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养性(千金要方个人整理版)

养性(千金要方个人整理版)

养性(千金要方个人整理版)
养性(千金要方个人整理版)

卷二十七养性养性序第一

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性既自善,内外百病自然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故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故老子曰∶善摄生者,陆行不遇虎兕,此则道德之指也,岂假服饵而祈遐年哉。圣人所以制药饵者,以救过行之人也。故愚者抱病历年而不修一行,缠没齿终无悔心。此其所以歧和长逝,彭跗永归,良有以也。嵇康曰∶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五者必存,虽心希难老,口诵至言,咀嚼英华,呼吸太阳,不能不回其操,不夭其年也。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跻,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然或有服膺仁义,无甚泰之累者,抑亦其亚欤。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至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代异耶?将人失之也?岐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则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则不然,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避之有时,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其志闲而少欲,其心安而不惧,其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故其民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合于道数,故皆能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是以人之寿夭在于撙节,若消息得所,则长生不死,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也。岐伯曰∶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力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名异,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强健,年老复壮,壮者益理。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味,能纵欲快志,得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与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为变,则奉长者少。夏三月此为蕃莠,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毋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疟,则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毋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则奉藏者少。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毋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

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则奉生者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为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故喜怒不节,寒暑失度,生乃不固,人能根据时摄养,故得免其夭枉也。仲长统曰∶王侯之宫,美女兼千。卿士之家,侍外家数百。昼则以醇酒淋其骨髓,夜则房室输其血气,耳听淫声,目乐邪色,宴内不出,游外不返。王公得之于上,豪杰驰之于下,及至生产不时,字育太早,或童孺而擅气,或疾病而构精,精气薄恶,血脉不充,既出胞脏,养护无法,又蒸之以绵纩,烁之以五味,胎伤孩病而脆,未得坚刚,复纵情欲,重重相生,病病相孕,国无良医,医无审术,奸佐其间,过谬常有,会有一疾,莫能自免。当今少百岁之人者,岂非所习不纯正也。抱朴子曰∶或问所谓伤之者,岂色欲之间乎?答曰∶亦何独斯哉。然长生之要,其在房中,上士知之,可以延年除病,其次不以自伐。若年当少壮,而知还阴丹以补脑,采七益于长俗。(一作谷)者,不服药物,不失一二百岁也,但不得仙耳。不得其术者,古人方之于凌杯以盛汤,羽苞之蓄火,又且才所不逮而强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深忧重恚伤也,悲哀憔悴伤也,喜乐过度伤也,汲汲所欲伤也,戚戚所患伤也,久谈言笑伤也,寝息失时伤也,挽弓引弩伤也,沉醉呕吐伤也,饱食即卧伤也,跳走喘乏伤也,欢呼哭泣伤也。阴阳不交伤也积伤至尽,尽则早亡,尽则非道也。故养性之士,唾不至远,行不疾走,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久处,立不至疲,卧不至慎。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不欲啖生冷,不欲饮酒当风,不欲数数沐浴,不欲广志远愿,不欲规造异巧。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不欲露卧星月,不欲眠中用扇,大寒大热、大风大雾皆不得冒之。五味不欲偏多,故酸多则伤脾,苦多则伤肺,辛多则伤肝,咸多则伤心,甘多则伤肾,此五味克五脏五行,自然之理也。凡言伤者,亦不即觉也,谓久则损寿耳。是以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利筋骨有俯仰之方,祛疾闲邪有吐纳之术,流行营卫有补泻之法,节宣劳逸有与夺之要。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然后先服草木以救亏缺,后服金丹以定无穷,养性之理尽于此矣。夫欲快意任怀,自谓达识知命,不泥异端,极情肆力,不劳持久者,闻此言也,虽风之过耳,电之经目,不足喻也。虽身枯于留连之中,气绝于绮纨之际,而甘心焉,亦安可告之以养性之事哉,非唯不纳,乃谓妖讹也,而望彼信之,所谓以明鉴给瞽,以丝竹娱聋夫者也。魏武与皇甫隆令曰∶闻卿年出百岁,而体力不衰,耳目聪明,颜色和悦,此盛事也。所服食施行导引,可得闻乎?若有可传,想可密示封内。隆上疏对曰∶臣闻天地之性,唯人为贵。人之所贵,莫贵于生。唐荒无始,劫运无穷。人生其间,忽如电过,每一思此,罔然心热,生不再来,逝不可追,何不抑情养性以自保。惜今四海垂定,太平之际又当须展才布德当由万年。万年无穷,当由修道,道甚易知,但莫能行。臣尝闻道人蒯京已年一百七十八,而甚丁壮,言人当朝朝服食玉泉、琢齿,使人丁壮有颜色,去三虫而坚齿。玉泉,口中唾也。朝嵇康曰∶穣岁多病,饥年少疾,信哉不虚。是以关中土地,俗好俭啬,厨膳肴馐,不过菹酱而已,其人少病而寿。江南岭表,其处饶足,海陆肴,无所不备,土俗多疾而人

早夭。北闷,赤露眠卧,宿食不消,未逾期月,大小皆病,或患霍乱香港脚胀满,或寒热疟痢恶核疔肿,或痈疽痔漏,或偏风猥退,不知医疗以至于死。凡如此者,比肩皆是,唯云不习水土,都不知病之所由。静言思之,可为太息者也。学人先须识此,以自诫慎。抱朴子曰∶人之一身,犹一国之象也。胸腹之位,犹宫室也。四肢之列,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宫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知治身则能治国也。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惜其气,所以全其身。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死者不可生也,亡者不可存也。是以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夫人难养而易危也,气难清而易浊也,故能审威德所以保社稷,割嗜欲所以固血气,然后真一存焉,精神守焉,百病却焉,年寿延焉。

铃兰制作

卷二十七养性道林养性第二

真人曰∶虽常服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养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视久听。盖以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行伤筋也。仍莫强食,莫强酒,莫强举重,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莫跳踉,莫多言,莫大笑。勿汲汲于所欲,勿怀忿恨,皆损寿命。若能不犯者,则得长生也。故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者,养性之都契也。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此十二多不除,则营卫失度,血气妄行,丧生之本也。唯无多无少者,得几于道矣。是知勿外缘者,真人初学之法也。若能如此者,可居瘟疫之中无忧疑矣。既屏外缘,会须守五神(肝、心、脾、肺、肾),从四正(言、行、坐、立)。言最不得浮思妄想,心念欲事,恶邪大起。故孔子曰∶思无邪。尝习黄帝内视法(详细操作:黄帝内视法是以存想为主的静功。其法为:“存想思念,令见五藏如悬磬,五色了了分明,勿辍也。”本法托名“黄帝”,以显示其渊源悠久。所谓“内视”,即目不外视,一意内观,若真有所见,实际上即是存想。练功时,站、坐、卧任便,手足随意放置,两目轻闭,全身放松,一意存想体内五脏,一个个如悬挂的古式钟磬,光芒四射,五色分明。肝为青色,心为红色,脾为黄色,肺为白色,肾为黑色。一般先把一

脏观想清楚后,再想下一脏;按“五脏相生”次序,即按肝→心→脾→肺→肾之序想遍五脏为一个循环,可连续想数个循环。然后,五脏一同观想。每个单脏观想清楚约5分钟,五脏同时观想的时间长短不论。练习纯熟后,可随时想之。本法可用于各种慢性内伤病症的防治,或用以养生保健。),存想思念,令见五脏如悬磬,五色了了分明勿辍也。仍于每旦初起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上,心眼观气,上入顶下达涌泉,旦旦如此,名曰迎气。常以鼻引气,口吐气,小微吐之,不得开口,复欲得出气少,入气多。每欲食,送气入腹,每欲食气为主人也。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亦不可用深赞,亦不可用深毁,常须运心于物平等,如觉偏颇,寻改正之。居贫勿谓常贫,居富勿谓常富,居贫富之中,常须守道,勿以贫富易志改性,识达道理,似不能言。有大功德,勿自矜伐。美药勿离手,善言勿离口,乱想勿经心,常以深心至诚,恭敬于物。慎勿诈善,以悦于人。终身为善,为人所嫌。勿得起恨,事君尽礼。人以为谄,当以道自平其心,道之所在,其德不孤。勿言行善不得善报,以自怨仇。居处勿令心有不足,若有不足,则自抑之。勿令得起,人知止足。天遗其禄,所至之处,勿得多求,多求则心自疲而志苦,若夫人之所以多病,当由不能养性。平康之日,谓言常然,纵情恣欲,心所欲得,则便为之,不拘禁忌,欺罔幽明,无所不作,自言适性,不知过后一一皆为病本,及两手摸空,白汗流出,口唱皇天,无所逮及,皆以生平粗心不能自察,一致于此。但能少时内省身心,则自知见行之中皆长诸,将知四百四病,身手自造,本非由天。及一朝病发,和缓不救,方更诽谤医药无效,神仙无灵。故有智之人,爱惜性命者,当自思念,深生耻愧,戒勒身心,常修善事也。至于居处,不得绮糜华丽,令人贪婪无厌,乃患害之源。但令雅素净洁,无风雨暑湿为佳。衣服器械,勿用珍玉金宝,增长过失,使人烦恼根深。厨膳勿使脯肉丰盈,当令俭约为佳。然后行作鹅王步,语作含钟声,眠作狮子卧(右胁着地,坐脚也),每日自咏歌云,美食须熟嚼,生食不粗吞,问我居止处,大宅总林村。胎息守五脏,气至骨成仙。又歌曰∶日食三个毒,不嚼而自消。锦绣为五脏,身着粪扫袍。修心既平,又须慎言语。凡言语诵读常想声在气海中(脐下也)。每日初入后,勿言语诵读,宁待平旦也。旦起当专言善事,不当先计较钱财。又食上不得语,语而食者,常患胸背痛。亦不用寝卧多言笑,寝不得语言者,言五脏如钟磬,不悬则不可发声。行不得语,若欲语须住脚乃语,行语则令人失气。冬至日,只可语不可言。自言曰言,答人曰语。言有人来问,不可不答,自不可发言也,仍勿触冷开口大语为佳。言语既慎,仍节饮食。是以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当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盖饱则伤肺,饥则伤气,咸则伤筋,酸则伤骨,故每学淡食,食当熟嚼,使米脂入腹,勿使酒脂入肠。人之当食,须去烦恼(暴数为烦,侵触为恼)。如食五味必不得暴嗔,多令神气惊,夜梦飞扬。每食不用重肉,喜生百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及少菹菜,并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陈臭之物。勿饮浊酒、食面,使塞气孔。勿食生肉伤胃,一切肉须煮烂停冷食之,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热食讫,以冷酢浆漱口者,令人口气常臭,作齿病。又诸热食咸物后,不得饮冷酢浆水,喜失声成尸咽。凡热食汗出,勿当风,发痉头痛,令人目涩多睡。每食讫,

以手摩面及腹,令津液通流。食毕当行步踌躇,计使中数里来,行毕使人以粉摩腹上数百遍,则食易消,大益人,令人能饮食无百病,然后有所修为为快也。饱食即卧,乃生百病,不消成积聚。饱食仰卧成气痞,作头风。触寒来者,寒未解食热,成刺风。人不得夜食,又云夜勿过醉饱。食勿精思。为劳苦事,有损余,虚损人,常须日在巳时食讫,则不须饮酒,终身无干呕。勿食父母本命所属肉,令人命不长。勿食自己本命所属肉,令人魂魄飞扬。勿食一切脑,大损人。茅屋漏水堕诸脯肉上,食之成瘕病。暴肉作脯不肯干者。食之害人。祭神肉无故自动,食之害人。饮食上蜂行住,食之必有毒,害人。腹内有宿病勿食鲮鲤鱼肉,害人。湿食及酒浆临上看视不见人物影者,勿食之,成卒注。若已食腹胀者,急以药下之。每十日一食葵,葵滑,所以通五脏壅气,又是菜之主,不用合心食之。又饮酒不欲使多,多则速吐之为佳,勿令至醉,即终身百病不除。久饮酒者,腐烂肠胃,渍髓蒸筋,伤神损寿。醉不可以当风,向阳令人发狂,又不可当风卧,不可令人扇凉,皆得病也。醉不可露卧及卧黍穣中,发癞疮。醉不可强食,或发痈疽,或发喑,或生疮。醉饱不可以走车马及跳踯。醉不可以接房,醉饱交接,小者面咳嗽,大者伤绝脏脉损命。凡人饥欲坐小便,饱则立小便,慎之无病。又忍尿不便,膝冷成痹,忍大便不出,成气痔。小便勿努,令两足及膝冷。大便不用呼气及强努,令人腰痛目涩,宜任之佳。凡遇山水坞中出泉者,不可久居,常食作瘿病。又深阴地冷水不可饮,必作疟。饮食以调,时慎脱着。湿衣及汗衣皆不可久着,令人发疮及风瘙。大汗能易衣佳,不易者急寒霍乱,食不消头痛。脱着既时,须调寝处。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头勿北卧,及墙北亦勿安床。凡欲睡,勿歌咏,不祥起。上床坐先脱左足,卧勿当舍脊下。卧讫勿留烛灯,令人魂魄及六神不安,多愁怨。人头边勿安火炉,日久引火气,头重目赤睛及鼻干。夜卧当耳勿有孔,吹入即耳聋。夏不用露面卧,令人面皮浓,善成癣,或作面风。冬夜勿覆头,得长寿。凡人眠,勿以脚悬踏高处,久成肾水及损房。足冷勿顺墙卧,风吹入人,发癫及体重。人卧勿KT 床悬脚,闭口,口开即失气,且邪恶从口入,久而成消渴及失血色。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按孔子不尸卧,故曰∶睡不厌蹙,觉不厌舒。凡人舒睡,则有鬼痛魔邪。凡眠先卧心后卧眼,人卧近前急唤。夜梦恶不须说,旦以水面东方之,咒曰∶恶梦着草木,好梦成宝玉。即无咎矣。又梦之善恶并勿说为吉。衣食寝处皆适,能顺时气者,始尽养生之道。故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毋失岁时之和。一日之忌,暮无饱食,一月之忌晦无大醉,一岁之忌暮无远行,终身之忌暮无燃烛行房。暮凡气冬至起于涌泉,十一月至膝,十二月至股,正月至腰,名三阳成。二月至膊,三月至项,四月至顶。纯阳用事,阴亦仿此。故四月、十月不得入房,避阴阳纯用事之月也。每冬至日于北壁下浓铺草而卧,云受元气。每八月一日以后,即微火暖足,勿令下冷无生意,常欲使气在下,不欲泄于上。春冻未泮,衣欲下浓上薄,养阳收阴,继世长生。养阴收阳,祸至灭门。故云∶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出汗,发泄阳气,有损于人也。又云∶冬日冻脑,春秋脑足俱冻,此圣人之常法也。春欲晏卧早起,夏及秋侵夜乃卧早起,冬欲早卧晏起,皆益人。凡冬月忽有大热之时,夏月忽有大凉之时,皆勿受之。人有患天行时气者,皆由犯此也,即须调气息,使寒热平和,

则免患也。每当腊日,勿歌舞,犯者必凶。常于

铃兰制作

卷二十七养性居处法第三

凡人居止之室,必须周密,勿令有细隙,致有风气得入。小觉有风,勿强忍,久坐必须急急避之,久居不觉,使人中风。古来忽得偏风,四肢不随,或如角弓反张,或失音不语者,皆由忽此耳。身既中风,诸病总集邪气得便遭此致卒者,十中有九,是以大须周密,无得轻之,慎焉慎焉。所居之室,勿塞井及水渎,令人聋盲。凡在家及外行,卒逢大飘风豪雨震电昏暗大雾,此皆是诸龙鬼神行动经过所致,宜入室闭户,烧香静坐,安心以避之,待过后乃出,不尔损人。或当时虽未苦,于后不佳矣。又阴雾中亦不可远行。

铃兰制作

《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心腹痛

《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心腹痛大岩蜜汤 属性:治产后心痛方。 干地黄、当归、独活、甘草、芍药、桂心、细辛、小草(各二两)吴茱萸(一升)干姜(三两)上十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纳蜜五合重煮,分三服,日三。(胡洽不用独活、桂心、甘草,《千金翼》不用蜜) 蜀椒汤 属性:治产后心痛,此大寒冷所为方。 蜀椒(二合)芍药(一两)当归、半夏、甘草、桂心、人参、茯苓(各二两)蜜(一升)上十味、咀,以水九升,煮椒令沸,然后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纳姜汁及蜜煎取三升,一服五合,渐加至六合,禁勿冷食。 干地黄汤 属性:治产后两胁满痛,兼治百病方。 干地黄、芍药(各三两)当归、蒲黄(各二两)生姜(五两)桂心(六两)甘草(一两)上八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日三。 芍药汤 属性:治产后苦少腹痛方。 芍药(六两)桂心、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胶饴(八两)大枣(十二枚)上六味、咀,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去滓,纳饴令烊,分三服,日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当归汤 属性:治妇人寒疝,虚劳不足,若产后腹中绞痛方。 当归、芍药(各二两,《子母秘录》作甘草)生姜(五两)羊肉(一斤)上四味、咀,以水八升煮羊肉,熟取汁煎药,得三升,适寒温服七合,日三。(《金匮要略》、胡洽不用芍药,名小羊肉汤)。 桃仁芍药汤 属性:治产后腹中疾痛方。

桃仁(半升)芍药、川芎、当归、干漆、桂心、甘草(各二两)上七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羊肉汤 属性:治产后及伤寒,大虚上气,腹痛兼微风方。 肥羊肉(二斤,无羊肉用獐鹿肉代)茯苓、黄、干姜(各三两)甘草、独活、桂心人参(各二两)麦门冬(七合)生地黄(五两)大枣(十二枚)上十一味,咀,以水二斗,煮肉,取一斗,去肉纳药,煮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千金翼》无干姜) 羊肉当归汤 属性:治产后腹中心下切痛,不能食,往来寒热,中风乏气力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羊肉(三斤)当归、黄芩(《肘后》用黄)芎、防风(《肘后》用人参)甘草(各二上八味,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肉熟,减半,纳余药,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胡洽以黄、代黄芩,白术代芍药,名大羊肉汤。《子母秘录》以桂心代防风,加大枣十七枚良) 羊肉杜仲汤 属性:治产后腰痛咳嗽方。 羊肉(四斤)杜仲、紫菀、当归、白术、桂心(各三两)五味子、细辛、款冬花、人参上十八味,咀,以水二斗半煮肉,取汁一斗五升,去肉纳药,煎取三升半,去滓,分五服,日三夜二。 羊肉地黄汤 属性:治产后三日腹痛,补中益脏,强气力消血方。 羊肉(三斤)生地黄(切,二升)桂心、当归、甘草、芎、人参(各二两)芍药(三两)上八味、咀,以水二斗煮肉,取一斗,去肉纳药煎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内补当归建中汤 属性:治产后虚羸不足,腹中、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小腹拘急,痛引腰背,不能饮食,产后一月,日得服四、五剂为善,令人力壮方。 当归(四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生姜(六两)桂心(三两)大枣(十枚)上六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一日令尽。若大虚纳饴糖六两,汤成纳之于火上暖,令饴消。若无生姜则以干姜三两代之。若其人去血过多,崩伤内竭不止,加地黄六两,阿胶二两。合八种作汤,或去滓,纳阿胶。若无当归以芎、代之。

《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 道林养性第二 真人曰∶虽常服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养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视久听。盖以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行伤筋也。仍莫强食,莫强酒,莫强举重,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莫跳踉,莫多言,莫大笑。勿汲汲于所欲,勿怀忿恨,皆损寿命。若能不犯者,则得长生也。故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者,养性之都契也。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此十二多不除,则营卫失度,血气妄行,丧生之本也。唯无多无少者,得几于道矣。是知勿外缘者,真人初学之法也。若能如此者,可居瘟疫之中无忧疑矣。既屏外缘,会须守五神(肝、心、脾、肺、肾),从四正(言、行、坐、立)。言最不得浮思妄想,心念欲事,恶邪大起。故孔子曰∶思无邪。尝习黄帝内视法,存想思念,令见五脏如悬磬,五色了了分明勿辍也。仍于每旦初起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上,心眼观气,上

入顶下达涌泉,旦旦如此,名曰迎气。常以鼻引气,口吐气,小微吐之,不得开口,复欲得出气少,入气多。每欲食,送气入腹,每欲食气为主人也。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亦不可用深赞,亦不可用深毁,常须运心于物平等,如觉偏颇,寻改正之。居贫勿谓常贫,居富勿谓常富,居贫富之中,常须守道,勿以贫富易志改性,识达道理,似不能言。有大功德,勿自矜伐。美药勿离手,善言勿离口,乱想勿经心,常以深心至诚,恭敬于物。慎勿诈善,以悦于人。终身为善,为人所嫌。勿得起恨,事君尽礼。人以为谄,当以道自平其心,道之所在,其德不孤。勿言行善不得善报,以自怨仇。居处勿令心有不足,若有不足,则自抑之。勿令得起,人知止足。天遗其禄,所至之处,勿得多求,多求则心自疲而志苦,若夫人之所以多病,当由不能养性。平康之日,谓言常然,纵情恣欲,心所欲得,则便为之,不拘禁忌,欺罔幽明,无所不作,自言适性,不知过后一一皆为病本,及两手摸空,白汗流出,口唱皇天,无所逮及,皆以生平粗心不能自察,一致于此。但能少时内省身心,则自知见行之中皆长诸,将知四百四病,身手自造,本非由天。及一朝病发,和缓不救,方更诽谤医药无效,神仙无灵。故有智之人,爱惜性命者,当自思念,深生耻愧,戒勒身心,常修善事也。至于居处,不得绮糜华丽,令人贪婪无厌,乃患害之源。但令雅素净洁,无风雨暑湿为佳。衣

《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 月水不通

《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月水不通桃仁汤 治妇人月水不通方。 桃仁朴硝牡丹皮射干土瓜根黄芩(各三两)芍药大黄柴胡(各四两)牛膝桂心(各二两)水蛭虻虫(各七十枚) 上十三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 又方桃仁(一升)当归土瓜根大黄水蛭虻虫芒硝(各二两)牛膝麻子仁上十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半,去滓纳硝令烊,分为三服(《肘后》无当归、麻子仁,用牡丹、射干、黄芩、芍药、柴胡各三两。《千金翼》无虻虫) 干姜丸 治妇人寒热羸瘦,酸消怠惰,胸中支满,肩背脊重痛,腹里坚满积聚,或痛不可忍,引腰小腹痛,四肢烦疼,手足厥逆,寒至肘膝,或烦满,手足虚热,意欲投水中,百节尽痛,心下常苦悬痛,时寒时热,恶心,涎唾喜出,每爱咸酸甜苦之物,身体或如鸡皮,月经不通,大小便苦难,食不生肌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干姜川芎茯苓硝石杏仁水蛭虻虫桃仁蛴螬柴胡虫(各一两)芍药人参大黄川椒当归(各二两) 上十六味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饮下三丸,不知加至十丸。(《千金翼》以疗妇人瘕结,胁肋下疾) 芒硝汤 治同前。 芒硝丹砂末当归芍药土瓜根水蛭(各二两)大黄(三两)桃仁(一升) 上八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纳丹砂、芒硝,分三服。 硝石汤 治血瘕,月水留瘀血大不通,下病散坚血方。 硝石附子虻虫(各三两)大黄细辛干姜黄芩(各一两)芍药土瓜根丹参 上十六味咀、以酒五升、水九升渍药一宿。明旦煎取四升,去滓,下朴硝、硝石烊尽,

分四服,相去如炊顷。去病后,食黄鸭羹,勿见风。 干漆汤 治月水不通,小腹坚痛不得近方。 干漆葳蕤芍药细辛附子甘草(各一两)当归桂心芒硝黄芩(各二两)大黄(三两)吴茱萸(一升) 上十二味咀,以清酒一斗浸一宿,煮取三升,去滓,纳硝烊尽,分三服,相去如一炊顷。 治月经不通,心腹绞痛欲死,通血止痛方∶ 当归大黄芍药(各三两)吴茱萸干地黄干姜川芎虻虫水蛭(各二两)细辛甘草桂心(各一两)栀子(十四枚)桃仁(一升) 上十四味咀,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分五服。一本有牛膝、麻仁各三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前胡牡丹汤 治妇人盛实,有热在腹,月经瘀闭不通,及劳热热病后,或因月经来得热不 前胡牡丹元参桃仁黄芩射干旋复花栝蒌根甘草(各二两)芍药茯苓大黄枳实(各三两) 上十三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黄芩牡丹汤 治妇人从小至大,月经未尝来,颜色萎黄,气力衰少,饮食无味方。 黄芩牡丹桃仁瞿麦川芎(各二两)芍药枳实射干海藻大黄(各三两)虻虫(七十枚)蛴螬(十枚)水蛭(五十枚) 上十三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服两剂后,灸乳下一寸黑圆际,各五十壮。 牡丹丸 治妇人女子诸病后,月经闭绝不通,及从小来不通,并新产后瘀血不消,服诸汤利血后,余未平,宜服之,取平复方。

备急千金要方简介

《备急千金要方》又称《千金要方》或《千金方》,古代汉族医学经典著作之一,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共30卷。唐代孙思邈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本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值更当胜于此,因而用《千金要方》作为书名。明代后,有按《道藏》析为93卷者,内容相同。 《备急千金要方》是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世简称为《千金方》。唐孙思邈(581—682年)撰于公元652年,共30卷。《道藏》收入时析为93卷。孙氏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千金”命名。该书撰成后在国内外有着极广泛之影响,现存日本之《真本千金方》可能系未经宋校正医书局校正之传抄本,经宋校正医书局校刊之《备急千金要方》,中、日翻刻影印者达30余次,又有刻石本、节选本、改编本、《道藏》本等刻印者亦数十种。 《千金要方》首篇所列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是中医伦理学的基础;其妇、儿科专卷的论述,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脏腑寒热虚实为纲,与现代医学按系统分类有相似之处,其中将飞尸鬼疰(类似肺结核病)归入肺脏证治,提出霍乱因饮食而起,以及对附骨疽(骨关节结核)好发部位的描述、消渴(糖尿病)与痈疽关系的记载,均显示了很高的认识水平;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阿是穴的选用、“同身寸”的提倡,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因此,《千金要方》素为后世医学家所重视。 作者:孙思邈(约581-682),唐代医学家,中医医德规范制定人,人尊为“药王”。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自幼多病,立志于学习经史百家著作,尤立志于学习医学知识。青年时期即开始行医于乡里,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他对待病人,不管贫富老幼、怨亲善友,都一视同仁,无论风雨寒暑,饥渴疲劳,都求之必应,一心赴救,深为群众崇敬。大业(605-618)年中,曾游学四川,并在该地炼丹,后隐于终南山,与沙门道宣律师交厚,写了不少道家炼丹方面的著作。后唐太宗、高宗曾多次招他任国学博士、谏议大夫等职,均谢绝,唯于咸亨四年(673)任承务郎直长尚药局,掌管合和御药及诊候方脉等事务,上元元年(674) 即因病辞退。当时名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皆视他为老师。 孙思邈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深感古代医方的散乱浩繁和难以检索,因而博取群经,勤求古训,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著成《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反映了唐初医学的发展水平。

生发膏《备急千金要方》

生发膏《备急千金要方》治头中风痒白屑方。 蔓荆子附子细辛续断零陵香皂荚泽兰防风杏仁藿 香白芷(各二两)? 升) 上十八味咀,以清醋三升渍药一宿,明旦以马鬃膏等微火煎三上三下,以白芷色黄膏成,用以泽发。 又方乌喙(三两)莽草石南细辛续断皂荚泽兰白 术辛夷防风白芷(各二两)竹叶柏叶松叶(各半升)猪脂(四升) 上十五味咀,以清酢三升渍一宿,明旦微火以脂煎三上三下,白芷色黄膏成,去滓滤净,于沐发后涂之。一方用生油三大升。(《翼》方无石南、白芷,用杏仁去白屑良。)又方甘松香丁香白芷泽兰桑白皮桑寄生大麻子苜 蓿杏仁辛夷仁牡荆子川芎防风莽草(各一两)零陵香吴藿香细辛蜀椒(各二两)竹叶松叶柏叶胡麻油腊猪膏(各一升)乌鸡肪雁肪(各一合) 上二十五味咀,以酢渍一宿,纳油膏中微火煎三上三下,白芷色黄膏成,去滓,涂头,日二夜一发生。

又方治发鬓秃落方。 莽草(一两)防风升麻白芷荠(各二两)蜣螂(四枚)豹膏(一作狗膏) 熊膏(一作雄鸡膏)猪脂马鬃膏(各半升) 上十一味,其六味咀与诸膏合煎,诸药沸,则下停冷,复上火三五沸止,绞去滓,敷头,当泽用之。 又方治眉落发落复生方。 白芷附子防风川芎莽草辛夷细辛黄芩当归蜀椒(各一两)大黄(一两半)蔓荆子(一升)猪膏(三升)马鬃膏(五合) 上十四味熬膏去滓,先洗头,治染须发方∶ 胡粉(二两)锻石(六两绢筛,熬令黄) 上二味以榆皮作汤和之如粉,先以皂荚汤洗发,令极净,不得令有腻气,曝干。夜药涂发上令匀,取桑叶相缀着头巾上,遍以裹发一夜至旦,取酢浆暖三遍,净洗发,又以醋泔热暖洗发,又取生胡麻苗捣取汁三升和水煮一二沸,净滤濯发讫,又用油汤濯之,百日黑如漆。 又方黑椹水渍之涂发令黑。

6备急千金要方

6备急千金要方 <目录>卷十九肾脏方\补肾第八 <篇名>补益方 属性:干漆柏子仁山萸肉酸枣仁(各一两) 上四味为末,蜜丸如梧子,每服二七丸,加至二十丸,日二。 <目录>卷十九肾脏方\补肾第八 <篇名>曲囊丸 属性:治风冷,补虚弱,亦主百病方。 地黄山药牡蛎天雄蛇床子远志杜仲鹿茸桂心五味子鹿衔草石斛 车前子菟丝子苁蓉雄鸡肝未连蚕蛾(等分) 上十七味合捣为末,蜜丸如小豆大,酒服三丸,加至七丸,日三夜一。禁如常法。须令 常有药气大益,人服药十日以后,少少得强。 崔平世治五劳七伤方∶ 钟乳粉萆(各一分)巴戟菟丝子苁蓉(各二分)干姜(三分,一作干地黄) 上六味为末,蜜丸如梧子,酒服七丸,日三服讫,行百步服酒三合,更行三百步,胸中 热定,即食干饭,牛羊兔肉任为羹,去肥腻。余不忌。

明目益精长志倍力,久服长生耐老方∶ 远志茯神细辛菟丝子木兰续断人参菖蒲龙骨当归川芎茯苓(各 五分) 上十二味为末,蜜丸如梧子,服十丸,日二夜一。满三年益智。 <目录>卷十九肾脏方\补肾第八 <篇名>磁石酒 属性:疗丈夫虚劳冷骨中疼痛,阳气不足,阴下疥(一作痛)热方。 磁石石斛泽泻防风(各五两)杜仲桂心(各四两)天雄桑寄生天冬黄 (各 上十二味咀,以酒四斗浸渍,服三合,渐加至五合,日再服。亦可单渍磁石服之。 <目录>卷十九肾脏方\补肾第八 <篇名>石英煎 属性:治男女五劳七伤,消枯羸瘦,风虚痼冷,少气力,无颜色,不能动作,口苦咽燥,眠中 不安,恶梦惊惧百病方。

白石英(碎如米,以醇酒九升,铜器中微火煎,取三升,以竹篦搅勿住手,去滓澄清)紫 石英(制同上,各一斤)地黄(一斤)白蜜(三斤)酥(一斤)桃仁(三斤)石 斛(五两) 柏子仁远志茯苓山萸肉人参麦冬桂心干姜五味子 白术苁蓉甘草天 雄白芷细辛川芎黄防风山药(各二两) 上二十四味治下筛,纳煎中,如不足加酒取足为限,煎令可丸,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 丸,日三,稍加至四十丸为度。无药者,可单服煎。令人肥白充实。 <目录>卷十九肾脏方\补肾第八 <篇名>麋角丸方 属性:取当年新角连脑顶者为上,看角根有斫痕处亦堪用,退角根不平者是不堪。诸麋角丸方, 凡有一百一十方,此特出众方之外,容成子羔服而羽化。夫造此药取角五具,或四具、三具、 二具、一具为一剂,先去尖一大寸,即各长七八寸,取势截断,量把镑得,即于长流水中以 竹器盛悬,浸可十宿。如无长流水处,即于净盆中满注水浸,

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 (论一首方五十九首) 论曰:补方通治五劳六极,七伤虚损。五劳五脏病,六极六腑病,七伤表里受病。五劳者,一曰志劳,二曰思劳,三曰忧劳,四曰心劳,五曰疲劳。六极者,一曰气极,二曰血极,三曰筋极,四曰骨极,五曰髓极,六曰精极。七伤者,一曰肝伤善梦,二曰心伤善忘,三曰脾伤善饮,四曰肺伤善痿,五曰肾伤善唾,六曰骨伤善饥,七曰脉伤善嗽。凡远思强虑伤人,忧恚悲哀伤人,喜乐过度伤人,忿怒不解伤人,汲汲所愿伤人,戚戚所患伤人,寒暄失节伤人。故曰五劳六极七伤也。论伤甚众,且言其略,后方悉主之。 建中汤 治五劳七伤,小腹急痛,膀胱虚满,手足逆冷,食饮苦吐酸痰,呕逆,泄下少气,目眩耳袭,口焦,小便自利方。 胶饴(八两)黄干姜当归(各三两)人参半夏橘皮芍药甘草(各二两)附子(一两)大枣(十五枚)上十一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半,去滓,下胶饴,烊沸,分四服。(深师有桂心六两,生姜一斤。无橘皮、干姜。 又方治虚损少气,腹胀内急拘引小腹至冷,不得屈

伸,不能饮食,寒热头疼,手足逆冷,大小便难,或复下痢,口干,梦中泄精,或时吐逆恍惚,面色枯瘁,又复微肿,百节疼酸方。 附子浓朴(各一两)人参甘草桂心当归茯苓(各二两)麦冬黄龙骨(各三? 上十五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去滓,纳饴糖,每服八合,日三夜一。咳者,加生姜一倍。 又方治五劳七伤,小腹急,脐下膨,两胁胀满,腰脊相引,鼻口干燥,目暗KTKT。愦愦不乐,胸中气急逆不下食饮,茎中策策痛,小便黄赤,尿有余沥,梦与鬼神交通,去精,惊恐虚乏方。 饴糖(八两)黄远志当归(《翼方》无)泽泻(各三两)芍药甘草人参龙骨? 上十一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去滓,纳饴糖令烊,一服八合,消息又一服。(深师无饴糖、远志、泽泻、龙骨,有桂心六两,半夏一升,附子一枚)。 小建中汤 治男女因积劳虚损,或大病后不复常苦四肢沉滞,骨肉酸疼,吸吸少气,行动喘,或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心中虚悸,咽干唇燥,面体少色,或饮食无味,阴阳废弱,悲忧惨戚,多卧少起,久者积年,轻者百日,渐至瘦削,五脏气竭,则难可复振治之之方。

《备急千金要方》论合和

《备急千金要方》论合和 属性:问曰∶凡合和汤药,治诸草石虫兽,用水升数消杀之法则云何?答曰∶凡草有根、茎、枝、叶、皮、骨、花、实,诸虫有毛、翅、皮、甲、头、足、尾、骨之属,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一如后法。 顺方者福,逆之者殃。或须皮去肉,或去皮须肉,或须根茎,或须花实。根据方炼治,极令净洁,然后升合称两,勿令参差,药有相生相杀,气力有强有弱,君臣相理,佐使相持,若不广通诸经,则不知有好有恶。或医自以意加减,不根据方分,使诸草石强弱相欺,入人腹中不能治病,更加斗争,草石相反,使人迷乱,力甚刀剑。若调和得所,虽未能治病,犹得安利五脏,于病无所增剧。例曰∶诸经方用药,所有熬炼节度,皆脚注之。 今方则不然,于此篇具条之,更不烦方下别注也。 凡药治择熬炮讫,然后称之以充用,不得生称。 凡用石药及玉,皆碎如米粒,绵裹纳汤酒中。 凡钟乳等诸石,以玉槌水研,三日三夜,漂炼务令极细。 凡银屑,以水银和成泥。 凡、石、赤泥团之,入火半日,乃熟可用,仍不得过之。不炼,生入药,使人破心肝。 凡朴硝、矾石,烧令汁尽,乃入丸散。芒硝、朴硝,皆绞汤讫,纳汁中,更上火两三沸,烊尽凡汤中用丹砂、雄黄者,熟末如粉,临服纳汤中,搅令调和服之。 凡汤中用完物,皆擘破,干枣、栀子之类是也。用细核物,亦打碎,山茱萸、五味子、蕤核、决明子之类是也。细花子物,正尔完用之,旋复花、菊花、地肤子、葵子之类是也。 米麦豆辈,亦完用之。 凡橘皮、吴茱萸、菽等,入汤不、咀。 凡诸果实仁,皆去尖及双仁者,汤揉挞去皮,仍切之。用栀子者去皮,用蒲黄者汤成下。 凡麦门冬、生姜入汤,皆切。三捣三绞,取汁,汤成去滓下之,煮五六沸,根据如升数,不可共药煮之。一法薄切用。 凡麦门冬,皆微润,抽去心。 凡麻黄,去节,先别煮两三沸,掠去沫,更益水如本数,乃纳余药,不尔令人烦。寸斩之,小草、瞿麦五分斩之,细辛、白前三分斩之,膏中细锉也。

《备急千金要方》备急方 蛇虫等毒

《备急千金要方》备急方蛇虫等毒 属性:治因热逐凉睡熟,有蛇入口中挽不出方∶以刀破蛇尾,纳生椒二三枚,裹着,须臾即出。(《肘后方》云∶艾灸蛇尾即出。若无火,以刀周匝割蛇尾,截令皮断,乃将皮倒脱即出)。治蛇入口中,并七孔中者∶割母猪尾、头沥血,着口中即出。又方、以患人手中指等截三岁大猪尾,以器盛血,傍蛇泻血口中,拔出之。 治卒为蛇绕不解方∶以热汤淋之,无汤令人尿之。 治蛇蝎螫方∶服小蒜汁,滓敷上。(《肘后方》云∶治蝮蛇螫)。又方、熟捣葵取汁服之。 治蛇啮方∶人屎浓涂,帛裹即消。 治蛇毒方∶消蜡注疮上,不瘥更消注之。 又方、以母猪耳中垢敷之。(《肘后方》云∶牛耳中垢亦可敷之)。治蝮蛇毒方∶以射罔涂肿上,血出即愈。 又方、生麻、楮叶合捣,以水绞去滓渍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又方、令妇人尿疮上。 又方、末姜敷之,干即易。 又方、鸡屎二七枚烧作灰,投酒中服之。 又方、以面围上,令童男尿着中,烧铁令赤,投中,冷复烧着,二三度瘥。 又方、雄黄为末敷之,日一易。 又方、盐四两,水一斗,煮十沸,沸定以汤浸,冷易之。 又方、紫苋捣取汁,饮一升,以滓封疮上,以少水灌之。 又方、梳中垢如指大长一寸,尿和敷之。 又方、取合口椒同葫荽苗等分捣敷,无不瘥。 又方、用铜青敷疮上。 又方、捣大蒜和胡粉敷之。 又方、嚼大豆叶涂之良。

又方、猪脂和鹿角灰涂之。 又方、炙梳汗出熨之。 治诸蛇毒方∶雄黄、干姜(各等分)上二味,为末,和射罔着竹筒中带行,有急用之。 入山草辟众蛇方∶雄黄、干姜、麝香(各等分)上三味,捣为粗末,以小绛袋盛带之,男左女右,蛇毒涂疮。(《集验方》云∶如无麝香,以射罔和代之。《救急方》云∶以蜜和为膏,敷螫处良)。又方、常烧、羊角使烟出,蛇则去矣。 治蛇螫人疮已愈,余毒在肉中淫淫痛痒方∶大蒜、小蒜(各一升)上二味,合捣,以热汤淋汁,灌疮大良。 治蛇骨刺人毒痛方∶铁精如大豆许,纳管中,吹入疮中良。 又方、烧死鼠为末敷之。 治众蛇螫方∶灸上三七壮,无艾以火头称疮孔大小、之。 治虎咬疮方∶浓煮葛根汁,洗十数遍,及捣为散,以葛根汁服方寸匕,日五,甚者夜二。 又方、青布急卷为绳,只一物,烧一头燃,纳竹筒中,注疮口熏之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又方、煮铁令浓洗疮。 又方、嚼生栗子涂之良。 辟虎法∶凡入山烧水牛、羊角,虎、野狼、蛇皆走。 论曰∶凡见一切毒螫之物,必不得起恶心向之,亦不得杀之。若辄杀之,于后必遭螫毒,治亦难瘥,慎之慎之。 治蝎毒方∶凡蝎有雌雄,雄者痛只在一处,雌者痛牵诸处。若是雄者,用井底泥涂之,温则易。雌者用当瓦屋沟下泥敷之。若值无雨,可用新汲水从屋上淋下取泥。 又方、取齿中残饭敷之,又猪脂封之,又射罔封之,又、砂和水涂上立愈。 治蝎螫方∶若着手足,以冷水渍之,水微暖即易之。着余处者,冷水渍,故布、之,少暖则易。 又方、生乌头为末,唾和敷之。

《备急千金要方》心脏方心虚实

《备急千金要方》心脏方心虚实 属性:心实热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实者,手少阴经也,病苦闭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名曰心实热也。 泻心汤 属性:治老小下痢水谷不消,肠中雷鸣,心下痞满,干呕不安方。 人参、黄芩、甘草(各一两)干姜(一两半)黄连(二两)半夏(三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并治霍乱。若寒加附子一枚,渴加栝蒌根二两,呕加橘皮一两,痛加当归一两。客热以生姜代干姜。 石膏汤 属性:治心热实或欲吐,吐而不出,烦闷,喘急,头痛方。 石膏(一斤)淡竹叶、香豉(各一升)小麦(三升)地骨皮(五两)茯苓(三两)栀子仁(三十枚)上七味、咀,先以水一斗五升煮小麦、竹叶、取八升澄清,下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外台》名泻心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属性: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方。 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上三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亦治霍乱。 心小肠俱实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阳俱实者,手少阴与巨阳经俱实也,病苦头痛身热,大便难,心腹烦满不得卧,以胃气不转水谷实也,名曰心小肠俱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竹沥汤 属性:治心实热,惊梦喜笑恐畏悸惧不安方。 淡竹沥(一升)生地黄汁(一升)石膏(八两)芍药、白术、栀子仁、人参(各三两)赤石脂、紫菀、知母、茯神(各二两)上十一味、咀,以水九升煮十味至二升七合,去滓,下竹沥更煎,取三升。若须利入芒硝二两,去芍药,分三服。 茯神煮散 属性:治心实热,口干烦渴,眠卧不安方。 茯神、麦门冬(各三十六铢)通草、升麻(各三十铢)紫菀、桂心(各十八铢)知母(一

两)赤石脂(四十二铢)大枣(二十枚)淡竹茹(鸡子大一枚)上十味治,下筛为粗散,以绵裹方寸匕,井花水二升半,煮取九合,时动裹子,为一服。日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安心煮散 属性:治心热满烦闷惊恐方。 白芍药、远志、宿姜(各二两)茯苓、知母、赤石脂、麦门冬、紫菀、石膏(各四十二铢人参(二十四铢)桂心、麻黄、黄芩(各三十铢)葳蕤(三十六铢)甘草(十铢)上十五味治,下筛为粗散,先以水五升,淡竹叶一升,煮取三升,去滓,煮散一方寸匕,牢以绢裹煮时动之,煎取八合,为一服。日再。 治不能食,胸中满膈上逆气闷热方∶灸心俞二七壮,小儿减半。 心、虚、寒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虚者,手少阴经也。病苦悸恐不乐,心腹痛难以言,心如寒恍惚,名曰心虚寒也。 茯苓补心汤 属性:治心气不足,善悲愁恚怒,衄血,面黄烦闷,五心热,或独语不觉,咽喉痛,舌本强,冷涎出(一作汗出,)茯苓(四两)桂心、甘草(各二两)紫石英、人参(各一两)麦门冬(三两)大枣(二十枚)赤小豆(一十四枚)上八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半夏补心汤 属性:治心虚寒,心中胀满悲忧,或梦山丘平泽者方。 半夏(六两)宿姜(五两)茯苓、桂心、枳实、橘皮(各三两)白术(四两)防风远志(各二两)上九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牛髓丸 属性:通治百病虚瘠羸乏等方。 牛髓、羊髓、枣膏、白蜜、酥(各一升)麦门冬、川芎、桂心、当归、茯苓(一作茯神)一两)白术(四十上十九味,切捣十四味筛,别研枣膏和散,次纳诸髓蜜和搅令相得,纳铜钵中于釜汤中煎取堪作丸,如梧桐子大,酒服三十丸,稍加至四十丸。日再。 心小肠俱虚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阳俱虚者,手少阴与巨阳经俱虚也。病苦洞泄,若寒少气,四肢厥,肠,名曰心小肠俱虚。 大补心汤

备急千金要方读后感范文

备急千金要方读后感范文 内容概要:《备急千金要方》一书详细记载了唐朝著名医家孙思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内容包括妇人,小儿,七窍,诸风,伤寒,脏腑,痔瘘,痈疽,消渴,针灸,养性,摄生,平脉等内容; 评价:千金一书记载了孙思邈雄厚的中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该书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价值甚高,受到后世历代医家高度重视,是中医史上的鸿篇巨著。 个人最喜爱:针灸部分。 孙思邈者,诚李唐医家之巨擘,千古杏林之真人也。其人"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所以"青衿之岁,高尚医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少小多病,与医药有缘,天资聪颖,"日诵千余言",时人皆以为神童,这些有利条为孙思邈毕生至高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比及叔和性度沉静、皇甫士安恬淡寡欲,孙氏之为良医,其天意乎!更喜孙思邈资禀超脱,"白首之年,未尝释卷",耻于"朝野士庶鄙夷医术,诵短,构小策,以求出身之道",终生不仕,著书立说,行医论病,可谓为生民立命之柱石,其必复见天地之心也哉! 《千金方》一书多引仲景之言,孙思邈将之裁辅以行己,

可见其对仲景之高才大德,必深有体会,仰慕有加。二人超凡脱俗,集腋成裘,深被众庶,为万世开太平,其圣真之德行,真鼎足汉唐,流光华夏之至人也! 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南北朝至隋唐,佛学颇盛。故孙思邈受佛学影响很深,不仅在《大医精诚》篇中详加阐释其"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价值观,并在怎样用虫兽药方面示人范例。此外,孙氏受佛教学说影响之痕迹亦散见于诸篇,兹不赘言。 孙氏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十多岁崇尚医学典籍,博涉经史献,二十岁左右就能谈论老庄、佛典及百家之说,拥有丰富的史哲方面的知识。故其在《大医习业》篇中明言"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灼鬼五兆及《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次须熟读经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事,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典,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认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曜天,并须探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

读《备急千金要方》有感

读《备急千金要方》有感 内容概要:《备急千金要方》一书详细记载了唐朝著名医家孙思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内容包括妇人,小儿,七窍,诸风,伤寒,脏腑,痔瘘,痈疽,消渴,针灸,养性,摄生,平脉等内容; 评价:千金一书记载了孙思邈雄厚的中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该书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价值甚高,受到后世历代医家高度重视,是中医史上的鸿篇巨著。 个人最喜爱:针灸部分。 孙思邈者,诚李唐医家之巨擘,千古杏林之真人也。其人"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所以"青衿之岁,高尚医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少小多病,与医药有缘,天资聪颖,"日诵千余言",时人皆以为神童,这些有利条件为孙思邈毕生至高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比及叔和性度沉静、皇甫士安恬淡寡欲,孙氏之为良医,其天意乎!更喜孙思邈资禀超脱,"白首之年,未尝释卷",耻于"朝野士庶鄙夷医术,诵短文,构小策,以求出身之道",终生不仕,著书立说,行医论病,可谓为生民立命之柱石,其必复见天地之心也哉! 《千金方》一书多引仲景之言,孙思邈将之裁辅以行己文,可见其对仲景之高才大德,必深有体会,仰慕有加。二人超凡脱俗,集腋成裘,深被众庶,为万世开太平,其圣真之德行,真鼎足汉唐,流光华夏之至人也! 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南北朝至隋唐,佛学颇盛。故孙思邈受佛学影响很深,不仅在《大医精诚》篇中详加阐释其"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价值观,并在怎样用虫兽药方面示人范例。此外,孙氏受佛教学说影响之痕迹亦散见于诸篇,兹不赘言。 孙氏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十多岁崇尚医学典籍,博涉经史文

献,二十岁左右就能谈论老庄、佛典及百家之说,拥有丰富的文史哲方面的知识。故其在《大医习业》篇中明言"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灼鬼五兆及《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次须熟读经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事,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典,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认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曜天文,并须探 .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此文为历代医家传诵千载而不衰。既彰显了孙氏学识之广博无涯,又呼应了《内经》中天文、历法、地理、气候、节气、五行、六经、七曜之庞博。"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之明训,肇事于此。 孙思邈的著作内容所述庞杂,包罗万象,无所不逮。历妇人,小儿,七窍,诸风,伤寒,脏腑,痔瘘,痈疽,消渴,针灸,养性,摄生,平脉等为一统,其欲为"博群经,删裁繁重,务在简易,以便求检"之志跃然纸上。更喜孙氏性合往圣,首重人伦,置"妇人,小儿"于卷首,其为万民万世计之苍生宏愿,殆非臻古圣先哲之意邪!为便于凡医之检索,孙思邈多以脏腑、疾名为目,与《中藏经》颇为相似,又与仲圣六经为纲之意相契合,其便民之意不难发觉。即便是在针灸中,也继承了《甲乙经》之分部论穴的分类方法。 孙氏之于针灸颇有发明。其"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之句,彰显了其深厚的理论根基。此外,他还将当时民间广为流传的扁

《备急千金要方》针灸 四肢

《备急千金要方》针灸四肢 臂肘病 尺泽关冲外关窍阴主臂不及头。前谷后溪阳溪主臂重痛,肘挛。 会支沟曲池腕骨肘主肘节痹,臂酸重,腋急痛,肘难屈伸。中膂俞主腋挛。 腕骨前谷曲池阳谷主臂腕急,腕外侧痛脱如拔。天井外关曲池主臂痿不仁。大泉经渠主臂内廉痛。间使主肘内廉痛。巨骨前谷主臂不举。肩天宗阳谷主臂痛。曲池关冲三里中渚阳谷尺泽主肘痛时寒。(又云∶关冲主肘疼不能自带衣。)鱼际灵道主肘挛柱满。大陵主肘挛腋肿。阳辅申脉委阳天池临泣地五会主腋下肿。 肩背病 气舍主肩肿不能顾。涌泉主肩背颈项痛。曲池天主肩重痛不举。腕骨主肩臂痛。天井主肩痛痿痹不仁,不可屈伸,肉麻木。肩贞关冲肩主肩中热,头不可以顾。巨骨主肩中痛,不能动摇。后溪主肩痛。支沟关冲主肩臂酸重。天宗主肩重臂痛。阳谷清冷渊主肩不举,不能带衣。肩外俞主肩胛痛而寒至肘。曲垣主肩胛周痹。养老天柱主肩痛欲折,天牖缺盆神道大杼天突水道巨骨主肩背痛。前腋主肩腋前痛与胸相引。膈俞京门尺泽主肩背寒痉,肩胛内廉痛。列缺主肩背寒栗,凡实则肩背热,背汗出,四肢暴肿。虚则肩背寒栗,气不足以息。 手病 液门主手臂痛。巨阙主手清。肩贞主手小不举。阴交主手脚拘挛。 少商主手不仁。列缺主手臂身热。大陵主手挛不伸。(又云∶主手掣)间使主手痛。内关主手中风热。曲泽主手青逆气。中冲劳宫少冲大泉经渠列缺主手掌热,肘中痛。前腋主臂里挛急,手不上举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尺泽主掣痛,手不可伸。养老主手不得上下。神门少海主手臂挛。内庭主四厥手足闷。腕骨中渚主五指掣,不可屈伸。曲池主手不可举重,腕急,肘中痛,难屈伸。(又云∶主手不能举。)阳溪主臂腕外侧痛不举。心俞肝俞主筋急手相引。 腰脊病 神道谷中腰俞长强大杼膈关水分脾俞小肠俞膀胱俞主腰脊急强。 腰俞膀胱俞长强气冲上下居主腰痛。志室京门主腰痛脊急。小肠俞中膂俞白环俞主腰脊疝痛。次胞肓承筋主腰脊痛,恶寒。(又云∶ 次主腰下至足不仁。)三里阴市阳辅蠡沟主腰痛不可以顾。(又云∶阳辅主腰痛如锤,居中肿痛不可咳,咳则筋缩急,诸节痛上下无常,寒热。)束骨飞扬承筋主腰痛如

急备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又名《千金要方》。成书于652年。作者孙思邈。方济之,德逾于此”,所以千金名其书。 《备急千金要方》自唐代到现代,中外翻刻版本有四十余种,大致可分为两类。 此书30卷本内容,卷1为医学总论,包括医学伦理、本草、制药等;卷2~4为妇科病;卷5为儿科病;卷6为七窍病;卷7~8论诸风脚气;卷9~10为伤寒;卷11~20为脏腑病论;卷21论消渴淋闭诸症;卷22为疮肿痛疽;卷23系痔漏;卷24论解毒并杂治;卷25为备急诸术;卷26~27系食治并养性;卷28平脉;卷29~30针灸孔穴主治,总计233门,含方论5300余首,创分证列方的编写体例。 书中系统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取材广泛,内容丰富,遍涉临床各科及针灸、食疗、药物、预防、卫生保健等。该书有述有作,验方经方兼备,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全的医学巨著,是继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后,中国医学的又一次总结,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 《千金要方》价值 日本于1974年成立千金要方研究所,特重新精印南宋本《备急千金要方》,并誉之为“人类之至宝”。近年来更为日、美、德以及东南亚各国学者和理论研究者所关注。孙氏撰成《千金要方》后,因感其内容之不足而续编《千金翼方》,30卷,约成书于公元682年。该书的内容和科学价值在于: 第一,发展传染病诊疗技术与学说。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中关于伤寒的学说,到唐代已经历四五百年的实践检验,深为历代学者所重视,孙氏撰《千金要方》时只见其片断,晚年始得“江南诸师秘仲景(伤寒论)”之书,他结合自己诊疗传染病、流行病之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创造性提出:其要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①。孙氏的大胆革新,从医疗实践中总结新的理论经验,提高医疗水平,减少学习掌握的难度,不泥守仲景繁难的六经辨症体系,自创此三纲论治传染病的新学说,对发展仲景学说和明清医学家研究仲景学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二,提高内科杂病与外科疾病的诊疗水平。孙氏临床研究十分重视一个病一个病的观察研究,因此,对内、外、妇、儿科疾病的认识,突破了前人在病因、症候等方面着重笼统论述的僵化思想,使许多疾病的认识水平和诊疗效果均获得明显的提高,有的认识达到比较科学的境界,甚至产生出若干富有病因治疗的成就。例如他对消渴(糖尿病)与化脓性感染关系的认识已比较正确。他忠告医生与病家,千万不可为糖尿病患者施行针灸,以防引起化脓而成为不治之症,并强调家属与患者提防不要破伤皮肉,以防化脓之祸,劝告患者要常备防治化脓性感染的药物等,这在唐代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孙氏对急性胃肠炎——霍乱病因的认识,科学地强调“皆因食饮,非关鬼神”。他在论述溪毒、射工等病症①注:桂枝指桂枝汤证,麻黄指麻黄汤证,青龙指青龙汤证,以上三者为仲景伤寒论中诊疗传染性、流行性疾病最为重要的方剂症候群代表。 实际上已对现代的血吸虫病的病因、发病季节、流行地域、症状和预后等,均已作出了当代最为正确的认识,有许多结论同今天的认识并不两样。可贵的是他明确强调消灭病源以预防的思想和方法。指出“此虫畏鹅,鹅能食之”,“夏月常备大莓根屑,若入水浴,以方寸匕投水上游,辟射工。凡洗浴以少许投水盆中,即无变毒”。又如他对痢疾的分型、治疗等也达到很高的水平,强调“热痢(急性痢疾)则多加黄连”,至今仍是临床治疗痢疾常用的有效药物。孙氏对麻风病记述尤详,并报告了他经手治疗的600余病例的经验和结果。孙氏认为麻风病有1/10可以治愈,因而,他被誉为近世麻风病专家之祖。 第三,强调妇人、小儿特点,为妇、儿科分立奠定学术基础。孙氏用两书的1/6篇幅,专论了妇人病、婴幼儿病及体质发展的特点。孙氏在比较正确地论述了妇女妊娠及胎儿在母

《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 杂治

《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杂治 竹茹汤 属性:治妇人汗血、吐血、尿血、下血方。 竹茹(二升)人参、芍药、桔梗、芎、当归、甘草、桂心(各一两)干地黄(四两)上九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妇人自少患风,头眩眼疼方∶石南(一方用石苇)细辛、天雄、茵芋(各二两)薯蓣、防风、贯众、独活、蘼芜(各四两)干姜、山茱萸(各三两)上十一味、咀,以酒三斗渍五日,初饮二合,日三服,后稍稍加之。 治妇人经服硫黄丸,忽患头痛项冷,冷歇又心胸烦热,眉骨眼、痒痛,或有时生疮,喉中干燥,四体痛痒方∶栝蒌根、麦门冬、龙胆(各三两)大黄(二两)杏仁(二升)土瓜根(八两)上六味为末,蜜丸,如梧子,饮服十丸,日三服,后渐加之。 治妇人患癖,按时如有三五个而作水声,殊不得寝食,常心闷方∶牵牛子三升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一服。三十服后,可服好硫黄一两。 治妇人忽与鬼交通方∶松脂(二两)雄黄(一两,末)上二味先烊松脂,乃纳雄黄末,以虎爪搅令相得,药成取如鸡子中黄,夜卧以着熏笼中烧,令病患取自升其上,以被自覆,惟出头,勿令过热,及令气得泄也。 破积乌头丸 属性:治妇人心腹积聚,气闷胀,疝瘕,内伤瘀血,产乳余疾及诸不足。劳气食气,胃满吐逆,其病头重结痛,小便赤黄,大下气方。 乌头、黄芩、巴豆(各半两)半夏(三两)大黄(八两)戎盐(一两半)虫、桂心苦参(各十八铢)人参、硝石(各一两)上十一味为末,以白蜜、青牛胆拌和,捣三万杵,丸如梧子,隔宿勿食,酒服五丸,安卧须臾当下。黄者,小腹积也;青者,疝也;白者,内风也;如水者,留饮也;青如粥汁,膈上邪气也;血如腐肉者,伤也;赤如血者,产乳余疾也;如虫刺者,蛊也。既下必渴,渴饮粥汤,饥食酥糜,三日后当温食,食必肥浓,三十日平复。 浓朴汤 属性:治妇人下焦劳冷,膀胱肾气损弱,白汁与小便俱出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浓朴如手大,长四寸,以酒五升,煮两沸,去滓,取桂一尺为末,纳汁中调和,一宿勿食,旦顿服之。 温经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