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数学手稿》

马克思《数学手稿》

马克思《数学手稿》
马克思《数学手稿》

[数学手稿]

马克思

数学上的所谓公理,是数学需要用作自己的出发点的少数思想上的规定。数学是数量的科学;它从数量这个概念出发。它给这个概念下一个不充分的定义,然后再把未包含在定义中的数量所具有的其他基本规定性,当作公理从外部补充进去,这时,这些规定性就表现为未加证明的东西,自然也就表现为数学上无法证明的东西。对数量的分析会得出这一切公理式的规定,即数量的必然的规定。斯宾塞说得对:我们所认为的这些公理的自明性是承继下来的。这些公理只要不是纯粹的同义反复,就是可以辩证地证明的。

数学问题。看来,再没有什么东西比四则(一切数学的要素)的差别具有更牢固的基础。然而,乘法一开始就表现为一定数目的相同数量的缩简的加法,除法则为其缩简的减法,而且除法在一种情况下,即除数是一个分数时,是把分数颠倒过来相乘。

代数的运算却进步了很多。每一个减法(a-b)都可以用加法(-b+a)表示出来,每一个除法ab都可以用乘法a×1b表示出来。

至于用幂来运算,就更进步得多了。计算方法的一切固定差别都消失了,一切都可以用相反的形式表示出来。幂可以写作根(x2=x4),根可以写作幂(X=X12)。1被幂除或被根除,可以用分母的幂来表示(1X=x121x3=x-3)。

一个数的几个幂的乘或除,可以变做它们的各个指数的相加或相减。任何一个数都可以理解为和表示为其他任何一个数的幂(对数,y=ax)。而这种从一个形式到另一个相反的形式的转变,并不是一种无聊的游戏,它是数学科学的最有力的杠杆之一,如__________果没有它,今天就几乎无法去进行一个比较困难的计算。如果从数学中仅仅把负数幂和分数幂取消掉,那末结果会怎样呢?(-·-=+,=+,-1等等,应在前面说明。)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的了,而它们也就立刻产生,并且是由牛顿和莱布尼茨大体上完成的,但不是由他们发明的。

量和质。数是我们所知道的最纯粹的量的规定。但是它充满了质的差异。(1)黑格尔,数目和单位,乘和除,乘方和开方。通过这些就可得出黑格尔所没有着重指出的质的差异:质数和乘积,简单的根和幂。16不仅仅是16个1的和,而且也是4的2次方和2的4次方。不仅如此,质数给予由它和其他数相乘而得的数以新的一定的质:只有偶数才能被2除,对于4和8也有类似的规定。

在用3做除数的情况下,有数字和的定律。在用9和6的情况下也是一样,但是在用6的情况下必须同时是偶数。在用7的情况下有特殊的定律。数字游戏就建立在这上面,没有学过的人是莫名其妙的。所以黑格尔(《量》第237页)关于算术没有

思想性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但是参看《度量》456。

只要数学谈到无限大和无限小,它就导入一个质的差异,这个差异甚至表现为不可克服的质的对立:量的相互差别太大了,甚至它们之间的每一种合理的关系、每一种比较都失效了,甚至它们变成在量上不可通约的了。通常的不可通约性,例如,圆和直线的不可通约性也是辩证的质的差异;但是在这里①正是同一类数量的量的差异把质的差异提高到不可通约性。

数。单个的数在记数法中已经得到了某种质,而且质是依照这种记数法来决定的。9不仅是1相加九次的和,而且是90、99、900000等等的基数。一切数的定律都取决于所采用的记数法,而且被这个记数法所决定。在2进位记数法和3进位记数法中,2×2不=4,而=100或=11。在以奇数作基数的每种记数法中,偶数和奇数的差异不复存在了,例如在5进位记数法中,5=10,10=20,15=30。同样,在这种记数法中,3或9的倍数的数字和可以被3除尽的规则也失去作用了(6=11,9=14)。因此,基数不但决定它自己的质,而且也决定其他一切数的质。

关于幂的关系,问题就更进一步:每个数都可以当做其他任何一个数的幂——有多少整数和分数,就有多少对数系统。

一。再没有什么东西看起来比这个数量单位更简单了,但是,只要我们把它和相应的多联系起来,并且按照它从相应的多中产生出来的各种方式加以研究,就知道再没有什么比一更多样化

了。

一首先是整个正负数系统中的基数,它继续自相加下去就可得出其他任何数目。——一是一的所有正幂、负幂和分数幂的表现:①即在无限的数学中。12,1,1-2都等于一。——一是分子和分母相等的一切分数的值。——一是任何数的零次幂的表现,因此,它是在所有对数系统中其对数都相同即都等于零的唯一的数。这样,一是把所有可能的对数系统分成两部分的界限:如果底大于一,则一切大于一的数的对数都是正的,而一切小于一的数的对数都是负的;如果底小于一,则恰恰相反。因此,如果说,任何数是由相加起来的一所组成,因而自身包含着一,那末,一自身也同样包含着其他一切数。这不只是可能性,因为我们能仅仅用一来构成任何数;而且是现实,因为一是其他任何数的一定的幂。数学家们在做起来对自己方便的地方,都不动声色地在自己的计算中引用x0=1,或引用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即等于一的分数,因而在数学上运用了包含在一中的多。但是,如果有人以一般的表达方式向他们说,一和多是不能分离的、相互渗透的两个概念,而且多包含于一中,正如一包含于多中一样,他们就会皱起鼻子,并做起鬼脸来。但是,只要我们一离开纯粹数的领域,我们就会看到这是实在情形。在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时就很明显,我们可以采用任何适当的数量来作为单位,而在测量时间、重量和运动等等时也是如此。对于测量细胞,甚至毫米和毫克也太大了;对于测量星球的距离或光的速度,公里

也嫌太小而不适用;对于测量行星的、尤其是太阳的质量,公斤也太小了。在这里很明显地看出,什么样的多样性和多都包含在这个初看起来如此简单的单位概念中。

零是任何一个确定的量的否定,所以不是没有内容的。相反地,零是具有非常确定的内容的。作为一切正数和负数之间的界线,作为能够既不是正又不是负的唯一真正的中性数,零不只是一个非常确定的数,而且它本身比其他一切被它所限定的数都更重要。事实上,零比其他一切数都有更丰富的内容。把它放在其他任何一个数的右边,按我们的记数法它就使该数增加十倍。为此,本可以用其他任何一个记号来代替零,但是有一个条件,即这个记号就其本身来说是表示零,即=0。因此,零获得这种应用,而且唯有它才能够这样被应用,这是在于零的性质本身。零乘任何一个数,都使这个数变成零;零除任何一个数,使这个数变成无限大,零被任何一个数除,使这个数变成无限小;它是和其他任何一个数都有无限关系的唯一的数。

00可以表现-和+之间的任何数,而且在每一种情况下都代表一个实数。——一个方程式的真实内容,只有当它的所有各项都被移到一边,从而把它的值约简为零时,才能清楚地表现出来,这在二次方程式中已是如此,而在高等代数学中几乎是一般的规则。一个函数F(x,y)=0,同样可以等于z,而这个z虽然=0,却可以象普通的因变数一样被微分,而且可以求得它的偏微分商。

但是,任何一个量的无,本身还是有量的规定的,并且仅仅因此才能用零来运算。一些数学家泰然自若地以上述方式用零进行运算,即把零当作一定的量的观念而用于运算,使它和其他量的观念发生量的关系,但是他们在黑格尔那里读到这被概括为:任何某物的无,是某个特定的无①,就大惊失色了。

现在来谈(解析)几何。在这里零是一个特定的点,从这点起,在一条直线上某一方向定为正,而相反的方向定为负。因此,在这里零点不仅和表示某一正数或负数的任何点同样重要,而且比所有这些点更重要得多:它是所有这些点所依存、所有这些点与之有关系、所有这些点由之决定的一点。在许多情况下,它甚至可以任意选定。但是一经选定,它就始终是全部运算的中心点,甚至常常决定其他各点(横座标终点)所在的线的方向。例如,如果我们为了求得圆的方程式而选择圆周上的任何一点作为零点,那末横座标轴必定通过圆心。这一切在力学中也得到应用,在那里,在计算运动时,每次选定的零点都构成整个运算的要点和轴心。温度表上的零点是温度段的十分确定的最低的界限,温度段可以任意地分成若干度数,从而可以作为这一段内的温度的量度,以及较高或较低的温度的量度。因此,零点在这里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点。甚至温度表上的绝对零点也决不代表纯粹的、抽象的否定,而是代表物质的十分确定的状态,即一个界限,在这个界限上,分子独立运动的最后痕迹消失了,而物质只是作为质量起着作用。总之,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碰到零,它总是代表

某种十分确定的东西,而它在几何学、力学等等中的实际应用又证明:作为界限,它比其他一切被它限定的实数都更重要。

零次幂。0100110121023103中,零次幂是很重要的。一切变数都会在某个地方经过一;因此,如果x=0,那末以变数作为指数的常数αx=1。α0=1所表现的,也不外是和a的幂级数的其他各项联系起来去理解的一,它只有在这种情形下才有意义,才能得出结果(Σx0=ω)457,否则就不成。由此可知:尽管一显得和自身非常地等同,它本身也包含着无限的多样性,因为它能够是其他任何一个数的零次幂;这种多样性决不是纯粹虚构的,它在一被看作确定的一,被看作和这个过程相联系的某个过程的可变的结果之一(被看作某一变数的暂时的数值或形式)的时候,每一次都会显现出来。

-1。——代数学上的负数,只是对正数而言,只是在和正数的关系中才是实在的;在这种关系之外,就其本身来说,它们纯粹是虚构的。在三角学、解析几何以及以这两者为基础的高等数学的某些部门中,它们是表示和正的运动方向相反的一定的运动方向;但是,不论从第一象限或第四象限都同样能计算出圆的正弦和正切,这样就可以把正和负直接颠倒过来。同样,在解析几何中,圆中的横座标从圆周或从圆心开始都可以计算出来,而且,在一切曲线中,横座标都可以从通常定为负的方向上的曲线,[或者]从任何其他方向上的曲线计算出来,并得出曲线的正确的、合理的方程式。在这里,正只是作为负的补充而存在,反之

亦然。

但是代数学的抽象把它们[负数]当做独立的实数,它们在和某些较大的正数的关系之外,也是有意义的。

数学。把某个确定的数,例如把一个二项式,化为无穷级数,即化为某种不确定的东西,从常识来说,这是荒谬的举动。但是,如果没有无穷级数和二项式定理,那我们能走多远呢?渐近线。几何学开始于下列的发现:直线和曲线是绝对对立的,直线完全不能用曲线表现,曲线也完全不能用直线表现,两者是不能通约的。但是,连圆的计算也只有用直线来表现它的圆周时才有可能。而在具有渐近线的曲线的情形下,直线完全化为曲线,曲线完全化为直线;平行的观念也同样趋于消失:两条线并不是平行的,它们不断地互相接近,但永远不相交。曲线的臂愈来愈伸直,但永远不能完全变成直__________线,正如在解析几何中直线被看作曲率无限小的一次曲线一样。但是不论对数曲线的-x变得多么大,y始终不会=0。

直线和曲线在微分中终于等同起来了:在以弧的微分(如果用切线法)构成自己的斜边的微分三角形中,我们可以把这个斜边看作“既是弧的要素又是切线的要素的一小条直线”——不管我们把曲线看作由无限多的直线所构成,还是“看作真正的曲线;因为在每一M点上曲度既然是无限地小,所以曲线要素和切线要素的最后关系显然是相等的关系①”。

在这里,关系虽然不断地接近于相等,但是根据曲线的本性

来说这种接近是渐近的,因为相切处局限在一个无长度的点上,不过最后还是可以假定,直线和曲线的相等是达到了(波绪《微积分》共和六年巴黎版第1卷第149页)458。在极曲线459中,虚构的微分横座标甚至被认为和实在的横座标平行,并根据这个假定进行运算,虽然两者相交于极上;由此甚至推论出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其中一个三角形有一个角刚好在这样两条线的交点上,而这两条线的平行却是整个相似的基础!(图17)460当直线和曲线的数学可以说已经山穷水尽的时候,一条新的几乎无穷无尽的道路,由那种把曲线视为直线(微分三角形)并把直线视为曲线(曲率无限小的一次曲线)的数学开拓出来了。呵,608自然辩证法札记和片断①着重号是恩格斯加的。

三角学。在综合几何学只从三角形本身详述了三角形的性质并且再没有什么新东西可说之后,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被一个非常简单的、彻底辩证的方法开拓出来了。三角形不再被孤立地只从它本身来考察,而是和另一种图形,和圆形联系起来考察。每一个直角三角形都可以看作一个圆的附属物:如果斜边=r,则夹直角的两边分别为正弦和余弦;如果这两边中的一边=r,则另一边=正切,而斜边=正割。这样一来,边和角便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特定的相互关系,如果不把三角形和圆这样联系起来,这些关系是决不能发现和利用的。于是一种崭新的三角理论发展起来了,它远远地超过旧的三角理论而且到处可以应用,因为任何一个三角形都可以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三角学从综合几何学中

发展出来,这对辩证法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说明辩证法怎样从事物的相互联系中理解事物,而不是孤立地理解事物。

同一和差异——在微分中已经存在辩证的关系,在那里,dx是无限小,然而是起作用的并且是无所不能的。

分子和微分。维德曼(第3册第636页)461把有限的距离和分子的距离看作直接互相对立的东西。

关于现实世界中数学的无限的原型

462附在第17—18页①:思维和存在的一致。——数学中的无限

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于同样的规律,因而两者在自己的结果中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统治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它是我们的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由于它在本质上是形而上学的性质,只就这个前提的内容去研究这个前提。它只限于证明一切思维和知识的内容都应当起源于感性的经验,而且又提出了下面这个命题:凡是感觉中未曾有过的东西,即不存在于理智中463。只有现代唯心主义的而同时也是辩证的哲学,特别是黑格尔,还从形式方面去研究了这个前提。尽管我们在这里遇到无

数的任意虚构和凭空臆造,尽管这种哲学的结果——思维和存在的统一采取了唯心主义的头足倒置的形式,却不能否认:这个哲学在许多情况下和在极不相同的领域中,证明了思维过程同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是类似的,反之亦然,而且同样的规律对所有这些过程都是适用的。另一方面,现代自然科学已经把全部思维内容起源于经验这一命题加以扩展,以致把它的旧的形而上学的限制和公式完全推翻了。由于它承认了获得性的遗传,它便把经验的主体从个体扩大到类;每一个体都必须亲自去经验,这不再是必要的了;它的个体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它的历代祖先的经验的结果来代替。如果在我们中间,例如数学公理对每个八岁的小孩都似乎是不言而喻的,都无需用经验来证明,那末这只是“积累起来的遗传”的结果。要用证明来给布须曼人或澳大利亚黑人把这些公理解说清楚,却未必可能。

在本书__________①中,辩证法被看作关于一切运动的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这就是说,辩证法的规律无论对自然界和人类历史的运动,或者对思维的运动,都一定是同样适用的。这样的规律可以在这三个领域的两个中,甚至在所有三个领域中被认识出来,只有形而上学的因袭者不明白他所看到的是同一个规律。

让我们举一个例子。在一切理论成就中,未必再有什么象十七世纪下半叶微积分的发明那样被看作人类精神的最高胜利了。

如果在某个地方我们看到人类精神的纯粹的和唯一的功绩,那就正是在这里。现在还环绕在微积分中所运用的各种数量(各

次的微分和无限)周围的神秘,是下列事实的最好的证明:人们还在设想,这里所研究的是人类精神的纯粹的“自由创造物和想象物”②,而客观世界决没有与之相适应的东西。可是情形恰恰相反。

自然界对这一切想象的数量都提供了原型。

我们的几何学是从空间关系出发,我们的算术和代数学是从数量出发,这些数量和我们的地球上的关系相适应,就是说,和存在于地球上并由人使之运动的、力学称之为质量的物体的大小相适应。和这些质量比起来,地球的质量显得是无限大,而它也就被地球上的力学当做无限大来看待。地球半径等于无限大,这是考察落体定律时整个力学的原则。但是,当我们所考察的是那些用天文望远镜才能观察到的恒星系中的、必须以光年来计算的距离时,不只是地球,而且整个太阳系以及其中的各种距离,都又成为无限小了。这样,我们在这里不仅有一次的无限,而且还有二次的无限,我们的读者如果高兴的话,还可以用自己的想象构造出无限空间里的次数更高的无限。

但是,按照现在在物理学和化学中占统治地位的观点,地球上的质量,即力学所研究的物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是最小的微粒,如果不破坏所研究的物体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同一性,便不能再分割它。根据威·汤姆生的计算,最小的分子的直径不能小于一毫米的五千万分之一464。但是,即使我们假定最大的分子的直径达到一毫米的二千五百万分之一,那末分子和

力学、物理学、甚至化学所研究的最小的质量比较起来,仍然是一个非常微小的量。虽然如此,分子还是具有有关质量所特有的一切性质,它在物理方面和化学方面都可以代表质量,而且的确在一切化学方程式中都代表质量。一句话,分子和相应的质量具有完全同样的特性,正如数学上的微分和它的变数一样。唯一的差别是:在微分中,在数学的抽象中,在我们看来似乎是神秘的和无法解释的东西,在这里却是不证自明的,并且可以说是一目了然的。

自然界运用这些微分即分子时所使用的方式和所依据的规律,完全和数学运用其抽象的微分时的方式和规律相同。例如:x3的微分是x2dx,这里略去了3xdx2和dx3。如果我们用几何图形来表示,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边长x增大了无限小dx的立方体。我们假定这一立方体是由一种容易升华的元素构成的,比方说,是由硫磺构成的;再假定构成一个角的三面是遮盖起来的,而其余的三面则露在空中。我们把这个硫磺立方体放在硫磺蒸汽中,再把温度充分降低,于是硫磺蒸汽就凝结在这个立方体的露出的三面上。如果我们为了设想这是一个纯粹的过程,假定在这三面的每一面上最初凝结了一个分子厚的一层,我们就不超过物理学和化学惯用的实验方法。立方体各边的长x增大了一个分子直径的长度dx。立方体的容积x3增加了x3和x3+3x2dx+3xdx2+dx3之差,按照数学中的同样的理由,我们可以略去dx3和3xdx2,即略去一个分子

和排成直线的、长x+dx的三排分子。结果是一样的:这个立方体的质量增加了3x2dx。

严格说来,一个硫磺立方体上面并不存在dx3和3xdx2,因为在同一空间内不能有两个或三个分子存在,因而这个立方体的质量的增加恰好是3x2dx+3xdx+dx。这可以由下列事实来说明:在数学上dx是一个线量,而大家知道,这种没有厚和宽的线并不能独立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因此数学的抽象也只是在纯粹的数学中才是无条件地有效的。既然这个3x2dx+dx3也可以略去,所以丝毫差别都没有了。

蒸发的情形也是一样。如果一杯水的最上面一层分子蒸发了,那末水层的高度x就减少了dx,这样一层分子又一层分子地继续蒸发,事实上就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微分。如果热的水蒸汽在一个容器中由于压力和冷却又凝结成水,而且分子一层又一层地累积起来(在这里,我们必须把那些使过程变得不纯粹的附带情况撇开不谈),直到容器满了为止,那末这里就真正进行了一种积分,这种积分和数学上的积分不同的地方只在于:一种是由人的头脑有意识地完成的,另一种是由自然界无意识地完成的。

但是,和微积分完全类似的过程,还不仅仅在从液态到气态或从气态到液态的转变中发生。当物体的运动由于碰撞而停止,并且转变为热,即转变为分子运动的时候,如果这不是物体的运动被微分,那又是什么呢?当水蒸汽的分子运动在蒸汽机的汽缸中积累起来,把活塞举高一定的距离,而自己转变为物体的运动

的时候,这一运动不是被积分了吗?化学把分子分解为原子,即具有更小的质量和体积的量,然而是同次的量,所以二者相互间具有确定的、有限的关系。因此,表示物体的分子组合的一切化学方程式,就形式来说是微分方程式。但是这些方程式实际上已经由于其中所表示的原子量而积分起来了。化学所计算的正是量的相互关系为已知的微分。

但是,原子决不能被看作简单的东西或已知的最小的实物粒子。撇开愈来愈倾向于原子具有复杂成分这一观点的化学本身不谈,大多数物理学家都断言:宇宙以太,即光辐射和热辐射的媒介,同样地是由非连续的粒子所组成,但是这些粒子是如此地小,以致它们对化学的原子和物理的分子的关系就象化学的原子和物理的分子对力学的物体的关系一样,也就是象dx对dx的关系一样。这样,在这里,在现在流行的关于物质构造的观念中,我们也有了二次微分;每个人只要高兴,都完全有理由设想自然界中一定还存在着和d3x,d4x等等相似的东西。

因此,关于物质构造不论采取什么观点,下面这一点是非常肯定的:物质是按质量的相对的大小分成一系列较大的、容易分清的组,使每一组的各个组成部分互相间在质量方面都具有确定的、有限的比值,但对于邻近的组的各个组成部分则具有在数学意义下的无限大或无限小的比值。可见的恒星系,太阳系,地球上的物体,分子和原子,最后是以太粒子,都各自形成这样的一组。情形并不会因我们在各个组之间找到中间环节而有所改变。

例如,在太阳系的物体和地球上的物体之间有小行星(其中有一些,它们的直径并不比幼系罗伊斯公国465的直径更长)、流星等等;例如,在地球上的物体和分子之间有有机界中的细胞。这些中间环节只是证明:自然界中没有飞跃,正是因为自然界自身完全由飞跃所组成。

只要数学所计算的是现实的量,它就也要直截了当地应用这个观点。对地球上的力学说来,地球质量已经被看作无限大;在天文学中,地球上的物体及与之相当的陨石就被看作无限小;同样,对于天文学来说,只要它超出最邻近的恒星的范围来研究我们这一恒星系的构造,太阳系诸行星的距离和质量就会趋近于零。

但是,只要数学家退入他们的不可攻克的抽象堡垒,即所谓纯数学,这一切相似就都被忘却,无限就变成完全神秘的东西,而在分析中所运用的方式和方法就显得是完全不可理解的、同一切经验和一切理智相矛盾的东西了。数学家们用来为他们的这种总是奇怪地得到正确结果的方法与其说是作说明,毋宁说是作辩解的愚蠢和荒谬,超过了例如黑格尔的自然哲学的外表上和实际上的最坏的幻想,可是对这种幻想,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却害怕得难以言喻。他们谴责黑格尔把抽象推到了极端,可是他们自己正是这样做,而且规模还大得多。他们忘记了:全部所谓纯数学都是研究抽象的,它的一切数量严格说来都是想象的数量,一切抽象在推到极端时都变成荒谬或走向自己的反面。数学的无限是

从现实中借来的,尽管是不自觉地借来的,所以它不能从它自身、从数学的抽象来说明,而只能从现实来说明。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如果我们从这方面来研究现实,那我们就可以看到数学的无限关系所从之而来的现实关系,甚至可以看到使这种关系起作用的数学方法在自然界中的类似物。而这样一来,问题就说明了。

(海克尔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很坏的复述。但是也可说明连续的物质和非连续的物质之间的矛盾;见黑格尔。)466只有微分学才能使自然科学有可能用数学来不仅仅表明状态,并且也表明过程:运动。

数学的应用:在固体力学中是绝对的,在气体力学中是近似的,在液体力学中已经比较困难了;在物理学中多半是尝试性的和相对的;在化学中是最简单的一次方程式;在生物学中=0。

马克思法律思想

马克思法律思想 1、马克思早期的法学观点: 其一,法律只应当追究人的行为。马克思认为,人要要求生存权,要求现实的权利,就必须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进行。“只是由于我表现自己,只是由于踏入现实的领域,我才进入受立法者支配的范围。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因此,行为是人同法律打交道的唯一领域。 其二,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马克思早期从理性法、自由法观念出发,论证了自由与法的关系,提出命题:“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一方面,强调法律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和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另一方面,自由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因为法律所承认的自由在一个国家中是以法律形式存在的。马克思的这一命题还有强调法律神圣性的意思。如果法典能够像《圣经》那样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指引、提供依靠,那么,法律的信仰就有望形成了。 其三,法律应该适应事物的本质。马克思早期接受了自然法学派特别是孟德斯鸠的思想,将法律和法区分开来。他围绕这一观念,表达了自己的法律观点。首先,立法者不是在制造、发明法律,仅仅是在表述法律。“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创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用有意识的实在法把精神关系的内在规律表现出来。”这一论述体现了马克思对法律与法的关系的初步认识,即立法不能违背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次,法律应该成为人民意志的自觉表现,同人民的意志一起产生,并由人

民意志所创立。再次,法律的背后是利益问题。“结果利益所得票数超过了法的票数……凡是在法为私人利益制定了法律的地方,它都让私人利益为法制定法律。”显然,马克思当时已初步看清了国家和法的本质。 其四,国家有义务制定良法。马克思认为,国家有义务制定良好的法律。如果法律不好,就会给人民带来灾祸;如果公民犯了罪,只有国家才能给予惩罚。惩罚犯罪既是国家的权利,又是国家的义务。国家不能放弃自己的义务。如果放弃了自己的义务,就等于国家犯了罪,因此是一种罪行。 其五,惩罚权是国家的专有权。马克思主张“公众惩罚”,反对“私人惩罚”。他认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因此,惩罚权是国家专有权,不能转让给私人。他还继承和发展了刑法学家贝卡利亚的思想,根据行为是犯罪构成和刑罚的基础这一观点,主张罪刑相适应的原则。 其六,关于立法和司法的关系。马克思基于对程序法和实体法的关系的认识,提出:“如果认为在立法者偏私的情况下可以有公正的法官,那简直是愚蠢而不切实际的幻想!”为了保证法律能够正确地实施,马克思主张,法官应该以法律为准绳,独立地进行审判。同时,他反对司法专横,阐明了在刑事案件中应当实行自由的公开审判程序。 其七,法院判决的离婚只能是婚姻内部崩溃的记录。马克思认为,婚姻的本质是一种世俗伦理关系,婚姻是家庭的基础,离婚不能听凭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的观点来说明人的自由的本质.诚然,人不能不顺应客体,不能不受到外在客观必然性的限制,但是,人不是外在必然性的奴隶,而是驾驭和利用外在必然性的主人.人能够运用自己的实践力量去打破外在的限制,这才是人的自由之所在.正如毛泽东所概括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摘要】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对当代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为人类社会指明了目标和方向,为社会改造和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蓝本,指导着公民意识和个人人格的确立与完善。同时,它还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解决矛盾的方法和原则,让人的全面发展有了现实目标和途径,有助于我们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理论内涵 在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论述过程中,他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贯穿于其中,因此有关自由的观点有着深刻的涵义。具体来讲,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生产解放、社会解放、思想解放。上述关于自由的这三个层面既有它们统一的外在表现,又有各自确定的内在界定。从哲学角度讲,马克思从实践的基础上理解并准确剖析了自由与必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论述自由观的。因此这种以实践来构建的基础是合理的、客观的,构建的过程也是科学的。它不仅有各自确定的界定以及构成,而且又有其统一外在的表现,而人类解放就是这种统一的外在表现。马克思、恩格斯把这种统一的外在表现准确地、非常科学地表述为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真正意义上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得到完全解放、成为真正的主人,实现完全的自由,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真正目的就在于此。而人类要实现这样一种美好追求与目标,就必须在不断地实践活动中,始终把生产解放作为基础和前提,将社会解放作为重点,将思想解放作为先导,也即是以先进的理论把人自身培养成为求真务实、信念坚定、平等互助的人,这也是促进实现美好追求与人类解放目标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理论意义。一、从理论上为人类社会指明了追求目标和发展方向。马克思从实践的高度对自由观进行了深刻论述。他科学、客观地分析了人类的需要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辩证关系,并指出这种具体社会形态在共产主义社会是最好的诠释。我们一贯追求的目标是全面实现人类的解放,即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实现,人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得到彻底的解放、实现完全自由,成为真正的主人,“把人的关系和人的世界还给人自己”①。这就从理论上确立了人的追求目标和社会的发展方向,从而使人的活动更加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 二、让我们能够对共产主义实践的理论内涵有深入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既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也是一种合理的社会制度,更是一种实践运动,也就是共产主义实践。“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②当然在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Chinese Marxism and Contemporary 编号:D002 开课单位:社科部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总学时数:36 学分:2 主讲教师:熊絮茸 【教学目的】 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能力。注重政治性和学术性、思想性和知识性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开启历史和现实、中国和世界的比较视野,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战略思维能力。注重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及要求】 导论 导论分析了20 世纪人类社会的成就和问题、进入21 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理论内涵以及如何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分析中国和世界,并系统阐述了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本讲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当代人类社会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2)总体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主要观点。(3)学习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一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第一讲分析了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的主要变化,为认识当代人类面临的问题,明确中国的定位提供了基本背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基本特征,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面对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世界上各种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中国如何更好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应对其带来的挑战,形势严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马克思主义思想概论及其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①哲学:②政治经济学:③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政治经济学;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近代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划分 (1)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 (2)可知论是指世界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认识的事物。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 4.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 二者的区别在于对“精神”的不同规定,但实质都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 5.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①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②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③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④唯物辩证法坚持两点论,形而上学坚持一点论。 6.唯物主义三种历史形态对物质概念的理解 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初的物质”作为

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有非科学性、直观性、猜测性的局限性。(观点)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即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解释物质本原问题上具有了科学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7.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劳动)起决定性作用。 8.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解、矛盾特殊性的具体运用 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⑴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⑵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⑶矛盾分析法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点。 9.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必须以理性认识为基础。 (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f9466426.html,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研究 作者:唐立军 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06期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体系,我国正是在学习和探索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我们自己的特色理论,我们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上新的日程,研究“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尤为重要。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以及在当代中国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发展等问题的探索,应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现实问题做一些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十八届四中全会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14)06-0026-03 一、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关系,可以说是母与子的关系、相包含的关系,总之,后者是前者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同时,那么关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命题的成立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为了让读者能够容易明白和理解,故在此笔者主要说明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作为一个特定的专门的概念,它的产生有其强大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并非孤立地存在,它的最大魅力则是在于它与各国的具体情况密切联系,并且可以应用于各国的具体实践当中去。当然,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它的内容以及意义也是不同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依据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体来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如果说以上所谓的内在依据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的话,那么其实践基础则莫过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了。在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已经传入中国并被部分革命领导者所信服和学习以及广泛传播,所以,马克思主义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不足为怪的。只是由于当时党还不够成熟,因此走过一些弯路。比如,在党的历史上的不同阶段,曾经出现过陈独秀的右倾思想和王明等人“左”的错误。这是严重脱离中国实际的想法,而且给中国革命带来重大损失。1930年,毛泽东通过 《反对本本主义》说明,不能照抄照搬,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紧密结合,这是他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的也是重要论断。随着革命的不断深入,1938年,在《论新阶段》中,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且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做了系统性的阐释和说明。1945年,刘少奇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自此,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算是在全党扎了根,成为全党的共识。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含义及实现自由所需的条件资料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含义及实现自由所需的条件 【作者】王北生/刘隽华/张琼【作者简介】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含义广阔而全面:指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体力和智力的协调统一发展;物质的获取与精神的丰富达到有机的统一;不仅包括个体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且包括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实现自由需要考虑人自身的主观条件、从社会出发的客观条件和从行动出发的实践条件。【关键词】哲学/自由/含义/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含义具有广阔性和全面性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自由观,其含义是广阔和全面的,不是指个体的一时一事的自由获得,也并非局部范围的自由获得,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同他们哲学上讲的人类的彻底解放,科学社会主义讲的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哲学抑或教育学上理解的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的,人类最终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人类最终摆脱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各种束缚而成为自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和自身的主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反映了人之主体的最高理想和完美的价值追求——实现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自由的含义具有广阔性和全面性,它不是指单一的发展人的身心的某一种能力,而是指人的身心的各种能力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真正成为自然界,成为社会和自身的主人,从而达到自由的境地。自由的广阔性与全面性包含以下三方面含义:(一)指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有机结合,体力和智力的协调统一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最终要从片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版,第1卷,第53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出版。)获取真正自由的人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首先应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有机结合,体力和智力和谐统一、充分而自由地发展。否则,只在某一个方面有所发展,而不能使自身的体力和智力有机、和谐地自由发展,那只能叫“片面化发展”,片面化是与马克思主义讲得自由无缘的。马克思恩格斯曾在著作中指出了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和工场手工业状态下人的发展的片面性和不自由。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生产的社会管理不能由现在这种人来进行,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只隶属于某一个生产部门,受它束缚,听它剥削,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只能发展自己能力的一个方面而偏废了其他各方面,只熟悉整个生产中的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部门的一部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版,第1卷,第22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出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指出:“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畸形物,它压抑工人全面的生产志趣和才能,人为地培植工人片面发展的技巧……个体本身也被分割开来,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的工具。”(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版,第1卷,第39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出版。)只熟悉生产的一个部门的一部分和成为局部劳动的自动工具谈何自由。只有熟悉生产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的主人,具有多方面的发展能力和志趣、爱好,能根据社会需要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这才能谈得上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而这就必须做到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机结合,体力和智力的和谐、统一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二)指物质的获取与精神的丰富要达到有机的统一真正的自由必须是在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达到丰富,有机地统一起来。只在某一方面取得发展,尤其为了取得某一方面的发展

华工《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考试题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考试题 (答卷需抄题,请在姓名后面加上个人编号) 1、请根据本门课程的授课内容,结合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分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 义。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谈谈如何推动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25 分) 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①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生 活的重大举措。为实现新阶段的发展目标,不能再继续依靠牺牲资源、环境、劳动这三个要素,因为它违背科学发展观,是经济起飞初始阶段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粗放的增长方式,依靠这种增长方式难以保持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②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 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水平,同世界上的创新型国 家相比差距较大。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弱,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比例和自给率低。③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国家的任务,既反映了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 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们提 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要让国内生产总值翻几番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讲是我们这个国家 民族生存、发展、统一的需要。 作为一名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推动创新型国建建设的途径有:第一,国家和企业 应制定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规划,如发动机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第二,制定和 ______ 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产业政策,如国家给予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优惠激励政策,提高研发人员的自主创新意识;第三,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尤其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女口新能源汽车等;第四,推进国际合作。自主创新是开放式的创新,因此,要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2、在你的专业领域,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社会责任感?为什么?(25 分) 答: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有: ①践行科研诚信,净化科研氛围 诚实向来是一种美德,它更是科技工作者探索、治学的态度,是一个国家社会的保障。科技工作者要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遵守最基本的行业规范,从客观事实出发,严谨、真实的记录、发表自己的研究过程,不弄虚作假。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不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如果科技工作者做不到这些,不仅会影响科技的进步,也会影响社会公众对科技事业的信任度。 ②开展科学探索,创新研究成果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心得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独有的先进的思想武器。其政治性、革命性和先进性的特质决定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有特殊的规律值得探寻的,重要的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掌握和应用具体地、辩证地统一起来。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神奇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认识现在和预知未来的武器”。共产党人所从事的活动从来就不是简单的自发的行动,它从开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自觉的活动。这一自觉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强大并保持先进性的思想根源。“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力量,就在于它给党以可能来在任何环境中确定方针,来了解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来预见事变的进程,来不仅知道事实在目前如何发展和向哪里发展,而且知道事变在将来如何发展和向哪里发展。”我们今天强调理论学习,就是要通过研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使我们获得这种了解事物并把握未来的神奇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我们迈入研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门的必经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特殊性,突出表现在,他从来没有把理论当作纯粹的理论来研究,而是为了改造世界的活动来建立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总是针对着、配合着一定的现实任务,都是为了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它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应用是对理论的具体把握。要通过读书学习,把理论书籍里学取的基本原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重视把握现实规律 要以唯物主义的态度进行学习和研究。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的每一种事物现象都有它自身的必然规律,我们必须依据它们自身的这些规律解决现实的各种问题。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标准并不在于从书本上学习了多少,而在于能否了解把握自己所要改造的周围环境的规律。这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实质。回顾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给共产党人以在任何环境中确定方针的可能,就在于它是要掌握而且能够掌握一切环境中事变的具体规律,就在于能使我们依据这些规律来预见事变的过程。 要掌握观察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原著中的一切个别结论和原理,必须注意到这些结论和原理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之下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必须把这些结论、原理和它所产生的环境条件联系起来研究。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怎样依据自己环境的实际情况获得自己的理论结论和原理。我们要学习“他们观察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立场与方法”,学习他们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实质。 要进一步全面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要努力找出实际情况中各方面的发展规律,否则,“正确的立场和方法”仍只能是主观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要在不断的实际应用中才能够存在的。如果一时一刻停止了实际应用,那仍然是唯心的空论,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理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必须使我们学习掌握的理论当中包含丰富的现实环境和历史规律知识,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特点来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离开具体工作 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实践的一个要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了实践,服务于实践,而且以一定的实践的立场为立场的。任何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都是为着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而建立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成立是紧紧地依赖于实际的,它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必须以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 法空想社会主义。分别对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科学社会主义。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而且正确的意 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方法论: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是 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改造世界的立足点。立足国情,坚持党的 基本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唯物主义的重要表现。 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3、试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矛盾的普遍性是 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是 具体的,特殊的,各具其特点。二者的辩证关系:a、矛盾的普遍性 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 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b、任何事物都是共 性与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 有离开共性的个性。C、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 于矛盾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他,就不能正确 掌握唯物辩证法。这一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 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同时,对马克思主义本身,我们也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 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及其性质。第二,经济基础的 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 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 起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5、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原因:各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 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历史文化传 承的差异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时代和实践 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的多样性的真实原因

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一点思考

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一点思考 内容摘要:“自由”一直是贯穿于人类历史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主题,而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马克思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位终身为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不懈奋斗的革命导师。他对人类自由的理解非常独特。在他看来,人的自由不应该仅仅是一种理性形式的自由,也应该是一种现实社会的自由。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产生历史背景到其理论的形成阐述,对自由观给予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由思考 自由,英语“freedom ”德语“die Freiheit”作为古代历史和现代历史的一个共同主题,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教授曾说:“无论哪一个民族,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宗教,哪一种哲学,哪一种科学,都离不开这个主题。”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认为,人的自由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自由实现的现实基础。 一、自由观点的历史进程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似乎就是一个追求自由的历史。自由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理想。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人们对自由与必然关系的认识与探索,但是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历史阶级、社会背景各异,文化氛围浓厚不一,以及个人志趣差异,就出现了人们关于自由与必然关系的不同认识与理解。对于自由的观点,人们更多的可能是从哲学及政治学这两门学科来进行研究的,因此,本文对自由观的历史进程将踏寻着西方哲学历史的发展足迹谈论。 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一书中就曾提出:社会必须有哲学王统治,如果对人的自由不加以限制,社会将陷入混乱和暴政。在自由状态中,政客可能会蛊惑人心,利用民众的无知窃取权力,成为暴君。亚里士多德认为,“平民主义政体的精神为自由,自由的要领之一体现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或被统治者。另外一个要领体现为人生应任情而行,各如所愿”。1到罗马时期最具有自由色彩的思想家西塞罗所提出的自由观则同他对自然法的解释密不可分。这其中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和平等的理念。那时起人们1梅新波,《论二十世纪西方的自由观》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4)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2)体现时代性,要求我们站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特点,反映时代的进步和历史发展的要求。(3)把握规律性,要求我们不断加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实际工作提供规律性的指导。(4)富于创造性,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提出新理论,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把各项事业提高到新的水平。 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却是表面的、不深刻的。(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它比感性认识深刻。 3、简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2)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3)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4、什么是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 (1)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权力机构体系进行组织和活动的一种制度,三权分立是将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部分权力,三者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构行使,一般来说,议会掌握立法权,政府掌握行政权,法院掌握司法权。 5、简述社会主义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1)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2)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3)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性 6、试述商业资本的职能与作用。 (1)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的商品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化的职能资本形式。它是独立地在流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资本,它所执行的职能就是商品资本的职能。(2)作用:①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②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 ③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④可以缩短流通时间。 7、简述新事物为什么必然战胜旧事物?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事物发展的辨证本性和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决定的:第一,新事物是旧事物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产物。第二,新事物是促使旧事物灭亡的因素,但又是旧事物不能战胜或克服的因素。第三,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总之,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和最终结果。 8、简述垄断的形成及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自由竞争必然会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9、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也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核心观点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核心观点 作者:付子堂《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08日 11 版) 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德意志意识形态》书稿,第一次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1848年1月,《共产党宣言》写作完成,并于次月在伦敦以德文出版。于是,三十而立的卡尔·马克思和年仅二十八岁的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奉献出了“目前为止人类世界独有的一部开创历史的著作”,为马克思主义法学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应该说,《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形成,而《共产党宣言》则是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作正式“宣告”或“公之于世”。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一些核心观点得到了鲜明显现。 法律以现实物质生活关系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现实的历史中,那些认为权力是法的基础的理论家和那些认为意志是法的基础的理论家是直接对立的……那些决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个人的物质生活,即他们的相互制约的生产方式和交往形式,是国家的现实基础,而且在一切还必需有分工和私有制的阶段上,都是完全不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些现实的关系决不是国家政权创造出来的,相反地,它们本身就是创造国家政权的力量。在这种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个人除了必须以国家的形式组织自己的力量外,他们还必须给予他们自己的由这些特定关系所决定的意志以国家意志即法律的一般表现形式。”这说明,物质生活即生产方式和交往形式是第一性的、基础的东西,国家与法律是第二性的;后者由前者决定,而非相反。

法律既不能创造也不能废除客观的经济规律。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写道:“其实,只有毫无历史知识的人才不知道: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马克思认为,经济并不是按照王室的法令来发展的,法律不能创造或废除经济规律,而只能适应和反映经济规律。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利益决定的具有国家形式的共同意志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揭示了法律的内涵:“个人除了必须以国家的形式组织自己的力量外,他们还必须给予他们自己的由这些特定关系所决定的意志以国家意志即法律的一般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的内容总是决定于这个阶级的关系,这是由例如私法和刑法非常清楚地证明了的。这些个人通过法律形式来实现自己的意志,同时使其不受他们之中任何一个单个人的任性所左右,这一点之不取决于他们的意志,如同他们的体重不取决于他们的唯心主义的意志或任性一样。他们的个人统治必须同时是一个一般的统治。他们个人的权力的基础就是他们的生活条件,这些条件是作为对许多个人共同的条件而发展起来的,为了维护这些条件,他们作为统治者,与其他的个人相对立,而同时却主张这些条件对所有的人都有效。由他们的共同利益所决定的这种意志的表现,就是法律。”如果使法脱离它的实在基础,而仅仅将它看作是统治者的一时灵感,就会“经常发现法律在世界的‘硬绷绷的东西’上碰得头破血流”。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自由问题作了历史的、经济的和社会的考察和研究,批判地继承了欧洲近代资产阶级自由思想的合理因素,肯定了西方传统文化中的“政治自由”和“理性自由”等提法,并剔除了传统自由观和近代资产阶级自由观的糟粕,科学地揭示并阐明了自由的本质、来源及其历史发展等基本问题,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由观。 1.实践自由观 所谓实践自由观,即认为人的自由源于人的劳动实践,是人依据对必然性的认识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人自身所取得的成果。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由绝不是像近代自由主义人权论者所说的那样,是来自人的自然本性,而是来自人们的劳动实践创造。没有人们劳动实践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人自身,就不会有什么自由。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讲自由,这种自由就是虚构的,没有实际意义。 马克思反对亚当·斯密把自由、幸福理解为逃避和摆脱劳动,指出:“人不是自由逃避某种事物的消极力量,而是由于有表现本身的真正个性的积极力量才得到自由。”“自由见之于活动恰恰就是劳动。” 2.历史自由观 所谓历史自由观,即认为自由不是先天就有、自然存在的,而是历史的产物;自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的自由是和物质生产、社会进步相联系的。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自由“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从不自由到自由,从较少和较低级的自由到较多和较高级的自由的发展史,但同时,他们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清醒地看到了自由的社会历史性,看到了在以私有制、阶级对立为基础的社会中自由的阶级性,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此作了科学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客观世界的改造,而认识和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中进行的,都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那么,当然也就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3.有限自由观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由是相对的,是有限度的,而不是绝对的,无限度的。自由与限制是对立的统一。人的自由实际上是相对于限制和束缚而言的。没有限制就无所谓自由。正是由于无所不在的限制的存在,人才要不断追求自由,人的自由的最初含义也才由此而确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的自由总是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的。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 4.积极自由观 所谓积极自由观,即认为要获得自由就必须拥有自由的资源和能力,而只有通过积极努力,才能取得这些资源和能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由不仅意味着个人享有抽象的权利,而且还意味着个人有能力、有资源享受这种权利。人的自由不是什么上帝、神仙赐予的,而是人类自身努力奋斗的成果。人们要摆脱自然的各种束缚和限制,在自然中获得自由,就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并按照自然规律来改造自然;而人们要解决社会的各种压迫、剥削问题而在社会中获得自由,就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规律,并按照这个规律来改造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把自由的获得与社会的经济发展联系起来,阐明了社会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关系对于自由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入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在人类获取自由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阐明了只有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基础上,人类才能建立起自由王国,获得真正的自由。因此,自由是在积极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中获得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从自然力的盲目的控制下获得解放,另一方面是将人从社会关系的盲目控制下解放出来。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论文详解

评分 注:1、无评卷人签名试卷无效。 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阅卷,使用红色。用铅笔阅卷无效。

科学技术进步与马克思主义发展 xxx a,xxx b (a.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xxxx,武汉430063; (b.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武汉430063)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科学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了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成为二十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思想、两种制度反复较量中最深刻的影响因素。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以来,人类的社会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迁,人类生活的世界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对于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制度变迁中发挥的这种巨大作用,特别是对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们却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借鉴,论证了资本主义在回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矛盾和局限性,反映了社会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制度优势,也为社会主义未来发展找到了借鉴。与此相对应的,资本主义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对科学技术革命所做的积极回应,特别是市场制度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的巨大成功,也给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科学,技术,马克思主义,发展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表现为人类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科学技术对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推动物质生产的进步和改善人们的社会生活这两个方面来体现的。物质文明的发展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而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①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科学的基本含义是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活动,而技术则是这种认识成果的运用,我们今天把两者连在一起合称的科学技术革命,不过是说明了在现代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条件下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 在马克思之前,事实上还没有人提出这种观点,即把科学和科学技术进步看成是由社会经济因素直接决定的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把科学技术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带动一个主要因素。马克思说明了科学是“总的历史发展过程的产物,是其精髓的抽象的反映”,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的道理。②根据科学和技术涵义上的不同,本文认为,完整意义上的科学革命历史上只发生了两次,第一次科学革命导致了牛顿力学为标志的经典科学体系的建立;第二次科学革命是指上世纪初发生的以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现代物理学以及现代化学、生物学等的科学体系的形成。从关键性的技术创新将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的视角来看,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本质含义是一样的,这样的革命在历史上已经发生了四次。第一次的蒸汽机技术革命,科学还没有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规模和深度参与到技术革命之中,从第二次电力技术革命开始,科学才开始在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发挥其关键性作用。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第四次科技革命(20世纪后期)依据曾 ①袁银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42页。 ②Ю·А·奥夫钦尼科夫:《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科学技术进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4,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有感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现今已有150多年历史,它深刻地改变了并继续改变着整个世界历史的面貌。对于我们这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时代下成长的青年人,马克思主义教育更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这个内容的学习,由浅入深、从远到近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必然联系,让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更加深了理解,受益匪浅。 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 (一)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关于马克思主义,早在学生时代就有所学习,但那时的学习是为了考试而学,比较被动,导致学习不够深入,曾片面的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次学习,老师给我们讲了《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并介绍了这些著作产生的历史背景,当时的政治环境、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激化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友谊,从而形成马克思主义完整理论体系,让我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它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也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历史学、法学、伦理学等等内容。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三者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阐发经济运动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转变为更高的社会形态的客观必然性,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则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依据,论证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学说,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旗帜,是全人类走向理想社会的旗帜。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强盛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从狭义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已不止是创立阶段的马克思主义,还包括其随之发展的列宁主义、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起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它包含的基本原理都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对我国文化建设中的各种具体问题的解决有指导意义。 首先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把无处无时不起指导作用的思想方法,称为思想路线。由于世界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最高的地位,因而我们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时,首先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或思想路线的指导。 其次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简称唯物史观。只有以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为指导,才能正确认识文化的起源、实质,文化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文化对其他社会现象的作用,文化的传承,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三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各种哲学的文化观各不相同,有多少哲学就有多少文化观。作为文化整体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的文化观,即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还在形成中。但无论如何,认识一种文化现象、处理一个文化问题,任何人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观指导。 第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新理论概括。这种指导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避免“左”或右的偏向。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文化问题 正确的指导包含对指导思想的分析,对客观对象的分析和概括,最后得出结论,这种结论的真理性才是可靠的,才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文化究竟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这是今天还没有充分解决的理论问题。文化不是一类感性事物,无法根据其感性特征而把文化从其他事物中区别出来。我们对文化的界说大体上有一共识,即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诚然,作为精神产品,必有物质载体,但物质载体不等于文化,物质载体虽然是感性的,载于其上的文化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究竟文化包括哪些内容,有必要认真研究。文化是三大社会领域之一,要弄清楚它的内容问题应该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当然会起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样,我们就可以循着作为社会存在之精神反映及其成果把文化因素区别出来。例如,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关系区别出技术、自然科学、经济理论,从人们之间的交往和关系区别出语言、文字等。对政治领域的精神活动和文化领域本身的精神活动,也是如此进行具体分析。这样,我们就能比较充分地解决这个问题了。 总之,指导不仅是在指导思想中进行逻辑演绎的过程,也是在指导思想下深入实际,对实际材料进行分析综合的过程。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建设和发展当代中国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下面,就其中几个重要问题略陈己见。 第一,建设和发展科学的文化哲学问题。至今,还没有大家都认同的科学文化观,即文化哲学,因此建设和发展科学的文化哲学成为我国文化建设中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这个任务,必须以科学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来指导才有可能完成。科学的文化哲学之所以难于形成,是由于人们对其对象的理解各式各样。应该采取多数人在理论研究中的理解。在理论研究中,各家各派、东西方往往把经济、政治和文化并列为人类社会三大类活动和现象,把文化界定为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也就是一种可以与经济、政治比较清楚地区分开来的东西。有了比较明确的对象之后,我们就可以对它作进一步研究。进一步研究应该包括,对它的环境的研究和对它本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