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公安民警承担着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高应激的特殊工作,其心理压力指数在所有职业中无可争议地高居首位。有研究表明,警察仅在任职头三年耳闻目睹的丑恶面,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的还要多。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警察成为与各种阴暗面打交道最多的群体。警察已经成为一个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警察对维护社会稳定负" />
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警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警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警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警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人们的心目中,警察应该个个都是钢铁硬汉。其实,警察和普通人一样,也会出现挫折感、心理障碍或心理危机。Office:office" />

由于公安民警承担着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高应激的特殊工作,其心理压力指数在所有职业中无可争议地高居首位。

有研究表明,警察仅在任职头三年耳闻目睹的丑恶面,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的还要多。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警察成为与各种阴暗面打交道最多的群体。警察已经成为一个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

警察对维护社会稳定负有重要责任,如果警察的心理有缺陷,对公民、对国家都意味着潜在的危机。

为帮助公安民警提高心理抗压和调适能力,立足公安工作全局和公安队伍建设发展需要,今年年初,公安部在全国八个城市公安局确定为民警心理训实验点,大连是基中之一。

现场

心理咨询师:呵护民警健康之“心”

8月23日,在大连实验中心心理档案室,一名年轻的女警官拿着一摞记载着参试警察心理测试数据的心理档案,向前来参观的高级警官们详细介绍由心理测试实验数据得出的初步结论:“这名民警反应速度灵敏,很适合做特警工作”、“而这名民警通过测试,反映其平常心理压力过大,则需要做相关的心理辅助治疗,才能上岗工作”……这位叫王璐的女警官有着双重身份,既是大连市公安局的一名普通民警,也是公安部民警心理训练大连实验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她所承担的工作则是对民警们做心理预防、咨询和训练。

32岁的王璐九年前从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本溪市公安局作了一名机关干部。大学时主修的教育心理学让她割舍不下对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那份感情,经过不懈努力,2002年,她顺利拿到了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认证证书,不久她就凭借这个特长被调到公安部民警心理训练大连实验中心作了一名心理咨询师。

“现在的工作是预防为主,提高民警心理素质,把患病可能性降到最低,这也是从优待警的一项重大举措。”谈到目前所从事的工作,王璐发表了这样的看法。

王璐说,过去单纯把身体检查作为衡量身体素质好坏的标准,现在则在此基础上,加大了心理素质的检测力度。而为了与世界接轨,实现民警的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实验中心专门聘请了相关的军事心理训练专家协助进行相关的学术研究,并针对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开枪、参加维和或其他重大任务、目睹战友伤亡、遭遇失业或家庭重大变故等情况应进行的心理辅导、矫治进行探索,以实现防止民警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发生,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和不必要的损失。

中心成立后,首先接纳的是200名来自一线的特警队员和基层派出所干警,并逐一为他们建立了心理档案。在一次高空抗恐惧行为测试训练时,一名民警出现了严重的恐高反应,心跳急剧加速。王璐立即对其进行心理辅导,鼓励他说:“对高空的恐惧是后天形成的,不是先天就有的,就像孩子刚生下来对火不一定产生恐惧一样,因此一定要调整脑海中固有的错误认知,激发潜能。”在王璐和战友们的鼓励下,这名民警克服了原有的恐惧心理,自信心增强,并顺利完成测试。在随后的第二天进行的高空“依存共渡”训练项目中,该民警在克服心理障碍后,主动第一个报名参加测试,并顺利完成。事后,他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没有这次测试和心理咨询师的科学指导,我可能改变不了过去错误的认知,而在执行任务时也将会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其实,像王璐一样,心理训练中心还有许多的具有专业特长的心理咨询师在为干警们服务,他们如一缕春风,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呵护着民警的健康之“心”。

流程

民警心理训练系统初具规模

2006年1月,公安部将公安民警心理训练先行试点的任务交给辽宁大连。重任之下,经过相关部门和人员的不懈努力,目前民警心理训练系统已初具规模,建立了以行为观察室、心理恢复舱、心理素质测评室、心理能力训练室、心理档案室、心理素质模型研究室以及心理行为训练场为主体的民警心理实验室。

心理行为观察室分为实验区和观察区两个区。实验区是对民警进行情境类心理行为训练,其中一个叫"突破险境"的训练项目,要求10名参训人员在不借助任何其它外物,在不触模拟电网的情况下,从电网的上端翻越,以此来培训民警的团队精神,开发团队潜能。民警在进行作业的同时,工作人员通过监控与音像系统对每名参训人员的行为进行捕捉。有的民警在作业中积极主动,有的民警则是被动接受。这些行为都会被监控系统捕捉到并显示到观察区的电脑上,通过行为编码软件对其行为进行分析处理,给出其相应的心理特征。从而为焉步的素质模型的构建提供数据支持。

心理恢复舱的作用,主要是当遇到突发事件,民警心理受到严重创伤后,在48小时之内在这里进行心理恢复,从而使其在较快的时间内恢复到原有的心理状态。恢复舱工作的原理,首先通过心理作业以及生理采集仪确定出民警当前的压力指数,然后根据压力指数做出相应的处理办

法,如音乐放松法、肌肉放松法、想像放松法等等。

心理素质测评室的主要功能是对民警的心理素质进行测评及对民警的心理能力进行训练。这两大功能是通过"民警心理素质测评系统和民警心理能力训练系统"来完成的,这两套系统可以多人的、多次的进行进行数据采集,测试结果会通过网络被统一保存在数据中心,这样就确保了该结果的保密性。同时,在每台电脑的终端上都配备了生理监控仪,可以及时对被测警员的生理指标进行监控。

心理档案室是将民警在行为观察室、心理恢复舱、心理测评与能力训练室进行的所有活动结果汇集在一起,经工作人员整理形成心理档案。有了这些档案,心理训练将更有针对性与时效性,同时也为心理素质模型研究提供丰富资料。

心理素质模型研究室主要是依据行为观察室、测评室等收集到的实验数据,通过专家的访谈、案例的分析,从人格特征、健康状况、社会适应与认知能力四个维度来研究民警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构建心理素质模型图,这为民警的训练、选拔、任职等提供参考依据。

心理行为训练是一种以心理素质模型为基础,应用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借助行为训练以提高受训人员的基础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训练方法。在公安民民警中推行心理行为训练,不仅可以帮助有各种心理异常的公安民警尽快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危机,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广大公安民警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战胜心理恐惧,激发心理潜能。增强敢为精神,锤炼坚强意志的训练目的。这套心理行为训练系统共包括32个科目,在现场记者看到的大型组合器械,集成了"勇攀高峰"、"凌空跨越"等10个训练项目。

链接

警察心理健康标准

日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网"将下面7项内容列为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没有明显的心理障碍或异常。例如出现昆虫恐怖症的人往往对特定类型的昆虫表现出一种极度的恐惧,显然这是一种心理变态的反应。

2、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认识不正确的情形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有过高的评价,而夸大自己的结果是经常遭受失败的;另外一个是过低的评价,结果是缺少前进的动力。

3、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情绪的稳定,没有不必要的紧张和莫名的不安感,一般事情不会引起情绪上的波动,在紧急情况下能保持镇定,遇事不慌,能采取紧急措施。

4、保持统一的人格。警察应当在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方面与外显的行为相一致。一个人如果内心和外部行为不一致,就会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形成双重人格。

5、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同他人交往,并且把人际关系作为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能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和人格,对他人的过错能予以容忍,采取宽容的态度。

6、社会化良好。警察应该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理解,掌握所在社会占据优势地位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无法适应社会也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

7、自我控制能力较强。在平时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品质进行良好的控制,在一般刺激作用下都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包括控制自己的情绪、面部表情、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在危急情况下能够临危不惧,果断地做出应对。

回溯

心理健康服务走近民警

时间追溯到3年前的9月4日。深圳南山区桂庙派出所大院内,挟持小男孩作为人质的歹徒成志勇已经与警方对峙了6个小时。此时,狙击手小罗(化名)已经悄悄在派出所二楼架起了武器,瞄准了成志勇。此前他连续工作了一天一夜,身体已感到疲劳,但此刻,他必须高度集中精神。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子弹击中成志勇……与此同时,小罗突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惫。

随后的48小时内,他接受了心理专家的单独谈话,成为了中国内地第一位在执行特殊任务后接受心理服务的民警。心理医生及时介入,为他提供了科学的

心理支持与援助,终于帮助他迅速从紧张、焦虑的状态中走了出来。此后,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我国受到了高度关注。

其实,早在2000年5月,心理素质测试就被国家写进了《关于地方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实行统一招考》的意见之中。同年9月,深圳市公安局建立了中国内地第一家警察心理服务中心和第一条相关心理热线。从此,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得到重视。

此前,我国针对警察的心理服务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往往偏重于思想教育来调动警察的工作积极性。过多地强调警察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而对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掌控不足。

为保障警察的心理健康,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警察系统内部设有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机构,以协助警察调适心理,消除烦恼挫折及感情困扰,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9·11"恐怖事件发生后,为减少因袭击事件对警察造成的心理压力,纽约市警察局下令全市5.5万名警察接受心理咨询。

香港警界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设立心理服务组,心理专家通过咨询和电话热线等方式,专门为警察及其家人排解心理障碍。香港《警察通例》还明确规定:凡是警员在执法公务中受到刺激、或受到压力的冲击,如开枪,或击伤、击毙人犯,或身处险境而未受伤害等等,都必须在事后咨询心理医生,以确认是否心理正常,并运用科学方法排解心中的焦虑和障碍。

2004年12月,公安部有公安信息网设立"民警心理健康网站"这是我国各部门、行业中第一家由部委组建的心理健康网站。截至2006年8月中旬,已有民警113万人次访问该网站。

探究

警察心理压力成因

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作为工作时间不定的职业之一,警察工作时间长,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生活无规律,与家人无法步调一致;顾及家庭少,与家人感情难以完全融合;时刻处于危险地带,留给家人无限的担心。有调查显示,中国一线民警平均每天工作11至15个小时,平均3周才能休息一天。

警察的心理压力还来源于职业带来的孤独。警察角色所特有的危险性和紧张性使得他们总是感到自己被一种敌对的力量所包围。

除了工作上的压力,警察还必须处于聚光灯下,面对社会、公众的"审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安全的需要"是其中一个层次。警察是满足公众安全需要的最佳载体,公众对警察寄予了高度的期望和信任。在公众心目中,警察应该是正义的化身和完美的代名词。而一旦警察的某些行为不符合公众的心理需求,甚至个别警察做出违法违纪行为,就极易出现心理学所说的"期望越高,失望也越大"的效应。警察群体中出现一个反面典型,就如同一个重磅炸弹,立即在公众中掀起轩然大波。这种情况无形中对警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事业与家庭,亲情与责任,警察正是在这种情感的交织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出现心理危机的状况下,个别警察在制止犯罪活动或在讯问一些顽固不化、充满敌意和挑衅的犯罪嫌疑人时,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就有可能采取一些极端的措施,危害他人的生命安全,如开枪伤人、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等等。有的警察甚至会因担心不能完成任务而产生自杀念头;有的警察因不能及时缓解自己的心理危机而采取过激行为,导致''激情犯罪''。

举措

爱警暖警润警心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理情绪与高血压病的非常密切,警察作为社会中一个较特殊的群体,经常承受着常人没有的职业压力和心理压力,因而易患原发性高血压、肠胃型溃疡病等心因疾病也就不奇怪了。近几年来,各地民民警在体检中发现病患呈"三多"现象,即基层领导患病多,业务骨干患病多,一线民警患病多。警察目前的身体状况,不仅影响了警察的健康和生命,更影响了警察的工作质量和战斗力。在如今社会发生变革的重要历史时期,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对警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提高警察的心理素质无疑是提高警察综合素质的基础,如何对警察进行心理培养、心理训练、心理强化,不断提高警察心理应激能力,是各级公安机关必须重视的解决的问题。

为缓解民警的压力,辽宁公安系统实施了一系列的爱警、暖警举措,提高了警察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认识内外世界 学习心理学,可以加深人们对自身的了解。通过学习心理学,你可以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某些行为,这些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以及自己现在的个性、脾气等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等等。例如,学习了遗忘规律,你就可以知道自己以往的背单词方法存在哪些不足;了解了感觉的适应性,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了。 同样,你也可以把自己学到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到人际交往中,通过他人的行为推断其 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更准确的认知。例如,作为教师,如果你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以及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条件,你就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收到良好的教 学效果了。 二、调整和控制行为 心理学除有助于对心理现象和行为做出描述性解释外,它还向我们指出了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人的心理特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调整,也可以通过改变内在外在的因素实现对行为的调控。也就是说,可以尽量消除不利因素,创设有利情境,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积极行为。例如,当我们发现自己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和习惯时,就可以运用心理活动规律, 找到诱发这些行为的内外因素,积极地创造条件改变这些因素的影响,实现自身行为的改造。再如,奖励和惩罚就是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在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和改造儿童的不良行为 与习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我们上面已经提到,心理学分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大部分,理论心理学的知识大部 分是以间接方式指导着我们的各项工作的,而应用研究的各个分支在实际工作中则可以直接起作用。教师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学的规律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或者利用心理测量学的知识设计更合理的考试试卷等;商场的工作人员利用消费和广告心理学的知识重新设计橱窗、陈设商品,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如现在街上流行的"打折风"就是一个应用实例;再如经理利用组织与管理心理学的知识激励员工、鼓舞士气,等等。这方面的应用很多,各位读者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意地加以体会和利用。 迄今为止,大多数人都还没有把心理知识与自己的健康联系在一起。因为传统的健康观是不残废不生病即是健康。然而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却是:"不仅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在这个定义中,健康的四个方面有三个都是心理的,心理对于健康的重要性被摆到了突出的位置。

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其行为举止往往影响着他身边的一大批学生。一个老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以一种亲切、信赖的目光,以热情而饱含激励的话语,给学生以勇气,就会使他们产生一种乐观的学习态度;以此感染带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则可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生会从老师的身上学会真诚待人、认真做事。相反,教师情绪失控,对学生的行为不满,火冒三丈,严加训斥,不仅会使课堂气氛骤然紧张,而且会令学生望而生畏,产生厌学情绪。心理健康的数学教师往往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能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用其健康的心理、阳光的行动引导和感染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相互教育,促进心理健康 同学之间,因具有相似的心理水平、相通的语言,较为接近的兴趣爱好,情感容易交流,在交往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相互教育的作用。平常教学中可以把一些热点问题拿出来让学生讨论,例如:“数学作业错题较多怎么办?”“怎样才能学好数学?”“你应该怎样做?”让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影响,从而获得一种最理想的心态,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为学生搭建成长与体验成功的平台与机遇 创设情境,引发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心理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将要学习的知识放回到生活的某个事件中,形成一个含有数学问题的原始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对事件进行观察、分析、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构成学生已有知识与解决现实问题之间的“冲突”,激起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欲望,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从而接近学习难点,消除对学习内容的陌生感和畏惧感,让学生在不断解决矛盾的数学活动中逐渐地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成功,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1. 要重视给学生提供适时援助,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个体差异,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遇到听不懂、啃不动的情况时,就会产生心理认知障碍,如苦恼、急躁、对学习丧失信心、情绪低落等,进而会产生厌学情绪。此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伸出关爱之手,给予及时恰当的引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化解所遇到的困难。提供援助时应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失误和波折,不要讽刺、挖苦,要给予充分的理解。 2. 五、用爱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教师热爱学生,应表现为信任、尊重、关心、称赞和体贴学生,而不是训斥、厌弃、批评学生。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明确的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的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其健康成长具有相当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需要 从心理健康角度来看,人们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或状态:正常状态(常态)、不平衡状态(偏态)与不健康状态(变态),与这三种心理相应,其不适应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正常状态的个体行为基本与其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及人格特征相一致,因此带有必然性。其次,不平衡状态或危机状态的个体是在发生了“生活事件”后。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应激等状态中。在通常状态下,个体会通过自我调节来消除,如果单靠自我调节无效,就得借助于他人疏导,使之消除不平衡,恢复正常状态。然而,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个体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或他人疏导以回复正常状态时,则会出现第三种情况:不健康状态或病态(变态)。个体在心理不平衡情况下所做出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并不带有必然性,而是带有偶发性。例如我所教学生郭某,平时表现良好,虽然成绩不够理想,但对班级工作认真负责,担任班级男生舍长。可是临近升中考试时,因面临中考问题的困扰而无法自拔,为发泄心中郁闷,在一天的半夜竟然放声“高歌”,严重的影响了学校师生的正常休息,事后经我不断地说理引导教育,打开其择业心理症结,才认识到自己行为失当的错误。 学生心理的失衡原因颇多,更因其具有偶发性。所以对班级、学校、家庭、社会造成恶果的案例呈逐年增多趋势,如“马加爵事件” 、“紫金中学学生跳楼自杀事件”等等。因此,只有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疏导,使其陷于不平衡或不健康状态的个体回复到正常状态,才可以尽可能消除偏态或变态的不适应行为,以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与异常事件,这样既保障了青少年的健康

浅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随着我们社会的飞速发展,时刻都有新事物的产生。但是在我们使用这些新事物的时候,往往也会引发很多的心理问题。特别是我们现在的小学生,他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虽然现在的物质条件比较好,当小孩子的生活却没有我们以前过得那么幸福。在小孩子的身边,有很多无形的压力,对他们或多或少的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造成影响的同时,并没有一个恰当的途径可以去了解他们的想法,长久下去,造成的心理影响就会越来越严重。 就拿我们的“应试教育”来说,虽然现在到处都大张旗鼓地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只要还有高考这只“指挥棒”的指挥,学生就会在学校的提高升学率,家长的高期望下,被迫负担更重的学习担子。久而久之,学习繁忙,要与同学互相竞争,心理承受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就特别容易出现问题。 何谓教育?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就算你再聪明,但你的心理素质不过关,动不动就钻牛角尖,那么培养出来的就是一个不定时的炸弹,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爆炸。这是一种很可怕的事情。所以,身、心两方面都必须得到健康的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 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小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很多学生都说,他们天天过着“单调”、“紧张”、“烦躁”、“抑郁”、“无聊”的学校生活。甚至多达近30%的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说: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保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在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个体开始从儿童进入青少年,其身心变化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性成熟的开始,身体的发展,让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出现独立的需要。产生这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论文摘要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公安民警承担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群众安居乐业的三大政治和社会使命。因而,拥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是警察人员必备的因素之一。然而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以及经常面对不良的社会环境,是的公安民警产生抑郁、恐惧、职业热情下降、人际关系失调和自控力差等心理问题。正视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问题,探寻解决之道,对增强公安民警的职业认同感,促进公安民警个体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总要意义、因此,关注公安民警心理健康为题刻不容缓。 关键字: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参考书目: 1、张振声,民警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 2、王淑波,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的维护《J》,吉林公安高 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5)。 3、杨晓华,公安民警MMPI公测查结果《j》,福建公安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2006(03) 4、周斌,警方减压缓解民警“过劳死”《N》,法制日报。2007-04 (006) 5、李江梅,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

学报。2005(08) 正文: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种矛盾凸显,人们面临心理冲突、情绪困扰的问题愈加突出,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工作对象的危险性以及工作时间的不规律性,警察这一职业已经成为一个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而现在正是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历史时期,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对人民警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将严重削弱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不仅对公安民警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国家、社会和公众的利益都会产生损害和不利影响。因此,正确对待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现在,并寻求其解决的措施已成为当前一个十分严重而且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 心理健康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认知能力,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联系警察的职业特点,我国著名心里学校张振生教授将警察心理健康定义为:警察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它具有自身的特点,是多种心理因素的统一体,是经常地习惯性的内心活动与外显行为的一致。

关于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张淑芳 河南警察学院,警察管理系,七中队 摘要: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瞩目的课题。 公安民警这个承担高应激性、高对抗性、高危险性的较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心理健康水平从总体上来说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状态。针对此现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找到增进公干民警心理健康的策略和方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一、据调查,1999年全国公安机关积劳成疾因公殉职的民警219人占牺牲民 警总数的41%,2001年广东省因累病牺牲的民警7人,占牺牲总数的47%。 调查显示43%的民警承认自己有焦虑情绪,17.9%的公安民警缺乏从警心理, 12.4%的公安民警性格偏执,12.4%的公安民警心理恐惧不安,另有6.7%和 0.5%的公安民警分别存在冷漠和行为失控等问题。【1】2006年公安民警因 积劳成疾牺牲175人,比上年下降4.4%;因交通事故牺牲147人,比上年下降26.9%。尽管因积劳成疾和交通事故牺牲人数较上年有所下降,但两者占牺牲民警总数的比例仍高达80.9%。其中,因积劳成疾牺牲的占44%,因交通事故牺牲的占36.9%。并且其中因心理疾病诱发的占很大比例。【2】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极为严重,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公安民警心理不健康具有极大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民警生理的影响。心理的不健康会不同程度的导致生理上的变化并且对身体造成关联性的破坏,不仅引发心脏病、皮肤病、消化系统等疾病,而且会干扰认知,减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严重者致命。 (二)对民警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压力太大会对人体产生抑制作用,造成“临场晕”或怯场现象,使有的公安民警在执行任务时手脚发抖、动作失调、武器操作的准确度和速度都受到影响,技术和战术发挥不出来,失去战机,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重大伤亡损失。过度的心理压力还会造成民警缺乏信心和不能够处理家庭中发生的矛盾,感情上出现偏差,主要表现为离婚率高,婚姻生活不和谐,与子女关系、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及同事关系紧张。因而会降低民警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三)对民警行为的影响。心理压力容易使警察个体形成偏执型性格。管理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发的,动机则是由人的需要引起的,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其心理压力值就会高,则心理防御手段更强烈,心理障碍的患有率就大大上升,而心理健康方面的障碍又常常导致个体行为偏离。 心理压力过大往往使警察产生一种心理定势——所有的陌生人都有违法的嫌疑,这种心理定势不断地对自己形成心理暗示——对所有的陌生人不能太友好,这种心理暗示一旦发生行为偏离,则往往在执法过程中通过滥用暴力,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我国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和思维方式的变更,在工作,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遇到心理失衡现象。特别是像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都侧重于体制健康,而忽略了心理健康。因此,这就需要对现在的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 首先要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它不仅包括积极的情感,情绪,也包括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医学对心理健康提出的标志是其一,没有心理疾病;其二,是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 我认为要提高大家的心理健康的水平,必须从学生时代就开始普及教育,因为这对于他们将来的成材至关重要。因此,我自己总结了一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 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地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我;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思想境界,树立科学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养成科学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现在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的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忆力减退。 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社会情况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会对青少年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等。这些心理问题日积月累就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1世纪的人才,除了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国际有关专家预测:21世纪精神疾病更为严重地威胁人类。随着家长的期望过高,升学的压力,频繁的考试,学生分数排队等等, 导致竞争激烈,压力剧增,使青少年学生无休止地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等不平衡状态之中。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更为严重的是,因为这些心理疾病导致自杀、自残、违法等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激烈竞争,小学生周围的一切也急剧地发生变化,承受超负荷的心理压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身边的学生有这样心理问题的时候,我的心情特别沉重。所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围事物。这种人富有利他精神,能在付出、伸展自己的过程中增强自我价值感。所以,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有目标,但目标不要太完美,既要积极进取,又要正视客观现实,有一定程度弹性的道德准则。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过程。因为心理健康不是说没有遭受挫折,没有冲突,没有痛苦,而是能够有效地进行调整,并在这种状态下,保持良好的效率。 1、目前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当前青少年学生教育要实现应式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占重要地位。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含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即身心健康。青少年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如嫉妒、任性、孤僻、逆返心理乃至自杀、犯罪等,迫切要求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青少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家庭、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原因。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1) 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 2) 各种社会矛盾冲突和价值观念的变迁使孩子造成强烈的心理冲突; 3) 不良的家庭环境的消极影响; 4) 对独生子女过分的溺爱和娇惯,形成了孩子的不良个性和脆弱心理; 5) 家长和教师对孩子过高的期望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 6)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不尊重与偏见致使孩子的自尊心受挫,个性遭受压抑,并难以和同龄人形成正常的人际关系; 针对以上所述,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需要加深对学生心理的了解 青少年是发展的个体,其心理特点具有发展性,多变性,可塑性。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大脑发育、语言发育、心理发育等关键期。要想做好学生教育工作,教师首先要了解他,了解他,才能帮助他。 学生成长的很快,转眼就长高,长大了,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或教育方法不对,师生双方都会感到痛苦,而且还会白白浪费许多精力与时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教师陪伴,需要指导,需要有人倾听学生的心声。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兴冲冲想跟教师谈一些事情,但教师都总是忙着做其它的事,叫学生等会儿再说,或者学生诉说一件委屈的事,没想到教师一听就发火、责骂,根本不去了解真正的缘由,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的沟通就会发生问题。每当学生跟做教师的你说话时,你尽可能要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全神贯注地听学生说话,让学生觉得教师很在意听他说话,学生感到受到尊重和鼓励,也很愿意说出自己心理的感受。 如教师经常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师生之间就很容易造成隔阂和对立甚至难以消除的敌对状态。教师要肯花时间、有耐性,做个有修养的听众,“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用心走进学生的世界,积极发现学生的优点,然后对学生的优点进行发自内心的赞扬。鼓励学生,尝试着不去随意批评学生,只要教师耐心地这样去做,了解关怀接纳学生,学生就会很乐意和教师在一起,如此,拥有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并非梦想,学生也能顺利迈进向成功之路。 二、留心学生的心理求助信号 尽管为人教师者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但由于受生物,社会、心理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一少部分青少年会出现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应了解有关儿童心理障碍的知识,及时识别心理问题。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会在情绪、行为及生理方面会出现异常变化,这些外在表现,可以看作儿童心理求助信号。这些表现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情绪表现:恐惧、焦虑,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轻生(活着没有意思,度日如年的感觉,兴趣减少或多变、情绪低落)等,二是行为方面表现:离群独处,不与同年龄朋友一起玩,沉默少语、少动,精神不集中,过份活跃,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强迫行为。三是生理方面表现:头部、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早醒,入睡困难,耳鸣、尿频甚至全身不适而但躯体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又没有躯体疾病。家长和老师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儿童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疾病的知识并对自己学生的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等有更全面的了解,而不能盲目攀比、模仿,而要根据自己学生的气质类型及特长兴趣,因材施教。 三、给学生更多的爱 人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特别是得到生活中重要人物的爱护与肯定,这通常包括父母、师长等。个人在人格成长中得到关爱与肯定越多,则其人格冲突便越少,自信心则越强。假如一个人从小严重缺乏母爱,也没有来自其他亲近的人与母爱同等的温暖和关怀,这个人就会产生“被爱的渴求”,同时,“爱”的营养缺乏,他就不能或很难学会积极的社会交往。因此,教师要从小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要倾听学生说话,如果教师只顾自己的感情需要,而不顾及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感到很孤独。仔细倾听学生的诉说并回答学生的问题以便加深师生关系,加强学生的信赖和安全感,注意学生讲话的内容,并表达教师的理解和同情,不要对学生的感情或意见武断地表示否定的态度。同时,要公正的评价学生,有一些教师喜欢这样说:“你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

一、影响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心理健康的人,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气质。作为监狱人民警察,常年面对社会消极群体,更加需要保持心理健康,然而,在对某省监狱警察的调查中发现,有90%以上的监狱人民警察感到有心理压力。 1、职业要求和职业特征是监狱警察产生心理压力,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首先,监狱押犯结构由文盲、法盲向知识型、高学历发展,犯罪类型由一般刑事犯罪向经济犯罪、多技能型犯罪发展,犯罪手段由简单向智能化、集团化、黑社会化转变,流窜犯、暴力团伙犯以及涉黑、涉毒、涉恶、涉枪罪犯的不断增加,等等客观原因,造成监管安全防范工作中现实的与潜在的危险因素增加,罪犯教育和管理工作日趋复杂,难度增大,风险增高,尤其是多起罪犯袭警事件的发生,监狱人民警察深感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心理包袱加重;其次,随着国家法治的进一步健全完善,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罪犯的要求越来越高,责任追究力度加大,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下工作,监狱人民警察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心理状态,身心常年处于紧张与担忧的应激状态,极易产生心理疲劳,引发身心危机。 2、工作时间过长,长期疲劳作战也易影响心理健康。 长期以来,监狱一线警力不足也成为不争的事实。监狱基层民警工作在生产改造第一线,承担了巨大的工作和心理压力。而在当前经济条件下,要确保监管安全,大部分监狱还停留在“人防”为主的防范阶段,只能以增加工作时间来弥补。民警们节假日得不到休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再加上监狱大多地处偏僻,环境恶劣,文化娱乐生活匮乏,没有调剂生活、缓解压力的正常宣泄减压渠道,长期处于心理压抑状态,心理健康状况更加容易恶化。 3、长期监管罪犯而不注意调节控制情绪,也容易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读《牛郎织女》有感 东汉《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迢迢牵牛星》,具体以诗文的形式,描述了牛郎、织女之间相思的愁苦,艺术性地展示了二人爱情遭受折磨时的痛苦悲伤。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凄婉的爱情故事催落过多少泪雨滂沱,怕是谁也数不尽,道不清。牛郎织女的泪眼闪动了两千多年,未曾流下过一滴晶莹。只知道,那潮润润的爱情,早已浸透了多少干涸的心田。 可是,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真的像它所传诵的那么简单吗? 让我们循着人物的出场顺序来审视这段故事的经过。 首先是牛郎遇到老牛。牛郎的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这就为故事的发生交代了背景:母系社会。试想,若是封建的父系社会,女人的地位低下,开口都是错误,马氏既不是皇后又不是贵妃,又岂敢虐待自己的叔叔牛郎?牛郎又不曾像武大郎发现潘金莲和西门庆不明不白一样撞破过马氏的奸情,马氏为何要如此虐待一个无辜的人?与同样拥有庞大权力的王母娘娘相同,马氏是一个在过高权力下滋生出来的为所欲为的心理变态。虽然她的残忍促成了牛郎织女的相识,但我们能说隋炀帝建大运河只是为了兴修水利,为千百年后的南水北调工程早做打算吗?他们这些凡人是不会有如此远到与自己十八代玄孙都几乎没有任何关系的远见的。这就交代了当时女性掌管生杀大权的背景。

牛郎被赶出家门后,偶然遇到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老者的出现很是蹊跷,荒山野岭,若老者是隐居在此的隐士,就算不被猛兽吃掉,以他老人家的贵庚,怕是也要饿死,怎么会碰巧气色红润、步履轻盈地饭后散步,又碰巧踩到牛郎抹过的眼泪擦过的鼻涕呢?只有一种可能:这老头不是人,至少也是个山神土地之类的小仙。而且老者神通广大,居然把天上的金牛星介绍给了牛郎,让牛郎这个原本看似一文不名的凡人穷小子从此有了神仙做靠山,凡事都能逢凶化吉。这一切的偶然,后面会加以分析。 我们忠实憨厚又足智多谋的老牛终于登场了,而且一开始就出手不凡。只是有一点我始终不明白:为何一个无欲无求的灰牛大仙会带着一个涉世未深的懵懂青年去用偷看仙女们洗澡这种猥琐至极的方式来认识织女小姐。诚然,当时没有星巴克,没有半岛咖啡,没有肯德基和必胜客,但也不至于比仙剑奇侠传一里李逍遥第一次见赵灵儿的方式更猥琐吧?人家仙剑奇侠好歹只看了一个,你俩一看就是一群,究竟是何居心尚不得知。可是,你看人家许仙和白娘子的相遇方式多么具有温馨的诗情画意:烟雨蒙蒙,一伞成就千古美谈;再看咱牛郎,水汽蒙蒙,一眼成就两界姻缘。虽说太猥琐了点,但这种好事咱咋就碰不到呢?唉,扯远了。 再回来。在王母娘娘的天兵天将带走织女后,老牛忽然就Game Over了。老牛是谁?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贬的同是牛字辈的牵牛星说了几句公道话,也被贬下了天庭。它怎么会突然死去呢?这是又一大偶然之处,稍后会有定论。 至于织女小姐,也像牛郎先生一样,是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的棋子。就像一盘象棋,所有的子都杀光殆尽了,只剩下两个将军,牛郎这边还有两个士,隔

浅谈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单位:明光市紫阳中学姓名:孙仲辉 国内多种调查提醒我们: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随机抽取的3万名中中学生心理状况的科学检测发现,32%的学生有心理异常表现;又据某种心理测检组检测,只有43%的中小学生自认为朝气蓬勃的,27%的学生认为有心理问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首先是学习方面的问题,现在的学生中常有缺乏自信、厌学和学习困难的现象;其次是普遍存在不良性格和行为问题,比较突出的性格问题表现为依赖他人、固执任性,行为问题表现为讥笑别人、说谎、注意力不集中;再次是心理承受能力差,责任心不强,面对难题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受不了委屈、挫折。此外,在情绪、人际交往方面也有明显的问题,有情绪问题的约占10%,人际交往方面突出的问题是自我中心,不遵守集体规则。 近年来,中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导致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心理健康确实存在问题,这是不容回避、不争的事实。而造成中学生这些心理问题,与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不开。 (一)学校教育心理水平不高 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层面上来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迟,并且处于推动发展阶段。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与心理咨询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或者作为点缀,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社会与学校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远没有到位,绝大多数人对此感到神秘和陌生。心理测量工具还有待科学化。个别辅导的方法如咨询还停留在一般的谈话,缺乏一定的咨询技巧,专业化水平不高。特别是专业人员缺乏,也是当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较大的障碍。 另一方面,我国中学学校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许多教师虽然基本上能够看到学生存在的问题,然而,大部分教师都将之视为品德或思想问题,用德育的方法来处理。如,把孤僻看作脱离集体,把焦虑看成患得患失,把性格内向看作不暴露思想,用简单说教和行政方法加以解决,因此教育效果非常差,甚至

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研究.

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研究.txt一个人一盒烟一台电脑过一天一个人一瓶酒一盘蚕豆过一宿。永远扛不住女人的小脾气,女人永远抵不住男人的花言巧语。 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瞩目的课题。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社会关系、人际关系日益复杂,公安民警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日益增大。过大的心理压力会对警察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近些年,公安民警因为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的工作失误甚至犯罪的情况逐渐增多,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警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而且急待解决的课题。针对目前公安队伍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表现及其影响,提出增进警察心理健康的策略。 关键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原因;对策 1 警察心理问题及其危害 1.1 心理健康的概念和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是相对生理健康而言的。健康的心理一般是指一种内心世界平衡稳定、人格健全、能以社会认可的方式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及其发展的良好精神状态。心理健康应包括: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境良好、意志坚强、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健全等。 具体来说,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归纳为“七要”标准:要有正常的心理过程和积极的情感;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较强的自信心;要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冷静和稳定的情绪;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快速的反应能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要有对周围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控制能力;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1.2 警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危害

公安民警的心理问题,是指从事公安工作的民警,其心理状态由于自身或者外界环境等因素的作用所受到的影响,超出了其心理承受能力范围,以致引发的某些反应与变化。公安民警心理问题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民警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造成不良影响。①导致生理疾病。国内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调查结果表明,民警一边要全天候做好本职工作、一边要疲于应付一些“非警务活动”,其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疾病的比例要远高于其他职业。②产生不良情绪反应和认知障碍。在长期或强烈的压力状态下,民警极易产生愤怒、焦虑、压抑、无助感等不良情绪反应。此外,民警还会因过重的心理压力出现认知活动方面的障碍,表现为思维肤浅、狭窄;思维缺乏预见性和灵活性;思维缺少独立性、批判性,以及自我评价不恰当等。 ③导致行为偏差。心理问题易导致民警的行为发生偏差,并且行为偏差会波及民警的个人生活和工作。 2 公安民警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剖析 2.1 公安工作所具有的危险、艰苦、繁忙的特殊性质是民警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①公安工作具有高危险性。警察是和平时期最危险的职业。“天天有牺牲,时时有流血”是对警察工作危险性的形象概括。我国从事公安工作特别是一线公安工作的民警随时要置身危险的现场、时刻要应付不可预防的危急情况、面对各种暴力行为、面临负伤致残甚至死亡的威胁。公安工作异常危险的特点决定了从事这项工作的民警承受心理压力的必然性。②公安工作量多面广、辛苦复杂,时间长、责任大、任务重。工作时间长、加班加点多是我国公 安民警工作的现实特点之一。节假日对他们而言往往只是一种象征。长时间的快节奏、高强度、超负荷地工作,必然对民警造成一种沉重的身心负担,使一些民警陷入精神紧张、身心疲惫的境况。③群众工作的难度不断增加。群众工作是公安工作尤其是基层警务工作的生命线。一些民警反映,现在部分群众对公安民警在维护社会稳定中所付出的艰辛和代价不以为然,对民警执法不理解、不支持。个别人甚

浅谈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虎门镇中心小学周桂芳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个人前途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加之社会上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程度不高,人们特别是学生群逐渐出现了一些心理的问题,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在学生群体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本文结合自身经历和学习体会,简单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据国内大量调查表明:10%--20%的中小学生已经存在类型各异、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当前常见的有厌学、逃学、嫉妒、自我中心、任性、孤僻、逆反心理、情绪反常、神经衰弱、社交困难等。另据调查,约有3000万未成年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自杀等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杭州有个9岁的小学生,学习优秀,班长少先队中队长,一次全票通过评为“三好学生”。当天中午,姐姐(也是小学生)把茶话会上的4块糖果带回家,分给张毅两块,留给妈妈两块,可张毅不干,坚持全要,并大发脾气,踢姐姐,然后跑到楼上,反锁在屋内,用红领巾吊死在窗框上。一名女大学生,在小学和中学一直都是班上的尖子,考入一所名牌大学后,发现自己很难再拔尖,无法面对现实,痛苦万分,无力自拔,留下了遗书,匆匆就走了。 我曾教过的一位男学生,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是喜欢上课打闹,甚至故意破坏课堂的纪律。私下了解原来这学生只是为了引起老师同学的关注,于是,我经常鼓励他要自信自强,告诉他老师同学都很喜欢他,希望他能争气。这位学生发觉到自己在群体里的重要性,从此他变得非常的乖巧,并主动帮助老师管理班中的事务,成绩更是有明显的进步。说明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明确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觉得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发展的需要。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注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个体发展有三个方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 重要性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高一学生刚刚由初中升上高中,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成长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与苦恼。他们的许多心理冲突,或被自我掩盖,或被成人忽视,以至于不少学生感到孤立无助,只好都隐藏在心灵深处,备受煎熬,甚至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 严峻的现实提醒着我们:不能只关心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他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在此我认为,对于高一新生,首先需要进行适应性教育,其次应学习一些心理知识,促使他们对自己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并且对将来的学习生活都有好处。 高一新生刚刚从初中升上高中,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等各方面都存在不适感。而这些不适感可以总结为三大类:生活上不适应、定位上不适应、学习上不适应和人际关系的不适应。 1、生活上不适应。 比较多的高一新生都是第一次离开家进行相对比较独立的生活。他们从小学到初中从来没有在学校住过宿,除了学习外,所有的生活上的事情全部都有家里人操办。而且在家里都拥有自己的房间。可以说他们是过着一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因此生活上的自理能力非常差。然而,来到清中后,生活上的事情一切需要自理,如需要自己到饭堂打饭,需要自己洗衣服,需要按照学校要求整理自己的床铺,需要负责宿舍和课室的

清洁等等。这些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新鲜、陌生的事情。不少的学生在周记里说来到这里,需要自己洗衣服,吃饭还要自己去打,居然还要排队,很不习惯。不少同学说自己不会洗衣服。因此有部分同学开始害怕,有的甚至要转学,要求回家附近的学校读书,要回家过舒适的生活。我就每年都会遇见这样的学生。 2.心理定位上的不适应。 高中聚集了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学生。每个学生在原来的学校都是佼佼者,老师们重点培养对象,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家长的骄傲。可以说头上闪烁着无数的光环。但来到清中后,一切变了样:每个人都是那么的优秀,或者比自己优秀的人多的是,不再是班上或年级上的第一,不再是老师们重点培养对象,也不再是其他同学的学习榜样,头上光环不再,一下子从高高的地方掉了下来,心理上很难适应。不少学生在周记里写道:我在这里是如此的渺小,老师也许甚至不认识我,根本不知道我的名字。这里这么多高手,我是如此的差,从来没有这样失败过……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对他们进行定位教育,教育他们给自己重新定位,悦纳自己,努力发现自己的长处,努力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让自己更优秀。另外老师要多点找学生谈话,让学生知道,他(她)是受到老师的关注的,老师并没有忽略他(她),并努力帮助他们找到自身的优点,找回对自己的信心。 3.学习上的不适应。 从小学到初中,绝大部分的学生的学习都是由老师安排好的,需要做什么练习,不需要做什么练习,那个话是需要记住,那个单词需要画出来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中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已成为当今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近几年的媒体也频有报道。通过深入的调查,和在自己一年来教学实践的观察研究中,我发现了不少中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家庭期望过高等原因,对父母和教师产生了抵触情绪,父(母)子(女)关系、师生关系紧张,出现了严重“焦虑”症状,不能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的变化,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和他人和谐相处,在生活中不能忍受困难和挫折。可见,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本次的心理培训指导是我收获匪浅,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心理健康对知识教育的影响重大,我们作为教育系统的基线,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科技知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也是同等重要的。面对新课程的要求,下面我对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谈谈个人的看法。 我在一年的教学当中,总结出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⑴在日常交往中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焦虑。学生的交往需要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扩大,但他们的交往能力如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往往只能停留在原始的水平上,甚至常常由于交往不当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例如矛盾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就容易形成暴力对抗,封闭孤独、派别流动或不良的心理。我班就曾有一个这样的学生,他从初中就沉迷于玩电脑游戏,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种孤僻的性格:不喜欢与别人交流,喜欢自己干自己的,不开心的时候也是因为没有朋友可以倾诉,只会拿自己的身体自残来进行发泄,那么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人际关系焦虑症的表现。 ⑵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扭曲。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所处的客观环境(家庭、社会、学校)的影响,例如家庭的纠纷、父母的离异造成孩子抑郁和焦虑;社会不良风气,人际复杂关系造成孩子内心矛盾冲突与困惑疑虑;学校不得法的教育与教师严厉或放任,造成孩子对抗情绪或退缩畏惧等心理问题。但是往往这些问题是家长们忽略的问题,却对学生造成很严重的心理上的影响。据我调查,我班上有拍拖现象的同学大部分都是父母离异,他们觉得家里根本给不了温暖她们,心灵上是孤单的。但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家长只会责备自己的孩子拍拖,但没有认真思考过当中的原因或尝试去寻找正确的引导方法。 ⑶学习竞争带来的无形压力。即使我们在唱响素质教育这首流行曲,但真正操作起来,还是实行应试教育。没办法,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一种比成绩更好的考核手段。或许应试教育实在根深蒂固吧,从小学到高中,分数一直成为学生心理上的一个沉重的包袱,家长或者学校自觉或不自觉地剥夺了孩子们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阻碍了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影响了他们创造力的发挥,虽然我们老师一直在鼓励学生大胆把心中所想的用语言表达出来,提倡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是,似乎到考试的时候标准答案大多数还是只有一个。结果确实被我们每个人看得太重了:从6岁开始弹古筝,本来水平已经很高的,这位同学不但面对强大的学习压力,而且还要面对术科方面的突破,但是在一次演出当中失败了,这位同学感觉得相当的失落,结果成绩急速下降,甚至对于古筝采取放弃的态度。成绩在他眼中比什么都重要! 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讲究科学方法去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1)对症下药: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过程中,要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依靠心理医生和专家会诊,个别指导,对症下药,先找到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否则,花再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是徒劳的。 (2)正确引导:心病必须心药医。学生在平时生活、交往、学习中产生的问题有经验问题、方法问题、心理问题,要依据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一般在精神上、情感上的问题,较多的是属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我们不能过分地批评指责,更不能讽剌打击,要朋友式地谈心,针对性地梳理,耐心启发、正确引导。帮助他确定人生目标,选择适应自己特长的成才之路,学会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完善自身的人格。 (3)善于等待:解决心理问题需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不可能立竿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们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身、心两方面都得要到健康发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小学生,旨在全面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包括良好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目的是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无庸置疑,在当下的社会背景和教育形势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对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日益横行,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这一切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冲击,也波及到了校园,波及到了学生。加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受家庭的宠爱、社会的宠爱等种种原因,造成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其中存在心理异常甚至心理疾病的学生已占了不小比例。所以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日后健康成长的关键。 小学阶段是人生长发育初期,这一时期生理发育很快,而心理则几乎从零开始,尽管孩子入学前受到家庭的一些影响,但是这与学校教育阶段相比,则显得微乎其微,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必将奠定孩子的心理健康基础,一个人的性格、情绪、意志品质、人格、兴趣

爱好及各种技能等都将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人的潜能(想象力、创造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等)也将初步得到开发。我们只有从小抓起,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初步形成健康的心理,才能为孩子的未来 第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好好学习的需要。 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小学生心理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乐于学习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学习心理辅导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考试心理辅导,目的在于引导小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探讨,进而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帮助小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坚定的学习信念和旺盛的进取精神。 第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关键。 每一位小学生都是祖国的关键,他们的心理健康更是关系着祖国的发展,他们是新一代的接班人,都肩负着发展未来的重任。要想做到一代更比一代强,就要对他们好好的培养,而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有着重要影响。 在教学课堂教学中有机地融入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那么,课堂教学是潜藏着巨大的心理教育因素,是教师进行心理教育的极好机会。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每一位老师每一门课中的一部分,用自己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