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墨子是先秦_新儒家_论_从墨子_非儒_看儒墨关系

墨子是先秦_新儒家_论_从墨子_非儒_看儒墨关系

墨子是先秦_新儒家_论_从墨子_非儒_看儒墨关系
墨子是先秦_新儒家_论_从墨子_非儒_看儒墨关系

收稿日期:2009-12-01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YB155)

作者简介:刘绪义(1971-),湖南双峰人,长沙税务干部学院教授,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墨子是先秦“新儒家”论

———从墨子“非儒”看儒墨关系

刘绪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北京100872)

要:如果根据确立学派的两个条件(一是思想者自称,一是基准概念和观念),墨子并没有建立一个所谓的“墨学”,墨

子和孔子一样并没有创立学派的意图。墨子和孔子的基本精神是相似的,并坚持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因此,不存在在儒学一尊之际,墨学却消亡了这一说法。研究墨子哲学,首要的当然是坚持严格的历史性,区分孔子与儒学,确切地把握孔子与墨子的哲学精神,同时回到诸子发生的历史境域。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墨子哲学实际上是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哲学精神。墨子非儒,反对的是儒学的教条化和庸俗化,坚持的是孔子的正道,因而,墨子所开创的“墨学”本质上是一种“新儒学”。

关键词:墨子哲学;择务而从事;新儒学中图分类号:B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365(2010)02-0032-06

墨子“非儒”的逻辑起点

学术界一般又都认为墨子是孔子的反对者和批判者,然而,通读《墨子》,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墨子非儒,却从来没有反对过孔子。

“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

墨子攻击儒家的地方主要在于四点:

“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政焉:儒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天鬼不说。此足以丧天下。又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然后起,杖然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又弦歌鼓舞,习为声乐。此足以丧天下。又以命为有,贫富,寿夭,治乱,安危,有极矣,不可损益也。为上者行之,必不听治矣;为下者行之,必不从事矣。此足以丧天下。”(《墨子·公孟》)

通常人们根据这四点肯定儒墨的差异。一信鬼,一明鬼;一厚葬,一节葬;一重乐,一非乐;一信天命,一倡非命。这四点被认为是墨子“非儒”的“明证”,也是他攻击孔子和儒家的“要害”。看起来,墨子和孔子似乎是要对着干,你反对的我偏要赞成。事实上,换个角度看,并非如此。

首先,墨子反对的这“四政”,摆明了不是孔子

的思想,至少不是他的核心思想。所谓“四政”,是指四条“政策措施”。而且这四政与孔子本人的思想尚有差异。孔子并非不信鬼,“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表明他至少没有否定鬼神的存在;孔子也并非一味提倡厚葬。

《论语·先进》载:“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颜渊是孔子非常喜欢的弟子,孔子尚且明确不许厚葬,因为违礼。《礼记·檀弓上》也记载,子游问丧具,孔子答以“称家之有无”,家里富有,也不能踰礼厚葬,无财则不可以备礼。颜子家贫,又未出仕,厚葬便不合礼,孔子不许可,实为爱之以德。也就是说厚葬与否,孔子有两大原则,一是视礼而定,一是视财力而定。墨子批驳的是儒家的教条主义,他指出“行不在服”,周公和管叔,其服一样,结果一仁一暴;真正的圣王之法是“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墨子·节葬下》)进而明确指出,丧葬是一种习俗,百里不同俗:越东的輆沐之国,父亲死了要连母亲一齐抛弃掉,其俗以为“鬼妻不可与居处”也;炎人国的父母死了须先朽其肉,然后埋其骨;至于仪渠国则流行火葬。墨子的这些论证就是今人都无从辩驳,就在于其思想是

第31卷第2期2010年3月云梦学刊Journal of Yunmeng

Vol.31,No.2Mar.2010

因应时势的,不像当世或后世的俗儒腐儒。

孔子重视礼乐,但他崇尚的是雅乐,对“郑声”那种声色犬马非礼之乐,孔子一样坚决反对。关于天命,孔子说过“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中,“天”出现了32次,“命”出现了18次,但“天命”作为一个完整的词仅出现了3次。孔子对天命的窥探与体认,主要涵盖了“天道”和“人道”两个方面,孔子并非宿命论者。同样,墨子非命,是因为他有“天志”。由上可知,墨子反对的儒家“四政”,恰恰是人们所说的伪儒、俗儒、小人儒。

至于墨子对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仁”、“义”都没有任何批评,而且《墨子》一书中也反复提到仁、义。墨子是以“兼爱”来解释“仁”,以一种新的眼光来阐发“仁者爱人”的博爱精神,这是墨子哲学的一大贡献。它剥离了当时的宗法制和血缘性,这是墨子的哲学对孔子仁学的重要理论创新,在今天看来更有现实意义。

那么,墨子为什么要“背周道而用夏政”呢?

所谓“夏政”,与《庄子·天下》中讲的“禹之道”应是一回事,但绝非某些学者所讲的那种氏族首领与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原始公有制,而是夏禹重实行的精神。“周道”一则讲求“爱有等差”、“亲亲尊尊”的宗法制;一则是重文尚礼的精神。因此,去周道而施夏政,与墨子的政治主张是一致的,他心悦夏禹为疏通洪水,亲自奔波,劳累到腿上无毛,股上无肉,为天下百姓利益不辞艰苦的精神。

背周道而用夏政,也与墨子的生存境域有关。

墨子是哪里人?一说是鲁国人,一说是宋国人。前者以孙诒让为代表,后者以俞正燮为代表。其实争来争去,考证墨子是哪国人,意义都不是十分重大。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了解其哲学思想的渊源所在。

不管持哪种意见,到头来,不得不说墨子与宋国的关系。

我以为,墨子是地道的宋国人,不管是从已有的史实来看,还是从其思想渊源来看,都不需太多的争议。不仅墨子本人是宋国人,而且大量的墨子弟子也多是宋国人。墨学兴起于宋,是地道的宋国本土学派。关于这一点,前人有很多论述,《韩非子》云:“墨子之说,传先生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清代学者俞正燮说:“墨者,宋君臣之学也。”并认为墨子兼爱、非攻思想来源于宋人的思想。[1]哲学家冯友兰还认为,只有宋国这样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环境才能产生墨子独特的思想,是宋国的民俗与民风造就了墨子强本节用的主张。[2]墨学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名噪一时的“显学”,也是以宋为中心,影响遍及各大小诸侯国。其受欢迎之程度有甚于儒学。墨学在宋国有着很大的影响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其兼爱、非攻等主张深得宋人的同情,故墨子与宋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墨子步行十天十夜从鲁赴楚,专为止楚攻宋,墨子为帮助守宋都,曾一次性出动三百弟子。

宋国继承并保留、发展了殷商文化。韩宣子称“周礼尽在鲁”,可能还是一种外交辞令。而殷礼尽在宋,则是毫不夸张。关于宋国文化的特殊地位,唐代啖助说:“予观《左氏传》,自周晋齐宋楚郑等国之事最详,晋则每出一师,具列将佐,宋则每因兴废,各举六卿。故知史策之文,每国各异,左氏得此数国之史以授门人……后代学者乃演而通之,总而合之。”[3]

既然作为“殷之三仁”之一的微子是宋国的始祖,那么殷商文化中的合理或优秀成分不可能不保留下来。但是,有周一代,宋国的形象都很尴尬。这里,首先得提到商纣。亡国之商纣一直是周朝立国后用以打击、恶魔化前代殷商的重要道具,被作为无道暴君。《尚书》是先秦最可信的典籍之一,历数了商纣的几大“罪状”。其中最大的罪名是酗酒。其次,分别是不用贵戚旧臣、登用小人、听信妇言、信有命在天、不留心祭祀。其实这些都算不上什么特别了不得的罪名,但到了战国及以后,诸种罪名都加诸于其身了。恢复商纣的真实面貌有助于了解殷商文化与宋文化。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意识到这种现象,并开始为商纣“平反”:

子贡:“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荀子:“桀、纣……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后世言恶则必稽焉。”

淮南子:“故三代之善,知岁之积誉也;桀纣之谤,千岁之积毁也。”

既然要夺取他的政权,又要他的后代不造反,就只有在名誉上搞臭他,在舆论上战胜他。《尚书》中不少的篇幅就是这样一种手段。有破有立,所谓“天命在周”则是另一个角度的舆论立言。这一手法被后世所完整继承。《韩非子》、《左传》中记录了好

第2期刘绪义:墨子是先秦“新儒家”论33

些条这样的例子,延至秦汉、唐宋以降,几乎都不出下面这样的模式:

文公伐宋,乃先宣言曰:“吾闻宋君无道,蔑侮长老,分财不中,教令不信,余来为民诛

之!”(《韩非子·外储说》)

真实的情况如何呢?《孟子·滕文公下》一语破的:“宋,小国也,今将行王政,齐楚恶而伐之。”两相对照,我们方知,原来这才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大传统”。

后世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周公制礼,似乎全是周公的新创,其实这绝不是无所本的,周公的视野再宽广,本事再强大,仍不出殷商文化。礼本古代巫术的产物,殷承夏,周承殷,这从箕子向武王献洪范九畴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商纣之亡国,一个原因就是喝了酒,慢待了礼神。学术界公认《洪范》即大法,奠定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统治准则和行政准则,故而礼绝不是周公凭空创造出来的,也不是微子一人之思想,而是积三代实践经验的总结。方孝岳则肯定“洪范实殷代巫祝之书”,从中亦可看出殷商文化的成熟程度。

宋在文化上尤其是习俗上沿用并继承殷商文化,形成了尊天事鬼而非命的宗教传统与重生重民的人本观念、知礼谦让的礼仪风尚。宋人对天的敬畏屡见于史籍,《左传》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事鬼神和西周重人事形成鲜明的对照,非命则是对天命的抗争,比如宋襄公在明知“天之弃商久矣”的情势下仍然致力于复兴就是典型,其不甘心,在《左传·宣公十五年》体现得更明显,是年楚国围宋都长达九个月,城中缺粮,可宋人哪怕易子而食也不屈服,这种精神在春秋战国时期只有宋国做得到。宋也是礼仪之邦,殷商有兄终弟及的传统,故宋宣公死前让位于兄弟穆公,穆公三让而受,穆公为让位于宣公子与夷,令儿子出居郑。宋恒公死前,太子慈父要让位于目夷,目夷不肯,慈父即宋襄公。著名的宋楚泓水之战,襄公“不重伤”、“不禽二毛”、“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的做法虽然为时人所笑,但恰好与这些所笑他的国家形成鲜明的对照,更说明当礼崩乐坏之际,只有宋国尚能坚守礼仪。大多数学者认为宋文化滞后于时代,执着于祖宗之成法而不能变通,其实于理无据。宋人能在困厄之际,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也与宋文化中那种“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安时而处顺”的特质分不开。宋国三朝老臣正考父,孔子的远祖,其鼎铭有:“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敢余侮。”(《左传·昭公七年》)这简直就到了忍辱负重的地步,但正是这样一种柔忍之术,宋国得以一度振衰而起。

墨子哲学思想就产生于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

因此,和孔子一样,墨子是在力图作一番“哲学的突破”。二者的共同性很多,最根本的一条是二人的实践精神。孔子的哲学突破始于对礼乐实践的精神基础的追问,林放问孔子关于礼之本,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这就一反俗儒只会执著于条文框框的做法,事实上,孔子一生一直在做着自己的礼乐实践,这一方面与墨子并无根本差别。只不过在用什么方法实践理想,二人开出的药方不同。前者在中国古代也被叫做“大同之世”,后者则是所谓的“小康之世”。目标都是想实现“人人有饭吃”。孔子强调精神上的路线,墨子则注重物质上的路线,他除了希望通过集体劳动以便尽可能地增加生活消费品的总量之外,还从现实出发,希望通过平均分配以避免“几家欢笑几家愁”的两极分化现象。

墨子和孔子一样,事实上并没有完全脱离礼乐传统。他抨击的是统治者过度奢侈的生活作风。在他看来,儒家所维护的是周代发展起来的现有的礼乐传统,尽管作出了一些改革,然而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因而,一心为天下公利而谋的墨子不得不探寻更切合实际的路子,其中之一就是和公孟争论时所批评的法周而不法夏。

墨子是一个改革家。墨子“非儒”的逻辑起点就是“择务而从事”,根本出发点就是要行实效,这可以说是墨子改革的旗帜。墨子不仅是改革的理论家,还是改革的实践家,他在提出理论的时候,不但要求立论有本、有原、有用,而且不理会争议与批评,坚持身体力行。他抛弃了法周与法夏之争,集中力量主张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爱中》说:“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兼爱下》和《非乐下》则说:“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其他类似的提法,在墨子书中还有十数处。足见兴利除害是墨子一以贯之的思想。那么,在墨子看来,什么是天下之利,什么是天下之害呢?《墨子·兼爱下》说:“今吾本原兼之所生,天下之大利也;吾本原别之所生,天下之大害也。”《兼爱中》说:“国之与国相攻,家之与家相篡,人之与入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此则天下之害也。”《非攻下》以繁为攻伐是天下之巨害,《节葬下》以厚葬久丧为天下

2010年

云梦学刊34

之害,《非乐》、《非命》则以非乐、非命为有利,而为乐、有命为有害。一言以蔽之,在墨子看来,兼爱、非攻、薄葬、非乐、非命、为天下之利,反之就是天下之害,而仁人、王公大人和士君子的使命,就是“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我们以为,墨子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思想非常伟大。他所说的利是天下大利,人民的大利,国家大利,而不是个人的私利,也不是小团体之私利。

与儒家哲学思想草创时期的理想化不同,墨子哲学一开始就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有体有用,因而,其理论说服力强,而且颇见成效。这一“哲学的突破”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自觉。

孟子批评墨子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这里犯了一个重要的逻辑错误,他把墨子的政治主张(政治哲学)等同于伦理哲学,混淆了二者的界限。很明显,“为我”怎么就成了“无君”呢?“兼爱”更不能与“无父”直接等同。“兼爱”与《礼记·礼运》所称的“天下大同”有着本质上的相通之处。况且即便如后人理解的那样,孟子这也是典型的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事实上,孟子也不敢“及其余”。他们的内在精神颇有相通之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就说孟子“猎儒墨之遗文”。孟子重义,不能说没受墨子的影响。但孟子重义只停留在口头上。据《孟子·梁惠王下》,有一次邹国和鲁国发生冲突,邹国的官吏死了三十三人,邹国的老百姓却袖手旁观,见死不救。因为孟子是邹人,邹穆公就问他应该怎么办。孟子说,活该!谁让他们平时对老百姓不好!这下子老百姓可逮住报复的机会了!孟子敢仗义执言,很多话都是当着统治者的面说的,如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但孟子的行动却不如墨子。

墨子学说对那些守着孔子章句而不知也不行其道的儒生乡愿们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无奈在那样一个时代,“天下各得一是而自以为方”,是非淆乱而不见大体,人们无所适从。他们都纷纷攻击墨子,想重新夺得天下话语权,但恰恰是这些攻击让人们看清了墨子哲学的好处。

在墨学与诸子百家之间,至少存在着以下可以辨认的线索:1、继承老子孔子的求道正名理想,发展出一整套知识名辩的理论和方法,指引启发着惠子、邹衍等诸子,对逻辑思维和语言文化的发展有不可低估的影响。2、继承发展了孔子对礼仪制度的思考和仁爱思想,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关系理论,在利义关系、社会制度和天人力命等一系列问题上开孟荀思想的先河,是孟子、荀子学说不可忽略的前导。3、在自然物理和日常生活方面推动科技进步和精神提升,下启惠子遍历万物的认知理想,和“乏爱万物,天地一体”的精神情怀,构成庄子学说的思想背景。

其实,墨子哲学的作用和价值远不止于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墨子其实就是一种“新儒家”。孔子在世时尚只得“贤人”的称呼,而墨子在世时己被称为“圣人”,《墨子·公孟》载:“子墨子有疾,跌鼻进而问曰:‘……今先生圣人也’”因而,现代哲学思想家费孝通、任继愈、张岱年等人主编的《墨子与当今世界》一书中给予墨子以高度评价:“墨子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价值超过任何一家”。

墨子本质上是先秦时期的“新儒家”

墨子非儒,换来的是儒对墨子强烈的反弹。真是时运不济,墨子的思想到秦汉之际恰恰“消亡”了,这更给了那些攻击墨子的人以“铁”的口实。

后世不少学者围绕“墨学何以衰亡”这个主题做了不少文章,一般认为,墨子学说的衰亡是由于他的平民性,不受统治者喜欢;也有的认为,墨子学说过于自苦,导致后来的墨者纷纷逃入儒家;还有的认为,墨子后学过于接近王公大人,因而失掉了人民大众的基础。倒是李泽厚认为墨家思想并未消失[4]。他举出了不少事实:

1.历史上频繁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好些思想便是与墨子思想有一脉相通之处,如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名言,就与墨子所讲的“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相通。此外,历代农民起义几乎都以某种超自然的人格神(天意)作主宰来支撑和证明农民起义的合理合法性,来组织队伍、约束纪律,一面要求博爱、平等、共患难,一面又承认等级差别。

2.墨子的好些思想如功利、重力等,已经以不同方式渗入或溶合在法家和儒家思想中。如韩愈便指出“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5]

3.墨子某些超出正统儒家接受限制或为正统儒家所排斥、拒绝的东西,却有时在儒家“异端”身上出现。侯外庐就在《中国思想通史》中指出了颜元的例子,“颜元的实征的知识论,在表面上看来好像是儒学,而实际上则是墨子学术的复活。”[6]如此等等,都有新见。然而,我认为墨子思想本就不存在消亡的问题。墨子恰恰就是他那个时代的

刘绪义:墨子是先秦“新儒家”论

第2期35

“新儒家”。墨子所创立的“墨学”,实际上是立基于孔子的“新儒学”。墨子学说的命运其实和孔子的命运是相似的,作为一种新的学派的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秦汉专制体制。强权与专制是对墨学的致命打击,任何一种强权政治与专制政体,都是不允许平民有发言权的。这是中国历史的一大传统与症结所在。认识到这一点,也有助于我们真正了解墨学的精神实质。

如前所述,墨子所开创的“墨学”实质上就是一种“新儒学”,他针对孔子之后儒学的教条化、庸俗化、文饰化等时弊和倾向,大张“择务而从事”的旗帜,效仿孔子力行礼乐的精神,发挥身体力行的孔子道德榜样示范作用,为当时的社会思潮别开生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是真正的“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后世开太平”的儒家精神。

笔者在《天人视界:先秦诸子发生学研究》(人民出版社)一书中以大量的篇幅证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并没有后学所称的学派意识与学派成见,先秦诸子是一个“和而不同”的统一整体。事实上,眼下热闹的简帛学研究也支持了笔者的这一观点,曹峰教授就认为:“出土文献的真实面貌告诉我们,那时候可能并无后代命名的、具绝对意义的门派观念,我们只能说某一文献以某种倾向为主。”[7]新出土的简帛如郭店楚简、上博楚简一般公认为孟子、庄子以前的作品,也就在时间上恰好吻合孔墨这一段早期儒学。如上博楚简《鬼神之明》就可能是“儒墨之间的对话”,郭店楚简《唐虞之道》存在“墨家”思想的痕迹,郭店楚简《语丛一》、《语丛三》中的许多论述都将儒道术语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等等。因此,要给墨子思想准确地定义成一个学派的话,只能称为“新儒家”。墨子所要发扬的正是孔子的正道,这也就是后世“儒墨同源”说的一个重要的言说基点和理论依据。

这个观点,我们还可以从墨子对后世的启示或影响方面来加以佐证。

后世儒家对墨子思想的接引是明显的,特别是汉以后,儒家学者是荀子而非孟子,在意识形态化的过程中,思想的实用性味道格外浓烈,如由道转术,由礼转法;在世俗化的过程中,儒家思想更是被因时因地地加以改变,如它讲利,并不固守儒家的道义原则;讲报应,在儒家之外寻找安身立命之所;讲鬼神,一反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些都接近墨子。[8]

而早在战国末期,“择务”的思想就为《吕氏春秋》所吸收。《吕氏春秋·离俗览》云:“先王知物之不可全也,故择务而贵取一也。”《吕氏春秋·不苟论》云:“先王知物之不可两大,故择务,当而处之。孔、墨、甯越,皆布衣之士也,虑於天下,以为无若先王之术者,故日夜学之。有便於学者,无不为也;有不便於学者,无肯为也。盖闻孔丘、墨翟,昼日讽诵习业,夜亲见文王、周公旦而问焉。用志如此其精也,何事而不达?何为而不成?故曰:精而熟之,鬼将告之。非鬼告之也,精而熟之也。”

《吕氏春秋》两次强调“择务”与“先王”的关系,无非说明了两点,一是墨子在后人中的地位和影响可与“先王”相类;二是墨子“择务”的思想正好来源于儒家反复强调的“先王”,是儒学的正道。

墨子哲学的灵魂“择务而从事”观念在后世儒家那里就成为“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一经典表述。

“识时务为俊杰”语出《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诸葛亮所批评的正是此间儒家只会坐而论道,而没有实际事务能力的缺陷。我们从诸葛亮身上也可看到他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就颇有墨子气质。

再后来,船山先生就多次强调“时务”的重要性:“道莫盛于趋时”(《思问录》);“善其救者,因其时也”。“随时之义大矣哉”(《诗广传》),“《易》曰:变通者,时也。”(《读通鉴论》卷一)“理因乎势,势因乎时”(《读通鉴论》卷十二),“得天之时则不逆,应人以其时则志定。时者,圣人之所不能违也。”(《读通鉴论》卷二十)“夏殷周治法相仍,而犹随时以损益,况郡县之天下迥异于三代者哉?”(《读通鉴论》卷七)“有事则有时,有时则有渐”(《周易外传》卷七),“时变而执其常,则不中而非礼,不宜而非义。”[9]魏源深受船山“趋时更新”、“因时变法”思想的影响,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便受林则徐之托,写成《海国图志》,深刻总结了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指出,失败的原因在于英国“力强技巧”远在中国之上,这与后世人把中国落后失败的原因归诸于文化上大相径庭,他因此提出了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当时的“时务”这一口号。

尔后,王文清在他所拟的《岳麓书院学规》中更是标举了“通晓时务物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毛泽东也格外强调时务,他说:“语曰:‘识时务者为俊杰。’我愿今日的三民主义者记取此语。”[10]毛泽东对墨子的哲学思想非常重视,1939年2

2010年

云梦学刊36

月1日,毛泽东致信陈伯达,就陈的《墨子哲学思想》一文,谈了六条看法。毛泽东在信中首先肯定了《墨子哲学思想》一文在中国找出赫拉克利特来了,是一大功劳,其次肯定墨子的哲学是唯物哲学,是古代辩证唯物论大家,并建议其把标题改为“墨子的唯物哲学”[11]。他从独特的视角提出“君子做起事来只知做不仁的事,不知做仁的事”。毛泽东在信中指明,说因果性的一段,似乎可以说同时即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物之所以然”,是必然性。这必然性的表现形态则是偶然性,必然性的一切表现形态都是偶然性,都用偶然性来表现。并举例说“辛亥革命的必然性(大故)必定因另一偶然性(小故)而爆发,并经过无数偶然性(小故)而完成”。毛泽东还说,某月某日的某地起义,不是在那最恰当的时机爆发起来,就不一定会成为燎原之火,但也必定会在另一恰当的时机爆发起来而成为燎原之火。毛泽东这些光辉论述不仅论证了偶然、必然的辩证关系,还肯定了墨子在偶然、必然这一领域所达到的高度,这对于正确理解墨子在中国思想上的地位是有很大帮助的。

毛泽东在信中还探讨了中庸问题,揭示墨子是唯物辩证论,而不是折衷论。毛泽东认为,“欲正权利,恶正权害”、“两而无偏”、“正而不可摇”与儒家的“执两用中”、“择乎中庸,服膺勿失”、“中立不倚”、“至死不变”是一个意思,都是肯定质的安定

性,为此质的安定性而作两条战线斗争,反对过与不及。毛泽东的这些论述都值得21世纪墨子研究者的深刻反思,对于我们今天研究“现代新儒家”无疑也有着莫大的启迪。

由此可见,只有按照方克立先生所说的“坚持哲学史中严格的历史性”这一指导精神,我们来研究中国哲学史中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才有可能符合历史的真实。就本文提出的问题而言,可以说,从孔墨的哲学精神的共通来看,墨子就是先秦时的“新儒家”,是大儒,真儒。

参考文献:

[1][清]俞正燮.癸已类稿卷十四.墨学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480.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61.109.

[3][唐]陆淳.春秋集传·篡例卷一,三传得失议引[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70-76.[5][唐]韩愈.昌黎先生文集卷十一[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6]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7]曹

峰.出土文献可以改写思想史吗?[J].文史哲,2007,(5).

[8]唐凯麟.现代视域中的儒家思想[J].文史哲,2007,(5).[9]王夫之.船山全书[M].长沙:岳麓书社,1988.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654.[11]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40-142.

[责任编辑余三定;责任校对杨年保]

THE MOHISM IS NEW CONFUCIANISM IN PRE-QIN PERIOD: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HISM AND CONFUCIANISM

LIU Xu-yi

(Institute of Philosophy,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Beijing 100872,China)

Abstract :In accordance with two conditions of school foundation,Mozi didn't found "school of Mohism",we often say.Mozi and Confucius didn't intent to found any of schools.Mohism and Confucianism have the common fundamental spirit.Therefore,we couldn't say Confucianism is dominant and Mohism is dying out.The most fundamental point in the research of the Mohism Metaphysics is to adhere to the strict historicity firstly,draw a dear dividing line between Confucius and Confucianism and acquire an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philosophical spirits of Confucius and Mozi,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Mohism Metaphysics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philosophical spirit of Confucius.From the soul of the Mohism Metaphysics---"attend to and solve specific problems",we can find that Mohism goes counter to Confucianism's dogmatism and vulgarization and adheres to the correct path of Confucianism.So in nature Mohism is a kind of New Confucianism.Key words :Mohism;attend to and solve specific problems;New Confucianism

刘绪义:墨子是先秦“新儒家”论第2期37

浅谈墨子的文艺思想(一)

浅谈墨子的文艺思想(一) 【摘要】:传统的观点认为,墨子与老子一样,都对文艺持否定、排斥的态度。《荀子》书中“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1]的论调,则道出了墨子文学思想的实用性和功利性。这显然与孔子所提倡的文章宜“文质彬彬”的文学主流思想背道而驰。《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记录,可看作反映墨子言论、思想的主要作品。因此近代对《墨子》一书文艺思想的论调多有偏颇,认为其全面否定美和艺术的社会价值。笔者通过熟读《墨子》一书,认为《墨子》一书拥有丰富的文艺思想,并没有全面否定文学和艺术的存在价值。本文试图从《墨子》一书中墨子对文学的论述来探讨和梳理其文艺思想。 【关键词】:墨子;功利;三表;天治。 我国著名诗人闻一多曾说:“懂得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朝的诗。”2]林继中先生也认为,要体味“作为独特的唐人生活再现之唐诗”,就不能不先了解那“诗一般的唐人生活”3]。这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研究作家的作品,先要了解作家所处的时代。要了解《墨子》一书的文艺思想,就要联系墨子所生活的时代特色。 1、《墨子》产生的社会背景 墨子,名翟,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其生活的年代略晚于孔子。《日知录》中有一段对孔子死后百余年间社会剧变的精彩概括: 自《左传》之终以至此(指周显王三十年),凡一百三十三年,史文阙佚,考古者为之茫昧。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日知录集释》卷十三) 由上可见,墨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奴隶社会建立起来的各种制度已破坏殆尽。各诸侯大国间竞相争霸,连年混战。而诸侯国的统治者们不但不奋发图强、与民休养生息,反而务为耳目之娱乐、穷凶极奢致使民不聊生。《墨子》一书中对此也有所披露: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非直掊潦水,折壤坦而为之也,将必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墨子·非乐》) 今天下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其使民劳,其籍敛厚,民财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且大人惟毋兴师,以攻伐邻国,久者终年,速者数月,男女久不相见,此所以寡人之道也。与居处不安,饮食不时,作疾病死者,有与侵就橐,攻城野战死者,不可胜数。(《墨子·节用上》) 今王公大人之为葬埋,则异于此。必大棺、中棺,革阓三操,璧玉即具,戈剑、鼎鼓、壶滥、文绣、素练、大鞅万领、舆马、女乐皆具,曰:必捶差通,垄虽凡山陵。此为辍民之事,靡民之财,不可胜计也,其为毋用若此矣。(《墨子·节用下》) 在封建制度发展、生产力大为提高,各诸侯国间割据混战、相互吞并的战国时代,孔子那种以“仁义”治天下的做法,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急需对其进行反思和改造。墨家学说由此应运而生。 2、《墨子》所反映的墨子主要的文艺思想 古代“文艺”一词,与我们现在的文艺概念不同,主要指撰述和写作方面的学问,如《大戴礼记·文王官人》中:“有隐于知理者,有隐于文艺者。”。今天“文艺”一词的含义则更为广泛,不仅指写作,也包括音乐、表演、绘画、装潢装裱等各种文化表现形式。本文是就此义谈墨子的“文艺”思想。 2.1“功利”的文艺价值观。 面对战国时代诸侯混战、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尖锐的社会,墨子主张礼乐文章必须从功利角

论墨子的“兼爱”与孔子的“仁爱”的不同之处

论墨子的“兼爱”与孔子“仁爱”思想的不同之处 在中国伦理史上,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都主张爱人”,但儒家的爱人是“仁爱”,墨家家的爱人是”兼爱”。虽然在“爱人”这一点儒墨两家有着共同之处,但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毕竟还是有着一些区别的。 第一、“兼爱”和“仁爱”的核心不一样 儒家的仁爱精神是建立在亲亲基础上的,并且亲亲的核心是孝悌。儒家道德以孝悌说仁爱,又把孝悌建立在返本的自然情感上,而把仁从外部的规范变为人性的本能。在亲亲基础之上,孝梯通过纵横两个方面把血缘关系和等级关系两方面构造起来。孝移于君,便有了“忠”,悌移于尊,便有了“义”。然而,墨家兼爱的核心却是爱无差等,是一种没有等级观念的爱, 要求人们抛弃儒家所说的血缘等级等因素, 做到爱人如己。就是墨子所说的“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由此达到“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 盗贼无有, 君臣父子皆能孝慈”的和谐安定的社会局面。而在墨子看来,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行得通的。 第二,“兼爱”与“仁爱”的本质不一样 儒家道德讲“爱人”,归根结底是爱己、为己。儒家道德的修己安人之道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个人利己这一目的的方法。这种行为在本体上表现为“不忍人之心”,在行为上表现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以力假人者霸,以德行人者王。”由此可见,儒家之仁爱是在“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推的人情法则作用下,达到利己、为己的目的.然而,墨家兼爱却是一种利人、为人之爱。墨子把是否‘中万民之利”作为评价人的行为善恶的准则。墨子认为,讲兼爱必须给人以实际的利益。关于爱人和爱己的关系,墨子认为两者并不矛盾。他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第三,“兼爱”和“仁爱”的产生起点不一样 儒家的的“爱”不是由外向内强加于人的, 而是自发的。它以人性向善作为其哲学起点, 孔子“爱人”的观念是对人性的信赖和人格的尊重。儒家注重伦理,认为首先要作为一个尽“孝”道的人, 才有可能去爱其它的人, 这是行仁之道的基本条件。提倡“亲亲”之爱, 乃是发之于人的本性, “父子”血缘关系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和起点。因此,儒家的爱是由特殊性到普适性的, 由“爱亲”产生而推至“爱众”、“爱民”。墨子则认为“爱”是自外向内的, 由于现实的需要而存在。他的政治思想以“天志”为本。面对战国时期频繁的兼并战争、崩坏了的道德规范,墨子从“天志”出发推出“兼爱”, 让“爱”成为天下太平的工具。在墨子的学说中, “爱”是外在产生的, 作为人们生存必需拥有的一项品质而强加。 第四,“兼爱”与“仁爱”实现的方式不一样 孔子把春秋时代看作“礼坏乐崩”的时代, 因此, 他提出了以“仁爱”为基础内容的“礼乐”思想。反过来“,礼乐”成为其“仁爱”的实现方式, 即内乐而外礼的人的标本。对于违背礼法原则的行为, 他总是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抵制。孔子认为, 实现了忠恕之道, 也就实现了对他人的泛爱。与孔子相比, 建立在功利基础上的墨子之“兼爱”思想的实现, 就体现在他的“尚贤”、“交相利”、“非攻”、“非乐”、“节用”、“节葬”等。“兼爱”则以“交相利”为准则, 带有功利主义色彩,并且将“兼爱”的实现寄希望于王侯将相,不易为人所实施, 就难免流于空想。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艾布拉姆斯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 )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 B.作品、作家、宇宙、读者 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 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 2.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 ( ) A. 本质特征 B. 形象特征 C. 结构特征 D. 美感特征 3.?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 ( ) A.独立说 B.再现说 C.体验说 D.表现说 4.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 A. 规范语体 B. 自由语体 C. 抒情语体 D. 叙事语体 5.?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 ) A.布洛 B.英加登 C.荣格 D.弗洛伊德 6.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 ) A.童庆炳 B.英加登 C.凯塞尔 D.索绪尔 7.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化的因素是 ( ) A.制度文化 B.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 D.全部文化 8.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 ) A.王维 B.李白 C.司空图 D.王昌龄 9.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 ) A.本质特征 B.表现手段 C.形象特征 D.审美特征 10.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是 ( ) A.省略 B.停顿 C.概略 D.减缓 11.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和?圆型’’的是 ( ) A.格雷马斯 B.康德 C.歌德 D.福斯特 12.形成文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是 ( )

孔子和墨子观念的几点比较

孔子和墨子观念的几点比较 孔子把《仁》摆在了重要位置,而墨子则把《贤》和《义》放在了首要位置上,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的秩序虽然摆放的位置有所不同,颠来倒去,都没有逃离封建主义的藩篱。本质上都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都是为了封建主义好的,只是在各自的具体思想方法上有所区别。他们的社会伦理观念和治国理政的思想都属于空想的封建社会 主义,是不会被统治阶级所采纳的,孔子,墨子有些相同的地方,他们的一些想法有谁能听,又有谁去能实行,都不过是活动活动心眼,都是空想的封建社会主义者,只不过有些东西符合封建统治也只能算是不谋而合的。现在,把三千年前腐朽的封建主义的货色当做所谓文化精华来抵御资本主 义的价值观,就显得十分可笑,资本主义本来就是反封建的,不过,摆个封建主义的地摊,赚点资本主义的小钱,想法到也不错,也是可行的,但是要想占什么领道德高地那是不可能的,资本主义相对封建主义是社会的进步,是历史的进步。不反对封建主义哪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进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历史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不用科学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观念而用封建的东西比什么都 幼稚可笑。 墨子《非儒》,认为儒生教学能力不咋地,把聪明的教

傻了,好学生都教坏了,还乱收束脩,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大是做不来,小事不愿做,搞个文艺活动的还勉强凑合,做工务农,保家卫国也指不上他们,所以参政议政的事,绝不能让儒生瞎参和。孔子:“仁者爱人”,其实质是爱君子,不爱小人。分别亲疏远近,不平等。 墨子揭发批判了儒家的假仁假义:儒者曰:“亲亲有术,尊贤有等。”儒者曰:“君子必服古言,然后仁。又曰:“君子循而不作。”又曰:“君子胜不逐奔,掩函弗射,施则助之胥车。” 又曰:“君子若钟,击之则鸣,弗击不鸣。”等都属于错误的言行。 孔子阴谋策划颠覆齐国和吴国的活动。孔子到了齐国得不到重用,孔某乃恚,怒于景公与晏子,乃树鸱夷子皮于田常之门,告南郭惠子以所欲为。“树鸱夷子皮”来谩骂田常的,在道德行为上纯属小人一个。借机会报复搞破坏活动,孔子的行为属于贩卖情报,挑拨离间,制造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导致战争,“深虑同谋以奉贼,劳思尽知以行邪,劝下乱上,教臣杀君,入人之国,而与人之贼,知人不忠,趣之为乱,逃人而后谋,避人而后言。”在这一点上现在某些文化人与当年孔子何其相似乃尔。 墨子尚贤,尚同,兼爱,非攻,非命,非儒,非乐。 尚同,其实也是掩盖着矛盾的,在同中是在存异的。制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复习 第一章第一节文学观念的嬗变复习 考纲学习: 1. 了解文学四要素与文学活动的构成 2.掌握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客观说、体验说五种文学观念 3.理解文学嬗变的原因 4.理解“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这个文学观念 1. 文学的四要素与文学活动的构成 四要素: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 文学活动的构成:世界、作家、文本、读者这四个要素,其间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重要的是在文学作为人的对象性活动上来理解。 文学是一种对象性活动,就是因为人在文学活动中体现了人的意识、心理和一切本质力量,把自然当作人的对象、从而建立起了活动的机制。 文学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就是在于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中,作家把外部自然和人的自然作为自己本质力量的确证,从而把文学变成人的精神活动过程。 关键词“客观存在”和“审美对象” 客观存在只是纯然的存在,并不能被我的感觉所掌握,那就不能成为我的对象,存在的关系也就不会建立,文学活动还不能形成。 文学四要素所形成的流动过程,其中必然包含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才能成为文学活动—我们说的文学活动,不仅是指“文学四要素”所形成的流程,更重要的是人与对象建立的诗意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开。第一章文学观念 第一节文学观念的嬗变 【文学四要素和文学活动】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提出作为作品存在的层次论,认为作品的构成是四个层面,即语言层、意义层、图式化外观层、意向性状态中的“世界”层。美国现代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即“作品”;作品如果束之高阁,不跟读者、即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赖大仁《重建当代“情感论”文学观念》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注重情感表现自古以来是我国文学的鲜明特色和优良传统。不仅诗词歌赋始终离不开抒情言志,就是神话传说和戏曲小说也无不以情感为内核,注重表现人性人情以打动人心,追求以美善战胜丑恶的结局,使人们的美好情感和愿望得以寄托与慰藉。与此相适应,中国文论也建构起了言志说、缘情说、性情说、主情说等理论观念,既是对这种文学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深刻阐释,反过来也对文学实践给予有力支撑与引导。 一个多世纪前,中国文学和文学理论进入现代转型时期。那时的文学理论,受西方现代审美论文学观念影响,力图将我国传统情感论与现代审美论有机融合起来,创建新的审美情感论文学观念,以适应中国文学现代转型发展的要求。老舍在《文学概论讲义》中阐发的便是审美情感论的现代文学观念,他认为感情与美是文艺的一对翅膀,想象是使它们飞翔起来的能力,而使人欣悦则是文学的目的,因此,感情、美和想象便是文学的三个特质。从上述可知,我国现代文论转型并没有割断传统,而是努力将情感表现与艺术审美融合起来建构新的文学观念,这对于新文学实践发展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现代文论转型还有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反映论为基础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建构及其发展。反映论文学观念的重要特点是要求文学真实反映生活,特别强调文学的真实性及其认识作用。但是,真正的现实主义并不仅限于追求真实性,同时还强调典型性和思想情感的力量。联系文学实践来看,以巴金的创作为例,他说当初是从探索人生出发走上文学道路的,所思考的问题只有一个:怎样生活得更美好,做一个更好的人,怎样对读者有帮助,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从《家》《寒夜》等作品中,我们不仅能看出作者的影子与生活的真实性,更能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作者的生命体验和思想情感。在作者笔下,寒意袭人的生活中并不缺少人性温暖,普通人物的命运遭际中无不充满了同情,令人悲观绝望的现实处境里也仍然让人看到希望。 然而后来的文学观念嬗变没有把这种文学传统继承下来。情感表现论的文学观念日渐式微,文学反映论也发生了各种不同情形的变异。一种情形是不要“源于生活”而只强调“高于生活”,似乎艺术创造越高大上越好,导致文学创作完全凭想象编造生活和粉饰现实,随心所欲地拔高乃至神化人物,把文学变成某种思想观念的传声筒,蜕变为一种伪现实主义。进入新时期后出现的另一种情形,作为对伪现实主义的反拨,只强调“源于生活”的真实性,而反对“高于生活”的典型性,使得有些作品只停留于各种阴暗生活与人性扭曲现象的揭露性描写,从中感受不到人间温暖,也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成为一种简单化的“暴露文学”,谈不上真正的文学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富有责任感的文论家积极倡导并努力建构审美反映论,将反映论文学观念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审美反映论的要义就在于,文学不仅是生活的反映,更是审美的艺术,而文学审美的核心就在于审美情感。在文学作品中,不仅有生活的真实再现和摹写,而且还有作家想象的创造和情感的表现,这才是文学的根本特性。这样的理论阐发无疑有助于深化对于文学反映生活的理解,从而将文学创作引向正确的道路。 (摘编自赖大仁《重建当代“情感论”文学观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学以注重情感变化为传统,以情动人,寄托人们的美好情感与愿望。

论《墨子·兼爱》

论《墨子·兼爱》 摘要: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墨子提出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十大思想主张中,“兼爱”思想是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墨子学说的理论之一,它代表了墨子理想社会中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德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墨子兼爱内涵对等互报和谐社会 正文:墨子是我国先秦时代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思想家,与孔子、老子并称为中华民族三杰。他所创立的墨家,与儒家齐名,时称“儒墨显学”。梁启超说:“欲救今日之中国,舍墨学之忍痛则何以哉!”【1】 墨子的学说,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宗旨,以“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命”、“非乐”、“节用”、“节葬”、“天志”、“明鬼”为内容。其中,“兼爱”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它代表了墨子理想社会中最基本的道德原则。 一、兼爱的内涵 “兼爱”是墨子十大主张的核心思想,其基本涵义是视人如己,不分亲疏远近、贫富贵贱,同等程度地爱一切人。【2】 “兼爱”的本义可以形象地阐述为“像爱自己一样地爱所有的人”。墨子的“兼爱”是把“爱”的观念社会化。“兼”有“兼顾”、“无差等”的意思,也有“相对”、“相互”的意思,“兼爱”便是相互无差等的一种普遍的爱。这要求人们相互地、平等地爱。做到爱人之国如爱己国,爱人之家如爱己家,爱人之亲如己亲,爱人之身如爱己身,无差别地泛爱他人。 “兼爱”是墨家学派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所谓“兼爱”,其本质是要求人们爱人如己,彼此之间不要存在血缘与等级差别的观念。【3】 墨子提出兼爱,并不是为了反对儒家的别爱,而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目标。中国古代思想家大都是以平治天下为己任,而墨子创立学说、组织学派更是为了救世济民。《兼爱上》开篇就说:“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4】(P81)要使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首先要知道乱的原因。墨子将天下之人的“不相爱”看作是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认为国与国相攻,家与家相篡,人与人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这些“天下之害”皆源自“不相爱”。《墨子·兼爱上》中所说:“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子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再如《墨子·兼爱上》中讲到:“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诸侯各爱

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之异同分析

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之异同分析 [摘要]孔子和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大显学家,孔子提倡“仁爱”,墨子提倡“兼爱”,两种爱人的思想既具有相别的地方,也有许多相通之处。两者产生的阶级基础不同,具体内容不同,实施要求不同。但是两者都主张“仁”,都提倡公利,反对私利,都注重践行。对孔墨的“仁爱”和“兼爱”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对于如何做到真正爱人,如何修身具有重要妁参考作用,甚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孔子;仁爱;墨子;兼爱 一、“仁爱”与“兼爱”的相异之处 孔子和墨于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大显学家,孔子提倡“仁爱”,而墨子提倡“兼爱”。虽说这两种思想都是一种爱人的思想,都注重“仁”,但是这两种思想有许多相异的地方。比如,两者产生的阶级基础不同,两者的具体内容不同及两者实施的要求不同。 1产生的阶级基础不同。春秋末年为社会大变动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革新,促使了生产关系内部的大幅度调整。奴隶的反抗斗争和大规模的流亡,使部分奴隶主贵族失去了往昔的天堂,他们无力维持原有的生活,内部也发生了重大的分化。有的贵族失去了世袭祖业,形成流民。当时流民大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昔日做官,如祝、宗、乐、士,而后失业者,或者是失势的贵族,这些上等的流民多成为儒士;一种是农工下层失业者,或刑徒苦役,这些流民多成为侠士。儒家出自儒士,孔子自己就是一个大儒士。孔子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这就注定其思想主张必然强调封建礼仪、宗法制度和等级差别,这就决定了其仁爱思想是建立在亲亲基础之上的,这种仁爱是推己及人的爱,先爱自己的亲人,再爱别人,是一种爱有差等的仁爱。而墨家出自侠士,来自于农工失业流民和刑徒苦役,墨子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他们来自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更能体会到老百姓的疾苦与艰辛,这就决定了墨子的思想主张更多反应劳苦大众的要求,要求博爱,爱无差等。 2具体的内容不同。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墨子所提倡的“兼爱”也称之为“仁”,从表面上来看,孔墨都注重“仁”,但是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在具体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别。孔子提倡的“仁爱”是建立在“亲亲”的基础之上的,孔子的“仁爱”强调宗教程度、血缘尊卑、亲疏贵贱,是一种由亲而疏,由近及远的爱,是“爱有差等”。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衰公问》)。由此可见,孔子的爱人思想是从爱亲人开始的,以爱自己的亲人为最重要之事,是建立在“亲亲”的基础之上的,是“爱有差等”。而

自考00529文学概论一

文学概论 第一章文学观念 文学四要素及文学活动(注1) 五种文学观念(注2) 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注3) 文学的界说(注4) 文化(注5)及文学的文化意义(注6) 文学是文化的意义载体(注7) 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互动关系(注8)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注9) 审美及其实现的条件及审美的特点 文学是人的一种审美活动(注10)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注11) 体验与文学(注12) 体验的美学功能(注13) 英加登提出的“层次论”,他认为文本由四个层面构成:语言层,意义层,图式化外观层,意向性状态中的世界层.英加登同时认为,有的文本有第五层,即形而上学层面。 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其基本观念是:文学活动是以作品为中心展开的活动,其它三要素分别是世界,艺术家,欣赏者,其间还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 以下是对上述五种文学观念做出的解释。 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在西方,最古老的“摹仿”说,也就是再现说。赫拉克利特提出“艺术摹仿自然”,摹仿说的形态至苏格拉底已相当完备,柏拉图的“理式摹仿”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摹仿”虽有唯心唯物之分,但他们都认为艺术是“摹仿”。摹仿说作为一种文学观念统治西方达二千年,直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摹仿说才被打破。与再现说相似的是中国古代的“度物象而取真”的观点。“度物象而取真”由五代大画家荆浩提出,明代批评家叶昼与清代思想家叶燮也持类似看法。 表现说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说产生于十九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雪莱是其代表。表现说的基本倾向是:(一)主张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内心世界的外化,是他们情感活动时的创造,是他们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二)主张诗人忠实于情感,忠实于诗人自我与人类的情感;(三)强调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使平凡的事物现象以不平凡的色彩呈现出来。 在中国,与西方表现说可相提并论的是“诗言志”说和“诗缘情”说。 实用说实用说强调作品与读者的关系。一般而言,实用说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文学可以给人带

谈墨子辩论的语言艺术(一)

谈墨子辩论的语言艺术(一) 摘要]先秦时期,诸侯争霸称雄,造就了大批能言善辩的社会活动家、论辩家,他们的论辩语言各具特色。其中,墨子的辩论,用词准确,语言缜密,堪称百无疏漏,这在先秦诸子中是首屈一指的。本文从墨子辩论语言的表达特色、逻辑技巧两方面来探讨墨子辩论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墨子;辩论;语言艺术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先秦时期继孔子之后出现的第二位文化伟人,开创了墨学,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明鬼等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思想。为了宣传他的主张,墨子四处游说,言传身教,广征博引,以理服人。墨子的辩论与众不同,技巧高超,既不像孟子那样气势奔放、咄咄逼人,也不像庄子那样纵横跌宕、变幻莫测,而是朴实无华、推理严密。墨子的辩论讲科学、重事实,有理有据。“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明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以辩来别同异、明是非,形成其独特的“墨辩学”。墨子的辩论用词准确、语言缜密、百无疏漏,这在先秦诸子中是首屈一指的。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论述墨子辩论的语言艺术。 一、墨子辩论语言的表达特色 语言是辩论的物质手段。先秦时期,诸侯争霸称雄,造就了大批能言善辩的社会活动家、论辩家,他们的论辩语言各具特色,有的言简意赅,循循善诱;有的恣意纵情,奇特浪漫;还有的驳难离析,淋漓尽致等。墨子的辩论,语言简朴、平实,准确、生动。如在《墨子·非攻下》中,针对许多好战的国君常借商汤、武王的征伐行为,为自己的掠夺行为辩护,“今夫好攻伐之君,又饰其说以非子墨子曰:‘子以攻战为不义,非利物与?昔汤放桀,武王伐纣,此皆立为圣王,是何故也?’”墨子辩驳道:“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也。彼非所谓攻,谓诛也!”在这里,墨子明确区分了“攻”与“诛”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战争,其语言准确击中对方要害,墨子以简朴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战争性质的认识,可谓一字千金。 墨子的语言不但准确,而且精炼。《墨子·修身》篇说“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就是要求论辩语言要精炼。有一次墨子的弟子禽滑厘问他:“多言有益乎?”墨子回答:“虾蟆蛙蝇日夜而鸣,舌干辟然,而人不听之。今鹤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墨子十分精炼地说明了墨家反对说大话空话,但不反对说有用的进步的合时宜的话。 墨子的语言不但简炼,而且生动感人。例如,有人反对墨家“兼爱”的思想,并再三向墨子发难。因而墨子与他们展开辩论,《兼爱下》记载了这次辩论,对方说墨子的“兼爱”主张虽然好听,但不实用,“即善矣,虽然,岂可用哉?”墨子立刻反驳道:“用而不可,虽我亦将非之,且焉有善而不可用者?”墨子认为如果“兼爱”思想只是好听而不实用,别说你们,就连我自己也要对它进行批判、指责,并进一步指出,哪有好东西只是中看不中用呢?墨子的语言简明生动,在先秦诸子中,是无与伦比的。 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评价墨子的语言“意显而语质”,也正是总结了墨子辩论的语言特色:准确、简炼、质朴、生动。 二、墨子辩论语言的逻辑技巧 墨子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他的辩论博大精深,涉及到哲学、文化、逻辑、语言、思维、心理、角色等方方面面,尤其是强大的逻辑力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就先秦时代而言,中国形成有自己独特特点的关于思维本质与规律的理论,墨家的思维形式结构论是中国‘辩学’或‘名学’的奠基。”墨子在辩论中创造性地制定了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的学说,揭示了逻辑所构成的这三种思维形式的区别。墨子的辩术是我国古代辩论科学的精华。《墨子·小取》所谈“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及“以名取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假”、“效”、“譬”、“侔”、“援”、“推”,以及《墨子·大取》讲的“故”、“理”、“类”等,都成为墨子的辩论法宝,体现了他高超的辩论语言技巧。下面从“假”、“譬”、“援”、“推”四个方面探讨墨子辩论的逻辑技巧。

《文学概论》听课笔记第一章 文学观念

第一章文学观念 第一节文学观念的嬗变 「文学四要素和文学活动」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提出作为作品存在的层次论,认为作品的构成是四个层面,即语言层、意义层、图式化外观层、意向性状态中的“世界”层。美国现代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即“作品”;作品如果束之高阁,不跟读者、即“欣赏者”见面,也还不能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世界——作家——文本——读者这四个要素,其间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这才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文学活动不仅是指文学四要素所形成的流程,更重要的是人与对象所建立的诗意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部展开。 「历史上五种主要的文学观念」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在西方,有赫拉克利特的“艺术摹仿自然”论点、苏格拉底的“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论点、柏拉图的“理式摹仿”说、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摹仿”说。与西方再现说相似的是中国古代的“度物象而取真”说,五代大画家荆浩在《笔记法》中说“画者画物,度物象而取真”。)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说的基本倾向是,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的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情感涌动时的创造,是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以外部现实作为对象,但诗并不存在于对象本身,而存在于审视对象时的作家、诗人的“心境”或“心理状态”;诗人可以描写平凡的事物,但要使事物以不平凡的色彩呈现出来。表现说产生于19世纪初兴起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柯勒律治认为“写诗是出于内在的本质,不是由任何外界的东西所引起的”,雪莱指出“诗是最快乐最良善的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的瞬间之记录”。与西方表现说可以比较的是中国传统的“诗言志”说和“诗缘情”说。)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比较典型的实用说是中国古代的“教化”说和西方的“寓教于乐”说。“言志”说和“教化”说构成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重要特色。古罗马时期贺拉斯的“寓教于乐”开了西方实用说之先河。)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和独立的“身份”,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客观说实际上是由俄国形式主义学派首先提出的。)体验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 「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文学观念不是固定的、僵死的、可以永远定于一尊的;时代的变化,包括政治治乱、社会风气、学术倾向等推动着文学的变化;随着文学的变化,文学观念也随之变化。摹仿——表现——变形——装饰这一文学发展趋势,展现了文学自身演变的规律;当然这种演变规律并不是直线型的,由于受直接的、间接的社会生活变动、斗争和不同社会心理的影响,其发展的路线和形态往往是极其复杂的,而在同一个时期,几种文学形态与观念并存的局面也是存在的;但就总趋势而言是由再现到表现,由表现到装饰。文学观念的变化还与人的观点的不同及变化有关;不同的社会团体、群体具有不同的观点,不同思想倾向的人也有不同的观点,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观点也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些观点的变化都会导致对文学的看法发生变化。

内发论与外铄轮

1、内发论 该观点认为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心理发展的实质是这种自然因素按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现的。外部条件只能影响其内在的固有发展节律,而不能改变节律。内发论观点又称自然成熟论、预成论、生物遗传决定论等。代表人物为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奥地利心理学家彪勒、英国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顿。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内发论认为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没有什么根本的实质性的区别,心理发展是先天因素 成熟的结果,完全否定后天学习、经验在其中的作用。这就导致了以生理发展曲解心理发展,这是内发论的根本错误所在,是庸俗进化论观点在心理发展问题上的一种表现。 2、外铄论 该观点与内发论相反,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环境影响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与形式。这种观点又称心理发展的环境决定论、外塑论或经验论等。 外铄论的典型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华生。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说”,法国唯物主义教育家爱尔维修,狄德罗的“教育万能论”,也都属于环境决定论。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 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一一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 外铄论把心理发展看作是外界环境影响的结果,否认心理发展的内因作用。其根本错误在于否认心理反映的能动性,是一种机械主义的发展观。 与内发论与外铄论相似的观点还有成熟优势说和学习优势说。 成熟优势说认为,发展不同于学习,它主要依存于神经系统的成熟和智慧建构的水平。 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格塞尔和皮亚杰。 学习优势说认为,发展主要不是靠内部条件制约的自发性来完成,而是靠外部社会性 因素的介入,即靠教育和学习。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纳和维果茨基等人。 我们的大部分教师是从直接灌输的课堂中走出来的,他们从小接受并已熟悉的便是,排排坐好,听老师讲课,然后再大量练习。思维方式已经固化,教学就是上课,上课就是教师讲学生听。 儿童应该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权利与需求,有自己的经验与兴趣,同样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与理解……因此,强调“尊重儿童”、“主动建构”。

论墨子法律思想

论墨子法律思想 墨家是战国初期墨子创立的一个学派。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53篇,一 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墨子》分两大部分:一 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 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 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一、墨子法律的起源与基础 墨子认识到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没有国 家和法律的时候,社会秩序非常混乱,为了建立一个有秩序的社会,法律便应 运而生。把圣王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通过法律加以确认,这样,法律便有了 国家意志的属性。但是,圣王制定法律也不能随心所欲,必须顺应“天”的意志。墨子认为“顺天之意,谓之善刑政;不顺天之意,谓之不善刑政”,“本 察仁义之本,天之意不可不顺也。顺天之意者,义之法也”(《墨子?天志上》)。在墨子看来,世间的法要遵循天意,不符合天意的人定法不能算是法律,不遵循天意的法律制度就是不正义的制度。“天志”是贯穿于墨子思想的 主线,墨子取法于天,把天作为一种有人格的天,与上帝神相结合的天,实际 上墨子是借天喻民,借助天意来推行自己的政治法律主张。墨子认为,在当时 的社会,父母、师长、国君的意志均不能作为立法的依据,提出“以天为法”。人们都必须一切“效法于天,听命于天”,要顺应天意,替天行道,服从天志。墨子认为“天子唯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他认为,法律来源于 “一同天下之义”。在国家和法律产生以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是非标准,人 们互相指责,尔虞我诈。如何来调整人们的行为是非呢?这就需要“选天下之 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和各级“正长”,天子发宪布令于天下之众,自上而下地“一同天下之义”,于是国家和法律就产生了。 二、墨子法律的核心思想 1、“兼相爱,交相利”、“非攻” 墨子的思想宗旨是“贵兼”,以“兼爱”为法律观。所谓兼爱,包含平等 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 “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当时社会的“大害”、“巨害”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人与人之间的争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们的不相爱。因此,他主张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应当“兼相爱,交相利”。墨子从其兼爱思想出发,主张非攻,反对战争。他断定,爱人运行时,人亦从而爱之;利人 运行时,人亦从而利之。反之亦然。既然如此,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之间,只要相互兼爱,不要发动战争,相互攻伐,这样不以兵刃毒药水火相攻伐,从 而可以共同取利。否则,以兵刃毒药水火相攻伐,便使大家共同取害。因此, 墨子“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主张“国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乱

老子孟子孔子墨子有何关系

老子孟子孔子墨子有何关系 老子孟子孔子墨子是春秋时期不同派教的代表人物,那么老子孟子孔子墨子有什么联系?下面是为你搜集老子孟子孔子墨子的关系,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子,(约公元前571-471年),姓李名耳,字聃,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区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的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被后世称为“道教始祖”。 孟子,(约公元前372-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邹人(今山东邹城),是孔子的孙子的弟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和孔子并称“孔孟”。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学说。并且反对杨朱,墨翟。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巴邑(今河南商丘市巴邑县)。他的祖先和墨子一样,都是商汤后裔,是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受业于老子,完整的构建了“德道”思想体系,主张“仁礼”,体现了人道精神,最高理想是“大同”。并且坚持“克己复礼”。被后人称为“孔圣人”,“天纵之圣”。 墨子,本名墨翟,生卒年不详,相传是鲁国人,长期在宋国居住,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

家。自立门户,创立了墨家学说,并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尊天”、“事鬼”的思想主张。 老子道德经介绍《道德经》又被称《道德真经》、《老子》等书,它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写的一部哲学方面的著作。《道德经》名称的经过几次改变。目前的通行版本《道德经》总共有81章,分为《德篇》和《道篇》,前者占了44章,后者占了37章。 一、它有音韵之美。《道德经》的句式非常整齐而且多数是押韵的,是诗歌体系经文一种。容易上口,并且容易记忆。其中很多词句,在押韵的同时还环环相扣,不仅仅具备音韵之美,也有旋律之美。朗诵这部经文,是一种享受,可以让我们在美感中体味到深刻的哲理。 二、它非常的讲究修辞。《道德经》的语言艺术性非常强,使用了很多种修辞方式,让词句看起来更准确、鲜明和生动,这样也更具有说理性和感染力。比如对偶、排比、比喻、设问和反问等修辞方法都可以在这本书书中找到。 三、语言精萃。《道德经》中的有些语言极为精萃,是至理名言,至今仍是非常有名的成语、格言、座右铭等。 《道德经》这部神奇的书籍被称为万经之王,它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它对中国科学、哲学、政治、宗教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子的著作《墨子》这部文学巨作,大多人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和

串讲两学版教育学(中学)第2课时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考试大纲解读 识记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及相关概念。 理解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 运用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的基本原理,分析普通中等教育在促进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考试大纲解读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即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在这一章的学习中,考生首先要正确识记有关个体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的知识和相关概念,为后面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 此外考生要理解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弄清楚在个体的身心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怎样控制好这些因素或者说利用这些因素来更好地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最后要求考生能在整体上理解教育与个体发展的相互关系,运用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的基本原理来分析普通中等教育在促进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命题分析与预测 从历年教师资格考试来看,本章所占的比重较大,所涉及的考点很多。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有:内发论和外铄论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尤其注意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的年龄特点,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需重点复习,这两个考点是历年考试的重点。考生要理解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弄清楚在个体的身心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怎样控制好这些因素或者说利用这些因素来更好地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 最后要求考生能在整体上理解教育与个体发展的相互关系,运用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的基本原理来分析普通中等教育在促进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图

重难点提示 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的各种理论(内发论、外铄论和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遗传和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以及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四个方面:促进个体发现自我价值、促进个体发掘自我潜力、促进个体发挥自身力量以及促进个体个性的发展★★☆ 普通中等教育对青少年发展的促进作用★★☆ 本章内容结构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普通中学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考点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的定义

有感于孔子、墨子的诚信观

有感于孔子、墨子的诚信观 镇胜二十一标侯睿 说到诚信,先来看一下孔子的言论,子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钥,其何以行之哉?”我们不妨再来看一下墨子对诚信的态度,墨子对诚信推崇备至,总的观点是:不管为官为民,都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墨子说:“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墨子〃公孟》)。墨子又阐释:“言必行,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 我们的老祖宗墨子早在2300多年前就倡导诚信了,并且身体力行,成为言与行高度统一的典范。至古以来,先贤的诚信观便是如此,一直到上世纪,资本主义的思潮泛滥于周遭,诚信体系随之崩溃;迄于今日,市场经济日渐发达,人多逐利之心,诚信的制度基础在建而未成,于是诚信危机空前爆发。 面对市场经济的滚滚洪流和繁纷复杂的社会生活,国人几乎无不惊呼我们已陷入了一场“诚信缺失”的道德危机之中。环视商海里的假冒伪劣和社会生活中的尔虞我诈,人们更难以相信在我们这个具有悠久诚信传统的国度里竟然发生如此不讲诚守信的现象, 必须重建诚信的制度基础,政府有了紧迫感,立法,建章建制,宣传教育,想方设法。这正如时下所谈论的依法治国一样,不能说当今中国没有法律,我们不但拥有各种基本法律,而且还有相当完备的宪法。同样,我们正在讨论的“以德治国”问题,针对当前“道德缺失”的情况,把确立以德治国的理念放在首位。 无可否认,推动社会诚信体系的重建,符合民意。同时,有关部门也该换位思考,在主导诚信体系重建时,自己是否存在失信的问题?如何防止?政府部门失信于民的新闻,诸如西安假彩票案、假彩票案中的假公证、嘉禾强制拆迁事件等等。一个地方的政府如果不诚信,就会失信于治下所有民众,动摇千千万万人诚信处世的信念。 据此,先贤们的诚信观留给今人的最大启示应是“诚者自成”、“信”由心中出的道德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只有从道德理念上进行培养,才能有讲诚守信可言。 我们当如是这般:为官者,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不能讲起来慷慨激昂,头头是道,做起来虎头蛇尾,不了了之;为民者,理应以诚待人,以信为先,善待友邻,做个诚信好公民。

文学观念

文学观念 名词解释 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什么是文学”,变化中的,因民族、时代、群体、人而不同。 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记者。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以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表演艺术:通过表演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 造形艺术:运用一定的材质在空间塑造立体或平面形象的艺术。 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的艺术。 视界融合:同一对象,人们视界与历史已有视界交融。 文化: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广义、狭义、符号学。 文学文化:揭示人的自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品质阅读:从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平仄到关注情景、人物

和情节。 价值阅读: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 物理境:事物纯然的客观存在。 心理场: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审美: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审美意识形态: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同性的、认识与情感的、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文学的认识性:以社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文学的情感性:文学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方式表现出来。 文学的假定性:文学的虚拟性。 文学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经验: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体验:把自己置身于价值世界去寻求、体味、创造生活的意义和诗意。 诗言志: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 诗缘情:诗歌是抒发人的感情的。 教化: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的文学思想。 文艺复兴:14~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目标。 启蒙主义:18世纪,高扬“自由平等博爱”旗帜,反封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