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精编版

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精编版

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精编版
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精编版

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

一.装配基本规范

装配工在装配之前,应首先熟悉本工位的工艺文件、图纸及技术要求;并在装配工作中,严格执行工艺及产品图纸等技术要求

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的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

装配时,应检查零件与装配有关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是否合格,检查有无变形、损坏等,并应注意零件上各种标记,防止错装。,装配前应主动检查零部件的正确性和外观质量,发现不合格产品及零部件不应装配,应及时向质量人员报告外购件必须先经过试验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装配。

装配时,零件、工具应有专门的摆放设施,原则上零件、工具不允许摆放在机器上或直接放在地上,如果需要的话,应在摆放处铺设防护垫或地毯。

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的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

各配钻孔应按装配图和工艺规定。相配零件的配合尺寸要准确,不得偏斜

需在整车上进行焊接作业时,应断开整车电源总开关,以及其它精密控制单元的插接器(如电控发动机ECU,自动变速箱ECU等),焊接用搭铁线应尽量远离整车线束,并且搭铁要牢固、可靠

压入平键及装卸轴承时,不得用铁锤敲打,应用木锤、铅、铝、紫铜锤或用装配工具进行装配

装配滑动零件,如花键轴和带花键孔的齿轮等,应保证能相对地灵活移动

装配在同一位置的螺钉,应保证长短一致,松紧均匀部件上各外露件如螺钉、铆钉、销钉、标牌、轴头及发蓝、电镀等件均应整齐完好,不许有损伤或字迹不清等现象,否则应予以更换,以确保外观质量

二.滚动轴承的装配工艺要点

轴承的安装必须在干燥、清洁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安装前应仔细检查轴和外壳的配合表面、凸肩的端面、沟槽和连接表面的加工质量。所有配合连接表面必须仔细清洗并除去毛刺,铸件未加工表面必须除净型砂

轴承装配前,轴承位不得有任何的污质存在

轴承装配时应在配合件表面涂一层润滑油,轴承无型号的一端应朝里,即靠轴肩方向

必须在套圈端面的圆周上施加均等的压力,将套圈压入,不得用鎯头等工具直接敲击轴承端面,以免损伤轴承。在过盈量较小的情况下,可在常温下用套筒压住轴承套圈端面,用鎯头敲打套筒,通过套筒将套圈均衡地压入。套装轴承时加力的大小、方向、位置应适当,不应使保护架或滚动体受力,应均匀对称受力,保证端面与轴垂直

滚动轴承装好后,相对运动件的转动应灵活、轻便,如果有卡滞现象,应检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轴承装配过程中,若发现孔或轴配合过松时,应检查公差;过紧时不得强行野蛮装配,都应检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三.装配螺栓

紧固时,宜采用呆扳手,不得使用打击法和超过螺栓许用应力。每个螺母下面不得使用1个以上相同的垫圈,沉头螺钉拧紧后,钉头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

螺栓头、螺母与被连接件的接触应紧密,对接触面积和接触间隙有特殊要求的,尚应按技术规定要求进行检验。

有预紧力要求的连接应按装配规定的预紧力进行预紧,可选用机械、液压拉伸法和加热法;钢制螺栓加热温度不得超过400℃。

一般情况下,螺纹连接应有防松弹簧垫圈,对称多个螺栓拧紧方法应采用对称顺序逐步拧紧,条形连接件应从中间向两方向对称逐步拧紧。

有锁紧要求的,拧紧后应按其技术规定锁紧;用双螺母锁紧时,薄螺母应装在厚螺母之下;每个螺母下面不得用2个相同垫圈。

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1-2个螺距;螺钉在紧固运动装置或维护时无须拆卸部件的场合,装配前螺丝上应加涂螺纹胶

不锈钢、铜、铝等材质的螺栓装配时,应在螺纹部分涂抹润滑剂

高强螺栓及其紧固件应配套使用。旋紧时,应分两次拧紧,初拧扭距值不得小于终拧扭距值的30%;终拧扭距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螺纹连接件,螺栓应伸出螺母一扣以上,且一般情况下螺栓超出螺母长度应小于20mm。

螺栓紧固后弹簧垫圈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自锁螺母应避免拆卸以保证自锁性能

四.键的装配

键的表面应无裂纹、浮锈、凹痕、条痕及毛刺,键和键槽的表面粗糙度、平面度和尺寸在装配前均应检验。

普通平键、导向键、薄型平键和半圆键,两个侧面与键槽应紧密接触,与轮毂键槽底面不接触。

普通楔键和钩头楔键的上、下面应与轴和轮毂的键槽底面紧密接触。装配后其接触面积应不小于工作面积的70%,且不接触部分不得集中于一处;外露部分的长度应为斜面长度的10%-15%。

间隙配合的键(或花键)装配后,相对运动的零件沿着轴向移动时,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

现场配制的各种类型的键,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装配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的尺寸和精度。键用型钢的抗拉强度不应小于588N/mm2

五.销的装配

检查销的型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及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有关连接机件及其几何精度经调整符合要求后,方可装销。

装配销时不宜使销承受载荷,根据销的性质,宜选择相应的方法装入;销孔的位置应正确。对定位精度要求高的销和销孔,装配前检查其接触面积,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宜采用其总接触面积的50%-75%。

装配中,当发现销和销孔不符合要求时,应铰孔,另配新销;对定位精度要求高的,应在设备的几何精度符合要求或空运转实验合格后进行。

定位销的端面一般应略高出零件表面,带螺尾的锥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大端应沉入孔内。开口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尾部应分开60°-90°

六.密封件装配

使用密封胶时,应将结合面上的油污、水分、铁锈及其他污物清除干净。

油封装配时,油封唇部应无损伤,应在油封唇部和轴表面涂以润滑剂;油封装配方向,应使介质工作压力把密封唇部紧压在主轴上(图8),不得装反。油封在壳体内应可靠地固定,不得有轴向移动或转动现象。

装配“O”形密封圈时,密封圈不得有扭曲和损伤,并正确选择预压量。当橡胶密封圈用于固定密封和法兰密封时,其预压量宜为橡胶圈直径的20%-25%;当用于动密封时,其预压量宜为橡胶圈直径的10%-15%

装配V、U、Y形密封圈时,支承环、密封环和压环应组装正确,且不宜压得过紧;凹槽应对着压力高的一侧,唇边不得损伤

机械密封零件不应有损坏、变形;密封面不得有裂纹、擦痕等缺陷

密封条搭接应为45度搭接,搭口处涂胶。搭接口位于部件上方中部。

七.线束的敷设

电线束应敷设整齐、走向顺畅、各线束之间不能相互交叉、缠绕、扭转。线束应尽量不与尖锐金属、棱边、运动、发热部件接触;线束每隔20cm左右捆扎一塑料紧固带,每隔50cm左右要有固定点,特殊位置需增加固定点,不允许出现线束杂乱、悬垂、干涉摩擦等现象

车架内侧需要向外侧敷设线束时,线束需穿过相应过线孔,并要在过线孔处加装穿线护套

线束上带插接器时,线束在插接器处不得转弯太急

线束与存在相对运动关系的部件连接后,要按工艺要求保证敷设后预留有足够的余量。

两个插接件连接时,要插接到位、牢固,两插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达到100%,插接件连接完毕后,将自带的橡胶或塑料绝缘护套套好,线束内及插接件上的金属介质不能外露。两个多孔插接器连接时,插接器之间的自锁机构要徒手装配到不能动为止,保证自锁机构装配到位,插接完毕后,要检查插接器中插接件不能退出插接器。插接器连接完毕后,应尽可能水平布置。

线束在敷设过程中,在可能出现与金属部件相互摩擦的位置均需加装线束保护在发热元件附近敷设线束时,应尽量远离发热元件捆扎固定(安全距离≥20cm),距离过近时需加装隔热保护

插接件或插接器与电器部件连接时,插接要到位、牢固,插接件上的绝缘护套要套装好,金属介质不能外露。多孔插接器插入电器元件后,插接器上自锁机构徒手装配到不能动为止,保证自锁机构装配到位。连接完毕后护套进线端要尽量向下布置

带插接器的线束距离插接器最近的塑料紧固带不能小于80mm

所有塑料紧固带捆扎完毕后,用斜口钳剪整齐,塑料紧固带不能出现过长、有尖角现象,剪下部分应及时清扫,保持场地整洁

搭铁线接地时,要将连接件的平面与驾驶室或车架的金属本体接触,并要在金属本体与搭铁线之间加装齿形垫圈

八.气管路、油管路

气管路、油管路在敷设、捆扎时,可参照[电器部分]中相关要求。

气管路、燃油管路捆扎时优先考虑同走向一致的钢管及线束一起捆扎,但应避免与高温零部件(如:打气泵钢管、排气管)靠近或接触(与排气系的最小距离为20cm,与发动机本体的最小距离为10cm)。

气管路、油管路连接前,应检查头部、坡口有无折裂及异物,管内、管口应清洁,联管螺母牙型完整,以保证可靠连接

气管路走向要自然、流畅,避免缠绕,不得产生扭曲,装配过程中出现打折的气管要重新剪裁,气管长度剪裁要合适,不能因过长或过短造成走向不合理,以免造成气管路振动磨损或因拉应力漏气

气管路、油管路的接头装配时,应常温自然装配,严禁采用火烤等加热方法装配,燃油管路软管应完全插入管接头的倒齿台阶面上;卡套式管接头连接时,应在螺纹部分涂适量管螺纹密封胶,注意不得使胶液进入管腔,以防堵塞管路。

橡胶软管用卡箍与钢管连接时,卡箍应卡在钢管凸台(滚筋)的内侧,软管边缘距卡箍的距离应不少于3mm

九.涂密封剂、粘合剂、紧固剂

表面处理:用干净的纤维织物擦拭干净,不允许有油污

涂螺纹锁固胶(如回天2711、回天2431等)时,将锁固剂先涂抹在螺纹部分,再进行装配

气管路接头涂密封剂时(回天5691),应沿管件外螺纹涂胶一圈,涂胶宽度不少于三道螺纹,充满螺纹的根部,注意密封胶不得进入管腔,防止堵塞管路及阀件;对于钢管还应增加在卡套后端沿钢管外壁涂密封胶一圈。

十.底盘改装

进行焊接或钻孔操作时,应避免尼龙管受到火星和飞屑的伤害

在纵梁的上下翼缘上加孔,更应慎重。应严格限制孔的数量和直径至最低水平。在纵横梁连接处,严禁在其翼缘上加孔。在翼缘的其它部位加孔,应严格限制孔的直径,轻型车不大于φllmm,中型车不大于φ13mm,重型车不大于φ20mm,且孔位不应距开口边太近(可稍偏向其腹板一侧,孔距最好保持在40mm以上,孔径大时,孔距也应相应加大

禁止采用过于粗糙的钻孔,尤应禁止用气焊吹孔

尾部采用气焊切割时,则在气割后须再修磨,以消除割痕,做到表面平整无缺不要把装置件在紧固前先临时点焊在车架上。点焊处往往诱发裂纹,出现早期损坏。在纵梁翼缘的边缘上点焊,应绝对禁止

副车架采用U形螺栓时,须在梁内嵌入垫块或撑板,以防梁的翼缘变形过大和连接失效。U形螺栓的螺母须锁紧,以防松动。在不能采用U形螺栓的地方,可采用连接支架。限位板与纵梁以螺栓紧固,与副梁则可以相焊

排气尾管的朝向应合理不得吹向路边行人

供油软管不能急弯,以防油管打折或阻碍燃油流动。供油软管的长度要适当,不能过分的拉伸和压缩

十一.装配后检查工作

每完成一个部件的装配,都要按以下的项目检查,如发现装配问题应及时分析处理。

装配工作的完整性,核对装配图纸,检查有无漏装的零件。

各零件安装位置的准确性,核对装配图纸或如上规范所述要求进行检查。

各联接部分的可靠性,各紧固螺丝是否达到装配要求的扭力,特殊的紧固件是否达到防止松脱要求。活动件运动的灵活性,旋转或移动时,是否有卡滞或别滞现象,是否有干涉现象等。

总装完毕主要检查各装配部件之间的联接,润滑、液压、冷却、水、气(汽)、电气(仪器)控制等附属装置均应按系统检验完毕,并应符合试运转的要求

总装完毕应清理机器各部分的铁屑、杂物、灰尘等,确保各传动部分没有障碍物存在

安装工艺流程

水电安装主要工序及技术要求 一、施工准备: 1、安装项目经理、安装技术负责人、施工队长、技术员在工程开 工之前应认真熟悉图纸,安装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方案的编制,项目经理、技术员参与施工方案的制定;根据施工方案确定的施工和技术交底的具体措施做好准备工作。 2、参看有关专业设备图和装饰施工图,核对各种管道的坐标、标 高是否有交叉,合理布置管道、桥架排列,对于变更必须由甲方签订工程变更单后方可进行施工,否则应严格按图纸进行施工。 二、预留、预埋: 1、由安装技术负责人组织安装项目经理、技术员、施工队长进行 图纸内部会审,熟悉各专业的技术要求; 2、水电预埋与主体施工同时进行,由专人负责,配合土建施工确 保预埋套管位置、型号、数量准确无误,安装牢固可靠,严禁事后凿墙打洞;穿线套管设备密切配合土建施工,梁柱、楼板中的管线与钢筋绑扎同步进行,墙内管线在砌筑时埋入,所有隐蔽工程均及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加强与其他专业工程等安全施工的配合协作,对土建做好技术交底,由土建配合预留。 三、安装阶段: 安装工程与土建内装饰穿插进行,设备安装尽量在土建抹灰前进行,以免影响装饰工程质量;本阶段施工过程中应充分做好劳动力、材料的准备工作,与土建施工做好工序穿插及配合,加强对土建成品

的保护,使整个施工过程有条不紊的进行。 四、安装工序: 1、室内给水管安装 安装准备预留预埋预制加工(支架制作安装)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管道强度试压管道防腐、保温管道系统试压管通水管道冲洗、消毒。 2、排水管安装: 埋地铺设管道宜分两段施工,第一段先做±0.00以下的室内部分至伸出外墙为止。待土建施工结束后,再铺设第二段,从外墙边接入检查井。 楼层管道的安装按下列工序进行,○1按管道系统和卫生设备的设计位置,结合设备排水的尺寸与排水管道口施工要求,在墙、柱和楼地面上划出管道中心线,并确定排水管道预留管口的坐标,作出标记。○2检查各预留孔洞的位置和尺寸并加以顺通。○3按管道走向及管段的中心线标记,进行测量。管道距墙、柱尺寸应符合规范规定。○4选定合格的管材和管件,进行配管和断管。○5支承件和固定支架的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应平整牢固。金属支承件应作防锈处理,安装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6按预留管口位置及管道中心线,依次安装管道和伸缩节,并连接各管口。安装一般应自下向上分层进行,先安装立管,后安装横管,连续施工。○7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应对管道外观质量和安装尺寸进行复核检查,无误后,再依次通水试验。

机械装配工艺标准及方法

机械装配 标准与方法 第一节零部件的清洗 一, 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结构,装配技术和工艺要求.对需要装配的零,部件配合尺寸,相关精度,配合面,滑动面应进行复查和清洗处理,并应按照标记及装配顺序进行装配. 二, 清洗设备及装配件表面的防锈油脂,宜采用下列方法: 1,对设备及大,中型部件的局部清洗,宜采用现行国家 标准《溶剂油》,《航空洗涤汽油》,《轻柴油》,乙醇和金属清洗剂进行擦洗和涮洗;金属清洗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十一的规定. 2,对中,小型状较复杂的装配件,可采用相应的清洗液浸泡,浸洗时间随清洗液的性质,温度和装配件的要求确定,宜为2-20min,且宜采用多步清洗法或浸,涮结合清洗;采用加热浸洗时,应控制清洗液温度;被清洗件不得接触容器壁. 3,对形状复杂,污垢粘附严重的装配件宜采用溶剂油,蒸汽,热空气,金属清洗剂和三氯乙烯等清洗液进行喷洗;对精密零件,滚动轴承等不得用喷洗法. 4,当对装配件进行最后清洗时,宜采用超声波装置,并宜采用溶剂油,清洗汽油,轻柴油,金属清洗剂和三氯乙烯等进行超声波清洗. 5,对形状复杂,油垢粘附严重,清洗要求高的装配件,宜采用溶剂油,清洗汽油,轻柴油,金属清洗剂,三氯乙烯和碱液等进行一喷联合清洗. 三, 设备加工表面上的防锈漆,应采用相应的稀释剂或脱漆剂等溶剂进行清洗. 四, 设备零,部件经清洗后,应立即进行干燥处理,并应采取防返锈措施.五, 设备组装时,一般固定结合面组装后,应用0.05mm塞尺检查,入深度应小于0.2mm移动长度应小于检验长度的1/10;重要的固定结合面紧固后,用0.04mm塞尺检查,不得入;特别重要的固定结合面,紧固前后均不得入.六, 带有内腔的设备或部件在封闭前,应仔细检查和清理,其内部不得有任何异物. 七, 对安装后不易拆卸,检查,修理的油箱或水箱,装配前应作渗漏和气密检查. 螺栓,键,定位销的装配 一, 装配螺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紧固时,宜采用呆扳手,不得使用打击法和超过螺栓许用应力. 2,螺栓头,螺母与被连接件的接触应紧密,对接触面积和接触间隙有特殊要求的,尚应按技术规定要求进行检验. 3,有预紧力要求的连接应按装配规定的预紧力进行预紧,可选用机械,液

装配工艺技术标准

装配工艺技术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产品装配应共同遵守的原则。 本标准使用于一般机械设备装配。 2.引用标准 (82)煤生字第334号《煤矿机电修配厂通用技术标准》 3.一般要求 3.1、装配前,操作者必须熟悉设备技术文件和有关资料,了解其结构、性能、和装配工具进行装配。 3.2、组装0.8以上精度的零件时,不准使用锉刀,可用零号砂布修饰。 3.3、压力平键及装卸轴承时,不得用铁锤敲打,应用木锤、铅、铝、紫铜锤或用装配工具进行装配。 3.4、轴承内径有(r6和s6过盈配合)的,必须先把轴承内圈放在油内加热到80~100度进行装配。 3.5、滑动零件,如花键轴和带花键孔的齿轮等,应保证能相对的灵活移动,未经工艺员和检验员同意、不准私自修花键侧面公差。 3.6、在装配高精度主轴时,必须先配轴承,并在已定好的相对位置上,标以记号,对号装配。 3.7、刮研一般零件平面时,可用标准平板对研。 3.8、精刮时涂在刮研件上的显示剂,应均匀一致,不应过厚,力求最薄为易。 3.9、刮研导轨,用配合件或检验工具做涂色法检验,检验时在全部表面上的接触点应均匀。 4.组装和总装要求 4.1、零件总装前和部件组装完成后,都必须彻底清洗,绝不允许有油污、脏物和铁屑存在,并应去掉棱边和毛刺。 4.2、各配钻孔应按装配图和工艺规定,必须达到正确可靠,不得偏斜。部件流水装配时,钻孔和铰孔等工序完成后,应将铁屑清除干净才能转到下道工序。 4.3滑动齿轮应没有卡阻现象,变速机构应保证变位,啮合齿轮的轴向错位应按照图纸和工艺要求,对多级齿轮应考虑全部尺寸链的正确,若工艺上无明确要求的啮合齿轮的轴向错位应不超过下列数值: 1.啮合齿轮轮缘宽度小于等于20毫米时,轴向错位不得大于1毫米。 2、啮合齿轮轴缘宽度大于20毫米时,轴向错位不得超过轮缘宽度的百分之5,且不得大于5毫米。 4.4、部件上各外露件,如螺钉,铆钉,销钉,标牌,轴头及法兰,电镀等件均应完整齐全好,不得有损伤或字迹不清等现象,否则应更换。 4.5、装配在同一位置的螺钉,应保持长短一致,松紧均匀,主要部位的螺钉应用力

主要施工工艺技术及要求

主要施工工艺技术及要求 (一)定位放线技术及要求 (1)、根据总平面图纸(必须在图纸会审中确认的)进行计量、测定、绘制坐标定位。 (2)、在总平面中按功能要求分区域及平面轴线及结构几何尺寸定位。 (3)、根据立面图的设计要求,采用平水管定位法,标出各功能区域的实际标高定位。 (4)、以立面图的分格及造型设计在施工立面以实际发生的尺寸分配定位放线。 (5)、天花跌级造型的定位。以地面中线坐标定位后,将天花跌级造型投影在地面上进行放线定位。 (二)电路管线敷设的技术及要求 (1)、根据每层的电路施工图的要求定出位置,定位水平标高,悬挂吊杆。(吊杆一定要防锈处理) (2)、安装接线盒,安装连接镀锌线管,接线盒与铁线管之间用直径6厘米铁电焊跨接处理。 (3)、线管的入口要消除批锋,以防利口刮伤电线。 (4)、选用的PVC铜芯电线截面积一定要能满足线路的功率要求。电线必须有国家有关部门审核出示的合格证书及产品检测报告。(5)、线管穿线的截面积不能大于铁管截面积的3/4,电线不能在线管内存在接驳口。 (6)、金属软管(蛇皮管)在接线盒中接出长度不能超过60厘米。(7)、线管的安装注意美观规范,横平竖直,不能乱拉乱接,歪歪斜斜,安装一定要牢固。 (8)、接地电压测试不能大于4欧姆。 (三)天花工程技术要求

首先确认施工部位,测量设计标高与实际标高是否相符,如果天棚标高受到其它设施的影响,即报交技术组负责人落实解决。 接着根据确认下来的标高,准确的在墙上1米高四周弹水平线,且按如下步骤进行严格的施工; (1)、熟识图纸,了解天棚上的灯具、广播喇叭、空调口、喷淋头、消防探头的具体位置,使主龙骨吊放时尽量避开。 (2)、主龙骨吊点间必须保证1平方米内有一吊杆,吊杆应为φ8mm 的钢筋,钢筋如不够长需焊接时,必须焊固,不存在虚焊,同时做防锈处理。拉爆螺丝应完全拉紧,不得有松动。 (3)、主龙骨的型号必须满足承受吊顶荷载的要求,主龙骨的间距应在800X800之间,次龙骨的间距不得大于400X600。 (4)、轻钢龙骨在施工中应有起拱高度,且应不小于房间短向跨度的1/1000(10米跨内水平线上中心提升1公分高),跨度越大起拱随之增大。 (5)、全面校正主次龙骨的位置及水平度,其它各专业工种也必须紧密配合,做好各自的隐蔽工程,以便隐蔽工程验收后,进行石膏板封闭。 (6)、接到天棚隐蔽工程记录认可表后,开始石膏板的安装,石膏板宜竖向铺设,安装时自攻螺钉与板边距离应为10—15mm,螺钉间距以150—170mm为宜,均匀固定,钉头嵌入板面深度以0.5—1mm为宜,板与板之间缝隙应在3—5mm左右,固定时应从一块板的中间向板的四边固定,不得多点同时操作。 (7)、凡用夹板造型的跌级天棚,应在地面上开线弹墨定位,再用悬垂挂线定出吊顶跌级造型的准确位置,安装好吊装的支撑铁件或吊杆,试吊后临时挂起,通线后调平,再把跌级造型件紧固。所用的木方、夹板均要进行防火涂料处理,高级装饰还要进行防虫处理。(8)、螺钉眼应先刷防锈漆,再用石膏腻子点补,缝隙在填满后必须

钢拉杆施工技术交底及安装 工艺要求

钢拉杆施工技术交底及安装工艺要求 1工艺原理 建筑用钢拉杆涉及一种预应力抗拉装置,尤其是相对其他类型拉杆强度高并且直径大。通过特殊的热处理工艺,使其达到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安装时用销轴与两端连接件固定,并通过护套实现辅助张紧及螺纹防松。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热处理技术;2、销轴定位技术; 3、护套防松工装预紧技术; 4、螺纹连接,调节套筒实现结构张紧技术; 5、端部锻造、镦粗技术。高度钢拉杆由于性能稳定,形式多样广泛应用于船坞建设及桥梁、建筑等领域。而且通过施加预应力,可以实现大跨度、减轻结构重量,达到建筑与美的结合。 2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1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定位-→拉杆检验-→锚座试安装就位-→支设临时脚手架-→拉杆吊装-→拉杆牵引、连接就位-→拉杆张拉-→防腐处理 2.2操作要点 2.2.1施工准备 1 技术准备 1)在设计院及钢拉杆生产厂家的协助下组织工程技术、施工管理人员熟悉图纸,深刻理解设计意图; 2)根据施工图要求,组织设计院及生产厂家,质监站、业主、监理、审计单位参加,召开专门技术交底会,并作好会议纪要。安装前,由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参数交底,确保每个操作人员严格按操作方法施工。 用全站仪预先定位。

2.2.3拉杆检验 通过实物拉力试验及贴电阻应变片试验确定影响钢拉杆呈线弹性的张拉力位移曲线,钢拉杆弹性模量实测值等数据,作为施工依据。 整套钢拉杆成品静负荷试验,不仅是对钢拉杆力学性能的综合考核,而且是对钢拉杆机加工后装配质量的检验,卧式拉力试验机卸载后钢拉杆残余变形不超过 0.2%,各零部件无明显塑性变形且转动灵活。钢拉杆以张紧器为中心,呈对称结构型式。考虑到成品强度检测的可操作性及安全性。对于超长的钢拉杆,我们以张紧器为中心按左右半套分别进行拉力检测和总伸长率累计计算。当然如果试验仪器设备允许,钢拉杆整体进行拉力试验更好。成品拉力试验时,施加载荷的取值在 CB/T3957 中规定施加 1.5 倍安全工作载荷,明渠流量计规定为0.85 倍杆体屈服强度的拉力。 2.2.4锚座试安装就位 1 因拉杆规格较大,安装时采用现场吊车或挂设临时定滑轮进行,吊装时利用主体结构和现场临时脚手架。 2 在钢柱上吊点一侧设置一个滑轮并配合1T手拉葫芦及两名工人将拉杆的上节点(固定端)牵引到耳板位置,人工穿轴销。这样拉杆上吊点固定完成。 3 在牵引拉杆的过程中,可采用滑轮牵引装置和手拉葫芦调整拉杆的一端锚头先行挂好,拉杆可自然牵引到下端锚固点上,采用手拉葫芦与吊装带辅助定位拉杆下端(张拉端)。此过程需将拉杆的调节套筒旋至最长位置,便于拉杆上下连接,然后人工旋紧拉杆杆体中间位置调节套筒,等待张拉作业。 4 牵引过程中应对拉杆进行充分保护,避免锚头螺纹受到损伤,并及时调整拉杆在悬空中的位置。 2.2.5支设临时脚手架 采用钢管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1.0m,步距1.5m。将杆体及U型接头、插入式电磁流量计调节套筒等组件置于地面特制专用胎架

通用装配工艺手则

通用装配工艺手则 1.范围 本装配工艺守则适用于公司各产品总装配的全过程。 2 装配工艺守则操作内容要点 2.1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积极遵照工艺 纪律及质量管理各项规定要求,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正确 科学的操作方法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搞好产品装配生产作 业。 2.2 在装配操作过程中,装配工应遵守“三按”、“五字法”规定, 其内容如下: “三按”的内容: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进行生产。 “五字法”的内容:借、看、提、办、检。 借:借阅资料、工艺卡;看:仔细阅读工艺卡; 提:对照工艺提出问题;办:按照工艺规定执行; 检:检查操作过程中对工艺规定的执行情况。 2.3 装配工在装配之前,应首先熟悉本工位的工艺文件、图纸及技 术要求。 2.4 在装配作业过程中,应严格履行工艺文件、产品图纸及其他质 量技术文件等要求。 2.5 装配完毕后,装配工应自检所装配的内容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保证质量。 2.6 装配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夹具、量具应具备合格标准及完整

性。 2.7 各零部件及分总成,在装配中应保持清洁干净,装配场地应清 洁整齐,作到文明生产。 2.8 零部件工作表面应无损伤、磕碰,分总成及阀类各种工艺堵不 应在装配前启封。 2.9 未经检验及不合格的零部件不得装配使用,装配前应主动检查 零部件的正确性,发现不合格产品及零部件,应及时向检查员及主管人员报告。 2.10 装配工作中不得擅自更改零件清单,防止错装、乱装、漏装, 工作自检与互检相结合以确保正确无误。 2.12 装配中应用木质、橡胶及其它软质、手捶等工具时,禁止使用 铁榔头直接敲击零部件工作表面。 2.13 装配中的运动件配合面均匀涂刷润滑脂,不得干装,并确保装 配的正确性,各润滑部位均匀加够润滑脂,各部分润滑油脂嘴远销配齐,不得短少。 2.14 油封装配中的零部件应保持接触面清洁。并涂以润滑油,用专 用工具装配,禁止用手锤敲击装配。 2.15 调整用的垫圈,应平整无凹凸不平,无其它异物。 3螺纹的联接的装配 3.1 装配中螺纹上需要涂上螺纹胶的要以正确方式涂上螺纹密封 胶,注意胶液不得流到其它件上。 3.2螺纹连接件,不得用气扳机直接拧紧,应有尽有用手带上几扣

装配工艺规范(20210130024917)

本技术规范适合于公司从事机械装配作业之员工或技术人员一、作业前准备 1、作业资料:包括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物料BOM 表等,直至项目结束,必须保证图纸的完整性、整洁性、过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 2、作业场所:零件摆放、部件装配必须在规定作业场所内进行,整机摆放与装配的场地必须规划清晰,直至整个项目结束,所有作业场所必须保持整齐、规范、有序。 3、装配物料:作业前,按照装配流程规定的装配物料必须按时到位,如果有部分非决定性材料没有到位,可以改变作业顺序,然后填写材料催工单交采购部。 4、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结构、装配技术和工艺要求。 二、基本规范 1、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的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 2、装配的零件必须是质检部验收合格的零件,装配过程中若发现漏检的不合格零件,应及时上报。 3、装配环境要求清洁,不得有粉尘或其它污染,零件应存放在干燥、无尘、有防护垫的场所。 4、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的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 5、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脂)。 6、相配零件的配合尺寸要准确。 7、装配时,零件、工具应有专门的摆放设施,原则上零件、工具不允许摆放在机器上或直接放在地上,如果需要的话,应在摆放处铺设防护垫或地毯。 8、装配时原则上不允许踩踏机械,如果需要踩踏作业,必须在机械上铺设防护垫或地毯,重要部件及非金属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 三、联接方法 1、螺栓联接 A ?螺栓紧固时,不得采用活动扳手,每个螺母下面不得使用1个以上相同的垫圈,沉 头螺钉拧紧后,钉头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 B?—般情况下,螺纹连接应有防松弹簧垫圈,对称多个螺栓拧紧方法应采用对称顺序逐步拧紧,条形连接件应从中间向两方向对称逐步拧紧。 C?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1-2个螺距;螺钉在紧固运动装置或维护时无须拆卸部件的场合,装配前螺丝上应加涂螺纹胶。 D ?有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应采用力矩扳手,按规定拧紧力矩紧固。未规定拧 紧力矩的螺栓,其拧紧力矩可参考《附表》的规定。 2、销连接 A ?定位销的端面一般应略高出零件表面,带螺尾的锥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大端应沉入孔内。 B ?开口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尾部应分开60°-90° 3、键联接 A. 平键与固定键的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间不得有间隙。 B. 间隙配合的键(或花键)装配后,相对运动的零件沿着轴向移动时,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C?钩头键、锲键装配后其接触面积应不小于工作面积的70%,且不接触部分不得集中于一处;外露部分的长度应为斜面长度的10%-15%。 4、铆接

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

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 一.装配基本规范 装配工在装配之前,应首先熟悉本工位得工艺文件、图纸及技术要求;并在装配工作中,严格执行工艺及产品图纸等技术要求 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得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得方式更改零件。 装配时,应检查零件与装配有关得形状与尺寸精度就是否合格,检查有无变形、损坏等,并应注意零件上各种标记,防止错装。,装配前应主动检查零部件得正确性与外观质量,发现不合格产品及零部件不应装配,应及时向质量人员报告 外购件必须先经过试验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装配。 装配时,零件、工具应有专门得摆放设施,原则上零件、工具不允许摆放在机器上或直接放在地上,如果需要得话,应在摆放处铺设防护垫或地毯。 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得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 各配钻孔应按装配图与工艺规定。相配零件得配合尺寸要准确,不得偏斜 需在整车上进行焊接作业时,应断开整车电源总开关,以及其它精密控制单元得插接器(如电控发动机ECU,自动变速箱ECU等),焊接用搭铁线应尽量远离整车线束,并且搭铁要牢固、可靠 压入平键及装卸轴承时,不得用铁锤敲打,应用木锤、铅、铝、紫铜锤或用装配工具进行装配 装配滑动零件,如花键轴与带花键孔得齿轮等,应保证能相对地灵活移动 装配在同一位置得螺钉,应保证长短一致,松紧均匀部件上各外露件如螺钉、铆钉、销钉、标牌、轴头及发蓝、电镀等件均应整齐完好,不许有损伤或字迹不清等现象,否则应予以更换,以确保外观质量 二.滚动轴承得装配工艺要点 轴承得安装必须在干燥、清洁得环境条件下进行。安装前应仔细检查轴与外壳得配合表面、凸肩得端面、沟槽与连接表面得加工质量。所有配合连接表面必须仔细清洗并除去毛刺,铸件未加工表面必须除净型砂 轴承装配前,轴承位不得有任何得污质存在 轴承装配时应在配合件表面涂一层润滑油,轴承无型号得一端应朝里,即靠轴肩方向 必须在套圈端面得圆周上施加均等得压力,将套圈压入,不得用鎯头等工具直接敲击轴承端面,以免损伤轴承。在过盈量较小得情况下,可在常温下用套筒压住轴承套圈端面,用鎯头敲打套筒,通过套筒将套圈均衡地压入。套装轴承时加力得大小、方向、位置应适当,不应使保护架或滚动体受力,应均匀对称受力,保证端面与轴垂直 滚动轴承装好后,相对运动件得转动应灵活、轻便,如果有卡滞现象,应检查分析问题得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轴承装配过程中,若发现孔或轴配合过松时,应检查公差;过紧时不得强行野蛮装配,都应检 查分析问题得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三.装配螺栓 紧固时,宜采用呆扳手,不得使用打击法与超过螺栓许用应力。每个螺母下面不得使用1个以上相同得垫圈,沉头螺钉拧紧后,钉头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 螺栓头、螺母与被连接件得接触应紧密,对接触面积与接触间隙有特殊要求得,尚应按技术规定要求进行检验。 有预紧力要求得连接应按装配规定得预紧力进行预紧,可选用机械、液压拉伸法与加热法;

产品装配设计工艺技术规范

产品装配设计工艺规范 1前言 产品装配设计是产品制作的重要环节。其合理性与否不仅关系到产品在装配、焊接、调试和检修过程中是否方便,而且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与电气性能,甚至影响到电路功能能否实现,因此,掌握产品装配设计工艺是十分重要的。 本标准就规范产品装配设计工艺,满足产品可制造性设计的要求,为设计人员提供产品装配设计工艺要求,为工艺人员审核产品装配可制造性提供工艺审核内容。 2名称解释 2.1装配 2.2对机器、仪器等的零部件进行必要的配合和联接,使成为成品的过程。装配可分为部件装配和总(产品)装配二个阶段。 2.2.1部件装配 根据一定的技术要求,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结合成一个装配单元,并完成局部功能组合体的过程。 2.2.2总(产品)装配 根据一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结合成为一个总体(产品),

并完成一定功能组合体产品的过程。 2.2.3装配单元 在装配过程中,以一个装配基准件为基础,可以独立组装达到规定的尺寸链与技术要求,作为进一步装配的独立组件、部件、总成或最终整机的一组构件。 2.2.4装配基准件 在一组装配构件中,其装配尺寸链的共同基准面或线所在的构件。2.3工艺 劳动者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后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2.4装配层: 在装配过程中,为了便于作业划分,对类似作业的装配阶段的划分,如总装层、部装层。一个装配层,可以是一个装配单元,也可以是几个装配单元所组成。 3装配设计的一般原则 装配设计在科研和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产品设计时,装配图是设计者把装配设计思路落实在文件上的具体表现,它表达产品或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传动路线、连接方式及零件的基本结构的图样。因此,在装配设计时必须遵循以下一般原则:

电子设备装配工艺

……………………………………………………………精品资料推荐………………………………………………… 电子设备装配工艺 2011年03月

电子设备装配工艺 1、范围 本工艺规定了系统整机和部件装配质量所要达到的最低要求。 本工艺适用于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 本工艺按照规定的标准制定。 2、规范性引用的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处给出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整个文件。 设备外观表面分级 整机或部件装配的表面外观分为主、副两级 主表面:用户可以看到的表面,包括设备开启前后门能直接看到的所有外表面。 副表面:在产品正常工作运行状态下不能被看到表面,如设备箱体的内部或结构件的内表面。 对于主表面,是表面检验的重要区域。 设备装配等级 主级装配点:装配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功能实现、性能或主级表面质量的装配。如有散热、屏蔽、振动、电连接等的装配,面板、标示牌等的装配,以及用户经常操作的部件,都是主级装配点。 副级装配点:无明确配合精度要求,符合一般质量要求即可,只有当装配连接失效后才会影响到产品功能实现及外观质量的装配。如机柜内走线,机柜隔板的紧固等是副级装配点。 主级装配点是保证产品质量及检验的重点。 测量单位 本标准中长度和误差单位为毫米,其他测量数据都以国际单位制(SI)表示。目视检验 在光线明亮处目视,照度300-600LUX。 距离:600-650mm 矫正视力:1.2 时间:10秒 常见缺陷定义

裂纹:只在物体表面形成开裂纹路,为透过物体,目视表现为开列两部分仍然是同一条开裂线。 裂缝:开裂已经透出部分或全部物体,目视为开裂的两部分。 其他术语定义 完全互换性:性能参数相同、颜色相同或无明显差异、所有紧固件尺寸、表面处理相同。 端接:电缆与设备进行连接。 对接:电缆与电缆进行连接。 4、整机装配质量通用要求 一般要求 任何装配件漏装、少装、装错型号、装错位置以及装入不合格物料都是不合格的。 任何可见和可触到的毛刺和锐利边都是不合格的。 任何可见的锈蚀都是不合格的。 整机装配中的电子元件的装配要求 在整机装配中的电阻、电容、IC的装配要求同《电气工艺规范》。 装配中的修配 在总装时不允许对金属件、电镀件、金属类线路板壳体进行调整性锉削、钻孔等操作,以免金属屑落入设备内。对于外购件必须有技术文件规定或工艺人员同意,才能允许修锉等加工。 颜色要求 装配件外观颜色必须符合图纸或相关技术文件的要求。 表面不平可接受限度 翘曲变形位置在副级表面或副级装配点,只要不影响设备的运行与性能认为是合格的。 对于主级表面要求如下:

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一:电气及水路工程: 1.线槽的开打必须要横平坚直,杜绝走斜线. 2.电路电气的安装工人应持证上岗. 3.强弱电应分开穿管,电气线路与水管严禁在同一根管槽内,线管在天棚上应用卡子固定牢固 4.线路敷设时,严禁有扭绞.死弯.绝缘损坏,护套断裂等缺陷,严禁电线直接埋入抹灰层. 5.同一回路应穿在同一根管内,管内电线不应多于8根,电线总截面积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60%.接头只能在线盒内,严禁在管内接头.火零线应用不同的颜色的导线,线径的使用应符合设计及荷载要求,空调应用4m2线,客厅餐厅大于50m2的,m2柜机用6m2线,厨房插座应用4 m2线,其它插座用4 m2线,照明线用2.5线m2,接地线用1.5 m2线 6.同一房间内开关插座应在同一水平高度,开关插座安装应牢固可靠,四周不应有缝隙 7.插座接线应面对插座左零右相,三孔四孔插座零线在正上方,插座地线不应与工作零线混同. 8.厨卫空开应用带防漏电保护的空开,线路空开应具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功能. 9.灯具安装客厅主灯应用铁膨胀钉固定, 10.水管端口应安装角阀,安装水龙头时应装有装饰盖,装饰盖应紧贴墙面 11.水龙头和开关插座不应在腰线上. 12.在木龙骨或木作内不能安装电容器,镇流器.如需安装应有专用金属箱保护.

13.给水管安装完工后应进行加压试验,试压力不应低于10kg,加压时间不应低于30分钟。排水管完工后应进行排水试验,试验时不应有渗漏、堵塞现象。 二泥作工程 第1节,防水工程 防水的材料种类应符和公司规定的品牌,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施工.卫生间背面有乳胶漆或要制作家具的墙面应做防水处理,且不应低于2.3米,地面防水处理完工后应做保护层,保护层厚度不应低于2CMM进行48小时闭水试验,并经甲方及监理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作业 第2节抹灰工程, 1新彻墙体保持垂直水平,大面积彻墙时应设置标筋,新旧墙体结合部在抹灰前应设置钢丝网,以防开裂.抹灰底层砂浆配合比为1:3(水泥:砂)面层砂浆配合比为1:2或1:2.5. 2强化本地板抹灰找平时应找水平,表面光滑平整,水泥砂浆应混合均匀,底层砂浆为1:3面层砂浆为1:2 3墙地砖的铺贴 a墙地砖铺贴时基层应干净.平整.湿润.并按不同的基层做不同的处理:木作基层应挂钢网,混泥土或腻子基层应表面凿毛.铺贴前应对砖的规格.尺寸.外观质量.色泽等误差进行筛选,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甲方调换. b饰面墙砖的铺贴方式和接缝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与业主商定铺贴方式和接缝宽度. C铺砖前应先选砖预排,以使缝隙均匀,在同一墙面的横竖排列,不宜有一行以上的非整砖.非整砖应排在次要部位或阴角处,非整砖不宜小于整砖的 D铺砖前应确定水平及竖向标志,放线定位,挂线铺贴.,要求表面平整,接缝平直,缝隙均匀一致,阴角砖应压向正确,阳角砖应45度角碰尖对接.

《通用手工装配工艺》

一、电子装配常用工具使用工艺: 常用工具类别 基 本 说 明 注 意 事 项 简单示意图例 螺钉旋具 (俗称螺丝刀) 手动中最常用的为一字形螺钉旋具和十字形螺钉旋具,选用时,应使旋具头部的长短和宽窄与螺钉槽相适应。若旋具头部宽度超过螺钉槽的长度, 在旋沉头螺钉时容易损坏安装件的表面;若头部宽度过小,则不但不能将螺钉旋紧,还容易损坏螺钉 槽。头部的厚度比螺钉槽过厚或过薄也不好,通常取旋具刃口的厚度为螺钉槽宽度的0.75~0.8。根据不同需求,使用不同规格旋具。 ①使用一字形或十字形螺钉旋具时,用力要平稳,压和拧要同时进行。此外旋具还不应斜插在螺钉槽内使用。②切不可把一字形螺钉旋具当凿子使用。 ③使用手持螺钉旋具时要握住旋具刀柄,并保证角度稳定,确定正确旋转方向后再使用。 普通木柄螺丝刀 钳子 主要分为尖(平)嘴钳、偏口钳和剥线钳等。 尖嘴钳主要用于在焊点上网绕导线和元器件引线以及元器件引线成形、布线等。平嘴钳主要用于拉直裸导线,将较粗的导线及较粗的元器件引线成形。在焊接晶体管及热敏元件时,可以用平嘴钳夹住管脚引线,以便于散热。尖(平)嘴钳一般都带有塑料套柄,使用方便,且能绝缘。 偏口钳又称斜口钳,主要用于剪切导线,尤其适合用来剪除网绕后或焊接后元器件多余的引线。 剥线钳适用于塑料、橡胶绝缘电线、电缆芯线的剥皮。即可剥单股绝缘线也可剥多股绝缘线。使用时应选取适用的刃口来对应相应直径的线缆。 ①为了确保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严禁使用塑料套破损、开裂的钳子带电操作;不允许用钳子装拆螺母,敲击它物;不宜在80℃以上的温度环境中使用钳子,以防止塑料套柄熔化或老化。为了防止钳嘴端头断裂,不宜用它夹持或剪切网绕较硬、较粗的金属导线及其他硬物。钳子的头部是经过淬火处理的,不要在锡锅或高温的地方使用,以保持钳头部分的硬度。 ②使用偏口钳剪线时,要使钳头朝下,在不变动方向时可用另一只手遮挡,防止剪下的线头飞出伤眼。

设备安装工艺标准

设备安装通用工艺标准 本工艺适用于通用设备安装工程中设备基础、地脚螺栓、垫铁的施工及设备的校正。 一、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设备图、安装基础图、工艺流程图、产品使用说明书; 2、土建相关的图纸; 3、国家规定的施工规范及标准; 4、施工平面布置图。 (二)主要器具及材料 1、机具:电焊机、砂轮机、导链、千斤顶、钳工移动操作台、轮轴节定心卡具、钢丝绳、手电筒、各种钳工工具及专用工具。 2、材料:钢板、橡胶板、道木、木板、铜皮、铅丝、煤油、汽油、砂布、金相纸、塑料布、白布、棉纱、尼龙绳、脱脂液等。 3、仪器仪表:水准仪、千分表、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游标卡尺、水平仪、塞尺、钢板尺、卷尺、转速表等。 (三)现场作业条件 1、设备房内墙面、门窗及内部粉刷等基本完毕,能遮蔽风、沙、雨、雪。 2、接通水源、电源、运输和消防道路畅通。 3、土建设备基础已完成。 二、施工工艺 (一)设备基础 1、基础的检验 (1)基础的主要技术要求 1)基础重心与设备重心应在同一铅垂线上,其允许偏移不得超过基础中心至基础边缘水平距离的3%~5%。 2)基础标高、位置和尺寸,必须符合生产工艺要求和技术条件。 3)同一基础应在同一标高线上,但设备基础不得与任何房屋基础相连,而且要保持一定的间距。 4)基础的平面尺寸应按设备的底座轮廓尺寸而定,底座边缘至基础侧面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100mm。 5)设备安装在混凝土基础上,当其静荷载P≥100N/m2时,则混凝土基础内要放两层由直径10mm的钢筋以15cm方格编成的钢筋网加固,上层钢筋网低于基础表面不应小于5cm,其上下层钢筋网的总厚度不应小于20cm。 6)凡精度较高,且不能承受外来的动力,或本身振动大的设备,必须敷设防振层,以减小振动的振幅,并防止其传播。

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

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 一.装配基本规范 装配工在装配之前,应首先熟悉本工位的工艺文件、图纸及技术要求;并在装配工作中,严格执行工艺及产品图纸等技术要求 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的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 装配时,应检查零件与装配有关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是否合格,检查有无变形、损坏等,并应注意零件上各种标记,防止错装。,装配前应主动检查零部件的正确性和外观质量,发现不合格产品及零部件不应装配,应及时向质量人员报告 外购件必须先经过试验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装配。 装配时,零件、工具应有专门的摆放设施,原则上零件、工具不允许摆放在机器上或直接放在地上,如果需要的话,应在摆放处铺设防护垫或地毯。 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的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 各配钻孔应按装配图和工艺规定。相配零件的配合尺寸要准确,不得偏斜 需在整车上进行焊接作业时,应断开整车电源总开关,以及其它精密控制单元的插接器(如电控发动机ECU,自动变速箱ECU等),焊接用搭铁线应尽量远离整车线束,并且搭铁要牢固、可靠 压入平键及装卸轴承时,不得用铁锤敲打,应用木锤、铅、铝、紫铜锤或用装配工具进行装配 装配滑动零件,如花键轴和带花键孔的齿轮等,应保证能相对地灵活移动 装配在同一位置的螺钉,应保证长短一致,松紧均匀部件上各外露件如螺钉、铆钉、销钉、标牌、轴头及发蓝、电镀等件均应整齐完好,不许有损伤或字迹不清等现象,否则应予以更换,以确保外观质量 二.滚动轴承的装配工艺要点 轴承的安装必须在干燥、清洁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安装前应仔细检查轴和外壳的配合表面、凸肩的端面、沟槽和连接表面的加工质量。所有配合连接表面必须仔细清洗并除去毛刺,铸件未加工表面必须除净型砂 轴承装配前,轴承位不得有任何的污质存在 轴承装配时应在配合件表面涂一层润滑油,轴承无型号的一端应朝里,即靠轴肩方向 必须在套圈端面的圆周上施加均等的压力,将套圈压入,不得用鎯头等工具直接敲击轴承端面,以免损伤轴承。在过盈量较小的情况下,可在常温下用套筒压住轴承套圈端面,用鎯头敲打套筒,通过套筒将套圈均衡地压入。套装轴承时加力的大小、方向、位置应适当,不应使保护架或滚动体受力,应均匀对称受力,保证端面与轴垂直 滚动轴承装好后,相对运动件的转动应灵活、轻便,如果有卡滞现象,应检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轴承装配过程中,若发现孔或轴配合过松时,应检查公差;过紧时不得强行野蛮装配,都应检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三.装配螺栓 紧固时,宜采用呆扳手,不得使用打击法和超过螺栓许用应力。每个螺母下面不得使用1个以上相同的垫圈,沉头螺钉拧紧后,钉头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

音响设备安装工艺规范要求

扩声系统 施工工艺技术规范 广州锐丰建声灯光音响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007年10月

1.焊接工艺 (3) 1.1.接插件焊接工艺 (3) 1.1.1.YSJ3PA芯卡侬公头焊接工艺要求 (3) 1.1.2.YS1K3PA芯卡侬母头焊接工艺要求 (8) 1.1.3.YSJ3F2A芯卡侬公座焊接工艺要求 (11) 1.1.4.YS1K3F2A芯卡侬母座焊接工艺要求 (14) 1.1.5.CS6.35大二芯焊接工艺要求 (16) 1.1.6.CS6.35大三芯焊接工艺要求 (19) 1.1.7.TXT (莲花头)焊接工艺要求 (21) 1.1.8.扬声器接头(NEUTRIK)焊接工艺要求 (23) 1.1.9.BNC焊接工艺要求 (25) 1.1.10.多芯缆头焊接工艺要求 (26) 1.2.焊接连接的检查 (30) 2.调线盘工艺 (31) 2.1.跳线盘焊接工艺 (31) 2.1.1.焊接工艺要求 (31) 2.2.理线工艺要求 (34) 3.线路敷设 (38) 3.1.线#内敷设 (38) 3.2.管内敷设 (39) 3.3.调音台出线敷设 (39) 4.机柜安装及线路敷设 (40) 4.1.设备安装工艺 (40) 4.1.1.音源类 (40) 4.1.2.功放类 (40) 4.1.3.周遍类 (40) 4.1.4.网络交换机 (40) 4.1.5.模拟跳线盘 (41) 4.1.6.光纤跳线盘 (41) 4.2.机柜电源安装 (42) 4.3.机柜接地工艺 (43) 4.4.机柜内线路附设 (43) 4.5.综合插座箱内线路敷设 (43) 5.线路#识 (44) 5.1.标识的方式 (44) 5.1.1.号码管 (44) 5.1.2.标签打印机 (44) 5.2.标识编制方法 (45) 5.2.1.系统有跳线盘 (45) 5.2.2.系统无跳线盘 (45)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规范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规范

————————————————————————————————作者:————————————————————————————————日期: 2

电子产品总装工艺规范 整机装配就是将机柜、设备、组件以及零、部件按预定的设计要求装配在机箱、车厢、平台,再用导线将它们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它是电子产品生产中一个重要的工艺过程。 1 整机装配的顺序和基本要求 图1 整机结构树状图 1.1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有多道工序,这些工序的完成顺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装配质量、生产效率和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电子设备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是:先轻后重、先小后大、先铆后装、先装后焊、先里后外、先平后高,上道工序不得影响下道工序。

1.2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是把半成品装配成合格产品的过程。对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如下: 1)整机装配前,对组成整机的有关零部件或组件必须经过调试、检验,不合格的零部件或组件不允许投入生产线。检验合格的装配件必须保持清洁。 2)装配时要根据整机的结构情况,应用合理的安装工艺,用经济、高效、先进的装配技术,使产品达到预期的效果,满足产品在功能、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等方面的要求。 3)严格遵循整机装配的顺序要求,注意前后工序的衔接。 4)装配过程中,不得损伤元器件和零部件,避免碰伤机壳、元器件和零部件的表面涂敷层,不得破坏整机的绝缘性。保证安装件的方向、位置、极性的正确,保证产品的电性能稳定,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稳定度。 5)小型机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其整机装配在流水线上按工位进行。每个工位除按工艺要求操作外,要求工位的操作人员熟悉安装要求和熟练掌握安装技术,保证产品的安装质量,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与专职调试检查的“三检”原则。装配中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都应进行检查,分段把好质量关,从而提高产品的一次通过率。 2 整机装配中的流水线

井盖技术要求及安装工艺

自动液压防盗井盖技术要求 一、使用概况 自动液压防盗井盖用于综合管廊检查口及投料口及逃生口 二、技术要求: 1)液压盖板需满足EN124B125荷载要求。 2)开启角度不小于75°。 3)可远程开启。可用遥控器就地开启。 4)盖板应防盗。关闭后可承受10KPa压强的外水压力且不渗漏。 5)盖板应有保温措施,使得盖板的液压系统在地区最低温度的条件下仍可 正常工作。 6)管廊内无电源时,在管廊外部液压盖板可通过移动液压设备开启, 7)管廊内部失火后,在管廊内外部均可通过手动快速开启达到人员逃生。 8)设备整机功率小于1.1kw。 9)控制箱自带,外接电源:380V±10%,TN-S,50Hz±2%;外壳防护等级:IP54; 外形尺寸:不超过W450*D450*H650。 10)自动液压井盖成套控制箱需预留自动液压井盖“开足”、“关足”信号端子, “开盖/关盖”控制端子。供监控系统 PLC采集自动液压井盖的反馈信号及接受监控系统 PLC发出的控制命令。 三、自动液压井盖主要技术参数 【技术说明】

1、采用1.1kw泵站机,系统使用最高压力10MPa。 2、井盖本身具有过载保护功能,当井盖上部有重物时,不会强行开启,造成损坏。 3、井盖板采用铸造成型,美观,坚固,强度高,耐冲击,防损性能优异。 4、井盖开闭原理为油缸动作,油缸本身具有自锁功能,因此从外部没有专用设备时,无法强行开启,防盗性能优良。 5、表面处理工艺先进,油漆标准符合GB9286标准,采用环氧树脂油漆,漆膜厚度为每层20~30μm,总厚度为60~90μm,漆膜附着力符合GB9286中的一级质量要求,耐腐蚀性好。 【控制方式】 ●开闭机构:采用行业专用控制站与控制中心联动台相配合实现井盖开启或关闭,该系统具备常规的过载、短路、失压及零位保护。 控制方式:1 井口内部,通过控制中心授权,可使用本地按钮开启或关闭, 2 井口内部或外部,通过控制中心授权,使用遥控器开启或关闭, 3 井口内部,断电情况下,手动泵应急开启或关闭, 4 井口外部,专用设备开启或关闭 【安全保护】 ●过流保护——每个井盖的电动机单独设有多功能保护开关,可以实现缺相,过流,短路保护, ●过载保护——井盖上物体超重时,设备会自动停止运转, ●紧急保护——控制箱设有自锁式紧急开关,在紧急情况下可迅速切断控制电源。 ●紧急保护——井口内设置保护开关,人在井口内上部时,井盖不能关闭,以防伤人。

通用机械装配工艺

通用机械装配工艺 (一)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1、应当熟悉机械各零件的相互连接关系及装配技术要求。 2、确定适当的装配工作地点,准备好必要的设备、仪表、工具和装配时所需的辅助材料,如纸垫、毛毡、铁丝、垫圈、开口销等。 3零件装配前必须进行清洗对于经过钻孔铰削镗销等机加工的零件一定要把金属屑末清除干净,因为任何赃物或尘粒的存在,都将加速配合件表面的磨损。4、零部件装配前应进行检查、鉴定。凡不合技术要求的零部件不能装配。(二)装配的一般工艺要求 1、装配时应注意装配方法与顺序,注意采用合适的工具及设备,遇到有装配困难的情况,应分析原因,排除障碍,禁止乱敲猛打。 2、过盈配合件装配时,应先涂润滑油脂,以利装配和减少配合表面的磨损。 3、装配时,应核对零件的各种安装记号,防止装错。 4、对某些装配技术要求,如装配间隙、过盈量(紧度)、灵活度、啮合印痕等,应边安装边检查,并随时进行调整,避免装后返工。 5、旋转的零件,检修后由于金属组织密度不均、加工误差、本身形状不对称等原因,可能使零部件的重心与旋转中心发生偏移。在高速旋转时,会因重心偏移而产生很大的离心力,引起机械振动,加速零件磨损,严重时可损坏机械。所以在装配前,应对旋转零件按要求进行静平衡或动平衡试验。合格后方能允许装配。 6、对运动零件的摩擦面,均应涂以润滑油脂,一般采用与运转时所用的润滑油相同。油脂的盛具须清洁加盖,不使沙尘进入。盛具应定期清洗。 7、所有附设之锁紧制动装置,如开口销、弹簧垫圈、保险垫片、制动铁丝等,必须按机械原定要求配齐,不得遗漏。垫圈安放数量,不得超过规定。开口销、保险垫片及制动铁丝,一般不准重复使用。 8、为了保证密封性,安装各种衬垫时,允许涂抹机油。 9、所有皮质的油封,在装配前应浸入60℃的机油与煤油各半的混合液中5~8分钟,安装时可在铁壳外围或座圈内涂以新白漆。 10、装定位销时,不准用铁器强迫打入,应在其完全适当的配合下,轻轻打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