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攻心术之诸葛亮

攻心术之诸葛亮

攻心术之诸葛亮
攻心术之诸葛亮

攻心术之诸葛亮

《三国志》中说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意思就是说用兵的原则,从心理上瓦解敌人,使对手投降是上策,强攻城池是下策;以攻心战为目标才是上策,以武力取胜却是下策。

武力只是暂时解决问题,过分强求换来的将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结局;而攻心就不同,攻心战通过兵不血刃的手段来获得真心的臣服。若是想要让对手永远心服口服地臣服于自己,那么首先你就要先把他的心“攻陷”下来,你真正的对手其实不是他的军队,而是他的思想和精神。

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是智慧的化身,他不仅善于布局,精于用兵,更善于抓住敌人的弱点,网络人心。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把蜀国托付给诸葛亮之后便与世长辞了。刘备去世的消息一传开,南方地区的一些小部落便开始蠢蠢欲动了,其中一个叫孟获的少数民族首领首先对蜀国宣战。

当时,诸葛亮正开始北伐中原的计划,已经筹划了很久。为了避免自己进军中原时南蛮人在背后袭击,诸葛亮决定率领大军,征讨孟获。

马谡为诸葛亮送行的时候说:“西南地区地势险要,距朝廷又较远,缺乏管束。如今,你率大军讨伐,若他日你一离开,他又会起兵反抗。所以,对付他们,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此次若能令他们真心臣服,从此不再挑衅,方能一劳永逸啊!”诸葛亮听后,也表示赞同,心中已是有一计生成。

诸葛亮到达作战地区,发现孟获在当地的威望很高,百姓都尊敬他。于是,诸葛亮就下达了“活捉孟获”的命令。接着,他命令王平等人按照计划,分三路夹击。果然,在蜀国大军面前,孟获即使拼死抵抗,也于事无补,被蜀军擒获。孟获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岂知诸葛亮亲自下台为他松绑,还领着他参观蜀军的军营,问他觉得蜀军军队如何。

孟获看了蜀军阵势,心中暗暗记下,不以为然地说:“之前我不知道你军虚实,所以战败。如今,我看过之后,也不过如此,下次一定能赢你们。”

诸葛亮会心一笑,说:“若你这样认为,那我放你回去,我们再战一次,你可要做好准备呀!”

孟获逃回军营后,立刻重整旗鼓,准备偷袭蜀军。但是,他哪里是诸葛亮的对手。诸葛亮早已知晓他的动作,埋伏好军队等待孟获前来。这次,孟获又被活捉了。诸葛亮见孟获仍是不服,就将其放归。

就这样,一抓一放,反反复复,孟获被诸葛亮生擒了七次,每次孟获都以失误为由不肯认输。在第七次被抓时,诸葛亮仍然准备放了孟获。这次孟获却不愿走了,感动得落泪,跪在诸葛亮面前,说:“丞相对我七擒七纵,可说是仁至义尽了,我不得不服呀!以后我绝对不再反了。”

孟获不仅答应诸葛亮不再有反心,还说服其他部落放弃

反抗,从此南中地区又恢复了平静。诸葛亮离开时也没有增设一兵一卒、一官一府,一切管理模式均按照他们原来的设定。有人劝诸葛亮说:“如今孟获等人忠心臣服,正是你安插朝廷官员的大好时机,而你怎么反倒让他们自己管理,这不就为以后埋下祸端吗?”

诸葛亮说:“这里的生产条件本就不如中原,粮食短缺,又经历一场大战,我们再留守士兵,你让他们吃什么。而且,留守官吏,容易产生民族纠纷,我们让他们自己管自己,汉人和少数民族互不干涉,岂不是两全其美?”

平定南中叛乱以后,诸葛亮便没有了后顾之忧,从此一心一意地准备北伐战争。

诸葛亮本可以在第一次抓获孟获之时便将其杀掉,平定叛乱,班师回朝,但他却不厌其烦地反复抓反复放达七次之多,原因何在?缘由就是诸葛亮心中明白,从心理上征服对手才是真正的胜利。他的“七擒七纵”之举就是为了把自己希望和平共处的愿望传达给孟获,最终感化他,令其不再心生反叛之心。其实,诸葛亮要的并不是中南地区的俯首称臣,

而是南中地区的安定。只要孟获等部落不再生事,扰乱蜀国安定,对蜀国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诸葛亮用人七策

诸葛亮用人七策 _日: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日: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三日: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四日: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五日:醉之以陈酒而观其性; 六日:临之以厚利而观其廉; 七日:期之以谋事而观其信; 调查六戒 —戒先入为主/主观臆断; 二戒粗枝大叶,笼笼统统; 三戒蜻蜓点水,不求甚解; 五戒居高临下”装腔作势; 六戒手脚不勤,五官不灵。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作为中国古代的头号智者,不仅谋 略过人,在选人、用人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他从人的〃志〃、 〃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 面总结 出的用人之道,不仅全面、深刻,而且可操作性很强, 极具参考价 值”值得当今各级领导借鉴。 一.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以假充真,以虚代实;

知人,最为重要的是要知其人品。人品支配行动,行动反映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人个人志向是否坚定,意志是否动摇,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所作所为”能否经得起考验,是临阵脱逃的还是一往如前,这是一个人的人品之核心,也是知人的基本点。古往今来,任何一个事业成功者,无不是志向专一者,无不是信仰坚走者。考察一个人,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人品?可〃问之以是非〃,看其对是非曲折的判断,对某事物的看法,观察其志向。凡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含混不清、摸棱两可的人,那些随风摇动、忽东忽西的〃墙头草〃式的人,往往是善于察言观色、附炎趋势的人,他们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和内心道德的操守,只习惯于见风使舵,没有走性,这些人最容易在关键场合、关键时刻损害国家、民族的最高利益。只有志向高远、立场坚定、胸怀宽广、志同道合的人,才会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事业同命运、共呼吸,奋力拼搏,不辱使命。 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穷之以辞辨而观其变〃”即用激烈的言词激怒他,以考秦是一个人气度和应对突然问题或事件的应变能力。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三国期间曹操陈雄兵百万于长江北岸,气势汹;凶, 孙权朝野一片降声,诸葛亮为了刘备集团利益,与危难之际出使东吴,舌战群雄,正因为此才有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段有名的佳话。在诸葛亮看来,在诸

诸葛亮与其领导力

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发明家、音乐家,也是三国时期最成功的职业经理人的代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千百年来,诸葛亮作为智慧与道德的双重象征活在人们心中,成为彪炳史册的千古名臣。在《三国演义》中,他更是被塑造成“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明阴阳、晓八卦、懂奇门、知遁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样一个介于人神之间近乎完美无缺的英雄形象,成为智慧的化身。然而,他个性人格上的一些缺陷以及在管理决策中的一些失误,最终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不仅带给我们无尽的遗憾,也引发了许多学者的争议与批评。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诸葛亮高起点起步,刚参加工作就步入金领阶层,职业发展平步青云,让许多人望尘莫及。这是因为诸葛亮具备了一位高级职业经理人所必备的优秀品质,是位十分难得的复合型人才。首先他未出茅庐,先知三分天下,具有极高的战略眼光;其次他出使东吴、舌战群儒,不仅胆识过人,也具有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第三,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工作责任心强,有很好的职业操守;第四,他信念坚定,坚持“匡扶汉室”的目标毫不动摇;第五,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第六,办事谨慎,风险意识强;第七,以身作则,严于律已;第八,清正廉洁,处事公平公正;第九,勤于思考,日理万机还亲自参与科技创新,拥有连弩、木牛流马、八陈图等多项发明专利。第十,最关键的是,他始终明白老板的需要是什么,而且能想办法帮他办好,这是极为不简单的。 当然诸葛亮的业绩也是十分优秀的。在他出山前,刘备一直都是打败仗,居无定所,寄人篱下。诸葛亮上任后,协助刘备东和孙吴,北拒曹魏,赚荆州,取成都,夺汉中,治理川蜀内政,发展农业经济,六出祁山(史料记载是四出祁山),七擒孟获,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才有了蜀汉基业和三分天下之势,诸葛亮自然是功不可没的。但有人认为诸葛亮穷兵黩武、六出祁山无功而返,导致蜀国后期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把蜀国衰亡的责任全部算到诸葛亮头上,我觉得这是不妥的。首先,蜀汉在三国之中本身实力最弱,经济发展和人才数量远不及中原和江东;其次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蜀汉在魏吴的中间,被夹成“三明治”,在地利上处于劣势;第三,诸葛亮执政期间,蜀国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而其灭亡是在诸葛亮病逝30年以后的事;第四、关羽失荆州和刘备彝陵之战失败后,蜀国精英尽失、元气大伤、国力空虚,加上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内部矛盾重重,亡国是早晚的事情,至于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只是以攻为守、苟延残喘罢了。 因此,笔者认为,总体而言诸葛亮可以算得上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他在管理上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本文特总结归纳为以下六点: 一、深谋远虑。诸葛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胸怀全局,在详细分析了当时的市场竞争情况基础上,为刘备制定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先据有荆、益二州,最后夺取中原的战略规划。他的这个隆中对策为整个蜀汉集团的发展提供了方向。诸葛亮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还能够矢志不渝的一步一步地去实现这个战略规划,否则白手起家的刘备是不可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即使是“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的孙权,如果不是诸葛亮亲诣东吴、详析形势、尽陈利害,说动他与刘备联合抗曹,否则让曹操的几十万大军尽渡长江,恐怕江东早已改姓曹了。 二、凝聚团队。诸葛亮一直把团队建设作为管理的中心,以共同的价值观(匡扶汉室)把创业元老关羽、张飞、赵云、糜竺、简雍和刘璋、张鲁旧部等人凝聚在一起,有效提升了整个团队的进取心和执行力。要知道,关张二人不仅与刘备义结金兰,在年龄和资格上也比诸葛亮要老得多,而具均有万夫不当之勇,这两人刚开始并不把诸葛亮这个“空降兵”放在眼里,但没过多久便对他心悦诚服。还有在关羽想入川和马超比武时(刘备取西川后,封马超为平西将军、都亭侯),诸葛亮三言两语便令他笑逐颜开。这些都反映了诸葛亮高超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凝聚团队的技巧。

诸葛亮用人之道利弊谈

诸葛亮用人之道利弊谈 内容摘要:功盖三分国的诸葛亮,为蜀国的建立和强盛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用人之道,也深受后人推崇。大胆启用降将姜维,委以重任便可见一斑。常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是我们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事,但如何用人?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那是大有学问。 关键词:诸葛亮用人之道利与弊 我们的管理,最重要的莫过于是对人的管理。特别是对人才的管理,更是重中之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对管理者的要求则更为严格,因“将不智则三军大惑”。即俗话所说,“大将无能,累死三军”。所以,管理人才优秀与否?是事关企业的兴衰和存亡的头等大事。 脍炙人口的《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中诸葛亮的用人之道更是值得学习和借鉴,其中的一些失误之处,则警钟长鸣,让人引以为戒。所以,这决不是“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而是寓教于乐,古为今用.真正做到了这些,这对我们的管理工作是大有裨益和极大的帮助。 1 诸葛亮引进人才的成功典范 用现在的话说,诸葛亮引进人才的大胆之举,真是超乎常人,让人匪夷所思。收降姜维不仅化敌为友,而且还将敌方营垒的人培养为接班人,真正是引进人才的成功典范诸葛亮出兵伐魏攻打天水关

时,看到姜维的临阵指挥,也夸姜维“兵不在多,在人之调遣耳,此人真将才也!”顿生爱慕之心,遂产惜才之意。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用计,在天水关使姜维投降到自己帐下时说:“吾自出茅庐以来,欲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姜维),吾愿足矣。”后来诸葛亮将自己的著书二十四篇,计十余万字。包括“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毫无保留地全部传给了姜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壮心不已,曾六出祁山。而继承诸葛亮遗志的姜维则九伐中原,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并且可见姜维没有辜负诸葛亮的苦心栽培,诸葛亮也设有培养错姜维这人。 结合我们现实生活之中,引进人才不仅在国内异常激烈,而且在国际上也是你争我夺。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先后引进米卢、杜伊,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引进尤纳斯、邓华德等都是比较成功的。特别是米卢带领国足闯进世界杯,让球迷、国人大为振奋。今年才执教中国男篮几个月的邓华德,就率领中国男篮入围世锦赛十六强,让球迷和国人眼前一亮,惊喜万分。特别是在姚明缺阵的情况下,中国男篮在与希腊、俄罗斯、土耳其等欧洲篮坛劲旅的对抗中表现不俗,打出了气势,虽败犹荣。得到了对手的尊敬,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又如郎平执教美国女排、李矛执掌韩国羽坛教鞭等都大有建树。这些都是外国引进中国人才带来的显著变化,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成效。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例如某位领导到一家餐厅吃饭, 桌上的菜色鲜味美,觉得这位大厨师手艺高超,就想方设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启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诸葛亮是一个具有远大理想的政治家,他年轻时代就“每自比管、乐”,立志要成为出将如乐毅、入相如管仲的杰出人物,而且必须是兼而有之。他选择刘备的一个重要原因,盖如易中天所言,因为只有在刘备那里他才有可能找到充分实现理想和抱负的场所。至于兴复汉室,笔者认为并不见得是他真正的人生第一理想,成就一番可以与管仲、乐毅相媲美的丰功伟绩才是他最根本的追求。然而,怎样才能实现“管乐之梦”呢,唯一的途径就是取得丞相和最高军事统帅的职务,集内政、军事大权于一身。正是在这种根本追求的驱动之下,他开始了在刘备公司的成长之旅,同时实践着自己的选人、用人之道。 一、权臣之路 任何一个领导人的选人、用人策略都受制于自身认识、内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对诸葛亮来说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先从五个方面来重新审视诸葛亮的权臣之路,以次探究诸葛亮的选人、用人之道。 1、痴心要行隆中对。历史上,人们对有没有隆中对存在争议。但是,笔者认为,即使没有《三国志》中记载的那一段相当缜密的战略方案,至少在刘备驻扎樊口期间,诸葛亮应该与刘备探讨过这一方案的雏形,而且这一方案逐步成熟完善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对一个当时手上兵少将寡、寄人篱下的刘备来说,这个愿景太遥远了,也太不现实了。毕竟刘备已经46岁了,荆州是刘表的,而益州,刘备还没有去过。 由于张松、法正的出现,刘备的命运彻底改变了,他获得了益州这一全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具备了三国鼎立的基本条件,这也印证检验了诸葛亮当年所作的战略规划的正确性。这肯定会增加刘备对诸葛亮的赏识度,也会进一步激起诸葛亮自命不凡的虚荣心。后来刘备东征,大部分人都反对,而诸葛亮却选择了沉默。王大健先生对于刘备东征诸葛亮的态度给出了一种新解释,认为诸葛亮是不想阻谏,因为在他的战略规划里,荆州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但很遗憾,这次东征,刘备还是没有带上他。正是在军事上的压抑,他只能选择韬光养晦,先把内政工作做好再说,也就是说,先检验一下自己的“管仲之梦”。应该说,诸葛亮在内政上秉承法家思想,力求法度严明,鼓励农耕养殖,蜀国经济实力、人口状况出现了很大好转。 2、出头要等刘备死。刘备虽然一生坎坷,但最终还是成就了一番事业,这与他看人很准十分不开的。或许是他早就看出了诸葛亮的指挥作战能力,在诸葛亮出山后,直至刘备去世,刘备就没有让诸葛亮直接指挥过军队。 刘备去世之前,诸葛亮一直扮演着外交大臣、参谋、赋税官员等角色,应该说这离诸葛亮的人生目标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他要想实现“乐毅之梦”,看样子只能等刘备去世之后,

诸葛亮有著名的观人七法

诸葛亮有著名的七观法: 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4、告之以祸难观其勇, 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作为中国古代的头号智者,不仅谋略过人,在选人、用人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他从人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总结出的用人之道,不仅全面、深刻,而且可操作性很强,极具参考价值。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知人,最为重要的是要知其人品。配人品支行动,行动反映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人个人志向是否坚定,意志是否动摇,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所作所为,能否经得起考验,是临阵脱逃的还是一往如前,这是一个人的人品之核心,也是知人的基本点。古往今来,任何一个事业成功者,无不是志向专一者,无不是信仰坚定者。考察一个人,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人品?可“问之以是非”,看其对是非曲折的判断,对某事物的看法,观察其志向。凡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含混不清、摸棱两可的人,那些随风摇动、忽东忽西的“墙头草”式的人,往往是善于察言观色、附炎趋势的人,他们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和内心道德的操守,只习惯于见风使舵,没有定性,这些人最容易在关键场合、关键时刻损害国家、民族的最高利益。只有志向高远、立场坚定、胸怀宽广、志同道合的人,才会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事业同命运、共呼吸,奋力拼搏,不辱使命。 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穷之以辞辨而观其变”,即用激烈的言词激怒他,以考察是一个人气度和应对突然问题或事件的应变能力。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三国期间曹操陈雄兵百万于长江北岸,气势汹汹,孙权朝野一片降声,诸葛亮为了刘备集团利益,与危难之际出使东吴,舌战群雄,正因为此才有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段有名的佳话。在诸葛亮看来,在诸多智能因素中,应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像马谡那样的人,虽也有一些作为,但毕竟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在当今社会,我们有见微知著、能谋善断的能力,谋划得当、胸有良策的领导,不需要夸夸其谈者、纸上谈兵者作为一个领导者。只有那些勤于思考,寻找规律,运筹帷幄,未雨绸缪,不断提高处理应对突发问题和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的领导,才能担当重任,造福一方。

解读四大名著中领导者用人之道

解读四大名著中领导者用人之道 解读四大名著中领导者用人之道 得人才者得天下!一切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选人用人,关乎事业的成败。如何根据德才勤绩慧眼识人,如何量才而用,因材施用,如何用感情、待遇、制度、文化选用留人,如何选对人、用好人,本文将结合《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古典名著,全新揭示选人用人大智慧。《三国演义》 一、用人之首“三顾茅庐” 用人之首在于选人。“三顾茅庐”可谓选人上的典范。古人云:“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刘备“三顾茅庐”,不仅成就了诸葛亮旷世之才,也使得自己“三分天下”,成为了千古佳话。《三国演义》选贤大致有三种渠道:一是凭公认选贤。刘备选用“卧龙”和“雏凤”这样的人才,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口碑。像诚邀“卧龙”,主要是由于徐庶和司马徽的推荐;选拔“雏凤”则是出于鲁肃的举荐。二是凭实绩选贤。魏延作为降将,而且诸葛亮认为其“有反骨”,但刘备还是用其镇守汉中,就是出于魏延在战争中的赫赫战功。三是广泛选贤。曹操在选人上率先提出“唯才是举”,所以,曹操手下人才最多,谋士如云,战将如雨;孙权选人视野广阔,

不论贵贱,“拔吕蒙于戎行,识潘璋于系虏”,所以手下出身“寒门”的大将很多。 二、用人之要“吴下阿蒙” 用人之要在于育人。蜀国拥有“五虎将”这样的“将才”和诸葛亮这样的“帅才”为什么在刘备死后会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在育人少了“传帮带”,造成无人可用。而东吴自周瑜之后有鲁肃和吕蒙,吕蒙之后还有小将陆逊,就是因为孙权有“吴下阿蒙”的培养机制。《吕蒙传》评曰:“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吕蒙所以能有此丰功妙计,是与孙权的精心培植分不开的。吕蒙原来“少不修书传”,孙权督导吕蒙说:“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在孙权的指导下,吕蒙“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以致鲁肃发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慨。 三、用人之智“将功赎罪”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用人还需要学会容人,只有学会了容人,才能拴住人才。《三国演义》刘备的“权记过,容将功赎罪”是用人中容人的智举。在蜀国,关羽华容道放走了魏主曹操,算是犯了天大的错误了,可刘备还是原谅了他,“权记过,容将功赎罪”,以致关羽为蜀国出生入死,对刘备至死不渝。在东吴,周瑜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也没有把周

诸葛亮用人之道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启示现代人力资源理 诸葛亮是一个具有远大理想的政治家,他的管理思想,管理智慧,管理艺术给我们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很大的启示,下面就从他的权臣之路和选人用人特点分析他的用人哲学和用人艺术,力求对我们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有所启示。 一、权臣之路 任何一个领导人的选人、用人策略都受制于自身认识、内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对诸葛亮来说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先从五个方面来重新审视诸葛亮的权臣之路,以次探究诸葛亮的选人、用人之道。 1、痴心要行隆中对。历史上,人们对有没有隆中对存在争议。但是,即使没有《三国志》中记载的那一段相当缜密的战略方案,至少在刘备驻扎樊口期间,诸葛亮应该与刘备探讨过这一方案的雏形,而且这一方案逐步成熟完善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对一个当时手上兵少将寡、寄人篱下的刘备来说,这个愿景太遥远了,也太不现实了。毕竟刘备已经46岁了,荆州是刘表的,而益州,刘备还没有去过。 由于张松、法正的出现,刘备的命运彻底改变了,他获得了益州这一全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具备了三国鼎立的基本条件,这也印证检验了诸葛亮当年所作的战略规划的正确性。这肯定会增加刘备对诸葛亮的赏识度,也会进一步激起诸葛亮自命不凡的虚荣心。后来刘备东征,大部分人都反对,而诸葛亮却选择了沉默。王大健先生对于刘备东征诸葛亮的态度给出了一种新解释,认为诸葛亮是不想阻谏,因为在他的战略规划里,荆州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但很遗憾,这次东征,刘备还是没有带上他。正是在军事上的压抑,他只能选择韬光养晦,先把内政工作做好再说,也就是说,先检验一下自己的“管仲之梦”。应该说,诸葛亮在内政上秉承法家思想,力求法度严明,鼓励农耕养殖,蜀国经济实力、人口状况出现了很大好转。

_心书_识人用人学_诸葛亮用人之道_戴淑芬

《心书》识人用人学 ———诸葛亮用人之道戴淑芬,陈 翔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 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其治国与治军的思想深刻庞杂。而其名著《心书》则是这些思想的集中体现。现将其中的识人用人思想归纳总结,以供后人参考。 〔关键词〕 诸葛亮;《心书》;识人;用人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04)03009304 〔收稿日期〕20031211 〔作者简介〕戴淑芬(1963— ),女,北京人,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陈 翔(1975— ),男,北京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东汉末年,官僚腐败,民不聊生,农民起义烽起云 涌,各路英雄豪杰纷纷揭竿而起。贩草鞋出身的刘备,胸怀大志,为振兴汉室,东奔西走,然得非其人,无高人指点,终而狼狈不堪。先后依徐谦,奔曹操,归袁绍,附刘表,一直寄人篱下。后闻诸葛亮有管仲、乐毅之才,遂卑躬曲节,三顾茅庐。诸葛亮为刘备之诚心所动,遂献三分天下之策。在以后27年里,诸葛亮尽忠尽责,南征北战,辅助刘备,使刘备由一支兵微将寡的弱小力量在群雄逐鹿中,不断发展壮大,终而取得“三分天下”的蜀汉政权。刘备的基业,诸葛亮可以说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也充分说明了杰出人才的极端重要性。 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各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人才,尤其是诸葛亮的将才就成了关键。任何组织间的竞争,说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如何识别人才、选择人才,就成了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的一大难题。 诸葛亮过人的智慧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发出耀眼的光辉,尤其是其治军与治国的思想。而《心书》就是诸葛亮智慧的结晶。《心书》是专门论述为将之道的一部奇书,其主要内容如下:一,将领的道德修养;二,君主与将领的关系;三,将领的用人之道;四,将领的军事素质;五,将领的治军之道。用人是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职能,现将诸葛亮《心书》的用人之道归纳总结如下,以供企业的管理者借鉴。 一、兵机———用人的前提 兵机就是兵权,诸葛亮在《心书》开篇就论述了兵 权的极端重要性。“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势,而临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阴所遇而施之,若将失权,不操其热,亦如鱼龙脱于江湖,欲求游洋之势,奔涛戏浪,何可得也?”即是说,主将若能操纵兵权,则如虎添翼;若失去兵权,则如龙游浅滩。 管理就是使用人才去实现组织的目标的过程,要有效地使用人才,必先有相应的权力。权力是支配人力资源的可能性,即支配人和物的力量。权力分为职位权力和非职位权力。职位权力来源于组织的正式规定,具有强制性;非职位权力来源于人格的魅力,即管理者对下属的非强制的影响。所以管理者要有效地使用下属,即使下属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任务,除必须牢固地掌握职位权力以外,还必须培养非职位权力。 诸葛亮初出茅庐,供凭一介村夫,而受刘备如此礼遇,很令关羽、张飞不满,此时诸葛亮尚不具备下令的“兵机”,所以每每定计之时,必使刘备在场,借由刘备之口下令调兵遣将,而后刘备赋以军政大权,即取得职位权力;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后来使关羽、张飞佩服不已,即取得非职位权力。在取得职位权力和非职位权力之后,诸葛亮才放自由,敢于单独下令。由此可见,兵权是用人的前提。 2004年9月第20卷 第3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Sep.2004Vol.20 No.3

《三国演义》与用人之道

《三国演义》与用人之道 世界上最宝贵的人,更确切一点说,是人才。奇迹要靠人才去创造,光辉的业绩要靠人才去建立,灿烂的未来要靠人才去书写。 先秦时期,孔子明确提出“举贤才”的主张;墨子在《尚贤》一书中说:“贤者为政则国治,愚者为政则国乱”,“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人才是“国家之珍”、“社稷之佐”,并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善于用人的政治家,他在赤壁战败之后,多次下求贤令,注重用人唯才,实行“唯才是举”,不管是“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甚至是“不仁不孝”,只要有“治国用兵”本领的人,都一律加以任用。朱元璋认为,“贤才,国之宝也”,“天下之治,天下之贤共理也”,“人君之能政治者,为其有贤人而为之辅也”,“贤才不备,不足为治”。总之,凡是昌盛时代,必然是人才涌现的时代;凡是兴旺发达的国家或民族,必然是能够吸引人才的国家或民族;凡是卓越的领导者,必然是善于用人领导者。 汉高祖刘邦,他起于一个亭长,论本事也没有什么文凭或杰出的地方,他之所以能在秦末的混战中终于夺得天下,关键就在于善于用人。他大不定期天下之后,在积阳南宫置酒大宴群臣。他说:“列侯诸将无敢隐联,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达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与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肖何;库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说:“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这就告诉我们,得人才就能得天下,善于用人,就能惟弱胜强,转败为胜。作为一个领导者来说,他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科不这决策和善于用人,英国陆军无帅蒙哥马利说:“我的工作时间也许在三分之一用于人员的考虑上。”明朝游击将军何良臣说:“任力者劳,任人者逸。善任人者,总其纲则万日张,握其纪则万目起,虽治千百万众,何以劳为。故曰:任人者多而不劳。”他说的“任力”就是只用一已的力量,“任人”就是善于使用人才。他认为善于使用人才,就象抓纲举目那样抓住了关键。虽然统领千百万大军,但举重若轻,治众如寡,收“多而不劳”之效,这的确是非常高明的领导艺术。 在《三国演义》这部形象的兵书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那个时代军阀争战的史实和壮观场面,而且能够在如何使用人才上得到深刻的启增添。刘备前半生东奔西走,一无所成,搞到最后甚至连立足之地都没有,原因何在,没有人才,手下只有关、张二人,成不了气侯。后来,得“伏龙凤雏”相佐,又有“五虎上将”效力,才迅速取得了西川为根据地,才有能力和孙权、曹操抗衡。袁绍号

诸葛亮辨识人才的七种方法

诸葛亮辨识人才的七种方法 这知人之道不仅可用于治国治军上,我们的学校管理亦可用得上,这有助于让我们做到知人善任,人善其用。 《将苑》卷一中论道:“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对于这个识人标准,详论如下: 第一个标准是“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在用人的过程当中,往往要他们面对一些挫折或者是非,换言之,在部署双方争斗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他们的志向如泾渭般分明。例如:有些人因为小小纷争就放弃了现有岗位,不再坚持。因此,在某种程度下,要看一个人的立场是否坚定,就要看他忍受是非的能力。又如,当某一个人抱怨上司对他的欺压和不满,然后对别人说:我要不做了。这个言行说明这个人的志向是不够坚定的。如果你把志向不够坚定的人放到危难之处,放到重要地方的时候,这种作法本身就是很危险的。因此,“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的识人之法很有意义,换言之,让一个人在面对他认为是不合理之事的时候,你看他是怎么样去做的?他究竟是忍辱负重,继续向前,还是任性善变,一意孤行,这从中可看出其志向或者立场是否坚定。这就是“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第二个标准是“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就是说,当说话的时候,你不一定要处处去肯定对方。考察用人之际,虽然被考察之人明明是对的,但你也可以说他是错的,这时他可能会竭尽全力地来跟你解释,或者辩解。否定其肯定者,肯定其否定者;对者错之,错者对之,这时看他是如何应对的,这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应变能力。当然,或人或事之中,并没有绝对的对错,而是因不同角度、不同时域使然,这样就需要处之以不同的方式、方法,不同的思维。一个不懂得变通的人,由于他的原则过于刚强,而方法却不懂得变通,因而往往容易让自己陷入困境。这就是“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第三个标准是“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也就是说,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向他咨询,让他谈谈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为什么要会有这样的看法。所以,

诸葛亮七观法

《七观法》 —诸葛亮 关于如何知人识人,诸葛亮有著名的七观法供我们参考: 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即通过问答来观察其对事物的判断力,来观察其志向 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即通过出其不意的问答来观察其应对突发问题或事件的应变能力 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即通过询问计谋来了解其学识的真伪、广窄等 4、告之以祸难观其勇 突然告诉一个人说大难降至,通过观察他的表现判断其是否勇敢 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通过一起喝酒来观察其酒后的言论及真性情 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用金钱来考验人,使其面临财富,来有效观察其是否清正廉洁 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就是说交代给他一件事情,让他去完成,通过他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来观察其诚信和忠心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不仅谋略过人,在选人、用人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善于从人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来考察识别人才。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是指向对方提出大是大非的问题,看他的志向、志趣。人们是用思想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对大是大非问题的看法也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人只有具备坚定的信仰,才能不怕困难、不惧艰辛,也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说,要了解一个人是否值得你重用,首先就得了解他的立场、观念和志趣。 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即要专门考察对方的应变能力。在诸葛亮看来,在诸多智能因素中,应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当今社会,“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一个领导者面临的形势、问题和情况瞬息万变,一些突发事件对官员的应变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有具有能够驾驭复杂问题的能力,才能担当重任。 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是要考察对方的见识。向对方提出方方面面的问题,让他思考相应的计策,看他的谋略是否深远,看他的见识是否独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那些毫无计谋、遇事便束手无策的官员,即使有心为上级解愁,为百姓排忧,也终究力不从心,无法左右大局。只有那些善于从战略上考虑问题、从战术上处理问题的领导干部,才能真正为老百姓带来切实的好处。 四、“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诸葛亮在重用一个人之前,常常人为地创造一个逆境,观察对方是否具备足够的勇气。一个没有坚持真理的勇气的人,一个面对困难畏惧退缩的人,不可能惩恶扬善,也不可能为了百姓的利益勇往直前。 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向对方劝酒,待他醉后再观察他属于何种类型的人。酒后吐真言,要了解一个人,最好是等待他喝醉的时候。一些人挖空心思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往往在酒醉之后将卑鄙无耻的灵魂暴露无遗。看看今天那些贪官污吏,哪个不是得意忘形,甚至肆无忌惮,就像一个醉汉一样失去了清醒的头脑,从而低估了我党反腐败的决心和能力。 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投其所好,以小恩小惠引诱对方,考察他是否清正廉明。自古以来,中国老百姓希望自己遇到的是清官、廉官,而非贪官。是富贵不能淫还是见利忘义,往往是判别一个人尤其是一个领导干部品行高低的重要标准,事实证明,经受不住金钱诱惑的人,不可能利国利民,反而会危害国家利益、损害政府威信、伤害百姓感情。 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与对方商定某事,看他能否说到做到,是否讲究信用。“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说话不算数,就不值得别人信赖。自古以来,诚信是对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一个不诚信的人不是真正的人才,也是没有资格成为领导干部的。 诸葛亮的这七条用人之道,给我们各级领导提供了一个极有价值的用人策略。我们讲,要用好的制度选好的人,诸葛亮的识人、选人方法,对我们仍然有借鉴的价值。

从“历史经典“看用人之道

从“历史经典”看用人之道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其《心书》一文中讲到如何知人时,提出了七条途径:其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从其对是非的判断来考察其将来的志向,看看是否胸有大志;其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即提出尖锐的问题对其诘难,看其观点有什么变化,能否随机应变;其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即就某方面的问题咨询其看法和对策,看其知识经验如何,具不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即观察其在困难面前的表现,看其有没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处世不惊的良好心理素质;其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即以美酒款待,看其个人品德如何,是否两面三刀,阳奉阴违;其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即观察其在金钱财富面前的表现,看其是否能经得住物质利益的诱惑,是否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其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即托付其办事以视其信用如何,是一诺千金,还是信口开河。诸葛亮的这些观点很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借鉴古人的经验,拓宽知人的思路。 用人能否把握时机,与领导者的素质有着很直接的关系。有这样一个故事。汉武帝时,有一次他到郎署去视察工作,在那里他见到一位老者,衣服破烂,两鬓花白,步履蹒跚。汉武帝非常惊讶,就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入的郎署?”老者答日:“我叫颜驷,是江都人,在文帝的时候做的郎官。”武帝又问:“你怎么这样大年纪还是个郎官呢?”,颜驷回答:“文帝喜欢文人而我好武,景帝喜欢老人而我那时还年轻,而您喜欢青年我却已老了,所以,我虽然三朝为官却始终未能得到提拔。”武帝听了颜驷这番话,非常有感触,当即提升他为会稽都尉,以谢他的一番直言。 这则历史故事告诉我们,用人的时机把握不好,就会埋没人才、荒废人才。时至今日,我们的一些单位仍然在论资排辈,使用人才不是靠能力,而是需要熬年头。这种状况虽然已在逐步改观,但其惯性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我的生活经验使我深信,没有缺点的人往往优点也很少。”《南方周末》曾刊载这样一篇文章,题目叫“综合测评”,文中给了三个人的大致表现,问哪个人能造福全世界。候选人A笃信巫医和占卜家,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好马提尼酒;候选人B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肯起床,读大学时曾经吸食鸦片,每晚都要喝一夸脱(大约一公斤)的白兰地;候选人C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保持着素食的习惯,从不吸烟,只偶尔来点啤酒,年轻时没有做过什么违法的事。一般的人是不愿把票投给有那么多缺点的A和B的,而C则是比较理想的候选人。可文中给出的结果却绝对让所有的人瞠目,有缺点的A和B分别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而那个没有多少缺点的人竟是臭名昭彰的阿道夫·希特勒。这篇文章视角独特,却出人意料,但很能说明问题,也就是说,罗斯福和丘吉尔之所以能成为杰出的领导者,绝不是因为靠了上述缺点,而是靠了他们的智慧和才能。 战国初年,魏文侯派大将讨伐中山国,碰巧的是,乐羊之子乐舒当时正在中山国为官。两军交战,中山国想利用乐舒迫使魏国退兵,乐羊不为所动。为把握胜局,乐羊对中山国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战略。消息传到魏国,一些谗臣纷纷向魏文侯状告乐羊以私损公。魏文侯不予轻信,当即决定派人到前线劳军,并为乐羊修建新宅。乐羊围城数日,待时机成熟,一举破城。灭了中山国。班师回朝后,魏文侯大摆庆功宴,酒足饭饱,众人离席后,魏文侯叫住乐羊,搬了一个大箱子令其观看,原来里面装满了揭发乐羊围城不攻,私利为重的奏章。乐

看诸葛亮《心书》说用人之道

看诸葛亮《心书》说用人之道 经营管理 10-13 2148 看诸葛亮《心书》说用人之道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其《心书》一文中讲到如何知人时,提出了七条途径:其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从其对是非的判断来考察其将来的志向,看看是否胸有大志;其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即提出尖锐的问题对其诘难,看其观点有什么变化,能否随机应变;其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即就某方面的问题咨询其看法和对策,看其知识经验如何,具不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即观察其在困难面前的表现,看其有没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处世不惊的良好心理素质;其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即以美酒款待,看其个人品德如何,是否两面三刀,阳奉阴违;其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即观察其在金钱财富面前的表现,看其是否能经得住物质利益的诱惑,是否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其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即托付其办事以视其信用如何,是一诺千金,还是信口开河。诸葛亮的这些观点很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借鉴古人的经验,拓宽知人的思路。 用人能否把握时机,与领导者的素质有着很直接的关系。有这样一个故事。汉武帝时,有一次他到郎署去视察工作,在那里他见到一位老者,衣服破烂,两鬓花白,步履蹒跚。汉武帝非常惊讶,就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入的郎署?”老者答曰:“我叫颜驷,是江都人,在文帝的时候做的郎官。”武帝又问:“你怎么这样大年纪还是个郎官呢?”,颜驷回答:“文帝喜欢文人而我好武,景帝喜欢老人而我那时还年轻,而您喜欢青年我却已老了,所以,我虽然三朝为官却始终未能得到提拔。”武帝听了颜驷这番话,非常有感触,当即提升他为会稽都尉,以谢他的一番直言。 这则历史故事告诉我们,用人的时机把握不好,就会埋没人才、荒废人才。时至今日,我们的一些单位仍然在论资排辈,使用人才不是靠能力,而是需要熬年头。这种状况虽然已在逐步改观,但其惯性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作为领导,并不一定要比所有的部属更有才干,关键是要看能不能将各有所长的一群人组织在一起,共同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去努力。美国的钢铁之父卡内基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领导。虽然他已去世多年,但他的碑文却留给世人以永恒的回忆。碑文是这样写的:“一位知道选用比他本人能力更强的人来为自己工作的人安息于此本文摘自终级管理网() 详细出处请参考:

诸葛亮识人七法

诸葛亮识人七法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用是非之事来询问他,从而观察他的心智。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和他辩论一个问题,把他辨的没话说而激怒他,从而观察他应变的能力和本身的气度。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用计谋来咨询他,从而观察他的学识。 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把灾祸劫难告诉他,从而观察他的勇气、胆识。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用酒把他灌醉,从而观察他的品性。(酒后吐真言)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用利益来诱惑他,从而观察他的清廉程度。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把事情交给他去办,从而观察他的信用程度。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第一条是指,向对方提出大是大非的问题,看他的志向、志趣有何特点。人的许多行为都是观念的产物。古今中外具有深刻信仰的人,无论是政治家还是宗教徒,也无论是科学巨子还是军事间谍,都可以忍受奇耻大辱与不白之冤。从这个意义上说,要了解一个人是否值得你重用,首先就得了解他的立场、观念、角度、位置。凡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含混不清、摸棱两可的人,决不可委以重任。因为这种人习惯于见风使舵,没有定性,最容易在关键场合、关键时刻损害国家、民族的最高利益。 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第二条是专门考察对方的机变或应变能力。自古用人的两大铁定法则是:一看德;二看才。在官场上,除了有许多贪官之外,还有为数不少的庸官。贪官害国,庸官也误事。在诸葛亮看来,在诸多智能因素中,应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像马谡那样的人,虽也有一些作为(如建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之类,被诸葛亮采纳),但毕竟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为官一任,理应造福一方;但若缺乏驾驭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一

聚才高手:刘备的用人之道.

聚才高手——刘备的用人之道 刘备与曹操、孙权相比,既无“一城一域”,也无“金融资本”,个人能力更不及曹操,但作为“聚才高手”,刘备长于用人之道和领导艺术,终从“织席贩履”的一介布衣,成长为蜀国之君。 精选人才,不拘一格 刘备在选人上不重多,而在精。其所用之人都在某些方面具卓越之能力,能独当一面,横扫千军。“状乎神而近似妖”的诸葛亮、善于奇谋的法正、善于揽财的刘巴以及关张赵黄马“五虎上将”都是当时不可多得的人才。 知人善任,优势互补 知人,敢用比自己强的人,是刘备的高明之处。诸葛亮、法正以及“五虎上将”等都是个性非常鲜明之人,能攻能守。刘备作为一个蜀国的核心,非常注重人员配臵平衡,岗位设臵优化,权责明晰,使整个团队达到了最完美的人才组合,提升了核心的竞争力。 用人不疑,唯才所宜 刘备对属下一群文武众臣充满信任,而不像曹操那样生性多疑,处处设防,其中充分授权是其用人的成功之处。三顾茅庐,刘备请得诸葛亮出山并出任丞相兼三军统帅,把军中大事一概交给他打理,很少干预,这样才使诸葛亮有机会把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刘备通过封候,使五虎上将分管五大区域,各自有了事业上的定位,才使其在三国中占有一席之地。当刘备被曹操击溃于当阳时,有人言赵云已北去投降曹操,刘备立即以手戟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魏延怒杀韩玄, 献城投降,被诸葛亮认为其不忠不义,同时被指出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但刘备爱惜人才,仍将魏延收留,委以重任。 坦诚相待,感情留人

一个人才,他最希望、最渴望、最需要得到的是什么?尊重。“刘备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最善于作感情投资,以笼络人心,使自己的中坚团队牢而不破,以至于有人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从创业之初到建立霸业,从四处奔走逃命到建都成都,都对自己的部属仁爱有加,而不象一些古代帝王可以共患难而不能同享乐,或者怕功高盖主,来个“杯酒释兵权”,更有甚者落个“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刘备还善于感情留人,如徐庶。 赏罚分明,激励到位 刘备善用感情,屈伸求才。对部属爱兵如子,但同样重视制度化,军纪严明,“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是其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对结义弟兄张飞犯错也一视同仁,决不姑息,奖惩分明,使大家心服口服,增加了凝聚力,以至“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不谋一策”。刘备慈善好施,对有功之人,出手大方。 附:现代管理学告诉我们:合理的人才匹配可以使人才个体在有效管理下释放出最大的能量,从而产生良好的组织效应。一个组织的效能,固然决定人才的素质,更有赖于人才整体结构的合理配臵,科学的人才配臵和管理能够使人才扬长避短,产生超越个人能力的力量,通过优化人才结构就能获得巨大效益。

从“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看诸葛亮的用人之道

从“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看诸葛亮的用人之道 “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这是后人对三国之一的蜀汉政权人才严重缺失的生动形象地描述。蜀汉人才缺乏,而将才更是奇缺,以致于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之时,军中将领已经到了捉襟见肘、不得不用武功平平的廖化为前营先锋的地步,而蜀汉的开国之初,那种“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叱咤风云、朝内军中文武人才济济的壮观气象早已不复存在。那么,人才济济的蜀汉何以落到如此的地步呢?有人说,这与时任蜀汉丞相的诸葛亮失败的用人之道不无关系。那么,诸葛亮究竟有哪些失败之处呢?最近,一些媒体纷纷披露和解读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并不成功的用人之道。 一、重用关羽,更吹捧关羽,结果使关羽大意失荆州而惨遭东吴杀害。关羽与刘备“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其个性高傲,目中无人,但也有通情达理的一面。诸葛亮对他的特点应当说是相当了解的。然而,当“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比谁类?”时,诸葛对这种基本属于了解情况的询问,不是根据客观情况如实相告,却对关羽曲意奉承:“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这种不合实际的吹捧,使本来就个性高傲的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助长了他的自大情绪,埋下隐患于将来。及至后来陆逊假意称颂他“小举大克,一何巍巍!……将军之勋足以长世”时,便“意大安,无复所嫌。”终于酿成了“大意失荆州”并遭到东吴杀害的悲剧。虽然荆州失守,关羽败亡受多种因素影响,但诸葛亮的吹捧却是他自我膨胀的催化剂。 二、重视法正,却放纵法正,致使法正一生罪恶累累、黯然病逝。法正原在刘璋手下为官,“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于是,暗中投降刘备,为引刘备入川立下大功,后又在攻取汉中的战役中出谋划策,功勋卓著,被刘备封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然而法正任蜀郡太守后,德行方面并无改观,“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这种违法乱纪的报复行为,引起同僚的不满。有人对诸葛亮说:“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素以执法严峻著称的诸葛却说:“主公之在公安,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对于法正的放纵,他人只是请诸葛转告刘备,加以约束,作为军师的诸葛亮不仅不答应,反而说其乱法有理,情有可原。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说出如此失刑政的话呢?可以从两个方面找原因。一是诸葛不愿得罪或得罪不起法正。因为法正此时的功绩、地位、甚至智谋都在诸葛之上,且“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故言如此。”其实,诸葛亮深知,此时在文臣中只有法正是自己最有力最现实的竞争对手,由于法正深得刘备宠信,自己是难以直接撼动其地位的,因此只有纵其进一步违法乱纪,以招罢官甚至杀身之祸,自己才有可能取而代之。只是诸葛亮的这一招“捧杀”尚未见大效,法正便病逝了。 三、使用黄忠,但时常压制黄忠,致使黄忠一直屈居人下。黄忠是刘备的主要将领之一,他作战时,“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在攻取益州时立有大功,后又在夺取汉中的战斗中“推锋必进……一战斩渊”,再创奇功。因此,刘备决定提升黄忠为后将军。而诸葛亮却说:“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 遂与关羽等齐位,赐爵关内侯。黄忠战功卓著,刘备奖进他,理所当然。而诸葛却要刘备迁就关羽,压制黄忠,作为军师竞可如此赏罚不明!这只能说明诸葛亮在处理此事时怀有私心。本来,关、张与刘备恩若兄弟的关系就是诸葛亮无法比拟的,马超又是侯门之后,名望也很高,现在又提升黄忠为后将军,其地位似乎超过了自己,这当然是他不愿看到的,但又不便明说,只好借口怕“关羽不悦”来阻止。 四、提携彭羕,却构陷彭羕,致使彭羕惨遭杀身之祸。彭羕是蜀地广汉人,由于“姿性骄傲”,尽管有俊才,在刘璋时“仕州不过书佐,后又为众人所谤毁于州牧刘璋,璋髡钳羕为徒隶。”刘备入川时,彭羕前去拜见庞统,“统大善之,而法正宿自知羕,”故二人共同向刘备举荐彭羕。“先主亦以为奇,数令羕宣传军事,指授诸将,奉使称意,识遇日加,成都既定,……拔羕为治中从事。”可见彭羕是很得刘备的赏识和器重的。马超也说彭羕“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谓卿当与孔明、孝直诸人齐足并驱。”但彭羕也有为人轻狂的缺点,“羕起徒步,一朝处州人之上,形色嚣然,自矜得遇滋甚。”而作为军师的诸葛亮,对彭羕的缺点既不挂在脸上,又不如实的指出来,而是采取了“虽外接待羕,而内不能善”的表里不一的态度,直至“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