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遥感地质学(修改版)

遥感地质学(修改版)

遥感地质学(修改版)
遥感地质学(修改版)

遥感:对远距离目标,通过某种平台上搭载的传感器获取其特征信息,然后进行提取、判定、加工处理及应用分析的综合性技术。

1.遥感平台:搭载传感器的载体称为遥感平台。如地面三角架、遥感车、气球、飞机、卫

星等。

2.遥测:通过仪器远距离的测量物体的所需要的参数。

3.GIS:它是反映现实世界中的各类空间数据,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以一定的格

式输入、存储、检索、运算、显示、更新和综合分析的跨学科综合技术系统。

4.电磁辐射:即电磁波,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变化的磁场激发了变化的电场,使电磁振

荡在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

5.大气窗口: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

6.电磁波谱:按照辐射在真空中传播的频率或波长排列形成的一个连续的谱带。

7.辐照度:被辐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8.辐射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

9.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

10.反射率:被地物反射的能量占辐射总能量的百分比。

11.黑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

12.地物反射波谱:地物反射波谱是研究地面物体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

13.瑞利散射:由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很多的原子和分子引起的散射。

14.光学辐射:可见光加上紫外和红外部分来自原子和分子的发光辐射。

15.加色法:通过红绿蓝三原色相加可以产生任一种颜色。

16.减色法:让一束白光先后通过两片不同颜色滤光片的过程。

17.光谱色:从红到紫可见光谱上存在的颜色,各对应一个波长,为光谱色。

18.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是用来表征影像分辨

地面目标细节能力的指标。

19.主光轴:过投影中心垂直于像片并交于地面的线。按摄影机主光轴与铅垂线的关系,航

空摄影可分垂直航空摄影、倾斜航空摄影。

20.像主点:主光轴与像平面垂直的交点。

21.航向重叠:为使相邻两像片没有航摄漏洞和便于立体观察而要相邻两像片之间重叠的部

分。航向重叠的面积与一张相片的总面积之比称为航向重叠度,一般为60%,不得小于53%。

22.中心投影:空间任意点与固定点连线延长线被一平面所截,直线与平面交点称为该空间

点的投影。

23.像点位移:地形和地物反映到航片上的像点与其平面位置相比产生的位置的移动。

24.投影误差:指在中心投影的相片上,由于地形的起伏等的影响而引起的平面上像点位置

的移动,其位移量称为投影误差。

25.航空相片的比例尺:航空相片上某一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长度之比,称为相片比例

尺。

26.传感器:获取地面目标电磁辐射信息的装置,它是遥感技术系统中数据获取的关键设备。

27.微波遥感:指通过传感器获取从目标地物发射或反射的微波辐射,经过判读处理来认识

地物的技术。

28.距离分辨率:雷达图像在侧视方向上的分辨率称为距离分辨率。降低脉冲宽度可以提

高距离分辨率,一般采用脉冲压缩。

29.方位分辨率:雷达图像在沿航线方向的分辨率称为方位分辨率。加大天线孔径,缩短

探测距离和工作波长可以提高方位分辨率。

30.合成孔径雷达:由若干个侧视雷达真实孔径天线组合成合成孔径天线从不同位置接收同

一地物信号的雷达。

31.透视收缩:面向雷达方向由于坡度较小使得图像上显示的坡长比实际要小很多的现象。

32.数字图像:能在计算机里存储、运算、显示和输出的图像。简述数字化过程:数字化过

程是专用的甚至普通的数字化设备,如数字摄像机、数字照相机、扫描仪……完成的。

图像的数字化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图像空间位置的数字化,即指图像的空间取样。

通过行与列方向上的等间距采样后把一幅完整的图像分割成为众多离散像元组成的阵列。二是图像灰度的数字化,即指从图像灰度的连续变化中进行离散的采样,目前经常使用的灰度量度有2级、64级、128级和256级。

33.灰度直方图:以灰度级为横轴,某灰度级像元个数占像元总数百分比为纵轴所描绘的统

计直方图。通过灰度直方图可以直观地了解图像特性,以确定图像增强的方案并了解图像增强的效果。

34.大气校正:指消除主要由大气散射引起的辐射误差的处理过程。如何需要进行大气校

正?定量信息提取;不同时相同的定量比较;不同波段间的运算。

35.空间滤波:一种采用滤波处理的影像增强方法。其理论基础是空间卷积。目的是改善影

像质量,包括去除高频噪声与干扰,及影像边缘增强、线性增强以及去模糊等。

36.假彩色密度分割:把一幅图像看成二维强度函数,用多个平行于图像的坐标平面平行分

割,得到不同级别的灰度段,对其规定为不同的彩色,得到彩色图像。

1.遥感分类及分类依据:

1)根据工作平台: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

2)根据工作波段:紫外遥感、红外遥感、可见光遥感

3)根据工作原理:主动式遥感、被动式遥感

4)根据资料获取方式:成像遥感、非成像遥感

5)根据波段宽度及波谱连续性:高光谱遥感、常规遥感

6)根据应用领域:环境遥感、城市遥感、农业林业渔业遥感、地质遥感、气象遥感、

军事遥感等。

2.遥感探测特点:

1)宏观观测,大范围获取数据资料

2)动态监测,快速更新监控范围数据

3)技术手段多样,可获取海量信息

4)应用领域广泛,经济效益高

3.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1)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信息(空间信息)的能力。

2)以地理研究和规划决策为目的,以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能力。

3)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分析方法。

4.GIS的组成部件: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空间数据和系统管理人员。

5.GIS的类型:专题信息系统即具有专业特点的地理信息系统,系统设计及操作功能为某一特定专业任务服务。

区域信息系统指以区域为单位进行系统研究、规划管理的信息系统

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这类系统一般没有具体的应用目标,提供GIS的基本功能和开发平台。

6.地理空间数据有三个基本特征:空间性、属性和时间性。

1)空间性反映现象的空间位置及空间位置的关系,通常以坐标数据的形式来表达空间位

置,用空间拓扑信息来表达空间位置关系。

2)属性用以描述现象的特征,如空间实体的类别等。例如土壤类型可以包括草甸土、沼

泽土、石质土等。属性数据本身属于非空间数据,但它与空间数据结合,用来表达空间实体

的全貌。

3)时间性是指空间数据的空间特征和属性特征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它们可以同时随时间

变化,也可以分别独立随时间变化。如气压图,某点的气压随时间而变化,因而气压图也随

时间而改变。

7.GPS 由空间星座、地面控制系统、用户系统三部分组成。

8.电磁波的性质:1)横波2)真空中以光速传播3)满足c f =?λ.4)具有波粒二象性。

9.太阳辐射与地球辐射的分段特性:

太阳的电磁辐射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部分,从紫外、可见光到近红外区段。即0.3—

2.5um ,在这一波段地球的辐射主要是反射太阳的辐射。地球自身发出的辐射主要集中

在波长较长的部分即6um 以上的热红外区段。在2.5um 至6um 这一中红外波段地球对

太阳辐射的反射和地表物体自身热辐射均不能忽略。

10.大气散射类型:

1) 瑞利散射:由直径比波长小很多的原子分子等粒子引起的大气散射。

2) 米氏散射:由直径较大,与辐射波长相当的微粒引起的散射。

3) 无选择性散射: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大很多时发生的散射。

11.绿色植物反射波谱特点:

反射波谱曲线可分为三段。可见光波段有一个小的反射峰,位置大约在绿色波段,两边

蓝波段和红波段有两个吸收带,在曲线上为凹谷。在近红外波段,因为植被叶子除了吸

收和透视的部分,叶内细胞壁和胞间层的多重反射形成高反射率,表现在反射曲线上从

0.7um 处反射率迅速增大,至1.1um 附近有一峰值。在中红外波段,受到绿色植物含水

量的影响,吸收率大大增加,反射率大大下降,形成几个低谷。

12.在遥感影像生成过程中,真彩色片与假彩色片的不同:

13.传感器主要的组成部件:

1) 收集器:负责收集地面目标辐射的电磁波能量。

2) 探测器:将收到的电磁辐射能转变为化学能或电能。

3) 处理器:对转换后的信号进行各种处理。

4) 输出器:输出信息的装置。

14.传感器的类型:

1) 按数据记录方式:成像方式传感器、非成像方式传感器

2) 按工作波段:可见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微波传感器

3) 按工作方式:主动传感器、被动传感器。其中,主动传感器又有侧视雷达和全景雷

达;被动传感器有光学摄影类型、光电成像类型和成像光谱仪。

15.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传感器最具有实用意义的性能指标是分辨率。包括:

1) 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

2) 光谱分辨率:传感器所能记录的电磁波谱中,某一特定的波长范围值

3) 时间分辨率:对同一目标进行探测时,相邻两次探测的时间间隔。

4) 温度分辨率:热红外传感器分辨地表热辐射最小差异的能力。

16.摄影类型传感器和扫描类型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异同:

光学摄影类型的传感器是将收集到的地物反射光在感光胶片上直接曝光成像,而扫描类型的传感器是将收集到的电磁波能量通过仪器内的光敏或热敏元件转变成电能后记录下来。它们的成像方式成像原理都基本相似。

17.何谓高光谱遥感:

高光谱遥感是指利用很多很窄的电磁波段从感兴趣的物体上获取有关数据,它的基础是测谱学。它是在电磁波谱的紫外线、可见光、近红外和中红外区域,获取许多非常窄且光谱连续的图像数据的技术。

18.航空遥感的优缺点:

优点:航空遥感空间分辨率高、信息容量大;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适合比较微观的空间结构的研究分析;信息获取方便。缺点:航空遥感受天气等条件限制大;航空遥感的观测范围受到限制;航空遥感数据的周期性和连续性不如航天遥感。费用十分昂贵;不可能在短期内对同一区域反复摄影成像。

19.航空遥感平台主要有:

1)气球:发送到对流层的叫做低空气球;发送到平流层的叫做高空气球。

2)飞机:低空飞机(飞行高度空中2km以下);中空飞机(2-6km);高空飞机

(12-30km)

20.航空相片的投影原理:

属于中心投影原理。航空摄影时地面上每一物点所反射的光线,通过镜头中心在安装在焦平面上的感光胶片上成像。其中有一条光线为中心光线,所以每一物点在像面上的像可视为中心光线与底片的交点,在底片上构成负像,经过接触晒印得到正像航空像片。

21.航空像片视差产生的原因:

产生视差(像点位移/投影差)产生原因主要有像片倾斜、地面点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差和物理因素(如摄影材料变形、压平误差、摄影物镜畸变、大气折光等)。

22.引起像点位移的主要原因:

1)像片倾斜:设地面一点在倾斜像片构像为a,在水平像片构像a’,将倾斜像片绕等

比线旋转和水平像片重合,叠合图中两向径会因像片倾斜而长度不等。

2)地形起伏:设像片水平,地面点距基准面有高差,它在像片上的构像与它在基准面

上投影点在像片上的构像之间的距离即为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

23.在垂直投影的航空像片上像点位移的规律:

1)对于相对高差相等的点,投影差δh也相等;像点到像主点的距离为0时,投影差

为0,像主点无像点位移。

2)投影差δh与地面离差h成正比。h>0,像点背离像主点方向移位,δh>0;h<0,

像点朝像主点方向移位,δh<0。

3)δh 与航高成反比。

24.遥感卫星轨道参数:

1)轨道长半轴:卫星轨道远地点到椭圆轨道中心的距离

2)轨道偏心率:椭圆轨道焦距与长半轴之比,又称扁率

3)轨道倾角:轨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

4)升交点赤经:轨道上由南向北自春分点到升交点的弧长

5)近地点角距:轨道面内近地点与升交点之间的地心角

6)过近地点时刻:以近地点为基准表示轨道面内卫星位置的量

25.航天遥感与航空遥感相比有什么特点?

1)航天遥感的视野比航空遥感开阔,观察的地面范围大

2)航天遥感的效率比航空遥感要高得多

3)对于获取同样数量的遥感资料来说,航天遥感的费用要比航空遥感低廉

4)航天遥感可以对地球进行周期性的、重复的观察

5)航天遥感的地面分辨率通常小于航空遥感

26.微波遥感有什么优缺点?

微波具有穿云透雾能力;可以全天候工作;对地面的穿透能力较强;还具有某些独特的探测能力。但微波对金属及其他良导体几乎没有穿透性,其空间分辨率正在逐渐提高。

27.举例说明根据直方图形状如何分析图像特点?

直方图均值靠近低值区表示地物反射率低的像元多,图像较暗;均值靠近高值区表示地物反射率高的像元多,图像较亮;直方图在某一灰度附近集中,表示低反差图像;直方图各灰度分布均匀表示高反差图像。

28.回归分析与直方图校正原理:

1)回归分析原理:在不受大气影响的波段和待校正的某一波段图像中,选择由最亮至

最暗的一系列目标,将每一目标的两个待比较波段灰度值提取出来回归分析。各波

段回归分析截距即为校正量。

2)直方图校正:若影像范围内存在灰度为0的地物,其灰度直方图从原点开始,而其

他波段灰度直方图离原点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即为大气散射引起的灰度直方图漂

移值,以此为改正量进行校正。

29.几何校正中为何要像元灰度重采样?几种方法有何劣势?

因为几何校正过程中由于校正前后图像的分辨率可能变化、像元点位置相对变化等原因,不能简单地用原图像像元灰度值代替输出图像像元灰度值。

最近邻法:这种方法简单、省时,但精度较差,图斑边缘会出现“锯齿”现象。

30.几何校正对GCP有何要求?

①多项式纠正法的精度与地面控制点(GCP)的精度、分布、数量及纠正范围有关。GCP 的位置精度越高,则几何校正精度越高。对于一般齐次多项式,GCP的个数至少不得低于多项式的系数个数。适当增加GCP的数量,可以提高几何校正的精度,但过多的增加GCP 的数量,不仅不会显著提高纠正精度,而且会增大选择GCP的工作量,有时甚至难以选出大量的GCP;②GCP应尽可能在整幅图像内均匀分布,否则会在GCP密集区几何校正精度较高,而在GCP分布稀疏区将出现较大的拟合误差。

31.遥感图像中“岩层三角面”的概念是什么?有什么特殊意义?

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相交,并受地形影响发生转折,或通过山脊沟谷,出现岩层三角面。利用岩层三角面可分析甚至量测岩石产状。

32.影响岩层三角面形状的因素:岩层产状、地形

33.遥感图像目视判读的直接标志一般包括哪些?

1)色调:在黑白像片上表现为灰阶,彩色像片上表现为色别与色阶

2)阴影:一部分地面的反射或发射信息被地物自身或物体之间相互遮挡而不能达到传

感器的影像特征

3)形状:地物轮廓在影像平面上的投影

4)大小:地物的尺寸、面积、体积等在影像上按比例缩小的相似记录

5)位置:地物之间彼此相互关联关系在影像上的反映

6)布局:景观各要素之间反映在影像上形成规律性的展布

7)图案:景观地物几何特征随影像比例尺变化在影响上的模型系列

8)纹理或质地:地物影像轮廓内的色调变化频率

34.选择遥感数据应注意哪些事项?

35.简述遥感目视判读具体方法:

1)直接判定法:根据地物色调、图形、大小等直接标志判定

2)对比分析法:对不同遥感影像、卫星图像不同波段、不同时相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

以及与其他已知资料、方法获得的结果或实地进行对比分析

3)逻辑推理法:应用地学规律和实际经验,分析各种地物和自然现象间内在联系,结

合图像上表现出的特征,判定某一地物和现象的存在及其属性

36.如何区分遥感影像上的向斜背斜?

向斜和背斜在影像上表现为色调不同的条带且对称平行排列,其整体图像常呈闭合的图形,有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环带状等多种形态,在遥感图像上可以利用岩层产状来确定背、向斜构造。两翼岩层倾向相向的是向斜,岩层倾向相背的是背斜。背斜转折端的岩层倾向一律向外倾斜,向斜转折端的岩层倾向一律向内倾。转折端处水系向内收拢的多为向斜,向外散开的多为背斜。还可以根据褶皱转折端的单层影像的出露宽度特点分析背、向斜,由褶皱里面向外,岩层的出露宽度逐渐加大的是向斜;组成褶皱里面的岩层出露宽度大于外围岩层出露宽度的是背斜。从组成转折端的岩层形态来分析,弯曲的岩层在靠近褶皱核部的弧度较大、向外弧度变小的是背斜,反之是向斜。

37.遥感图像中地学分析中水系的类型及特点。

38.光电扫描仪的内部辐射误差主要有二类:一类是光电转换误差;另一类是探测器增益变化引起的误差。

39.多普扫描仪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机械扫描装置和分光装置。

40.成像光谱仪按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面阵探测器加推扫式扫描仪的成像光谱仪,它利用线阵列探测器进行扫描,利用色散元件和面阵探测器完成光谱扫描,利用线阵列探测器及其沿轨道方向的运动完成空间扫描。另一种是用线阵列探测器加光机扫描仪的成像光谱仪,它利用点探测器手机光谱信息,经色散元件后分成不同的波段,分别在线阵列探测器的不同元件上,通过点扫描镜在垂直于轨道方向的面内摆动以及沿轨道方向的运动完成空间扫描,而利用线探测器完成光谱扫描。

遥感地质学(高起专) 地质大学期末开卷考试题库及答案

遥感地质学(高起专) 一、判断题 1. 遥感是在不直接接触目标物的情况下,使用特定的探测仪器来接受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再经过对信息的传输、加工、处理、判读,从而识别目标物体的技术。(5分) 参考答案:正确 2. 微波辐射计属于非成像遥感。(5分) 参考答案:正确 3. 高光谱遥感是指利用很多很窄的电磁波波段从感兴趣的物体获取有关数据。(5分) 参考答案:正确 4. 通常把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投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参考答案:正确 5. 把各种电磁波按波长(或频率)的大小,依次排列,画成图表,这个图表就叫电磁波谱。参考答案:正确 6. 能完全吸收入射辐射能量并具有最大发射率的地物叫绝对黑体。(5分) 参考答案:正确 7. 地面物体的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称为地物反射波谱曲线。(5分) 参考答案:正确 8. 空间分辨率是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5分) 参考答案:正确 9. 辐射传播过程中,碰到小粒子,由于各种作用无特定方向的同时发生,使辐射向四面八方散去,电磁波在强度和方向上发生各种变化,这种现象是散射。(5分) 参考答案:正确 10. 辐射亮度是指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5分) 参考答案:正确 二、填空题 1. 根据传感器工作原理,遥感可以分为___(1)___ 和___(2)___ 遥感。(5分) (1). 参考答案: 主动式 (2). 参考答案: 被动式 2. 遥感过程是指遥感信息的___(3)___ 、___(4)___ 、___(5)___ 、___(6)___ 、和___(7)___ 的全过程。(5分) (1). 参考答案: 获取 (2). 参考答案: 传输 (3). 参考答案: 处理 (4). 参考答案: 分析 (5). 参考答案: 应用 3. 搭载传感器的载体称作___(8)___ 。(5分) (1). 参考答案: 遥感平台 4. 大气的散射现象发生时的物理规律与大气中的分子或其他为例的直径及辐射波长的长短密切相关。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___(9)___ 、___(10)___ 、___(11)___ 。(5分) (1). 参考答案: 瑞利散射 (2). 参考答案: 米氏散射 (3). 参考答案: 无选择性散射

遥感地质学实习实验大纲

遥感地质学实验大纲初稿 实习一:遥感图像类型、相关描述信息及遥感仪器 1. 实习目的: (1)了解遥感图像的主要类型,介绍各种类型图像特点及用途。 (2)熟悉航空图像像片的主要标记,熟悉陆地卫星图像的相关描述信息。 (3)了解遥感应用过程中常用仪器和用途。 2.使用数据: H-12;D6-A,B;彩1,彩红5;热1,热2;雷3;MSS成都市(465)4,5,6,7波段;TM绵阳(436)1-7波段;1:50万RBV兰州市(350)C图像

实习二:地物波谱特性的认识 1..实习目的: (1)能够熟练掌握波谱曲线图―――地物色彩表现之间的关系。 (2)相关理论依据:RGB彩色合成原理和地物波谱特性,核心是能量问题。 2.使用数据及要求: (1)使用数据:新加坡快鸟图像。 要求:画出植被、房屋顶部、水体、街道的光谱反射曲线图。 (2)使用数据:彩红5-A 要求:画出熔岩(棕红色)、水体的光谱反射曲线图。 (3)使用数据TM1,2,3,4,5,6,7 要求:根据波段设置,若波段组合分别为741,543,432,321,水应该为什么颜色,说明原因?其中哪些组合为真彩色图像?哪些组合为假彩色图像? (4)使用数据:热2和雷达图像。 要求:观察雷达图像和热红外图像,分析其特点。

实习三:图像特性比较及立体观察 1.实习目的: (1)通过各类图像比较,掌握各类图像的基本特性。 (2)学会在立体镜下进行正、反立体效应的立体观察和用单张单片进行透视立体观察的方法。 2.使用数据及要求: H-141,142:观察立体,熟悉图像的投影性质,比例尺变化规律像点位移规律,色调及颜色的含义。 彩红5-A,B:观察立体,复习包含的波长范围及近红外波段,红光波段,绿光波段在图像上显示的颜色。 热2:重点复习投影性质及色调含义。说明水体与森林相对于岩石呈暖色调的原因? 雷1227,1228:重点复习色调含义,比例尺和像点位移规律。 MSS海口市(571)4---7:复习投影性质、比例尺和像点位移规律,水体、森林、及不同地质体在不同波段的波谱效应。 MSS天池(228)5、7、8波段:重点观察森林、水体及水体在8波段上的影像特征。 TM1---7:重点复习各波段波长范围,各波段色调含义,对比某些地物在不同波段之间的影像差别及意义。 RBV兰州市(350):重点复习投影性质、比例尺及地面分辨率。

遥感地质学复习资料

第一节绪论 1. 遥感过程 2.遥感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3.遥感地质学研究对象及容 4.遥感地质学研究方法 第二节数据源及反射率反演 1. 数据源 2. 反射率反演 第三节遥感图像地质分析方法 (1)基本概念 (2)解译标志 (3)解译的可变性与局限性 (4)解译方法 (5)解译原则 (6)解译程序 第四节主要地貌类型判译 1.概述 2.流水地貌解译 3.海岸及湖泊地貌解译 4.岩溶地貌解译 5.冰川及冻土地貌解译 6.风蚀地貌解译 7.黄土地貌解译 8.构造地貌 9.遥感地貌分区 第五节不良地质灾害 1.滑坡解译 2.泥石流解译 3.崩塌解译 4.岩堆解译 第六节遥感图像岩性及地层解译(1)概述 (2)岩浆岩解译 (3)沉积岩解译 (4)变质岩解译 (5)遥感地层单位 (6)小结 第七节遥感图像构造解译 (1)概述 (2)岩层产状的判断及量测 (3)褶皱构造判译 (4)断裂构造判译 第八节矿产资源勘查中的遥感技术(1)概述

(2)沉积矿产勘查遥感应用 (3)生矿产遥感勘查方法 第九节油气资源遥感 第一节绪论 思考问题 (1)遥感的局限? (2)遥感地质学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容和研究方法? (3)遥感在地质上有什么用? 1遥感过程 (1)能源 (2)在大气中传播:部分被大气中微粒(大气分子-CO2,O3,H2O等,气溶胶-水汽,烟)散射和吸收,能量衰减.----大气窗口 (3)到达地表的能量与地表物质相互作用.地表物质由生物、地质、水文、地貌等多因素组成,即自然和人文经济景观。这些因素大小、形状、排列等随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对波谱反映不同。例如:植被和岩石。 (4)再次的大气传播。 地表反射或发射的能量,再次进入大气,能量再次衰减。此时,能量包含不同地表特征波谱响应,大气效应对遥感影像影响大,不仅使遥感器接收的地面辐射强度减弱,而且散射产生的天空散射光使遥感影像反差降低,引起辐射,几何畸变,图像模糊等。 (5)遥感系统指不同遥感平台和遥感器组合。 (6)遥感图像产品。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两者转换:模数变换(A/D)或(D/A) (7)数据处理、分析与解译 处理过程中非遥感数据的结合,即辅助数据,包括野外站点采集和调查数据,实验室数据,以及各种专题图如土壤、土地利用、水文、地貌、行政规划图等,各类统计资料,如人口统计,作物统计等。 数据解译、分析主要由两种方式: A:目视解译或模拟图像处理,指通过不同观测、解译设备,如立体镜、彩色合成仪、密度分割仪,根据解译标志,识别提取信息。 B: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指运用数理统计等多种数学方法,自动提取信息。 (8)信息产品:包括各种图形,图像,专题图,表格,地学参数(湿度、温度、生物量、植被覆盖度、叶面指数等),这些数据可进一步借助GIS进行分析。 (9)多目标用户:如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国土整治、区域规划,全球研究等等。遥感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应用核心在于“人”。 总结起来,遥感应用涉及三个环节。 (1)数据获取:涉及物理学、大气学、电子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等方面容。 (2)数据处理、分析:广泛应用到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 (3)数据应用:以专业为基础。 2遥感发展 目前遥感应用不足: (1)实时监测与处理能力尚不能满足如灾害监测、渔情预报、精细农业等所要求的同步、准同步的完成数据获取、分析处理,快速提供连续不断的实用信息。 (2)遥感图像自动识别、专题特征提取,特别是遥感数据定量反演地学参数的能力和精度,

遥感地质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习题> 1.遥感和遥感地质学的定义是什么? 2.遥感技术系统主要有哪些组成部分? 3.什么是遥感信息? 4.为什么遥感可以根据收集到的电磁辐射信息识别地物属性? 5.遥感技术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6.针对不同的电磁辐射源,相应的遥感方式是什么? 7.什么是多波段遥感? 8.遥感地质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第二章习题> 1.发射率(比辐射率)的定义是什么? 2.黑体和黑色物体有何区别? 3.由《遥感地质学》P4图1-3,说明太阳光谱的光谱分布及能量分布特点。 4.大地辐射的能量来源主要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些波长区? 5.大气对电磁辐射有哪些影响?对遥感有何影响? 6.大气中气体分子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有什么特点? H2O↑、CO2、O3的主要吸收带有哪些? 7.什么叫大气窗口?表列常用大气窗口及其应用条件、成像方式、成像遥感器。 8.什么是地物波谱特性?什么是地物反射波谱特性?如何表示? 9.试分析《遥感地质学》P9图1-7植物、图1-8水体的反射波谱曲线。 10.何谓地物波谱的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 11.什么是原色光?什么是三原色光和三原色光原理? 12.什么是间色光?什么是三原间色光? 13.什么是补色光?三对典型互补色光是什么? 14.彩色三要素是什么? 15.简述色光混合的方法及主要的应用领域。 16.消色与彩色如何互相转化? <第三章习题> ⒈什么是成像遥感技术系统?其主要组成是什么? ⒉什么是太阳同步轨道?资源遥感卫星为什么多采用太阳同步轨道? ⒊遥感器的基本组成包括哪四个分系统? ⒋什么是成像遥感器?其基本收集元件有哪些?主要探测元件是什么? ⒌遥感器的遥感能力以哪些特性参数进行衡量?它们的具体意义是什么? ⒍什么是摄影方式遥感器?主要的优缺点是什么? ⒎典型的摄影方式遥感器有哪些类型? ⒏光机扫描遥感器如何完成地面覆盖? ⒐简述固体自扫描遥感器的成像过程? ⒑成像波谱仪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遥感地质学实验项目

※<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5 ※<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遥感地质学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勘察、水文工程、灾害地质及其它地质学领域研究的基本技能,掌握数字化图像计算机处理和智能识别的基本方法。要求学生在完成岩石学、地层学、构造地质学课程基础上进行。学会常规遥感图像目视地质解译,初步了解数字图像地质识别方法,遥感地质工作方法程序及综合编制遥感解释地质图件。 5 ※<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

1、实验项目名称:遥感图像类型和立体观察及多波段效应 1)实验内容:遥感图像的种类和注记,立体观察和立体模型的建立。多波段数字图像及多波段效应。具体内容如下: ①首先由教师在多媒体演示设备下演示各类遥感图像的观察内容,并作必要的讲解。 ②利用TM卫片,观察分析不同地物(植被、岩石、城镇、水体等)在不同波段图像上的波谱特征,深刻理解多波段效应的概念。并认识各种注记。 ③利用H86、H87(涪江地区)航片,识别航片的各种注记;利用H29、H28(祁连山某地冰川)航片,建立立体模型,观察立体效应;。 3)实验要求:了解遥感图像种类,熟悉各类遥感图像的注记符号和含义,掌握立体镜的使用方法和立体模型的建立、航空像对的立体观察及立体效应。不同波段遥感图像地质体的多波段效应及不同时相遥感图像的时间效应。 根据实习内容归纳总结写出实习报告。 4)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名称和台/件数 2、实验项目名称:数字图像处理(假彩色合成、几何校正、数字镶嵌) 1)实验内容:数字图像的计算机增强处理,主要进行假彩色合成、几何校正、数字镶嵌处理。具体内容如下: ①首先由教师在多媒体演示设备下演示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讲解所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实验的注意事项。

遥感地质学考试题1

遥感地质学考试题 姓名学号专业 (一)填空题(20分) 1、页岩、砂岩、千枚岩和灰岩水系密度从大至小依次为、 、、。 2、可见光波长范围为μm,红外线波长范围为μm。 3、岩浆岩的影像特征为,等。 4、专业制图仪TM最高分辨率为 m,QUICKBIRD最高分辨率为m。 5、沉积岩与岩浆岩在影像上最大的区别在于沉积岩有。 6、断裂的解译标志有、、、 、、、。 7、遥感图像上,常见的水系图形有树枝状水系、、、 、、。 8、遥感器的特性参数有、、、 。 9、切断新生代地层或岩体的断层为。 10、酸性岩浆岩在图像上为色调,基性岩浆岩在图像上为色调。 11、数字图像处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 12、油气的烃类渗露造成的晕有、、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遥感地层单位实质上是一种岩石地层单位。() 2、花岗岩在黑白航片上常呈均一的暗色调。() 3、倒钩状水系往往呈由火山作用形成。() 4、遥感影像上挤压断层延伸较长,分叉较多。() 5、遥感图像上可以根据河流图形初步估计岩性透水性。() 6、利用陆地卫星TM,能够判断小型滑坡。() 7、水平地区倾斜岩层在遥感上的影像类似于直立岩层。() 8、一景QUICKBIRD遥感图像大小为185km×185km。() 9、“入”字型断层主断裂与支断裂间的锐角指向支断裂的移动方向。() 10、遥感图像上,黄土地区水系常梳状。() 三、名词解释(20分) 1、表面反射率 2、大气窗口

3、岩层三角面 4、立体像对 从不同摄站摄取的具有重叠影像的一对像片。 两张同一地区的遥感影像,从不同角度进行拍摄,获得的具有重叠区域,在一定条件下,使用专业仪器或者肉眼可以看到立体影像,通过立体影像可以进行包括测量,生成DEM。 观察立体像对的条件:角度不小于6度,影像沿拍摄顺序从左到右放置(放反了会成为反地形),其中左手边的为左片,右手边为右片,左眼看左片,右眼看右片(如果不行可以使用仪器辅助,比如立体镜),当两张影片上的同一地物重合后则可以看到立体影像。 5、遥感地层单位 四、简答题(30分) 1、遥感应用的不足与原因 2、航空遥感图像上如何识别和河流阶地 3、遥感图像上如何识别滑坡 4、遥感地质解译原则 5、解释“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五、论述题(20) 1、如何在影像上确定褶皱类型及其类型判断。 2、固体矿产找矿中遥感图像如何应用。

遥感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20分): (1)页岩,砂岩,千枚岩和灰岩水系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见光波长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um,红外线波长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um。 (3)岩浆岩的影像图形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等。 (4)根据界面平滑程度不同,地面反射形式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专题制图仪TM最高分辨率为________米,QUICKBIRD最高分辨率为________米。 (6)沉积岩与岩浆岩在遥感图像上最大的区别在于沉积岩有________。 (7)断裂的解译标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遥感图像上,常见的水系图型有树枝状水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切断新生代地层或岩体的断裂必是______。 (10)酸性岩浆岩在图像上为____色调,基性岩浆岩为____色调。 (11) 数字图像处理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油气的烃类渗露造成的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10分): (1)遥感地层单位实质是一种岩性地层单位。() (2)花岗岩在黑白航片上常呈均一的暗色调。() (3)倒钩状状水系往往由火山作用形成。() (4)遥感影像上挤压断层延伸较长,分叉较多。() (5)遥感图像上可以根据河流图型初步估计岩性透水性。() (6)利用陆地卫星TM,能够判断小型滑坡。() (7)水平地区倾斜岩层在遥感上的影像类似于直立岩层。() (8)一景QUICKBIRD遥感图像大小为185KM×185KM。() (9)入字型断裂主断裂与支断裂间的锐角指向支断裂的移动方向。() (10)遥感图像上,黄土地区水系常为梳状。() 三.名词解释(20分) (1)表观反射率 (2)大气窗口 (3) 岩层三角面 (4)立体像对 (5)遥感地层单位 四.简答题(30分) (1)遥感应用的不足与原因? (2)航空遥感图像上如何识别河漫滩和河流阶地? (3)遥感图像上如何识别滑坡? (4)遥感地质解译原则? (5)岩层三角面中的”V”字形法则? 五.论述题(20分)

山东科技大学20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安排表

山东科技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安排表 制表单位:教务处年级:2008级考试时间:每日上午8:30――10:30上午第 1 页 班级 人 数考场 固定监 考 1月2日(星期一)1月3日(星期二)1月4日(星期三)1月5日(星期四)1月6日(星期五) 课程名称监考课程名称监考课程名称监考课程名称监考课程名称监考 财政学2008 42 14-10 3 吕君税收筹划理论与实务陈金库管理信息系统崔巍比较财政学陈昕国家预算刘鹏**** 会计2008-1 49 14-10 5 郭令秀**** 西方财务会计常妍焱**** 会计2008-2 50 14-10 7 刘超**** 西方财务会计张咏梅**** 会计2008-3 48 14-10 9 郇冬至*** 西方财务会计刘秋红 物流管理2008-1 33 14-12 1 王炳成****** 物流系统规划 王松 物流管理2008-2 35 曾丽君******物流系统规划**** 工商管理2008-1 41 14-12 3 张琴国际企业管理姜秀娟国际营销管理姜秀娟**** 项目管理王祖和**** 工商管理2008-2 38 王玉香国际企业管理赵峰国际营销管理赵峰**** 项目管理廖先玲**** 金融2008-1 33 14-11 1 周衍平 **** 专业英语闻德美**** 金融2008-2 31 **** 专业英语姜爱萍**** 金融2008-3 31 14-11 3 张建刚**** 专业英语陈昕**** 法学08-1 37 7-410 李刚国际投资法律实务黄晓林 法学08-2 29 7-409 高升国际投资法律实务刘明明

遥感地质学复习题

遥感: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仪器,通过摄影或扫描方式,对电磁波辐射能量的感应、传输和处理,从而识别地面物体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现代化技术系统。 遥感按电磁辐射源的性质不同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两种基本方式,前者如雷达,使用人工电磁辐射源;后者如摄影,使用太阳等自然辐射源。遥感分类:按辐射源分(主动遥感、被动遥感);按电磁波波段分(紫外、可见光、红外、微波、可见光-红外(多波段));按遥感平台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按获取资料类别分(城乡方式遥感、非成像方式遥感);按成像方式分(摄影成像遥感、扫描成像遥感) 遥感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电磁波辐射特性,从遥感资料中提取地质信息,识别和量测地质体和地质现象。 遥感地质学的研究内容:①各类地质体的电磁辐射(反射、吸收、发生等)特性及其测试、分析与应用;②遥感数据资料的地学信息提取原理与方法;③遥感图像的地质解译与编图;④遥感技术在地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实效估计遥感地质学研究方法:(1)地质体波谱测试;(2)遥感图像的光学处理和数字处理;(3)遥感图像地质解译 遥感技术的主要特点:①视域宽广②信息丰富③定时、定位监测④遥感资料的计算机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 遥感信息:利用安装在遥感平台上的各种电子和光学遥感器, 在高空或远距离处接收到的, 来自地面或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的地物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 遥感可以根据收集到的电磁辐射信息识别地物属性的原因:一切物体,由于其种类和所处环境条件不同,会具有完全不同的电磁辐射特性。遥感的基本出发点:根据遥感器所接收到的电磁波特征的差异识别不同的物体。 遥感的物理基础:电磁辐射与地物相互作用机理(反射/吸收/透射/发射) 遥感地质学的发展趋势:主要目标3W(what、where、when);主要性能:3全(全天候、全天时、全球);发展趋势3高(高空间、高光谱、高时间分辨率);综合观测趋势:3个结合(大-小卫星,航空-航天,技术-应用) 电磁波: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变化的磁场激发了涡旋电场,变化电场又洗发了涡旋磁场,使电磁振荡在空间传播,电磁波在传播中遵循波的反射、折射、衍射、干涉、吸收、散射等传播规律。 电磁波波谱:宇宙射线:这是来自天体具有很大能量和贯穿能力的电磁波,人工还无法产生它,在遥感上也未能用上的波段。γ-射线:是能量很高的波段。航空物探放射性测量所记录的就是由含放射性元素的矿物所辐射出来的γ射线。X-射线:宇宙中来的X-射线,被大气层全部吸收,不能用于遥感工作。紫外线:波长在0.01~0.38微米。波长小于0.28微米的紫外线,在通过大气层时被臭氧层及其它成分吸收。只有波长0.28~0.38微米的紫外线,部分能穿过大气层,但散射严重,只有部分投射到地面,可以作为遥感的辐射源,称为摄影紫外。用于环境监测。可见光:波长在0.38~0.76微米,是人们视觉能见到的电磁波,可以用棱镜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当前分辨能力最好的遥感资料,仍然是在可见光波段范围内。红外线:红外线波段细分为近红外波段(0.76~3微米)、中红外(3~6微米)、远红外(6~15微米)、超红外(15~1000微米)。近红外是地球表层反射太阳的红外辐射,故又称反射红外。其中靠近可见光的0.76~1.3微米波段可以使胶片感光,又称摄影红外。远红外是地表物体发射的红外线,故称热红外。热红外只能用扫描方式,经过光电信号的转换才能成像。红外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遥感的波段。微波:波长1mm~1m。是一个很宽的波段。微波波长较长,能穿透云雾而不受天气、昼夜的影响,可以主动或被动方式成像 黑体:是一种具有最大辐射能力的物体,绝对黑体对任何波长的入射辐射吸收系数很等于1。 彩色三要素:色调、明亮度、饱和度。三基色:(红绿蓝)。三种间色光(黄、青、品红)三对互补色:(红、青)(蓝、黄)(绿、品红) 颜色分消色与彩色。消色体:物体对白光没有分解能力,不能进行选择性吸收和反射,只能对固定比例的太阳光作全吸收、全反射或部分吸收、部分反射而呈现黑—灰—白。彩色体:物体对入射的白光有分解能力,并对不同波长的色光选择性吸收和反射。反射什么色光,物体就呈现什么颜色。 地物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反射、发射、吸收和透射几种形式。 地物波谱:物体在同一时间、空间条件下,其反射、发射、吸收和透射电磁波的特性是波长的函数。当我们将这种函数关系用曲线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就形成了地物电磁波波谱。 反射波谱曲线(反射波谱特征):地物的波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称为地物反射波谱特性。某地物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曲线称为该地物的反射波谱曲线。 散射实质上是电磁波穿过大气层时,遇到各种微粒时所发生的一种衍射现象。散射有由较小的空气分之引起的瑞利散射;和由较粗大的微粒所引起的米氏散射。 米氏散射是大气中粒径比波长大得多的颗粒所引起,其散射能力与波长无关,因此它对各种波长的色都发生散射,而使天空中呈现一片灰蒙蒙的颜色。天空中有薄云时,米氏散射最明显。这种散射使所形成的图像反差小,图像模糊。瑞利散射是由比光波波长还要小的气体分子质点引起的。散射能力与光波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波长愈短的电磁波,散射愈强烈;如雨过天晴或秋高气爽时,就因空中较粗微粒比较少,青蓝色光散射显得更为突出,天空一片蔚蓝。瑞利散射的结果,减弱了太阳投射到地表的能量,使地面的紫外线极弱而不能作为遥感可用波段;使到达地表可见光的辐射波长峰值向波长较长的一侧移动,当电磁波波长大于1毫米时,瑞利散射可以忽略不计。 地球辐射的能量来源:太阳的短波辐射、地球的内部热能,而与地球辐射直接相关联的是地表热平衡。(8-14μm)

遥感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一、影响岩性影像特征的主要因素 (一)岩石成分和结构构造因素 (二)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因素 1、岩石的颜色 2、岩石的可溶性和粗糙度 3、岩石的湿度 4、岩石的透水性 5、岩石抗侵蚀性 (三)岩石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四)地形和水系类型因素 (五)植被和表土覆盖情况 ①灰岩、白云岩风化后,残留的粘土层较薄,且重酸性,植物 不甚发育 ②砂岩风化后形成砂土,多生长灌木和针树 ③页岩风化后形成粘土,植被发育,有利于阔叶树生长 ④基性、超基性岩浆岩土壤贫瘠,加之含有较多的稀有元素,植被一般不发育 ⑤中酸性岩浆岩风化后形成亚粘土或粘土,土壤肥沃,植物茂盛 二、沉积岩的解译 (一)沉积岩的波谱特征及其色调特征 对于沉积岩的波谱特征,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岩石风化面的颜色 是最关键的因素。一般情况下,以浅色矿物为主,岩石风化面颜色较浅的岩石,其反射率偏高,色调较浅;以暗色和杂色矿物成分为主,三价铁胶结物较多,岩石风化面颜色较深的岩石,其反射率偏低,色调较深。 (二)沉积岩的图形特征 沉积岩的主要构造特征是成层性,具有层理,因而在各种遥 感图像上,普遍呈现为条带状、条纹状。即为深浅不同的色调、水系、地貌的直线形-曲线形的相似(平行)形条带。 (三)沉积岩岩性解译 PDF 三、岩浆岩的解译 (一)岩浆岩的波谱特征及其色调特征 超基性、基性、中性和酸性岩浆岩岩石的波谱特征有明显规律可循。 超基性基性中性中酸性酸性碱性 暗色矿物多少 浅色矿物少多 岩石反射率低高

像片上色调深浅 黑色深灰灰浅灰灰白白 (二)岩浆岩的图形特征 侵入体的形态,主要有圆形、椭圆形、环形、似长方形、团块形、透镜状、串珠状、分枝状、不规则块状、脉状等。 时代较新的火山岩,由于火山机构保存比较完整,它们往往以 醒目的图形:锥形、舌形、放射状、环状、桌状和平台状等类型展现在图像上。熔岩面上还可见到绳状流动构造和纵向、横向冷却裂沟。 (三)岩浆岩岩性解译 PDF 文 四、变质岩的解译 (一)变质岩的波谱特征及其色调特征 一般情况下,正变质岩的波谱特征和色调特征与岩浆 岩相近,副变质岩的波谱特征和色调特征与沉积岩和部分火山 岩接近。决定变质岩波谱特征的主要是矿物成分。 (二)变质岩的图形特征 正变质岩在图像上具备岩浆岩和变质作用产物的双重影像 特征。例如:侵入岩体的块状图形背景上叠加了许多细断续线 纹或肠状线纹,这些线纹往往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它们和围岩 的断续线纹走向一致。 副变质岩在遥感图像上具备沉积岩和火山岩与变质作用 产物的双重影纹特征,即沉积岩的图形类型加细断续条纹条带 ,或复杂的回曲状条纹条带。 (三)变质岩岩性解译 五、地层分析 (一)地层解译的工作程序 1、在前人资料或野外踏勘基础上,选择标准解译地层剖面 ①层序完整、构造简单,接触关系清楚,岩性组合和厚度具有代表性并少覆盖的地段 ②影像清晰,解译标志明显 ③有航空像片像对,以便进行立体观察。建立影像地层单位时,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比、分层、立体观察 ④尽量有野外实测剖面资料。最好所选择的影像地层剖面位置,与野外测制的地层剖面位置一致,减少野外地层剖面测制的工作量 2、室内建立地层影像标志 3、野外验证,反复对比,进行修正 4、进行区域地层解译,最后勾绘地层界线,完成区域地层解译图 (二)影像地层划分依据 1、影像地层层位关系

遥感地质学报告

遥感地质学报告 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班级:地信111 学号:1108100013 学生姓名:王才妹 指导教师:刘沛 2015年1月10日

一、对ENVI软件的认识 启动ENVI软件: 双击击桌面上的ENVI图标,就能成功的打开ENVI软件。 打开影像文件: 1、选择File→Open Image File。屏幕弹出对话框“Enter Input Data File”。 2、选择进入envidsta目录中的can_tm子目录,从列表中选择can_tmr.img文件然后点击OK。随即弹出可用波段列表(Available Band List)。在列表中可以选择特定的光谱波段显示影像或者对其进行处理。此时就可以选择打开灰阶影像或RGB彩色影像了。 3、使用鼠标左键点击对话框中所列波段名,选中某个影像波段。所选波段会在标有“Selected Band”的区域中显示出来。 4、点击Load Band,将影像加载到一个新的显示窗口中。 打开的影像窗口有三个,包括主图像窗口(Image Window)、滚动窗口(Scroll Window)、缩放窗口(Zoom window)。 显示影像剖面廓线 可以交互式地选择和显示X轴(水平)、Y轴(垂直)和Z轴(波谱)的剖面廓线图。这些剖面廓线图显示了穿过影像的横线(X)、纵线(Y)或者波谱波段(Z)的数据值。 从主图像窗口菜单栏中,可作以下操作:Tools → Profile → X Profile → Y Profile → Z Profile

分别显示数据值与列号(sample number)之间的关系曲线图;数据值与行号(line number)之间的关系曲线图;波谱剖面廓线图。 进行快速对比度拉伸 我们可以使用主图像窗口、缩放窗口或者滚动窗口中的默认参数和数据来进行快速对比度拉伸。 Enhance菜单中可进行各种各样的对比度拉伸:线性拉伸,0-255之间的线性拉伸,2%的线性拉伸,高斯拉伸,均衡化拉伸以及平方根拉伸。 显示交互式的散点图 ENVI可以绘制出两个所选影像波段的数值关系图,即分别选定这两个波段为X、Y轴,在平面坐标上绘制两者的散点图。 1、在主图像窗口菜单栏中,选择Tools → 2D Scatter Plots。接着Scatter Plot Band Choice对话框就会出现在屏幕上,在该对话框中选择要进行比较的两个影像波段。 2、选择其中一个波段作为X轴,另一个波段作为Y轴,然后点击OK。 3、一旦打开了散点图绘制窗口,就可以将鼠标光标放在主图像窗口中任意位置,并可以按住鼠标中键来拖动光标。此时,十字丝光标周围10×10范围内的像素在散点图中所对应的点将会用红色突出显示出来。

成都理工大学(已有10试题)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高等数学(一)2002——2005 高等数学(二)2000——2005 自然地理学2004——2005 旅游资源学2004——2005 城市规划原理2004——2005 普通地质学2004——2005 测量学2004——2005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2004——2005,2010(2010为回忆版) C语言及程序设计2004——2006 遥感地质学2004 遥感导论2005 微机原理及应用2001——2002,2004——2006(2005有答案) 沉积岩石学2004——2005 地球科学概论2004——2005 找矿勘探地质学2004——2005 环境化学2004——2005 普通化学2004——2005 地质学基础2004——2005 油藏工程2004——2005 石油地质学2004——2005(注:2005年试卷共6页,缺第5页和第6页)渗流力学2004——2005 油层物理学2004——2005 普通生物学2004——2005 结晶学与矿物学2005 能源学院 普通地质学2004——2005 油层物理学2004——2005 沉积岩石学2004——2005 石油地质学2004——2005(注:2005年试卷共6页,缺第5页和第6页)找矿勘探地质学2004——2005 渗流力学2004——2005 油藏工程2004——2005 机械原理2004——2005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2004——2005 工程岩土学2004 岩土力学2004——2005 结构力学2004——2005

工程力学2004——2005 环境化学2004——2005 水力学2004——2005 建筑设计原理2004——2005 城市规划原理2004——2005 普通生物学2004——2005 机械原理2004——2005 信息工程学院 普通物理2004 物理2005 地球科学概论2004——2005 地质学基础2004——2005 信号与系统2004——2006 通信原理2004——2006 微机原理及应用2001——2002,2004——2006(2005有答案)C语言及程序设计2004——2006 数据结构2004——2006 数字电子技术2004,2006 计算数学2004 线性代数2004——2005 概率论2004 计算方法2004——2005 高等数学(一)2002——2005 高等数学(二)2000——2005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高等数学(一)2002——2005 高等数学(二)2000——2005 普通地质学2004——2005 分析化学2004——2005 无机化学2004——2005 普通化学2004——2005 电子测量与仪器2005 微机原理及应用2001——2002,2004——2006(2005有答案)核电子学基础2005 普通物理2004 物理2005 机械原理2004——2005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高等数学(一)2002——2005 高等数学(二)2000——2005

遥感地质学复习题(完整版)

遥感:指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主动遥感:指从遥感台上的人工辐射源,向目标物发射一定形式的电磁波,再由传感器接收和 记录其反射波的遥感系统。 的不同,主动选择电磁波的波长和发射方式。主动遥感一般使用的电磁波是微波波段和激光,多用 被动遥感:被动接收自然辐射源发射电磁波信息,然后通过处理来据此判断地物的属性。 遥感按电磁辐射源的性质不同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两种基本方式,前者如雷达,使用人工电磁辐射源;后者如摄影,使用太阳等自然辐射源。遥感分类:按辐射源分(主动遥感、被动遥感);按电磁波波段分(紫外、可见光、红外、微波、可见光-红外(多波段));按遥感平台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按获取资料类别分(城乡方式遥感、非成像方式遥感);按成像方式分(摄影成像遥感、扫描成像遥感) 多波段遥感:又称多光谱遥感,是利用具有两个以上波谱通道的传感器对地物进行同步成 遥感地质学的研究容:①各类地质体的电磁辐射(反射、吸收、发生等)特性及其测试、分析与应用;②遥感数据资料的地学信息提取原理与方法;③遥感图像的地质解译与编图;④遥感技术在地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实效估计 电磁波: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变化的磁场激发了涡旋电场,变化电场又洗发了涡旋磁场,使电磁振荡在空间传播,电磁波在传播中遵循波的反射、折射、衍射、干涉、吸收、散射等传播规律。 假彩色合成又称彩色合成:根据加色法或减色法,将多波段单色影像合成为假彩色影像的一种彩色增强技术。 像点位移:根据中心投影的原理,由于地形起伏,任何高于或低于基准面的地面点投影在水平像片上的像点,相对于在基准面上垂直投影的像点,都有位置移动。由中心投影造成,在地面上平面坐标相同但高程不同的点,在像片面上的像点坐标不同,这种像点位置的移动,称像点位移(投影差)。 高光谱遥感:光谱分辨率在10-2λ的遥感信息称为高光谱遥感。 岩层三角面:遥感图像上,同一岩层面的露头线上任一山脊点和其相邻两河谷点之间用直线相连所形成的三角面,是遥感图像上判断和量测岩层产状的最佳标志。

地质工程学科专业

地质工程学科(专业)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地质工程学科是地球科学领域中应用为主的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及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体要求如下: 1 、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的精神 文明和较高的综合素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服从组织分配,愿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2、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地质学、数学、力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或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必要的实验技能和较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在地质工程领域的某个方向上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工程实际问题;能独立组织地质工程项目的施工或工程评价。对本学科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前沿领域具得较深入的了解;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大学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风。 3、坚持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2-3年,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的时间各占一半。 硕士生应在规定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若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经院校学位委员会审查,学校批准,可进行论文答辩毕业,通过者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三、研究方向 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结合本学科专业当前发展的方向,可设置出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地质工程学科共设置下列4个研究方向。 1、油气地质工程 2、地质工程信息化 3、水文地质与环境工程 4、地质灾害防治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和实践课,课程总学分为35或以上。学位课为必修课,含公共课、专业 基础课,学分不低于21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2学分;实践课为必修课,含学术活动、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学分为3学分。 理科硕士生选修数学课程的总学分不少于5学分,其中学位课中数学课等于或大于2学分;外语课总学 分为6学分,提倡加强更多的外语课,通过考试取得相应学分,但不计入35学分内。 (一)学位课10门(共21学分) (1)公共学位课5门,10学分 包括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英语读写、英语听说、英语选修课程(第1、2学期各开2门,每生必修1门)。 (2)专业学位课5门,11学分 本学科点的专业学位课包括地质统计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数值分析、工程地质学。 (二)选修课19门(37学分) 选修课由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研究方向的需要,以及研究生原有的基础和 特长,爱好共同确定,给研究生留有充分的自学时间和选修的灵活性,鼓励研究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以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但所选课程学分不低于12学分。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应阅读60篇以上的中、外文文献资料,且外文资料比例应占三分之一以上,并做到有检查,有考核。

《遥感地质学》期考试卷(b卷)

中国地质大学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2009-2班(本)资源勘查工程《遥感地质学》期考试卷(B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关于利用摄影红外波段遥感,以下( )的描述是正确的。 a)可以用于探测目标物的热辐射信息, b)工作波长属于红外波谱区间的较长波长部分, c)可用特殊的透镜摄影, d)可用特殊的感光材料摄影 2、3S集成包含以下技术的集成,除了(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图像处理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 3、露黑褐土的表面比较接近于:( )。 a)黑体, b)朗伯源, c)选择性辐射体, d)灰体 4、以下( )不是太阳辐射的特点。 a)太阳辐射接近5800k黑体辐射, b) 太阳光谱辐照度按波长的分布具有不连续性, c)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热红外波段, d) 在距离太阳平均日地距离处太阳的辐射能量总值约为1.94卡/(平方厘米·分钟) 5、大气对电磁辐射的吸收作用的强弱主要与( )有关。 a)电磁辐射的波长, b) 大气物质成分的颗粒大小, c) 大气物质成分的密度, d)电磁辐射的强弱 6、要求对某污水排放口每隔2小时获得一景监测图像,适合的遥感平台为( )。 a)航天平台, b)航空平台, c) 超低空微型遥感平台, d)地面平台 7、图像辐射校正可以用于以下图像误差和偏差校正,除了( )。 a)图像中心色调过亮 b)图像上灰度失真疵点, c)图像中图形梯形变化, d)图像上有条状干扰 8、对于合成孔径侧视雷达,要获得2米的方位分辨率,天线孔径应为() A、1米 B、2米 C、4米 D、0.5米 9、用比值法对图像进行增强的目的是() A、扩大相邻两个像元的差别, B、缩小相邻两个像元的差别, C、减少各波段信息之间的冗余, D、压缩数据量 10、探测植被分布,适合的摄影方式为。 a)近紫外外摄影, b)可见光摄影, c)近红外摄影, d)多光谱摄影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五个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0分) 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面目标作用后可分为三部分,包括( ) A、反射 B、吸收 C、透射 D、发射 2、遥感按照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分类,可分为() A.主动遥感 B.可见光/红外遥感 C.被动遥感 D.微波遥感 3、按照工作方式雷达可分为()。 A、成像雷达, B、非成像雷达, C、反射雷达, D、军事雷达 4、遥感影像地图从表现内容上可分为()。 A、普通影像地图, B、专题影像地图, C、气象影响图, D、海洋地质图。 5、我国第二次全国国土资源大调查用到的3s 技术有: ( ) A、 GIS B、 RS C、 GPRS D、 GPS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多波段(多光谱/多波谱)遥感: 2.大气窗口: 3.热图像: 4.数字图像: 。 1

遥感地质学复习题

1.遥感的定义: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仪,通过摄影或扫描方式,对电子辐射能量的感应传输和处理,从而识别地 面物体的性质和动力状态的现代化系统。 2.遥感地质学:以遥感技术为手段,通过对地球表面影像特征的获取、处理、分析和解译,来探测研究地质现象、地质资源和地质环境的技术学科。 3.请简述遥感地质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遥感地质学是一门遥感技术与地球科学结合的边缘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和地质体(如岩石、断裂)、地质 现象(火山喷发)的电磁辐射的各种特性;研究内容包括遥感物理基础、遥感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方法、遥感地质解译、遥感地学应用及研究进展等;任务是培养掌握21世纪遥感地质学知识的高级地质勘查专业人才,为地质科学研究、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察、环境和灾害地质调查监测等工作服务。 4.遥感有何特点?:第一,大面积同步观测;第二,时效性--可在短时间内进行重复观测;第三,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可以通过不同分辨率的影像,综合反映地质、 地貌、土壤、水文等丰富的地表信息;第四,经济性;第五,对信息的获取只局限在有限的电磁波波段内,信息量和代表性不受到限制。 5.多普勒效应:由观察者和辐射源的相对运动所引起的地磁辐射的频率改变。 6.在真空中,电磁波速为3×108m/s。已知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从约3.8×10-7m/s(紫色光)到 7.6×10-7m/s的红光,计算其对应的频率范围。解:紫色光频率:3×108/3.8 ×10-7=0.7895×1015(赫兹);红色光频率:3×108/7.6×10-7=0.3947×1015(赫兹)。 7.物体按其发射辐射特性分为几种类型?每种类型有何特点?答: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黑体,它的发射辐射最大,发射率与波长无关;第二种是灰体,其发射率与 波长无关,但它的发射辐射比黑体小;第三种是选择性辐射体,七发射率随波长而改变。 8.微波遥感:是指通过微波传感器获取从目标地物发射或反射的微波辐射,经过判读处理来识别地物的技术。 9.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大小,即传感器成像的瞬间视场。 10.遥感图像的波普分辨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普时所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11.什么是高光谱遥感:是高光谱分辨率遥感的简称。它是在电磁波的可见、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12.不同散射类型对可见光遥感与微波遥感有何影响?微波具有穿透能力的原理?:由于可见光都是短波电磁波,故由于瑞利散射和米氏散射,其穿透效果要受到大气中 的云层、烟雾影像,即当有云层覆盖情况下,可见光遥感将失去作用。而微波遥感是采用波长1mm~1m的电磁波作为信息载体的遥感,是主动遥感,不仅不需要太阳光就可以遥感成像,而且还可以穿透各种大气粒子—包括云层遥感成像,具有全天候的遥感能力。 13.引起遥感图像变形的因素: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地形起伏、地球表面曲率、大气折射和地球自转五个方面。 14.解释辐射校正作用,有哪些消除大气影响的粗略校正方法?: 辐射校正的作用是消除大气影响造成的太阳光电磁辐射畸 变。--方法有直方图最小去除法和回归分析法。 15.波普特性差异是识别地和现象的基本出发点。其在遥感图像 上即为影像灰度(明暗程度)或色彩的差异。 16.遥感图像解译:从遥感图像上获取目标信息的过程,包括人 工目视解译和遥感图像计算机解译。 17.遥感地质解译:根据地质工作的要求,用解译标志和实际经 验,应用各种解译技术和方法,识别出地质体、地质现象的 物性和特点,测算某种数量指标过程,也可简单解释为从遥 感图像上获取地学遥感信息的过程。 18.遥感构造解译包括:褶皱构造解译、断裂与线性构造解译、 环形构造解译、隐伏构造解译和活动构造解译。 19.遥感地貌解译:从遥感影像上识别出地貌类型,并对其空间位置、形态、大小和变化展开分析和描述的遥感解译过程。 20.简述岩溶峰丛地貌和岩溶峰林地貌的遥感影像特征:在空间特征方面,岩溶峰丛地貌在中等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上,反应为连片分布的具密集网格纹理结构特征的区域; 在高分辨率影像上,则反映为成片分布的连座陡立群山。而岩溶峰林早中等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上反应为不同疏密程度散布的、具有立体感的孤立图斑群;在高分辨率影像上反映为单个陡立的孤峰。至于波普特征(色调),岩溶峰丛和峰林区在黑白影像上一般都反映为相对均匀的浅灰色调区域,在彩色影像上则根据植物覆盖程度的不同和假彩色合成波段的不同,显示为不同的相对单一彩色区域,具体为何种颜色要根据采用何种彩色方案而定,没有颜色固定模式。因此,在遥感影像上区分岩溶峰丛和峰林地貌,主要依靠空间特征信息,而波普特征只能作为解译的辅助信息。 21.影像地层剖面:利用航片立体像或高分辨率遥感提供的影像底层识别标识信息,将地层、岩石单元界线和接触关系等信息以剖面图方式反映出来,即为影像地层剖面。 22.岩性-地层反射波普剖面图:以地层单位的宽度为横坐标、地层反射波普幅度值为纵坐标所绘制的剖面图。 23.为何岩性遥感解译难度大于断裂构造遥感解译的难度:遥感岩性解译主要依赖于对地表岩性遥感波普特征差异分区的识别。但要有效进行这种识别,受到许多条件的 限制。首先是“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的限制,也就是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相同岩性的岩层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地物反射波谱,反之,不同岩性的岩层可能具有相同的地物反射波普。这就使得遥感岩性识别具有多解性和不确定性。另外,植被和第四系掩盖、岩石表面风化破坏、地形影响和阴影遮挡等,都会增加地表岩性反射波普识别的难度。而断裂构造在宏观遥感影像上反应为线性构造—线性体或线性特征,这种遥感线性影像特征由于贯穿延伸尺度大和色调与背景差异明显,比较好识别。因而相对比较而言,岩性遥感解译的难度要大于断裂构造解译的难度。 24.遥感岩性解译及其包括的内容:依据遥感资料的波普与空间信息特征来识别判定出露地面岩石的类型、分布、产状及相邻关系等,就是遥感岩性解译。其内容包括: 1.建立岩性解译标志。 2.岩石的物性与类型、产出状况。 3.尽可能解译不同岩性的分界。 4.分析各种岩性展布状况、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等。 25.影像标志层:可以被用作地层识别标志的层状遥感影像特征区/带,为影响标志层。影响标志层必须满足上下岩层的影响色调/色彩反差明显、空间延续性好、地形地貌 差异显著和具有清晰的影像特征等条件。 26.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碳酸盐岩反射率教高。泥岩尤其含有机质的泥质岩反射率就较低。沉积岩中含暗色或杂色碎屑矿物多,含有机质,三价铁、锰的氧化物较 高,空隙和裂隙较多,温度或含水较大,其反色率就较低,在黑白遥感图像上色调偏暗。 27.岩性识别可以从五方面入手:利用多波谱遥感资料识别岩性、利用岩石热惯量识别岩性、利用高光谱分辨数据资料识别岩性、利用图像的影纹特征结构记忆岩性和利 用多源地学信息资料识别岩性。 28.对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用遥感图像识别岩性的试验研究,有下面几项主要工作内容:影像地层单位可分程度的评价、影像标志层的选择、影像地层剖面的编制、岩 性—地层反射波谱剖面的测制。 29.请简述遥感岩性识别的主要方法及其原理:遥感岩性识别的主要方法有:1.用多光谱遥感资料识别岩性。不同的岩石由于矿物成分和结构不同,波皮特征不同,通常 这可以通过多光谱影像的波谱特征差异的形式反映出来,如灰度深浅或颜色不同,而这样的影像特征差异易于区分识别。2.利用岩石热惯量识别岩性。热惯量是物体阻止温度变化的热反应的一种量度。岩石的热惯量与岩石矿物成分和岩石结构构造密切相关,故可以通过热惯量图像来区分识别岩性。3.利用高光谱分辨力多通道或成像波谱识别岩性。原理比“1”精细得多。4.用图像的纹理结构识别岩性。不同岩石具有不同的遥感影像纹理特征,固可通过对遥感影像纹理特征识别来推断或识别岩性。 30.酸性岩体有哪些主要的遥感影像特征?为什么?:酸性岩体的遥感影像特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波普特征方面,具有较高反射率,即在遥感影像上反映的色调偏浅。

相关文档