin sin dx x x ?+33 ? x dx x x 20 2 cos ? +∞ -0 2dx xe x ()() +∞ <≤ += x x x x f 012() 2 2 1, -==x y x y 5

吉林大学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命题逻辑 §2.2 主要解题方法 2.2.1 证明命题公式恒真或恒假 主要有如下方法: 方法一.真值表方法。即列出公式的真值表,若表中对应公式所在列的每一取值全为1,这说明该公式在它的所有解释下都是真,因此是恒真的;若表中对应公式所在列的每

一取值全为0,这说明该公式在它的所有解释下都为假,因此是恒假的。 真值表法比较烦琐,但只要认真仔细,不会出错。 例2.2.1 说明G= (P∧Q→R)∧(P→Q)→(P→R)是恒真、恒假还是可满足。 解:该公式的真值表如下: 表2.2.1 由于表2.2.1中对应公式G所在列的每一取值全为1,故

G恒真。 方法二.以基本等价式为基础,通过反复对一个公式的等价代换,使之最后转化为一个恒真式或恒假式,从而实现公式恒真或恒假的证明。 例2.2.2 说明G= ((P→R) ∨? R)→ (? (Q→P) ∧ P)是恒真、恒假还是可满足。 解:由(P→R) ∨? R=?P∨ R∨? R=1,以及 ? (Q→P) ∧ P= ?(?Q∨ P)∧ P = Q∧? P∧ P=0 知,((P→R) ∨? R)→ (? (Q→P) ∧ P)=0,故G恒假。 方法三.设命题公式G含n个原子,若求得G的主析取范式包含所有2n个极小项,则G是恒真的;若求得G的主合取范式包含所有2n个极大项,则G是恒假的。 方法四. 对任给要判定的命题公式G,设其中有原子P1,P2,…,P n,令P1取1值,求G的真值,或为1,或为0,或成为新公式G1且其中只有原子P2,…,P n,再令P1取0值,求G真值,如此继续,到最终只含0或1为止,若最终结果全为1,则公式G恒真,若最终结果全为0,则公式G

大学本科高等数学《离散数学》试题及答案

本科高等数学离散数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设集合A,B,其中A={1,2,3}, B= {1,2}, 则A - B=____________________; ρ(A) - ρ(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设有限集合A, |A| = n, 则|ρ(A×A)|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集合A = {a, b}, B = {1, 2}, 则从A到B的所有映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其中双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已知命题公式G=?(P→Q)∧R,则G的主析取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设G是完全二叉树,G有7个点,其中4个叶点,则G的总度数为__________,分枝点数为________________. 6设A、B为两个集合, A= {1,2,4}, B = {3,4}, 则从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设R是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则R所具有的关系的三个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设命题公式G=?(P→(Q∧R)),则使公式G为真的解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设集合A={1,2,3,4}, A上的关系R1 = {(1,4),(2,3),(3,2)}, R1 = {(2,1),(3,2),(4,3)}, 则 R1?R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2?R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设有限集A, B,|A| = m, |B| = n, 则| |ρ(A?B)|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设A,B,R是三个集合,其中R是实数集,A = {x | -1≤x≤1, x∈R}, B = {x | 0≤x < 2, x∈R},则A-B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A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B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3.设集合A={2, 3, 4, 5, 6},R是A上的整除,则R以集合形式(列举法)记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设一阶逻辑公式G = ?xP(x)→?xQ(x),则G的前束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5.设G是具有8个顶点的树,则G中增加_________条边才能把G变成完全图。

川大版高数第三册答案(1)

第一章 行列式 1. ()()[][][]23154110103631254=520010=8(1) 3(1)321(1)(2)(3)2 441(1)3214243(1)321012)4n n n n n n n n m n m n n n m n m n n m 1τ=++++=2τ+++++-τ-?=-+-+-+?+2+1+0===+τ-?=+=+τ-?=?()该数列为奇排列()该排列为偶排列() 当或时,为偶数,排列为偶排列 当或时,为奇数,排列为奇排列(其中,,()[][][]12(1) 13521)246(2)0123(1)2 44113521)246(2)424313521)246(2)012)2.(1)(2)(n n n n n n n m n m n n n m n m n n m i i i k n n n -τ?-?=++++?+-= ==+τ?-?=+=+τ?-?=??-+-+( 当或时,(为偶数,排列为偶排列 当或时,(为奇数,排列为奇排列(其中,,解:已知排列的逆序数为,这个数按从大到小排列时逆序数为()()111112(1) 3)2 (1) 2 x x x n x n x n n n n n n x i r i i i n x r i n x n n i i i i i i -+-+---+?+2+1+0=----τ?=-τ?个.设第数之后有个数比小,则倒排后的位置变为,其后个数比小,两者相加为故 3 证明:.因为:对换改变排列的奇偶性,即一次变换后,奇排列改变为偶排列,偶排列改变为奇 排列∴当n ≥2时,将所有偶排列变为奇排列,将所有奇排列变为偶排列 因为两个数列依然相等,即所有的情况不变。∴偶排列与奇排列各占一半。 4 (1)13243341a a a a 不是行列式的项 14233142a a a a 是行列式的项 因为它的列排排列逆序列 τ=(4321)=3+2+0+0=5为奇数,∴应带负号 (2)5142332451a a a a a 不是行列式的项 1352413524a a a a a =1324354152a a a a a 因为它的列排排列逆序列τ(34512)=2+2+2+0+0=6 为偶数∴应带正号。 5 解: 11 233244 12 23344114 23 31 42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利用τ为正负数来做,一共六项,τ为正,则带正号,τ为负则带负号来做。 6 解:(1)因为它是左下三角形 11 212231 32 33...... . . . . 12300 (00) ... 0... ...n n n nn a a a a a a a a a a = 112131411223242233433444 ....... . . . . . ...0 ...00 0 (0000) ...n n n n n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慕课 离散数学 电子科技大学 课后习题十 答案

作业参考答案——10-特殊图 1.(a)(c)(d)是欧拉图,(a)(b)(c)(d)(e)可以一笔画,(a)(b)(c)(d)(e)(f)(g)是 哈密顿图。 2.根据给定条件建立一个无向图G=,其中: V={a,b,c,d,e,f,g} E={(u,v)|u,v∈V,且u和v有共同语言} 从而图G如下图所示。 a b c d e f g 将这7个人围圆桌排位,使得每个人都能与他两边的人交谈,就是在图G 中找哈密顿回路,经观察上图可得到两条可能的哈密顿回路,即两种方案:abdfgeca和acbdfgea。 3.证明(法一):根据已知条件,每个结点的度数均为n,则任何两个不相邻 的结点v i,v j的度数之和为2n,而图中总共有2n个结点,即deg(v i)+ deg(v j)?2n,满足哈密顿图的充分条件,从而图中存在一条哈密顿回路,当然,这就说明图G是连通图。 证明(法二):用反证法,假设G不是连通图,设H是G的一个连通分支,由于图G是简单图且每个结点的度数为n,则子图H与G-H中均至少有n+1个结点。所以G的结点数大于等于2n+2,这与G中结点数为2n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从而G是连通图。 4.将n位男士和n位女士分别用结点表示,若某位男士认识某位女士,则在 代表他们的结点之间连一条线,得到一个偶图G,假设它的互补结点子集V1、V2分别表示n位男士和n位女士,由题意可知V1中的每个结点度 1

数至少为2,而V2中的每个结点度数至多为2,从而它满足t条件t=1,因此存在从V1到V2的匹配,故可分配。 5.此平面图具有五个面,如下图所示。 a b c d e f g r1r2 r3 r4 r5 ?r1,边界为abca,D(r1)=3; ?r2,边界为acga,D(r2)=3; ?r3,边界为cegc,D(r3)=3; ?r4,边界为cdec,D(r4)=3; ?r5,边界为abcdefega,D(r5)=8;无限面 6.设该连通简单平面图的面数为r,由欧拉公式可得,6?12+r=2,所以 r=8,其8个面分别设为r1,r2,r3,r4,r5,r6,r7,r8。因是简单图,故每个面至少由3条边围成。只要有一个面是由多于3条边所围成的,那就有所有面的次数之和 8∑ i=1 D(r i)>3×8=24。但是,已知所有面的次数之和等于边数的两倍,即2×12=24。因此每个面只能由3条边围成。 2

中国石油大学大学《离散数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离散数学》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集合A上的偏序关系的三个性质是、 和。 2、一个集合的幂集是指。 3、集合A={b,c},B={a,b,c,d,e},则A?B= 。 4、集合A={1,2,3,4},B={1,3,5,7,9},则A?B= 。 5、若A是2元集合, 则2A有个元素。 6、集合A={1,2,3},A上的二元运算定义为:a* b = a和b两者的最大值,则 2*3= 。 7、设A={a, b,c,d }, 则∣A∣= 。 8、对实数的普通加法和乘法,是加法的幂等元, 是乘法的幂等元。 9、设a,b,c是阿贝尔群的元素,则-(a+b+c)= 。 10、一个图的哈密尔顿路是。 11、不能再分解的命题称为,至少包含一个联结词的命题称 为。 12、命题是。 13、如果p表示王强是一名大学生,则┐p表示。 14、与一个个体相关联的谓词叫做。 15、量词分两种:和。 16、设A、B为集合,如果集合A的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则称A是B 的。 17、集合上的三种特殊元是、 及。 18、设A={a, b},则ρ(A) 的四个元素分别 是:,,,。

19、代数系统是指由及其上的或 组成的系统。 20、设是代数系统,其中是*1,*2二元运算符,如果*1,*2都满 足、,并且*1和*2满足,则称是格。 21、集合A={a,b,c,d},B={b },则A \ B= 。 22、设A={1, 2}, 则∣A∣= 。 23、在有向图中,结点v的出度deg+(v)表示,入度deg-(v)表示 以。 24、一个图的欧拉回路是。 25、不含回路的连通图是。 26、不与任何结点相邻接的结点称为。 27、推理理论中的四个推理规则 是、、、。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空集是唯一的。 2、对任意的集合A,A包含A。 3、恒等关系不是对称的,也不是反对称的。 4、集合{1,2,3,3}和{1,2,2,3}是同一集合。 5、图G中,与顶点v关联的边数称为点v的度数,记作deg(v)。 6、在实数集上,普通加法和普通乘法不是可结合运算。 7、对于任何一命题公式,都存在与其等价的析取范式和合取范式。 8、设(A,*)是代数系统,a∈A,如果a*a=a,则称a为(A,*)的等幂元。 9、设f:A→B,g:B→C。若f,g都是双射,则gf不是双射。 10、无向图的邻接矩阵是对称阵。 11、一个集合不可以是另一个集合的元素。 12、映射也可以称为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二元关系。 13、群中每个元素的逆元都不是惟一的。

离散数学作业答案

第一章 1.假定A是ECNU二年级的学生集合,B是ECNU必须学离散数学的学生的集合。请用A 和B表示ECNU不必学习离散数学的二年级的学生的集合。 2.试求: (1)P(φ) (2)P(P(φ)) (3)P(P(P(φ))) 3.在1~200的正整数中,能被3或5整除,但不能被15整除的正整数共有多少个? 能被5整除的有40个, 能被15整除的有13个, ∴能被3或5整除,但不能被15整除的正整数共有 66-13+40-13=80个。 第三章 1.下列语句是命题吗? (1)2是正数吗? (2)x2+x+1=0。 (3)我要上学。 (4)明年2月1日下雨。 (5)如果股票涨了,那么我就赚钱。 2.请用自然语言表达命题(p?→r)∨(q?→r),其中p、q、r为如下命题: p:你得流感了 q:你错过了最后的考试

3.通过真值表求p→(p∧(q→p))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 4.给出p→(q→s),q,p∨?r?r→s的形式证明。 第四章 1.将?x(C(x)∨?y(C(y)∧F(x,y)))翻译成汉语,其中C(x)表示x有电脑,F(x,y) 表示x和y是同 班同学,个体域是学校全体学生的集合。 解: 学校的全体学生要么自己有电脑,要么其同班同学有电脑。 2.构造?x(P(x)∨Q(x)),?x(Q(x)→?R(x)),?xR(x)??xP(x)的形式证明。 解: ①?xR(x) 前提引入 ②R(e) ①US规则 ③?x(Q(x)→?R(x)) 前提引入 ④Q(e) →?R(e) ③US规则 ⑤?Q (e) ②④析取三段论 ⑥?x(P(x)∨Q(x)) 前提引入 ⑦P(e) ∨Q(e) ⑥US规则 ⑧P(e) ⑤⑦析取三段论 ⑨?x (P(x)) ⑧EG规则 第五章

山东大学离散数学题库及答案

《离散数学》题库答案 一、选择或填空 (数理逻辑部分) 1、下列哪些公式为永真蕴含式?( ) (1)?Q=>Q →P (2)?Q=>P →Q (3)P=>P →Q (4)?P ∧(P ∨Q)=>?P 答:(1),(4) 2、下列公式中哪些是永真式?( ) (1)(┐P ∧Q)→(Q →?R) (2)P →(Q →Q) (3)(P ∧Q)→P (4)P →(P ∨Q) 答:(2),(3),(4) 3、设有下列公式,请问哪几个是永真蕴涵式?( ) (1)P=>P ∧Q (2) P ∧Q=>P (3) P ∧Q=>P ∨Q (4)P ∧(P →Q)=>Q (5) ?(P →Q)=>P (6) ?P ∧(P ∨Q)=>?P 答:(2),(3),(4),(5),(6) 4、公式 x((A(x) B(y ,x)) z C(y ,z))D(x)中,自由变元是( ),约束变元是( )。 答:x,y, x,z 5、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若是,给出命题的真值。( ) (1)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 陕西师大是一座工厂。 (3) 你喜欢唱歌吗? (4) 若7+8>18,则三角形有4条边。 (5) 前进! (6) 给我一杯水吧! 答:(1) 是,T (2) 是,F (3) 不是 (4) 是,T (5) 不是 (6) 不是 6、命题“存在一些人是大学生”的否定是( ),而命题“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的否定是( )。 答:所有人都不是大学生,有些人不会死 7、设P :我生病,Q :我去学校,则下列命题可符号化为( )。 (1) 只有在生病时,我才不去学校 (2) 若我生病,则我不去学校 (3) 当且仅当我生病时,我才不去学校(4) 若我不生病,则我一定去学校 答:(1) P Q →? (2) Q P ?→ (3) Q P ?? (4)Q P →? 8、设个体域为整数集,则下列公式的意义是( )。 (1) x y(x+y=0) (2) y x(x+y=0) 答:(1)对任一整数x 存在整数 y 满足x+y=0(2)存在整数y 对任一整数x 满足x+y=0 9、设全体域D 是正整数集合,确定下列命题的真值: (1) x y (xy=y) ( ) (2) x y(x+y=y) ( ) (3) x y(x+y=x) ( ) (4) x y(y=2x) ( ) 答:(1) F (2) F (3)F (4)T 10、设谓词P(x):x 是奇数,Q(x):x 是偶数,谓词公式 x(P(x)Q(x))在哪个个体域中为真?( ) (1) 自然数 (2) 实数 (3) 复数 (4) (1)--(3)均成立 答:(1) 11、命题“2是偶数或-3是负数”的否定是( )。 答:2不是偶数且-3不是负数。 12、永真式的否定是( ) (1) 永真式 (2) 永假式 (3) 可满足式 (4) (1)--(3)均有可能 答:(2) 13、公式(?P ∧Q)∨(?P ∧?Q)化简为( ),公式 Q →(P ∨(P ∧Q))可化简为( )。 答:?P ,Q →P

四川大学离散数学试题

离散数学模拟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永真命题公式( ) ①只存在主析取范式;②只存在主合取范式; ③既存在主析取范式也存在主合取范式;④都不对. 2. 下列代数系统中消去侓不成立的是( ) ①.群;②含幺半群;③整环;④分配格. 3.在4个元素的集合上可定义的满射有( )个 ①4;②12; ③16 ④24 4. 在整环和格的定义中对运算都要求满足的性质是( ) ①及收律; ②幂等律; ③交换律; ④分配律. 5.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半群都有幂等元;②.剩余类环中没有零因子; ③.整数加法群不是循环群;④每个群都有正规子群. 6.Z5为模5剩余类集,定义f: Z5→Z5如下:f(x)=2x+1,则f0f( ). ①不是函数;②不是单射;③是置换;④不是满射(0:1;1:3;2:0;3:2;4:4) 7.下面图中可以具有边数最多的是( ) (114=38*3, 100=10*10,120=16*15/2,100=10*10,114=38*3,110=44*5/2 ) ①40阶的简单连通平面图;②K10,10;③K16;④44阶的5度正则图 8.下面关于集合基数正确的说法是( ) ①没有最大的基数集;②.任何集合都存在与它等势的真子集; 确③没有最小的基数;④有理数集合与实数集合等势 9. 下面图中,可以割边的图是( ) ①K10,10; ②欧拉图;③平面图;④哈密顿图. 10. 在4个元素的集合上可定义的等价关系有( )个 ①4;②8;③12 ④15. 11.群没有平凡子群,则G( ) ①没有平凡子群;②是循环群;③是置换群;④不存在. 12. 设R是A上的二元关系,且R0RUR=R,则( ) ①r?=R;②S( R )=R;③t( R )=R;④R=I A. 13.是一个格,a,b,c∈L,如果a≤b≤c,则( ) ①a∨b=b∧c;②a∧c=a∨b;③b∧a=a∨c;④a∨b=c∧b 14.谓词合适公式同时又是命题合适公式时,公式中必无( ) ①自由变量;②约束变量;③个体常量;④函数. 15.设T是G的生成树,则( ) ①G的回路必含T的边;②G的回路必不含T的边; ③G的割边必含T的边;④G的割边必不含T的边. 16. 设18阶简单连通平面图G有35条边,则最多能为它增加( )条边使其仍能保持是简单平面图. ①13;②..18;③.20;④.25. 17.下式中( )是永真的. ①(P∧Q) →(P∨Q);②(P→Q)∧(P∨Q); ③(P→Q) →(P?Q);④(P∨Q)→(P→Q). 18. 下面在集合论和逻辑学中正确的公式有( , )

高等数学答案-第四册-四川大学编

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1) 1.计算 )(1)2; i i i i i -=--=-()122(12)(34)(2)510212 2. ;345(34)(34)591655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5551 (3).; (1)(2)(3)(13)(3)102 i i i i i i i ===------4222(4).(1)[(1)](2)4; i i i -=-=-= -112 2 ())] a bi =+= 112 22 4 sin )]()(cos sin );22i a b i θ θ θθ=+=++ 3. 设 1z = 2;z i =试用三角形式表示12z z 及12z z 。 解: 121cos sin ;(cos sin );4 4266z i z i π π ππ=+=+ 121155[cos()sin()](cos sin ); 2464621212z z i i ππππππ =+++=+ 122[cos()sin()]2(cos sin );46461212z i i z ππππππ=-+-=+ 11.设123,,z z z 三点适合条件1230z z z ++=及1 231;z z z ===试证明123,,z z z 是一个内接于单位圆 z =1的正三角形的顶点。 证明:1230;z z ++=z 123231;312;; z z z z z z z z z ∴=--=--=-- 122331;z z z z z z ∴-=-=-123,,z z z ∴所组成的三角形为正三角形。 1231z z z ===Q 123,,z z z ∴为以z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的三点。 即123z ,z ,z 是内接于单位圆的正三角形。

国开放大学离散数学本离散数学作业答案

国开放大学离散数学本离 散数学作业答案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离散数学集合论部分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共3次,内容主要分别是集合论部分、图论部分、数理逻辑部分的综合练习,基本上是按照考试的题型(除单项选择题外)安排练习题目,目的是通过综合性书面作业,使同学自己检验学习成果,找出掌握的薄弱知识点,重点复习,争取尽快掌握.本次形考书面作业是第一次作业,大家要认真及时地完成集合论部分的综合练习作业. 要求:学生提交作业有以下三种方式可供选择: 1. 可将此次作业用A4纸打印出来,手工书写答题,字迹工整,解答题要有解答过程,完成作业后交给辅导教师批阅. 2. 在线提交word文档 3. 自备答题纸张,将答题过程手工书写,并拍照上传. 一、填空题

1.设集合{1,2,3},{1,2} ==,则P(A)-P(B )= {{1,2},{2,3},{1,3}, A B {1,2,3}} ,A B= {< 1,1>,<1,2>,<2,1>,<2,2>,<3,1>,<3, 2> } . 2.设集合A有10个元素,那么A的幂集合P(A)的元素个数为 1024 . 3.设集合A={0, 1, 2, 3},B={2, 3, 4, 5},R是A到B的二元关系, 则R的有序对集合为 {< 2,2>,<2,3>,<>,<> } .4.设集合A={1, 2, 3, 4 },B={6, 8, 12},A到B的二元关系 R=} y x y x∈ ∈ < > = A , , 2 , y {B x 那么R-1= {< 6,3>,<8,4> } . 5.设集合A={a, b, c, d},A上的二元关系R={, , , },则R具有的性质是反自反性. 6.设集合A={a, b, c, d},A上的二元关系R={, , , },若在R中再增加两个元素 , ,则新得到的关系就具有对称性. 7.如果R1和R2是A上的自反关系,则R1∪R2,R1∩R2,R1-R2中自反关系有2 个.

川大《高等数学(文)》第一次作业答案

《高等数学(文)》第一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 100.0 完成日期:2013年12月09日 16点29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而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 4.0 分,共10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B ) A.奇函数 B.偶函数 C.非奇非偶函数 D.以上均不对 2. ( B ) A.[-1,0) B.(0,-1] C.[-1,+1] D.R 3. ( B ) A.0 B. 1 C. 2 D. 3

4. ( D ) A.-1 B.0 C. 1 D.不存在 5. ( B ) A.有一条渐近线 B.有二条渐近线 C.有三条渐近线 D.无渐近线 6. ( C ) A. 1 B. 2 C. 3 D. 4 7. ( C )

A. A B. B C. C D. D 8. ( C ) A. A B. B C. C D. D 9. ( D ) A. A B. B C. C D. D 10. ( C ) A.0 B. 1 C. 2

D. 3 11. ( B ) A. A B. B C. C D. D 12. ( B ) A. A B. B C. C D. D 13. ( B ) A. 4 B. 6 C. 2 D. 3

14. ( D ) A. 3 B. 2 C. 1 D.0 15. ( C ) A. A B. B C. C D. D 16. ( B ) A. A B. B C. C D. D 17. ( B )

A.仅有一条 B.至少有一条 C.不一定存在 D.不存在 18. ( B ) A. A B. B C. C D. D 19. ( B ) A. A B. B C. C D. D 20. ( B ) A. A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