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生物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基础巩固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基础巩固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基础巩固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基础巩固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

A.大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解析】选B。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2.下图为人体处于某一状态时的皮肤结构示意图。据图可知,此人正处于

( )

A.温度适宜环境中

B.炎热环境中

C.寒冷环境中

D.剧烈运动中

【解析】选C。分析图中信息,立毛肌收缩产热增多,不排汗的同时,毛细血管收缩,说明散热减少,因此应该是在寒冷环境中,C正确。

3.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不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C.生物各项生命活动一般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神经调节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D.体液调节可以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解析】选A。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神经系统的调控,因此部分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生命活动的进行一般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但以神经调节为主,同时某些激素(如甲状腺激素)又影响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方法规律】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4.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

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解题关键】解答本题需关注两点: (1)水盐平衡也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

(2)抗利尿激素是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

【解析】选C 。血浆渗透压降低,说明人体摄入的水过多或盐分丢失过多,此时,渗透压感受器会受到抑制,不会产生渴感,故A 项错误。当机体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故B 项错误。抗利尿激素可促进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从而使细胞内液渗透压相对上升,细胞吸水能力增强,故C 项正确、D 项错误。

5.(2014·南昌高二检测)正常人若一次饮完1 000 mL 清水后,立即测量尿流量。下列能正确表示从输尿管流出的尿流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

【解析】选A 。正常人一次饮完1 000 mL 清水以后,在一段时间内,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尿流量增加。当由于排尿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以后,尿流量也自然恢复正常。 6.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况时,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解析】选C。人体的交感神经被称为应急性神经,当人处于危险情境时,交感神经活动加强,支配皮肤、各内脏器官及内分泌腺,使肾上腺的髓质分泌肾上腺素,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跳加速等特征。这一系列活动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故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7.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适当撤减衣被

【解析】选A。题干所说的“高烧不退”即体温一直维持在相当高的一个温度值上,说明生理恒温器的“调定点”保持在38.5℃至41℃之间,加盖棉被不仅不会增加排汗量,反而影响了体内热量的散失,使高温对机体持续造成伤害。因此A项错误。

8.(2014·济南高二检测)内环境的稳态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据图可知( )

A.某同学大量饮水后,体内抗利尿激素含量明显升高,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寒冷状态下,机体体温调节通过图中①②③④⑤和①②⑤来实现

C.饭后3~4小时,机体通过分解肝糖原和肌糖原维持血糖平衡

D.机体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解析】选B。某同学大量饮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传到下丘脑,使垂体释放较少的抗利尿激素,以便于更多的尿液排出,从而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寒冷状态下,人体通过骨骼肌战栗产热,此属于神经调节,也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饭后3~4小时,通过分解肝糖原维持血糖平衡;机体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

【延伸探究】

(1)上题B选项中,机体体温调节的①②⑤途径是如何实现的?

提示:外界温度降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骨骼肌战栗,使产热增加。

(2)上题图中④指向③的箭头代表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负)反馈调节。

【方法规律】解答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类型题目的方法

(1)神经调节:题干中文字或图形中出现神经或反射弧,或能够找出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如效应器、感受器等,可判断该生理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2)体液调节:题干中文字或图形中出现激素或其他调节因子,或物质进入体液进行调节,可判断该生理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3)某个生理过程既有神经系统参与,又有激素或调节因子参与,则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9.网球比赛中,运动员的精准判断、快速奔跑等都需要消耗能量,产生代谢废物。下图是比赛中运动员部分生理活动调节示意图,①~③表示相关过程,X~Z表示相关激素。分析回答:

(1)看到对方发球时,运动员精力集中,下丘脑中的神经细胞接受大脑皮层传来的神经冲动,分泌(激素),促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糖类代谢增强。由此可见,该过程为调节。

(2)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大量出汗,Z的分泌量 ,

从而维持体内水盐的平衡,合成Z的器官是。

(3)比赛结束初期,运动员的呼吸、心跳等并没有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原因是体液调节具有的特点。

(4)运动员从比赛场地进入温度较低的休息室时,其体内Y的分泌量会,而且短时间内血压会升高,血压升高的原因是。

【解析】(1)下丘脑通过分级调节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此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过程受大脑皮层的支配,所以是神经-体液调节。

(2)Z为抗利尿激素。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该激素在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

(3)体液调节作用范围广,作用时间长,所以比赛结束初期,运动员的呼吸、心跳等并没有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

(4)X为促甲状腺激素,Y为甲状腺激素,在冷刺激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产热,同时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使心跳加快,皮肤血管收缩,二者均会导致血压升高。

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神经-体液

(2)增加下丘脑(3)作用时间长

(4)增加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皮肤血管收缩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的信号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而激素调节仅有化学信号

B.神经调节的结果是使效应器作出反应,而激素调节的结果是使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

C.在人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两种调节方式同等重要

D.给病人输氧时混入5%的CO2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属于神经调节

【解析】选A。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较体液调节局限;在人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两种调节方式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CO2是呼吸中枢兴奋的有效生理刺激,这是化学因子通过体液的传送来调节生命活动的,属于体液调节。

2.(2014·临沂高二检测)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的是( )

①皮肤血管收缩②皮肤的血流量增加③汗液分泌增多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代谢活动增强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④⑤

D.②③

【解题关键】

(1)原理:在寒冷环境下机体如何调节体温维持稳定。

(2)技巧:③④为矛盾说法,判断出之后可以用排除法解答。

【解析】选A。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会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维持正常体温。①皮肤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减少散热,故①正确。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是增加散热,故②错误。③汗液分泌增多,通过汗液蒸发增加散热,故③错误。④汗液几乎不分泌,减少散热,故④正确。⑤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故

⑤正确。

【变式训练】北方严寒的冬季,某人从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其有关生理变化与图中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

①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

②身体耗氧量变化

③甲状腺激素分泌量

④汗腺的分泌量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A。人从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环境温度降低,经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促使维持新陈代谢的两种主要激素(包括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组织细胞代谢加强,耗氧量增加,产热增加,同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皮肤散热减少,维持体温恒定。

3.人患急性肠胃炎时,往往会有抽搐的症状,原因是( )

A.失水过多

B.炎症造成人体吸收糖类减少

C.炎症造成人体吸收无机盐(如钙)减少

D.炎症造成人体吸收氨基酸减少

【解析】选C。人患急性肠胃炎时,常伴有呕吐现象,其过程中丢失大量的无机盐,其中就有很多钙的流失,钙少了就会引起抽搐现象。

4.饮食较咸时,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作用下,主要通过对肾脏重吸收作用的调节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向于正常。在这个过程中,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变化曲线是( )

【解析】选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增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当降到正常范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这是一种反馈调节。

5.(2014·临沂高二检测)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发生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这时

( )

A.温觉感受器兴奋

B.下丘脑的调节功能增强

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

D.皮肤血流量增加

【解析】选B。在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维持正常体温,这时产热增加,散热减少。散热减少是神经调节,因为下丘脑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产热增加,包括骨骼肌战栗,与躯体运动中枢无关而与下丘脑有关,代谢加强是两种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

6.下图为胰液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咀嚼食物引起胰液分泌的神经反射为非条件反射

B.食物进入胃内后引起胰液分泌增加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激素A是通过血液循环途径到达胰腺的

D.激素B是通过消化道途径到达胰腺的

【解析】选D。咀嚼食物时直接引起胰液的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当食物进入胃内后,由图可知,中枢神经

系统和激素共同作用使胰液分泌增加,这一过程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激素A、B都是通过血液循环途径到达胰腺的。

7.(2014·天水高二检测)如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盐平衡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激素①②③④的分泌均会增加

B.激素③与④分泌增加,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C.人体对体温与水盐平衡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D.激素⑤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的

【解析】选A、B、D。由图可知,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④是肾上腺素,⑤是抗利尿激素,⑥是大脑皮层。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都会增加,A正确。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B正确。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C错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D正确。

【方法规律】水盐平衡调节的“一中、一基、一激素”

(1)“一中”是指一个调节中枢:下丘脑。

(2)“一基”是指紧扣一个基本点:细胞外液渗透压。

(3)“一激素”主要是指抗利尿激素。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8.(2014·成都高二检测)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结构模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是。“寒冷→下丘脑→肾上腺”的调节是

调节,肾上腺在此调节中属于;“甲状腺→内环境→下丘脑”的调

节是调节,下丘脑有关细胞在此调节中属于。

(2)从图中分析,激素A、B、C、D分别是、、

、,垂体某些细胞膜上有(填字母代号)激素作用的受体。

(3)神经调节具有、的优势,体液调节具有、_____

的优势,体温的调节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析】(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寒冷→下丘脑→肾上腺”的调节是神经调节,肾上腺是效应器;“甲状腺→内环境→下丘脑”的调节是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能反馈性抑制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分泌。

(2)由题图看出,B作用于甲状腺,是促甲状腺激素,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D是肾上腺分泌的,是肾上腺素。垂体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

(3)神经调节快速、准确,体液调节持续时间长、作用范围广。

答案:(1)下丘脑神经效应器体液靶细胞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A和C

(3)快速准确持续时间长作用范围广

完整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测试题 一、选择题(1~30小题每题1分,31~4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及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 B.氧进入血液中红细胞的过程就是进入内环境的过程 C.pH的调节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 D.环境温度下降导致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2.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 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D.淋巴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3.某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秋季越野赛后,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等。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使其体内产生了大量乳酸,致使其血浆pH显著下降 B.此时应及时补充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以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 C.由于能量大量消耗,其血液中的血糖浓度会大幅度下降 D.由于其体内内环境pH发生变化,所以细胞代谢发生紊乱 4.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 A.血浆CO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2D.血糖浓度升高C.血浆渗透压升高 5.一般情况下,大脑受伤丧失意识和脊髓排尿中枢受伤的两种病人,其排尿情况分别是A.尿失禁、正常排尿B.尿失禁、不能排尿 C.正常排尿、尿失禁D.不能排尿、尿失禁 6.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的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7.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⑤⑥⑦ 8.某男子接触过患某种禽流感的家禽,医生检查发现该男子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出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男子终身具有抵抗该种禽流感病毒的能力 B.该男子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感染这种流感病毒的患者 C.该男子获得的对这种禽流感病毒的免疫力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该男子具有抵抗各种禽流感病毒的能力 9.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有关的一组是

高中生物必修三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教学内容

高中生物必修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一、选择题 1.某人悠闲地在乡间小路上散步,突然在不远处窜出一条大狗,狂叫着向他扑来。此人吓了一跳,立刻满脸通红,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过程属于( C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解析:人在受到惊吓等紧急情况的影响下,体内的神经活动加强,支配皮肤、各内脏器官及内分泌腺的活动,如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速等特征。可见,在上述情况下,此人发生的生理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主要是其中的激素)调节。 2.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产生渴觉的部分分别位于( A ) A.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B.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C.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 解析: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大脑皮层中形成各种感觉。 3.(2012年汕头市高二期末统考)一个寒冷冬季,同学们从温暖的教室走到室外,这时会出现的变化是( D ) A.毛细血管舒张 B.温觉感受器兴奋 C.人的体温明显下降 D.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 解析:由温暖的教室到寒冷的室外时,冷觉感受器兴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最终代谢加快,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4.下列是对高温环境中作业的工人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B ) A.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肾小管加强对水分的重吸收 B.体内失水过多,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 C.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人体散失的热量大于产热量 D.大量流汗后,应及时大量饮用矿泉水,以维持身体的水盐平衡 解析:高温作业由于大量出汗失水,所以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上升,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高温下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大量流汗后,应及时饮用适量淡盐水,以维持水盐平衡。 5.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的正确顺序是( C )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④摄水量增加 ⑤减少尿的排出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 D. 解析:考查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请熟记课本上的调节示意图。 6.某人因一次意外而导致下丘脑受到损伤,这样可能会导致他的( D ) 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②体温调节发生变化③血糖含量发生变化④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⑤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减少 A.①②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解析:考查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功能。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合成的。 7.下列有关人体水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高中生物必修三1-3章测试卷(一)

生物必修三1-3章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正确的分析是 A 、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控制 B 、图中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 C 、若图中内分泌是甲状腺,当它的分泌物增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 、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2.用同位素14C 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 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标记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处理甲图中的A 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 B 端探测到14 C 的存在 B .处理乙图中的A 端,能在乙图中的B 端探测到14 C 的存在 C .处理乙图中的B 端,能在乙图中的A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 D .处理甲图中的B 端,能在甲图中的A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 3.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 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 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A .a B .b C .c D .d 4.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在a 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 .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 .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 .①中内容物使b 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5.下图是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感受器 大脑皮层 下丘脑 垂体 内分泌腺 组织 ③ ① ④ ⑤ ⑥ ⑦ ②

高中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填空题专项练习(无答案)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 ?体液 < ____________ 》内环境 k _____________ 丿 2 ?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 3 ?血浆组织液淋巴其成分有什么差异?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外液是指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理化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 5 ?渗透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质微粒越多,渗透压越______ ?人体的渗透压主要取决于 ______ 禾廿_____ 两种离子。 6 ? 稳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细胞只有通过________ 才能间接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除此之外,还需要其他器官和系统 的协调配合,这些器官和系统都有哪些,请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体维持稳态的机制是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_____________ ,也就是在 ____________ 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 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它由、、、、五部分组成。 2 .兴奋是以________ 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到的,也叫 ________________ ,而且在神经纤维上的 传导是 ___ 向的。 3 .在未受刺激时,由于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离子分布特点,两侧的电位差为__________ ,称为 _________ 电位。在受到刺激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 ,称为 __________ 电位。产生两种电位差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分析说明: 4.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是单向还是双向的?为什么?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突触小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突触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举出各级中枢并说明他们具有什么作用?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脑皮层的言语区若W区发生障碍不能, V区发生障碍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S区发生障碍 不能 _____ , H区发生障碍不能________ 。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二) &激素调节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修三神经调节专题1

必修三神经调节专题(1) 1.(09辽宁、宁夏卷,5)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 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2.(09江苏2)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3.(10海南卷9)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 表面,如右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 的变化。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 4.(09上海卷28)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右上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 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结果如右侧曲线图。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它实验条 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 5.(09山东8) 右图表示枪乌 贼离体神经纤 维在Na+浓度不

图1 图 2 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曲线a 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 .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 .低Na +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 +浓度高于膜外 D .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 +浓度高于膜内 6.(10新课标)5.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 )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 中的Na 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 .静息电位值减小 B .静息电位值增大 C .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 .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7.(09安徽30)(18分) Ⅰ.(10分)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 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 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请回答: (1)图中a 线段表示 电位;b 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 ,此时Na + (内、外)流。 (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 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 。 (3)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 的结合。 8.(08海南)图1是当A 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 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 结构的 放大示意图。请回答: (1)图2的结构名称是 ,结构②的名称是 。 (2)神经纤维B 在A 中的细小分枝叫做 。用针刺A 时,引起F 收缩的现象被称 为 。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 。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 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点位呈 。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3.3神经调节第1课时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

3.3 神经调节(课时1)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命活动的调节使人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生命活动的调节是人体特有的生理功能 C.生命活动的调节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D.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系统是神经系统 2.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人体接受外界刺激B.使人产生感觉 C.是人体内主要的调节系统 D.是人体内唯一的调节系统 3.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神经末梢 B.神经纤维 C.神经元细胞体D.神经元 4.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感受的是静脉的搏动 B.病人右侧躯体偏瘫时,最可能是左侧躯体运动中枢受损 C.在人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时,吸收药物的主要是肌肉细胞 D.有些神经分布较浅,肉眼就可以分辨,如手臂上的“青筋” 5.在神经系统中,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 A.脑和脊髓B.脑神经和脊神经 C.脊髓和脊神经D.脑和脑神经 6.下列结构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是( ) ①脑②脊髓③脑神经④脊神经 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④ 7.神经元的功能是( ) A.产生神经冲动B.传导神经冲动 C.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当我们的手无意中碰到高温物体时,会立即缩回来,这个过程称为缩手反射.它由反射弧来完成,其中手部皮肤属于( )

A.感受器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D.效应器 9.下图所示为宋代《存真图》中一幅人体解剖图的部分信息.其中所标注的各器官,都没有涉及( ) A.神经系统B.生殖系统C.循环系统D.呼吸系统 10.下列有关人体新陈代谢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发烧的病人消化不良,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减弱了消化酶的活性 B.大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并保持身体平衡 C.静脉能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器官 D.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的 11.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B.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属于神经细胞 C.神经元包括轴突和树突两部分D.树突能将神经冲动传给细胞体 12.神经元(或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是细胞体,④是树突 B.该图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最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 一、细胞的生活的环境: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养料 O2养料 O2 外界环境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代谢废物、CO2淋巴代谢废物、CO2 内环境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 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 内环境稳态温度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酸碱度(PH值) 渗透压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 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 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三、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细胞体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树突 突起神经纤维 神经元在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功能:传递神经冲动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必修三神经调节知识点

高二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知识点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或神经细胞) 构造轴突 外有髓鞘构成神经纤维 神经元树突 种类、、 功能。 2、概念:在的参与下,人和动物对体内各种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结构基础:(一般由、、、和 五部分组成) 类型:和 3、感受器由组成。 效应器由组成。 4、判断:植物和单细胞动物对外界刺激也能产生一定的反应,所以也叫做反射。() 5、取青蛙带有一段坐骨神经的腓肠肌,用电刺激神经腓肠肌也能收缩,这是否可以称为反射? 为什么? 6、在脊髓的横切面上能找到的神经元胞体的种类是, 感觉神经元的胞体也在脊髓的横切面上吗? 7、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至少要几个?举例:_____________ 8、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传导形式: 结构:轴突及长的和外面叫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不断向前传导 方向: 9、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这是由于外流造 成的。当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立刻变为,这是由于内流造成的。 兴奋部位与邻近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了电位差,在膜外电流由到, 在膜内电流由到,从而形成了局部的电流回路,这种局部电流又 刺激相邻的未兴奋部位发生上述同样的电位变化,依次进行下去,兴奋不断地向前传导。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是否相同? 10、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突触前膜:轴突末端 结构:突触突触间隙:实质是 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的 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另一个神经元产生 特点: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的,而不能按相反的方向传递,即是向的。 11、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导的原因是。 1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导时,神经元之间是直接接触的吗?;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导时,信号的转换形式是。 在突触小体内信号转换形式是 在突触后膜信号转换形式是 13、突触间隙中的液体属于内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分泌小泡分泌递质需要的参与, 体现了膜的,此时,由提供能量。神经递质是否属于内环境的成 分?_______________ 14、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时,其传导速度远远大于化学信号的传导速度,据此分析:在以 下各图的B点施加一有效刺激,指针的偏转情况分别是: 甲(AB=BC)乙(AB≠BC)丙(AB=BC)。 基 本 方 式 反 射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试题.doc

高二生物必修 3 综合测试题 第I 卷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 2 . A .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 ? 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 D . 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 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 ) 3. A. 下丘脑既可以使血糖升高,又可以使血糖降低 B. 血糖升咼是神经调节,血糖降低是体液调节 C. 血糖升咼是体液调节,血糖降低是神经调节 D. 下丘脑可以使血糖升高,垂体使血糖降低 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 ) A. 脑皮层,下丘脑 B ?下丘脑,大脑皮层 C ?下丘脑,下丘脑 D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4.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 4 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 表现为( ) A.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 ?耗氧量 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5.绿色植物倒伏后 ,它的茎杆能部分恢复直立状态 , 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 受重力影响 , 向地性 B. 受重力影响 , 背地性 C.受水的影响,向水性 D. 受光的影响,向光性 6.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质渗出,会造 成局部 ( ) A. 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 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 7、 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 在反射弧的:( )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⑤ 8、 兴奋的传导在体内只能是单向的,下列对这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小泡中有递质 B. 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使另一种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C. 突触后膜中突触小泡内没有递质存在 D. 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另一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 9、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 B 淋巴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应用清单

高中生物必修3复习双基知识清单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的液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 【判断方法】:独来独往为淋巴;血浆沿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从毛细血管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淋巴液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1)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即溶液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37℃时,血浆渗透压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2)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物质:HCO3-、HPO42-:例 NaHCO3/H2CO3 和Na2HPO4/ NaH2PO4 6、稳态: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间接参与调节的系统:神经系统、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系统。 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7、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阶段质量检测(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④尿素、载体和呼吸酶 A.①③B.③④ C.①②D.②④ 解析:选A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蛋白质,呼吸酶是细胞中催化呼吸作用的酶,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它们都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而O2、葡萄糖、尿素、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都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是呼吸中枢 B.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C.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不能听到别人的话 D.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解析:选D呼吸中枢在脑干;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能听到别人的话,但听不懂。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解析:选B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呼吸道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故PM2.5进入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内环境;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会使血浆pH明显下降;过敏原是引起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物质,PM2.5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完成。 4.下列有关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分布在淋巴和血液等处 B.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 C.大多数T细胞必须依靠某种B细胞的帮助才能增殖和分化 D.用药物阻断T细胞增殖分化,可明显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

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整理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填空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___________中,多细胞生物的体细胞直接生活在 _______________中。 2、人体的体液由存在于细胞内的__________和存在于细胞外的_________组成。3(1)由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2)用箭头连接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_____溶液。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7、溶液渗透压与溶液的________成正比。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和___。 8、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性,pH为_________。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9、___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毛细淋巴管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1、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的。 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稳态遭到破坏,会出现细胞代谢_________。 1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反射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4、神经元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突起分为_______和______。 1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________,方向是_____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向的;在反射弧上的传递是____向的。 16、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 17、神经纤维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部位流向_________部位;细胞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____部位流向________部位。 18、突触是由前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与后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 __________相接触而形成。突触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由于________________只存在于___________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____________释放,然后作用于____________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_____向的。

神经调节(第课时)导学案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1课时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兴奋的产生、传导的过程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正确的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结合教材助读中问题提示,阅读教材,填写预习案。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小组学科组长可安排组内 同学互助完成。 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后,通过预习检测题检查预习效果,查找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把预习中发 现的问题写在“我的疑惑”中。 3.完成时间:40分钟。 知识必备(你准备好了吗?) 1.物质跨膜运输有哪几种方式? 2 .组织细胞间隙内是什么液体? 3.细胞间信息传递有哪几种方式? 4.神经元具有哪些结构? 预习、探究案

电流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 、2、3、4 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 继续探究(学习还没有结束……) 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在两个神经元间兴奋传递的特点? 网络构建(归纳梳理,整合内化)

知能训练案 训练题目(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行!!!) 一、基础训练: 1.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内负外正” B .兴奋部位的电流在膜内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 .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D .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双向传导 2.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 A .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 .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 .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3.分别刺激下图Ⅰ、Ⅱ、Ⅲ、Ⅳ四处,不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A .ⅠB .ⅡC .ⅢD .Ⅳ 4.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5.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过程中,发生了机械刺激(或其它刺激)转变为电信号、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和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等变化,上述这些转变依次发生在()A .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B .刺激部位、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C .刺激部位、突触小体、突触后膜 D .刺激部位、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二、综合拓展: 6.关于反射弧结构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不包括感觉器官。 B .脑脊神经节以前的神经纤维由长树突形成,其他的神经纤维由轴突形成 C .神经中枢是脑脊灰质中功能相同的许多神经元细胞体集中形成 D .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内、外分泌腺组成 7. 右图是一反射弧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①所示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细胞质中一定含线粒体等细胞器

最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阶段检测(1~2章)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二氧化碳和氧 ④Na+⑤血浆蛋白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⑤ 2.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 A.浆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效应T细胞 3.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的是( ) A.血液中O2浓度的变化 B.血糖浓度的变化 C.环境中温度的变化 D.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 4.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B.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C.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D.乳酸与血浆中 NaHCO3反应 5. 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6.用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 ) A.使小鼠产生过敏反应 B.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 C.小鼠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浆细胞 D.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 7.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 ) A.细胞内液增多 B.组织液增多 C.体液增多 D.尿量增加 8.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9.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C.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生病 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 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 11.成年大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可能出现( ) A.体温升高、耗氧量减少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3课时(精.选)

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3课时 一、课程标准 分析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和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简述语言活动和条件反射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高级神经活动。 二、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的活动; 2.简述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三、重点、难点、考点 1.导学重点: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2.导学难点:举例说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人脑高级功能的控制区域的判断; 3.高考考点: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案例的分析。 预习案 操作要求:结合课本图2-5及19页的文字,明确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它们的主要功能。请回答:(请同学们在10min内完成) 1.饮酒过量的人往往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等,请分析这些现象分别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哪些部分有关? 2.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A. 、B. 、C. 、D. 和 E. ,它们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2)一般来说,位于的低级中枢受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3.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脑除了对外部世界的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学习、记忆和等方面高级功能。 (2)长期记忆可能与的建立有关。 [预习检测]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2009·海南卷T8B)() (2)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下丘脑(2008·重庆卷T3B)() (3)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2009·海南卷T8D)()(4)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是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直接联系的活动(海南卷T11A)()(5)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2011·海南卷T9C)() (6)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2011·海南卷T9B)() 【预习中的疑问】 探究案 操作要求:课前由课代表组织小组长对组内的预习案进行检查和答案的讨论,将不同的答案纪录到“预习中的疑问”,上课老师公布答案,由做对的学生进行讲解。 探究一: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阅读下面四个资料,小组之间讨论下述三个问题,讨论中小组长进行纪录,讨论完毕后,教师随机点名展示。展示过程中可将小组讨论中困惑的问题提出来 资料1:尿在肾脏不断生成,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尿意。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在脊髓。 资料2: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憋尿”,在适宜的环境下才排尿,但婴儿经常尿床。 资料3:有些人因为外伤等情况使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那样尿床的现象。 资料4:在医院做尿检时,在没有尿意的情况下也能排出尿液。 1.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别? 2.有些患者出现资料3所提到的不受意识支配的排尿情况,是哪里出了问题? 3.这些例子说明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困惑的问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测试卷

高二期末测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 A. 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 B. 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C. 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2.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B.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C.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③④⑤ D.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氧气、抗体、神经递质、胰蛋白酶都出现在细胞外液中 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C.寒冷时出现寒颤是稳态失调的表现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4.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D.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血浆pH显著下降 5.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施加一定的电流刺激时,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变化正确的是( )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 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 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6.下图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④⑤共同构成突触 B.①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C.③作用于④,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D.由于③只能由②释放作用于④,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 7. 根据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细胞的生存环境: 1、单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淋巴、组织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完全不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相对稳定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 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调节 第三课时 教案

3.3 神经调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反射的含义;理解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会观察和记录非条件反射的方法和技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让学生有直观体验,培养实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实验的趣味性和科学性,激发对科学实验研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射与反射弧 难点:反射活动中的信息传导和处理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图片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 【课时安排】 3课时,本教案写的是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当你们无意中碰到高温的物体时,我们会做出什么反应呢? 生:手会立即缩回去 师:恩,当我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触碰到高温物体时,我相信正常人的反应都是立即把手缩回来。手迅速缩回是对高温刺激的应答反应,我们就把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做出应答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同学们再课本中相应的地方画出反射的定义。 2讲授新课 师: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身体多项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同学们划好之后仔细看看反射的定义,他都有什么要求。

这里要求的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对刺激做出反应,像我们初一的时候学过的草履虫能逃避食盐的刺激,你们说这是反射吗? 生:不是,因为草履虫不具有神经系统,它对食盐的反应属于应激性。 师:恩,同学们分析的非常正确,草履虫逃避食盐的刺激是属于应激性而不是反射,还有我们在这一章的第一节学过的含羞草在收到触碰时叶子会闭合也不属于反射,而是什么?生:植物的感应性中向触性 师:恩,看来同学们知识点掌握的都很好。 那老师这里还有一些例子,你们说这些是反射吗? 生:…… 师:恩,同学们都回答的非常正确,我们再来认真的分析一下,每个例子中的刺激是什么?生:…… 师:恩,我们这些例子中的刺激都是外界的敌害、食物和声音等,其实这些刺激还可以是来自我们体内的,比如说我们体内有些病痛引起的疼痛也是一种反射。 在第一课时内容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对此的反应时一个连续的过程,都是哪五个过程呢?生:接受刺激——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做出反应这样的一个连续的过程。 师:恩,那同学们接下来认真阅读课本103页缩手反射的过程,你们能总结出手在对高温这一刺激做出反应的这一过程中我们身体的那些组织或器官参与了对刺激的反应这样一个连续的过程 生:感受器接受刺激,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参与了传导信息,脊髓处理信息,效应器做出反应。 师:恩,同学们归纳的非常好,在科学中那些科学家把完成反射的这五个组织或器官合起来给他一个名字叫反射弧,反射弧是一种神经结构,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那根据这些,同学们能说出反射弧包括哪五部分呢? 生: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以及效应器。 师:有的同学是不是会奇怪,这里怎么变成神经中枢了,而不是脊髓呢? 其实在缩手反射这个过程中是由脊髓承担处理信息的这个过程,而在有些反射过程中是由脑承担处理信息这一任务的,所以我们把这里笼统的说成是神经中枢。神经中枢有该机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之分,脊髓是属于低级神经中枢,而脑是属于高级神经中枢,好我们返回来看感受器,你们说说看感受器和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