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述题

论述题

论述题
论述题

教育学论述题

1、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1、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一个服务”变为“四个服务”(即升学变为适龄学生、学生素质、合格新生和合格劳动者)

2、探索全面实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运行机制。突破“一切围绕升学考试”。明确学校培养目标

3、改革学制,渗透或引进职业技术教育,全面实现“双重任务”。“3+1”(前三年文化课,第四年职业技术课)

4、改革课程,建立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课程和教材改革(教改的核心内容)。趋势:必修课(为主)、选修课、活动课和社会实践课“四结合”。

5、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管理教学工作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工作计划

1、建立学校教学工作的计划体系

2、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学校、教研组和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二)教学工作的组织(教务处:编班、排课、校历、作息时间、学籍)

(三)教研组工作的管理

1、教研组的主要任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和教学工作能力,建立良好的教师集体,培养良好的教风,改进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2、教研组的设置

3、教研组长的选用

4、加强教研工作的指导,搞好教研组的建设

(四)教学工作的检查与指导(五)提高教学工作质量1、明确的指导思想2、完整的工作体系3、对形成教学总理的诸要素实行管理4、对教学工作全过程实行管理5、教学工作质量检查与质量分析评价

3、联系实际谈谈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教育方针的自觉性;有助于树立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素养;有助于科学育人,提高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有助于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教育科学

研究。

4、联系实际谈谈针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应该采

取哪些相应的教育举措?(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连续

性和顺序性,教育工作应该循序渐进、逐步推开(2)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稳定性,教育工作者应加强

教育举措的针对性(3)个体身心发展既有统一性,又

有个别差异性,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应注意因材施教

(4)个体身心发展还有可变性和非均衡性,教育者要

及时跟上对象的发展变化,抓住成熟期、关键期,适时

而教。

5、结合人生阶段与教育,谈谈你对终身教育的理解:

终身教育制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制度,它采用开

放的、灵活的、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一生都可以受用的学习技能,在终身教育制度下,成人

教育的地位得到全面的提升,学生的需要会得到更多地

满足,个性会得到充分的发展,考试失败与成功的概念

将失去意义。教育对不同人生阶段有不同的意义,终身

教育正好能够满足人生各个阶段的教育要求,从童年期

到老年期,每一个人的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其优势与劣

势。为了使每个人在每一个阶段都生活得有意义,当然

就需要在每一个阶段都接受相应的教育。再说,当前人

类正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挑战,终身教育、终身制学习无

疑有助于我们接受这些挑战。

6、你是怎样认识素质教育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

你认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可以有何作为?

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

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

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

教育。从结果来看,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提高教育对象

整体素质结构水平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

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

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

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以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对素质教育要有以下几点正确的

认识:(1)素质教育不是对现行教育的全盘否定(2)

素质教育不是对考试的否定(3)素质教育不是对加强

“双基”教学的否定(4)素质教育不是要淡漠对尖子

人才的培养(5)素质教育不是要让学生无所事事,没

有课业负担(6)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要加强薄弱课程和

薄弱学校(7)素质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日常概念的

层面。

7、结合实际试述作为一各21世纪的老师应该具备什么

素养?

(1)思想政治素质:政治思想素养了职业道德素养,

其中后者包括: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以

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2)教师的智能结构:

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广

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能力结构:

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创造能

力、自我鉴定、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

8、结合实际试述老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发扬民主,发挥班

集体的教育作用;控制情绪,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9、根据我国实际,参照现代学校教育改革的趋势,你

认为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需要怎样进一步改革?

(1)重视幼儿教育,并将其纳入学制系统,(2)入学

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

育朝着综合和统一的方向发展(4)调整高等教育结构,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终生教育受到普遍重

视。

10、德育在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中有什么意义?请结合

当前实际说明为什么要加强中小学生的德育?

德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实施,

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1)培养学生的

品德,制约他们的发展方向;(2)规定学校教育的性质

(3)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德育现实:一是德育目

标相对滞后,二是教育内容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科学

性,三是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四是教育方法单

一,五是家庭社会学校教育没有形成合力,社会现实往

往与学校德育目标相异。1、德育在青少年学生全面发

展中有什么重要意义?请结合当前实际说明为什么要

加强中小学生的德育?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我个人认为道德能力在能力体

系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因为道德不仅事关个人的健康

发展,而且事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德育排在“德、智、

体、美、劳”之首,可见其重要性。一个人如果道德能

力强而其他能力弱一点,他至少会有所作为;但如果其

他能力强而道德能力弱甚至是差,那他就会危害社会,

能力越强,危害越大。同时,国家治理社会的手段主要

是法律和道德,二者的职能和调整范围既有联系又有区

别,法律无法约束或约束不到的地方,只有通过道德来

约束,所以党和政府才提出以德治国。从这个角度说,

道德能力是基础和前提。同时,道德能力是当代中学生

健康发展的必备要素。道德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个人综合

素质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同时也有助于自我

心理状态的调节,当然,毫无疑问,一个人的道德能力

的形成,是其养成对国家和社会责任感的前提。

首先,中小学生大部分是六七岁至十几岁的未成

年人,正处在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变化时期,人生观和世

界观尚未形成,理解事物及判断是非的能力也较弱。使

青少年从小养成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

惯,这对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为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重要的意义。其次是当

前国际国内形势的要求;三是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四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

11、结合实际,谈谈普通中小学当前德育工作的状况,

以及你对搞好德育工作的打算和设想。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中小学德育要以培养学生

成为具有民族精神的好公民,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

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为目标。要针对青少年生理、心

理特点,贴近他们的生活,从小学生的生活圈、中学生

的社会公共生活面出发,让学生学会生活,以不断提升

生活质量。要强调道德、心理、法律、国情、政治、经

济、文化、生活统一在人格教育上,让“爱国守法、明

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成为做人的

基本道德规范。中小学德育应注重人文性,关注学生个

性的发展和独立思考能力、自我教育能力、道德认知、

判断、反思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内

容编排上,以学生的道德发展需要为中心,选取学生能

理解、接受的内容,关注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兴趣,使学

生觉得这门课有助于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能

得到启发。应采取多样化的途径和方法。在课堂上,多采用案例分析、道德讨论、角色扮演、价值澄清等,平时辅以课外活动,如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亲子沟通。道德教育既要体现国际性、开放性,同时也可以利用地方史、历史遗物、纪念碑等地域性资源。如在编写面向西部地区的教材时,就可以结合延安地区的革命历史和变迁,带学生参观革命战争时期留下的遗迹,激发他们的爱国意识。在教学的灵活性、生动性、形象性以及教材的图文并茂、语言活泼、深入浅出等方面,也要加强和改进。

2、结合实际,谈谈普通中小学当前德育工作的状况,以及你对搞好德育工作的打算和设想。

近年来,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从国际上看,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日趋发展,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从国内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学生面临着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的极大考验;从教育自身来看,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学校德育工作在目标、任务、途径等方面必然要做出不同于“精英教育”的深刻变革。

要深刻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是深入学习,领会实质,统一思想认识。

二是扎实调研,制定措施,做好政策准备。

三是全面部署,加强监督,确保落到实处。

联系当前实际,我感到要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做到三个坚持:一要坚持“育人为本”。二要坚持“德育首位”。三要坚持“全员育人”。

【提出了“一个坚持”(坚持以人为本)、“三个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四个提高”(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学校党委及各级党组织、学生党支部、共青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班级、学生公寓乃至网络虚拟群体都应该提出各自的具体要求;从责任人来说,对校长、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直到学校的广大教职工,都要明确各自的责任,

给予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提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

总之,我认为应该始终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

人”作为学校建设的首要问题,始终把学生的思想政治

教育放在首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拥护党、

拥护社会主义,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新人才,使他

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

接班人。

12、联系实际试述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教学过程的规律。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在教学过程

中,必须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学生学习以间接经验为

主;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

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在教学实践中,既要把系统

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智力,尤其要

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了解掌握知识、弄清知识

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能够自如地运用知识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3)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规律: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是密不可分、辩证统一有教学过程

中的,掌握知识是提高思想的基础,学生思想的提高又

有助于知识的掌握。但是,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就提高

了思想品德。因此,实践中必须以知识教学为主,结合

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

来,浑然一体。(4)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

现代教学论强调教与学二者的辩证关系,教学是教师教

学生去学,学生是教学活动中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

学习丐主导作用。:承认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

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性。

13、请结合有关教育理论谈谈对人人可当班干部的干部

轮换制的看法:

【培养学生的管理主体意识,换位思考,社会责

任感的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培养犹如幼苗长成大树,是

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挫折教育,协作教育。自制教

育,自律能力,主人翁责任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能力

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信心的培养,."

参与和认同"的权利,帮助学生提高自我价值的认识,

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从

而抑制自卑情绪的发生。为孩子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养成乐观的态度】

14、如何贯彻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

自愿原则:a充分考虑学生意愿,让学生自愿选择、

自愿参加。b教师要积极鼓励正确引导;自主原则:a

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独立自主参加活动,b发挥

教师的主导作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a符

合学生年龄特征,b考虑学生个性差异

15、谈谈家庭教育“三结合,一协调”的看法?

(1)教养结合:是指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既要关心孩

子的物质生活,又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品德,把两

者很好地结合起来(2)爱严结合:是指在家庭教育中

既要关心爱护子女,又要严格要求子女(3)言传身教

结合是指做父母之邦的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言行,以身作

则,严格控制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

家长教育子女的协调一致,一是指父亲、母亲、祖父、

祖母等给孩子的生活待遇和教育要求要完全统一,不可

各搞一套,二是指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前后一致,不可

朝令夕改,更不能自食其言,凭自己的喜怒好恶随时改

变对孩子的要求。

16、怎样撰写教育科研论文?

(1)弄清所写教育科研论文的种类(2)抓住教育科研

论文的结构特征(3)按照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一般步

骤和要求。其一般步骤有:一前期准备阶段:明确目标,

选择课题;确定主题,拟好标题;谋篇构思,编写提纲。

二撰写初稿:搞清写的是哪类论文,选择的是什么课题;

立意要新,标题要直接、简洁;谋篇构思的关键是安排

好论文的层次结构,提纲是对论文层次结构的具体化。

三是修改定稿;修改论文主要考虑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

两个方面。

17、如何开展课堂研究?

(1)确定班组抽样的具体方法(2)提出相应的课

堂研究假设;(3)弄请该课堂研究中的三类变量;(4)

搞好课堂研究设计

18、试述教育观念的转变对基础教育有何影响?

在当代,实施基础教育的主要机构是小学、初中

和普通高中。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目的就是让素质

教育落到实处,以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一个教育

工作者,我们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强化改革意识,

大胆探索和实践,将课改精神与历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

来,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体系。

要对教育进行反思,改革陈旧的教育观念、教育

模式、教育内容、教育评价、考试制度和教育手段,朝

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前进。

转变教学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前提。在以往的教学

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一些违背教育教学

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重教师主导地位,轻学生

主体地位;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人格不能健全地

发展;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等等。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确立与课程改革精

神和素质教育思想相统一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的过程

中,教师应该起导向性的作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

引导学生学习。其次,确立与课改精神和素质教育相

统一的学生观。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着眼点必须

落在学生上,面向全体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

指导,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1.兴

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2.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参与教

学。3.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以便形成探究性的学习习惯。第三,确立与素质教

育相统一的评价。

19、管理教学工作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工作计划:管理学校教学工作,学校的领导

者首先要制订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并组织制订教务处、

各教研组、各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从而组成学校教学

工作计划体系,对教学工作实行计划管理。(二)教学

工作的组织。(三)教研组工作的管理:明确教研任务,

组建教研组,选好教研组长,加强指导。(四)教学工

作的检查与指导:(五)提高教学工作质量:提高教学

工作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教学工作质量检查与质量分析

评价。

20、试述编制试题的要求:

(1)正确性(效度)指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

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2)可*性,是指测验稳定反

映实际水平的程度。又称信度。(3)鉴别度(区分度)

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鉴别程度,(4)实用性:指一个测验适合于实际的程度。

心理学论述题:

·1·试述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心理实质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1)日常生活经验的证明,人们认识到脑在心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2)临床经验和解剖生理学的发展促进了对脑机能的认识(3)反射概念的提出和条件反射学说的建立,进一步揭露和证实了人脑与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密切关系。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心理对客观现实的依存性(2)人的心理反映的主观性、能动性(3)人的心理反映的社会制约性。

·2·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改进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防止干扰;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利用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2)充分利用有意注意的规律合理地组织好教学进程;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教育;正确组织课堂教学(3)要运用几种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提高教学效果。·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学习善于组织自己注意的能力(2)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3)教育学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4)要加强意志锻炼,提高自己排除干扰的能力(5)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针对学生注意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培养措施。·4·什么是观察?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措施有:(1)观察前必须向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2)在观察过程中,要认真培养学生观察的技能和方法(3)观察后要求学生做记录或报告(4)启发学生观察的主动性(5)在观察过程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加(6)在观察过程中,要有言语活动参加。

·5·联系实际谈谈如何避免遗忘:(1)组织有效的复习:及时与经常复习相结合: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复习时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干扰:复习方式多样化(2)适当的超额学习(3)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6·根据中小学生记忆特点,如何提高记忆效果:(1)启

发学生学习的自学性(2)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3)引导学生把看、听、说、练结合起来(4)把概念

讲深讲透(5)重视课堂练习的作用。

·7·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1)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

人生观和价值观(2)教育学生合理地满足和调节需要

(3)丰富多样的情境教育(4)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

·8·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2)注重培养健康

的情感(3)培养和增强责任心,强化坚持性和自制性

(4)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5)充分发挥集体和榜样的教育作用(6)通过适当的

挫折教育,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7)启发学生加强意

志的自我锻炼(8)针对意志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

培养措施

·9·联系实际分析学生兴趣的个别差异表现:(1)兴趣的

倾向性(2)广阔性(3)稳定性(4)效能性

·10·举例分析能力个别差异的表现:能力的发展水平的

差异;能力发展早晚差异;能力类型方面的差异;能力

在性别方面的差异

·11·联系实际谈谈能力的培养:早期教育是能力早期发

展的决定条件;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培养能力的基

础;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兴趣爱

好和勤奋是内部动力;教师应坚持正确的观点

·12·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

习动机?(1)通过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学习的自

觉性(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3)

加强课堂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形象性和具体性(4)利

用学习结果的反馈,强化学习动机(5)合理地组织竞

赛(6)正确评价,恰当地运用表扬和批评(7)加强归

因指导。

·13·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概念的掌握?(1)加强新旧知

识的联系,提供范例丰富表象(2)比较概括,抓住关

键特征(3)变式练习,提供反馈信息(4)正确表征概

念,给予系统归类(5)模糊概念教学

·14·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1)注

重专业知识的积累(2)形成问题解决一般过程的意识

(3)注重发现和识别问题(4)尽可能利用外在形成表

征问题(5)克服影响问题解决的消极因素的影响

·15·如何培养创造性?保护儿童的好奇心;解除儿童对

错误的恐惧心;鼓励幻想;鼓励和创造性的人接触;鼓

励个人的首创;避免用固定的眼光看待有创造潜力的

人。

·16·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1)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的教学(2)理解基本原理,促进原理和法则的迁移

(3)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4)培养可逆联想

的习惯(5)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相结合。

·17·结合实际分析学生不良品德的转变过程:(1)消除

疑惧心理,融洽师生关系(2)提高道德认识,讲究教

育方法(3)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4)锻炼与

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5)注重个

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

·18·联系实际分析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1)学习

负担过重(2)家庭关系紧张(3)自我评价不客观(4)

性生理与性心理发展不平衡。

试题类型简答题、论述题

试题类型:简答题、论述题 1.如何充分认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的阐述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理解这一总目标 3.如何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4.为什么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 5.为什么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6.如何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三个进一步解放” 7.眼下,一场剑指作风积弊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党深入开展。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请你谈谈对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

8.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是什么 10.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对于这一思想的认识。 11.如何理解十八大关于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12.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理解 13.为什么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4.领导干部应该树立怎样的权力观 15.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16.为什么必须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

17.中国共产党建立90多年来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哪三件大事 18.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其实践要求是什么 19.如何正确看待党的十八大强调的公平正义 20.结合当前风云变化的国际形势,谈如何做好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这对我们党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21.当代青年如何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上创造新的青春业绩 22.为什么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23.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胡锦涛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意义和作用的 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礼仪知识考试题答案

山东立泰生物有限公司 礼仪知识考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社交礼仪中开口三件事是:尊称、敬语、礼貌用语。 2、商务西装最标准的颜色是:深蓝色。 3、社交活动中私密朋友间的距离一般保持在 -1.5 M之间,常用的社交距离一 般保持在 -3.6 M之间。 4、在正式场合,男士穿的西服有三个扣子,只能扣中间的扣子。 5、与客人同时乘坐电梯时,应该是将客人安排在电梯中操作员后面的位置最为尊贵。 6、在商务活动中双方同时交换明片时应该左手接,右手递。 7、在日常工作中递交文件资料给上司或者客户时,应该身体向前呈 15 度微倾,文 件正面朝上司或者客户的方向双手递交。 8、乘坐有专职司机的双排小车时,副驾驶后面位置是VIP(最尊贵)位。 9、晚辈与长辈握手,应该长辈应先伸手,男士与女士之间握手,应该女士 应先伸手。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女士跷二郎腿的坐姿是( C )。 A、不符合规范,因为会显得草率而轻浮 B、男士可以,女士不可以 C、只要注意上边的小腿往回收,脚尖向下,女士也可以采用 2、作为商务人员,形象很重要,因此,在商务场合中,你应该( B )。 A、时刻保持严肃的表情,以示严谨的工作态度 B、时刻保持微笑,营造一个良好的商务环境 C、该笑就笑,表情自如,显示当代人的活力 3、下列哪一项不是穿西装必要的( C )。 A、一定要打领带 B、一定要穿皮鞋 C、一定要配领带夹 4、涉及到公司业务场合中,你的配偶、朋友都参加的情况下,在互相介绍中,你应该( A )。 A、先介绍自己的配偶和朋友,在介绍老板 B、先介绍老板,再介绍自己的配偶和朋友 C、先介绍谁都可以 5、接电话时,拿起话筒的最佳时机是在铃声响过( B )声之后。 A.一声 B. 二声 C .四声 D. 五声 6、主人陪同多位客人出入无人驾驶的电梯时,请问出入电梯的标准先后顺序是( C ) A.主人先进先出 B.客人先进先出 C.主人先进后出 D.客人先进后出 7、假使小王一家要在家宴请客人。小王的家庭成员情况是:小王单身男性,在某公司任经理 一职;父母亲均是农民;妹妹现就读高中。请问小王一家中谁应为彼此不认识的客人做介绍?( A )

西方经济学五道论述题

一、试结合当前实际经济情况说明主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并说明当经济出现衰退时,政府应采取何种政策手段调节国民经济。 答:财政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和基本方向,可分为扩张型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两种类型,每种方向又有两种基本的政策工具:政府支出和税收。 扩张型财政政策指是国家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刺激和增加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行为,它主要通过减税、增支进而扩大财政赤字的财政分配方式,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主要通过增税、减支进而压缩赤字或增加盈余的财政分配方式,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最典型的方式是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的规模。当经济生活中出现需求不足时,运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可以使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达到平衡;如果社会供求原来是平衡的这一政策会使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如果社会总需求已经超过总供给,这一政策将使两者的差额进一步扩大。 我国实现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在经济增长乏力、增长速度下滑时,通过扩大财政赤字增加政府支出,把社会的闲置资本利用起来,从而刺激经济,变下滑为上升。这种做法是在当今世界市场失灵现象反复出现、经济活动复杂化合国民经济景气循环的不规则化条件下,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的调节,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其包括的总体政策含义是。在主要确保金融稳定、安全运行的同时,相对更多地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因为在市场经济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制中,财政政策市货币政策之外唯一可以仰仗的主力型工具和手段。 二、货币政策手段有哪些?论述当前经济形势及其主要特征,结合前述理论,并简要说明各种工具的作用机制,分析当前应采取何种货币政策。 答: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控制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利率水平,进而改变经济中的投资量,以调节均衡国民收入的政策。按货币政策的作用方向来划分,也可以分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两种类型。每种类型分为三种基本货币政策工具,分别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相反,降低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提供放

毛概_考试__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

毛概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 论述题 1、论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意义。 1、答: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第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第四,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第五,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联系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谈谈你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认识与理解。 2、答:“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主要内涵: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战略所要达到的社会发展状态。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既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也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内容,体现出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本质特征。 3、试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1)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点断。这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科教兴国战略是根据我国国情及其它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提出来的,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产力落后,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要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赶上发达国家,必须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是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全局的大事。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以保护环境为重要内容,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以实现经济和社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忽视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传统发展模式,使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人的需要不构成危害,要争取处理好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资源利用、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好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发展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的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这是邓小平同志的先富帮后富,协调地区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的具体体现。到20世纪末,第二个大局已提上了议事日程,以江泽民为首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适时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想,这是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这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根本保证,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客观需求,是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世界范围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不仅对振兴中西部地区经济、促进全国经济更大发展,实现现代化长远发展的宏伟目标,都将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都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什么?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5、为什么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6、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报告强调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第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没有这一特征,社会主义就是不完整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第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不只是社会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方面的现代化,而且包括政治、文化等全面的现代化。 第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反作用于物质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谈谈你对这段话的体会。 8、.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的依据。 9、试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0、试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要性。 材料题 1.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Ⅰ: 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经验。 ———《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270页。 材料Ⅱ: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根据材料请回答问题: (l)试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2)试阐述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取得的理论成果。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

简答题论述题

简答题 1.教师道德的特点有哪些? 第一,教师职业具有任务的全面性和艰巨性。教师要使自己的受教育对象获得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 第二,教师职业具有工作方式的个体性和独立性。教师当然也需要合作和相互学习,但更多地是独立地开展工作。 第三,教师职业具有工作对象的主体性、多样性和发展性。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成长中的人。 第四,教师职业具有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正如俗话所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第五,教师职业具有工作价值的迟效性和间接性。教师的工作价值要转化为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以及学生将来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 第六,教师职业具有工作成果的集成性和社会性。任何一个学生的成长和成功都不可能是某一个教师的工作所能作到的。它是教师集体以及各种教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简述教师的职业纪律。 答: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 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①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②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③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④从一点一滴做起;⑤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 3.教师职业良心的含义是?其具体要求是? 答:教师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具体要求是:克尽职守、自觉工作、爱护学生、团结执教。 4.教师职业道德强化的意义是? 答:1.可以为解决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良好的途径和方法,为教师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2.可以改变以往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即只要有知识就可以当教师的传统旧观念;3.可以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水平,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4.可以吸引更多的素质较高的、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青年学生投身于教师职业。 论述题 在当代,请结合实际,谈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德观。 答:(1)新世纪我们需要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统合”的师德观。(2)“理想与现实的统合”的师德观就是既满足教师个体的内在需要,也顾及社会规范的要求,是一种可信又可爱的师德观。其构建应符合三大原则:服务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张力性原则。(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交往于陌生的业缘群体之中,但利益关系却相互依赖,每个人都享受他人服务,同时每个人又主动服务于他人。人们处在一种互惠合作、相互依赖的利益关系之中:社会提倡以义取利的伦理观,精神的满足离不开物质的满足,劝人放弃物质欲望来实现社会大治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4)只有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师德统合起来,才能在正视现实和重视现实价值引导的基础上营造出让教师觉得可以接受、可以做到的师德。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某某老师惩罚学生。关于惩罚,学生和老师各执一词。学生认为老师惩罚自己侵犯了自身的权利,给自己身心造成伤害,老师认为惩罚学生就是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成长。没有惩罚的教育就是不完整的教育吗?请结合你所学知识和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教育和惩罚的理解。 答:惩罚绝不等于休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教育不是改造人,是唤醒人,唤醒人内心中沉睡的巨人。当一个孩子犯了错,要惩罚他,首先要肯定他是一个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错误。孩子犯了错,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惩罚”,是必要的。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

礼仪试题及答案

公务礼仪(上)试卷试题 考试学员: 总分值分 您的考试成绩: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分,共分) 第 1 题.“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人生的规律可以认识,但并不是平常所认识到的“规律”;真正的名与利可以求到,但并不 是平常所认为的那种“虚名”。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A 第 2 题.穿西服时,口袋里不能随便放东西。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A 第 3 题.做指示、请人发言宜长不宜直。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A 第 4 题.后面开衩的西服,一定要缝合开衩的地方。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B 第 5 题.不系领带时衬衫扣子不能解开。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B 第 6 题.入场方式:从椅子的右边进,左边出。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B 第7 题.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最长。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A 第8 题.手心向内的“V”字形手势代表胜利。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B 第9 题.“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荀子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A 第10 题.女性在坐时应将双臂都放在沙发或椅子的把手上。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B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分,共分) 第 1 题.古代“礼”同“()”。 A. 律 B. 鞋 C. 靴 D. 履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D 第 2 题.小三色原则:()不超过三个色系。 A. 西服、衬衣、皮鞋 B. 西服、腰带、皮鞋 C. 手表带、西服、皮鞋

材料题和论述题

A卷 材料分析题:(从下面3道题中选取2道回答问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对世界的本质问题存在着不同的哲学观点,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产生,又复归于水;万物有生有灭,而水则是永恒的。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立的分寸上燃烧,在一泄的分寸上熄灭。[材料2]毕达哥拉斯认为:从数目产生岀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而: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岀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材料3]东汉哲学家王充认为:天履于上,地偎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材料4]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请回答:(1)材料1、2、3的观点相同吗?并加以评述。 (2)材料4说明了什么原理? [答案要点]⑴材料1、2、3的观点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坚持世界是统一的。不同之点则在于:材料1、3都表现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把世界统一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泰勒斯归结为火,王充归结为气,但都是用物质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材料2表现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们把世界归结为数,归结为某种客观的精神、理性因素。(8分)(2)材料4说明的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7分) 2、[材料1]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材料2]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请回答:(1)材料1和材料2分别表述了什么思想?(2)这两种观点哪一个是正确的?为什么? [答案要点]本题考查的是唯物主义运动观的相关理论。 材料1反映了物质的绝对运动,承认了物质的相对静止。(4分) 材料2强调了物质的绝对运动,否认了物质的相对静止。(4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物质的存在应该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赫拉克利特的观点体现了物质存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正确的辨证的观点。而克拉底鲁的观点否认了物质存在的相对静止,只强调其绝对运动,这属于相对主义、诡辩论,因此是错误的。 (7分) 3、[材料1]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都是具有意识、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追求某种目的的人……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产生的结果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到了最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 [材料2]黑格尔认为,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请回答:材料1、2分別是什么观点?对比材料1,请分析指岀材料2的错误。 [答案要点]材料1:人的主观意愿和意识是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规律的。(4分) 材料2:认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4分) 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是社会存在决立了社会意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客观规律运动的

简答题及论述题

【简答题及论述题】 1.《氓》以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1)对比的焦点一是双方对对方不同的态度,二是两个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前后变化。(2)通过前后对比、相互映衬,显出两个人的善恶美丑及彼此间的强烈反差。 2.以被弃为界,分析《氓》的女主人公形象:以结婚为界,分析氓的形象:(1)女主人公由单纯、天真、热情而略带软弱转变为成熟、理智、冷静而坚毅刚强。(2)氓在婚前“信誓旦旦”急于成亲,婚后“至于暴矣”终至遗弃,暴露了他忠诚是假,虚伪是真的本质。 3.分析《国殇》第一段,全景鸟瞰,局部特写,动静结合的特点:(1)第一段写激战。①描写旌旗蔽日、敌军压境的壮阔场面,有鸟瞰全局之势。②在此背景下描写敌我短兵相接:陷入泥潭的战车、死伤的战马、楚军鼓手不屈不挠的身影,如一组组特写。③“严杀尽兮弃原野”激战之后的寂静与先前激战的场面形成强烈对比,动静结合。(2)第二段礼赞为国捐躯的战士。前段为后段的铺垫,后段为前段的升华。外形描写与精神赞美相结合。 4.分析《哀郢》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即怎样通过流亡历程的叙写表达深沉的思想感情:(1)在叙述自己流亡过程的同时,不断抒发对故都的思念和对楚国命运的忧虑。(2)表现为:离开郢都频频回首,思君念国;至洞庭湖向东,梦魂思念,离都日远;到了陵阳,恍恍惚惚,忧愁相接。然后总结郢都沦陷、百姓流亡、自己流放的原因在于君王亲近小人,小人日进,诬陷贤者,贤者日益疏远。 5.《冯谖客孟尝君》如何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刻画冯谖、增强文章趣味:(1)抑:冯谖“无好”“无能”,弹铗而歌,诛求无厌,有了车则招摇过市,炫耀于人。(2)扬:而后收债于薛,市义而归,棋高一着;深谋远虑,“复凿二窟”。可见冯谖奇异性格与不凡的见识。 6.分析《项羽本纪》项羽形象的性格特征:(1)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和乌江自刎等场景,刻画了项羽缺乏智谋、勇武粗豪的性格。尽管他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所向无敌,不可一世,然而,勇武有余而谋略不足。鸿门宴上由于寡断少谋,轻易放走了敌手,导致日后自刎乌江的悲剧。(2)作者在极写项羽豪霸之气的同时,也未忽略对他内心矛盾与痛苦的刻画。在陷入垓下重围之中,项羽夜饮不眠,慷慨悲歌,涕泪并下,这些情节和场面的描写,展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显得丰满而有立体感。 7.分析“霸王别姬”的情节对于丰满项羽形象、增强文章悲剧气氛的作用:(1)“霸王别姬”充分表现了项羽面临失败的复杂心情。通过夜饮、吟唱、泣下等细节描写,可见他对难以逆转败局的痛苦,对天时不利的愤激不平,以及对虞姬的依恋不舍。(2)展现了项羽隐于粗豪形表之后的沉重的内心世界,让人看到了项羽性格的另一些侧面,同时也渲染了作品的悲剧气氛。 8.分析《苏武传》中苏武形象:《苏武传》是《汉书》中写得极为生动,富有文学性的一篇,也是充满爱国精神的佳作。(1)苏武处处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不忘使臣之命,既表现了对匈奴的修好之愿,而又不为所屈,奋力抗争。(2)他对于卫律的始而威胁,继而利诱,终以断水绝粮相通等手段一一从容处之。在受审讯时他以自刎对之,义不受辱,最后匈奴欲以冻饿置之死地,他千方百计自救,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对李陵的劝降,苏武只是以君臣和国家大义自剖心迹。(3)苏武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处事得体,不失汉朝使节的身份,正气凛然,维护了民族尊严,感人至深。 9.分析《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兰芝、仲卿的形象,并指出他们之间的差异:(1)兰芝:知书识礼,勤劳能干,忠于爱情,不能忍受无理逼迫,对事情有清醒的认识,有反抗性;(2)仲卿反抗性逊于兰芝,对问题的认识远不如兰芝。10.曹操《短歌行》的艺术特点:(1)隐约曲折的表达方式。(2)引用《诗经》成句,巧妙表达自己的愿望。(3)运用比兴手法,形象生动,含蓄深沉。【参见前:《短歌行》第8题具体说明】 11.曹丕《燕歌行》中景物描写的作用:(1)萧瑟悲凉的秋景烘托凄清寂寞的氛围,燕雁南归对照丈夫不归。(2)秋夜景色,牵牛织女,表达无限悲伤。 12.分析曹植《赠白马王彪》借景物抒写情思的表现手法:(1)第二章受淫雨影响,路途险阻难行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京城的依恋,对前途的忧惧。(2)第四章写初秋原野的萧条,抒发凄凉孤独之感。(3)“归鸟”“孤兽”情景交融,感物伤怀,抒发生离死别的悲哀。 13.分析曹植《赠白马王彪》艺术特点:(1)借景抒情与直抒胸臆相结合。(2)比兴手法的运用。(3)章与章蝉联的顶针形式。(诗除第一、第二章外,为首尾相接的辘轳体。如第三章结尾:我马玄以黄;而第四章开头:玄黄犹能进;结尾:抚心长太息;第五章开头:太息将何为。以此类推,构成辘轳体) 14.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以涧底松、山上苗的对比发端,与“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人间不平现象形成鲜明的对照,揭露了门阀制度下庸才盘据高位,英俊屈居下属的不合理现象,为古今受压抑者鸣不平。 15.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描写田园风光的特点,表达作用怎样的思想感情:(1)质朴、宁静、平和,充满生活气息。(2)热爱田园,田园生活悠闲,与官场的丑恶、纷扰成为鲜明的对照,回到田园的诗人无比喜悦。 16.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开头“心远地自偏”四句的哲理:心远地偏,重在把握自我。内心超脱。远离争名夺

国际经济学--论述题

论述题索引: 1.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的福利影响如何? 2.贸易的动态利益有哪些? 3.试分析大国经济增长后的福利效应 举例说明国际贸易对各要素所有者利益的不同影响决定他们对自由贸易政策的态度。(自P41) 根据特定要素模型可知:自由贸易会降低进口竞争部门特定要素的收入水平,共同要素的收入水平则不定,出口部门的特定要素收入水平会提高。正因为如此,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自由贸易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例如:在英国走向自由化的历史过程中,曾发生了关于《谷物法》是否应该废除的大辩论。地主阶级极力反对废除,而新兴的资产阶级极力主张废除。原因就在于废除《谷物法》,允许廉价谷物进口,不利于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利益。在这场辩论中,工人阶级的经济利益居中。 4.阐述新贸易理论的意义。 5.李斯特的保护贸易观点及其政策 6.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怎样改变不完全竞争企业间的竞争优势的? 7.如何看待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有效性? 8.试述一国参加关税同盟的静态和动态效应 9.试述中国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10.试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以及“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11.我国已经于2001年加入WTO,试论述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面临的机遇 与挑战。 12.对比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替代战略的利弊 13.试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当代国际贸易的影响 14.发展中国家实行钉住汇率制度会带来哪些后果? 15.试述浮动汇率下的国际收支调整机制 16.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自由化的初期往往采取货币贬值的汇率政策? 1.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的福利影响如何? 对进口国来说,国际贸易提高了进口国消费者集团的福利水平,降低了进口国进口竞争生产者的福利水平,因为商品的进口使商品的市场价格下降,从而消费者增加了对该商品的需求。但是国内的生产者在产品价格下降之后减少了供应,供应小于需求的部分只能由进口加以弥补,这样就造成了消费者剩余增加了,生产者剩余减少了,即商品的进口提高了消费者集团的福利水平,降低了生产者的福利水平。但是,从进口国总体来看,增加的福利比减少的福利要多,所以国际贸易使进口国的福利水平提高。对于出国来说,则正相反,国际贸易降低了消费者剩余,提高了生产者剩余,也就是说商品的出口提高了出口国生产者的福利水平,降低了出口国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但是从总体上看,增加的比减少的多。所以,国际贸易使出口国的福利水平提高。所以,从总体上看,国际贸易提高了所有参加国的净福利水平。

2018年中考适应性练习三(辨析题、材料解析与论述题专项) (1)

初中研训中心组供稿 适应性练习三(辨析题、材料解析与论述题专项) 一、辨析题 1.文艺复兴的大师们高举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旗帜,创造了诸如《神 曲》、《最后的晚餐》等宣传宗教神学思想的艺术作品。请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6分) 2. 右图是小史的学习笔记,你认为他的笔记内容是否正确? (2分)请说明理由(4分) 3.小史同学认为右图所示内容是日本明治维新 时期向中国学习的结果。你认为小史同学的观点 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6分) 二、材料解析与论述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摘自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2分) 材料二 有了这些发现,欧洲的商业城镇……,现在已成为为数众多的、兴旺的美 洲耕作者的制造者,也是亚洲、非洲、美洲几乎所有国家的运输者和某种程度上的制造 者。 ——摘自《亚当·斯密谈欧洲的扩张》 (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4分) 1875年横滨街头的蒸汽车

(3)结合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和新航路开辟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的基础。(4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探索世界】 材料二【发现世界】 材料三【改变世界】 (1)依据材料一,指出欧洲人眼中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2)依据材料二,分别指出与图8线路①和线路②有关的航海家。(4分)并指出“结束了它的孤立状态”的历史事件(2分)

心理学题库--简答题.论述题

《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题库 试卷一 简答题 1.简述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2)脑是心理的器官;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2.简述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论述题 1.论述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 教师掌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可以了解学生心理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指导教育、教学及自身的发展。心理学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1)教师通过掌握心理学理论,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能自觉地实施有效地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才能够使学生理解掌握、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能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掌握心理保健的方法,有利于自身的心理保健、预防某些心理性疾病的发生,而且可以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某些不健康心理进行及时指导与纠正,使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3)教师掌握心理学原理,可以更好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2.结合实际论述知、情、意三者之间的关系 (1)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一个统一的总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2)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 (3)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 (4)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 (5)联系实际。

试卷二 简答题 1.简要说明注意的含义、特点和功能。 (1)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意识倾向特征,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一定的对象。 (2)特点:①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性;②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集中性;③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性。 (3)功能:①选择功能;②信息整合加工作用;③维持(保持)功能;④调节与监督功能; ⑤预测与预见功能。 2.引起随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1)对活动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随意注意越易于引起和维持。 (2)对兴趣的依从性:对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随意注意。在随意注意的产生中,间接兴趣有重要作用。 (3)对活动的合理组织:①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利于引起和保持随意注意。②根据任务的需要,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经常提醒自己保持注意。③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随意注意。 (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5)个性特点:对性格、意志品质的依存性。随意注意也叫“意志的注意”,它体现了人的意志的特点。因此,一个具有顽强、坚毅性格特点的人,易于使自己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目的与任务;相反,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的人,不可能有良好的随意注意。 3.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因素:客观刺激物本身特点 (1)刺激物的新异性。 (2)刺激物的强度大小。 (3)刺激物与背景对比的差异大小。 (4)刺激物的变化和运动。 主观因素:人本身的状态 (1)符合主体的需要、兴趣和期待的事物,最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2)情绪和生理心理状态的影响。 (3)过去知识经验的影响。

现代礼仪试题及答案

《现代礼仪》考试题 姓名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TPO原则,其中P代表的是(B ) A、时间、地点 B、地点、场合、 C、目的、对象 D、目的、场合 2、把握好交际空间的距离,有助于交往成功,其中社交空间的距离应该是(B ) A、1.2米——4.6米 B、1.2米——3.6米 C、3.6以上 D、3.6米——4.8米

3、在学校里见到校长时我们的称呼是(C ) A、名字+校长 B、领导 C、姓氏+校长 D、校长 4、在正式场合,男士应该穿的裤装是 (c ):A、牛仔裤B、休闲裤C、 长度适宜的西裤 5、如果给自己的学生张晓华写信,在信 封收信人一栏可以写(B )A、张 晓华(学生)收B、张晓华同学 收C、张晓华(同学)(收) 6、如果自己的求职面试不太成功,可以

(B )A、直接起身离开B、恭敬 地招聘者致谢道别D、苦苦哀求招 聘者让自己重新试一次 7、邻居家的小狗经常在你家门前大便, 你可以(C)A、去他家厉声警告B、直接贴一张纸条在他家门上说这件 事C、跟他委婉地谈谈,希望以后 照看好自己的宠物 8、探望病人时要:(C )A、谈他的病 情,并作出同情和悲伤的表情B、尽 量夸他身体很棒C、跟他多谈他感 兴趣并使他高兴的事情 9、当别人邀请你跳舞而你不想跳的时

候,可以说(B ):A、对不起,我 不想跳B、对不起,我不喜欢这首 曲子,想休息一会儿C、对不起,我 感觉和你配合不了 10、以下除了哪个以外,都是在用中餐 时不忌讳的(B ):A、拿起筷子在 各种菜肴上游移不定B、用干净的 公用筷给客人夹菜C、吃出声音以 表示菜做得很香 二、判断(20分) 1.男士穿西装应该在袖口保留商标() 2.为表示自己对朋友的关心,我们随时随 地都可以顺路去朋友家拜访()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部分) 一、简答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经济规律的特点是:①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②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③各种经济学都带有阶级性,因而会影响经济学对经济规律认识的程度。 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为社会谋福利。但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而失败。如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由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后来经济上的蹦溃。 2、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是什么? 答: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有:①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在展开激烈的竞争、促进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③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3、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该规律 如何实现? 答: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因素:一是社会的需求结构;二是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这一规律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4、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答: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的客观必然性。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因此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5、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及其特征,经济全球化的两重作用是什么?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趋势的形成:生产社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国际间分工和合作关系越紧密,要求整个世界经济连成一个整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

简答题+论述题题目

四、简答题 1. 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如何自救、互救和避灾? 2. 井下透水前的征兆有哪些?发生透水征兆时怎么办? 3.发生冒顶事故时的紧急避险措施有哪些? 4.煤矿职业病主要有哪些? 1.什么是职业病?煤矿井下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哪几种? 2. 什么是停风后先撤人? 3. 煤矿事故形成的四个条件是什么? 4. 乘坐“猴车”时必须注意的安全事项有哪些? 15.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什么? 14. 劳动合同有哪些? 13.创伤急救方法有哪些? 11. 井下安全供电应做到“三无”、“四有” 9. 发生冒顶事故的紧急避险措施有哪些? 8. 做好现场急救的目的是什么? 7. 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有哪些? 6. 发现井下透水预兆时怎么办? 5. 煤矿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有哪些权利? 4. 乘坐“猴车”必须注意的安全事项有哪些? 3. 煤矿事故发生的四个原因是什么? 煤矿井下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哪几种? 16、矿井透水的危害有哪些?

15. 矿井开拓方式主要有哪些? 14. “综采工作面”与“高档普采和普采”有什么区别? 13. 高档普采与普采有什么区别? 12. 综采工作面“三机”指的是什么? 2. 工伤保险的概念? 11. 煤矿井下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10. 自救设施与设备有哪些? 9. 哪些煤矿属于存在重大危险源的矿井? 9. 煤矿职业禁忌症有哪些? 7. 煤矿安全用电“十不准”是什么? 5.什么是井下电网的三大保护? 4.什么是电器设备的失爆? 3. 预防瓦斯爆炸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瓦斯爆炸的充分条件 瓦斯爆炸的必要条件: 1.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考研政治材料分析论述题的解题方法与步骤

考研政治材料分析论述题的解题方法与步骤 分析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所提供的材料能否根据所掌握的有关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背景给予综合、归纳,并进行科学的评价。该题型的基本要求有:一是要阅读理解材料所表达的意思,并从所给材料中获取信息、对材料进行鉴别、比较和综合概括的能力;二是回答分析题的一个根本要求就是不要离开材料,要运用有关的知识,对材料本身或材料提供的观点给予正确的评价、分析;三是由于分析题所含的信息具有隐蔽性,其选用的材料又反映不同的态度或立场,有一定的时间、空间差别,这增加了这种题型的难度。考生要能根据材料和题目的要求,引申出自己掌握的有关基本知识或观点。 解答分析题首先要掌握分析题的结构,从分析结构入手。分析题的命题形式多种多样,但其结构总是分为两部分。一方面,要求阐述原理;另一方面,要求联系实际。按照这两个要求,在答题时,一般应分两部分:先简明地阐述原理,然后再联系实际。其次,要善于从提问和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题虽然灵活,但是,其提问和材料却提供了解题的线索,这就要求在解题时,不能径直按照考生本人的想法、认识去答题,而是应从材料本身中提取信息。最后,要善于归纳、引申。怎样对材料进行正确的归纳、引申呢?一个重要的方法是使所学的原理和材料“对号入座”,要懂得在复习时所掌握的原理对解答材料性质的分析题是具有指导作用的。 分析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可概括为: (1)先看标题和所提出的问题,明确该分析题考试的学科范围和阅读材料时的重点段句 (2)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在阅读材料时,努力在头脑中联系相关考点及其基本思想 (3)注意联系相关考点和试卷材料,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如果在问题中涉及对相关命题的辨析时,在头脑中判断命题时的态度一定要十分谨慎,不要轻易得出对或错的结论 (4)在试卷上,答题的过程,就是阐述运用相关考点分析所提出问题的过程,在阐述中首先应简述分析问题时所运用的相关考点的基本思想 (5)在试卷上,阐述分析问题的过程应尽可能做到全面、周到。 材料分析题在近几年考研政治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比较重。考生在解答材料分析题时要注意两点:一要注重联系实际,材料归纳出来后,用相关的事实理论做依据做出分析。二是结合理论分析问题时,要尽可能全面一些。材料涉及几个点,答题时就要将这几个点答全,每个点不需要展开太多,但要把基本要点说到。解答材料题时,尤其要注意层次和逻辑,不要自相矛盾,在答案中最好把观点一一罗列出来,便于阅卷教师找到要点。 分析题的答题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仔细审题。大多数题目是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答题之前要仔细阅读题干、材料及问题,了解题目需要回答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回答,怎么回答。要注意思维的发散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