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

从1931年9月开始到1945年8月胜利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共同进行的一次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织部分。这次抗日战争是一个整体,全民族的各族儿女都为这场战争的胜利,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了贡献。日本侵略东北以后,东北人民抗击侵略者的斗争就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更在白山黑水之间同敌人展开鏖战。卢沟桥抗战开始后,全民族抗战掀起高潮,国民党和共产党捐弃前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并存着两个战场,一个是国民党的正面抗日战场,一个是共产党的敌后抗日战场。两个战场在对日作战中的作用截然不同。一是奉行的抗战路线不同。国民党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执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二是抗战的坚决程度不同。国民党坚持其反共反人民立场,政治态度具有两重性,抗战后期更是抵抗势头减弱,反共现象增长.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分裂,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后期抗击着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抗战的中沂环氏柱。三是依金的武装力圣不同。国民党依靠加O万正规军,依赖美英援助;共产党领导和指挥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经济上自力更生。四是战场范围不同。国民党把统治区域划戚若干战区.共产党在日占区创建若干抗日根据地。五足作战规模不同。国民党以大兵团打大会战;共产党打的是游击战和运动战。六是战略地位不同。国民党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共产党在战略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步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抗日战争是一次全民族性的战争,是一次用血和肉打出来的战争,是中国人民站在一起的战争,是一次中国史上意义深刻的战争,更是我们应该铭记的一次战争。

由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殊形式、条件以及两党不同的抗战方针,因此,在抗日战争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两个战场即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这两个战场虽然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和斗争,但“相互需要,相互配合,互为协助”川的相互依存关系,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两个战场不仅从战略上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在战斗战役上也曾密切配合。本文试从抗日战争进程的三个阶段,对两个战场的相互关系做一简要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1)正面战场的作用

指挥正面战场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坚持抵抗日本侵略者直到抗战胜利,这是符合中华民族利益,符合中国人民要求的。虽然蒋介石集团对日本有过妥协,对抗战有过动摇,但毕竟同投敌叛国的汪精卫集团有着根本的区别。汪精卫投敌叛国后,中国共产党曾表示拥护国民党抗战到底,并大力支持国民党开展反对汪精卫投降卖国的活动。所以,要把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坚持抗战的蒋介石集团同投敌叛国的汪精卫集团加以区别。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曾在1944年6月20日就大资产阶级特别是英美派大资产阶级有无革命性的问题请示中央。毛泽东将此电批给胡乔木拟复。7月13日,中央宣传部复电指出:还在抗日的中国大资产阶级,在其抗日一点上是有革命性的,应该联合的,这是主要的;但其抗日不积极,又反对民主,故其革命性不大。对参加抗日的中国大资产阶级的认识,对于深刻认识国民党的本质,认识正面战场,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2)敌后战场的作用

敌后战场对日本侵略者给予了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思想上的沉重打击。敌后战场的作战,虽然大多是比较分散的游击战,但却机动灵活地歼灭日本侵略者,有力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敌后战场的存在,成为敌人的心腹之患,使日

本侵略者在后方不得一日安宁,迫使其陷于两面作战,使用大量兵力维护巩固后方,不能调集更多兵力于前方作战,继续发展战略进攻。同时,还有力地挫败了敌人“以战养战”、“以华制华”的企图,使其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和思想奴役不能顺利得逞,使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不能得逞。1944年3月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47万军队抗击了侵华日军的64.5%;国民党军队有几百万人,只抗击了侵华日军的35.5%。如果把全部日军和伪军合计起来,则共产党军队抗击了日、伪军总数134万中的110万,即84%,国民党军队只抗击了16%。正是有赖于敌后战场,才挽救了中国免于被日寇灭亡。显而易见的是,没有敌后战场,日军就无后顾之忧,可以集中更多兵力于正面战场。

(3)敌后战场配合了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的存在和作战,给予正面战场以巨大的配合和支持。国民党战史书中也承认,由于“发动全面游击与反击,战火遍及晋绥两省,牵制日军约达四个师团之兵力;并使平汉路方面之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对徐州会战及尔后之武汉会战协力甚大。”(蒋纬国总编著:《国民革命史》第3部,《抗日御侮》(第3卷),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8年印行,第110页)同时,敌后战场的存在和作战,也给沦陷区、大后方人民的抗日斗争以巨大的支持和鼓舞。正面战场的溃败和国民党的腐败,敌后战场的坚持和胜利,使全国人民对国民党更加失望,对中国共产党寄以更大的希望。全世界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人们也从敌后战场的胜利中得到了巨大的精神鼓舞,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抵抗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争取民族解放的浩然正气。

(七)敌后战场的深远意义

敌后战场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力量的空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敌后战场形成的解放区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建设、政权建设、经济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也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局部执政的宝贵经验。

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

毫无疑问,提出这个问题和过去一段时间因各种原因不讲正面战场只讲敌后战场有着直接关系。全面、客观、正确地描述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对于全面、客观、正确地反映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这段历史至关重要。正面战场和敌后战

场相互支持配合,相互依存策应,这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绝无仅有,是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一个创举,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促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军事上的成功体现。它对中国抗战的胜利和战后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抗日战场上,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十分密切,缺一不可,但又各有特点。

对两个战场的认识和评价,应该尊重历史,客观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本身是什么样就应该怎样来表述。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是全民族参与、共同奋斗取得的胜利。不能因为国民党在抗战中实行反共反人民的错误的片面抗战路线就抹杀其参加抗战、坚持抗战的功绩;也不能因为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当时力量相对弱小,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新民主主义政策就被攻击诬蔑。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也是尊重历史的态度。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是怎样就是怎样。但另一方面,也不能扭曲中国抗战的历史,过分渲染和美化正面战场,国民党的将领大批投降的事实不能不讲。

过去研究中强调根据地,避讳谈正面战场,这样不行;但反过来,只讲正面战场也不行。有一种思潮认为中国抗战主要是正面战场顶着,主要依据是正面战场的战役多,数量也多。实际上,影响和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既有军事的也有政治的、经济的等因素。军事是政治的集中体现,战争中的军事活动当然是主要的。但是,就是军事方面,也不能仅看大的战役,还要看战争本身的性质,看指导战争的路线是否正确,军事战略和策略是否正确,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中国抗战中,正面战场因为国民党统治着全国许多地区,拥有全国形式的政权,并拥有一支200万人的军队;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政治质量高,但数量相对较

小,直到1945年也只有120万人,且分散在各个根据地,这都是历史事实。但是,两个战场都担负了抵抗日本侵略的任务,并分别发挥了作用,而且敌后战场在抗战中后期的中流砥柱作用非常突出,这也是历史事实。可以说,全面、冷静地看待和回答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问题,这对从整体上认识和评价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很有意义。

攻势作战推动了全国民主化运动的发展。敌后军民在攻势作战中取得的辉煌战果与国民党的反共独裁政策、消极避战方针,特别是与其在豫湘桂战役中遭到的惨败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国民党的腐朽反动统治再次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比较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比较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抗日的主战场,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这是由当时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相互关系:两个战场的关系实际上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关系的一部分。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其目标都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抗击了侵华日军的主要兵力,从战略上掩护了敌后战场的开辟。可以说,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就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不会使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彻底破产;而没有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没有战略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在战略相持阶段,正面战场仍坚持对日作战,但战略地位日益降低,敌后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国共双方在战役或战斗中的配合日益减少,但两个战场仍保持着互为支持的战略配合关系。可以说,在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斗争的胜利;而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斗争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坚持抗战到底,战略反攻也就不可能迅速到来。从1944年4月开始,正面战场又重新成为日军战略进攻的重点,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时,敌后战场展开了仍属游击性质的局部反攻。这时,两个战场的对立和各自的独立性更为突出,但战略上的相互配合一直维持到抗战胜利。总之,两个战场相互配合、互为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 相互区别:(1)抗战路线不同:前者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后者实行动员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两条抗战路线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抗战,而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2)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前者是国民党政府的200万正规军;后者是中共领导指挥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还有民兵。(3)战场范围不同:前者在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区域划分若干战区,阻击敌人的进攻;后者是在日军占领区内创建若干抗日根据地,把敌人后方变成抗日前线。(4)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前者多是兵团大会战,打的是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后者是小规模伏击战,打的基本上是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5)战略地位不同:前者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后者在战略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步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两个战场的作用:在政治上保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致破裂,在军事上保证了抗日战争成为一场持久战。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如何正确认识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如何正确认识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战场 1937年7月8日,卢沟桥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即通电号召:“全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9日,红军将领致电蒋介石请缨抗战。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宣布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由朱德、彭德怀分任正副总指挥,下辖第一一五师、一二师、一二九师,全军共4.6万余人。12月25日,南方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由叶挺、项英分任正副军长,下辖4个支队,全军共1万余人。1938年以后,共产党又先后在广东东江地区、珠江地区和海南岛地区建立了人民抗日武装。 根据抗日战争开始后变化了的外部条件,中共中央规定了我军由正规战向游击战的战略转变,决定我军的作战任务是:在敌手放手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进行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作战方针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等游击战争原则。这些战略思想和作战原则,对于指导八路军、新四军完成抗日作战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方针,八路军、新四军完成改编后立即开赴抗日战场。最初,八路军主要是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在山西作战。9月25日平型关战役,八路军首战告捷,歼灭日军近千人。这是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捷,有力地鼓舞了全国军民。至11月8日太原失陷,八路军共作战100余次,歼敌1.1万余人,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友军作战。 太原失陷后,“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八路军各部开始了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着手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1938年初,第一一五师开创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一二。师开创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第一二九师开创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在山东由中共地方党组织抗日起义,开辟了胶东、鲁中、鲁西南、鲁南等多处抗日游击区。至。1938年底,八路军共作战1 500余次,歼灭日军5.1万人,缴枪1.2万余支,收复了大片国土,八路军也壮大到15.6万余人,成为华北抗战的主力军。 在华中,新四军各部集中完毕后分头开赴大江南北抗日战场。至1938年底,新四军共作战280余次,歼敌3 800余人,初步建立了苏南、皖南和皖中等抗日根据地,开辟了华中敌后战场,新四军也发展到2.5万余人,成为华中抗日战场的重要力量。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中国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在中国人民的坚决抵抗下,日本被迫放弃“速战速决”的侵华战略,准备长期作战。此后,日军减缓了对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转而集中主要兵力保守占领区,“肃清”以共产党军队为主的敌后抗日力量。为了适应抗日战略相持阶段到来后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在9一11月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党的工作重心是在战区和敌后,主要任务是放手发动游击战争,扩大人民武装,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行动方针是“巩固华北,发展华中”。此后,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很快进入高潮,八路军、新四军开始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集中105个团的兵力,在正太路和其他铁路沿线发动了大规模的交通破坏战,3个半月的时间里共消灭日军2万余人,攻克敌人据点近3000个,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 502公里,缴枪5 600余支、炮53门和大量军用物资。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鼓舞了中国人民胜利信心,受到国内外舆论的称赞。在战役中,八路军伤亡1.7万人。战役后,日军向华北增兵,开始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更大规模的残酷“扫荡”。从1938年10月至1940年底,八路军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和巩固了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冀鲁豫五大块敌后抗日根据地,部队壮大到40万人,华北敌后战场已经成为中国抗日的主要战场。 在华中,抗日相持阶段到来后形势变得十分复杂,新四军在敌、伪、顽势力的包围中,处境异常困难。中共中央根据形势提出新四军的战略任务是“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并先后派出部分八路军南下协助新四军作战。华中敌后游击战争逐渐进入高潮。到1940年底,新四军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粉

2013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比较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比较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抗日的主战场,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这是由当时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相互关系:两个战场的关系实际上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关系的一部分。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其目标都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抗击了侵华日军的主要兵力,从战略上掩护了敌后战场的开辟。可以说,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就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不会使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彻底破产;而没有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没有战略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在战略相持阶段,正面战场仍坚持对日作战,但战略地位日益降低,敌后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国共双方在战役或战斗中的配合日益减少,但两个战场仍保持着互为支持的战略配合关系。可以说,在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斗争的胜利;而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斗争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坚持抗战到底,战略反攻也就不可能迅速到来。从1944年4月开始,正面战场又重新成为日军战略进攻的重点,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时,敌后战场展开了仍属游击性质的局部反攻。这时,两个战场的对立和各自的独立性更为突出,但战略上的相互配合一直维持到抗战胜利。总之,两个战场相互配合、互为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 相互区别:(1)抗战路线不同:前者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后者实行动员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两条抗战路线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抗战,而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2)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前者是国民党政府的200万正规军;后者是中共领导指挥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还有民兵。(3)战场范围不同:前者在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区域划分若干战区,阻击敌人的进攻;后者是在日军占领区内创建若干抗日根据地,把敌人后方变成抗日前线。(4)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前者多是兵团大会战,打的是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后者是小规模伏击战,打的基本上是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5)战略地位不同:前者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后者在战略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步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两个战场的作用:在政治上保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致破裂,在军事上保证了抗日战争成为一场持久战。 用心爱心专心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 副本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海技1151 王世伟201512924130 在抗日战争中有两大战场,即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正面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敌后战场。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国民党领导的抗日正面战场是一个历史禁区,没有谁敢提及这个敏感的历史话题,但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有责任把历史真相告诉人民。 过去,之所以不能讨论这个话题,可以列举出众多的理由,但毛泽东主席在会见尼克松总统时,一语道破:他们称我们为“匪”,我们也称他们为“匪”(大意)。国共两党互相为“匪”,互相为敌的时候,抗战历史也就难以客观、公正、理性的表述。 当历史的桎梏被打破以后,一些人又从一个极端跑到了另一个极端。好象抗日战争全是国民党打下来的,和共产党没有关系,或者相反。特别是在网络上,两种观点尖锐对立,各自论证,互不相让。 历史并非可以随便戏说,它既要合乎历史存在的真实,又要合乎历史发展的逻辑。那么,怎样评价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用呢?我们只要简明地梳理一下那段历史,就不难从中得出接近历史真相的结论。我们可以粗略地把抗战划分为3个发展时期。 (1)1931年9月——1937年6月为一 个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9.18事变, 东三省沦陷。此时的国民政府并不愿意 向日本开战,采取的是外交调解的不抵 抗政策,特别是推行了“攘外必先安内” 的不得人心的政策。而中国共产党发出 了抗战的最强音,广泛的唤醒民众,倡 导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这时,国民党军队的爱国将领也有坚决 抗战的,比如马占山、张治中、张自忠 所进行的江桥抗战、第一次淞沪抗战、 第一次长城抗战等,但这些战役就其本 质上说,多少带有爱国将领的“个人行 为”,并不完全是“政府行为”,所以, 他们的抗战都没有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 (2)1937年7月——1941年春为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7.7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成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对于粉碎日本法西斯“三个月灭亡中国”战略阴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经过淞沪会战、忻口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歼灭日军45万余,迫使日军停止了战略进攻,形成了抗战的相持阶段。 从7.7事变到1941年春,国名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先后进行重大战役22次,重

高中历史 全面认识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1

全面认识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 (2017-2018学年甘肃武威期末)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某著名战役示意图,其所属会战的特点或影响是 A.日军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 B.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C.敌后战场抗战的重大胜利 D.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 B 【参考答案】 【解题必备】全面认识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 1.区别

战略地位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 的主战场 在战略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步上升为抗战的主 战场 2.联系 (1)两个战场实际上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的一部分,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其同仇敌忾、共 赴国难、驱逐日寇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2)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就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 猛发展;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没有战略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 (3)在战略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 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抗战到底,战略反攻阶段也就不可能迅 速到来。 (4)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两个战场互相配合,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在当年的综合战果报道中指出:“敌大半为中共军,与蒋军 相反,在本年交战1.5万次中,和中共的作战占七成五。在交战的200万敌军中,半数以上 也都是中共军。在我方所收容的19.9万具敌遗体中,中共军也占半数。”这表明 A.国民党正面战场连续溃败 B.国民党放弃了抗战 C.日本在敌后战场损失惨重 D.敌后战场作用重大

从下图中,你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正面战场始终抗击侵华日军的主力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抗战前期国民党正面战场伤亡惨重 D.政府军队是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中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正面战场积极抗战的战役,并写出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战役。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

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 互相配合、互相需要、互相协助、二者缺一不可,两个战场是一个整体 二、第一阶段: 从抗日爆发到武汉失守,国民党正面战场抗击了侵华日军的主要兵力,从战略上掩护了敌后战场的展开。而敌后战场的开辟,从战略上也牵制了日军对正面战场的进攻。两个战场不仅在战略上实行了比较紧密的配合,双方的军队在战斗和战役中也进行过许多配合 三、第二阶段: 从武汉失守到1944年春。正面战场仍然坚持作战,但战略作用日益降低,敌后战场在全民族的抗战中日益发挥出重要的战略作用。因国共双方的斗争日益尖锐,双方的军队在战斗减少,但两个战场战略配合关系紧密 四、第三阶段: 在战略反攻阶段,两个战场在不同的区域向日军发起进攻,战略上的相互配合仍然维持到抗战结束。 五、国民党正面战场与共产党敌后战场的作用与地位的分析: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华名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国共两党

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开始共同抗日 在当时国民党军队,拥有着大部份人力、物力、财力和地区,有200多万正规军担负正面战场的作战任务,主要进行正规作战;而共产党军队数量少、装备差,抗战开始时,仅4万多人,担负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主要进行游击战。 六、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在抗战初期,可是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是积极抗战的。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在这些战役中,国民党军队的爱国将士,表现了空前的名族义愤和抗战热情,共歼灭日军45万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1938年3月李宗仁等部实施的台儿庄战役中,国民党取得大捷,歼灭日军1万余人。 但当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国民党对内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采取消极对敌,积极反共的态度,使得正面战场形势恶化,正面战场的地位逐步下降到次要位置 七、当代大学生应辩证的看待两个战场的关系: 总的来说,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抗日的主战场。但由于国民党推行片面抗战路线,在战略战术上只是消极防御,后期更是采取了消极对敌,积极反共的态度,使得其一

评述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课序号50501033—03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本科生期末论文 题目:评述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姓名张芳菲 学号2011484453 年级专业11级经济4 指导教师王华玲 2012年6月1日

自1931年9月开始到1945年8月以中华民族胜利为结束的日本侵华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反侵略战争,是中华民族所有同胞共同进行的一次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此次抗战有力的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次战争以中华民族的胜利而结束,全中国各族儿女都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同时也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日军从1931年9月开始,不断对我国东北部地区发动袭击,蒋介石表示“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挑衅,我应予以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朝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1】国民政府先期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中国范围内,只有东北地区部分爱国军民参与到了抵抗日军侵略的斗争中,局部抗战就此展开,1937年7月7日中日双方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发生军事冲突,这是日本蓄谋已久的挑衅,日本就此全面侵略中国,与此同时,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蒋介石称“守士应具绝死决战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应付。至谈判,尤需防其奸狡之惯技,务期不丧丝毫主权为原则”“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2】国民党在开始显示出对日本强硬立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因为国内形势的特殊性,在全面抗战时期,我国土地上有两大战场并存,一是由国民党正规军组成的正面抗日战场,二是由共产党方面组织的敌后抗日战场,两大战场虽性质不同,但都为抵抗外来侵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两大战场虽同时存在,但在对日作战中起到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 第一,国共两党在抗日问题上所表现出的态度不同。共产党主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抵御外来侵略,走的是全面抗战路线,日军某高级参谋称对于中共,“只有排除任何妥协,必须从各方面都采取彻底的对抗政策。就中共的信念而言,他们是要一直战斗到日军完全从中国撤退为止的。”【3】;国民党则认为抗战应以中华民国政府及国民革命军为主,不支持民众参战,走的是片面抗战路线。 第二,国共双方所持兵力相差巨大。国民政府先后动员了743万军队对日作战,其中中央军128万,晋绥军,粤军,川军,滇军等地方正规军500多万;而在最初的抗战阶段,共产党只有由朱德任总指挥的第十八集团军,共4.6万人,以及由叶挺任军长的新四军,全军1.03万人。 第三,两军战略物资装备差距甚大。国民党方面,武器物资由美国及国内正规军工企业提供,虽无法比拟日本军队的武器配置,但也算装备精良;共产党方面则需完全依靠自己,自力更生,很多武器是早已被淘汰的残次品,也有“汉阳造”,甚至除主力部队外的其他抗日武装,连每人一把枪都做不到,重型武器几乎没有,弹药更是缺乏。 第四,作战规模及方式不同。国民党军是抗战中的主力部队,与日军正面对抗,将统治区划分为若干战区,展开大会战或发动大型战役;共产党军队则在日军控制区范围内建立抗日根据地,以游击战和运动战的方式不断偷袭骚扰敌人,打击敌方后勤部队。 第五,战略地位不同。抗战初期,国民党有效的阻挡了日军侵略的步伐,在战略防御阶段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主导作用;战略相持阶段由于国民党方面的积极反共,消极抗日政策,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共产党所属军队取得较大发展,抗日战争中的战略主导地位开始发生转移;战略反攻阶段主导地位彻底改变。 就中国国情来看,两大战场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 首先,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是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进行的,两党第一次合作就因各方面因素的干扰而以失败告终,两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信任,国民党担心共产党夺取手中的政权,共产党则害怕悲剧再次上演,也担心好不容易集结起来的军队被国民党吞并,所以两军虽同时编入国民革命军,但在行军用兵方面还是各自为政,两大战场虽同是抗战,但却又互不影响,有配合,但绝对不会融合。 其次,两军武装力量相差太大,国民党方面拥有数百万雄师,武器装备、物资给养都要比共产党军队高一个层次,同时,国民党军队拥有众多军校毕业和曾出国留学的高级将领,他们军事知识渊博,能够很好的指挥战斗,共产党军队在抗战初期只有区区5万余人,武器装备太差,高级将领寥寥几人,根本无法与国民党军队相比,更不要说与日本正规军正面碰撞,此一点表明共产党军队根本不具备与日军正面作战的资格,所以正面战场只能依靠国民党军队,而共产党人拥有无比强烈的爱国热情,不甘心被排除于民族战争之外,但自身实力太弱,一旦正面敌对好不容易集结的力量很可能被全灭,所以无法参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同步练习题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选择题 1.“它是对日抗战期间太原会战中的一场战役,历时一个月,战场范围达数百里,一举歼灭板垣师团辎重队1000多人,击毁汽车100余辆……它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材料中主要论述了()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辽沈战役 2.“一方面要求地主减租减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要求农民交租交息,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此项土地政策出现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朝鲜战争时期 3.抗战初期,蒋介石致电某部:“25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一位民主人士赞扬说:“此次大捷,其估量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日军锐气挫折。”题干中称赞的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4.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这一阶段爆发的一次重大战役(会战)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帅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这次战役(会战)是指()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湘西会战 D.百团大战 5.《亮剑》中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他们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八路军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的战役是 A.血战卢沟桥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6.打破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7.某校八年级几位学生在一次晚餐用餐过程中,七嘴八舌地再现了百团大战的相关知识。甲说:“指挥者是彭德怀。”乙说:“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路线,摧毁日伪军据点。”丙说:“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丁说:“这一战役开始于1940年。”以上四位同学中肯定有一位记错了,他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这首歌反映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A.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B.采取了恰当的战略战术 C.海外侨胞大力支持 D.两大战场密切配合 9.下列对百团大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成为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B.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首次取得的重大胜利 C.抗日战争开始后中日军队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 D.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10.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第一次长沙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1.《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他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发生在()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西南地区 12.如下图反映的是抗日战争中中国民兵所采取的何种游击战术()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

从1931年9月开始到1945年8月胜利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共同进行的一次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织部分。这次抗日战争是一个整体,全民族的各族儿女都为这场战争的胜利,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了贡献。日本侵略东北以后,东北人民抗击侵略者的斗争就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更在白山黑水之间同敌人展开鏖战。卢沟桥抗战开始后,全民族抗战掀起高潮,国民党和共产党捐弃前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并存着两个战场,一个是国民党的正面抗日战场,一个是共产党的敌后抗日战场。两个战场在对日作战中的作用截然不同。一是奉行的抗战路线不同。国民党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执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二是抗战的坚决程度不同。国民党坚持其反共反人民立场,政治态度具有两重性,抗战后期更是抵抗势头减弱,反共现象增长.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分裂,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后期抗击着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抗战的中沂环氏柱。三是依金的武装力圣不同。国民党依靠加O万正规军,依赖美英援助;共产党领导和指挥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经济上自力更生。四是战场范围不同。国民党把统治区域划戚若干战区.共产党在日占区创建若干抗日根据地。五足作战规模不同。国民党以大兵团打大会战;共产党打的是游击战和运动战。六是战略地位不同。国民党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共产党在战略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步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抗日战争是一次全民族性的战争,是一次用血和肉打出来的战争,是中国人民站在一起的战争,是一次中国史上意义深刻的战争,更是我们应该铭记的一次战争。 由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殊形式、条件以及两党不同的抗战方针,因此,在抗日战争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两个战场即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这两个战场虽然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和斗争,但“相互需要,相互配合,互为协助”川的相互依存关系,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两个战场不仅从战略上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在战斗战役上也曾密切配合。本文试从抗日战争进程的三个阶段,对两个战场的相互关系做一简要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1)正面战场的作用 指挥正面战场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坚持抵抗日本侵略者直到抗战胜利,这是符合中华民族利益,符合中国人民要求的。虽然蒋介石集团对日本有过妥协,对抗战有过动摇,但毕竟同投敌叛国的汪精卫集团有着根本的区别。汪精卫投敌叛国后,中国共产党曾表示拥护国民党抗战到底,并大力支持国民党开展反对汪精卫投降卖国的活动。所以,要把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坚持抗战的蒋介石集团同投敌叛国的汪精卫集团加以区别。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曾在1944年6月20日就大资产阶级特别是英美派大资产阶级有无革命性的问题请示中央。毛泽东将此电批给胡乔木拟复。7月13日,中央宣传部复电指出:还在抗日的中国大资产阶级,在其抗日一点上是有革命性的,应该联合的,这是主要的;但其抗日不积极,又反对民主,故其革命性不大。对参加抗日的中国大资产阶级的认识,对于深刻认识国民党的本质,认识正面战场,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2)敌后战场的作用 敌后战场对日本侵略者给予了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思想上的沉重打击。敌后战场的作战,虽然大多是比较分散的游击战,但却机动灵活地歼灭日本侵略者,有力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敌后战场的存在,成为敌人的心腹之患,使日

评述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在抗日战争中有两大战场,即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正面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敌后战场。正面战场的抗战: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1938年10月日本占领广州武汉以后,国民党片面执行抗战路线正面战场的失利以致正面战场出现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局面。共产党建立了敌后战场,以陕甘宁边区为指挥中枢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一直坚持人民战争路线,联合全中国人民抗日。 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 正面对抗是战争中常见的最普遍的战争形态,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是日军展开战略进攻,中国军队处于战略防御,这是无从选择的。。。。。。。。 抗战初期的敌后战场 敌后战场则不然,它不能自然形成,必须靠战争指导者在知己知彼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去开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战开始前后,全面科学地分析中日战争的形势和敌、我、友三方的具体情况,认为:敌强我弱,中国在军事上单靠正面防御是难以取胜的,还必须到敌人的后方去发动群众性的游击战争;敌小我大,日军兵力不足的敌后广大乡村地带必然成为开辟抗日根据地的理想区域;国民党军装备水平远远高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且控制全国资源,八路军、新四军等善于做群众工作,长于游击战和运动战,适于担负开辟敌后战场、坚持敌后抗战的战略任务。因而,“国民党担任正面的正规战,共产党担任敌后的游击战,是必须的、恰当的。”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怎样评价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用呢?我们可以粗略地把抗战划分为3个发展时期。1931年9月——1937年6月为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9.18事变,东三省沦陷。此时的国民政府并不愿意向日本开战,采取的是外交调解的不抵抗政策,特别是推行了“攘外必先安内”的不得人心的政策。而中国共产党发出了抗战的最强音,广泛的唤醒民众,倡导建立抗日统一战线。这时,国民党军队的爱国将领也有坚决抗战的,比如马占山、张治中、张自忠所进行的江桥抗战、第一次淞沪抗战、第一次长城抗战等,但这些战役就其本质上说,多少带有爱国将领的“个人行为”,并不完全是“政府行为”,所以,他们的抗战都没有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1937年7月——1941年春为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7.7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成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对于粉碎日本法西斯“三个月灭亡中国”战略阴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经过淞沪会战、忻口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歼灭日军45万余,迫使日军停止了战略进攻,形成了抗战的相持阶段。从7.7事变到1941年春,国名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先后进行重大战役22次,重要战斗3117次,小型战斗38931次,歼灭日军86万人,自身付出了322万人的重大伤亡。特别是国民党军队中的广大爱国官兵英勇作战,不怕牺牲,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涌现出郝梦龄、赵登禹、张自忠、戴安谰等一大批爱国将领,共有100多名将军血洒疆场,这在战争史上绝无仅有。1941年春——1945年7月为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抗日战争由相持阶段转为反攻阶段。由于日军基本停止了对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进而把作战的重点转向对八路军、新四军的进攻。由于国民党没有“敌后战场”,因此,大反攻就其本质上说,是敌后战场的大反攻。这一时期有两大特点:一是八路军、新四军广泛收复失地,消灭伪政权,建立陕甘宁抗日民主政权,充分发动群众,减租减息,建立抗日根据地,在十分艰难的环境中,粉碎日军的大扫荡。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伏击战”等新颖的战法,时时处处打击消耗日军。特别是按照“三三制”(民主政权中党员占1/3,开明绅士占1/3,左派代表占1/3)建立起来的抗日民主政府,已经成为新中国的雏形。二是国民党接连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特别是在1941年4月,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调集重兵,围歼新四军

高中历史必修课第六分册备课笔记第2课 正面战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

第2课正面战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 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平型关大捷、建立敌后根据地、百团大战等贡献,知道中国国民党领导下以徐州、武汉会战为代表的正面抗战的贡献,知道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理解国共合作下的正面与敌后相结合的全民抗战、与世界各国共同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也是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保证。 2、技能 阅读文献并以已知历史知识解读文献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抗战进程中关键战役的陈述、再现与探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对以时间、地点等主要历史要素构建历史事件的认知方法。 通过对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陈述、再现与探讨,使学生初步了解对现代战争从国内、国际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认知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民族团结、跨国合作对于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感受正面战场上国民党爱国将士的英勇与壮烈。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敌后战场开辟的进程和意义,正面战场几大会战 2、难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地位评价,远征军入缅作战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 导入: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标志:八路军、新四军的成立;国民党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 意义: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抗日战争分哪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八年级(人教部编版)历史上册同步练习卷: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部分答案)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1.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为团结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日的政治措施是() A.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B.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C.开展大生产运动 D.开展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2.(2019大庆一中调研)某校八年级几位学生在一次晚餐用餐过程中,七嘴八舌地再现了百团大战的相关知识。甲说:“指挥者是彭德怀。”乙说:“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路线,摧毁日伪军据点。”丙说:“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丁说:“这一战役开始于1940年。”以上四位同学中肯定有一位记错了,他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下列表格内容记录的是()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百团大战 D.豫湘桂战役 4.抗战时期,蒋介石曾于1940年9月致电朱德、彭德怀说:“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该战役是() A.卢沟桥之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5.朱德赞扬百团大战“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主要是因为该战役()

A.破坏了敌人在华北的交通线 B.摧毁了敌人的据点 C.增强了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D.提高了共产党的威信 6.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次大捷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7.纪录片《平型关大捷》以大量史实为依据,再现了这次战役的真实内幕。下列对平型关大捷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发生于1938年9月 B.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胜利 D.战役发生地位于今山西南部 8.中共中央所在地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A.延安 B.重庆 C.瑞金 D.井冈山 9.“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这首旋律轻松流畅、生动活泼的《游击队歌》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1937年创作的。作者歌颂的是() A.北伐战争的国民革命军 B.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 C.敌后根据地的抗日军民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合作抗战是中国的制胜法宝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合作抗战是中国的制胜法宝作者: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光明日报》(2015年09月19日11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而国共合作则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国共分别主导的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又是国共合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中国的抗日战争之所以出现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既相区别又互为依存,形成共同对敌的态势,首先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是由中日的国情和双方的力量对比所决定的。其次,国共两党的因势利导和主观努力不可或缺,特别是中共方面的积极倡导和艰苦实践。此外,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来在国共双方政治军事力量较量中所形成的历史特点,也对两个战场的出现和共存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两个战场互为依存的关系,毛泽东当年就有清醒的认识,认为是“互相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协助”(《战争和战略问题》《毛泽东军事文集》,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卷第427页)。1943年7月,中共中央发表《为纪念抗战六周年宣言》进一步指出:“整个中国战场上,六年来的作战,实际上是被划分为正面与敌后两大战场,这两大战场的作用,是互相援助的,缺少一个,在目前就不能制止法西斯野兽的奔窜,在将来就不能驱逐这个野兽出中国,因此必须增强这两个战场互相援助的作用。”正是由于两个战场都歼灭和牵制了大量日军,所以才能共撑抗战大局,才能保证抗日战争由相持阶段向战略反攻阶段转化。两个战场共同抗敌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克敌制胜的最佳形式,是国共合作的结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重要的成就。 第一,正面战场进行的会战、战役和大小战斗,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国民党掌握着中央政权,有几百万正规军,可以调动全国的资源和人力,在全国抗战爆发之后自然居于抗战的主导地位。我们必须看到正面战场在战略防御阶段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军队作为主力军的英勇抵抗,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不仅为经营西南、西北大后方争取了时间,而且为八路军、新四军等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创造了有利条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看到进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的主战场地位已逐渐被敌后战场替代,但是其在抗击和牵制并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以及继续给予敌后战场以战略支持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必须看到在1943年以前战斗在敌后战场的几十万国民党军队,在配合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全面开辟敌后战场、牵制和抗击日军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必须看到正面战场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国民政府两度派遣主力军队深入缅甸对日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在整个全民族抗战时期,数以百万计的国民党军将士英勇杀敌,甚至壮烈牺牲,涌现出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著名的抗日英烈和“八百壮士守四行”那样的英雄群体。1939年1月,毛泽东曾高度评价正面战场和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如果“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人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八路军的将士应该感谢直接间接配合作战的友军,尤其应该感谢给予自己各种善意援助与忠忱鼓励的友军将士”(《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0页)。 第二,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已经证明,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无法独立完成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的任务。必须看到国共两党除了一致抗日的共性外,由于各自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他们在抗战的坚定性和彻底性,在实行什么样的抗战路线,即是全面的抗战路线,还是片面的抗战路线?在采用什么样的战略战术,即是持久战,还是速决战?是游击战、运动战,还是正规战、阵地战?以及在抗战的外交、抗战时期的政治改革和战时的经济政策诸多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国民党在政治民主、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方面的缺陷,影响了

论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

论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中国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胜利的战争,但是对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这场捍卫中华民族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战争中所做出的贡献与所处的地位,每个人的看法却不尽相同。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认识。 首先,关于两个战场的分界线,一般认为由北而南而东的大致走向是:包头—黄河—风陵渡—黄河—开封—合肥—安庆—信阳—武汉—岳州—九江—芜湖—杭州。在此线以南以西的地区为正面战场,以北以东的地区为敌后战场。此外,日军还占有珠江三角洲、厦门等地区。1939年到1940年,日军又将其占领线由九江延伸到南昌,由武汉延伸到宜昌;在华南又占领了海南岛和广西沿海部分地区。粗略计算,两个战场的分界线达4000多公里,敌后战场面积达120万平方公里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第一,两个战场之间被日军的占领线所阻隔,敌后战场的大部分地区处于敌人的深远后方,和正面战场只能作远距离的战略上的配合;第二,日军占领线与正面战场相对峙,这条对峙线也就是正面战场的作战线,正面部队的作战都在这条线附近进行,因而在靠近正面战场作战线地区担任游击的敌后部队也可以和正面战场作一些近距离的战役上的配合。 下面先就正面战场谈谈我的看法。 正面战场担负着较大规模的正规战任务,抗击敌人的较大规模进

攻。在八年抗战中,正面战场共进行22次会战,一部分为反击战。正面作战线虽然从华北、华东一直撤退到华南和西南,后撤几千公里,失地100多万平方公里,但这是制定“以空间换取时间”战略方针时所估计到了的,达到了分散敌之兵力、消耗与迟滞敌人、掩护大后方等战略目的。同时在部队伤亡方面,在8年的浴血奋战中,正面战场部队伤亡320多万人,其中高级将领也有一大批,他们的英雄事迹得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肯定与赞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正面战场,国民党空军与海军以及美国、苏联两国的空军支持,在抗日战争中也发挥了不可小视的作用。不管在战略防御阶段,还是在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军队都不断抗击日本侵略军直至战争结束,这是不争的事实。至于那些消极抗战、避战的言论,再与国民党军队所做出的努力与牺牲相比,就不值得细究了。 接下来说一说敌后战场。 全国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果敢地提出了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必须实行由国内革命战争的正规战向抗日民族战争的游击战的军事战略转变,领导抗日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并使敌后战场逐步上升为全国抗战的主要战场,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在部队伤亡方面,八年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和地方游击队共伤亡二百余万人,其中阵亡七十余万,其中包括左权、罗忠毅等高级将领。由于敌后战场主要是游击战为主,力量较为单薄,但机动性强,隐蔽性高,钳制敌人大量有生力量,捆住敌人手脚,遏制敌人战略进攻势头,挫败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导学案

课题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设计授课时间 课型 月日 学讲 总第课时 1.平型关大捷及影响; 目标要求 2.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及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影响; 3.正确分敌后战场的抗战 学习重点平型关大捷的影响、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学习难点教法教具百团大战以及对敌后战场抗战的评价 多媒体 学习内容个人设计 导入新课 全民族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取得了怎样的战绩,抗日根据地是如何壮大起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自主学习 教 学 过 程合作探究 1、什么是敌后战场?有哪些作用? 敌后战场: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在战略防御阶段是抗战主战场,在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抗日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敌后战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和华北抗日联军所创造的。它从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友军作战,到战略相持阶段的1941年挑起中国抗日的重担,上升为主战场,成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为赢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作用:第一,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对维持中国持久抗战的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是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能够长期坚持下来的战略基地和后方。它的存在和发展,增强了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第三,为中国革命保存和扩大了力量,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给后来的新中国建设积累了政治、经济经验。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为何建设得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