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蒙古族服饰

蒙古族服饰

蒙古族服饰

一、蒙古族服饰的起源和形成

1、蒙古族服饰的起源和初步形成

蒙古族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远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用植物的叶子将自己修饰一番,后来又取用打猎的兽皮做衣服。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岩画上,已经看出蒙古高原的古人类在腰间围着一条短短的兽皮裙,头上插着长长的羽毛,有的臀部还有尾饰。而且当时已经有了大量粗拙的石环、骨饰等物品,说明在很早以前,北方游牧民族就有审美意向和审美追求了。

从蒙古高原各地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的文物来看,蒙古高原大漠南北,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那时,著名的河套人就繁衍生息在鄂尔多斯高原上。他们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聪明的智慧,开发了鄂尔多斯高原。据考古资料证明,蒙古族的服饰是与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是一脉相承的。据《汉书·匈奴传》记载,“食畜肉”、“皮毡裘”的匈奴妇女的头饰与察哈尔妇女的头饰非常相似,而匈奴的服饰文化,又传给了鲜卑、柔然、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当然也传给了蒙古族。而这些民族服饰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适应高原气候而产生。蒙古族居住于蒙古高原,气候寒冷又加之以游牧为主,马上活动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其服饰必须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而且又便于骑乘,长袍、坎肩、皮帽、皮靴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首选服饰。

在旧石器时代后期,蒙古高原古人类用狮子、大象的牙齿和鹿角等不仅能制作扎抢、箭镞等狩猎骨器,而且还能制作类似骨锥、骨针等缝纫工具,又用马尾、鹿筋和植物纤维做成线坯子,并接已鞣制的各种野兽皮制作衣、帽、靴之类服饰,从而脱离了以前的围护腰儿或披搭野兽之皮的生活。这实际上是蒙古高原古人类手工缝纫工艺的开端。

到了新石器时代,蒙古高原古人类社会出现了显著的发展变化。随着生产工具的更新,人们从经营狩猎和渔业开始走向饲养家畜和经营种植业。那时人们不仅广泛使用比较精制的石刀、石臼、石磨、石犁等生产工具,而且掌握了制陶技术和较精制的骨针、骨锥等缝纫工具,学会用家畜的皮毛缝制或编织较得体的各种服饰。从各地发现的洞画、岩画中,即可看出蒙古高原古人类对服饰式样和色彩的追求等爱美的天资。那时人们在制作各种服饰的具体实践中逐渐积累了不少知识,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智慧,有了初步的裁剪、缝纫和编织等有关服饰方面的手工艺。可见人们的衣冠服饰,是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进程逐渐产生的。

从远古时代直到新石器时代末,蒙古高原古人类的服饰,已经初步形成。其形成过程正如《蒙古风俗鉴》中所述:“从远古以来,蒙古人的穿着出现了一系列演变。最初用讷莫护腰挡身,后来又制作了有领口有系带的衣着,可以把它系在胸前披着走。而后人们逐渐醒悟过来,制作起适合人体的有领子、袖子、有开衩的长袍,穿时用系带固定。”

2、蒙古族服饰的形成

公元前22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蒙古高原已出现了青铜文化。青铜器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人们用青铜能制作刀斧、马具、缝纫用具和妇女头饰。从蒙古高原各地出土的青铜器中,可见到与服饰有关的铜刀、铜锥、铜针等用具和带扣、扣子、耳环、耳坠、戒指、头戴等青铜装饰品。可见这一时期青铜文化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青铜器时代蒙古先民的服饰已进入了较完备的阶段,人们从头到脚可以穿戴用皮毛和细毡作成的各种服饰。那时人们的想象力和审美观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例如已出土的鄂尔多斯青铜器中,就有较精制的连珠状铜饰、双珠兽形头饰、管状棒状装饰品、饰针、人形铜饰等。

公元前3至公元前4世纪,蒙古高原已进入铁器时代。那时,手工缝纫工具已经被铁质工具所接替,在民间以制作各种装饰品为主的能工巧匠的队伍的扩

大,进一步提高了服饰的制作工艺水平。

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蒙古高原游牧民族穿戴齐膝长袍、貂皮冠、革带和靴子。这些服饰非常适合山区活动。还有北方游牧民族的腰带也非常适应马背生活,主要以皮革制成。为了把随身应用物带在身上,于革带之下附加若干小环以便战时挎弓套箭筒,平素悬挂随身用品。靴子是蒙古民族先民所着的以便于跋涉

于水草之间,适合于游牧乘骑生活的服饰。

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诺彦乌拉出土的文物中有贴有动物图案的纳线毛毡,用河狸、貂鼠、水獭之皮为缘的长袍,胸前有乳罩结构的女袍,还发现了绣有动物犄角图案的薄缎,其刺绣工艺独具特色。他们的服饰除了有各种皮毛和毡子等自然色调之外,还普遍应用鲜红、鲜绿、蔚蓝、金黄等颜色。在他们的刺绣、贴花、镶边、编织等手工艺中,也能看出当时缝纫工具的发展程度。

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之前,由于相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各部族的衣冠服饰基本相同。但是,由于各部族有各自本原和各自的信奉物,部族之间的服饰,在某些款式风格方面也有不同之处。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建立大蒙古国之后,服饰的款式风格和基本色彩大为统一,蒙古族服饰基本定型。

二、蒙古族服饰在元及元以后各个历史时期的变化与发展

蒙古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曾以不同的称呼出现,但他们的服饰总是以自己的发展规律,从不间断地发展着、演变着。因此,应把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款式风格的蒙古民族服饰联贯起来看,才能对蒙古民族服饰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变

化有完整的理解。

1、元代蒙古族的服饰变化与发展

蒙古族的衣着样式,自古即与游牧经济生活相适应,而且富有特色。十三世纪中外旅行家对蒙古族的服制均有详细记述。男女服装款式相似,都穿长袍。早期衣服不像后来流行的高领口,而是右衽交领,由左边到腋下有开衩,右边有三扣,左边有一扣,少数为方领,腰间密密打作细折,以锦带束腰,腰围紧束突出。衣肥大,长拖地。妇女穿敞口而宽阔的披肩,青年妇女则穿男式衣服。初以家畜及野兽毛皮制作衣服,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周围民族纺织品的传入,富裕者用自汉地、波斯、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地输入的绸缎、锦绸、毛料以及各种珍贵兽裘制作华丽的衣服。贫困者用羊、山羊及狗皮或粗布、棉花、粗毛、及毡杂做衣服。男女服装样式大致相同。此种长袍,用途和优点颇多,乘马时紧束腰带,能保持腰肋的稳定垂直。已婚妇女还穿一种非常松宽的长袍,在前面开口至底部。元朝忽必烈皇后察必,为了使忽必烈在骑马征战或骑猎时即方便,又不冷,做了一件衣服,这件衣服的式样是有裳无衽,后边比前边长一倍,无领无袖,“缀以两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马。时皆仿之”。据说,现在蒙古族穿的坎肩,元朝名叫比肩,俗称“襻子答忽”,是由元朝察必皇后设计的“比甲”发展演变而来的。元朝建立后,忽必烈统一全国,冠服车舆,都有所变化。忽必烈“近取金、宋,远法汉、唐。至英宗亲祀太庙,复置卤簿。今考之当时,上而天子之冕服,皇太子冠服,天子之质孙,天子之五辂与腰舆、象轿,以及仪卫队仗,下而百官祭服、朝服,与百官之质孙,以及于士庶人之服色,粲然其有章,秩然其有序。大抵参酌古今,随时损益,兼存国制,用备仪文”。元朝皇帝的冕服制度,始于宪宗蒙哥大汗壬子年(1252年)八月。衮冕以漆纱制成,前后两面各有十二旒,旒用珍

珠穿成。衮龙服,以青罗制成,饰以生色销金帝星一,日一,月一,升龙四、复身龙四,山三十八,火四十八,花虫四十八,虎雕四十八。穿的鞋有高腰红罗靴,

用红罗为之,高靿。

朝廷每有朝会、庆典,或宗王来朝及岁行幸,皆举行燕飨,赴宴者必须身穿皇帝所赐一种特制式样的礼服,名曰“只孙宴服”。“只孙”一词,意为一色服。冬夏之服有别。凡勋戚大臣近侍,赐之则服。下至乐工、卫士,均有只孙服的赐予,只是服的制作有粗细之分,贵贱上下有别,总称“只孙”。

元朝皇帝之“质孙”(或译作“只孙”),冬服凡十有一等,如纳石失(金锦也)、怯绵里(翦茸也)、大红、桃红、紫蓝、绿宝里(宝里,服之有襴者)。夏服凡十有五等,如答纳都纳石失(缀大珠于金锦)、速不都纳石失(缀小珠于金锦)、纳石失、大红珠宝里红毛子答纳、大红、绿、蓝银褐、枣褐、金绣龙五色罗,等等。

百官质孙,冬季之服凡九等,如大红纳石失、大红怯绵里、大红官素,等等。夏季之服凡十四等,如素纳石失、聚线宝里纳石失、枣褐浑金间丝蛤珠、大红官素带宝里,等等。“只孙宴服”的颜色多以红为主,所以当时人也称之为绛衣。

广大蒙古臣民的穿着,随着元朝的建立以及对外战争的进行、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蒙古人民广泛地接触了东西方各民族的文化,吸收了这些文化的先进成分,“随时损益,兼存国制”,把本民族的文化大大向前推进,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蒙古民族文化。服装的样式、衣服的原料均向前迈进一步。如元朝妇女仿效高丽妇女的服装式样裁制,所谓“宫衣新尚高丽样,方领过腰半臂裁”。元朝皇帝以“纳赤思”(一种缕皮傅金为织纹的衣料),制作衣服以赐贵臣。在元人还记载蒙古人“华靡之服,帽则金其顶,袄则线其腰,靴则鹅其顶”。这些所指,当然是蒙古贵族,至于蒙古的平民仍然是用羊皮、粗布和毡做衣服。

蒙古平民头戴各色扁帽,帽缘稍鼓起,唯帽后垂缘,用两带系于颈下,带下复有带,随风飘动。蒙古妇女头戴顾姑(固姑)冠,据文献记载:顾姑之制,“用画木

为骨,包以红绢金帛,顶之上,用四五尺长柳枝或铁打成枝,包以青毡。其向上人则用我朝翠花或五采帛饰之,令其飞动。以下人则用野鸡毛”。又云:“元朝后妃及大臣之正官,皆带姑姑,衣大袍,其次即带皮帽。姑姑高圆二尺许,用红色罗盖”。实际戴"姑姑冠"的不仅是后妃和大臣的正室,普通随军的蒙古妇女也都戴它,如蒋正子《山房随笔》所载:“江南有眼何曾见,争卷朱帘看固姑”,即其证明。蒙古男子所戴的笠,常用毡制成,故名“毡笠”。皇帝亦戴笠,如文献记载:“国朝每岁四月驾幸上都避暑故事……还大都之日,必冠世祖皇帝当时所戴旧毡笠”。元朝蒙古人所戴笠之型制如此:“官民皆带帽。其檐或圆,或前圆后方,或楼子,盖兜鍪之遗制也”。蒙古人的笠,原先没有前檐,到了忽必烈时代,皇帝以上都为避暑的夏都,忽必烈在围猎时,常苦阳光晃眼,以其事与皇后察必语之,察必便设计了一种前面加檐的笠。忽必烈带上此笠,果然免除了阳光晃眼之患,遂大喜,便下圣旨,以此为式样,使百姓仿效之。察必也就成为中国历史上带檐帽的第一个设计者。冬季,蒙古人的男女富有者均戴狐皮帽。

古代蒙古族的发型,当官的其“发或辫,或打纱练椎,庶民则椎髻”。所说的“椎髻”,便是剃去顶部,留其其余,然后编辫,或绾髻。元代以前的蒙古族发型颇少确切图像可证,近年来据元墓发现的壁画和传世画中得知,蒙古族成年男子注重留胡须,并多将头发中部剃去,只在额前留一绺,并修剪成桃状,全发则编为二辫,卷成三四环垂于两耳后;亦有独拖一辫垂于脑后的。宋元时人称此为“婆焦”,“上至成吉思汗,下及国人,皆剃婆焦,如中国小儿留三搭头。在囟门者,稍长,则剪之;在两下者,总小角垂于肩上”。《长春真人西游记》载:“男子结发垂两耳”。郑所南《心史·大义略叙》:“三搭者,环薙去顶上一弯头发,留当前发,剪短散垂,却析两旁发绾髻悬加左右衣袄上,曰‘不狼儿'。言左右垂髻碍于回视,不能狼顾。或合辫为一,直拖垂衣背”。郑麟趾《高丽史》卷二十八载:“蒙古之俗,剃顶至额,方其形,留发其中,谓之‘怯仇儿'”。在元代剃匠书《净发须知》引《大元新话》中,记载当时的蒙古人发式有大开门、一字门额、花钵焦、大圆额、小圆额等多种名目。

蒙古族发式,自宋元时与其他北方少数民族有相类似之处,皆被发,即剃去其顶成三搭头,前头为马鬃式,左右缯辫,为之练垂式,或曰练椎或椎髻,蒙语为“失必勒格尔”,也有独拖一辫者。妇女梳成两辫而下垂,即《山房随笔》中所谓“双柳垂肩别样梳”。

2、明代蒙古族的服饰发展与变化

明代蒙古族的服饰,有袍、裤、无袖短衣、毡斗篷、布衬衫、靴、长袜、帽、围腰等。其衣服式样,袍子因质地不同,种类很多,除以羊皮、羔皮制作以外,还有丝绸锦缎袍,夏布长袍,虎、豹、狼、獾、狐、海狸、灰鼠、银鼠、貂、野猫、水獭等兽皮制作的袍子。不过,蒙古族服饰因贫富而有很大差别,由于连年战争,一般贫民衣不遮体。贵族、领主们则依靠剥削和掠夺而饱暖有余。自蒙古与明朝广泛展开和平通贡互市之后,人们的服饰渐趋丰富多彩,一般平民也有“有衣锦服绣者”。男子都穿靴子,靴底薄便于骑乘。帽子较小,“仅可以复额,又其小者止可以复顶,赘以朱英,帽之前赘以银佛。制以毡,或以皮,或以麦草为辫,绕而成之,如南方之麦笠然,此男女所同冠者。”妇女(主要是上层)也戴传统的固姑帽(又作顾姑、姑姑、故故等)。凡衣服冠履,多出之妇女之手。

男女装束和打扮有所不同,男人“皆祝发而右衽”,自幼至老,头发都剃去,独在脑后留意小辫,其余头发稍长即剃剪,只是在冬天不剪,以保冬暖。妇女初生时即蓄发,编为十数辫,披于前后左右,直到出嫁之日才将头发分为两辫,婚后结为两椎,垂于两耳。耳朵上穿有小孔,依贫富戴戴各种质地不同的耳环,以朱粉施面,也戴项圈、戒指等。

明代蒙古社会贫富差距很大,贵族、领主的服饰华丽。衣服用料,不是丝绸、锦缎,就是用羔皮、貂、獭、海狸、银鼠等兽皮。由于连年战争,贫民则一律以老羊皮制衣袍,往往破陋衣不遮体。通行的服装有袍、裤、无袖短衣,布衬衫等。“凡衣无论贵贱,皆窄其袖。袖束于手,不能容一指,,其拳在外,甚寒则缩其手,而伸其袖,袖之制,促为细摺,摺皆成对而不乱。膝下可尺许,则为小辫(即带子)积以虎、豹、水獭、貂鼠、海獭诸为皮缘。缘以虎貂,不拈草也。缘以水獭,不渐露也。缘以貂鼠、海獭,为美观也。”衣服的颜色有红、紫、藏青绿等单色,富人有的穿绣有图案的绸缎。最普遍的是使用羊皮缝制服装。选用上等羊皮,自行鞣制、缝纫。牧民劳动时所穿的羊皮衣,不吊绸、布面。经济耐穿,春秋穿夹袄,夏天穿布制单衣。其衣右衽,衣领直连左右襟,前襟从左面掩向右面,左襟压右襟在右腋下扣扣。长袍多有缀皮领,“又别有一制,围于肩比,名曰贾哈,锐其两隅,其式如箕,左右垂于两肩,必以锦豹为之”。这是衣服上的领子,也有棉皮领或羔羊皮领的。长袍束腰带,便于骑马和保暖。

3、清代蒙古族的服饰发展与变化

清代蒙古族服饰较之明代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服饰有官方和民间的区别。官服是满洲式的,民服是传统的,而且呈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地区特色。

清代蒙古的官服承袭满制,品级不同,服饰也有别。官员有朝服、便服。朝服又有冬服、夏服之分。冠戴则有冬朝冠、夏朝冠、吉服官,并配宝石、饰东珠。此外坐褥也有详细规定。

民服主要为蒙古袍。袍有皮袍、棉袍、布(绸、缎)袍,男女均穿。男袍朴实、宽松,女袍华丽、秀气。蒙古妇女的袍子式样众多、而且因地而异。布里雅特妇女的袍子腰部细,乌珠穆沁妇女的袍子宽松、多边,喀尔喀的袍子垫肩,鄂尔多斯的妇女袍子上套长坎肩。科尔沁、喀喇沁和阿拉善的袍子则多像满袍。卫拉特妇女的袍子有秀龙袍(贵族妇女穿)、巴喇子袍(长边长袖,开襟)、绣花袍(在胸、袖、下摆等部位绣花修饰)等传统式样。一般袍子上都要扎腰带,腰带以整幅绸子为之,男子喜用金黄色和橙黄色,女子爱扎紫和绿等耀眼的带子。

蒙古人戴的帽子有许多种。冬季戴的帽子有风雪帽(老布扎)、皮帽、圆帽(套尔楚克)、羊绒帽(替喇查克,卫拉特人戴)等几种。夏帽有尖顶圆帽(希郎)、毡帽等。妇女特有的帽子还有耳套帽(其希布其)、凉圆帽(哈珠勒嘎,卫拉特妇女所戴)等。帽子一般以兽皮和畜皮做里子,以绸、缎、布等料子做外套,外套上绣花纹以装饰。蒙古的靴子有革制、毡制和布制的。蒙古人最普遍穿的靴子是香牛皮做的布里阿耳靴。卫拉特人喜用红香牛皮靴。漠南东部普遍穿布制的马海靴。喀尔喀有以皮为底的毡制靴,称“白都克”,卫拉特还有以马驼软皮制做的靴,叫“察喇克”,均有轻巧方便的特点。哲里木、喀喇沁、巴林、翁牛特等地的马海靴很具特色,男靴上绣文纹、锤子纹等传统花纹,女靴上用各种颜色的彩线绣花草、山水、鸟兽等图案。

男子装饰比较简单,要佩蒙古刀、火镰和鼻烟壶。蒙古刀把用牛角或木头做,镶以金、银,刀鞘里插象牙筷子。刀和火镰带在左侧。鼻烟壶有白玉、玛瑙、翡翠、玻璃、瓷等质地的,放在漂亮的荷包里带在右侧。蒙古族妇女的头饰有许多种类,各部落和各地区也有所区别。以察哈尔和卫拉特两部为例。察哈尔“妇女耳上有

两小髻平立。额覆三角珊瑚网,上嵌珍珠与大珊瑚半圆者。后帔亦大珊瑚网,排直垂至后心。衣服则如大半臂,下与足齐,足下著革履绸鞋者不等”。从中不难看出衣饰上的满洲化倾向。卫拉特妇女则把头发从中间分开,在两边梳半圆形的辫子,套以道希克(辫套)。道希克用黑色料子做,两端饰以黄边及彩色刺绣。辫套下接西比尔里克,即黑色长带,上戴金银珠宝

4、近代蒙古族的服饰发展与变化

蒙古族的服饰在近代也有显著变化。蒙古族农民为便于耕作,大多穿布袍、短衫,束腰带,穿布鞋,与汉族农民区别不大。妇女的头饰虽较前大为简化,但仍讲究刺绣以装饰。伊克昭盟准格尔旗的蒙古族因受晋陕汉族移民影响,“男女均喜用白头巾缠头”。传统的民族服装仅在婚丧、年节时穿着。民国以后,部分蒙古族知识分子的服饰完全依欧美式样,着西装革履。直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部分盟旗的王公、仕官仍着顶戴,传清朝官式长袍马褂。蒙古人剪辫发较晚,至民国时期,农村、牧区男子蓄辫者为数仍不少。蒙古袍的马蹄袖逐渐被去掉,右衽、斜襟、高领、长袖,下摆不开叉,镶边,嵌对口或排扣,穿着时,扎腰带,腰带是用一丈多与蒙古袍颜色相异的布或绸料,两头对称地掖在后背两侧,垂穗右边的带上佩戴着蒙古刀筷子筒,左边挂着装有烟鼻壶的刺绣荷包,后左挂着燧石袋和烟丝袋。扎腰带时多把袍襟向上提,束的很紧,便于骑马。后来男子腰带上佩带的各种用具逐渐消失,已婚妇女不系腰带的习俗也有了改变。半农半牧区的服饰因受汉族服饰的影响也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穿单、棉衣和棉裤、套裤的人多了起来。套裤是套在裤子上外边保护膝盖的裤子。而在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妇女常以一种叫作“哈布特格”的装饰品挂于腰际,这是用两块浆过的硬布,加上棉花,外罩绸缎缝成一个口袋样的小夹,约三寸长,二寸宽,表面用金银线绣各种花纹图案,袋内装有香料,鼻烟壶等。

三、蒙古族服饰的组成

(一)蒙古族服饰的主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看,蒙古族的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蒙古袍、腰带、靴子四个部分。

1、首饰

首饰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五大类。

妇女们平时一般多罩头巾。头巾大约丈余长,颜色多种多样。质料有布、麻、绸、绢等。姑娘们喜欢将头巾缠在头上,然后在右侧挽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已婚妇女们则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穗头。在庄重的场合还要戴上绣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花纹图案的帽子。帽顶上有红色穗子和闪

光明亮的帽顶宝石。传说这种习俗始于成吉思汗时期。当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从结婚、告别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妇女们便要开始佩戴雍容华贵的盛装首饰了。蒙古族的盛装头饰,以鄂尔多斯地区的最为典型。这种头饰汉译为"头带",主要由"连垂"和"发套"两部分组成。不仅制作工艺精湛,而且多用数百颗珊瑚、数十条银链、珍珠串和许多银环、银片以及玛瑙、玉石等穿缀而成。装扮起来可谓珠帘垂面、琳琅满目。一付头带一般都重达三、四斤,有的可达十余斤。据说一付高档的头带,过去往往要用几群好马或数百峰好驼才能换取。

蒙古族的男子,头顶都留有长辫子。

2、蒙古袍

蒙古袍是蒙族男女老幼都爱穿的长袍,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蒙古语叫"特尔为克"。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蒙古袍为大襟长袍。袍子长而宽大,下端左右不分衩,长袖高领,右开襟,钮扣在右侧。在领口、袖口、边沿处镶以色彩鲜美的花边。男袍多为蓝色、棕色、灰色。女袍多为红色、绿色、紫色。夏季穿单、夹袍,颜色鲜艳。冬季穿老羊皮、狐皮、狼皮、豹皮做成的蒙古袍,衣面多着青、灰、黑的布面。天气严寒时,妇女多在袍子外面加穿坎肩,男子着马褂,旧时,富裕的蒙古人,衣着十分讲究,雍容华贵。夏季穿的单夹袍,一般颜色较淡,如淡绿、粉红、浅兰、乳白。冬季多穿老羊皮,羔皮做的袍子,颜色多为青、灰、深兰等色。穿袍子最适应牧区的生活环境,袍子肥大,乘马放牧时,可以护膝防寒避风。袖子长、领子高,乘马持缰时,冬季可以防寒,夏日可以防蚊。

据《马可波罗游》记载:他们“穿的衣服都是金银丝线织成的布匹,或用黑豹皮、豹皮和其它动物皮革制成的,极其华丽昂贵"。但是,贫苦的牧民衣着比较简陋,他们穿的没有布面的白碴儿皮袄。已经结婚的妇女多穿宽松的长袍,男子穿的袍喜欢前襟开口,直到底部,主要是为了骑马方便。时至今日,蒙古袍仍然是民族的主要服装,款式大方优美,经济实用,它已经从草原走向大城市的服装行列中。

3、腰带

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饰。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

鄂尔多斯等地区扎腰带还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并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便是"布斯贵浑"(蒙古语,意为"不扎腰带的人"),代替腰带的是紧身的坎肩,以此来区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

4、靴子

靴子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部件之一。蒙古族男女穿靴子的历史久远,早在十三纪就有记载。《蒙古秘史》说:在成吉思汗时期,就有了"鹿蹄皮靴"。《马可波罗游记》中也记载了精巧、漂亮的靴子。那个时期穿靴子人已经很多了。蒙古靴分分布靴、皮靴和毡靴三种,根据季节选用。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制成,

穿起来柔软、轻便。皮靴多用牛皮制成,结实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样大体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的三种,分别适宜在沙漠、干旱草原和湿润草原上行走。毡靴用羊毛模压而成。蒙古靴做工精细考究,靴帮、靴靿上多绣制或剪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靴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非常适应自然环境。骑马时能护踝壮胆,勾踏马镫;行路时能防沙防害,减少阻力,又能防寒防蛇。

作为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部件之一。靴子其种类很多,可根据样式、面料、高矮不同而分为若干类。根据样式可以分成尖头靴、圆靴、小尖头靴等;根据面料可分为皮靴、布靴、毡靴;按鞍的高矮可分为高靴、中靴或矮靿靴。

5.顾固冠

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行的高冠。在《蒙古秘史》中蒙古语称孛黑塔,汉文史籍称固姑冠、故姑冠或罟罟冠。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艳丽的首饰。能显示出妇女的身份贵贱和社会地位。这种高冠,一般采用桦树皮围合缝制,成长筒形,冠高约1尺,顶部为四边形,上面包裹着五颜六色的绸缎,缀有各种宝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鸡尾毛等装饰物,制作精美,绚丽多姿。元亡后,这种首饰失传。1974年在自治区四子王旗发掘的元代蒙古贵族陵墓中,多有顾固冠出土,其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反映了元代蒙古民族精湛的工艺水平。

6.蒙古礼帽

蒙古族男子首服之一。一种椭圆形的、四周有一圈宽边檐的帽子。一般用精致呢料制作,多为黑色、棕色或灰色。帽筒前高后低,帽顶中央稍凹陷,帽简与帽檐相接处,缀以花纹镶边。穿蒙古袍或西服,佩戴礼帽,显得文雅美观。

(二)蒙古族服饰的其他组成部分

1、蒙古刀

是蒙古族牧民们宰畜、吃肉不可缺少的用具,随身携带,既是实用品,又是装饰品或挂于蒙古包内作为陈设。刀身一般采用优质钢打制而成,刀柄和刀鞘有钢制,银制,木制,牛角制、骨头制等,表面有精美花纹,或填烧珐琅,镶嵌宝石。工艺珍品驼骨彩绘鞘蒙古刀,构思新颖,色彩绚丽,行销海外。

2、擀毡

毡子是牧人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搭盖蒙古包,包门用的毡帘,包内铺地,牧业生产所用的接羔袋、马鞍垫子都是用羊毛毡制作的。擀制羊毛毡是蒙古牧人特有的工艺,其生产过程,《清稗类钞?蒙人织毡毯》有记载。使用的图案有格子形、十字形、波浪形、寿字形、万字形等,这些图案造型简单、线条明晰、美观大方、结实耐用。擀毡子多用质量较次的毛。因七月阳光充足,便于晾晒,所以七月是擀毡的最好季节。

3、藤包

蒙古族所使用的配饰品,是用当地少有一种的藤条来制作的,用来装一些小的随身用品。

4、铜挂锁

内蒙古产的双珠铜挂锁,选材质地优良,制作工艺先进,也是现代较理想的锁具。现有6个品种,36个规格,如仿盆电镀锁、十字榴锁,铜牙花锁等,不同品种各有所长。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有特点的铜挂锁。该锁不仅为国内用户所欢迎,也已打入国际市场,远销欧美各国。

5、鼻烟壶

在蒙古族男子腰带的左侧,佩挂着精巧别致的鼻烟壶。鼻烟壶多装在漂亮的绸锻壶袋中。鼻烟壶用玉石、翡翠、玛瑙、琥珀、玳瑁、细瓷等制成。壶盖和壶体用金银镶边、镶嵌有珊瑚、红宝石。壶盖连接一个骨质小勺,用来掏取鼻烟。鼻烟用烟叶、薄荷、冰片、樟脑等三十多种原料配制而成。到蒙古包做客或两人对面相逢,问安之后便将各自的鼻烟壳双手捧上,以此作为一种见面礼。这种大方、潇洒的见面礼仪,会使你顿生一种亲切感,迅速拉近你和蒙古兄弟的心理距离。

6、摔跤服及摔跤靴

摔跤比赛服装。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坎肩袒露胸部。长裤宽大。套裤上图案丰富,一般为云朵纹、植物纹、寿纹、五蝠捧寿等。图案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内裤肥大,用10米大布特制而成,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于体表,也适应摔跤角力运动特点,使对手不易使用缠腿动作。套裤用坚韧结实的布或绒布缝制。膝盖外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摔跤靴则是摔跤专用鞋。坚韧、厚实,靴子上有皮带,穿时将靴底和靴筒缠绑牢固,以防滑倒和踢脚时脱落,且便于勾缠对方。

7、蒙古坎肩

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服饰之一。蒙古长袍的一种外套。蒙古妇女穿坎肩,一般不扎腰带。坎肩无领无袖,前面无衽,后身较长,正胸横列两排钮扣或缀以带子,四周镶边,对襟上绣着鲜艳花朵,并缀有五颜六色的电光片儿,光泽闪闪。蒙古坎肩始于元代。《元史·后妃传》:“又制一衣,前有裳无衽,后长倍于前,亦无领袖,缀以两袢,名曰比甲,以便弓马,时皆仿之。”这种坎肩,初为世祖皇帝所服,后流行于民间。到明、清两代,逐渐成为普通蒙古妇女的一种服饰。

总之,蒙古民族服饰的发展变化要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风俗习惯、生产生活环境的约束而不断出现潜移默化的发展变化。蒙古民族服饰的所谓传统特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既保留传统的款式风格,又不断接受时代所造就的现代文明,从而不断出现推陈出新的发展变化,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审美情趣。这就是蒙古民族服饰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服饰,是人类文化的显性表征,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认同意识和心理素质,又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风俗习惯以及审美观念,服饰的民族个性显得尤为突出。蒙古族服饰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之一,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缩影。蒙古族服饰,积淀丰厚,受地域环境的影响,反映了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礼仪、节庆习俗、婚姻状况以及审美追求。在其发展过程中,融进了特殊的民俗内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至今保留着古朴自然的服饰风格。蒙古族服饰,承载着自然和历史的厚重,它的历史,几乎和人类本身的历史一样的古老。一个民族的服饰,就是一幅风情万种的画卷,也是一座民族民间美术的宝库,它不仅以多种款式标志着不同的形象特征,也蕴涵着民族的文化背景。蒙古族服饰似流动的图画,彰显着与众不同的民族神韵,成为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