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微生物学复习题

微生物学复习题

微生物学复习题
微生物学复习题

《微生物学》复习题

绪论

1、1861年,巴斯德根据曲颈瓶试验,彻底推翻了生命的说,提出了胚种学说,并认为只有活的微

生物才是传染病、发酵和腐败的真正原因。

2、科赫学派的重要业绩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了研究微生物的一系列重要方法;二是利用平板分离

技术寻找并分离到各种传染病病原菌;三是在理论上提出了科赫法则。

3、微生物由于其体形极其微小,带来了体积小、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力

强、易变异;和分布广、种类多五大共性。

4、列文虎克利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了多种微生物的形态,从此微生物学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他本人也被

后人誉为微生物学的先驱者。

5、19世纪后半叶,由于法国人巴斯德和德国人科赫的杰出贡献,微生物学的发展进入了生理水平研究阶

段,他们两人也被后人分别誉为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和细菌学奠基人。

6、巴斯德采用曲颈瓶试验来()。A、提出病原菌学说B、驳斥自然发生说C、建立一套早期的微生物培

养方法D、证实酒和奶制品变酸的原因

7、微生物学中铭记科赫,与他()等所作出的一系列贡献有关。A、首先提出了病原菌学说

B、成功证实了病原菌学说

C、首先发现了微生物

D、对无细胞酵母菌“酒化酶”进行了生化研究

8、微生物五大共性中,()是这些特性的基础。A、体积小、比面值大B、吸收多、转化快

C、生长旺、繁殖快

D、适应强、易变异

E、分布广、种类多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

概念:1、质粒:细菌细胞核外的遗传因子,是小型双链闭合环状DNA ,能自我复制。

2、荚膜

3、芽孢

4、伴胞晶体

5、菌落:将单个微生物细胞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有时在内部),当它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时该细胞迅速生长繁殖,结果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定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的子细胞集团

6、菌苔:如果将某一纯种的大量细胞密集的接种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结果长成的“菌落”相互联接成一片

7、鞭毛8、趋性

1、细菌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种基本形态。

2、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真细菌特有的肽聚糖。每一肽聚糖单体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双糖单位,即由一个N

—乙酰葡萄胺(NAG)分子和一个N—乙酰胞壁酸(NAM)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二是由四个氨基酸连成的短肽尾连接在双糖单位的N-乙酰胞壁酸(NAM)上;三是肽桥,它将相邻单体间的短肽尾连接起来。

4、与营养体相比,细菌芽孢具有极强的抗逆(抗热)性和惊人的休眠力,帮助它度过不良环境。

6、细菌的运动“器官”为鞭毛,主要成分为鞭毛蛋白。它由基体、钩形鞘和鞭毛丝3部分组成,它起源

于细胞结构中的细胞膜内侧上,但运动时,细胞结构中的细胞壁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些细菌表面具有一些比它细、短、硬,且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细丝称为菌毛,其主要功能是起附着作用。

8、细菌个体细胞的形态结构往往会在其菌落形态特征上有所反映。例如:产芽孢的细菌,菌落通常粗糙、

多褶、不透明等;产鞭毛的细菌,菌落通常大而扁平、边缘多缺刻等;产荚膜的细菌,菌落通常光滑湿润、粘稠、透明等;而对于球菌而言,菌落特征常表现较小、较厚边缘极其圆整等。

9、链霉菌属放线菌是放线菌的典型代表,它们具有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三种菌丝类型,繁殖产

生的无性孢子类型为分生孢子。

10、放线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绝大多数革兰氏染色后呈阳性。放线菌中产抗生素最多的属为链

霉菌属。

11、青霉素是一种由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物质。错

3、立克次氏体是界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而接近于细菌的一类微生物。对

4、支原体是整个生物界中尚能找到的能独立营养的最小生物体。对

7、芽孢的形成是某些细菌的一种特殊繁殖形式。错

8、性菌毛多见于革兰氏阴性细菌中,在不同性别的菌株间发生接合时,它作为传递遗传物质的通道。对

11、所有的细菌形态只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大类。错

12、原核生物的呼吸酶类位于细胞膜上。对

15、与真核细胞不同,原核细胞的DNA仅存在于核质体中。错

16、对于产荚膜细菌而言,荚膜是必要的细胞组分,去除荚膜会导致细胞死亡。错

17、细菌芽孢是自然界中已知的具有最大抗性的一种生命形态,尤其以抗热性强尤为明显,因此人们常以

能否杀死细菌芽孢作为物品灭菌的指标。对

19、不同细菌的菌落特征不一定相同,但同种细菌的菌落特征则总是一定的。错

20、放线菌的菌丝无隔膜,因此有一个孢子萌发形成的单菌落实际上就是一个多核的单细胞丝状体。对

22、蓝细菌是一类G-、进行放氧性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光合色素位于叶绿体上。(错)

23、异形胞是存在于某些丝状蓝细菌中、适应于有氧条件下进行生物固氮的特化细胞。(对)

24、由于支原体细胞膜上含有甾醇,因此支原体对能破坏真核生物细胞膜结构的抗生素(如两性霉素、制

霉菌素等)也敏感。(对)

2、以下细菌中,()属于G-细菌。A、大肠杆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枯草杆菌;D、破伤风梭菌

3、以下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生物是()。A、细菌 B、病毒;C、支原体; D、衣原体。

4、除()外,下列各项都与细菌的荚膜构造有关。

A、龋齿;

B、肺炎球菌的致病力;

C、形成菌胶团;

D、淋病奈瑟氏球菌对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的粘附。

5、以下细菌中,()可形成伴胞晶体,对多种鳞翅目昆虫有毒性。

A、枯草杆菌;

B、苏芸金杆菌;

C、假单胞菌;

D、破伤风梭菌。

6、人的沙眼是由()中的一种微生物引起的。 A、立克次氏体;B、细菌;C、衣原体;D、支原体。

7、蓝细菌的叶绿素存在于()上。 A、叶绿体; B、线粒体膜; C、类囊体膜; D细胞膜。

9、鉴别染色法用于()。A、显示细胞内特殊结构B、区分不同细菌类型C、区分死活细胞D、活菌观察

19、观察细菌的荚膜构造,采用()最为合适。

A、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

B、活菌染色法

C、负染色法

D、单染色法

20、细菌是否形成荚膜,决定因素是()。A、遗传特性B、生长环境中的含水量C、营养D、培养方法

23、某一细菌是否形成芽孢,决定因素是()。A、遗传特性B、培养温度C、营养D、培养时间

24、关于细菌菌落的描述,下列哪一项不完全正确?()。

A、质地均匀、易挑取、菌落正反面及边缘与中央的颜色一致等特征是细菌菌落的共有特征。

B、常规的细菌分离、纯化是细菌菌落在微生物学工作中的应用之一。

C、菌落计数是细菌活菌计数的常用方法。

D、实验室培养中形成的每个单菌落都是由一个单细胞生长繁殖形成的。

29、原核微生物细胞核糖体大小为()。A、30S B、50S C、70S D、80S

30、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A、结晶紫(初染) B、碘液(媒染) C、酒精(脱色) D、蕃红(复染)

32、细菌主要繁殖方式为()。A、纵裂繁殖 B、出芽繁殖C、二分裂繁殖 D、孢子生殖

33、大肠杆菌经革兰氏染色后,菌体应呈()。A、无色B、红色 C、黑色 D、紫色

35、细菌细胞壁的基本成分是()。A、几丁质 B、纤维素 C、甘露聚糖D、肽聚糖40、蓝细菌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A、羧酶体B、类囊体 C、藻胆蛋白体 D、叶绿体

44、放线菌的菌体呈分枝丝状体,它是一种多核的()微生物。

A、多细胞真核

B、单细胞真核

C、多细胞原核

D、单细胞原核

45、支原体是一类()的原核微生物。A、人工去壁后 B、只能专性寄生C、缺乏细胞壁 D、呈分枝状

1、比较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区别。

2、比较G+细菌与G-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结构和成分的主要区别。

1、革兰氏染色的主要步骤有哪些?哪一步最关键?为什么?简述革兰氏染色机理。

答:初染、媒染、脱色、复染。脱色

机理:染色过程中,细胞内形成了深紫色结晶紫-碘的复合物,他可以被酒精从G-细胞中浸出,而阳性就较困难,这是由于阳性细胞网膜厚,尤其是肽聚糖含量较高,网络结构紧密,含脂量低,当被酒精脱色时,引起肽聚糖网状结构的孔径缩小以致关闭,从而阻止了结晶紫-碘复合物的溢出,使菌体成深紫色,可是G-肽聚糖层较薄,含量小,脂类含量高,酒精脱色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网络透性增大,结晶紫-碘复合物被抽出来,从而成复染液的红色。

3、肽聚糖的单体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G+细菌和G-细菌的肽聚糖结构主要有哪些区别?

5、细菌鞭毛的结构有哪些?有哪几部分组成?G+细菌和G-细菌鞭毛结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0、有未贴标签的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斜面培养物各一支,你如何使用较简便的方法予以区分?

菌落菌苔特征,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革兰氏染色反应,培养24小时后观察有无芽孢

11、链霉菌由哪几部分菌丝组成?它们各有哪些生理功能?

12、简述典型放线菌的菌落特征。答:干燥,不透明,表面呈致密丝绒状菌落的正反面颜色常不一致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

1、酵母菌的主要繁殖方式为芽殖,但少数酵母可通过裂殖、产生无性孢子等方式进行无性繁殖;某些酵

母还具有有性繁殖方式形成子囊孢子。

11、酵母菌芽殖后在母细胞上留下的痕迹称芽痕,在子细胞上留下的痕迹称蒂痕。

16、某些酵母在繁殖过程中,芽体不脱落,并相连接成藕节状,形似菌丝称假菌丝。

1、酵母菌是一类兼性厌氧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主要生长在偏酸性的含糖环境中。(对)

3、霉菌的菌丝较放线菌粗,都具有隔膜。(错)

4、霉菌菌丝的细胞壁内多数含有几丁质。(对)

14、放线菌的菌丝是假菌丝,而霉菌是真菌丝。(错)

7、制备酵母菌原生质体的酶常用()。A、溶菌酶B、纤维素酶C、蜗牛消化酶D、几丁质酶10、八孢裂殖酵母的生活史中,营养体的存在形式是()。A、可以单倍体和二倍体形式存在。B、只以

单倍体形式存在,二倍体细胞不能独立生活。C、只以二倍体形式存在,单倍体不能独立生活。D、只以单倍体形式存在,营养细胞通过芽殖进行繁殖。

11、路德类酵母的生活史中,营养体的存在形式是()。

A、可以单倍体和二倍体形式存在。

B、只以单倍体形式存在,二倍体细胞不能独立生活

C、只以二倍

体形式存在,单倍体不能独立生活。D、只以二倍体形式存在,营养细胞通过裂殖进行繁殖。

12、关于霉菌的繁殖方式,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以无性孢子繁殖为主。B、没有有性繁殖方式。

C、以有性孢子繁殖为主。

D、在已知的种类中目前均已发现存在有性繁殖方式。

22、根霉的无性繁殖孢子为()。A、分生孢子B、孢囊孢子 C、粉孢子 D、接合孢子

23、分生孢子头呈扫帚状的霉菌是()。A、毛霉 B、根霉 C、青霉 D、曲霉

26、下列属于单细胞真菌的是()。A、青霉B、酵母菌 C、曲霉 D、细菌

27、以芽殖为主要繁殖方式的微生物是()。A、细菌B、酵母菌 C、霉菌 D、病毒

1、简述酿酒酵母生活史的特点及其生活史周期。P50

3、现有大肠杆菌、酿酒酵母、球孢链霉菌、青霉、根霉、曲霉和毛霉的新鲜平板培养物各一套,但未贴

标签。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既简便又能准确区分的方法,将它们一一予以区分。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鉴别特征。

4、某人在进行的食用菌液体培养实验中出现了如下现象:摇瓶中出现白色绒毛状小球且数量逐渐增多,

培养液由澄清逐渐变混浊。请问,(1)上述现象是否正常?(2)若正常则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若异常,请分析该异常现象可能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你可采用什么方法来证实你的判断?

5、试述霉菌和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及菌落特征。

第三章非细胞微生物

概念:1、病毒2、噬菌斑3、温和噬菌体4、烈性噬菌体5、噬菌体效价6、噬菌体

1、病毒大小常用---来表示,它们的基本结构由核心(基因组)和衣壳构成,结构较复杂的病毒外面还有

包膜包围。

2、病毒粒子的结构有高度的对称性,这与衣壳粒在衣壳上的排列方式有关,这种对称性通常有螺旋对称

和二十面体对称两种基本的对称体制,而复合对称则是这二种方式的组合。

4、各类病毒的增殖周期大致相同,可分为吸附、侵入及脱壳,生物合成,装配,释放。

5、大部分噬菌体通过注射机制,将核酸注入细菌细胞内;而大部分动物病毒是以吞饮方式进入宿主细胞

内,然后通常依靠细胞内的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脱壳。

7、温和噬菌体有游离态、整合态和营养态三种存在形式。

8、由于HIV存在逆转录酶,因此它在宿主细胞内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14、温和噬菌体具有以下特点:①核酸类型dsDNA;②具有整合能力;③前噬菌体与宿主核基因组同步复

制。

15、溶源菌具有以下特性:①稳定性;②低频率的自然裂解;③高频率的诱导裂解;④免疫性;⑤复愈(非

溶源化);⑥溶源转变。

17、噬菌体的一步生长曲线可分为潜伏期、裂解期和平稳期,若在裂解期以前人为地将细胞裂解,将看不

到任何噬菌体颗粒存在。

18、病毒的衣壳是由称为衣壳粒的重复的单位组成的。

2、白喉棒杆菌只有在被β—温和噬菌体感染发生溶源化后才产生白喉毒素,这一现象被称为()。

A、免疫性

B、复愈

C、溶源转变

D、转导

3、病毒的基本结构是()。A、核衣壳 B、衣壳 C、衣壳粒 D、核心

6、腺病毒对称型式属()对称。A、无包膜二十面体B、有包膜二十面体C、螺旋D、复合

7、TMV的特征是()。A、球状,ssRNA B、杆状,ssRNA C、球状,dsRNA D、杆状,dsRNA

8、HIV属于()。A、dsDNA病毒 B、ssDNA病毒 C、dsRNA病毒D、+RNA逆转录病毒

11、病毒的基因组,()组成。A、只有DNA B、只有RNA C、由DNA和RNA共同D、由DNA或RNA 13、有包膜病毒具有的包膜是在()而获得的。A、芽生释放时包裹了宿主生物膜 B、侵入宿主时包裹

了宿主细胞膜 C、基因组与衣壳结合进行装配时 D、宿主细胞内进行生物合成时17、疯牛病的病原体属于()。A、类病毒 B、(真)病毒C、朊病毒 D、拟病毒

27、E. coli噬菌体的典型外形是()。A、球形B、蝌蚪形 C、杆状 D、丝状

29、T4噬菌体属于()。A、螺旋对称 B、立方体对称C、复合对称 D、都不是

3、温和噬菌体和溶源性细菌的关系称溶源性。(对)

7、病毒粒子表面的吸附位点与敏感细胞表面的受体位点之间的特异性关系,决定了病毒对宿主细胞吸

附的特异性。(对)

8、植物病毒大多通过主动侵入方式侵入宿主植物细胞。(错)

1、病毒有哪些基本特征?

6、病毒的增殖有什么特点?以E. coli T4噬菌体为例,图示并说明烈性噬菌体的增殖过程。

1吸附:T4通过随机碰撞,尾丝尖端与E.coli细胞表面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刺突、基板固定于细胞表面2侵入及脱壳:通过噬菌体尾管末端溶菌酶溶壁穿孔,尾鞘收缩,尾管插入细胞内,头部核酸以注射方式侵入细胞,同时脱去蛋白质外壳并留在细胞外。

3生物合成:按照噬菌体核酸的遗传信息指令,利用E.coli细胞的代谢系统和原料,在E.coli细胞内完成T4噬菌体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4装配:噬菌体核酸和蛋白质在E.coli细胞内组装成大量完整的子代T4噬菌体粒子

5释放:成熟的子代T4噬菌体粒子通过裂解方式从E.coli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E.coli细胞被裂解死亡。

8、什么是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它包括几个时期?一步生长曲线的实验操作步骤是如何进行的?图示

烈性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并简述各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

9、某人在进行的大肠杆菌液体培养实验中出现了如下现象:培养液由清变混浊而后又变清。请问,(1)

培养液由清变混浊是否正常?而后培养液又由混浊变清是否正常?(2)若正常则分析该现象出现的

原因;若异常,请分析该异常现象可能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你可采用什么方法来证实你的判断?

1正常2不正常

1大肠杆菌生长繁殖,细胞数增加2培养过程中污染了噬菌体,大肠杆菌被裂解

用无菌毛细管将培养液滴加在含大肠杆菌的琼脂平板上,培养后观察是否有噬菌斑产生。若没有即可证实。

12、简述并图示E.coliλ噬菌体的生活周期。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

概念:1、自养微生物2、异养微生物3、培养基4、选择性培养基5、鉴别性培养基6、生长因子

1、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划分方法很多。按碳源分,可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按能源分,可分为光能营

养型和化能营养型;按氢供体分,可分为无机营养型和有机。

2、狭义的生长因子一般仅指维生素,而广义的生长因子,还包括碱基、氨基酸等。某些微生物在生

长中不需外界提供生长因子,被称为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某些微生物则必须外界提供一种或多种生长因子才能正常生长,被称生长因子异养型;而某些微生物在其代谢活动中反而会分泌出大量的生长因子,被称为生长因子过量合成微生物。

3、微生物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有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送和基因移位四种方式。

7、化能自养型微生物生活的碳源是CO2,能源来自无机物氧化。

8、根据需要的碳源、能源和氢供体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化能自养、化能异养、光能自养和光能异养

四种营养类型。

9、在营养物质运输中,能逆浓度梯度方向进行营养物质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和基因移位;而只有基因

移位这种运输方式改变了被运输物质的化学组成。

3、红螺菌在日光下能利用光能生长,在无光条件下就不能生长。(错)

7、由于微量元素的需要量极少,因此有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不一定能在培养基的配方中反映出来,尤其是

在含天然成分的培养基中。(对)

10、细胞壁是控制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内以及代谢产物从细胞内排出的主要细胞结构。(错)

11、对同一微生物菌株来说,以获得微生物菌体为目的的培养基配方不一定就是以获得其代谢产物为目

的的适宜培养基配方。(对)

12、所有酵母菌都是有机营养型的微生物。(对)

1、以NH4+作为氢供体和能源,以CO2作为基本碳源,这种微生物属于()微生物。

A、光能自养型

B、光能异养型

C、化能自养型

D、化能异养型。

2、大肠杆菌接种在伊红美兰乳糖培养基(即EMB培养基)上,培养后其菌落特征表现为()。

A、菌落呈淡黄色

B、菌落呈深紫色、有金属光泽

C、菌落呈棕色

D、菌落无色透明

4、硝化细菌是()营养型的代表。A、光能有机B、光能无机C、化能有机D、化能无机

10、下列哪一类培养基不属于固体培养基?()

A、无机硅胶培养基

B、含1~2%琼脂的培养基

C、含0.5%左右琼脂的培养基

D、木屑培养基

12、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看,种类最多的是()微生物。

A、化能自养型

B、化能异养型

C、光能自养型

D、光能异养型

13、半固体培养基中,琼脂使用浓度为()。A、0 B、0.3-0.7% C、1.5-2.0% D、5%

14、蓝细菌的营养类型为()。A、光能自养型 B、化能自养型 C、光能异养型 D、化能异养型

15.微生物运输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A、被动扩散 B、促进扩散C、主动运输 D、基团移位

17、下列微生物结构耐温顺序为()。

A、营养体>孢子>芽孢

B、芽孢>孢子>营养体

C、孢子>营养体>芽孢

D、芽孢>营养体>孢子

18、以无机物氧化提供能量的营养类型是()。A、光能自养B、化能自养C、光能异养D、化能异养

19、用化学成分不清楚或不恒定的天然有机物配成的培养基称为()。

A、天然培养基

B、半合成培养基

C、合成培养基

D、加富培养基

20、琼脂在培养基中的作用是()。A、碳源 B、氮源C、凝固剂 D、生长调节剂

21、放线菌的营养类型为()。A、光能自养型 B、化能自养型 C、光能异养型D、化能异养型

22、真菌的营养类型为()。A、光能自养型 B、化能自养型 C、光能异养型D、化能异养型

25、“PDA”表示()。A、马铃薯培养基 B、高氏培养基 C、肉汤培养基 D、麦汁培养基

27、单纯扩散和促进扩散的主要区别是()。A、物质运输的浓度梯度不同 B、前者不需要能量,后者需要能量 C、前者需要能量,后者不需要能量D、前者没有特异性载体蛋白参与,后者有

30、红螺菌是()营养型的典型代表。A、光能有机B、光能无机C、化能有机D、化能无机

1、从基本碳源、能源、氢供体、实例四方面比较微生物四种营养类型。

2、比较微生物运送营养物质的四种方式。

5、四种培养基的配方如下:

①K2HPO4 1g, MgSO4.7H2O 0.2g, NaCl 0.1g,CaCl2 0.1g,FeCl3 0.02g,(NH4)2SO4 1g,苯酚6.6g,

蒸馏水1000ml。pH 7.2—7.5

②硫磺10g,CaCO3 10g,K2HPO4 1g,NH4NO3 1g,MgSO4.7H2O 0.5g,蒸馏水1000ml。

③甘露醇2% , K2HPO4 0.1% , MgSO4.7H2O 0.02% , FeCl3.6H2O 0.025%, Na2MoO4.2H2O 0.05% ,

CaSO4.2H2O 0.01% ,CaCO3 0.05% 。pH 7.3—7.6

④蛋白胨10g,乳糖5g,蔗糖5g,K2HPO42g,伊红0.4g,美蓝65m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pH 7.2

(1)分析培养基各成分的主要作用。(2)该培养基适合于哪类微生物的培养?为什么?

(3)按照以下方法分类,该培养基分别属于哪类培养基?

1)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程度。2)培养基的物理状态。3)培养基的功能和用途。

第五章微生物代谢

概念:1、无氧呼吸2、发酵3、巴斯德效应4、stickland反应5、同型乳酸发酵6、异型乳酸发酵

7、循环光合磷酸化8、非循环光合磷酸化9、生物固氮

2、在生物氧化中从有机物分子中获得的氢,根据递氢特别是受氢过程中氢受体性质的不同,可把生物氧

化区分为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三种类型。

8、固氮菌按其固氮形式可分为自生固氮、共生固氮和联合固氮三类。固氮反应除需有N2、ATP、Mg2+

和还原力[H]及其载体供给外,还必需要有固N酶和严格的厌氧微环境。

9、原核生物在肽聚糖合成过程中,由葡萄糖合成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由N-乙酰胞壁酸合成

“Park”核苷酸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由“Park”核苷酸合成肽聚糖单体分子是在细胞膜上进行的,由肽聚糖单体合成肽聚糖是在细胞膜外进行的。

16、原核微生物中的呼吸链在细胞膜上,真核微生物的呼吸链在线粒体内膜上。

17、微生物生物氧化中,底物脱氢的途径有EMP途径、ED途径、HMP途径和TCA循环等四条。

1、无氧呼吸的产能效率较低。(对)

2、在发酵工业中,所有的发酵都是无氧条件下进行底物发酵的过程。(错)

4、固N菌的固N酶对氧极端敏感,一遇到期氧就很快失活,所以大多数固N菌属于厌氧菌。(错)7、反硝化细菌都是一些兼性厌氧微生物,但只有在无氧条件下才能利用硝酸盐作为呼吸链的最终氢受体

进行硝酸盐呼吸。(对)

1、在下列微生物中能进行产氧光合作用的是()。A、嗜盐菌B、蓝细菌 C、紫硫细菌 D、绿硫细菌

2、土壤中的硝化细菌能氧化NH+4及NO-2而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这类细菌属于()型。

A、化能异养;

B、化能自养;

C、光能自养;

D、光能异养。

4、青霉素抑制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合成的作用机制发生在()反应中。

A、由葡聚糖合成N-乙酰葡糖胺

B、由N-乙酰葡糖胺合成N-乙酰胞壁酸

C、由N-乙酰胞壁酸合成

“Park”核苷酸D、转肽酶的转肽作用形成肽尾和发生交联

10、反硝化作用的最终产物()。A、NH3 B、HNO3C、N2 D、HNO2

1、从产能途径、发酵产物/mol葡萄糖、产能/mol葡萄糖、菌种实例四个方面列表比较:(1)酵母菌乙醇

发酵和细菌乙醇发酵;(2)同型乳酸发酵和异型乳酸发酵。

2、从对氧气的要求、能量的来源、呼吸链递氢方式、末端氢受体的种类、产能效率五个方面列表比较呼

吸、无氧呼吸、发酵三类生物氧化产能的主要区别。

3、从主要碳源、产能方式、主要光合色素、氢供体、生长时对氧气的要求几个方面列表比较各类光能营

养微生物的主要特征。

7、生物固氮反应需哪些条件?写出生物固氮的总反应式。画出自生固氮菌生物固氮的生化途径线路图。

9、肽聚糖生物合成途径可分为哪三个阶段?青霉素抑制肽聚糖生物合成的哪个部位?为什么青霉素不能

抑制处于生长休止期的细菌?

11、试述代谢调控在Lys发酵和IMP发酵中的应用。

第六章微生物生长及其控制

概念:1、连续培养2、灭菌3、消毒4、化学治疗剂5、巴斯德消毒法6、高密度培养

2、分批培养中,细菌的生长曲线可分为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

3、任何微生物都存在生长温度三基点,即低温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高生长温度。

7、假设某菌在液体培养中指数生长期内的某一时间的细胞浓度为1×105个/ml,200min后的细胞浓度为1

×108个/ml,则该菌在此期间繁殖了约10代,生长速率常数为3代/h,代时(倍增时间)为20min。

11、关于厌氧菌的氧毒害机制,目前较为公认的是J.M.McCord和I.Fridovich于1971年提出的超氧化物歧

化酶(SOD)学说。他们认为,专性厌氧菌由于缺乏SOD,因此也就无法清除由O2经酶促或非酶促

方式形成的毒性极强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只能专营厌氧生活;而好氧菌和耐氧菌有此酶,它能将剧毒的--------先歧化成H2O2,然后好氧菌在过氧化氢酶、耐氧菌在过氧化物酶作用下进一步转变为无毒的水,因此氧毒害能被解除。

12、不同微生物的最适生长pH是不同的,但一般而言,多数细菌适宜中性偏酸,多数放线菌适宜偏碱性,

多数真菌适宜于偏酸性。

13、被称为现代实验室中研究厌氧菌最有效的“三大件”技术是哼盖特滚管技术、厌氧罐技术和厌氧手套

箱技术。

14、烘箱干热灭菌要达到灭菌效果通常是采用160℃维持大约2h的时间,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干燥、耐热物

品的灭菌,如金属器械、玻璃器皿等。

1、在微生物发酵培养中,通常用稳定期的细胞作为接种用的菌种子。(错)

2、同一微生物不同的生理过程有着不同的最适温度。(对)

3、由于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因此不存在个体生长现象。(错)

5、在微生物发酵生产中,接种的种子愈多愈好。(错)

7、严格厌氧细菌在缺O2时可通过发酵或无氧呼吸产能,有O2时则会导致细菌死亡。(对)

8、低温条件下,微生物的酶活性降低,故低温可用作微生物的灭菌或消毒方法。(错)

9、平板上形成的每一个菌落都只可能由单一的活细胞繁殖而成。(错)

13、处于延滞期的细菌的生长速率常数为零,细胞数目没有增加,此时的细菌处于休止状态。(错)

15、分批培养中,收获微生物菌体和代谢产物的最佳时期分别是指数期和稳定期。(错)

17、微生物的连续培养虽然具有高效、自控、产品质量较稳定等优点,但由于存在着菌种易退化、易污

染等缺点,因此“连续”还是有限的。(对)

3、牛奶、啤酒的消毒通常采用()。

A、高压蒸汽灭菌法;

B、煮沸消毒法;

C、巴斯德消毒法;

D、间隙灭菌法。

9、发酵工业中,为缩短延滞期以提高生产效率,可采取以下措施,但()除外。

A、使用处于对数期的种子接种;

B、发酵培养基成分尽量与种子培养基接近且营养应适当丰富些;

C、接种量从5%提高到10%;

D、发酵培养基尽量使用成分明确的组合培养基。

13、连续培养是在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微生物培养技术。

A、单批培养;

B、开放培养;

C、同步培养;

D、高密度培养。

18、除()外,下列措施都有利于提高摇瓶培养中培养液的溶氧量。

A、瓶口棉塞改用8层纱布包扎;

B、适当减少瓶内的装液量;

C、适当提高摇床转速;

D、培养基中添加巯基乙醇等还原性物质。

19、以下用于活菌计数的方法是()。

A、浊度计比浊法

B、血球板计数法

C、平板菌落计数法

D、生理指标测定法

22、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A、干扰核酸的合成

B、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C、干扰细胞壁的合成

D、破坏细胞膜的结构

25、接种环常用的灭菌方法是()。

A、火焰灭菌

B、干热灭菌

C、高压蒸汽灭菌

D、间歇灭菌

26、干热灭菌法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为()。

A、105℃,2小时

B、121℃,30分钟

C、126℃,2小时

D、160℃,2小时

28、常规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常用的温度和时间为()。

A、126-127℃,1.5~2小时

B、121℃,20~30分钟

C、160-170℃,1.5~2小时

D、100℃,20~30分钟

29、细菌生长曲线的下列时期中,总菌数和活菌数几乎相等的是()。

A、对数期

B、稳定期

C、衰亡期

D、所有时期

30、用理化方法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A、灭菌 B、消毒 C、防腐 D、A和B

32、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机制是()。

A、作为抗代谢物,与PABA发生竞争性抑制,从而阻断细菌四氢叶酸的生物合成。

B、抑制细菌肽聚糖生物合成中肽尾与肽桥间的转肽作用。

C、与真菌细胞膜上甾醇作用,从而引起细胞膜损伤,使细胞内含物外漏。

D、与细菌细胞内30S核糖体结合,从而促进错译,抑制肽链延伸。

1、与氧关系不同的各类微生物的特点比较

比较项目专性好氧菌兼性厌氧菌微好氧菌耐氧菌专性厌氧菌

SOD + + + + —

H2O2酶+ + + ——

需O2状况需O2 需氧或厌氧低氧分压厌氧,但氧气无害厌氧

产能方式有氧呼吸有氧时有氧呼吸,无氧

时发酵或者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发酵发酵、无氧呼吸或循

环光和磷酸化

在半固体琼脂

柱中的生长状

态模式图

2、细菌生长曲线各时期有哪些特点?原因是什么?简述细菌群体生长规律在发酵工业生产中的应用。6、影响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常见因素有哪些?

8、试以磺胺类药为例,说明抗代谢物的抗菌作用机制。在治疗细菌性传染病中为什么必须维持人体内较

高的药物浓度才能起到治疗作用?为什么磺胺药物对人无毒?

9、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从某一土壤样品中分离并初步筛选一株淀粉酶活性较强的需氧芽孢杆菌菌

株。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概念:1、诱变育种2、出发菌株3、营养缺陷型4、艾姆氏试验5、转化6、转导7、接合

1、科学家们先后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和植物病毒的拆开和重建实验,证明了核酸

才是负荷生物体遗传信息的真正基础。

8、营养缺陷型筛选的一般步骤如下。1)诱变处理。包括选择优良的出发菌株、选择合适的诱变剂和最

适剂量、处理单细胞悬液等。2)淘汰野生型。对于细菌,可采用青霉素法;对于丝状生长的霉菌和放线菌,可采用菌丝过滤法。3)检出缺陷性。具体方法很多,如:夹层培养法、逐个检出法、影印平板法等。4)鉴定缺陷型。通常采用生长谱法来进行。

11、基因突变与微生物所处的环境没有对应(定向)关系,但环境对突变型起着选择作用。

16、大肠杆菌F因子的四种接合型菌株是:F+菌株、F-菌株、Hfr菌株。

19、变量试验、涂布试验和影印培养试验是证明基因突变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三个著名实验。

1、细菌在含青霉素的环境中,出现抗青霉素的突变体,这是由于青霉素诱变的结果。错

8、没有病毒的干预,转导是不可能的。(对)

10、在E.coli F因子接合中,与F+菌株和F-菌株接合相比,Hfr菌株和F-菌株接合后所发生的重组频率

要高的多,但转性频率则要低的多。(对)

11、青霉素法筛选营养缺陷型是将诱变剂处理过的菌液接种在含青霉素的完全培养基里培养以淘汰野生

型。(错)

12、若某一细菌细胞同时发生甲、乙两个基因突变,甲基因的突变率为10-8,乙基因的突变率为10-6,则

该细胞发生甲乙两个基因双重突变的几率为10-14。(对)

5、在筛选抗青霉素菌株时,需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其作用是()。

A、筛选

B、诱变

C、既筛选又诱变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0、含有游离的但携带有一小段核染色体DNA的F因子的E.coli菌株称为()。

A、 F+菌株

B、F-菌株

C、F'菌株

D、Hfr菌株

11、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下列除哪一项外都不正确?()

A、基因突变是定向突变

B、诱发突变只能提高突变频率,不能改变突变方向

C、基因突变发生后不可能再发生突变

D、基因突变产生的新性状不能遗传

12、营养缺陷型菌株是指()。

A、有营养不良症的菌株

B、在完全培养基上也不能生长良好的菌株

C、当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缺少时获得的菌株

D、丧失了合成某种必须营养成分能力的菌株

15、以获得抗药性突变株为目的的诱变育种中,所用药物的作用是()。

A、作为诱变剂;

B、作为该抗性突变株的营养;

C、定向诱变;

D、定向筛选。

17、白喉棒杆菌产生白喉毒素的特性与()有关。

A、低频转导

B、高频转导

C、溶源转变

D、自身的遗传特性

1、什么是“三致”物质?简述艾姆氏法检测致癌物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

7、试述营养缺陷型筛选的一般方法。

8、营养缺陷型的筛选中淘汰野生型的三种主要方法分别适用于哪些微生物?简述其基本原理。

11、简述诱变育种工作中需要遵循的一般原则。

13、某突变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上无法生长,而在添加了0.1% 碱水解酵母核酸后该菌株能生长。请设计一

实验方案以进一步确定该菌株的生长必需物。

第八章微生物生态

概念:1、极端微生物2、大肠菌群3、正常菌群4、微生态制剂

3、从自然界筛选特定的生产菌种一般包括、、、等步骤。

4、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自然界中生物有机N降解成氨态N称作用,由氨态N生成硝态N称作

用,由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NO乃至N2的过程称作用。

5、根据我国有关部门所规定的饮用水标准,自来水中细菌总数不要超过,大肠菌群数应不超过。

1、空气中漂浮着各种微生物,所以空气也是微生物生活的场所。()

5、在微生物作用下将NO3—转化为NH3的过程称为硝化作用。()

6、土壤中的反硝化细菌在厌氧条件下把NO3—逐步还原成N2,造成土壤氮素流失,不利于农业生产。()

7、微生物还原空气中氮气为氨的过程称为()。

A、氨化作用

B、硝化作用

C、反硝化作用

D、生物固氮作用

8、噬菌体与细菌的关系为()。

A、互生

B、寄生

C、猎食

D、拮抗

9、土壤中数量最多的微生物类群为()。

A、细菌

B、真菌

C、放线菌

D、藻类与原生动物

10、空气中有不少微生物,原因是()。

A、氧气充足

B、营养条件好

C、环境污染

D、温度适宜

11、地衣是微生物间的()。

A、互生

B、共生

C、寄生

D、竞争

12、在固体平板上,青霉菌菌落周围葡萄球菌不能生长,此种关系为()。

A、竞争关系

B、猎食关系

C、拮抗关系

D、寄生关系

21、瘤胃微生物与牛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互生关系

B、共生关系

C、寄生关系

D、拮抗关系

22、土壤中的好氧性自生固氮菌与纤维素分解菌生活在一起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互生关系

B、共生关系

C、寄生关系

D、拮抗关系

1、沼气发酵可分为哪三个阶段?主要有哪几类微生物参与?

5、自然界中氮素循环有哪些环节?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起什么作用?简述微生物氮素循环对土壤氮素的

利用及实践意义。

8、当今在国内市场上大量流行的“微生态口服液”主要含哪三类细菌?试从微生物学家的角度考虑可从

哪些方面可辨别其质量高低和真伪。

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名词解释:1、菌株2、典型菌株(模式菌株)

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细菌乙醇发酵与酵母菌乙醇发酵 酵母菌乙醇发酵,在厌氧和偏酸(pH3.5-4.5)的条件下,通过糖酵解(EMP)途径将葡萄糖降解为2分子丙酮酸,丙酮酸再在丙酮酸脱羧酶作用下生成乙醛,乙醛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还原成乙醇,1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乙醇、2分子二氧化碳和净产生2分子ATP。 细菌乙醇发酵,细菌即可利用EMP途径也可利用ED途径进行乙醇发酵,经ED途径发酵产生乙醇的过程与酵母菌通过EMP途径生产乙醇不同,故称细菌乙醇发酵。1分子葡萄糖经ED途径进行乙醇发酵,生成2分子乙醇和2分子二氧化碳,净产生1分子ATP。 2菌落与菌苔 菌落,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通常来源于一个细胞、肉眼可见的微生物细胞群体叫做菌落。菌苔,当菌体培养基表面密集生长时,多个菌落相互连接成一片,称菌苔。 3原生质体与原生质球 原生质体指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的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后,所剩下的仅由细胞膜包裹着的细胞,一般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形成。 原生质球指用同样的方法处理,仍有部分细胞壁物质未除去所剩下的部分,一般由革兰氏阴性细菌所形成。 4温和噬菌体与烈性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有些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并不增殖,也不裂解细菌,这种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烈性噬菌体,能在寄主细菌细胞内增殖,产生大量噬菌体并引起细菌裂解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5选择性培养基与鉴别培养基 选择性培养基,是根据某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某种化合物的敏感性不同而设计的一类培养基。利用这种培养基可以将某种或某类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 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普通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通过培养后的显色反应区别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 6连续培养与分批培养 连续培养,在培养容器中不断补充新鲜营养物质,并不断地以同样速度排除培养物,使培养系统中细菌数量和营养状态保持恒定,这就是连续培养法 分批培养,将少量单细胞纯培养物接种到恒定容器新鲜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细菌数量。培养基一次加入,不补充,不更换。 7恒化培养法与恒浊培养法 恒化培养法,通过控制某种限制性营养物质的浓度调节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及其细胞密度,使装置内营养物质浓度恒定的培养方法 恒浊培养法,根据培养液细胞密度调节培养液流入的速度,使装置内细胞密度保持恒定的培养方法 8随机培养法与同步培养法 同步培养法,使被研究的微生物群体处于相同生长阶段的培养方法 随机培养法,在一般培养中,微生物各个体细胞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的培养方法 9碱基转换与颠换 碱基转换,DNA链中嘌呤被另外一个嘌呤,或嘧啶被另一个嘧啶所置换,叫做转换 颠换,DNA链中嘌呤被另外一个嘧啶,或者嘧啶被另外一个嘌呤所置换,叫做颠换。 10 转化与转导 转化,是受体菌直接吸收来自供体菌的DNA片段,通过交换将其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

微生物学试题库带答案

2、饰变(modification): 3、原生型(prototroph): 4、深层液体培养: 5、类毒素(toxoid): 6、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eity): 7、芽孢(spore): 8、鞭毛(flagella): 9、抗生素(antibiotics): 10、支原体(mycoplasma): 11、菌核(scleraotium): 12、噬菌斑(plaque): 13、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 14、局限转导(specialized transduction): 15、选择性培养基(seclected media): 16、反硝化作用(denitrification): 17、石炭酸系数(phenol coefficient): 18、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 19、条件致死突变型(conditional lethal mutant): 20、细菌素(bacteriocin): 21、初次应答: 22、再次应答: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细菌中,属于Archaea一类的为() A Klebsiella pneumoniae B Neurospora crassa C Staphylococus aureus D Methanobacterium 2、具有周生鞭毛的细菌如E.coli,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呈直线运动一段时间() A 朝着营养物质浓度高的地方,顺时针转动。 B 朝着营养物质浓度高的地方,逆时针转动。 C 朝着有毒物质方向,顺时针转动。 D 朝着有毒物质方向,逆时针转动。 3、某细菌悬液经100倍稀释后,在血球计数板上,计得平均每小格含菌数为7.5个,则每毫升原菌悬液的含菌数为(A 3.75×107个B 2.35×107个C 3.0×109个D 3.2×109个 4、可满足一切营养缺陷型菌株营养需要的天然或半组合培养基为() A 完全培养基 B 基本培养基 C 补充培养基D鉴别培养基 5、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最适生长pH值为() A 4.0-5.0 B 5.0-6.0 C 6.0-7.0 D 7.0-7.4 6、专性厌氧微生物是由于其细胞内缺少(),从而不能解除分子氧对细胞的毒害。 A BOD B COD C NO D D SOD 7、下列微生物中,哪一种能产生伴孢晶体() A Bacillus subitis B Bacillus magaterium C Bacillus thuringiensis D Clostridium botulinum 8、下列微生物中,具有xx鞭毛的是()

微生物学教程期末考试试题

微生物学教程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5小题20分) 1.无菌技术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被其他微生物污染,自身也不污染操作环境的技术称为无菌技术。 2.菌落固体培养基中,单个或少数细菌细胞生长繁殖后,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是菌落 3.平板是被用于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的最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形式,是冷却凝固后固体培养基在无菌培养皿中形成的培养基固体平面称作平板。 4.发酵发酵是指在无氧条件下,底物脱氢后产生的还原力[H]不经过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氧化性中间代谢产物的一类低效产能反应。 [ 5.培养基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基质。 1. 产生假根是(A )的形态特征。 A.根霉 B.酵母菌 C.青霉 D.曲霉 2.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特有成分是(D)。 A.蛋白质 B.肽聚糖 C.脂多糖 D.磷壁酸 3.微生物从糖酵解途径获得( A )ATP分子。 个个个个

》 4.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菌其特点是(B)。 A.生长缓慢 B.生长迅速 C.大多数死亡 D.繁殖代时长 5.深层穿刺接种细菌到试管半固体培养基中( A )。 A.可以观察细菌是否能运动 B.除去代谢废物的一个机会 C.增加氧气 D.增加钾和钠离子的数目 6.加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参数是( C )。 ℃,30min B. 180℃,10min C. 121℃,20~30min D. 160℃,60min · 7.霉菌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 B )。 A.< 是( B )的一种菌株。 A.丙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 B. 抗链霉素突变株 C.异亮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 D. 抗庆大霉素突变株 9.微生物是生产以下食品时的一个重要因素,除了( C )之外。 A.酸菜 B. 朝鲜泡菜 C.纯牛奶 D.酸奶 10.苏云金孢杆菌作为( D )广泛用于现代生物学中。 A.乳酸菌 B.干酪和干酪产品的生产者 } C.水系统的净化者 D. 生物杀虫剂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 1.溶菌酶抑菌机理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合成。(×) 2.在固体培养基中,琼脂的浓度一般为2%。(√) 途径是微生物所特有的底物脱氢途径。(√) 4.对于化能异样微生物来说,碳源可作为能源。(√) 5.高压蒸汽灭菌方法适用于一切物品和培养基的灭菌。(×) , 6.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是一切生理过程中的最适温度。(×) 7.组成微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来自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8.原核生物只存在有性繁殖过程。(×) 9.自发突变具有不对应性和稀有性的特点。(√) 10.在可见光照下可以对微生物进行紫外线诱变而达到育种目的。(×) 五、简答题(共4小题28分) 1.革兰氏染色原理是什么(本题10分)

医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之名词解释答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L型细菌:亦称细菌细胞壁缺陷型,是由于细菌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理化因素或生物因素的破坏或合成被抑制所致。此种细菌在普通环境下会死亡,但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 2、中介体:为细菌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结构,多见与革蓝染色阳性菌。其功能类似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故又称为“拟线粒体”。 3、质粒:是存在于细菌细胞质中的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它控制细菌的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如耐药、毒力等)。 4、芽胞:是细菌体在特定的情况下脱水形成的一个空泡,具有多层致密的结构,抵抗力特别强。杀灭芽孢最有效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 5、热原质:又称为致热原,将它注入动物或人的机体可引起发热,它的成分是革蓝染色阴性菌的LPS。热原质耐热,但不易挥发,可用蒸馏的方法祛除。 6、消毒: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7、溶原性转换:细菌从温和噬菌体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8、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去,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可分为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9、正常菌群:指定居于人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微生物群,在一般情况下,对机体有益无害。 10、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性中毒症状。 11、人工自动免疫: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给机体输入抗原性物质(如疫苗、类毒素等),使机体免疫系统因受抗原刺激而产生体液和/或细胞免疫应答的过程。12、SPA:存在于9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可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IgG分子的Fc段非特异性结合。SPA的这一特点可增强葡萄球菌的抗吞噬能力。

微生物学教程 周德庆第三版 期末复习资料

1.曲颈瓶实验巴斯德否认了自然发生学说 2.微生物发展的五个时期:史前期(朦胧阶段);初创期(形态描述阶段),列文虎克---微生物的先驱者;奠基期(生理水平研究阶段),巴斯德---微生物学奠基人(显微镜的发现),科赫--细菌学奠基人;发展期(生化水平研究阶段)布赫纳---生物化学奠基人;成熟期(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阶段) 3.巴斯德的成果:①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②证实发酵由微生物引起③发明了狂犬病毒减毒疫④苗制备方法⑤发明巴氏消毒法 4.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①.体积小,面积大;②.吸收多,转化快;③.生长旺,繁殖快;④.适应强,易变异;⑤.分布广,种类多。其中,体积小面积大最基本,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并由此而产生其余 4 个共性 5.细菌的三个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6.细菌的一般构造: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区。特殊构造:鞭毛,菌毛,性菌毛,糖被(微荚膜,荚膜),芽孢 7.细菌的细胞壁的功能:①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保护细胞免受外力的损伤;②为细胞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③阻拦酶蛋白或抗生素等有害物质进入细胞;④赋予细菌特有的抗原性和致病性(如内毒素),并与细菌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密切相关。 8.肽聚糖由肽和聚糖,肽聚糖单体构成,①、四肽尾,由四个氨基酸分子按L 型与D型交替方式连接而成,接在N-乙酰胞壁酸上。②、双糖单位: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溶菌酶水解此键。③、肽桥:甘氨酸五肽,肽桥变化甚多,由此形成了“肽聚糖的多样性”) 9.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菌的特有成分,(主要成分是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是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 10.外膜是革兰氏阴性菌的特有结构(位于壁的最外层,成分:脂多糖LPS(类脂A:是革兰氏阴性菌致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是许多噬菌体在细胞表面的吸附受体;核心多糖;O-特异侧链);磷脂和若干外膜蛋 11.假肽聚糖的β-1,3-糖苷键被水解。 12.缺壁细胞:实验室中形成:自发缺壁突变:L型细菌 人工方法去壁:彻底除尽(原生质体) 部分去除(球状体) 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支原体 13.试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程序染液 G+ G- 初染结晶紫紫色紫色 媒染碘液蓝紫色蓝紫色 脱色乙醇95% 蓝紫色无色 水洗 H2O 蓝紫色无色 复染番红蓝紫色红色 14.PHB:聚羟基丁酸酯,细胞内含物之一,具有贮藏能量,碳源及降低细胞内渗透压作用。 15.鞭毛分为L环,P环,S-M环,C环。 16.何谓“拴菌”试验?他的创新思维在何处?

医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 共30分) 【A型题】 1.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是 A. 三带喙库蚊 B. 伊蚊 C. 蜱 D. 虱 E. 蚤 2.肝炎病毒中核酸类型属于DNA的是 A. HAV B. HBV C. HCV D. HDV E. HEV 3.易发生整合感染的病毒是 A. 流行性感冒病毒 B. 轮状病毒 C. 巨细胞病毒 D. 鼻病毒 E. 冠状病毒 4. 可直接测量病毒体大小的方法是 A. 光学显微镜观察 B. 电子显微镜观察 C. X线衍射法 D. 超速离心法 E. 超过滤法 5. 决定病毒体感染细胞的关键物质是 A. 刺突 B. 衣壳 C. 包膜 D.核酸 E. 核蛋白 6. 干扰素的本质是 A. 病毒抗原 B. 受病毒抗原刺激后产生的抗体 C. 病毒基因编码的蛋白

D. 抗病毒化学制剂 E. 受病毒感染后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7. 抗病毒中和抗体的作用是 A. 激活补体杀伤靶细胞 B. 降解病毒核酸 C. 病毒失去血凝 性 D. 病毒失去感染性 E. 病毒失去免疫原性 8. 内毒素是下列哪种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肺炎链球菌 C.乙型溶血性链球 菌 D. 淋病奈瑟菌 E. 脑膜炎奈瑟菌 9. 病毒的致病机制不包括 A. 杀细胞性感染 B. 整合感染 C. 稳定状态感染 D. 侵袭感染 E.免疫病理作用 10. 病毒抗原检测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 核酸杂交 B. PCR C. ELISA D. 血凝试验 E. PFU 11. 现已用于临床预防病毒性传染病的人工主动免疫制剂是 A. 基因工程疫苗 B. 抗独特型疫苗 C. DNA疫苗 D. 抗病毒血清 E. DNA重组疫苗 12. 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的初步鉴别试验选用 A. 吲哚试验 B. 尿素分解试验 C. 乳糖发酵试验

最新医学微生物期末考试

登陆QQ邮箱,对比重点是否有出路 1、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同时,产生毒素,引起严重中毒症状。 2、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和动物、植物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病原微生物。 3、潜伏感染:宿主与致病菌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暂时处于平衡状态,病菌潜伏在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组织中,一般不出现在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中,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潜伏致病菌大量繁殖,即可使疾病复发。 4、菌群失调:是指在原微生境或其他有菌微生境内正常微生物群发生的定量和定性的异常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量的变化,故也称比例失调。 5、消毒: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芽胞的方法 6、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他物体的操作方法。 7、条件致病微生物:某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正常菌群当其菌群失调、定位转移、宿主转换或宿主抵抗力的严重降低时,可引起疾病,称条件致病菌。 8、显性感染:当机体抗感染的免疫力较弱,或侵入的致病菌数 量较多、毒力较强,以致机体的组织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生理功能也发生改变,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症。 9、菌落:单个细菌经培养后分裂繁殖成的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10、毒血症:致病菌侵入宿主体内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 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外毒素经血到达易感的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 11、半数感染量:表示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感染所需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 12、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和芽胞的方法。 13、微生物:自然界中一些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到 的微小生物。 14、CPE:即致细胞病变效应,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受感染组织细胞的形态学改变。 15、侵袭力:是指致病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与细菌的表面结构和产生的胞外酶有关 16、肥达试验:系用已知的伤寒杆菌O、H抗原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的H抗原,与不同稀释度的待检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根据抗体的含量和动态变化以辅助临床诊断伤寒、副伤寒的一种血清学试验。 17、菌群失调症:是指在原微生境或其他有菌微生境内正常微生物群发生的定量和定性的异常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量的变化,故也称比例失调。 18、结核菌素试验: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用结核菌素试剂做皮肤试验,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者一般都出现阳性反应 19、慢发病毒感染:病毒或致病因子感染后,经过很长的潜伏期,有的可达数年或数十年之久,以后出现慢性进行性疾病,直至死亡。如HIV的艾滋病和麻疹病毒的亚急性脑。。 20、溶原性转换:是指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宿主菌染色体中获得了噬菌体的DNA片段,使其成为溶原状态时而使细菌获得新的性状。 1、简述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机制及防治原则。 感染条件: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伤口窄而深(如刺伤),伴有泥土或异物感染;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

微生物学试题

微生物学专业词汇英汉双语对照 (生物科学专业用) Microorganism 微生物 Microbiology微生物学 Leeuwenhock列文虎克 Pasteur 巴斯德 Whittaker魏塔克 Koch 科赫Jenner琴纳 Fleming弗莱明 Florey佛罗理 Chain钱恩 Beijerinck贝哲林克 Stanley斯坦莱Lister 李斯特 coccus 球菌 rod杆菌 spirillum螺旋菌 vibrio弧菌Tetanus破伤风 Anthracnose炭疽病peptidoglycan肽聚糖protoplast原生质体spheroplast球形体bacterial L-form细菌L形 nucleoid拟核 flagellum鞭毛 capsule荚膜colony菌落 lawn菌苔 schizogenesis裂殖 algocyan藻蓝素 heterocyst异形胞Bacteria细菌Actinomycetes放线菌Rickettsia立克次氏体Chlamydozoan衣原体 mycoplasma支原体 cyanobacteria蓝细菌 yeast酵母菌mold霉菌 virus病毒 virion 病毒粒子budding芽殖 aflatoxin黄曲霉毒素septum隔膜 arthrospore节孢子conidium分生孢子 sporangiospore孢囊孢子plasmogamy质配 karyogamy核配 meiosis减数分裂 oospore卵孢子 zygospore 接合孢子 progametangium原配子囊 homothallism同宗接合 heterothallism 异宗接合 ascospore子囊孢子 ascocarp子囊果 ascus子囊 basidiospore担孢子Guarnieri’s body顾氏小体Negri’s body内基氏小体 X-body X体capsomere衣壳粒 capsid衣壳 multiplication增殖 phage噬菌体 plague噬菌斑rabies狂犬病burst size烈解量Water activity水的活度photoautotroph光能自养生物photoheterotroph光能异养生物chemoautotroph化能自养生物 chemoheterotroph化能异养生物 simple diffusion单纯扩散 facilitated diffusion促进扩散 active transport 主动运输 group translocation基团移位 medium培养基 solid medium固体培养基 liquid medium液体培养基 semisolid medium半固体培养基agar琼脂 potato dextrose agar medium PDA培养基 beef extract peptone medium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Gause's No 1 synthetic medium高氏1号合成培养基 Czapek' s medium察氏培养基 malt extract medium麦芽汁培养基Ashby medium阿须贝培养基 eosin-methylene blue agar medium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 carbon source碳源 nitrogen source氮源 growth factor生长因子 mineral element 矿质元素 metabolism新陈代谢 amylase 淀粉酶 cellulase纤维素酶 ammonification氨化作用 proteinase蛋白酶extracellular enzyme胞外酶 intracellular enzyme胞内酶 fermentation 发酵pasteur effect巴斯德效应denitrification反硝化作用desulfurization反硫酸化作用 methanogen产甲烷细菌 nitrobacteria硝化细菌 nitrification硝化作用 nitrogen fixation固氮作用 nitrogenase 固氮酶 Mo-Fe-protein钼铁蛋白 Fe-protein铁蛋白 alcohol fermentation 酒精发酵 fermention of lactic acid乳酸发酵 acetic acid fermentation 醋酸发酵growth生长 growth curve生长曲线 lag phase延迟期 log phase 对数期 stationary phase稳定期 decline phase死亡期 synchronous cultivation同步培养 continuous cultivation连续培养 continuous fermentation连续发酵 antisepsis 防腐 disinfection消毒 sterilization 灭菌 boiling煮沸 incineration焚烧 baking烘烤 autoclaving高压灭菌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附答案)汇总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A) (临床医学本科、影像医学本科、中医药学本科、实验技术本科、预防医学本科) 班级学号姓名 注意事项: 1.在试卷上写上姓名、班级。在答题卡上填上学号,将相应的数字涂黑,并写上班级、姓名和试卷类型(A卷/B卷)。交卷时必须将答题卡与试卷一起上交,否则以零分计算! 2.本份试卷由基础知识题和病例分析题组成,共150个选择题,请按题目要求,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做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时请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原则上不允许上厕所。 第一部分、A型选择题 (由一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90个选择题) 1.哪种疾病的病原体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疯牛病 B.梅毒 C.结核病 D.沙眼 E.体癣 2.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单细胞 B.二分裂方式繁殖 C.对抗生素敏感 D.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 E.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 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 A.肽聚糖含量少 B.缺乏五肽交联桥 C.对溶菌酶敏感 D.所含脂多糖与致病性有关 E.有蛋白糖脂外膜 4.青霉素杀菌机制是: A.干扰细胞壁的合成 B.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C.影响核酸复制 D.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E.损伤细胞膜 5.有关“细菌鞭毛”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与细菌的运动能力有关 B.许多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鞭毛 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直接观察到 D.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E.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中有助于鉴别细菌有无鞭毛(半固体) 6.有关“芽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可产生(都是阳性) B.不直接引起疾病 C.对热有强大的抵抗力 D.代谢不活跃 E.通常在细菌处于不利环境下形成 7.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形态时,总放大倍数为: A.10倍 B.100倍 C.400倍 D.900~1000倍 E.10000倍 8.脑膜炎奈瑟菌和肺炎链球菌经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后,菌体分别呈: A.红色和紫色 B.紫色和紫色 C.紫色和无色 D.无色和无色 E.无色和紫色 9.革兰染色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法,其实际意义不包括: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第三版-期末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第三版-期末复习资料

1.曲颈瓶实验巴斯德否认了自然发生学说 2.微生物发展的五个时期:史前期(朦胧阶段);初创期(形态描述阶段),列文虎克---微生物的先驱者;奠基期(生理水平研究阶段),巴斯德---微生物学奠基人(显微镜的发现),科赫--细菌学奠基人;发展期(生化水平研究阶段)布赫纳---生物化学奠基人;成熟期(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阶段) 3.巴斯德的成果:①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②证实发酵由微生物引起③发明了狂犬病毒减毒疫④苗制备方法⑤发明巴氏消毒法 4.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①.体积小,面积大;②.吸收多,转化快;③.生长旺,繁殖快;④.适应强,易变异;⑤.分布广,种类多。其中,体积小面积大最基本,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并由此而产生其余 4 个共性 5.细菌的三个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6.细菌的一般构造: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区。特殊构造:鞭毛,菌毛,性菌毛,糖被(微荚膜,荚膜),芽孢 7.细菌的细胞壁的功能:①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保护细胞免受外力的损伤;②为细胞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③阻拦酶蛋白或抗生素等有害物质进入细胞;④赋予细菌特有的抗原性和致病性(如内毒素),并与细菌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密切相关。 8.肽聚糖由肽和聚糖,肽聚糖单体构成,①、四肽尾,由四个氨基酸分子按L 型与D型交替方式连接而成,接在N-乙酰胞壁酸上。②、双糖单位: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溶菌酶水解此键。③、肽桥:甘氨酸五肽,肽桥变化甚多,由此形成了“肽聚糖的多样性”) 9.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菌的特有成分,(主要成分是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是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 10.外膜是革兰氏阴性菌的特有结构(位于壁的最外层,成分:脂多糖LPS(类脂A:是革兰氏阴性菌致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是许多噬菌体在细胞表面的吸附受体;核心多糖;O-特异侧链);磷脂和若干外膜蛋 11.假肽聚糖的β-1,3-糖苷键被水解。 12.缺壁细胞:实验室中形成:自发缺壁突变:L型细菌 人工方法去壁:彻底除尽(原生质体) 部分去除(球状体) 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支原体 13.试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程序染液 G+ G- 初染结晶紫紫色紫色 媒染碘液蓝紫色蓝紫色 脱色乙醇95% 蓝紫色无色 水洗 H2O 蓝紫色无色 复染番红蓝紫色红色 14.PHB:聚羟基丁酸酯,细胞内含物之一,具有贮藏能量,碳源及降低细胞内渗透压作用。 15.鞭毛分为L环,P环,S-M环,C环。 16.何谓“拴菌”试验?他的创新思维在何处?

【微生物学期末考试题库】经典题目判断题

2020届微生物学期末考试经典题目 题库整理 判断题 1.内毒素是G-菌的外壁物质。( √ ) 2.抗生素的抗微生物效果一般低于消毒剂和防腐剂。( × ) 3.血球计数板可以检测酵母培养液中所有酵母细胞个数,而平板倾注法只能测定活细胞个 数。( √ ) 4.在细菌生长曲线中,稳定期的细胞数目处于稳定,是因为此期细胞不再增殖。( × ) 5.做固体培养基常加2%琼脂作凝固剂,做半固体培养基时,琼脂加入量通常是1%。( × ) 6.稀释平板测数时,细菌、放线菌、真菌的计数标准是选择每皿中菌落数在10-100个的 稀释度进行计数。( × ) 7.细菌中紫外线引起的突变是由于相邻鸟嘌呤分子彼此结合而形成二聚体的突变。( × ) 8.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唾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多细胞生 物。( × ) 9.自发突变是指那些实验室中由于加入诱变剂所发生的突变。( × ) 10.内生菌根的真菌可进入根的皮层间隙和细胞内部,在根外较少,不形成菌套。( √ ) 11.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在观察标本中观察到了一段线状的细菌。( × ) 12.所有的微生物都能利用氨态氮作为氮源。( × ) 13.发酵是微生物以无机物作为最终的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 × ) 14.蓝细菌是好氧细菌,通过糖酵解过程,利用光能产生它们的糖类。( × ) 15.固氮酶只有在严格厌氧条件下才有活性,所以固氮菌均为厌氧菌。( × ) 16.Hfr菌株与F-菌株接合后会使F-菌株转性变为F+菌株。( × ) 17.Parastism是指一种微生物生活在另一生物体表面或体内并对后者产生危害作用的现象。 ( × ) 18.大肠杆菌存在与否常作为判断水源是否被粪便污染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鉴定该菌时V.P (V oges Proskauer)实验和M.R (Methyl Red)实验结果应该是,前者为阳性,后者为阴性。 ( × ) 19.在培养根瘤菌时常加1/200000的结晶紫抑制G+细菌的生长。( √ ) 20.所有的原核微生物都具有鞭毛。( × ) 21.真菌中除环状质粒外还有线状质粒存在。( √ ) 22.在没有高压蒸汽灭菌设备情况下,不可能进行培养基质的彻底灭菌。( × ) 23.烟草花叶病毒的2130个壳粒反向缠绕成杆状病毒粒子。( × ) 24.促进扩散是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机制,通过特异性载体蛋白可将营养物质进行逆 浓度梯度运行。( × )

微生物学试卷与参考答案

《微生物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5分) 1、同步生长: 2、光复活作用: 3、干扰素: 4、朊病毒: 5、鉴别培养基: 6、抗原: 7、抗生素: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为选择培养基的是( ) A.克氏双糖铁琼脂培养基 B.动力一吲哚一尿素培养基 C.碱性蛋白胨水培养基 D.葡萄糖发酵管 琼脂培养基 2.不宜冷藏的细菌是( ) A.流感嗜血杆菌 B.百日咳鲍特菌 C.牛布鲁菌 D.脑膜炎奈瑟菌 E.金黄色葡球菌 3.患伤寒病后,带菌者最常见的带菌部位是( ) A.胰腺 B.十二指肠 C.胆囊 D.肠系膜淋巴结 E.直肠 4.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染色法为( ) A.吉姆萨染色法 B.革兰染色法 C.抗酸染色法 D.瑞氏染色法 E.金胺O 染色法 5.军团菌的传播途径为( ) A.接触传播 B.呼吸道传播 C.输血传播 D.性传播 E.粪-口传播 6.肺炎支原体的主要致病作用是( ) A.吸附于细胞受体,破坏粘膜细胞 B.内毒素 C.外毒素 D.特殊荚膜抗吞噬 E.入侵粘膜细胞,繁殖后溶解细胞 7.传播流行性斑疹伤寒的媒介昆虫是( ) A.人虱 B.鼠蚤 C.螨 D.蝉 E.蚊 8.噬菌体在医学上的用途,下列错误的是( ) A.用于抗病毒感染的治疗 B.检测标本中未知的细菌 C.用于细菌的分型 D.分子生物学重要的实验工具 E.用于细菌感染的治疗 9.构成菌体成分并在细菌生命活动中占重要地位的盐是 ( ) A.铁 B.磷 C.硫 D.钙 E.镁 10.常用于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 ) A.纳米(nm) B.微米(μm) C. 毫米(mm) D.厘米(cm) E. 以上都不是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所有成熟的病毒颗粒均由壳体 + 核心 + 包膜结构组成。( ) 2.有隔多核的菌丝产生帚状分枝的分生孢子梗是曲霉属在形态上的典型特征。( ) 密 线 封 层次 报读学校 专业 姓名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第三版)重点1-7章-参考模板

绪论微生物与人类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个体微小(一般小于0.1nm)、构造简单。 微生物种类:①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枝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②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蕈[xun]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③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微生物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一般构造: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区。特殊构造:鞭毛,菌毛,性菌毛,糖被(包括荚膜和粘液层)和芽孢,伴孢晶体。 细胞壁是细胞的外被,主要成分肽聚糖。功能:①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②为细胞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③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某些抗生素和水解酶)进入细胞④赋予细菌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⑤与革兰氏染色反应密切相关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磷壁酸,脂磷壁酸,肽聚糖。厚度大(20层),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 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肽聚糖,脂蛋白,磷脂,脂多糖,孔蛋白,外膜蛋白。壁薄,层次多,成分复杂,机械强度较弱。 革兰氏染色法:涂片固定→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脱色→番红覆染 阳性菌:紫色。阴性菌:红色。 缺壁细菌1.实验室中形成:①自发缺壁突变:L型细菌。②人工方法去壁:彻底除尽(原生质体)、部分去除(球状体)2.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枝原体。 L型细菌:专指稳定的L型即那些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 芽孢形成:①DNA浓缩,形成束状染色体;②细胞膜内陷,细胞发生不对称分裂,其中小体积部分即为前芽孢;③前芽孢的双层隔膜形成,这时芽孢的抗热性提高;④在上述两层隔膜间充填芽孢肽聚糖后,合成DPA-Ca(吡啶2,6-二羟酸钙),开始形成皮层,再经脱水,使折光率提高;芽孢衣合成结束;⑥皮层合成完成,芽孢成熟,抗热性出现;⑦芽孢囊裂解,芽孢游离外出。 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芽孢的耐热性在于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以及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这就使皮层产生了极高的渗透压去夺取芽孢核心中的水分,其结果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和核心的高度失水,正是这种失水的核心才赋予了芽孢极强的耐热性。 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一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也可以将其定义为一类主要呈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枝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寄生性逐步增强,是介于细菌和病毒间的一类原核生物。 枝原体的特点:①细胞很小,光镜下勉强可见;②细胞膜含甾[zai]醇,比其他原核生物的膜更坚韧;③因无细胞壁,故呈革兰氏阴性细菌且形态易变,对渗透压较敏感,对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不敏感;

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1.细菌特殊构造包括、、、等。(本题2分) 2.溶源性细胞在正常情况下有大约10 -5 细胞会发生现象,这是由于少数溶源细胞中的变成了的缘故。(本题分) 3.营养物质可以通过、、和四种方式进入细胞。(本题2分) 4.控制有害微生物措施中杀灭的方法有和,常用和方法,抑制的方法有和。(本题3分) 5.证明遗传物质的基础是核酸的三个著名的实验为、、。(本题分) 6.微生物基因重组的方式包括、_____、_____和。(本题2分) 1.纯培养是其中()的培养物。 A.只有一种微生物 B.只有细菌生长所需的一种营养物 C.除主要微生物外只有一种微生物 D.没有代谢废物 2.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 $ A. 马铃薯培养基 B.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高氏一号培养基 D.麦芽汁培养基 3.己糖单磷酸支路和ED途径是进行()替换的一个机制。 A.微生物中DNA合成 B.光合生物中的光合作用 C.某些种类微生物中的能量代谢 D.化学渗透作用 4.微生物代谢中,硝酸盐和硫酸盐可作为电子受体是在()。 A.无酶时 B.无ATP时 C. 有细胞色素时 D. 无氧时 5.由于控制微生物的目的,灭菌一词指的是()。 A.除去病原微生物 B.降低微生物的数量 ? C.消灭所有的生物 D.只消灭体表的微生物 6.紫外线辐射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 A. 核酸 B.酶类 C. 糖类 D.细胞壁 7.青霉素族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抗()。 A.病毒 B.真菌 C.革兰氏阴性菌 D.革兰氏阳性菌 8.所有下述特征皆适合质粒,除了()之外。 A.它们是自我复制的DNA环 B.它们有10~50个基因 C.它们是细菌存活所必需的成分 D.它们是接合所必需的成分 9.接合时F因子进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 A.经历裂解 B.快速繁殖 C.变成供体细胞 D.发育出线粒体 — 10.研究不同微生物群落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是()。 A.微生物进化 B.微生物生态学 C.微生物生理学 D.微生物生物化学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

微生物学练习题 0绪论 五,问答题 1.微生物根据大小,结构,化学组成分为哪三大类微生物各大类微生物有何特点包括哪些种类的微生物 1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填空题 1.测量细菌大小用以表示的单位是___________. 2.细菌按其外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3.细菌的基本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4.某些细菌具有的特殊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5.细菌细胞壁最基本的化学组成是____________. 6.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除了有肽聚糖外,还有____________. 7.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主要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菌毛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9.在消毒灭菌时应以杀死___________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10.细菌的形态鉴别染色法最常用的是_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 三,选择题 【A型题】 1.保护菌体,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浆 E.包膜 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中的磷壁酸的作用是 A.抗吞噬作用 B.溶血作用 C.毒素作用 D.侵袭酶作用 E.粘附作用 3.细菌核糖体的分子沉降系数为 A.30S B.40S C.60S D.70S E.80S 4.普通光学显微镜用油镜不能观察到的结构为 A.菌毛 B.荚膜 C.鞭毛 D.芽胞 E.包涵体 5.下列哪类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霉菌 B.腮腺炎病毒 C.放线菌 D.支原体 E.立克次体 6.下列中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质 E.荚膜 7.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与致病性密切相关的重要成分是 A.特异性多糖 B.脂蛋白 C.肽聚糖 D.脂多糖 E. 微孔蛋白 8.普通菌毛主要与细菌的 A.运动有关 B.致病性有关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复习[1]

绪论与第一章: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是一些个体微小(直径<0.1mm),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⑴体积小、面积大:它是微生物五大共性的基础.⑵吸收多,转化快:⑶生长旺,繁殖快:⑷分布广、种类多:⑸适应强、易变异: 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细菌学的奠基人——科赫 原核微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有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通常简称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群。 细菌:细胞细而短(直径0.5μm,长0.5-5um)、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细胞壁功能:1、固定细胞外形2、协助鞭毛运动3、保护细胞免受外力的损伤4、为正常细胞分裂所必需5、阻拦有害物质进入细胞:如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可阻拦分子量超过800的抗生素通过。6、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和对噬菌体的敏感性密切相关。 细胞壁中的几种特殊成分: v肽聚糖:是真细菌细胞壁中特有的成分。 每一肽聚糖单体由三个部分组成: 双糖单位: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

四肽尾:是4个氨基酸分子按L型与D型交替方式连接而成。在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中氨基酸组成有所差异。 肽桥:起着连接前后两个四肽尾分子的桥梁作用。连接甲肽尾的第四个氨基酸的羧基和乙肽尾第三个氨基酸的氨基。肽桥的变化甚多,由此形成了肽聚糖的多样性。 v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所特有的成分。是结合在G+细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 v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所特有的成分。位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较厚(8-10nm)的类脂多糖类物质,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侧链3部分组成。 革兰氏染色的机理:与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及结构有关。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种脂类物质含量较高,肽聚糖含量较低。染色时乙醇溶解了脂类物质,使细胞通透性增加,结晶紫-碘的复合物易被抽出,于是被脱色。革兰氏阳性细菌由于细胞壁肽聚糖含量高,脂类含量低,乙醇处理使细胞壁脱水,肽聚糖层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结晶紫-碘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内,细胞不被脱色。古细菌:是一类在进化途径上很早就与真细菌和真核生物相对独立的生物类群,主要包括一些独特生态类型的原核生物,如产甲烷菌及大多数嗜极菌。 假肽聚糖结构与肽聚糖 相似,不同处在于:多糖骨架: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塔罗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A)(附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A)(附答案) (临床医学本科、影像医学本科、中医药学本科、实验技术本科、预防医学本科)班级学号姓名 注意事项: 1.在试卷上写上姓名、班级。在答题卡上填上学号,将相应的数字涂黑,并写上班级、姓名和试卷类型(A卷/B卷)。交卷时必须将答题卡与试卷一起上交,否则以零分计算! 2.本份试卷由基础知识题和病例分析题组成,共150个选择题,请按题目要求,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做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时请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原则上不允许上厕所。 第一部分、A型选择题 (由一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90个选择题) 1.哪种疾病的病原体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疯牛病 B.梅毒 C.结核病 D.沙眼 E.体癣 2.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单细胞 B.二分裂方式繁殖

C.对抗生素敏感 D.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 E.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 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 A.肽聚糖含量少 B.缺乏五肽交联桥 C.对溶菌酶敏感 D.所含脂多糖与致病性有关 E.有蛋白糖脂外膜 4.青霉素杀菌机制是: A.干扰细胞壁的合成 B.与核糖体50S 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C.影响核酸复制 D.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E.损伤细胞膜 5.有关“细菌鞭毛”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与细菌的运动能力有关 B.许多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鞭毛 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直接观察到 D.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E.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中有助于鉴别细菌有无鞭毛 6.有关“芽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可产生 B.不直接引起疾病 C.对热有强大的抵抗力 D.代谢不活跃 E.通常在细菌处于不利环境下形成 7.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形态时,总放大倍数为: 倍倍 倍~1000倍 倍 8.脑膜炎奈瑟菌和肺炎链球菌经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后,菌体分别呈: A.红色和紫色 B.紫色和紫色 C.紫色和无色 D.无色和无色 E.无色和紫色 9.革兰染色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法,其实际意义不包括: A.鉴别细菌 B.初选抗菌药物 C.了解细菌致病性 D.了解细菌的染色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