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 第五章病毒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 第五章病毒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 第五章病毒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 第五章病毒教案

【精品教案】第五章病毒

教学目标:

1.识别病毒,说出病毒的结构组成。

2.收集并整理从书籍、报刊杂志及网上查询到的有关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信息。

3.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策略: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了解病毒生命活动的特点时,运用换位思考法,让学生假定自己是病毒,在身体结构非常简单的情况下,要长期生活下去,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研究病毒的科学家,在对病毒基本特点了解的基础上,找出可能的病毒为人类造福的途径,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和补充

教学重点:病毒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课前准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病毒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各种资料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复习提问举手回

答问题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哪一种生物体没有细胞?你能说说细胞中有哪些有机物吗?

导入新课

认识病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他们所知道的有关病毒

的情况,并且说出他们是从哪儿得到这些知识

的。

请一位学生读一篇有关禽流感的新闻。

(或上网看禽流感最新消息)

学生谈谈对禽流感的认识,感受病毒给人类带来

的危害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观看

《病毒》视频文件,边看边思考,记录

有关要点,准备下面的时间回答老师提出的问

题。

从中了解学生现有的水

平。提问禽流感是由什么

引起的?

提出疑问:病毒到底是个

什么东西,与细菌一样

吗?。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打出流感病毒有关图片,

提问:你还敢吃鸡吗?引

入新课,

超链接(病毒)视频文件

布置思考提纲:1病毒是如

何发现的?为什么说它是

生物?2病毒观察要用什

么仪器?课本将病毒分成

多少类?3病毒结构由什

么组成?病毒是怎样生活

的?4病毒的繁殖怎样进行?5病毒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病毒的发现学生叙述病毒发现过程了,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

分析得出:病毒比细菌小。教师引导并归纳

引导提问:病毒的发现过程说明病毒具有什么特征?

病毒的种类病毒的大小及形态认识病毒“小”的特征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病毒。

知道病毒形态多种多样

提示一根头发丝和病毒的

大小比较。

出示病毒图片。

拿禽流感病毒样本回学校

用显微镜能够观察到吗?学生很容易想到寄生。

据此归纳病毒的种类

有三种: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

并举例说明

运用换位思考法,让学生

假定自己是病毒,在身体

结构非常简单的情况下,

要长期生活下去,应该选

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引

导学生归纳病毒的种类。

病毒的结构和繁殖观察,认识病毒结构。强化记忆病毒结构。

能说出病毒结构。

说出病毒“繁殖”过程,病毒离开活细胞变成晶

体。

回答问题

得出结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又符合生物特

征,(有重要的生命物质──蛋白质和核酸;它

不能独立生活,却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靠自己

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物质“繁殖”

后代,病毒具有生命的特征。)是没有细胞结构

的生物。

幻灯片展示病毒结构

动画展示病毒的生活,繁

殖。

以噬菌体侵染细菌为例。

(着附→注入遗传物质→

复制→释放。)

现在敢吃鸡了吗?为什

么?

提问:为什么说病毒是生

物?引导学生复习以前学

过的生物特征及细胞结构

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得出

答案。)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知道人和动物约60%的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

的,

病毒性疾病是发展畜牧业的严重障碍,

植物病毒病能够严重地威胁农业生产。

回答问题答:防止得肝炎病。

对病毒有新的认识。

用所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在老师的提示引导

下,尝试说明“糖丸”的作用,

请学生回答所知道的由病

毒造成的各种各样人体疾

病、家禽、家畜疾病。

调动课堂气氛,联系学生

亲身体验打过甲、乙肝疫

苗的请举手。

问:乙肝疫苗的作用。

告知:乙肝疫苗也是病毒,

说明鸡瘟疫苗的作用。

认同病毒可以给人类带来益处。1、预防疾病、

2、能够杀灭的农业害虫

3、转基因技术应用及基因治疗

你知道原因吗?(如学生不会直接说明)

动物病毒能够杀灭的农业害虫

简要说明转基因技术也与病毒

有关,还有基因治疗,这些常常是通过病毒作为载体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注意引导学生从事物正反两个方面去看待问题 巩固练习 做练习,回答问题

出示练习

作业布置

教学流程图: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阅读分析

病毒 病毒的种类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病毒的

发现

病毒的大小及形态

反馈练习

病毒的结

构和繁殖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集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水螅的捕食和体型,血吸虫生活史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图片放映海底世界画面出示相关图片,观看海底景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 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思考:固着在海中礁石的海葵,看起来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然而,他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美丽的海底景象,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二、互动授课 腔肠动物 学生自学教材第3-4页,找出水螅的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组织学生小组自行解决问题。 1.水螅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2.水螅的形态有何特点? 3.水螅身体结构是由什么构成?体壁由几层细胞构成,体内有几个腔,食物和残渣由何处进出? 4.水螅如何完成捕食和御敌? 5.结合水螅身体结构,阅读“观察与思考”,推测水螅是如何消化和排泄的。 小组讨论并相互验证答案正确性,统一答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对比各种腔肠动物,总结出主要特征。学生讨论并熟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设计意图:在授课中锻炼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速记,分工合作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努力的喜悦,成功的兴奋。(二)扁形动物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前三段,就涡虫的生活环境,结构形态及主要的生理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涡虫生活在哪里?样子如何? 2、涡虫的形态有何特点?有何意义?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简要讲解。 引导学生自学华枝睾吸虫的图片,让学生看图并参考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1、它的消化器官有何特点? 2、它的生殖器官有何特点? 3、它是怎样感染人体的?什么是寄生? 分析各种扁形动物,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病毒教案 (1)

第五章病毒 授课者:麦北进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和种类 2、理解和掌握病毒的特征、生活和繁殖。 3、理解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讨论、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病毒与人类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态度看问题。 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病毒的结构和生活,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教学难点:病毒的生活和繁殖。 一﹑预习要点: 1.19世纪俄国科学家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时,发现病毒。 2.病毒都细胞结构,比细胞,需要用才能观察到。 3.病毒的结构,由外壳和内部组成。病毒不能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内。根据寄生的生物种类不同,病毒通常可分为____ __病毒、病毒和__ _ __病毒,后者也称为__________。 4.病毒只能寄生在里,靠自己的中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病毒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 5.病毒的常见形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类一方面设法________和_________病毒性疾病,一方面______ 为人类造福。二导入新课 到2013年4月19日为止,上海市H7N9禽流感确诊6人,死亡4人。

李某,男,87岁。2月19日发病,3月4日死亡。 吴某,男,27岁,系猪肉商贩。2月27日发病,3月10日死亡。 储某,男,48岁,江苏如皋人,从事鸡鸭运输工作。 3月28日出现咳嗽、咳痰症状,4月1日出现发热,3日死亡。 於某,女,52岁。3月27日出现低热,29日就诊, 后病情加重,于4月3日经抢救无效死亡。 李某,男,4岁,幼托儿童。3月31日出现发热39℃、流涕症状, 4月1日就诊,4日确诊。目前患儿一般情况良好,体温36℃。 曹某,女,67岁。3月22日出现咽痛、咳嗽、发热寒战症状, 24日就诊,27日收治入呼吸科ICU,4月4日确诊。目前病情危重。 请问引起H7N9禽流感的元凶是什么? 谁能用肉眼看见病毒?它的结构和生活有什么特点? 三、教学过程 [学点一]病毒的发现、大小、形态。 认真阅读P89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1、俄国科学家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时,发现病毒。(伊万诺夫斯基) 2、病毒的形体极其________,通常只有借助__________ 才能观察到他们。(小,电子显微镜) 3、病毒的常见形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球状,杆状,蝌蚪状)随堂练习(一) 1、首先发现“滤过性病毒”的科学家是( B ) A.巴斯德 B.伊万诺夫斯基 C.达尔文 D.列文虎克 2、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哪种仪器观察到烟草花叶病( D ) A.放大镜 B.高倍光学显微镜 C.低倍光学显微镜 D. 电子显微镜 3、病毒的形态有哪三种? 、、。(球状,杆状,蝌蚪状)[学点二]病毒的结构、种类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 201年2月22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 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了植物常见的无性繁殖。 难点: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无性繁殖的典型的图片,嫁接、扦插过程的示意图,组织培养的相关资料 学生:通过无性繁殖方式繁殖的实例 参考课时:2课时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温故知新----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有性生殖 例如桃树是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的。这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有性生殖。 2、无性生殖 椒草用叶繁殖、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像这种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 3、无性生殖的应用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激情、质疑 激发兴趣 看书、填表 温故知新 表述交流 得出结论 看书、讨论 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 思考、讨论和分析植物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探讨植物生殖多样性的意义。 表述交流 补充完善 描述嫁接的一般过程和技术要点,能够运用模型或实物演示嫁接的过程。 创设情景:在生活中你见到过植物通过哪些方式产生新个体?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大蒜发芽,土豆长芽,扦插富贵竹的茎段,嫁接蟹爪莲,绿豆发芽等。分析以上不同的例子中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发生在植物的那个部位,它们有无本质区别? 针对桃树等通过种子产生新一 代的方式,结合种子结构的基本知识,知道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而受精卵则是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结果。 组织学生观察植物无性生殖的 图片,鼓励学生归纳出无性生殖 的概念。 组织学生看书----观察思考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 教具准备: 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4. 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在了解其它环节动物的基础上,理解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与讨论,对环节动物门特征的概括,继续培养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特点,培养“结构与功能”“生物体与环境” 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环节动物与其它动物的比较,进行生物进化的观点教育;通过了解蚯 蚓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通过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 惯的重要意义。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 物教案全册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包括《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两个单元内容。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内容编排图文并茂,加强了启发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内容编写具有弹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要注意类别知识的横向对比,又要注意结构知识的纵向梳理,还要注意基本知识的多向迁移,搭建过渡桥梁、构建知识网络,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会贯通。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行为的种类、意义,理解动物行为大多通过运动来完成。 3、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为有密切的 联系。 4、描述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5、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方法及意义。 6、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通过学习使学生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生物圈的和谐发展。 8、积极实践新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七年级一学年的生物学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的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八年级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仍有少数学生的生物学基础差,学习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时完成作业、主动性不足、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太理想等现象。因此,通过本学期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管理和调控和学习方法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让他们端正学生态度、学习得法,还要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巩固、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成绩有大面积的提高。 四、具体措施 1、坚持新课程理念,因材施教,分类分层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 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2、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讨论交流,促进学生间密 切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进一步学习各地先进的教学经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选择适宜的、 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注重学法指导,分组、分层次设置课堂反馈练习,开展学习方法交流等活 动,让学生学会学习,使优生得到更好发展,差生得到提高成优; 5、积极开展生物实践活动,加强实验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 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五、进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章病毒》测试(含答案)

《第5章病毒》测试 一、选择题(共16分) 1.能引起人、猪等患“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属于以下哪种病 毒类型() A. 细菌病毒 B. 植物病毒 C. 噬菌体 D. 动物病毒 2.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 A. 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 B. 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 C. 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 D. 给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3.下列关于图中三种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都由[1]蛋白质外壳和[2]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B. 必须生活在活的动、植物细胞内 C. 无叶绿体,营寄生生活 D. 对所寄生的生物造成危害 4.有关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个体都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 B. 组成成分中一定含有机物 第1页/共6页

C. 细菌和病毒是原核生物,真菌是真核生物 D. 细菌、真菌分别通过产生芽孢和孢子繁殖后代 5.烟草花叶病毒的生存环境是() A. 烟草根周围的土壤水溶液 B. 烟草周围的空气 C. 腐烂的烟草叶 D. 烟草的活细胞 6.病毒在寄生细胞内的生命活动主要表现为() A. 取食、消化、吸收 B. 游动和生长 C. 生长发育 D. 繁殖新个体 7.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哪种仪器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 A. 光学显微镜 B. 电子显微镜 C. 跳蚤镜 D. 虎克用的显微镜 8.病毒结构简单,有以下部分组成() ①细胞壁外壳②内部的细胞核③内部的遗传物质④蛋白质 外壳。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9.请说出病毒的发现者:俄国科学家______。 10.请写出图中病毒的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 D______。 11.请描述病毒的形态:在______下,可以看到病毒的形态是 ______的。它们比______小得多,只能用______(百万分之一毫米)来表示它们的大小。 三、实验题(共4分)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庆城县蔡家庙初中赵海龙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 1、说出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 2、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3、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4、关注水生动物生存环境。 二、重点和难点 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三、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CAI课件;鱼缸、金鱼、气球、吸管、塑料板、剪刀、橡皮筋、针线、钢尺等、鱼鳃结构挂图。 学生:搜集有关水生动物的生活资料;预习探究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模拟实验。 四、课时分配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一、动物的多样性 1、种类 2、生活环境 3、运动方式 二、常见的水中动物----鱼 1、游泳:体型呈梭形、鳞片外有黏液,可减少水中运动器官,胸鳍、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2、呼吸:鳃是呼吸器官,由鳃丝和鳃盖组成,鳃 每人说出一 种熟悉的动物。然 后,以小组为单 位,尝试着根据有 无脊椎或生活环 境和运动方式的 不同,给这些动物 找个家,将结果填 写在书中的表格 里。 1、四人一 组,根据观察提 纲,进行实验:观 察鱼缸里鱼的体 型、鳞片及运动时 鳍的作用,本互交 流,质疑答疑,归 纳整理,得出结 创设情景 (CAI媒体播放), 带领学生进入那 丰富多彩的动物 世界,让学生每人 说出一种熟悉的 动物(不能重复)。 然后,组织学生根 据有无脊椎或生 活环境和运动方 式的不同,给他们 找个家。 质疑:鱼为什 么适于在水中生 活?出运河观察 提纲,引导学生进 行实验观察,针对 问题进行步步为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5病毒 教案

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的内容。“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是继“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和“生物圈中的动物”之后安排的课程,教材在第四章介绍了细菌、真菌后,本章紧接着来介绍病毒。在学生学习了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之后,再学习病毒这类特殊生命形式----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生物界的几大类群,使学生形成对生物圈中生物的完整认识,同时也是后面学习生物进化、生态系统和生物技术的基础。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病毒的发现史、种类、结构和生活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本节课对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是探究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在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材中关于病毒发现史的介绍,阐明了技术手段对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体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同时,应注意病毒的种类很多,在生物圈的分布十分广泛,又营寄生生活,离开细胞后的生存能力很弱,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带来了极大危害,在生活中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如定期消毒,勤洗手等,杜绝病毒的传播。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教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动植物、细菌和真菌这些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等有了较系统的认识,已经初步学会了观察、分析、比较等科学方法,具备顺利地学习本节部分内容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在今天这样的信息时代,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认识了艾滋病、禽流感、非典等疾病,他们对本节课涉及到的有关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有关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的知识,学生并无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另外,对于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进行分析,在这一方面,学生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全册)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全册)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说出动物的生活环境的种类和特点。 2.说出水生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和主要结构特点。 3.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4.归纳出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共同特点。 5.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变化情况。 【重点和难点】: 重点: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难点: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CAI课件(展示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动物、水中生活的各种动物类群、水中自由生活的鱼和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水域污染 对水生动物的影响,增强直观性);鱼缸、金鱼、气球、吸管、 塑料板、剪刀、橡皮筋、针线、钢尺等、鱼鳃结构挂图。 学生:预习探究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模拟实验;查找出水体环境的恶化情况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师:录像展示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各种动物,带领学生进入那绚丽多彩的动物王国,去领略大自然的神奇。然后,组织学生填表总结。 生:填表总结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总结。 师:请根据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的不同,给它们找个家,然后相互交流。 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 师:通过交流,我们不难发现动物种类繁多,而且生活环境和运动方

式也各不同。 质疑:这些动物都是怎样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的? 生: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师:播放录像,水中自由生活的鱼。质疑:鱼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的生活呢?我们人类为什么不能像鱼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水中呢? 生:开动脑筋,阐述自己的观点。(相互补充、完善) 师:大家的观点正确吗?就让我们先看一看鱼是怎样生活的。组织学生观察鱼缸里的活鱼,然后提出观察问题。(CAI展示) 问题l: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是否有利于克服水中运动的阻力? 问题2:鱼的运动器官是什么?胸鳍、腹鳍、尾鳍在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 生: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根据提示问题积极动脑思考。然后,表述交流、补充完善,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a.体型呈梭形、鳞片; b.外有黏液,可减少水中运动的阻力; c.鳍:鳍是运动的器官,胸鳍、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师: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仅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来探究。接下来,就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探究方案。 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研究,提出本组想要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 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相互质疑,补充完善本组设计方案。 生:修改自己的实验方案。 师:教师引导学生参照书(P5~P6)中的方法步骤和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探究。 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师:巡视指导。 生:体色的观察:鲫鱼背面呈__色,腹面呈__色。 师:这种体色对鲫鱼在水中生活有什么意义? 生:体形的观察:鲫鱼的身体(圆形、侧扁),体呈___。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的生命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植物的无性生殖 2、列举一些常见的无性生殖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或小组讨论活动来获得结论,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花的观察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冶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概述植物有性生殖和植物无性生殖 难点:概述植物无性生殖,尝试植物的扦插 三、教学用具 桃花模型小黑板多媒体课件挂图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由白居易的诗句“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这是动物的一种什么行为?引入课题 2、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二)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利用圈点批画记思等形式进行自学,教师巡回指导,为讲解打下基础) 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 和,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2、被子植物繁殖后代一般是由果实中的完成的。 3、种子中的胚,是由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来的,这种由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 4、椒草用生殖,马铃薯用生殖等,都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5、植物的生殖方式主要有生殖和 生殖。 6、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主要区别是。 7、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常见的方式有和等。 8、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分为和。例如:苹果、梨、桃等许多果树都是利用来繁育优良品种的。接上去的部分叫做,被接的植物体叫做。 9、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生物界有哪些不同的生殖和发育方式? 让学生思考并进行回答, 教师进行补充;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包括《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两个单元内容。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内容编排图文并茂,加强了启发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内容编写具有弹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要注意类别知识的横向对比,又要注意结构知识的纵向梳理,还要注意基本知识的多向迁移,搭建过渡桥梁、构建知识网络,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会贯通。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行为的种类、意义,理解动物行为大多通过运动来完成。 3、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4、描述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5、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方法及意义。 6、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通过学习使学生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生物圈的和谐发展。 8、积极实践新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七年级一学年的生物学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的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八年级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仍有少数学生的生物学基础差,学习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时完成作业、主动性不足、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太理想等现象。因此,通过本学期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管理和调控和学习方法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让他们端正学生态度、学习得法,还要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巩固、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成绩有大面积的提高。 四、具体措施 1、坚持新课程理念,因材施教,分类分层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每个学生 的充分发展; 2、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讨论交流,促进学生间密切合作,培 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进一步学习各地先进的教学经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选择适宜的、科学的教学 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注重学法指导,分组、分层次设置课堂反馈练习,开展学习方法交流等活动,让学生 学会学习,使优生得到更好发展,差生得到提高成优; 5、积极开展生物实践活动,加强实验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 性、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五、进度

八年级生物上册 5.5 病毒课后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章病毒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病毒制造新一代病毒所需的物质来自于( ) A.上一代病毒 B.寄主细胞 C.病毒本身 D.外界环境 2.下列有关禽流感病毒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个体微小 B.有遗传物质 C.营寄生生活 D.有细胞结构 3.病毒在寄主的细胞内进行增殖,对寄主的影响是( ) A.没有影响 B.有害 C.有益 D.既有益又有害 4.新型禽流感的病原体为H7N9流感病毒,判断该病原体是病毒的依据是( ) A.该病原体无遗传物质 B.该病原体无细胞结构 C.该病原体个体微小 D.该病原体能致病 5.下列不属于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的是( ) A.用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 B.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 C.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 D.给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6.下列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是( ) A.痢疾 B.肺炎 C.流感 D.脚癣 7.下列关于病毒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的种类很多,在生物圈的分布十分广泛 B.有些病毒能够引起人或动植物患病 C.有些病毒经过人工处理成减毒病毒,可以预防某些疾病 D.所有的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8.(xx·山东济南)微生物结构简单,但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内 B.②通过形成芽孢繁殖后代 C.人们制作酸奶、泡菜离不开③ D.②③都属于真核生物 探究创新 ★9.烟草花叶病毒(简称TMV)感染烟草叶片能使叶片出现斑点,从而降低烟叶的质量。某同学想探究使烟草得病的是病毒结构的哪一部分,做了如下实验。请据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烟草花叶病毒结构非常简单,无结构,它是由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的。 (2)把有病斑的烟叶榨汁,用病菌过滤器进行过滤,再用过滤后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烟草,烟草会得病吗?。原因是。 (3)此实验说明使烟草得病的是烟草花叶病毒的。 参考答案 知能演练·提升 1.B 2.D 病毒个体微小,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表现出生命特征。 3.B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靠自己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所以对寄主有害。 4.B 5.B 6.C 痢疾一般是由细菌或原生动物引起的,如痢疾杆菌、痢疾内变形虫等;肺炎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脚癣是由真菌引起的;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 7.D 8.A ①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内;②通过分裂繁殖后代;人们制作酸奶、泡菜离不开乳酸菌,③是酵母菌;②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③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 教具准备: 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4. 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在了解其它环节动物的基础上,理解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与讨论,对环节动物门特征的概括,继续培养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特点,培养“结构与功能”“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环节动物与其它动物的比较,进行生物进化的观点教育;通过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 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通过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观察蚯蚓”的实验,并通过实验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三、方法的训练 观察→发现问题→提出见解(假说)→实验验证(反复多次)→得出结论 四、过程与方法 以蛔虫的生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让学生树立要养成卫生好习惯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五、重点、难点分析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病毒练习题

第五章病毒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细菌 B、水螅 C、烟草花叶病毒 D蚯蚓 2.下列生物属于病毒的是() A、痢疾杆菌 B、结核杆菌 C、痢疾杆菌噬菌体 D、大肠杆菌 3.下列生物的营养方式属于寄生的是() A、噬菌体和痢疾杆菌 B流感病毒和醋酸杆菌 C、酵母菌和烟草花叶病毒 D、大肠杆菌和青霉 4.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病毒特点的是() A、个体微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没有细胞结构 C、在寄主细胞里进行繁殖 D、可以独立生活 5.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哪种仪器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 A.放大镜 B.电子显微镜 C.低倍光学显微镜 D.高倍光学显微镜6.烟草花叶病毒的形状是() A.球形 B.杆形 C.螺旋形 D.蝌蚪形 7.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大肠杆菌 B.绿脓杆菌噬菌体C.青霉D.双孢蘑菇 8.以下生物,除哪一种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A.草履虫 B.烟草花叶病毒 C.海带 D.向日葵 9.病毒的结构是由什么组成的() A、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纤维素外壳和由遗传物质构成的核心 D.蛋白质外壳和由遗传物质构成的核心10.病毒这一类生物与其他生物的主要区别是病毒( ) A.不能独立生活 B.没有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 C.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D.十分微小,不具备细胞结构 11.噬菌体侵入细胞后,在什么控制下繁殖新的病() A.细菌的遗传物质B.噬菌体自身的遗传物质 C.细菌的蛋白质 D.噬菌体自身的蛋白质 12.麻疹和甲型H1N1流感都是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今年3月上旬,我国政府为0-15岁的儿童免费接种了麻疹疫苗。现在,肆虐于墨西哥、美国等地的甲型H1N1流感也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现,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民防范。麻疹和甲型H1N1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下对病毒描述错误的是()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病毒

《病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病毒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识别病毒,说出病毒的结构组成。 方法过程:1.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对多种病毒的了解来认识病毒的结构和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感情态度价值观:关注病毒与生物圈内其它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事物的观点。 教学重点: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病毒的结构特征与繁殖特点。 教学方法:引导探索、精讲多练、两案五环模式 学习方法:自学为主、小组合作、探究小结 教学准备:教案、导学案、PPT文稿 学生准备:搜集一些有关病毒引起人类疾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问题激发兴趣: 猩红热、手脚癣、棉花枯萎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猜想:流行性感冒、狂犬病、天花病是不是也是由细菌和真菌感染引起的? (板书课题——病毒) 二、检查指导学生自学学习情况。(学生小组交流) 1.病毒是()世纪末,()国科学家()发现的,叫做()? 2.自学课本第89页,口述伊万诺夫斯基的实验过程。 3.借助()可以看到病毒的形态是(),比细菌小得多,只能用()来表示它们的大小。 三、新授课: (一)、病毒的发现(教材89页) 1.19世纪,首先发现了病毒。 2.伊万诺夫斯基的结论:是烟草花叶病的是一种比细菌还要小的病原体,他把这种病原体叫做? 3.通过阅读教材,你认为病毒是单细胞生物吗?

(二)病毒的种类(教材90页) 1.根据病毒的不同形态可分为?(幻灯片展示,老师引导) 2.按寄生细胞不同分为哪几类? (三)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通过课件展示动植物的细胞结构,再展示病毒的结构示意图,进行比较、分析、讨论、总结。 1.病毒结构简单,有()外壳和内部的()组成。 2.病毒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呢?(看课本内容91页,自学完成) 3.思考讨论:如果离开了活细胞,病毒会死亡吗?(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4.师提问:那么病毒是如何繁殖的呢?(老师通过提问复习回顾细菌和真菌的生殖方式,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病毒的繁殖方式) (四)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病毒可引起哪些人类的疾病? (从病毒的有害方面思考,老师引导) 2.人类如何利用病毒造福人类? (从病毒对人类的益处方面思考讨论) 四、课堂小结: (学生回顾、老师引导补充) 五、课堂练习: (附课件之上) 六、作业布置: 课后第92页1、2、3题 板书设计: 病毒 一、病毒的发现 二、病毒的种类: 1.按寄生细胞不同划分 2.按不同形态划分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分析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张店中心中学 支霞 2013年2月22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了植物常见的无性繁殖。 难点: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无性繁殖的典型的图片,嫁接、扦插过程的示意图,组织培养的相关资料学生:通过无性繁殖方式繁殖的实例 参考课时:2课时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温故知新----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有性生殖。 2、无性生殖 椒草用叶繁殖、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像这种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3、无性生殖的应用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等。 嫁接:苹果、黎、桃等果树是利用嫁接的方法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如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4、植物无性生殖的条件环境条件: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得出结论 看书、讨论 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 思考、讨论和分析植物无性生 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探讨植 物生殖多样性的意义。 表述交流 补充完善 描述嫁接的一般过程和技术要 点,能够运用模型或实物演示 嫁接的过程。 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 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 活。 学生分组讨论和设计探究影响 扦插成活率的关键因素? 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对材料 的处理,做出假设,试验设计 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组织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汇报 交流,同时总结影响扦插成活 率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讨论影响植物无性繁殖的环境 因素有哪些。 等。分析以上不同的例子中产生 新个体的过程发生在植物的那 个部位,它们有无本质区别? 针对桃树等通过种子产生新一 代的方式,结合种子结构的基本 知识,知道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 卵发育而来,而受精卵则是两性 生殖细胞结合的结果。 组织学生观察植物无性生殖的 图片,鼓励学生归纳出无性生殖 的概念。 组织学生看书----观察思考 帮助指导 展示植物嫁接的录像或图片,让 学生认真观察,描述嫁接的一般 方法和注意事项,体会影响嫁接 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组织学生如何开展植物的扦插 繁殖,选择什么样的扦插材料能 够提高扦插的成活率,扦插材料 提前应做哪些处理? 质疑:植物的无性繁殖在生产实 践中有什么作用?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病毒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病毒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病毒的种类及其结构组成。 2.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实际生活经验的总结来认识病毒的种类,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对多种病毒的了解来认识病毒结构和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 1.通过对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病毒的情感。 2.通过对病毒的了解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增强对病毒预防和治疗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病毒的种类及其构成。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病毒的情感。 2.对病毒的预防和治疗。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先请同学们看老师自己动手制作的红丝带。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学生回答,回答不出,教师告诉学生。(这是爱滋病预防的标志。)由此同学们联想到什么? 生:有的说艾滋病。 师:那么谁能告诉大家艾滋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生:议论,并回答,艾滋病病毒。 师:回答对了,同学们还知道那些病毒呢? 生:非典、流感、肝炎、艾滋病、小儿麻痹症、狂犬病…… 师:好,同学们举了这么多,老师举一个,大肠杆菌噬菌体。 师:病毒在我们周围是普遍存在的。同学们想不想了解病毒? 生:想。 师:那这节课就由我带大家揭开病毒神秘的面纱 师:我们翻开课本72页,同学们阅读文中第二自然段,病毒的发现过程。 师:找到答俺的同学请举手。 生:发现者是伊万诺夫斯基。

师:那么大家见到过病毒的真实面貌吗? 师: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初期,以为烟草花叶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于是他便将得病的烟草花叶榨出汁液,然后用能将细菌滤去的过滤器进行过滤,那剩下的滤液里面还有没有细菌?生:没有。 师:那按照伊万诺夫斯基最初的设想,剩下的滤液里面没有细菌了,然后他用这个滤液再去感染正常的烟叶?那大家想一下,如果这种花叶病是由于细菌引起的,那么这个滤液还能不能使正常的烟叶得病? 生:不能。 师: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当他用滤液去感染正常的叶片时,正常的烟叶又被感染上这种病了?那这是为什么? 生:证明烟草花叶病不是由细菌引起的。 师:那这种使烟草得病的物质比细菌大还是小呢? 生:同学们小组讨论,对实验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说明病毒比细菌还小。 师:因为病毒可以通过细菌过滤器,所以科学家把它称为“滤过性病毒”。但人们还是没有看到病毒的真实面目,为什么呢? 生:病毒太小了。 师:那病毒到底有多小呢?用实验室里的光学显微镜能否看到? 生:不能。 师:病毒的单位是nm,通过换算得出(1nm=1/十亿米)。如果将1 nm的物体放到乒乓球上,就像一个乒乓球放在地球上一般。而病毒的大小在10~300 nm之间。 师:那怎样能看到呢? 生:用电子显微镜。 师:有了电子显微镜这一有力武器,人类逐渐认识了长期危害人和其他生物的病毒。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什么样子的。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本73页病毒的形状。 师:是不是病毒就这三种形状呢?不是的,常见的有这三种 生:球形,杆形,蝌蚪形。 师:淡然还有其他形状,如砖块形,子弹形 师:那病毒是怎样生活的呢? 生:(小组细心观察,认真比较) 师:(提示)我们前面学过植物体内有叶绿体可以光合作用,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动物体内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病毒是怎样生活的呢 生:思考后回答,寄生 师:对。寄生是指一方为另一方提供物质和生活场所。一方有利,另一方受害。 师:我们按寄主不同可以把病毒分成几类呢 学生举手! 师:我就请同学们就我们在黑板上举的例子来看。 师:就开始黑板上的病毒分类。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5.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本节教材介绍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两大类群。将这两大类群安排为一节内容,主要考虑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具有“有口无肛门”的共同特征,具有相似性,适宜合并介绍。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活体水螅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了解血吸虫的生活史,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讲究卫生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水螅的观察,培养学生爱科学、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通过了解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讲究卫生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一、回顾

1、生物的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植物与动物的区别:能不能通过化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二、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动物。动物有千万种,如果一种一种来学,需要很长时间。为了方便研究,人们把动物按照共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一类一类的学。 首先,我们要学的是腔肠动物(课件2、3页)。 举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经常吃的海蜇就属于腔肠动物。 大家想一下,自己见过的海蜇是什么样子的?结构简单,没有内脏的分化。 思考:固着在海中礁石的海葵,看起来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然而,他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 我们通过腔肠动物的一种代表性动物来研究以上问题。 三、互动授课 (一)腔肠动物(打开课件第4页,了解腔肠动物水螅) 1.水螅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水流缓慢、水草茂盛的清洁的淡水中。 思考:如果一条小溪中原来有水螅生存,现在却采集不到,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水体受到污染 2.水螅的形态有何特点? (1)身体几乎透明,长约一厘米。 (2)螅体呈圆筒状,一端附着在水草上,另一端有口,口周围有5-12条柔软细长的触手。(3)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背腹,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课件第6页): A、定义:经过身体纵轴,可有许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叫辐射对称。 B、举例:人、鱼、鸟是辐射对称吗?除了腔肠动物,还有哪些是辐射对称的?海星 C、作用: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3.水螅身体结构(课件第7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