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变形监测简单易考知识点

变形监测简单易考知识点

变形监测简单易考知识点
变形监测简单易考知识点

变形监测简单易考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挠度:建筑物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和扭曲,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形心沿与轴线垂直方

向的线位移称为挠度

2、工作基点:它是基准点与变形观测点之间起联系作用的点

3、视准线测量:它是利用经纬仪或视准仪的视准轴构成基准线,通过该基准线的铅锤面作为基准面,测定其他观测点相对于该铅锤面的水平位移量的一种方法。

4、水平位移:建筑物的水平位移是指建筑物整体平面移动

5、变形体:一般包括工程建筑物、技术设备以及其他自然或人工对象。

6、.变形监测:是对被监测的对象或物体(简称变形体)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及内部形态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变形监测又称变形测量或变形观测。

二、填空

1、水平位移监测常用方法:1)大地测量法,主要包括三角网测量法、精密导线测量法、交会法等;2)基准线法,主要包括视准线法、引张线法、激光准直法和垂线法等;3)专用测量法;4)GPS测量法。

2、建筑物内部监测项目主要包括:位移监测、应力/应变监测、温度监测、渗流监测和挠度监测等。

3、变形监测的数学模型(4类):灰色系统分析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逐步回归统计模型

4、变形监测的分类:一般分类,静态和动态;特征分类,分为变形体自身的形变(伸缩、错动、弯曲、扭转)和变形体的刚体位移(整体平移、转动、升降、倾斜)按变形速度分类(长周期变形,短周期变形,瞬时变形)按变形特点分类(弹性变形,塑性变形)

5、简述灰色系统模型及其特点。一个贫信息的系统或灰色信息的系统,称为灰色系统。表征灰色系统行为的离乱观测数据,按生成原理处理后可建立系统的灰色模型。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它对样本量的多少没有过分要求,也不需要典型的分布规律,计算工作量小,因此,灰色系统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应用。

6、垂直位移监测方法分类:常用的方法有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三角高程测量法、液体静力水准法,压力测量放,GSP测量

三、简答

1、变形监测的特点:(1)周期性重复观测;(2)精度要求高;(3)多种观测技术的综合应用;(4)监测网着重于研究点位的变化。

2、水平位移监测有哪些主要方法:大地测量法,基准线法,专用测量法,GPS测量法

3、变形监测点的分类:1)基准点:变形监测系统的基本控制点,是测定工作点和变形点的依据。分为水平位移基准点和沉降监测点。2)工作点(工作基点):是基准点和变形观测点之间起联系作用的点。3)变形观测点:直接埋设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建筑物变形特征的测量点。

4、建筑物沉降的方法和顺序:1)沉降监测方案研究与技术设计2)沉降监测仪器检验3)沉降监测点位布设4)沉降监测数据采集5)沉降监测数据处理6)沉降量计算与分析7)沉降量报表8)沉降过程曲线绘制9)沉降监测报告的编写

5、基准线测量方法:视准线法,激光准直法,引张线法

6、变形监测点分哪几类?各有什么要求?

答:基准点。通常埋设在稳固的基岩上或变形区域以外,尽可能长期保存,稳定不动。工作点。埋设在被研究对象附近,要求在观测期间保持稳定,其点位由基准点定期检测。观测点。直接埋设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建筑物的变形特征,一般埋设在建筑物内部。

四、大题

变形监测网的布设原则:1)变形监测控制网的起算点或终点要有稳定的点位,应布设在牢靠的非变形区,为了减少观测点误差的积累,距观测区又不能过远。2)为了便于迅速获得观测成果,变形监测控制网的图形结构应尽可能的简单。3)在确保变形监测控制网具有足够精度的条件下,控制网应尽量布设一次全面网;在特殊条件下,才允许分层控制。4)实测原则:测量仪器、设备和测量方法的选择,要量力而行,不能超越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5)控制网设计时,应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尽可能多地获取建筑物变形数据,特别是绝对位移数据和时间信息。控制点便于长期保存。6)变形监测控制网应与建筑施工采用相同的坐标系统。

五、相关考点

1、垂线测量:垂线有两种形式:正垂线和倒垂线。正垂线一般用于建筑物各高程面处的水平位移监测、挠度观测和倾斜测量等。倒垂线大多用于岩层错动监测、挠度监测,或用作水平位移的基准点。正垂线观测中的误差主要有夹线误差、照准误差、读数误差、对中误差、垂线仪的零位漂移和螺杆与滑块间的隙动误差等。倒垂线测量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浮体产生的误差、垂线观测仪产生的误差、外界条件变化产生的误差。倒垂测量中,还会因仪器的对中、调平、读数和零位漂移等因素使测量结果产生误差。

2、建筑变形的原因:1)外部原因:建筑物自重、动荷载、振动或风力;2)内部原因:地质勘察不充分、设计错误、施工质量差、施工方法不当。

3、水准点的布设:1)即要考虑点的稳定性,又要考虑误差积累;2)尽量埋设在基岩上或深埋于冻土内或深埋于原状土内,决不允许埋设在人工土内。水平位移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建筑物及其基础受到水平应力的影响而产生的地基的水平移动。水平位移观测的意义:适时监测建筑物的水平位移量,能有效地监控建筑物的安全状况,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

4、沉降监测技术:是采用合理的仪器和方法测量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高程的变化量。监测方法:精密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5、交会法观测:原理:交会法是利用2个或3个已知坐标的工作基点,测定位移标点的坐标变化,从而确定其变形情况的一种测量方法。优点:该方法具有观测方便、测量费用低、不需要特殊仪器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人难以到达的变形体的监测工作,如:滑坡体、悬崖、坝坡、塔顶、烟囱等。缺点:是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较低,高精度的变形监测一般不采用此方法。交会法观测注意事项:在进行交会法观测时,首先应设置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应尽量选在地质条件良好的基岩上,并尽可能离开承压区,且不受人为的碰撞或震动。工作基点应定期与基准点联测,校核其是否发生变动。工作基点上应设强制对中装置,以减小仪器对中误差的影响。工作基点到位移监测点的边长不能相差太大,应大致相等,且与监测点大致同高,以免视线倾角过大,影响测量的精度。为减小大气折光的影响,交会边的视线应离地面或障碍物在1.2m以上,并应尽量避免视线贴近水面。在利用边长交会法时,还应避免周围强磁场的干扰影响。

《昆虫记》知识点归纳总结

《昆虫记》知识点梳理 一、填空题 1.《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布尔,《昆虫记》这本书又译为《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2.《昆虫记》是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等美誉。是一部世界昆虫史诗。 3.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个人是法布尔;这本书是《昆虫记》,这本书又译为《昆虫物 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本书真实地记录了昆 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我们学过其中的一篇课文叫作《绿色蝈蝈》。 4.《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这部书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大孔雀蝶“有着非凡的天赋。它可以长途跋涉、穿越黑暗、排除万难,去发现自己的心上人”;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很乐意接受食物,如果喂得迟了,它还会吵着要”。 5.蜜蜂、猫和红蚂蚁都具备同一种本领,那就是辨认方向。 6.蜘蛛知道蜘蛛网上有猎物是通过猎物在网上的震动感觉到的。 7.“用钳子一样的上颚搬出大块的土块石头……用带有两排锯齿的有力后退踩实泥土……”这是法布尔描写蟋蟀建造巢穴时的情景。 8.朗格多克蝎子是优秀的爬墙高手,为防止它们逃跑,法布尔为他们建造了一座华丽的玻璃宫殿——蝎子的卢浮宫。 9.《昆虫记》从片段来说就是一部传记,从整体来说则是无愧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辉煌的虫类抒情诗。《昆虫记》中,法布尔不但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而且不无爱怜的称这些食粪虫为清道夫。 10.法布尔赞美昆虫的爱情,特别是在《螳螂的爱情》这一章中刻画得更是细致入微。 11.在《昆虫记》中,法布尔主要记述了螳螂、蟋蟀、大孔雀蝶、黑腹狼蛛和蝎子的爱情。 12.多产的螳螂自己也制造了有机物,这有机物将被蚂蚁吸收,再将被 蚁?吸收,最后可能成了人的美餐。 13.在田间草丛中安家的蟋蟀几乎同蝉一样出名。 14.蟋蟀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住所,还有它出色的歌唱才

教育学知识点考点梳理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第一次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东汉许慎在《说文 解字》中解释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最早对教和育分开解释 2、荀子(首次提出“道德”一词) 3、④《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4、柏拉图“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5、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6、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 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7、京师同文馆(1862 年)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 8、陈鹤琴(中国幼教之父) 9、陶行知(乡村幼教之父) 10、培根科学归纳法第一人、首次指出应该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学科分类中 提出来、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11、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第一本教育学独立专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 立学科的标志、 12、康德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13、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爱弥儿》 14、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绅士教育” 15、裴斯泰洛齐(慈爱的儿童之父)、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西方教育史上 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16、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学派)代表人物、科学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1806)——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教育性教学原则 17、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儿童中心论”代表人物、现代教 育(学派)代表 18、斯宾塞第一次明确提出德育、智育、体育的概念、第一个把“课程”引入到教育学科 学研究、 19、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目的、教育的中心环节:学校教育 20、耶克斯利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终身教育》。 21、终身教育的概念化和体系化则是在20 世纪60 年代,其标志是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论终身教育》[《终身教育导论》]报告书的发表。——终身教育之父 22、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明确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 23、教育(中心环节)——学校教育——教学——上课 教学过程的核心——领会知识——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班主任工作——组织培养班集体 24、最早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康德(德国) 25、最早将“课程”用于教育学专门术语的:斯宾塞(英国) 26、最早提出班级一词的是:埃拉斯谟斯(荷兰) 27、最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论述:夸美纽斯(捷克) 28、最早提倡“寓学习于游戏”的:柏拉图(希腊) 29、最早提出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孔子(中国) 30、最早(西方)提出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苏格拉底(希腊) 31、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学记》(收入《礼记》)

高考语文最常见的23个易错考点

高考语文最常见的23个易错考点 易错1 多音字误读 易错分析:正确识记多音字的读音,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词性。如“刹”,共有chà和shā两个读音,作名词时读chà,作动词时读shā。二是词义。有些多音字的读音,单从词性上很难判断,可以以义辨音。如“纤”有xiān和qiàn两个读音,作形容词表示“细小”时读xiān,作名词表示拉船的绳子时读qiàn。三是语境。可以把多音字的几个读音尽可能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辨别,这样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提高记忆效果。如“商店打折(zhé),顾客抢购。一阵折(zhē)腾,累得住院。不但没赚,反而折(shé)本”。四是语体。书面语读音一般用于双音节词和成语中,口语读音常用于口头交际中,用于单音节词和少数表示日常生活事物的双音节词中。如“色”,书面语读音为sè,口语读音为shǎi。五是巧记。舍众取寡,以少推多。如“埋”只在“埋怨”中读mán,其余都读mái。记住一个“埋怨”,就记住“埋”在各种语境中的读音了。 易错2 音近字误读 易错分析:汉字中的同音字很多,这些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都完全一致。但如果其中的或声母,或韵母,或声调有细微的差别,就构成了音近字。命题者往往就在“近”与“同”上做文章。如果在平时学习中没能把容易混淆的音近字准确地区别开来,就会给解题增加难度。正确识记这些字的读音,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把某类同音字集中起来记忆,会达到记住一串且印象深刻的效果。 易错3 形近字误读 易错分析:辨别形近字,要找出形近字之间的不同之处,从细微处加深印象,加强记忆。有很多可以采用口诀记忆法,如“戍、戌、戊、戎”可以编为“点戍(shù)横戌(xū)戊(wù)中空,十戈相合即为戎(rónɡ)”。应该说,对这类字音的识记,既要动脑筋求便捷,更要花工夫记忆,关键在于积累。而就具体题目来说,其中一定会有部分字音是我们已经正确掌握的。因此,审清题干,认真分析,结合字义,合理推断,运用比较排除的方法选出正确答案并非难事。 易错4 形声字误读 易错分析:形声字的“声旁”是表声的,但由于古今音的差异,现代汉语形声字中有70%左右已不能按其“声旁”确定读音了,它们中有的声母发生了变化,有的韵母发生了变化,有的声母和韵母都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变化,仍然按照“声旁”的读音去读,就会发生误读。在解答中无法判断时,一般形声字注音为“同声旁读音”的正确性小,注音为“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性大。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深入研究高考(论坛)试题,明了形声字读音设误的主要形式,即故意以声旁注音或故意以同一声旁不同形旁的字的常读音注音;另一方面要摒弃“汉字读半边,不会错上天”的错误想法,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准确记忆,注重积累。 易错5 习惯性误读 易错分析:由于习惯原因,尤其是方言的原因,人们在生活中常常无意识地把一些字“约定俗成”地读错。如把“豇”读成ɡānɡ,把“埋怨”中的“埋”读成mái,把“涮”读成shuā,把“档”读成dǎnɡ等。普通话基本功不扎实,在解题时常常会受习惯的影响而作出错误的判断。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是解决习惯性误读问题的最好方法。我们平时要有意识地注意这些习惯性误读字。一是注重分类整理。注意收集生活中的习惯性误读字,从易错点入手分声母、韵母、声调三类进行整理。二是讲究即时记忆。一经发现,即时记忆,今天掌握一点,明天掌握一点,积少成多,不能等收集到一定的量才去突击强记。三是注意适时复习。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拿出来看看、读读,反复记忆,加深印象,直到真正掌握。 易错6 混淆形近字

《昆虫记》名著导读知识点中考真题练习

《昆虫记》名著导读知识点中考真题练习 作者简介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915年),法国博物学家、动物行为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以《昆虫记》一书留名后世。身为现代昆虫学的先驱,法布尔以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而闻名,被世人称为“昆虫世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因贫病交加,于92岁逝世。 作品简介 《昆虫记》法文书名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又译《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和《昆虫世界》,英文名称是《The Records about Insects》,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被誉为“昆虫的史诗”,鲁迅称之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原法文版的《昆虫记》共有十卷,每卷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等。《昆虫记》曾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的提名。 内容梗概 《昆虫记》一书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其中共详细介绍了三十二种昆虫的特点。在书中,法布尔依据其毕业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关照虫性,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和散文的笔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以下是对《昆虫记》中写到的部分昆虫的概括介绍:

1.瓢虫——花园中的“淑女” 2.蜣螂——粪球引出的故事 3.萤——星光灿烂萤火虫 4.蝉——为自己唱歌 5.螳螂——美丽的“杀手” 6.蚱蜢——“小鬼”恩布沙 7.蚂蚁——神奇的记忆力 8.蟋蟀——田园中的提琴家 9.黄蜂——充满失落的九月 10.孔雀蝶——大自然的舞姬 11.松毛虫——工作并幸福着 12.天牛——来自身体深处的召唤 13.狼蛛——与木匠蜂作战 14.绿蝇——新陈代谢的工作者 15.蝈蝈——到树上去捕食 16.朗格多克蝎子——极具杀伤力的毒液 17.石蚕——小鞘与潜水艇 18.豌豆象——尽忠职守的税务官 典型情节 1. 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 2. 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 3. 蜘蛛在捕获食物、编制“罗网”方面独具才能。 4. 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教育学常考知识点: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指的是他人的认识成果,直接经验是通过在实践活动中亲自获得的。学生是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的,书本知识就是间接经验,而非学生亲身获得的。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学生学习的书本知识是以抽象的文字符号表示的,是前人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认识和概括,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加学生学习新知识所必有的感性认识。例如,学习惯性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大家回想自己在车上急刹车和踩油门时自己身体运动的方向来理解力的作用方向。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掌握知识的过程必然要求学生积极进行认识、思考和判断等心智活动,只有在心智操作的活动中才能发展认识能力。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例如,一般我们认为智商高的人学习知识是比较快的;记忆力水平高的人记东西是比较快的。 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有赖于他们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在教学中,老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学习与社会发展、祖国前途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给学生的学习以巨大的推动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就像周恩来总理小时候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高尚的情感,对于读书才有了巨大的推动力。 (3)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有机结合。要避免只传授知识和只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两种倾向。例如,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就体现了这一规律,还有我们说的教书育人也体现了这一规律;还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也体现了这一规律。 4.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2020英语四级【易错知识点总结-常考易错题精选及解析

------------------------------------------------------------- 考点------ 可数名词的数 There are fifty _____ in our school. They are all friendly to us. A. woman teachers B. women teacher C. woman teacher D. women teachers 【易错选项】选A 【易错原因】复合名词变复数时, 忽视由man和woman构成的复合名词这一特殊形式。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由man和woman构成的复合名词变复数时,前后两个名词都要变成复数。 ------------------------------------------------------------- 考点------ 不可数名词 I'm so hungry. Please give me _____ to eat. A. three bread B. three pieces of bread

C. three pieces of breads 【易错选项】选C 【易错原因】未掌握不可数名词的数量表达。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bread为不可数名词,没有复数形式,表示数量时, 不能用数词直接来修饰,可借助表示数量单位的短语修饰。 ------------------------------------------------------------- 考点------ 名词所有格 ---What is _____ brother? ---He is a policeman A. Jim's and paul's B. Jim and Paul C. Jim and paul's 【易错选项】选A 【易错原因】混淆表示共有和各自拥有时的所有格结构。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由问句中的brother及答语中的He可知, 此处表示Jim

名著导读《昆虫记》必考知识点汇总

1 1名著导读《昆虫记》必考知识点汇总 《昆虫记》 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 一、导读概要 《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作者介绍】 法布尔(Jean-Henri Fabre,1823~1915年),一位严谨、细致、热爱生命、珍爱自然的昆虫学家。1823年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47年,来到阿雅克修中学,在那里遇到了影响了他人生选择的两位学者,他从此打定主意,教学之余潜心研究昆虫。1857年,他发表了处女作《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的昆虫学祖师列翁·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达尔文也给了他很高的赞誉,在《物种起源》中称法布尔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蛰居在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 名著导读《昆虫记》必考知识点汇总

名著导读《昆虫记》必考知识点汇总 2 2 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 【主要内容】 主要描写昆虫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等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①既是科普著作,同时也是文学经典 ②全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作品简评】 《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面孔却十分和善,不故作深刻,深入浅出,没有干巴巴的学究气,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枯燥与一本正经,“没有充满言之无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事实,一点儿不多,一点儿不少。” 作者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在本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

招教教育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教师招考教育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①揭示教育规律 ②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 ③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创立标志是①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划分出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②概念和术语方面;③研究方法方面;④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⑤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3.二十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出现了分化与综合两大趋势;表现在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③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⑤教育学加强了自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⑥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⑦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 (四)20世纪以来主流的教育派别 1.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拉伊等;基本观点①反对思辩教育学;②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研究;③提出教育实验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④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 2.文化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基本观点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②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辩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精神/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和解释的方法;④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冶”; 3.实用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基本观点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经验的改造;③学校即社会;④课堂组织应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代表观点①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②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③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⑤教育受社会的制约,但有其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 5.批判教育学: 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厄迪尔;代表观点①资本主义学

教育学材料分析题五个常考点

$ 1.身心发展规律中的“顺序性” 即教育要遵循顺序来进行。因为现在社会中存在很多类似于“拔毛助长”的教育现象,即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所以都会让自己的孩子提前学习很多东西,这些内容很多都是不应该在孩子本身的年龄应该接受的东西,都是典型地违背了“顺序性”。 2.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案例分析题最喜欢出现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出现的。这类分析题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大家只要抓住一些本质的内容分析即可,即学生的能动的有思想的人,师生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和尊重。大家多去分析理解下学生的本质属性和新学生观,有利于大家去做题。 | ?真题举例? “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 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

3.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这块的知识,主要是出现的是“班主任如何去组织一次班会活动,写简案”或者“如何去教育学生”。班会活动的组织主要考虑的是准备、开展和结论,所以要抓住每个环节的设计以及完整性。 ( ?真题举例? 家长会是班主任和学生家长集体工作的一种基本形式,召开家长会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班集体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你已经成为一名班主任,在开学之初要召开第一次家长会,请你就本次家长会制订一份简要的方案。 4.评价 现在学校里对学生的评价一般只靠分数,所以这类分析题我们只要抓住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发展性的,同时评价方式应该多样,评价主体应该多元,而不是老师单方面的只对学生的分数来评价。 # 5.教学原则、方法和德育原则、方法 这类知识一般只会存在分析题中的其中一问,只要大家理解了相应的知识点,一般比较好判断。

化学中考易错易考知识点复习

化学中考易错易考知识 点复习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2012中考化学易错易考知识点集锦 一、常见物质的俗称、名称、化学式 干冰二氧化碳CO2沼气天然气甲烷CH4 盐酸氢氯酸HCl大理石石灰石碳酸钙CaCO3 纯碱苏打碳酸钠Na2CO3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 食盐氯化钠NaCl生石灰氧化钙CaO 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Ca(OH)2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 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水银汞Hg 二、酸、碱、盐易漏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可溶性碱反应。------为什么可溶性碱易变质的原因 2、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酸。------烧煤为什么造成降酸雨的原因 3、干冰不是冰,纯碱不是碱(是盐,但微弱的碱性-------否定只有碱液才显碱性) 4、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判断方法) 三、推断题中的一些特别知识(方法:找出特别的地方,看其左右的内容) 1、黑色固体有:氧化铜、炭粉、铁粉、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浅黄色粉末是:硫,红色(或紫红色)固体是金属铜 3、暗紫色固体是高锰酸钾,红色固体是红磷或氧化铁 4、能使澄清石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5、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 6、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有:氢气、一氧化碳、木炭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红褐色沉淀肯定是:Fe(OH)39、蓝色沉淀可能是Cu(OH)2或CuCO3 10、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或BaSO4 11、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碳酸盐(___CO3) 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没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碱(___OH) 12、固体和酸混合有气泡放出的物质可能是:碳酸盐+酸或活泼金属+酸 13、产物有三种的化学变化有两种:①高锰酸钾加热分解②碳酸盐和酸反应 14、燃烧同时有两种产物生成的物质是甲烷燃烧。 15、碱和盐中,除三价铁(黄色)、二价铁(浅绿色)、二价铜(蓝色)外, 其余物质:固体是白色,溶液是无色, 16、金属氧化物的性质主要有:①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②还原剂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四、一些重要实验的注意事项 1、空气中氧气的测定: ①选用试剂燃烧后的产物必须是固态,能在空气中燃烧-------故选用红磷②最后所测结果偏小的原因有四:ⅰ、红磷不足,部分氧气没反应;ⅱ、装置气密性不好;ⅲ、最后所剩的气体没有完全冷却至室温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导气管伸入试管少许;②应根据酒精灯火焰来调节试管的高度;③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④高锰酸钾制氧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⑤氯酸钾制氧气时,不能混有可燃物,否则会发生爆炸;⑥排水集气法时,应待气泡均匀冐出时才收集;⑦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⑧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最后先把导气管从水槽移出,后熄灭酒精灯。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①所选试剂是大理石和稀盐酸,不能说是碳酸钙和稀盐酸,酸不选用稀硫酸和浓盐酸-----想想为什么②长颈漏斗的使用:下端口应伸到液面以下③不能选用排水法来收集二氧化碳④简易装置的优点是:装置简单;节约药品;操作简便⑤带长颈漏斗的装置的优点是:随时增添液体 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①实验前,一氧化碳和要先检验纯度:可(可燃性气体)+助(助燃性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②加热前都要选通一会儿一氧化碳------赶出试管内的空气③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断续通入一氧化碳至冷却-----为什么④尾气处理装置----为什么一氧化碳有毒,要防止污染环境,防止中毒,处理方法----燃烧或收集 5、电解水实验:①通入直流电②生成物的体积比为氢气:氧气==2:1③生成物的质量比为氢气:氧气==1:8④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6、白磷的保存:浸在水中-----为什么着火点低(40℃),易在空气中被氧化 7、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放到小烧杯中再称量-----为什么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潮解 8、浓硫酸的稀:把浓硫酸注入水中,要不断地搅拌 五、几个重要的活动探究: 1、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镁条燃烧时质量比原来估计的值低的原因有:①有部分产物变成白烟流失到空气中②有部分物质粘在坩埚钳上 2、粗盐的提纯:步骤: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注意事项:⑴过滤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昆虫记复习重点和答案

《昆虫记》重点复习练习及答案 一、昆虫记共有十卷;是一部文学巨着,科学百科;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曾获得诺贝尔奖提名;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对生命的热爱,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显着的写作特色是昆虫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人类的思想情感。 二、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布尔(法国);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他曾担任物理教师; 三、《昆虫记》中你最喜欢的昆虫是什么为什么喜欢 我最喜欢的昆虫是:①螳螂;②蟋蟀……;喜欢的理由:①螳螂凶残但机警,生活能力强,(但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②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 四、假如你要向朋友推荐《昆虫记》,请说说推荐的理由。(次重点,一般不会考得这么深,只求理解。) 答:①《昆虫记》是作者对昆虫最直观的研究记录,影响了无数科学家、文学家及普通大众,其文学及科学非凡的成就受到举世推崇。虽然全文用大量篇幅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但行文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被公众认为跨越领域、超越年龄的不朽传世经典! ②《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着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③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考,美术家一般的看法,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在本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 五、语段阅读: (一)蜘蛛 蜘蛛的最佳捕猎期是每年的五六月间。当我第一次观察蜘蛛洞时,就发现它躲在洞穴第一层——即前文所说的“拐角处”。一开始我想用蛮力来对付它,就用一把一英尺长两英寸宽的小刀,不停地掏那些洞,一连干了好几个小时,却没有抓到蜘蛛。我又开始更大面积地寻找,想抓住一只塔蓝图拉毒蛛,冲动之下甚至想拿把斧头,把这些洞穴劈开。最终一无所获的我终于放弃了武力,改用头脑。人们都说:需要是创造之母。我居然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我找来一根植物的主茎,在顶部绑一个麦穗,用做诱饵,在蜘蛛洞口轻轻地晃动。很快我就发现蜘蛛的注意力被穗饵吸引过来了,开始谨慎地踱着步向麦穗走过来。我将这个家伙引出洞,确信它已无法逃回洞中后,迅速抽开麦穗;蜘蛛见势不妙,转过身嗖地朝

《昆虫记》内容梳理与考知识点练习(附参考答案)

《昆虫记》内容梳理与考知识点练习 (附参考答案) 《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作者介绍 法布尔(Jean-Henri Fabre,1823~1915年),一位严谨、细致、热爱生命、珍爱自然的昆虫学家。1823年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47年,来到阿雅克修中学,在那里遇到了影响了他人生选择的两位学者,他从此打定主意,教学之余潜心研究昆虫。1857年,他发表了处女作《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的昆虫学祖师列翁·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达尔文也给了他很高的赞誉,在《物种起源》中称法布尔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蛰居在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 主要内容 主要描写昆虫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等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①既是科普著作,同时也是文学经典 ②全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作品简评 《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面孔却十分和善,不故作深刻,深入浅出,没有干巴巴的学究气,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枯燥与一本正经,“没有充满言之无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事实,一点儿不多,一点儿不少。” 作者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在本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

教育学知识点

?孔子 1、个人简介: 孔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于公元前479年。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者。 2、著作: 孔子“述而不作”。《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另相传孔子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 3、观点: 1. 教育的对象:孔子认为教育的对象应该是“有教无类”。 2. 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3. 教育思想:孔子认为,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六艺”,即《诗》《书》《礼》《易》《乐》《春秋》。教学的方法有: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道德教育的原则有:立志乐道、克己内省、身体力行、改过迁善。关于教师,孔子认为,教师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4、历史地位及评价: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被后世统治者尊称为“至圣”、“孔圣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学思想对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 1、个人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著作: 《孟子》 3、观点: 1.孟子教育理论的基础是“性善论”。 2.教育的作用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中考化学易错易考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易错易考知识点总结 一、常见物质的俗称、名称、化学式 干冰二氧化碳CO2沼气天然气甲烷CH4 盐酸氢氯酸HCl 大理石石灰石碳酸钙CaCO3 纯碱苏打碳酸钠Na2CO3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 食盐氯化钠NaCl 生石灰氧化钙CaO 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Ca(OH)2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 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 水银汞Hg 二、酸、碱、盐易漏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可溶性碱反应。------为什么可溶性碱易变质的原因 2、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酸。------烧煤为什么造成降酸雨的原因 3、干冰不是冰,纯碱不是碱(是盐,但微弱的碱性-------否定只有碱液才显碱性) 4、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判断方法) 三、推断题中的一些特别知识(方法:找出特别的地方,看其左右的内容) 1、黑色固体有:氧化铜、炭粉、铁粉、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浅黄色粉末是:硫,红色(或紫红色)固体是金属铜 3、暗紫色固体是高锰酸钾,红色固体是红磷或氧化铁 4、能使澄清石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5、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 6、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有:氢气、一氧化碳、木炭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红褐色沉淀肯定是:Fe(OH)39、蓝色沉淀可能是Cu(OH)2或CuCO3 10、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或BaSO4 11、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碳酸盐(___CO3) 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没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碱(___OH) 12、固体和酸混合有气泡放出的物质可能是:碳酸盐+酸或活泼金属+酸 13、产物有三种的化学变化有两种:①高锰酸钾加热分解②碳酸盐和酸反应 14、燃烧同时有两种产物生成的物质是甲烷燃烧。 15、碱和盐中,除三价铁(黄色)、二价铁(浅绿色)、二价铜(蓝色)外, 其余物质:固体是白色,溶液是无色, 16、金属氧化物的性质主要有:①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②还原剂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四、一些重要实验的注意事项 1、空气中氧气的测定: ①选用试剂燃烧后的产物必须是固态,能在空气中燃烧-------故选用红磷②最后所测结果偏小的原因有四:ⅰ、红磷不足,部分氧气没反应;ⅱ、装置气密性不好;ⅲ、最后所剩的气体没有完全冷却至室温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导气管伸入试管少许;②应根据酒精灯火焰来调节试管的高度;③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④高锰酸钾制氧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⑤氯酸钾制氧气时,不能混有可燃物,否则会发生爆炸;⑥排水集气法时,应待气泡均匀冐出时才收集;⑦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⑧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最后先把导气管从水槽移出,后熄灭酒精灯。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①所选试剂是大理石和稀盐酸,不能说是碳酸钙和稀盐酸,酸不选用稀硫酸和浓盐酸-----想想为什么②长颈漏斗的使用:下端口应伸到液面以下③不能选用排水法来收集二氧化碳④简易装置的优点是:装置简单;节约药品;操作简便⑤带长颈漏斗的装置的优点是:随时增添液体 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①实验前,一氧化碳和要先检验纯度:可(可燃性气体)+助(助燃性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②加热前都要选通一会儿一氧化碳------赶出试管内的空气③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断续通入一氧化碳至冷却-----为什么?④尾气处理装置----为什么?一氧化碳有毒,要防止污染环境,防止中毒,处理方法----燃烧或收集 5、电解水实验:①通入直流电②生成物的体积比为氢气:氧气==2:1 ③生成物的质量比为氢气:氧气==1:8 ④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6、白磷的保存:浸在水中-----为什么?着火点低(40℃),易在空气中被氧化 7、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放到小烧杯中再称量-----为什么?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潮解 8、浓硫酸的稀:把浓硫酸注入水中,要不断地搅拌 五、几个重要的活动探究: 1、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镁条燃烧时质量比原来估计的值低的原因有:①有部分产物变成白烟流失到空气中②有部分物质粘在坩埚钳上 2、粗盐的提纯:步骤: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注意事项:⑴过滤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上端;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部分;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⑵蒸发的注意事项:蒸到出现较多固体析出时就要停止加热⑶三步中都要用到玻璃棒但作用不同:溶解时搅拌加快溶解;过滤时引流液体;蒸发时使受热均匀 六、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初中生名著阅读昆虫记知识点总结

《昆虫记》 中考必考名著知识总结 【作品介绍】 《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1879年第一卷出版,1907年全书首次出版。 该作品是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其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昆虫记》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昆虫。在这个世界上,人类现在已知的昆虫种类约100万种,占所有已经知晓的动物种类的5/6;并且仍有几百万的未知晓的昆虫仍待人类去发现和认知。法布尔在19世纪中期,于学校教课之余,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间观察各类昆虫,为之定名,为之讴歌。 《昆虫记》分十卷,每一卷分17~25不等的章节每章节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在该书中,作者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作者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其重点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 另外,此书不仅详尽地记录着法布尔的研究成果,更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和生活状况等,尤其是《阿尔玛实验室》、《返祖现象》、《我的学校》、《水塘》、《数学忆事:牛顿二项式》、《数学忆事:我的小桌》、《童年的回忆》、《难忘的一课》和《工业化学》这几章。如果换一种眼光看,不妨把《昆虫记》当作法布尔的自传,一部非常奇特的自传,昆虫只不过是他研究经历的证据,传记的旁证材料。 【作者简介】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其用水彩绘画的700多幅真菌图,深受普罗旺斯诗人米斯特拉尔的赞赏及喜爱,也为漂染业作出贡献,曾获得三项有关茜素的专利权。 【写作背景】 耗时三十年十卷 1875年,法布尔带领家人迁往乡间小镇。《昆虫记》第一卷于1879年问世。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题经典知识点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500题经典知识点汇总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 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 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 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 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 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 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着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 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着作)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 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着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 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

高考数学中易忘易错易混知识点梳理

高考数学中易忘易错易混知识点梳理 1.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了全集和空集的特殊情况,不要忘记了借助数轴和文氏图进行求解. 2.在应用条时,易A忽略是空集的情况 3.你会用补集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吗? 4.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有什么区别?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判断充分与必要条? 5.你知道“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形式”的区别. 6.求解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易忽略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7.判断函数奇偶性时,易忽略检验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8.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和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易忽略标注该函数的定义域. 9.原函数在区间[-a,a]上单调递增,则一定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也单调递增;但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此函数不一定单调.例如:.10.你熟练地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吗?定义法(取值,作差,判正负)和导数法11.求函数单调性时,易错误地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12.求函数的值域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13.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解题?①比较函数值的大小;②解抽象函数不等式;③求参数的范围(恒成立问题).这几种基本应用你掌握了吗?14.解对数函数问题时,你注意到真数与底数的限制条了吗?(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数还需讨论15.三个二次(哪三个二次?)的关系及应用掌握了吗?利用二次

函数求最值?16.用换元法解题时易忽略换元前后的等价性,易忽 略参数的范围。 17.“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转化时,你是否注意到:当时,“方程有解”不能转化为。若原题中没有指出是二次 方程,二次函数或二次不等式,你是否考虑到二次项系数可能为 的零的情形?18.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等”.19.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几何意义是什么?20.解分式不等式应注意什么问题?用“根轴法”解整式(分式)不等式的注意事项是什么?21.解含参数不等式的通法是“定义域为前 提,函数的单调性为基础,分类讨论是关键”,注意解完之后要 写上:“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22.在求不等式的解 集、定义域及值域时,其结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23.两个不等式相乘时,必须注意同向同正时才能相乘, 即同向同正可乘;同时要注意“同号可倒”即a>b>0,a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